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1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公号gjcjssh365发帖日志35:赛课是这样毁了我的教育理想----2015年4月9日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00:4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赛课是这样毁了我的教育理想
出处:上海教育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extra=&page=1&_dsign=ce7c26fa

[摘要]把课堂当做竞技场,是对教师智慧和创造最赤裸裸的挑战。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946&extra=&page=1&_dsign=9b163e8a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947&extra=page%3D1&_dsign=6a7768b9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97&_dsign=57ee228d

在参加全国某学科教学比赛之前的一天,我实在忍无可忍,把满桌子教具一掀,把PPT课件的分页器一摔,痛哭失声。

此次比赛是由某教育学会组织的,每两年一次,每省一名代表。为了在比赛中获得佳绩,我和其他几位教师已经奋战了将近一个学期。

一堂小学阅读故事的英语(课程)教学,我们辗转各校试讲已达26次。明天就要比赛了,眼看不断的“口误”,突然出岔的课件,毫无把握的学生,我紧张、慌乱、焦虑,在一片指责声中,终于崩溃了。

可从前的我,开朗活泼,天天乐呵呵;而现在,我表情麻木,眼窝深陷。自从被选为省里唯一的代表参加赛课以来,我已有两个月没有见到孩子了。我现在嘴里的“孩子”,是自己所教的4个班的160名学生。

赛课究竟给老师带来了什么?我看,把课堂当做竞技场的做法,是对教师智慧和创造最赤裸裸的挑战。

借班上课与课前“铺垫”

对明天的比赛,我没法不忧心忡忡。因为孩子是从来没见过面的。一堂好课,往往需要孩子把老师“烘托”起来。怎么烘托,我把希望寄托在“铺垫”上。

在正式比赛中,铺垫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铺垫,就是上课之前对陌生的学生进行统一摸底、辅导,对于个别课堂中无法掌握的词语或活动,先行积累和演练,为上课的重点和难点扫清障碍。

铺垫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工作。通常,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师才能胜任。在这次比赛中,区教研室安排了6位教师帮助铺垫,谁巩固词汇、谁巩固句型、谁对学生摸底、谁对疑难进行预设,大家通力配合,有条不紊。

铺垫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经过“铺垫”的课堂,能比正常的课堂积极、欢悦许多,能输出很多众望所归的答案。

赛课非要“铺垫”不可吗?

我知道,不了解学生的教师,是没有资格站在讲台上的。不铺垫,我对学生一无所知。我对课堂的互动也一无所措。

专家支持与“团队力量”

赛课比拼的不是个人力量,而是团队力量。这是比赛伊始领导们不停灌输的道理。为我准备赛课的队伍庞大而又缜密。其中,有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市区教研员等,十几位专业人士。他们都是权威的身份和象征,每一位都比正式授课的我资历深厚,经验丰富。

赛课的前夜,学校领导召集所有人员开会,给每一位正式分工:“××负责PPT课件调配,××负责教具摆放,××负责教学反思撰写,××负责预答辩,××负责给学生预热……”大家一丝不苟地按照校领导的指示行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正式比赛包括授课和反思答辩两部分。在练习教学反思时,我大胆地表示了自己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在我的教学中,我就想表达Reading Is Fun这个主题。”话音未落,教研员李老师毫不留情就否了。他面含责备,“一堂全国展示课,你的定位太低了。”

我又小心翼翼地说起自己对“探究”的思考。“探究也不行,太深奥了,后面的答辩随便一个问题你都招架不住。”又一位老师质疑了我。

从此我偃旗息鼓,默不作声。

一堂全国赛课的费用清单

为准备这节课,我豁出去了。光是明天比赛用的课堂用具,就有打印机、备用墨盒、A4纸、硬卡纸、彩纸、订书机、钉子、糖、学生奖品、老师礼品、小音箱、剪刀、胶布等。

这只是一次的开销。我晒出一学期来的花费:给学生复印阅读读物,单色印刷9元一本,一次360元。彩色印刷16元一本,一次600元。前后试讲26次,为孩子印刷的故事书一共花费4000多元。还有各种教具,贴画、卡片、剪纸,给孩子们奖励的“棒棒糖”,共计1000余元。学校另几位骨干教师陪伴备课、说课、评课加班的餐费,也超过2000元。为赛课准备的衣服,2000元。再加上夜晚打车回家,总数早已破万元了。

不仅如此,学校的花费更是一笔惊人的数目。自从入围名单确定开始,每一次试讲,学校必须请不同的专家会诊、把脉。试讲以来,十几位教育理论专家、语言学家、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先后走进学校指导,各种接待、劳务费等,数目之大,无法清算。

孩子们被迫参与成人游戏

离比赛还有两个月,我所教的4个班级,每周18节课,怎么也支撑不下去了。“心思根本无法集中在课堂,整天想的就是怎么修改设计,怎么准备赛课。”

为了让我全心全意比赛,学校开了绿灯。4个班的教学,先是其他教师轮流代课。然而,时间一长,新课、作业、考试扑面而来,繁重的压力,额外的负担,其他老师也顶不住了。临比赛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学校为我请来一位专职代课教师。

我满怀歉疚。有一次,我匆匆从食堂经过,遇见自己班的孩子。他一字一顿地问:“老师,究竟谁才是我真正的老师?”

赛课破坏了正常的教学。在正式比赛的铺垫环节,借班上课的孩子们兴奋中带着紧张。兴奋是因为有优秀的新老师上课,紧张是因为会被铺垫的老师“分配任务”。

离比赛只有3分钟了,一位老师追着孩子的身影不停地跑,手中不时挥舞单词卡。孩子急了,边跑边摆手,说:“不行不行,老师,我真的记不住……”

赛课背后的“制度”与“人情”

比赛终于结束了。我超水平发挥,孩子们非常兴奋,我被评委们一致认为“新意频出,表现卓越”,给自己、给学校、给省里的专家和领导,交了一份“完美”答卷。

我想,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忍耐。不过,我的同事和朋友,我的学校,半年多来,他们夜以继日,鼎力相助,这让我十分感动。

是的,尽管苦、尽管累,我对比赛的感情依旧复杂,爱恨参半。这是4年一次的全国赛事,有的教师,站在讲堂几十年,一辈子也碰不上这种机会。

如果比赛获奖,老师的职称和荣誉,如市骨干教师、省骨干教师等,从此就青云直上了。

在小学,“做课”“赛课”都是一种异常重要的荣誉,因为这是职业发展中最公开、最重要的评定,是教师成长中必经的考验。

不过,赛课中无休止的修改和打磨,让我不堪回首。因为场面盛大,课堂艺术被迫变成了舞台艺术。

众目睽睽之下,任何进入听众鼓膜和视野的信息都会左右评委的审美判断。视频、音响、舞美、化妆、道具、美术、课件、灯光等,所有这一切,选手们都要考虑。

有一位来自北方的教师,仅仅因为麦克风的位置太远了,课堂效果一落千丈。所有人都听不清她的声音。孩子们的情绪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我所在的小学,校长也对赛课心生怨气。“一堂课真的有必要备一学期吗?有必要一字一句地抠吗?这对学生来说到底有何意义?”但为了学校的荣誉,他忍了。

“我没有办法超然。省里凭什么把机会给市里,市里凭什么把机会给区里,区里凭什么把机会给学校?”赛事背后是制度,制度背后是人情。“在这个链条中,学校和教师都处于专业声望的最低等级,学校没有发言权,教师更没有发言权。我们除了把握、珍惜,没有别的选择。”校长说。

赛课失真,教育的理想渐行渐远

一场规模盛大的全国赛课,其扭曲与异化正常教学的程度,大家早已见怪不怪。

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无一例外都不用粉笔书写,取而代之的是在黑板上贴字条。老师们呈现的PPT课件,其精美和高超的程度,堪比中央电教馆作品。

而在所有失真的举动中,最令人忧心的,莫过于教师创造的泯灭。

赛课背后牵扯出多方力量。

对于教师来说,职业声望的诱惑足以让全国赛课变成教师职业发展的“金字塔”,多少特级教师,都是这样过关斩将,被大大小小的赛课一路“孵化”出来的。

对于学校来说,品牌就是生命线。教师职业荣誉是学校品牌荣誉的核心部分。为此,学校全力以赴,将全国赛课视为学校日程的重中之重。

而对于大赛组委会来说,他们擎起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旗,寄望于通过新型课堂的引领,将学科教育改革推向深入。

然而,偌大的赛场上,赞助商、广告商铺天盖地,高额资料费、会务费等,一场比赛也源源不断地创造着各种收入,纷纷流入不同人的腰包。

当然,除了这三方主体,还有一部分关键的“专家力量”,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把赛课的标准不断向形式倾斜、向技术倾斜、向过度设计的教学创新倾斜,引导着一堂好课的去向。

专家、教师、学校、组委会四方构成了一个愈演愈烈的怪圈,共同把课堂推向了竞争、虚伪、形式。

然而,这样的赛课究竟会把中国基础教育带向一个怎样的未来?


