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3218|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辑录:授课教师刘亚/王一凡/王立华/刘长海/李保伟/邹翃燕简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2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亚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承担中南部多所知名企业及学校的培训工作。对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发展也有深入的研究。
华大合易心理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依托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应用研究中心,整合华中乃至全国的心理学理论和应用的优秀人才,是湖北第一家将心理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并专业研发心理学技术应用软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企业为公安警察、人力资源、人机工程、临床医学、体育运动等心理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实验室的方案设计及实施业务。
       华大合易是湖北第一家专业致力于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应用的(EAP)服务供应商,以员工援助(EAP)项目、企业EAP人才培养计划、压力管理项目、心理健康系列培训项目,辅助企业创造持续的价值。公司下设有EAP服务与研究发展中心、培训中心与心理咨询中心。
     公司创办以来,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咨询功力、高度严谨、负责的专业设置,专业化高素质的研发队伍,秉承“一切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软件开发、产品整合、方案设计、培训交流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应用心理学领域专业机构,是国内最为正规化、专业化的心理学应用技术和服务供应商之一。公司下设EAP服务与研究发展中心、培训中心与心理咨询中心。
http://www.hypsych.com/portal/index.do;jsessionid=4A860123741076D58CC0B46E652950D4

华大合易
新华网湖北频道4月11日电(金威)收视率火爆的《最强大脑》让人们见识到了脑力训练和脑力百科的奥妙,如何才能提高大脑能力?今年3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研究中心利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术,开发了一款训练大脑注意力、记忆力、感知能力等的手机游戏软件“脑力大咖”,其安卓系统一个月试测期下载量达7000次,本月将发布IOS系统。    据华中师大心理学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华大合易心理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亚教授介绍,开发这款软件的目的是将心理学的知识用于实践,让人们在游戏中提升脑力的一项公益活动。让心理学不再是一种只存在于书本上的知识。《脑力大咖》大都是基于成熟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实验范式进行开发的,设计理念是让智慧飞扬,让健脑成为一种流行,让游戏不再只是娱乐,而是寓教于乐。在将心理学经典实验中的范式和游戏加以改编、趣味化、调整难度后,刘亚教授等心理学专家带领华师大心理学的研究生们最终研发了多款适合大众训练脑力的趣味游戏。
    据悉,《脑力大咖》中的游戏主要用于训练用户的“注意力”、“感知能力”、“记忆力”、“语言理解能力”、“逻辑推理”等5个方面的大脑核心认知能力。并提供个性定制的脑力训练计划。同时,还有基于脑力知识、心理学知识的“脑力百科”。
    刘亚教授表示,最近很火的《最强大脑》带火了记忆法训练、脑潜力训练等。他便萌生了将心理学服务于普通大众的想法。适时推出的《脑力大咖》APP不为盈利,而是想将心理学服务于大众。


刘亚,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行为与发展学会(ISSBD)会员。若干语录在网络流传,被师生誉为“华师名嘴”。
王一凡
  
王一凡,男,36岁,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室主任,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武汉市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该同志在一线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近十年,后从事教育研究工作。曾被评为武钢教育系统 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连续多次被武钢教育系统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德育工作者等;曾被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武汉市环境教育优秀辅导员、湖北省优秀教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共产党员等。
该同志先后参与组织主持教育部——世界银行《关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促进项目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湖北省、武汉市 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研究四项。先后起草《武汉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及《武汉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评估标准》、《武汉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方案指导意见》、《武汉市功勋班主任评比指导意见》、《武汉市功勋班主任评比方案及系列考核标准》等文件。撰写的专著《守望流动花朵》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撰写的论文《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抹去的是课桌文化,抹不去的心灵的印痕》、《路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促进学生心理自我维护》、《加强学校社区协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人格》、《重奖少数班主任对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影响》《如何走好班主任专业化之路》等论文共20余篇在全国、省、市各类报刊发表或交流。





   万玮,《班主任兵法》作者,全国著名实战派班主任,被誉为“班主任中的军事家”。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校长。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历任数学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中学部副主任、教导处主任职务。曾获2000年浦东新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3年开始在《班主任》、《教师博览》、《中国教师报》、《成长》、《福建教育》、《新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刘长海 - 人物简介
1 男,山东东营人,1979年10出生,教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
刘长海

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课程论研究。
主要教育经历:
2001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06年至今,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1.承担教科院硕士研究生课程《德育原理》、《课程论》;


2.承担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家庭教育学》。
主要科研成果:
1.《道德教育的广度批判:杜威德育思想及其启示》,《教育研究与试验》,2004年第3期。(本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
2.《新课程到底怎么“教”——关于教学方式变革的追问》,《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3期。
3.《关于“伙伴教育”的理论构想》,《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5期。
4.《伙伴教育:现代教育理念的乡土化阐释》,《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8期。
5.《美国品格教育质量标准介绍》,《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第3期。
6.《服务学习的理念和流程》,《福建教育》,2005年第1期。
7.《论服务学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高教探索》,2005年第3期。
8.《学习型教师:当代教育的必要选择》,《中学教育》,2001年第12期。
9.《家长如何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动力》,《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12期。
10.《论道德教育中的平民思维》,《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刘长海,男,山东东营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原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全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银行资助青年学者。文学学士,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出版专著1部(《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发表教育学论文三十余篇。
本书《智慧父母育英才:成功家教的36组密码》是在三年家庭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基础上写作而成的,全书共36个主题,分三篇(智力开发篇,个性修养篇,慎重规划篇),努力给自己,家人和读者朋友提供一个清晰的家庭教育线索,更好地胜任父母亲的职责,给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让孩子能够拥有成功,让家庭能够收获幸福。



   李保伟,80后优秀青年教师、江西省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优秀会员。“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 07年被江西省人事厅、教育厅评为“江西省模范教师”,08年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在短短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勤于学习,善于反思,精于研究,07年5月获“创新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06年9月荣获全国第三届中小学教师师德演讲赛二等奖。曾在江西省农村校本教研现场会及江西省中小学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我的成长足迹……》先进事迹报告,引起强烈反响。



   邹翃燕,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文创系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术负责人,学院礼仪形象工作室主任。2009年被中国专业人才库教育工作部聘为全国礼仪师资培训班特聘教授。获武汉市教坛新秀、武汉市首届优秀青年教师等多项荣誉。1995年成为湖北省最早的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之长期担任湖北省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主讲教师和湖北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组长(复审),为各行各业、各阶层各单位上普通话培训课程以及演讲、朗诵讲座、培训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26:45 | 只看该作者
三峡集团2013年“职工健康讲坛”第一讲

中国电力网 2013年5月15日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本网讯(黄晓天 报道)“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做明白人、做有趣人、做幸福人”。5月14日下午,中国三峡集团2013年“职工健康讲坛”在宜昌生产总部开讲,第一次讲座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刘亚博士主讲,集团公司500余人通过各地视频参加了讲座。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以积极健康心态促进幸福和谐——压力情境下的健康之路”。刘亚博士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大量丰富的案例,认真解读了压力下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实然之状,详细阐释了现代人身心健康的应然之态,并从改善行为方式、克服完美主义、主动休闲、满足自己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之道。

    讲座现场职工针对听讲过程中的疑问和个人关注的健康问题踊跃提问,刘亚博士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13年工作会会议精神,根据集团公司2013年重点工作安排,努力把集团公司建设为全体员工事业的舞台和情感的家园,集团公司工会将把举办好“职工健康讲坛”活动作为集团公司关心关爱职工、创造和谐工作环境、提高职工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于年内继续邀请专家就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提升职工幸福生活能力的各类专题进行专题讲座。

关键词: 三峡集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28:48 | 只看该作者
招聘教师拒绝“天蝎座”专家:侵犯平等就业权2011-11-23
作者:乐毅 袁满   来源:荆楚网  

关键词: 星座 天蝎座 招聘教师 平等就业 期望效应
[提要]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刘亚表示:“星座与个性关联说”缺乏科学依据,一些人对星座的判断属于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  汉口学院法学院副院长李文表示,按星座招人侵犯了应聘者的平等就业权,应聘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招聘方删除此项招聘条款。


  “处女、天蝎(座)不要,摩羯、天秤、双鱼(座)优先。”昨日,记者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老汉口校区看到,一家教育培训机构贴出了招聘英语教师和文员的启事,其中竟对应聘者的星座有要求。
  据了解,招聘方是一家私人英语培训机构,目前在青山、宝丰路以及武汉二中附近开设了培训点。招聘员工为何要看星座?该机构负责人夏女士解释:根据她对星座的“研究”,天蝎座的人个性强势,说翻脸就翻脸;而处女座的人则非常挑剔,不容易在一个岗位上做长久。“我之前也招过这两个星座的人,她们不是爱和同事吵架就是干不长。”记者问夏女士,这样的判断是否太绝对?她回答:“无一例外”。
  无独有偶。华农楚天学院环境艺术专业大二学生齐琴,两个月前应聘一婚庆公司美工兼职,巨蟹座的她,因不符合公司的要求落岗。“他们说,婚庆行业是个浪漫的行业,水瓶、天蝎星座的人更适合这份工作。”齐琴说:星座不是我能决定的,个人能力才应该应聘的核心竞争力。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刘亚表示:“星座与个性关联说”缺乏科学依据,一些人对星座的判断属于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夏女士因为对这两个星座的人有先入为主的看法,就会用自己的固有观念对他人进行‘对号入座’,以成全自己的判断。”
  汉口学院法学院副院长李文表示,按星座招人侵犯了应聘者的平等就业权,应聘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招聘方删除此项招聘条款。(记者乐毅 大学生记者袁满 实习生吴雪峰)
  (荆楚网 乐毅 大学生袁满 吴雪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30:28 | 只看该作者
团湖北省委举办2013年机关第七期专题学习活动
 
中国共青团网  www.gqt.org.cn   2013年11月11日

  11月7日下午,团湖北省委举办机关第七期集中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活动由团省委少年部承办,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亚同志作《青少年心理安全问题的反思》专题辅导报告。
  刘亚教授的报告从当前的教育环境与青少年的生存环境,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起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等方面对现阶段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系统阐述。辅导报告深入浅出、生动鲜活、见解独到,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对于今后更好地开展青少年工作、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团省委副书记张澍主持学习活动,并在会后传达了中纪委、省直机关工委相关文件精神。团省委副书记金鹏、机关及直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专题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31:25 | 只看该作者
带颗平常心认真迎高考——东风高中举行心理暨英语学习讲座 来源:东风高中   作者:记者党立杰 通讯员潘峰   更新时间:2013-05-09
“别以为咬着口香糖,一脸冷漠,你就‘酷’了,这是装酷。如果不介意,我很喜欢和装酷的同学聊天哦……”5月7日,东风高级中学演播室内热闹非凡,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亚为高三学生精制了一碗“心灵鸡汤”。
从能力测试到成功智力,再到成功者的人生态度,刘亚的心理讲座令同学们开怀大笑之余感触颇深,一位女同学告诉记者:“听了刘教授讲座,我发现我活在将来,天天数着还有几天高考,没有像刘教授所说的活在当下。以后要学会活在每一个当下,在幸福地过好每一分钟的状态迎接高考。”近年来,东风高级中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成立了心语室,有专业心理咨询师接受学生咨询。心语室负责人闵少柏老师介绍,东风高中从高一起都会定期给学生做心理测试,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曾经接受了一位同学的咨询,这位同学面临高考,考试一次不如一次,甚至有了放弃高考的念头。在数次咨询后,这位同学坦然面对高考,高考成绩非常理想,被清华大学录取。”谈起近年来的咨询个案,闵少柏充满信心。他说,这得益于从入校就开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语室通过短时记忆容量测试、注意力测试、拉锯游戏、音乐减压、行为疗法等心理帮助,让东风高中的学生更自信、更阳光地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当今我们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不同于以往为了了解外国语言……”有趣、有味、有益的心理讲座结束,东风高中高三学生又有幸聆听了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斌的讲座,文斌从英语学习之新理念、新题型、新方法进行讲解。如何有效记单词、趣味英语单词填空、猜国旗等互动学习,东风高中学生出色的表现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更赢得了文斌的大加赞赏:“东风高中的学生真是非常优秀!非常棒!”
两场讲座,两次收获。东风高中校长卢黎明说:“教育正悄悄发生着变化,越来越贴近生活,多年来,我校注重从人文的角度培养人才,确保东风高中的学生不仅身体健康、学习优秀,更要心理健康、阳光快乐。”正是在这样开放的办学理念下,东风高中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课改实施仅不到2年时间,东风高中新课改研究性课题报告在全国性的评比中,获9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这在省内也是首屈一指。
由于新课改工作成绩斐然,2010年学校被授予本地区唯一的综合实践课“全国先进实验单位”,“湖北省普通高中课改样本校”等称号。2012年12月,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现场会在学校举行,引得全省百余校长参观学习,谱写了东高教育新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34:20 | 只看该作者
黄冈中学为男生青春期心理困惑支招

添加时间:[2012-10-9]  来源:[黄冈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鄂东晚报)消息  通讯员刘哲谷报道:9月23日,黄冈中学在运动场举行男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华中师范大学刘亚教授应邀来校作专题讲座,全体男生参加讲座。

