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5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一种感动叫“回家过年”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07:3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央视春晚完整版节目单曝光 2个反腐相声零点后演出
2015年02月17日

央视春晚节目单 2月17日凌晨,央视春晚官方微博发布节目单:“【春晚节目单权威发布】经过羊年春晚六次彩排后的节目调整与修改,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权威敲定版节目单今夜出炉!节目如


央视春晚节目单


2月17日凌晨,央视春晚官方微博发布节目单,并称:“【春晚节目单权威发布】经过羊年春晚六次彩排后的节目调整与修改,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权威敲定版节目单今夜出炉!节目如有变化,以除夕当天直播为准。中央电视台祝全国观众新春快乐,羊年大吉!转发收藏之!”
本届春晚包括36个节目:其中歌舞类节目共19个,其中歌曲18首、舞蹈1个;语言类节目共10个,其中小品7个,相声3个;杂技节目1个;魔术节目1个;创意类节目4个,其中包括1个武术节目和1个少数民族节目;戏曲节目1个。
今年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是3个涉及反腐题材的语言类节目:苗阜、王声表演的相声《这不是我的》,周炜、武宾表演的相声《圈子》,开心麻花成员沈腾、马丽等人表演的《投其所好》。从曝光的节目单看,2个反腐相声《这不是我的》、《圈子》都在零点后才演出。


【节目单】
1.开场《四世同堂合家欢》(表演者:陶玉玲、雷恪生、张凯丽韩童生佟大为关悦、张峻豪、李光羲、杨洪基、刘秉义、于淑珍、耿莲凤、朱明瑛、关牧村、邓玉华)
2.歌曲《中华好儿孙》(表演者:张丰毅段奕宏朱亚文
3.小品《喜乐街》(表演者:贾玲沙溢、李菁、瞿颖
4.联唱《明星反串闹新春》
(1)《万事如意》(表演者:陶喆
(2)《小镇姑娘》(表演者:张也
(3)京剧《三家店》选段(表演者:陈羽凡、胡海泉)
(4)《奔跑》(表演者:于魁智)
(5)《最炫小苹果》(表演者:筷子兄弟凤凰传奇、北京群众艺术馆)
5.相声《我忍不了》(表演者:岳云鹏、孙越)
6.创意儿童节目《自古英雄出少年》(表演者:王浩、王芊千、孟子钦、田正、张家兴、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
7.歌曲《回家的路》(表演者:刘德华
8.小品《车站奇遇》(表演者:蔡明潘长江、穆雪峰)
9.歌曲《当你老了》(表演者:莫文蔚)
10.歌曲《拉住妈妈的手》(表演者:刘和刚)
11.小品《小棉袄》(表演者:冯巩、高晓攀、尤宪超、张小斐)
12.杂技《青花瓷》(表演者:邓洪富、汤小燕、陈思洋、四川省遂宁市杂技团)
13.魔术《纸牌幻想》(表演者:周家宏)
14.歌曲《多远都要在一起》(表演者:邓紫棋)
15.小品《投其所好》(表演者:沈腾、马丽、杜晓宇)
16.舞蹈《丝路霓裳》(表演者: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17.歌曲《丝路》 (表演者:那英)
18.武术《江山如画》(表演者:张震、吴京、冉千鑫、孙瑛、黄雪晴、梁壁荧、乔良帅、河南塔沟少林武术学校)   
19.小品《高手在民间》(表演者:《星光大道》草根明星)
20.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节目《锦绣》(表演者:李宇春)
21.小品《一定找到你》(表演者:郭冬临、刘涛、郭丰周、富俊淇、吴江、于健)
22.戏曲集萃《梨园芳华》(表演者:迟小秋、吕洋、郭伟等)
23.歌曲《共筑中国梦》(表演者:廖昌永、殷秀梅)
24.小品《社区民警于三快》(表演者:孙涛、邵峰、宋阳等)
25.歌曲《从前慢》(表演者:刘欢、郎朗、吕思清)
26.歌曲《乡愁》(表演者:雷佳)
27.歌曲《人间天河》(表演者:韩磊、阿鲁阿卓)
28.歌曲《幸福家家有》(表演者:陆毅、鲍蕾、陆雨萱)
29.歌曲《搭把手》(表演者:孙楠)





30.歌曲《强军战歌》(表演者:阎维文、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31.歌曲《把心交给你》(表演者:莫华伦、吕薇、中国传媒大学合唱团)
32.56个民族创意服装秀《大地春晖》(表演者:杨月秋、李飞、孟庆旸等)
33.相声《圈子》(表演者:周炜、武宾)
34.相声《这不是我的》(表演者:苗阜、王声)
35.歌曲《时代的勇气》(表演者:张英席、王莉)
36.歌曲《难忘今宵》(表演者:李谷一、全国观众代表)
中央电视台祝全国观众新春快乐,羊年大吉!
节目如有变化,以除夕当天直播为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23:59:01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感动叫“回家过年”

  来源: 中国妇女报






  编者按

“没有哪一个春节不想回去,但回去怎么交代?混得不好,没脸回家。”小陈说。2月8日凌晨,小陈和父亲从重庆沙坪坝青木关出发,安全抵达老家湖北黄梅县。此前,33岁的小陈15年没和家里联系,以致户口被注销。

年味浓浓在身边,思念的弦早已拉满。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倡导追求的价值观,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路途再遥远、再艰辛,也阻挡不住回家团聚的人流。

然而,在这个最能纾解乡愁的节日来临之际,在游子们都应归心似箭的时候,一些人心里却有些忐忑,有像小陈这样的,他们想回家过年,又怕回家过年,思念亲人,却又不愿意面对亲人,在“归”与“不归”之间徘徊的“恐归族”;还有情感游走于故乡边缘,对故乡有着深重的情感,却陷入回乡后“物非人亦非”恐慌的“近乡情怯派”;更有感慨年味越来越淡,打算在异乡和陌生人一起过年的“拼年族”。

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归家之路,变成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于回家过年,有着怎样的甜蜜与忧愁?故乡究竟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

“团圆”,这一春节最重要的情怀,把整个腊月都映照得温暖起来。中国大地上,所有的城乡、家庭都变成情感的磁场,吸引着各方游子归来。

是的,该回家了。

可对于“回家过年”这个中国人本不该迟疑的概念,却让很多人徘徊在回家的路口望而却步。

“恐归族”:

最“省心”的逃避方式

在外混得不好没面子,没钱拿红包孝敬爸妈,害怕被催婚催子,过节应酬多开销大,亲友攀比伤不起,烦恼过年回谁家,抢不上火车票……每个“恐归族”都有自己不愿或不敢回家的理由。想想家中父母那期盼的眼神,想想儿女事业有成红光满面的邻家大叔,再想想自己的现状和回家后的“惨状”,浓浓的乡愁顿时化为一声叹息:功未成名未就,有何脸。

