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报刊转型的现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5 21: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报刊转型的现状》
     21世纪以来,在网络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全球报刊传媒相继开始了转型尝试,其中,网络化、深度报道与小众化逐渐成为主流,而我国报刊行业,也正在尝试这两条路线的转型。   
     报网合作,即报刊网络化,使报刊与网站走向合作,互动融合;另外,深度化报道和小众化路线,即报刊传统拓展专业与深度的报道形式,如利用编辑和发行专业性报刊、增加深度报道内容或增加专栏版面,来吸引小部分的忠诚受众。不过,由于我国传统媒介的转型尚兴起于最近几年,国内报刊传媒虽然在网络化、深度报道与小众化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但做得远远还不够,需要继续探索,加以完善。
   报刊网络化
报刊网络化作为报纸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已成为我国报刊转型的主流方式。在电脑普及呈现加速度、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报纸已无法避免与网络的融合。
在做好纸质报纸的同时,直接开辟电子版,实现互相促进,已是很多报纸的选择。如《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潇湘晨报》等,均已开设了电子版,使报刊完善的采编体系与网络强大的传播力实现了有效融合,特别是2006年2月,我国首批数字报纸由“浙江在线”网站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紧接着,2006年3 月,由《合肥晚报》与科大讯飞联手打造的“有声报纸”在合肥面世。读者只需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通过网络点击“收听”《合肥晚报》,不过,这种技术受其他网络资源冲击较大,目前在市场运作中还难以得到普及。同时,报网合作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新兴的手机报,依托日渐发达的手机网络,将报纸内容制作成在方便在手机上阅读的简报,从而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目前,国内的新华社、《体坛周报》等大部分知名媒介都开通了该项服务,不过,从现状来看,大部分业务份额仍然被中国移动等通讯业巨头控制,传统报纸在手机报纸业务中充其量只是合作关系,并未占据主导地位。
网络评论与报纸评论的互动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方向,例如国内知名的评论报纸《南方周末》,经常摘登或集纳网络评论来丰富报纸的主题和观点,反之,《南方周末》阐述的观点和反映的思想也经常成为网上议论的对象。除了这种评论上的互动外,国内还诞生了一些极具创新意义的报网合作方式,例如《潇湘晨报》,根据红网平台,发起随手拍照上传新闻的活动,让读者随时随地将手机拍到的新闻照片,加以文字诠释,发送到网络平台,从而筛选发表到报纸。这样不仅提供了更多独家新闻,更是提升了读者的兴趣与忠诚度,保证了报纸的人气。
潇湘晨报社社长、红网董事长龚曙光在一次演讲中说,“我认为现在的互联网和传统媒体还是可以多赢的。”为了认证这一观点,龚曙光列举了一组数据:红网是2005年的10月份正式并购过来,到2007年元月份,独立IP从9万到40万,收入从1200万到2000万;与此同时,潇湘晨报的增长率也在两位数以上。不过,在我国报刊与网络直接合作的过程中,尝到甜头的往往只有这些同地方门户网站相整合的地方个别都市报,其他报刊,特别是专业性报刊,尚无很成功的网络化案例。
早在21世纪初,号称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体坛周报》就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体坛周报网,2008年改版为专业体育网站——体坛网,这也是国内最专业的体育类网站之一,但是,体坛网虽在前期进行了大力的宣传,但网站点击率却一直不冷不热,随着报刊传媒的没落,颇受期待的体坛网并没有实现有效突破。目前,国内体育类网站的前三把交椅分别被新浪、腾讯、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所占,个中原因暂且不论,却凸显了我国大多报刊杂志社自办网站的尴尬局面。在报刊发行量日渐衰减的趋势下,国内报刊传媒如要在网络化的道路上做出作为,便亟需解决类似的发展瓶颈。
深度报道和小众化
深度报道和小众化不同于报刊网络化,因为这是一种彻底保留纸质媒体的方式,网络化可能会使报刊偏向于网络,而深度报道和小众化,倡导的是内容为王,是为了让报刊持续地留在这个社会,并发挥所长,创造社会价值。
在我国,单纯以深度报道为例,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专业深度报纸走在了报刊转型的前列,《南方周末》创办于1984年,以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见长,虽然在新媒体到来之前就已经诞生,但真正历久不衰则来自于新媒体到来之后,目前该报以日发行超140万份的数量稳居国内周报发行量榜首,值得一提的是,该报价格屡次上调,而发行量并未受到影响,究其原因。则是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深度报道迎合了许多思想者的精神需要,而且类似报刊拥有极高的公信力与原创性,保障了内容的唯一性与可读性。目前在国内,新闻评论与深度报道以其唯一性和可读性,成为了衡量报刊水平的标尺,几乎所有的都市报纸都设立了专门的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板块,如《潇湘晨报》的“湘江评论”、“晨报角度”,而这些板块内容的独家版权也维护了报纸的生存空间,不过就现实来看,极小版面的深度报道内容根本还不足以支撑报纸内容的关注度。
深度报道和小众化的趋势也潜移默化改变了国内传统报刊传媒的定位方向。在当前信息传播相对畅通的环境下,大多数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出现时,很难获得区别于同行的垄断性新闻资源。对于报纸来说,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在信息容量和时效性上均不如网络媒体迅捷。同城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同质化环境中的表现,直接影响受众对媒体的认同感和消费力,例如在湖南本地的两家报纸媒体竞争(《三湘都市报》与《潇湘晨报》)中,《三湘都市报》率先于2008年8月18日,以丰富实用的生活资讯为聚焦点,突出服务与实用、强调互动、增加趣味性,转型为一份偏财经的城市综合日报。
深度化报道的另一面,即是小众化,这也是报刊转型后的直接结果,此举最后保留的往往是忠实受众。目前,我国杂志越来越专业化,逐渐成为报刊深度化转型中的一种方向,如《体坛周报》社在以报纸为主的体制下,先后创办了多种专业的体育杂志,涉及足球、篮球、高尔夫等多个项目领域,以深度的报道和丰富的图文作为卖点,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读者。另如国内比较成功的知名都市白领杂志《时尚》、《瑞丽》,发行网络遍布全国,发行量十分可观,拥有非常固定的读者群,可见,读者对这些小众化杂志的支持率相当之高。而在湖南本地,《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也相继创办了自己的周末杂志,以服务城市生活的时尚内容的主,图文并茂,标榜青年读物,以吸引年轻受众的关注,不过就目前的现状来看,类似于这种新办的青年新锐杂志过于泛滥,水平参差不齐,定位不明确,大多数只能在纸质传媒江河日下之中勉强艰难维持,总体来看,报刊行业在深度报道和小众化方面,仍处于探索周期,中国报刊转型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2011年4月
                                                       《论我国报刊在网络时代的转型》节选
                                                     本论文已受Copyright版权监视,杜绝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11:25 , Processed in 0.09364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