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特别报道——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23:1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特别报道——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

本报8月19日第305期用八个版推出了历经数月策划、组稿完成的语文教学特别报道,现将所有稿件收集如下,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本报还将组织关于语文教学的后续讨论,欢迎大家来稿:zgjsbxzfh@21cn.com

    编者按:语文被很多人看作是最简单又最难的学科,其问题之复杂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甚至有人说语文是个“陷阱”。经过数月的酝酿和多层次的采访、约稿,本报推出一组关于语文教学的特别报道(B1-B4,C1-C4)。我们不敢奢望通过几篇文章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唯期盼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相信总有一天,“陷阱”会被填平,上面开出美丽的花朵。

开篇: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本报记者 翟晋玉

教什么: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问题
 
  文学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晚年曾提出一个缠绕语文教学百年的问题:“语文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他认为,语文教学之所以“少慢差费”,几十年无大的改观,根源在于对此问题没有很好的解答。已届耄耋之龄的叶老对此心急如焚,呼吁语文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加紧研究,并期待自己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答案。
  遗憾的是叶老没能如愿以偿。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对这一问题语文教育界仍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在和一些语文教师聊天中,记者听到许多语文教师反映“不知道语文到底该教什么”,不少语文教师甚至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书了”的感叹。
  如何确定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不管是在专家还是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中,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这个问题被认为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然而,在上海洋泾中学校长李海林看来,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不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而正在于教学内容:“该教的没教,不该教的乱教。”
  “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不管是在语文课程层面还是在教学层面,不管是整个语文教学还是一个单元、一节课,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教(学)什么’。”兼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的李海林说。“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存在的。比方数学课,教什么直接反映在教材上,由教材呈现给教师和学生”。
  但语文课不是这样。“在语文课中,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课文中,在教师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在学生开始学课文之前,他们是不知道的。”
  于是,“教学内容是什么”这样一个在其他学科里教师开始实施教学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由于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使得“这一次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在没有本体创新的情况下的改革,是在沿袭旧有的‘本体论’内涵下的改革。”这带来三个结果:一是架空语文课程与教学,使语文课程与教学凌空蹈虚,浮在半空,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二是迫使语文教学走向泛化和插足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学失去自己独特的学科内涵。三是在实际的语文课程中“垃圾知识”泛滥。
  在李海林看来,语文教学内容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继续推进的拦路虎,这个问题不解决,语文教学改革就没有出路,就会半途而废。对教学内容问题的忽视和规避是当前语文教学各种问题的根源:形式上表面上的问题解决了,而实质上深层次的问题依然故我。
  “这种‘闪避’的结果造成,一是泛化了语文的内涵,‘语文’成为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二是取消了文本的确定性,文本成为一只软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捏成什么样子就捏成什么样子。”
  李海林认为,这种“泛语文”、“反文本”倾向“对语文教育来说是致命的”,“它从根子上把语文教育的实质性内容从内部掏空,使语文教育空壳化、空洞化、空虚化,使语文教育失去了作为一门课程的确定性和实在性。”
  
