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钱伟长是如何利用文献资料的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4 18:3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钱伟长是如何利用文献资料的张秀芹2014年10月27日16:17       来源:党的文献


[摘要]文献资料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如何搜集资料,找到资料后又如何整理并为自己所用,是重要的科研方法问题。钱伟长在搜集文献资料时对学术报告和期刊高度重视,在梳理文献资料中通过分析矛盾探寻研究方向,在利用文献资料时具有宏观视野的研读方法等等。这些既遵循科学的思维方式,又符合科学的研究原则,值得包括党史研究者在内的科研工作者学习与借鉴。

作为著名的力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钱伟长从事科学研究70余载,学术成就硕果累累,这与他求真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治学方法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文献资料在科学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基础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相应的文献资料数量也呈指数级增长。科研工作者面对浩瀚庞杂的文献资料,如何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找到资料后又如何整理并为自己所用?钱伟长治学过程中利用文献资料的方法值得包括党史研究者在内的科研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一、 搜集资料要“抓两头”,

“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利用文献资料,首先要掌握文献资料;而要掌握文献资料,前提是搜集文献资料。钱伟长认为,治学一定要得法,学术科研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前进的,要创新就要先参考别人的东西,因此“第一是会找资料,你需要的资料”(钱伟长:《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而哪些是科研工作者需要的资料呢?钱伟长认为,“查资料要抓两头,一头是所关注的课题的经典著述,另一头是最新文献,这样就容易追本溯源,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钱伟长:《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第245页。)。在这里,钱伟长所指的科研工作者查资料要查的“经典著述”,主要是指“根据工作的专业,读一些有关的专著”,其目的“不一定是针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主要是把知识面扩大一点”。(钱伟长:《科技人员的工作与进修》,《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4期。)科研工作者查资料要查的“最新文献”,主要是指“与科研工作有关的学术报告和期刊”,而与专著相比,钱伟长更看重学术报告和期刊的价值,因为他认为“学术报告和期刊是第一线的工作成果,科研工作者可以据此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的最新进展”。(《钱伟长文选》第4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为什么钱伟长更看重学术报告和期刊的价值呢?对此他分析说:“比如有创见性的文章今年出来,今年有人写教科书参考它,把它收进去。可这本书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写出来的,尤其是外国人,他写完了还得讲一遍才敢出版。这一来就三年过去了。拿去投稿,交涉,签合同,等印书又一年,已经四年了,我们辗转买来就五年了。那么我们得到的是五年前的东西,不知道近五年产生的新东西。要知道最近的东西就要看杂志,否则信息封闭,最后发现你正在关注的问题是人家已经研究过的东西,或者是根本不值得研究的问题。”(《钱伟长文选》第4卷,第48页。)

二、 整理资料要梳理“学术系统”,

“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

与科研工作者专业相关的出版物自然不在少数,如何在初步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中进一步准确地找到有助于科研的文章?钱伟长认为:“以一定的检索方式整理出文章的学术系统,才能进一步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钱伟长:《科技人员的工作与进修》,《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4期。)钱伟长根据自己的科研经验,提出了两种整理文章学术系统的方法:查看人名索引和按科目查找。他认为,“一个学者一段时间内主要是做一项工作,按这种线索找到的文章,可以让你知道这个研究人员工作的进展、工作的路线”。“按科目查找,一般是查阅从现在起上推到前五年的。再前面的可不必查了,因为每篇文章后面都有参考文献,从中可以找到以前的文章。按这种办法可以使你知道全世界的同行是如何对待你着手研究的课题的。”(钱伟长:《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第76页。)

即使这样,检索出的文章可能仍有许多篇,一个科研工作者不可能有精力作全面细致的查阅。为缩小文献资料的范围,作进一步的梳理是必须的。钱伟长认为,“要看重要的文章,看权威的文章,看有转折意义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往往会提出一些新的线索,一定要仔细看。剩下的一般文章可看看绪论、结论和中间的图表,其余的一概不看”。通过这种方式梳理完大量文献,“我们至少能知道在这个范畴里现在大家在做的有多少个问题,问题的哪些方面已经解决,哪些方面还没有解决或者还没解决好,哪几个人是有见解的。然后分析矛盾,这样我们就能发现问题,找到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钱伟长文选》第5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三、 利用资料须“快读要点”,

“要善于学习,化为己有”

如何利用这些整理过的文献资料呢?钱伟长认为,关键在于掌握浏览文献的基本方法。针对科研论文的文本结构,钱伟长总结出一种“要点快读法”。哪些可以称得上要点?他认为一篇论文有三个东西一定要读:一个是摘要,一个是引言,一个是结论,剩下的可以不看。之所以提倡这样一种浏览文献的方法,他归因于“摘要是讲这个问题的主要脉络——过去这个问题研究得怎么样了,现在作者用的是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新的结果。看完摘要,这篇论文有多大的分量就基本清楚了。比如有的是用旧理论、旧方法、旧工具处理了一个旧问题,取得了一个很小的成果,这篇文章就不必看了。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新思想,或者有新方法,或者使用了新工具,或者处理了新问题,那么这篇文章应该往下看——再看引言和结论。引言会告诉我们该问题的来龙去脉,看完引言,对于这个问题大体上就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了。最后再看一看结论就行了。结论会告诉我们作者达到了什么目的,还遗留下什么问题”。(钱伟长:《科技人员的工作与进修》,《大自然探索》1984年第4期。)

在要点快读后,如果看过摘要、引言、结论,我们觉得文章很重要,属于为数不多却值得仔细研读的文章。如何仔细研读才能让自己收获最多,钱伟长认为这同样需要研读技巧:“一是要有宏观视野,科研论文都是第一线的问题,有的部分看不懂,因为过去没有了解过这一方面的东西,那么跳过去。大的东西理解了,小的东西自然会解决,不要一字一句都去抠,要不然会浪费很多时间。一是要善于学习,化为己有。读文章要记笔记,要用一个本子专门记录我们不懂的,产生疑问的东西。当我们看到其他文章又谈这个问题,就可以检验我们关于这个的想法是否正确。错了,想想为什么,懂了,就把这一条划掉。本子上划掉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懂得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通过这种学习,我们才能踩在别人的肩膀上前进。”(钱伟长:《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第245页。)

四、写文章“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出”

对于包括党史研究者在内的科研工作者来说,尽管钱伟长研究的对象是力学、数学和教育学,但他对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与利用的认识仍不失其方法论意义。

诚如前文所述,在科学研究中文献资料的搜集要求“全”,整理要求“实”,考证要求“真”,利用要求“准”,可以说这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又是科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有鉴于此,为切实提高党史研究的质量水平,推出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资政育人功能的党史研究成果,党史工作者必须进一步广泛深入地搜集党史文献资料,严肃认真地整理党史文献资料,准确无误地利用党史文献资料,力争自己写出的东西“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出,而都是根据大量的历史和政治材料写成的”(《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唯有此,才能既推出有价值的党史研究成果,增强党史研究的有效性;又推动党史研究成果更加深入,彰显党史研究的学术性。才能既有效引导舆论,及时澄清社会上一些人在党史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又对歪曲党的历史的错误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

〔作者张秀芹,中共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科研处处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7:30 , Processed in 0.08459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