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9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家琪:谈作文教学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5:4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看“撒谎作文”       /管家琪
     现在真是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时代,三不五时就会有一些新的说法被创造出来,想要吸引大家的注意;那些成功的、能够引起共鸣的,就会流行好一阵子,直到下一个更新、更耸动的说法出现为止。
最近,我注意到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词----「撒谎作文」。
这个词似乎让人看着就会觉得很不舒服,因为,「撒谎」是一个带有浓厚道德批判的负面词汇,「作文」则应该是一件认真面对的事,这两者怎么会扯在一起呢?不过,其实文艺理论大师朱光潜先生在《写作练习》一文中早就有类似的看法;朱先生是这么说的:
「练习写作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需牢记在心的,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需心口如一,不能说谎。文学本来是以语文为工具的表现艺术。心里有东西要表现,才拿语文来表现。如果心里要表现的与语文所表现的不完全相同,那就根本失去表现的功用。所谓「不完全相同」可以有两个原因,一是作者能力不够,一是他存心要说谎。如果是能力不够,他最好认清自己能力的限度,专写自己所能写的,如是他的能力自然会逐渐增进。如果是存心说谎,那是入手就走错了路,他愈写就愈入迷,离文学就愈远。许多人在文学上不能有成就,大半都误在入手就养成说谎的习惯。」
朱先生又说:「所谓『说谎』,有两种涵意。第一是心那样想而口里不那样说。….其次,说谎是强不知以为知。你没有上过战场,却要描写战场的生活….
朱先生这些忠告,不管是对大朋友或小朋友的写作应该都同样适用。
如果说孩子们在作文中「撒谎」,就是破坏诚信之类美好的价值观,我觉得这样的批评未免有些太过无线上纲,因为,作文中所谓的「撒谎」,无非只是一种「虚构」罢了。而孩子们之所以会在作文(特别是一般的记叙文)中以虚构为重,往往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敷衍,只想赶快写完,应付了事;二是讨巧,没有耐性从自己的生活里去寻找和沈淀作文的素材,于是就胡说乱说一通,想要捡一些现成的看起来好像行得通、好像容易拿到分数的素材。无论是基于哪一种心态,对于提升作文能力都非常不利。
写作毕竟是离不开生活的。我们首先一定要给孩子们一个坚定的信念,让他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一本故事书,里头总会有一些曾经打动过我们的人、事、物,如果能够仔细处理这些素材,写成作文,就不难具备打动读者的力量。其次,我们要设法让小朋友学习如何从平凡的生活中去挖掘素材,如何小题大作,如何化平凡为神奇,如此才算能够掌握作文最重要的窍门。
所以,单单只是从如何提升作文能力的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鼓励小朋友在记叙文中动不动就去写那些所谓虚构的情节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5:42:42 | 只看该作者
写作是一种救赎        管家琪
     不管是两岸三地的语文老师,还是东南亚的华文老师,为了提升孩子们的作文能力,都很喜欢规定孩子们每天写一篇日记;对於这样的作法,我一直是非常非常反对的。

   日记的读者应该只有一个人,就是你自己。如果在写日记的时候就知道写完以後是要交上去给老师批改的,孩子们怎麽可能放开了写?怎麽可能真心实意的写?而真心实意不是应该是一篇好文章的必要条件吗?事实上所有所谓的写作技巧,都应该是为了真情实感而服务的啊;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写,这基本上就违背了作文的精神,也不容易培养孩子们对於作文的兴趣。

   如果真的有小朋友放开了写,老师要如何批改也是一个问题。记得曾经发生过这样的社会新闻,有一位母亲状告学校和老师,说她的孩子在日记上写了一些消极的想法,甚至还流露了轻生的念头,结果老师竟然打了很高的分数,这位母亲很气愤,质问老师难道是要鼓励孩子去跳楼?老师的解释是,因为这篇日记整体读下来非常流畅,也没有错字,所以才给了很好的成绩。是啊,这个名叫「日记」的作业,到底要如何批改呢?是希望孩子们跟老师谈心吗?如果是这样,词能达意就好,思路零乱一点应该也无妨,我们在写日记的时候本来就是这样的啊,可是如果你要把它当成是正式意义的作文,在文字表达上就不能太过马虎;所以,要用什麽样的角度和立场来批改日记,实在让人满困扰的。

   我觉得,我们当然应该鼓励孩子们写日记,但实在不必把日记当成是一项作业。让孩子们练习文字表达的方式很多,就把日记这个本该属於孩子们的专属空间还给他们吧。事实上,我认为把写日记的意义仅仅只定位成「对练习作文有帮助」,是窄化了写日记的意义。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分析当年「随身听」为什麽能在日本那麽流行,就是因为这个把两项看起来很普通的既有产品----收音机和耳机----结合起来以後,无意中竟创造出崭新的意义,刚好满足了消费者普遍的心理需求,那就是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属於自己的空间。特别是在拥挤的地铁中,只要你戴上耳机,听着收音机,不管你是在听流行歌曲,或是在听英语教学,都可以让自己立刻从人群中抽身出来,遁入一个自己喜欢的世界;也就是说,即使你明明是身不由己地困在人群之中,但是在精神上你又可以保持独处。

