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语文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综述【俞仁凤】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22:5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语文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综述
【俞仁凤】


马鞍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新课程实验以来,教改前沿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与活力。就高中语文而言,具体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择其要综述如下:
一、“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
最新表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
评价:在这之前,语文学科的性质,一直备受争议:有工具说;有思想说;有人说“语文”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有人说“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化……争论一直不休。
这种表述,不是什么妥协的结果,而是总结了几十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主要成果。尽管,这种表述出来以后,也有“专家”提出疑义,在一线教师中还有一些讨论。但作为权威的、最新的定论,始终没有改变,且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但这样的界定是不是没有瑕疵了?也未别。上海市就推出“语文与国民素质”的命题,将“人文性”与“国民素质”主动挂靠,倒是值得关注的现象。现在看来,“人文性”的内涵也过于笼统。所以,这种界定,不能说是对语文学科的终极“界定”。什么是“语文”?这里面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教材动态
动态:新课程实验以来,人教版教材不再一统天下。就教材而言,那真是“百花齐放”。
目前,语文教材主要有以下几家: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广东版、山东版、人民版等。
评价:教材的多样化,给师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余地,同时,也给编写者带来了竞争,这对教材本身而言,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各个出版社之间,存在着利益的纷争;编写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各说己长而各护其短。这给教材的选用者带来了“麻烦”。尽管如此,教材的多种版本并存,在目前看来,依然会是一种趋势,且这种趋势,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在诸多版本中,除了人教版依据文体组织单元篇目之外,其他版本都是以“人文话题”组织单元篇目。现在看来,人教版的教材,更注重知识和技能,更合乎学生学习的要求,也更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其它版本,以人文话题组织成教学单元,“人文精神”得到强化了,似乎也有优势。但是,人文话题无穷无尽,且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编写者也不是一套班子,故“话题”有重复;不惟如此,作为母语教学,“人文精神”到底应该占多大的比重,似乎还应该好好考量。其它学科教学中,也应该体现“人文性”的吧,但其他学科,并不是这样啊。
三、选修课教学备受关注
动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高中语文除了规定的必修模块以外,学生至少还要选修四个模块。选修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将成为一种趋势。
评价:新课程以来,关于选修课的开设一直备受争议。起始,教师们都认为选修课是高中课改的一个亮点,都为此而叫好。当进入选修课以后,才发现选修课离高考还有距离,于是,认识发生转变,觉得选修课好似“鸡肋”。在教学中,也缺少了应有的热情。
考什么,教什么,于是,选修课遭遇尴尬。随着课改的深入,高考内容的调整,这种现象必将得到改变。
我们看到,江、浙、沪对选修课已经在重视了。我们还看到,安徽对选修课也似乎变了风向。从语文学科来看,去年暑假有了整体培训,今年高考试卷的结构也有新的调整(“文学类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就是要兼顾选修课的),现在还准备这样做:下届“省优质课大赛”的赛课内容,就是选修教材。所有这些,意味着选修课的教学,必将得到加强,而了解这种趋势,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观念的变更
动态:在课堂教学中,在一些理论的探讨中,我们注意到“教学观念”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1)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越来越充分。
聆听各种类型(示范课、公开课、竞赛课等)的课堂教学,阅读相关的理论性文章,都可以得到这个结论。
(2)“对话教学”被热捧。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是三位一体、相互生长的。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满堂灌”已经走向末路,“一言谈”也失去了地位。
(3)人文精神,成为课堂教学中新的追求。
以前的教学,注重“传道”,总以正统的标准来要求、约束学生的思维和思想,总是求同舍异。现在的教学,注重对传统的重新审视,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提倡学生“求异”。所以,“一花一世界”成为“时尚”。
(4)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
以前的评价,往往是“一张试卷”,再加上“平时”表现。现在的评价是多元的:参与者有教师、学生、家长等;内容有过程评价、阶段评价、终结评价等;方式有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
评价: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但是,我们依然要看到,这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是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是教学的主体了,更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下降;追求“人文精神”,倡导求异,并不意味着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放弃“轨训”、不要求同;“对话”,也不是一定要排斥诸如“串讲、诵读”等传统的教学法;而“评价方式多元”,也不是摒弃考试。
实验过程中,最怕走向“极端”。任何一种好的做法、思想,一旦走向极端,便会谬误百出。新课程实验也是如此吧,实验者不可不慎!