    刘亚是湖北省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与发展心理学专业博士。

    刘教授以鲜活生动的案例、发人深省的故事、幽默诙谐的谈吐、专业深厚的学养为学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心理辅导和青春励志讲座,对同学们平时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进行了指导。

    讲座共持续2个半小时,受到了全体学生的热烈欢迎,很多同学在讲座结束后还围住刘教授咨询。不少学生表示:要立志做具有远大理想、渊博学识、高雅气质、阳光心态的“纯爷们”。
    (责任编辑:龚丽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42:4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docin.com/p-429631130.html
http://www.docin.com/p-429631130.html
http://www.docin.com/p-429631130.html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时间:2013-09-09   
【内容提要】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是新时期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应立足于班主任日常工作采取的有效策略,以及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几点思考。   
    如何改变目前班主任工作低水平、低效率的状况,无疑是基础教育界亟须解决的一大问题。2002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在天津大港举办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首次提出“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概念。
    俟后,以柳州为发端,于2003年1月成立了柳州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培训指导中心,并创建了“全国首批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学校”20所,在班主任专业化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和创新了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体系与系列机制。
     随之,2005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了第一期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班,开创了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先河。2006年6月4日,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目前,青岛、上海、天津、武汉等地对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进行了系列的探索与尝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南京师范大学的班华教授指出班主任专业化不是一般教师的专业化问题,而是一种特殊的教师专业化问题,班主任专业化有一定的目标、要求和内容,也是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班主任专业化包含着职业群体和个体两个层次的意义。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 班主任专业化是指班主任在整个职业层面上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从班主任个体的角度看, 班主任专业化是指班主任的内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策略应立足于班主任日常工作,易于班主任接受,便于其操作,弥散于常规工作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渐进地推行,才能保持班主任对专业化素养追求持续的热度,既体现出管理者对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意图与要求,更能让班主任专业素养在日常化中悄无声息地自动生成,发生建设性的自我改变与专业成长。以下笔者结合武汉市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谈谈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反思。
一.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1.班主任专业化的基本路径——自我学习与实践
自我职业规划
班主任根据自我现状对自己进行定位与分析,分阶段确定自我工作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明确的学校支持,以便学校在其实现自我目标中给与及时的关注与帮助。调动班主任对专业知识内在需求的欲望,产生自我学习的内驱力,从被动的要求,到主动地对专业知识追寻,并在实践中不断内化。武汉市江岸区开展了班主任职业规划活动,对每一位班主任进行职业规划,让每一位班主任工作有目标,在工作目标渐进的实现中有成就感与归属感。
个人读书计划
根据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知识结构,有计划的开展读书活动,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精心打造书香班主任队伍,引导班主任亲书、入书、出书。亲书——强化和引领阶段,通过“送书发动读、检查督促读、嘉奖鼓励读”,使读书成为班主任的第一需要。入书——内化和浸润阶段,通过读书沙龙、专著畅谈、经典诵读、名著演绎等活动,让班主任在读书中收获乐趣。出书——外显和收获阶段,鼓励班主任著书立说,将读书转化为与人成果;武汉市硚口区开展“三声满校园”,即“读书声”、“歌唱声”、“喝彩声”;汉阳区钟家村小学的“读式管理文化”。
班级博客、QQ
利用现在网络媒介,开设班级博客、QQ群,练习学生、家长与老师,实现三者随时随地互动,便于理解教情、学情、班情与家情,成为联系的纽带。武汉市吴家山第三小学班主任人人建博客,学生愿意在博客上与老师、同学及家长无障碍的交流,博客在班级管理、家校联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即时性反思
培养班主任即时性地反思的习惯,促使班主任在自我反思中进行积极地内在自我对话,在对自我教育原生态的“反刍”中获得感悟与提升,从“经验型班主任”到“研究型班主任”转化,这是班主任专业化中重要的一环,可采用班主任容易上手的反思形式,如撰写教育案例、札记、叙事、随笔等。如武汉小学多年来开展的班主任教育札记、随笔活动,让每一位班主任在工作之余及时记录自己的心得与体验,然后在即时性地反思中不断提升自我。
班主任“主业”岗位实践
打破班主任是兼职、“副业”,将班主任岗位作为“主业”进行实践,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一大尝试与突破,目前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以班主任岗位为“主业”的尝试,班主任不带课,就是管理班级。
    2.班主任专业化“低重心”推进的重要策略——校本研训
    班主任成长导师制——结对互动

设置正副班主任,开展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结对、校际班主任研讨结对等,发挥骨干班主任传、帮、代的作用,给每位年轻的班主任安排一位班主任师傅, 实施班主任成长导师制。武昌区多年实施班主任成长导师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效果明显。
首席班主任工作室——以“点”带“面”
给优秀班主任成立首席班主任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引领、辐射与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带动促进能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武汉市硚口区为本区5名武汉市功勋、十佳班主任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五位班主任与区内的59名青年班主任结成师徒对子,教育局每年给每个班主任工作室下拨经费一万元,定期举行活动,开展研讨,其力度之大,辐射面之广。江岸区设置“首席班主任”“青年班主任工作室”,汉阳区以武汉市首席班主任桂贤娣为标杆,打造“学习型、情感型、智慧型、阳光型”班主任团队。
德育备课制——常态化研讨
基于问题、现象出发,每周、每月定期举行班主任的研讨例会,让研讨成为学校班主任队伍发展常态。如武汉小学的“定时、定人、定点”的德育备课制,武汉市东西湖区第四小学围绕学生问题的德育团队研讨制。
深度汇谈——多元深度互动
由专家、管理者与一线班主任多方参与的主题研讨,大家围绕某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发,既有实践的感性认识,又有理论上的提升与引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武汉市崇仁路小学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以愿景引领,开放自我,深度汇谈,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同伴分享——互补共享
在班主任个体经验的反馈与互动中,提升、放大班主任在个体中积累的有效经验,一是班主任感受到了彼此经验分享的愉悦,二是体验到了在展示中自我的被认同,更重要的是在经验的互动中获得了共享与提升,并逐渐形成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互动互补多元化的生态效应。武汉市硚口区辛家地小学推行班主任分享制,将班主任好的做法、精彩片段、主题班会等当面交流,现场展示,及时反馈全校,让班主任收获意外的惊喜,感受过程中的愉悦。
课题研究——反思中提升
    以课题为载体,在课题研究中让班主任从感性的实践逐渐进行深入地思考,使班主任从经验型向专业化转化。这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重要举措,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德育课题研究。
    3. 班主任专业化的有效平台——各级各类针对性培训
专家主题报告
定期邀请专家给一线的广大班主任进行专题报告或开展主题论坛活动,在班主任观念、理论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引领。武汉市每年均举行班主任论坛研讨活动,聘请全国教育专家为一线的班主任以引领。
班主任讲师团
本校、本地域优秀班主任形成班主任讲师团,不断总结提炼其工作经验,搭建平台他们的工作经验辐射更多的班主任。武汉市东西湖区成立了区级班主任讲师团,在区内巡回宣讲班主任的工作经验。
分层培训
2006年8月31日,教育部发布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后,该计划提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目标和任务是:从2006年12月起,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今后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②]与之相应的国家、省、市,乃至县、区级的班主任系列免费培训相继开展,在培训中非常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创新性与实效性,在的目标、内容、形式以及管理与考核上都进行了系列有针对性地调整与改变,在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教育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系列培训培训,为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搭建了平台,拓展了班主任的视阈。武汉市第十一中学对班主任采取了不同的培训模式:见习班主任施行“看、仿、省”,青年班主任施行“学、用、思”,资深班主任施行“用、研、培”,让每不同层面的班主任获得有针对性的培训需求。武汉市第二聋校针对不同班主任开展了“岗前培训引路,专题研讨铺路、深度研究铺路”。
远程培训
利用网络实施网上在线培训,使广大一线的班主任既能兼顾本职工作,又能参与学习和培训,同时使学习的内容及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班主任网上在线多方同时互动,发挥了资源无障碍共享的优势,创新了培训高效低成本的又一有效班主任培训路径。武汉市于2008年10至12月,历时两个多月首次实施了千名班主任网上远程培训,发挥网络远程优势,降低面训成本,专家、功勋、十佳班主任与一线
班主任在线互动交流,效果明显。
    4.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实施关爱措施
据对一线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调研,班主任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之多,承受的压力之大,许多班主任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许多班主任在工作意愿中是不太愿意当班主任的,对班主任实施关爱举措,调动其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关注班主任精神层面的需要,让班主任有着工作的成就感、职业的幸福感。通过评优评先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高度认可与肯定,切实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积极推荐优秀班主任加入党组织,优秀班主任应列入学校后备干部培养范围,在劳模评选、职称评定、学科带头人评定、职务聘任等评先推优工作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有班主任工作经历教师的政策措施。武汉市采取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施了“关爱班主任阳光行动”,开展 “功勋”、“十佳”、“百优”班主任的评选活动,目前已评选出545名,各区开展相应层次的评选,并进行物质奖励,实施优秀班主任跨班、效带徒,著述立说,出国进修等,并通过新闻媒体特别是教育媒体、报告会等载体,积极开展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的宣传报道,引导广大中小学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营造“人人争做班主任,个个争做优秀班主任”的良好氛围;桥口区确定“班主任日”,举行同行倾诉会、家属分享会放大班主任的工作感受,给班主任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充盈。
其次,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物质待遇。班主任工作津补贴在继续执行原国家规定的中小学班主任津贴的基础上根据地域与学校实际适当提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最少的每月只有5元钱,最多的有近千元,地域与校际性差异很大。要从班主任实际出发,结合区情、校情折算入工作总量,提高班主任工作量在工作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同时,合理安排班主任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既能上好课又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副(助理)班主任可享受班主任的部分待遇。
第三是关心班主任身心健康。定期安排班主任体检,创造条件缓解中小学班主任过重的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优先安排班主任的疗休。目前武汉市实施了班主任减压系统工程,其中在武昌区、江岸区分别成立了江南、江北两个教师工作心理减压室,从硬件实施、咨询辅导等方面给与全方位支持。
    5. 班主任专业化可持续性发展——长效保障机制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而长期的过程,是伴随教育始终的,因此建立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机制就尤为必要,这从制度层面保障了班主任专业化的持续建设与发展。武汉市目前出台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方案、功勋班主任评选标准,正在试点拟制选聘、培养、考评、激励及工作保障机制,以此,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整体提升班主任专业化素养。
    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反思
其一,欠针对性的培训,造成班主任培训内容与形式上“负的外部性”
一是培训内容与参训对象不匹配。而班主任的成长是分层、分阶段的,对于不同层面、不同时期的班主任在专业化成长中的需求是不同的,目前在各级各类培训没有充分考虑这一需求实际,于是就产生上岗青年是提高性的培训、骨干班主任却常常是基础性、规范性的培训,而且多次轮回进行,如此怎能保证培训的实效?
二是交叉培训造成受训者“负的外部性”。在目前学校的班主任培训中存在一位班主任参加多层面的培训,有的学校似奖励性的给同一个班主任过多的培训机会,参加完国家级,又参加省、市级,培训机会过多集中于一人,培训的内容多有交叉甚至重复,给参训者本身以负担,造成个人“负的外部性”。同时,也让另外需要培训的班主任缺少培训的机会, 造成培训机会相对缺乏与不均衡,往往会衍生班主任工作中新的问题。
其二,分层有针对性的培训有待进一步细化,骨干班主任遭遇专业化自我突破的成长瓶颈
目前班主任的各级培训的频度是较高的,但是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培训中凸显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些管理者往往感到颇为苦恼的是,一个班主任经过几年的班主任学习与实践,具有了一定班主任工作经验,获得了不少的认可与肯定,成为学校的典型,但是这一典型,“树不稳立不久”,要么工作态度出现问题,要么停滞不前在班主任专业素养上不能突破,陷于“自我成长极限”的困惑,更有甚者在实际学校班主任工作没有取到正面效应。究其原因是在其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中缺乏进一步的拓展、巩固的策略,导致其以前积累的经验没有固化,“自我成长极限”有没有突破。而这些是学校班主任培训无力兼顾的,又是各级各类培训中的“盲点”,而他们往往又是学校班主任的骨干,发挥着榜样与示范效应。
第三,奖励面过窄,形成重奖少数班主任的“高原”现象,激励过于的交叉与集中,形成奖励的“马太效应”,不利于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极少数的班主任进行重奖,拉大了与一般班主任的距离,导致绝大多数班主任的心理不平衡,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造成获重奖的班主任与其他班主任的距离拉大,“你拿你的大奖”“我,该干吗干吗!”使获重奖者处在“孤独”“不融群”境地,会有“高处不胜寒”的“高原”心理,怎发挥他们的辐射与引领作用?[ii][③]
优秀班主任往往是荣誉与奖励的多次交叉集中获得者,他们往往已获得了众多的荣誉,获奖的频率也比其他班主任要高,在重大奖项中,往往由于奖励名额的限制,使与其接近的优秀班主任不能获得更多的奖励机会,这就造成了一部分优秀班主任的心理失衡。又由于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缺乏正确有力地疏导,往往不能很好地消解不平衡的心理,导致心态颓丧,工作情绪不高,滋生懈怠,更有甚者产生误解与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的紧张,影响班主任之间的和谐, 不利于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
第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保障机制由于地域执行不一,难保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深入推进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提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重视,为保障专业化的深入与可持续发展,制定了系列的保障机制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地域主观与客观的诸多原因机制的执行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机制由于时段不同,执行的力度也有区别,没有真正给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力长效保障。
另外,凸现班主任专业化客观上淡化、弱化了全员育人思想
    一时间,班主任专业化的呼声见涨,班主任的工作确实重要,我们在专项对班主任工作关注、重视、关爱的同时,会造成其他老师客观上的边缘化效应,会衍化一种“学生管理与教育是班主任的事,因为他们有专门的班主任津贴”的现象,于是学校“教育”“教学”更为泾渭分明,势必会淡化、弱化全员育人思想,不能形成教育合力。
王一凡,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德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武汉市“十二五”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指导专家。】


