《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个性风格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0 07:2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23章·教学个性风格论
http://gz.eywedu.com/Article_287/20075316300599-1.html







◇艺术镜头  品评风格
    下面是武汉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上公开课《变色龙》的课堂教学实录。
    学生在胡老师的诱导下,个个画出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对狗态度变化的心理曲线。
    但胡老师眉头一皱:“这条曲线很多参考书上都有,看来是被行家里手肯定了的,大概再也不可能画出更好的了。”
    学生被激动了,有的脱口而出:“那不见得!”
    胡老师:“说得好,好在有志气,好在想创新。”接着,她若有所思:“一个案子嘛,既有被告,又有原告。警官对被告的态度我们知道了,那么,对原告的心理曲线又该怎么画呢?”
    话音刚落,有位学生居然径直上黑板,顺手画了出来。
    胡老师喜上眉梢,不失时机地说:“谁能找出这两条线的内在联系,将它们合成一个图?这可是个创造性劳动呀!”说罢,笑容可掬地望着学生。
     “好!第一个举手的同学请上来。”胡老师的话音里充满了喜悦。学生画出了警官对人、对狗的综合心理结构图。
    (摘自汪刘生、白莉《教学艺术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6-167页)

第1节  教师的教学个性

    一个教师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学科素质教育艺术实践,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风格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机统一中显示出来的教师独特教学个性的一种审美属性。这种独特的审美属性不是任何一个教师都能拥有的,而是在学科素质教育艺术上臻于成熟,能以一个独立的教学个性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来。因此,对教师教学个性的理论探讨,有助于揭示学科素质教育艺术风格形成的奥秘,帮助教师自觉地走上形成个人教学风格之路。
    一、教学个性的含义
    所谓教师的教学个性,是教师在生活实践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学识才能、艺术追求、审美情趣等特点的总和。正是这一切帮助他去建构一种为他所有而别人所无的独特的学科素质教育艺术。从而在他的学科素质教育艺术世界里,凝聚他独特的艺术素质,发挥他独特的创造力,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个人风貌。因此,教师的教学个性是构成教学风格的内核。
    我国古代虽无关于教学个性方面的理论,但丰富的文艺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我国古代一种突出的文学观念认为,作家的气质情性对风格的构成起决定性的作用。尽管古人对气质性情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大致说来是指作家的个性气质、思想境界、人格力量、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这是没有问题的。持这种观点而又阐述得最充分、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当推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他明确提出:“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各师其心,其异如面。”这就是说,作家的精神气质充实浸透他的思想感情、审美情志,思想感情、审美情志决定语言的格调,文章所流露的风采才华,都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各个作家按照自己的创作个性进行创作,他的作品风貌就各不相同,正如他们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样。对此,刘勰还举出众多作家的例子加以说明。并得出结论说:外表的文辞和内在的性情气质,一定是相符的。
    在西方,和刘勰持相同观点的也不乏其人。瑞士著名美学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路德维格·利希特(19世纪德国画家、雕刻家、插图画家)曾在其回忆录中提到,他年轻时在蒂沃利,有一次同三个朋友外出画风景,四个画家都决定要画得与自然不失毫厘,然而,虽说他们画的是同一画题,而且各人都成功地再现了自己眼前的风景,但是结果四幅画却截然不同,就如四个画家有截然不同的个性那样。述者由此得出结论,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视觉,人们对形和色的领悟总是因气质而异的。”当然,严格说来,作家的个性气质不等于创作个性,人格精神也只是构成创作个性的因素,它们要和作家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艺术才能融为一体,才有可能在作品中创造出风格。
    虽然,学科素质教育艺术不同于文学艺术,学科素质教育艺术的创造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也不样,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文艺家的创作个性也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创造精神是相通的。正像文艺家们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独特的艺术追求、审美情趣、艺术才能,这些因素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才能构成完整的创作个性一样,教师的教学个性,也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
    二、教学个性的构成因素
    构成教师教学个性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谈谈对教师的教学个性有较为直接影响的几种因素。
    1、人格精神
    人格精神是人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内在素养的外显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有时候不一定很突出,不一定很快被人发现,但它却是深刻的、充实的。时间越久,越能显现出他的伟大或渺小,高尚或卑贱。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当我们第一眼看到一个相貌平常,也不了解的人时,不一定会引起注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交谈和了解,听到他学识丰富的谈吐,了解到他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感觉到他崇高的思想精神境界,就自然会对他产生好感和敬意,甚至连外貌的美感也增加了,从而产生一种美的激励。这是因为他的人格精神产生了一种感人的魅力。
    教师的人格精神是构成教师教学个性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职业思想、审美情趣、道德人品、情操修养等方面的内涵,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体现出了他的人格精神。正是因为教师的人格精神渗透于教学内容中,贯穿于师生交往中,反映在对事业的态度上,所以,它往往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个性。
    2、个性气质
