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770|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北-孝感【管季超工作室】所属《师慧园论坛》为您辑录史上最强教育技术学习参考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20:2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新浪开博的教育技术专家、学者、学人名录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  郑小军  南宁 530023)

自2005年9月8日新浪推出博客公测版以来,本专业已有黎加厚、焦建利、王竹立、杨开城、王敏娟、郑小军、蒋鸣和、赵国庆、秦炜炜、李冬梅、沈书生、蒋东兴、邹景平、刘光然、张一春、裴新宁等专家和青年学者、学人先后在新浪开博。

在这些专家、学者、学人的专业引领下,近年来,上海师大、江西师大、陕西师大、华中师大、华南师大、西北师大、福建师大、中山大学、广西师范学院等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以新浪博客为平台,开展了跨校间的互动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笔者预计并且期待,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本专业专家、青年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在新浪开博,进一步推动本专业新浪博客平台走向实质性的互动交流。

以下是笔者与所带研究生杜英俊、黄彧、陈凤整理的在新浪开博的教育技术专家、学者名录(排名不分先后)。遗漏之处,敬请谅解,并请推荐、补充,谢谢!

1.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博导:jiahou`s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nuli,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jiahou,“红土地—东行记”博客环http://q.blog.sina.com.cn/learningcommunity

2.华南师大焦建利教授、博导:《世界是开放的》书友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aozld,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jiaojianli

3.中山大学王竹立教授:竹立的的BLOGhttp://blog.sina.com.cn/wzl63

4.北京师大杨开城教授、博导:yangkc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angkc

5.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王敏娟教授:北美月http://blog.sina.com.cn/bellelune,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minjuan

6.广西师范学院郑小军教授: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http://blog.sina.com.cn/gxsyzxj,《IT与教师专业发展》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itteacher,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gxsyzxj

7.上海教科所蒋鸣和研究员:云游大侠BLOG http://blog.sina.com.cn/u/1438388851

8.北京大学赵国庆博士http://blog.sina.com.cn/guoqingzh

9.苏州大学秦炜炜博士(南京大学):南学录http://blog.sina.com.cn/chinwee025

10.北大附中李冬梅特级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博客http://blog.sina.com.cn/ldmpku