   而在居住环境方面,虽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有条件提供每个成员一个属於自己的空间,但是,只要你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就是我们最好的私人空间。在这个应该是完全属於你自己的空间里,你可以尽情的抒发种种感受,记录下许多难以复制的心路历程。藉着写日记,你还可以抚平很多冲动,并学着安慰自己,陪伴自己,还要经常给自己打气。等到有一天,翻阅以前的日记,看看上面所记载的事,由於已经时过境迁,自然会比较客观,比较清楚,进而很可能会有一番新的看法,然後你就会突然发觉,自己长大了。

真的,如果能够有写日记的习惯,对一个孩子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等他将来长大,他不一定要当作家,但是写作会成为他的救赎,帮助他保持生活的平衡。
   我还特别想呼一下家长,千万不要去偷看小孩的日记!我曾经听一个妈妈说,她非常鼓励女儿写日记,而且是不用交给老师批改的日记;说到这里,我还来不及表示赞许呢,没想到她竟然接着说,这样每天女儿上学以後她就可以偷看!因为她想从中了解自己的女儿。哎,我听了真的很为她担心,因为万一哪一天女儿发现妈妈居然天天偷看自己的日记,不气死才怪,而且以後恐怕再也不会写了。再说,做妈妈的偷看女儿的日记很可能也会自寻烦恼,因为在记录心情故事的时候,一旦形诸文字,总是容易夸张一点,更何况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是在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阶段呢,有的时候,孩子可能自己写一写、发泄发泄就好了,就没事了,可是大人如果看到了,很可能会小题大作,甚至如果看到孩子写了一些抱怨父母的话,还会满心的不痛快,这真的是何必呢!

   我一直很鼓励两个孩子涂涂写写,他们的日记本可以就放在床头,我保证不会去看。一方面我不敢看,我猜孩子多半都会抱怨家长的,我不想庸人自扰,就让他们保有自己的想法吧,就算孩子们有一点不愿意告诉家长的秘密,只要不是作奸犯科,也是可以理解的,做家长的实在犯不着想全盘掌控你的孩子;其次,我自己以前整天藏日记实在很累,所以我希望能够让他们自由,而我既然保证了不会去看,我就必须做到。家长要做出承诺的时候都应该很严肃,特别是在这种侵犯隐私的重大问题上,如果你失信,孩子就不会再信任你。他可能表面上还是很尊重你,但以後是绝不会再愿意跟你推心置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5:43:26 | 只看该作者
生活里处处都有作文的机会  /管家琪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周都有一堂「说话课」。上这堂课的时候,并不是说小朋友们就可以尽情的叽叽喳喳、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而老师就坐在一边凉快,通通都不管了;不是这样的。所谓「说话课」,其实是老师要训练小朋友的口语表达能力。毕竟,在台下随便乱说是很容易的,可是要站在台前、也就是要站在大家的面前,仪态大方,两腿不抖,心跳正常,最好还要能够面带微笑(就算不笑,至少也要表现出诚恳亲切的样子),然后用适当的语速和音量,舌头一点也不打结地把一段话、一个意思表达清楚,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所以才需要训练。
   为了训练小朋友的口语表达能力,老师往往经常会来一场即席演讲,把几个题目(通常会事先告诉大家)放在一个小篮子里,再随机陆续抽几个学生出来。每个「中奖」的学生在上台之后,先从小篮子里抽出一个演讲题目,稍做准备就得立刻来一个两三分钟的即席演讲。

   讲得好的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比较认真。每次老师一公布那几个即席演讲的题目,他们就赶紧把题目抄下来,回家以后对每一个题目都先认真地做一番准备,这样在上说话课的时候,万一被老师抽到,上台之后,不管自己是抽到哪一个题目,就都能够胸有成竹,知道该怎么说。

   如果没有先做好准备,那等上说话课的时候就很紧张了,只能不断地祈祷老师不要抽到自己。(相反地,对那些做好准备的小朋友来说,如果老师没抽到自己,也许反而还会觉得有些遗憾呢。)

   站在大家的面前说话,看着那么多双眼睛全部都在瞧着自己,确实很容易紧张。要怎么样才能降低这种紧张呢?卡内基说得好,诀窍很简单,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实,作文也是一样的。

   我们不妨先回过头来看看,一般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表达能力,一个是用说的,我们称之为口语表达能力;另一个是用写的,我们称之为文字表达能力,这就是作文。

   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交流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藉由口语和文字表达,我们才能和别人交流,才能让别人理解我们的种种想法;而表达能力比较好的人,他的语感也会比较好,对于理解别人种种想法的能力相对来讲也会比较强。

   我们要说话之前,必定是在心里先有一个意念,然后在脑袋里选择适当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把这个意念尽可能清楚地说出来。同样的,什么是作文呢?作文就是用文字把你心中的意念,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写下来,如此而已。

   所谓「作文」的定义,绝不只是小朋友应付老师、应付考试的东西,生活里处处都有作文的机会,小至写一个纸条,写一封电子邮件,或者写一份报告,拟一份计划,只要是形诸文字、需要用文字来表达意念的,都是作文。

