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届兰社书法论坛 书法无界:从全民化到全球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4:2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届兰社书法论坛 书法无界:从全民化到全球化  时间:2012年9月28日下午14:00—17:30

   地点:浙江美术馆

  斯舜威:我们下午的论坛开始,今天上午举行了隆重的盛况空前的首届兰亭书法社双年展,就我们美术馆而言。开馆三年来,这样的展览是不多的,它的层次高,一方面省长书记做重要的批示,五位省领导来检查。还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好多国家的艺术家专程赶来,全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的一些书法家都赶来,这样的规模、盛况可以看出,兰亭书法社,特别是在王冬龄社长的领导下号召了大家。

  媒体方面,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等媒体都做了专刊、特刊,可以讲新闻上面也是声势浩大。我们下午举行“书法无界:从全民化到全球化首届兰社书法论坛”,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已经到的嘉宾和专家的大致情况。

  屠新时先生来自美国,他也是这次参展的书法家,在中日友好交流、书画交流方面他做了大量的工作。

  张爱国先生从中国美院本科硕士到博士毕业,久经考验的王老师的学生,现在是中国美院的老师,带了一些学生来参加我们的研讨会。

  王天德先生,大家都很熟悉,著名的当代艺术家,是上海复旦大学的一个院长。

  鲁大东先生除了是书法家,其他也厉害,包括他夫人。

  魏林枫女士也是这几天浙江日报的明星,好几家报纸都登了。

  蔡衍来自新加坡,很厉害的一位艺术家,下一届希望她也能参加。

  储楚是王老师的博士生,她的作品做的很精致,我们上午王老师驻足十多分钟,很厉害的。

  宗绪升是著名的媒体人,也是书法家,也是参展的,现在是唯一一位书法家里面的电影明星。

  郑一增:也是王老师的学生,是书法家,同时又是兰亭书法社官网的责任编辑。

  郑利权:是美术馆的,今天的展览他的作品有很大的冲击力,唯一的一个,我们不敢写。

  夏一鹏是杭师大的书记,艺术教育部的,也是王老师的学生,我们曾经是同学。

  翁志飞,楷书写的很好。

  刘灿铭来自南京。

  沈浩是中国美院书法系书记、副主任。

  这两位隆重介绍一下王新元先生,我们现在兰亭书法社我们成立之日起就有他,原来是做时尚的全国很有影响,现在华丽转身转到哲学上了,旁边的是他的夫人。

  媒体今天很给力,一大批报纸出来了,下面介绍一下今天的媒体,有来自浙报、浙江日报、今日早报等等。坐在后面的是美院国画系一年级的学生。

  今天下午大家畅所欲言,围绕着全民化、全球化,这个题目是王老师做了精心的思考,所谓的无界,王老师在书里面就写了,从第一个角度来讲,书法要超越国界,书法是无界的,从参与方面来说也要进行广泛扩展,从艺术表现手法也要进行充分的扩展,要拓展书法的原有的疆域,所以叫无界,就是叫全民化,因为王老师在浙江日报很大的一个专版,王老师倡导全民书法要提倡3月3作为全民的书法日,所以我们提出来了全民化的概念,也就是说要组织动员广大公民都来关心、参与我们的书法,弘扬书法,这是全民化的概念。全球化,兰社这次充分组织了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家参加,有从国外赶来的书法家,我特别要介绍王老师是刚刚从土耳其回来,新华社也发了专稿,在土耳其的表现书法,而且明天王老师又要去台湾,王老师每年有大量的时间到国外去弘扬书法。我们兰亭书法社一个重要使命,这个应该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具体的表现。

  下面我们有请王老师再进一步就这个论题进行阐述。

  王冬龄:非常高兴今天我们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媒体的朋友我们一起在这进行一个无界从全民化到全球化的关于书法的学术论坛。因为今天上午的开幕式是非常的隆重,很多的朋友从外地赶过来,比如说像上海交通大学的徐庆华,他上午赶过来之后中午又赶回去了,我们在座有几位等一会要先走的,刘灿铭要回南京,还有王天德,还有新加坡美术馆的关于东方艺术特别是关于水墨方面的代表他们要先走,我们有请他们三位先讲一讲,谢谢!
  刘灿铭:因为我要回南京,首先感谢王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参加这个活动,让我再一次感受到浙江书法的现代、开放、包容,我想这点和我们兰亭精神是相吻合的。
  关于这个题目——从全民化到全球化——我认为非常好,这是我们当下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有答案,可能还要进行实践和审美上的转换,才能慢慢找到。我们过去全民的书法水准基本上还停留在唐代的层次,停留在我们从小的教育——开始把字写漂亮,在唐代楷书的审美基础上进行全民的书法的审美。   
  我经常感到生活在杭州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很幸福,因为这个地方有王老师,因为他的审美的理念,他的书法的教育,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使整个杭州的书法,乃至浙江的书法,在审美的层面上是非常高的,这有别于其他的地区。
  由于我在南京(看杭州书法)雅俗相结合的,或者说有比较好的统一通俗化的,所以,在杭州这个地方提出全民化,我认为很有道理,这个全民化不仅是全民的广泛层次,可能要让大家对书法,变得很好玩,还快乐,这一点我认为是非常好的。
  关于全球化,需要审美的转化,这有牵涉到书法包括两个因素,一个传统的,一个现代的。   传统书法肯定有传统的视角。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去看看现代的东西,可能有很多的冲突,有很多的矛盾,这种在我们现在的书法界太多太多了。   
  对我们现代的书法,个人认为一定要用现代的视角、现代的理念去看。同样,用现代的眼光来看传统,可能很多传统的东西还要去改造,这个路还很远。   
  当然我们目前中国的书法现状,主流上还很传统。   
  怎么能够把现代书法完全的纳入到现代审美体系中来,这需要作出努力。   
  其实用现代的视角梳理出审美标准,让现代书法,让开放性的现代性的书法作品,有一个评判的标准。  
   我们传统书法界一直在呼吁用什么样的标准,很多人都在争论,到现在还没有拿出一个心服口服的审美标准,当然我们可能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一种观点。   
  所以说,从全球化来看我们现代书法,能不能用不同视角来评判的标准?好,好在哪?有这个东西能够判断出来,这需要去努力的。 
  王冬龄:刘灿铭他是江苏的东南大学书法的书法研究所的常务副院长,他又在江苏也注册了一个现代书法研究院,刘灿铭在传统书法和现代书法探索双方面都是并重,并且有很高的成就。他刚才强调了一个关于艺术评判标准的问题,我觉得很有意义,特别是关于现代书法的。

  下面我们还是请来自新加坡国立美术馆的蔡珩,因为我们中国美术学院的展览两次都很荣幸地邀请了蔡衍来参加,我想你作为当代艺术家谈一点看法,从新加坡当代美术馆关注各方面谈一点看法,谢谢。

  蔡衍:我简单讲一下,因为我没有准备。现在很多国际上的美术馆,包括我们馆(新加坡国立美术馆,编辑注)都在考虑一个国际上多元系统问题,尤其是很多亚洲美术馆,希望建立可以跟西方的理论相抗衡的体系,提出一个亚洲知识现代性的问题,亚洲美学特色的问题,我想,在这样的环境中,书法其实是占有优势的,它绝对是亚洲美学这个体系中最突出的美学形式,这个是目前欧美的很多学者和美术馆在注重的一个课题,所以我想从这个角度走向国际性还有契机的。

  我们馆是专门探讨现代水墨,然后逐步通过现代水墨谱写亚洲美学的一些特点。

  另外我想讲一下我自己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走向全球化对现在所有的艺术家都是不可逆转的,无法避免的,而书法的美学特质其实是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精英和文人阶层经过长期的实践,通过他们的社会阶层确立了合法性,他们的美学特质是有固定的观众,有固定的群体,到了现在,这些美学法则其实对于很多普通的观众可能不理解,尤其没有受过传统中国文化教育的民众是没有这个美学特质的,可是这个美学特质就是书法的经典所在。