11.南京师大沈书生博士、教授:中国书生http://blog.sina.com.cn/ssshennj

    12.北京师大贺平博士:技术促进学习——71瓶幸福http://blog.sina.com.cn/u/1443536305(北师大博士生),从原博客“教育技术学习与思考—71瓶幸福”http://blog.stnn.cc/bluesky701迁至新浪。
    13.且行资源: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etthink。且行资源:http://www.qiexing.com,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tthink.com,且行电子学档:http://www.eportfolios.cn,且行主机:http://www.caihelp.cn
    14.苏州电教馆馆长金陵老师:金陵叙事http://blog.sina.com.cn/jinling100929
    15.清华大学蒋东兴教授http://blog.sina.com.cn/jeastar
    16.台湾知名e-learning专家邹景平教授http://blog.sina.com.cn/goldred10
    17.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刘光然教授http://blog.sina.com.cn/lgrlgr
    18.南京师大张一春教授、博导http://blog.sina.com.cn/njnuzyc新浪微博
    19.华东师大裴新宁博士、教授、博导http://blog.sina.com.cn/peixinning
    20.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吕歧:教育技术的学与思http://blog.sina.com.cn/u/2087788213
    21.华东师大肖玉敏:落笔无声,凝思有味http://blog.sina.com.cn/yuanyuanyuan2000
    22.华东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刘濯源:思维可视化—让教育更好http://blog.sina.com.cn/u/2619390432,沧浪之水http://blog.sina.com.cn/u/2174286791
    23.魏志慧副教授(博研、《开放教育研究》资深编辑)Winni的成长http://blog.sina.com.cn/winniwei
    24.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博士: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ulizhuang
SocialLearnLab博客http://sociallearnlab.org/xiuli/
    25.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郑太年博士:枇杷居士http://blog.sina.com.cn/zhengtainian
    26.学者行者旁观者的教育博客http://blog.sina.com.cn/weizhong1969
    27.江西师范大学黄景碧博士、副教授:http://blog.sina.com.cn/jiaoyuxinxijishu
    28.微课创始人胡铁生的微课研究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41326822
    29.华中师范大学熊才平教授、博导http://blog.sina.com.cn/xiongcaiping
    30.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博士xiuli'blog http://blog.sina.com.cn/xiulizhuang
    31.广西师范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满福“静水流深”http://blog.sina.com.cn/hiymf
    32.吴向东特级教师“科学教育工作室”http://blog.sina.com.cn/irip
    33.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汪晓东教授、博士 http://blog.sina.com.cn/wangegg
    34.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徐晓雄副教授、博士http://blog.sina.com.cn/u/10947207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0:50:1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现代信息技术,带来教育变革作者:pplong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4bff4c09010121u5&url=http://s1.sinaimg.cn/orignal/58cc4a87gc34515eca110][/url]《信息教研周刊》封面
6月20日出版的中小学电脑报《信息教研周刊》,在“特别关注”栏目中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题为“现代信息技术,带来教育变革”。具体的内容如下:
现代信息技术,带来教育变革
我国著名教育家钱学森在论述未来的教育时,曾经谈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目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价格的越来越低廉,它正逐步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与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的生存,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人与自然的物理环境,某种程度上而言,更多的是经过人工技术打造的数字化环境。
当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越来越走进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就应该重新审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事实上,信息技术不仅仅只是一些学科专家所谈到的只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工具而已。信息技术,尤其是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将会对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当技术邂逅教育
    技术和教育的关系,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清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但技术绝不是教育的全部,甚至还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技术的革新会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有的时候,技术还会主导变革的方向。
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一直是相伴相随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通常需要借助技术手段才能够得以保留或者传递,发挥着类似工具的作用。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技术本身往往并不是教育的目的,但如果没有这些技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将遇到很大的困难。
但是,有些时候,一些看上去和教育关系很密切、前景很诱人的技术,其作用其实是有限的。
早在1913年,爱迪生曾经有一个预言:“不久将在学校中废弃书本……有可能利用电影来传授人类知识的每一个分支。在未来的10年里,我们的学校将会得到彻底的改造。”到现在,这个预言正好100年,书本依然在学校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很多人尝试运用电影开展教学,但还没有人能够做到用电影来替代课本的地步。
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尝试广播电视教育,自称“没有围墙的学校”,学生稳坐家中,通过电视观看教学课程,完成学业,实现学历教育,甚至宣称可以取代传统的学校和课堂。但是回头看看,学校和课堂仍然是教育的主阵地。
进入80年代以后,电脑和幻灯机的出现,一些技术的热衷分子憧憬着去改变传统的教学课堂模式,但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尝试与探索之后,这一技术也逐渐进入沉寂,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已经是销声匿迹。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教育技术,只适合偶尔为之、辅助教学,不可能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或者取代教育。
当然,一些重要的技术和发明,对教育的影响是重大的,这种影响往往是在观念层面上。因为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观念决定行为,教育在这其中也得到了改革和发展。
以美国为例,奥巴马政府为了借助技术的优势来实现“革新教育”的挑战性目标,2010年11月,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布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提出一种技术革新教育的21世纪模式,并号召美国民众与机构一起合作来设计有效、高效且灵活的教育结构和教育过程,以期实现美国教育革命性的转变。
技术何以改变教育?
从历史的长河中看,技术的革新,大致有三次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在2500年前,教育和技术有了的第一次交汇。那个时候已经有了不少的知识,但人们主要是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来记忆这些知识的,如果没有记住,就永远失去了。文字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最初发明文字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记账。文字最大的功能是延伸了人们的记忆,使得原来很难记住的东西,现在变得有可能了。为了让人们能够理解所发明的文字是什么,以及如何去记忆,专门教授学生认识和记忆文字的学校诞生了。
在200年前,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工业化的大生产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工人,但过去的学校很难满足需要。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重要的发明改变了这一现状,那就是黑板。黑板的发明,促成了班级授课制成为人们首选的教学组织形式,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为什么黑板有如此大的功效?这要从教学的目标说起。从古到今,教学有一个很显而易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记住、掌握更多的知识。人在学习知识时,通过听大约能记住13%,通过理解性的看大约能记住76%,如果能够将听和看结合在一起,则记忆所学知识的比例有可能达到89%。在课堂上增加一块黑板,其实就是同时实现了学习上的听和看的两大功能。到了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白板等更先进的技术设备进入了课堂,但依然是围绕听和看来支撑教学的,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可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社会和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知识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今天一天所产生的新知识,一个人花费一辈子的精力来记忆都来不及。依然将记忆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必须要做出变革,从原本以记忆为主的教学,转向现在以联系为主的教学,通过探究学习,加强概念与概念之间、概念与原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起概念和原理的网状式结构框架,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将“联系”而不是记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需要教师和校长的教学观念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充分认识到“记忆”的黔驴技穷,充分感受到“联系”对当今学生的价值。今天,我们已经有可能来营造数字化的课堂环境,为以“联系”为目标的课堂变革提供很好的支撑。让原本散落在各处零散的资源,通过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省去学习者自己一点点去记忆、去梳理的时间和精力,让学习者可以在更宽阔的视野下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
技术的价值与困惑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不少新的气象。原本教师掌握足够丰富的资源,学生只能通过教师才能获得部分资源,现在学生可以通过技术途径自主去获得,有时候甚至比教师掌握的还要多;孩子们生活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之中,对这些技术有着天然的敏感性,运用技术没有障碍,常常比教师更具有优势……
当教师在资源占有上没有权威性、在技术使用上缺乏优势的时候,课堂教学如果依然固守传统,学生自然不会买账。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必然会给传统课堂带来冲击,但是否会取代传统的课堂,这个还很难说。传统的课堂也有自己的优势,有一些学习内容,用传统的方式来教效益可能更高。有一些学科,比如说语文,对文本本身阅读和理解,其中就有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成分在其中。如果都做成多媒体的课件,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技术呈现文本,视觉的冲击力可能很强,但学生的想象力也许就给扼杀了。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的工具和手段,能带来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的改变。
当我们都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价值,于是,教育信息化开始全面推进。而其基础,首先是硬件的大规模建设。这个问题本身就值得探讨。我并不赞同集中一些财力,对一个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在短期内进行大规模的投入。看上去很壮观,但这些设备的折旧和损耗都很快,没过几年就会整体变成废品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配置,应该采用“小步走、不停步”的办法,每年进行一些投入,以便保证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资源总有一部分是领先的。
大规模的硬件铺设,并不一定能实现“高投入换来高产出”的目标。因为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是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如果他们自己本身对技术不敏感,甚至还有一些排斥,那么这些硬件一定不会有大的作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不在硬件的配置,而是人员的配置。
教师对技术的认识,决定着硬件的使用状况。要实现高投入换来高产出,必须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加强区域层面的教师进修和校级层面的校本研修,让教师在亲身实践中体悟技术的价值和作用,萌发积极探索实践的动机。
馀论
王竹立曾撰有的“教育与技术关系新论”一文。文中指出:“教育与技术的发展史就是教育与技术不断靠拢、互相影响的历史;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以提高教与学效果,另一方面技术也通过不断人性化、智能化、廉价化来向公众靠拢,一旦这两方面的努力达到某个平衡点或结合点,就激发出变革的巨大能量,此时技术就在教育教学领域迅速普及,并深刻影响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我是很赞同上述观点的。前面所列举的文字的发明、黑板的出现都是很好的例证。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技术和教育相融合的结合点上,它将革新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促进新的学习方式的形成。“电子书包”将成为这一场新的课程教学变革的引擎,充分展现技术的价值和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0:43:06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技术为什么总被学校边缘化?
王竹立
当教育技术专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呼吁“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教学”的同时,在各级各类学校里,从事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却大都处于边缘位置。在大多数高等院校,教育技术中心基本被定位为公共服务和教学辅助部门,教育技术学院或系也多是一些较小的学科,无论是对学校政策的影响力,还是自身的待遇和地位都比不上重点学科和教学管理部门,在人员的进修职称的晋升上更不具优势。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处境似乎也不怎么妙,连课程的去留与否也引起了争论。学校似乎只是在需要评奖、竞赛和成果申报时才想起我们。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道理很简单,学校靠谁“教”?靠老师。老师怎样才能教得好?一要有动机,或曰积极性,二要有方法和手段。动机靠什么来调动?教师的内在自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靠政策。举个例子,搞多媒体教学、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要花费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给予鼓励,教师凭什么这么做?“学”靠什么?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其中学习动机也是最主要的,而评价体系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指挥棒。如果评价体系还是传统的卷面考试分数,如果考试的内容还是以教材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学生为什么要通过网络或数字资源或各种信息技术学习那么多与考试无关的内容?

我们教育技术人为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以及技术支撑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的途径、机会、方法和条件,我们的作用也基本到此为止了。教师用不用,学生用不用,一要靠自觉,二要靠政策措施,而这些都不是由我们教育技术人决定的,而是由教学管理部门和师生自己来决定的,还有一部分是由技术开发商来决定的。除非有配套的政策和评价措施,或者开发商把技术产品做得特别好用、实用而且价格还便宜,否则要学校和师生乐于使用这些技术、产品、方法和模式恐怕很难。主动权在别人手里,而不在我们手里,我们教育技术人在学校处境焉能不尴尬?

