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162|回复: 19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线批判性思维专题研修营(第1期)--【管季超工作室】友情转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0:3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国首次批判性思维专题研修开营啦!



来吧!来吧!
让批判性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迸溅!
来吧!来吧!
让批判性思维的火把在教育的夜空点燃!
全国首次批判性思维专题研修
开营啦!








第一线
批判性思维专题研修营(第1期)
主办:《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成都问对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承办:成都市草堂小学
研修时间:201528日—12日(27 日报到)
课程大纲

主题一:
我们不培养头脑空空唯唯诺诺的“群众”——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主题二: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批判性思维与文本解读

主题三:
引蛇出洞、一路追魂、左右互搏、弹指神通——批判性思维与课堂对话

主题四:
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清你的课——批判性思维与教学设计

主题五:
批判性思维实战演练

研修形式:
主题讲座、案例研讨、唇枪舌剑、角色扮演、现场还原、多元考核

主讲教师

魏勇
著名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十一学校枣林村书院院长,2014中国年度新锐教师。视野广阔、思维缜密且极具穿透力。网名刘支书助理,有多篇名文在各大教育论坛流传。著有《用思想点燃课堂》。
范美忠
都江堰光亚学校高中文科教师兼成都华德福学校高中历史教师。在某个特别的时刻用极具批判性的身体语言演绎了一个“批判性”的神话。知识底盘厚实,逻辑力量强劲,著有《民间野草》。
学术主持
王艳芬
《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主持《杜郎口中学的课不是好课》等多个重要专题的策划制作。
学术顾问

李玉龙
国内著名教育媒体人,《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主编。第一线卓越教师黄埔军校创办人
第一线卓越校长黄埔军校创办人。在课堂教学、教育写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等领域均有原创性突破与构建。
学员准备:

1.建议阅读《罗伯特议事规则》《笨蛋!重要的是逻辑》《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等相关书籍。
2.请准备一到两个有意思的教育教学案例(如能成文最好),以供现场分享评点。优秀案例将刊发在《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
费用:1800/人(不含食宿费,食宿请自理)
人数:限额招生100





报名须知:

请在130日前将姓名、性别、单位、职务、手机、QQ等报名信息发送至信箱:diyixian_yx@163.com
咨询电话:18980032123(编辑部)  13881768917(许老师)
因名额有限,为确保学位,请提前将研修费用汇至以下账号:
开户行:渤海银行成都分行
名:成都问对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号:2000 1407 5200 0130
途:“批判性思维专题研修营”研修会务费。
个人汇款请汇:
名:李玉龙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市第八支行
号:6227 0038 1401 0256 703

特别说明:

汇款后务请来电或短信告知,确认收到款项后在报到时统一开具发票。


报到事项:

2015年27日全天在成都市草堂小学报到(成都市浣花南路180号),晚上6点以后到达的老师可以在8日上午9点正式开课前报到。

周边住宿参考:

1.成都博今酒店(成都市青华路牧电巷2号,距草堂小学约500米)
电话:028-82828066
2. 成都新通惠酒店 (成都市青华路15号,距草堂小学约500米)
电话:028-87396001
3. 成都浣花启明宾馆(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北路1号,距草堂小学约700米)
电话:028-87499999
4.草堂明月酒店(成都市青华路35号,杜甫草堂北大门旁,距草堂小学约800米)
电话:028-65023333
学员可自行选择酒店,网上或者电话预订。






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号:gjcjssh3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0:37:43 | 只看该作者







十年来,我们一直心怀理想!


欢迎订阅2015年《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

邮发代号44—72
(因江西报刊发行局错把刊名发成了《读写月报语文教育》,所以请各位朋友认准邮发代号订阅即可。)

每期8元,全年96元。


强烈建议:直接通过杂志社订阅,收杂志更快更稳。
(通过邮局订的订户会比在杂志社直接订的晚收到至少一周,因为杂志在成都印刷出厂后,要先发到江西南昌《读写月报》杂志社,然后再由南昌市邮局发往全国各地,如果在成都的杂志社直接订,就少了这个中转环节。)

订阅办法:

1.淘宝“问对书店”预订链接: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686.1000925.1000774.19.mrXWLS&id=41320358936

2.杂志微店开通,手机轻松下单:


http://wd.koudai.com/item.html?itemID=264474111&wfr=qfriend

3.其次可以通过银行转账

户名:李玉龙
账号:6227 0038 1401 0256 703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市第八支行会计科

请您一定在转账后
发邮件(xjymzz#126.com,请将#转换为@)
或电话028-85234326
或电话、短信18980032123
告知您的汇款时间、金额和订购份数、姓名、详细地址、联系方式。

4.邮局汇款(全年96元)至: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晋吉南路146号交大庭院10栋2单元3A
李玉龙收  
邮编:610045
请一定在汇款单附言栏内填写详细地址、收件人及联系方式。






各位《读写月报 新教育》的新老订户朋友:


我们刚刚得到消息,在今年杂志征订工作中,江西报刊发行局把《读写月报 新教育的刊名错发成了《读写月报语文教育》,但邮发代号不变,还是44—72
为避免误会,特发此通知,请朋友们订杂志的时候认准
邮发代号44—72
即可订阅《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
感谢您长久以来的关注和支持!
《读写月报 新教育》编辑部
2014年10月24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e8a680102vfir.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e8a680102vfir.html
木棉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mN8Wsww2tvSe64ha7HA_X8AR_6g0m7LArblYOhXdZ3x8NVJ9pob89pMKGOIUNJmBQEXx_QKHuSnU2IlLqicXa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mN8Wsww2tvSe64ha7HA_X8AR_6g0m7LArblYOhXdZ3x8NVJ9pob89pMKGOIUNJmBQEXx_QKHuSnU2IlLqicX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0:38:29 | 只看该作者
      曲水流觞的浣花溪,文韵千年的杜甫草堂,葱茏恬静的万树园……依傍于斯,相融于斯——青羊区草堂小学就坐落在这风光旖旎的锦城之西。



      一所飘溢书香的学校 
  一所流淌诗歌的学校 
  一所倡导活动的学校 
  一所崇尚锻炼的学校
  学校始建于抗战初期的1937年,六十余年风雨于自然与人文之间成就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清雅幽静的治学环境。草小人以诗为犁,耕耘桃李千红万紫;以诗为基,把“教师的敬业是孩子的希望,学生的快乐是教师的幸福,家长的满意是学校成功”作为共识,深化“教育从尊重开始”的学校教育服务理念,尊重草堂文化,尊重杜诗文化,尊重孩子,尊重家长,尊重教师。洗却铅华,求真务实,于朴素中彰显风华,于平凡中追求卓越。近3年学校受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表彰300余项次。先后取得了“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示范家长校”、“成都市红领巾示范校”、“全国十五课题德育实验先进学校”等殊荣。

“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校风示范校”、“成都市示范家长校”、“成都市红领巾示范校”、“全国十五课题德育实验先进学校”等殊荣。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开设习惯连锁店,旨在养成学生良好行为,激励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帮助孩子养成成就一生好习惯。孩子们通过为自己的“习惯充值卡”充值的形式,以订、争、评、奖四个争创环节,以校级、班级、个人三级评价,家庭、社区两方督促的机制来保障争创活动的成功开展。每学期经过考核争创到三个好习惯就可以申请为一星会员,以此类推,二星、三星直至终生会员,孩子们在争星升级中不断培养好习惯,不断奠定自己的成长基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习惯连锁店的运行,如春风拂面,唤醒了孩子们内在的原动力,让每一个孩子在努力付出中,完善自我、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成都市草堂小学,沉醉在草堂文化厚实温情的怀抱中,沐浴在青羊教育锐意进取的和风里。
  与草堂有缘,因诗歌结缘,一切记忆,在这份恒远留痕的诗缘中,如一片轻舞飞扬的金色银杏叶,悠然翩跹……



http://neweducation.taobao.com/
http://neweducation.taobao.com/
问对书店




http://xnjyw.haotui.com/bbs.php
中国教研员论坛


http://www.haokoo.com/kids/1638412.html

http://www.haokoo.com/kids/1638412.html
好酷

http://chuansongme.com/n/1051354
http://chuansongme.com/n/1051354
中搜资讯




教师生活365-微信公众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18:28 | 只看该作者
罗伯特议事规则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内容非常详细,包罗万象,有专门讲主持会议的主席的规则,有针对会议秘书的规则,当然大量是有关普通与会者的规则,有针对不同意见的提出和表达的规则,有关辩论的规则,还有非常重要的、不同情况下的表决规则。
美国人崇尚自由,但美国人对待开会却是严肃认真的,美国人是会少规矩多。说到开会的规矩,世界上恐怕没有人比得上美国人的规矩大了。他们有一本厚厚的开会规则——《罗伯特议事规则》(Robert's Rules of Order)。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部由亨利·马丁·罗伯特撰写的《议事规则袖珍手册》(Pocket Manual of Rules of Order)于1876年出版,几经修改后于2000年出了第十版。

有一些细节规则后面的逻辑原则是十分有意思的。比如,有关动议、附议、反对和表决的一些规则是为了避免争执。原则上,现在在美国的国会、法院和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在规范的制约下,是不允许争执的。如果一个人对某动议有不同意见,怎么办呢?他首先必须想到的是,按照规则是不是还有他的发言时间以及是什么时候。其次,当他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时,要向会议主持者说话,而不能向意见不同的对手说话。在不同意见的对手之间的你来我往的对话,是规则所禁止的。
在国会辩论的时候就是这样。说是辩论,不同意见的议员在规定的时间里,名义上是在向主持的议长或委员会主席说话,而不能向自己的对手"叫板"。自己发言的时候拖堂延时,或者强行要求发言,或者在别人发言的时候插嘴打断,都是不允许的。
在美国的法庭上也是这样,当事双方的律师是不能直接对话的,因为一对话必吵无疑,法庭就会变成吵架的场所。规则规定,律师只能和法官对话,向陪审团呈示证据;而陪审团按照规则自始至终是"哑巴"。不同观点和不同利益之间的针锋相对,就是这样在规则的约束下,间接地实现的。
像议事规则这样的技术细节,对于美国这样的多元化而又强调个人自由、人人平等的国家是非常重要的,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否则的话,如果发生分歧就互不相让,各持己见,争吵得不亦乐乎,很可能永远达不成统一的决议,什么事也办不成。即使能够得出可行的结果,效率也将十分低下。罗伯特议事规则,就像一部设计良好的机器一样,能够有条不紊地让各种意见得以表达,用规则来压制各自内心私利的膨胀冲动,求同存异,然后按照规则表决。这种规则及所设计的操作程序,既保障了民主,也保障了效率。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在洞彻人性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琢磨而设计的。正是这种对细节把握得精致完美的规则,才最大化地实现了公平与效率。
所以,任何一个真正成熟的管理,无论是社会管理,还是经济管理,必然是靠在对细节精确把握的基础上制定的规则来运行的。管理离开不开规则和标准,而规则和标准正是精致的完美表现。
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学习《罗伯特议事规则》呢?
我们说有规则是最重要的,并不是说规则是什么并不重要。我们不能规定什么样的规则是最好的,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我们一定知道我们想追求什么样的原则,什么样的精神,这些原则和精神正是议事规则的精华和意义所在。