  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这个美学特质怎么发展?它是不是重新的选择,或者重新进入其它领域,这是一个问题。

  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受众对美学体验的认知也是一个问题,传统书法里非常经典,非常优秀的作品,而国外的观众往往无法感受里面的文化特点,但是往往会在非传统经典作品,而在现代水墨作品中,人们反而知道一点皮毛,能够感受到中国美学的特质,我觉得这是有一点问题关系的。

  王冬龄:谢谢,讲的非常好,这些确实就是中国书法的一种美学的特质,确实是作为中国汉字和书法,已经用了差不多5000年发展到今天,可以讲非常的尽善尽美。也超越了阶层和国别局限,成为全人类的智慧。好像古代希腊奴隶主的数学研究,今天成为全人类的文化智慧。

  我想起在美国讲学期间,那一次就是郑老师主持的北美的艺术家创作,当时在纽约的现代美术馆参观的时候,看到美国的一些当代艺术作品。我当时就想像我们传统的书信尺牍,如果放在北美当代美术馆里面,在我们中国人讲是国宝,文化深厚的存在,但是如果放在北美当代美术馆时候,这个艺术魅力就很难被体会出来,实际上我们强调书法全球化,实际上,既保留了书法美学的特质,又让它在形式方面,在影响力方面,和当地本土文化有一种对话,可能会更有意思。譬如,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一些作品,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的北美化,他们称为书法画。既然能够融合进去,那我们可以更加积极主动,把书法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形式魅力融入欧美当地主流的文化艺术,对中华文化的全球化传播,更加有利。

  王冬龄:下面我们请王天德发言,王天德实际上是我们在座中国美术学院同学的前辈。中国美术学院在中国画和书法的教学,对中国的艺术教育,对中国书法的创作有巨大的影响。王天德最早的作品是《水墨菜单》,然后到现在的《孤山》,这一次的展览最新的作品,可以讲是水墨,又是书法,从我来看,他是非常有观念有实践的一位最优秀的当代艺术家。请王天德讲一下。

  王天德:首先预祝大家后天的中秋节快乐!我觉得这个主题讲全民化,不太可能的,为什么?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现在学字的小孩的爸爸大部分不会写字,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因为书法的历史不管从哪个朝代,第几个朝代、年代都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有遗传的,逐渐相传的,都是这样的影响,而我们现在断层的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多数父辈不会写字。我说的不会写字是指不会从一个生活的角度来感悟书法的审美,或者是书法的对他更有深化发展的影响力的感觉。

  另外我想全民化会碰到一个断层的问题,在未来专业化的教育及全民化的教育过程中,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契机,因为它连带着一个契机是全球化,这个契机中最大的影响力是网络时代,因为所有的年轻一代90、80后他们最有天赋的就是网络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从某种的书法形态转换到书法的真实的学习和创作,以及艺术的思维来进行展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我觉得会影响到全球化。

  这种全球化体现在我们转换的几个角度,我认为第一个角度是全球经济的角度,中国的经济实力影响力会直接影响整个东方和西方。

  第二点是整个的泛汉字文化的国家、地区,从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台湾、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这些具有大量的中国汉字文化影响力的地区,他们会有一个新的全球的经济发展空间,而这个空间必然带着东方文化对书法文化特别是书写性的认识,而这个认识会影响全球的设计师,尤其在这个设计师设计的产品中,会把书法的汉字文化传播到各类产品、包装,包括服装、家具、建筑各个领域。

  第三点,我认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由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影响,而全球的艺术家包括各方从客观的角度来关注中国的书法,以及中国的水墨艺术,所以我认为在未来的中国书法的发展过程中,关于我们的全民化,其实是由于全球性的关注而反过来带动我们的年轻的一代,而年轻的一代又会从另外一个方向会影响50后、60后这一代,而这些年轻人从目前的物质领域已经有相当的能力,他们会在书法的认识过程中,重新找到一个新的可以书写的内心的一种创作或者创作自己的生活,创作自己的书法一个痕迹,我就讲这些。

  

  王冬龄:到底是当代艺术家,在关于理论的层面上有很深刻的思考。下面我们请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书记、主任、教授沈浩老师来谈一谈。

  沈浩:谢谢王老师给我这个机会,我们看这个标题——从全民化到全球化——当下的时间讲这个,我觉得是勾画全球化。看了今天的展览,我觉得我们更有信心在这个时间段来做这样一个事情,因为传统的书法对中国人来讲,尤其对中国文人来讲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写字的问题,更多地承载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它重教,重人伦,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在当下这个社会时代,物质时代或者经济时代来谈书法,充分发挥它的文化价值,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

  今天的展览确实是打破界限,有一种全民化的倾向在里面。尤其是这几年,我越来越感到,在很多老师(像王老师)这样的影响下,文化界的很多人都参与到了书法的学习中来,队伍壮大,所影响到的社会对书法的关注度是空前的。现在我们进一步提出全民化,实际上是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能够在文化建设中间起到更好的作用。

  关于全球化,中国书法本身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实际上是中国人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以中国的特有的审美意识,或者是审美价值,可以和西方文化去进行很好的对话的一张名片,也是西方人向往中国文化的切入口。我们在和留学生聊天的时候,很多人对中国的线条感兴趣。我记得有一个德国留学生在中国将近20年,我一次问他,他就说我对中国的线条感兴趣,最后他选定了书法,在中国前后呆了将近20年的时间。所以我想随着他对中国书法的不断的深入,可能对中国文化也在不断的了解,不断的追根问底到底,中国的书法为什么会是这样,它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的内涵到底是怎么样的。

  所以,我想,在现代这个时候能够提出全民化和全球化,实际上是真正通过书法来体现中国文化价值的一个很好的呼声。我是这样理解今天的主题的,谢谢。

  王冬龄:谢谢,沈浩主任做了很好的讲话,下面我们请美国的屠新时先生讲话,屠新时是从上海到美国的,然后他又有自己的中文报纸,特别是他10多年来一直在弘扬书法,在书法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事情,所以这一次我们也很高兴能邀请到他的作品,而且他本人来参加今天的开幕、下午的座谈,我们先听一下屠新时先生的高见。

  屠新时:谢谢王老师,我总觉得每一次到王老师这里来能够看到好的东西,新的东西,这次来看到这个题目——书法无界:从全民化到全球化,这是我这些年来在全国各地参加的书法研讨会气势最大的一个标题,我非常有感触,确实和我们在国外做的事情非常合拍的。

  王老师本人曾经在国外教学,是我们的前辈,我从97年开始到现在,到美国的两所大学教学,从我们教学实践感觉来说,教育是书法走向全球化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而且高层次的渠道。

  中国书法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是中国文化的表现,表现中国文化艺术的一个记忆重要的历程,所以在外面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觉得应该把我们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全球化的过程和多元文化的对话,在这么一个大国际背景上展开。

  这个时代是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也是各自体现的时代,你的文化领域真正的内涵能不能铺设到你心里去,你的艺术能不能有自己的特色和民族的风格。这个在世界舞台上实际上都是比较重要的。

  有些东西不是靠别人来解决的而是靠你的努力,你的作品,靠你本身的内涵来体现。所以中国文化里书法空间非常大,我感到从全民化到全球化的目标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应该去做的,但是反过来说,从现实的角度具体要达到个目标有巨大的风险,我们去实践可能要我们几代人努力。

  所以我一直强调中国文化的推广不能靠一时一事,不能光展现一点比较浮浅的表面文化的认识,而是把真正的中国审美体系体现出来,体现在不同国家,不同人们的眼前,有一种文化铺设到你的生活中。

  这个工作当然是很艰难的工作,但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努力,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外面教学中国文化,中国的艺术,实际上对每一个人的要求是很高的。西方人也好,外国学生也好,他是从你的身上来感受中国文化的表现和美感,所以你自己的本事和你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对文化传播的作用影响力差别也很大。