每年春节前夕,各种版本的“过年X大怕”和防亲戚盘问“攻略”“宝典”都会“火”,反映出年轻人“回家的困惑”每年都在重演。

今年亦是如此。元旦期间,土豆网推出的一段吐槽过年被轮番盘问的视频《新年打脸歌》在网络爆红,不少网友评论该视频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而据2014年某网发起的“今年过年你回不回家”的主题调查显示,10%的网友选择不回家。“混得不好,不好意思回家”“回家成本太高”“没对象,怕父母责怪”等都位列网友不想回家的理由榜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不少年轻人直言自己“恐归”或“不愿归”,但很少有人愿意向父母或亲友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在遭遇各种感到难堪的追问时也往往含糊以对。面对令自己惶恐而沉重的春节,“不归”便成为最“省心”而且直接的一种逃避方式。

河南人小赵在北京打工一年多,今年不打算回老家过年,“就在北京待着”,说到不想回家的原因,他的回答很直接:“我把钱都花光了,就剩一个月工资,不好意思回去。”

自嘲为“资深恐归族”的李远有6年“恐归史”,每年春节都是他心情最沉重的时候。“我出身农村,一步步从村里考到首都,本以为能有一个好出路,结果现在庸庸碌碌。大家都以为我在北京有了大出息,其实我只是一个租住在地下室的北漂而已。”巨大的心理落差令李远从此患上了“恐归病”。

说起“恐归”经历,王丽更像是一位过来人,她也曾像李远一样在外发展遇阻。七年前,王丽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私企工作,每月工资两三千元,经常入不敷出,有时还需父母接济。“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毕业后还要继续‘啃老’,我很愧疚。”亲友各种善意的忠告则将这种愧疚逐渐演变成沉重的罪恶感。“每年春节回家,亲戚和其他长辈都会反复向我强调父母的不易,每次我都无言以对。”去年,选择再深造的王丽研究生毕业,如愿在北京找到了一份较满意的工作,“今年回去能够稍微扬眉吐气了。”但她并不认为这便是终点,“之后还有催婚等各种事项,都会被问到。”

对于近年来对“恐归”话题的热议,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分析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年轻人回家无法面对亲友的压力。春节是亲友交往聚会比较频密的时段,常年在外的年轻人难免会被问到在外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从三四线城市或农村到一二线城市工作,家人亲戚对大城市的期望值较高,而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事业才刚刚起步,尚未能实现真正的“成家立业”,因此其发展现状难免与家乡亲友的期望存在差距,这种落差导致年轻人更易产生焦虑,进而诱发“恐归”心态。

此外,一方面三四线城市日益崛起,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中国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化。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原有的收入溢价逐渐消失,大城市的生活水平与中小城市或农村的差距正在变小,因此在大城市就业的普通白领或事业刚起步的年轻人回乡之后成就感不高,挫折感加深,容易产生失落情绪。

但张颐武认为,对“恐归族”不必过度解读。在外发展的年轻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自身应增强抗压能力化解焦虑,不必急于求成,另一方面社会舆论也应为其创造更宽容的环境,亲友对其在关心之余,应当充分尊重年轻人的个人隐私。

“近乡情怯派”:

城市渐近 故乡渐远

除“有家难回”的“恐归族”外,还有一些年轻人对故乡和亲友有着深重的情感,却陷入回乡后“物非人亦非”的恐慌,担心故乡给予自己的不是同样深切的牵挂,情感上难以重新融入故乡的环境。

“进不去的是城市,回不去的是乡村”。北京的打工者李江这样形容自己目前的处境。出来打工的这几年,李江敏锐地捕捉到了自己身份的微妙变化,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反而会心生怯意。

“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我家所在的县城开辟出好多新路。”然而,这个李江口中“崭新、漂亮”的县城却带给了他深深的陌生感,“如果身边没人带着,自己走都会迷路,很多熟悉的建筑都没了,怎么也找不到家乡的感觉。”李江说,他感觉自己离家几年,错过了很多东西,家乡的发展、朋友的成长、父母的老去。有时过年参加同学聚会,留在家里的同学由于平时来往频繁,大家见面聊起家常来亦有说不出的亲热和熟悉,“我坐在一旁,感觉自己像个外人。”

太原人刘一舟近几年每次回到家,也总有种难以名状的失落,他感觉和朋友的感情开始疏离,多年的友谊随着距离和时间的缓慢延伸似乎正日渐淡漠。刘一舟说,以前他刚上大学时,过年回家和朋友见面,感觉大家聊天话题特别多,以前的话题可以延续。之后自己在北京读研、留京工作,好朋友再见面,话题却越来越少,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有太多共同的青春回忆,你对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个人的背景和过去一清二楚。但又很陌生,因为对他的现在丝毫不了解。”为了不冷场,每次他都要拼命找话题,从大家发的朋友圈、微博去回忆每个人的近况,这种刻意的感觉并不好受。

“或许是在外漂着漂着,我自己的心也漂远了吧。”刘一舟叹息。

“拼年族”:

找个陌生人一起过年

怀念小时候的过年:贴春联、守岁、捡鞭炮、拜大年、逛庙会……虽然物资匮乏,压岁钱也只是一两块钱,但还是乐得开花。可是近些年来,总有“年味越来越淡”的声音萦绕耳畔。生活好了,年味儿却没了,不少年轻人如此叹惋。

在“80后”张明眼中,回家过年越来越平淡,无非是吃吃喝喝打牌聊天,很多过年的老习俗都被省去或遗忘了,现在快成了手机电脑上过春节了。“以前大家集结去亲戚家拜年都亲亲热热的,现在拜年,进门第一件事都是问对方家里的WIFI密码多少,然后各自拿着手机发微信、刷微博。也许今年的压岁钱也要改成电子红包了。”所以,他决定留在北京,感受一下这里的春节氛围。

尽管如此,张明认为独自在异乡过年并不现实,“还是要加入集体组织”。于是他加入了一个北京春节过年不回家的QQ群,希望能够找到一起过年的朋友。

“拼年”是近几年兴起的在异乡的陌生人“抱团过冬”的过年方式。网络搜索发现,以“过年不回家”为主题的QQ群有很多,地域涵盖北京、深圳、杭州等多个城市,功能多定位于同城、同乡交流。张明加入的QQ群成员多是“80后”“90后”,在网络上,大家对于自己不回家的原因并不会多作解释,更甚少回应与家人团聚有关的话题,多是前来寻找“拼年”的玩伴,讨论话题也主要围绕爬山、聚餐、逛庙会等过年行程展开。

石博文和爱人都是“80后”,两人已经在美洲自助游玩了一个多月,今年春节也将在国外度过。对于回家过年,他提不起更多兴趣。“春节全家团聚这一观念本身对我来说没有淡化,只是现在我感觉家乡的春节不好玩了,无法吸引我专门回家乡过春节。”石博文坦言,比起在同一个地方过春节,他更愿意出去感受一下各地不同的节日氛围。