根本原则:
平衡:保护各种人和人群的权利,包括意见占多数的人,也包括意见占少数的人,甚至是每一个人,即使那些没有出席会议的人,从而最终做到保护所有这些人组成的整体的权利。正是几百年来,人们对这种平衡的不懈追求,才换来了议事规则今天的发展。
对领袖权力的制约:集体的全体成员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领袖,并将一部分权力交给领袖,但是同时,集体必须保留一部分权力,使自己仍旧能够直接控制自己的事务,避免领袖的权力过大,避免领袖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集体的头上。
多数原则:多数人的意志将成为总体的意志。
辩论原则:所有决定必须是在经过了充分而且自由的辩论协商之后才能做出。每个人都有权利通过辩论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意志,甚至一直到这个意志变成总体的意志。
集体的意志自由:在最大程度上保护集体自身,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和平衡集体成员的权利,然后,依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行事。
具体原则:
1689年英国议会出现了一本手册叫做《议会》(Lex Parliamentaria),罗列了三十五部当时的议学著,已经开始呈现我们今天的很多原则和规则的端倪。比如:
同时只能有一个议题:一旦一个提议被提出来以后,它就是当前唯一可以讨论的议题,必须先把它解决了,或者经表决同意把它先搁置了,然后才能提下一个提议。
意见相左的双方应轮流得到发言权:辩论的时候有人请求发言,主席应该先问他持的是哪一方的观点,如果其观点与上一位发言人相反,那么他有优先权(比如有若干人同时要求发言)。
主席必须请反方表决:必须进行正、反两方分别的表决,缺一不可。不可以正方表决后,发现已经达到表决额度的要求,就认为没有必要再请反对方表决。
反对人身攻击:必须制止脱离议题本身的人身攻击。禁止辱骂或讥讽的语言。
辩论必须围绕当前待决议题:如果发言人的言论显得与议题无关,而且其他与会成员已表现出了对此的反感(如嘘声),发言人的发言应该得到制止。
拆分议题:如果一个待决议题可以被分成若干小的议题,而且与会成员倾向于就其中小的问题分别讨论,可以提议将议题拆分。例如,将一个选举两个骑士的议题拆分成两个议题分别表决。
改变一个既成决议比通过一个新决议需要更大的努力。这是为了避免由于类似出席人数的变化这样的因素所可能导致的组织决策的不稳定。
在一届会议期间,一旦会议对某一议题做出了决定,同一个议题,或者本质上的同一个议题,不能再次讨论,除非发生了特殊情况。
如果对某个议题做了暂时性的处理(disposed of),并没有形成最终决定,那么不可以引入任何一旦通过就会干扰到会议再对原议题讨论时的立场的提议,无论新提议对原提议有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
六部曲:



















  • 动议:
    动议即是“行动的建议”,先想怎么做,再决定做不做。
  • 附议
    只要有一个人附议则该议题就进入议程,从而达到保护少数人声音的目的。
  • 陈述议题
    先解决当下最紧要的议题,避免“然后”之类的事情。
  • 辩论
    四大铁律:
    a. 文明表达:禁止人身攻击,质疑动机,扣帽子,贴标签。
    b. 一时一件:不跑题。
    c. 限时限次:不超时,禁止一言堂,比如设定每人只能发言n次,每次m分钟。
    d. 发言完整:不得打断别人的正常发言。
    面向主持人规则:参与者之间不能直接辩论,只能对主持人发言。
  • 表决
    为保持与会者发现的自由性,领导最好最后表态。在做表决时,如果议题是针对人,建议投票时使用无记名方式;如果是针对事,建议举手表决。
    过半数的定义:
    赞成数 / (赞成数 + 反对数)> 0.5 (不考虑弃权数和缺席数,假如计入分母则表达了反对)
  • 宣布结果
http://book.mihua.net/book/18/18839/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学习笔记转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53cc69c01011fwp.html

  好久没更新了,过年都顾着玩,大大小小的朋友们很久没有见面,没事儿都叫出来玩,自己酒量都增长了不少。好了,就入正题吧,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抽时间写一下读书笔记,以便记录和与大家分享。
一、先是前言,摘抄一下作者的序吧:
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批判——创造者的批判性思维。
正在工作的成年人需要学会批判,使自己的工作有进步。
学会批判地接受新的事物,批判性地看待自己的过去,这样会过得幸福和充实。
当今发达的传媒使人们麦田都处于海量的信息包围中,而无法辨别真伪。人们越来越依赖专家、律师、记者、评论家,依赖程度超乎想象。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电视上说”“报纸上说”“网上说”,而越来越缺少“我认为”。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因而我们需要学会批判。

二、目录部分,即整本书所介绍的内容架构
1、首先是提出正确问题的益处。
  这里提出一些关键的思考点:
  1.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2.思维和情感;
  3.谁关心这个话题;
  4.微弱和强烈的批判性思维;
  5.淘金式思维的好处;
  6.新答案;
  7.有效的交流和批判性思维;
  8.正确的问题
2、框架
  1.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
  2.得出结论的理由是什么;
  3.词句存在歧义吗;
  4.什么是价值观冲突和价值观假设;
  5.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6.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7.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直觉、个人经验、证人的证词、专家的意见、个人观察、科学研究、案例、类比);
  8.干扰性原因是什么;
  9.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10.被遗漏的重要信息有哪些;
  11.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三、每章笔记
第一章:提出正确问题的益处
1.面临的问题:每天都遇到很多新事实和新观念,而我们需要决定应该接受哪个结论,应该反对哪个结论,那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我们的积极做法是:努力提出一些问题,尽量形成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
3.批判性问题为批判性思维提供了一个刺激和方向:它激励我们去寻找更好的观点、决定和判断。
4.批判性思维包括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意识,以及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并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5.海绵式思维:类似于海绵和水的互相作用:吸收。优点:1.吸收的知识越多,越能理解它的复杂性。2.它是相对被动的,主要的心理加工就是注意和记忆。缺陷:不能确定哪些信息和观点值得相信或反对。
6.淘金式思维:强调与知识积极的互动,去评估材料。什么时候应该提问、问什么来帮助我们确定应该相信什么。
7.思维和情感:我们所作的每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印记——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的习惯。如果想成长,就需要认识到这些情感,并暂时把它放在一边,这样才能人在听取别人威胁或者侵犯你的价值观念的一些观点——开放性。不要认为别人提出相反的观点就是对我们进行人身攻击,而是去认真思考别人观点的合理性。即情感卷入不应该成为你接受或者拒绝一个观点的主要基础。
8.一个成功的、积极的学习者应该是一个愿意改变自己思想的人。
9.提出“谁关心这个话题”的作用:你的时间是宝贵的,在你花费时间对某个问题进行批判性评价之前,要先问问“谁关心这个话题”。(自己关心这个话题而去研究也是可以的)
10.弱批判性思维:如果你将批判性思维当做是维护自己的信念或者维护别人给与你的观点的一种方法,那你就在进行弱的批判性思维。因为这种批判性思维方式并不是为了追求真理或美德,而是地址和消灭与你观点不同的那些观点和推理。
11.强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将批判性问题应用到所有的观点中,包括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能够避免自我欺骗和对别人的盲从。
12.有效的交流和批判性思维:当你写作和演说的时候,它会帮助你意识到认真的思维者锁持有的期望,因为你的目的是交流,所以,有思想的人在评估你的作品或者演说时提出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知道你进行更好的交流。
13.正确的问题(即框架所阐述的问题)

第二章、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
1.论题是会话或讨论中所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
2.论题的种类:描述性论题:针对有关过去、现在、未来的描述是否正确提出的问题;说明性论题:针对我们应当怎么做及对与错、好与坏提出的问题。
3.结论:演讲者或者作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4.寻找结论:1.寻找论题;2.提示语;3.可能出现结论的特殊位置(首尾等);4.记住那些不是结论(例子、统计数据、定义、背景信息、证据);5.检查上下文及作者的背景;6.问“因此呢?”
5.因为读者会从你的著作中寻找论题或结论,所以请把论题说清楚以帮助他们理解你的文章。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结论放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或者在结论之前写上提示语。

第三章、理由是什么
1.理由+结论=论证
2.理由是对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一特定结论的解释。它们是提供给人们并使之接受某个结论的基础内容。
3.要确定你是否发现了一条理由,最好的方法是你尽量扮演作者的角色。
4.理由的类型:事实、研究结果、来自现实生活的事例、统计数据、专家和权威的支持、个人证明或推荐、比喻及类推(8-11章有详细介绍)
5.弱批判式思维的一个模式:先得出结论(个人偏好)再寻找理由——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
6.要寻找真理,则尽量避免“颠倒的逻辑”或“倒逆的推理”(由结论到理由)。
7.在写作或演讲时,使用词语、句子、段落及提示语来说明你的论证之中的逻辑关系。

第四章、哪些词句有歧义
1.面对同一个字、词语或短语,是否会有不同的意思,而不同的意思是否会导致结论的不同。
2.寻找关键词句:如“电视暴力是否对社会有不良影响”,歧义词句“电视暴力”“不良影响”没有清晰定义。
3.一个词越抽象,就越可能有多重解释,因此也越需要作者做出更清晰的定义。
4.抽象:一个词语与特定的事例联系越少,其抽象程度就越高。
5.寻找关键词句的线索:1.回顾论题,寻找关键词句;2.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重要的词语;3.注意抽象词语;4.使用颠倒角色扮演技术来判断其他人对关键词语的不同定义。
6.针对每一个词句思考“我是否已经理解它的含义”,主要障碍:1.假定你和作者的意见相同;2.认为词语只有一个单一的、明显的定义。
7.确定自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歧义词:如果你能为一个词语说出两个或更多含义,并且觉得每一种含义在文章中都讲得通,但是其不同含义会影响理由对结论的支持程度。
8.含糊不清的力量,通过在文章中使用带有情感的、含糊不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理由和结论,从而使读者支持自己。
9.构成推理的四个重要成分:1.关键词语和句子;2.那些关键词语被充分定义了;3.那些关键词语还可能有其他的含义,哪些词语如果用其他的定义替代原来的定义,会改变你对推理的理解;4.哪些词语在上下文中有歧义。

第五章、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
例子:政府应该禁止生产和买卖香烟(结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吸烟不仅损害吸烟者本人的健康,也损害在场者的健康(理由)。
隐含假设:1.吸烟者所损害的健康值大于吸烟带来的收益;2.当个人的利益收到威胁时,更需要集体负责任。
1.这些假设的特点:1.因此的或没有清楚表述的(多数情况下);2.作者承认的;3.影响对结论的判断;4.具有潜在的欺骗性。
2.寻找价值观假设的一半思路:1.寻找理由所需要的假设(连接假设);2.寻找能证明理由的真实性的假设
3.理由+价值观假设=结论
4.价值观是人们认为值得为之努力、却没有明确表述的观念。这些观念为行为设立了标准,并通过这些标准来衡量行为的质量。
5.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价值观假设是一种内隐的偏向,它代表着某种价值观胜过另一种价值观。
6.典型的价值观冲突及争论的例子:平等—个人主义:根据种族分配就业名额是为了公平就业吗?
7.寻找价值观的线索:1.作者的背景;2.想想“为什么从他自己的立场得出的结果对作者如此重要”这个问题;3.从相思的社会性观点中寻找类似的价值观假设;4.使用点到角色扮演技术;5.寻找常见的价值观冲突。

第六章 描述性假设
描述性假设是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念(假设)
价值观假设(说明性假设)是关于世界应当怎样的观念(假设)
例子:你会从A教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他的学生都称赞他的报告。
结论:你会从A教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原因:他的学生都称赞他的报告。
假设1.学生的称赞性评价是从报告中学的多少东西的一个良好指标。
假设2:学到很多东西意味着从报告中获取了一些材料
1.寻找假设的线索:坚持思考原因和结论之间的差距;寻找支持原因的观点;把自己当成演讲者;换个角度;认识到在原因中还可能存在一些能够获得优势的其他途径;避免使用不完全确定的原因作为假设;多学与论题相关的知识

第七章 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三个通常的谬误:1.提供了错误或不正确假设的推理;2.通过使信息看起来与结论相关而实际上不相关来转移我们的视线;3.需要使用已经被证实为真的结论来为结论提供支持。
1.谬误是作者为了说服你接受一个结论而可能使用的一种推理“骗术”
2.寻找谬误的思维步骤:1.确认结论和理由;2.牢记结论并考虑可能与之相关的理由,把这些理由与作者提供的理由相比较;3.判定理由是否阐明了一个确切的、具体的优势或不足;4.问问自己“如果理由是真实的,那么,要相信什么才能在逻辑上支持结论呢?是否要相信理由是真实的呢?”5.问“这些假设有意义吗?”如果做出的假设显然是错误的,那么就发现了推理中的一个谬误,并且不得不放弃这个推理;6.通过能够引起强烈情感的短语来检查从相关理由中分离出来的可能性。

3.谬误清单:
1、人身攻击:不直接阐明原因而对一个人进行攻击或者侮辱
2、滑坡谬误:做出这样一个假设:当存在一些方法能阻止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必要的时间发生时,采取某一措施会引发这些事件。
3、妄求完美:错误地假定,如果使用一种方法不能使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就不采用这种方法。
4、移花接木谬误:一个关键词在一个论据中被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一旦意义被确定转变,这一论证就没有意义了。
5、诉诸公众:试图通过偏爱多数人一直赞成的观点使某个观点合理化,错误地认为多数人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6、诉诸权威:通过引入在一个问题上缺少第一手专业知识的权威来支持结论。
7、稻草人:歪曲对方的观点,使之易于攻击,因而,我们攻击的是一种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观点。
8、虚假的两难困境:当可能存在不知两个选择时,就假定仅存在两个选择。
9、一厢情愿:做出错误的假设,即因为我们希望X是真实的或者错误地,那么X就是真实的或错误的。
10、命名解释:错误地假定因为你已经给某个事件或行为提供一个名称,就认为你已经充分地解释了此事。
11、晕轮效应:使用模糊的。情绪化的美德词汇来迫使我们没有仔细考察原因就支持某种观点。
12、偷梁换柱:提出一个不相关的主题使读者的注意离开原来的论题,读者的注意离开当前的论证而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有助于“赢得”辩论。(你做乜拿个手指指住我?)
13、窃取论点:在论证中,结论在推理中是一个假设。

第八章第九章 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直觉、个人经验、证人的证词、专家的意见、个人观察、科学研究、案例、类比

1.如何判断可信度?运用一下这些问题:
你的证据是什么?证据在哪里?你肯定它是真实的吗?你如何知道它是真实的?你为什么相信它?你能证明它吗?