  两年前我在沈浩教授的国际研讨会上提到这个事,现在我们中国美院最高学府的美术教育问题上,教育学生要把眼光放在世界上,要走向世界来学我们的文化,包括语言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和思维的习惯,能不能把双向思维和多角度思维作为一个基本的方法来训练自己,这样当你真正走出去的时候能够发挥你的能力。

  现在确实有一个瓶颈,一方面中国的书法,中国的汉字在推广,在影响世界,但是另外一方面真正能够去做这样的工作的老师确实不多,有些欠缺,而且有些汉语老师想讲一些书法,但他教不起,就是说我们前两代人的中国家长基本上不会写字,这个所谓不会写字是对我们书法没有概念,甚至于我们出去碰到很多高端的理工科大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而且也不清楚,还有对中国文化的藐视,自己看不起自己,总觉得要学西方的东西,而对中国文化的东西不以为然,觉得没什么意义,甚至是一种非常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是都是我们需要全民化当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实我觉得文化的交流本身是双向的,一方面是我们要把我们自己的东西、好的东西传播出去,另一方面我们自己要更新,要发展,然后在西方文化中学到好的东西。我们的王老师特别重视西方的好的东西带进来,然后做一些研究和推广,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我最近碰到一些到国外来考察的文化方面的艺术家,我觉得他们也是在在学习,在观察,当然也有一些人好像觉得这几年来中国发展这么强大,好像到国外没有什么好看的,这个城市和北京、上海、杭州都差不多,而且觉得也不过如此而已,其实真正对西方文化深层的机制和理念,更是文化上的层次的过程、思想方法缺少兴趣,实际上还是他的心态问题,表面上好像是轻视,实际上还是眼界不够。其实我觉得要学的非常多,而且真正应该真正把我们的东西向前推动,特别是现代化的问题。实际上现代化是真的要把自己的文化当中最好的东西加以体制化,真正的有所超越才可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来。

  这几年我有注意怎么样吸收国外文化的元素,尤其是我们对外推广和传播自己文化的时候,我觉得要重视一点——我们怎么样把我们自己艺术的东西也让不同的文化群众能够接受,以他们所熟悉的,他们所习惯的文化理念,文化方式,能不能以他们的所熟悉的书法意识的表现形式来思考。

  书法艺术的审美有一定的难度,隐藏在文字后,需要一定的思考和实践,才有一种真正感受和理解艺术的美,所以说教育需要相对长期,也有一个基本的训练。

  以一种开放,国外才能真正了解书法。这些年我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说色彩和水墨画黑白相结合,在背景整体构图里面有一些亮点什么,这样会激发人的欣赏,会更有好处,但是这些并不伤害我们自己的线条这些表现,我也探索了关于怎么样把书法上的线条和人体的线条的转换,这个也是两种文化的同步和交合的东西,西方文化很多的审美是从零开始的,最古老但是又是最长久的,中国审美是书法也是线条,这个两者之间能够交叉,使得学术上有一些结合的体现,我们也做了一些东西,我想听一下王老师给我们的意见。

  由于时间关系不多讲了,我们在海外非常希望新一代的艺术家、学生、教育工作者、艺术教育工作者能够把眼光更多地关注海外的教学,关注书法对外的宣传和向世界的传播,这是非常大的方面,而且我自己感觉中国书法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空间,由于有这样的空间,才能把中国文化提高和带动起来。

  谢谢。
  王冬龄:屠先生讲的都是切身的体会,非常的深刻,其实他讲我们特别年轻的人关注书法向世界的传播,其实书法走向世界,它的相互交流实际上是相互的,不能有排斥的心理。第二,他强调一种经典性,和创作的严肃性。我想问一下屠新时,你原来是学什么专业的?

  屠新时:工业自动化。

  王冬龄:你的英语很好了?

  屠新时:不怎么样。

  王冬龄:实际上他是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传统书法功力也很深。——我问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辛苦了,英语也不是非常的好,在美国生活弘扬中国书法,在大学里面教书。

  下面再给大家介绍我们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全国书法界都有影响的白教授。

  白砥:不好意思因为下午有课,所以晚来了一点,我把学生也带过来了。

  整个展览看下来我觉得很感动,我想说两点,一个是书法的全民性,刚才我听他们讲了,还有书法的专业性。我们新时代的的书法从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应该说风风雨雨走过来也不顺,走到现在书法的普及性应该说做的已经很好了,各个城市的书写都有工作。

  书法的专业性有中国美院,南京艺术院等等一些高校也是几十年下来对书法的深层次的学习和表现应该说在中国书法界起到很大的作用,正是因为有这些专业的艺术院校所在使中国的书法事业不光走向繁荣而且走向深入。

  浙江的书法来讲,王老师可以说在这两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领军作用,一方面他是中国美术学院第一届的书法硕士生,一直在今天几十年下来,无论是从专业的普及到专业表现的影响力,最近这么多年下来王老师在全民性这个方面做的也很到位,特别是带动了浙江的一些官员,把浙江的书法普及的很好,特别是在杭州的书法来讲做的很到位。因为这次展览是媒体组织的,我们兰亭书法社是浙江日报社下面的一个书法社,通过媒体,通过相关领导的带动把这个书法带向全民,让全民都参与到书法事业当中来,王老师在这方面功不可没。我们这样专业的教授、博导能够参与到书法的普及工作当中这个是很难得的,很了不起的,王老师这个工作做的很好。

  从展览的整个角度看,一个是参加国家有16个,书法作品品种的也很多,王老师一方面在做普及的工作,另一方面把专业的知识、书法表现的多样性能够通过这样的展览让全民让老百姓知道书法不仅仅是形式,这一点也很重要。能够在一个展览当中既把全民的改革带出来,又把专业的知识带给普通老百姓,这一点就展览本身我觉得做的很成功。因为让普通百姓能够理解书法深层次的表现和专业的知识、表现领域的宽泛性、多样性只有通过大投入的媒体的介绍才能让老百姓感觉到书法事业的多样性和深入性。所以这个展览的意义不光只是兰亭书法社第一个双年展,意义更在于通过全民化的方式把书法的专业知识普及开来。

  我就讲这点,谢谢。

  王冬龄:谢谢白教授,白教授的传统书法的功力,他的现代书法的创造性都是书坛公认的,他刚才讲到全民发展的意义也很重要,我们作为最优秀的艺术家,如果我们整个民族整个社会都对书法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大家都能享受书法的乐趣会更好。

  下面我们请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教授张爱国发言。

  张爱国:谢谢王老师给我学习的机会,这次展览来了这么多国家和地区从事各个行业的艺术家,我想谈几点感想。

  我刚才回忆了一下我们中国美术学院在2002年成立了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到今年刚刚是10年了,10年当中,王老师带领着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主的书法家和全世界爱好书法的朋友们一起实现了三级跳的跨越。这个三级跳的跨越就是从“现代书法”到“书非书”再到今天的“无界”。

  在现代书法的阶段,王老师提出“现代书法”是用约定俗成的概念,现代书法的假想敌就是传统书法,这个命题,我一直认为是一个假命题,伪命题。我在很多专业的论文里面都加以排斥的,我不认为现在书法和传统书法的概念,所以有一次浙江卫视做我的访谈的时候,我让他把访谈的标题用我的一句话,叫“没有什么现代书法”,所以后来有人说我造反了。他们误会了我的观点,他们没有听懂我的话,看懂我的意思。

  实际上,现代书法这个概念提出来的阶段,中国整个书法专业圈子整天都是围绕在这个书法是现代书法还是传统书法,搞的现代书法是不是要把我们传统书法搞残了,我觉得这很可笑,我在想哪个人有那么大的能力能把中国的书法给破坏了。