父母的守望:

团聚就是幸福

临近春节,尽管深深叹息着家乡的“物是人非”,刘一舟听说单位可能会留人值班的消息时,还是有些慌了,“真要回不去,那得多遗憾呐。”

看到身边的朋友相继踏上归程,之前声称“恐归”的小赵也有些动摇了:“抱怨归抱怨,其实该回家还是要回的。”

在张颐武看来,家庭是联系年轻人和故乡的一个重要纽带。年轻人对家乡的依恋正是基于对家庭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正是由于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的存在,虽然很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恐归”的因子,但所谓亲友的盘问、攀比和回家之后的种种难题,比起“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忧虑和家人团聚的愉悦,便实在无关紧要了。

而对不少中国父母来说,对子女的思念很含蓄。相较于年轻人对过年含义、方式的多重理解和不同选择,父母们对过年的期望则更加单纯而直接——团圆。

山西的张大叔和李阿姨老两口似乎早已适应了“空巢”生活。临近年关,老两口还在张罗着置办年货,盘算节前每一天的安排:给快90岁的老母亲剪头发、打扫房子、去银行换新人民币做压岁钱……

“年纪越来越大,有时候真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在身边。”子女都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农村,留在了城市,曾令张大叔两口子倍感欣慰的事,现在却成了他俩心头隐隐的遗憾。

贴春联曾是张大叔最喜欢的一项迎新工作。以前每年都有一双儿女帮自己端糨糊、扶梯子、递春联,这几年子女因为工作等各种原因回家越来越晚,贴春联反倒成了他最发愁的事。

由于子女常年在外,张大叔一家团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全家人能凑齐的日子更是掰着指头都算得过来。说到过年的安排,老两口也没什么具体想法,说一切尊重孩子的意愿。李阿姨说:“孩子们问我过年买点啥回来,我说只要人回来就好。”今年家里新添了长孙,张大叔比往年更加期盼春节的这次团聚,一直念叨着:“好几年没全家一起拍过照了,今年拍张全家福吧。”

对一些老人来说,对子女的牵挂在孩子回家前夕变得更为强烈。“什么时候回来?”“买了哪天的票,哪趟车?”石慧慧的父亲一遍遍地在电话中向女儿核实着归期。“其实爸爸知道我哪天回家,但每次他都会问到,说这样心里踏实。”石慧慧说。

刘一舟的母亲从未对儿子说过一句想念的话,却从得知儿子归期的那天起就做了细致安排:提前帮他打听好了火车站的新地址、还在家里开通了网络,买了无线路由器。刘一舟回家当天,母亲早早做了一桌儿子爱吃的菜,再次发短信提醒他上下车的公交站点。“孩子回来我就高兴。”母亲说。

……

年关将至,回与不回终将尘埃落定。

就在前几天,一个曾声称坚持过年不回家的采访对象给记者打来电话,说自己所租房子的马桶坏了,临近春节找不到修理工,手足无措之际,她忽然很想家,就这样伴着马桶不断上水的哗哗声独自哭了很久,之后决定回家,“一个人的春晚,一个人的北京,终究是寂寞的。家里有亲人朋友,为什么不回去?”

记者手记

曾经我以为自己很懂父母,曾经我以为自己早已习惯了别离,曾经我也有些“恐归”。

这次的采访对我而言是一次精神洗礼。听着别人娓娓道来自己回家过年的种种甜蜜与哀愁,我开始审视并反思,故乡于年轻人而言,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我们忧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行囊”可能为自己造成的丢脸或痛心,却没有问过父母,他们究竟更在意什么,是子女在异乡的快乐平安,还是衣锦还乡所带来的荣耀与骄傲?由于和子女常年聚少离多,我的父母年近花甲仍需事事亲力亲为,他们心中是否也会不时泛起淡淡的遗憾和忧愁?

或许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只顾着匆匆赶路,却忘了回头看看,故乡的风土人情是否已经逐渐被遗忘在了身后,脚步蹒跚的父母是否已经无力追赶我们前进的步伐,童年的伙伴、中学的好友是否快成了活在不同世界的“熟悉的陌生人”……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无论我们在他乡过得风生水起,还是撞得头破血流,抑或只是平淡度日,还是要抽空去想想、看看远方的故乡,毕竟那里有我们年少时的憧憬与梦想,生活着我们的骨肉至亲。

常回家看看,我们都应当如此提醒自己。

专家对话

强化文化内涵有助于推进传统节日文化复兴

对话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民俗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

记者:在您看来,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春节等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有怎样的认同感?

田兆元:相对于那些对于传统文化几经反复的前辈,年轻一代由于自我意识强,加上近年来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他们的文化自主性应该更强,所以他们总是想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对于文化传统的坚持不是居于一种文化传承的态度,而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态度。对于传统节日的礼俗,他们都会自我创造。比如春节应该是一个举家团聚的日子,有些年轻人却喜欢出国旅游。

此外,现在的节假日,城乡已经没有多大的差别。比如电脑、网络,智能手机,已经将城乡连为一体。所以说除了一些人口较多的地区,春节礼俗尚能够开展,那些人数越来越少的地区,春节礼俗已在日渐淡漠。

记者:近几年,存在着年轻人“恐归”、不愿回家或者节假日选择出去游玩的现象。对此,您怎么看?

田兆元:现在年轻人选择出游,有传统观念淡漠的成分在里边。春节不仅是放假休息,而是感恩、信仰、亲情及多样娱乐统一的文化实践的华彩时间。很多青年朋友把春节当做了休息放假,误读了传统节假日的功能。传统节假日放假,本来就不单单是休息的,而是让人实现其节日的文化功能和文化责任的。

记者:您认为,强化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内涵和文化元素,能够提升当代年轻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吗?

