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儒敏:读经典就是思想爬坡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16:5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环球人物杂志》2015年4期文章:
  温儒敏:读经典就是思想爬坡
  学者温儒敏人如其名,总是温文尔雅,谦逊有礼。人们总爱将他与另一位同门钱理群相比较,一个温和,一个张扬,对此温儒敏说:老钱精力旺盛,非常热情和冲动,使命感很强。我跟他开玩笑,说他是扔手榴弹的,而我是清扫战场的。这个社会需要钱理群这样清醒的批判型知识分子,但建设性的工作也难,需要更多人来做。
      近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到位于北京圆明园附近他的家中采访。30多年来,温儒敏先后担纲北大出版社总编辑和中文系主任,以及全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主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受聘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推动现代文学研究和语文课程改革,最近又提出文学生活,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关注和回馈社会。
  
  更喜欢漫羡而无所归心的杂览
  我祖籍广东紫金,父亲是西医,母亲是普通的家庭妇女。父母的管教不是太严,这倒给了我们相对自由的空间。我是上世纪50年代初上小学的,那时的语文课并不像现在整天要考试、写作文,弄得毫无趣味。教我们语文的黄老师每周都用一堂课读小说,一些小说的名字我现在还记得,像《一个奇异的离婚故事》。这是给大人看的,孩子听了很新奇,上课听完下课再去找来读,现在想来也是一种启蒙。
  到了初中,我的阅读兴趣就相对广泛了。那时书很少,但很多名著像《白痴》《安娜卡列尼娜》《世说新语》三言二拍在县城新华书店都能找到。现在我在书店里看到,卖的主要是教辅、养生之类的书。
  最近我写文章提倡要让学生学会连滚带爬地读闲书。我上小学时读《西游记》,很多字不认识,就顺势而读,不喜欢的就翻过去,读到妖怪就多看两眼。如果按照现在语文老师的要求,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不理解的词要弄通了,还要分析段落大意,就很难有兴趣读。读完《西游记》,再去找《隋唐演义》《七侠五义》等来读,阅读能力自然就提高了。现在很多研究生、博士生读书很慢,可能因为扣得太精细。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可不必。
  我读大学的时候遇上文革,当时文化受到冲击,但依然有自己的读书生活。那时整理出版了《二十四史》,还有一些西方现代作品的同步翻译,说是内部发行,但发行量也在五六万册,像《麦田里的守望者》《第三帝国的兴亡》《西方哲学史》等,我都千方百计地找来读。比起功利性阅读,我更喜欢漫羡而无所归心的杂览。
  我们这一代学者如果说有优势,那就是人生历练多一些。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广东韶关地委当秘书,工作了8年。基层的历练对我大有好处,知道痛快文章易写,但做实事很难。
  1978年,我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后来又读博士,在著名学者王瑶先生的指导下学习了6年。王瑶先生没有给我们正式开课,大约个把月有次讨论,每次由一位同学主讲,王瑶先生抽着烟斗静静地听,不时点评一两句。讲过一次之后,他发现问题叫你改,然后形成一篇论文。现在想来,那是很奢侈的,不像现在教学容易沦为批量生产
  80年代思想解放大潮,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读书时光。我们各自有一套学习计划,不用考虑在什么核心期刊发文章,也很少考虑毕业后找什么工作,更不会打赚钱的算盘。我们把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中所涉及的作品和论著书目抄下来,顺藤摸瓜,一本一本地看。我是班长,为大家找书,可以直接进图书馆书库,一借就是几十本,整个研究生阶段大概看过上千本书。
  王瑶先生睡得晚,一般是上午10点多起床,然后就抽着烟看报纸。他家里总是客人不断,喜欢议论时政,品藻人物。他关心社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做学问很严谨,但不拘泥,很大气。在他看来,学者要关注社会,要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回馈社会。现实关怀本来就是北大文科的传统,在王瑶先生身上体现很突出。这些影响对我是潜移默化的。
  这些年我用很多精力关注基础教育和语文教学,也算是回馈社会吧。中小学教育问题很大,所以10多年前我在北大主持成立了语文教育研究所,后来主持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还担任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总主编。我做这些都只是敲边鼓
  