  事实证明从现代书法运动1985年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年了,中国书法仍是好好的,不会被破坏,不会因为有两个人搞所谓的创新,不管这个创新成功不成功,不会把书法破坏掉。搞不好是自己的事情,艺术家自己负责,理论家评论家你来评论,你来做判断,时间和历史来做筛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有很多搞创新搞的不成功的,但是也有搞的很成功的,现在留下来的。所以这种事情在书法史上应该看的很清楚。

  王老师的过人之处,他的智慧就是很快突破了这样的阶段,进入到书非书的阶段。书非书是一个集体智慧,我记得印象很深,就是在筹备“书非书”展览的时候,这个概念是由斯总、许江,和我们这帮人讨论出来的,当时我们讨论的命题叫“书非书”,“书非书”什么意思?它就是延续了以前的概念,现代书法还是传统书法,好,我不谈现代书法和传统书法,你是书法还是不是书法,我们后面是开放的书法时空的,就是说,是不是书法你先搞起来再说,你用什么手法都好,你先搞起来再说,事实证明“书非书”是很正确的。我曾经接触过我们学校搞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我有时候问他们看展览什么感觉,我们绘画专业的很多同学就反应这样的书法展览很有看头。包括今天,我现在带班的中国画艺术基础部,我是非常有自信的带他们来看展览了,我这次带他们来看这样的书法展览,他们看了以后觉得很新鲜,很有意思。所以刚才说了“书非书”这个命题很好,是书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是中国人写的怎么样,是外国人写的又怎么样。

  我个人感觉全球化这个问题是非常简单的问题,就像iPad、iPhone4现在人手一个,不用你说全球化,自然就全球化了。书法应该放低身段,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你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没错,这个书法的性质是没有人能够破坏的,破坏不了,永远是这样的身份,永远是这样的位置,不会有人破坏的,破坏不了。你放下身段,你告诉他们只要拿起毛笔就可以写,所以全民书写的概念我非常的赞同。

  刚才说你们80后、90后的父辈都不会写字,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条件写,你们(指美院国画专业的,编辑注)现在一年级就学书法,而且是一个班一个老师,你们在大师中学习。他们是三个班一个老师,说明我们学校已经在重视这个问题,我们中国美术学院的领导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就是国画系的学生到了四年级毕业离开的时候,不敢题字,名字都不敢往画上写,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还指望你出国以后去弘扬中国书法?

  我觉得从“现代书法”到“书非书”就是一个跨越,从“书非书”到今天的书法“无界”又是一个跨越,这里确实体现了王老师个人以及王老师周围的一直坚持推进当代书法的智慧,刚才我说了“书非书”的概念就是在讨论的时候脱口而出的,我曾经说过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

  回顾了一下10年实现了三段跨越,今天的提出“全民书写”这个口号意味着王老师已经到了这样时代了,我们应该放低手段,你就可以拿出毛笔书写,你可以玩,没有关系,甚至我在想,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用毛笔呢?他喜欢用iPad、手机,然后不应该去开发这样的软件让他去书写吗?我相信今后很快就会就有,一定有,所以包括这些书法跟书写有关的软件、游戏,可以玩游戏,玩到几级几级的,玩到大师级的可以奖励你一个iPad,奖你一个iPhone5,怎么不可以?就看你怎么玩,这个全民普及问题不用看得那么严重,不用那么忧心忡忡的。

  前两天,我们中国美术学院的大三的学生,他介绍一个朋友到我的工作室来,河南郑州的一个女孩,是学油画的,我说你学书法的目的是什么?她说的很清楚,她说她就是准备下一步在中国美院进修,进修以后到国外教书法,教国画。因为她认为她出去后,她的价值就是在国画和书法上,就是你(指美国丹佛孔子学院董事长屠新时,编辑注。)刚才说的空间很大,她也有这个打算。

  从内外两方面来说,实现全民化和全球化都不是很难的事情,关键就是我们要实实在在的一步一步的去做,比如说使10年实现了三步的跨越,我们再过5年,再过10年呢?我希望我们能够逐步的在王老师开辟的这条道路上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下来,你们国画系、书法系的,以后读研究生、博士生搞下去,怎么会搞不出来呢?你的价值都体现出来了,既然毛笔字大家都不会写,你会写,你不就体现出来了吗?很简单的道理,所以关键是我们怎么做,把作品做漂亮,不管传统还是现代。作品没做好,你提出再好的理念,你把论文写的再长也没什么用。
  
  谢谢大家!

  王冬龄:我们刚才讲话讲的都非常精彩,下面的讲话时间略微要控制一些。我介绍一下我们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高法根老师,高老师也是我们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的顾问,可以这样讲,他虽然是学医的,但是他的书法造诣各方面都非常的高。高老师是很忙的人,所以请他先讲几句。

  高法根:谢谢王老师,王老师平时给我很多帮助,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今天也是非常重大的机会。兰亭书法社成立以来,这次双年展在杭州,在浙江,甚至在整个中国,是书法界的盛典。今天我来的比较迟一点,我刚才听了几位发言觉得很有启发,很有感受,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只不过我没有这个水平,没有这个能力。
  我总是感觉到这个展览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今天我翻这本书的时候,一看这个封面设计,感觉到有新意。
   “无界”两个字是无尽的包容性,刚才我听了很多老师谈的国际性、世界性。其实书法非常古老,被很多人关注着。书法有自己独特的灵魂,独特的精神,自己的法则,但是书法历史也是容纳很多很多人,甚至所有的老百姓只要有条件,有基础都可以关心甚至可以参与。
  今天的政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一般民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对艺术的修养也有极大的变化,我们古老的传统书法艺术能不能跟我们现在的政治,我们的经济,我们所有的日常行为有所联系?这个方面,有很多艺术家,尤其是书法艺术家做了一些艰苦的探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古老的兰亭书法活动,当时也是非常包容,让所有参与人都感觉非常愉悦的背景下,王羲之的兰亭序书法艺术的魅力几千年以来吸引了这么多人进行书法的研究创造。
  我们这么古老的书法,它已经形成了具有巨大魅力的艺术体系,它能不能吸纳一些新的元素,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去像过去《兰亭序》时期那样来关注、参与,甚至成为自己生活的组成部分。
  我觉得兰亭书法社现在办这个展览非常有意义,而且这个展览的主题确立的也非常好。
  第三点,我们传统古老的书法艺术的精华在现在这个时代,怎么来发展?像我这样的人,是书法的纯粹爱好者,有自己的想法,可能自己高兴,让别人也高兴。现在我听王老师讲,很多国外的艺术家也关心我们中华艺术的发展,刚才有几位来自于各个国家的艺术家,他们同样关心作为中国民族独特的优秀的民族艺术,在今天能够跟全世界的书写有了联系,而现在用电脑了,但是书写有独特的生命力。
  在电脑的时代,我们书写的生命力是不是就此终结了,我看不会。比如说过年的时候写明信片,我是一定要自己手写,感情通过手写传递。
  当然也可以用电脑写,在座的很多年轻人电脑用的很习惯,可是每一个人不一样,我的孩子一直在国外长大,他没有放弃过用钢笔给我写信,这是我对他的要求,我说你给我写的信,除了电脑,更重要的你要用钢笔书写。
  我在想,书写的意义就像无界一样,每个民族、不同的国家,都会用书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自己的信息。我们各种活动,各种交流使书法艺术更广泛的书写,甚至跟电脑书写的活动有所联系,有人说这样对中国传统的书艺是一种不尊重吗?我认为,并不因为我们重视这样的创作,书法探索就会剥离了或者是无视书法精神的存在,我想,这次办的展览一样叫书法“无界”,它也会慢慢的联系起来,把书法艺术和生活当中的书写活动联系起来,这样的话我们会得到更多的书法爱好者,甚至全民,全世界所有人,来关心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谢谢王老师,谢谢我们兰亭书法社,王老师还有几位副社长,你们要带着我们就像今天一样,走出我们原来已有的书法活动的条件和范围,走向更广阔的范围,真正把我们的书法成为一个无界的艺术,谢谢!