五、研究性学习,良莠不齐。
动态: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个新鲜的事物。我们看到,现在的研究性学习,良莠不齐。一般说来,在城市中学落实的较好,而在县城及农村中学总是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割舍”了研究性学习。
评价: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着深刻的意义:(1)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2)语文研究性学习,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3)语文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4)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我确证,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这是课改的方向,我们一线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六、名家辈出,百花齐放。
动态:语文教育界的现状是“名家辈出”。以前,“名师”不是很多,屈指可数吧,因为少,所以被老师们推崇。近来,名师辈出,灿若星辰。以“名师讲语文”为例,公开列了20位名师,据说,还要增加。更有有心人开列了一份“名师名单”,如下:
东部:李海林(沪)   洪宗礼(苏)  王尚文   陈钟梁(沪)   朱永新  钱梦龙(沪)   于漪(沪)   张大文(沪) 程红兵 (沪)  黄厚江 方 仁工(沪)  陈军(沪)  曹津源(苏)   沈江峰(浙)   朱泳燚(沪)  李 震(苏)  王栋生(苏)  蔡明(苏)  郭初阳(浙)  袁卫星(苏)  郑桂华(沪) 邓彤(浙)  马骉(沪)  丁卫军(苏)  毛荣富(沪)  肖家芸(沪)
南部:孙绍振(闽)  潘新和(闽)  钟德赣(粤)  黎世法  孙春成  武镇北  王文延  吴 泓(粤)  黄汝棠(粤)  李廷坚(粤)  许更生(闽)  程少堂(粤)   许序修(闽)    陈日亮(闽)
西部:马正平   李镇西(川)  杨东俊(晋)   干国祥(川)   颜振遥(川)  王君(渝)
北部:钱理群(京)   魏书生(辽)   宁鸿彬(京)   欧阳代娜(辽)  程汉杰(京)  申士昌(京)   赵大鹏(京)  陶伯英(京)  韩军(京)   程翔(京)  赵谦翔(京)  李元昌(吉)   吴心田(鲁)李裕德(京)  王大绩(京)  郑晓龙(京)  李卫东(京)  窦桂梅(京)  张孝纯(冀)  许建国(冀)张国生(冀)  顾德希(京)  翟小宁(京)  史建筑(鲁)  
中部:洪镇涛(鄂)    蔡澄清(皖)   胡明道(鄂)    杨初春(湘)    余映潮(鄂)     史绍典(鄂)    张 富(赣  )甘其勋  汪南松(皖)   余 蕾(鄂)  王先海(鄂)  朱显驹(鄂)  王世发(鄂)周崇典(鄂)  杨舜山(鄂)
……
评价:名师辈出,是好事,也是坏事。当“名师”就在你身边,或者,你也能成为“名师”时,“名师”便不再神秘,也不再高不可攀。
面对“名师”,要保持清醒。不是所有的经验,都适合你。适合你的,适合自己学生的,才是有用的。
创造条件,力争自己去当“名师”!
七、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动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
1、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可用下表来说明:
评 价 内 容
评 价 标 准
  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1.在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发展
  2.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3.对学生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都表现出尊重
  教学设计:教师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1.为学生制定一个包含年度目标和短期目标的计划
  2.针对学习内容,创造性地修改与设计课程
  3.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案,使课堂变成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场所
  管理学习环境:教师要营造和管理好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
  1.教师恰当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挑战性的教学情境。用审视和探究的,目光对待教材,在质疑中探究
  2.教师占用时间尽量压缩,为学生学习提供时间
  3.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促进教学:教师要学会引导学习,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
  1.鼓励学生人人都充分参与到学习之中
  2.组织学生围绕学习问题进行讨论
  3.教师提出高质量的思考题,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4.及时调控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
  对学习的评价:教师要不断地参与对教学及学生学习所进行的评价
  1.指导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对所有学生表现尊重和赞赏的情感
2、教师基本功评价。教师基本功仍然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可用下表说明。
评 价 内 容
评 价 标 准
学科知识
  1.熟悉本学科的基本体例,灵活运用有关方法
  2.了解本学科动态和发展
  3.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能力
  1.将学科知识精心计划,有趣而又有效地教给学生
  2.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持续而有效地掌握学生的进步情况
  3.拥有出色的学生管理技能,形成良好的纪律,建立积极的师生交往,体验积极的情
课堂表现
  1.教师姿态表情乐观具有感染力,手势、站位及走动适中
  2.语言清晰流畅,使用普通话
  3.板书概括性、条理性强
  4.媒体运合科学有效,实验演示熟练准确
为了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三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我们给出一堂好课中三个方面的权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占60%,教师的教学行为占25%,教师基本功占15%([30])。
评价:新课程实验以来,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技能,否则,就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所以,啃老本时要不忘时时“充电”。
以上所述,既有梳理,也有评价。其“评价”部分,都是个人见解,有赖读者重新评价。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 廖从顺.中学语文教改刍议[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3] 田本娜.略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2年第2期;[4] 李丽芳.研究性学习——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第8期;[5] 高中语文(http://www.pep.com.cn/gzyw/  课程教材研究所);[6] 中学语文教学论坛(http://bbs.pep.com.cn/forum-40-1.html
2008年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6:38 , Processed in 0.07790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