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2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文学关键词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6:0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与旧的融合:2014文学关键词(张柠 李壮 霍艳 等)
张柠 李壮 霍艳 等
  悄然告别了2014,这一 年,在传统文学之外,网络小说、类型文学、新媒体文学等此前经常被忽视的文学样式几乎占据了文坛的半壁江山,更在普通读者中保持着持续热议。批评家张柠与 “80后”学子霍艳、李壮等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在他们的讨论中,我们或许可以对2014年的文学有新的认识。
  张  柠:2014年转眼就要过去。我们回头检讨一下一年来文学的总体情况。不求多么全面,希望能在关注现象的基础上,呈现出2014年文学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向。
  “年轻的老作家”:
  2014年,青年作家的创作已经逐渐由一种现象转变为常态,同时,代际划分正在降温。
  在青年作家笔下,宏观历史想象被细化为碎片化经验处理,善恶问题被真假问题取代。不过,许多年轻作家的气息跟老一辈作家越来越像,新的语言、自己的语言很少,这是值得警惕的一点。
  李  壮:青年作家正成长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他们的身上显示出很多新鲜的特质,其中不乏一些“趋向性”的元素。2014年,我觉得可以用两句话在整体上形容青年作家的表现:从现象到常态,代际划分的降温。
  青年作家正经历一个从边缘到成熟、从“被发现”到“被熟知”的过程。《收获》杂志连续两期推出“青年小说家专号”,集中发表了一批“70后”、 “80后”小说家的作品,还召开了专门的讨论会。还有一些杂志纷纷辟出了专门的栏目,如《人民文学》的“新浪潮”、《小说界》的“新生代”等。此外,许多 青年作者的作品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阶段,赵志明的《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阿丁的《胎心、异物及其他》、文珍的《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等中短篇作品 集,孟繁华、张清华主编的“70后作家大系”,薛忆沩、路内、东君、田耳、徐则臣等的长篇小说,都是2014年备受关注的作品。
  与“常态化”相伴的另一现象,是代际划分的日渐模糊。“70后”、“80后”的说法连续数年保持高热,今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郜元宝发文称“以 代论人可以休矣”。这一方面是由于“70后”、“80后”作家在创作风貌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交集,同时他们的创作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内部分野,个体风格渐渐 鲜明。不过,这代写作者的确与所谓的“老作家”存在明显的不同。首先是对经验的选择和处理问题。当前的文学书写面临从宏观历史想象到碎片化经验处理的过 程,在这方面,青年作家有相当的优势。他们擅长捕捉情绪,写出大时代下个体灵魂的困境以及这背后幽微的精神畸变。他们的写作是向内、向下的,把概念还原为 经验细节,精神上“感同”、文本中“身受”,因而具有某种直觉般的真实。这是多数老作家难以做到的。
  与此相关的,是“善恶问题被真假问题取代”。青年作家笔下很少见到善恶判断思维,他们似乎更愿意做“探险者”:观察一个人、一件事究竟如何、何 以如此。青年作家更迷恋那些混沌难解的事物,因为这里面隐藏着时代与人性的秘密。他们带着疑问和困惑去书写,选择平视而非俯视,作为观众而非裁判。例如 《天体悬浮》里写到的符启明,用时髦的话说,他很“妖孽”;我们害怕这样的人,但我们服他,甚至想学他。田耳很冷静地写他的境遇和故事,而不是解剖他、定 义他、审判他。
  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青年作者在词汇、语句和讲述方式上会更加地“另类”、“个性”,带有时代气息。马小淘的《章某某》就很有代表性。小说写的 是年轻人不断努力而终于失败的故事,很像前一年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两个文本的不同在于:方方是以悲剧的腔调在写,仿佛时时刻刻都在“拷问读者的 灵魂”,即为何这样的好青年会落得如此结局?马小淘却用了喜剧甚至电视剧的笔调,以“围观”的方式速写章某某的一生,大量使用流行的话语、桥段,形成了对 时代语境的戏仿乃至反讽。马小淘是在避重就轻吗?显然不是,否则她何必触碰这样一个命题。更准确地说,她是在“欲擒故纵”,就像“我是屌丝我自豪”的语言 狂欢,背后其实是深层的身份焦虑。表面的轻松背后是对核心问题的精确一击。
  前面说的都是“独特性”,最后我提一下青年作家的“靠拢”。历史意识、关注现实等等,一直是批评界对青年作家的期待,他们在这方面也有努力。薛 忆沩的《空巢》和颜歌的《三一茶会》都在写空巢老人的问题。徐则臣的《耶路撒冷》志在书写一部“70后”的“心灵史”,内中触及诸多时代命题,结构也别有 新意。可见年轻作者在写作路数上也正走向广阔。
  霍  艳:我倒是觉得青年作家登堂入室得太早、太容易了,这样使得很多不足暴露了出来,比如细节处理的问题。还有就是,刚才提到的许多年轻作家的气息跟老一辈作 家越来越像,有“期刊气”,反而是郭敬明那一拨人,他们使用的至少是新的语言、自己的语言,这是值得警惕的一点。
  形式探索:
  “形式探索”是今年长篇小说的显著动向之 一,贾平凹的《老生》、刘心武的《飘窗》、刘醒龙的《蟠虺》、范稳的《吾血吾土》、宁肯的《三个三重奏》、雪漠的《野狐岭》等,从不同方面出发,扩展了小 说叙事的形式。但是,这些形式探索到底是扩大了小说文本的内容,还是对小说本身造成了伤害,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高  媛:“形式探索”可谓是今年长篇小说的显著动向之一。贾平凹的《老生》从整体上看完成了作家本人力图阐释的内容,将远古与现当代中国历史结合在一起。但在 我看来,《山海经》的内容与小说主体故事间始终没有做到完全的契合。刘心武的《飘窗》和刘醒龙的《蟠虺》在形式结构上都借鉴了通俗文学,实际的表达效果却 不相同。前者在开篇时抛出悬念,即“庞奇回来后究竟要杀谁”。但在后文叙述中,多条线索并进的方式冲淡了开端悬念营造的紧张气氛,过多的人物出场也分散了 读者的注意力,在结构上还是存在问题。《蟠虺》的表层叙事线索是曾侯乙尊盘的被窃与寻找,借用了侦探小说的模式。但在表层寻找活动之下,文本深处其实是对 知识分子精神处境以及心理斗争的表现。文本借助悬念的设置,将不同层面的故事有机统一,由谜题的解决统摄全文,具有整体性。徐则臣的《耶路撒冷》用13个 专栏和一个从未出场的人物(景天赐)把不同角色的故事榫接到了一起,也收获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除此以外,在形式探索方面值得一提的还有范稳的《吾血吾 土》、宁肯的《三个三重奏》等,但这些形式探索到底是扩大了小说文本的内容,还是对小说本身造成了伤害,恐怕还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于文舲:年轻作家面临挑战,老作家也一样。今天,我们的经验越发碎片化,但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仍然要求完整性。于是作家只好转而求助于 形式。贾平凹的《老生》就是一部很典型的作品,它将历史社会现实嵌入唱师的生命和《山海经》这样的神话文本,最终以老唱师的死将叙述引向现代小说意义上的 完整性。这样的处理有其成功之处,却也存在风险:这样的完整性并不是从小说故事中生长出来的,而是一种外在的设置,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表里分离。当形式成为 一张可有可无的表皮,它对于经验的表达还有多少助益就很可疑了。
  通俗文学的“正名”:
  2014年通俗文学态势迅猛,同时也呈现出与主流精英文学融合的发展态势,亦具备为通俗文学“正名”的倾向。
  以往的文学评论很少涉及通俗文学,事实上它正在我们的文学版图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通俗文学的评价,我们需要创造新的阐释模式。
  高  媛:2014年通俗文学创作仍维持迅猛态势,推理悬疑、科幻、武侠、玄幻、言情等不同类型作品都有不少新作诞生。同时,2014年的通俗文学发展呈现出与主流精英文学融合的发展态势,亦具备为通俗文学“正名”的倾向。
  首先,通俗文学作品进入主流文学期刊视野,发布渠道得以拓展。《人民文学》杂志在今年4、5两期相继刊发了武侠小说辑与网络小说辑,作品涵盖武 侠、科幻、言情等多个通俗文学类别。《上海文学》杂志在今年第8期发表了悬疑作家蔡骏的作品《北京一夜》。通俗文学发布实现网络平台、通俗文学期刊、图书 出版市场以及主流文学期刊并存格局。其次,通俗文学也正以奖项的形式确证自身的评价标准:首届“这篇小说真好看”类型文学奖颁布,科幻、推理等专项类型文 学奖也在延续。
  王德威曾在《被压抑的现代性》中指出,在晚清,类型小说指向四种交错的话语,即欲望、正义、价值以及真理(知识)。今天的通俗、类型文学在文本 内涵以及话语指向上仍与上述四者具有内在一致性。言情作品满足女性读者对于人类情爱的美好想象;武侠以及玄幻作品帮助男性读者化身英雄;侦探作品以悬念指 向真相,又落脚于“善恶有报”这一永恒主题,实现读者的正义愿景……凡此种种,使读者将自身代入各类型的不同角色之中,获得阅读快感,同时实现对正义、善 恶、公平等基本伦理价值的不断确证。
  李  壮:说到类型文学,今年无疑是“科幻大年”。《超体》《星际穿越》等电影热映,科幻作家刘慈欣推出《2018》《时间移民》两部中短篇小说集,加之“三 体”改编影视剧等消息,将科幻文学推成了一大热门。在儿童文学界,金波、高洪波、葛冰等儿童文学作家靠拢流行题材,出版了一套《植物大战僵尸》,要“用儿 童文学的高品质、真善美、精气神改编动漫、卡通、网游”。作者阵容很强大,艺术品质与题材噱头兼具,但市场反应似乎不如预期那样热烈。
  张  柠:以往的文学评论很少涉及通俗文学,事实上它正在我们的文学版图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往我们要不就是用通俗的传播效果来论证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要不就是用传统的精英文学的标准否定它,这样二元对立的评论标准实际上都是不适合的。我们需要创造新的阐释模式。
  2014年可以视为为通俗文学正名的一年。发布渠道、出版市场、主流媒体,三个渠道都开始关注它,我们发现所谓“通俗文学”的一批作品实际上文 学性很高;传统的所谓精英文学作家,包括刘心武、刘醒龙、雪漠,他们也在利用通俗文学、类型文学的方式来包装他所谓文学性的东西。因此通俗文学其实解决了 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学传播和文学阅读的问题。并不是越深刻越古怪就越好,博尔赫斯就反复强调通俗文学在当代叙事困境中的意义。
  通俗文学之所以一直遭到打压,是因为我们的阐释模式有局限性。我们认为只有文艺复兴一脉下来的人文主义文学理念才有意义,其他的都没有意义。实 际上,通俗文学和精英文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它的叙事模式,前者强调叙事的独创性或者叫叙事的探险,后者强调叙事的重复,比如:爱情小说的得失、武侠小说的 输赢、财经小说的盈亏、侦探小说的隐显等。传统的精英文学认为这种简单的模式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所推崇的是不确定的叙事,整个小说就是一次冒险,就像《荷 马史诗》里的英雄旅程,显示出人类选择、应对和战胜的过程。但是不是一定要这样呢?