   很多人也许会说,作文(或者说写作)需要天分,没办法教,实际上,「作家」也许没办法教,但是起码的作文怎么会没办法教呢?再说,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目的也不应该是在培养作家,而是要让孩子们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让孩子们知道拥有良好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如果文字表达能力不错,将来不管是从事哪一个行业,都会表现得比较出色。

   不过,作文到底该怎么教呢?坦白说,这就是考验老师能力(或者应该说考验老师程度)的时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5:44:15 | 只看该作者
作文就像烹饪  /管家琪
这几年来,童话和小说创作是我的「主业」,带小朋友写作营不知不觉就好像成了我的「副业」。我在带小朋友写作营的时候,都不忙着立刻和小朋友谈写作,而是会先要小朋友开菜单。我会跟小朋友说:「假设今天晚上家里要请客,家里只有大米,妈妈要你帮忙出去买菜,可是买了半天等你回来的时候,菜篮里只有鸡蛋,那晚上妈妈该怎么办?能做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只有米和鸡蛋,可以做什么?
「蛋炒饭!」这大概是小朋友普遍第一个想到的答案。
「蛋包饭!蛋花粥!」这两样也不错。
还有呢?接下来的设计和安排,听起来就很勉强了,比方说,「荷包蛋配白饭!卤蛋配白饭!水煮蛋配白饭!」
还有呢?
「没有了。」小朋友说。有的小朋友还会「抗议」道:「就只有这么两样东西,能做什么呀!」
然后,我又跟小朋友说:「假设你的菜篮里有鸡肉、牛肉、猪肉、虾、青椒、胡萝卜、青豆、高丽菜和鸡蛋,还有一条鱼,那么,妈妈可以做哪些菜?」
(我把这些食物、其实也就是材料,通通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小朋友开始安排菜单。)
小朋友们很快地就七嘴八舌地开出一大串菜单:滑蛋虾仁、青椒牛肉、回锅肉(用到了猪肉和高丽菜)、青豆虾仁、胡萝卜炖牛肉、清炒高丽菜、胡萝卜丁炒青豆、炸鸡、卤机腿(加上卤蛋)、鸡汤….,至于那条鱼,一般都是想把它清蒸或是红烧,也有的小朋友想做青椒炒鱼片。
把这些菜单一一写在黑板上,大家就会发现,同样的材料,每个人开出来的菜单都不尽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大家的喜好不同(比方说我就很喜欢滑蛋虾仁这道菜!),还有就是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比方说,我就是到上了初一,有一次在同学家吃饭,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洋葱和苦瓜这两种菜!因为我妈妈不吃洋葱和苦瓜,所以我们家的餐桌上从来就没见过这两种菜。)
不过,不管怎么样,大家都同意,现在菜篮里的东西多了,要开菜单就很容易了。想想刚才只有鸡蛋和白米,更加觉得因为材料太少,能变的花样就实在有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确实是很有道理。
作文也是一样的。
作文,实际上就是在解决两件事,一个是「写什么?」,另一个是「怎么写?」
「写什么?」就好比要先从菜篮里翻翻捡捡,先挑出你想要的材料;「怎么写?」则是要好好的动动脑筋,该怎么样最妥善的来安排你挑出来的材料。
当然,也很可能在你挑出材料的时候就已经想好要怎么处理它了,但那往往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到了真正处理的时候一定可以想得更细致些。
「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件事,哪一个更难?
如果把作文比做是烹饪,想想当你的菜篮里几乎空空如也,只有鸡蛋,回家配上白米,你能变出多少花样?----所以,当然是「写什么?」这件事要难得多啊,「写什么?」也是作文的起步,想要写作文,首先就要先解决这个问题。就好像你必须先有了足够的材料,我们才有可能把材料充分运用,来设计一份最棒的菜单,否则你就算是有再高明的想法、再精湛的厨艺,也派不上用场啊。
很多小朋友所谓的作文,一看就知道他(她)的小脑袋瓜里真的是空空如也,这个时候你要跟他谈什么作文技巧?就算他知道了一大堆所谓作文技巧的专有名词,又怎么用得出来呢?
近代大作家梁实秋在《作文的三个阶段》一文中也说:「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觉一片空虚,搔首踟蹰,不知如何下笔。无论是以『人生于世….』来开始,或以『时代的巨轮…』来开始,都感觉得文思枯涩难以为继,即或搜索枯肠,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内容贫乏索然寡味。胡适之先生告诉过我们:『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我们心中不免暗忖,本来无话可说,要我说些什么?…」
是啊,其实无论是小朋友或是大朋友,面对要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最头疼的往往就是----我到底要说(写)些什么?
无话可说,就像拎着一个空空如也的菜篮,是怎么样也变不出什么花样的。
因此,我们必须让孩子们先有正确的观念:
*    想要写好作文,平常就要积极的做好准备。
*    并不是当老师规定我们要写一篇作文,或是碰到考试,当我们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才开始作文,事实上我们平时就应该不断地在为作文做准备。
很多小朋友常常会问:「我一看到题目,常常都不知道该怎么写,这怎么办?」
怎么办?这个时候实在已经很难办了。所以我们才要在平时就要尽量不断地在做准备。
怎么准备呢?我建议小朋友找一个轻薄短小、便于携带的小本子,做为你固定的「灵感簿」,尽可能随身携带,这个灵感簿就好比是我们作文的「小菜篮」,当我们在偶然之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赶快不怕麻烦地往这个小本子里记(也就是往『小菜篮』里装),这些随手记下来的点点滴滴就是很珍贵的作文素材,没事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把这个小本子常常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素材可以延伸,哪些素材又可以合并处理。
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绪都是很跳跃的,不受控制的,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会冒出来一个很不错的想法,所以我们才需要处处留心。如果等到课堂上或考试的时候,才坐在那里空等灵感是绝对靠不住的,一定要在平时就积极的去捕捉灵感。而且我一直很相信,只要是记在本子上的东西,不仅不会搞丢(因为你还可已经常地看看啊),记下来之后还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我们的潜意识中去慢慢酝酿,一旦酝酿成熟,迸发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灵光一现的感觉。
总之,作文就像烹饪,想要学习如何煎鱼,你首先要有一条鱼;想要学习如何料理、如何提高自己的厨艺,你首先要准备好足够的材料。所以,先让小朋友准备好自己作文的「小菜篮」吧。有了材料,我们才能来进一步讨论技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5:44:56 | 只看该作者
别做性急的农夫    /管家琪
     大家都知道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觉得那个农夫很可笑,竟然会以为自己能够帮禾苗长得快一点,而自作聪明地动手把禾苗拨高,然而实际上很多大人却偏偏尽是在做这一类的事。