2.证据是被信息交流着所共享的明确信息,传达信息的人用它来支持或证明一项事实性声明的可信度。
在说明性论证中,用证据来支持那些作为事实性声明的理由;而在描述性假设中,用证据来直接支持描述性结论。

3.(个人经验的危险性)概括草率谬误:仅仅根据群体中少数几个人的经历就得出关于整个群体的结论。

4.把他人的证词作为证据:1.选择性;2.个人的兴趣;3.被遗漏的信息;4.人为因素。

5.迷信权威

6.评价证据的线索
直觉:
·是否有其他类型的证据来支持直觉?
权威:
·权威人士在某一特定问题上具备多少专业知识或接受过多少专业训练?
·权威人士具有发现事实的特殊方法吗?
·是否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权威人士具有歪曲影响的相对自由?
·该权威是否常常做出可信的声明并由此获得良好的声誉?
·以前我们有没有相信过该权威人士?
他人的证词:
·可能对一个人的证词产生影响的偏差或兴趣有哪些?
·这个人具有支持他的判断的专业知识吗?
·这个人的价值观假设如何影响他的证词?
·谁的证词有利于评价这个人的证词?
·这个人的证词中遗漏了什么信息?

7.研究结果存在问题:1.研究的质量有天壤之别;2.研究结果常常是相互矛盾的;3.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结论(最多只能说研究结果支持结论);4.与所有人一样,研究者的期望、态度、价值观和需要等使他们的提问、操作研究的方法以及解释研究结果的方式存在着偏差;5.演讲者和作者经常歪曲或简化研究结论;6.研究所得的“事实”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尤其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7.不同研究的人为性不同;8.研究者在经济收益、地位、安全及其他方面的需要会影响其研究结果。

8.评价科学研究的线索
·该科研报告的来源质量如何?
·除了来源品质,该论文中还有没有其他线索能证明研究做的很好?例如,论文有没有报告该研究特别突出的有点?
·该研究得到其他人的验证了吗?得出相同结论的研究是否不知一个?即使在“统计上达到显著水平”的情况下,研究结果也可能是由随即因素引起的。
·传达信息的人如何选择他们需要的研究呢?例如他们是否遗漏了与相反结果有关的那些研究?研究者是不是只选择了支持其结论的研究?
·已有的证据是否具有交钱的批判性思维?演讲者或坐着是否对支持其观点的早期研究表明了批判性态度?由于研究本身具有局限性,由研究得到的多数结论都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传达信息的人是否证明了自己愿意这样做呢?
·某些人是否有歪曲该研究的理由呢?我们必须警惕研究者可以追求某种特定结果的情况。
·该研究的条件是不是认为的?有没有被歪曲呢?你必须想想“该研究的操作条件与作者推广条件的相似程度有多大呢?”
·由取样研究得到的结果,可以推广到多大的范围?
·该研究者所使用的调查、问卷、等级评定或其他测量手段是否存在偏差或失真?我们必须确认,研究者对其想测量的东西进行了准确的测量。

9.样本
1.样本必须足够大才能证明结论或研究具有普遍性意义。
2.抽出的样本在广度或多样性上必须与得出结论的事件一致。
3.抽样越随即,样本就越理想。

10.调研问卷对结果的影响(在另一本书中讨论)

第十章 干扰性原因
1.干扰性原因是一个看是合理,与作者的解释不同,但能说明一个已知结果如何发生的解释。(如跳蚤截去六只脚后变耳聋)即对产生结论产生干扰的原因。(如某些人采取某种治疗后有好转,不一定是治疗的结果,可能是1因为能够接受治疗而心情好转2为了取悦研究人员3得到暗示后的安慰剂效应)
2.经验
·很多种时间都可以用干扰性原因来接受,如临床的研究案例、司法审判、科学研究、股票走势等。
·不同专家可以对于同一证据进行验证,并能提出不同的原因进行解释。
·尽管许多解释都能“符合事实”,但是有些解释看起来更合理。
·大多数表述者只向你提供他们自己喜欢的解释,读者或听众必须自己寻找干扰性原因来解释。
·寻找干扰性原因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常干扰性原因都不明显。
·即使是“讲科学”的研究人员也常常不承认还有其他重要原因来解释他们的研究结果。
·最后,人们对于某一因果关系的确信程度和干扰性原因的数量呈负相关。
3.寻找干扰性原因
·我还能想出其他方法来解释这个证据吗?
·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原因会导致这个行为或这些结果?
·如果我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会找到什么重要的原因呢?
·如果现有的解释是错误的,何种解释才是正确的呢?
4.错误
·因果关系过度单纯化:根据一些不够充分的因素来解释某事件,过分强调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对事件的作用。
·混淆原因和结果:将原因与结果混淆在一起活没有认识到两件事可能是相互影响的。
·对共同原因的疏忽:没有认识到两件事可能因为另一个共同因素的影响而相互联系。
·在此以后、由此引起的错误:仅仅因为B事件在时间上晚于A事件发生,就认为B事件是由A事件引起的。
5.解释一件事或一系列事件的线索
当你试图发现干扰性原因时,请用以下的问题问问你自己。
·是否有证据表明这种解释得到了批判性检验?
·社会力量政治力量或心理力量会不会使假设带有某种偏向?
·还有哪些干扰性原因还没被考虑?与干扰性原因相比,作者的假设有多可靠?
·对于事件的疑点,作者的假设是否全面?
·作者的假设与所有与事件有关的那些有价值的证据的一致性程度有多高?
·“在此以后、由此引起”的推理是连结事件的主要推理吗?
6.评估原因的标准:·逻辑合理性·与其他知识的一致性·是否曾经成功地解释或预测了某些事件

第十一章 统计数据的欺骗性
评估统计数据的线索
·尽可能地找出你所知道的这些数据的来源,及作者是如何知道的
·注意作者所使用的平均数的类型
·小心证据和结论不相符合
·不看作者的数据,将你认为所需要的数据与作者实际给出的数据进行比较
·根据作者的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看与作者的结论是否相同
·看看哪些信息被遗漏了,小心易被误解的数字、百分比以及类比

第十二章 那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1.不完整的推理
·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多数人注意范围的有限性·个人知识的不完备性·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个人视角的不同
2.寻找常见的重要信息的线索
·常见的反对意见
反对者会提出什么理由?
是否有实验研究与作者提供的研究相矛盾?
是否有支持相反观点的实力、证明胡哦类似的推导被遗漏?
·缺失定义
加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关键词,得出的观点会有多大的变化?
·缺失价值取向或价值观
其他什么价值观也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如果以不同的价值观来看待这个论题会得到什么样的观点?
·论证里间接提到的“事实”的根源
这些事实的来源?
·搜集事实的详细程序
调研问卷人数、方法、措辞
·搜集或组织证据的其他技术
访谈法和问卷法所得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缺失或不完整的数字、图表、表格或数据
研究数字是否有变化?
作者有没有夸大数字?
·被遗漏的信息作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既有短期效应也有长期效应,既包括人们提倡的观点,也有人们反对的内容。
·文章中的引证及证明
·作者通过使他人相信自己的建议而获得的好处


第十三章 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确定多种结论的线索
·通过给定的里哟,确定尽可能多的结论
·用“如果...”句来限定可能性结论
·把问题变为“我们应该对Y做什么”


魏勇的《用思想点燃课堂》



  
中学历史教什么?中学历史怎么教?
??用我们在知识面前的谦卑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永远避免理性的自负
,摆脱自以为真理在握的霸气。把“你可能对,我可能错”的原则,建立在
每一个学生价值体系结构中最基本的层面七。
著名青年教师魏勇以他的才华横溢和智慧在传达普适价值和高考应试之
间寻求到最佳契合点。有思想高度的历史课深受学生欢迎,中学历史常识讲
座让学生着迷,历史复习让学生在高考中获高分。
本书是魏勇写给历史教师以及所有文科教师的书,是一本关于思想启蒙
、关于常识、关于思考、关于信仰的书。作者把自己对理想教育的追求与应
试教育的诉求进行连接、折衷,以现实主义者特有的稳固和坚韧,在接近教
育真相的路上行进。在当今这个应试教育的洪流中,谁不被潮流所裹挟,谁
就要付出代价,这几乎是一个铁的规律。但是《用思想点燃课堂》却为我们
提供了一个突破铁律的案例,让所有执著于意义追问的人得到了一种鼓舞:
理想和现实可以连接。
本书信息丰富,有作者经典课堂的教学实录,有历史教学的经验和智慧
,有关于教育教学的思考和认识,有对现实教育的解剖和批评,理性、冷峻
、锐利,体现出作者的学识厚度和思想高度。


   

【本书目录】
  
  
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序)
第一辑 寻找有意义的课堂
不精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文化大革命》课堂实录
附:我为什么这样教学《文化大革命》
《戊戌变法》教学实录
《鸦片战争的影响》课堂实录
《美国内占戈》课堂实录
一场精致的风暴
??评郭初阳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
附:郭初阳《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实录
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和能力
??窦桂梅教学《晏子使楚》引发的思考
附:窦桂梅《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突出重围
??评朱能的《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
我眼中的优质课比赛
优质课的幼稚倾向
质疑优质课的模式
第二辑 历史教师教什么
中学历史究竟应该教什么
参加全国历史教学竞赛说课
教案: 《新思想的萌发》
史海钩沉:卢沟桥事变的新史料
谁来归还那斤大米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之兵法
??报喜瞒忧
教育不是万能的
推荐给历史老师的书目
中学历史的四大痼疾
中学生常识讲座一:批评是最深沉的一种爱国方式
中学生常识讲座二:国家等于政府吗
中学生常识讲座三:中国比日本差在哪里
中学生常识讲座四:关于美国的几个误区
中学生常识讲座五:议员打架是进步的体现
第三辑 为了充满思考的教室
给级高三毕业班讲三句话
《荷花淀》里的迷雾
社会进步需要批评
??兼论“那一代风波”
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
谈谈评“三好”和“先进”
学好世界史是当务之急
??从李鸿章答记者问说起
做一个没有野心的教师
当个思想小贩
??在重庆涪陵师范学院的演讲稿
通过写作获得知识
??在四川省中小学教科室主任培训班上的讲话录
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
??第一线教师高级研修班演讲稿
第四辑 读几本看家的书
知识背景对人的影响
??读《戈尔巴乔夫回忆录))
凝视这个轻佻的当下
??夜读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
异端的价值
??读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自由能不能当饭吃
??读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闲谈我为什么不喜欢《红楼梦》
论偏激
如何认识日本不道歉
以传统主义论道,以自由主义论政
??评王怡的《“读经”和文化保守》
隐藏于充满感情的文笔后面的心灵的干枯
??评张炜((精神的背景》
圣徒情结
做两个拿手的莱,读两本看家的书
清醒者永远不可能再醒来
观点会陈旧,而事实永不过时
??看《大国崛起》
让生活返璞归真
??再看《阿信》
《生于月日》:不热爱美国的人滚出美国去
学术也应走向通俗
??看《向共和》
《死亡诗社》:寻找自己的声音
我为什么不喜欢国产电影
“数学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我的“右派”班主任
老教师看新教师
网络中的N个词语
我看范美忠
按照自己的内心来生活
后记:在精神撕裂中行走
书评:漫谈魏勇的《用思想点燃课堂》