  大学应当去除官本位
  从1999年到2008年,我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但极少听到有人叫我温主任。若叫我主任,我会不自在的。学校是教学科研单位,要有自由宽松的空气,不要有官场那一套。可是现在的大学官场化越来越严重,按照官场那一套给学校管理人员套行政级别,谁当领导谁就得到更多资源,以致有的教授也争着去当处长,有点可悲。这样一个氛围,怎么谈得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传统宗法制度和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的劣根滋长,正在腐蚀近代以来形成的中国大学精神。
  除了官本位,高校的市场化趋向也对教育产生致命的伤害。因为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只能忙着自己去赚钱,扩招,办各种班创收。连北大都受到商业冲击,校园里什么班都可以办,只要能赚钱就好。像一些天价老板班,真给北大丢份。
  这样做,老师的心态也受影响,不少教授身兼数职,不能把精力真正放在教学上。许多教授都不教本科,所以大学生的程度比以前明显降低。还有就是项目化生存,为了获得指标写很多没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制造了大量学术泡沫。我当系主任时,实施代表作制度,几年内有较高质量的文章就行,不求数量;还有就是坚持不办 创收的班。现在看来好像很难了。
  官场化和市场化的弊病产生当然和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体制是必须改革的。但作为教师,我们自己也有责任。体制改革很难,但每个人自己能改一点是一点。比如给学生上课,这是本分。可是现在的问题就是不认真,不负责任,自己没有做好,把一切责任推给体制。人人抱怨,又人人参与,问题也就总解决不了。
  不赞成读经,但主张积极的文化传承
  我常说要多读些经典,多关注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理应继承,但也要保持一份清醒,继承和吸收优秀成分,摒弃那些落后的成分。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好的;但存天理灭人欲,这就压抑人性,非常不好。我们也不能有幻想,以为只要复兴国学就可以挽救当前的精神危机。中国还是要面向世界,年轻人未来也要面向世界,传统文化优秀部分应当继承,但不等于膜拜传统,再照搬古人那一套没有必要。
  另外,我们说到传统文化好像就是四书五经、儒学,这也不完全。民间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那套学说历来主要在场面上流行,而民间自有代代相传的文化。像《增广贤文》里许多言警句,比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更大,学界却很少研究。
  要多读经典,这和我前面说的连滚带爬读各种书不矛盾,经典是需要精读的。读经典是磨性子,也是思想爬坡,虽然有些难和累,但每上一个高度,都能有所收获。比如说鲁迅,由于时代隔膜,年轻人可能不喜欢读,但总要有所接触。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中,鲁迅是最了解中国传统、最了解中国人的。他很敏锐,目光犀利,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的认识是带着自己的血肉和体温的。我们要珍惜这份精神资源。
  年轻人总是比较喜欢流行文化,这可以理解。但有一条,人不能光是消费,要有积累,要多去获取那些经过时间筛选的精美的东西。读书养性,写作练脑,现在这个社会太浮躁,应该有一个空间让自己安静下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读书就是一种好的方法。写作也不完全是为了锻炼文笔,主要是梳理思想,寄托感情,保持清醒的头脑。
  关注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
  我的专业是文学史,主要研究现代文学,近年来我提出文学生活的概念,是对文学史研究的一种补充和拓展。这个提法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现在搞文学研究,一般都注重探究作家作品或者文学思潮,比如一部小说出来,批评家就去评论其得失;一个电视作品出来,评论家又去评价其优劣,基本上就是从作家到评论家或者文学史家,在这个小圈子打转,我称之为内循环。至于一部作品的普通读者如何接受?极少有人去过问和研究。比如四大名著,要求孩子从小就读,社会影响极大,可是它对于孩子们的精神成长起到什么作用,有没有负面的影响,极少有人去调查研究。
  我提出文学生活,就是希望通过田野调查弄清楚国民基本的文学生活情况,比如农民工读书的情况,城市白领的文学生活,新媒体对于阅读的影响,移动阅读的发展趋势,网络文学生态,甚至还有出租司机听广播评书的情况,等等。我希望这种研究能够拓展文学研究的视域,同时也让文学研究更加接地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17:04:47 | 只看该作者