再看深一层,学校内的教学与学校外的非正式学习是不同的,学校是一个集中、系统、大规模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教学大都是正规的和正式的,是需要有一定标准与规范的。因此传递-接受性教学和班级教学制是学校的主流教学模式,相对统一的评价体系也是需要的,因为这种模式、制度和标准保证了知识传承技能培养的高效、规范和可控。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模式或制度会逐渐松动,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但始终不会被全面取代。而我们很多的专家学者却试图在学校内用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等等,取代在他们看来是“顽固僵化”的传统模式,却没有看到这些“新”模式与举办学校的根本目的之间的内在“矛盾”。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等更适合于学校外的非正式学习,在学校内始终只能处于补充与辅助地位。如果在学校内教师不“教”了,都去“引导”学生上网自学了,评价指标也“个性化”了,还要学校干什么?

     从这个角度思考,教育技术在学校的边缘化是不是也与我们提倡的理念不太符合学校的需要有一定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0:41:4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受到“标点符号联欢会”的启发,编写的一则“技术寓言故事”作者:吴秉健

今天看到好几位新浪博友们都在转载中大王老师写的博文:《惊喜不断的“标点符号联欢”夜》,其实是对黎老师、焦老师和王老师三位严谨治学的学者风格和学术气质的显性化概括,小学生也能看懂标点符号。谱写情节跌宕起伏的教育技术故事也离不开这三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在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需要不断使用“逗号”来展现教育技术实践中的全景式观察和描述;同时也经常需要用“惊叹号”来捕捉教育技术应用的亮点时刻;伴随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面对各种技术也需做出选择,自然会经常用“问号”来思考。之前看过中大王老师写过一篇博文:《喜欢博客的人与喜欢微博的人是不同的》,“博客”和“微博”受众人群的心理特点差异值得研究。

我认为王老师上面的这个观点比较独特,自己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习者一定会对自己喜欢的技术赞不绝口,甚至会不遗余力地推荐他人使用自己喜欢的技术并能说出充足的理由-这是分享。用IATEFL专家的观点来说,这是Think-pair-share的策略。试想如果每一种技术都拥有一个自己的代言人的话,彼此都想增大自己的受众面。每一种技术自己本身谁也不想退出学习的历史舞台。此时,我在思考能否写出一个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寓言故事呢?

网络软件的寓言故事

“跨越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的任何角落.”这是1987年9月20日从北京向海外发出的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这也预示着,互联网时代悄然叩响了中国的大门.从当初的Email到BBS,Blog,Wiki...等网络软件的推陈出新。从Web 1.0到Web 2.0 例举了这四大技术应用受众对象的技术代言人进行了一次辩论会:

Email: 尽管各种社会化网络通讯软件如何地日新月异推陈出新,我作为电子邮件Email,为了保护大家的通信隐私、传递有价值的学术或商业通讯信息,至今你们谁能离我而去呢?告诉你们,我的作用正如你们家里的自来水,只要你家铺设了自来水管和安装了水表(信息的阀门,邮箱登录的密码),你们就能畅快淋漓地享受我提供的资源了。虽然当BBS的出现有些人对我Email开始冷落了,我最看不惯那些信息裸露的暴露狂选择了BBS的信息服务方式。大家都到一口井里去打水,难免会污染水源。排队取水看版主的脸色行事,自在吗?呵呵!

BBS:此时BBS反唇相讥:“Email,你的效率也太低了,总是鼓励人们互相之间偷偷摸摸地发信息。我在众人面前实话实说,你哪有我这么光明磊落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册并使用我BBS发布信息,更重要的是我能开始提供信息被人检索和下载。(这个阶段,BBS总是信心满满,也给版主无限的话语权他最有说话权,可以随时删除他人发布的信息或将自己认为精华的留言设置“置顶”服务。话语权的争夺,用户们逐渐地发现很多读者开始厌倦BBS的所做所为了。)

这时候博客(blog)应运而生了,BBS开始感觉有点沮丧。产生怨气的同时心理也深感恐慌,抱怨地说你们个个都去写自己的日志、以为个个都能成传记或专栏作家?太异想天开了吧?难道我们不需要在公共平台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Blog:我面世之后,很多人开始用我帮助他们撰写日志,日积月累写的多了,我也开始帮他们管理日志用tag分类,甚至可以帮助他们对重要信息设置“置顶”服务,我最大的能耐就是能帮助人人可以独立写博文,实现人人可以当版主的愿望。如果BBS提供给大家的是公寓式的居住环境,用户可以通过楼梯或电梯通道经过邻居的门口,叩门之后可以家访,而作为博客(Blog)的我给你们大家提供的居住环境是信息化的小别墅而不是公寓式的BBS,如果大家有意向落户某个楼盘社区开博的话,大家既可以有单家独户的域名,也可以实现互访形成博客圈,我令大家的话语权实现了平等,不像BBS版主那么揽权,简直就像列车长到卧铺车厢去检查。心情不好可以随时训斥你起来不能睡了,赶紧收拾行李下车吧。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们对我也产生了厌倦,人人都写文章,人人都希望有相关的读者来分享和交流,有一个很高调门的声音在喊:“老伯(博)你虽然拥有这么多儿女子孙,街坊邻里加上亲朋好友,而且也有不少师徒结对的。但是他们都明显缺乏深度互动,是一个瓶颈啊,”

Wiki:前面两位老哥(BBS,戏谑称为 Big BrotherS)老伯(blog,老博)和大妹(一妹,email)子,你们这样折腾闹下去,彼此没个消停也不是办法?应该向我一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你们释放出来的信息(水)资源是来自涓涓细流,或山塘水库和湖泊的泄洪或者来自狂奔的江河,我全都能笑纳。只要你们辛勤工作好了,你们的用户就会自然壮大我的存在。可以好不夸张地说,作为wiki我已经具备取代百科全书的实力了。在我的帮助下,云计算资源汇聚和应用已经突破了信息只能在“地端”平面流动的局限了(从古代的都江堰灌溉工程到当今的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设施建设,不过如此而已。),我最大的本领就是实现“云端”资源的快速汇聚,我的名字wiki就是来自美国夏威夷的土话“wiki”快速之意。大海与季节的联合狂欢,经过我的蒸发能演绎出无数次暴风雨的降临,特别是台风和飓风给大地带来丰富的水资源,在技术之头脑风暴引领下我的资源随风吹遍全球每一个需要信息化服务的IP地址(通过embed可以实现嵌入式信息的个性化定制)滋润万物,靠的是云计算的风调雨顺(而不是南水北调方式,什么校校通、班班通。都是挖沟筑渠,修水库建大坝行为)为收获秋天的瓜果飘香做出自己的奉献。

此时大家面对维基之道,真的无语作答了。哈哈!