固为师之本 铸师德之魂
洪山区华师附小 2013-09-04

——记王一凡主任《精微之弘 且行切思》师德师风讲座
    8月28日下午,新学期开学伊始,骄阳似火,华师附小阶梯教室里,全体教师认真聆听着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室王一凡主任的讲座。燥热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着大家的心绪,王主任的报告旁征博引、幽默风趣,老师们听得兴致盎然,回味无穷。
    王一凡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同时也是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主任结合自己多年基层的教学、管理的工作经历和对师德的科学研究,做了一场题为《精微之弘且行切思——师德的追问与践行》的师德师风讲座。
    讲座中,王主任援引自己亲身经历的各种教育案例,与老师们分享他对师德培养的观点和思考。内容丰富,发人深省。王主任认为,在师德建设之初,教师们首先要追问本我,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只有自己内心拥有强大的师德力量,才能用它来关怀、影响和教育孩子们。接下来,王主任又通过介绍最美乡村女教师邓丽、创造第56号教室奇迹的雷夫•艾思奎斯和台湾super教师邹玫的经典实例,告诉大家师德实质是一种人文素养的培养。师德在我们心灵之中真正生根发芽,不是来自于外界的他律力量,而在于自己内心的自律力量,是自己内心的心灵准则;师德也不是盲目的爱、自我的爱,而是一种对他人理解、尊重、信任、民主和平等的爱,这种爱,需要能力与智慧来表达。师德更是一种面对问题时的豁达和睿智之心,这种睿智之心告诉每个拥有师德之花的教师要善待班级中出现的每个问题,并用智慧之钥匙去开启孩子的心灵,去传达教师对孩子们的爱。
    讲座最后,王主任语重心长地勉励老师们,去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适应我们所不能改变的,努力我们能够努力的,最重要的是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他人。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了,老师们却意犹未尽,大家深切感受到,师德的养成是一个自我改变和历练的过程。我们相信,沐浴着高尚师德的阳光,华师附小的学生成长会更健康、更快乐!
区实验小学邀请市教科院德育室王一凡主任来校作报告
2014-05-19 来源:区实验小学
http://www.whjxjy.com.cn/a/jiaoyuxinwen/2014/0519/3313.html
    (通讯员  张超)为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队伍素质,5月18日下午,区实验小学全体教师集聚一堂,认真聆听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专家王一凡所做的《在常态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努力什么》专题报告。王一凡主任以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班主任工作及德育工作经验,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其事例具体可感、案例贴近教师工作实际,让听会的老师豁然开朗,赢得了台下老师的热烈掌声。
    报告会由罗建兰校长主持,区教育局德育中心徐强、该校结对帮扶学校——舒安中心小学的全体教师也参加了报告会。



市第75中学:给学生打点幸福的行囊
王一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室主任)
在合并了原第34中和原第5中学后,第75中学通过两次“脱薄”、一次标准化建设,完成学校发展的“三级跳”。学校正以崭新的面貌践行“关爱城市留守学生,推行平民优质教育”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个走进75中的学生打点人生幸福的行囊。
学校在全市率先全面试行“免费寄宿”, 并重点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外出打工留守子女”倾斜,随时安排插班入学,新学年正式分班,住宿、学杂费、管理费等全部由学校包干,集中规范管理,正如校长陈抗所言“要让弱势群体孩子安心读书”,75中用实际行动为城市留守学生、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成长营造了温馨的校园之家。
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合适的教育。学校以特色兴校,建有由政府投入20多万元建成的全市第一个校内专业射击场,学校向省、市射击学校输送了20多名优秀的射击苗子,有的已多次进入国家射击队集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8#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45:50 | 只看该作者
王立华:山东临沂八中班主任、首届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2006年度十大教育创新人物、2006年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王立华简介

《教育文摘周报》2007年7月25日第30期一版人物王立华


教育简历

王立华:山东省临沂八中教师,优秀班主任。1979年7月出生,1998年参加工作。酷爱买书、读书,刚参加工作的六年间,买了一万六千多元的书,写了500多万字的教育日记。2006年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第三,他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值得大家学习,他的成长,值得大家借鉴。我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朋友和他竞赛,学习他,超越他。他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班主任》等报刊发表了《我国中小学班主任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发展》《实践教育学: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的立场设定》《专业自主: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转型的方法论》《班主任专业化: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范式转型》等系列文章,累计达八十万多字,出版了《回归生命-一位班主任的生命教育实践》等专著,并曾获山东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执教省级公开课。2002年被评选为“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2005年被《辅导员》《中国教师》、中国教师网评为“全国十佳班主任”;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2006年度教育创新人物”……截止到06年底,就应邀为江苏、四川、陕西、天津、河北、湖北、河南、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州教育系统培训教师和班主任,就班级建设、师德建设、语文教育等专题做演讲近160场。

教育理念

一个不回归教育原点理解教育的教师有辱师名,一个不把学生当作“人”来培育的教师愧为人师。因为没有了对生命的感悟,没有了人道、人性的光照,在实践中,教师的眼里就只剩下了孤立的教材知识点,评职选优的荣誉,提升生活质量的奖金。于是,学生成了教师添装知识点的口袋,逆来顺受的绵羊,获取荣誉的工具。