温儒敏:现当代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基本书目



     昨日在山东大学为现当代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上课,是学科概要,属于专业入门课。课上和同学们讨论了如何处理听课和读书的关系,以及如何逐步选择确定研究题目等问题。我给选课的同学每人提供一份建议基本书目。有些外专业或者外校的同学也有兴趣,干脆就放到博客上,也好征求大家意见,不断完善一份基本书目。
      书目设计应当个性化,充分考虑个人知识结构状况,有针对性地补充某些不足,同时发挥所长。这里只是从专业入门的角度提供最基本的书目,同学们利用这份书目时需要结合自己情况,有所调整。这份书目的量不大,完全可以在一年半到2年之内读完。研究生上课不是第一位的,自己按计划读书和思考才是主要的,不能满足于听课凑学分。书目的功能之一就是鼓励读书。书目采用引发式,其中很多书只是在一类书中例举一种,借此对某个研究领域或者研究方法有所接触,然后顺藤摸瓜,拓展开去,找更多的书来读。所以不必死扣这个书目,应当能进能出,在其引发下,形成各自的书目。
      书目共4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识类经典。我以前给大学生开过20种中外经典书目(我的新浪博客上有,关于通识教育基本书目),没有读过的,可以补读。20种也只是例举,可以调整,总之就是要读一些最基本的“打底子”的书,不完全是文学的。


大学生经典阅读基本书目(20种)

温儒敏提供

我在北大、山大等校授课,学生常常问我应当读些什么基本的书,意思是专业之外的书。最近有位同学要出国,我给她开了一份书单。事后我又认真整理这份书单,想着对一般大学生也都有参考价值。我并非什么“通人”,也不是什么“青年导师”,此举无非是对当下的大学教育有些看法,希望用书单来提出一点改进意见。书单其实也是自己的,对我来说其中的书也有重新阅读、不断学习的必要。

书单的提出有现实指向性。近年来,很多大学都开始注重通识教育。但为何要通识教育?怎样开展?和专业教育什么关系?教学效果如何?都值得认真检讨。通识教育应当包含这么几层涵义:这是面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又是相对专业教育而言,属于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可以互相补充;还有,这是全人教育或博雅教育,通过接触人类文化的精粹,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获取通识,培养有教养、有能力、有责任的公民,最好是那种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这样来定位的通识教育,就不只是课程的调整补充,更不是来些拼盘点缀,而是实行一种更利于培养健全人格和博雅精神的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不要搞知识“拼盘”,要读一些相对公认的基本的书,而且要通读。在短短三四年宝贵的大学时光,与其浮光掠影读许多 “节选”或概论,东张西望上各种“好听”的讲座,还真不如通读一、二十种经典。各种“概论”或者“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也有用,就是提供基本的知识背景和书目,但这不能取代原典的通读。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阅读经典,要的就是那种了解、思考、涵养的过程,这是精神成长的必须途径。

由于时代隔膜,经典都不太好读。阅读经典需要沉下心来,“磨性子”,有一份超越,有一份尊崇,尽可能调动自己的感觉与灵性去接近,去理解,就能深入堂奥,高雅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出来。现在颠覆经典成了时髦,人们失去传统的尊严感,颠覆之下的“文化快餐”和垃圾太多,包围了青少年,他们不再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许多学生除了应对考试,读书其实很少,对经典作品阅读相当有限,即使有所接触,也不见得是经典原作,可能也就是上网读一些好玩的轻松的东西,包括 “恶搞”的文字,这很容易受到那种价值消解、相对主义甚至游戏人生的思想影响,而且把阅读品味也败坏了,这真有“终生受损”的危险。我们读经典,可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为人生打底子的事情。

我主张各个大学减少一点“拼盘”的通识课,不能满足于开设那些有轰动效应能吸引听众的讲座,而应当多开设中外经典通读课程。比如一学期就让学生通读四、五种经典。老师适当引导,不多讲,主要学生自己读。每学期都安排一些,在一定范围内规定学生选修。这不难做到。如果学校没有安排这方面的课,同学们可以自己来安排。这20种书就是基本的书目,量不算大,大学四年能坚持读下来,就很不错了,一定大有获益。我有时有点纳闷,为何连文史哲研究生一窝蜂都在读《明朝那些事儿》,而很少见到有人去读《明史》?有没有读过基本的经典,素养格调往往就是不一样。