田兆元:春节的影响力有所下降,这种趋向是值得警惕的,这是中国文化影响力逐渐降低的一种表征。

节日文化的表现是一种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强度的表现,也是一种文化对于自身的自信心的体现。强化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元素是有助于推进春节文化复兴的。但是不可能靠强化春节符号和元素来提升春节的认同。春节的认同,传统节日的认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信任中国人自己的能力,信任中国自己的产品,信任中国的教育与文化的力量,才会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真正复兴。(撰文见习记者 张园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00:0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03:56:39 | 只看该作者
只有百年历史的“春节”是如何被发明的?
2015-02-18
来源:东方早报作者:陈诗悦



左派史家霍布斯鲍姆曾提出“被发明的传统”一词,意指许多人们自以为“古已有之”的传统是当代人活生生的创造,而春节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你知道现行的春节其实只有102年的历史么?左派史家霍布斯鲍姆曾提出“被发明的传统”一词,意指许多人们自以为“古已有之”的传统是当代人活生生的创造,而春节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2月1日下午,由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交通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和区域·都市法治研究中心共同策划的“我们的城市论坛”第十一期“回家过年?!——城乡之间的春节难题”在季风书园举行,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罗小茗主持的城市论坛第十一期在季风书园举行,该系的三位博士研究生邓剑、张珊珊和王磊光共同讲述在迅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是怎样参与了春节这个节日的改造,国家政策和个人生活经验的参与又是如何形成了新的习俗。
  【1914年】
  开始的法定节日
  与西方的宗教节日不同,春节是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关于其起源,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虞舜即位时带领部下祭拜天地。历史上对春节的叫法不同,秦时称上日、元日,两汉有岁旦、正旦之说,魏晋南北朝有岁朝、元首,唐宋称岁日、新元,清朝则开始称元旦、元日,近代,这一节日逐渐演化成为一个从腊八到元宵节止的全民性大节。
  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民间推行遇阻。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经袁世凯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 民国初期,政府试图将贺年、祭祖、贴春联等活动移到阳历元旦,但是民间强烈的传统意识还是将这些习俗保留在了春节。所以现行我们过的春节,其实只有102岁。
  三位主讲人将研究材料缩小到了新中国以后的《人民日报》,以“春节”为关键词检索,共得370篇报道,虽有局限,但亦是从一个切面反映春节在最近半个多世纪里是如何变迁的。
  【1949-1956】
  与宣传相结合的春节
  “吃”历来是春节的重要元素,中国人节前积食的习惯在本就物资并不充裕的背景下让“春节物价上涨”成为了一条铁律,不过1951年的北京却似乎打破了这一惯例,度过了一个“物价稳定如常”的春节,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一年的北京市工商局在年前就号召国营贸易公司、合作社以及有关私营商业到各地采办年货,提前做好准备;二是贸易部特别规定要求稳定春节期间的物价。可见此时政府已开始针对过节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做出应对。
  工农联欢和军民联欢是这一时期的两种重要形式。在各地工人和农民在春节期间都会展开盛大的联欢活动。这一时期,几乎每年的春节文艺活动都有固定的主题:1953年的《婚姻法》宣传,1954年总路线的宣传。这种宣传要求虽未诉诸法律文书,但不达标者还是会受到批评,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的春节演出,由于其节目没有配合现实斗争的需要,受到了批评,戏剧学院不得不做出检讨。
  【1956-1966】
  打破常规过春节
  现在人们常说“春运难”,事实上早在上世纪50年代,春运就已经难了。1954年,国家首次明确春运时间为春节前后一个月,铁道部成立春节旅客输送办公室,昼夜值班。解决春运难题在1958年同“大跃进”运动结合,成就了“打破常规过春节”的号召。“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为普遍的共识和宣传口号,煤矿、水利工程、机关部门是贯彻得最为彻底的行业。1959年的一篇报道就这样写道,今年除夕,最热闹的要算十三陵水库工地。两万七千多名民工、官兵、干部、学生的劳动歌声响彻了大年三十的整个晚上。
  60年代,铺张浪费、摇钱赌博的一些旧风气在社会上卷土重来,此时“以革命的精神过春节”的号召也相应而来,以健康、节俭的态度过节遂成风尚。
  【1966-1976】
  革命化的春节
  这十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1967年,国务院发出了“今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中国自此进入“革命化的春节”。
  所谓“革命化的春节”,简单说来有三点,一是要“抓革命促生产”,春节不回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变冬闲为冬忙;二是禁止春节里的一切所谓的“封建习俗”,如放鞭炮、烧香拜佛、舞龙舞狮、磕头拜年等;三是不准大吃大喝,更不准打牌。人们熟悉的春节习俗唯有贴春联一项被保留,但内容与原来辞旧迎新的祝语大相径庭,最有特色的当属“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最典型的过春节场面是:一家人围坐在毛主席像下吃年夜饭。饭前,要召开一次斗私批修的家庭会,做父母的会放下架子,和子女相互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儿女也可以向父母“开炮”。
  吃依然是过年重要的一环,但在这一时期流行的不是“吃好”而是“吃差”,城里的单位食堂、农村的公社食堂会组织人们吃“忆苦思甜饭”——因地制宜,什么难吃弄什么,用野菜、树根,加上玉米糊、地瓜干之类的东西煮成粥,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牢记“万恶的旧社会”,热爱新社会。
  【1979-1989】
  平安回家、欢乐过年
  1980年,春节放假制度全面回归,随之而来的首要大难又是春运。1981年,2个月的客运就达到1.21亿人次;1982年春运,仅北京站的旅客量就达到532万人次。为何会有这么大流动量,人们常常会将此归因于一个群体——“盲流”,意指从农村常住地迁徙到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常住居所的人们。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镇做工、经商、办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四大迁入圈:东部沿海的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因矿产丰富和对外贸易便利、地理位置绝佳的新疆地区。据统计1988年有88万人是在火车上站着回乡的。安全过节、平安回家也在这个背景下提出。
这时,春节期间文娱活动全面展开。电视节目不仅增多,且题材丰富,不再局限于革命教育,更多贴近生活的电视剧开始登上荧屏。不过80年代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的举办,不论人们怀着欣赏还是吐槽的心情,这道年夜大餐也已经陪伴了我们整整31年。  经济形势的全面大好让人们置办年货不再捉襟见肘。1985年北京举办首届春节商品展销会。
  不过,物资和娱乐的丰富却未让人们满足太久,1989年2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上海出现春节冷、圣诞热的现象》,传统的节日亟待在新时代找到新形式和新内容。
  【1990至今】
  外出与归家
  新形式的关键词是“外”:外出吃年夜饭,外出旅游。
  上世纪90年代,“下馆子”吃年夜饭成为流行。1996年,北京市政府提出了“百家饭店迎家宴、百家商场挂彩灯、百家宾馆过大年”的口号。
  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黄金周”,黄金周旅游季就此催生。
  1999年的春晚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响了很多人的心声,2013年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将“常回家看看”入法。但是这些年,过年的红包礼品、亲戚朋友的问候攀比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恐归族”一词应运而生,当“情”逐渐变成“债”,是否会减淡春节原有的味道?
  作为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节日,在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始终可以找到尽情狂欢的位置,但在新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中,春节却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背景下被重塑。“文革”前,春节是国家革命和生产大潮下的一场文化仪式,无论工人、农民、军人,所有人都共同参与,是一场“大春节”,虽然物资贫乏,但大家都为浓郁的过年氛围所感动。而从70年代后期至今,消费市场让年过得越来越充实的同时也在使其变味。这个时期的“小春节”强调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但回家却也渐渐成为人们“又爱又恨”的尴尬话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14:00:14 | 只看该作者
“羊”姓源于羊舌氏 祖先是周文王后代
2015年02月17日
来源:重庆晨报 作者:谭遥 卢雨