教育名言

教育,让学生今天幸福地生活,为了明天生活得幸福。

教育思考与实践

王立华认为,没有教育思想的智慧支持,教育实践走不远,而教育效果也会在学生离开学校不久就烟消云散。因此,作为当代教育的实践者,教师非常有必要从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探讨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并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范式是否符合教育本真规律的要求,这样,教师推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他追求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寻找到教育现实问题的难题破解之道。为了解决班集体建设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束缚问题,他申请了山东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该课题曾吸引山东省几百所学校前来参观考察;为了解决语文学习的“耗时、费力、低效”的问题,他申请了山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等等。另外,他把自己对班主任工作、语文教育的来龙去脉的考察与存在理由的追寻还以教育创作为载体。近几年出版的著作有《回归生命——一位班主任的生命教育实践》《自主管理:创新教育的制度建构》等,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打动生命:让学校成为吸引人的地方》《自主教育:个体发展的最佳选择》等80多万字教育教学论文,《实践对接:班主任工作理论应用的范式转型》等多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王立华专访:为学生成长提供创新支点
山东教育电视台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山东教育电视台《教育时话》。近几年,在山东基础教育界,有一位年轻的班主任备受瞩目。这不仅是因为他年轻只有27岁,但却对班主任工作有了自己的思考,而且还因为他所选取的一个个班主任工作的新视角。在他的不断探索当中,他用了八年的时间构筑起了相对成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创新体系。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让我们一起走近2006年度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之一的临沂八中的王立华老师。王老师,您好。
王立华: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欢迎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其实在这次的十个班主任当中,您是最年轻的一位了,只有27岁。在今年的十大班主任评选当中,全省应该说有很多人并且还有很多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的老师,那您在参评之前对这次的评比有多大的把握?
王立华:把握倒是没有考虑到。在参评之前我想是本着这样两个出发点去的,第一就是如何去看待创新人物这个心态的问题。我觉得一个老师尤其一个班主任,更应该注重自己内涵发展,创新人物它毕竟是一个外在的标志,换句话说这是衡量一个老师对于班主任工作做出了多大价值一个指标,所以说第一个先把心态摆正了。然后第二个,我就想我是作为一个什么类型的或者我是属于哪一个群体当中的班主任去参与这个事情的,然后我就把自己这几年来苦苦探索的经历梳理了一下,形成了叫班主任工作创新框架或者叫体系。然后我想,我就属于这一类的,代表这个群体去参评,至于说这个群体能不能在评选当中取胜,或者说是赢得创新人物的评选那倒是次要的。关键是我想给我这个工作一个定位,一个价值上的提升。
主持人:但是是不是心里也是非常希望能够得到这个荣誉的?
王立华:应该说这么样吧!因为自己探索了八年,想给自己一个说法,也把自己的这套体系介绍出去。
主持人:创新可以说现在在教育界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那您认为这个班主任的创新实践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推进它?
王立华:经过几年的探索和论证,我发现一个班主任工作的创新应该从五个层面去(推进),这五个层面概括了一个班主任的实践内涵。第一个层面就是教育理想,或者说叫教育思想比较合适一点;第二个就是工作原则;第三个层面是工作内容;第四个层面是工作策略;最后是工作习惯,这五个方面形成一个整体。
主持人:咱就先说说工作理念,王老师您的工作理念是什么呢?
王立华:我想用一个当前比较流行的术语来概括叫生命教育。我从1999年开始关注一个学术术语,我想把它作为自己一生研究方向,涵盖我的班主任工作。至于说什么叫生命教育呢,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有那么三种主张:一种是把生命教育当做是一种教育价值观,一种是当做一种教育实践,还有一种放在学习领域去理解。我想我这个生命教育既是一种教育价值主张,还是我的一种教育实践。这个生命教育从班主任层面去理解,我想给它下一个比较简单的比较好理解的定义,那就是教育者如何去帮助受教育者提升生命价值,而这个教育者本身也去提升自己生命价值,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术语。
主持人:确实,有了理论上的灵魂所在,可以指导你后面更好的工作,可能创新方面才不会那么贫乏。然后,又给自己制订了工作原则,你这工作原则也是有好几方面的,你再给我们仔细的说一说?
王立华:确定这个原则,我想就确定那几个方面:一个是科学化、民主化、艺术化和发展性原则。为什么要把科学和民主放在第一位呢,我们说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传到国内以来,它逐渐深入了人们的一种价值体系。换句话说,在任何时代科学与民主它都有必要存在。这个艺术化原则我指的就是做学生工作它面对同一件事情,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去做的时候它这个效果是不一样的。你比如说一个很小的点名这个事吧,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老师都要给新同学认识一下,尤其是组建班级的第一天。这是一个班主任最常规的内容,谁都绕不过去,但关键是如何去组织这个东西。以前我们这个意识当中,点名就是班主任往讲台上一站,然后开始站着念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他念一圈学生答到,似乎想争取大家混个脸熟。实际上,学生答完到班主任点完名字,可能记忆也不深刻。那么如何在入学的第一天就让学生感觉到到初中不大一样,老师也有个新的面貌,毕竟来到新的人生阶段了,所以我在想如何以新颖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在2001年九月份接手这届学生组建班级第一天,我就策划了这样一个点名的形式,规定给学生每人五分钟的时间到讲台上介绍介绍自己,谈一谈自己的优势,或者说初中三年对我的要求,然后给自己编一个初中三年永久使用的学号。这样,学生们就开始一个个轮流上去演讲了,上来介绍我叫张鹤,性别女,很幽默的一个孩子。她介绍说我生在什么什么教师世家,有二胡特长,我对于老师有什么什么要求,然后给自己编上第四号,那么这个四号是初中三年永久使用的。学生在初中时期很喜欢展示自己,这样一个一个的来学生们很热烈,尤其是他上去尽管说说不到五分钟,但是我在台下可以对这个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样学生们介绍一圈了,我也就能够了解学生,最关键最后一点我想策划如何跟学生体现出平等来。64个学生说完了,然后我最后一个上去,我介绍我叫王立华,有什么特长。我说爱好读书,好跟学生交往,其他没了,我是咱们班65号,加上这个细节。讲完以后学生就一楞,我知道他们肯定心里想以前班主任来说的话,因为小学要求统一化多一点,肯定他们以前小学班主任他都感觉是老大。一看今天班主任不做老大了,他做最小的 65号,不大一样。所以说这个点名经过这么艺术化的处理之后,第一天就让班主任以一个非常富有亲和力的形象出现,不是以师道尊严、很权威的形象出现。这样,突然就让同学感觉到老师和自己是站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我们是一个群体。
主持人:一般的来说, 64个同学全介绍下来之后,你能记出几个?
王立华:第一天非常有印象的只有那么十几个,其他孩子让他说五分钟也就说那么两三分钟就下来了,关键是我得对他形成初步的印象。下午,我又让孩子们办了一份手抄报,贴上一张自己最得意的照片,把自己上午说的内容和对我的要求全部展示到那张手抄报上,每个人都要做一份。晚上,我再去拿这个照片背,那个工作量相当大,其实那天晚上我是背到晚上一点半多。那时候没结婚,让同宿舍的同事就拿一张照片问我是谁,我说这是谁谁谁。这就算是今天第一天点名,算是一个后续滚动计划,所以必须讲究艺术。最后这个发展性原则,因为毕竟学生来到初中,这只属于他人生经历当中的一段,所以看好多问题不能静止的去看,得去发展的去看。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这四个习惯我是经常使用到的。
主持人:然后,就是您的工作内容了。
王立华:我觉得在这五方面当中,工作内容我觉得对您来说是最具体的了。像国家教育部、咱们省里边还有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有要求班主任做哪些工作,我的这个工作内容更多的是从我的一些实践的个性化东西去操作。如果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我的工作内容的话,那就这么一句话,就是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我们说学生的潜能就像大海里漂浮的冰一样,露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都隐藏在学生的意识形态里。开发生命潜能有好多,你比如说给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的发展计划,研究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当课题去做,另外经常给学生写一些便条,给他提供一些及时性的服务信息。另外,我还给每一个学生办一份报纸,我观察他需要什么了,我就给他办一份报纸。这样,按照这些工作内容去推进的话,我就达到挖掘每一个学生生命潜能的目的。
主持人:那具体是怎么操作,每一个同学都是什么样的课题?
王立华:眼前这届学生这是2004年接手的,拿曹芊这个孩子做案例来分析吧。这是一个女生,这孩子学习特别棒,那么整个初一上半年历次考试虽然不让提名次,但是孩子还是稳稳当当考全校第一。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一个孩子,也读过好多书,口头表达能力特别好,作文也特别棒。但是这孩子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非常不自信,尽管表达能力特别好,在公众场合要清晰的表达自己的一个想法一个观点她说不清。所以,初一上学期,我给她开始搞教育科研叫前测,我测她的家庭背景,测她的成长经历,把所有的东西测完了。你比如说第一个测她家庭背景,父母受教育程度,换句话说从这里边看看她这个不自信来自家庭的成分有多深,就是了解她周围所有的这种状况。另外还测她小学成长的经历,我想看看学校对她这个不自信有多大的负面影响。我还测她身边交往的这些人,看这些孩子有什么特点,看对她有什么影响,我还去寻找她自己本身人格里边一些东西是不是也决定她这样去做。那么经过前测之后,我对这个孩子不自信就找到切入点了,她不自信不是说家庭造成的,也不是人格里边东西造成的,她就纯粹于后天。她是一个女生,长得按她的说法不是很满意自己,就是长得自己认为不是很漂亮。实际上她是很秀气的一个孩子,她老觉得自己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是一种负面展示,因此她时间长了越不展示越没自信。最后,我就确定她缺少实践,得给她营造一个时空让她经常去展示的话,她肯定就会马上走出这个不自信的怪圈。从初一确定好之后我就和她沟通,让她觉得合适不合适,如果说我提出了自己看得合适那是从老师成人的角度看。至于说适不适合这个孩子,还得让学生自己去诊断一下。这样经过我们师生一商量,整个初一年她要做的事就是在把自己学习弄好的前提下,如何转变自己的不自信。确定好之后,我去研究她也去研究,因为这个问题毕竟得是实现老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统一。从我这个层面想来说,我想通过基本就两个途径,一个就是给了她一个班干部的职务,因为她的素质相对来说不错,完全能完成这个任务。她学习最优秀,作文特别好,表达也可以,那就当学习委员,因为在班干部职务当中这毕竟是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职务。然后第二个问题就是我经常在一些出其不意的场合给她设计一些突发性的事情让她去处理,你比如说在初一下学期的时候有一次班会,学生习惯了老问我说老师下星期班会开什么内容。因为我编了个班本课程,每一个星期开什么班会学生早知道,但是这个星期就是不说,一直到开班会之前我才告诉同志学们。我说这个星期咱搞一个答记者问,这个新闻发言人就是曹芊。我这一说之后,下边就嗷炸锅了,包括曹芊这个孩子。这个记者们由全班同学来担当,问的内容就包括曹芊为什么这么优秀,然后我用电脑把这个课件打出来,叫做《曹芊答记者问——她自己如何成长优秀》,然后硬性的把这个孩子推上讲台。可能在开始前几分钟,她肯定不大自然。但是随时同学们问的问题的提出,因为她很优秀比较优于一般意义上的孩子,所以说答出来的东西好多学生是持欢迎态度,同学们的掌声和孩子们喝采声给了她自信。所以尽管那次班会没有组织,我是说从她的角度没组织,但是45分钟的时间却是非常精彩。从这两个途径到班干部天天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今天布置什么作业,老师上课有什么要求,经常的一些不经意的场合我给她一个机会展示。整个初中一年一结束,这孩子就比较自信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各方面提高特别快。一直到现在是初三了,历次考试当仁不让的第一位,而且综合素养提高特别快,她一些文章拿回语文组老师们都说这不像是一个初中的孩子写的,非常深刻。我觉得这个孩子用这个把学生当课题去研究还是比较成功的,应该是抓住学生身上就是说他内心底层、精神底层最欠缺的一种东西。
主持人:你觉得经过你这些课题的研究之后,对学生来说也好,还是对您自身来讲也好,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王立华:我想这个影响应该从三个角度去切入,一个是从我作为班主任的角度,另外一个从学生的角度,还有一个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学生家长属于我们这个群体之外的,我就不说了,我光说我和学生的角度。我研究之后能及时的了解这个孩子需要什么,你比如说周凯这个孩子是这一届的学生,有一次就无意当中放学的时候我们一块儿走,我给他确立了三年的培养目标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问题,我从来没关注过他自信的问题,因为在初一测的时候也没测出来。但是他在走的时候就告诉我,他这个英语经过一年的努力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这句话如果当做随便的聊天似乎没有什么可分析的价值,但作为一个师者去分析这个东西会隐含好多教育信息,换句话说周凯开始不自信了,他觉得自己英语好像赶不上去了。于是我当晚回去就开始网上搜,我给每个学生办一份报纸叫《祝你幸福》,我办的就是我这一面,学生办的你比如说周凯叫《祝你幸福》B刊周凯。晚上我给他办一份报纸——自信不自信有什么危害,对于你来说实践这一年了有什么提高,现在你要做哪些事。换句话说,这样把学生当课题去研究了,我就了解了他需要什么,给他提供的信息都是及时的有效的有针对性,那么学生的成长效益可能就要客观一点快一点。如果从我的角度去说,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提高。你比如说你搞教育科研的前测,你起码得了解教育科研的基本常识,前测得学哪些指标工具哪些量表,这个操作的时候怎么样把因变量自变量控制到最小。换句话说,把这个前测搞的尽量科学一点,尽量详细一点。还有一个就是,你把这个数据测出来了,你能不能分析,你不能分析仍然是一堆无用的数据。所以这里边教育统计学、认知发展、教育心理学等等这些学科知识必须都得涉猎,因为你不涉猎的话你看不懂,弄出来的都无价值。所以它就逼着我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去做,把那几个学科的知识系统的看一遍。所以说做这个事对我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自己专业素养的快速提高。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你办了一份报纸,这个报纸是针对全班同学的。
王立华:你比如说这届就是36个学生,我就办36份报纸。这个报纸名字叫《祝你幸福》,分A刊和B刊,我办一份学生办一份。这个报纸是非常有个性化,你比如说林玉聪这个女生非常优秀,但是就是不大好表达,不大好跟周围人接触,有时候也有点多愁善感的感觉,所以我给她办报纸叫做《如何改变你的多愁善感》。我提出这么个议题来办到报纸上,学生看完了她也再去看,她也再去办一份报纸,回应她认为怎么去改变这个东西,那么一步一步往前推进。这份报纸可能是一天办一张。也可能是一个周办一张,有时候一个学生成长比较快了,来自成人世界的帮助可能稍微少一点,他就要拖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办一张了。一个人一张符合学生的需要,他需要什么我们就办什么。里面都是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即时性的东西,尽管量很大,但是当你一操作起来,那是一份乐趣在里边,很幸福的一件事。
主持人:你觉得报纸给同学带来的正面影响多不多?
王立华:多,很及时。你比如说对于他个性的影响,这是个长效性的东西,三年围绕这个主题变,可能到初三了他就变的很明显。我举个例子,这届有个学生叫陈丽铭,这个孩子家里非常有钱,父母特别富裕,都顾着保姆伺候这个孩子。她是个女生,按理说女生应该收拾挺工整,所有东西很有条理。但是你看她那个课桌,桌子上的那个东西那就乱的简直就不能看。所以我就观察之后,我说给你办报纸就办你如何更条理一点,在报纸上探讨作为一个女生这个条理有什么表现形式,然后一直办到今天。到现在为止,应该说她的家长的反响还有我的观察看出非常好,她这个桌面包括家里的东西收拾得很有条理。她作为班里的生活部长,用我们通常的话说叫管钱的,班里收费、班费支出、跟学校上帐目、有同学住宿不交住宿费都不用我插手现在,都是她去出面。这个报纸我想对她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其实这些都在你的工作内容之中,是常规性的工作内容。
王立华:但是呢,我觉得还是属于我个性化的东西,因为好多教育细节可能其他老师不是去关注,我自己给他捕捉到的,然后用我的思维方式做出来,用这样的一个新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能学生接受的可能性比较大,成长的效益那就客观一点了。
主持人:刚一开始我们都在说,老师要有个性,要有特色,那您觉得你的个性在哪里?
王立华:这个个性我想不是我们常规意义上理解的个性,我想赋予到我工作内容当中的个性我追求的就是一个东西就是,必须把我这个工作做成一个框架性的东西。不是说在一点一滴上,一招一式上去做属于我个性,那不叫个性了。换句话说,这个框架一旦建立起来之后,同样是做学生工作可能我能操作得了的事、我的学生能操作得了的事别人不一定能操作得了,这就是一个个性化的东西。就是光讲内容还是不行的,就是说在做内容上还是要讲究策略的。
主持人:具体到策略这个层面,您又是怎样的做法?
王立华:现在信息化社会到来了,对于班主任这个要求特别高,而学生好多渠道都比班主任懂得也系统也多一点,所以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所以,做好多事情看似很简单,但是得讲究策略。策略你得搞规划,换句话说这一步走到这个地方出现什么结果,到那步出现什么样的现象然后面对这个现象,我怎么去解决,就是一步一步的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都要想好它。关键是这个策略还是它放到一个系统当中去看,你比如说同样做一件事,我要把它放到初中三年去看这件事对他有什么影响,我举那很小的一个案例来说这个策略怎么规划的。你比如说计时牌,咱们到中考高考前都能见到计时牌,几乎每个班都会挂这种牌子,对好像就在告诉学生过一天少一天了。那么这容易让我们想起潜规则那一句话,你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吧。所以经过策划之后,我觉得这种计时不大科学,我觉得也让学生感觉到很紧张,自己的生命好像是在一天天缩短似的,一步步在走向坟墓似的。于是我就换过来倒,我来幸福一班1天了,我来幸福一班60天了,我来幸福一班65天了。这样计的话就等于告诉学生我的生命是在天天积淀的,我来到初中是一天天成长的,初中三年融入了我的生命经历。那么这样记,它是一个整体放到一生去看。我想这个小小的举动是我的积淀策略当中一个小的案例,我是用它来分析我怎么策划确立一个策略。
主持人:具体说,比如说民主策略、积淀策略、关注策略等等。随着这些策略一出来之后,下边要付之好多行动了,那有没有这种就是具体的事例呢?
王立华:关注每一个学生,你像我每一天记录孩子的表情变化。有些孩子来到教室之后,你会清晰的看到他今天的心情跟昨天的不一样。记录他们的表情,我就想看一下孩子过的是否幸福,或者说是来到学校今天感觉到学习生活满意不满意,有没有收获。然后记完这个表情变化之后,确定我的工作切入点,你不关注他你就找不到切入点。如果说你带着一副漠视的心情来到学校,满教室一转你不关注表情的话,你似乎感觉不到学生在想什么,他需要什么。这样一关注他之后,他今天脸上带着不快,那么这不快里边就有原因了,是家长造成的还是老师造成的还是学习提高不快造成的,还是同学闹矛盾造成的。这样一关注一记录,你就开始分析找寻到孩子成长需要的东西。
主持人: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就王立华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的创新实践体系做了一下了解。在下一期的节目当中,我们会就这一话题继续和大家做探讨。下一期节目,再见。
王立华:回归原点做教育
文/陶继新
近几年,在山东省基础教育界,王立华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老师。这不仅是因为他尽管刚28岁、参加工作9年,却对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有了深刻的思考;而且还因为他选取的一个个的卓有成效的新视角。现在,王立华已应邀到全国各地做专题讲演近160场,无论到了哪里,他的讲演都让听众好评如潮;他的观念、他的实践给关注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的人带来了震动。
从原点切入阐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轻则失根”。王立华认为,如果没有对教育原点问题的深刻理解作为灵魂支撑和智慧支持,教师也会“失根”,他的教育也就没有精神皈依,容易导致教师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不能把握自己,无法建立内在的精神王国不说,更无法达到内心的安详、平和之境。因此,在几年的探索中,王立华对理论建构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比如,他对班主任工作的探讨,先后发表了《我国中小学班主任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发展》《实践教育学: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的立场设定》《专业自主: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转型的方法论》《班主任专业化: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范式转型》等一系列文章。在这些文字中,王立华对中小学班主任这个中国化岗位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回顾与哲学思辨。王立华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独特认识,不仅找到了推进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而且科学地揭示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价值本体。因为有了这,王立华的教育理念就不会贫乏,他的班主任工作自然也就有了灵魂,给学生的才是安全的、健康的“教育”。
破解班级授课制的基本难题之一。王立华认为,对于学生来说,班级的编制是偶然的,归属是带有强制性的。尽管学生的年龄相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却迥然不同,学生的成长轨迹自然也是不同的。这是班级授课制需要超越的一个最基本问题。因此,教师要把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计划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
学生个性发展计划的宗旨在于培育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平台。他的具体做法就是:通过研究学生的当前实际情况,帮助每个学生确定个性发展计划;帮助学生明确富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发展领域;通过开设个性化的班级课程,支持每个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那么,作为学生个性发展计划的第一步,到底如何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发展计划呢?王立华的尝试是把每一个学生当课题来研究。比如,他的第三届学生有40名,他便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水平、思维品质等具体情况,征得学生的同意后,为每个学生确立了一个符合该学生实际的科研课题,共设立了40个课题。而且,他还把学生也纳入研究体系,让学生和他一起研究他们的成长。
比如,王立华为马国力同学设立了“马国力学习超高效策略的开发研究”。因为马国力身体状况不佳,一个学期经常有几个星期不能上课,最长的时候多达两个月。王立华和马国力一起,到马国力毕业的时候,已经开发出了3万多字的适合马国力学习的预习、听课、复习、自学、考试等学习策略。尽管马国力每个学期总要落下不少课程,在校学习的时间比一般的学生短,但马国力的学习成绩照样在班级、全校遥遥领先,每次考试都能进入年级“学习十佳”,有时还能高居榜首。
给每个学生办一份报纸也是他倡导的学生个性发展计划里的重要举措。比如,学生林钰聪学习很扎实,很卖力,但有些内向,影响她的学习爆发力。于是,王立华就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每隔一段时间,就出一期《祝你幸福"林钰聪A刊》向她介绍如何走出内向、如何避免内向转变为抑郁等内容。而林钰聪也在办《祝你幸福"林钰聪B刊》,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自己探讨如何走出内向、如何避免内向转变为抑郁等内容。
“学生个性发展计划”给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最合理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学生便能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新的自我发展,均能实现自己中学这个年龄段独特的生命价值。
把回归原点做教育经常化、习惯化。王立华认为,一个教师最难改的就是工作习惯,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工作习惯,在背后支撑的往往是一个教师的教育价值观世界。一旦一个教师形成了一些良好的工作习惯并坚持下来,不止是他的教育效益提升到一种新境界的标志,更是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最佳体现。
在几年的实践中,王立华慢慢养成了“勤于思考”、“天天写作”、“坚持阅读”、“遇事研究”四种习惯。
比如,由于养成了“勤于思考”这一习惯,王立华连学生日常和他打招呼都能分析出“学问”来。王立华说,学生和他打招呼的方式不外乎这几种:“老师好!”“老师您好!”“王老师好!”“王老师您好!”“老王头好!”同样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向他打招呼,为什么学生在不同时期的问候语不一样?王立华认为这是因为师生关系的内涵有差别。“老师好!”是一个没有感情色彩的问候,这表明他与这位同学的关系不融洽,学生可能不认可他,他的教育意图在这些学生身上落实起来会很费劲。“老师您好!”称呼里隐含着敬畏,说明这位学生有些怕他,这些学生会防着他,他很难看清这些学生的真实个性。而冲他扮鬼脸的学生则很信任他,他的教育意图在这些学生身上落实起来比较顺利。
坚持阅读,还要坚持阅读经典,是王立华的另外一个习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王立华认为,经典阅读一个人生命成长的需要。因此,参加工作几年来,他先后买了近37000元的专业书籍,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体系。
“勤于思考”、“天天写作”、“坚持阅读”、“遇事研究”四种习惯看似平常,却是王立华的教育存在方式、教育表达方式、教育提升方式、教育生活方式的个性化体现。在这些良好的习惯的坚持中,王立华改变了自己的教育行走方式,赋予了每一个教育细节以专业色彩,有便得以使回归原点做教育在一个教师身上实现经常化与习惯化。
应该说,王立华追求的“回归原点做教育”的探讨和实践,并非他的首创或独创;而身处中小学一线的学术边缘人的研究状态,也不利于他实现自己的追求。但是,王立华是一个虚心的学习者,更是一个辨证的实践者。几年来,他对“回归原点做教育”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感悟,自己的实践。他的探索于今来说并非尽善尽美,还没有形成个性化的经验,但他勇敢地走出了一段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生活
让 学 生 感 受 爱 的 温 暖 与 可 贵
——山东省临沂八中王立华班主任工作特色  
有人说,班主任是个“官”,其主要职责就是“管”学生,监管他们的学习、纪律乃至隐私。学生如有违抗,班主任就可以对其体罚、处分。将家长叫来“告状”,或采取更为严厉的方式将其制服。于是,在不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常常产生对立,形成没有人情味的治人者与被治者的关系。
山东临沂八中的王立华老师在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强调一个“情”字。他认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是需要人性光照的成长者。缺失了富有人情味的抚爱,血肉之躯便会形同槁木,心如死灰,甚至会有“不知路在何方”的茫然。班主任,应当是人性的播撒者,是学生人生之路的引领者。王立华将班主任工作视作“伟业”,他的班主任工作富有浓浓的人情味,显得与众不同。
“我是咱们班第56名成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
给予学生幸福,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的形成,首先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在人格上与其他同学以至老师完全平等的“人”。为了营造这种“平等”的环境,王立华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平等”措施。
班主任与学生第一次班上见面,一般都少不了点名。传统的做法是,老师在讲台上依次点名,学生逐一应声起立应“到”。师生高下之别,在这第一天的见面会上便拉开了帷幕。
王立华与新生的第一次“见面”却是别出心裁。他让学生逐一走上讲台,自作介绍,然后将名字写到黑板上,编上号码。64位学生全部介绍完毕,王立华也走上讲台,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认认真真地做一番介绍,然后给自己编成第65号。最后,郑重其事地向大家宣布:“我是咱们班第65名成员!”同学们先是一愣,随即便是一阵欢呼。
师之为师有其固有的优势,师生在年龄。阅历、学识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差异,但有人却利用这种“优势”,将师生关系不平等化。教师不仅成了教育过程的控制者,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育内容的制定者,学生优劣的判定者,甚至俨然成了真理的化身,凌驾于学生之上。王立华试图让平等教育在他的手下生成一片绿洲,所以他容忍甚至鼓励自己的学生直呼其名,虽然少了一些教师的威严,但多了一些师生间的亲切,让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王立华的学生能给你讲述很多他们师生之间的故事。他们说,早晨和中午的第一节课前,王老师都会早早到校,站在教室门口,用慈祥的目光、和蔼的语气迎接同学们的到来,让你没进课堂就已感受到老师的拳拳爱心。有时候,我们也和老师抢时间,试图捷足先登,给老师一个“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惊喜。但是,王老师肯定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整个初一年级,同学们一直享受着夜晚被老师送离学校的幸福。尽管到了初二年级不再上晚自习了,可是老师依然每天送同学们离校,只不过时间改为白天,地点改作教室门口而已。
问及王立华老师,何必如此“执著”?他说,教师最可贵的一种品质是富有人性。因为只有富有人性、人情和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我之所以风雨无阻。数年如一日地迎送学生,只是想以自己的人格感化学生,让他们沐浴在人性的阳光里,感受爱的温暖与可贵。人如果生活在鼓励与欣赏中,他便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如果生活在和谐友善的集体中,他便会去爱周围的人;如果生活在幸福中,他便会有安全感,并会去相信自己身边的人;如果生活在爱中,他便会觉得世界非常美好,并会自觉去建设这个世界。
“这可是千金难买的一笑呀!”
王立华班里曾有过一个先天性“兔唇”的同学,因不能与其他同学正常语言交流而产生了极度的自卑心理,初入班级就要求落座于西南角的最后一排。他走路低着头,生怕同学看到那个令他羞愧难当的“兔唇”;他上课不发言,担心表述不清惹来大家的嘲笑。王立华观察其行为举止,发现他有着非常良好的生活习惯:文具和课本放置得井井有条,甚至连橡皮上的铅笔痕都要弄得一干二净。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习惯。再细细研究他的学生档案,发现他还有写作的特长。于是王立华断定:除了先天性的缺陷和心理上的自卑之外,他在许多方面都不亚于其他同学。随即,王立华不跟任何班干部商量,故作武断地任命其为班里的“安全保卫委员”,全面负责班级公物保护工作,并单独发给他一个红色聘书。让全班同学明显地感到班主任对他特殊的赏识与信任。那一天,他第一次笑了,而且笑得格外开心。这令王立华欣慰异常,情不自禁地道:“这可是千金难买的一笑啊!”。因为据了解这个学生的同学讲,和他一起学习生活了五六年,从来没有见过他如此开心地笑。在他的意识里,他属于“另类”,是没有资格过正常人的生活的,更不要说担任干部了。
又一次机会来了。人学不几天,是这个学生的生日。王立华与同学们一起策划,共同为他过了一个充满信任与友情的生日。这个同学已记不起自己的生日,更没有想到全班师生会给他过生日。当他走进精心布置的教室里,听着大家洋溢着真情的祝福时,他一下子激动得欲语无言,抱着老师和同学们痛哭起来。他更深地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同学们的友善。是夜,他在日记中写道:“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正常人,甚至是一个人见人伯的‘怪物’,所以极度地自卑。可是自从来到这个班级,自从有了王老师的信任、同学们的关心,我感到自己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一个和老师、同学们一样的正常人。”
这位同学的日记写得真挚感人,王立华对其修改打印后,推荐给有关报刊。结果,这篇文章在《少年天地》上发表,并得到了众多读者的一致好评。他的笑更多了,学习成绩也日渐提高,特别是写作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仅在初一年级,就在正式报刊上发表了十多篇文章,有的还被选为一些刊物的“刊首寄语”,成为中学生争相传阅的佳品。
初三毕业时,因为成绩突出,这个学生应邀到临沂市人民广播电台“校园之声”做热线,向全市听众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并即兴回答听众的问题。王立华真是又喜又忧:这是提升其自尊的一次很好的机会,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面向全市听众直播啊!谁能料到人们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他口齿不清,万一引起误会,会不会刺伤他的自尊心?
直播开通之后,王立华才如释重负。这个学生非常沉着,反映异常机敏,表达也格外清晰流畅。因其直播深受欢迎,原定30分钟的节目临时延长到50分钟。真可谓反响强烈,好评如潮。
2002年教师节期间,王立华作为山东省师德报告团的成员,在由省教育厅和济南市人民ZF组织的报告会上,讲了这段感人的故事。讲到动情处,王立华激动的声音有些颤抖,泪花在他眼里闪烁。台下,鸦雀无声,不少人用手帕拭擦着难以抑制的泪水。直到今天,谈起此事,王立华还是感叹不已。他说:这位同学的自信也给了我更大的.自信,我的高扬人性旗帜的断想,由此化作一个指向明确的目的:尽可能地营造一种氛围。维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为处于“雨季”中的孩子们撑起一把保护伞,让自信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苏醒”。他说,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是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在你的手里“枯死”,而是让他们焕发起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激情;不是在你的训斥中埋葬应有的自信与自尊,而是在你的挚爱中丢弃自卑与自悲;不是在你的“教育”中对未来迷失方向,而是在你的指引下对前景充满憧憬。
但让一个有生理缺陷的学生走向自信还要有一个底线,那就是班主任充分相信这个孩子可以走向成功。说及此事,王立华将话锋一转:“我们大都读过《红楼梦》吧,人们想没想到过为什么里面的女孩子都那么可爱?我想,关键是在曹雪芹的眼里,少女便是天地精英,便是本来就存在于天地间的大自然。在他看来,世上最有价值的,就是这些美丽的、拒绝名利的生命自然。她们的天性,是一个被曙光所照射的原始海洋与原始宇宙。在海洋的深处与宇宙的深处,她们洞察人间全部龌龊的眼睛与性灵。”王立华说,我就是把我的所有学生都看作是最美丽的“自然”生命,我不想让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异化。即使有的同学有些生理或心理缺陷,但那不是他的错,是大人将其固有的美丽扼杀了。所以,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生命还原成本色,让美丽回归孩子;让天真与纯情与他们结伴,让内蕴的潜质在他们那里勃发。
“我的班级名叫激情七班。”
历史上的许多大哲学家,其实都称得上是大诗人,他们要用前所未有的思想观念,去营造子虚乌有的世界。就是黑格尔这个素以概念、抽象和思辨著称的哲学家,其实也是一个大诗人。他的逻辑学在本质上与诗是相通的,就是“凭空”给世界一个“说法”。
年仅23岁的王立华不是哲学家,也不是诗人,但他那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却格外令人敬仰。他购置了上万元的书刊,几乎花尽了所有的积蓄。博览群书,尤其是爱看有思想的新书,不仅吸收其间的精华,还要加点眉批与旁批,天马行空地点评一番。他很欣赏每年完成20部大预算电影的派拉蒙影业公司首脑谢里•兰辛的一段话:“技术性的革新足以让人兴奋,但对于每个个体的生命来说,惟一重要的仍然是人性的亲近。热爱人们,热爱你所做的一切。世界上的所有技术永远无法带给你任何真正的幸福。”翻阅王立华的日记和他在全国各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你都可以看到他对人性的特殊关注,对学生的全心热爱。他说:“我讨厌矫情,只要你走进校园,看到孩子,你就会看到远离矫情的那种清纯与朴实。他们和社会上的人不一样,有的人想着如何赚钱,孩子们却想着如何获取知识与精神愉悦。于是,我便会涌动起一种激情,为能与他们共同挥洒生命而快乐。”他自豪地告诉记者:“我和同学们为班级起名叫激情七班。为幸福人生奠基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班训,让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美丽是每一个学生的口头禅。”
王立华打破班长终身制,实行值周班长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过一次“官”瘤,真正体验做“官”的苦恼与幸福。学生日常行为报告单、家校联系表。家长建议反馈表、合作互评提高表、学习实力现状分析表等等,以及激情七班十读书、激情七班师生十约定、激情七班学生干部十作风、激情七班十提倡。激情七班十忌、激情七班十无等规定,都是在人性的光照之下,师生“吃螃蟹”的结果。他们“吃”得不合传统,“吃”得离经叛道;但却“吃”得意气风发。
有人告诉王立华:“矫矫者易折。”王立华笑笑:“有失就有得,即使我失败了,也还可以为其他班主任提供一份借鉴吧”他在“固执己见”,他与学生有一个约定:激情不可灭,人性不能少,“螃蟹”坚决吃,幸福共同造。
新闻评论:一个学生就是一个课题
中国教育报  2003-08-28  本报记者 陶继新