请扫一扫【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号:gjcjssh365


★》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平台《★--




订阅方法1:检索微信=>通讯录=>订阅号 => 点击右上角 + 号 =>输入并搜索 教师生活365 =>  订阅





订阅方法2:扫描二维码
微信=> 发现 => 扫一扫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







订阅方法3
我们的微信号是gjcjssh365
大家可以试试像添加好友一样添加教师生活365 微信号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89
http://yuwenbao.zhyww.cn/201503/79001.html
http://yuwenbao.zhyww.cn/201503/79001.html
http://yuwenbao.zhyww.cn/201503/79001.html
http://yuwenbao.zhyww.cn/201503/7900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3:35:09 | 只看该作者
比赛课为何这样腻?
屈太侠
台上,阅读教学大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名选手“表演”完毕,另一名选手接着上台。
台下,一千多名教师听课。确切地讲,应该是观看表演。当然,我就坐在其中。
同事问我,听了这么多节课,有何感想?
我说,有点腻!教学设计没有问题,个人的素质也不错,可许多课,听起来总觉得别扭。用葛优的话来说:一辆宝马车,座一奔驰的标,怪怪的。
同事点头,说深有同感。每一件衣服都很华丽,可穿在选手的身上,不搭调。不高雅,不时尚,也不适宜!这些老师都是千里挑一的,课是精心准备的,可有的课还没有平时的家常课那般养眼、舒心!
教学比赛看得多了,你似乎就能从中摸到一些门道,一些套路。一些好的方法,好的设计,被大多数教师认同,逐步蔓延开来。比赛课约定俗成地有了一定的套路。有时候,你一看课的开头,就知道后来的教学程序怎么走。没有任何悬念和变数的课,怎么能钓起人的胃口?
的确,语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每个人,每位语 文老师,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其自身的特质。可以去模仿别人、改变自己,有时候无异于东施效颦。别人的没学会,自己的又丢了,变得不伦不类。试想:让薛法根老师按照王崧舟老师的意图去上课,效果会如何呢?
我们都明白,在大型的比赛中,教师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一个区、市、甚至是省。教师上的课,早已不是自己的课,而是一个团队为其精心准备的一件“礼服”。如果裁缝手艺高超,能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做,可能会光芒四射。相反,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我始终不明白,既然是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不是团队教学设计大赛,为什么不像应聘那样,现场备课,即时上课?这样,也许有的课没有那么华丽,没有那么流畅,但能上出教师的个性,能让那些优秀的老师脱颖而出,比赛的意义不就在于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8:07:09 | 只看该作者
“赛课”忧思录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心小学    林志明
何谓“赛课”?直白地讲,就是课堂教学比赛。有人说,开展“赛课”活动,一方面能锻炼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赛课”还能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传达教师的教学理念,交流教师的教学成果。然而,综观时下名目繁多、规模不一的“赛课”活动,已成了教师追逐名利、学校彰显业绩、教育官员标榜政绩、组织单位敛取钱财的有效途径。
一、“赛课”之忧
不可否认,“赛课”曾造就了一批颇有影响的教师,也涌现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课堂。可是,功利性、私欲性的不断膨胀和蔓延,让“赛课”畸形发展到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师的健康成长的程度。为此,不少人振臂高呼:“别让‘赛课’变了味!”“‘赛课热’不宜再进一步发展!”
1.教师: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曾有一位教师在赛完课后记录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感谢赛课,因为她让我从一个偏僻的小镇,一步步走向了全国;感谢赛课,因为她让我更新了思想、增长了见识;感谢赛课,因为她让我认识了许多同行、幸会了许多良师……”
这位教师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从“赛课”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得到了名与利的双赢。可是,这样的幸运儿又有多少呢?病态、失态,甚至是变态的“赛课”让许多参赛者遭遇着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1)“赛课”让教师个性泯灭
“赛课”本是教师个体化、个性化的行为。但是近年来,由于太多行政机构的介入,“赛课造星运动”的兴起,许多教师已成了“赛课”的奴隶,完全失去了自主与自我。
首先,在“赛什么”的问题上,教师无法自主。许多“赛课”活动,参赛内容并非由教师自己选择,而是由赛会组织者事先框定,然后再由参赛教师抽签选取。这种看似公正、公平的做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教师优势的发挥与潜能的发掘。但是,这一切对于参赛者来说只有接受的义务,没有选择的权利。正如“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以下简称“第六届阅读大赛”)参赛选手周灵梅老师所说:“抽到的课的确不可能都合本人意愿,更不可能像平日出去讲课那样自由选课来得轻松,但我是个比较愿意接受现实或者说在现实面前更愿意微笑着应对的人。拿到《三袋麦子》,我始终告诫自己,一定不要让思想里的消极因素、客观因素出现,尽管大家都感觉课文太平淡,文本太没有抓手好让老师发挥,但,我,不能,也不允许自己找这样的理由,因为我只能面对!”
再者,在“怎么赛”的问题上,教师没有自我。综观时下许多“比武课”“评优课”,虽说教师自身特点、教学风格、教学内容各不相同,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却是惊人的相似,简直如出一辙。窃以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赛会组织者在对“优课”的评价标准上过于教条与僵化,从而导致许多参赛者不能尽情地发挥与施展,也造成许多课堂既无缺点也无特点的尴尬局面。
比如在“第六届阅读大赛”中,赛会组织者在赛前制定了以下四条评课标准:
1.课程理念要先进。教学要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三维”目标整合,年段语言训练目标突出,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3.语文训练要扎实。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扎实。
4.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
可以想见,当这四条标准一出台,有哪位参赛者会弃之一边、不闻不问?有哪位参赛者还敢天马行空、张扬自我?
同样是参加“第六届阅读大赛”的佐晓梅老师在赛后说:“临近赛课的时候,看到电视上正在播放刘翔参加各种国际赛事的感受。他的‘享受比赛’的理念让我折服。我想,这也是全国小语会举办赛事的初衷吧!让我们这些选手、这些听课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琢磨的乐趣、享受到顿悟的快感、享受到成功的欣喜、享受到失落的思考,同时,也享受到经验的价值、享受到教训的意义……” 佐老师是诗意的,也是超脱的。可是对于绝大多数参赛者而言,要真正做到“享受比赛”,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当比赛承载了太多不该由教师自己承受的东西时,当比赛变成“不是一个人的,而是一群人的”时,当比赛让教师失去自我、泯灭个性时,“享受”二字又从何说起呢?
(2)“赛课”让教师身心疲惫
虽说“赛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时间,可其背后却凝结着参赛教师多少个日日夜夜苦心孤诣的研究,多少回反反复复处心积虑的打磨。自确定参赛之日起,这些教师便被封闭起来进行强化训练。该上的课不上了,取而代之的是闭门苦读、潜心研究;该带的班不带了,取而代之的是制作课件、研究教法;该享受的生活也享受不了,取而代之的是炼狱般的摧残与脱胎换骨式的折磨。
一位教师这样描述赛前那段痛苦的日子:
听说,在全国大赛上,除去教学活动的组织、教案的设计、现代教育思想的贯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老师说话的语调和语气、走路的姿势、脸上的表情、讲课时的手势都将影响到最后的得分。暑假近两个月的时间,我没有一天闲过。买来普通话朗读磁带一遍遍地听、一次次地模仿;腾空家里的一间小屋做模拟“教室”,对着镜子反反复复地试讲、揣摩;从学校领回数十盒粉笔,每日练习写字40分钟……