阅读经典,注意要有这么几个层面。一是知识了解的层面。比如在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时,不好懂,可以先找相关的西方哲学史或有个希腊哲学的常识性的书来参考。读得粗一些不要紧,就知道大概吧。然后读完《理想国》,应当对西方文化某些本源性问题有大致的了解。第二是启蒙思索的层面,在阅读中最好多一些“为什么”,甚至有些质疑,大胆思索某些问题。也可以结合某些相关的研究论著,进行初步的探究。比如读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很自然会引起对当下互联网时代某些新的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感知涵泳的层面,要在理性与感性交融的阅读中,适当超越出来思考经典的智慧与意义,思考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思考应该如何承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责任,等等。这不是一般的知识掌握就能解决,必须沉浸在经典营造的精神世界中,通过自身感受、涵泳、体验去达到,这也就是人文教育的特点吧。当然,三个层面可能互相叠合,不一定硬是分拆开来。

阅读方法也有多种。我比较主张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可以结合相关的“概要”读物,对经典文本有大致印象即可,这一遍读得要快,可以是浏览。第二遍比较细致地通读,基本掌握经典的精神脉络,能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用自己的语言(其实是通过自己的思考)简要概说全书的精髓。第三遍,带着问题读,有重点地读,如果是文学作品,更是要浸润式阅读,有品味、涵泳。当然,每个人读书习惯不同,完全可以各有各的读法。读完这20本,还可能顺藤摸瓜,有兴趣选择某一方面做更深度的阅读,那么,有“点”有“面”,对中外文化和文明的了解与感悟,就有些“底气”了。通读经典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口味,这可是宝贵的生活方式,是为一生打底子的事情。

要在浩瀚的人类知识宝库中挑选出大学生阅读经典的20种基本的书,并不容易,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这不要紧,完全可以补充调整。选择这20种书首先考虑是公认的经典,也适当考虑当今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其实大学生还应当读点伟人的传记和文学作品。比如《贝多芬传》《切.格瓦拉传》,还有《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等。在这个平面化、粗鄙化的空气中,这些传奇人物的事迹和动人的作品会让人感受到何谓英雄气概,何谓高尚情操与充实生活。如下这个书目对文科理科大学生都适用。

1,《圣经》。有多种中译本,容易找到。《圣经》是基督教的正式经典,又称《新旧约全书》。被奉为基督教教义和神学的依据,内容包括历史、传奇、律法、诗歌、论述、书函等。分为《旧约》与《新约》两大部分。《旧约》本为犹太教的正式经典,后被基督教承认为圣经,但基督教认为,旧约是上帝通过摩西与以色列人所订,新约则是通过耶稣基督与信者订立的。《圣经》对西方文化有覆盖性弥漫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不了解基督教文化,就不可能理解西方。重点读“新约”。不只是了解故事或传奇,要体会和想象其中的宗教情怀与超越精神。有些“道理”要有了一定年龄阅历之后才逐步体认。《圣经》文字简朴,带经书特有的韵味,沉下心才能读得进去。辅助读物可以选择艾略特的《基督教与文化》,有杨民生、陈常锦的中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柏拉图《理想国》。有郭斌和、张竹明的中译本,商务书馆1955年版。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8-347)是古希腊哲学家,创立过“学园”,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学校。柏拉图对整个西方哲学及文化有本源性影响,甚至认为后世整个西方哲学发展都是对“柏拉图问题”的不断阐释。《理想国》涉及面极广,可以重点阅读其中关于“正义的本源”、国家和政治哲学的部分。书中采用对话体,在与苏格拉底的对话中展开。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

3,马可·奥勒留《沉思录》。有何怀宏的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马可奥勒留(121-180)是古罗马帝国皇帝,幼年丧父,由母亲和祖父抚养成人,在希腊文学、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和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公元161年其叔父(也是养父)去世后,成为古罗马帝国的皇帝,在位近二十年。《沉思录》是一本反思和自励的书。他主张遵从自然、按照本性去生活,人的生命应该同宇宙的目的相协调,在实现神圣目的过程中也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人生才臻于至善。为此,强调理性,灵魂保持清醒,处理好自身与外物、神或普遍理性、所处环境等三方面关系。《沉思录》顾名思义,是要“沉思”,利用理性的力量来规范自己的心理与言行,讲求尊重、顺从和虔诚,追求摆脱了激情和欲望的达观的生活,做一个正直和高尚的人。阅读书可以领略西方古典哲学的某些韵味,在宇宙观、人生观等一些哲理上体会古今中外相通的精神。