教育科研如何进行?山东省临沂八中班主任王立华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一个学生就是一个课题。  
在山东省临沂八中班主任王立华的办公室里,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课题研究档案盒,这些都是他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所确立的科研课题。他已经将每一个学生视作是科研课题来研究。  
王立华的班上有68名学生,他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水平、思维品质等具体情况,征得学生的同意后,为每个学生确立了一个符合该学生实际的科研课题,共设立了68个课题。而且,他还把学生也纳入研究体系,让学生和老师一起研究自己的成长。  
“这些课题都是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而设立的。”采访中,王立华对记者说。他从“聂剑如何做一个优秀班长的实验与研究”的档案盒里,为记者拿出了6万多字的研究材料,对于聂剑各种情况的前测数据、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规划设想、预期目标等,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王老师按照科研的要求来研究聂剑的成长,力促聂剑在自己的极限范围内达到最佳发展。已步入初二学年的聂剑,作为该校2001级7班的班长、校学生会副主席,已经是“蜚声全校”,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可,学习成绩在全校也是遥遥领先。  
初二上学期,王立华因各种原因,在校时间非常短,就在班主任不在校的情况下,聂剑经常代班主任出席班主任会议,发课本,组织全班同学备战期中抽测、秋季运动会、迎接各学校的参观等,他均圆满完成了任务。王立华还为马国力同学设立了“马国力学习超高效策略的开发研究”。因为马国力身体状况不佳,一个学期经常有几个星期不能上课,最长的时候多达两个月。王老师和马国力一起,已经开发出了3万多字的适合马国力学习的预习、听课、复习、自学、考试等学习策略。尽管马国力每个学期总要落下不少课程,在校学习的时间比一般的学生短,但马国力的学习成绩照样在班级、全校遥遥领先,每次考试都能进入年级“学习十佳”,有时还能高居榜首。  
由于科研课题确立到了每个学生身上,经过前测、可行性分析、帮辅策略的论证等,王立华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水平等情况了如指掌,在帮、辅、引导学生时,就有了很大的针对性,给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最合理的发展方向和途径,而学生自己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也研究老师为自己的成长所确立的课题,学生便能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新的自我发展,均能实现自己中学这个年龄段独特的生命价值。
2007年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进展综述
山东省临沂八中  王立华

