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话:移动互联VS传统教育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17:1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移动互联VS传统教育
(据20121206日新浪教育)
2012年12月6日,以“education3.0—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国教育”为主题的新浪2012中国教育盛典在北京举行。
对话:移动互联VS传统教育
主持人董路: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师傅带徒弟”,“老师讲学生听”等等是主要的知识传授方式,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而当移动互联网令知识变得触手可得时,教育方式开始向互联网、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广泛延伸,pad成为80后家长心中的“早教机”,而种类繁多的网络公开课则成为年轻人汲取知识的新天地。
移动终端的应用给教育带了全新发展空间,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教育开始面临着互联网构建的“没有围墙的课堂”挑战。
嘉宾:
  甲方:
安博教育集团总裁,黄劲女士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老外看点》主持人,董默涵先生
  著名心理学家儿童情商教育专家,张怡筠女士
  乙方:
新东方教育集团执行总裁,陈向东先生
  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院长兼任IRI网络舆情研究所所长,张树庭先生
  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儿童教育专家,小巫女士

甲方的观点是:移动互联网可以颠覆传统教育方式。
乙方的观点是:不可以颠覆。

黄劲:以后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教育是一定会发生的,而且正在发生。2000年我在创办安博教育其实就有一个理想,希望能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当时我们在想,什么是传播教育做不到,而互联网能做到的?其中有几个,数据库是互联网能做的,而且是有在好的老师不能记住每一个学生什么会,什么不会,什么是他适合的内容,什么是他不适合的内容。但是互联网是可以的,信息技术是可以的。当时我们在开发一个创新的技术,我们叫学习引擎技术,像我们到医院看病一样,医生马上问你的病例在哪儿,今天我们问有什么样的学位,我们最重要的是你什么会,什么不会,你适合做,什么不适合。这个实际上在好的老师也是做到的。如果我们学习引擎技术追踪到每一个学习者最合适的历史,配合最合适的学习内容给他,从小学到初中、大学,再到走入社会,整个过程中我们的一个小孩在你80岁回顾往事的时候,你一生学习历史在那儿,相当于有一个最好的学习顾问随着陪伴着你,这是学习历史,这是传统教育无论如何不可能做到的。这个本质上能够颠覆传统教育。第二个,资源的分享。再好的老师他们面对的学生,最多我有一千人,最好万人讲堂无外乎是几万人。但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我们几百万人可以共享。特别是在我们刚才讲的iPad、iPhone,可以我们网络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教育。
主持人董路:通过移动互联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同时又有资源的分享,立论是可以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现在请乙方第一位嘉宾发言,时间是三分钟。
  陈向东:刚才我听了对方一辩的陈述,我没有发现她的陈述与颠覆有关系。我们知道人一生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能够帮助别人,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不同。能够帮忙别人,给世界带来不同是他能够懂得爱,懂得爱,创造大的价值的前提是不仅仅是一个人能够爱,而是很多跟你一样的人爱,这个爱的过程需要有一个团队,有一个团体,有一个分享享受的过程,这个任何过程移动互联不能颠覆课堂教育。第二点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论据,麻省理工学院做移动互联和开发互联的尝试者,我跟踪一个数据,他们有一个特别热门的课程,注册的学院是15.5万人,最后只能通过只有2.3万人,最后通过这门课程只有7000人,换句话说只有5%的人通过移动互联网达到他的目标,95%被拒之门外。现在我们在课堂中,老师一个眼神,老师一个肯定,老师走动中一个瞬间交流可能给人生带来很多的改变,这个任何时候开放互联和移动互联不能带来深刻的影响。我们今天在说技术,在说未来变革的时候,我想技术是为人服务的,而技术不可能改变人的生态和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坚信的是我们移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的教育会对我们教育有所影响,有所补充,但是作为颠覆而言我想永远不可能。