  所谓“被压抑的现代性”的观点,与通俗文学的情况也是符合的。晚清以来的诸多“现代性”经验,被“启蒙”和“革命”等少数宏大语汇所压抑。这个 被压抑下去的现代性要重新出现,网络为它提供一个平台。网上的很多观念与我们也不太一样,我们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这实际上是“人类中心说”在文学艺术上的 一个表现形式。“绿色和平组织”或“动物保护协会”就不认可这个观点。因此,我们不可以用精英文学来打压通俗文学。类型文学也罢,通俗文学也罢,网络文学 也罢,这个话题的知识谱系胀破了传统人文学观念。
  网络文学经典化:
  2014年是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第20年,正面临着“经典化”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一个新的对于网络文学的评价非常重要。
  高  媛:从第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到现在,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发展了整整20年,不仅引起了主流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而且正面临着“经典化”的问 题。年初,“净网2014”行动在国家政策层面对网络文学进行规约,也使各大媒体将目光聚焦于网络文学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网络文学自然受到了极大关 注。2014年,《人民日报》推出“网络文学再认识”专栏,登载了李敬泽等评论家的文章,《文艺报》也以专栏的形式,刊发了《侯卫东官场笔记》《悟空传》 等网络“经典”作品的评论。此外,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等许多相关会议相继召开,都表明了传统文学界研究网络文学、评价网络文学的热情。
  李  冉:网络文学今年的总体态势是“升温”的,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一批作品集中改编为影视剧,如《杉杉来吃》《匆匆那年》等。但从实际的创作和关注度来看, 今年的网络文学却呈现出“降温”势头:2014年并没有产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冷热”对比之下,网络文学可能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或者说调整期。 改编热说明网络文学的“经典化”正在完成,但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其题材和内容的重复性已经使读者产生了审美疲劳。而“经典化”完成之后应该怎么办,是创 作者面临的棘手问题。创作冷、改编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利益。很多网络写手将工作的重心由创作转向改编,甚至直接停止原创、转行编剧,这无异于釜底 抽薪。总之,我认为网络文学未来的一段路并不好走。
  李  壮:网络文学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这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尤为重要。传统的文学评论主要以人文主义、启蒙主义为参考,而网络文学是不关注于此的,它们真 正关注的是满足读者的阅读快感,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爽感”,压力的释放、幻想甚至窥视欲的满足、对基本伦理观的重复,这是多数读者对通俗文学 的要求。这一评价体系与传统文学完全不同,也正是因此,目前传统文学的评价体系对于网络文学而言并不适用。
  张  柠:还有一个是“安全”,读者不接受“叙事冒险”。只有跟熟悉的东西在一起才安全,陌生的就不安全,而我们的精英文学恰恰强调陌生化。普通人更愿意跟熟悉 的在一起,包括对节奏的熟悉、对意象体系的熟悉、对声调的熟悉等。启蒙是要让普通人独立、有判断、独自承担选择,所以启蒙其实是悲剧性的。我们的传统文化 不强调这些,它强调家族内部的安全感。我们以往试图把它删除,发现删除不了。这也正是通俗文学拥有市场的原因和它的价值所在。
  文学的社会效应:
   严歌苓的《陆犯焉识》《金陵十三钗》、莫言的《红高粱》、毕飞宇的《推拿》等多部纯文学作品被搬上了荧幕。但从今年的整体情况来看,改编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从当下文学传播的现状来看,精英文学的传播越来越需要影像手段的助力,但助力的基础是理解和尊重。
  李  壮:2014年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一些文学事件以社会事件的名义受到了公众的关注。今年诗坛相对平静,引发关注的倒是几位特殊诗人的异质性文本。 “90后”诗人许立志在富士康跳楼自杀,在他的遗作中,我们看到了大量难以想象的底层经验。另一位是“脑瘫诗人”余秀华。她的身体被困在轮椅里,却写出了 很多情真意切的诗歌,《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都做过专门报道。
  底层写作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维度,但诗歌更本质的问题,仍在于对词语和表达的深入探索。李少君和雷平阳都出版了新诗集,前者试着复归自然、复归 于中国传统美学轨道,后者则试图将词语还原至存在原点,还原至祝词、咒语、符号的神秘仪式。西川则在新作中大量加入异质性的元素,如口语、文言,坚持类似 探索的诗人很多。诗歌写作个体性强、风格各异、出版周期长,因此不容易在年度视野中形成事件,但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
  张  柠:打工诗人的最大价值,就是把诗歌中的现代意象体系颠倒过来。他们不认可现有词汇承载的意象功能,要颠覆它。现代化、工业产品、时尚生活,这些原本似乎 是火热的、积极的、正面的意象,在打工诗人那里却变成了野兽意象、魔鬼意象、吃人意象;而且这种现代器物对他们身体、精神的伤害,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切 身体会的。这是他们的价值。
  所谓的“打工诗歌”,作为底层写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话语的一部分,但并不一定是美学话语的一部分。诗歌更本质的任务是通过词语重新创造一个符号世界,恢复词语自身的透明性是诗歌最内核的东西,也是目前诗歌创作的弱项。
  李  冉:影视改编无疑是文学作品重要的传播渠道。今年,多部纯文学作品被搬上了荧幕。严歌苓的《陆犯焉识》《金陵十三钗》分别改编为《归来》《四十九日· 祭》,莫言的《红高粱》改拍了电视剧版,毕飞宇同名小说拍成了电影《推拿》。但从今年的整体情况来看,改编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影片《归来》仅取《陆犯焉识》的最后部分,企图以“文革”题材吸引观众,以时代悲剧戳中观众的泪点。而实际上,影片却以一个逻辑上存在硬伤的爱 情故事置换掉了小说原著的丰富内涵。《归来》最多只能算一个“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陆犯焉识》只是包装纸,原著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时代对个人命运情 感的深刻影响都是缺席的。《红高粱》的改编更引来吐槽一片。原始生命力的喷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三角恋”、出轨、“宫斗”等各种“时尚”元素,十分狗 血。
  比较来看,《推拿》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改编。影片基本沿用了小说原著的架构,筛选、改编后的情节都紧密围绕人物特点展开,保留了大量原著中的语 言,声光效果也都细腻到位。《推拿》成功的核心原因是对小说原著的尊重,在改编的过程中没有破坏原著的情节逻辑和故事的完整性。
  总体看来,精英文学并非不能改、不可改,而是应做到尊重,将其作为文学作品、艺术品来理解,不能把原作当成文化商品的包装纸。从当下文学传播的现状来看,精英文学的传播越来越需要影像手段的助力,但助力的基础是理解和尊重。
  移动终端上的文学:
  移动终端的出现,给文学写作带来了更多新的契机。尤其是诗歌中,微信公众号的出现,让诗歌小小地“火”了一把。
  但是,新媒体文学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予发表的自由,也必将带来竞争的无序。
  霍  艳:与影视和网络相比,移动终端这个载体的出现,给文学写作带来了更多新的契机。在这个载体上出现的文学作品,我们不妨篡夺网络文学曾经的称谓,将其称为 “新媒体文学”。它可分为出版机构、书店、个人的公共账号,文学精选类公共账号和文学阅读类APP等。跟网络文学比较起来,新媒体文学其实更像网络文摘, 它把根据编者意愿选取的文学作品放置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因为编选者的个性,在筛选何者可以出现在某个平台上时,编者本人的嗜好起了较大的作用,从而顺应或 引领着某些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
  新媒体文学的出现并不代表它们要和旧媒体进行一场决斗,新旧两种载体的竞争,不应是互相消灭,而是共同参与文学样式和传统的变革,维持文学进步 的张力。新媒体文学要求作者更精练、迅速地抵达目标。人们会乐于见到一些传统媒体的作者出现在新媒体的平台上,他们也必须丢掉过去那套“期刊腔”和“慢节 奏”,而迅速地进入情境,他们要用一个精准的词语代替一段繁复的描述,他们要知道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并且以独特的方式切入。他们要在网上把一个可读性不强 的东西,用一个吸引人的方式讲述。或者,他们必须给大家讲一个好故事,因为好故事是大部分人阅读的渴望,为了这个故事,他们也需要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这 使得文章将从学科、题材的概念解放出来,“物理小说”、“叙事体评论”——都有可能是一个强大的巨人。沉重、封闭的文学形式已经和这个时代的节奏相违背, 需要有人扫除这种陈词滥调。
  新媒体文学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予发表的自由,也必将带来竞争的无序。这个无序一是版权的不规范,随意的转载;二是如何在浩瀚的作品里脱颖而出, 一些辨识度不高却精心结撰的作品,很可能被淹没在文字的洪流里。但更可怕的是一种妥协,他们用一种哗众取宠似的标题和华而不实的风格使自己脱颖而出,一旦 获得一次成功,大量相似的作品就会被炮制出来。一次世俗成功很容易让自己把文学创作的思想技巧简化为一种套路,这个套路一旦被破解,此前笼罩于其上的光环 也就迅速褪去。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新媒体文学的推送时代,或者不管是任何什么时代,对一个有追求的写作者来说,她/他需要的品质,仍然是跟古 老的写作技艺相同——诚恳地写出自己的卓越。
  李  壮:说到新媒体,我觉得这是切入今年诗歌状况的最好角度。今年的诗歌有一个显著的现象,那就是“接受”的强力介入。2014年诗歌有几次引起公众与媒体的 广泛关注。首先是“乌青体”废话诗走红微博,引发公众的吐槽、仿写。另一篇热传网文《如何写一首让人看不懂的诗》则走反方向:把一首儿歌用翻译软件先后译 成日、俄、德、法、希伯来等多种语言,最后再译回汉语,“一首具有浓厚后现代主义气息的先锋诗歌就诞生了!”两次热炒都触及到“汉语新诗”的审美和评价标 准问题——这个问题似乎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彻底解决。
  更热的是“微信公众账号”。诗歌短小、精练、浓度高,很适合微信移动端,于是2014年诗歌借助各种公众账号小小地火了一把,《人民日报》甚至 专门约请专家撰写文章,讨论“诗歌真的开始‘流行’了吗”而诸多诗歌公号自身也呈现出多个层级。如“为你读诗”主打“声优牌”,邀请娱乐界嘉宾读诗。“读 首诗再睡觉”恰如其名,有“枕边书”的意味,选的作品以浪漫爱情诗为主。最专业的是“诗歌是一束光”,选诗靠文学标准,品鉴分析也到位,很受专业读者的最 爱。
  文学批评的四个焦虑:
  2014文学批评和文学观念,可以用“四个焦虑”来概括,即“全球化的焦虑”、“城市化的焦虑”、“权威性的焦虑”和“代际更替的焦虑”。
  张  柠:2014文学批评和文学观念的状况和变化,可以用“四个焦虑”来概括。第一是“全球化的焦虑”,流行说法叫“中国梦”,学界叫“中国经验”的全球化。 在全球化过程中,这个想法在文学创作、传播、接受等层面上没能完全实现。第二是“城市化的焦虑”。“50后”作家大多擅长写乡土,或者写小城镇半农民半市 民的东西,一旦写城市就出问题。他们难以突破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城市文学的形式,没有找到这个城市形式,城市不能成为他的主人公,城市这些时间、空间的东西 都不能进入小说叙事里面,这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第三是“权威性的焦虑”。我们说多元化是一个自由的时代,但实际上会涉及到一个文学评价的问题。那么这个 评价由谁提供,批评家还是文学奖?第四个就是“代际更替的焦虑”。老一代作家认为他有权威性,实际上年轻一代作家已经开始出来了,这里面涉及文学批评和青 年批评家,也涉及前面李壮谈的一些问题。
  李慧君:2014年,青年批评家的成长受到广泛关注。中国现代文学馆推出“青年批评家丛书”,5月份在西宁举行“全国青年作家批评家主题峰 会”,11月《收获》杂志举行“收获论坛暨青年作家与批评家对话”等活动都表明青年批评家已经成为当下文坛的关注焦点。金理、张定浩、杨庆祥、张莉等青年 批评家也以自己的批评实践证明了青年批评家的潜力。
  青年批评家的成长是与青年作家群体的崛起相伴而生的。新生力量进入文学界,也势必带来新的理念和问题。“城市文学”便是其中之一。“城市文学” 的观念不仅着眼于文学书写空间的位移,更聚焦于城市生活表象下的社会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当下的城市书写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地域文学观念之上的城市形 象塑造,比如叶兆言今年的小说《驰向黑夜的女人》就延续了他以往作品中鲜明而独特的南京书写。另外一种是现在进行时的城市经验表达,张楚、甫跃辉、徐则臣 等青年作家的写作基本属于此类。不过在城市生活经验的书写过程中,如何将文学对丰富人性的表现与城市的各种空间符号表征相结合,仍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 如何完成“城镇文学”到“城市文学”的转换、怎样突破城乡文化心理上简单的二元对立,是我们面对的挑战。
  “中国身份”和“中国经验”的问题也是热点,它传递出中国作家和批评家们基于自身文化身份定位的焦虑。其实这种身份体认和表达诉求一直都存在, 只是这个声音在今年被多次凸显出来。10月份的“讲述中国与对话世界: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和12月份的“莫言:全球视野与本土经验”学术 研讨会都将莫言的创作定位于世界性与本土化的多维度坐标系之内,并以莫言的创作讨论为契机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立足“中国身份”,讲好“中国故事”,书写 “中国经验”的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6:13:51 | 只看该作者
新观察·年度综述
  2014年理论批评:

  构建“说真话、讲道理”的文学生态

  □李云雷
  2014年,文学批评一方面对最新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做出及时的分析与评判,一方面也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讲述中国经验与“中国故事”、对最新发表的重要作品的关注以及青年批评家的成长等问题,引起了批评界的广泛讨论。