用维基之道看云计算、看翻转课堂、看翻转学习、看翻转学习的资源建设与微课(程)视频的开发。因为维基之道驻足大家身边进行服务的是草根学习需求。如果大家有好的学习资源要开发或应用请配送到维基之道的物流中心来,给草根学习者提供资源个性化定制的便利。

参考文献:2012-2017_美国新媒体联盟对未来教育技术应用的十大挑战预测

温馨提示:新技术可产生更多选择——如何驾驭这些选择——成为一种持续的挑战

师生在使用技术方面有太多的选择,极易导致他们失去对教学过程影响的观察。在线学习环境更为特别,因为有极其多种可靠的通信、协作和信息管理平台。从单一层面分析,每种工具和应用程序可能是有效的,但是都一起使用的话,它们会产生复杂的用户界面,关注的焦点将从学习方面转向技术方面。既要学会驾驭新技术,又要解决概念性、非操作性、认知水平等紧迫问题,师生在教学互动中所处的环境应该是简单和易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0:39:0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从“信息化热”到教学常态:教育技术人的范式转变作者:郑小

从“信息化热”、“信息化秀”到教学常态:教育技术人的范式转变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  郑小军  南宁 530023)


自从关注竹立老师的博客以来,他的博文我是每篇必看。除了志趣相投、性格相容、互相激励以外,还在于竹立老师的博文总是能够抓住要害。这不,博文《微课热是暂时的,微课是长期的》促使我将以下思考多年的观点凝练成型:

