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茶馆36(书法故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4:1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茶馆36(书法故事)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兰亭序的故事
蒋勋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或文化史上都像一则神话。
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和辽宁博物馆各有一卷《萧翼赚兰亭图》,传说是唐太宗时代首席御用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但是,大部分学者并不相信这张画是阎立本的原作。
然而萧翼这个人替唐太宗“赚取”《兰亭序》书法名作的故事却的确在民间流传很久了。
唐代何延之写过《兰亭记》,叙述唐太宗喜爱王羲之书法,四处搜求墨宝真迹,但是始终找不到王羲之一生最著名的作品“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王羲之死后,据何延之的说法,《兰亭序》这篇名作原稿收存在羲之第七世孙智永手中。智永是书法名家,还有许多墨迹传世。他与同为王氏后裔的慧欣在会稽出家,梁武帝尊敬他们,建了寺庙称“永欣寺”。
唐太宗时,智永百岁圆寂,据说,还藏在寺中的《兰亭序》就交由弟子辩才保管。
唐太宗如此喜爱王羲之书法,已经搜藏了许多传世名帖,自然不会放过“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何延之《兰亭记》中说到太宗曾数次召见已经80高龄的辩才,探询《兰亭序》下落,辩才都推诿说:不知去向!
唐太宗没有办法,常以不能得到《兰亭序》觉得遗憾。大臣房玄龄就推荐了当时做监察御史的萧翼给太宗,认为此人才智足以取得《兰亭序》。
萧翼是梁元帝的孙子,也是南朝世家皇族之后,雅好诗文,精通书法。他知道辩才不会向权贵屈服,要取得《兰亭序》,只能智取,不能胁迫。
萧翼伪装成落魄名士书生,带着宫里收藏的几件王羲之书法杂帖,游山玩水,路过永欣寺,拜见辩才,论文咏诗,言谈甚欢。盘桓十数日之后,萧翼出示王羲之书法真迹数帖,辩才看了,以为都不如《兰亭序》精妙。
萧翼巧妙使用激将法,告知辩才《兰亭序》真迹早已不在人间,辩才不疑有诈,因此从梁柱密函间取出《兰亭序》。萧翼看了,知道是真本《兰亭序》,却仍然故意说是摹本。
辩才把真本《兰亭序》与一些杂帖放在案上,不久被萧翼取走,交永安驿送至京师,并以太宗诏书,赐辩才布帛、白米数千石,为永欣寺增建宝塔三级。
何延之的《兰亭记》记述辩才和尚因此“惊惋寻卒”。何延之的《兰亭记》故事离奇,却写得平实合理,连萧翼与辩才彼此唱和的诗句都有内容记录,像一篇详实的报告文学。
许多人都认为绘画史上的《萧翼赚兰亭图》便是依据何延之的《兰亭记》为底本。
五代南唐顾德谦画过《萧翼赚兰亭图》,许多学者认为目前辽宁的一件和台北的一件都是依据顾德谦的原作,辽宁的一件是北宋摹本,台北的一件是南宋摹本。
唐太宗取得《兰亭序》之后,命令当代大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临写,也让冯承素以双勾填墨法制作摹本,欧、褚的临本多有书家自己的风格,冯承素的摹本忠实原作之轮廓,却因为是“填墨”,流失原作线条流动的美感。
何延之的《兰亭记》写到贞观23年(公元649年)太宗病笃,曾遗命《兰亭序》原作以玉匣陪葬昭陵。
何延之的说法如果属实,太宗死后,人间就看不见《兰亭序》真迹,历代尊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只是欧阳询、褚遂良的“临本”,或冯承素的“摹本”,都只是“复制”,《兰亭序》之美只能是一种想象,《兰亭序》之美也只能是一种向往吧!(源自浙江日报)
兰亭序里叹三经
斯舜威
无论文章还是书法,《兰亭序》都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也是魏晋文化的经典之作。要了解中国书法,就必须了解《兰亭序》和王羲之。很多习字者学习《兰亭序》,主要力气都用到了对字形笔画的临摹上,津津乐道的,是关于21个“之”的不同写法,自己在写书法时,也以留意同一字的不同写法为能事。实际上,这多少有点舍本逐末了。至少,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学习法,太过直截了当的学习法,反而欲速不达。
这或许是对《兰亭序》的误读,也是对王羲之的误读。王羲之是魏晋文化的代表,我们要向王羲之学习的,是一种艺术精神,一种魏晋文化精神。“魏晋风度”在王羲之身上,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文采风流、旷达情怀、恬然自适。王羲之的艺术精神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道”的层面,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最合适的就是“道”字。“道”是中国的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种至高无上、至大无极的境界。魏晋时期是道教的繁盛期,王羲之本人以及他的家族,都是崇尚道教的。当然,我说的体现在王羲之身上的“道”,并不局限于道教之“道”,而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集中体现;二是“文”的层面。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出现了一大批文学大家,那些经典诗文,现在读来依然令人荡气回肠。学其文,才能识其道,赏其书;三是“书”的层面。对《兰亭序》的巨大成就,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已经众所周知,毋庸多言。应该知道,书法是“诗余”,是道和文的体现。