  2014年,中国文学批评持续前行,一方面对最新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做出及时的分析与评判,一方面也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习近平总书 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 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包含着丰富的含义,为今后文学批评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在文艺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文艺报》专门开辟专栏,刊发了张炯的《坚定人民文艺的光辉历史 导向》、白烨的《“为人民”:创作的中心与文艺的轴心》、徐贵祥的《引领时代风气 彰显信仰之美》、郭文斌的《一次关于中华民族的“护生”行动》、梁鸿鹰的《铸造灵魂 评论有责》、施战军的《努力促进更多精品力作涌现》等一批学习体会文章。《解放军报》连续刊发三篇评论员文章《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不能当市 场的奴隶》《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其中指出,“文艺工作者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 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 自觉行为,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自2014年1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人民日报》共同开设《文学观象》栏目,吸引了学者、作家的广泛参与。该栏目就我国当前文学发展中的重要 现象、热点话题和焦点问题,以对话形式进行探讨和辨析,刊出了《文学不能“虚无”历史》《文学,请回归生活》《重塑文学的“真”》《文学是民众的文学》 《文学关乎世道人心》《文学遭遇低俗》《时代巨变中的文学命运——在法兰克福大学文学院的讨论》等20多篇文章,直面当前文学创作中的深层问题,在文学界 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揭晓,孟繁华的《文学革命终结之后——新世纪文学论稿》、鲁枢元的《陶渊明的幽灵》、程德培的《谁也管不住说 话这张嘴》、张新颖的《中国当代文学中沈从文传统的回响——〈活着〉〈秦腔〉〈天香〉和这个传统的不同部分的对话》、贺绍俊的《建设性姿态下的精神重建》 等5部著作获得理论批评奖,不仅代表了近年来文学批评的最高水准,也为当代文学批评开辟了不同的路径。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2014年,关于中国经验与“中国故事”的讨论持续升温,这既显示了当代评论家的自信与自觉,也展示了这一命题的价值与阐释力。雷达在《从“乡 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对“作为对社会生活的表现、想象与建构,乡土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履历。在表现城市化产生的复杂社会问题和各 种价值断裂时,乡土文学正在积极书写、建构和谐社会中新的道德、信仰和美学新秩序。”张颐武在《中国故事:命运与梦想》中指出,“中国故事是当下全球和中 国本身所关切的。一方面中国30年来的变化使得中国故事有了更为重要的含义。另一方面,当下中国本身也需要对自己的故事进行叙述、阐释和理解。中国故事一 方面当然是对于中国的想象和表述,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现实本身,所呈现的丰富和复杂的情境。”霍俊明在《如何讲述“中国故事”与“本土现实”》中强调如何 “将日常生活转化为文学”,他认为,“文学的现实感所要求的是作家一定程度上重新发现‘现实’的能力,甚至是超拔于‘现实’的能力。所以,处理正在发生的 ‘现实’对于作家而言无异于一次巨大的冒险和挑战”。可以看出,“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是当前中国文学的一种新主题与新趋势。
  2014年,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得到更进一步的讨论,《文艺报》开设“文学如何表述现实”专栏,刊发了李敬泽、梁鸿鹰、李洱的《如何确立文学对现 实的有效表达》、孟繁华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与超越》等文章。王德领在《现实不仅仅是“问题小说”》中指出,“如果我们把现实定位为‘问题’的堆积地, 就永远不会写出伟大的作品,因为,现实不仅仅是问题的丛生场所,而且有它内在的逻辑和秩序,有它的丰富性和驳杂性。” 刘大先在《现实感即历史感》中认为,“任何一种现实都是在历史中的现实,它要求个体超越与战胜自己的有限性,以人格挑战神格,摆脱褊狭的历史感——这种历 史感下的叙事如同美杜莎的眼睛,让触目所及的现实僵化枯死,一方面立足大地接地气,另一方面要有飞升的愿望。”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当代文学经典化等问题,也得到了关注,吴义勤的《“经典化”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刘锡诚的《1982:“现代派”风波》、 岳雯的《不彻底的改革和理性的抒情——重读〈沉重的翅膀〉》、贺仲明的《论当前文学人物形象的弱化与变异趋向——以格非〈江南三部曲〉为中心》、余夏云的 《重写现代——“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的阅读与反思》、张定浩的《爱和怜悯的小说学——以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为例》等文章,都从不同角度触 及到了这些问题。
  当代文学批评的前沿问题
  2014年,最新发表的一些重要作品得到了评论界的关注,陈晓明的《〈老生〉:告别20世纪的悲怆之歌》、胡平的《〈来生再见〉:战争与人的雄 奇诗篇》对贾平凹、何顿的新作做了深入分析,汪政的《价值、知识与话语》、王干的《不老叙事人的青春逆袭》、项静的《想象大地上的陨石》则分别对刘醒龙的 《蟠虺》、王蒙的《闷与狂》、宁肯的《三个三重奏》三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评析。2014年,“70后”作家的长篇写作成为文学界的一个焦点,徐勇的《全球化 进程与一代人的精神自救——评徐则臣的长篇新作〈耶路撒冷〉》、梁鸿的《“后文革”时代的忏悔与生活——读〈认罪书〉》、孟繁华、唐伟的《看到他们曾经看 到的世界——评李浩的长篇小说〈父亲简史〉》、贺绍俊的《以赏识故事的方式书写世俗人生——读东君的〈浮世三记〉》等文章,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做了及 时而深入的评析,让我们看到了文学批评的介入能力。
  李冰在《关于报告文学的卮言散议》中分析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思想性、文学性以及两个效益、两种价值等问题,指出,“作家要正确处理好义利关 系,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自觉做到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服从社会价值。要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格调,抵制低俗 之风、逐利倾向。这不只是报告文学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文学界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何建明在《〈南京大屠杀全纪实〉创作谈》中指出,“我写《南京大 屠杀全纪实》一书,最大的创作体会是:假如和平是我们永远的追求,那么牢记历史教训、防止悲剧重演,必定也是我们不能动摇的信仰。”李建军的《伟大中国的 美丽书写——读〈胡平的瓷上中国——China与两个china〉》、于雪飞的《纯净的精神力量——读报告文学〈天路上的吐尔库〉》、路平的《跨越自己 向梦进军——魏锋〈春天里放飞的梦想〉读后》等文章,也对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进行了评论。
  在散文方面,随着李零《鸟儿歌唱》、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韩少功《革命后记》等作品的发表,关于“学者散文再崛起”的讨论也成了文学界的一 个热点,顾文豪的《真话让世界陷于尴尬》、余亮的《徐志摩的浮云和奥威尔的暧昧——评刘禾新作〈六个字母的解法〉》、陈冲的《历史不是由亲历者写成的—— 读韩少功〈革命后记〉随想》等文章,从不同角度切入了历史与问题的讨论。
  2014年,著名诗歌评论家陈超、打工诗人许立志自杀身亡,在诗歌界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陈福民的《诗歌不需要被原谅》、霍俊明的《陈超:用 诗歌与时间和脆弱抗争》,以及秦晓宇为许立志编选的诗集《新的一天》的序言,不仅是对两位诗人的纪念,也让我们看到了诗歌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可能性。
  近年来,“非虚构”的创作态势蔚为大观,而且理论上的思考与探讨也持续不断。2014年,何平的《非虚构写作:事先张扬的文学态度》、李德南的 《非虚构:面对真实还是面对文学?》、陈丹燕、张莉的《非虚构写作是一种“照相术”吗?——关于非虚构女性写作的通信》、王璐的《关于“非虚构”文学的一 些思考——兼评〈寻路中国〉》、刘昕亭的《谁的非虚构?什么样的现实?——2013年打工图书出版热分析》等文章,从不同角度对“非虚构”写作的理论与实 践问题进行了分析。
  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文学及新媒体的崛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民日报》开设“网络文学再认识”栏目,从不同的角 度探讨评价网络文学的方法与标准,李敬泽的《网络文学:文学自觉和文化自觉》指出,“我们要放下两种傲慢与偏见,传统文学依靠思想和艺术品质对网络文学抱 有傲慢与偏见,网络文学背靠市场对传统文学抱有傲慢与偏见。实际上,它们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它们都能从对方那里得到重要的支持和营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 健全的文学生态”,并探讨了构建评价体系、建立文学整体观等问题。南帆的《网络文学:庞然大物的挑战》、何向阳的《网络文学发展的系统工程》、邵燕君的 《媒介新变与“网络性”》也都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文学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新世纪文学引人注目的另一个方面,是一些新的文学类型的出现,比如科幻小说的崛起以及大陆“新武侠”的产生,黄灿的《作为宇宙的个体与作为个体 的宇宙——论〈三体〉三部曲中的张力艺术》、刘博的《与时代同步的基因科学幻想——读王晋康“新人类”系列科幻小说》、姚晓雷的《新世纪武侠:以“我”为 主的武侠新时代》、徐刚的《徐皓峰样本, 样本徐皓峰》等文章,对这些新的文学现象与作品做出了思考。
  新的力量在成长
  2014年,新的文学批评力量也在成长,吴义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第二辑收入刘涛的《瞧,这些人:“70后”作家论》、张 丽军的《“当下现实主义”的文学研究》、金理的《青春梦与文学记忆》、刘大先的《文学的共和》、黄平的《大时代与小时代》、曾一果的《中国新时期小说的 “城市想象”》、傅逸尘的《英雄话语的涅槃:21世纪初年军旅长篇小说创作论》、刘志荣的《此间因缘》、何同彬的《重建青年性》、李丹梦的《文学“乡土” 的地方精神》、张立群的《先锋的魅惑》、郭冰茹的《寻找一种叙述方式》等著作,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批评家各不相同的介入方式与批评风格。
  2014年,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评选揭晓,姜涛的《“历史想象力”如何可能:几部长诗的阅读札记》、张炼红的《“幽魂”与“革命”:从 “李慧娘”鬼戏改编看新中国戏改实践》、杨庆祥的《历史重建及历史叙事的困境——基于〈天香〉〈古炉〉〈四书〉的观察》、王侃的《翻译和阅读的政治——漫 议“西方”、“现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体系的调整》、张莉的《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孙犁》等文章获奖。他们的文章从不同角度介入历史、现实与文学,展示了新 一代研究者的视野与抱负。
  2014年,海峡两岸青年作家评论家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作协组织的“两岸‘70后’创作互评”活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黄文倩的《人在“中 途”:读张楚〈长发〉》,石晓枫的《超脱而冷峭的日常叙事——读东紫小说》,彭明伟的《田耳的欲望之翼》,李丹梦的《记忆与历史——关于吴明益的〈虎爷〉 及其他》,沈庆利的《人生与“迷藏”——读许荣哲小说》,房伟的《幽灵海洋的塞壬之歌——读郝誉翔小说》,郝敬波的《沉浸梦境与选择清醒——对伊格言小说 〈噬梦人〉的一种解读》,欧阳月姣、邵燕君的《月球·西夏:“异托邦”叙事与“游牧”美学——解读骆以军》等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两岸青年作家与评论家之间 相互理解的意愿及其努力,以及新一代批评家的开阔视野。
  2014年的文学批评,面对新的现实与新的文学经验,在多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文学批评只有“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 和鉴赏作品”,只有“说真话、讲道理”,才能与时代保持血肉般的联系,才能有疼痛感与当代性,才能切入最为核心的精神命题,真正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学生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6:13:13 | 只看该作者
新观察·年度综述  2014年网络文学:新的成长与内外变化
  □王  颖
  2014年,“中短篇小说”正逐渐成为网络文学的新热点。近年的网络文学发展逐渐表明,单纯靠量取胜,只会消耗自己的名声。只有那些无法被复制、粘贴的作品,其价值才会水涨船高——比如秘密、原创的点子、活力以及完整性等,而未来网络文学的生长点也正在于此。
  2014年网络文学在内部的合纵连横和外部的加强引导下,展现了一系列的成长与变化。 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4.5亿农村非网民人口将是未来互联网普及工作重要方向。截至2014 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阅读仍是网络文学最大的增长点,创新类移动应用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2014年网络文学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上半年开展了规模力度空前的“净网行动”;下半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网络作家周小平、花千芳与会, 这两件事充分表明了网络文学的地位不断增强,网络文学正朝着规范、有序、健康的道路前进。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成长,长篇小说和超长篇小说一统江湖的局面发 生了变化,中短篇小说等其他文学形式也找到了发展的可能和路径。
  网络文学内外环境的整合与改善
  在2014年初开展的“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中,盛大、百度、腾讯、中文在线、搜狐原创、新浪读书、TOM在线、汉王书城、铁血 网、大佳网、纵横中文等各家网站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力度配合了此次行动。各大网站经过地毯式的自查和排查后,在内容审核方面获得了显著成效,对网络文学 的稳健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另一方面,随着无线阅读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在碎片化、闲散化时间中付费阅读网络文学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国移动公司2014年推出 “和阅读”品牌,迅速引起关注。在其2014年初发布的数据中,月关的《醉枕江山》获年度最佳网络文学新作奖、若雪三千的《天才召唤师》获年度最佳女生原 创奖、天蚕土豆的《大主宰》获年度最佳网络文学奖。
  2013年以来,盛大、百度、腾讯三足鼎立,其他网站群雄逐鹿的分配局面逐渐成形。以往在举办文学赛事、发掘新人、培养作者、版权维护等问题 上,各网站均以自身目的出发,各自为阵,较少跨越平台。而随着网络文学的日益发展,作家阵营不断扩大,文学新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在此情况下,2014年 10月,由多家网站联合举办的首届“磨铁杯”原创文学“黄金联赛”启动,吸引了各方关注。为鼓励更多网络作者参与比赛,联赛将持续至2015年12月31 日。未来网络文学界是否能更好地打破藩篱,为网络文学发展集思广益,令人期待。
  与网络文学内部的强势发展相映成辉的是,传统媒体、大学、专业研究机构等的不断进场,针对网络文学展开了深入长足的研究与引导。与此同时,传统 文学也在各方压力和动力下不断进入数字阅读主场,使数字阅读朝着百花齐放的方向发展着。《人民日报》的“网络文学再认识”专栏、《文艺报》的“网络文学评 论”专栏等,邀约专家学者,从网络文学的文本内容、历史与现实意义、文化功能、生产消费、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各抒己见,共同探究网络文学历史现状及其走向。 7月,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等举办“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从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主流价值、评价体系建设、审美特性发挥等多个专题与维度进行研讨, 在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中国作协继续对网络文学发展给予实际支持。不仅开展广泛调研,组织作家培训,而且注重作品研讨,如在5月份,专家对架空历史小说创 作方面成绩颇丰的酒徒进行了评点。自2000年发表第一部短篇网络小说《秦》开始,十余年来,酒徒先后发表了《明》《指南录》《隋乱》《开国功贼》《盛唐 烟云》《烽烟尽处》等多部长篇历史小说。研讨对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推动网络文学精品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在6月最新公布的中国作家协会2014年新发展 会员名单中,网络文学作家有24人,而此前历年总和为36人,可见网络文学正不断得到传统文学界的认同。在7月公布的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网络文学作 品有云霓的《吉时医到》、失落叶的《斩龙》、酒徒的《烽烟尽处》、苍天白鹤的《无敌唤灵》、仙人掌的花的《回归家园》、爱潜水的乌贼的《奥术神座》、柳暗 花溟的《律政先锋》等10部。鲁迅文学院先后举办了两届网络作家培训班,以支持和引导网络文学的发展。