那些都仅仅是基本功的训练,对课堂教学的思考才是最重要的。或面临炎炎烈日,或遭遇狂风暴雨,我风雨无阻地辗转于柳树、射洪、遂宁、绵阳、成都等地,多方面收集赛课所需素材、多角度了解赛课信息、多层面聆听专家与同行的意见,为赛课准备了可贵的第一手材料。修改、优化、订正,再修改、再优化、再订正。吃饭时,我想着赛课;睡着了,我梦着赛课;赶路时,我还惦记着赛课……
为了这一堂课,多少教师抛弃了原本阳光灿烂、青春舞动的生活,为那赤裸裸的竞争而奔波,为那金灿灿的“一等奖”而拼命,以至心力交瘁、疲惫不堪。难怪有人会这样感叹:“其实,我们这些参赛者都是一只贝,一只可怜的贝!一只可敬的贝!”
2.学生:“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1)“赛课”场上,学生成了戏子
有人说,课堂就像一座桥,一座架起师生间情感与智慧的心桥;
有人说,课堂就像一方地,师生在这里春耕夏播,秋收冬藏;
有人说,课堂就像一条船,承载着一位不完美的老师和一群不完美的学生,去寻找完美的人生;
……
是的,课堂是师生交流情感、碰撞智慧、沟通心灵的地方,也是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迈向成功的地方。在这里,没有世间的喧嚣,没有世俗的纷争,没有世态的炎凉;有的,只是三尺讲台下的宁静、平和、真诚与守望。
可是,当课堂被搬上舞台,裸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时,课堂便不再神秘,也不再清明了。
有一些教师,为了把课上顺畅些、纯熟些,竟不顾学生的感受,一遍又一遍地试讲,一次又一次地彩排;
有一些教师,为了博得评委的亲睐,为了圆梦“一等”,竟无情地将一部分学生遗弃在另一个寂寞的教室里;
有一些教师,为了使课堂不出现冷场,不发生意外,事先告诉学生:你们应该干些什么,不该干些什么;
……
试问,这样的“赛课”,学生真有所得、真有所进?这样的“赛课”,教师真的出于爱心、真的为了学生?
没有了真情,师何以为“师”?没有了真诚,生何以为“生”?没有了真心,课何以为“课”?
(2)“赛课”场外,学生成了弃子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健康而又个性地成长、成材与成“人”。然而为了“赛课”,许多教师竟然弃学生于不顾,脱离课堂十几天甚至几十天,“潜心苦研、闭门修炼”,真正的“两耳不闻学生事,一心只研教科书。”
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严老师已经三个星期没有给我们来上课了。听赖老师说,她到其他地方给别的学生上课去了。可是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一去就不复返呢?难道她真的忍心丢下我们不管吗?
昨天傍晚放学前,陈雨对我们说,严老师今天就要回来了!害得我整整一晚上睡不好觉,翻来覆去地想严老师。
今天早上,我早早地来到学校,激动地迎接严老师的到来。可是,我的希望又破灭了!伴随着一阵沉闷的铃声,走进我们教室的还是那位又土又黑,说话慢得像蜗牛在爬一样的赖老师。我们个个好比泄了气的皮球,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陈雨。只见他歪歪嘴,扮着鬼脸,得意地笑着。哦,原来我们被耍了!
于是,大家又像往常一样,看书的看书、讲话的讲话、做小动作的做小动作。赖老师也不管我们,只顾自己讲,等下课铃声一响,他便夹着书本离开了教室。
没有严老师的日子,我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快活得像在天堂。可是,妈妈说,再过几个月,我就要升入中学了,该好好学习了。有时,我真为自己担心!
严老师,您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您!
教师的天职是育人,不是“赛课”;教师的生命在课堂,不是在礼堂。当教师频频亮相于“赛场”,企盼通过“赛课”来成名成家时,最终受害的还是那些无辜的学生。
3.教改:“‘赛课’赛出了浮躁!‘赛课’赛偏了轨道!”
(1)追名逐利使“‘赛课’赛出了浮躁!”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能说所有的参赛者都是带着功利在比赛。但是,当太多的诱惑、太多的利欲横亘在眼前时,我们则很少见到教师闲庭信步的儒雅之风,很少听到教师谈笑风生的优雅之语,很少感受到教师信手拈来的智慧之举……
有一位教师在参赛完比赛后说:“能参加这样的比赛对我来说是实在是太荣幸了,它实现了我多年的梦想。所以我并不紧张!我只是想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地展示、尽情地发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这位教师说得很豪迈,也很超然。可是,他那颤抖的声音和淋漓的大汗似乎在嘲笑他的欺人与自欺——说“荣幸”可能不假,但说到“不紧张”,说到登台比赛是为了“尽情地展示、尽情地发挥”,这就让人怀疑其真实内心了:你参加这样的比赛真的没有一丝负担?真的是为了展现自我、施展个性?真的不计名利、不论成败?
(2)缺乏常态使“‘赛课’赛偏了轨道”
每一次“赛课”,都会有一大批的拥趸者与追随者。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样板课”“精品课”,许多教师更会反复研究、反复品味、反复揣摩。不过仔细一想,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样板课”真的能起到导向作用吗?这样的“精品课”真的能引领教师平常的课堂吗?
不可否认,对于那些凝聚着参赛者与许多专家、名特优教师无数个日夜精心锤炼、反复打磨的课,确实有许多精彩之处与可取之处。不过,窃以为,真正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的“精品课”却是少之又少。有些课虽然设计十分精彩,却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学情的关注;有些课虽然教师个体素质全面,但“作秀”“表演”的成分过浓过重,从而导致整堂课脱离实际、远离学生。
正因如此,有教师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那些课上得的确很好,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基本功扎实,课件做得也很漂亮。可是这样的课我们学不来,因为我们没有那么高超的表演才华,没有那么优秀的学生,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花在制作课件上。这样的课,是给评委看的,不是给学生用的。”
二、“赛课”之思
1.能不能把名利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
课堂本清纯,不染俗与尘。但要真正洗尽铅华、退尽功利,以一种淡定的心态来面对“赛课”,这或许仅仅是许多人的梦想罢了,毕竟,大环境如此,我们难出樊笼。不过对于参赛者来说,切不可过分热衷于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争斗。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何尝不是一种财富;“一等奖”固然让人神往,“二等奖”又何尝没有精彩。所以参赛者应当将“名利”二字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人誉之,欣然;人诋之,欣欣然。
2.能不能把学生看得重一些,再重一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也说:“教育是爱的事业。”
课堂是教师的,但更是学生的;“赛课”是教师展示的舞台,但更是学生成长的舞台。记得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全神贯注》一课时,一位学生对文中的一个句子读了好多遍也没有读通。可是,于老师没有指责、没有厌烦,甚至没有一丝异样的语气,而是抚摸着这位学生的头,一次又一次地鼓励:“这么长的句子,第一遍读只掉了一个字,不容易。最好一个字也不掉,那就完美了。”“别紧张,放松一下,再练练,就一定能读好。”“唉呀,太可惜了,我们的手都已经举起来准备庆祝你成功了,可你就是不给我们这个机会。再练练,第四遍不行,还有第五遍,第五遍不行,还有第六遍嘛。”
什么是师爱倾注的课堂?什么是关爱生命的课堂?什么是心中藏着爱意与善意的课堂?于老师告诉了我们所有的一切。“赛课”能够造就“明星”,但绝不能造就名师。真正的名师不是在证书里,而是在学生的心里。
3.能不能把教研看得多一些,再多一些
时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在这过程中,许多教学理念亟待完善,许多的评价体系亟待建立。对于广大教师而言,应当努力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投身于教改实验之中;对于赛会组织者而言,应当多开展一些具有研究价值与学术价值的“赛课”活动,让更多的参赛者通过“赛课”彰显自己的教学成果,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只有这样,“赛课”才能真正达到传达理念、交流成果、提供反思、促进发展的目的。
张祖庆老师说:“我们需要气氛宽松、自由民主的大赛;需要基于问题、生成智慧的大赛;需要面向真实、着眼未来的大赛;需要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大赛。”是的,我们批判“赛课”,并不是要取消“赛课”,而是希望通过批判,使“赛课”制度更加完善,“赛课”目的更加明确,“赛课”环境更加清明。这,或许是我们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
(本文发表于《学知报》2007年5月2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2:05:04 | 只看该作者
请扫一扫【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号:gjcjssh365