   

【作者介绍】
  
魏勇,1970年出生,特级教师,中学高级职称。重庆涪陵五中历史教师,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兼职教授,重庆市重点中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区科技拔尖人才,《世界历史》教参编委,中央教科所教师培训中心专家组成员,国家审定通过的川教版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人员。由于业绩突出。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涪陵区骨干教师”“重庆市涪陵区学科带头人” “重庆市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贴。
教过9届高中毕业班,兼当班主任。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所教学生在高考中每每取得优异成绩。在《人民教育》、《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成长》、《交际与口才》、《教师之友》和《南方周末》及天涯论坛(网名“刘支书助理”)上发表文章70多篇,出版著作《奖励与惩罚??班主任案例精选》(西南大学出版社)。是2006年第11期《教师博览》的封面人物。先后应邀在徐州、常州、新疆、广州、河南、武汉、山西、昆明等地上公开课和作学术报告几十场,引起强烈反响。





让一部分人先自由起来――魏勇《用思想点燃课堂》
作者:阿啃1919

  
  当年初在论坛看到魏勇的文章,一篇有一篇的独到处,叫人暗自称艳。美忠第一次见到魏勇之后,曾跟我谈论,要是命运机缘不至于让魏勇有那样较为曲折的经历,如某位同龄人般的网络声望,魏勇当不输于他。这个谈论大概就在2003或者2004年间,看上去像在谈名气,实际上着眼点在于他们两个人写作的相似性,他们都是理性的、冷静的,语言如手术刀,以无厚入有间,而所有事情的原委曲折,看似复杂纠缠处,在他们的字里行间立即清晰起来。这是思想的力量。
  从大类讲,美忠和我倒像一路,尽管美忠也读历史系,和魏勇算同行。不过多年读书,热爱写作和思想,到这个时候,死板的系科实在不能再拘寓一个人思想的自由了。美忠如此,魏勇也如此。2005年,一次教学活动中,我作了一个“我的阅读视野的几次转变”为题的发言,魏勇是点评嘉宾,他得意洋洋的说,看来,阿啃对历史的确还是外行。这句话我愿意被他说去,就像他也愿意听美忠批评他不懂《红楼梦》一样。尽管我们都有自己认知的局限,但重要在于突破这种局限的努力。
  这次拿到书仔细翻阅,我觉得当时有些话需要重新阐释。比如“手术刀”,为什么魏勇的语言会那么锐利,除了他理性的自觉之外,实在是因为他读了很多书,他涉猎的,早已超过历史学一科。那一本本“看家的书”,都是经典,魏勇站在先哲坚实的肩膀上,因而他语言跳挞,摇曳生姿,而每击必中。思想不是天生的,也需要习得的过程。所以,这次阅读,也叫我更加认定了一个死理:那些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只因为他们更勤奋;而我之所以不杰出,因为我太贪玩。思想非得有厚实的积淀不可,据此才能举重若轻。
  以前我更喜欢读魏勇谈论社会事件的文字,总之只要跟教学无关,我都喜欢。比如魏勇谈王怡鼓吹读经的文章。当时我对王怡持这一意见很不解,也曾跟别人讨论,魏勇的文章出来,仅看标题,就很清楚了:以传统主义论道,以自由主义论政。这就是我认同的态度。而魏勇的表述非常准确到位,厘清两种“自由”的概念,列举我们传统文化的痼疾,最后针对现实,指出托克维尔那句名言“文化是制度之母”并不合适我们当下,逻辑严密,一气呵成。当然也有不赞同的,比如没有收进本书的那篇“以流氓的方式对付流氓”。正因为我们不是流氓,所以才不能用流氓的方式,胡适说,仅做好事是不够的,必得要用好的方式去做。
  
  魏勇这本书,是关于他的本业――教育教学的,那么,还是让我们来谈谈教育教学吧。我以为,如果对当下教师的生存处境和教育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不难对魏勇这本书作出中肯的评价。
  简言之,在当下,中学教师这个群体正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其生存空间,前所未有的逼仄。传统被割裂了,未来不可预知,而现实如铁板一块不可动摇。例如,我认为最严重最具有现实性的逼迫,是裹胁一切的高考指挥棒。教育资源被行政力量垄断起来待价而沽,这个时候,分数成为一切的指标,教师与学生齐齐被绑架。你难道可以不重视分数吗?那对家长而言,可能意味着几万几十万的现金;对身处底层的农村孩子而言,那几乎是唯一的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分数面前一律平等,看似这是最大的公正与公平,可是,你考虑过吗,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原本就是我们应该享有的公民权利。
  一个中学教师――无论他是哪一个学科的,他能做些什么呢?他们逼仄的生存环境是一致的。这仅是一种体力活,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形而上的超越意义。
  关于我们投身其中的教育,我曾经说过,没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分,只有人的教育和非人的教育之分。郭初阳则说:“现在的中学开始高谈爱的教育,暗行酷的教育……答应给予孩童们的秘密知识,总是要拖到较晚的时候才能传授,初中时被告知要等到高中,高中等到大学,历经种种看似更为迫切其实徒然耗费精力的考试折磨,方能进入大学,等到大学毕业走出校门,恍然明白终于一无所获。”这段话真是精辟。说白了,现在的教育真就是一场骗局,用以浪费孩子们的青春和生命,直到他们再没有求知的天真冲动。而当孩子们终于明白这一切是蓄意的欺骗的时候,他们饱受摧残的容颜在告诉别人,他们都老了――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啊!
  
  照理,我们需要发问:在一个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在教育的困境中,教师何为?
  
  但是你看魏勇的文章,几乎看不到这个困境,他直接就进入了自由的教育。这实在是叫人惊讶的。我说魏勇这人有脑子,有调侃的成分,更多是一种敬佩。比如我自己,挣扎在这个困境中也有很长的时间,总觉得我所置身的现实荒诞可笑,因为毫无意义,人生一片黑暗,所以要用阅读来抵抗荒诞。直到最近,才觉得慢慢想通了,脱身了,有了暂时解决的办法。而魏勇,他很高明,他文章中没有这个困境绝不是因为他没有看到,而是因为他早已经超越。魏勇的身体力行,为一个尚有理想的教师,为一个还能思想的教师,提供了一条可以尝试的道路。这条道路,我用学界流行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让一部分人先自由起来”。如何使自己自由起来呢?具体路径不妨概括为:用大智慧,做小事情。

魏勇的教书生活
【魏勇,生于1970年,网名“刘支书助理”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十一学校枣林村书院院长、北京市高评委专家组成员。目前参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工作、主讲《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2008年出版专著《用思想点燃课堂》。2013年在凤凰卫视《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六)被作为课堂改革者加以报道。2014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东方名家栏目做系列讲座《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

在,或不在?这是一个问题
——我在北京这些年

文|魏勇


应试教育跟我个体的存在有着严重冲突,应试即痛苦。早在高中时代,写应试作文就是我的一大痛苦,明明按照内心来写作会遭遇分数的惩罚,但还是抑制不住要自然真实地表达。为此,被老师多次找去谈话。1987年是我的高考年,语文一直是我的强项,预考时作文满分为40分,我得了39分。然而,当年高考作文题目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本来只需要把政治教科书的观点拿过来作为论点,然后附上一些论据就可以得不错的分数,但这样的写等于是吞下死苍蝇,实在不能接受,一番思想斗争后,还是服从了内心,批判了理论为实践做注脚而非指导实践的社会现实,结果,语文分数拖了我的后腿,没能上重本线。



追求“思”的在场

参加工作后,有18年的时间基本都在应试中摸爬滚打,获得了职称破格晋升和特级教师称号的奖励,有一段时间,我忘掉了痛苦、甚至还有相当的乐趣。真正让我从里面拔出来是当我往回看的时候。1993年—2001年(23岁—31岁这段时间),我在四川隆昌七中工作,这是我应试工作最投入的八年,那时,我精力旺盛、工作忘我,长期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并担任年级主任,8年教了6届高三。可以说,我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里。但是,匪夷所思的是,2007年,当我再回到这所学校时,看到熟悉的情景却想不起了我在这里生活过的多数细节,没有学生、没有同事、没有故事,没有对年华逝去的感慨,更没有饱含热泪的感动,好像从没有在这里真真实实地存在过,顶多曾经是一过路人。多么没有存在感的8年啊!


我第一次完完全全地理解了什么是存在感。所谓存在感,就是当我们回首过去时,所有的经历就像一帧一帧的画面出现,如果把这些画面剪辑成一部个人经历的电影,肯定会有一部分是无足轻重可以剪掉而不至于影响电影质量的,另有一部分是不能剪掉否则会有遗憾的,那么,不能剪掉的就是让我们有存在感的部分,所谓存在感,就是“我也曾经活过”的感受、感叹。

以这个标准来看,我的初中高中和工作的大多数时期,都是可以被剪掉的胶片,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即使那些片段从未有过,我都不会遗憾。不能剪掉的是我的大学时代和在重庆工作的部分片段,在这些片段里“我”是在场的,而在可以被剪掉的那些片段中“我”不在场。我突然醒悟到:“我”在或不在,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决定我的人生是否有意义的根本性问题。


那什么时候“我”是在场的呢?我发现,当“思”在场而不是思维在场时,“我”在。思是人从生存中自然产生的精神活动,而思维是在别人给定的框架中进行的具有指向性的精神活动;思是自由的,思维是被规定的。之所以大学时代构成了我已知人生中最具意义的时期,首先是因为有自由,可以自由地选择读什么书、是否上课、跟谁通宵长谈、跟谁恋爱等等,不必考虑找工作和考试分数一类事情。那时,“我”被最大程度地呈现,思也同时在场。


同样是故地重游,2006年回到大学校园时,我忍不住热泪盈眶,往事汹涌而来,这与重游初高中校园和早年工作过的学校时的感受有着天壤之别。大学里一小点过去的痕迹引发无穷多的回忆和感受,顿时通感附体,让人感觉死而无憾。死,才能定义生的意义。当我们从死的角度来看生,即当将自己置身于濒死状态下回首往事时,人生的意义或将彰显。死是剪辑有意义人生片段的标准,有了这个标准,人生的取舍变得清晰,古人所说“向死而生”或许就是这个意思。


人到中年,我的人生如何取舍呢?不能再重复应试教育的那条路,学生时代的痛苦和工作以后稀薄的存在感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再也不能那样活”。我需要做自由教师,即完全不被考试扭曲的教师。我理想的课堂是存在主义者的课堂,也就是在课堂中,我的“我”和学生的“我”同样丰盈,同样蓬勃,最好是多年后,学生回忆往事时能够自豪地说:“我他妈的在魏勇的课堂上活过一把!”