鲁大东(书法博士、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成员):

  我也代表我爱人尤丽(原籍是瑞士人、编辑注),她下午因为有事没来,我这个发言是综合我们两个人的观点。刚才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他们都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我们书法怎么样走向国际化。

  看到这个题目里无界、全民化和全球化三个关键词,很有感触。前段时间接受了一个国外采访,有一个很有意义的故事,采访人说我在关于中国画的一个展览期间,开了一个班,向西方的孩子或者成年人推广书法,当时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接了70个班学习书法,每个班里面有20个人左右,他给记者提供这个信息以后,记者发给他的稿子里面写成了70个人,他认为不可能有70个班人次的西方孩子来学习书法,其实在那个展览期间,是将近1400个人来学书法,后来我们也做了几次讲座,讲中国书法是什么,中国书法是怎么写的,中国国画是怎么画的,实际上那段时间里面参观展览的人次非常多,对中国书法有兴趣的人也非常多。

  我们怎么样走向全球化,首先是我们作为艺术家、书法教育者有责任走出去向他们推广,因为所有的交流都是相互的,我们不是等着让人家来看我们,你行为艺术不发生的话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展厅当中,有中国人的作品,还有外国人的作品,放在一起的话,有什么感受?就是近30年的时间里有西方的留学生,或者西方来中国学习书法的这些人的水平在不断提高,这和中国美术学院的教育或者艺术家如王老师不单单在做展览或者是教学,是有关系的。我们必须要走出去把艺术介绍给他们,他们才可能有兴趣。不然的话,每天都是各种各样的信息,没有办法去交流,交流首先是平等的交流,他们要来我们也要去,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无界。首先是我们推倒这个界限,有一个界限是一个很强硬的障碍,但是实际上这个界限可能是不存在的,我们的文化足够强大,让我们能够跨过这个界限。

  实际上对全民化的问题也是一样的。王老师也一直在推广书法的全民化。实际上对很多的普通民众来说,他们看到草书,看到篆书,实际上也和西方人看书法差不多的,他也不认识。这方面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让他们知道这些,实际上就是我们作为从业者有责任去推广这个东西。

  魏林枫(中国美术学院留学生书法硕士、芬兰艺术家、美术史博士):

  我来补充一点,书法没有国界。

  艺术家一般不管这个概念是什么。西方认识中国文化,10年前认识中国那边有什么样的变化,变化当然是非常大,后来对中国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多了解这边有意思的故事。现在我来中国,因为中国文化有意思。

  应该关注在欧洲的中国艺术学院等,所以,我们欢迎你们到那里做老师。

  书法是中国文化一个真正的代表,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外国人来这里(杭州,编辑注),他们来中国学习,知道中国的书法,但对当代书法有可能不认识,当代书法和在西安看到的传统书法不一样,所以我到这里(杭州,编辑注)来。

  
  储楚:我感到很惭愧,为什么?因为王老师在中国书法界乃至于世界的当代艺术领域,贡献都是非常大的。我读王老师的博士,觉得这个压力不仅来自内心,而且是外界给这样的压力。今天这个作品在形式上也许是比较独特的,其实对于我来说,这个作品也是对我一直以来的创作精神的坚持。差不多有六七年时间是做当代摄影这一块。我的硕士研究生读的是中国美院的,现在读的博士是作为一个跨界。今天书法无界也是对跨界的博士生学习的对应,也是作为当代书法,怎么样从书法的概念去切入当代艺术,我其实一直在追求这样的精神。
  我早几年一直到现在做的是物非我系列,一直用摄影的形式做的,为什么我要从书法这样的一个手段来做我所关注的精神,这个精神其实也是我当下或许在面对的东西。
  这个书法作品的题目是关于庄子的一个果实,从这个画面看到形状,而这个形状就是果实的形状。庄子大家可能会比较了解,我不知道比较年轻的一代是否了解,因为几天以前早报记者采访我,一个非常年轻的记者。和记者说,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了解关于庄子,关于老子、孔子,像中国启蒙文化的诸子百家的精神,或许你会听到,但是他们其实是中国文化最早的一个形式,也是一个积淀非常深的形式。因为我现在也在读。对于我来说,虽然我这样的形式是比较当下的跨界的形式。但我很早就开始练习书法,一直坚持唐代的书写,到后面大概是差不多20多岁的时候,做设计专业、油画,然后又转到摄影,现在又是书法,一直在跳跃,一直在追求自己所要的东西。虽然我从5岁开始学书法,但我到20多岁都没有办法说,这个字好那个字好,没有办法去看。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当下年轻一代要去思考的问题,也会觉得传统的一些东西到底写什么。但是可能从书法作品看到当代的抽象的形象,或者用另外一种形式来表示的时候可能会打动你们,也可能会打动西方的一些观众。所以我现在从这一点去做这样的事情,希望能够有些收获,但也要谢谢我的老师和我的朋友对我的一些关怀,甚至包括批评,谢谢!

  阿萨: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我已经在美院读第四年,我一直是读书法系,因为书法的历史很悠久,而且书法里面的文化底蕴都非常的丰富,不管在创作方面还是理论方面,我都觉得非常有意义。
  对王老师今天的书法无界,我也非常有兴趣,因为我觉得它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我不知道全民化到全球化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多少的艺术家特别是书法界艺术家的努力,但是它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不管是在国内或者在国外,书法应该有它更高的地位,因为它的文化涵义非常深,很多老师也提到了向国外宣传书法是一种互动的行为,它不是一种单方向的。
  我在中国美院已经是第四年,我觉得中国美院的本科生,特别是他们的技法方面是很成熟的,虽然每个人有不一样的问题,但是在创作方面,我觉得他们还应该吸收一些更可以打动观众的,他们自己的个性。我不太清楚是不是应该强调个性化,但是作为艺术家,你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览会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就是打动观众的心,只有这样那些观众才会对你的东西有感想,他们可能以后会想去学习这个东西,他们以后有机会的话,会发展这个东西,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艺术的历史用我们自己的行为把它写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觉得一些西方的艺术家,他们也需要吸收一些特别是像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

  我的见识比较浅,谢谢大家!

  柯林(罗马尼亚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大家好,在国外宣传弘扬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西方人学习书法,了解中国文化,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特别是对没有汉字文化传统的人来说,他们研究了解中国文化的最大的困难是汉字。
       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而且是弘扬中国文化的艺术,特别传统,对外国人来说,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他们肯定必须把汉字学好,对汉字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
       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我认为可以使用书法这个艺术,在国外帮助、支持外国人学习中国的汉字,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
       我为什么说这个?因为从我的经验来说,我在罗马尼亚,通过其他国家朋友的一些沟通,发现了很多人虽然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会说中文或者不会写汉字,看不懂汉字,但是他们对中国的一些传统艺术也是感兴趣的,特别是对书法,他们虽然看不懂是什么意思,这些用毛笔字写的字是什么意思,但是还是对这个有非常大的兴趣。所以为了能够让他们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我觉得书法也是可以作为传播汉字的载体。我希望在中国这样的活动,像书法无界这样的活动,未来会更多的进行一些和其他国家的艺术方面的沟通。
  就这样,谢谢大家!