  主持人董路: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爱,一个是永远不可能。一系列的数据表明,移动互联企图,或者正在颠覆传统教育方式,但是究竟最终能不能够彻底颠覆?就是我们今天的辨题。甲方二辩发言。

  董默涵:我觉得颠覆这个词有点太严重了,我觉得甲方、乙方谁也说不准能否颠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承认的,代替网络教育已经完全做到了,为什么?因为今天有这样一个活动,既然网络教育的出现,说明所谓传统教育存在着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刚才各位教授在讲述十八大关于教育这个事,我们看到一些比较敏感的照片,我最终在微博上看到了,关于所谓传统教育的缺点,以及让人讨厌的,非常看不惯的现象,越来越多了,越来越严重了。我觉得网络教育的出现,可以说最起码救传统教育的场。如果没有网络教育,尤其是中国的教育,所谓传统教育模式早就完蛋了。我们在《老外看点》,几乎每一期少不了关于中国传统教育的问题,随便举一些不合格老师的上课,虐待儿童,用的教材过时,不实际,孩子们上课,我两个儿子,大儿子走神已经出了名,他走神不是个个例,他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受害者,你要是说支持传统教育模式,应该说你在怀旧自己的小时候,因为那时候确实没有网络,你没有这个选择。当然过去的事是十全十美,太棒了。如果说中国现在没有网络教育,我觉得我们早晚会研发出来,最大的区别,网络和传统是个被动与主动,所有上网授课或寻找资料,都是主动的,因此他们的注意是百分之百的集中,而不得不上课,因为国家规定的,不管下雨还是下雪你都得去,授课的内容不再由你决定。至于将来找工作有没有帮助,那就另当别论,反正在这一天爸爸妈妈没法陪你,你只好上课。在这种心态和你完全是主动的授课,你说你最后的收获会有什么不一样?你把学习当做一种爱好,没人提醒你。同样的,只要你爱上学习,你绝对是受益匪浅,并不亚于传统的教育模式。

  主持人董路:非常感谢董默涵,一个外国人操着流利的汉语,非常不错。他刚才说颠覆这个事先不说,先说代替。有请乙方的第二位辩手发言。

  张树庭:我很开心是甲方的观点是同意我们的观点,是改变不是颠覆,移动互联产生非常大的改变,当然也包括教育。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我们支持获取知识更加的便捷,对信息的理解更加的容易,而且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意见,这都是他的优点。但是教育这种变化是否达到了颠覆的程度?也就是说使得教育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认为绝无可能。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专门研究教育哲学的,是中国传媒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杨旭东教授,他说人类千年延续下来,教育内容的经典是,教育间接的连续性,这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包括学校教育的宗旨,他的目的,他的功能是不会改变的。何况,移动互联网相对传统教育有先天的弱点,虽然获得信息更加容易,但是我们可能缺乏求知过程中的乐趣,我们可能会缺乏对知识的敬畏。虽然对信息的理解更加容易,但是我们思考力、想象力会下降。虽然更有针对性,但是我们一辩说缺乏师生互动的氛围,这是他基本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首先不可能颠覆。第二,我们要承认他的作用,他的作用是有目标,是有他的适用性。我总结了几点,移动互联网更适合知识的传递,而不是价值观的教育和文明的传承。他更适合流水线式产品的生产,而不是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他更适合的是技术教育,而不是基础教育;他更适合的是继续教育,而不是学历教育。更适合的是高级的教育,而不是基础的教育。
主持人董路:谢谢张树庭先生,最后一段大排比,排山倒海之势,双方据理力争,各自有各自的论点,各自有各自的立场。当然因为都是从事教育有关行业人士,相对都比较斯文。我希望下面进入到自由辩论对话环节中,能够擦出更多的火花。
