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书就该拒绝“网络语言”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00:4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科书就该拒绝“网络语言”   4月1日,《河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将正式施行。其中规定,“高大上”“白富美”“女汉子”“喜大普奔”等网络词汇,不能出现在政府的红头文件和教科书中。(《河南商报》3月25日)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网络词汇颇为流行,这种完全属于民间自发创造的语言,是网民用来调侃、开玩笑、活跃气氛的,这也决定了它有如下几种特征:
  歧义性——许多词有许多意思,容易引起歧义。网民用于聊天取乐、交际沟通的,像“亲”“伤不起”“HOLD住”等如果运用恰当,会让人产生联想,引来许多笑话,这于化解紧张气氛很有用处。然而,像“蛋白质”“高大上”“喜大普奔”等,若用在教科书里就有点不伦不类,让人费解了。
  特殊性——在特殊环境中创造的具有特殊含义的词,如果脱离了相应的环境,那么它也就失去了意义。如在2011年,网络上使用频率明显增高的汉字有“亥”“叙”“债”“卡”等,这与当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叙利亚局势、卡扎菲被击毙等热点话题均有关系。如果单个使用就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
  生命力不强——网络文化向来具有快餐消费的特点,时过境迁,有很多就会失去生命力。据载,从2006年到2010年的近3000条年度网络新词语中,在2011年语料中还能留存的仅剩40%。
  而作为政府公文、教科书,其文字表述要求通俗易懂,力求“通用”。严肃规范化是教科书的应有的原则,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之本,其中的语言应该规范严谨、严肃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就会让教科书陷入随波逐流的尴尬境地,有损教科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当然也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惑。其实,教科书拒绝“网络语言”是与我国推广普通话与简体字的方向一致的。文字是一种符号,是一种信息载体,便利书写和认记是创造或确定文字的首要原则。如今,汉语已成为国际主流语言之一,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与日俱增,因此规范汉语十分有必要。
  总之,教科书拒绝“网络语言”是对人们今后学习和使用规范汉语的一个良性导向,这将对中国现行规范汉语的推广和运用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当然,互联网的发展势不可挡,各种网络新词仍会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和词汇,并且逐步为公众所接受,成为“大众化”语言,这和我们学习规范化的汉语是并行不悖的。( 林日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2:21 , Processed in 0.09021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