4,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有多种中译本。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于英国伦敦郊区一个农家,幼年受过良好的教育,青年时期家道中落,曾做过杂役等工作,后在剧团任演员与编剧。1590年前后进入戏剧与诗歌创作,多写悲剧、历史剧、喜剧和抒情诗,著名的戏剧包括《亨利四世》《汉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和《暴风雨》,等等。莎士比亚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戏剧艺术的高峰,他对欧洲历史变迁的展现,对近代人内心生活丰富性与复杂性的揭示,以及对戏剧结构和语言艺术的创新,长久影响着西方人的精神生活以及整个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近代西方几乎所有新的文艺理论问世,都离不开对莎士比亚作的阐释,乃至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叫“莎学”。莎士比亚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一种象征。莎士比亚惯于使用修辞色彩很浓、意味繁复而又适合舞台朗诵的句式,当作诗来读,就能得其神韵。

    5,卢梭《社会契约论》。有何兆武的中译本,商务书馆1980年版。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1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启蒙者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爱弥儿》《忏悔录》等。《社会契约论》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国家只能是自由人民的自由协议之产物,如果自由被强权剥夺,人民则有革命的权利。此书在法国大规模中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卢梭的《忏悔录》可以作为辅助读物,这是一本自叙传记,以袒露灵魂、表现非凡的勇气和挑战自我的精神而蜚声世界,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西方个性解放和浪漫主义思潮。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一个中文译本是《原富》,严复译。近有郭大力、王亚南的中译本,商务1997年版。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道德哲学家,被称为现代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了价格像“看不见的手”,会自发调节经济,导致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一致。主张国家不要干预经济,要让经济自由发展,让价格机制自发地起作用。这本书会引发对市场经济本质及其得失的思考。

7,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有关文运的中译本,广西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康德(Kant,1724-1804),德国著名哲学家,对世界近代与现代哲学影响巨大。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关于生命、情感、理性、道德、时间、空间、星球、宇宙等等,如果我们有超越性的思考与探求,那将需要怎样一种睿智?又将获得怎样一种对人生的新的观测点?康德的书都是非常抽象的思维,拗涩难懂,也不一定要全懂,多少接触一点“真正的哲学”,慢慢啃 “酸果”,是磨性子,会感觉自己锻炼了理性思维,开阔了眼界,在宇宙观与人生观方面也会有所获取。

8,歌德《歌德的格言与感想集》。有程代熙、张惠民的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歌德(Goethe,1749-1832),德国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等。收在该书中的格言感想多写于其晚年,充满人生智慧,特别对年轻人,可以培育思考,修身养性。

9,约翰·斯图尔特· 密尔《论自由》。有许宝骙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也译作穆勒(晚清就有严复译《穆勒名学》),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书中讨论了社会人的权力与义务,以及如何负责任地行使自己与他人的平等的自由。在大家都喜欢讲重建社会秩序或者“个人设计”的当今,读读《论自由》会引发某些本质性的思考。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卡尔·马克思(1818—1883)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德国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在美国如果要求大学生阅读人类10本经典,就会有马克思恩格斯。马、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名字,他们的思想理论和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变革息息相关,并且已经“内化”为我们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部分,流淌在很多国人的血液中。因为历史原因,很多年轻学生“反感”这些主义,但他们其实并不了解,也未必读过这些“主义”。没有了解就批判反感,不是科学态度。何不读一读原典?四卷本分量大了一点,可以选择其中部分阅读。

11,汤因比《人类与大地的母亲》。有徐波等的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1889-1975),英国历史学家,也是西方影响最大的宏观历史学家,有多卷本《历史研究》。阅读此书可以了解人类文明漫长的历程,帮助树立文明比较的世界眼光,有助于突破僵化的历史观。

1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有何怀宏等译的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约翰·罗尔斯(1921-200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其《正义论》1971年问世后,在西方引起广泛重视,被视为二战之后西方政治哲学、法学和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读了此书,对于政治的观察会获得某种超越感,即所谓政治哲学。顾名思义,《正义论》是研讨正义的。该书讨论正义的内涵界定,正义的历史发展,正义的作用,用所确定的正义原则剖析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生活,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提出的解决西方社会矛盾、冲突、民瘼的方策;书中还探讨伦理和道德课题,涉及善、自尊、美德、正义感、道德感情、自律等等。我们平时常常使用“正义”的概念,阅读此书后可能会有某些更辨证深刻的体认。