以知识系统为序组织语文课
  
  事实上,从叶圣陶开始,一代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就对语文应该“教什么”作了很多探讨,试图确定语文的具体内涵,厘定语文的界限。叶圣陶反复强调“语文有自己的专责”,要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专门化”。可惜这些思想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1979年3月,在庆祝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叶圣陶强调:“特别需要调查和研究的是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为了培养学生应有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究竟应该训练哪些项目,这些项目应当怎样安排组织,更符合循序渐进的道路,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生前主张,学习语文应该进行“技能拆分”,他多次以打乒乓球的活动做比,反复重申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无论阅读还是写作,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技能,一种非常复杂的技能。对于这些复杂的语文技能,只有拆分后分别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也曾指出,要搞好语文教育,就必须“搞清楚语文教学规律,按规律办事”。“连画画儿、唱歌儿那些艺术活动都有规律和知识可讲,讲了就有指导实践的作用嘛,为什么独独语言不行!实在需要从传统加于我们的忽视以至否定语言知识这个桎梏中解脱解脱了!”他呼吁:“要加紧研究有关说话、读书、写文章的科学的知识系统,把教学这些知识和指导运用这些知识与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科学地组织起来。”
  张志公认为,12岁左右的儿童对语言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和足够的实践活动,进入初中之后,应当并且完全可以像其他各门学科一样,以系统的理性知识为先导,并以知识系统为序,组织全部语文课。“这样就可以打破若干世纪以来语文教学不科学、无定序、目标不明的杂乱无章的状态,使之有个章法。”
  张志公强调,改进语言教育必须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做全面考虑,而不能“都像交通警察一样,各管一段,不通声息”。“从学前教育开始,到大学教育基础课,语言教育的内容,以及各个阶段应当达到的要求,要有通盘考虑。这是很重要的科研项目。为此,就要开展调查研究。”
  然而,令人遗憾而又奇怪的是,时至今日,这些方面的调查研究仍然极度缺乏。
  “语言教学,首先是汉字的掌握和词汇的积累。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掌握多少汉字,积累多少词汇,才能够达到‘培养和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有了总的量,每一个阶段应该达到多少,阶段与阶段之间应该有多大的梯度,等等,我们没有量的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主任兼语言分社社长王本华说,“小学语文教学中到底教了哪些常用字,这些字的出现有没有一个大体的序,这个序是怎样的,等等,没有量的研究。”到中学语文教学中,这个数字就更是模糊了。“不仅找不到先后出现的序,就连到底增加的是哪些字,也从来没有作过统计、研究。”
  “进一步就是词汇的组合,组合成短语、句子……句子组合成句群,句子、句群组织成段,段组织成篇等,都有很多值得研究,特别是需要作定量研究的课题。”
  “如果我们对这些内容一个个地作量的分析,最终给它们排出一个序列,一个适合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的合理的序列,那将是功德无量的。”王本华说。
  
构建能有效达成新目标的语文知识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课程的本体在课程内容;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李海林认为,“目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就是对‘教什么’的问题在理论上的毫无建树与实践上的全面落空和严重缺失”。“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迫切需要一个明确的课程论立场,即对教学内容的明确、具体的审议与建构。”令他感到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并没有进入这一次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设计者、领导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视野中。相反,这一问题被有意无意忽略,甚至干脆把它撇在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范围之外。其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对语文知识问题的彻底放弃和回避。”
  针对有人认为语文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教给他们知识的观点,李海林认为,我们传统所指的知识,主要是指陈述性知识,而没有包括程序性和策略性的知识。事实上,在广义知识观中,不仅关于客观事实可以知识化,关于人的技能、方法、过程、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可以知识化的。“只是,这里的知识,不再是过去我们理解的狭义的知识了。过去我们的思路是:这个知识不符合语文的本性,所以我们就不要它了。淡化知识教学的观点,就是这样来的。而现在我们的立场是:这个知识不符合语文的本性,那么我们就重建一个符合语文本性的知识系统。”
  对此,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语文知识’。在我看来,学校的‘语文知识’不是太多,而是近乎没有。”王荣生指出,很多教师不给学生知识上的指导,而是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固然有对的一面,离开了游泳的实践当然与学会游泳无缘,但是也不能以为把学生扔到水里任他们扑腾,就是我们语文课程的样子,甚至是唯一的样子。
  “一方面,对优秀教师所创制的教学内容,我们尚缺乏细致的总结和提炼,另一方面,那些在教学中往往是不自觉的、即兴的、无理据或者仅以‘我以为’的个人性反应为理据的教学内容,从来没有被要求作学理的审查,从来没有被要求验证它们与目标达成的关联。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状。”于是,一些语文教师“对着新标准,苦思教什么;拿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些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
  在王荣生看来,与课改新目标相匹配的能有效达成新目标的语文知识,“几乎还是一个待开发的荒野”。“没有纳新的血液,旧内容就成为必要,尽管有反思能力的教师真心地斥责那些旧东西;因为生命需要血液维持,因为课堂里总要‘教’点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除旧是靠纳新来实现的,没有纳新就不可能真正除旧。语文知识的纳新,建设达成新目标的新内容,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当前最为重要也最为迫切的任务。”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在等米下锅!这是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李海林强调,当务之要是将语文知识问题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并展开认真研究。“知识创新是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它牵一发而动全身,成一点而活全局。现在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能不能突破这个难点。”
  李海林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同时着手:一方面,需要学科专家与课程专家合作,系统开发出新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这个任务在很长时间内要靠广大语文教师自己摸索,教师把自己在每篇课文每堂课零星开发出来的“新知识”与专家的研究成果融会起来,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形式加以确定,从而完成“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历史重任。要尽快改变目前课程专家、教材编写者与一线教师各自为政的教育现状,进而形成有效的合力。只有通过这些各有所长而分工不同的专家教师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解决“教学内容”这样全局性的重要问题。
  在李海林看来,当前语文教学正面临重大转折,“语文教学本体改革”时代已经到来。