   譬如指导孩子们作文,很多大人所谓的指导其实就是在揠苗助长。

前段时间听一个朋友说,女儿才刚上小三,老师就已经规定每次写作文都一定要写满五百个字。我觉得这种作法对於大多数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惨无人道,还会传达一个错误的讯息----让孩子们把作文的重点都放在了如何凑字数上。
什麽是作文?无非就是把你所看到的,以及所思所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如此而已;一篇作文考验的是两方面,一个是外在的文字表达,也就是驾驭文字的能力,另一个则是属於内在的部分,包括作者的思想以及语文素养。
作文能力的锻炼当然是有阶段性的,必须先从认字、造词慢慢开始,让孩子先学习识字、造词,慢慢进步到造句,再慢慢练习如何从造一个短句子进步到造一个长句子,接下来才是练习写一小段话,然後是写两三个、三四个段落成为一篇短文,再後来才是一篇真正意义的作文。
很多孩子连大字都还认不得几个,逗号、句号、顿号该怎麽用也不清楚,甚至连一个普通的句子都还没有办法写得很通顺,这个时候怎麽可能谈得上要做什麽作文指导?就好比一个连糖和盐都还分不清,连炒菜之前要先把油锅弄热等基本常识都还不能掌握的人,要怎麽跟他大谈如何提高厨艺?在孩子们的起步阶段,大人当然应该是把重点放在如何加强孩子基本的文字能力,并且养成思考的习惯,根本还谈不上什麽作文指导。
更何况,很多大人的指导,真还不如不指导得好!譬如,很多大人总是喜欢要孩子们故做小大人,让孩子们一张口就是一大堆言不及义的套话和空话,简直就像是反射动作一样,而大人还以为这样能够增加文章的深度!又譬如孩子刚刚才懂得一点点该怎麽把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经验用文字表达出来,好不容易刚刚开始尝试真正意义的作文了,大人又急急忙忙地想要教孩子什麽破题啦、排比啦、比喻啦等等所谓的作文技巧,再加上动不动就规定字数,结果不是把孩子吓坏,就是让孩子倒尽胃口,从此视作文为畏途,至少将很难体会作文的乐趣。
记得去年在小儿子考大学的时候,要考语文的那一天,我问他,你要不要听听妈妈对作文的一点建议啊,谁知他竟然回答:「不用了,妳又不是学这个的。」接下来,他大概是为了想让我放心,还跟我说,在学校里老师都已经教了很多了;这可真不是盖的,他随手举了几个例子,听得我真是叹为观止!深深惊讶於什麽时候写作文也变得像是做数学习题似的,哪来的这麽多的「公式」啊!
做任何事,只要是想做得好,其实都不可能速成,提升作文能力也是一样,必须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地累积。大人首先一定要有正确的心态和作法,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不仅能让他们的作文能力在自然而然之中慢慢进步,更重要的是还能让他们由衷地体会到作文的乐趣;大人如果操之过急,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5:45:3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批改作文的一点意见   /管家琪
如何批改作文,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几点建议。(不过不知道是不是适合大陆的情况。)
   ˙老师不要沦为「缝补工」,不要一直辛辛苦苦地帮孩子们改错字、补漏字、顺句子、加标点符号,经常,老师改了半天,作文发回去之后,小朋友根本连看都不看,那老师所花的力气就白费了。其实这些事情都是孩子们自己该做的,我们应该要求孩子们养成多查字典、辞典,以及下笔之前先拟妥大纲、写完以后又能自己修改的习惯。