教育技术人应当从以往热衷于引发一波波的“信息化热”转变为想方设法使“信息化热”转变为教学常态。教学常态的另一面是“秀”(Show,表演)的状态,包括形形色色的“信息化秀”,例如“课件秀”、“整合秀”、“博客秀”、“微课秀”,等等。当某一波“信息化热”过后,老师们依然停留在“信息化秀”的阶段,教育技术人的工作就远没有结束,此时不宜引发下一波“信息化热”。这应该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最宝贵的经验教训之一。教育技术人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引发“信息化热”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而真正具有挑战性和巨大价值的是,想方设法将“信息化热”和“信息化秀”转化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常态。教育技术人要想挺直腰杆,真正为教育信息化服务,引领教育信息化大潮,必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0:35:22 | 只看该作者
教育信息化:回顾、反思和展望
王竹立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走过十四、五个年头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十多年的得与失,不仅有必要,而且很迫切。因为我们只有弄清哪些事做对了,哪些事做得不对,才能更好地前行。这不仅需要见解,更需要勇气。本文将就教育信息化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网络时代学习的三种模式
我们今天身处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唯独对于教育的影响似乎总不能令人满意,以至于余胜泉教授颇为愤懑地说“教育信息化相对于整个社会信息化,相对于银行、电信、税务、医疗等各个行业,是严重滞后的,大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银行没有电脑和网络就不能开门,但是学校没有电脑还照样上课。”[1]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负呢,教师!专家们想当然地认为,教育信息化之所以落后于整个社会信息化,主要是因为教师的保守,认识不到技术的革命性意义。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甚至不如他们的学生,因为教师是数字时代的移民,而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因此,要想改变教育信息化的落后局面,必须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门培训,必须让他们从思想到行动,都来一个脱胎换骨般的大转变。这种说法的最初出处难以查考,但我们的确可以从很多文章和专家报告中看到。
然而,如果我们反过来想想,为什么银行、电信、税务、医疗等各个行业的信息化会走在学校的前面?难道是因为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比教师的信息素养要高吗?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年龄都比教师要小、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寻找所谓教育信息化落后于时代这一现象的真相与深层次原因。
我们不妨先对今天的教与学现状做一全局性的扫描,以方便其后的论述与分析。今天的学习有三种主要模式:一种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里,参加以面对面教学为主的正式学习,我们姑且统称为学校教育;一种是参加由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主办的远程教育,这种教育在今天主要是基于网络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在线教育,我们姑且统称为网络教育;还有一种就是个人或团体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自觉自愿进行的非正式学习,可统称为网络学习。三种学习模式的特点见表1。
表1:学校教育、网络教育与网络学习比较
比较项目
学校教育
网络教育
网络学习
内涵与定义
由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教育机构主办的、正式的、发生在某个物理空间内的教育
由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教育机构主办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主要基于网络的教育
个人或团体自发的、基于网络的学习
学习对象
以青少年为主
以成人为主
无限制
主要学习模式
正式学习
班级授课制
面对面为主
脱产学习为主
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
个别化学习为主
远程学习为主
辅以面对面指导
不脱产学习
非正式学习
个别化学习
在线协作学习
学习目标与内容
学校和教育机构决定,学生的选择权很小
学校和教育机构决定,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
学习者自定
学习计划与进度
学校和教育机构决定,学生的选择权很小
学校和教育机构决定,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
学习者自定
学习评价
学校、教育机构和教师评价为主
学校、教育机构和教师评价为主
自我评价
知识结构
由学科与专业体系决定,属金字塔型知识结构
介于学校教育与网络学习之间
松散型或蛛网型知识结构
强制性
有较大的强制性
有一定的强制性
个人学习无强制性,完全靠自律;团队学习有一定的强制性
学习效率
知识传承效率较高,学习系统性较强,但对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缺陷
目前各方面效率较低
因人而异,但实用性和创新性较强
社会认可度
较高
较低
无需社会认可
证书发放
有或无
适用范围
适合于结构严谨、基础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和内容
适合于结构松散、开放性、人文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和内容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以兴趣为中心的学习
从表1 可以看出,学校教育是在一个物理空间里发生的教育,校园是学校教育的物理空间,教室是课堂教学的物理空间。这决定了学校教育的集中性,就是把老师和学生集中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开展教学活动,其优点是可以避免外界的干扰,让大家集中注意力,营造一个集体学习的氛围。因此,学校教育大都是一群人以班级为单位在一起进行的共同学习,班级授课制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而网络学习则完全不同,网络学习是在一个虚拟环境中进行的,不受物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也不需要与人面对面接触与交流,学习者无需集中在一处,只要有电脑或其他终端,与网络连通就可以了,大多是以个体而不是集体为单位开展的个别化学习。即使学习者组成一个学习团体,也是以自愿、自主为原则的。
学校教育有统一的教学目标,有统一的教学安排,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是一种正规学习和正式学习,注重学习的系统性与专业性。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毫无疑问占主导地位。因为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无不主要是由教师制定的,即使征求学生的意见,决定权仍在教师而不是学生。因此,在学校教育中,以教为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论怎么改都只是局部改善而已,否则无法保证教学的系统性与专业性,无法保证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网络学习则非常个性化,完全由个人决定,即使有一定程度的组织与协作,也是相对松散的、流动的,无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学为主是毫无疑义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系统性不强,专业化程度不高;碎片化是其最突出的特征。
学校教育有利于显性知识、间接知识和系统知识的传承,但不利于隐性知识、直接知识的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学习的效果则完全取决于个人自主建构的能力与意愿。对于有强烈学习意识、有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来说,网络学习的收获可以远远大于在学校里的学习,网络学习的个性化特征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网络教育则介于学校教育与网络学习之间,是两者结合的结果。例如由各实体学校和教育机构举办的各种网络教育与在线课程教学等。网络教育试图将学校教学的系统性、专业性和目标导向,与网络学习的自主性、个别性、个性化结合起来。但由于既失去了相对固定的物理空间以及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同时又受到网络学习的碎片化特征(时间碎片化、知识碎片化、学习碎片化)的制约,迄今为止并不十分成功,还处于探索、磨合阶段。
学校教育大致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教育,这种教育有较大的强制性,硬的如各种规章制度、考核指标,软的有学习氛围、校园文化等。专家们所说的教育信息化落后现象,主要发生在学校里。如果从网络教育与网络学习来看,教育信息化一点都不落后于其他行业和领域。即使在学校内,各种行政与教务工作,信息化程度也很高,课外的非正式学习中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也不低,只是在课堂教学中,技术及其相关模式始终处于边缘化位置,仅仅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而存在着,而这正是专家们不满的原因所在。
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误区
按照何克抗老前辈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起步于1998年,至2003年为教育信息化第一阶段,主要是完成软硬件设施建设;2003年至今为第二阶段,主要关注信息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我国教育信息化较西方国家教育信息化大约推迟了3-4年时间。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则起步于2000年,第一阶段于2008年结束;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今。“但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中普遍存在的由‘子阶段1’(强调‘课外教学应用’或‘课外整合模式’)逐渐过渡到‘子阶段2’(强调‘课内教学应用’或‘课内整合模式’)的现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并没有出现——我国从第二阶段一开始就是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内的教学应用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内整合”[2]
笔者无意讨论西方国家是否真存在一个从课外整合模式阶段向课内整合模式阶段过渡的现象(从何先生的文章来看,这种说法来自何先生本人,文中没有提供国外学者的相关论述),笔者只想探讨所谓课内整合模式内涵究竟为何,以及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这里笔者参考何先生的研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与观察,通过一个表格来回顾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概况及成效(表2)。
表2: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概况
信息技术
应用阶段
相关理论
相关模式
应用效果
多媒体技术
第一阶段
多媒体教学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计算机辅助学习(CAL)
较好,课内课外迅速普及
网络与数字通讯技术
第二阶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课外整合模式(WebQuest、JITT)
有帮助,对课堂教学起补充作用
课内整合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双主模式)
效果主要表现在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竞赛、部分综合性课程上
由表2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应用良好,在推广过程中只遇到较小的阻力。尤其是PPT,教师很快就接纳了这个新技术,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尽管对PPT教学也存在诸多批评,但这并没有影响大部分教师使用的积极性。然而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效果就没有那么显著了。现在的确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探究)性学习,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学校内,这种学习始终处于补充与辅助课堂教学的地位,并没有成为主流学习模式。而专家们最推崇的课内整合模式,更受到学校和大多数教师的消极“抵抗”。在中小学,一些课内整合模式的“成功案例”,大都表现在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竞赛和部分综合性课程(如科学课、信息技术课)上,而在常态化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师只在完成教改项目中才采用专家推荐的“先进模式”,项目一结束所谓“先进模式”就被束之高阁。也有少数热心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坚持进行探索,但大部分课堂依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这是一个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杨改学先生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反思》一文中,生动地描述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叫好不叫座”、“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与应用的不协调。做观摩教学、交流的多, 为了一节课, 打磨几个月, 用一次两次后搁浅。在某些学校, 能够做好几节课的也只有几个人, 这几个人也说, 如果每一节课, 都这样去上, 我们也受不了。因此, 整合课现阶段只能是局部有收成, 还看不到大片的丰收景象。需要有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究”[3]教师为什么没有像欢迎多媒体辅助教学那样欢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一些“成功”的案例为什么无法普及与推广?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美国认知学徒制的创立人柯林斯教授指出“我强烈地感到:技术正对学校以外的社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它已经在人们的阅读、写作和思考中占据中心位置,而这些正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关注点。但现在技术在学校中仍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主要用于一些专门课程。技术和学校教育之间存在很严重的不协调,这就不难理解,技术对于学习的主要影响依然发生在校外。我认为,教育决策者和改革者应重新思考学校内和学校外的教育。”[4]何克抗先生也承认:“美国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者普遍认为,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前与课后, 包括资料查找以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而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 一般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还是靠教师去言传身教。在这种主流观念的指引下, 多年来美国( 乃至整个西方) 教育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直是在课前与课后下功夫, 而较少在课堂上( 即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内) 去进行认真的探索;我们中国则相反,我们历来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显然, 在这方面难以从美国或西方找到现成的经验。”[5]
一种主张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心放在课外,一种主张放在课内,这两种观点到底谁对谁错呢?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观察,笔者越来越倾向于赞同柯林斯的观点。柯林斯所指的技术和学校教育之间“很严重的不协调”到底有哪些呢?这里我们不妨试着分析一下。