但对王羲之,长期以来确实存在着“误读”现象。这种“误读”,表现在:
首先,没有把《兰亭序》和王羲之放到整个魏晋文化大背景下去考察。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混乱、社会痛苦,精神上却极度自由、解放,最富艺术激情、艺术精神的时代,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魏晋艺术家崇尚自然,崇尚独立的人格,清谈通脱,率性自然,清静无为,无拘无束,及时行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魏晋风度”。王羲之的《兰亭序》,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贯穿于《兰亭序》中的思想,和“竹林七贤”等魏晋文人的情怀是息息相通的。要解读王羲之,要和解读嵇康、阮籍、刘伶等文人结合起来,要和解读建安文学结合起来,从而对汉末、魏晋文化有深入的了解。魏晋文人的思想倾向不完全相同,但总体上老庄思想是占主导地位的;其次,没有把王羲之看成一个全面的文化人,只把他看成一位书法家。王羲之“书圣”的桂冠,是后人加给他的,作为他本人而言,应该说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文人而已。尽管也当过官,后人以他曾经担任的职务“王右军”称呼他,但他本人并不喜欢当官。庾亮临终前曾向朝廷举荐,预召其为侍中、吏部尚书,但王羲之坚辞不就。他喜欢会稽有佳山水,49岁出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移居山阴,但也只干了5年就辞去了,发誓再不做官,原因是不堪为王述属下。文人们总是追求清静无为、淡泊自由、娱乐山水的境界;再次,仅仅局限于通过《兰亭序》来看待王羲之以及那个时代的书法。王羲之的书法博大精深,但许多学王羲之的人,只学《兰亭序》,这样,势必路越走越窄。
不言而喻,王羲之是“书圣”,这是无可动摇的,但支撑“书圣”大厦的,不仅仅是《兰亭序》,应该全方位认识王羲之,才有可能学到他的精髓。(源自北京晚报)
《兰亭集序》中的“修禊事”
修禊是古老风俗,是巫觋的遗风。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殷周。《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俗。”汉代的《风俗通义》把禊列为祀典,说:“禊,洁也”。春日万物生长蠢动易生疾病时于水上洗濯防病疗病。说白了,就是一伙人在三月三,到水边举行一个仪式,学古代女巫“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期盼祛除一年来的所有不顺利,不吉利,不舒服,来一个全新的开始。
秉兰草祓除不祥,这好解释。如今的人出狱回家,跨火盆,用香薰草或石榴叶煮水洗浴以祛除不吉,在一些影视剧里还时有所见。可为何要“招魂续魄”呢?原来,在古人眼里,阳间和阴间之间的界限并没有现在这样森严。只要有空,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阳间玩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阴间看看,据说还无需过海关。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因为是鬼节,阴间的街市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大街小巷挤满着华丽的鬼魂。随处可见龙灯、狮舞、高跷、花船,其热闹繁荣非人间的春节可比,因而人的魂魄就纷纷到鬼市去游玩。待到雄鸡报晓,大多数的游魂都心满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躯体了,却还有少数游魂乐而忘返。“招魂续魄”就是为了召回这些有组织没纪律的游魂。晚上,阳间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中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则是为了驱赶那些到阳间游玩,却乐不思蜀的鬼魂。
为“修禊事”,临水宴宾、踏青、曲水流觞,吃艾糍的古时有很多,但为后人留下作品的,最出名的应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的《禊贴》,又叫《兰亭集序》。而在博罗,1450年后(公元1807年),一个叫韩校的岭南著名书画家,也为“修禊事”,即兴作了一幅《修禊金湖图》。因其仅14岁的侄孙韩荣光当时亦即兴赋诗和之,技惊四座而名留史册。这位韩荣光就是日后名闻遐迩的道光举人,任吏部给事十余年,擅诗、书、画“三绝”并著有《黄花集》的韩珠船。
韩校的《修楔金湖图》,如今是否还保存在韩家子孙手里,这不得而知。然而,作为一处在史册上占有一席的神圣“修禊地”,博罗葫芦岭下的金湖银湖,200年来一直少有人觊觎(在湖畔建筑民居),得以完整保留却是事实。否则,今天的“葫芦岭贝丘遗址公园”就无处安放了。(徐穗辉)(源自南方网)
《黄州寒食贴》——苏轼
