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程少堂:你“动人”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13:3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少堂志林(89):你“动人”吗?
文=【深圳】程少堂

   今天有点事要到办公室去办,坐地铁去。坐上地铁,开始烂想(灿烂地而非乱想):我们开的车,和地铁这个铁疙瘩一样,为何能动呢?牛能耕田,马能拉车,那是因为它们是动物。动物能动,这好理解。可汽车、地铁是铁疙瘩的,为何能动?我思考的不是物理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 其实答案简单:汽车、地铁能动,因为人赋予了它动力。
但人为何要赋予铁疙瘩动力?我思考的不是物理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
答案简单:人需要更快的速度。于是“善假于物也”,铁疙瘩就能动了。
进一步烂想:动物为何能动?我思考的不是动物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
答案简单:动物有欲求,要满足欲求,就要动。
进一步烂想:动物死了为何不能动了呢?我思考的不是动物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
答案简单:动物死了,无欲无求,所以不动。
进一步烂想:动物和不动的物,哪一种更高级?我思考的不是动物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
答案简单:动物比不动的物高级。因此,这世界有一种观点很有影响,就是强调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注意,这观点说的是所有动物,并未说所有的“物”都是平等的。
继续烂想:强调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那么是否意味着,从进化角度看,动物界没有哪一种动物比别的动物更高级?我思考的是动物学问题,而不是哲学问题。
答案简单:动物学告诉我们,人是最高级的动物。文学家告诉我们:人是万物之灵长。
继续烂想:人为何是最高级的动物?我思考的不是动物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
答案简单:动物学告诉我们,所有动物都有满足生存、繁殖的低级欲求,但有一些动物还有满足精神的高级欲求。高级的欲求越多,动物的层次越高级。人为万物之灵长,主要是因为人能思想,并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所以一谈文化,就一定是和人有关的东西。其他动物不能创造文化。要是哪只老虎搞出了文化,那这只老虎就变成人了。
继续烂想: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是人格的平等。但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人有没有层次之分?我不是种族主义者,而是哲学爱好者。
答案简单:在人格平等的原则之下,人是有三六九等的。不承认这一点不是唯物主义。
依据财富、地位来划分人的三流九等,当然是不合适,也是不妥当的。
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五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高到低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据此,根据人的需要实现的程度,可以把现实中的人划分为五个层次。鲁迅先生说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据此,可以认为,求发展的人是最高层次的人。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也说过,人生有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境界。这四种境界有高有低,根据人追求的境界的层次,可以判断这个人的层次高低。
其实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也曾将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困而不学者。孟子认为,只有圣人才是“生而知之者”。其实,圣人的智慧才华也是后天学习历练的结果,真正的“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剩下的三种情况对应了三个等级,依次为:“学而知之者”为智者,属上等;“困而知之者”为常人,属中等;“困而不学者”为愚者,属下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提出,文化是人在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是以人化为基础,以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为实质的。换言之,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是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由此可见,人的本质力量即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作为人的创造物,其本质体现着人的本质。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可以合理地推出以下结论,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程度是有区别的,所以人是有层次的。人的本质力量即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个本质力量实现的程度越高,人就越成其为人,或者在人的领域中越是处于更高层级。所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反映的即人是有层次的这种客观事实。人有层次是人类社会的规律。教育的筛选功能依据的就是这一规律。
引经据典完毕。下面从哲学主动性的角度,我把人大致分为三个等级:

——能动之人。所谓能动,即自觉主动。所谓能动之人,即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能够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之人,是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此种人为一等人,大致相当于孔子说的“上智”之人。“能动之人”亦即“主动人”。我将之简称为“动人”。

——自动之人。这里所谓自动,是指自己能够动,但不主动地动。所谓自动之人,就是基本上只为自我的生存、繁殖而动,也就是“动”的目的只是为了饭碗。自我的生存、繁殖需要,虽然是人的正常需要,也是人的第一需求,但是人的低级需要。只为或基本上只为满足低级需求而动的人,是为二等人。我把这种仅仅为自我的生存、繁殖而动的人即“为自己而动”的人,简称为“自动人”。

——被动之人。这里所谓被动,即自己不“能动”,要待外力推动才能行动(跟“主动”相反)。所谓被动之人,就是自己不“能动”,时时要待外力推动才能行动,有时甚至靠外力推也不“能动”之人。此类人,某种意义上说,类似死物铁疙瘩而离“生物”较远,是人性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此种人约等于孔子说的“下智”之人。这样的人只能算三等人。我把他简称为“被动人”。

这三个等级都不是人格之划分,而是主动性之划分。
此三个等级完全属实,请君对号入座。
(2015-2-10草稿,12日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14:19:3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环境允许人才“甘于寂寞”吗
  最近,微信朋友圈被一篇题为《张益唐:天才的证明》的文章刷屏。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对数学界最著名的猜想之一孪生素数猜想的破冰性工作,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跻身世界重量级数学家的行列。
  张益唐的故事之所以特别轰动,原因在于作出巨大数学贡献时的他已经58岁,之前他只是一名普通甚至有点落魄的大学讲师。在我们这样一个崇尚“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国家,在青年拔尖人才不断涌现的今天,张益唐的故事的确有些另类。
  “数学家需要天赋吗?”对这个问题,张益唐的回答是:“专注。而且,你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个性。”为了潜心研究数学,张益唐的确做到了专注。在别人追求终身教职,频繁发表论文的时候,他宁可长期处在半失业状态,做餐馆帮手、送外卖,也自得其乐。因为,他认为把精力用在发论文上,会导致将研究缩窄到某个特定领域,这会限制他自由从事自己喜欢的数论研究。
  微信圈里,大家都在感叹:张益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他甘于寂寞、专注科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确,张益唐是“甘于寂寞”的。1999年,44岁的他在北大学弟的帮助下又回到了学校,到新罕布什尔大学做助教、讲师。此后的14年间,在没有任何研究经费的条件下,他凭借坚实的数学功底和潜心钻研的精神,演绎出数学史上的一个神话。他说:“我不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就希望有一个安静环境来做数学。”
  张益唐的话再次让人认识到,做大学问的人,内心与精神必须是最纯净的,必须投入超过常人数倍的时间、精力、心血,才能收获让世人仰望的研究成果。但笔者想问的是,在国内,即使有学者愿意像张益唐一样“甘于寂寞”,其所处的环境能否允许其“甘于寂寞”?在理想的图景里,科研人员应将主要精力用于科学研究之上;但在坚硬现实的挤压下,科研人员无不在写论文、报职称、争项目、评奖励等工作活动中耗时费力、疲于奔命。而真正原创性、破冰性的科学研究,是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而张益唐若在国内高校里工作,十几年不发论文、不拿项目,恐怕早就下岗甚至被开除了。
  在我们频频呼唤创新人才、对钱学森之问不断反思的今天,能否真正有勇气、有魄力,改革现有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甘于寂寞”的人才提供潜心研究的环境,让更多的人才愿意“甘于寂寞”,才是大家首先要反思的问题。




  来源:光明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6 00:55 , Processed in 0.09889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