(一)教学目标的不协调。众所周知,班级授课制和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其目标是为了满足工业社会大规模培养各类标准化人才的需要。这种统一步调、统一标准、集体授课的教学模式尽管存在压抑个性、不利创新等缺点,但在知识传授的系统、高效、经济等方面还是有相当大的优势,这也是这种模式盛行数百年而不衰的原因。而专家学者们提倡的新型学习模式注重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个性化,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主张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确有好处,但问题是这种新模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所需条件较高,对学习者的自控能力也要求较高,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而大规模培养专业性人才正是学校的主要目标。虽然说信息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高,但毕竟也需要大量的受过系统、正规教育,获得一定资质认证的专业人才,如医生、会计、律师、工程师等等,而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二)教学管理上的不协调。班级授课制和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有利于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有利于降低教学成本。而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不确定因素较多,与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冲突,所以这种新模式在课堂上作为补充和辅助手段还不错,但要作为主要模式就有困难,在课外实施相对容易。
(三)评价方式的不协调。传统的评价方式强调统一的标准,突出评价的选拔功能。在我国因为中考和高考制度的存在,更强化了这一方面的需求,这是任何中小学都无法回避的。而网络学习模式更需要多元化评价体系相配合,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方面并不具有任何实际优势。根据《201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越到高中阶段,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使用网络教与学比例越低,就与我国高考制度有很大关系。
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倡导的“课内整合模式”看上去很美,实际上效果不佳,就因为对学校教育的本质认识不清,让学校教育变革走入了一个误区。以至于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公开课偏离了真正的教学目标,变成了各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展示课;课堂上师生明明面对面,却偏偏要通过计算机中介来进行交流和互动;表面上看学生人手一部iPad在进行个性化学习,实际上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在看同样的内容;学生看似在课堂上“动”起来,其实只是手动、身动,而不是心动、脑动。以至于有媒体把公开课讥为“表演课”和“作秀课”,把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称作“小木偶表演”。
诚然,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既可以在课外应用,也可以在课内应用,但一定要以服务教学为宗旨,而不能为技术而技术、为应用而应用;一定要坚持教学第一原则,而不是技术第一;技术在课堂中的角色就是工具,而不是其他什么了不起的东西。网络带来的非正式学习不只存在于学校之外,同样也存在于学校之内,这既给学校的正式学习和正规教育带来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不小的挑战。由于今天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途径增多,教师不能再简单延续以往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势必要做出调整。例如把更多的知识性学习留到课外,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升等,但这种调整并不能以导致学校教育本身的优点和价值的丧失为代价。在校内,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只能处于辅助与补充的位置。一切把技术神圣化、将建构主义教条化的理论都是在忽悠人。
三、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在网络教育
当教育信息化专家把主要关注点放在学校教育的时候,更需要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网络教育却成了被忽视的角落。当前我国的网络教育基本沿袭了实体学校传统的办学模式与教学模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那些重点高校开办的网络教育学院,基本上就是把学校教育的全套模式照搬到网络教育中,唯一的不同就是学习者由课堂听讲变成了在网上看视频,其效果之差可想而知。即使有些负责任的学校通过加强面对面的辅导和组织一些学习活动来弥补网络教育的不足,依然赶不上全日制教育的质量。网络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与招生人数呈不断下滑趋势。
当前我国网络教育主要存在四大矛盾:
    (一)碎片化时间与系统化学习之间的矛盾。网络教育的学习者大都是有工作的成人,他们不仅工作繁忙,经常要加班和出差,还要照顾家庭,很难拿出大段时间进行学习,大都是利用一些边边角角的碎片化时间。而网上的教学视频基本上还是按照45分钟一堂课来录制的,有些甚至更长,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况且在网上看视频与在课堂里听课完全不同,网上看视频一般很难持续太长时间。据笔者了解,一般网络学院的网上授课视频看的人并不多,能坚持从头看完的更少。教师在制作视频课件的时候基本上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和课堂授课习惯来设计的,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但很少考虑网络学习者的需求。
    (二)个别化学习与正规化管理之间的矛盾。为了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主办者一般主张加强网络学习的管理,其规章制度大都由全日制教学系统移植而来,却没有考虑网络学习者个别化学习环境,与全日制学校的以班级为单位集中授课环境有很大不同。如果按照全日制学校的教学规定和进度安排统一要求,很多网络学习者无法适应,导致网络教学的辍学率特别高。
    (三)个性化需求与统一化目标之间的矛盾。网络教育的学习者大都是已经工作的成人,与学校里的青少年学生相比,他们具有目标明确、独立性强、更希望学以致用等心理特征。而我们的网络课程还是参照传统课程的学科知识体系设计的,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统一的学习目标,这显然与他们的期望有较大的差距,因而使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四)服务需求大与师生比过小之间的矛盾。网络教育中的师生比较实体学校的师生比更小,一个教师往往要面对更多的学生,而师生分离现状更增加了联系与沟通的困难。网络学习者大都是单独学习的,较少得到同伴的帮助,因而更希望得到学校和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这就构成了另一对矛盾。
如何才能破解这些难题呢?信息技术以及技术支持的学习模式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在此,笔者提出一个“零存整取式网络教学模式”,那就是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改造,构建起以“微课程+微测验+微学分”为主体的网络教育模式。对于原有的课程体系,可择其要点拆分为一系列时间在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微课,制成微课视频放在网络平台上供学生选择与学习;微课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点击播放;每个微课后附有微作业和微测验,可让学生在线完成和提交;完成了微作业和通过了微测验的学生可以获得微学分;当学分积累到一定的总数的时候,即可以获得参加毕业考试、论文答辩和/或作品报告的资格,学分、考试、论文、作品均符合要求后即可毕业并颁发证书。学习微课谓之“零存”,通过最终考试、答辩获得毕业资格谓之“整取”。
微课的种类可有多种:①讲授式微课。教师以一个小知识点为单元进行简明扼要的讲授,这类微课宜选择重点和难点内容。②问题解答式微课。针对网络学习中学员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答疑式讲解。③讨论式微课。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可以组织师生进行小规模讨论,并制作成微课。④活动性微课。一些小实验、小活动也可录制成微课,供无法到现场的学员学习。⑤关联式微课。这类微课主要针对一些系统性较强的知识进行关联式讲解,重点介绍各相关微课之间的联系与脉络。⑥作业式微课。学员可自行制作完成作业和练习的微视频供大家互评和老师点评。
为了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规定哪些微课属于必修微课,哪些属于选修微课。必修微课与选修微课应该保持合适的比例,这样既可以保证学习的系统性,又能保证学习的灵活性,允许学习者根据个人兴趣与工作需要,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
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可以有下列几大好处:①让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与环境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式学习。②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个性化知识体系的构建。③方便教师对网络教学进行灵活机动的管理。④减少教师辅导与答疑的工作量。⑤改进网络教育质量,减少辍学率,提高网络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四、教育信息化前景展望
笔者在《技术与教育关系新论》一文中,将技术划分为革命性技术和过渡性技术两大类,并且认为下一个革命性技术就是日臻完善的视频会议系统和移动视频终端,当双向和多向的视频会议系统发展成为大众化产品、功能进一步完善的时候,就可以化天涯为咫尺,让坐在家里的学习者也恍如坐在课堂里学习一样。那时,实体学校将大部分消失,只剩下少数专门学校或短期学校,以满足面对面指导和实际操作的需要。[6]也就是说,有一天学校教育将不再成为主流学习模式之一,只剩下网络教育和网络学习两种主要学习模式。而随着社会对网络学习和实际能力的认可,对学历与文凭不再那么重视,网络教育和网络学习的界限也可能会日趋模糊,最终三种网络时代学习模式可能统一为一种,整个社会将变成一个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终身学习社会。
那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教育技术人应该在这一进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在思想、观念和理论准备上应该进行哪些转变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对网络时代学习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网络学习的特征与规律的研究。目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大都把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这种将某个单一理论奉为圭臬的做法并不适宜。事实上建构主义理论是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提出来的,并没有对网络时代学习的特征、挑战等进行描述与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已表现出种种不适用的现象。笔者在《知识嫁接学说:一种更加包容性的教学理论》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一种知识嫁接过程,建构主义作为众多学习理论中的一种,只是知识嫁接技术之一,并不适用于全部的教与学过程。[7]事实上,关于网络时代的学习,已有西蒙斯的关联主义和笔者提出的新建构主义两种新理论出现。前者认为网络时代的学习是一个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连通多于建构;[8]后者认为网络时代面临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两大挑战,学习是一个零存整取、不断重构的过程,创新比继承更重要。[9]上述几种理论可作为未来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参考。
(二)将信息化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网络教育和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来。前面已经讨论过,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不在课堂而在课外,尤其是在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上。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课外教学模式和网络教育模式的研究中,放在对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探讨中。应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与共享上,促进教育公平大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一些进展,但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距离。即使是在城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城市居民子女所在的学校与城市打工者子女就读的学校之间,无论是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还是教育信息化人才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一差距不解决,教育信息化就将成为一句空话,所谓教育信息化成果就只是一种表演和作秀。
(三)加强教育技术队伍的自身建设。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里,从事教育技术或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大都处于边缘位置。在大多数高等院校,教育技术中心基本被定位为公共服务和教学辅助部门,教育技术学院或系也大多是一些小学科,无论是对学校政策的影响力,还是自身的待遇和地位都比不上重点学科和教学管理部门,在人员的进修职称的晋升上更不具优势。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处境也不怎么美妙,连课程的去留与否也引起了争论。学校似乎只是在需要评奖、竞赛和成果申报时才想起他们。教育技术本科毕业生常常感叹不好找工作,所学的东西在实际中用不上。在教育技术界广为流传这样一句话:“搞理论搞不过学教育学的,搞技术搞不过学计算机的”。对这种现象我们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用几句空话大话敷衍了事,而应该认真对待,深刻反思。教育技术人应该突破技术本位主义、专业本位主义,不要因为自己研究技术,就刻意夸大技术的作用。教育技术人不仅要懂技术、研究技术,更要懂教育、研究教育教学规律。要突破技术中心论的思维定式,站在应对网络时代挑战、发现网络学习规律的高度来思考技术应用问题。我国教育技术工作者眼光不应该只向外(西方)、向上(理论)看,还应该向内(国内)、向下(实践)看,努力创建符合实际符合国情的、本土化的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们自身的境遇。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 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 中国电化教育, 2011,294: 1-6, 25
[2] 何克抗. 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288:1-19
[3] 杨改学.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6,(3):7-11,21
[4] 陈家刚,张静然. 认知学徒制、技术与第二次教育革命----美国西北大学Allan Conllins教授访谈[J].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2009,(4):1-5
[5] 何克抗. 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06,235:5-11
[6] 王竹立. 技术与教育关系新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J]. 2012,(2):26-32
[7] 王竹立. 知识嫁接学说: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教学理论[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 (1):33-39
[8] G•西蒙斯著,詹青龙译.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4.
[9]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与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0:22:4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在什么情况下才愿意使用技术?
王竹立