  宗绪升:
      今天参加这个论坛,想起王老师有一句话:让传统更传统,让现代更现代。03年我们在现代书法研究方面,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来的是为了现代书法来的,我们是探索现代书法,王老师没有给我们安排一天有关于现代书法的课,当时觉得很不满意,后来到结束的时候觉得王老师说的太对了,中国文化很奇怪,越想往传统深入,你往往会适得其反,王老师真的是高明。
  第二句话,世间万物皆书法,当时已经以为是开玩笑的,但是王老师作为艺术家一直在思考,一直到今天。我们现在做书法教育缺少的就是这种思考,王老师说这句话,十年前讲的。世间万物皆书法,一直到今天从全民化到全球化,王老师一直在做这个事情。
      中国书法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哲学的核心是书法。如果几年前看到王老师这句话,我想从另一个空间的哲学看书法,这是一种真实的全球化的问题。还有刚才同志讲,有关书法,爷爷不搞,爸爸也不搞,到他这里能搞吗?书法不是真正要去操作,而是你要有这个理念。谢谢!
  王冬龄:我们要隆重介绍一下白教授和韩教授,是我们中国美术学院的书法专业顶梁柱,都是博士生导师。韩教授可以这样讲,对南北的气势、灵气全有了,他在中国美术学院读硕士,在首师大读博士,然后又回来在书法创作、学术研究方面是一个高峰了。
  韩天雍:非常感谢王老师对我的褒奖、厚爱。我一直承蒙王老师的厚爱,有很多重大活动都积极参与,同时也写了一些作品。
  我感觉这次展览有两个特别重要的特征,一个是开放性,一个是学术性。开放性是有16个国家,167件作品,有些作品不是从书法本体,他是纯粹的书法家,但是他可能是酷爱艺术的艺他门类的,这正合乎王老师的主题——无界,书法呢?不是原来的像一个高不可攀的贵族专门把玩的东西,现在书法要走向全民百姓家,我想在中国可以说一流的美术馆办这样的展览有它特殊的意义。
  今天在展览之前,和辽宁省主席,也是的中国副主席聂先生谈。他就说,浙江像王先生这样的酷爱艺术,有非常强烈的号召力这样的人,同时又在浙江美术馆办这个展览,是独一无二的,得天独厚的,既有很高学术领袖的人物,还有最好的场馆办这个展览有它特殊的意义。王先生有一个开放的胸怀,全球的视野,个人魅力的强大感召力,所以他能够一呼百应,这是他个人学术的魅力。除了在这浙江美术馆一流的展馆之外,我更重视的是现代书法的价值,可以说王老师在现代书法方面,纲领性的文件,我觉得非常的全面,从哲学、美学到使命感、责任感,这几点我感觉写的非常到位,王老师是把中国书法的传统以及现代的书法搭建一个非常好的桥梁,这样的桥梁必须要有一个领军的人物,王冬龄老师是当之无愧的。
  日本的现代书法人士对中国流行书法家如此重视。当然,前些年王老师搞的一个现代书法展,也是把他隆重邀请过来,除了王老师这样一个很深入的分析之外,之后他也是对中国文化的拓展,他认为中国书法可以说是书法的故乡。日本有很多学者一生致力于书法研究,这些人一直是把中国的书法和中国古物传到日本的,然后日本把这些东西奉为国宝。

       王老师写的现代书法论纲,完全是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点上来写。我们知道现代书法从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一直在走,差不多近百年的历史,但是文字上有它的假名,有他特殊的文字,但是中国的现代书法起步,要比日本现代书法晚,但是如何走出一条和日本、其他国家不一样,而又是一个领先的现代化书法道路,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王先生肩负了这样一个历史使命,这样纲领性的思想,完全比日本的境界要高,站在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佛家三大精神支柱基础上,总结出这样纲领性的文件。在这样一个主题下办这样的展览,应该说顺理成章。
  现代书法无界限,除了书法家,除了艺术家自己在书斋里研究之外,也应该把书法通过传统的国粹文化的交流,介绍给全球,使之全球化,这也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对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提出全球化具有前瞻性,学术性,以及艺术家的使命感。而没有到这个份上是想象不到的,王先生提出这样的学术观点也好,方法也好,可以说正在当下,在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今天是顺理成章的,和前10年前书法的脉络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始终是一个是学术上非常成熟的发展的方向。
  今天上午因为民主党派有一个活动,也是匆匆忙忙看了一大圈,下午在苏东坡纪念馆又要讲两句话,代表国际茶文化社科院讲,所以今天晚来了,应该说这个作品看的并不是很多,并不是很仔细,但是我感觉在全国非常有影响,包括非常有个性的作品都在内,同时这些书法家又有意识的带有创新,把以往的惯性的创作思维完全打破了,所以这个展览非常吸引力,非常美好。我想这个展览有它的历史性的,谢谢大家!

  王新元:
      谢谢王老师,谢谢斯老师。我以前是搞时尚的,我今天很高兴,王老师今天应该是四世同堂了吧?学生的学生的学生都在,而且还有这么年轻的能有这么多在这听这么枯燥的书法,后继绝对有人。我是在时尚界开始是玩票,后来受王老师的影响觉得很有意思,后来有一个时尚界的媒体说过一句话,他说时尚界的人从来没老过,书法界的人从来没年轻过。时尚界的人没有那么劲就玩了,但是书法界的人如果一有那个就完了,有火气字就写不好,后来我觉得可能我年纪慢慢大了,所以我退出时尚界,我进入书法界,跟着王老师学习书法,越学越有意思。我这个论坛就参加过两次,以前都是时尚界,但是第一次在王老师在北京的的课上,杨澜主持,有那么多名家,那次觉得太震撼了。这次我确实学到很多东西,各位老师有很多高见,谈到很多学术性的东西,我当时就在想这些老百姓听的懂吗?我看到王老师提到的从全民化到全球化,从专家到全民化可能有一个重要的形式,我认为全球化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年轻化,因为我们搞时尚的品牌全是年轻人的服装,所以你看现在所有的大牌是没有一件是胖人穿的,这是年轻化的一个倾向。如果书法要走向世界,走向全球的化要年轻人喜欢。今天看了这么多年轻人在这感觉特有希望。书法在浙江,在全国来说浙江走在前面,如果王老师我们5年后,10年后中国经济腾飞起来的时候,在国外看在王老师的书法像在看中国看当代画一样,我觉得中国文化已经发展的非常好了。
  斯舜威:从时尚界的大腕能够转身到书法界这本身就是说明一个逻辑,现在毕竟是一个时尚社会,我们传统的书法也要时尚这个方面靠,但是怎么靠,我们要值得考虑的,所以希望你能加盟到兰亭书法社里面来。
  夏一鹏:
  很高兴参加这样的会议,我也有很多的收获。
  我觉得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应该说全民化这个事情已经在做,已经在路上,我是这么一个概念。至于全民化,什么叫全民化,书法全民化是什么状态?我们好好的想象一下,我感觉有这么几点,很狭义的看是人人都写字,人人都是书法家叫书法全民化,从中国书法的精神,到传承的功能,在我们国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挥。第二个,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把书法作为传承中国文化的功能,这个功能在当今社会在我们国家发挥的怎么样?这就是全民化的作用。第三个,在书法当中传承了中国人的审美理想,这种理想能够在年轻一代,以及未来的青年人当中能够更多的被接受,这个观念能够在中国人一代一代的传承,我觉得这个非常的重要。现在都在重视,寻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国人的精神在哪里?我看到有一段话,说一个民族的生存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最有代表性的问题,这个民族精神如果没有了,这个民族在也不会强大的,如果有这个,民族不在也会重新振兴,我觉得这个话讲的非常好。我想书法的全民化要书法家做一些交流,传承,精神使命,传承书法里存在的中国精神,中国书法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点观点,全民化的提法要落到实处,开展书法的活动,大型的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受到书法的熏陶。从我的教学经验等等来看,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浙江高校也好,杭州大学也好,很多人热爱书法,身边也有很多领导,一些文化人,包括经商的人都在学习书法。另外一个就是书法教育,一个是以书法为功能的教育,能够尽量的告诉大家书法是什么,它的美在哪里?它传承了存在了哪些中华民族应有的精神,审美等等,这些是从书法本身的角度。另外是以书法为载体的角度,也非常重要,通过书法使我们的年轻人受到文化熏陶,能够使民族精神更好的传承,我们能够在这些方面做些什么,我们在做书法全民化的是做什么样的事情。谢谢!
  翁志飞:
  关于全民化,王老师办这个展览,现代书法追求形式的尴尬,重新回到人的精神本身,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关于现代书法的教育,我也是在教学的第一线,现在的书法教育确实是不容乐观,大学生是很差,不是一般的差,很多人到大学以前没有书法课,还有一个小学教育存在一个问题,书法学习还停留在表面,没有书法的训练达到跟我们接近的程度,所以产生了一些问题,就是说在书法的关键始终没有做好,这个就是说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经常提到一个观念就是,这个是技法层面的问题,刚才大多数人讲的我们要走出国门,有机会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也是宣传书法的能力,欣赏的能力,这个能力发展起来也比较难。
  还有就是我创作这件作品谈一点体会,我的作品其实也是我的日常书写,我平时到大学谈书法,跟古代书法家的碑文差不多,我在写这篇作品的时候我不能看到整个作品,我不能放弃,今天才看到完整的情况,总的情况整体性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这个作品用了两天的时间,我创作这件作品也可以想到王老师创建大作品的艰辛,技法和体力都消耗了以后精神呈现的一种状态。
  我就谈这三点,谢谢大家!