   ˙不要为作文打分数。我觉得打分数很容易产生误导;因为,大人基于鼓励孩子们的立场,分数总不可能打得太过严格或者应该说「太过真实」,结果一篇明明是一塌糊涂的作文,老师很可能还是会打上八十分啦、八十五分啦,如果刚好又碰到一个知足常乐的孩子,他很可能会觉得,八十几分好像也还可以了嘛。我觉得,鼓励孩子固然没错,但是太过廉价的赞美,其实对孩子来说未必是好事;一个人唯有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才可能会慢慢寻求进步,反过来说,如果经常都是自我感觉良好,那当然就不可能进步了。我们对孩子们毕竟是有责任的,不能整天只是哄着孩子们。

   ˙既然是改作文,那就应该还是要着重孩子作文的问题,比方说用字遣词、比喻、中心思想、文字是否流畅等等,而不要一个劲儿地胡夸乱夸一气,什么「你好可爱喔!」「你真体贴喔!」「老师好感动喔!」之类,以免模糊了重点。

   ˙所以,我也很不赞成要孩子们把日记天天交给老师,老师再把日记当成作文来批改,因为这很容易造成混淆。照说每本「日记」的读者只有一个,就是写日记的那个人,「日记」主要应该也是在一种心情的抒发和纪录,不适合当成作业,也不适合视为一种真正意义的作文。前几年不是就曾经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校园纠纷:一个六年级的小女生,某一天在日记上发表了一些厌世的思想,甚至表示想跳楼,结果老师给这篇日记打了「甲上」,家长看到以后气坏了,立刻冲到学校去质问老师:「我的孩子说想跳楼,你居然给她『甲上』,难道是鼓励她真的去跳楼吗?」老师的解释是,因为那篇日记写得语句很流畅,也没有错字,所以才会给「甲上」,当然不是鼓励孩子去跳楼。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在批改上容易发生混淆的例子。

˙改作文时不要用红笔,用蓝笔。这本来是我自己的习惯,我在带小朋友写作营的时候,总是喜欢用蓝笔来批改作文,因为我觉得红色的批改在视觉上好像比较刺激,后来有一次我无意中读到一篇报导,说国外有科学家研究,红笔批改确实比较容易激起孩子受伤、排斥等情绪,但是蓝笔就温和得多,我这才知道原来用蓝笔批改还是有科学根据的。其次,我通常所谓的批改,只是把错字圈出来,再把不通顺、以及意思不清楚的句子画线,提醒小朋友自己去改。

   ˙我觉得卷面批改作文,就是说如果只是写上「构思新颖」、「立意良好」或「主题不明」、「缺乏重点」等评语,不会有多大的效果,可是如果能在看过孩子们的作文之后,面对面的和他们交谈一下,效果就会好得多。因为,孩子们的作文经常都是话只说一半,还有一半藏在肚子里,懒得说、或是忘了说,很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引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5:46:19 | 只看该作者
从一句话开始作文   /管家琪
很多孩子,每到作文的时候就一直坐在那里发呆,或是东张西望,无所事事,你如果催他「赶快想啊!赶快写啊!」,他就会跟你赖皮:「我想不出来啦,我不知道要写什么!」----碰到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我建议,那就从一句话开始作文吧!

   先让孩子说一句话,再用这一句话延伸出三言两语,然后再用三言两语开始扩写。

   不可能连一句话都想不出来的。比方说,你兴高采烈的告诉朋友:「昨天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这就是最原始的「一句话」。)

   朋友会问:「什么电影?」

「〈福尔摩斯〉。」

「谁演的?」

「裘德洛,还有小劳伯道尼。裘德洛真的帅透了,难怪有人说这是『史上最帅的华生』!」

「所以裘德洛是演华生医生?小劳伯道尼是哪一个啊?我看过他的电影吗?」

「看过啊,我们上次一起去看的那部〈钢铁侠〉就是他演的,他就是钢铁侠。」

「喔,明白了。那〈福尔摩斯〉这部电影是在讲什么啊?」

「如果你对原著很熟悉,看起来一定会觉得更有意思,里头有很多原著里的人物,譬如艾琳,你记得吧?她是福尔摩斯唯一喜欢过的女生

   你看,借着一问一答,现在朋友对于你昨天看的那部电影的了解,已经比「昨天我看了一部很好看的电影!」这句话要来得清楚了吧。

   写作文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可以让小朋友先从一句话开始,再让他们以这句话为基础,开始自问自答。

★    关于这个练习,最好能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给小朋友一个题目,这样小朋友的脑筋运转起来能比较有一个着力点。
★    第一阶段:题目----《户外教学》
☆    让小朋友先想出一句话。(今天户外教学很好玩。)
☆    接下来开始「自问自答」----
˙今天户外教学是去哪里?小人国」。)
˙「小人国」在哪里?(在桃园,坐游览车差不多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但是我在路上有点晕车。)
˙「小人国」里有些什么?(里头好玩的东西可多啦,有吃有喝有玩,当然最好玩的还是那些模型,真的都好精致好可爱喔!看得我真的好想变成小人跑进去玩一玩。)
˙我最喜欢哪一个模型呢?(我最喜欢紫禁城。我在很多电影里都看到过,但是都没有看得这么慢、这么清楚,真希望有一天能去真的紫禁城玩,真的紫金城好像在北京吧?)