张怡筠:我觉得我们现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首先我相信对方辩友坚信不疑的是,互联网教育模式是不可能取代传统教室里一个老师,多个学生的传统教育模式。因为不管怎么样,您会认为是需要爱,是学习人在那儿的,事实上各位有没有发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递信息的还是人,只是方式做了一些修改而已,更适合每个人自主做决定。我想几位教育专家担忧的是,会不会接下来孩子们没有办法在爱的环境下被教育,我想这个可能过滤了。我相信只要发生的是人,传达信息是人,孩子们肯定能在一个充满爱的教育前提下长大。
小巫:刚才几位老师的发言,第一位老师说,互联网和电脑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数据库,没有某一个老师是可以承担的。问题是人类的思想不等于数据库,学习也不是被动的数据接受,学习是积极的参与,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孩子学习的方式是需要他全身感官的参与,他肌肉、谷歌、神经、血液都参与其中,而不是只对着一个屏幕玩儿点一指禅。刚才我看了那个视频发现,很多事情都是很快,非常的快速,在过去几十年间,确实很多事情都加速了,但是我们的思维也变的非常浅薄了,我们快的过程剥夺了很多我们的深度。还有说小孩子的书包是不是太重了?这里面其实是一个违命题,有电子书包不是更好吗?我们要思考一下,是不是很多的书等于最好的教育。其实世界上很多学校是没有教科书,教科书由他们自己写。我今天带来了一份欧盟议会一名医生向欧盟议会提交的25页的报告,我们讲的是教育,我做的是儿童教育,阐述屏幕时间对孩子的影响。我们作为谈教育必须从一开始谈起,所以屏幕时间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大夫说,我们现在听到的所谓这些正面的反馈都来源于推动这些媒体专家,这好比一个厨师跟你讲,汉堡包和炸薯条对孩子的影响,而不是医生跟你讲这里面含的胆固醇、脂肪和其他添加物质对孩子的影响。这个报告很长,从20多个方面列举了屏幕时间,媒体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而没有任何一项研究发现孩子接触媒体,用媒体教育,对孩子有任何正面的影响。其中一点,人和人脸对脸和脸对屏幕,我们大脑中分泌荷尔蒙都不一样。
黄劲:教育根治于爱,如果没有爱怎么能有教育,没有人和人的互动怎么会有教育。但是移动互联网本身不光是对孩子,老师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一定能提供帮助,老师了解了孩子会更有帮助。麻省理工大学说开放了很多的课程,可能你不是麻省理工人,是文化。未来的教育是我们用碎片式的时间自主式的学习,老师变成他的顾问,他的引导者,更好的情感激励者,这样的方式可能会给我们传统灌输知识的方式更好。像我们喜爱的柯达,随着技术的发展离开了我们的视野,随着智能手机发展,诺基亚也在走衰落。
主持人董路:刚才说到关于柯达、诺基亚的事,预示着夕阳西下的传统教育模式,你怎么看?
陈向东:他们的理论对他们最后做了驳斥,什么叫颠覆?颠覆就是以谁为主?对方一辩刚才所说的观点,柯达以前是那个胶卷,最后变成数码他就没了。今天不管移动互联怎么发展,最后永远会有我们传统的课堂教育,所以对方一辩提到说移动互联有很多数据库,但是你的数据库再多,取代不了我们传统教育的互动。我们二辩说,你孩子在传统课堂里容易跑神,他在互联网会更加跑神。对方三辩说,你说孩子可以用移动互联网,我们是不是早上起来之后,孩子坐在电脑前面四个小时。
张怡筠:我们刚刚两方,有一方没有搞明白,刚才小巫老师说儿童教育是不是适合一开始一个人发一个iPad,当然我也持反对意见,这时候大脑神经发展没有完全发达,认知能力地情绪、智力都没有发展好。成人教育的部分,各位发现这是没办法讨论,现在公开课,谁没有听过哈佛的公开课,大家从网上公开课获取信息很多,在颠覆教育可以考虑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分开谈。
董默涵:刚才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关键词是参与感,有了网络教育才有参与感,一个班里50、60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同样的参与感吗?这是挺可怕的事。你要脱离传统的思维,关于教育的方式,所谓网络教育未必是指一大早坐在电脑屏幕前面,坐到下午。网络的好处,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学习的内容和传统是不一样的,是非常灵活的。如果你今天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因为你是主动的,回到我的观点主动和被动,只要你主动做任何事情,我相信你有一半的时间可以完成。像我是个英语老师,我也爱好做英语教学视频,凡是看我节目的,都是因为爱好英语,而不是因为我是逼着他们看的。这和传统教师的工作职责很不一样。
主持人董路:甲方说像他这样的人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是不是会受到一定的挑战?