这个问题是在研究生分享课中我提出的思考题。我自己的回答是:

一、技术为他们带来便利时。一项技术,如果能为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他们就愿意并乐于使用。相反,如果一项技术很麻烦,操作比较复杂,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没有提高他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效率,他们就不愿意使用。

二、技术很容易获得和掌握时。技术壁垒一直是阻碍教师使用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越简单、越廉价、越容易获得的技术及其产品,其普及率就越高。反之,则普及率越低。这里也有一个习惯问题,一般教师在学习一项新技术前,会感到比较困难;而掌握之后,就会觉得没那么困难了。但教师能否持续使用这些技术,还是要取决于技术是否为他带来了便利。

三、受到外力引诱或强制时,包括从众心理的诱惑。比如一项技术被炒作得很热,使教师觉得不试试就跟不上时代,就out了;或者,学校和行政部门制定了诱惑性或强制性政策措施,比如评优、评奖、晋升、计算工作量等,都可以吸引或“逼迫”教师使用技术。但这种作用一般是暂时性的,一旦外力消失,教师就会立即停止使用技术,除非那个技术让他们感到了便利和具有明显的优点。

四、遇到非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如为了加工图形图像文件,教师必须学习Potoshop技术;为了制作动画,也需要掌握Flash;为了做网页,也需要学习Dreamweaver、Frontpage等。这些技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学需要,教师也会努力去学习的。但如果只是偶一使用,也很容易忘记。

一些技术专家往往不考虑这些问题,只从某种“先进理念”出发,要求教师去使用那些还不成熟的技术和产品,结果自然是费力不讨好。比如,我以前用BB平台,发现里面的试题系统对选择题比较方便快捷,而主观题批改起来就非常麻烦,还不如纸质的试卷改起来方便,就不再使用他的题库功能了,因为我出的试题大都是主观题;我也曾试用过投票器,但发现在我的课堂上用途不多,还不如举举手来得快捷方便,于是也放弃了;我们也曾试用过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对多校区进行授课,但发现当时的技术还不成熟,效果不好,就又改为教师到各校区轮流授课了。我的一个学生对中小学教师使用技术情况进行调研时发现,在某些课程上,有些计算机能力较强的教师,在掌握了某种新技术后,也慢慢放弃采用那些技术进行教学,因为他们觉得那些技术并不一定比用粉笔黑板上课效果更好,而且还更麻烦。PPT之所以比同期的一些多媒体软件,如Authorwave、VB、Flash等更普及,就是因为它更容易获得和掌握,而且更适合教学展示。

我常常告诉学生,如果一项新技术,让我弄了半小时还没弄明白,我就会选择放弃,除非它对我的工作学习真的很重要。思维导图我认为非常重要,所以我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当然它的入门也不太难。好的技术一定是让大家入门不太难的技术。否则,会让很多教师与它失之交臂的。

从这个视角来看,技术开发商一定要从用户(教师)的角度来设计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尽可能提供人性化的设计,尽可能尊重教师的习惯,而不要总试图“改变”他们---除非真的必要。我说过,教师和技术应该是一个互相靠近、互相迁就的合作共赢关系,而不能只要求一方屈就另一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23:42:3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王竹立教授报告: 网络时代的学习与创新作者:Jiahou博客
网络时代,我们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
网络时代,我们该如何学习?又该如何创新?
“非正式学习”、“微课”、“在线教育”、“颠倒教室”等网络时代的印记,信息超载,碎片化。。。冲击着网络学习,面对网络时代的学习挑战,我们该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知识?
如此多的问号,我们又该如何揭开“网络时代学习与创新”的神秘面纱?
曾有一位教育技术界的老师将自己比作问号,不断追寻,向意想不到的结局,发出一声长长的惊叹!
面对挑战,诗人般的思者,将怎样引领我们为“网络时代的学习与创新”画上一个神秘的惊叹号!?

e起来公益讲座第14期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竹立教授为大家带来精彩分享:网络时代的学习与创新。
讲座时间:2013年4月27日下午14:00-17:00
讲座主题:网络时代的学习与创新
分享嘉宾: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王竹立
讲座形式:线下讲座、线上直播(线上线下同步)
讲座地点:广州·中山大学
直播网址:e起来(www.eqilai.com

个人简介:
     王竹立教授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知识嫁接学说创始人,教育技术界的“思者”,人称“教技诗人”,近年来致力于网络时代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创新思维和教育信息化战略方面的研究。
公益讲座活动详情:http://eqilai.com/thread-17629-1-1.html



  
         

礼!