☆    仅仅是到这里,我们就已经有了不少素材可写了----
˙户外教学的地点。
˙路上的情况(譬如晕车…)。
˙目的的有哪些特色?(有吃有喝有玩…)
˙我最喜欢的模型?(紫禁城。)
˙欣赏过这些模型之后的想法?(希望有一天可以去看看真的紫禁城…)
☆    这些线索,每一个都可以发展和扩充,只不过我们当然还是要经过一番考虑,不是每一个想到的东西就一定要写进作文里;比方说,既然题目是户外教学,「到底是去哪里户外教学?到底在户外教学的地方看到了些什么?」当然应该是重点,在抵达目的的之前的部分(譬如晕车)就应该节奏快一点,或者根本不提。)
★    第二阶段:让小朋友自由发挥,让他们爱写什么题目就写什么题目。
不过,不管他们想写什么,都要求他们先写出一句话,再根据这一句话去慢慢扩充,最后再定一个题目。
举一个例子。
˙只要一闻到鱼腥味,我就想起外婆。(这是最原始的一句话。)
☆    接下来开始「自问自答」----
˙为什么一闻到鱼腥味就会想起外婆呢?(因为外婆在基隆渔港附近开了一家海产店。)
˙你喜欢去外婆家吗?(喜欢啊,因为我最喜欢吃虾了!每次一回外婆家,外婆都会稍很多虾给我吃。)
˙外婆一定很会做菜喽?(是啊,不过外婆有请厨师,平常她自己不做的,只有我回去的时候她才会做。小的时候我倒是常常吃外婆做的菜,因为我小的时候跟外婆一起住了六年,而且她那个时候没有请厨师。)
☆    仅仅是到这里,也已经有不少素材可写了,譬如----
˙在基隆渔港的童年。
˙和外婆之间的情感。
˙鱼腥味的联想;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鱼腥味很难闻,可是鱼腥味却能唤起我温馨的记忆,让我想起外婆,想起童年。
˙我长大了,离开了渔港,现在多久才回去一次呢?这几年来渔港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    这些素材,其实如果再深入挖掘一番,素材都挺丰富,可以描写的角度也不少,譬如----《外婆与我》、《充满鱼腥味的童年》、《渔港今昔》等等。
(节录自〈作文教学有高招〉/管家琪/台湾˙幼狮出版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5:47:01 | 只看该作者
扩写练习    /管家琪
小朋友作文的毛病其实都差不多,可以说有四大通病:

①    错字太多。
②    误用太多。有的是语文上的误用,譬如用错成语、俗语等等,有的是常识上的误用。
③    缺乏内容。整篇作文读起来干巴巴的,不过就是三言两语翻来覆去的讲。
④    缺乏整理。整篇作文读起来缺乏条理,十分混乱。
在这四大通病之中,「错字太多」和「误用太多」显示出小作者语文能力以及常识的不足;「缺乏整理」则主要显示出小作者缺乏良好的作文习惯,只要小朋友愿意改变一下作文的方式,练习把思路整理好了再下笔(也就是拟大纲),就可以改善这个毛病;至于「缺乏内容」,该如何改善呢?除了平常要先处处留心,积极收集作文的素材之外,在实际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靠着「扩写」的技巧,就你本来所能写出的三言两语来补充内容。  