★》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平台《★--




订阅方法1:检索微信=>通讯录=>订阅号 => 点击右上角 + 号 =>输入并搜索 教师生活365 =>  订阅





订阅方法2:扫描二维码
微信=> 发现 => 扫一扫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







订阅方法3
我们的微信号是gjcjssh365
大家可以试试像添加好友一样添加教师生活365 微信号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89
http://yuwenbao.zhyww.cn/201503/79001.html
http://yuwenbao.zhyww.cn/201503/79001.html
http://yuwenbao.zhyww.cn/201503/79001.html
http://yuwenbao.zhyww.cn/201503/7900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2:04:4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急需打假

《南方周末》第1617期   2015-02-12

张增建



    先看当下教育造假几种常见现象。
    比如,国家规定中小学班容量不许超五十六人,可有的学校班容量常在七八十。为了应对上面检查,学校让“多余人”先从教室“消失”,包括课桌。而上边来的人也在行,在学生集体上操时暗地点人数,或突然到教师办公室看某班的作业本有多少。
    再比如,按国家相关课程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足开全音乐、体育、美术及艺术课。这些课程是“每查必有”的常规项目。问题是这些课要开设就要占课时,与中高考又不沾边;于是,课时被数理化等学科“强占”是公开的秘密。为了应付检查,学校临时换课程表,等评估完再换回来是心照不宣的做法。
    还有,早有明令禁止公办学校不能涉及高考补习班问题,这是一条评估示范高中时的“高压线”,严厉到“一票否决”。可现实是,你明着不让办,我就暗着办,花样翻新,令人眼花缭乱。
    2014年冬天,北方某省对省示范高中进行专项复查。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专家组的半数成员来自基层的校长或副校长。于是,有趣的情形出现了:不论查档案、座谈,还是问卷,都没有发现补习班问题。实际上,专家组那些深谙其中猫腻的校长、副校长,一进校门就断定:该校有补习班,而且大体知道规模有多大。原来,该校门口有一宣传栏,里边急不可耐地说:“2014年我校高考再传捷报”“二本达线率达68%,达线总人数突破2000大关”等等。可该校高三总人数不足2000,这不是明摆着有补习班?
    针对教育造假,还有一重灾区,就是档案造假,大量的数据、原始材料等水分多得一拧一把,假得太认真,有的甚至是在动用全校力量。在问卷、集体座谈,特别是在个别访谈环节时,学生或家长能统一口径,与前来检查的专家看到的及档案查到的不矛盾,露不出马脚。这可谓教育奇迹。
    可令人忧虑的是,本应纯真的学生也“面不改色”地说谎时,我们的教育是否需要警醒了呢?的确,较之于商品造假,教育造假危害更大,因为后者带来的可能是人才质量的变质。广东凉茶
    一场检查或评估实际就是大家共同完成的一堂大课,学校可能无意中的“应急”措施,难免会对学生纯净的心灵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也算是教育造假的一种集中表现。这种无处不在的有意无意的“造假”,消极作用同样不可低估;譬如,重要点的考试,有的老师安排座位时,会有意将优生与差生彼此搭配,并予以暗示甚至明示……
    当考试为什么会作弊成风,某明星偶像的抄袭行为为什么会被粉丝认可,“山寨货”为什么横行中国时,教育造假难脱干系。尤其是当大家对造假行为的本身普遍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或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应对,乃至以“灵活变通”的积极心态主动“造假”时,教育应该说已经潜伏着某种危机。
    的确,教育的本质是追求“真善美”,“真”排在第一位,这是做人原则,也是一所学校的教育底线。否则,清华北大考得再多,从某种程度说,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否需要打折扣呢?
    2014年春,山西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中考适应性考试,其中有一道分析说明题:如果你看到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为什么?
    出此题的背景是当地思品课中考改革倡导“开放探究”,允许有不同声音表达,于是命题人提供了四种“参考答案”:其中“扶”和“从医学角度的不扶”的答案,没什么争议;但第三种答案却捅了马蜂窝,在山西引起强烈反响:
    第三种答案:“不扶。这是当今社会现实造成的。”
    我们要帮助别人的时候,首先要学会自我保护。现在社会道德状况滑坡,社会信任危机明显,万一因为扶老人而惹祸上身,将会使自己身心都受到伤害,再加上恶意炒作,对社会反而造成负面影响,所以还是不扶的为好。
    当然,如果是自己撞倒了老人,那就要主动承担责任,即使老人有医保。如果是别人造成的,出于良知,可找人或者拍照予以证明,或者选择打120、报警等。总之,不会主动去扶。广东凉茶
    这个答案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其最激烈的言论来自基层的初中思品课老师:“这个题的答案有立场问题。”“怎么能这样教育学生?”可命题人的解释是,学生为什么答题时百分之百说“扶”,但现实中可能正相反呢?也就是说,思品分数是高分,但现实中的品行却可能不及格。对此,有人分析,是“说”和“做”的人格分裂现象。
    再来看该题的第四种答案:
    “不扶。因为中国目前的社会大环境还不成熟。”
    首先,“诬赖”的老人多是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不能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现在无良医院的高昂费用确实难以负担,因此人穷志短,道德底线难以守住。所以,要解决这个社会焦点问题,应该从加强社会大环境入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成立相应的基金会,让出于良知的好人,敢去扶老人。
    思品教育也要有勇气卸下假面具,培养实事求是的“真人”。要培养“真人”,就要培养说“真话”;要培养说“真话”,就要营造“真实”的教育环境或气候。
    2014年冬,山西省示范高中专项复评,其中到大同和朔州9所学校考察的专家组,发现有一所曾经的企办学校似乎厌烦作假,学校的所有工作,是啥就是啥,坦坦荡荡的。这让专家组感觉舒服,评价很高。
    现在,这样的学校似乎也在增多,尽管还是微量元素。广东凉茶
    (作者为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2:00:46 | 只看该作者
请扫一扫【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号:gjcjssh365


★》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平台《★--




订阅方法1:检索微信=>通讯录=>订阅号 => 点击右上角 + 号 =>输入并搜索 教师生活365 =>  订阅





订阅方法2:扫描二维码
微信=> 发现 => 扫一扫 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







订阅方法3
我们的微信号是gjcjssh365
大家可以试试像添加好友一样添加教师生活365 微信号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89
http://yuwenbao.zhyww.cn/201503/79001.html
http://yuwenbao.zhyww.cn/201503/79001.html
http://yuwenbao.zhyww.cn/201503/79001.html
http://yuwenbao.zhyww.cn/201503/7900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2:00:18 | 只看该作者
陈士同:奴化——当下教师的隐形悲剧  