    性格和气质都属于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表现在经常性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中的心理特点。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表现为人的自然性的类型差异,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独特的色彩。人们一般认为,人的气质有四种基本类型,即忧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和多血质。人的性格和气质都有一种倾向性,例如胆汁型的人具有明显的外倾,忧郁型的人具有明显的内倾。这种心理倾向性,称为个性倾向,这种个性倾向就使人具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气质。心理学研究认为,胆汁质的教师,热情、主动、精力旺盛,他们在教学中力图创造活跃、民主的教学气氛,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上,有独到之处。多血质的教师,情感丰富、灵活敏捷,他们在课堂上以情动人,情感贯穿课堂的始终。粘液质的教师,稳重、富有效力,他们讲求一课一得,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巧设机关。忧郁质的教师,情感细腻、观察力敏锐,他们把注意和兴趣集中在教材的内部世界,注意在教学中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结构。(参见彭天翼主编《语文教学系统理论教程》,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可以肯定地说,教师教学行为的一切,无不浸染着个性气质,个性气质是构成教师教学个性的重要因素。
    3、审美个性
    我们知道,不同的教师在教同一科的相同教材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教学的方式方法常常不一样。这是因为,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思想和审美理想去把握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时,其审美感受具有极大的个性色彩和经验差异,使得他们在把握教学时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和独特的方法。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审美个性。
    审美个性是教师对教学的独特发现,是对教学的独特创造,是对这种发现和创造中表现的一种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其核心是教师独特把握教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独特处理教学的方式方法。
    审美个性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师的审美个性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师在观照、审视、创造教学时,常常不自觉地显现出来。对教学的独特发现以及对教学审美氛围的创造,是审美个性较为稳定的因素。
审美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它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有些人变化大一些,有些人变化小一些。在审美个性中,容易发生变化的是审美标准和审美情趣,它们容易受时代、地域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时而发生变化。审美个性中,用来表现审美发现和审美创造的方式方法也是容易变化的因素。它们总要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总要因人、因时、因地、因内容而发生变化,因而,它们也容易受外来影响而发生变化。
    4、学识能力
    学识主要是指教学个体的知识结构,爱好特长。一个富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一般都有健全的知识结构。他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辅助知识与学科教学相关的边缘知识。但是,由于每位教师所受教育不同,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加上个人的专攻爱好不同,因此,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影响教师的教学个性。常常表现为,教师某方面的知识专长,可以转化为教学能力,丰富他的学科素质教育艺术,强化他的教学个性。以语文教师为例,对诗歌有特殊爱好的语文教师,多以形象思维见长,上课自然会追求教学的意境美,教学语言俊美,有很浓的文学色彩;对逻辑学有专攻的教师,以抽象思维见长,教学中多表现出思路严密,语言严谨的特点;在绘画上有一定造诣的教师,上课时往往喜欢展示课文中的画面;在音乐上有修养的教师,必然会注重教学的韵律美、节奏美。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爱好特长,是形成教师教学个性的重要因素。
    能力,即教学能力,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技艺。技艺属于技能的范畴。当一个教师的教学技能经过反复运用达到熟练程度时就形成了教学技巧;而运用各种技巧,使教学技能的整体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时,我们称之为教学技艺。教学技艺是“技”和“艺”的合一。“技”,着重指技能运用的熟练程度;“艺”,则强调技能的精湛、独特。教学技艺是教学技能熟练化、艺术化的表现。是构成教师教学个性的外部因素。
    教学能力的内容极为丰富,从教学过程来说,它包括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法运用等技艺;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具体行为来说,它包括讲解、板书、提问、答疑等技艺。在教学技艺中,教学语言技艺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不同的语言技艺常常能显现不同的教学个性。因为语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情,它既是打开人们灵魂深处奥秘的一把钥匙,又是人们向世界敞开心扉的一扇窗户;语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知识修养和心理素质;语言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才能特长。
    上述因素是构成教师教学个性的重要因素。此外,教师的政治素养、情感意志、心理因素等,都是构成教师教学个性的因素,诸因素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的教学个性。
    应该说,一位成熟的教师,都是有其一定的教学个性的,教学个性是一个普通的现象,教师的教学个性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基础。但是教学个性并不等于教学风格,由个性到风格,这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花很大功夫才能到达。

第2节  教师的教学风格

    风格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向来受到艺术家和美学家的重视。罗丹说,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福楼拜说,风格就是生命。雨果说,未来仅仅属于拥有风格的人。
    和文艺作品一样,在学科素质教育艺术中,有风格的教学,才是美的;有风格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征服学生;教师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使自己保持长久的魅力,才能使自己在未来的教学中,有重要的位置。
    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他的学科素质教育艺术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特色,是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风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是学科素质教育艺术个性的稳定状态的标志。只有在教学领域里善于总结经验,模索教学规律的教师,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科素质教育艺术风格。
    一、教学风格的意义
    1、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在学科素质教育艺术上成熟的标志。