《元和姓纂》里有记载,羊舌姓起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有一位晋靖侯。晋靖侯本来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后代,他的子孙中有一人被封于羊舌邑,于是后代就以封地为姓。



储奇门附近,羊子坝15号,“重庆药材公会”旧址。资料图
川东白山羊
渝东黑山羊
简州大耳羊
重庆晨报记者谭遥卢雨报道
重庆有近千市民姓“羊”
羊年来了,和“羊”有关的东西似乎都带着喜庆的气氛。其实“羊”也是姓氏中的一个,那大家身边有哪些姓“羊”的朋友呢?
昨天,重庆晨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重庆人中,姓“羊”的有966人,其中最小的“羊”宝宝还没有满月,他既姓羊,也是羊年出生。
“羊”姓市民有近千
其实,“羊”并不是一个大姓,在重庆人中,“羊”姓市民有966人。在璧山、奉节等地都有“羊”姓的大家族,有的一家“羊”姓人就有数十人之多,聚集居住。
而最年轻的“羊”宝宝,刚在今年1月27日出生,还未满月。既是羊年出生,又姓羊,真是货真价实的“喜羊羊”。
和“羊”有关的姓名
重庆晨报记者还发现,在重庆人中,其实和“羊”有关的姓名,有趣的故事还有许多。
例如,就有“张羊羊”“李羊羊”“陈羊羊”,其中一位姓名为“X羊羊”的市民(应当事人要求隐去姓)就说,他是羊年生的人,老家是四川绵阳,当时父母在他出生时,没有多费心思,就取了“羊羊”作为孩子的名。
而在姓“羊”的市民中,也有“羊子”“羊阳”“羊洋”这些有趣的姓名。
十二生肖还有哪些姓
羊是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其余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猴、鸡、狗、猪。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那么除了“羊”外,其余的十一生肖中,哪些还和姓有关呢?其中,牛、龙、马都是大姓氏。在重庆人中,没有姓为“鼠”“兔”“蛇”“鸡”“狗”“猪”的人。而姓“虎”的重庆市民有37人,姓“猴”的市民有4人。
“羊”姓的由来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毛远明教授介绍说,《元和姓纂》里有记载,羊舌姓起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那时晋国有一位晋靖侯。晋靖侯本来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后代,而他的子孙中有一人被封于羊舌邑,于是后代就以封地为姓了。(古代的羊舌邑,在现今山西省境内)
而“羊”姓,就源于羊舌氏,由中国汉族复姓羊舌氏简写。
重庆74处地名以羊命名
根据市民政局统计的信息,全市共有74处羊地名,遍布各区县。
羊坝滩:主城九区中,羊地名数江北区最多,如:羊坝滩、白羊湾、绵羊坝等。其中,羊坝滩位于金渝大道,属于寸滩街道,因靠近长江边一带,民国初期常有人在此放羊,故取名羊坝滩并沿用至今;而位于鱼嘴附近的白羊湾,因当地有块石头形如白羊,故有此名。
羊角堡:在沙坪坝通往牛角沱的下半城主干道上,以羊角堡命名的公交站相信大家并不陌生,210、215、262、802、808等公交车都会路过。据悉,羊角堡这个地名大约在1911年出现,因当时这个地方地处山堡,远看就像羊角,而被老百姓形象地起名羊角堡。
羊子坝:渝中区人对于羊子坝不会陌生,它位于渝中区南部、储奇门附近。羊子坝一名,始于1900年前后,当时此处是买卖羊的地方,后来商贩常在此地晒羊皮,所以改名羊子坝,并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主城,各区县也有羊地名:长寿的羊角堡,綦江的羊角场、羊角街,武隆县的羊角岩、羊肠湾,秀山县的老羊角、羊角,奉节县的羊儿山,彭水县的羊头铺、谷羊坪,巫山的羊奶子坪,黔江的羊牯坨,荣昌的羊儿桥等等。
羊产业是我市特色农业
农历羊年马上就要到了,各种羊羊的形象,一定会在新年大为火爆。与此同时,我市的羊产业,也成为了我市特色效益农业的重点产业之一,在新的一年里,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昨日,重庆晨报记者从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了解到,2014年我市出栏肉羊产量达到260万只,全市出栏可达5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有200多个。
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牛羊产业科科长景开旺介绍说,我市的羊产业以山羊为主,主要分为本地品种和引进品种,山羊养殖的重点区县有云阳、巫溪、奉节、武隆等11个区县。
本地品种>
景开旺介绍说,我市地区内的本地山羊,尽管品种不同,但作为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山羊,特点比较接近,个头都比较小,但是身体精壮,抗病能力、攀爬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很强。
而本地山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较高。
渝东黑山羊(又称“重庆黑山羊”、“铁石山羊”):
特点:主产于酉阳、武隆、涪陵、开县等,属于皮肉兼用型品种,其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
川东白山羊:
特点:主要产于云阳、开县、奉节等地区。被毛粗短,白色占总数的60%,公、母羊均有角和须。公羊体态雄壮,母羊外貌较清秀,性情温驯。
板角山羊:
特点:中心产区在我市的城口、巫溪等地,成年公羊角宽大、扁平,显得分外雄壮。成年公羊被毛粗长,母羊被毛较短。
酉州乌羊:
特点:中心产区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体格紧凑结实,体型中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乌羊的脊背上有一根黑色毛发形成的直线,而两边背部上的毛呈现灰白色;另外,酉州乌羊的皮是乌黑的颜色,也正是这种羊得名的原因。
大足黑山羊:
特点:中心产区位于我市大足区境内。除了一身黑色的毛成为显著的特点以外,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繁殖能力特别强。普通山羊,一胎可生羊羔1-2只,而大足黑山羊一胎能生3-5只小羊羔。
外来引入品种>
景开旺介绍说,目前我市外来引入的山羊品种主要有三种: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和简州大耳羊。

波尔山羊:
特点:原产于南非,短毛,头部一般为红(褐)色并有广流星(白色条带),身体为白色,一般有圆角、耳大下垂。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肉用山羊品种,有“肉羊之父”之美称。
南江黄羊:
特点:原产于四川省南江县,从头顶沿背脊至尾根有一条黑色毛带。分有角和无角两种类型。南江黄羊体格健壮,善登山崖,采食力强,耐粗饲养,适应性强。
简州大耳羊:
特点:简州大耳羊主产于四川简阳地区。生长周期短,繁殖快。头小、脚高而粗壮、腰长肚小、耳大下垂,成年公羊体重达60-80公斤,母羊体重50-70公斤,食谱广,抗病力强,易于饲养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20:4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7#
 楼主| 发表于 2015-2-19 12:31:29 | 只看该作者
西方人怎么看中国人的春节?
2015年02月19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罗伦斯

我上大学时,一帮老外留学生曾总结过中国学生的三大怪:“吃瓜子,开门,开灯”,就十分精辟。毫不奇怪,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过春节也无非是三条:“年夜饭,拜年,放烟花”。