  网络文学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后,成立自己的协会组织也被提上议事日程。2014年1月,全国首家省级网络作家协会“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宣告 成立。5月,在“中国网络文学南北对话论坛”举行的仪式上,江苏省作协网络文学工作委员会成立。7月,上海网络作家协会成立。四川、广东等地也表示将成立 网络作协。这些举措得到网络文学作家的积极回应,有效解决了他们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问题。
  2014年,《人民文学》开发了“醒客”阅读APP并在5月首次推出了网络文学作品专号,从海量稿件中选出5篇短篇小说,分属科幻、武侠、军 事、情感等类型。该期编者按说:“它们的特异与轻逸,不似现今‘正典’序列上的‘纯文学’。不过,史事如飞鸟掠过,仿佛在示意我们,某些艺术先知的身形往 往是特异而轻逸的。” 此外,北京大学中文系在2014年创办了微信“媒后台”公众号,希望通过对网络文学的生态观察和亲笔写作,亲身试验和展示网络时代,我们如何思、为何想, 以不断发现和认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
  网络文学的成长与分化
  如果说前几年对网络文学的讨论还处在表象的不断争论和内部的资源抢占中,如今的网络文学经过内外力量的不断撞击和融合,展现了一步步稳健向纵深 和开阔方向发展的可能性。网络文学内部走向分化:长篇小说、超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其他文体都能在网络上盛情绽放。2014年,豆瓣阅读开 始力推中短篇小说,涌现了一些新人。豆瓣阅读选择了一条与其他文学网站不同的运营之路,在审美取向上不刻意强调与传统文学的差异,文学性成为选择文本的惟 一标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新世纪网络文学研究”论坛课程也专门研讨了“网络文学的中短篇小说热”。可见,“中短篇小说”正逐渐成为网络文学的新热点。在 这一现象背后更值得挖掘和梳理的是,从曾经的榕树下到天涯,网络文学在草根、全民、自由写作的1.0时代,其实已培育出一些中短篇“精品力作”,但当盛大 等资本进驻网络文学后,以商业类型为主的小说进入繁荣甚至泡沫化的2.0时代,中短篇小说及其他文学的“网络形态”由于不符合资本“利益最大化”的需求而 被压制,甚至被全面遗忘。事实上,“中短篇小说”及其他网络文学形态,无论在创作者的心态还是阅读者的接受心理、评论者的评价体系来看,都是网络文学界和 传统文学界中“最不具差异”者,也是最容易相互沟通和融合的。
  在2014年网络文学中短篇小说的复兴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意外”畅销,部分故事已被卖出影视版权。它使网络 文学意识到,真正最有生产力的并不一定是长篇小说,还有可能是博客体、论坛体、微信体等带有“语体实验”性质的微文本。在这个层面上,言语即生产力,它们 代表着最新、最前沿、最先锋的“语言”和“文学”实验样式。这些实验正逐渐被网络文学中的商业类型小说、非虚构等长篇文本所吸收和消化,并在“经典化”和 “主流化”的过程中,被影视剧等吸纳为“畅销元素”,这就是网络言语生产力对大众文化的渗透和侵袭。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其实即是在“微博阵营上用 新语体来讲的中短篇故事”,它还代表着一个风向——不只是动辄几百万字的类型小说才可以影视化、游戏化,简单、简短的小故事同样也可以。以往网络文学越写 越长,有作者意愿和经济利益等多方面原因,而豆瓣运营方式、张嘉佳的个人成功等现象,使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单纯靠量取胜,只会消耗自己 的名声,在作品质量和输出价值观方面若不加强和改进,最终让自己的“大神”形象土崩瓦解。
  如今,网络文学的读者将不仅仅是面对那些内容注水稀释,开启断点续传功能、打怪升级式模式写法,让读者什么时候都能中断、什么时候都能毫无障碍 地再进入,以愉悦打发闲散时间的文本。网络文学的实践说明碎片、通俗也可以走向精致和审美。豆瓣阅读的审稿流程放在网络时代可谓保守,不过也正因为这种慢 和保守,使它发布的内容、质量都能得到更好的把控和引导。未来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除了靠勤奋地码字来维持人气、凝聚粉丝之外,在商业市场和个人表达之间 的不断平衡、博弈、探索,不断挑战文学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也是一种新的选择。例如,猫腻的小说一直有着两者兼具、不可或缺的气质,而这样的作家随着机制 的成熟会越来越多。在信息时代,只有那些无法被复制、粘贴的作品,其价值才会水涨船高——比如秘密、原创的点子、活力以及完整性等,而未来网络文学的生长 点也正在于此。
  网络文学作为新世纪的新文学,一直与我们这个时代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它的不断“进化”、“分层”和“演变”最终反映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然而,网 络文学固然拥有市场,同时也面临挑战。特别是在“4G时代”,如果手机下载一部电影只要几秒钟,那谁还来读网络小说?所以,网络文学应向动漫、影视等多种 娱乐载体进军,发挥文学作品的最大价值。此外,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融合越来越必要,只有向市场提供精品,才能让文学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进军说”虽是 事实,却着眼于网络文学剩余价值的最大化而非网络文学本身,并不利于网络文学的全面发展。如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互补性日益为人所识,网络文学与其他文 化艺术门类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也一直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6:12:44 | 只看该作者
新观察·年度综述
2014年儿童文学:瞩望高峰 不断成长
  2014年的儿童文学继续保持繁荣态势,少儿图书销量同比增长依旧超过10%,而儿童文学则占据了少儿图书市场的43.62%。然而,经受过市 场化和新媒体崛起冲击与洗礼的儿童文学更加成熟和理性,在这一年出现了清晰的转向:从关注量的扩张变为更重视质的提升,并形成了明确共识:创造精品才是儿 童文学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年内原创儿童文学呈现井喷式爆发,取得丰硕成果。
  “艺术坚守”和“大众感动”
  2014年上海国际童书展期间举办的“瞩望高峰:向中国经典儿童文学致敬”论坛印证了儿童文学作家们重归经典化写作的自觉和努力。正如“曹文轩 ‘丁丁当当系列’图书发行200万册国际研讨会”所总结的,“艺术坚守”和“大众感动”之间并不是对立的,相反,对纯真、美好的文学理想的坚守,正是能够 抵达千千万万读者内心的最佳路径。
  而2014年的儿童文学作家们正是在对童年精神的不懈探索中,对真善美的执著守护中,坚持“向经典致敬”的写作方向,通过不同角度的勘探和发现,讲述丰富多彩的中国孩子的故事,见证了中国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活泼、丰饶和宽阔。
  年内涌现出一批具有深切人文关怀的长篇小说。曹文轩的《枫林渡》、祁智的《小水的除夕》、薛涛的《九月的冰河》、殷健灵的《天上的船》、韩青辰 的《小证人》、汪玥含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于立极的《美丽心灵》、三三的《我和铁车》、彭学军的《浮桥边的汤木》、星河的《你才是那只小白鼠》等, 以广阔的题材、形式的多样深刻观照了来自不同地域、境遇各异的少年儿童的心灵成长;徐鲁的《罗布泊的孩子》、李东华的《少年的荣耀》、李秋沅的《木棉·离 歌》等流露出浓郁的故土情结和家国情怀;金曾豪的《凤凰的山谷》、黑鹤的《血驹》、牧铃的《血燕》、常新港的《一匹脾气倔强的马》等展示了动物小说写作强 劲的创造力,其硬朗、野性的风格,是对英雄主义精神的召唤,也是对重建少年儿童和大自然之间密切关系的热切期待。
  散文写作突显了量少而质胜的特点。殷健灵的《爱:外婆和我》、朱赢椿的《虫子旁》、陆梅的《沿途》,关乎日常、关乎亲情、关乎心灵,是人与人、 人与宇宙万物的凝神交集,以虔诚的心情传播着对爱和美的感动与感悟;“中国百年个体童年史(九册)”则以童年的视角和个体的经验折射出百年中国的时代变迁 和人情风貌。在童话写作中,刘海栖的《爸爸树》、汤素兰的《开心猫奇遇记》、张玉清的《鼠洞奇遇记》、曹文轩的图画书《烟》等以飞扬的想象力,或幽默或唯 美的语言,书写了少年儿童的幻想精神和游戏精神。在儿童诗方面,金波主编的《中国梦之歌校园朗诵诗》包括了祖国篇、校园篇、亲情篇、自然篇、成长篇、未来 篇等6册,展现了中国孩子们的梦想与憧憬。
  “品牌化”和新势力的崛起
  2014年的儿童文学继续坚持“品牌化”、“系列化”的策略,曹文轩的“我的儿子皮卡”系列、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 列、张之路的“会飞的狗”系列、秦文君的“王子的冒险”系列、王巨成的“震动”系列等均有新作问世,而老作家金波推出了《点亮小橘灯——金波80岁寄小读 者》,儿童文学大家们以其丰沛的文学能量为后来的写作者立起一道值得仰望的标杆。
  “60后”、“70后”儿童文学作家们在这一年也展示出活跃的写作姿态,已渐成儿童文坛的中坚力量;而“80后”、“90后”则显示了令人惊喜 的创作潜力。年轻作家们已经形成值得关注的儿童文学新势力,他们在艺术上大胆而新异的实验和探索,他们既具有世界性眼光,又和本土传统文化血脉相通,为当 下的儿童文学带来了新鲜的审美经验和清新的气息。
  翌平的科幻小说“燃烧的星球”系列、王勇英的乡土小说“弄泥”系列、余雷的儿童武侠小说“笨侠号令天下”系列、陈诗哥的长篇童话《童话之书》、 张国龙的长篇小说《老林深处的铁桥》、舒辉波的长篇小说《飞越天使街》《心里住着好大的孤单》和他的短篇小说集《小时候的爱情》《十七岁,花要开》、夏无 双的图画书《卡普与卡普》等,以及中少社的《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淘·乐·酷丛书”推出的徐玲、吴梦川、梁慧玲、顾抒、赵菱等年轻作家的新作,都从 不同的方向扩展和丰富着儿童文学的感受空间和表现能力。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绿拇指精品童书”集中推出了儿童文学新人们的短篇小说,孙玉虎的《我中了一 枪》、两色风景的《天外天的礼物》、小河丁丁的《我本来可以大侠》、冯与蓝的《不让一个南瓜掉队》等,充分利用了短篇小说的轻捷灵敏的体裁优势,显示了短 篇创作虽不受市场青睐,但它依旧处于儿童文学思想和艺术探索的前沿。
  跨界写作的热潮和“走出去”的突围
  让儿童文学走出封闭的小圈子,把它放置到世界儿童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参照系内来考察,是年内引人注目的现象。
  名家们跨界介入儿童文学写作,让儿童文学能够更充分地从当代文学的整体经验中汲取写作资源,是2014年儿童文学的一道亮丽风景。6月,《人民 文学》推出了儿童文学专号,马原的中篇小说《湾格花原历险记》、张好好的长篇小说《布尔津光谱》,再加上名家短篇小说、散文和精选的诗歌等,本期总题为 “中国梦·成长质地”。杂志主编施战军在卷首语中说:“年初,编辑部曾邀请中国作协儿委会的部分在京专家,回顾本刊将近65年来发表的一系列少儿文学名 作,并帮助我们出主意和组稿。大家共同的意向是,要有孩子和大人都能看、对人生有启示、对人心有慰藉的作品。国际儿童节到了,我们把历经半年努力做成的这 一本杂志,呈给小朋友和大朋友。”
  张炜在推出长篇儿童小说“半岛哈里哈气”系列之后,今年又出版了《少年与海》,女作家虹影也首次推出了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品《奥当女孩》,这些作品以对逝去童年的诗性回望,把个体经验提炼为可与今天的孩子亲密交流的共同话语,为儿童文学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可能性。
  如何让中国的儿童文学“走出去”是2014年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有效的经验。如中少社推出了朱自强的《中国黄金时代的儿童 文学作家》,这是中国首次用英汉双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世界介绍自己的儿童文学作家。正如评论家方卫平指出的:“‘回到艺术本身’是中国儿童文学‘走出 去’的根本支点。把‘走出去’作为一个进行自我比照和反思的契机,站在世界性的角度来考察和思索我们自己的写作。这样,走出去的焦虑就有可能转变为一种反 观自己的勇气,而这份勇气及其实践将在真正意义上把我们的文学带向更高的海拔。”
  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认为:“应该把最好的中国故事写出来,把中国孩子最好玩、最调皮、最童真、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我们要有中国特色,让中国儿童文学借助于一系列的平台走出去,代表了我们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也完成了我们这一代中国作家所应该做的使命。”
  走向开阔和深入的儿童文学批评
  2014年的儿童文学研究更为迅捷和深入地反应当下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守敢于说真话、勇于担当的批评品格,呈现出客观、真诚、开阔和务实的批评风貌。
  方卫平主编的《红楼儿童文学对话: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新作系列研讨会纪要》一书围绕张之路、沈石溪、彭学军等10位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 10部新作展开对话,张扬了独立、坦诚的批评精神,为建设严谨、专业的学术探讨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启示。刘绪源的《美与幼童》对幼儿审美心理与想象力的生成 做出了科学、有趣的解读,是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收获。此外,今年《人民日报》组织了“走近少儿出版系列访谈”,发表了“坚守少儿出版的精神高地”、“ ‘天花板’不低,‘门槛’也要高”、“创新当如星星之火”、“儿童文学要执著追求精品,切勿被市场绑架”等5个专题文章,详细探讨了在市场化的时代,如何 提升儿童文学作品的品质、如何使优秀的作品也能成为最受小读者欢迎的作品、儿童文学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等问题。并坦率指出“蜂拥而上的出版热潮,似乎暗示 了儿童文学的‘门槛’很低,以至于全国90%的出版社都能来踩一踩,然而,每年的少儿图书的精品榜单上,本土作品依然难敌引进版,这似乎又昭示了少儿出版 的‘天花板’其实很高,打造精品并不容易。”对飞速行进中的儿童文学无疑是一种尖锐而善意的提醒。
  事实上,当我们说当下的儿童文学正处于“黄金时代”的时候,与其说是对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达到的艺术成就的褒扬,不如说是儿童文学生机勃勃的现状 让人产生了它能够创造无限未来的美好期待。取得过辉煌业绩的儿童文学,要赢得更多的敬意和荣耀,仍旧需要在艺术上增强精雕细刻的耐心和自觉。正如儿童文学 作家张之路所指出的,一些儿童文学图书缺乏孕育的过程,图书出版后没有打磨和考验。同时,儿童文学还需要增强与当下儿童生活的对话能力。评论家方卫平在 《从“现实”的童年到“真实”的童年》一文中说:“中国儿童文学对于中国式童年的关注,不应只停留在某类童年生活的现实表象层面,而需要进入这一表象内 部,去发现和揭示童年最独特的生命精神,书写和呈现童年最真实的审美内涵。”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和深度,就要求作家对儿童真正地熟悉和热爱。事实上,作家过 于依赖自身的童年经验,从某种程度上也显示了作家对当下儿童生活的隔膜,因此,深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走到他们的内心之中,对儿童文学作家们来说具有迫切 的现实意义。此外,儿童文学也需要继续拓展自己的视野,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就像儿童文学作家薛涛所说的,不要把儿童文学仅仅圈囿于儿童范畴考量, 它同样应该是关注人的存在的“大文学”。