13,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有中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佛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美国著名的批评家和理论家,现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领域的风云人物,颇具挑战性和争议性的人物。论著颇丰,主要有《马克思主义与形式》《语言的牢笼》《政治无意识》《时间的种子》《布莱西特与方法》《文化转向》等。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新的文化现象开始出现。美国具有公开反叛精神的现代主义文学逐渐为消费社会所同化,高雅艺术与商业形式之间的分野正在消失,文学艺术广泛进入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当代的文化和文学呼唤着新的理论探索和批评实践。《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本书以辨证的方式分析文学、绘画、建筑、音乐和电影等大众传媒及大众文化制品,对生产方式与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历史意识和时空变化的联系,作出了深入的论述。阅读此书,可帮助我们以批判眼光了解当今传媒与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现象。

14,《论语》《孟子》。其实是两种书,这里合为一种。多数同学可能都读过,但不见得是通读,带着思考去读。只有完整地为着思考去读,才有意思,有味道。欣赏品味里边的人生智慧,那种质朴踏实的态度,还有对人事的洞察和理解,大度与乐观,那些思想精华,会一点一滴持续地滋润整个人生。其中不无糟粕,或者并不适合现代的成分,要有批判的眼光,丢掉膜拜的意味。不主张一开始就读那些“主观投入”太多、或者太“现代”的相关论著,更不要满足于读那些过分阐释的“心灵鸡汤”类普及读物(也有其功能,不过大学生不再需要),因为那容易把自己的脑子框住了。此外,还可以读点《庄子》。如果说《论语》让人理解人生,那么《庄子》可能更让人有时超越和想象人生。

15,《世说新语》。南朝时期的一部笔记由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相当有趣。读此书可以向往“魏晋风度”,所谓“大抵南朝皆旷达,可伶东晋最风流”那的确是颇有异彩的中国精神最放达的时代。传统的修身大概不会主张去读这本书,但要承认无论从人的发现还是个性张扬,书中都有很多让人景仰的人事。“魏晋风度”也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遗产之一。

16,《唐诗三百首》。唐诗选本有几百种,流传最广的要算清代蘅塘退士(1711~1778)所编《唐诗三百首》。从学术角度看未必是最好的本子,但《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广,一般接触中国古典诗歌这就是很好的入门书了。所谓“盛唐气象”,即使当今也是令人向往的大胸怀,而那些不可重复的唐诗之美,已经化作民族的审美积淀。常把唐诗宋词并称,读过唐诗,再选读一些宋词,是很自然的事情。

17,《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镌版印刷。书名“古文观止”意指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其中收有古代历史、文学、哲学各方面名作,历来流行甚广,被当作学生的启蒙读物。要学习文言文,感受古代汉语之美,感受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文化的风格精神,读《古文观止》都是一种方便的选择。建议慢慢读,选择其中十来篇背诵下来。

18,《红楼梦》。可能多数同学都熟悉,未见得通读过。看电影电视代替不了读原著。该书的出现是个奇迹,代表中国文学巅峰成就。阅读《红楼梦》不但可以领略文学表现之美,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以及人情物理。《红楼梦》打破传统的手法,带有超越思维的特征,可以从哲理层面领略。年轻时读《红楼梦》的感受与思索,过多少年后可能会有很大变化。不同年龄段读它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19,《鲁迅全集》。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巨人。近百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国民性认识之深刻,鲁迅为第一人。读鲁迅让人非常清醒,知人论世,对现实保持一种的批判的目光。10卷本部头太大,不一定全读,但其中《呐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编》和《朝花夕拾》等应当通读,还应当多读一点杂文。坊间有鲁迅杂文的单行本,可以采用。

20,《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是共和国的缔造者,是极大地影响现代中国命运的伟人。要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革命的动因和得失,了解近现代所形成的中国文化精神结构,无论如何不能不读毛泽东。何况毛泽东是五四之后白话文写得最好的人之一,读《毛选》,可以学习思维与表达的简洁、辩证。《毛选》四卷部头大了一点,可以重点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矛盾论》《实践论》等等,其他浏览泛读即可。





      第二部分,是与现当代文学专业相关的文史类的书。范围应当包括近现代史,中外文学理论,古代文学,当代文化研究理论,外国文学,等等。这里要求先读14种: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2,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4,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5,程千帆《文论十笺》
6,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8,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9,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0,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11,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12,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13,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14,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这个部分的书偏重历史与理论方法,有些是跨学科的,大都可以略读,也可以找几种同类的书比较阅读(适当结合读一些学术概论之类的书或论文,比如关于近现代史,就可以参考张海鹏《5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评析》),目的是拓展思维,寻求理论刺激,体会如何掌握文学史治学的理路。