美国来信
罗伦斯专栏
外国人看中国,效果常常出人意料。我上大学时,一帮老外留学生曾总结过中国学生的三大怪:“吃瓜子,开门,开灯”,就十分精辟。如果让中国人自己来总结,吃瓜子这一条或许在列,但只会当成一种饮食习惯。留学生们则看出来:吃瓜子不光是吃,更是社交手段。就像有位留学生说的:我每次进出宿舍楼,门卫都在嗑瓜子———这不算怪。怪在每次我一打招呼,他便会抓一把瓜子请我吃。你能想象在美国大街上一个吃汉堡的治安员,你每次路过说一声哈罗,他就递过来让你也啃一口吗?
大开宿舍之门,几乎所有中国学生都是如此,习惯已成自然。欧美人从小常常是一人一室,稍大一点孩子的房间连父母进来也要先敲门,他们才会大惊小怪于中国学生宿舍的大敞门风格,惊讶于所有人自由出入,不请自来相互串门。至于开灯也被视为“怪”,中国学生恐怕最难理解:屋子里面不就是应该弄得亮堂堂的吗?我们任性,不怕费电,咋地?但欧美人自己家里就喜欢布置得半明不暗,觉得这样才算温馨浪漫。学生宿舍群居生活,更是人各把守一个角落,点盏小台灯,搞得像酒吧一样人影憧憧、昏暗暧昧。中国大学生宿舍,一般装的是长灯管日光灯,而且一架双排,每间宿舍两架,总共4支160瓦相当于白炽灯400瓦的亮度,一开起来,小小屋子的每一寸空间都充满了雪亮的光明,辉煌耀眼无处藏身。两种灯光的差别,正如白酒的透明烧喉,有别于葡萄酒的暗红醇厚。
如今我从事跨国工作和生活多年,对中西文化差异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这“吃瓜子,开门,开灯”三条总结,还真是简洁而准确地概括出了我们中国人的行事风格。吃瓜子和开门都和中国人的社交习惯有关。就是朋友之交,不可无饭;突然杀上来串门,不可不接待。至于开灯则体现了一个古老农业文明对光明的执着追求。欧美人据说是游牧民族出身,习惯夜间捕猎,追累了就搞个野营啊篝火什么的,老有气氛了!俺们中国人喜欢种植,讲究的是万物生长靠太阳,巴不得白天夜晚都保持足够光照。我甚至觉得,中国学生宿舍的灯光,也就是按照温室大棚的光照标准来配置的。要不然,你说中国学生为什么总是托福成绩考那么好呢?以我的智商来理解,这肯定因为光照时间较长,促进了大脑发育。
中国人每逢大事,离不开灯光。形容节日气氛就是“张灯结彩”,形容经济繁荣就是“灯火辉煌”,形容堕落腐化就是“灯红酒绿”。中国官员去西方发达国家考察一圈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先搞灯光工程,城市点得透亮,哪怕是办公区晚上空无一人,也要求点亮全楼灯火。很多中国人觉得拉斯维加斯是美国最繁华的都市,无他,霓虹灯多尔!不过拉斯维加斯的霓虹灯早就被中国超过了,现在一个三线城市的洗浴中心都敢和它叫板了。
前一阵子徐克翻拍《智取威虎山》,我没看,不知是否保留了原著《林海雪原》中的一个有趣桥段:杨子荣为了让小分队在漆黑的夜晚准确及时地找到土匪巢穴,以给座山雕祝寿为名,在山前山后点满了松明子,号为“满堂光”。座山雕见之大喜,因此被小分队捣上门来一锅端,真的成了“满堂光”。你看,在俺们中国,连土匪都喜欢灯光秀。
反过来,在中国形容一个人吝啬,最恶毒的比喻就是他不肯开灯。典见《儒林外史》。严监生临死时,一个劲伸着两根手指,咽不下一口气。家人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媳妇明白他是嫌香油灯点了两根灯草,太费油了,掭下去一根,严监生才安然死去。可怜严监生,在西方说不定会被奉为节俭生活典范、环保先驱的,在中国被吴敬梓一丑化,挨骂了好几百年。以至于后世的读书人上了大学,吸取教训,总是把宿舍里的两架日光灯同时打开。





所以毫不奇怪,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过春节也无非是三条:“年夜饭,拜年,放烟花”。你看,它们和“吃瓜子,开门,开灯”,正是一脉相承。尤其中国大城市的新年烟花,那是所有外国人在世界上任何城市也不敢想象的超级景象。中国人自己解释过年放鞭炮的习俗,说是为了制造响动,吓跑“年兽”。但我见到更有说服力的说法,反而来自外国网站论坛上一个无名氏的帖子。此人经过严格考察,认为起源是玉皇大帝———也就是中国人的上帝———对凡夫俗子们的堕落感到不满,准备降下大火把人间毁灭。这消息不知怎的走漏了,结果机智勇敢的中国人便自己放起了漫天烟火。玉皇大帝从天宫往下一看,我靠,这火我还没放呢,下界他们已经自己烧成一片火海了!于是心满意足回营。我个人觉得,这个故事中的玉皇大帝,如果替换成外星人派来毁灭地球的使者,说不定就真是历史的真相。也就是说,几百年前,我们中国人的祖先通过发明烟花爆竹和春节,的确曾经拯救过地球和人类一次呢。
(作者系商业和公共事务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8#
 楼主| 发表于 2015-2-19 12:32:33 | 只看该作者
文学大师笔下的过年:梁实秋不爱过年 老舍好热闹
2015年02月19日
来源:每日新报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小时候不喜欢过年。原因是“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给长辈们拜年“要叩头如捣蒜”,“从心坎儿觉得窝囊”。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小时候不喜欢过年。原因是“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给长辈们拜年“要叩头如捣蒜”,“从心坎儿觉得窝囊”。直到民国前一两年,家中过年的方式才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过年不再做年菜,而向致美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干小菜。”
从梁先生的笔下,我们领略了中国传统“老式”过年的一鳞半爪。
相比梁实秋,鲁迅的过年则显得“冷清”了很多。1934年过年时,他写了一篇《过年》的文章:“我不过旧历年已经二十三年了,这回却连放了三夜的花爆,使隔壁的外国人也‘嘘’了起来:这却和花爆都成了我一年中仅有的高兴。”
可以看出,对旧历年,鲁迅一向很冷淡,他要么逛书店买书,要么读书,与平常日子没什么区别;像1934年过年如此有兴致,在他一生当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擅长写上海都市生活和大户人家生活的张爱玲,于1946年初由上海往温州寻找胡兰成的途中写下了三万多字札记——《异乡记》。其中写到农村过年、看见杀猪、农民生活等细节。如写杀猪:“尖刀戳入猪的咽喉,它的叫声也并没有改变,只是一声声地叫下去。直到最后,它短短地咕噜了一声,像是老年人的叹息,表示这班人是无理可喻的。从此就沉默了……”
精练的文字佐于真挚的情感流露,使得通篇读来生动有趣,农村百景跃然纸上,可以看出张爱玲对底层普通人也有同情的一面。