“奴”,被人役使,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化”,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悲剧”,把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用这样的词语来描绘当下教师的生存境遇,似乎有点言过其实,但是静心审视,在物欲泛滥、功利至上的大背景下,这种现状是存在的,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纵观这些年教育发展的脉络,其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普惠性教育的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所有与教育有关联的内在和外在的因素都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而趋利避害思想的作用,让每一个与教育有关的人都希望在经济高速发展、文明快速进步的现在,教育及其相关的领域都能够借着这股东风向利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国家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可我们静心审视这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宏伟事业,尽管大江南北轰轰烈烈,长城内外红红火火,但一旦走进城堡之中,不难发现,这座原本坚不可摧且神圣的事业之塔正在日渐向沙聚之邦衍化,其中教育希望的寄托者----教师在强大外力的挤压和物质诱惑之下,有正在被逐步奴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思想的无我化,行动的机械化和目标的功利化,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作简要的分析。
一、思想的无我化
“人是会思想的苇草”,一个简单的命题却揭示出人类区别于一般生物群体的本质特征;“我思故我在”尽管平实直白,但已经深刻地说明了“思考”对于我们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还思想于思想者”则形象地说明“思想”这一人类专属的活动所面临的境地及其回归的紧迫性。可是,回归到现实,当我们用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广大一线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时,作为教学工作的执行者,他们除了拿着教本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地进行自我陶醉似的表演外,真正能够以一个教师思考者的角色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技术之思、实践之思和解放之思,即根据自身所持有的标准衡量整个教育及所处的环境提出批判性的意见,并对教育生活对学生的价值进行思考的寥寥无几。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是复杂的,一则对于他们来说自人类有教育这项活动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复杂的精神传播活动的流程中,无数个教育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以忘我的情怀进行教育的探索和改革,所有的与教育有关的理论已成型成熟,所有与教育有关的制度已经完备、完善,不再需要进行思考;二则是因为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所有与教育及其改革创新的实践与理论已经成为经典,甚至是真理,他们只需要把前人发展得十分精致、完备的思想及理论体系照搬照抄为我所用即可,这样的结果导致的就是他们说的只能是唐宋时代的声音,韩愈苏轼的声音,叶圣陶陶行知的声音,唯独没有自己的声音;三则作为体制内之人,无法逃脱制度和长官意志的束缚。所以他们偶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也只能在已经成形的大框架之下进行,不宜越雷池一步,否则就会被判作异类。正是这样,站在一线的斗士们只能用现成的金科玉律作为指导自己行动的指针,在教育的征程上蠕动。同样,也正是以上原因的禁锢,造成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失语,而这种失语不是沉默,而是没有自我存在的表达。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话语方式分成公众话语和私人话语两种。所谓公众话语就是人在白天日下,戴着“人造面具”,穿着精心设计的衣裳而说的话;或者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写在耀眼的白纸上的超然、混然、恍然、勃然的文章;而私人的话语则是指在深夜独处时,脱下了面具和衣裳,面对赤条条的自我自己跟自己的对话。而上面所说的失语就是在现实中为了避免“祸从口出”事情的发生,大多选择的是以公众话语的方式在人际网中穿梭,要么是宣讲式、布道式的,把自以为被公认的“真理”拼命地进行听觉的挤塞;要么是以“和事老”的角色和口吻进行闲话式的漫谈,你好、我好、大家好,其乐融融;要么是因为与权力有密切关系,甚至成为权力的代言人,所以所讲之话只能是含糊其辞,或者是反抗权势,但又怕反抗长官的意志被关进笼子,丢了饭碗,失去自由,所以只能发朦胧模糊之语。至于那些能够反映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警策之语难以企及。随之也就出现了“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说,在前台又那么说;明说要做,其实不做;明说不做,其实要做;其实自己要这么做,而非要说别人要这么做”的尴尬局面,现实版的“皇帝的新装”随处可见。
二、行动的机械化
思想决定行动,因为在思想上失去自我,精神上失去自由,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动作的机械性。当然,这种机械性不是死机器的运转,而是一种程式化的循环往复的劳作:为了应付业务的检查,所以全神贯注、一字不落地用工整而清秀的文字抄写着现成的所谓优秀的教案;为了课堂上有话说,或者为了把课上得有深度,集各种教参于一身,然后像复印机一样原滋原味地奉送给学生;为了增加课堂的生气和新鲜感,各种声光电器具齐上阵,可快乐和热闹之后又回到起点。除了这些,一天的工作也形成不变的范式:朝读课看到学生各自为政使课堂不能整齐划一,所以做出统一的布置和要求,然后进行领读、范读,再要求学生齐读;正常上课为了充分利用时间,预备铃刚响,老师就开始动情地在讲台上开讲、在黑板上书写着,下课铃响过,由于投入太深,难以从美丽的“桃花源”抽身,所以仍然用沙哑的声音讲解着、分析着,并吃力地在黑板上写着;晚自习,本应该属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可是由于该讲的没有讲完,该要求的没有要求到位,该强调的程度不够,放心不下,所以从第一节到最后一节,节节不落地戴着扩音器在昏黄的白炽灯下不厌其烦地进行着“传道受业解惑”:三个时段,三种状态,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像永动机一样不停地运转。
爱岗敬业是职业的操守,无私奉献是高尚的品质,可是如果有时间去问我们服务的对象,他们是以膜拜之感激你呢,还是其他的,不得而知。由此,一个伟大的生物学家和他得意门生的对话浮现在脑际:“早晨忙什么了?做实验。上午干什么?做实验。中午呢?在实验室做实验。下午忙什么?做实验。晚上打算做什么?到实验室做实验。”老师说:“你可以毕业了,现在能够做实验的机器很多,而且比人做得更精确。”想想,大多数一线的教师不正是在扮演着这位勤奋学生的角色吗?我们知道,机器的运转需要燃料的补给,为了延长使用的寿命,还得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机器加工制造的是无生命的产品,其关注的合格与不合格。而作为人,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只有有限的生命和精力,如果一味地透支,我们将无法体会“幸福”的快乐;再者,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是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情感的生命个体,我们一味地填鸭,试图用我们的行动把他们拉近书本和课堂,往往会适得其反,他们需要独立的思考,因为他们渴望自己有自由的精神。“唐吉诃德式的专制”表现的是热情澎湃的理想主义,而“独裁的唐吉诃德”表现的是独裁。老师们,当我们自己怀揣着美好地教育理想一厢情愿地占领教学的制高点,不知疲倦地进行着布道、授业时,我们也应该平视自己服务的对象,看看他们是否向着自己希望的艺术品的方向发展。如果能够这样,也许我们就不会那么累了。
三、目标的功利化
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职责,这和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身为教师,其职业目标就是传授知识,引导教育学生,让他们除了有健康的体魄,更应该拥有健全的人格。可是现实的教育状况并非如此,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体制内生活的教师也无法做到“独善其身”,而无法实现自我的“逃离”的结果就是趋同于大环境、大气候,并在大染缸中进行挣扎。但审视当下教育的现状,尽管全国各地遍吹素质教育之风,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第一要义,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可以打素质教育的大旗,可以喊素质教育的口号,但是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不可丢。而这里的质量不是以“素质”的高低来衡量,更多的就是拿单一的分数和成绩作为硬性的指标:小学上初中有多少学生进入快班或重点班,初中升高中有多少考入省市重点学校和学校的重点班,高中考大学的则是以考名牌、重点,一本、二本数进行评价;至于校内的考评更是五花八门、花样迭出,这样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不是作为静态的数量参照,而是以它们为动态的系数,把它们与学校的生源和生源的质量、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的评定挂钩。
正因为头上悬着利剑、套着紧箍,一切原本泛化的目标开始向一个点汇集,进而行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并向外放射出强大的吸引力。“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玩命的教,早中晚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时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临近各种统一的考试,非考试科目必须为考试科目让道,第三天考试的科目需得给第二天考试的科目让行。之所以这样,就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希望在考前突击中能够遇到所考的题目,从而不丢分;疯狂地考,周考、月考,章节考、单元考,机械性地强化,进行条件反射式地训练,以培养学生考试的本能意识,从而可以从容地应考,拿到高分,从而立于不败之地。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长时间的强化,自然可以收到好的效果,而好的效果也同样成就了许多的名校、名师,黄冈神话,衡水传奇,毛坦厂怪象等。看着这些频繁占据着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的新闻,欣赏着人们津津乐道的场景,这些学校及其学校的老师自然倍感荣耀,成就感十足,同样也为接下来忘我地工作注入了强心剂,然后可以对一块块璞玉进行整齐划一的雕琢。
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向来没有争到过做‘人’的价格,中国的历史不过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用先生的话来反照生活在当下的教师,可以看到因为难以褪去体制内的身份,我们也试图进行自我的突围,结果换来的要么成为“官家的帮忙、帮闲”,要么成为“商家的帮忙、帮闲”,最低则成为“大众的帮忙、帮闲”,除此而外,再也听不到一点属于自己的声音。这种失去自我带来的只有在功利性强大的吸引力作用下进行无任何主体意识的机械性的劳作。试想,我们的教育如果长时间在这样的境况下发展,会把我们的下一代引向何方。拯救自己,拯救我们无辜的孩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1:10:14 | 只看该作者

“赛课”离“家常课”究竟有多远

我喜欢在操场上或者跑步机上跑步,但却非常讨厌在生活中走路。一直都在问自己,既然能够喜欢上跑步,又为什么如此讨厌走路?当自己实在想不通的时候,我就倒过来想,为什么喜欢上跑步,就一定要喜欢上走路呢?这么一想,突然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赛课”(用于参加比赛的公开课)与“家常课”的关系。我们一直把赛课,看成是提高“家常课”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事实上,“赛课”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但为什么“家常课”还在原地踏步?那么“赛课”究竟在赛什么呢?“赛课”离“家常课”又有多远呢?“赛课”如何才能促进“家常课”呢?