      第三部分书目,是专业的书。量比较大,包括几方面:一是作家作品,二是相关评论和研究,包括传记、史料专辑、旧报刊等等。多数可以略读,要求都能大致读一遍:
1,胡适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
2,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
3,钱理群温儒敏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还有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4,王晓明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4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版。
5,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
6,《中国新文学大系》10卷,良友出版社。后来又有第二、第三个十年的续编,上海文艺社出版。可以选择读其中作品,重点读各卷序言。
7,大约25位现当代作家的文集或选集。包括鲁迅、郭沫若、周作人、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赵树理、沈从文、丁玲、张爱玲、艾青、郁达夫、田汉、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穆旦、冯至、戴望舒、海子、贾平凹、莫言、王安忆、金庸,等等。其中鲁迅、周作人、曹禺、丁玲等最好读全集,其他起码读完选集。
8,前述25位重点作家之外,争取再读25位作家的选集。可以参考文学史来选择。
8,与前面提到25位重点作家作品阅读配套的,是这些作家的研究资料专辑,以及传记之类。
9,翻阅三五种旧报刊。比如《新青年》《小说月报》、五六十年代《文艺报》等等。感受历史氛围,培植历史感。
10,翻阅《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等刊物。
      第四部分书目,是与自己重点研究密切相关的书和资料。一般要到最后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才形成。此处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17:08:48 | 只看该作者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观点摘录
1.在中国喊喊口号或者写些痛快文章容易,要改革就难得多,在教育领域那怕是一寸的改革,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光批评抱怨不行,还要了解社会,多做建设性工作。《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很多看法虽是“敲边鼓”,本意却是呼唤更多有识之士关注基础教育和母语教育。

2.所谓语文就是母语学习的课程。母语虽然内化在人的精神和思维习惯中,但这需要过程,所以母语要长期不断学习,语文素养的提高是长远的事情。

3.现在高师教育课程设置老旧死板,既缺少理想的观照,又脱离实际,把学生限定死了,很难培养出优秀教师。

4.语文课不等于文学课,人文精神不等于文人精神。语文教学不能以培养文人、培养作家为目标,连大学中文系都不能以此为目标。学语文主要是要学会表达,学会熟练、准确、得体地使用汉语。

5.语文课要解决读写能力,实践性很强,必须有反复的训练和积累,训练的过程不可能都是快乐的,甚至也不可能都是个性化的。

6.把语文功能无限制地扩大,好像很重视语文了,到头来可能“掏空”了语文。

7.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享受语文激励心智发育的喜悦,同时又能够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底子。

8.“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念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千百万家长,让他们紧张。一个人的成长不是短时间的,如同跑马拉松,一开始在起跑线上就绷那么紧,能跑下来吗?可是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几乎成为 “集体无意识”了。

9.教师应当在“应试”与“兴趣”培养之间找平衡。语文高考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10.课改的大方向没有错,是大趋势,应当积极推进。但局面打开了,步子不妨稳一些。随着课改深化,必然会出现许多原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进两步,退一步,也是必要的。


11.要为语文课“减负”,减轻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不要把什么东西都交给语文课来承担。如果把人文性搞得很玄乎,工具性又不明确,不敢理直气壮抓基本训练,那么情况会很糟。

12.中学语文改革应该考虑大多数人的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

13.不能将语文的工具性和基础训练一概说成是应试教育。不能离开语文教学规律和基本的要求,否则所谓素质教育也可能是虚的。

14.“守正出新”,考虑和以往教学的衔接,不搞颠覆性的大变动。既保证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发展的要求,利于个性化的学习。

15.课改目前还得在高考的框架下进行,在高考框架下课改能走多远,就尽量走多远。完全不考虑高考,甚至忌讳谈高考,是脱离国情,脱离实际,这样的课改恐怕很难成功。

16.靠拍脑袋来搞教育,非常危险。这方面已经有过太多的教训。

17.高考练习的内容插进来太早、太深、太多,不是从学习梯度由浅入深不断积累提升,而是一开始就卷入题海战术,能不让学生反感、腻味?