老舍过年喜欢热闹。1951年,他用优美的笔调写过一篇《北京的春节》,描绘了老北京春节前后的日程、活动、玩意儿、吃食、礼仪、景观,被誉为是一幅活脱脱的老北京民俗风情画卷。“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犹如在听一位长者拉家常、讲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透过这些文字,我们真切地看到,不同的人生阅历,对过年的态度也是各有千秋,读文学大师笔下的“过年”,领略不同时代的“年味”,也是蛮有意思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9#
 楼主| 发表于 2015-2-19 14:15:15 | 只看该作者
2015年02月19日 春节“国际范儿”十足 国际政要“拜年”成惯例
 来源:中国侨网 



  综合报道,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随着春节在海外影响力渐渐扩大,外国政要在新春佳节给中国人“拜年”已成为“惯例”。一如往常,在人们迎来农历羊年之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奥朗德、英国首相卡梅伦等政要纷纷发表贺词,恭祝中国人民和华人华侨“羊年大吉”。

  在各国政要们的眼中,“羊”象征着和谐、安宁、繁荣、共处。他们认为,过去一年中,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送问候和祝福的同时,他们还表达了要与中国深化合作、发展友好关系的美好愿望。
  顺应中美关系稳中有进的潮流,美国总统和国务卿每年都会在春节来临时发布声明,向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亚太裔人民致以农历新年祝福。
  形成“拜年习惯”的还有日本领导人。近年来日本在任首相都会通过当地华文媒体给在日华侨华人拜年。1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通过华文媒体《中文导报》、《东方新报》、《东方时报》发表新春贺词。这是安倍再度执政后,连续第三年向在日华侨华人祝贺。
  安倍在贺词中称日本和中国肩负着地区和平与繁荣的重大责任,两国关系无可分割。他并指出,希望今后继续加深各个层面的对话,从大局出发,发展稳定的友好关系。
  与政要们在新年元旦时的对内讲话不同,春节贺词更显示了其灵活性,成为政要们与中国人拉近距离的好机会。
  比如今年加拿大总理哈珀选择透过视频短片向当地华人恭贺羊年新春,他在视频开始时以不太流利的粤语道贺“恭喜发财”。而奥巴马则在龙年贺词中表示,他在夏威夷长大,至今仍记得每逢农历新年的兴奋之情。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是中国人民熟悉的政要,身为亚洲人的潘基文也更能体会春节对中国人的重要性。每年,潘基文都会提前录制好贺词视频,还会展示一下自己中文的能力,道贺一声“新年快乐”。
  除了送上贺词和祝福,有的领导人会参加各种春节活动,以显示对农历新年的重视。
  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就在本月8日,携夫人与女儿一起来到了悉尼的唐人街,深入社区,向当地的华侨华人握手拜年。在醒狮采青的表演中,醒狮采下寓意生财的生菜并抛向阿博特时,阿博特精准接住了这象征吉利的生菜,并马上放入口中吃了起来,带动现场气氛越发热烈。
  在华人华侨众多的法国,从政府到民间都不会“忽视”春节。总统奥朗德曾表示,农历新年在法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庆祝春节已成为法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去年,他举办了招待500余亚裔和华人华侨人士的新春晚会,还自己承认“属马”,
  在有着同样春节习俗并放假的韩国,总统朴槿惠也不闲着。按照习惯,大年初一朴槿惠会向韩国驻海外部队发出电文,慰问官兵。去年,她除了给父母扫墓和拜访国立首尔显忠院外,在官邸度过了大部分假期,主要是阅读政府工作报告等。(完)

       人民日报2月19日头版《今日谈》刊发短文,在第一时间对凌晨结束的央视春晚给出评语,认为春晚不再是为掌声设计的秀场、为点赞定做的艺术,而是心与心对视的相遇,情与情碰撞的交融。



2015年央视春晚主持人集体亮相。CFP 图

       年年期待今夜,岁岁难忘今宵。喝彩也好,吐槽也罢,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就像家家的年夜饭,从来不会缺席。

       《拉住妈妈的手》,踏上《回家的路》,《多远都要在一起》。《乡愁》跨越《人间天河》,陪睡意昏沉的父母“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回家”的主题,在今年春晚表现得格外酣畅,格外回味悠长。

       “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朋友相会,表达亲情,畅叙友情,抒发乡情,其乐融融,喜气洋洋。”当金嗓子农民亮起歌喉、广场舞大妈跳起《小苹果》,当留守老人心牵远方的儿子、《从前慢》的怀旧“说一句,是一句”,当内蒙古矿工用几十年孝心将妈妈唤醒时,春晚就不再是为掌声设计的秀场、为点赞定做的艺术,而是心与心对视的相遇,情与情碰撞的交融。

       任何艺术形式,最可贵的品质是真挚。这一夜,我们畅饮“回家”,也是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13:27:40 | 只看该作者
春运的历史:中国人为何过年一定要回家?
2015年02月24日
来源:共识网

在周代出现了现代春节的雏形,古代的“春运”也就应该出现在那个时候。据此可以推出,在周代出现了现代春节的雏形——过年,古代的“春运”也就应该出现在那个时候。按2000元计算的话,在唐代,一个身居北京的人,要回到300公里之外的老家过年,若是全程都坐马车的话,大概就得相当于如今2000元的盘缠。