一、“赛课”究竟在“赛什么”

课堂教学是生命线,可是课堂教学究竟是谁的生命线呢?课堂教学是不是育人的生命线呢,课堂教学肯定有育人的功能,但课堂教学主要干的事,还是教书的事,是知识传授的事。如果说课堂教学的确有育人的功能,那也是一种间接的功能,即通过老师语言的讲解,通过老师思维的展示,通过老师情感的熏陶,通过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来达到育人的功能。可是,有几位老师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讲解方式,自己的思维模式,自己的情感显露,自己对课堂氛围的调节,是如何影响学生成长的呢。课堂教学是不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呢?刚才不是说过,课堂教学主要是用来传授知识的吗?课堂教学的确是老师拿来传授知识的,但课堂教学并不一定被学生拿来学习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知识讲得非常清晰,但如果学生没有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知识在他们心目中还是支离破碎的。是故,教学质量是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程度决定的,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知识的程度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有着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讲解,并不一定有着理想的教学业绩;那些并不精彩的课堂,在教学业绩上并不一定差多少。所以,脱立了对学生成长的关爱,脱离了对学生学习的关心,课堂教学就把自身孤立起来了,使得这样的课堂既不能起到育人的目的,又完不成教书的任务,还怎么称得上是教书育人的生命线呢?

其实,上文对课堂教学的分析,是将课堂教学孤立起来的课堂教学,而现实中的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将教师与学生分离的,也不可能将教学与学习分离的。不管教师的思维品质好还是不好,不管是教师有意还是无意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都会受教师的影响。不管教师上课讲的精彩还是不精彩,不管是教师明确要求还是无意放任,学生学习都会受教师讲解的影响。只不过我在这儿用的是“影响”,那就意味着可能是好的影响,也有可能是不良影响;可以是深度影响,也可能是表层影响。可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可能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将课堂教学与学习孤立起来呢?才可能在脱离学生,脱离学习的情况下,来评价课堂教学的好与坏呢?这就是“赛课”吧!为了防止教师在赛课中作弊,往往要求教师要借班上课;为了防止教师在赛课中事先准备,往往要求教师要即兴备课。借班上课,无形中让课堂教学脱离了学生;即兴备课,无形中让课堂教学脱离了学习。剩下来的,就只是课堂教学的精彩形式,以及推动这个精彩形式的教师。从这个角度来看,拿出来公开比赛的课,就成了教师自己的生命线!

二、把“家常课”提纯为“赛课”

后来我再想,为什么我会喜欢跑步,而又讨厌走路呢?这也不是没有道理,跑步容易见效,在短时间内跑了多远,出了多少汗,消耗了多少能量,这都清清楚楚。而且,跑步没有外在的目的,跑步也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只要你跑了,这些激励你的数据立马就显现出来了。再说,当你跑完了之后,再在微信上晒一晒,那就成就感与荣誉感都有了。可是,走路呢?速度慢就不说了,你走了再多的路,有谁知道呢?你走路的目的是什么呢,要是走了半天但没有达到办事的目的,这就成了瞎忙。此外,走路时在路上碰到熟人,总得聊聊天吧,要是路上有积水,总得让让路吧,这不也是浪费时间的事吗。像这种既没有成就感,又没有荣誉感的事情,谁愿意干呢。那么我们另外换一种思路,是不是通过经常性跑步,可以提高走路的能力和效率,这样也就让自己更愿意走路了呢?如果保持经常跑步,人的体质变好,干什么事情都会更加的积极,自然会让自己走路更有精神,虽然仍然排斥走路,但不至于像以前那么艰难。但你会发现,跑步对走路的影响仍然是间接的,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是不是喜欢走路,仍然是由走路本身的特点、成就感与荣誉感决定的。

“赛课”可被视为跑步,“家常课”可被视为走路。“赛课”最大的好处,就是剥离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剥离了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把教师和她的课堂教学行为独立出来了。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把影响课堂的学生与学习都视为定量时,那么教师就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唯一变量,这样就可以区分出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了。对于大多数参加过“赛课”的教师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对自己的考验太大了,在赛课时上,教师的一言一行,课堂上的一分一秒,都被纳入了评委的视野之中,都成为和别人竞争的内容。于是,“赛课”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排除非教师因素后,用放大镜来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通过不同评委从不同解释来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最终对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性评价和等第性评定。所以“赛课”并不是在比较具体的课,而是在比较上课的人;只不过对上课的人的比较,是通过他们上的课来进行的,最终的落脚点是通过课堂来看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多高,而不是通过课堂来看学生的学习受益有多少!

可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赛课时上的课,并不是正常状态下的课。而是一种“被提纯”后的课,是一种故意把教师及其课堂教学行为显现出来的课,是一种压抑了其他课堂教学要素的课。又回到跑步和走路上面来,其实在生活中是不大需要跑步的,那有这么急的事情要处理的,可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健康,让人更愿意走路,也走得更加的稳健,就把走路这个过程提取出来,让人不问走路的目的,也去除了走路过程中的坎坷,也去除了走路过程中可能碰到的人与事,于是跑步就成了被提纯后的走路,我们就只关注这个过程,而不再关注原来走路所欲达到的目的。尽管通过跑步可以看出人的体质如何,但并没有解决这个人是否愿意走路,在走路过程中是否有意愿和能力去解决问题,这个人是不是能够为自己走路寻找到一个好的目标等等。

三、把“赛课”还原为“家常课”

既然拿来比赛课的课,并不是正常状态下的课,那就意味着当我们利用了通过“赛课”来评定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水平,通过“赛课”来督促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益处之后,还需要把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课,重新还原到家常课中去。为了赛课而赛课,这样的赛课往往走不长远;为了赛课而赛课,这样的教师往往坚守不下去。尽管一开始我还是挺喜欢跑步的,但跑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逐步放弃跑步了,因为速度变得越来越无法超越,消耗的能量在数值上也总是一层不变,在微信上晒来晒去也没有人再来关注,原来的成就感与荣誉感消失殆尽。其实这样的跑步状态,也就回应了当前的赛课,凡是在赛课中拿过一等奖的教师,是绝不会再去参加同级别赛课的,否则下次拿到二等奖怎么办;凡是参赛的教师,除非能够被更高级别的成绩或荣誉所激励,也是不会一直热衷于参加赛课的。所以,你发现学校中参加赛课的教师,基本上都是青年教师,而且是刚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

要把“赛课”还原到“家常课”,得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到一个长远目标。赛课时,课堂教学是以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为目标的,而“赛课”最大的缺点,就是只追求知识点的掌握,而不能把知识点融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去,不能把知识点融到整个学科的知识结构之中去。对家常课来说,之所以叫做家常课,就意味着这是一件日常性的事情,日常事情要想成功,一是要形成做日常事情的、相对稳定的工作模式,否则天天变来变去的,一定累得要死;另一是要善于把每天的小目标串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大目标,这样才能够用“日常的做法”形成“不日常的成就”。如果我们把“家常课”中的每一节课,都当作“赛课”来上,就会发现正好陷入这两个陷阱之中,一是每堂课都求新求异,二是每堂课的目标都相对孤立,最终的结果就是用“极其不平常的做法”得到“极其平常的收获”!