其他文章:

记者翟晋玉:语文:分科教学效果更好
文章链接:
http://www.chinateacher.com.cn/news/2009/0819/8827.asp


小学名师谈语文教学(于永正、王崧舟、薛法根)
文章链接:
http://www.chinateacher.com.cn/news/2009/0819/8825.asp

中学名师谈语文教学(钱梦龙、李镇西、王君)
文章链接:
http://www.chinateacher.com.cn/news/2009/0819/8824.asp


温儒敏: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
文章链接:
http://www.chinateacher.com.cn/news/2009/0819/8822.asp


张朋朋: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从根子上找原因
文章链接:
http://www.chinateacher.com.cn/news/2009/0819/8823.asp


王元华:答案标准:一个关乎语文及课改全局的微观问题
文章链接:
http://www.chinateacher.com.cn/news/2009/0819/8821.asp


张大文:向教学规律索取语文教改的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23:12:07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郑碧筠]

(广东省鹤山市教师进修学校,广东  鹤山 529700)

摘要:在现行的基础教育框架下,语文教师要拓宽语文教育改革的空间,寻求自身的专业发展,除了要有坚定的信念,树立有可为的思想外,还必须着眼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转变上,切实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变“纤夫式”教师观为“牧者式”教师观,即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帮助者、保护者,而不是他们的替代者,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将语文课堂变为激扬学生生命的课堂,相信儿童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欣赏儿童生命的自然表现,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当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生本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传统语文教学的陋习,初步建构起了既各具特色又有普遍意义的教学理论与模式。语文课堂教学焕发了勃勃生机。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与现代化建设对人文精神和语言文字能力的高要求,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总体上却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源,是我们长期处在扭曲的考试文化的笼罩和频繁的考试控制之中。而这又与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为主的“师本教育”不无关系。教师们深知其危害性,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与制约,难以找到合适的改革路径。久而久之,教师们就迷失在应试教育体制的空间里,默认了教育教学现状,日渐销蚀了改变旧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决心。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勇于承担改变现行语文教育之现状和革除师本教育之陋习的责任,努力拓展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空间,寻求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途径。然而,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师在寻求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面临的问题或矛盾还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素质教育和片面追求应试的矛盾
一定意义上,素质教育和片面追求应试的教育构成了我国目前教育的最主要的矛盾之一。许多学校表面上实行素质教育,实质上还是应试教育。在当前功利主义普遍盛行的趋势下,由于考试对教育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按这个导向对学生进行教育,漠视学生的个性,从而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整个基础教育严重存在应试倾向,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把考试分数不合理地上升为评价学生、教师乃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而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改变或纠正把考试作为唯一目的的错误教育思想,寻求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作为语文教师,如果长期徘徊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不是在素质教育上“蜻蜓点水”,就会在应试教育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始终无法缓解或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专业进一步发展。
(二)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矛盾
