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崔国明:基于“证据”的教学研究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3:2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基于“证据”的教学研究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教学研究都应该是教学的第一生产力,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为直接而有效的途径。苏霍姆林斯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学研究的根基是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已经存在或新近出现而还未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的实践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便是教学研究之“本”、之“源”,这就是教学研究中的“证据”。
教学研究,是一种基于“证据”的研究;“证据”,是教学研究的生命。惟有基于“证据”的教学研究,才是“真”研究,才能避免空泛虚无,走向真实有效。
一、基于“证据”的案例
教学研究不是空泛的说教和纸上谈兵,而是要有一种“证据意识”,一种源于教学实践和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证据意识”;惟有基于“证据”,教学研究才能焕发出生命力。
“证据”是教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研究就是以这种独特的参与者的视角来参与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叙述教学故事,交流教学体验,而这样的研究是理论研究者难以企及的。
基于“证据”的案例是在实际教学情境中产生的,它既可以出现在课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外。对教师来说,教学案例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自身的教学实践,是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一手资料”;一是借用他人教学活动(包括报刊)中的典型例子,这可以说是“二手资料”。而形成教学案例也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搜集教学案例,一是撰写教学案例。无论是搜集还是撰写教学案例,教师都必须根据所制定的研究目标有意识地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这其中,教师自身的洞察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把一个事件或一个问题转变成一个教学案例的过程,是教师重新认识这一事件、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专业化水平的过程。因此,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勤观察、善积累,使“教学叙事”最终形成“教学案例”。
    收集并储存“证据”并形成教学案例,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说提出问题是教学研究的开始,对“证据”的分析与结论是结束的标志,那么,基于“证据”的案例则是教学研究能否得到解释与能否得出结论的唯一依据。
二、基于“证据”的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教学研究并不是教育教学专家和专门研究人员的“专利”,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因此,教师要树立“研究”的意识,要善于对“证据”进行分析研究。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教学研究与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师的教学研究不是要去创造什么理论,而是要围绕教学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工作本身就是教学研究的对象,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对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
    形成教学案例的实质在于分析案例,不管是搜集到的教学案例还是自己撰写的教学案例,分析是关键。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教学研究中的分析主要采用“求同分析”、“求异分析”和“个案分析”等几种分析手段,而前提条件是要占有教学实践中的“证据”。
求同分析,异中求同。“求同”的目的,是要发现共性。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总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现象,也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在收集并占有这些“证据”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归类与总结,寻求这些不同现象和问题之间的可比性和共同点,依赖共性做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说明自己的研究目标。例如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气象,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那么,其中有什么共性?这些共性说明了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求同”,也需要我们去分析。
求异分析,同中求异。“求异”的目的,是要寻求差异。课堂教学中共性的现象和问题很多,如文本的解读、教学的氛围、问题的设置、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预设与生成、多媒体的使用等等,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求异”就是要发现某个特定的带有共性的现象和问题的内部差异性与多样性,去发现同一种现象的不同存在和表现形式。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求异”追求的是最终理解该现象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因此,就需要我们去分析这些差异,寻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而不是去比较各个差异之间的异同。
个案分析,求同存异。如果说“求同”和“求异”属于“定向分析”的话,那么“个案分析”则属于“多向分析”。“个案”是教学过程中的特殊的“证据”,有其个别性、单一性和特殊性,但同时又要具备典型性。个案的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典型性。个案分析,不是囿于个案而就事论事,而是要通过比较,发现其与其他现象之间的异同,形成“点对点”“点对面”的辐射,在“求同”的同时也要“存异”,要以点带面、特殊来观照普遍,通过对个案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其对教学的普遍的、共同的意义。缺乏了典型性的个案分析对教学研究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并深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个案”。
    总之,“证据分析”是要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定向或多向的分析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基于“证据”的求证
    基于“证据”的分析是对自己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做深入的研究和探求,其目的是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解决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研究,遵循的是“源于课堂、归于课堂”。教学研究要运用多向思维,尤其要重视逆向思维和创造思维,从多角度、设立多种方案思考和解决问题;要在新理论新思想指导下,敢于大胆设想,提出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构想,并进行大胆探索实践。
    因此,在“大胆假设”的同时,更要“小心求证”。
以理论为依托的求证。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必须以教育理论为先导。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具体的教学实践,缺乏一定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是不能科学而有效地揭示规律的。所以,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既要注重资料的采集和处理,更要注重吸收和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只有以理论为依托的求证,才能理解并掌握案例中所蕴含的理论或原理,才能揭示其中的教学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出新的结论。
以实践为依托的求证。教师的教学研究起于课堂教学,并最终回归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学研究的核心要素。教学案例来源于教学的实践,从教学案例中揭示教学规律、提出新的结论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反过来,实践又是印证教学理论和探寻教学方法的唯一途径。因此,教师的教学研究应当走“教学案例+基本理论+实践反思”之路。以实践为依托的求证,是造就有经验教师和科研型教师的必由之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善于把理论知识求证并运用于实践,这样的教学研究才可能收取较好的效果。
    总之,教学研究对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意味着专业素养和品位的提升,意味着教师能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持续的反思,并将研究作为提升教学智慧的基本手段。惟有教师的教、学、研“三位一体”,教师才能不简单机械地重复别人的劳动,才能在自己的专业世界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地位和专业素养,就必须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能力构建知识和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品位;而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研究,主要的又是基于“证据”的研究。
    为此,教师从事教学研究,请基于“证据”。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年第6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7:22 , Processed in 0.42496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