要把“赛课”还原到“家常课”,就得把良好的师生关系找回来。在赛课中,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暂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配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可是,这种学习兴趣往往并不长久,之所以学生愿意配合教师的赛课,一是受制于赛课时这种应急的氛围,二是受益于教师在赛课中采用的技能技巧,更有意思的是,学生都知道这种配合是短时的,并不需要自己长久的忍受。一旦要回归家常课,一堂课是否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学生是否愿意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是否愿意投入教师的课堂教学,只是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不长久的,也是靠不住的。真正让课堂教学弥久历新的,并不是教师要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技能技巧,而是要有师生双方都非常默契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课堂教学中的润滑剂,让课堂矛盾和冲突很快就过去;又是课堂教学中的催化剂,让课堂教学能够变得更有品味和品质。

要让“赛课”还原到“家常课”,还得把学习作为教学的依据。既然是课堂教学,那就意味着课堂肯定是以教学为主的,当下大力提倡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觉得是不对的,如果大家都把课堂还给学生,那学生还来听课干嘛呢?我们需要还的不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而是学生的学习责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起来,而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起来。课堂上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也不在于教师讲了什么,问题在于教师讲了那么多,而学生听进去了多少;教师讲了这些内容,而这些内容对学生来是否真的掌握得了。所以,当我们脱离学习来看教学时,就会去追求教学本身的科学性与艺术生;但当我们把教学与学习放在一起时,就会发现教学的有效性,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标准的,这时候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都得服务于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尽管在赛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在家常课中这不仅仅是要考虑到,而是必须以学生的学习现状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终点,从而尽可能将教师的个人因素隐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学生!也正是如此,你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仍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上赛好一堂课;但如果你并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你的家常课就上不下去。

尽管“赛课”可以让教师在放大镜下琢磨自己的课堂,可以大力督促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但只是教师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并不等于这样的课堂教学水平对学生学习就一定有多大的帮助。就像我们在跑步机上可以大胆地跑步,但真正影响我们是否走路的,仍然看走路是否有一个具体而又值得追求的目标;当我们在走路时,路两边的风景是否值得我们欣赏!课堂最大的影响力,并不在于教师在课堂上表演了什么,而是他的这些表演是否能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否值得师生共享。(周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宁市高级中学校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16:45:35 | 只看该作者
陈平原:语文之美和教育之责




    在中小学的诸学科中,没有哪一门学科引发和关注和争议有语文这么大。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母语教育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自然非同一般。
    从新文化运动算起,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已走过百年。纵然在如今的中学,诸学科排位时总是“语数外”,语文貌似老大,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却难免沦为无足轻重“小三子”。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临近,国内语文教育界正在加紧“盘算”:借助这一重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制,语文教育能否趁势出击——不要吝啬,为自己的重要再吆喝几声;另一方面,不该语文课背的包袱,是不是也可以放下了。



    今天谈教育,最响亮的口号,一是国际化,二是专业化。这两大潮流都有很大的合理性,但若以牺牲“母语教育”或“中国文辞”为代价,则又实在有点可惜。
    110年前,具体说是光绪29年(1903)11月,晚清最为重视教育的大臣张之洞在奉旨参与重订学堂章程时,在规定“中学堂以上各学堂,必全勤习洋文”的同时,强调“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之所以刻意凸显“中国文辞”,不是基于文学兴趣,而是担心西学大潮过于凶猛,导致传统中国文化价值的失落。此立场曾被批得“体无完肤”,今天看来颇有预见性。

一、阅读与写作课:国外高校是抹不掉的必修课,我们还在由大学“自作主张”

    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时,我曾谈及:“‘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牵涉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我在大陆、台湾、香港的大学都教过书,深感大陆学生的汉语水平不尽如人意。”前一句好说,后一句很伤人,这其实跟我们整个教育思路有关。
    教育部在启动此次新高考改革时,已明确宣布取消中学的文理分科。但至于今后大学是否要开设“大一国文”或“大学语文”,教育部不敢硬性规定,任凭各大学自作主张。相比之下,台湾教育界目前还在坚持6个学分的“大一国文”,显得弥足珍贵。
    记得4年前,在上海哈佛中心成立会上,与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交流各自的心得与困惑,我谈及“大一国文”的没落以及大学生写作能力的下降,对方很惊讶,因对他们来说,“阅读与写作”是必修课,抹不掉的。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而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的。
    学习本国语言与文学,应该是很美妙的享受。同时,此课程牵涉甚广——语文知识、文学趣味、文化建设、道德人心、意识形态,乃至“国际关系”等。最后一点是我的即兴发挥,起源于一件小事。
    多年前,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很悲伤地告诉我,日本的中学国文课本将删去鲁迅的《故乡》,理由是国文不该收外国人的作品。表面上争的是“译作”算不算“国文”,背后则是国民心态;长远看,此举多少会影响日后的中日关系。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是收译作的,除了承认现代汉语受外来词汇及表达方式的深刻影响,还显示了国人的开放心态及国际视野。

二、今人读书如投资,都希望收益最大化。这一思路明显不适合语文教学

    我从16岁开始教书,最初教小学及初中的语文课,后来在大学主讲文学史。记得“文革”时知青下乡,若被请去教书,十有八九是从语文教起——我自己的经历也是这样。因为校长们觉得,凡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只要满腔热情且肯用心,都能教好语文课。换句话说,语文很重要,但教语文课的门槛很低,完全可以“无师自通”。
    4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当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不管教的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不太容易了。但即便如此,高中的语文课或大学的文学史课程,依旧注重自由自在的阅读,没有那么多“先修课程”的限制,也不太讲究“循序渐进”。面对浩如烟海的名著或名篇,你愿意跳着读、倒着读,甚至反着读,问题都不大。这也是大学里的“文学教育”不太被重视的原因——“专业性”不强,缺几节课,不会衔接不上。
    可这正是中学语文或大学的文学课程可爱的地方,其得失成败不是一下子就显示出来的,往往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比如多年后回想,语文课会勾起你无限遐思,甚至有意收藏几册老课本,闲来不时翻阅;数学或物理就算了,因为相关知识你已经掌握了。另外,对于很多老学生来说,语文老师比数学、英语或政治课老师更容易被追怀。不仅是课时安排、教师才华,更与学生本人的成长记忆有关。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语文课很重要,影响学生一辈子,一点都不夸张。别的课程若非做专门研究,大都毕业就搁下,惟有研习本国语文,是“活到老,学到老”。
    语文教学的门槛很低,堂奥却极深。原因是,这门课的教与学,确实是“急不得也么哥”,就像广东人煲汤那样,需要时间与耐心。现代社会“知识大爆炸”,学生需要修习的科目很多,不可能只读“四书五经”;但贪多求快,道听途说,压缩饼干式的教学,对于中学语文或大学的文学史课程,损害尤其明显。因此,如何在沉潜把玩与博览群书之间,找到合适的度,值得读书人认真思考。
    今人读书如投资,都希望收益最大化。可这一思路,明显不适合语文教学。实际上,学语文没什么捷径可走,首先是有兴趣,然后就是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这样,语文就一定能学好。《东坡志林》里提到,有人问欧阳修怎么写文章,他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做自能见之。”这样的大白话,是经验之谈。欧阳修、苏东坡尚且找不到读书作文的“诀窍”,我当然更是“无可奉告”了。据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称,叶老从不给他们讲授写作方法,只要求多读书;书读多了,有感觉,于是落笔为文。文章写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写作能力逐渐提升。叶老这思路,跟欧阳修的说法很接近。