18.课改为什么难?原因也在于缺少配套的政策措施。你这边搞课改,那边又容许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容许学校商业化,而且给老师给学校那么多的压力,那不是彼此抵消了吗。

19.课改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果停留于经验层面,光是靠观点加例子的争论,是解决不了的。我们学中文出身的老师,长处可能在感性,会写文章,短处是缺少科学的方法训练。

20.诗词课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讲求氛围的浸润,没有阅读的引导,那情味就出不来。

21.上课可以放开,让学生发挥,但一堂课下来,必须有所积淀,必须有些“干货”可以把握。这就要画龙点睛,总结提升,凸现知识点。

22.认为选修课只是扩大知识面,放弃基础性要求,是个误解。选修课教学方法应当更加注意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学生阅读为主,老师适当讲析引导,可以理解为是阅读型教学。

23.课改还是要有些理想主义,有些冲击力度,要不断突破应试教育框架,以此促成高考改革。

24.课改举步维艰,一线老师对课改冷暖自知,从长计议,还是要坚持改革的大方向,不要拆台,要补台。

25.除了“为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自己的爱好与潜力在更加个性化的相对宽松自由的阅读中发展。反过来,人文素质高了,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26.真正体现人类智慧、能够长远地涵养我们性情和心智的,还是经典,而不是那些痛快的吸引人的流行读物。经典是主食,流行读物只是冰淇淋。总不能不吃饭只吃冰淇淋。

27.颠覆经典者在冒犯常规,调侃正经,亵渎传统,获得一时快感,不过是“愤青”泄愤,网民玩乐,而某些商家传媒乘机而入,吹捧炒作,于是 “恶搞”风就酿成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沙尘暴了。

28.阅读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

29.应当强调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孩子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想象力。

30.高考作文是有规律可循的,要了解这个规律,克服作文的“挫败感”。

31.文体“套路”的练习容易束缚个性,但模仿式的作文教学对于学会一般的文字表达,也不无好处。大量的阅读能启发心智,活跃思维,积累素材,培养对文字的感觉,掌握各种文体、与表达方式,自然也就提升了写作能力。

32.高考作文应侧重考文字表达能力,文笔、文采并不是主要的,不应当侧重考这些。现在的语文教学过于偏重文学性,很在意文笔,所培养的学生思考力、分析力可能偏弱。以为文笔好就是语文好,这是误解。

33.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作课主要还是培养有比较通顺的文字表达能力,而要达到个性化写作,恐怕有些“奢侈”了。

34.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

35.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

36.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37.“大学语文”主要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体味母语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学生有了这方面兴趣,会不断积累学习,终生受用无穷。

38.对母语的轻视,最终会严重降低公民的文化素质。建议实施汉语考级制度,把“大学语文”的教学也纳入考级,对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语文素质的提高一定会有好处的。

39.多数大学目前存在“四弊”:市场化、平面化、官场化和多动症,校园成为为升官发财做准备的地方,这和大学精神是违背的。大学文化和社会主流、时尚要适当保持距离,最好的大学总是精神高地,有她的格调,气度,魅力。

40.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理念理应成为北大校训。

41.现在许多大学和院系变得世俗了!什么都盯着市场,什么都要赶潮流,把排名竞争看得那么重要,结果把空气搞得越来越紧张,不知学术自由为何物了。过去是政治干预太多,没有自由,现在则实际利益之争太多,还是没有自由。

42.现在各种名目的评比排名太多,学术指标量化的要求太刚性,僵化的管理办法助长了浮夸的学风,很多老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教学上。

43.大学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培养人才,本科教育最能体现一个大学的教学水平。

44.过早功利化、商业化、世俗化的教育对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很不好,那些泛滥成灾的粗鄙文化、搞笑文化,在影响着青少年人格的健康成长。

45.读经典要沉下心来,有一份超越,有一份尊崇,调动感觉与灵性去接近、理解,深入堂奥,高雅的兴趣就会慢慢培养出来。

46.怎样将中学课程与大学的基础课衔接起来,把学生被“应试式”教育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是个难题,但大有文章可做。

47.现有的学术生产体制,很不利于做学问,对于人文学科伤害更大。学术泡沫的出现跟学术生产体制是有关的。这种状况估计短时期难于好转,我们只好与之共存,又尽量减少受其困扰,在日益商业化功利化的环境中保留一份学术的尊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8:58 , Processed in 0.13812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