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评和丽斌的行为与绘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17:3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评和丽斌的行为与绘画





文/ 查常平博士(批评家、圣经学者,《人文艺术》主编)
Dr. Zha Changping (Critic, Biblical Scholar, Chief-editor of Journal for Humanities and Art)



  阳光、人影、大地、自然生命体,和丽斌的行为作品总是不乏这些艺术语言元素;它们致力于世界的本源性(《打开宇宙》,2013.1.5 )与终末性的探索(《巢》,2013.12.29),竭力表达人的精神生命应当怎样在“花开花落”、“昼夜更替”、“风雨雷电”……的“花园”中平安度过,使人最终成为光明之子、行走在光中(《花园——七天行为计划》) ;它们将人的肉身自我置于和自然的共生共在的关系中来敞现,甚至以自我的消失凸显其存在的可能性(《归》,2011.11.12),让“我沉睡在冬日的梨树下 宁静 生长 融入大地……”(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出自和丽斌的创作手记)。换言之,和丽斌常常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互动地审视人与自我的关系。在他看来,作为自我存在的人,不过是大地中的杂草、灌木、梨树等等的一部分(《巢》,2013.12.29)。他眷注人的影子般的生存,“在冬日的麦田里耕种一亩自己的影子”(《时光•麦田》,2011.11.10-12),“把我们的呼吸和愿望种在我们的影子里 看着它 生根 发芽 生长 开花……”(《种》,2012.9.5-9.8)。他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以“平静的湖,涌动的云山,呼啸的风,我的影子,湛蓝的幕布,营造出一个虚幻的世界”(《留影丽江》) 。人影栖息在大地中,同自然中的草原、山岗、日光融为一体。他有时候强调《影子》(2012.9.6)与自身的分《离》(2013.10.25),强调人与自然的对抗(《沉重的翅膀》,2011.11.13)。不过,总体而言,人与物的同在关系,依然是他的主要艺术观念图式;和丽斌在《春分•万物生》 中、在《日瑟浩奕》 中把人与梨枝的共生经验、人与枯枝的共融经验带到我们面前,他渴望与野花、空气、“归乡的蒲公英”同行《漫游》 到东方。其实,这一切都是在想象中发生的。

  和传统的行为作品挪用画廊的现成场景空间不同,和丽斌的行为总是在自然的现实场景中实施。它们的主题关怀涉及到人与自然之物的共在、共生关系,以此理解人的自我作为物质自然、作为自然生命与肉体生命的存在样态。然而,他的绘画则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之物的对抗、对立关系。

  激情、野性、迷惘,这是和丽斌的绘画作品在艺术语言图式上给艺术爱者的第一印象。“其画作色彩厚实饱满,笔法张扬凝练,意境孤寂而冷峻,给人扑面袭来的现场感,仿佛能听见画中‘点景人物’在烈日、荒原、丛林间赶路的步伐声。”(罗菲语)他总是把自己的画面时间定格在一天中的血色黄昏、一年中的皑皑雪冬、一生中的不惑身影;他的《逐日》(2013-14)系列中的人,或直奔光芒万丈的山谷、或矗立在峭壁山巅上沉思、或在“远方”的朽树中踯躅徘徊、或在阳光弥漫的海市蜃楼前遐想万千……其实,“日也就是另一个我,逐日的过程即是自我追逐、自我成长、自我洞悉的过程。它得以使我从庸常、琐屑的现实中脱离出来,在超现实的情境中相遇神奇与不凡”(和丽斌语)。自我在追逐太阳中成为了光明的一部分;他的《荒原》(2007-13)系列中的人,或正行走在崎岖不平的雪路上,或站立在被人遗忘的角落,或望着远处沉默的雪山发出赞美,或觊觎着湍急而下的逆流波涛,或被淹没在枯草朽丛中,或奔走在夕阳的余晖中……;还有无路可寻的探索者、有坚定殉道的突围者、有满怀盼望的前行者穿越《林中路》(2008-14)向我们走来。在和丽斌的笔下,自然中的阳光、枯树、悬崖、乱石重新回到它们受造之初的本源性的野性的存在样态,它们的力量巨大、它们的奥秘深藏、它们的激情冷热分明。

  显然,就和丽斌的绘画世界而言,人与自然之物的确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无论是风化的岩石还是雪花般的花朵,以及人造的汽车,一切都在《幻灭》(2008-14)中烟消云散。或许,我们只能从这种正在消逝的受造物的抒情命运中,隐约感知到创造者本身的大能(《云山》系列,2007-11)。

  从关系美学所涉及的七重关系看,和丽斌的行为与绘画都只是呈现了人与语言、人与时间、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没有人与他人、人与历史、人与上帝的关系;其中,除了艺术家本人外,没有更多的他者、没有任何人的历史的踪迹、更没有永生上帝的在场。在这个意义上,和丽斌的全部作品,都属于孑然茕茕的“行者日志”。这预示了他在当代艺术界属于孤独的另类,更和那些追随少数评论家的吆喝而转向风景画创作的画家们有别。唯有阳光、影子、雪地与以艺术表达为内容的精神生活本身,才是他多年忠实的朋友!(2014年11月7日一稿、10日二稿于成都澳深古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2:07 , Processed in 0.06479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