  金波先生曾说:“儿童文学作家没有衰老,只有成长。”儿童文学也一样,它是一代又一代作家不断超越自我的接力赛,正是因为这种渴望“成长”的激情从未消退,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儿童文学终将迎来真正的“黄金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6:12:07 | 只看该作者
2014美术:美术的日常生活
 尚 辉

  美术离人们今天的生活愈来愈近了。连续举办了三年的全国美术馆藏品展出季,开始在2014年收获广泛的社会效益,更多的市民自觉走进美术馆享受 审美的愉悦,去美术馆或画廊观赏作品,已成为今天的时尚生活。2014牵动业界乃至社会广泛关注的,无疑是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创作、推选、评审和开展,而 从获得金奖的中国画《儿女情长》、油画《桥上的风景》、版画《三十而立》、水彩《亮宝节上的人们》和漆画《织情叙意》等作品,也不难看出当代美术创作与人 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美术作品日常情态的呈现,也同时涉及绘画性或造型艺术本体特征的创作话题。这个看似不太先锋的问题提出,或许也意味着在图像化时代 如何追问美术不可被替代的艺术图像的价值命题。
  民族美术创作持续推进
  正像水彩画《亮宝节上的人们》描绘的那样,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已深刻地触及了边陲少数民族聚居地,土著民族生活形态已不断地被现代文明同化,民族 题材美术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当下原生状态民族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4月25日,一个以云贵美术艺术史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七彩云南·多彩贵州——中国美 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揭幕,这是继“灵感高原”、“天山南北”和“浩瀚草原”之后,有关20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另一次大集结。该展 以400余件作品从历史的角度对于云贵高原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梳理,向我们展示了这些作品之间构成的审美历程与文化逻辑,揭示了这些作品所藉涵的整个 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与现代化转型。
  与以往已经举办的表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主题展不同,该展揭示了云贵高原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现代性演进所提供的审美支撑的独特性。且不说庞薰 琹、张仃、祝大年、黄永玉等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从云贵高原民族生活形象获得的具有现代形式美感的初探与采掘,就新时期美术而言,有关形式美的启蒙、有关人 性表现的觉醒、有关现代意识的突围等,似乎也都和那片神奇美丽的高原密切相关。不论云贵本土美术家还是全国其他省区的美术家,无不在云贵高原提供的边地民 俗文化、民间美术与自然环境中获得“现代性”意识的觉醒、探寻中国式“现代性”的思想载体与审美符号。
  2014年似乎构成了对民族题材美术创作持续发力的一年。5月19日,首届中国民族美术发展论坛暨2014年民族美术艺委会年会在贵州省黔南民 族师范学院举办;5月22日,第三届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高级研修班写生创作展在中央民大美术馆举行;12月14日,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在北 京民族文化宫举行;12月25日,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暨第二届云南美术双年展在昆明举行。9月24日由多家学术机构发起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历史与 创作学术论坛,回顾总结了5年来中国美协策划组织的一系列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与展览活动。如何持续推动民族美术创作、表现现代化进程中的边地少数民族生活, 也成为此次论坛的热点议题。毕竟,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个同化与消解民族特性的过程,这意味着当下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必然会面临着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时代 与审美的转型。
  从展延拓宽中回归传统
  摘得全国美展中国画类惟一金奖的《儿女情长》,再度印证了近些年工笔画外沿强劲拓展的势头。年内,工笔画各种专项展依然是中国画展的主角。6月 12日,以“精致立场”为主题的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了来自全国各地近500位艺术家创作的400余件作品。12月6日,以 “托古改制”为主题的当代工笔画展在今日美术馆展出,画展集结了12位前卫性工笔画家的数十件作品,“托古改制”的寓意也鲜明表达了这些画家如何借用传统 工笔语言进行当代性文化隐喻表达的尝试。12月28日,以“多重空间”为主题的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在厦门美术馆举行,画展邀请当代富有探索性的39位工 笔画家参展,并以“物性寓言”、“表情截屏”、“澄怀之境”和“花木悦容”四个专题对工笔画艺术语言的潜性空间进行了探讨。
  相对于“水墨为上”的文人画时代,“精工”已成为今天技术理性时代的审美崇尚。顺应此种审美潮流,工笔画一方面因汲取欧洲写实绘画语言而获得极 为宽广的现代视觉经验表现,另一方面也因此种欧式语言的汲取而逐渐进入当代艺术语境,工笔画成为当下最不确定、最具有变革性的画种。“精致立场”的提出, 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科技文明对于我们观看方式与审美触点的改变。的确,这个时代对于精工技艺的崇尚、对于图像信息的消费,已衍化为一种闲适优雅的精神向 度和富丽精致的美学范式。获得金奖的《儿女情长》固然以一种纯厚的中国式家庭伦理观的展现而博得人们的喜爱,但精致细微的写实语言更表现出当代人的审美趣 味。写实,在当下已不仅仅是一种造型语言,而是精致立场的一种审美呈现,是科技文明造就的读图时代一种最习以为常的美术生活经验。
  年内的其他中国画大型群展还有:以“澄怀味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展,该展以文心哲思为基础,强调用纯净的心性与笔墨来感 怀属于时代的审美理想;以“多彩中国梦”为主题的2014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是百家金陵画展自创立以来的第十届展览,该展项业已成为当代倡导现 实主义美学理念的知名品牌;以“辑页掇英”为主题的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试图以中国画特有的册页形制来推动中国画传统的当下活化;以“写意中国”为主 题的2014中国国家画院年展,以年度展的方式呈现了国家画院一贯倡导的中国画写意精神。相比于工笔画的红火,写意画显得冷清式微,“写意性”或“写意精 神”成为美术界年度高频词。大家似乎都看到了当下中国画存在的症结,却无力改变现状。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路径在经历全面接受西学并发生了巨大变革之后,也 变得越来越游移不定。7月28日,由多家学术机构组织召开的中国画学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就中国画学的体系及传承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会上对中国 画学核心价值观展开的激烈论辩,或许揭示了人们今天对于中国画学精髓的多种价值思考。
  写实作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创造
  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拔得油画头筹的《桥上的风景》,塑造了林风眠、吴大羽和林文铮等作为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先驱的形象,但颇具意味的是该作恰恰是以精湛的写实技艺而荣获大奖,这或许揭示了写实油画移植中国重获新生的历史寓意。
  写实油画在欧美日趋式微之时却于中国再生复活,一直是当代艺术批评家与艺术史学者探讨和争议的话题。7月25日,以“沃土中原”为主题的吾土吾 民油画系列邀请展在历经了西北、东北、江南、华南和西南片区展览之后,终于在中原之京、津、晋、冀、鲁、豫收官,这或许能够让我们从历史文脉的梳理中寻求 写实油画在中国活化的解答。如果说厚重感是中原油画的基本文化特征,那么,这种厚重感首先来自于此种艺术能够敏锐地述说历史与表达现实。在中国,没有哪个 地区会像中原这样有着强烈的国家艺术意识,中原油画凸显出的刚健与质朴,其实更是一种民族担当意识的外化。因而,通过写实油画表达现实主义美学思想,也只 有在中原才能获取得天独厚的条件。或者说,写实油画是中原文化的选择,是中原油画最基本的艺术风貌。
  这种文化观念无疑也决定了当代中国文化腹地的油画艺术审美取向,甚至于在当代艺术袭来之时仍然处于立定的姿态。创立于2003年的中国写实画 派,就是这种文化观念作用的结果,纯正严谨的思维在此成为中国写实油画“寻源问道”的艺术理念。几乎集结了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写实画家,在这面旗帜下不 懈地探索中国文化现实中的写实精神,攻克中国油画造型与色彩的难题。11月7日,中国写实画派十年展以回顾的方式展现了靳尚谊、陈逸飞、艾轩、杨飞云、王 沂东、郭润文和冷军等中国当代31位成就卓著的写实画家450幅作品,从他们的创作可以窥见中国当代写实油画并不相同的艺术追求与斑斓多彩的风格面貌,尤 其是他们在古典主义中寻求的高贵与典雅,也几乎折射了当代中国社会普遍尊崇的一种审美趣味。
  当然,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惟写实的单一面目。譬如,第五届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就以“叙事性图像”为主题,强调油画艺术并不在语言、而在叙事性 图像对于当下现实社会的介入。再譬如,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就以“在场”为主题,并通过“历史之场”、“生活之场”和“突围之场”来呈现油画家怎样以艺术 的方式“在场”,展览的突出特色并不在于展览一件完整的作品,而在于展示创作过程的各类草稿,以此呈现艺术在场的心路。还譬如,在山东举行的中国油画风景 作品展再次以“可见之诗”为主题,强调观看的风景与表现的风景之间构成的某种“诗性”特征。但即使是这些着眼于当代性或观念化的油画展,仍不难从统计学的 角度得出一种概率,也即写实油画仍然是中国油画的主角,而且这种写实并不局限在对于欧美哪个时段油画的研习模仿上,而是从欧美艺术史的宽广视野寻求当代中 国文化的创造。
  消费社会的民生形象
  年内播及面最广的展览当属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相较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美术作品里呈现的新中国改天换地的劳动人民形象、新时期改革开 放的人文风貌,新世纪美术作品里描绘的中国人文形象则更多地转向了以消费性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人文图景,许多作品试图触碰新中国成立以来较少涉及的消费性 社会给予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这种社会变迁之于人的精神心理的反应。这种对于当代中国生活的描写,也最集中地呈现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众多作品里,甚至 于成为本届全国美展的显著特征。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社会在一些发达的中心城市进入后现代社会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的深刻改变,许多作品成为此种 生活样态敏感而细微的心灵镜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下美术创作试图从某种类型化题材或概念化主题的阐释中挣脱出来,在捕捉那些真切自然的生活表情中扩大表 现半径、挖掘某种陌生化的新鲜美感,从那些看似无意识情绪的释放里触摸某种真实的存在,在那些看似庸常与琐屑的生活现场中揭示某种人性的价值。
  在艺术语言上,中国画、漆画、综合材料绘画与雕塑不断通过新媒材的尝试来扩展其本体审美属性,和油画、水彩、版画等相对收缩画种外延、凸显油 彩、水彩与刀刻的绘画性品质,或许也共同构成了本届全国美展两种十分突出的学术推进范式。在中国画、漆画、综合材料绘画和雕塑等门类中,我们往往把中国 画、漆画、综合材料绘画和雕塑能够囊括多少非本体的媒材运用、增强多少非本体的艺术表现力作为其学术突破的评判标志,而在油画、水彩和版画等领域,则常常 偏重对于其本体艺术特征的深入发掘与展现。譬如,在电子图像大众化时代,油画的精英立场恰恰体现在不同于图像的绘画性的创造上,凸显油画在空间、造型和色 彩等方面的传统精神与人性表现魅力,使之更具有不可被替代的油画味道,已成为这种移植而来的艺术推进本土化与现代性的重要文化支撑。而脱胎于民族艺术的漆 画,在现代性成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品格独立性考量,恰恰在于能否最大限度地扩展传统大漆媒介的“韧性”以融会更多的媒材、增添建立在此种媒材基础上的审美 表现性。譬如,在电子图像大众化时代,油画的精英立场恰恰体现在不同于图像的绘画性的创造上,凸显油画在空间、造型和色彩等方面的传统精神与人性表现魅 力,使之更具有不可被替代的油画味道,已成为这种移植而来的艺术推进本土化与现代性的重要文化支撑。而脱胎于民族艺术的漆画,在现代性成型的过程中所面临 的品格独立性考量,恰恰在于能否最大限度地扩展传统大漆媒介的“韧性”以融会更多的媒材、增添建立在此种媒材基础上的审美表现性。
  当然,不断拓展外延的雕塑已消解了与多媒体、现成品装置的边界,人们在欣喜地看到雕塑此种“当代性”跨越的同时,也对雕塑逐渐褪色的“崇高感” 而担忧。壁画界提出“架上壁画”的概念,既出于对学院壁画教育与研究仍在持续推进的现实考量,也出于对这种学院壁画教育不能在现实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无奈。 这是个学术问题,但更多的可能还是社会问题。新增设的实验艺术展,是对十年来以装置、影像和观念为代表的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概略回顾。展览开启了全国美展对 新的艺术语类的容纳,并为架上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与审美角度。
  年内不能遗漏的美术事件,还有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的成立和长春世界雕塑大会的举办。作为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艺术,城市雕塑可以说是让美术走进 百姓生活的最佳方式。而第二届全国青年水彩画展和青岛国际水彩画双年展的策划举办,则使这种简易大众的绘画媒介开始获得了一种学术提升。美术馆业通过一年 调研论证,终于制定出可行性的美术馆藏品普查数据库与操作程序,真正启动了这一规模空前的为美术公共服务夯实基础的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工程。第十二届全国 美展获得艺术设计金奖的作品是《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可见,美的生活已成为今天美术给予我们的一种生活路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6:11:15 | 只看该作者
新观察·年度综述  2014年报告文学:多向度与多维度的开掘
  □李朝全
  时代和人民大众的召唤往往能激发报告文学作家最强烈的创作冲动,2014年,报告文学创作出现了多个向度和维度,具体包括:反映时代真实、描写中国梦、讲述中国故事;关注平民,表达百姓情怀;与民生和国家社稷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报告;历史纪实和人物传记等。

  报告文学作家是离现实生活最近的作家,报告文学是感应时代真实最敏锐的文学。时代和人民大众的召唤往往能激发起报告文学作家最强烈的创作冲动, 也造就了报告文学创作的多个向度和维度。回望2014年,报告文学依旧处在文学场域的一个中心。在市场空间的不断挤压下,报告文学依旧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 头,涌现出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佳作。
  中国故事与时代新人
  2014年,报告文学不断涌现出一批反映时代真实、描写中国梦、讲述中国故事的优秀作品,这是报告文学创作的长远传统,也是非虚构创作的第一向度。