三、我特别担心慕课风行的结果。别的课我不懂,但深知语文课不能对着空气讲,“现场感”很重要,必须盯着学生们的眼睛

    为何先说“学”,再说“教”?因本国语文的学习,很大程度靠学生自觉。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这门课上表现特别突出。教师能做的,主要是调动阅读热情,再略为引点方向。若学生没兴趣,即便老师你终日口吐莲花,也是不管用的。十年前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小说欣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我在“前言”中称:“除了母语教学、人文内涵、艺术技巧等,我们更关注‘阅读快感’——读小说,如果味同嚼蜡,那将是极大的失败。”其实,不仅是选修课,语文课本都得考虑学生的阅读趣味。记得小时候新学期开学,最期待的就是领到语文课本,然后抢先阅读,半懂不懂,但非常愉快。
    说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必须区分两种不同的阅读快感:一是诉诸直觉,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是含英咀华,来得迟,去得也迟。“经典阅读”与“快乐阅读”,二者并不截然对立。我只是强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的目光”。发现什么?发现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字里行间所蕴涵着的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大自然之美。而这种“发现”的能力,并非自然而然形成,而是需要长期的训练与培育。这方面,任课教师的“精彩演出”与“因势利导”,都很重要。
    在拙作《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的“开场白”中,我提及大物理学家费恩曼如何精心准备,投入极大热情,把物理学讲得出神入化,让人着迷,当时借用《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里的一段话:“对费恩曼来讲,演讲大厅是一个剧院,演讲就是一次表演,既要负责情节和形象,又要负责场面和烟火。不论听众是什么样的人,大学生也好、研究生也好、他的同事也好、普通民众也好,他都真正能做到谈吐自如。”不一定是学术大师,任何一个好老师,每堂课都是一次精心准备的演出,既充满激情,又不可重复。
    如承认讲课是一门艺术,课堂即舞台,单有演讲者的“谈吐自如”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听讲者的“莫逆于心”,这才是理想状态。去年我在《文汇报》发文章,承认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普及教育、传播知识方面的巨大优势,同时又称:从事文学教育多年,深知“面对面”的重要性。打个比喻,这更像是在干“农活儿”,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很难“多快好省”。这“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的妙喻,不是我的发明,其实来自叶圣陶、吕叔湘二位老前辈。我特别担心慕课风行的结果,使得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偷懒或丧失信心,自觉地降格为某名校名师的助教。别的课我不懂,但深知语文课不能对着空气讲,“现场感”很重要,必须盯着学生们的眼睛,时刻与之交流与对话,这课才能讲好。只顾摆弄精美的PPT,视在场的学生为“无物”,这不是成功的教学,也不是称职的教师。

四、某种意义上,学文学的,太富贵、太顺畅、太精英,不一定是好事情。

    关于中学语文课以及大学的文学教育,我说过两句话:一是请读无用之书,二是中文系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现在看来,有必要增加第三句,那就是:语文学习与人生经验密不可分。
    先说第一句,那是答记者问时说的。我谈到提倡读书的三个维度,其中包括“多读无用之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今天中国人的阅读,过于讲求“立竿见影”了。在校期间,按照课程规定阅读;出了校门,根据工作需要看书。与考试或就业无关的书籍,一概斥为“无用”,最典型的莫过于搁置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历史等。而在我看来,所谓“精英式的阅读”,正是指这些一时没有实际用途,但对养成人生经验、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有意义的作品。
    第二句则是在北大中文系2012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文系出身的人,常被贬抑为‘万金油’,从政、经商、文学、艺术,似乎无所不能;如果做出惊天动地的大成绩,又似乎与专业训练无关。可这没什么好嘲笑的。中文系的基本训练,本来就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促成你日后的天马行空,逸兴遄飞。有人问我,中文系的毕业生有何特长?我说:聪明、博雅、视野开阔,能读书,有修养,善表达,这还不够吗?当然,念博士,走专家之路,那是另一回事。”
    这就说到了第三句。引述章太炎“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似乎有点高攀;那就退一步,说说普通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中学毕业生,通过高考的选拔,走到一起来了;可实际上,他们的学习能力及生活经验千差万别。一般来说,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业水平高,眼界也开阔,乡村里走出来的大学生,第一年明显学得很吃力,第二年挺住,第三、四年就能渐入佳境——其智力及潜能若得到很好的激发,日后的发展往往更令人期待。如果读的是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其对于生活的领悟,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对于幸福与苦难的深切体会,将成为学习的重要助力。
    某种意义上,学文学的,太富贵、太顺畅、太精英,不一定是好事情。多难兴邦,逆境励志,家境贫寒或从小地方走出来的大学生,完全不必自卑。

五、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表达。有时候,一辈子的道路,就因这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发言或面试决定,因此,不能轻视

    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单讲认真读书不够,还得学会独立思考与精确表达。这里的表达,包括书面与口头。几年前,我写《训练、才情与舞台》,谈及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倾听与提问,其中有这么几句:“作为学者,除沉潜把玩、著书立说外,还得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向听众阐述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一辈子的道路,就因这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发言或面试决定,因此,不能轻视。
    中国大学没有开设演讲课程,很多学者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具体的论述容或不准确,但强调口头表达的重要性,我想八九不离十。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大学生在一起开会,你明显感觉到大陆学生普遍有才气,但不太会说话——或表达不清,或离题发挥,或时间掌握不好。这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倾向于演讲而不是讨论有关。实行小班教学,落实导修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记分数,若干年后,这一偏颇才有可能纠正过来。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语文课最有可能先走一步。
    我博士刚毕业那阵子,曾被老先生夸奖“会写文章”。当初还觉得挺委屈的,因为,比起“思想深刻”或“功底扎实”来,这“会写文章”不算专业评价,更像是雕虫小技。教了30年书,逐渐体会此中甘苦。我终于明白,作为学者,会不会写文章,确实是个“事”——而且是不小的事。最近10年,我撰写了若干关于“现代中国述学文体”的论文,一半是学术史研究,一半则为了教学需要。不说成为大学者,即便只是完成博士或硕士论文,也都不是“动手动脚找东西”,或引进最新潮的理论,就能手到擒来的。
    在一个专业化时代,谈“读书”与“写作”,显得特别小儿科。或许正因此,当大学老师的大都不太愿意接触此类话题。既然没有翅膀,若想渡江,就得靠舟楫。不管小学中学大学,对于老师来说,给学生提供渡江的“舟楫”,乃天经地义——虽然境界及方法不同。在北京大学的专题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讲论会上,每当循例点评学生的论文时,我不仅挑毛病、补资料、谈理论,更设身处地帮他们想,这篇文章还可以怎么做。学生告诉我,这个时候他们最受益。
    说到底,中学语文课以及大学人文学科,就是培养擅长阅读、思考与表达的读书人。只讲“专业知识”不够,还必须“能说会写”——这标准其实不低,不信你试试看。

    (陈平原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此文为作者在华东师范大学“百年语文的历史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15:09:50 | 只看该作者
凌宗伟:是培养“未来教育家”,还是特权者?

有报道称:华中师范大学校教务处下发通知,为了给进入学校“博雅计划”“未来教育家计划”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务处决定为这些入计划的学生设置专门教室,其他学生则将书籍及杂物清理出这些教室。
呵呵,厉害!想不到类似这样在中小学普遍通行的有违教育公平理念的举措,居然在高等教育登堂入室。还堂而皇之冠以“未来教育家计划”,真叫个让人大跌眼睛。法律赋予人人享有教育平等的权利,可学校却绞尽脑汁让一部分人享受教育的特权,这不是公然对抗法律?
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是专门为这些“未来教育家”设置了一个教室而已,但对这班“未来教育家”来说,无形之中就给了这样的暗示:原来教育家是可以高高在上,是应该享受特权的,那么他们将来走进学校从事教学、研究和管理的时候,还会为平民和普通百姓的子女考虑权益吗?
从这个视角看,这就难怪钱理群先生会有“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的担忧了!
与此同时,还公然将没有进入“未来教育家计划”的学生的书籍及杂物清理出这些教室。原来我们所说的公平、平等等核心价值观是有选择,有区别的。现实中人还是分等级的,等级不同,遭遇自然就不同。或许他们会认命,或许他们会出离愤怒,或许他们会在内心埋下仇视的种子,早晚有一天爆发出来。如果这样的假设,不是假设的化,出台类似这样举措的部门和官员,该不该承担相关责任呢?或许那个时候谁也不会去追责。
这样的举措,不得不让人想起早年张伯苓恐将校风带坏,断然拒绝袁世凯愿意捐款三千元,送四子袁克瑞和五子袁克权到南开学校读书,允许带两名护卫的条件。和蒋经国的独女蒋孝章,50年代参加大学联考失利。蒋经国也只能干着急,送女儿去美国留学的故事。难道我们的高校管理者的平等意识还不如旧知识分子、军阀、独裁者?
退而思之,这样的举措,与时下大学一直嗤之以鼻的部分中小学以人为分层、通过快班、奥赛班、为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带他们外出旅行考察等威逼利诱学生学习的教育方式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举措的初衷是好的!那么笔者不禁要问,是不是只要初衷好的,就可以无视法律,无视公平,鼓励特权?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对一个具体的生命而言,无论是自负,还是自卑,都可能被毁掉。无论哪个领域的特权,必然种下社会矛盾的心理毒素导,最终致社会分化。这样的初衷,你说好是不好?
最后我想问的是,我们究竟是要培养“未来教育家”,还是特权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5:15 , Processed in 0.26507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