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21:4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郑小军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 南宁 530023)

(发表于《教育评论》2009年第2期第43-45页)

(投稿时题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涵与新对策》)

摘  要: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新内涵和新特点,相应地,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也应做出适切性调整。基于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其中,包含了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两大主题,信息时代的教师应面向教育信息化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信息技术契合了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能够在多个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为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指明了方向。但是,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潜在的作用不等于现实的效果。任何技术、资源都不能自然而然地发生作用,信息技术亦不能自发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仍然是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潜在的作用到现实的效果的转化者,是信息技术的“主人”。因此,教师必须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信息时代的教师要培养主动发展的意识,唤醒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激发和提升自主发展的内驱力,自觉承担起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教师的主动发展需要内驱力。内驱力来自教师本人乐为人师的志趣,来自“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沉甸甸的责任,来自“乐于奉献、甘做人梯、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信息时代的教师要超越生存与享受的职业生活状态,努力追求终身学习的、发展的、超越的、有意义的职业生活,树立“从生计的驱使向生命的自由提升”,由“牺牲性的付出向主动性的创造提升”的职业理念,做到既“工作”又“发展”,既“育人”又“育己”。教师只有把工作、学习和专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专业成长不成为教师额外的沉重负担,才会产生绵绵不断的力量源泉。要培养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即“做信息技术的主人,不做被动的适应者”。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教师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寻求专家的帮助,特别是在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专家(特别是精通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专家)在教育理论、专业发展意识、方法途径、必学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理论和专业态度等方面的引领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个案研究表明,专家引领是教师取得专业发展突破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否善于主动寻求专家引领是优秀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克服“等、靠、要”的被动、消极思想,树立“想方设法、主动寻求”的新观念。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特别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主动寻求专家引领。教师获得专家引领的途径有:听专家学术报告、专家讲座,参加专家主持或参与的座谈会、跟进式个别指导、短期培训、学历进修、课题研究,加入专家主持或参与的学习共同体等。应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注意运用与专家交往的策略与技巧。发挥个人优势,展示个人特长,争取做到与专家合作共赢、各取所需。做到专家引领、行家(学科带头人)点拨和骨干(骨干教师)示范相结合,多层次地获得专业发展的帮助。同时,入职之初甚至入职之前就要为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好好筹划一番,入职之后也必须根据情况变化随时进行灵活调整。教师最好与引领者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过分依赖于学校和专家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又能够防止片面追求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忽视科学性和指导性。

教育理论是教师专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通晓教育理论并且能否科学运用教育理论是优秀教师(专家教师)区别于普通教师(新手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时代的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等。教师的专业结构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三大板块构成,每个板块又分别由不同的模块组成。教师专业结构的这些板块和模块好比木桶桶壁上的木板。因此,“木桶理论”同样可以解释教师专业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由于教育理论的学习存在周期长、习得困难等特殊原因,所以教育理论更容易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最短”的那“一块板”。这就是信息时代的教师要“通晓教育理论”,特别是要通晓信息化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理论的原因所在。

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懂得专业发展的一般途径、方法和程序,更要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专业发展的模式、途径、方法和技巧。有研究者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七条途径,即基于“教历”的教师发展、基于“研究”的教师发展、基于“教学合作”的教师发展、基于“自主”的教师发展、基于“教学反思”的教师发展、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发展、基于“专业引领”的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每条途径又包括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操作程序,例如反思性教学包括内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同伴互助的操作程序为:明确目标、选择伙伴、制定条约、确定主题、实施互助、总结评估、交流沟通。开展同伴互助活动方法和形式有:互动式研讨、集体听课、分组讨论、大会交流、专家分析、总结评论、集中备课、个人自备、集中议课、专人整理、反思修订、录像剖析、合作(交换)上课、教研沙龙、案例学习、课题研究、读书会等。基于信息技术的专业发展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包括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专业发展模式、基于信息技术的专业引领发展模式、基于信息技术培训的专业发展模式、基于网络交流合作(同伴互助、网络共同体)的专业发展模式、基于网络校本研修的专业发展模式、基于博客反思的专业发展模式、基于网络虚拟教研的专业发展模式等等。

信息时代的教师要想驾驭信息技术,必须正确认识技术与人的关系。学习者与技术的关系,不是技术控制学习者,也不是学习者恐惧技术,而是学习者控制技术,与技术形成一种智能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是生态化的人机关系,它使学习者与技术分布式地承担认知责任,形成学习者与技术最优化的智能整合。教师必须懂得如何从种类繁多而又快速发展的技术世界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工具,并且熟练掌握它们,做信息技术的“主人”。有研究者提出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之八项信息技术,即“信息检索技术、表达展示技术、实践反思技术、探究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技术、思维汇聚技术、网络教学技术、资源管理技术,提出了“学得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能减轻日常工作负担,能提升教师劳动创造性,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五大原则。以上八项信息技术和五大原则,加上契合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学习和驾驭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共性和一般规律,亦有个性和特殊规律。教师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例如,年轻教师最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专家引领、行家点拨和骨干示范,骨干教师则希望自己有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有的比较擅长育人和学生工作,希望能够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上有所发展;有的擅长学科课堂教学,希望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有的对学科竞赛比较感兴趣,希望能在特长生的培养方面有所突破。因此,教师在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方案时要从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方法途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时,也要从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发,把握契合性原则、整合性等原则。契合性原则,是指教师选用的信息技术工具要契合自己的需要,能达到目的就行,切忌贪多求全、盲目求新。为此,教师要进行个人现状分析;进行个人需求分析,明确发展目标;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优势与不足;找到个人需求、发展目标与某种(某些)信息技术工具的契合点,筛选出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谨慎试用、适度调适、认真检验,看是否合拍(契合)。如果合拍(契合),则放心使用、大胆推广。否则,重新选择。最后,总结经验、发展技巧、提高绩效。整合性原则,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高度复杂性,单一技术工具、简单思维难以解决复杂问题,要整合使用多种技术工具和方法,形成技术工具和方法组合,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工具和方法的作用。