自我来黄州,己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巳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莱,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街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历经沧桑的《寒食帖》
元丰3年(1080)2月,苏轼45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困潦倒,第三年4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5年(公元1082年)作此两首寒食诗,书写此卷的时间大约在翌年,或元丰7年离开黄州以后。元符3年(1100)是卷收藏者蜀州张氏取之邀黄庭坚观赏,并书一则题跋,与原迹可谓互为辉映。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寒食帖》赏析
品其诗,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论其书,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毕现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精髓。
诗稿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元符3年(1100年)七月,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黄庭坚。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远谪海南的师友。北宋绍圣4年(1097年)被谪贬在惠州的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激动之情难以自禁,黄庭坚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他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黄庭坚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13年(1748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此卷同治年间为广东人冯氏收藏,遭遇火灾,所以下端留下火灼痕迹。
到了近代,《寒食帖》的命运多舛。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为冯展云所得,冯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曾于1917年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过,受到书画收藏界的密切关注。1918年转传到颜韵伯手中。当年12月19日为苏轼生日,颜韵伯作跋记录此事本末。1922年,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将《寒食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一时传为佳话。震灾之后,菊池惺堂将《寒食帖》寄藏于友人内藤虎斋中。1924年4月,内藤虎应菊池惺堂之请,作跋以记《寒食帖》从中国辗转递藏至日本之大概情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京屡遭美国空军轰炸,《寒食帖》幸而无恙。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华夏子孙耿耿于怀。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私嘱友人在日本访觅《寒食帖》,当知下落后,即以重金购回,并题跋于帖后,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大致过程,千年国宝赖王世杰先生之力回归祖国,至今仍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十数年后,在台北的一次书画展中展出了一幅长达7.3米的《寒食帖》卷轴复制品,轰动一时,见者无不称奇。据说此种复制品只有10件,大部分被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国家博物馆珍藏,有两件则下落不明。1975年前后,日本友人著名的“东坡迷”山上次郎花巨资买下了台北展厅中的最后一幅复制品。1985年11月2日,山上次郎率日本“东坡参观访问团”来到黄州东坡赤壁,出于对苏轼的景仰,也出于对东坡赤壁的钟情,山上次郎慨然将其高价购到的最后一幅《寒食帖》卷轴复制品捐赠给东坡赤壁管理处,这幅复制作品因而成为在中国大陆的唯一珍品。1995年,又经山上次郎倡议,在东坡赤壁修建了“中日友好之舍”,首次公开展出了该《寒食帖》卷轴复制品。
闻博
《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长卷,纵:34厘米,横:119.5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书法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源自江南时报)




【编辑: 趙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2:03 , Processed in 0.14644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