对学生而言,活过还是没活过,取决于学习是否满足了内心真实的渴望,是否感受到了精神世界的波橘云诡和惊心动魄,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教育要能够自由呼吸,所以,写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的李希贵校长自然成了改变我命运的“关键他人”。到北京去,就成了一个水到渠成的选择。



刚刚北漂那阵子

2008年,我从重庆涪陵五中调到北京十一学校,距今六年。刚来时纯粹一个北漂,直到两年后人事关系才进京。原因是重庆方面不放人。所以,尽管我打算长住,但有两年多的时间我都只能算是暂住北京,中国人事制度手续之繁冗,让我一度心灰意冷,打算回老家。幸运的是最终还是办妥了该事,让人有劫后余生的感觉

为什么选北京?我已经过了打拼的年龄,并无在事业上攻城掠地的意图,除了希望在教育上呼吸到自由空气以外,还想找一个与自己精神气质想通的城市,结识三两知己。1990年代初,我曾去过深圳,在蛇口的一所中学教书,那时,以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最适合我,结果并非如此——我发现那里的人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只关心挣钱和个人生活——我很不习惯那种氛围,感觉自己与深圳格格不入,而当《编辑部的故事》播出后,我眼前一亮——与李冬宝、葛玲这样的人混在一起才是我的追求。


我是在四川茶馆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小时喜欢听人摆龙门阵,长大了喜欢跟人摆龙门阵,我理想的生活是靠摆龙门阵就能养活自己,所以,对北京的侃爷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结果到了北京十一学校才发现,能干的人很多,能侃的人则很少,天不遂人愿。好在北京十一学校还像一所学校,所以也就不苛求了。


来北京后,有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北京的教育和重庆比有什么区别?我的回答是,只要北京和重庆的新闻联播在同一时段播同一内容,教育就不会有本质的区别。北京在很多方面领先于全国,比如硬件设施、师资等方面,但就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而言,并不比其他地方领先(少数几所学校稍微例外),就自由度而言,北京反而不如一些南方地区。


可以说,在北京的头一两年,我并不确定自己呆得下来,没想到也存在格格不入的情况,甚至被人检举,说我课堂导向有问题。为了缓解郁闷,每到周末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在北京四处流窜,较多时候去西单的三味书屋听讲座,听奥地利武官讲北约的战略,听吴思先生讲血酬定律,听贺卫方先生讲孟子和法治等等。这中间印象较深的听奥地利驻华武官阿斯曼先生的讲座,那天讲座结束后,我向他请教了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德国海德堡大学的魏格林教授作翻译。


“阿斯曼先生刚才说,联合国是最大的权威,欧盟的对外行动要经过联合国同意,那么,科索沃战争是否经过了联合国?合法吗?”


“科索沃战争没有得到联合国同意,是非法的,但却是必要的。欧洲人有自己的历史经验,二战时希特勒迫害犹太人,西方一开始没有干涉,所以导致了巨大的灾难。在特殊情况下,欧盟有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对类似于科索沃这样的危机进行干涉。”


“当人权价值观和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欧盟优先选择什么?”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欧盟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和美国不一样,欧盟成员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因此对这个问题会作出不同的选择,比如法国和德国的选择往往和英国不一致。”
……
接着,我又跟魏格林教授聊了几个敏感话题。


我问她:“《辛德勒名单》在德国上映时,你们有何感受?”


她说:“二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影响太大了,影响了德国几代人。我是二战后出生的,仍然深受影响。”


“什么样的影响?”


“我们很自卑,有强烈的负罪感,即使是现在的年轻人也是如此。当然,这跟美国有关系,他们在二战后通过宣传强化了我们的负罪感。不过,在德国也有一些年轻人反对我们,他们认为我们不应该自卑。”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法西斯在德国上台,而英国美国却没有走上这条路?”


“德国是一个后起的现代化国家,这跟日本和今天的中国相似,我们拼命追赶英法美,为了尽快追上,我们把资源集中起来,希望利用国家力量达到目的,于是,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国家主义成了我们的选择,这就容易产生极权主义。”


“除了这点,还有没有德国文化传统的因素呢?”


魏格林教授很坚决地否定了,“没有,和文化无关。”魏教授的看法与我们历史教科书的观点不大一致。

图为魏勇与魏格林教授

这次讲座,让我第一次近距离了解来自西方的对历史和政治的看法,受益匪浅。丰富的文化思想资源是北京最有魅力的地方。除此以外,我或者去万圣书园假装买书,实际找人喝咖啡聊天;或者晚上去北大蹭讲座,有一次,居然混到中国传媒大学去听于丹的讲座——当然,这一行为被梁卫星等一干朋友严重鄙视了。



我并没有变

后来,随着学校改革的深化,我逐渐从另类变成主流,甚至被表扬了,于是到外面参加活动的次数减少了——应该说,我其实并没有变,而是北京十一学校变了,变得越来越像学校了。学校本来就不应该是考试工厂,而应该是寻求真理的地方,是学生求知欲能够自然得到释放的地方,是师生在松弛状态下真我相遇的地方。在来北京之前,由于受到《读写月报·新教育》主编李玉龙和范美忠等朋友的课程观的影响,早就尝试着推翻教师的“课堂霸权”。每一次公开课活动,都是大家声讨课堂霸权的派对,甚至对朋友也是毫不留情,范美忠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郭初阳的课过于精致。至于我的课,也多次被他们蹂躏。


所以,当北京十一学校拉开改革大幕,提出“课堂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而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时”,我感觉来对了地方。过去,我们太多时候考虑教师怎么讲得舒服,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得舒心。201211月,我在国家金融博物馆实践了一把推翻教师课堂霸权的课——应《看历史》杂志邀请,参加一个历史嘉年华的公益活动,那天公开课的题目是《鸦片战争》。在一些历史学者面前讲历史课,这是平生第一次,我“收敛”了许多。由于是对话式课堂,扮演“同学”的观众和学者们发言机会多,且质量高,我忍不住露出教师的嘴脸大大表扬了他们一番,下面的“同学”哈哈大笑。好玩。


课后点评嘉宾是历史教师袁腾飞、《炎黄春秋》副总编徐庆全、澳洲华人作家雪珥。估计是看朋友的面子,袁腾飞嘴下留情,说了些好话,徐副总则直来直去批评我的课堂去意识形态工作还做得不好,我顿时就乐了,看来我还不算反动。雪珥则非常专业地从贸易的角度剖析了鸦片战争的真实起因,证据工作很扎实,十分受教。

2012年11月,应《看历史》杂志邀请,魏勇在国家金融博物馆上了一节公开课《鸦片战争》,“学生”多为历史学者



图为评课嘉宾袁鹏飞(左一)、徐庆全(左二)、雪珥(右二)、和魏勇(右一)
教育是什么

不知什么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干好教育这一行,绝对不能只在教育圈中混,绝对不能只读教育方面的书,恰恰相反应该尽可能多地和教育圈外的人交往,尽可能多地读教育以外的书籍。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大多数明白人不在教育圈,要听到明白人讲明白话,我们经常需要把耳朵竖起来,并伸到教育圈外。


当然,读再多的有字之书也不能代替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同理,听到再多高明的看法也不能代替自己亲自去体验一把,百闻不如一见嘛。以前就读过一些西方教育的书籍和文章,也听人讲过西方教育的趣闻,但是,真正客观全面地审视西方教育,则是在来北京后亲自去美国部分公立和私立学校转了一圈后才开始的。


2010年,我们一行人到美国顶尖的私立学校和普通公立学校听课座谈,前后待了15天。这次美国之行,一方面印证了我对美国学校的一些正面看法,譬如,课堂以学生为主,课堂氛围自由民主、学生可选课程较多,好学校课程难度超过中国,拔尖学生教育非常个性化等等;譬如,达拉斯一所私立学校的生物教室里居然有停尸间,其拔尖学生的生物课按照大学标准来开设。与中国的教育相比,美国好比是原生态蔬菜,中国则是大棚蔬菜,尤其拔尖学生之间教育的差异巨大,美国拔尖学生的潜力和培养力度远超中国。


另一方面,我对美国公立学校也产生了以前不曾有过的一些看法。在公立学校,很少有学生跟我们打招呼,而在私立学校则相反;在公立学校,学生穿着十分嘻哈,甚至有男女生公开勾肩搭背,而在私立学校,学生穿着整洁大方的校服,活泼而不喧闹,女同学淑女范儿,男同学绅士范儿。除此以外,由于美国州权很大,每个州有自己的课程标准,这种情况往好说是因地制宜,往不好的说就是参差不齐。加上美国教师有着两个强大的“工会”——全国教育协会和美国教师联合会,本来是为保障教师权益应运而生的,后来渐渐坐大,凡涉及教师权益的问题,如教师福利、晋升、科研、道德标准以及处分等,政府部门都要与之商讨并获其同意。这两个组织上通联邦政府、下联州政府,左右着全国的教育政策。美国的中小学教师,有了这两把强大的保护伞,很容易就能获得终身教职,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所以缺少积极性。最终公立教育形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工会绑架政府,政府保护教师,教师绑架学生,学生只有混日子。


有数据说美国平均每一个上课日就失去7000名学生,每年加起来一共有120万学生辍学,其中绝大部分是公立学校的学生,大约只有70%的高一学生最后能毕业。几百万十五六岁的辍学者成天在街头游荡,一代又一代。辍学者集中的区域也成为社会问题集中发生的区域。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的公立学校系统有着一定的优势。适应应试的体制,中国公立学校有统一的课程和考试标准甚至教材,中学毕业后具备起码的阅读和计算能力的中国学生比例可能会超过美国,至少中国学生人人会背“九九表”而美国学生则很多都不会。


虽然,我个人十分反感应试教育,但客观看,也许应试教育在当下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不仅仅是因为让教育的公平性有所保障,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应试教育适应了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需要,为中国成为制造大国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首先需要的是大批量的合格劳动力,即中低端人才,这是应试教育能够提供的。应试教育固然不能直接提供具有相关技术的熟练工人,但能够提供具有相应学习能力的潜在熟练工人。对制造业而言,中国的应试教育有以下优点:其一,全国一个标准。这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但对培养中低端人才来说,却是一个合适的体制,这使得应试体制下的毕业生具备底线之上的听说读写算的能力,为他们成为熟练的工人和优秀技术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之所以成为最受外资青睐的国家,既有基础设施发达、政策优惠的原因,也有廉价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因素。如果仅仅就廉价而言,印度的劳动力比中国更廉价,工资仅相当于中国的一半,但外资更喜欢中国,原因之一就是印度工人素质相对较低,印度的文盲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今天的中国工人中要找出一个文盲,难度很大。其二,应试教育在扼杀创造性的同时培养了人的忍耐力和服从精神。这两个优点,恰好是制造业所喜欢的“人才”特点。

从存在主义哲学观来看,存在先于本质,意思就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给自己下定义。如果人在存在主义者眼中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一开始人是什么都说不上的。所以,教育的目的不能由社会来给定,而应该由学生自己来选择,因为学生才是教育活动中的存在主体,只有学生自己对教育满意了,那才是合理的教育。


在工业化时代的中国,能够服务于学生未来生存的教育未必是优质的教育,但可能是合理的教育,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可能培养不出大师和领军人物,但的确能培养出达到一定文化标准的工人和技术员。毕竟,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为什么这么讲呢?


教育是人类的狡黠之处,凭借教育人类才能战胜其他物种而成为世界的主宰。当狮子攻击牛群时,牛们常常狂奔乱逃,而当狮子攻击更弱小的人类时,人类却在经历短暂慌张后,迅速组织起反攻,狮子从猎手变成了猎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牛们不懂得合作和奉献能够给整个族群带来更大生存机会的道理,更不懂得族群生存机会大了,个体生存机会也相应增大的道理,而人类在经过了多次痛苦的经历后,通过教育把这些道理传授给了后代,不仅如此,还把使用工具的技能传给了后代。人类一代又一代累积的智慧通过教育让后代得以分享,这是人类越来越强大的根本原因。可以这样说,教育是人类的大杀器,它比锋利的爪牙和坚韧的皮肤更管用。


难道动物世界不存在教育吗?广义的教育当然存在,譬如母狮带着幼狮潜伏狩猎,这是一种在我们今天看来叫体验式的教育,具有直接、深刻、实用的特点,但在进化史中,身教只是一种原始低级的教育形态,言传的意义要比身教伟大得多。人类发展出言传即语言教育的那一刻,是整个自然界石破惊天的大事,是其他物种悲剧的开始。


有了语言作教育的工具,人类可以离开狩猎场,随时模拟出狩猎环境,可以频繁进行狩猎教育。此时,即便模拟环境不如真实环境逼真,但由于训练频率大大超过其他物种,训练的内容远远超出技能范畴,还包括了勇气、牺牲、责任、判断力等,两者的教育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人类变成了终极猎手。所以,教育本质上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需要,或者说,教育必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发展。



做导师

对我来说,美国之行是一次客观审视中美教育利弊的机会;对学校来说,美国之行是一次把思想统一到教育改革中来的机会。此后,北京十一学校的改革提速了,改革从课堂延伸到课程,从课程延伸到学校形态,分层教学、走班选课、取消班主任等内容,自然就成了其中的应有之义。所有这些改革当中,最具争议的大概就是取消班主任了。学生怎能没有班主任管着呢?