  报告文学擅写重大事件、重大场景,对于正在进行中的大事件能够给予最及时的反映。张胜友、徐锋总撰稿的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系统梳理中 国人民为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过程,阐释了实现梦想的根本路径、基本依靠和发展战略,语言洗练精到,情感饱满丰沛,是一部让“中国 对着世界说”、生动弘扬中国梦的优秀作品。
  电视政论片和纪录片是对报告文学实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的一种有力延伸,《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互联网时代》《水脉》《新军垦战歌》等多部纪实 片,都拥有较高的收视率和观众好评。这些纪录片大多由报告文学作家如麦天枢、丰收等参与创作或执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纪实题材剧和纪录片近年来异军突 起,充分证明报告文学可以在影像化方面做出努力,昭示着报告文学发展前行的一条新路。
  2014年,还有些报告文学专注于反映重大工程、重点建设和重要事件。艾克拜尔·米吉提、裔兆宏的《黄河金岸》聚焦“塞上明珠”宁夏改革开放发 展的新成就,李鸣生、纪红建的《发现龙门山》将目光投向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中心龙门山,戴荣里的《最完美的抵达:中国高铁之梦》描写我国高铁建设成 就,赵学儒的《圆梦南水北调》揭示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进展,薛晓康的《悲怆莲花路》追记了一群默默奉献的墨脱筑路人,徐歌的《大流向:沧桑西江与黄金水道 建设的时代际会》描写水上人家的曲折命运,徐江善的《孔子,走出国门》聚焦10年来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建立及发展进程……这些关注重大题材的作品是传统 意义上的重大报告,这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此类报告大多以中国梦为主题或立意,从科技、工程、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来表现中国梦实现过程的 艰难曲折,旨在传递时代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中国故事的真正讲述者与创造者是中国人,中国梦的实现要依靠有道德、有思想、有理想、有追求的一代新人。李春雷的《善行启示录》聚焦“善行河 北”活动,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善行善举的社会意义;杨文学的《“太阳”梦》着重描写山东省在道德建设方面的成就,充分展示了道德的巨大力量,两部作品都塑造 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人形象。黄传会的《国家的儿子》和关庚寅的《冲天一跃:罗阳和歼-15的秘密》都以已故歼-15总指挥罗阳为主人公,谭楷的《让兰 辉告诉世界》以已故北川副县长兰辉为主角,生动描写了两个被重点推出的时代英模。刘先琴的《玉米人》塑造了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的鲜明形象,裔兆宏的《淮河 赤子情》着力刻画为保护淮河少受污染而倾尽全力的“淮河卫士”霍岱珊的形象,蒋巍的《海雀的一棵树》追述贵州毕节市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的故事,徐锦庚的 《懒汉治村》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叙述了作者家乡一位外号“懒汉”的村民如何成长为村民信服的村支书兼主任,马娜的《天路上的吐尔库》讲述了一位维吾尔族农民 热心帮助军队建设的故事。赵瑜亲赴缅甸采访而创作的《野人山淘金记》反映了一批敢于在异国他乡创业的中国人艰辛打拼创造财富的故事。朱晓军、梁春芳的《高 地——浙江“最美”现象纪实》和《天地良心——中国最美渔民郭文标》记述最美人物的感人事迹,彰显了可贵的精神魅力。
  弱势群体与百姓情怀
  关注平民,表达百姓情怀是报告文学作家的自觉追求。2014年,农村留守人群再度成为作家们创作的一个热点,阮梅的《警示:四个沉沦的留守少 年》讲述4个走上违法犯罪歧途的少年犯的故事,方格子的《农村留守妇女》和李琭璐的《落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现状采访记》则分别将目光聚焦于留守女 人和留守老人,揭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辛酸与苦难,提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农村妇孺和老人等的生活要求、情感诉求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发展 进程中亟需严肃面对并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报告文学要选取独特的题材及人物,对一些遗落在历史角落里的人群的关注和描写也是作家们自觉努力的一个方向。张春燕的长篇报告文学《向东找太阳 ——寻访西路军最后的女战士》描写7位百岁西路军女战士的命运遭际,展现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崇高之美、信仰之美,写下了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国家记忆。王贤 根、吴潮海的长篇报告文学《千古长城义乌兵》穿越明朝与当代,描绘了一幅关于戚家军义乌兵守护长城的壮阔画卷,对于探析人口迁徙和习俗变迁、考察文化流脉 传承都有重要意义。
  反映社会焦点问题
  问题报告历来是报告文学作品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大多与百姓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与国家社稷的发展进步相连。张敏宴的《吸 血的血透》顺着打假医生、“感动中国”人物陈晓兰观察调查的视线,反映血液透析中存在的暴利及严重腐败,揭示了过度医疗和医疗腐败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 要原因,读来惊心动魄、震撼人心;陈廷一的《魂殇》是对2012年沸沸扬扬的河南周口市“平坟风暴”的调查与冷静思考;向思宇的《中国西南乡村教师》将目 光投向那些容易被人们遗忘的乡村教师、民办教师,表现他们的奉献牺牲精神,动人以情。
  法制题材在2014年度报告文学创作中绽放光彩。何家弘的《死刑的证明》讲述了一桩被误判的死刑案件,由此反思死刑审判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各种 利弊,强调法律的实施必须本着对每一个生命高度尊重和负责的原则。丁一鹤、梅贤明的《微信危信》揭示微信普及所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一丁的《寻找遁形人 ——公安部严厉打击整治“伪基站”专项行动纪实》、吕铮的《“猎狐”行动——公安部缉捕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纪实》、胡正第的《天剑—— “3·01”昆明火车站暴恐案暴恐犯罪团伙覆灭现场纪实》和艾璞的《护花使者——网络贩婴案侦破纪实》聚焦公安部门的各种专项行动,写得惊心动魄。
  在文化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开掘是报告文学创作重要的新向度,特别是对那些渐行渐远的、正被人们淡忘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描写,更具重要的人 文价值和历史价值。胡平的《瓷上中国——China与两个china》是一部关于千年瓷都景德镇发展历程的简要记录,更是对瓷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 深入审视和开掘的大书。杨守松的《大美昆曲》表现昆曲的前世今生和曲折命运,折射了中华民族的变迁。向思宇、周婷的《流浪的川剧》,关注川剧团和川剧的命 运。黄立轩的《远古的桨声》,研究浙江沿海渔俗文化。
  掘进历史,警示今人
  近年来,历史纪实作品广受关注,原因在于其大多建立在新发现的文史资料、档案、回忆录、田野调查或口述实录等基础之上,带有揭示历史真相、内 幕、隐情乃至“抢救历史”、“重述历史”的意味。丰收的《西长城——新疆兵团一甲子》以人和事相结合的手法,通过记录兵团人屯垦戍边60年的历史,生动刻 画了几代兵团人的群体形象,表现了他们以国为家、爱国敬业、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是一部具有国家情怀和史志价值的大书。李春雷的《朋友——习近平与 贾大山交往纪事》追述了一位国家领导人与一位作家之间的交往,另一部中篇《赶考——西柏坡感思》撷取解放战争胜利前后我们党的领导人在西柏坡的生活工作往 事,表现了我们党优良的作风和传统。铁流、徐锦庚的《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讲述《共产党宣言》诞生及160多年的传播历史,描绘了山东广 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延集村轰轰烈烈的革命风暴。田家村的《江南小延安》深入挖掘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浙江长兴县的抗战历史。
  历史报告注重在历史中反思,反思过去为的是警示今天和昭示未来。何建明的《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站在今日中国回望和讲述沉痛历史,反思那场反人类 的大劫难,给读者提出了峻切的思考与警示。紫金亲临大连新港火灾现场,感受到消防官兵、交警和各级领导在大难面前的威武顽强、坚毅果敢、勇于牺牲,花费4 年时间沉淀反思,蘸着泪和血写下了一部长篇报告《泣血长城》,警示人们永远敬畏生命,热爱生活。陈启文的《绝地上的诞生——一个令人发疯的科学神话》通过 描述三门峡水利枢纽和小浪底工程的建造经过,以正反映衬的手法,深刻反思黄河治理历史。祝勇独辟蹊径,创作了《隔岸的甲午——日本遗迹里的甲午战争》,为 反思甲午中日战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人生不可重复却可以效法
  关于伟人、名人的传记在2014年继续广受瞩目,代表作品有杨胜群主编的《邓小平传(1904-1974)》、丁晓平的长篇纪实《硬骨头陈独秀 五次被捕纪事》、邵燕祥的《一个戴灰帽子的人》、丛维熙的《我的黑白人生》、林贤治的《漂泊者萧红》、陈培浩和阮援朝的《阮章竞小传》等。此外,张新颖的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试图以对沈从文后半生的书写,引发人们对时代与知识分子关系的思考;郑旺盛的《震撼日本列岛的中国英雄——花冈暴 动与中日民间索赔第一案揭秘》记述了花冈暴动和对日索赔第一案主角耿谆卓而不凡的一生;《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第二批的10部作品,包括黄宗羲、颜真卿、 杨万里、关汉卿、马致远、王阳明、李梦阳、蒲松龄、吴敬梓、章学诚等10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传记,具有重要的文化及文学意义。
  平民自叙或者家谱、家族传记继续兴盛,个人撰写的“微历史”、“小历史”受到关注。这些作品皆可归入国民记忆范畴,是对一段国家历史和民族历史 具体而微的呈现。凸凹的《母说,或家史》、李运抟的《母亲的高寿》都是关于母亲的追忆和传略,带有传承家风的深层意味。赵凯的自传《扛住——倒下,还能站 起来》、王庭德的《这个世界无须仰视——一个侏儒青年的奋斗之路》和徐渝江的《挥动翅膀的女孩:一个脑瘫儿的成长故事》都是关于残障人士的成长叙事,这些 身残志坚的人的故事对于读者都会起到励志作用。
  还有一些传记是为一座城市或一条河流而作。如杨振辉的《血性福州》和王若冰的《渭河传》,前者凸显福州这座城市的鲜明品格,后者则描述了渭河千年历史和渭河领域的风土人情,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6:10:40 | 只看该作者
 回望2014  生活的感动与安静的力量
  ——2014年中国诗歌印象
  人们早已厌倦了总结,厌倦的理由就像人生不是拿来总结而是拿来经历的。所以,任何煞有介事的总结和梳理都是徒劳的,只要人们在所经历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收获某种经验和教训,就值了。
  2014年,我依然要说中国诗坛还算平静。尽管卧夫、蓝疆、许立志、陈超走了,给诗坛留下了哀痛、惋惜和缅怀。值得欣慰的是,他们的诗歌与文字留下了。2014年,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揭晓了,有一些议论也是点到为止,很少有人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这样的“已经”上,从诗歌界的整体气象看,难得的和谐与宁静。
  2014年过去了。中国诗歌的收获可圈可点,很多诗人远离诗歌场域的折腾,各种奖项、各种活动的吸引与影响已经渐渐消减,诗人们更关注自身诗歌写作的出新与突破,注意力转向了文本的价值、意义,以及写作介入现实生活新的思考和实践。诗歌切入生活的路径有了新的变化,不少诗人自觉地进入有温度、有重量的写作,一批有血有肉、接地气的诗歌显现出奇异的光彩。同时,很多优秀的诗人寻求安静的思考,在写作中多了一份非凡的洞察,批判与颂歌皆力透纸背,振聋发聩。这两个方向的诗歌,为过去一年的中国诗歌注入了活力。
  直面现实的开阔与细微
  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了,从人们熟知的中华文脉里的“文以载道”“诗言志”,到人们普遍接受的“诗人是一个种族的触角”(庞德),中国新诗为此付出了近百年的努力。中国社会转型已趋向立体和深入,社会的细分和渐趋定型的社会形态所带来的新问题、新经验,使诗歌道义的力量,诗人的责任与担当,开始成为诗人的自觉。可喜的是,这种自觉也是立体的、深入的,唤醒的是诗人不同经历、不同视角的发现与切入。
  青年诗人羌人六始终生活在羌族聚居的平武山区,他在《抱着她头发里的大雪》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爱得那么细腻和刻骨:“比起自由和虚无,我更爱故乡/爱这些连绵起伏的群山,爱这条在阳光照耀下/闪动着鳞片的河流,也爱这些黝黑但朴实忠厚的脸谱。”这样的情感真实、可靠:“我喜欢崎岖但始终能够爬上山顶的羊肠小道/喜欢孩子脸上不曾掩饰的纯真与梦想/喜欢我写下的这些文字,带着我心里的这些/石头、露水、阳光和青苔,在这长途般的时光隧道里游梭。”这是一种没有杂质的、纯净的赞美,这是一个远离城市、原生态生活环境里的羌民族的生活写照和心灵写照,诗人血液里流淌的是羌民族的善良、自足与美好。
  与羌人六的生活正好构成反差的霍俊明,在《与老母乘动车回家》里,对现实则是另一个角度的切入。母亲从乡下到了儿子工作的北京,住着住着就不适应了,脸上没有了表情,而且“她肿痛的腿在北京的冬雪里阵阵发冷”“地铁里滚动的电梯和滚烫的人群增高了母亲的血压”。母亲想回家了,想尽快回到乡村。儿子送母亲坐动车返乡,母亲不习惯乘坐电梯,“却在步行阶梯朝我满脸微笑地攀爬”,那是一种回家的喜悦、奢侈的微笑。除了这短暂的微笑,母亲再也没有了表情,儿子不知道母亲此刻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但是只有儿子知道,“她不属于这个城市,更不属于北京”。这里的酸楚绝不只是这一个母亲,而是一个偌大的群体,一个城市与乡村文化背景差异与心理冲突的细微切入,疼痛不可避免、不能更改,这构成了生活的真实。
  诗人谭克修的《还乡系列》,似乎每一首都在寻找和揭示最不为人知的隐秘乡愁。其中《大年初一》的震撼让人久久不能释怀:“这是一个过于奇怪的日子/村里人从四面八方赶回来/他们天亮前就吃完早餐/他们和遇到的所有人说吉祥话/他们要一口气把全年攒下的吉祥话说出来/他们和昨天相比仿佛是另外一群人/他们已经忘记城里受到的委屈/只是被当作小件行李临时寄存在车站/他们千里迢迢赶回来/完全不是为了挤爆那几个铁皮车厢/他们要在这一天集合/用喜悦和美丽的谎言把整个村子引爆。”这首诗的意外在于,所有从城里回家乡的人,背井离乡,都经历了艰辛与苦楚,然而在这一天,都不约而同地把在外的艰辛与苦楚隐藏起来,只讲美丽和喜悦的“谎言”。这是为了让父老乡亲减轻担心、缓解牵挂,“撒谎人”人性的美好和善良跃然纸上。一首12行的短诗,如此轻描淡写、不露声色,所展示现实的宽度与长度是很多上百行的诗所不能抵达的。这一年,余幼幼的《东门记》、王杰平的《间谍》、颜梅玖的《父亲的遗物》、熊焱的《在人间》等,都找到了新的路径切入生活,别开生面。2014年中国诗歌直面现实的开阔与细微,以及文化、心理层面的冲撞,使抒情不再彼此类似或者流于表面,而多了可以触摸的温度和感动。
  捕获别人无从下手的“新大陆”
  过去的一年,越是安静的诗人越有不俗的表现。我比较注意那些已经成熟、已经有了成就的诗人。在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在和自己较劲,他们努力克制、修炼自己,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放下,让内心真正安静下来。他们开始在现实生存的繁复、含混、荒诞和司空见惯的日常经验里,拒绝惯性、虚无和自恋,捕获别人所忽略、甚至无从下手的“新大陆”,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诗人蓝蓝把的诗作《汽车站旁的神经病不见了》,一个患有神经病的人“睡在一棵杨树下面,五冬六夏/盖一件破烂不堪的大衣,要是下雨了/就躲进候车室屋檐下,站一整夜/咧着大嘴笑,不管面对半块馒头/还是一口浓痰。笑起来还挺好看/大眼很亮,双眼皮很深”。就这样一个经常见到的病人,突然不见了,被人杀害了:“凶手是个推销员。杀了好几个疯子、傻子。/他说这是为民除害,说这些人不配活在世上。”很显然,诗人并不是在揭露阴暗面,而是在鞭挞丑恶,呼唤和呐喊人类的人性与良知。正如诗人自己所说:“我震惊,嘴张得能吞下一本社会学词典。”