              e起来小秘书
-------------------------------------------------------
电话:010-66490371

手机:18612452049

公司:《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资讯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中央广播电视大学9层908室
邮编:100031



e
起来-中国教育培训领域实名社交平台
http://www.eqilai.com


培训经理人—培训经理人(TM)社交之家




e-learning世界网—关注E-learning时代的培训变革

移动学习—让学习移动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23:40:2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教师常用软件总汇(值得收藏)作者:好教师
一、班主任宝典
   软件档案:
   软件名称:班主任宝典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国产软件/免费版
    应用平台:9x/NT/2000/XP
   下载地址: http://www.skycn.com/soft/11959.html
  软件特点:班主任是老师中最辛苦的了,所以本软件收集了有关班主任工作中的很多实用资料,包括班主作计划、总结、学生评语等等,凡是班主任能用到的功能,软件基本上都提供了。打开软件就看到的班主任职责,时刻提醒着每一位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适用对象:学校中的所有班主任老师
二、中小学排课系统
  软件档案:
  软件名称:中小学排课系统 7.05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国产软件/免费软件
  应用平台:9x/NT/2000/XP
  软件特点:软件可使学校复杂的排课变得简单、有序,只要点击几下鼠标就能轻松的完成学校的所有课程安排。这个软件支持在总课表与个人课表间拖动(从一个表格拖到另一个表格中)来进行调课,同时还可以对课程进行复制、删除等操作,大大方便了排课过程中老师重课的调整。
  适用对象:中小学学校的教务处
三、中学成绩分析系统
  软件档案:
  软件名称:中学成绩分析系统2004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共享软件
  应用平台:Win9x/NT/2000/XP
  软件特点:中学成绩分析系统已由福建省五六所省一级达标学校使用多年,经多次修改而成的,本软件是一套对每次考试按年段进行质量分析的工具,软件具有“操作方便”、“统计表格实用”、“统计表格多”等特点,软件可以自由生成20多实用表格。是中级学校一款不错的考试成绩分析工具。
  适用对象:中学学校教务处
四、金排题库王
  软件档案:
  软件名称:金排题库王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共享软件
  应用平台:Win9X/ME/NT/2000/XP
  软件特点:金排题库王是一款基于Word开发的题库系统,该系统不但功能强大,而且简单易学,在制作题库的时候,不再是那种填表式的输入试题方式,而是与出一份试卷差不多,同时每一份题库本身就是一份试卷。金排题库王还可以把网上的试卷转化成Word形式的题库保存起来,以备以后再用。
  适用对象:要出试卷的所有老师
五、泛世纪学堂
    软件档案:
  软件名称:泛世纪学堂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国产软件/网络辅助
  应用平台:Win9x/Me/NT/2000/XP/2003
  下载地址:  
  软件特点:泛世纪学堂是利用互联网在全国及部分海外地区进行网络教学的专业网络课堂软件。完成安装和免费注册后即可使用,无需增加任何的网络设备。超越一般即时沟通软件,专为互动式网络教学而设计,可同时容纳几百人上课。功能特点:
  1、语音视频和文字聊天等基本功能,自由传递话筒
  2、集成了同步浏览课件、白板画笔、同步浏览网页、同步上传下载文件及共享应用程序等数据交换功能。
  3、可使用录制功能录制整个上课过程
  4、使用主讲人模式,由课室建立者控制权限分配,保证课堂秩序始终受主持人控制
  5、使用会员筛选和课室封闭功能,可选择开设公开课或小班课程
  6、配合网络平台,一站式完成招生、上课和收费……
    适用对象:适用各科目教师进行在线兼职家教(或个别补课等)
六、汉语宝典
  软件档案:
  软件名称:汉语宝典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国产软件
  应用平台:Win9X/Me/Nt/2000/XP
  软件特点:本软件可以说是一本汉语言的大百科全书。书中包括一本汉语字典、一本通用词典、一本成语词典、一本文言文词典、一本谜语大全等等。同时书中的任何汉语内容都可以电脑朗读,并且可以转换任意文本为声音文件,也可以对数据库中没有的内容自己手工添加,方便了日常的使用,另外软件还包括几个实用工具,如万年历、元素表、朝代表等。
  适用对象:笔者认为,所有老师都可以人手一本
七、化学金排
  软件档案:
  软件名称:化学金排 7.06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国产软件/共享软件
  应用平台:Win9x/Nt/2000/XP
  下载地址:  http://www.onlinedown.net/soft/1459.htm
  软件特点:本软件是一款为化学工作者开发的基于Word平台的辅助工具,利用这个软件可以轻松的实现化学中常用的同位素输入、原子结构符号输入、化学仪器、化学装置、图片图形调整等许多实用的功能。同时在该软件窗口中输入化学方程式时,完全不用考虑大小写和上下标的问题,全部由软件中强大的智能识别替换系统自动完成。
  适用对象:化学老师
八、立体几何画板
  软件档案:
  软件名称:立体几何画板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共享软件
  应用平台:Win9x/Me/Nt/2000/XP
  下载地址:  http://www.newhua.com/soft/20144.htm
  软件特点:本软件是一款设计立体几何课件的工具,软件特别容易使用,解决了广大教师制作立体几何课件难的问题,软件主要功能包括绘制三维图形,取定比分点,作垂线,标字母等,还可以使立体图形左右、上下360度的旋转,可以无限的放大、缩小等。
  适用对象:数学老师
九、中学物理作图工具
  软件档案:
  软件名称:中学物理作图工具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共享软件
  应用平台:Win9X/Me/Nt/2000/XP
  下载地址:  http://www.skycn.com/soft/595.html

  软件特点:中学物理作图工具是一款辅助中学物理老师作图的软件,用它可以轻松的画出在中学物理中比较难画的图形,有了本软件的辅助,增强了课件的美观。
  适用对象:中学物理老师
十、函数画图宝
  软件档案:
  软件名称:函数画图宝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免费软件
  应用平台:Win9x/Me/Nt/2000/XP
  下载地址:  http://www.onlinedown.net/soft/22324.htm   

  软件特点:函数画图宝是一款函数作图的免费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轻松的作出所有的三角函数、指数函数、直线及圆锥曲线等,全面覆盖了初中、高中课本中的所有函数。软件能根据函数的参数显示出函数的图象,并能随参数的变化改变图象,从中可以看出图像的变化规律,使你轻松的掌握函数与图像之间的关系。
  适用对象:初高中数学老师
十一、我也爱背单词2002
  
  软件档案:
  软件名称:我也爱背单词2002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共享软件
  应用平台:Win9X/Me/Nt/2000/XP
  软件特点:本软件功能极具人性化,可以设定单词的浏览速度,也可以按照正序、逆序、默认浏览记忆,自动记录学习的进度,可以随时查找单词。本软件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同时具有独特的“标准大窗口”、“迷你小窗口”和“活动窗口标题”三种方式自动浏览。软件具有纯正真人语音朗读等多重功能为一身。
     适合对象:初高中大学教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23:38:4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ppt资源集合作者:Shanshan
一、国内知名PPT博客和微博[url=]    [/url](点开查看更多)
二、知名数据分析博客与微博[url=]    [/url](点开查看更多)
三、值得关注的分享微博[url=]    [/url](点开查看更多)
四、值得关注的人[url=]    [/url](点开查看更多)
五、学习PPT的好资源[url=]    [/url](点开查看更多)
六、国内知名PPT社区[url=]    [/url](点开查看更多)
七、知名产品网站[url=]    [/url](点开查看更多)
八、PPT图片素材常用网站[url=]    [/url](点开查看更多)
九、其它PPT资源[url=]    [/url](点开查看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1:59 , Processed in 0.16559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