    教学风格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机统一中表现出来的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思想风貌的一种审美属性。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教师教学个性的成熟,标志着教师教学思想的成熟。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已经成熟,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他在学科素质教育艺术上是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一旦形成,就会在教学的几乎所有方面表现出来。一个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了,则说明他在学科素质教育艺术上已经走向成熟了。对于学科素质教育艺术成熟的教师,我们仅凭其课堂教学实录,就能准确无误地道出执教者的姓名来。因为他们已获得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2、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及其表现。教师的创造性在教学上的表现就在于带上鲜明的个人特色。形成了教学风格的教师,他们的教学,从内容的理解到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投入了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正是他们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才在教学中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因为创造性的教学是不会为一种固定模式所制约的。
    3、教学风格推进教学美的创造、欣赏和批评。我们知道,要优化教学、发展教学,必须不断提高学科素质教育艺术水平,创造教学美。而教学美的创造和最终实现,依赖于成熟的教师,即有高度审美自觉性的教师。形成独特风格的教师,是成熟的、有高度审美自觉性的教师,他们能创造出真正的教学美,使教学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的风貌。同时,教师有了自觉的风格理念,不仅能有意识地去创造教学美,而且有能力去欣赏和评价教学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科素质教育艺术水平。
    4、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成。因为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人格和个性特征在教学上的全面反映,而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假如孩子离开你时是灰色的、无个性的,那就意味着你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东西,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恐怕没有比这种结局更令人痛心了。因为,我们称之为‘教育’的一切,正是在人身上再现自己的一种伟大创造。”教师的教学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教师“精细”的教学风格,必然会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的思维趋于精细,从而造就学生具有凡事一丝不苟的良好品格;教师“严谨”的教学风格,会促进学生的思维趋于周密,从而造就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崇尚理性的良好品格。可见,教师形成教学风格,不只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关系到学生成长的重要教育影响源。
    教师的教学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实践道路上的自觉追求。
    二、教学风格的特点
    教师的教学风格从广义上说,有个人风格、地域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流派风格等等,我们这里主要研讨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的一般特点。
    1、独特性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显示出来稳定的教学个性的一种审美属性,没有独特个性便没有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独特性表现为教师在学科素质教育艺术实践中的新颖独到,技高一筹,别具一格:处理教材,别出心裁;设计教案,别具匠心;教法运用,独尽其妙;语言表达,独具风采。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独特的内容处理。对于整个教学内容,教学风格不同的人,其处理的方式不会相同。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既是针对教学对象的差异采取的相应措施,更是教师教学风格的独特性的表现。如有的善于归纳概括;有的长于演绎分析;有的善于变零为整,总体把握;有的长于化整为零,重点讲授……各具特点,各有千秋。(2)独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师不同的教学个性,决定了教师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这种创造性表现为现有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和新型教学方法的创造。(3)独特的表达方式。主要指语言的个性化。不同风格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往往各具特色,富有个性:有的语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富有论辩性和说服力;有的语言优美动听、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有的语言词汇华丽;有的语言朴素纯实;有的语言庄重典雅;有的语言幽默诙谐。
    2、多样性
    教学风格的多样性,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就教师整体来说,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也就是说,已经形成风格的教师,他们各自的教学风格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二是就教师个性来说,也不是一种模式,一个特点。因为风格是教师教学个体的显现,而教师的教学个性既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凝固不变的。一个教师总要以他的独特方式去进行教学活动,总要向他的学生提供一些新鲜的东西。教学的独特性是有理想的教师的毕生追求,他和别人相比,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他和自己相比,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想有新的突破。新的认识、新的感受、新的格调,从而呈现出不同风格。富有成就的教师,他的风格往往呈现出多侧面、多样化的风貌。如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有的研究者认为她的课堂教学风格是多种多样的。“美是于漪语文课堂教学的总体倾向,是她多风格的语文教学的总体风格,”而她的多风格具体有“讲授型风格”、“实践型风格”、“交互型风格”、“自省型风格”、“比较型风格”、“指导发现型风格”、“自我发现型风格”、“自我教学型风格”。(程红兵《于漪语文课堂教学风格谱系研究》,见《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版)教师风格的多侧面发展,表现了教师教学内涵的丰富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科素质教育艺术风格的适应性。因为只有具备多样性的独特风格才能避免刻板单调。
    多样性不但不会破坏或损害独特性,反而会与独特性相成统一,形成更为坚实的基础。
    3、稳定性
    教学风格一旦基本形成之后,就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这是风格的相对稳定性。当然,教学风格的相对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学科素质教育艺术上的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更不是没有创造性的单纯重复,换句话说,教学风格的相对稳定性只不过是风格的独特性在流变过程中的延续罢了。风格的稳定性标志着教师教学思想的基本完善,教学方法的富有成效,以及教学个性趋于成熟。正是因为教学风格具有稳定性的特征,才使我们能够较为准确地辨认不同教师的不同风格。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去实践自己一贯的卓有成效的教学主张,充分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稳定的教学风格。
    4、发展性