事实上,班主任很多时候被看作“班妈妈”,这一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说明班主任什么都管,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依靠。殊不知,换个角度来看,班主任往往也是学生精神的绑架者,一个打着爱的旗号的绑架者。如果说,小学班主任还有一定的存在的必要的话,那么中学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班主任越来越成为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障碍,就像管得太多的母亲大多造就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一样。扔掉拐杖,孩子可能会不适应,甚至摔一些跟斗,但就在摔的过程中,孩子成长起来了——人,是摔大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不怕孩子摔跤,但怕一下子摔死,这个顾虑有道理,所以,北京十一学校的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用导师代替班主任,第二步才是取消班主任。
在做导师的这些日子里面,我个人觉得是教书二十多年来比较开心的一段时间,我打算在退休以后,像周星驰一样把这些故事,编成32个回合,每天在天桥下面说一个回合,呵呵。导师是干嘛的?我的体会是:导师就是“三陪”——陪看、陪聊、陪写,即陪学生看书看电影,陪他们聊天,陪他们写作。


导师和班主任有很大的一个区别是,导师一定要告诉学生,在他们最美好的年华,应该读什么样的书,看什么样的电影,听什么样的报告和讲座所以陪学生看书,是我的导师工作当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导师会,很多时候就是读书会。有一次,我推荐了麦克里兰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给学生(范美忠给我推荐的)。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造就一个好的政府。这本书在西方是高等学校的教材,同时它还是一本畅销书籍,通俗易懂。我们的学习方式是读完之后分配任务,一个同学负责讲一个单元,在讲的过程中随时接受质疑。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是我们重点阅读过的另一本书。余华杰出的叙事艺术在此书里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丝毫不逊色于莫言,甚至高于莫言。我让学生先上网买然后读。


另外,学生也给我推荐了一些书,也邀请我读一些书,一次上课的时候,叶枫同学在我的写字台上留了一张纸条,推荐我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叶枫说,这本书的原著写得很好,中文翻译损失很大,所以她建议中英文对照阅读。我没能力阅读英文原著,于是就由叶枫本人来主持这个导师会。她有两个版本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个是中文的,一个是英文的。



图为学生叶枫主持导师会
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将要阅读的内容,我做了一个书目,并写了推荐理由。比如说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若要在世界文学的海拔上来了解什么是好的文学,我想这本书是绕不开的。除了文学类还有社科类的书,但文学类相对较多。虽然我是历史教师,但我觉得推荐书目不应该受学科的限制。文科是一个整体,没有说我们的大脑里面D盘是历史,C盘是经济,E盘是文学,人脑并不存在这样的分区。一个人对人文知识感兴趣,一定是整体地感兴趣,而不会是刻意地分科。


另外,看电影也是导师会的一个重要活动。比如说我们看《1942》,看《逃离禁忌岛》、《林肯传》等。电影看完之后,一般都会聚在一起分享。因为看了1942,有同学专门查了《剑桥中国史》,想证实1942年河南是否发生过严重饥荒,结果发现史书记载的东西比电影所表现的更残酷。


除此以外,我们的导师会常常聊天,我个人理解,导师会实际上是有主题的聊天。其实这也是一种学习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学习活动。聊什么呢,从莫言获诺贝尔奖的争议,到我们学校的手机管理办法是不是恰当等等,学生们常常妙语惊人,出乎我的想象。有的时候我们是在玩的时候,即兴产生一个主题,随机聊天。


有一次我们在北京植物园里面晒太阳的时候,我看到一只蜜蜂在采花,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一只工蜂完全无私把自己的蜜奉献给了蜂王,最后辛劳而死,这种行为算不算高尚?对于这个主题,大家争议很大,我随手拍了一段手机视频,打算在他们毕业的时候,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总之这种随机的讨论,像是在玩,但是在玩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些想法,会激发一些思考。就我个人而言,我很享受以这样的方式跟学生相处。另外每周的时事热点也是我们聊的话题,从钓鱼岛问题,黄岩岛问题,到反腐败问题,等等。我觉得谈论政治的时候需要以一种很自然的方式,就像小鸟的啼鸣叫出黎明一样,自然表达真实见解,不要人为划分出很多的禁忌,当然,我们遵从一个理性、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去渲染也不去缩小,自然地聊。其实,好多时候言论的尺度是这样一点一点被自然地撑大的。我们喜欢谈政治,在我的教室里我有一副字挂在最前面——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就会关心你。


此外,学生要在精神上成长,我觉得写出好文章必不可少,所以我有写读书笔记的建议,当然这个是不强制的,学生愿意写就写,写了给我看,我给做个点评。感觉写得好的,我就推荐给媒体,譬如2012年,我推荐了一些参加《看历史》杂志举办的全国征文大赛,唐子阳同学的文章获得全国三等奖,其他两位同学的文章获得优秀奖。有时我自己也会下水写一些文章,以此激励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比如说推荐给学生阅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后,我也写了一篇读后感,并发给他们。有时候我会利用导师会上朗读一下自己的文章,如果感觉写得还行的话。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导师有义务帮助那些想考高分的学生提高成绩,尽管考试从来就不是我们导师会的主题。有一次家长会之后,李同学的家长告诉我,孩子对于自己没考好感到沮丧。第二天找到他,我问:“你在乎分数吗?”原来我以为活泼外向的他不在乎分数,结果他说:“我在乎。”我又问:“有多在乎?”他说:“很在乎!如果没考好的话,我的心情会很不好,这会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我说:“那好,其他学科我帮不上忙,但历史学科可以,我把历史如何考高分的办法告诉你,你只需照办就行了。


我认为,就考试而言,历史教材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事实上所有的考点全是重点。比较聪明的孩子,乐于思考却往往不肯下笨工夫去记忆历史的细节和基础信息,所以考试分数不够理想。要想考好,就要把自己看得笨一点。怎么做呢?默写考点,并厘清重大事件的前后关系。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你要有一颗教师的心,你要像教师那样来看这些考点,要知道这个地方适合挖坑,那个地方适合埋设陷阱,这个地方适合出选择题,那个地方适合出问答题。当你这样去学教材的时候,效率才高。后来我还让他在我面前背诵知识点,偶尔进行必要的监督。学段末考试时,他的历史老师告诉我,这孩子成绩进步很大。


我帮助他考高分的初衷是希望他活幸福一点,快乐一点,因为考高分本身并不代表你历史学好了,但是这可以让孩子觉得很快乐,所以我也愿意在这方面,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另外,我希望和学生相处的时候,要让学生懂什么是魅力,怎么打造自己的魅力。周同学有一段时间突然发胖,一次,我就调侃了他几句,我说“一看你这个体形就知道你不爱运动,对女生完全没有杀伤力啊!你知道什么时候人最有魅力?运动过后的人最有魅力,经常运动的人体形完全不一样,一看就知道是喜欢运动的还是不喜欢运动的,你得运动减肥。”他不置可否,我也不知道这个话管不管用。大概半个学期以后,有一天我从侧面看到他,都快认不出他了,他的五官轮廓变得非常分明,显得结实而利落。我问他减了多少斤了,他说减了十斤,我说,这就对了,你现在看着就比较man,有男人味了。总的来说,做导师的核心工作,是要让学生喜欢导师会,喜欢跟你相处。要做到这一点,我的体会是:有组织,无纪律,学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结语:没有一句话你可以说得铿锵有力稳如泰山

人生就是一款大型游戏,中国人的人生则是一款高难度的大型游戏,顺利通关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还是能够在其中认认真真、跌宕起伏,享受自身所属角色的挑战和乐趣。总之,从个人的存在之思到与学生的混杂打闹,本真状态始终是我所求,面具状态始终是我所恶。然而,人生而本真却无往不在面具之中,即便如我以上的话语又何尝不是为了自我成全?若没有一种力量摘除面具,将一切的虚空充满,追问存在何尝又不是致力于打造更精致的面具?课堂上,无数张意识形态的嘴,与无数双利益的眼眸,共同构成了你我生活其间的教育世界。人生一世,没有一句话,你可以说得铿锵有力,说得稳如泰山。


魏勇:在容易出现雾霾的领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采访|程晓云 陈俊
采访时间|2014年9月11日
采访地点|北京十一学校枣林村书院


从乡村小学到北京

教师月刊魏老师你好!此前我们了解到,当年你师范毕业之后,因为特殊的原因被分配到偏远的前锋小学,当时的心情一定是复杂的。


魏勇: 是的,有一些失落。在那个地方,第一没书看,第二找不到说话的人。不过,另一方面又觉得也没什么。在那里混熟了之后,跟大家过一样的生活,吃饭,喝酒,打牌,聊天,逐渐融合进去了,慢慢就忘掉了刚开始的那种抗拒和不满——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不要说可以适应一个乡村学校,即使是一所监狱,都可以适应。就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情节,进监狱的人刚开始是排斥、痛恨,然后是习惯,最后是离不开监狱。


乡村生活的最大好处是人际关系很淳朴,大家都很单纯。其实说起来,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开心的体验就是在那所乡村学校。一群年轻人在一起,上完课就去打篮球,打完球洗澡,然后无忧无虑地去饭馆吃饭喝酒。心中没有恐惧,不用担心自己会因为不出色被调到哪里去工作——我们已经是在最底层了。后来,我到了重点中学,心里反而有恐惧感,总是担忧自己带的毕业班的升学率。


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人被当地那种文化给同化了,也就不觉得难受了,但是付出的代价是,你可能就走不出来了。


教师月刊这是习惯的力量,习惯会使我们感觉舒适,安于现状。不过你后来还是调走了,而且离开了重庆,来到了北京。是什么机缘促使你作出这个决定?
魏勇:我在四川省隆昌县前锋小学教了三年书,后来又调到了隆昌七中,那是一所乡镇中学。这时候就有危机感了,因为有高考升学的压力。我教高三,每年都有一段提心吊胆的日子,直到高考分数出来了,心里才踏实一点。我在这所学校待了八年,这段时间没有在乡村小学那三年快乐。

图为“重庆时代”的魏勇
我后来离开重庆,一方面是因为特别喜欢北京这个城市,想象当中,北京应该是一个文化之都,能见到各种各样精彩的人物,能有很大的概率找到可以聊天的人、精神上有共同语言的人。另一方面是基于孩子的教育的考虑。所以,2008年,我就来到北京。



必须从国家的发展走向来看教育的走向

教师月刊北京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这有助于多接触教育圈之外的人,开阔视野。


魏勇是的。我上周六还到金融博物馆听了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的讲座。我是金融博物馆读书会的会员,任志强是金融博物馆书院的主席,其实他做的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交流的平台。这个书院很关注我们这个国家的命运,关注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经常举办相关讲座。我经常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我认为,作为一个文科教师,必须从国家的发展走向来看教育的走向,才能清楚地判断教育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教师月刊非常赞同你的这个观点。十几年前你就经常外出交流,那些年的经历应该也与你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比如早在2003年,你就参加了“徐州青年教师论坛”。据说当时的交流特别火,对你影响也很大,是吗?
魏勇 对,当时网络刚刚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大家都刚接触网络不久,因为网络的便利性,一群压抑的、苦闷的、寻求同伴的人突然在徐州聚到了一块,那是一种激情的爆发。原来总觉得周围没有可以说话的人,这次论坛使我们突然发现,这些人在一块,每个人都是有共鸣的,那种感觉特别美好。大家的情感共鸣形成了一种文化和思想的高潮,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个人。


教师月刊当时都有哪些人参加了?
魏勇:有李玉龙、范美忠、郭初阳、梁卫星、蔡朝阳、周迪谦、薛瑞萍等人,还有清华附小的窦桂梅和《人民教育》的赖配根,魏书生也参加了。当时范美忠和魏书生吵起来了,很激烈,甚至出现了抢话筒的场面,争着发言。


教师月刊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个时代,也带来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给教师群体的跨区域交流创造了平台和机会。
魏勇是的,那时候大家的心里都有一种愤怒,尤其是对教育领域的一些人和事感到愤怒。这种愤怒让大家聚在了一块,气味相投。不过,我当时上网,去教育网站较少,主要还是去天涯社区的“关天茶舍”之类的思想论坛,当时那里集中了中国年轻人当中非常激进的一帮知识分子,比如杨支柱、冉云飞、王怡等。这是当时中国最热闹、最大的思想论坛,《南方周末》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叫“关天茶舍”的版块。