  我们不妨先给小朋友简单的几句话,再让小朋友根据这几句话来做扩写。譬如:
☆    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
☆    向小孙子学计算机。
☆    三个月之后。
☆    老太太终于学会了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    所谓的「扩写」,是要做有意义的扩充,而不是随随便便加几句废话进去。所以,我们要先研究一下,有哪些地方可以扩充、应该扩充?
★    以这个练习为例,可以扩充的细节至少有以下几点:
①    人物外貌的描写。「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是什么样子?小孙子是几岁?什么模样?
②    动机。老太太为什么想要学计算机?
③    过程。在三个月的时间之内,老太太有没有因为碰到挫折而想要放弃?
④    结果。当老太太终于学会如何收发电子邮件之后,她的心情如何?
下面就是三个扩写练习的例子。
《例1》
一个满头银发的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听说儿子一家要移民到国外,心里非常难过,因为这么一来,以后要见面就不容易了。
十岁的小孙子说:「奶奶,别难过,我们可以天天写邮件,还可以视频对话呢。」
老太太说:「可是我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啊。」
小孙子说:「我可以教妳。」
老太太没信心:「我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学得会吗?会不会很难啊?」
小孙子保证:「不难不难,有我教妳,妳一定学得会!」
于是,从这天开始,小孙子天天都教奶奶如何使用计算机。他从如何开机开始教起,再到如何上网,然后是如何浏览新闻、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老太太学得很认真,经过三过月之后,「皇天不负苦心人」,老太太终于学会如何收发电子邮件了,老太太好高兴啊,小孙子也很高兴!
    《例2》
    这天,小强放学回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他一看到发信人就很兴奋,因为这是奶奶发来的。
      「亲爱的小强:这是我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谢谢你教我怎么用计算机,你是一个最棒的小老师。」
      小强看完邮件就笑了。回想这三个月,他真佩服自己居然有那么大的耐心,居然能教会奶奶这个「计算机文盲」怎么用计算机。
      一开始,一听说爸爸要他负责教奶奶用计算机,小强很怀疑奶奶能不能学得会,毕竟奶奶已经年纪不小啦,可是爸爸说奶奶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人,要他别小看奶奶。爸爸还说,奶奶如果会用计算机,以后奶奶白天一个人在家,就可以和她在老家的老朋友们网上聊天,还可以在网上看很多好玩的东西,就不会这么无聊。
      小强已经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教奶奶使用计算机,奶奶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进步,现在,奶奶终于会自己收发邮件了!
      小强高高兴兴地跑到奶奶房间,大声说:「奶奶,妳真棒!」
      他跑进奶奶房间的时候,奶奶正戴着老花眼镜,专心地盯着计算机屏幕呢。
    《例3》
    眼看周围的朋友们一个个都报名了「银发族计算机班」,一个个都学会了如何用计算机,王奶奶的心理压力愈来愈大了。
      「看来我也该去学学怎么用计算机,否则好像实在太跟不上时代了。」王奶奶心想。
      有一天,当王奶奶看到九岁的小孙子宝宝正在收发邮件的时候,忽然灵机一动:「对了,我何不干脆叫宝宝教我算了,这样我可以躲在家里慢慢学,笨一点也没有关系。」
      王奶奶把自己的想法跟儿子一家说了,大家都很赞成,包括宝宝都表示会全力支持,宝宝为了要教奶奶,甚至主动说愿意每天放弃半小时打电动的时间来教奶奶计算机;因为他小小年纪,鼻梁上已经架起了小眼镜,他知道妈妈不喜欢他每天在计算机前待太久的时间。
      在第一个月的时候,王奶奶觉得学计算机实在是好难,好几次都想放弃,但是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又不甘心,总想着:「别人都学得会,为什么我学不会?我偏不信!」
          宝宝也一直鼓励她:「奶奶,妳别急嘛,慢慢来。」
      到了第二个月,情况开始有点好转。就在刚刚满三个月的时候,王奶奶终于学会如何收发邮件了!大家都好高兴,为此全家人还一起出去吃了一顿大餐来共同庆祝呢。
        ★其实,相信大家都看得出来,如果是一篇正式的作文,以上三个扩写的例子,内容都还太简略了,都还可以再丰富一些。不过,我认为在让孩子们做扩写练习的时候也不要太着急,慢慢来。总之,好的文章总是需要很多的细节,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耐烦,该扩充、该加强的地方千万不要蜻蜓点水、随意放过。

(节录自〈作文教学有高招〉/管家琪/台湾˙幼狮出版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5:47:50 | 只看该作者
动车上的一幕   /管家琪
假设单位组织旅游,行程中有一站是去某一个同业单位拜会,活动结束,刚刚登上回家的班车,你还正在想:「好累!待会儿一回到家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刷牙洗脸,然後赶快摆平睡大觉…」这时,领导却突然发话:「各位,回去以後,希望各位能够针对这次的活动写一份报告,特别是希望大家能够针对向同业取经这一个部分说说你的观察和体会,最好能在这个礼拜之内就交!」
   这个时候,你的心里会是一种什麽样的感觉?

   如果在这个时候,居然有人胆敢哀嚎:「不要吧!我们已经很累了」领导闻言,马上打断,而且立刻板起脸老大不高兴地说:「咦,叫什麽?单位花这麽多银子、花这麽多时间来筹备这次的活动,带你们出来走一走,难道我们容易吗?如果不写写心得,做做报告,把这次难得的取经经验留下来,一定很快就会忘了,那这趟不就等於是白来了?你们要知道,要大家写报告,是为了大家好,为了我们的单位好,大家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此我们才能够日益进步,永续发展」(巴啦巴啦)请问,这个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至少一定会觉得实在是很杀风景吧!

   现在我们不妨把上面这一大段情景代换一下。前两天,我们在从上海回南京的路上,好不容易才从汹涌恐怖的人潮中上了动车,火车刚刚开动,都还没离开上海呢,我就听到不远处一对母女的对话。母亲看来三十多岁,也是一副有见识的模样,小女孩大约七八岁,我猜应该还在念低年级吧。

   妈妈说:「回去以後,妳要把这次看世博写一篇作文喔。」

   女孩马上抵抗:「我不要!」

  「为什麽?」

  「这又不是作业!」

  「喔,难道只有老师布置的才叫做作业?」妈妈的嗓门开始提高了。

   女孩还是说:「我不要!我不要写!」她的身体开始扭来扭去。(在身体语言中,这大概就是一种抵抗的表示。特别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一般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好,就不免总是会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真实的意见。)

  「妳坐好,妳听我说,妈妈这是为妳好,妳想想,我们大人花钱花时间带妳来看世博,我们容易吗?这个经验多难得,妳不写下来多可惜!而且,妳的作文又不好,想要提高作文就是要多写啊」(哇啦哇啦一大堆!)