在周代出现了现代春节的雏形,古代的“春运”也就应该出现在那个时候。需要指明的是,由于受自然、政策,特别是封建时代“父母在不远游”等礼俗因素的限制,过去人口流动的数量并不大,距离也不会远,外出务工人员并非古代春运的主体,以公务人员和商人为主。
回家过年,永远是中国人年底的主题。从狭义来说,古人是没有春运的。但从广义来说,从春节出现起,春运现象在古代就存在了,古代也有“回家难”的现象。
为何过年时一定要回家?
为何过年时一定要回家?笔者考证一下,可能与传说“年”是个恶兽有关。传说,“年”长着四只角四只足,力大无比,在每年的除夕便会出来作祟。
当时生产力低下,个体对付“年”的能力不足,人多力量大,于是全家人守在一起,等着“年”的来到,合力把“年”赶走。试想,如果你未回家,致使家被“年”祸害了,那将是多大的不幸?
所以不论怎么困难,有什么样的理由,家庭成员都要赶回家,助一臂之力。为了赶走“年”这个坏东西,在一年的最后一夜——除夕,全家都不敢睡觉。“守岁”风俗由此而来。
现代时空概念上的“年”,晚于过年风俗。据中国最早一部释义词典《尔雅》“岁名”条解释,“年”在唐尧时称为“载”、夏代称为“岁”,商代称为“祀”,一直到周代才称为“年”。
据此可以推出,在周代出现了现代春节的雏形——过年,古代的“春运”也就应该出现在那个时候。
需要指明的是,由于受自然、政策,特别是封建时代“父母在不远游”等礼俗因素的限制,过去人口流动的数量并不大,距离也不会远,“外出务工人员”并非古代春运的主体,以公务人员和商人为主。
古代春节同样“回家难”
古代由于道路建设落后和交通工具简单,许多人因为路途遥远,根本无法回家过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对发达的隋唐时期,“回家难”现象也无法改变。
隋代诗人薛道衡有首《人日思归》诗,诗中写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是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他当时从北方来到南方。
人日是农历正月初七,这说明薛道衡并未能赶回去与家人团聚。看看南方欢快的节日气氛,自己却独在异乡,心中有无限的惆怅和乡愁,从侧面说明了古代春节也“回家难”。
唐代诗人王湾也曾遇到过年不能回家的情况。王湾是中原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有一年快过年时,他乘船到了今江苏镇江境内的北固山脚下,眼前水阔天长,独雁哀鸣,孤帆远行,再嗅嗅越来越浓的年味,他一下子动了感情,写下了《次北固山下》诗,其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成了千古名句。
为了解决“人在旅途”者回家过年的难题,古代官府也会积极想办法,尽量不在快过年的时候安排外出公务。而相当于今天“打工仔”的外出谋生者或经商人士,则会早早动身起程回家。
秦代的“高速公路”和“高铁”
古代春节“回家难”的背后,其实是“行路难”。因此,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不忘修路。
在殷商时代,中国古人便十分重视道路交通的建设,在安阳殷墟考古中便发现了大量车马坑。到秦代,陆路交通突飞猛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这也给“春运”提供了便捷。

当时的“高铁”即通过南阳(局部)
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驰道是秦国的国道,从记载来看,驰道并不输于现代高速公路。折算一下,驰道宽达69米,路边还栽植松树,绿化降噪,这在当时算是世界第一。
有人认为驰道为皇帝专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驰道是“天子道”不错,但“道若今之中道”。驰道中央部分(3丈宽)才是速度较快的皇帝专车用道,别的车和人只能走一边。这与现代全封闭高速公路分快慢车道如出一辙。
此外,秦时还有直道、轨路等。轨路是什么路?是当时的“高铁”。当然轨道非铁轨,是用硬木做的,下垫枕木,除了工程材料不同外,与现代铁路基本没有什么区别。马车行驶在上面,速度超快。
秦代有“高铁”这一结论,是现代考古发现的,该遗址位于今河南南阳境内。轨路的存在,也让《史记》说的“车同轨”有了新的解释。虽然秦代的道路网是为了军事战略物资的输送而修建的,但它对诸如过年这样的民间风俗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畜力车,古代春运“大巴”
陆路交通在古代春运中占有主导地位,随着造船技术的日臻成熟,水上交通便成了江南和沿河沿海地区出行的主要方式。国外学者认为,车为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5世纪时首创。其实中国人也不晚,史料记载在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车了。
在古代,驱车动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中国最早的人力车是辇,辇是轿子的前身,之后又有痴车、独轮车、鸡公车、黄包车、三轮车。黄包车和三轮车出现较晚,黄包车是19世纪末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因此北京人称之为“东洋车”。
畜力车可算是中国古代的“大巴”,有马车、驴车、骡车、牛车等。其中马车是古代春运最主要的工具,和现代长途大巴一样重要。畜力车也分好多种:轏车、辎车、安车、輼車、轺车、传车、兵(军)车等。
晋代《列女图卷》中贵族伯王乘轺车情形
轏车是一种轻便车,结构简单,车体材料档次也低;辎车则是大货车,送人时则变成了大客车。安车就比较高级了,是政府官员或“VIP贵宾”乘坐的,相当于现代高级小轿车。
輼車是一种卧车,有窗,可调节车内温度。这车子相当于现代豪华房车,是“总统专车”,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不属古代春运工具,在秦始皇死后,也成为高级“灵车”。
古代春运的主体也是普通人,一般能坐个轏车回家就很显摆了。大多数人只能靠两条腿或牲畜代步,实现“回家过年”的心愿。
现代春运期间会有人做慈善,免费送农民工回家过年。在古代,也会有善人这样做,送上盘缠,让穷人过年时能与家人团聚。
唐代“春运”什么价
在唐朝,若是一个人要回家过年,得是啥价儿?比如,有人要从北京回到石家庄过年,路程以300公里计算,大概得花多少钱?
最贵的,要数坐马车。唐代的标准速度,马车一天大概走70里;标准收费,马负重100斤,每走100里,收费是100文。虽然多数人都不止100斤,但也相差不远。而且,长途的路费,若是照每公里的均价,总要比短途便宜一点。这么算来,要走300公里的路程,算上中途的休息时间,大概得十来天,路费要600文。加上这十来天的食宿,起码得准备一两银子,这才算够。
唐代的一两银子,从购买力上来说,相当于如今的2000多元。按2000元计算的话,在唐代,一个身居北京的人,要回到300公里之外的老家过年,若是全程都坐马车的话,大概就得相当于如今2000元的盘缠。
当然,哪怕对历史不了解的人,看多了影视剧,也知道坐马车是有钱人的交通方式。所以,若以最高等级的方式来衡量,2000元也不算是天价。
而对于多数百姓来说,走水路是比较合算的方式。水路纵横交错,无上山下坡之苦,且交通便利,运费便宜。水路按平均速度来算的话,一天也能走50里左右。这么一来,从北京回到家里,需要近半个月,和坐马车相差不多。而在费用上,尽管无明确数据,但根据相近的例子来推测,若是逆水最多也不超过100文。当然,若是顺水,价钱起码还能对折。这么算来,从水路回家过年,路费也就相当于如今的三五百元。

参照唐代的工资标准,九品芝麻官这样最基层的“国家干部”,月薪不超过半两银子。若是要坐马车回家,恐怕得节衣缩食大半年。年年如此,为了回家过年,都得勒紧裤腰带过上大半年的苦日子,自然不太现实。若是搭船,区区一两百文,就轻松多了。
唐代的马车,是最高等的交通方式,大概相当于如今的飞机了。而坐船,从花费上来说,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坐火车,是多数百姓会选择的较为实惠的出行方式。当然,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搭“11路”公车,走路回家。其实,这种方式也较为普遍,如学子赶考,多数时间就是坐“11路”,偶尔才搭船。所以,若是赶上科举年,学子们都得提前大半年动身。这么一来,连船费都可以省了。而根据当时人的记录,步行的话,平均每天也能走四五十里,其实和坐船的速度是差不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5 12:48 , Processed in 0.16155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