摘 要:尽管班主任工作制度在国内确立已多年,但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门独立学科进行自主研究起步较晚。在不长的探索时间里,国内的班主任工作理论从无到有,体系逐渐走向完善,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班主任工作理论。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2007年的理论研究又凸显了一些新的特点,为国内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建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进展综述,空前重视,实质性突破,

2007年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改革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形势背景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出现了许多鲜明而独特的内涵。自从1942年正式设立“班主任”这一岗位以来,2007年的理论研究的实践层次与理论水平均达到了历史新高。
一、理论意识:对理论研究的空前重视
(一)专业平台的探讨力求更系统、更科学
作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的专业平台,《班主任之友》与《班主任》都从栏目设置上进行了科学调整。《班主任》按照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体现形式系统地分为“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等近20个栏目,全面地推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这体现了理论研究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本质的本真要求。《班主任之友》从整体上分为“教之思(侧重基本理论的探讨)”“教之行(侧重实践经验的总结)”“教之趣(侧重工作情趣的挖掘)”三大栏目,每个栏目下面又分出一些子栏目。这样设计,使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性思考、对班主任的实践经验的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情趣等三个范畴在逻辑上完整地联为一体。
(二)教育类权威报刊的专辑、专栏或专版关注
2007年,一些教育类权威报刊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出专辑、辟专版或设专栏予以探讨,有些报刊还专门针对一些热点问题、现象设专栏刊登观点并不一致的文章进行争鸣。如《人民教育》在第15—16期推出了“班主任工作策略”专辑,分“理念篇”“班级篇”“艺术篇”“师爱篇”介绍了安徽省安庆市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中国教师报》《德育报》《现代教育导报》分别设立了“班级在线”“您好,班主任”“班主任”版;《中国德育》在第9期推出了《班主任专业化制度建设的校本实践》等几篇文章对“班主任专业化”给予了关注;《上海教育科研》在第11期设“专题探讨”栏目推出了《班主任——一种事业的追求》《班主任的尴尬使命》等观点并不一致的一组文章。
(三)基本原理研究热的再度兴起
基本原理研究热最初出现在国内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的移植、草创时期。2007年,一些理论者对基本原理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出现缘由。当前,学校教育制度与学校状况导致学生行为管理与个别指导的真空,从而促生了学生行为管理与指导责任制;在级任教师制、指导制、导师制等制度的沿革后,国内设立了班主任这一岗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国内特有历史时期的独特产物,出现和存在都有历史性。
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功能定位。对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功能,2007年的理论研究给予了重新认定。(1)怎么强调班主任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在《人民教育》发文指出,中小学班主任的素质如何,他们开展工作的效果如何,关系到整个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关系到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怎么强调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都不过分[ii]。(2)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的主业。“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既有严肃的科学性,又有现实的针对性[iii]。(3)班主任是素质教育最前沿的实施者。班主任是素质教育最前沿的实施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学校千头万绪的工作,都需要班主任点点滴滴地去贯彻和完成[iv]。
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规划。班级的性别文化、和谐班级建设、学生教育本土化等新领域的研究结果在2007年不断见诸报端。如有论者认为,班级环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整体系统,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应从班级人际环境的创设、班级情感环境的创设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v]。有论者认为,整体网分析可以描述网络成员的整体性关系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是研究学生人际关系并据此对其进行关系管理的最新范式[vi]。
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推进策略。2007年,论者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推进策略的有了新的关注视点。(1)用教育智慧推进日常工作。由于新问题、新现象不断出现,而日常工作又烦琐、细致,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智慧的生成,如有论者在《班主任实践智慧操练》[vii]中列举了一些日常工作的常规工作内容,并设计了近十种闪烁智慧光芒的解决策略、方法。(2)班主任工作信息化的建设。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大规模地走进班主任的工作时空。2007年的探讨还对班级博客的运用给予了足够关注,认为班主任应使博客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实现家校配合的中介、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学园[viii]。
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发展去向。2007年的理论研究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去向做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价值判断。(1)随着班级管理性质的转变,可以拓展这些研究领域:个体在班级中的发展机制、班级形态和班级发展机制、学生发展需要和班级教育改革、学校系统变革结合起来[ix]。(2)班级设置生态化要求越来越高,班级教育的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班主任工作的水平要求日趋专业化,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日趋多元化,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日趋信息化[x]。(3)教育和社会高度进步、发达的时候,必将是班主任使命终结的时刻[xi]。
(四)著书立说的潮流涌起,理论著作大量涌现
2007年,新出版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方向的理论书籍大量涌现,笔者在2008年1月6日用百度搜索引擎,先后输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出版社”“2007”等字样后,在0.038秒的时间内就找到了约11万条信息。这些理论书籍有的侧重于纯粹的理论建构,有的侧重于实践经验的提升。在这些理论著作中,结合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训热的需求,出现了大量的冠以“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材”字样的著作,如《今天,怎样做班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分学段编写)、《初中班主任工作精彩案例》(开明出版社,唐为民等编)。
二、理论内容:理论探讨新领域的不同层次的涉及
(一)班主任任职资格机制的理论假设
200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颁行后,赋予了中小学班主任以专业形象。因此,班主任任职资格的取得机制也相应地提上了2007年理论建构的日程。(1)国家意志层面。加快班主任资格证书制度、班主任培训机构认定制度以及班主任培训课程鉴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xii]。(2)基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层面。班主任资格证的取得要综合考核班主任人选的学历水平、职业道德水平、班级管理能力、个性特征等素养[xiii]。(3)学校层面。学校应成立班主任资格评审委员会,通过自主申报、教育管理思想陈述、班集体建设方案设计、班主任专业成长成果展示、家长和学生及科任教师评议等规定程序,组织开展班主任资格评审工作。[xiv]
(二)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冷静思考
专业培训是2007年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一个热门话题。结合这一热点,理论者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内容进行了冷静分析。(1)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学科专业是指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的指导、与学生谈话的艺术等;教育专业是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生精神成长相关的知识[xv]。(2)培训形式。培训应由过去的行政管理为主过渡到社会化、行业化、专业化与行政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并将培训重点放在校本培训上[xvi]。(3)培训策略。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应选取实效化的组织形式,如“综合模块加菜单自选模块”“同课例不同方案设计加受训者答辩式点评”“班主任的自助培训”等[xvii]。(4)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规范班主任培训“遍地开花”、良莠不齐的状况,提高培训实效性;如何使培训真正贴近一线,成为一项常规工作,满足大多数普通班主任的成长需要[xviii]。
(三)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的多元化分析
在前期探讨的基础上,2007年的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探讨把主要目光放在了实践策略的打造上。(1)一线班主任的分析立场。班主任要在班集体建设实践中,把自身的知识经验转化为个人的教育智慧,增强专业智能、提升人格素养,促进专业发展[xix]。(2)教育行政人员的分析立场。班主任专业化需要制度的保障,制度建构应从建立准入制度、健全培训制度、完善评价制度、建立职称评聘制度等四个方面入手[xx]。(3)专家学者的分析立场。班主任要从正确认识自主专业发展的意义、扩大班主任的专业自主范围等方面选择自主专业发展的成长范式[xxi]。(4)学校管理者的分析立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必须借助校本管理机制[xxii]。这些理论文字还停留在直接经验总结和一般性描述的水平上,仍不足以形成构建严谨的理论体系的基础。
(四)对和谐班级建设的初步理解。
2007年的理论研究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构建和谐班级,是中小学班级建设的新追求。(1)缘由分析。构建和谐班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和谐社区的建设[xxiii]。(2)内涵探讨。和谐班级是学生个体和谐、生生和谐、师生和谐、与环境和谐的班级,具有团结互助、管理民主、平等公正、纪律严明、充满活力、环境整洁等特征[xxiv]。(3)策略打造。宏观上,班主任在建设和谐班级中的作用需要重新定位[xxv];中观上,要靠制度创建和谐的班级,使班级管理真正规范化、经常化、科学化[xxvi];微观上,要从和谐的师生关系建构、高雅的教育生态环境的营造等具体工作中构建和谐班级[xxvii]。这些理论文字大多是由和谐社会理论演绎而来的理论假设,研究缺乏严密、科学的规范程序,其稳定性和解释性有待验证。
三、理论方法:常规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深化运用
(一)比较研究法的有效运用
2007年,理论者把我国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和国外的学生教育工作放在一起对比研究。(1)研究对象。把大陆“班级管理”、台湾地区的“班级经营”和美国的“课堂管理”视为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xxviii]。(2)研究内容。从大陆和台湾地区对班级进行管理的不同称呼切入展开论述,结合大陆的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实际,从“学生被排斥在管理主体之外”“学生只是服务于集体存在的‘工具’”“管理手段重权力,轻策略和效益”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大陆的班级管理理念[xxix];对国内外诸种学生管理与指导的责任制度加以比较,并着重比较我国现行班主任制与俄国班主任制的异同[xxx]。2007年的比较研究,找出了国外、国内各地区关于学生教育工作的共性问题,也发现了国内各地区班主任工作的理念建构与实践范式的一些特殊问题。
(二)多学科的研究立场的选择
2007年的理论研究,各学科的研究立场的选择痕迹是清晰的。如有论者从心理学策略的建构角度阐释了新时期如何做班主任工作,并介绍了“用行为矫正法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运用群体心理效应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等几种心理学策略[xxxi];有论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对班级进行社会化管理,把现实社会中的运行机制引入到这个“样本社会”中,让学生对社会分工有初步的认识,体验时代脉搏[xxxii];有论者从企业管理经验提升班主任工作经验,并从“老板形象与班主任形象”“企业文化与班级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释[xxxiii]。站在不同学科的理论立场推进研究,有利于全方位、立体化的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
(三)实践经验升华的扎实推进
对优秀班主任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在丰富优秀班主任的个性化内涵的同时,也使其经验上升为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理。2007年的此项研究体现在三个方面:(1)有关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的刊物、著作加强了研究。如《班主任之友》分12期刊登了李镇西的实践经验;一些论著总结了一些优秀班主任的实践经验,像《班主任理论与实务》[xxxiv]一书单列了一节介绍魏书生等老师的个性化经验。(2)有的在校研究生也把优秀班主任的个性化经验作为研究方向,比如张艳薇的“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xxxv]。(3)众多班主任加强了对自己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翻开任何一本有关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报刊,很容易找到类似的总结文章,如有论者从“将班主任的工作计划以课题形式来确立和操作”等方面探讨了管理实践如何走向研究性[xxxvi],有论者结合实践提升出了中小学班委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运转模式[xxxvii]。不少班主任也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理论主张,如在《回归生命——一位班主任的生命教育实践》中,作者提出班主任工作要回归生命教育的原点。[xxxviii]
四、理论效益:理论研究难点、疑点、盲点得以实质性突破
(一)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归因与消解策略的打造
2007年的理论研究发现,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中,最为严重的是班主任的职业倦怠。(1)体现形式。主要体现为班主任的情绪低落、处事的非人性化、职业成就感低 [xxxix]。(2)出现原因。现实压力过大、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付出和回报失衡、不合理的考评制度、家庭责任转嫁于学校教育等因素导致班主任的职业倦怠[xl]。(3)消解策略。班主任要具备阳光心态,提升职业幸福感;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把班主任从大量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改班主任“兼职”为“主业”,学校要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并明确规定班主任的工作量;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新机制,改善班主任的工作待遇,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社会地位[xli];提高班主任的专业地位,增强他们的专业尊严感觉[xlii]。这些论断大多是就教育问题探讨教育问题,没有从社会大环境的营造、家长支持水平的提高等社会改造的视角来关注这一问题。因此,这对于解决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有一定的作用,但幻想它能“包打天下”解决全部问题是不现实的。
(二)班主任整合学科教师教育力量的机制建构的回答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负责人,本应负责管理学生和任课教师,实际情况却是班主任管理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去管理任科教师可能会招致任科老师的反感乃至反对。对此,不少理论者积极寻求变革思路。(1)应从意识转变上进行呼吁,号召任课教师把学科知识上升到人生意义的层面,担当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任务,做学生的人生导师[xliii]。(2)学校要改变现有的教师评价制度,回归班主任的“主任本色”,授予并落实班主任管理任科教师的权利,并将学科教师的评价和班级整体表现融合起来[xliv]。
(三)“班主任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推出
实用思想一直伴随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建构,2007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建构也有这种探讨愿望,并形成了数量可观的“班主任版”心理健康教育理论。(1)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首先,在“应试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关注的是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其次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在急剧变化时期,容易出现不正常心理;再次是社会竞争和升学带来的巨大压力[xlv]。(2)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学生常见的精神疾患有抑郁症、多动症、焦虑症等[xlvi]。(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课堂实施:中小学班主任要从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挖掘、教学模式的建构、教学方法的艺术化等方面系统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xlvii]。班级辅导: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中,论者从基本方法、基本途径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班级日常实施[xlviii]。本土化实施:民族地区的学校面对各种文化的碰撞,要结合本民族、本地实际引领民族学子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xlix]。这些“班主任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简便易行,有效地满足了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匮乏的迫切要求。
(四)“班主任专业化”争执的合理解决
2007年,“班主任专业化”的探讨出现了争论的局面,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班主任专业化能不能立得住”这一元问题的认识上。(1)能立住。典型观点是走向班主任专业化,符合教育职业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需要[l];班主任专业化是学生精神健康发展的要求,是教师发展的追求,是转变班主任队伍现状的需要,是优质教育的呼唤[li]。(2)立不住。典型的论调是“所谓‘班主任专业化’,正是从把‘教师专业化’人为地窄化为‘某种课程专业化’倾向中派生出来的遐想。这种片面的专业化,以‘专业’为诱饵,把辛勤劳动的中小学教师引进牛角尖,各自‘在螺狮壳中做道场’。”[lii]之所以出现争执,是因为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一样:一些远离一线的教授、学者从本质规律上来探讨“班主任专业化”不成立,换言之,他们追求的是学术逻辑上的不成立;而一些基层实践者则从现行教育形制下的班主任工作需要专业化,有存在的社会与历史时空,他们追求的是现实需要上的成立。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争论,存在理论依据需要整合的欠缺:理论依据需要形成整体性,不是一星半点;运用各种依据要有自己的核心主张,依据能支持自己的主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后,尽管没有形成书面的统一意见,但关注班主任专业化探讨的论者达成了共识:班主任专业化应建立在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班主任应该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径;班主任的素养应该达到专业化的境界。