   真是要命!


   当然啦,也许大家都会说,就算做家长的不能将心比心,不能体会到孩子一定会有同样的排拒心里,但是,家长会这样想、这样要求,就算是功利一点好了,毕竟还是为了孩子好,也是无可厚非的吧!好吧,那现在我们就单纯地只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事情好了。「想要提高作文就必须多写」这个观念在理论上固然没错,但是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忘了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是在孩子们自己愿意写、乐意写、很高兴地去写的情况之下才会有用,否则,如果孩子们是被强迫去做一件他极度不乐意的事,他怎麽会用心去做呢?而不用心的作文,敷衍了事的作文,会有什麽用?我实在是不相信!我觉得那只不过是占用了孩子们宝贵的休息和玩乐的时间罢了。

   其实,形式主义就是会在无形之中教导孩子们如何应付、如何敷衍、如何言不由衷,而一个教师最大的挑战也永远是在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更何况对於引导低年级的小朋友更要讲究方法,如果只是一直强迫孩子写写写,那只会不断破坏孩子们对於阅读写作的兴趣,实际上恐怕为害更大!

   最後,我还是想说,唉,拜托,放轻松一点吧!如果做什麽事都一定要有用,而且还一定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就看到有用,这----累不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 15:48:29 | 只看该作者
作文是挖出来的   /管家琪
     多年以前看过一部很好看的日本文艺片〈情书〉,故事是从一个意外事件展开。一个年轻的男孩在山难中丧生。未婚妻替他整理遗物,无意中发现未婚夫当年在念中学的时候,有一个同班女同学和他同名同姓。这个女孩出於对未婚夫一种深切的怀念,遂打听到那个女同学现在还留在老家(好像是在图书馆做事),然後就写信给那个女孩,说很想知道未婚夫少年时期的种种,想像中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同名同姓又是同班同学,一定有很多趣事吧。那个同名同姓的女孩第一封回信除了礼貌性的表示一下哀悼之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同名同姓实在没什麽可说的,同学们老拿他们开玩笑,烦都烦死了。可是,接下去在两个女孩一来一往的通信中(影片自然也就是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来回交织),女同学从记忆深处逐渐挖出了很多动人的片段。影片中这两个女孩是由同一个演员来饰演,为什麽呢?因为故事中那个未婚妻到後来甚至发觉,原来未婚夫当年对於那个同名同姓的女同学有一种情愫,而且後来很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和那个女同学长得很像,产生了移情作用才会爱上自己。

   我现在想说的是,其实写作----包括小朋友的作文----也是这样,都是需要挖掘的。

   经常会听很多大人说,孩子们的生活很单调,难怪作文的时候都没有什麽可写。我对於这样的论调实在是很不能赞同。如果说生活单调是作文写不好的关键,那我们不妨看看,我们的上一辈,多少人都经历过战乱,生活素材够丰富了吧,可是又出了多少个作家?再比方说,很多人总以为只要是家长或老师,只要是身边有孩子,能够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就能成为儿童文学作家,可事实上也有不少儿童文学作家根本是单身,譬如「现代童话之父」安徒生就是终身未婚。

   我觉得大人一方面固然可以想办法为孩子们增加一些生活素材,比方说有的老师会带孩子们先做一点活动再激发孩子们动笔的兴趣,但是我觉得大家也不要灌输孩子们「因为你们生活素材不够所以写不好」这样的观念,尤其是这样的观念很容易会对孩子们产生误导,让孩子们误以为「既然我的生活素材不够那我就瞎编吧」!

   凡是创作,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创作,一定都离不开生活,一定都是以生活为基础,关键是能不能把握住生活中的一些吉光片羽,好好挖掘,不要轻易放过,也就是不要蜻蜓点水的一笔带过。我总是跟小朋友说,每一个人都是一本故事书,生活里绝对不缺作文的素材,只是这些素材必须靠你全部的感官去体会、去累积、以及去挖掘,同时,作文绝对不是当你看到老师给的作文题目之後才开始,平常我们都在为作文这件事而一直在做各方面的准备,包括平常就要多看书,增加自己的语文修养和联想力。

   我总相信喜欢动笔的人都是多情而善感的,不但热爱生活,也热爱思考,这样的人对很多事都会充满着好奇心,不会麻木不仁,也不会视而不见,这麽一来,自然就能从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发现许多值得小题大作之处;同时,一旦发现了,一旦灵光一现,也绝不会随随便便地让它轻易溜走,或是随随便便地敷衍成文,而是能够耐着性子好好的挖掘、好好的经营。

    我也觉得如果纵容甚至鼓励孩子胡编乱造,连在写记叙文的时候也随意虚构,这对於提升孩子的作文能力是没有好处的。只有教会孩子如何从生活中去取材,再充分挖掘每一个素材,孩子们才能逐渐掌握到作文的方法,并真正享受到提笔作文的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8:27 , Processed in 0.1339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