过去我们在涉及语文课程的性质时,往往忽略了语文与思维、语文与思想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两种倾向。要么强调语言的表现、表达形式,忽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思想内容和思维过程;要么只突出语言的思想内容,而忽略了语言的形式。这两种倾向构成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对矛盾,即语言的工具性与语言的人文性的矛盾。许多语文教师想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既注重语言的形式,又强调语言的思想内容;既训练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思维、情感、价值观等。但在传统的师本教育体制框架下,要想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想教学状态只是一种奢望,只有突破现行的教育体制的框架,才能解决这一矛盾,才有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教与学的矛盾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教师在专注地教,而较少看到学生在自主积极地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只是一种机械的、单向式的、专制的传输关系,整个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教师的教来进行,更确切地说教学是为了教师的“好教”设计的,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好学”设计的。我们发现,“只要我们的设计仅仅是教者如何教,就只能陷入对对象生命活动的模拟和应对,这引起天文数字的教育项目裂变,导致教育永难摆脱外力不足和外力不能与学习者的活动相匹配这两种紧张……这样的设计越细,就越有可能使儿童陷入被动,更遑论实现儿童的生命自然的充分发挥。” [1]这是由于人们长期认为儿童是无知的,儿童只有在成人的推动和监督下才能发展,忽视儿童学习与创造的天性。成人对儿童及其发展表现出极度的不信任。这种心态反映在教育教学上,就表现为教师不厌其烦地把一点一滴知识传递给学生,生怕遗漏了什么,而学生就像一个被动的容器不断地接受知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很难想象学生可以自主有效地学习语文,总是要把所有的材料都编制成可教物,例如一篇文章的作者意图、写作特点、字词句结构等,而完全忽略了学生其实可以自己学,而且可以学得很好。今天的语文成为教得最多而效率较低的一门学科。整个教育离开了学生主体,不依靠学生的本能,而去教学生本能就会的东西,由此产生了教育的困境。这种教与学的矛盾一直贯穿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不解决好这一矛盾,势必影响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阻碍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近年来教育科学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合乎教育规律的改革模式可以使学生愉悦地学习,摆脱习惯性考试的束缚,在提高其素质的同时,又可在终端考试(中考、高考)中获得较优异的成绩。也就是说,当前的考试模式是完全可以突破的,关键就是要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实验所取得的成绩充分证实了这一点。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的教育,其特征是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它强调把“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提倡教师“解放自己,放飞学生”,主张“教学的本质是学”,并在课程、教材、管理和评价诸方面予以配套改革,从而保证了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学业成绩的双丰收,既无可争辩地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又在终端考试(指社会的统一选拔考试)成绩斐然。“生本教育”实验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在内地和港澳共100多所学校先后进行了为期八年的实验。通过相应的测试或考试表明,生本教育体系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了学校各项管理的改革及其效能的提高,使实验学校形成了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新的教育生态环境。我们认为,无论是通过对生本教育理论的分析,还是从生本教育实践的成果来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都足以缓解甚至完全解决上述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矛盾。
首先,以生为本的教育带来学生的主动、积极、高效的学习。生本教育实践成功的关键,是它突破了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频考怪圈,缓解了在传统师本教育体制下的素质教育与片面追求应试的矛盾,极大地拓展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空间。所有“生本教育”改革者都坚信“素质好,何愁考”,突破“统一考试—师本—更加密集的考试—更师本”的怪圈,依托儿童整体生命的投入,小学五年不统考,一考就好,初中两年不统考,一考就好。这就保证了不仅在整个素质领域中,而且在备考意义上,生本教育方式可以取代和超越原有的频繁考试模式,进而实现三个目的:“一是使儿童拥有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二是有效地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三是稳定地取得了社会性总考的优异成绩。” [2](15—20)就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只是处于推动、指导、涵育和协助的地位,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化地拓展阅读面;小学生则基于已有的语言本能、幼儿期的成功语言实践、生动活泼的母语环境和现实生活的人文世界进行自主学习。几年来的生本教育实践表明,参加实验的小学生入学不到一年,就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学会了用电脑写作文,一般作文都有几百字,相当一部分学生可写千字文。