从“关天茶舍”走出来好多专栏作家,比如五岳散人。其实说起来,我的关天资格比他还老呢,我们叫他姚胖子,我们在一块吃过饭,有一定的交往。还有十年砍柴,李勇。


那时候,我们很想搞清楚中国的问题出在哪里,中国要走向何方,而不是教育走向何方。现在看来,要以小的变化推动大的变化,很多小的变化形成合力,就会推动大的变化,让你必须顺势而为。


当然,那时候只是一种突然的爆发。时间长了,这种愤怒慢慢也化解了很多。这十几年走下来,我发现社会好像在朝着我们当初所想的那个方向发展,至少在教育方面,在慢慢变好,所以也释怀很多。



要敢于选择做一个鸡蛋

教师月刊我们来聊聊历史教育与教学吧。我们看过你的两个课堂实录,觉得你的教学很注重挖掘历史细节,随处可见追问、反思、批判,尤其是对一些人们习焉不察的历史荒谬。可以说,你的课堂常常使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魏勇我们自己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生活过,呼吸过,知道这个空气的质量怎么样,知道哪些领域容易出现雾霾,所以就在那些容易出现雾霾的领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教师缺乏基本的常识,包括思想常识、政治常识和历史常识,这种情况太普遍了。


教师月刊可能有时候缺乏的不只是常识,还有胆识。
魏勇也有这种情况。时下,常识成了稀缺物,甚至有时候,谬误反而成了常识。在这种荒谬的现实下,坚持常识就意味着你站在了少数派一边,就要付出一些代价。所以帕克·帕尔默写的《教学勇气》非常好,教学首先是需要勇气的,你要敢于站在少数者这一边。当常识之于荒谬如同鸡蛋之于石头的时候,要敢于选择做一个鸡蛋。


教师月刊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你认为历史教育的价值在哪里?
魏勇每节历史课的具体内容可能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意识,这种思维和意识可以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以及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所谓历史意识,是指一个人必须在自己的思想中还原过去的历史情境,设身处地地在历史人物的角色上去看待问题,从而理解当时的人为什么这么选择。对历史不了解的人往往是基于当下来评判历史。当你对历史的了解越来越多,历史意识逐渐就和当下意识平起平坐了,就会更加客观,更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


教师月刊也就是说,历史课堂不仅要让学生获取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
魏勇什么是历史观?这个要澄清一下。历史观不是对历史事件的特定的看法,不是某种意识形态下的历史观,从某个阶层的利益或某个特定的角度去评价一个问题。历史观或者说历史意识,就是要设身处地在历史的情境中去体验。


教师月刊你觉得怎样的历史课才能让学生形成这样的历史意识?
魏勇这方面我倒是比较多的体会。我的看法是,第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充满历史感的情景,让学生的思想能够回到那个时代。通过视频、图片,过去人物的书稿、奏折、书信、档案,以及各种图书,让学生从中捕捉到哪怕一丝丝信息,形成历史感。第二,要尽可能多角度地呈现,把那个时代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人、事、观点、相关材料呈现出来,而不是用一边倒的、先入为主的、未审先判的态度有选择性地呈现。要把对立双方的立场和信息尽可能平衡地呈现,让学生自己来判断。第三,当教学发生了的时候,当学生开始思考、对话、讨论的时候,教师要像主持人一样,尽可能让讨论的场面保持一定的热度,尽可能让思想的交锋激烈一些。火不够就加一把柴;如果一边的火太旺了,把对方快烧得片甲无存了,就要就给这一边撤一点火,给另一边加一点柴。教师要让爱发言和不爱发言的学生都有机会让自己的思想和精神进入到讨论情境中,得到思想的锤炼、砥砺。


教师月刊很精彩的阐述!我们知道你来到北京十一学校之后,在课程改革方面作了不少事情。那么,在你设计的课程以及相应的教学中,你刚才的阐述有什么具体的体现?
魏勇比如,我们编的理科学生专用的校本历史教材,就按照上述思路,在教材正文背后附了大量的史料,正反双方都有。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的提问注重独立思考,比如第一个单元是讲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政治,从秦始皇设立的三公九卿开始,讲到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的废丞相,清代设军机处等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常见的提问内容是梳理历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是什么,有什么影响之类;但我们改编成了这样一个问题:从秦到明清,中国一直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徘徊中摇摆,但最后中国坚定地选择了中央集权的道路。为什么会从摇摆走向选择中央集权?这样的问题,学生觉得很有挑战性,要回答好,就要梳理相关的脉络和线索,思考这些制度上下承接的关系,以及各种历史困境。



给想飞得更高的学生开辟空间

教师月刊除了历史教学,你还负责学校的枣林村书院。这里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有什么不同?
魏勇枣林村书院的教学活动是为了个别在某个方面有天赋的学生来进行的。因为,即使是分层教学也不能满足他们的全部需求,分到最高层的学生有几十个人,他们当中还有巨大的差别。枣林村书院就是给这部分学生搭建一个新的学习平台,是一种个别化教育的尝试。
教师月刊这有点类似于超常教育。
魏勇: 我们跟超常教育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些孩子没有脱离其他孩子,除了学习符合他们的特殊需要的课程,他们跟其他同学一样选课、上课,学习同样的课程。他们不是被单独挑出来,然后变成拥有特殊的身份的学生。我们要让他们跟平常人一样,只是在某些方面提供一点特别的教育服务。国家需要这种拔尖人才。


图为北京十一学校枣林村书院一角
教师月刊枣林村书院的教师是怎么甄选的?
魏勇像数学主要是由一些数学博士带着他们,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从大学请来的教授,因为有些课程已经超越中学老师的授课能力了,所以我们请了北师大的教授来上课。我们一开始有十五六个学生,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有的学生就跟不上了,那他就回到他的“数学五”,也就是中学数学的最高层,枣林村书院的数学课就不用上了。最后剩下了五六个学生能把这个课程圆满学完。我们这个平台是给那些想飞得更高的人再开辟出一个小小的空间,让他们还可以再露一下头。


教师月刊现在能在枣林村书院学习的学生有多少人?
魏勇各年级加一块有三十多个。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们要把整个中学的数学课全部学完,高一上学期学习中学和大学的数学衔接课程,下学期开始进入大学数学系一年级的专业课程。我们今年要用的是北大数学系的教材,请了北大数学系的教师来上课,目的是让这些有天赋的学生很早就接触到数学方面的大家,领略数学的魅力。



停下错误的脚步就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教师月刊算起来,你是一个拥有近三十年教龄并且对教师这个职业体验很深的教师。你觉得对现在的历史教师来说,首要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魏勇我觉得首先要把自己的课堂搞成“健康”的课堂。


教师月刊这个“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魏勇不要用谬误和偏见去影响学生。也就是说,首先要将谬误、偏见和谎言归零,归零就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在归零的基础上再做一些有建设性的、同时不突破“红线”的尝试。至于具体的做法,还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有多大饭量就吃几碗饭。


教师月刊你怎么看教师的自我建设问题?——你对社会问题很感兴趣,很注重自我发展、自我更新,但对更多教师来说,可能这个意识没这么强。


魏勇这个也可以理解。我是从基层来的,从偏远乡村到首都,从最差的学校到普通的学校,到比较好的学校,再到最好的学校。我知道基层教师的苦,待遇不高,升学压力特别大,还要养家糊口,他们觉得教学只是一个谋生的差事,为什么要投入宗教一般的热情呢?越到基层,应试教育压力越大,这是我的切身体会,越往上面走这个压力相对小一些。


所以,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任何旁观者都给不了建议,因为每个教师的生存状态是不一样的。我刚才说的归零,至少是教师可以去努力的,当然,它只是一个大原则。怎么从零到正数,就要看自己的建设了。
教师月刊: 归零的任务也是很艰巨的。


魏勇: 停下错误的脚步就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赞成在教学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果我们不确定自己的历史见解当中是否有雾霾,那就不如把学习的权利和自由交给学生,教师只需给他们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习的方向,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这可能是比较好的。
反过来说,如果课堂教学形式是对话、讨论和交锋,假设教师没有归零,还是负数,就很难掌控课堂。在这种状况下,他可能也会改变,所以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很重要,它会影响到教学的内容。



高考改革会促进个性化教学

教师月刊: 对于今年94日国务院颁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你怎么看?
魏勇我认为是一个重大进步,虽然不是完全尽如人意,但恰恰是这种不完全尽如人意,使得这个改革比较稳健。要完全尽如人意的话,可能就会比较激进,就会遭遇激烈的反弹。在目前这种环境,任何一个改革都不仅要从教育这个领域来考虑,而是要从整个社会环境着眼来综合考量。一项改革必然涉及多方利益,比如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学校的利益,行政主管部门的利益,还有整个国家的利益。


这个高考改革方案基本上不偏不倚,兼顾了各方的利益。首先它兼顾了全国大多数考生的利益,语数外全国统考,这是北京、上海、天津以外的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要求。其次,理化生政史地,各省自己组织考试,这又兼顾了一些特殊地区比如上海、北京的利益,给各地留了一些自由的空间。


教师月刊:高考改革恐怕也将带来学校培养模式的改变。
魏勇是的,这会迫使很多学校分层教学,走班教学,因为高考改革后就不方便组织文科班、理科班了。有可能我选的是物理、历史、生物,他选的是化学、地理、政治,所以很难组成一个班。最终可能只能走向走班制、选课制的个性化教学。


通过高考制度的变革来自上而下传递这样的导向,使教育逐渐适应学生的需求,是力度最大的方式。原来文理科的选项也是存在的,仍然可以你选政史地,我选理化生。这个改革无非是在不影响前两个选项的前提下增加了别的选项,你的菜我给你保留着,但是增加了别的菜,因为有些学生想吃别的菜。这叫“帕累托改进”——在所有学生的利益没有受到损失的情况下,另外一部分学生的利益有机会得到满足。



教师要做学生思想的“导游”

教师月刊在你看来,理想的教师是什么?
魏勇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更多的是一个教育服务者,学生成长过程的陪伴者,学生精神上和思想上的“导游”。因为我们年龄要大一点,在专业方面多读了几本书,我们知道哪些地方有风景,哪些地方值得看,可以给他做“导游”,介绍这个地方不错,但是还得让学生自己去体验。


教师月刊还要对风景有判断力和批判力。
魏勇对。我们置身于一个矛盾的信息环境当中,很多信息是冲突的,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比如,宋鸿兵的《货币战争》和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前者在市场上很火爆,里面有很多情绪和猜测,以及阴谋论的论调,语言很极端,很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也很容易进入学生的视野,学生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可能会选它。而真正有学术价值、有营养的是后者,但学生可能都不知道。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导游”给他介绍一下。此外,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尤其是在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过,这是我此前对什么是好教师的一个看法,从今年开始,我觉得我的看法发生了变化。


教师月刊什么样的变化?
魏勇现在我们需要用移动互联的思路来看教育。以后的教育,很有可能是通过手机来发生的。学生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是以几何级数在增长,你看,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拿手机发微博,看微信。那么,我们就应该思考,能不能把移动互联的端口用来服务于教育,用来学习,让学习游戏化、电子化?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那么苦,有些学习其实比较轻松就能够完成。我们现在就在开发一款历史教学的软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作为普通人在不同的时代体验不同的生活,在“闯关”的同时学到历史知识。这也是平民视角下的历史,而不是以前帝王将相视角下的历史。


所以我就感觉,教师的定义有了新的变化。未来的教师,很可能有一部分人要负责做开发,就是开发新的课程,比如移动互联的课程;有一部分人负责做体验;另外一部分人做后期的维护和运营,比如解答学生在学习、使用互联课程中的困惑。还有,课程社区也需要管理员来维护,有一部分教师就要负责这种事务。


教师月刊所以我们现在很难想象十年以后,教学会是什么样子。
魏勇我们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用一位做互联网教育朋友的话来说,未来已经到来,只是我们尚未察觉。


(来源:《教师月刊》2014年第11期-《白卷》呵呵电台美女主播周杰推荐:“我的高中历史教师。上课从来不带教材,也是第一个对主流教育所推崇的主流价值观表示呵呵的人,那时候很崇拜他呀!”)