  郑利权:大家好,我觉得书法无界这个问题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现在时代弘扬全民书写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学术意义更加深广,因为往往一般人会混淆这个概念,但是这个看似相同的概念,却蕴含着深厚的意义,书法的本体意义,比如说书写,第二个是写字,第三个是书法,第四个是书法艺术。一般人感觉差不多的,但是从学术的意义去讨论,四个观念完全不同,截然不同,只要你混淆了任何一个概念,你对书法可能就会缺乏基本的定位,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和环境形式之下。

  我提几个概念,书法全民化有它的理论基点,首先要明确这四个概念之间不同,我们提倡书写还是提倡写字,还是提倡书法,或者提倡书法艺术,完全不一样。所以我的第一点观点就是说,提倡书法的全民化涉及专业属性,首先要打破专业化、业余的界限,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书法的身份属性是完全打破的,所以这个就是书法无界的问题,身份不打破,书法不可能全民化。你还是用专业书法和业余书法来划分书法的话,对业余书法家他是什么样的身份。所以在古代,你说苏、黄、米、蔡是业余还是专业,分不出来,完全没有界限,只不过是趣味的不同,没有界限。

  第二个观点,书法的书写瓶颈,艺术的瓶颈,书法一旦扣上了艺术的帽子会极大缩小,因为书法艺术要求一个人变成一个艺术家有多少困难,而日常书法是非常的方便,只要拿起毛笔就可以写,所以必须要打破书写和艺术的界限。这个是我的两个观点。

  最后是书法无界,艺术有界,要弘扬全民书写必须去掉艺术的帽子,必须进入到日常书写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类似民间书法,其实书法没有民间和官方之分。所以我是很同意张老师刚才的观点,书法没有传统和现代之分,其实真正想起来确实应该没有界限,书法就是书法,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明代的书法对宋代的书法就是一个相对的时空概念。谢谢大家!

  童:各位朋友下午好,听了各位的发言很有启发。这次兰亭书法社承办的双年展,应该说目前看来反应很不错,水平也比较高,范围也比较宽,声势也比较大,这个无界的主题做的很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下午这个论坛同样出了好的题目,从全民化到全球化,这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和世界的视野来讨论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搞书法的人一个心结,总想把中国最传统的艺术推到世界上。因为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是一个潮流,特别是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信息科技发展和现代的交通业结合以后,人的能力可以作用到很远。以前由于空间的关系,使全球化不像现在这样联系紧密,而目前人通过电子信息,他的意思可以传递到世界任何地方,人通过现代交通,很快就可以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在这样的条件下,全球化的进展非常快速。首先我们经济全球化,也是最近的30年飞速发展,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造成了整个世界经济的重大变化,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上个世纪开始讨论的问题,很快来到眼前,而且程度是非常深快的。
  第二个是环境问题的全球化,19世纪、20世纪的二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创造了重大的财富,在这样的情况下,环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才有09年的哥本哈根,将近200个国家元首讨论环境问题,所谓叫地球村。说化石能源煤炭和石油最多能用200年,如果说平均气温上升1.5-3.5的话,有70%的物种会灭亡,所以变成了地球村,所以环境问题也全球化了,国际政治格局也是全球化了,现在每个国家都把自己放在世界的范围内,在整个政治格局里面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包括美国插手的国家,从南斯拉夫开始一直到海湾进行的各个地方的热点,无不是一种政治的全球化,以前没有到这种程度,以前的两级世界是以地域划分,当然也是由主义划分的,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划分。还有现在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普世价值的全球化,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尊严,对生命的尊重这个已经变成了普世价值,而且形成的非常快,我们中国讲的以人为本,资本主义讲的人文主义,都是表明价值已经形成了全世界的价值。
  但是这些全球化里面必然要形成文化的全球化,或者叫交流和融合,但是文化是最难交流最难融合的,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特别是最近这一段时间展现出来的宗教冲突,伊斯兰教爆发的抗议活动,宗教的差异现在更加激烈,甚至由于这个引起战争,所以文化的交融,文化的全球化可能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因为的人的血液里面就有文化的印迹,它展现人们的价值观,人们的性格,所以文化的全球化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是随着经济、军事、世界各方面的全球化,文化是要走向趋同走向包容的,所以东方文化怎么样走向世界,同样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媒介,或者是一个切入点,或者是一个载体,我想书法是最合适的,这个责任落到中国书法家的身上,中国的文化要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的接受中国文化。因为书法有这样的特点,中国的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象形文字为主,本身就是有一定的神秘性,有一定的世界冲击力。而且中国的书法本身有强大的中国传统自觉和文化思想的元素,所以我们书法包含了儒释道,一定是深深的引到我们血液里面去,没有这样的哲学精神,书法就是写字,所以看似简单的书法包含了很多中国的文化的元素,书法和经学结合一定是不得了。
  第三个书法本身就是艺术,爱美之心人人有之,通过艺术的方法来输送文化是最容易被人所接受的,书法是有美感的,艺术有共同语言,所以我想其他的文化很难像书法这样便捷,而且有这样比较大的内涵,又是一种艺术的形式,给大家美感的形式输送出去。但是中国的书法要走向国际化,全球化,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历代书法家,从隋唐去日本,清代也是在日本、东南亚一代。当代的书法家,一直在探索中国的书法怎么走向世界,走向全球化,但是还要创新。中国文化走向全球化有两个最大的障碍,一是外国人对汉字很难认识,不认识汉字搞书法很困难。第二个是审美的差异,他看中国的书法和我们中国人看书法是两个概念,他看的是审美的抽象画,所以审美的差异和汉字的难异很难送到国外去,让它变成普遍的一种行为。现代书法的搞当代书法的书法家们也做了很大的探索,也包括王老师,日本的书法就是要通过一些是字非字,非字非画,一笔一划的形式来抽象字的本身的意义,来模糊掉中国书法特有的传统美感,和国际结合,把书法认字的障碍,和把艺术认同的审美价值的障碍这两个抽象掉了,变成非常前卫的书法,这无疑是一条很适合的路子,这也是外国人的一个口味。我觉得这是一条路子,这对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子,毕竟是我们把汉字本来的文字意义消失了,或者是传统美感没有了,它代价就会很大,所谓它的文化的承载力,中国传统文化承载力也就大大的减弱了。我们还有没有别的路子,所以书法要创新,创新才能走出去,书法什么形式送出?如果是艺术的形式送出一定是精英,这个精英艺术在中国很难统计,更何况在国外,所以我们要改革成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一种教养的书法,这里面还有一条路子就是本身的书写过程,就是书法要和道结合,这个道要追求一种教养,宗白华讲孔孟之道,对社会来讲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石就是礼乐,礼是秩序,乐是讲和谐的,这个基础上它有一个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气,中国书法也是作为一个形而上的道,因为它有一些传统文化的内涵,但是如果把过程连接起来,我觉得这个过程是个道,所以我觉得应该把书法的整个过程进行重新的回归,在古代写书法也是一件很庄重、很庄严、很严谨的事情。是一种教养的熏陶,无论文化高低,无论认不认字,无论写的结果好坏,这个过程就有很多的文化精神在里面。
  所以我想提倡我们书法走向国际化,起码有两条路要走,一个是现代艺术、现代书法,一种是我们把书法作为一个道,但是这个和日本的书道不一样,日本有两个内容,一个是用哲学的精神,哲学的美里注入到写作里面去,另外一个是追求笔墨,书法技巧的道,类似于茶道的道。吸收更多人的来参与到这个过程,从这个过程来感受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个可能也是我们要研究的一条路子。
  谢谢大家!
  斯舜威:关于无界,其实我已经在报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文章,观点也都阐述了,我要讲的就是现在想的几个问题,当今社会、当今世界、当今中国,同历史上任何时期不一样,它发生了激烈的变革,当经济强盛之后实际上社会上许多事物都需要重新定义,中国应该已经到了全球总量第二位,它对政府经济、文化、艺术各方面都会发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刚才我听了张老师的发言之后很激动,从“书非书”到“无界”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很可能在书法发展过程中会留下我们的印记,表明某个阶段。
  我讲三个意思:
  一是在全球化时代,在经济强盛之后,书法的含义应该重新定义。因为刚才讲,原来非常传统的书法几千年延续下来到这个时候不变是不可能的,电脑、手机各方面都出现了,改变了世界的方式,这个时候书法家不变是不可能的,它的路是会越走越窄。所以王老师提出无界,这表示对变革的推动。你更加时尚也好,用抽象表现也好,现在书法实际都是各种可能性,对书法重新定义,这是我的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书法家的身份也要重新定义,像传统书法家到了现在,他的角色可能有了变化,王老师非常强调他的自我身份是一位现代艺术家,一位国际艺术家,他不单纯是一位书法家。实际上我们在座的不少的书法家也有多重身份,还有其他领域都涉足了,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所以身份是多重的,现在社会上五花八门,各种领域都在相互渗透,所以我觉得书法家的身份也需要重新定义。至少我们像王老师为首的兰亭书法社表现为一种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像王老师这样的书法家完全可以安安静静,他没有必要搞大量社会活动,搞大量社会活动搞的心理憔悴,许多事情都打乱了。这几年好多事情我都是在半夜里面想到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书法事业做一些事情,这是受我们王老师的影响,在书法上绝对不是单纯的书法,各种可能都有。
  第三个我觉得书法社团,书法展览,书法活动样式也应该重新定义,原先最老的是像兰亭聚会,现在的兰亭书法社是一家传媒来创办,而我们参与人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来加盟,像大型国企的老总,像这样的话,各方面相互交融,我们的社团活动形式肯定不是完全传统的东西,包括我们的展览,我们的论坛,加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特色。
  这三点研究了书法的重新定义,书法家的重新定义,书法活动的重新定义。我的意思并不是要改变传统书法,我们还是传承为主,但是到了这个特定社会、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有新的元素加进去,假如我们的新的元素成功了,我们就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了一千年,这个一千年是一个阶段,流淌了两千年,两千年也是一个阶段,地形地貌非常特殊,出现很大的巨浪。我们今天兰亭书法社要做的工作就是改变书法市场的一些东西,可能后人在看我们的时候,我们有些事情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是我们的进步。
  最后我讲一点,关于全民化到全球化的意思。有的人说,全球化发展不可能的,我说的全球化不是每一个老百姓都做书法家,这不可能的,只是说我们的书法要更加普及,我的想法就是书法应该有不同的范围,不同的层次,最基础的层面。我们不能要求它从传统书法家一样,上升到道德层面是做不到的,甚至像一些国外的朋友,它的弘扬和我们在做的书法也是有一些区别,包括一些外国朋友他们只学会四个字,他一辈子就写这四个字也是一个书法,只不过它的书法是比较浅的。当我们国内的许多人低层面过了,有了兴趣去学上升到高的层面,到了最高层面的人,他的书法必定是同中国的传统哲学上升到道德层面,像王老师做的书法含义在这里,王老师的书法展览也做了这样的方面。书法成功了,就是大师级。
  王冬龄(兰亭书法社社长、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冬龄:我首先再次代表兰亭书法社对大家,特别是我们在座的,表示很诚挚的感谢。