其次,生本教育的众多的人文活动在凸现语文的人文性的同时,很好地把握住了语文的工具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要么注重语文的人文性,要么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很难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状态。而生本教育通过学生的大量阅读和激发学生生命自主学习,不仅很好地获得了对语言思维、思想内容的深刻感悟,体会到语言所蕴含的生命价值与意义,而且在此基础上,掌握了语言的基础知识。这种语言知识的掌握是更深层次的掌握,因为,它是在学生对语言内涵的深刻体悟下进行的。这样,生本语文教育就把语言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克服了传统语文教学关于语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矛盾。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颠覆,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三,以生为本的教育克服主要依靠教的旧的教学观念,把一点一滴地为教而设计转变为为学而设计。
生本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地少教、精教、放手教,把本属于学生的东西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去做、去体验。教师应时刻记住,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师教的过程,教师的“教”主要体现为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规划学生文化发展路径;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学生的学习生活;保护学生的自主学习”,[3](13—18)尽可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那种手把手式的教表面上是为学生好,实质上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权利,抑制了学生创造的潜能与激情,其结果最终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在现行的教育框架下,语文教师要拓宽语文教育改革的空间,寻求自身的专业发展。除了有坚定的信念,树立大有可为的思想外,更应该积极地引进一些切实可行的、已获实践证明且实效显著的语文教育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界从没停止过对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探索,各种教育实验与研究都在一定的领域与程度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基础教育领域,以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为主的新的教育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于我们改革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拓宽教育教学改革的空间,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着眼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转变上,即树立新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旧的教育体制下,教师自身的价值和学生发展的价值割裂开来,教师易于把自己的臆断和模拟加于他们,教不厌细,日清月结,一点一点地教,要他们亦步亦趋。这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力量,忽视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本能、文法框架本能,而转化为外界的授予方式,犹如把学生看成需要拉动的逆水之舟,而我们则成了‘纤夫’。不同的是,过去江边纤夫拉的是自身没有动力的船,而今天我们教师牵动的,却是一艘自身有动力的、完全可以自己机声隆隆扬波而去的‘船’。但遗憾的是,这艘动力‘船’因为常年依赖‘纤夫’拉动,它的动力机械没有得到充分使用而日渐锈蚀,这是教育之伤痛”。[3](13—18)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把学生本可依赖自己本能而自主学习的字词句结构、写作意图或段落大意等大量地教给学生,这就把学生可以体悟的、以本能自动获得的、具有无形和潜在形态的学习活动,变为有形的和可显示的、可说教、可视察之程序和材料的传递;把教学内容变为缺少整体灵魂的离散的“知识点”或“目标”世界,取消了儿童原本进行的原生态活动,代之以非常细微的目标教学或“知识点”教学。因此,切实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变“纤夫式”教师观为“牧者式”教师观,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新的生本教育体制下,教师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激扬学生生命的“牧者”。“牧者”是为“羊群”的成长服务。类似地,教师就是学生的服务者、帮助者、保护者,唯独不是他们的任何动作的代替者。并且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保证他们的生命独立性。
生本教育实验的成功表明,语文教师在当前教育制度下,完全可以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将语文课堂教学变为激扬学生生命的课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坚信能“激扬学生生命”的教育才是有希望的教育,相信儿童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欣赏儿童生命的自然表现,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当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
作者简介:郑碧筠(1969—  ),女,广东增城人,广东省鹤山市教师进修学校讲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郭思乐.基础教育之本:保护和依托儿童学习的生命自然──兼评抑制频考文化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6,(11):3—10
[2]郭思乐.生本教育:最大限度地依靠生命自然—突破东方考试文化圈的一种思路和实践(上)[J].课程·教材·教法,2006,(3).
[3]郭思乐.生本教育的教师观:从“纤夫”到“牧者”[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
(责任编辑:郭利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1 01:49 , Processed in 0.09129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