  路也同样是一个安静的诗人,她的《嘉峪关》写出了一个具有历史、文化想象力的嘉峪关:“敢在地球上建一道万里长的灰砖墙壁/把国家当作一个四合院/给大地和天空断章取义”“再用一座孤城当门,把政权和尊严锁在里面/锁住落日,锁住白云/锁住汉语以及汉语的回声”“最终,砖墙未能挡住一次次入关/诗人有机可乘,翻墙或骑墙,造出诗词”。从古到今,诗人的嘉峪关已经成百上千了,很难另具一格,而路也提供的“这一个”,没有着笔于大漠、孤烟,没有嚼别人嚼过的馍,不落窠臼,别有一番情致。
  我一直认为,衡量一个诗人水平的高低,除了他在艺术上的讲究,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诗人驾驭题材的能力。蓝蓝、路也如此,包苞《菜墩上的月光》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他偏居西北的一角,一向安安静静,内心却拥有细腻、辽阔的诗意。一个毫无诗意的菜墩,在包苞的笔下诗意如此荡漾:“一块用旧了的菜墩/就是一个泊着月光的码头/静默的菜刀站立高处/瘦削的身子不曾锋芒消钝/但心老了/容易陷入忧伤/二月里的荠菜珍贵无比/她们都曾带着山野的泥土/在小小的菜墩上青翠成了海/鲜嫩而多汁的身体/贮满阳光/不用说,从菜墩的码头启程/带着微量的苦/抵达生命的旷野/春天,才有了浩瀚的意义……”蔬菜、季节可以入诗,阳光、月光、已经逝去和即将到来的生命的尺度、人生和情感的体验都可以入诗,而这些,竟然可以集结在一个菜墩上尽兴渲染,张弛有度,游刃有余,并且还能如此朴素、熨帖与饱满。我相信,浮躁的诗人、过于自恋的诗人,写不出这样的诗歌。
  中国诗歌走到今天,比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倡导欣赏与尊重。诗歌的风格与技法林林总总,抒情与反抒情、传统与现代、口语与非口语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剥离、互补、渗透,并不是非此即彼。所以,中国诗坛需要呼吁的是学会彼此尊重、相互欣赏,而不是唯我独尊,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一统天下。现在要做的是,诗人的创作要在文本上下功夫,要有勇气给自己制造陌生,拿出令人信服的作品。批评家的批评和研究,也要在文本上下功夫,放下驾轻就熟的“榜样文本”,针对当下诗歌现场文本的得失发声,才不至于总是翻来覆去的老生常谈。只有创作与批评互动,中国新诗的发展才会欣欣向荣、才会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者为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6:10:07 | 只看该作者
个人价值被重新定义和发现(纳杨)
纳 杨
  2014年的散文创作形态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充沛,作家们的视线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写作直达人的内心深处。其中最动人的,是作家用真诚的写作分享对人生的体会。

  2014年的散文创作,是作家们为读者奉献的一场精神盛宴,细细密密的文字里潜藏着的是一个大大的、实实在在的“人”字。随着“中国梦”的提 出,“个人”与“国家”被紧紧联系在一起,个人的奋斗被鼓舞,个人的成功被赞扬,“个人”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和定义。散文创作也呈现出两个比较明显的写 作路径,一是保持了传统写作特质的文化视角写作。这类作品有着文化散文的气度和格局,有着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是作家思考的结晶,承载着文学的教化 功能。另一个方向则是平民视角写作,以普通人的心态和视角来看社会、看人生,写感悟、写情绪。这类作品更加突出“个人”,代入感强烈,容易引起共鸣。
  近距离观察身边的农村
  中国的农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变,这种变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在经历了最初的震荡后,作家们开始把目光从远方收回,回到当 下,近距离观察和感受身边的农民。王月鹏的《血脉里的回望》讲述了作者在望庄拆迁工作组的一段经历和思考,用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的心态来看待一个当下非 常普遍的现象——农村拆迁。作品中对人心的思考深入而独到,引人深思。朱强的《墟土》写故乡的最后一块处女地终于没能摆脱被挖开重建的命运,而与其相关联 的小城历史也只能在县志里沉寂。作家一方面感叹面对乡村的转变只有观看和目瞪口呆的权利,还有悲伤和流泪的权利,但另一方面,也充分理解小城里热切盼望变 化的人们。
  铁穆尔的《蓝翅膀的游隼》关注现代游牧民族的生存变化。作家用深沉的笔调提醒我们,游牧民族与草地的关系就像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一样深入骨髓,而 他们也同样正在经历撕裂的疼痛。冯秋子的《草原上的农民》讲述了被贫穷所困的草原农民不惜忍受自然环境的折磨和人们的恶意防范而偷偷进入草原“搂地毛”。 作者亲身探访搂地毛的草原农民,倾听他们的讲述,用平视的目光观察他们的无奈境遇,让人感触良多。
  赵瑜的《乡村阅微》不是回乡偶书,而是置身其中,讲述既现代又传统的当下农村中人们生活的变与不变。外部世界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但一些 内心最深处的东西,比如情感方式、处世基本原则,其实一直没有改变。崔东汇的《马年耕田》把回老家过年称作“耕田”,是作者在亲戚中耕耘“心中之田”。作 品对于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在农村的沿袭和固守的发现与思考,对于我们理解农村变化、寻找改变途径有一定的意义。
  “人”的变化是写作的重点
  作家对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变化总会给予特别的关注和较多的思考,而“人”在这些变化中的种种反应总是他们目光的出发点和终点。
  李存葆的《龙城遐想》从出土恐龙化石的“中国龙城”写起,写恐龙化石的发掘,想象远古时期恐龙的生活景象和世人关于恐龙灭绝的种种猜想,引出 “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大变异、大恶化,是恐龙灭亡的根本原因”这一共识。文章由远及近,由虚到实,验证了这样的观点:人们对待大自然的心态是人类如何生 存下去的关键,可谓思之远、情之切。
  郭文斌的《认识我们的心》从心之好恶讲到心量的边界,再讲到舍与得,回答了如何保持本质状态的生命,活出生命意义的问题。毕淑敏的《恰到好处的幸福》同样充满了追寻生命本质的温暖力量,是用作家的心智和眼光去理解幸福的奥义。
  东西的《经验在最深入》思考作家与媒体的关系。现代传播技术的飞快发展,让人们来不及去消化所获得的信息,盲从、亢奋成了习惯。这种影响也同样 辐射到了作家身上,面对信息的轰炸、社会情绪的裹挟,作家该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想?东西看到了独立思考可能被消弭的危险,他真诚地写出了自己的心,希 望引起人们的重视。
  王必胜的《单位》从作者自身经历写起,以作者的工作单位发生的变化为依托,直言快语,条清理晰,写出了“单位”的今日往昔,触及社会顽疾,引人 深思。“单位”的变化实际上是“人”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一个范围极广的单位不明人群,他们应以何种身份参与社会生活,他们 的基本社会保障如何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路也的散文《墓》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的内容,是作者关于生死的思考和感悟。文章写作者所到过的历史人物的墓地,回望先人的人生际遇,感慨今日人们的遗忘,而这种遗忘,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精神的遗忘,如果继续遗忘,我们可能会失去宝贵的精神遗产。
  陈漠的《跨文体名字》从不同语言对植物的称谓写起,揣测人们给事物命名的初衷,记述关于名字的趣事,想象独特,开启心智。帕蒂古丽的《词语带我 回到喀什葛尔》也是从语言的角度讲述民族文化。作者通过对不同语言的细腻体会,切身感受到语言对反映一个民族情感方式的特殊价值。艾克拜尔·米吉提的《父 亲的眼光》写不会汉语的父亲凭着生活的经验和智慧决定让儿子学习汉语,而这一决定对儿子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中可以看到汉语教学对新疆各民族发展的影 响。
  用心行走的历史和人生
  历史人物、事件的追思是散文写作的重要内容。回顾历史,一方面是还原历史真相,追寻前人足迹,汲取先人精神能量,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启发当下,谋划将来。
  周立民的《槐香入梦》重述甲午海战、日军侵略历史,提出记住不为复仇,重在知错而改,不再重犯。作者没有陷入历史的旋涡,而是客观、清醒地回顾 历史,还原真实,为今天提供经验和建议。江子的《督陶官:唐英的手腕》讲述历史人物唐英如何把景德镇打造成富有艺术气质的瓷都,作者带领读者跟随唐英的脚 步,感受一个辉煌时代的开启和落幕。
  个人回忆文章可以看作另一种历史书写。作家写史更注重“人”的感受,而作家回忆自己的人生往事,更是为历史的书写补充了鲜活的注脚,增添了人文 气息。雷达的《黄河远上》写儿时求学经历。作者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他的求学经历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作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以求学的经历为线索,串起了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另一篇作品《多年以前》既是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也是对父亲母亲的重新认识。余秋雨的《祭笔》以一支笔为线索,讲述自 己在文学道路上的求索,分享其中的欢乐与苦涩,失去与收获。北岛的《旅行记》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而一个人的世界有多大就 看心能走多远。
  作家在回忆往事的同时,也在回顾着心的旅程。梁鸿的《历史与我的几个瞬间》更偏重思考个人如何与历史发生关联的问题。社会背景在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去体会当下社会,真正进入当下人的生活,才能看清所处的社会。
  如果人生是一段旅程,有的人是用心在行走,有的人是用脚在行走。2014年,一部分散文作家把亲身体验的异国风情用文字记录下来,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
  阿航的《番邦客》讲述“我”在欧洲国家的中餐馆打工的经历,此外还写到他所遇见的那些在国外淘生活的中国人的境况,他们对生活的安排和理解,他 们对精神家园的渴求,让我们领略到不一样的人生。黄永玉的《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用画家文笔写自己对国外某些人生智慧信条的困惑,作者坚持独立思考,让人 印象颇深。
  此外,2014年还有几篇记人散文很有特色。铁凝的《天籁之声 隐于大山》写作者当编辑时与作家贾大山交往的一些片段。作者在回忆自己倾心敬佩的文学大家贾大山时充满了敬意,在叙述中与读者一起感受着文学大家的人格魅 力,感受这种人格的力量如何化为文学的力量。陈文芬的《远东图书馆师徒列传》讲述的是瑞典远东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讲述瑞典汉学家们为中国文学的研究与传播 所作的努力,从中可以领会他们对文学的态度以及作为学者对研究的态度。
  父亲母亲都是散文永远写不完的主题。陈元武的《野草般的母亲》立意新颖,以讲述记忆中与母亲有关的几种植物来追忆母亲,歌颂母爱。黄金明的《父亲与我》是儿子对父亲的坦诚讲述,在这里,儿子终于理解了博大而狂热,简单而扭曲的父爱。
  直面生存的疼痛和温暖
  2014年,还有一类作品特别抢眼。在这类作品中,作家以思想和笔为手术刀,大胆地剖析自己的灵魂,为了解自身的精神世界提供一条通道。在这样 的写作里,作家可以释放困惑,寻求平静,也可以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这类作品动人的地方在于解剖自我的勇气,难点则在于感情释放的“度”。感情过浓,可能 导致叙述的跳跃,让读者跟不上情绪的节奏;感情过淡,则不够深入透彻,让人感觉欲语还休。
  彭学明的《这样回到母亲河》表现出强烈而真实的忏悔精神,记录了自己历经曲折寻访母亲身世的过程。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教训,呼吁和唤醒天下 儿女不要忘本、不要丢掉自己的根。难得的是,这样的心灵之旅中还让我们看见了湘西苗寨人民真实的生活景象。曾经被贫穷和艰难打散的亲情,在生活逐渐好转后 也逐渐获得重生,这其中隐藏着多少无奈和痛苦。
  周晓枫的《独唱》用深刻而大胆的自我剖析,完成了对嫉妒这一女性隐秘心理的透彻表述,其独特的审美体验,读来大为畅快,同时也让人心有余悸,吸引人们不自觉地去对比、审视自己。
  塞壬《耻》写生活中多次遭遇飞车抢劫而留下的伤疤,这伤疤无言地记录着人生的艰难,然而外在的创伤远没有内心的耻辱感更对人造成伤害。作品中极其细腻而真实的心理剖析,不仅让我们近距离体验打工者的真实生活,更用文人的敏感和思考,批判现实社会中的虚伪。
  不同于前几年盛行的底层写作,2014年,作家们自觉地把自己还原成普通百姓,以平视的心态去感受他们的感受,体会他们的体会。这样的作品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下社会,理解不同人群。
  蔡崇达的《皮囊》用拉家常式的语言记述自己眼中的外婆的母亲,我的阿太。作者用朴实中透着调皮的语调讲述阿太的“事迹”和阿太的处世道理。在作 者的讲述中,我们不仅被亲情感动,更被99岁老人的人生智慧所触动。南帆的《到来一只狗》写自家养的一只小狗,最初被迫相处,一年以后竟有了亲人般的精神 联系。作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万物相通,精神的需求对各种生命形式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只要真心善待,各种物种之间都能友好相处。温亚军的《那个 度日如年的初夏》讲述女儿高考前全家人的各种表现。与千万个家有考生的家庭一样,作者也经历了女儿情绪波动、家人的有力支持,最终顺利渡过人生重要关口的 生活片段。
  邝美艳的《我们都是鱼儿》描述了妻子对丈夫的想念,借此,一个因工作而奔波、为生活而打拼的普通打工族形象渐渐清晰起来。真实的在场感是这篇作 品的特色,在深圳,在中国,这样的打工族非常普通,正是他们勤勤恳恳的工作与付出,才能够筑起腾飞的中国。他们是真实的、当下的、鲜活的中国人,他们的喜 怒哀乐应该是文学的书写对象。
  江少宾的《向黄昏沉沉坠落》写一个坚持用诚实的劳动追求幸福生活的普通青年,却因家庭原因一再遭受挫折而最终消沉。作品通过对个体的深入观察提 示我们,个人奋斗的艰难不仅在于社会环境,更在于亲人的态度。作品中弥漫着压抑的情绪,这不仅是主人公的不幸带来的,更是作者愤怒无望的情绪的投射。作家 看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却无法给出解决的办法。
  2014年的散文创作形态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充沛,作家的视线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写作直达人的内心深处。其中最动人的,是作家用真诚的写作分享对人生的体会。散文贵在一个“真”字,只要以最真的态度面对生活,保持最真的情感写作,一定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6:09:31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散文:在谦卑和宽广中显现力量(李林荣)
李林荣
  新观察·年度综述
  2014年散文:在谦卑和宽广中显现力量
  新世纪以来中、长篇散文走热的趋势,在2014年益趋加强。传统写法的短篇散文也取得了多样化的好收成,在个别忆旧类作品中,甚至还偶尔出现篇幅扩张现象。
  演述历史散文在2014年持续发热的同时,人文地理书写的新潮流开始消融历史演述的旧套路,2014年中长篇散文最丰硕的成果,正集中在这里。

  2014年的散文,仍游走出没于文坛边缘,扮演着年度文学大戏里兢兢业业而又毫不起眼的配角。但尽管如此,全年超过300种的散文类图书的出版 量,报纸和杂志数以千计的散文篇章的发稿量,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层出不穷的散文和散文家的页面推介,依旧在多方面地显示着散文稳定的社会亲和力和传 播热效应。当然,与往年一样,报刊、图书和网媒所传布的散文,是古今中外的合流,年度新作仅占其中一小部分。而这一小部分,正需在此给予全面详察。
  检点20多种文学刊物,汇齐2014年新发表的散文1000余篇。通读比照之下,70多篇作品脱颖而出,取材和写法都各有夺目的亮色闪现。同时,2014年散文创作总体流脉的一些特点,也清晰展露出来。
  中、长篇散文受到持续推重
  新世纪以来中、长篇散文走热的趋势,在2014年益趋加强。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致力于中长篇散文创作,并在中长篇散文创作上取得了重要收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文学刊物也开始常设栏目,力推单篇万字左右的散文作品。