  实际上我们今天有这样的局面,都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一方面是我们浙江本身的文化,浙江的文化积淀深厚,第二,浙江的中国美术学院。实际上我们也做过这些工作,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请外国人参加,实际上,我们和他们都觉得必须真正的推动书法。书法的指引,就是要靠一批有志向,有水准,有艺术能力的人拥有书法事业的真诚热情,共同来推动,特别是作为国际研讨会,不能少于四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今天是超过了,美国的屠新时先生,芬兰的朋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朋友,还有新加坡的朋友等。

  刚才诸位讲得非常好,有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他们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讲的很有逻辑性,很有学术观点。对媒体的朋友,也要表示再次感谢,没有媒体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要推动全民化和全球化也是太局限了,有了媒体的参与和支持,如虎添翼,我们会做的更好。

  关于书法的认识,我们提出了“书法无界”和“全民化和全球化”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认识到20世纪的世界,变化是越来越大,我自己亲身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变革,文化的超越改变,特别是书画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我们当下有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书法意识能够成为当下的,不让书法作为一个已经失去现实意义的东西。

  其实中国的书法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我们在座的研究专家是宗先生,他的硕士论文是研究这个观点的。这个观点是熊秉明先生在法国提的,熊秉明先生作为教授的子弟,又是雕塑家,他的哲学修养又是很高,他曾经提出了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因为他觉得中国哲学比较注重身体力行的,所以他觉得是这样的。然后他的挚友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也在香港这么说。这个观点,书法界有不同的意见,后来我觉得因为书法和汉字的关系,汉字是书法的一个载体,这种密切的关系,加上汉字书法应该可以讲是中国文化核心里面的内容,门类,因为汉字在世界的文字里面是独一无二的,汉字是意、音、形,因为有书法的书写,所以使我们汉字具有了生命和情感。书法是东方艺术最根本的代表,是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特殊魅力的。

  我谈我自己个人的体会,美国大学邀请我去美国讲学,那个时候是89年的3月1号,在上海看电视的时候,中美关系非常好,那个时候也有老布什到北京。到了美国不久。在美国生活四年,我再回来,回来之后就真正体会到书法作为中国最好一个东西,不能光是中国人分享,或者是在有汉字文化圈的人分享,也应该让西方人分享,因为西方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音乐,我们也应该把东方的文化让他们学习,所以我在美国教了一些学生后,一直致力于这个方面。

  好多年之前,我要去国外写大字,当时樊小明(音)给我讲,不要把这个事情做的俗套,但是做了之后,应该说效果还是很好的,樊老师的意思是我们不要把写大字变成杂技,我觉得关键是写字的艺术家本身的修养,实际上,书法能够成为全球的有艺术见长的艺术,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是有这方面的体会。我觉得应该是从今天开始,我们兰亭书法社的一个学术的旗号明显打出来了,我们要实践这个国际化,真的为书法的全球化事业作出一些贡献。

  刚才讲了,中国美术学院是非常重要的,在座的我也是你们的校友,因为当时书法还是在国画系。从现在开始,特别是年轻的同志一起参与,共同将书法事业做好,书法无界,陶冶人的性情,提高文化修养、艺术审美能力,这样真正把书法提高了,有信心把书法的意识弘扬广大,从全民到全球,谢谢大家!

来源: 兰亭书法公社  作者:  编辑: 郑一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9 13:10 , Processed in 0.10675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