陈桂生.班主任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ii] 陈小娅.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J].人民教育,2007,(23).
[iii] 魏永田.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的主业[J].天津教育,2007,(5).
[iv] 中国教育报记者.班主任:说爱,不容易[N].中国教育报,2007-1-22(3).
[v] 田友谊.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2).
[vi] 高中建等.整体网分析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基于一个案例的解读[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
[vii] 陈爱苾.班主任实践智慧操练[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 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viii] 袁孝保等.校园博客:班主任工作的新伙伴[J].中国教育学刊,2007,(3).
[ix] 李伟胜.试析教育管理学视角的班级研究[J].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7,(1).
[x] 王立华.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7,(5-6).
[xi] 王培峰.班主任的尴尬使命[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xii] 王立华.班主任专业化:工作范式的转型[J].教育管理,2007,(3).
[xiii] 丁中秋.从班主任案例研究中汲取教育智慧[J].基础教育,2007,(4).
[xiv] 江兴代.班主任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J].人民教育,2007,(15-16).
[xv] 任国平.让班主任成为精神成长的关怀者 [J].人民教育,2007,(11).
[xvi] 张岚等.培养有智慧的班主任[J].人民教育,2007,(10).
[xvii] 武俊秋等.班主任专业培训有效形式探讨[J].人民教育,2007,(7).
[xviii] 白宏太.关注班主任的生存状态——由2007年班主任培训热说开去[J].人民教育,2007,(24).
[xix] 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的载体[J].班主任之友,2007,(2).
[xx] 杨连山.班主任专业化需要制度保障[J].班主任,2007,(11).
[xxi] 杨连山.班主任要坚持自主专业发展[J].班主任,2007,(2).
[xxii] 陆芳.校本管理:为班主任开启一扇成长之窗[J].小学德育,2007,(5).
[xxiii] 傅兆兰.和谐班级:班级管理新追求[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xxiv] 傅兆兰.和谐班级:班级管理新追求[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xxv] 曹流咏.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中班主任的作用[J].甘肃教育,2007,( 14).
[xxvi] 王顺双.构建和谐班级制度的理性要求[J].班主任之友,2007,(4).
[xxvii] 武正尚.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班级[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
[xxviii] 李伟胜.试析教育管理学视角的班级研究[J].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7,(1).
[xxix] 王本余.从两个定义反观班级管理理念[J].班主任,2007,(4).
[xxx] 陈桂生. 学生管理与指导责任制度比较[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xxxi] 董奇等.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学策略[J].人民教育,2007,(20).
[xxxii] 姜红.班级社会化管理的探索[J].班主任之友,2007,(1).
[xxxiii] 吴志平.借鉴企业管理经验经营班级[J].班主任之友,2007,(7).
[xxxiv] 田恒平.班主任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xxxv] 张艳薇.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xxxvi] 周耀威.让班主任走向研究性的班级管理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8).
[xxxvii] 屈凯.中小学班委会的自我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9).
[xxxviii] 王立华.回归生命——一位班主任的生命教育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xxxix] 提秀雷.班主任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J].班主任之友,2007,(3).
[xl] 冯心怡. 四川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7-1-22(3).
[xli] 贾传利.班主任自我减负的几点做法[J].班主任之友,2007,(12).
[xlii] 白宏太.关注班主任的生存状态——由2007年班主任培训热说开去[J].人民教育,2007,(24).
[xliii] 刘彭芝.一个中学校长的德育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7-8).
[xliv] 周彬.班主任的“主任角色”与“管理之道”[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xlv] 艾翠玲.班主任要成为称职的心理咨询员[J].素质教育论坛,2007,(4).
[xlvi] 汤新华等.中小学生常见精神疾患案例[J].班主任,2007,(10).
[xlvii] 张嘉玮.中小学班主任怎样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3).
[xlviii] 傅宏.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操作[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xlix] 尔杰草.对现代教育与民族学生“理性自我”构建的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l] 王桃英.走向班主任专业化[J].班主任,2007,(1).
[li] 王在勇.再谈班主任的专业化[J].当代教育科学,2007,(5-6).
[lii] 陈桂生.班主任专业化质疑[J].教育参考,2007,(8).

注:该文已在《班主任之友》2008年第5期发表。
大众网临沂3月14日讯 (记者 李龙 实习生 尹丹 通讯员 刘学军)3月5日,《山东教育报》公布“2011山东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罗庄区临沂光耀实验学校副校长王立华荣膺这一称号。    王立华热心于基础教育研究,在班主任工作、教师专业成长、写作教学三个领域尤为突出。他发表的理论文字具有原创特点,提出的“回归原点做教育”“教师日常成长追求‘关键一跃’”“给学生推荐个性化学习模型”“确定学力测量工具”等主张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他出版著作5部,发表的文章中,有8篇被国内学术权威机构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他的研究、实践曾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小学管理》等报刊、媒介多次报道,曾作为《班主任之友》《班主任》《教育文摘周报》等报刊的封面人物予以宣传。他还曾被评为山东省2006年年度教育创新人物、《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作为教育部2007年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辅导教师、2009年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主讲教师、2011年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特聘导师、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他先后应邀到全国各地做专题讲演近600场。