张树庭:刚才黄总和董先生提到了,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知识,碎片化学习知识永远不可能是系统的,基础的知识,所以移动互联也许对于初级教育、中级教育、高级教育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这里我要提一个非常强烈的观点,我认为对于一个儿童教育时期,初级教育时期,移动互联如果大规模的推广,如果应用在这里面,实际上是网络时代物质和精神双重鸦片,这是我比较严重的指控。为什么有这样的指控?我认为有这几方面的危害。从身体上危害,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视力、身体发育和手指的灵活性。我们的儿童只会一指禅,这是一个问题。有网友讲,移动互联发展了,对这个有激励是眼科和各大医院。第二,儿童心理和行为,导致他沉迷于移动互联一系列的游戏和不良的信息里,他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缺乏辨别问题是非的能力。在这时候如果我们把大量的时间仍给移动互联的教育,会导致知识的碎片化、思维的简单化、心理的孤寂化。这是我深深的担忧。
主持人董路:就是说知识学到了,精神也分裂了。我们姑且把儿童教育和早期教育放在一边,我们讨论对于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互联网是不是能够颠覆和代替?我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趋势,目前在很多方面互联网教育已经代替了很多传统教育是没法做到的。语言教育、音乐教育、外交教育等等各方面,只要你有兴趣学到的,比如一个网站在网上由用户者提供内容,同时又一帮专家修改内容,如果发现某一些内容是没有依据可以举报,删除,这个其中每天都在更新内容。这里面有一大堆的内容,有一个可汗学院,每天上网的数量超过两亿人,平均有600万学远登陆,你说那个学校的魅力?清华再牛能牛到这个程度吗?
小巫:鸟叔一个江南Style也好多人看了,这个东西发生了总会过时。可能你误解了什么叫学习?我们面对面,包括我们成人,不光是儿童,我们面对面身体产生的荷尔蒙,和我们面对一个屏幕的时候产生的是不一样的,而且有研究证明,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从这上面学到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我可不可以给你举一个例子,我儿子学习世界三大宗教,和我女儿学习希腊神话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你们自己来判断一下,我儿子是初一,他上了一所北京市非常有名,也很昂贵的国际学校,这个国际学校是非常推崇这种屏幕的教学机所以他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他被分配的任务是伊斯兰教。我当时挺兴奋,我说我们可以去清真寺。互联网这种教学模式是有改变,他们已经把调查研究完全缩减Google一下就行了,所以他们就上网查一些信息。我说我们可以去清真寺,我们家旁边就是犹太人的礼拜堂,我们去过很多次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堂,我们家的院子里住了很多犹太人,我们可以探访他,我也有很多伊斯兰的朋友,你可以探访他们,可以设置一个问卷向他们提问,甚至可以跟他们在一起吃他们的食物,这些他都没有做,就是Google,看一个视频,写一份报告而已。我女儿上四年级,她挑选了希腊神话,她们也有澳大利亚土著传说,每一个学生要挑一个不同的国家学习,她挑选了希腊神话。她们学习方式是去图书馆查书,听大家讲故事。我们家有很多希腊神话的书她都拿过来看,最后他们要演戏颁奖一个故事,我女儿选了一个国王,她回家拿着我们家破纸壳做了一艘船,她坐在这个船里向大家讲述了这个国王的心得,就是这个国王的历险记,如果我女儿上了我儿子的班她会怎么学?