交流合作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师工作的常态,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已不可或缺。教师交流合作的对象包括领导、同事、同行、专家、教研员、学生及家长等。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这些人群息息相关。通过交流合作,教师要为自己的专业发展争取到必要的资源、创造有利的条件、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要取得领导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争取到必要的资源和发展机遇,例如课题立项、项目经费、培训或进修机会、观摩优秀课例、研讨会、专家讲座、专家指导、参加各种教学比赛等。要建立同伴(同事)交流、合作、互助的长效机制。同伴互助具有“高度心理相容”的天然优势,是教师专业发展互助互促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课题立项、课题研究(教研教改)、开发课例、开发教学资源、建立博客圈学习共同体、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等方式,与同伴进行全面合作。例如,教研组在改进教学时采取“集体备课——轮流主讲——听课会诊——课例研讨——反思提高”的合作互助方式。第三,要重视与校外同行进行交流合作。校外同行往往带来与校内同事不一样的教学风格、技术特色和专业发展经验。教师可利用在同一个课题组、培训班、研讨会、协会(研究会、协作组)、观摩活动、比赛等机遇与校外同行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我国基础教育实行教研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都有教研机构和教研员。“教师即研究者”,青年教师与教研员合作,可以快速入门,从一开始就规范地进行教研活动;老教师与教研员合作,可以提升研究的水平和研究成果的价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化教学、教研教改和网络德育(家校通)更是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此外,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切实提高交流合作的效率和效果。例如,利用博客、博客圈、虚拟社区、教师网联、QQ群等建立基于学习型组织的教师共同体,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技巧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一步深化对信息化教学、新课改、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新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相互帮助,实现自我超越,使整个团体共同进步。

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积累的过程,积累越多、积淀越深,专业发展就越有后劲。信息时代的快节奏、高效率和激烈竞争改变了教师“薄发”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厚积”的理念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事实上,信息技术为教师“厚积”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把全世界聪明的头脑都聚集在一起,汇集了古今中外数千年的知识、文化和智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用的学习工具与支持系统。目前,我国建立了各级各类教育信息网和教育专业网站,各大门户网站一般也设有教育频道,各学科专业协会和一些名师也建立专业网站,其中许多网站有教师专业发展专栏。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信息技术和专业发展的有心人,利用博客、案例库、电子档案袋、电子作品集等工具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建成自己的个人数字化资源库。

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正趋向常态化,教师面临着新的教育改革、新技术、新理论及其带来的新课程、新教学情境、新教学环境的变化,新问题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当前,中小学教师需要关注的宏观热点课题有信息化教学、新课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信息素养、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等,每个宏观热点课题又有系列微观的、具体的问题等待教师去探索解决。信息时代的教师实践非常丰富,且具有挑战性。教师要善于总结他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反思,以提升经验总结和知识积累的水平和层次,架构理论与经验双向拓展的桥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他律走向自律。为了实现深刻的教育反思,教师应该具备批判的态度、开放的理论视角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建构反思共同体。

信息时代的教师既要继承以往教师专业发展的丰富成果和成功经验,又要面向未来,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职业竞争力和专业发展层次为目标导向,以提升个人网络化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教育研究能力与教学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强化专业发展意识、教育理论修养和专家引领为先导,树立积累(持之以恒)、共享(奉献)、互动(交流)、合作(共赢)、反思(创新)的理念,以知识积累、知识管理、合作互助、教育实践、总结反思、研究创新为途径,以信息技术为后盾,遵循契合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既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创造性,又善于借助他人帮助和社会力量。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他人和奉献社会,形成“个人—他人—社会”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教师个人发展和教师群体共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顾小清,祝智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 2005,(3)

[3]张际平.通信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UNESCO2006亚太教育技术地区研讨会综述[J].教育信息化,2007(1):30

[4]纪望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5]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钟志贤.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应用框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5)

[7]焦建利.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之八项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2007,(1)

    (备注:原论文的各级小标题发表时被合并到正文各段落中。一是因为编辑的风格,二是可以省版面。不知大家读起来是否习惯?此外,本文投稿时题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涵与新对策》,编辑改为《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1 01:45 , Processed in 0.15326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