    教学风格的发展性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一个探索发展的过程。二是指教学风格基本形成后,并非就固定不变了。因为教学风格一旦成为固定的模式,不能突破自己反为其束缚,便会失去生命力。所以,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后,还应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发展。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才能保持教学风格的活力。
    教学风格的上述特点是互相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四大特点中,独特性是教学风格最根本的特点,如果教学风格没有独特性,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也就不会有其余的特征和标志。
    三、教学风格的形成
    风格之于教学,犹如光彩之于金玉,教师惟有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使教学闪烁出熠熠照人的光彩。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教师学科素质教育艺术的成熟,也表明了一个教师在教学上的巨大成功。那么,教师怎样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
    1、要有乐教精神
    所谓乐教精神,是指教师既要有责任感、使命感,把教学真正作为一种事业去追求,也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有崇高的思想感情,对教学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爱心;又要有成就感、荣誉感,把教学当作一种艺术去认识、去追求、去创造,在追求和创造中享受乐趣。惟其如此,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教学风格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科素质教育艺术的结晶,教学风格因思想而高,因艺术而显。所以,凡是形成了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总是把教学思想和学科素质教育艺术完美地统一于他的教学中的。
    2、要善于学习
    首先要学习教育的基本规律,练好基本功,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这是教师追求教学风格的前提。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就是要了解教学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律,使自己的各个教学环节切实符合知识结构的科学体系。练好基本功,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对一个合格教师的要求,而一个想成为有独特风格的教师,则更应对自己有严格要求。因为要做好任何工作,都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有一套工作的方法。教师只有在娴熟地运用教学方法技巧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其次是善于学习研究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得其精髓,融于自己的教学中去,比如对那些富有经验和成就的教师的公开教学、教学录像、课堂教学纪实、教案、讲话录音、经验介绍等,都应悉心研究,虚心学习。同时,要不拘一家,博采众长。教师只有在广泛汲取优秀学科素质教育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又能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才能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要敢于创造
    创造就是突破和创新。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他们的教学之所以会赢得人们的广泛赞誉和欣赏,除了因为他们高超的学科素质教育艺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外,更因为他们的教学自成风格,在他们的学科素质教育艺术中蕴含着智慧和创造。凡是教学上形成风格的教师,都是在认真地汲取成功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才获得成功的。武汉特级教师胡明道以生动、自如、富有创造力、富有艺术魅力著称。她严格要求自己灵活地、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她规定自己每一节课都要有一点不同的突破。所以她能拾级而上,步步见效。随着教学经验的日益丰富,她的教学风格也就日趋鲜明完善。
    创造,还包括教师对已形成的教学风格的突破和创新。因为每种教学风格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有其自身的局限,还会阻碍其它方面的发展和整体上的提高。所以,教师即使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也要做到不断扬弃和创新。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只有不断创造,才能永远保持自己的教学风格的生机和活力。
    4、要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就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个人优势。教师在追求学科素质教育艺术,努力创造教学风格的道路上,应善于解剖自己,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每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生理特点、能力系统、思维品质、个性气质、审美情趣等,在教学中,应当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如有两位语文教师,他们同教一篇课文《春》。教前,他们一起备课,一致认为,教这一课,必须使学生情感上得到陶冶,知识上得到收益。一位教师善于朗读,于是充分运用朗诵艺术,把学生领进作品所描绘的诗情画意之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另一位教师,不擅长朗诵,他采取了启发诱导,伴之以精美的板书的教法,不仅使学生也进入课文中的意境,而且让学生体味出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很明显,后者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避短扬长,运用适合自己特点的教法,结果收到了与前者异曲同工的教学效果。
    5、要持之以恒
    教学风格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思想方式、行为习惯、审美情趣、气质特征、教学能力、业务修养等众多因素,但并不是说一堂课体现了上述诸因素就可以说这位老师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只有这些因素在教师长年累月的所有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得到体现,才可以说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上述诸因素融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发展起来的。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稳定的心理定势,不受外界的干扰,坚定地探索自己教学风格之路,这样,他才能在学科素质教育艺术领域内左右逢源,应付自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总之,教学风格是教师不畏艰辛、勤奋耕耘的结果。一位普通的教师,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风格,需要走不短的路,需要经过无数次实验和失败,经过数不清的探索和研究。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只有我们经受得了苦寒,肯下一番苦功夫,才能对教学有独特发现、独特创造、独特表现,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2 18:50 , Processed in 0.09986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