张怡筠:我完全理解妈妈的心理,换句话说会不会是使用移动互联的老师没有把工作做好,并不是技术的问题。这个老师可以说,你们查完资料你们要用生龙活虎的方式把你们所知道的信息表现给大家看,也许是既然不同的状态。
主持人董路:为了结束颠覆性的辩论,我们给双方第三位嘉宾,每人三分钟的时间进行本方观点的陈述。
张怡筠:我是专门做情商方面研究的人,所以我一直很关注新型的教育模式。移动互联网到底能不能颠覆传统教育模式?在正方观点来说,我想刚刚我们产大了信息,二十一世纪有三个关键词,一是移动。二是碎片。三是分享。在这样的氛围中,移动互联网肯定会提供每一个正在移动的人很多的帮助,信息的运用,信息的收集,这就是教育。您问我乐不乐意看到这个事情颠覆传统教育,我极度不乐意。然而我们要认清楚一个事实,这个事是会发生,而且已经在发生了。那天我去高校演讲,经过好几个教室,老师在上面讲的口沫横飞,你低头往下一看,学生都坐在后面,每一个人都在低头看自己的手机,基本上没人抬头看老师。我很感慨到我演讲的现场,我是你们上课的时候都躲在后面看手机吗?我说是帮还没有来的同学记笔记发给他们让他们知道吗?他们在笑,所以他们已经发生了,主控权在学生信息。第二,所有的信息是有限,教育者也改变的一些行为模式。以前的我,一个月要写11篇专栏稿,我怎么传达我的信息,不断的写稿子。现在有移动互联网,我在新浪微博上看了我自己的情商微课堂的视频,我自己录像,我自己说,我可以决定我把什么东西说出来播出去,我配合电视节目很多年。然而,在配合节目中我是一个被动的决,最后节目剪成什么样我完全没有掌控。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把专栏都停了,我现在自己能掌控我传达什么信息出去。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连从事教育的人都改变,各位可以想象新的移动互联网模式会影响传统的教育方式。在二十一世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想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每一个人继续想学习的人可以跟哈佛大学的学生分享同样的幸福课程,可以跟MIT学生一起上微积分,这是很过瘾的事情。我们希望新浪教育[微博]频道上上面开很多公开课,可以让每一个人未来可以变的更丰富,我个人认为教育的目标让每个人更丰富,成就更精采而美好的自己。未来非常有可能是移动互联网可以提供的帮助。
主持人董路:谢谢张怡筠女士,11个专栏都停了,自己在微博上讲,不惜牺牲稿酬的代价,证明移动互联的方式。
小巫:我们其实并不否认移动互联网已经深深的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而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之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的网络也要看到,他带来的很多负面的影响,包括张老师刚才说的,在会场上大家都患了“社交自闭症”,他只关注自己的屏幕,跟他周围的世界切断了联系,这是自闭症的表现。当我去清华大学或任何地方讲课的时候,我不用PPT,我要全体的人站起来,跟我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做游戏,一起来互动。像我说的,让你的骨骼、神经、肌肉、血液,你的情感,你的身体,你的思考三者平衡有机,和谐的在一起学习。我们要知道什么东西都不可能替代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如果我们还想将来是人类,而不是半人半机器,不要忘记我们的人性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孩子是怎么发展的,我们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要对这个东西有一种依赖性,成隐,这个东西其实是可以让你成隐的。不光是儿童,成年人也一样。大家要警惕,我们不是说一竿子打死。
主持人董路:通过双方各自的描述,对于当今互联网移动互联的过于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之间,当然谁能够颠覆谁,这个问题变的更加模糊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存在,最重要的是每一天,恐怕不同的人群,通过各自的方式获取知识,获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最重要的是你想拥有什么,你就去追求什么,如果你想拥有的是知识,你一定会找到一种最适合于你汲取知识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20:13 , Processed in 0.07856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