  老牌散文名刊中,容量相对丰厚的《美文》,已将长篇散文、中篇散文、短篇散文三分天下的栏目框架主体固定。综合性文学刊物中,继近年一向重视中 长篇散文的《收获》《当代》《中国作家》《花城》《天涯》《长城》《钟山》之后,《西部》《山花》《作品》《作家》《延河》《民族文学》《上海文学》《青 年文学》《江南》《黄河》《文学界》,甚至《小说林》《小说界》在2014年也都为中长篇散文提供了很多机会。其中,《西部》的表现尤为活跃,它通过“西 部头题”、“跨文体”两个栏目具体主题的灵活设置,推出大量高品质的中长篇散文作品。
  王必胜的《读写他们——一本散文和一组作家书信》通篇4万余字,以解读书信为经,以汇聚思绪为纬,追溯20年前的往事,牵连出当年文坛人事的诸多生动细节。
  习习的《南方工厂——一个写作者由远及近的观察》以近3万字的篇幅,平实呈现作者到东莞一家民营电子制品厂住宿舍、访工友、下车间的见闻。其中 的洞察和思考尽管尚欠深入,但仍见惟亲临现场才能有的一分细腻感和真切感。于是的《六小时》从作者深夜寻找走失的父亲这一极度焦虑、仓皇的情境着笔,在2 万多字的篇幅内,用绵密的叙事和刻画,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由己达人,将自我的遭遇一路推展,直抵老龄化社会的危机,给读者带来一种在压抑和窒 息中感受生活真相的精神触动。
  格致1.4万字的《满语课》和近2万字的《手语,鱼缸中的南海》,也是年度长篇散文中值得瞩目之作。前者写作者对满语教师与满语课堂的期待、搜 求和探访,凸显了作者眷恋和追索自己民族文化根脉的情结。后者生发于作者某次潜水体验时从教练那里遭受的一个疑似暴虐的凶狠手势,主题情调与作者十多年前 的成名作《利刃的语言》相似,但语体技巧更加汪洋恣肆,展示出的理性思考也更加斑斓幽微。
  人文地理书写消融历史演述
  从作品数量上看,新世纪以来一直流行的演述历史散文在2014年持续发热。同时,人文地理书写的新潮流开始消融历史演述的旧套路,2014年中 长篇散文最丰硕的成果,正集中在这里。黄金明的《河流的忧郁》、于坚的《盐津的蜂蜜》、叶广芩的《秦岭动物札记》、王明明的《一个伐木时代的终结》、鲍尔 吉·原野的《草的汗香》、杜怀超的《草漫漶》《草江湖》、李亮的《农具之锈》、简默的《路上的它们》、拜学英的《我的拜家村》、郭雪波的《科尔沁大青沟峡 谷纪实》、杨献平的《时间之心》《南太行民间叙事》、赵树义的《街边的橱窗》、张承志的《海上的棋盘》、祝勇的《隔岸的甲午》、陈丹燕的《镜像》、余泽民 的《我在匈牙利的诗生活》、云也退的《我的以色列农耕日记》、马丽华的《喀喇昆仑以南》、闫庆梅的《寻茶去》、赛娜·伊尔斯拜克的《梦幻贝加尔》,均属此 类。
  上述作者当中,张承志、马丽华、鲍尔吉·原野、叶广芩、陈丹燕、于坚、祝勇在散文或其他体裁中,早有依循人文地理和地域文化的维度进行创作的实 践。而其他多数作者涉足人文地理书写的时间起点,都在近年。人文地理书写在散文创作中的兴盛,远溯可与游记散文的悠久传统相关,近究则源于全民化旅游的生 活时尚。
  细读作品不难发现,这些作品的重心和支点,并不落在传统游记散文以交代游踪、描绘景致为双轨的方向上,而是叠合、聚焦于作者个人一定时空条件下 独异的精神历程。更直接地说,人文地理书写瞄准的是化外在于内在、转客观为主观的心灵史,而非止步于田野作业和民间考察的风物志,是只有借助特殊的历史、 地理因素才能激发得更敞亮、更鲜活、更直观的作者本人的内心动态,而非简单投射在作者心目中和文笔下的、点缀了些许零碎、浮表观感的自然风光。
  正因此,人文地理书写在处理历史素材时,总是释放出强劲的主观能量。不仅作者创作当时面对着原生态的历史、地理素材,要焕发出飞扬跋扈、舍我其 谁的神气,而且读者阅读时,同样也能从历史、地理的意境中领受到一种既凌驾其上、又留连其间的洒脱和愉快。知性体悟的穿透力,决定着文本成品的总体格调; 情感传达的分寸感,决定着文本成品的审美境界;意念呈现的精准度,决定着文本成品的语言质地。
  新一辈散文作家蓄势集结
  散文的创作革新向来步履迟缓,并且难得出现风起云涌、群体聚集的热闹场面。上一次散文创作生力军的集结亮相,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上升》《九 千只火鸟》《蔚蓝色天空的黄金·散文卷》三本散文合集为标志的“新生代”散文家群体的崛起,距今已遥隔20余年。纵观2014年文坛,新一辈的新生代散文 家队列,已日渐凸显分明。
  论年龄,他们并不像“70后”、“80后”作家群那样齐整,他们当中不乏横跨散文、小说、诗歌的多面手。无论是与20年前的新生代散文家群体相 比,还是与近前的“70后”、“80后”小说家或诗人群体相比,如今这些年龄分散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新生代散文家,在看似相悖的两个特点上体现着突出 的一致性:一面是个人的创作已有多年坚实的积累,一面是在评论界和读书界尚未赢得足够的关注。
  除了前文提及的杨献平、杜怀超、黄金明、李亮,在2014年有散文精品发表的新生代散文家还有《我的大学》的作者彦妮、《破碎的记忆》的作者杜 中伟、《贫瘠之地》的作者阿乙、《青鸟(外二篇)》的作者玄武、《渐行渐远的故土》的作者吴佳骏、《词语中的生活》的作者夏榆、《食鼠之家》的作者羌人 六、《寄居者》的作者江少宾、《七个我》的作者闫文盛、《纸琥珀》的作者谢沁立、《新疆年轮》的作者朱又可、《那年的阳光》的作者袁士勇、《南方叙事》的 作者张谋、《碧蝉花》的作者东珠、《在暴雨中所显现的》的作者苍耳、《父亲的骂声》的作者帕蒂古丽。
  展现在这些作品中的语篇风格和精神内涵,几乎没有可以归并于一的显著相似点。但在各自不同的面向上,它们都同样沿着从惯常的生活经验表层中发掘 隐含的疑问、惶惑和纠结的情思轨迹,尽力于修辞的洗练、叙述的明快、细节的精当、旨趣的精辟。其中,彦妮、羌人六、阿乙的作品取材和表达的独到力度,江少 宾、谢沁立、夏榆作品视角和结构的新颖别致,格外可赞。
  短篇散文从传统格局再出发
  在中长篇散文逐渐占据文学类书刊大量空间的同时,2014年的短篇散文继续凭借作品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和作者群的庞大规模悠然前行。2014年,传统写法的短篇散文新作不仅并不鲜见,还取得了多样化的好收成,在个别忆旧类作品中,甚至还偶尔出现篇幅扩张现象。
  马识途以《百岁拾忆》为总题的15个系列篇章,忆述浩劫年代的亲身遭际,以朴实的文思,尽显见证历史的一腔恳切。吴平安的《窑洞房的主人》,记 叙了遗漏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疆大学校园里的温情一页。贾宏图的《春天的回忆》,召回了消褪在黑龙江知青营地的一段新时期文学的史前史。彦火的《寂寞如 斯赵清阁》、梁秉堃的《小势可造,大命难违——记命运中的于是之》、吴泰昌的《记叶圣陶与巴金二三事》、黄毓璜的《〈雨花〉人》、兴安的《说不尽的刘 恒》,基于亲历亲闻,钩沉人事,洞幽烛微,增益了当代文艺史上的关键细节和立体画面。
  此外,薛尔康的《第四条诫命》和韩少功的《革命后记》从日常认识入手,陈说社会政治伦理奥义,举重若轻,抽丝剥茧,颇见新意。刘元举的《大白 菜》质朴晓畅,自然圆合,在看似平易的形式中,回归传统散文外松内紧的地道本色。而刘亮程的《驴知道世界上的路》《五千个人叫买买提》和周晓枫的《耳语》 则以简约的篇幅,浓缩呈现了极简主义的归真派和重度装饰的巴洛克这两路新散文名家的创作风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5-2-23 16:08:42 | 只看该作者
2014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与我们的文学理想(孟繁华)
孟繁华
  短篇小说是否已经成为小众文学的判断不再重要。一个作家的文学理想,从来就与时尚或从众没有关系。

  在2014年的短篇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对文学理想坚持的执拗,看到的是短篇小说作家孤绝的勇气和背影。

  短篇小说是否已经成为小众文学的判断不再重要。一个作家的文学理想,从来就与时尚或从众没有关系。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加拿大短篇小 说作家爱丽丝·门罗,不止是为风光不再的短篇小说带来了重新被关注的可能,重要的是,她让我们看到文学理想的维护在任何一种文学样式中都可以实现。如果是 这样的话,那么,在2014年的短篇小说中,我们看到是一种对文学理想坚持的执拗,看到的是短篇小说作家孤绝的勇气和背影。
  关怀现实是不变的文学传统
  对现实的关怀,是我们不变的文学传统。当然,这个现实不止是我们置身的外部环境,同时更包括我们的心理和精神处境。邓一光的《我们叫做家乡的地 方》是一篇让人心碎的小说。小说讲述的是母子三人的生活境遇和情感关系:哥哥对父母一直心怀怨恨。哥哥的瘸腿与父亲有关,兄弟两人离开家时,父母将家里微 薄的积蓄都给了弟弟上学。哥哥一文不名地走向社会,也从此在情感上远离了家乡和父母。父亲去世了,如何为母亲送终成为哥俩要讨论的问题。但母亲的心事不会 在儿子们的视野里,可怜的母亲不知所措地面对两个儿子。贫困的母亲在现实中如此地无辜无助,她全部的心思都在儿子这里,当然也在死去的丈夫那里。
  有父母才有家乡,父母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母亲的思想、情感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就是不变的家乡。书写中国底层的文学已发展了十多年,但是,如何 处理和书写底层生活仍然没有终结。《我们叫做家乡的地方》中,邓一光用他的方式做了新的探索,或者说,是一种更为辽远的体悟:那更深重的苦难也许不在生存 环境中,而是在家乡——母亲心中没有光的深处。
  多年来,范小青的短篇小说一直在城市生活中展开,她写短信、写快递、写小区停车位、写“雨涵楼”等。小说《南来北往谁是客》从逃逸房租切入,将 城市的世道人心和“一切皆有可能”在另外一个领域呈现出来。房客真假难辨,失踪的房客和重新返回的房客是否是同一个人都很难说。小说的讲述出人意料又在小 说的逻辑之中。表面上荒诞不经,但却在最真实的意义上表达了作家对当下生活本质的认知。尤凤伟的《金山寺》深入到官场生活的另一个角落。官场角逐过后的答 谢更暗藏玄机:在丹普寺院上香时,新市委书记尚增人为答谢宋宝琦的帮助,在宋宝琦不知情的情况下授意一私企老板以宋宝琦的名义捐了10万香火钱。事发之 后,面对这一情况,审查部门集体缄默,宋宝琦也失魂落魄、战战兢兢。最后有人提出:“这事佛是一方事主,哪个愿多事,惹佛不高兴啊?”就这样,宋宝琦平稳 过关,此事不了了之。但此事真的能够不了了之吗?小说余音绕梁,回响不绝。
  新疆农场是董立勃小说基本的外部环境。他的“下野地”故事从西部传遍大江南北。《哑巴》发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其中对人性的拷问更加客观严厉。 哑巴哥哥朱顺和母亲终于为弟弟朱民娶上了媳妇,此时“文革”开始了。母亲是农场惟一的地主,她的命运可想而知。面对母亲受苦受难,朱顺、朱民兄弟判若两 人。母亲自杀了,朱顺在救落水儿童时被淹死了——被救的其中有一个就是整治陷害母亲的造反派头头王兴启的儿子。朱顺曾要杀死王兴启家的人,然而,“朱顺没 想到,这个时候,这个女人还在笑。没有见过这样的笑,能笑掉男人的魂。朱顺举起的刀子落不下来,春桃仰起脸,靠近了朱顺,把刀子拿过来,扔到了地上;又抓 过了朱顺拿过刀子的手,放进了自己的怀里。朱顺三十出头了,没有碰过女人,更没有被女人碰过。这一碰,朱顺就爆炸了。这一炸,就把什么都炸没有了。”人性 的复杂在非常时期的无限“不可能性”,就这样在董立勃的笔下呈现得令人目瞪口呆。这就是小说的魅力。
  鲍十的《东北平原写生集·二题》是他“生活书”的系列小说。这些作品是一个东北人写出的东北故事。鲍十在质朴、感伤、复杂的书写中,为我们再现 或构建了他的乡土东北。东北大平原上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就这样在变或不变的生活中来到了我们面前。在乡村文明崩溃的时代,鲍十仍然坚持他的乡土写作 ——他的“逆向”写作选择,不仅表达了一个东北籍作家的坚韧和执著,同时也表达了一个作家对“精神原乡”的向往、关爱以及与时尚无关的写作动机。
  “60后”:掘进世俗的不确定性
  毕飞宇、劳马、余一鸣、于晓威、王方晨等都是“60后”作家。毕飞宇的《虚拟》,故事的“核”就是祖孙的一场“对话”。不久人世的祖父在孙子眼 里已经“了无牵挂”,但在对话中,祖父还是表达了他久未放下的“心事”:当年荣校长死的时候收到了182个花圈。桃李满天下的祖父死的时候希望不能少于这 个数字。孙子应付说,“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祖父说,“不能作假”,因为死是严肃的事。孙子写了多少人送了花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毕飞宇写出了 再了不起的“圣贤”,也终有放不下的世俗事物,“放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劳马的《无法澄清的谣传》写一个纪委书记落马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县里成为传奇,是百姓茶余饭后最热衷谈论的话题。有趣的是,传言中的那位当年的 县委书记(如今的市纪委书记)仍活跃在政坛上,并频频出现在电视新闻和其他媒体中。两种舆论共存并行,井水不犯河水。后来,一个教授采访了这位书记并写成 了报告文学发表在刊物上。但在文章发表一个月后,“教授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家乡原县委书记,现任市纪委书记真的被逮捕了!梦中的抓捕情境和被捕者所犯的罪 行与当年百姓对他种种的谣传和‘诬告’完全一致。他的司机和秘书,也一个跳了楼,另一位失踪了。他立即打电话给在县里工作的一位同学讲述了自己的梦境,同 学告诉他,这不是梦,你讲的故事是活生生的真事,那位谭书记确实被抓走了,这回不是民间传言,两天前,官方媒体也发了消息。”生活的不确定性,就这样被劳 马一波三折地讲述出来。
  余一鸣的《头头是道》、于晓威的《房间》、王方晨的《大马士革剃刀》等,同样是2014年短篇小说的翘楚之作。
  “70后”:致敬经典与自我期许
  张楚、弋舟、哲贵、畀愚、朱文颖、鲁敏、蒋一谈、吴君、周瑄璞等,是“70后”主力作家的一部分。至今,难以被遮蔽的他们早已走上了各大刊物的 中、短篇小说的头条。张楚是短篇小说的写作圣手,今年发表的《野象小姐》同样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张楚在一个“病态”的环境中塑造了一个被称为“野象小 姐”的清洁工形象。这个坚韧、强大和至善的女性,用她的方式书写了人的真正尊严。弋舟是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小说家,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名的小说《礼拜二 午睡时刻》,写得开阖有致,他先进的小说技法和对辽远事物关怀的自我期许,使他的小说如此撼动人心。他在向马尔克斯致敬的同时,显然也有可以争锋的潜在诉 求。无独有偶,蒋一谈的《在酒楼上》也是一篇向鲁迅致敬的同名小说。“我”最后选择对残疾孩子阿明的照顾,与500万遗产已经没有关系。一个人的被信任和 慨然担当,使一个回响百年的短篇篇名骤然又熠熠生辉,别有新声。朱文颖的《虹》将这个社会细胞——家庭的溃败写到了极致。而且这个家庭是一个知识分子式 的,当这样的家庭无可挽回的时候,这个社会可想而知。小说中的人物,副教授父亲和“虹”都生动无比,父亲哲学教职的无足轻重以及他的生活哲学,都值得深究 和分析。“虹”是这个时代独有的学生,一头黑发遮住了她的面孔,但她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却一览无余。小说最后是个隐喻。外婆的时代终结了,嘉陵们的未来真 的会比他们好很多吗?小说整体写得松弛从容,如飞如舞。
  “80后”:渐呈漫天星光
  近年来,“80后”作家蔡东、马小淘、蒋峰、甫跃辉、文珍、颜歌、马金莲、郑小驴、霍艳等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这个代际作家的创作格局,更改变了 “80后”作家的形象。“80后”作家不仅仅是早些年在流行文化中爆得大名的几位,上述提到的这些“80后”作家,与“70后”作家一样,已经是各大重要 文学期刊中、短篇小说创作的主体阵容。蔡东的《我们的塔希提》、马小淘的《章某某》、郑小驴的《可悲的第一人称》、霍艳的《无人之境》等,是今年“80 后”作家扛鼎之作的一部分。
  2014年表现较为突出的是东北“80后”作家双雪涛。《大师》是个“中规中矩”的小说,其情节和讲述都在预设的范畴之内:父亲是一个再普通不 过的工人,只因为热爱下棋,老婆都不辞而别没了消息。儿子与父亲学棋也终于身手不凡。其间的讲述波澜不惊,但预设了最后以求一逞的结局——只因父亲在警察 与囚徒下棋时为警察解了围,与囚徒结了梁子——多年后,这个失去双腿的囚徒出狱成了和尚,他找上门来,结果遇到了儿子,而儿子连输三盘;未露面却在场的父 亲出现了,两个冤家终于不得不再次对弈。小说的奇崛在于结尾父亲的输棋。那本来赢定了的棋父亲却要下输——这就是双雪涛要写的“大师”:孤苦伶仃的“和 尚”一生赌棋,没有家小,他赢了棋只要这个与他对弈的“黑毛”的儿子小“黑毛”喊他一声“爸”。父亲满足了和尚的愿望,因此“大师”与输赢无关。阿城、储 福金、吴玄等都写过下棋,要超越他们的困难可想而知。双雪涛功夫在棋外,他以棋写人,写人性。不计一时得失的胸怀和格局,才堪称“大师”。小说行文沧桑凄 苦,一如从未忘记老婆的父亲的一生。《长眠》在虚实之间,既有扎实的写实功底,又有对魔幻超验的驾轻就熟。故事荒诞不经,却在本质意义上写出了人生的无常 和不确定性,这一点与《大师》又有气质上的联系。双雪涛的小说看似简单,事实上内涵或可解读的空间却复杂而广阔。有人间冷暖,是非曲直,也有宿命甚至因果 报应。特别是他小说中的感伤主义情调,对超验无常事物的想象能力,都非常引人瞩目。
  2014年的短篇小说一如既往,在波澜不惊中书写着新的传奇,它风头不再但常有奇崛或惊艳如漫天星光。不变的文学理想,使2014年的短篇小说就这样光彩照人,如满目青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2:01 , Processed in 0.19670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