《班主任兵法》作者万玮:一部"兵法"闯"江湖" 2010年04月02日  作者:计琳 徐星   来源:中国教育报
  【因为写了一本《班主任兵法》,6年前,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教师万玮一炮打响,在全国基础教育界获得广泛关注,被网友形容为“红遍全国班主任圈这个‘江湖’”。
  也是因为《班主任兵法》,6年来,年轻的万玮遭遇了来自各方的种种争议,包括名师李镇西在内的不少教育工作者对其用“兵法”“对付”学生的做法提出了强烈质疑。
  从初出茅庐的迷茫与挣扎,到理性反思后的初尝胜果,再到深刻反省后的重新出发,6年中,万玮始终没有放弃对班主任工作的探索。
  从《班主任兵法2》到《班主任兵法》(修订版),再到今年5月即将推出的《班主任兵法3》,每一次总结与反思带给他的都是“质”的飞跃和“心”的升华。
  这段不同寻常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一位年轻班主任的不懈追求和成长蜕变,也记录着年轻一代教师所共有的彷徨与坚守,激情与梦想。】
万玮:一部“兵法”闯“江湖”
  ■本报记者 计琳 实习生 徐星
万玮与学生 李立基 摄
万玮在图书馆
  再见万玮,他依然戴着细框眼镜,依然有着温和嗓音,依然透着浓浓的书卷气。但与6年前初露锋芒、年少气盛的他相比,今天的万玮显得更为理性、平和。从成名到成熟,万玮经历着成长的烦恼,也体验着成长的快乐。
  “耻”字当头思“兵法”
  就像从未想过自己会因班主任工作走红全国一样,14年前的万玮也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教师。
  那一年,就读复旦数学系的万玮成为“友邦—复旦精算中心”的第一批毕业生,握有“北美精算师证书”、“优秀毕业生”等名头响亮的“敲门砖”,但他终究没有接过太平洋保险公司总裁亲手递出的“橄榄枝”。
  改变万玮选择的是一次偶然的市场招聘会,在那个会场上,他遇到了当年享誉全国的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冯校长邀请我去他的学校参观,用自己珍藏的上好龙井款待我,与我畅谈他的教育理想。”说起这些情形,万玮依然激动,“对于初出校门的我来说,冯校长的礼贤下士和教育激情带给了我极大的触动,这种感觉在外资公司是无法感受到的。”
  也是在那一年,冯恩洪的建平教育集团创办了上海平和双语学校,并诚邀万玮加入。“我几乎没有犹豫就走进了平和,我喜欢学校,当时我想,一个人一生中能有机会参与一所学校的创办,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然而从教之路并非如万玮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名牌大学的文凭在做好教师这一问题上不起决定作用。”万玮说。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讲课时,他用10分钟就讲完了全部的内容,然后愣在那里想“那么点简单的内容怎么可能要讲40分钟”这个问题。
  更令万玮措手不及的是随后接手的班主任工作。学生进入初中后逐渐表现出心理上的叛逆,特别是一些男生开始调皮捣蛋。全班40名学生,有30个小霸王似的“大金刚”。班里“烽烟不断”,万玮手忙脚乱。
  一天,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点名批评了万玮带的班,羞愧无比的他事后几乎是含着泪向全班学生倾诉自己对他们的友好和奉献。本想以情动人,但有两个男生的表现却让万玮至今难忘。他们斜坐在座位上,脸上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一名男生还嬉笑着说:“万老师,你就别再说了,我们知道你是为我们好,但我们就是要和你对着干!”这句话像惊雷般震得万玮愣在那里,嘴巴张了又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结果很容易预料,由于所带班级成绩差、纪律差,还经常出事,万玮被学校撤去了班主任的职务。
  撤职,这对一贯自视甚高的万玮而言无疑是晴空霹雳,他甚至一度怀疑天生性格内向又缺乏管理经验的自己能否胜任教师职业。
  值得庆幸的是,在感到极度耻辱的情况下,万玮选择了坚持,选择了自我剖析和自我反思。
  “那一两年时间,我是在反思中度过的。我苦苦思索失败的原因,不断分析为什么学生明知我对他们好还要和我作对。我回忆自己和学生交往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再假设如果从头开始我究竟应该怎么做、怎么说。”万玮说。
  在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和总结后,他像闭关修炼后的武士一样,期望“出山”。正好一届学生带完,校领导感动于他的积极态度与反思精神,让他回到六年级重新做班主任。
  令万玮欣喜的是,这个班级他带得很轻松也很成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他不再有失控的感觉,而是逐渐体会到了带班的快乐。在此基础上,他继续不断思考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如何处理困难情境等。回首那段日子,万玮笑着说:“学数学的人,通常都会一题多解,我就是这样的,总想在几种做法中选择最佳的一种。”
  因此,他思考解决问题的一切可能性,分析总结导致学生转变的一切原因,并将这些想法和经验以网络日记的形式,发表在班主任圈内很有名的“K12班主任论坛”上,起名“平和秘籍”。该系列文章在论坛上一经贴出,就引起热烈反响。许多网友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老师用赞赏的、崇敬的、好奇的回帖表示着他们对万玮的支持。
  联想到平时喜欢看的《三国演义》以及古代兵法,万玮趁热打铁地将班主任工作经验与兵法相结合,写下了《班主任兵法》,成为“K12教育论坛”点击率最高的帖子之一,并最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
  《班主任兵法》中,除了有他总结出来的与兵法相结合的为师之道,也记录了很多他亲历的教育故事。在“一立千钧”中,万玮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为了解决学生自修纪律差的问题,他强忍怒火,在学生面前进行自我批评,并惩罚自己当众站立半小时,独特的教育方式使所有学生受到震撼。此后,班级的课堂纪律不再成为问题。“围而不打”讲的是面对经常带领女生和老师作对的“女大王”,他“内紧外松”、“围而不打”,将其身边意志较弱的同盟者“各个击破”,最后令“女大王”主动认错……
  许多老师在读过《班主任兵法》后感叹:“我怎么就没想到这样做呢?”而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室教研员、多年研究班主任工作的欧阳书伟看来,万玮以全新的管理理念、真实的场景再现,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工作模式,大胆运用长期阅读积累的兵法理论,用一套又一套令同行惊讶不已的高招解决了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
  《班主任兵法》火了,万玮也一雪前“耻”。6年中,这本“兵法”已重印15次,销量近20万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成为近几年国内最畅销的教育类书籍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46:07 | 只看该作者
反思“兵法”强“内功”  然而,随着《班主任兵法》的畅销,各种争议也接踵而来。名师李镇西专门在网上发帖,直言:“班主任需要智慧,需要艺术,需要策略,需要谋划,但不需要‘兵法’!千万不要以学生为敌,哪怕是无意识的。”主要从事班主任工作研究、现已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的王晓春还专门开了一个“评《班主任兵法》”的系列帖子,逐条批评书中的观点。不少网友甚至发出这样的质评:“你对学生‘以毒攻毒’,学生不可以‘以牙还牙’吗?”
  严厉的批评让万玮又一次落入“谷底”,几乎有了放弃写“兵法”的念头。是身边同事和网友的鼓励,给了他重拾信心的勇气,不服输的他又一次选择了在挫折中反思,在反思中崛起。
  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万玮想起了全国德育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毛蓓蕾。“毛老师的宽容和博大让我印象深刻。”万玮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当教师时,毛蓓蕾老师来听课的情景,“她一边皱眉,一边在本子上写着什么。课后我紧张地等待着她的‘训斥’,可是毛老师一点没有批评和责怪之意,她说‘你刚开始上课就能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接着和我一起分析了课堂教学的一些细节,并送了我一本《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这本书一直放在万玮的案头,不知被翻阅了多少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毛老师并非不懂这些‘兵法’,但是她没有直接用于学生,而是将这些‘术’融入了她对学生无尽的爱中,这是‘道’的力量,是教师人格的力量。”
  《班主任兵法》出版后近两年的时间里,万玮逐渐从最初的兴奋、激动变得平和、理智。更重要的是,他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我对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兵法’博大精深,内涵深远,我最多只是掌握了一点皮毛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兵法》不能说是一部很成熟的作品。”万玮说。
  2008年,《班主任兵法2》出版,万玮以日记体方式,记录了一个特殊的初三班级短短28天里的28堂奇妙课程。2009年,《班主任兵法》出了修订版,对于原版中的一些极端观点和表述,万玮一一作了修正。一些细心的读者对此给予了肯定与好评。
  “《班主任兵法》曾让我激动,让我兴奋,也让我成长。重读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5年前的自己,年轻,有冲劲,敢于冒险。就好像成长中的学生总是要犯错一样,我相信,这种错误本身也是充满价值的。”万玮说。随着对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深入,他开始意识到,方法为王在教育领域并不总是正确,方法背后的价值取向更加重要。换句话说,有些方法,短期有效,长期来看,可能会有副作用,甚至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曾经有一位网友在质疑这本书时引用过《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当初我还不服气,认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我明白了,如果我的眼光总是盯着那只老鼠的话,我已经走入狭隘。”万玮说,“聪明地做班主任工作和智慧地做班主任工作有着本质区别,这种区别就在于老师对学生、对教育爱的程度。”
  于是,万玮开始“拉长焦距”、放眼长远,在关注学生当前表现的同时,更多思考他们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他开始不再拘泥于一得一失,学会宽容;不再功利,让自己的眼界变得开阔。当再次遇到批评他的人时,他不再与之争辩,而是认真思考其批评话语中的合理成分。
  经历了思想上质的转变,万玮对“班主任兵法”有了新的理解。
  同样是针对学生偷懒、不认真完成作业的问题,在第一本“兵法”中,他用的是“倒转乾坤”之计:对不认真做作业的学生不直接点名批评,而是先让做得好的学生站起来,当有些没做订正作业的同学还坐在位子上幸灾乐祸时,忽然让站着的同学坐下,叫坐着的同学站起来。对比强烈、生死两重天般的体验让学生印象深刻,之后这些学生大都能认真做作业了。
  而在《班主任兵法2》中,面对类似的学生问题,万玮有了不同的做法。他给学生讲述了几位名人的故事:曾国藩天赋不高,但从小刻苦读书,常常读书读到很晚,连想等他睡觉后再入室偷东西的贼都等得不耐烦了。勃朗特三姐妹的“天才”弟弟不能吃苦,终生碌碌无为,而三姐妹不怕艰苦与辛劳,都写出了不朽名著……讲过故事后,不用万玮进一步阐释,学生自己就从故事中悟出了“聪明是条件,勤奋才能成才”的道理。
  “如果只是对学生进行强制规定,虽然他们也可能遵从,却不一定是从心底愿意的,效果往往不好。”万玮说。
  反思是痛苦的,但也正是经历了这种痛苦,万玮的“兵法”渐渐超越了教育的技巧层面,开始探索如何唤醒美丽的人格和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46:30 | 只看该作者
 “兵法”有形爱无境  万玮曾这样调侃自己:“我没有好的口才,没有俊朗的外表,好在头脑还算灵活,观察还算敏锐,于是我开始研究学生、研究方法,结果在这条路上一不小心走了很远。”
  然而采访越是深入,记者越是发现,万玮拥有的并不仅仅是聪明的头脑,总说自己没有做教师的天赋的他,有着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班主任的许多好习惯。
  万玮每天有两项不可废弛的必修课,那就是阅读和写日记。每天回家,他都会花上两三个小时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最多的时候,他平均每天要在电脑里输入7000多字的日记。
  在万玮的电脑里有两个文件夹,一个记录一些稍纵即逝的想法与观点,另一个则收录了很多文摘。万玮说:“这些小文章就好像我做教育工作的资源库。”
  他还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有做摘录笔记的习惯。在读中学时,就曾经有好几个剪报本。做老师的最初几年,他仍然坚持读到好的文章就剪下来保存,定期翻看,往往会有新的收获。
  有一次,万玮上课时发现不少学生开小差,提醒他们好几次都不奏效,突然想到不久前读过的一个故事,于是索性停了下来,用几分钟跟他们讲了这个小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集中注意力的道理,学生们听得特别专注,讲完之后,他无须解释,学生们便明白了他的用意。接下来的半节课,学生们都很认真,几乎没有人再开小差。万玮从中受到启发,从此便热衷于收集这样的小故事,并且尝试着在教育的过程中使用它们。《班主任兵法》系列的陆续出版也得益于这些经年的积累。
  面对拘谨、内向的学生,万玮又想出了给学生作业本留言的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孩子讷于言,却敏于文字。当我留言的时候,他们会在作业本里夹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上一段话,作为对我的回复。有些回复让我特别感动,特别温暖。” 万玮说。
  学生林巧在给万玮的信中写道:“每一次我们班参加篮球或足球比赛,其他老师都不会看,唯独您会看,还不时帮我们加油助威。您经常在课上给我们讲一些小故事,既幽默又富有寓意,我们每一次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前几天您那一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唱得让我们佩服极了,您总是给我们带来惊喜……”
  学生谢舒青记得:“万老师给我的第一篇评语就让我有些吃惊,他没有像一般数学老师那样写一些套话、老话,他努力地找寻我点滴的优点与进步。”在她眼里,万老师是严厉的。“但他很少发脾气,他通常会神色凝重地走进教室,一言不发,然后告诉我们他看到我们的行为很难过。每到这时,犯了错的我们都会很‘痛恨’自己的行为。”在她看来,万老师也是可爱的。“他会和我们一起背书,会在讲了一个冷笑话时独自哈哈大笑,会为我们做‘勇气测试’,会给我们读名人故事。”
  因为要回复这些留言,万玮总在找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机会。多年来,每次作业本发下来,学生们也都会在第一时间翻看,有时,还会好奇地打开同学的作业本,看看万老师给他人的评价是什么。时间长了,留言成了沟通师生关系最好的桥梁。
  学生荣雨告诉记者,“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都会翻开日记,看看万老师的评语,然后告诉自己,万老师对你那么信任,你可不能让万老师失望啊!”在初三毕业的时候,荣雨和同学们苦于不知要如何表达他们对万老师的谢意,冥思苦想后终于想到了寄托祝福的千纸鹤。“我还记得那天您看到这些千纸鹤之后激动的表情……其实您走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时,我们正悄悄躲在旁边的化学实验室里‘监视’着您呢!”看到荣雨在作业本上的“揭秘”,万玮的眼眶红了。
  正是这样不断地阅读、反思、交流、积累,才有了万玮创作“兵法”、反思“兵法”、修改“兵法”的水到渠成。
  如今,万玮担任了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助理兼教务处主任,开始承担起更多的行政管理工作,但他始终放不下的还是班主任工作。在他开设的班主任工作室里,他为老师们订下了与对自己同样严格的要求:参加班主任工作学习期间购买教育类图书每月不少于1本;积极拓宽视野,阅读其他图书每年不少于6本;养成定期撰写教育日志的习惯,每周不得少于3000字。他的同事丁雁告诉记者:“他总是要求老师们写博客,大家有时会叫苦,但事后想想水平确实是这样被他‘逼’出来的。”
  “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单纯地使用‘兵法’不会有长久的效果,提高自身修养,增加人格魅力才是根本之道。”万玮说这是他做了多年班主任后悟出的道理,希望与更多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5 22:19 , Processed in 0.13467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