魏勇:走出平静的绝望
2015年01月10日 作者:问对教育 浏览数:123 分享收藏已收藏


每周六,“问对教育”为您讲述一位教育人的故事。本期人物:魏勇,著名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十一学校枣林村书院院长。

自述:当过乡村教师,因畏惧乡村生活而逃离。当过摩的司机,因方向感巨差而失败。在经商热的时候红着眼睛下海,全身湿透却没捞到一片鱼鳞;在思想热的时候伪装成思想者,启蒙别人不成倒被别人启蒙——一俗人。曾经的座右铭:“我的职业是教书,我的事业是启蒙。”
在我思想转变的过程中,大学老师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们给我最大的帮助是给我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做学问的意识。
有两位老师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是罗晓梅老师。罗老师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堂课就使我们耳目一新,她开门见山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众多传入中国的西方哲学中的一种,它们应该平等并列,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凌驾于其他哲学流派之上,要发展它你必须要了解它。她希望我们不要把某一种哲学当作人一生不变的世界观,哲学只是训练人的思辩能力的一种工具,学哲学就相当于下围棋、象棋。从此笼罩在哲学上的光环在我心里被破除,读萨特和叔本华就有了一种玩智力游戏的态度。
另一位老师是教心理学的游永恒老师。上他的课必须提前去占位置,因为听课的人多,否则只有站着听课。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点,一是他说话的方式,他讲课始终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多余的手势动作,语调没有任何抑扬顿挫,站在讲台上一动不动,换句话说,他征服学生纯粹靠语言的魅力和思想的力量,不靠任何包装,我总觉得他像《多情剑客无情剑》里面的寂寞高手阿飞。二是他做学问写文章的理念,他认为,做学问不要四平八稳,宁要深刻的片面不要肤浅的全面。这个观点对我影响至今,我相信,谨慎是思想的敌人。
由此种种,当第一天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就有一种与大多数教师不同的信念:我要用自己所受过的教育(包括生活的教育)和我全部的知识去影响下一代,最大限度地讲真话。在《经济学》这本书里,萨缪尔森曾经引用凯恩斯的一句话,影响了我终身,凯恩斯说:“真理之所以战胜谬误,并不是真理以其客观性说服了谬误,而是因为站在真理一边的人逐渐成长起来,站在谬误一边的人逐渐死去,真理才最终取得了胜利”。所以,我所要做的是,在我的课堂上让尽可能多的人接受普适价值,让一批一批孩子逐渐成长起来,懂得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这一切需要时间、需要耐心,但我坚信这样做,对社会进步非常必要,压根儿没有考虑过应试教育的问题。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1990年代初我所在的那所乡村小学,是一所戴帽子初中,偏远、闭塞,没有自来水,几乎每天晚上都停电,生活条件很差。学校食堂设在一所危房当中。食堂不卖饭,必须自己拿米去蒸,每三天吃一顿肉。每逢农历的初二、初五、初八,我们单身汉就特别高兴,这是当地赶场的日子,中午食堂打牙祭,有肉吃。本来农村新鲜蔬菜,在现在城里人看来是好东西,但当时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因为,出土豆的时候,食堂每天、每顿(除了早上)都做土豆,一吃就是一两个月。许多时候,我们看见某种蔬菜就想呕吐,一些教师常常半开玩笑地问我:“大学生,吃得惯我们贫下中农的伙食吗?”在他们眼里,对于像我这样在城里长大的人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考验,因为他们自己吃起来都觉得难受。事实上,我对伙食的抱怨远远不如本地老师。那时,我觉得一个人过穷日子不娇气,过富日子不土气,才是做人的境界,我对未来还有诸多幻想,总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那句话来安慰自己。
我的同事中有不少人是民办教师,白天在课堂上拿粉笔,放学后回家扛锄头。多数教师家里都有责任田,老师们聚在一起,谈的往往不是教学上的问题,而是种子、化肥涨价等农业问题。学生中有不少人在冬天还打赤脚,家长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孩子考上中师、中专,跳出农门。
这就是1990年代初,一所普通乡村学校的状况。我看不出在这样的环境里存在愿意和我一起分享尼采、叔本华的人的可能,我突然不知道该怎样教书了,原来似乎明白、坚定的信念逐渐动摇了。我发现,如果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我有可能成为一个多余的人。
多年以来,这个学校偶尔有大学生分来,但没有一个人到学校报到,我是这个学校第一个留下来教书的大学生。我并不情愿扎根乡村教育,物质上的贫乏我或许能将就,但精神上的贫瘠令我难以忍受。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开明的好校长——邱平清。
还记得和他初次见面的情形。一个黄昏,我乘坐一辆三轮拖拉机去学校报到。在崎岖的乡村道路上颠簸了大约一个小时,到学校时天已经黑了。在拖拉机上我恰好遇到了学校所在乡的乡长,当时,他手里提着一个装满煤油的瓶子,这仿佛是在提醒我,我将要回到解放初期。听说我是到前锋小学报到的大学生,乡长非常热情,到了学校后,他亲自带我找到了校长邱平清。邱校长听说我还没吃饭,马上带我到街上一家黑咕隆冬、脏不拉叽的小饭馆里,就着煤油灯吃了饭,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当地最高档的饭馆。
第一次见面,邱校长就给我上了一课。我不会喝酒,邱校长却一再劝酒喝,半开玩笑地说:“不会喝酒,你以后就没有前途。在我们这里,谁喝酒最厉害,谁就当一把手。”这句玩笑话却使我充分认识到,从此我将生活在农村,当一名乡村教师。于是,我拜他为师逐渐学会了喝酒。在当地,人家请客时,你若不喝酒,很容易被误会成瞧不起人,所以,喝酒这一课是很必要的,它使我迅速融入到了这个新的群体中。喝酒、打牌逐渐洗掉了我身上的书生气。
我和学校老师见面是在新学期第一次全校教师大会上,有50来位教师。开会之前,邱校长通知我要在大会上带领大家政治学习,叫我主讲,我有点迟疑:“你不怕我说错话?”邱校长回答道:“随便讲。”
那天我讲的题目是《中国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思想天然地与共产主义契合入手,再结合“十月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背景和国人病急乱投医的心理意识进行了分析。我讲得津津有味,但下面多数老师并不感兴趣,只是出于礼貌和对开会早退要扣工资的顾忌才勉强听完。散会后,邱校长没有评价我是否讲得好,但闲聊时说了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大学生们是对的。”听到这句话,我眼泪差点掉下来了,我知道,我可以安心地在这所学校呆下来了。
我上初二和初三共三个班的政治,初二是《法律常识》,初三是《社会主义建设常识》。上这样的课是比较难受的,我无数次地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上课,但一看见学生赤裸的双脚和满身的泥土,我又感到,我有责任首先帮助他们摆脱农村、摆脱贫穷,要把他们送进中师、中专。政治观点一旦有偏差,考试绝对失败,他们中许多人是家里借钱读书,没有复读的机会。即使我输得起,他们也输不起。
对我的第一届毕业班,我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模式来操作,考试、考试、再考试,直到他们几乎所有人把“党的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的含义”“改革的性质”等记得滚瓜难熟,最后,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我所教班级中师中专共上线二十多人,几乎占了全县上线总数的三分之一,政治单科成绩居全县第一,这一年我21岁,被任命为四所学校的联合教研组组长,并一直教毕业班。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每年中考下来的结果,中师中专的上线人数,我们这所偏远的农村小学都居全县第一。
1993年,我终于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尤其厌倦了教政治,加上为了解决两地分居的情况,我要求调到妻子所在的高完中。接收单位了解了我的情况后,爽快地接受了我。新的学校缺乏历史教师,于是,我改行做了历史教师。对此,我感到一种解脱,毕竟,历史学科可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要大得多,更重要的是,我喜欢历史。
1993年到1994年,我教初一历史,由于没有升学压力,课堂完全被我所主宰,由学生点课,他们想听什么,我就讲什么,日子过得没有成就感,却很惬意。但好景不长,初一刚一结束,我被学校安排接高三文科补习班,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举动,对我来说,意味着又一次精神撕裂的开始,1995年至2000年,2001年、2004年、2005年、2006年,这10年,几乎年年上高中毕业班,这些经历使我逐步摸索到了打擦边球的技巧和分寸,以便在传达普适价值和高考之间寻求到平衡点。
由于坚持这样一条中庸之道,我虽没有被体制完全接受,但也不至于被彻底排挤,也获得过“优秀”“破格晋升”“拔尖人才”一类体制内的待遇,但我清醒地知道,这是我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妥协的结果。在2004年7月份选拔代表重庆参加全国高中历史教学比赛的选手时,我们教研员出于真诚和好意,直言不讳地问我:“你的课很精彩,但是观点有问题,评委不可能接受你的观点,你愿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观点?……要么放弃观点,要么放弃比赛。”结果我妥协了。我给自己找了一个不太充分的理由:为了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实际上也有不想放弃体制内好处的念头,于是我走上了全国比赛的讲台。显然,我变成了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李泽厚所批判的具有“实用理性”的人。
生存还是毁灭?这个困惑并没有在年轻时真正理解,那时只是被“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这样一句话中清澈、痛快的英雄主义气质而打动。当我们的人生即将跋涉过半时,我们才发现,大多数时候,人不是在如此黑白分明的两极中选择,而是在一望无际的灰色地带,平静而绝望地旅行着,就像一首老歌: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你才可以称他为男人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个海洋
她才会躺于沙滩上 ……
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
它才会被冲刷到大海
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
他们才会获得自由 ……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他才可以看得见天空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
他才能听到人们的哭泣……
本文选自《读写月报 新教育》2008年第6期

魏勇:还有谁能把历史课上成这样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
  如果说,袁腾飞的侃侃而谈,让很多老师艳羡,那么,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魏勇驰名历史教育圈,很重要的原因则是他这个“思想”导游,用思想点燃课堂,让学生“脑洞大开”。   魏勇说,知识既传播了真理也传播了谬误,历史学科尤其如此,所以,历史学科教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魏勇看来,要是不能指向思维的养成,要是不能为学生真正关心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做点事儿,当个历史老师还有啥意思!
  他究竟如何做到的?小编向您保证,这绝对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历史教育要指向批判性思维
  我们为什么需要历史教育?这涉及历史学科的本质。
  历史上一直强调的是——以史为鉴。中国古代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当时接受教育的青年一般是要做官吏、做统治者的,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功能当然很重要。而现代社会中,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一个开发程序的技术员,他不了解历史上王朝的兴衰灭亡教训,难道他就开发不出程序、就买不了车买不了房、就不能够幸福地生活了吗?
  经过我的思考,加上我们历史组同仁的智慧,我们总结出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方面,当然是要从我们族群的生存角度来考虑,需要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需要了解过去,才能够更好理解现在和未来;另一方面,是个体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现代公民,同样需要历史的背景知识和思维方式,不然的话,你就不能很好地参加到社会的公共生活里,你可能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令人遗憾的选择。
  那么,历史课教什么?无非是教师和学生一道,通过分析一个个案例,提炼出历史的学科思想、学科思维,令学生养成一种批判性的思考习惯,让学生得到一个新的信息时不轻易下定论,而是去寻找全面对称的材料、证据来验证。
  我的每一堂课,都是为了达成这样一个目的,不同之处只在于素材而已。学生,可能最后都会忘掉这些素材,忘掉秦始皇什么时候统一了中国,忘掉战争爆发于哪一年,但他可能会沉淀下一种思维方式。
  凡能百度到的,一定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绕开了历史的真正本质,在知识的皮毛上做文章。比如某些高考题,让你排列甲午战争、中法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这4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对了就给分,排列不对就不给分。或者,即使有少数考察历史学科能力的题目,也只是在规定的前提下假装自由思考。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大多是百度就可以解决的。
  我的体会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是百度不能解决的;凡是能百度到的,一定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我们教师的用力方向不是跟百度、谷歌、维基百科比赛信息量,而是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学习历史有助于学生用从过去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深度智慧,去理解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即将到来的各种事态做好准备。历史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人类的伟大经历,揭示了个人和社会为了适应各种情况所做的调整;展示了很多由于错误类推或忽视历史教训而导致的沉痛代价。
  学生从中知道忽视过去可能会使我们成为过去的囚徒。进而,学生将意识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需要对人类事务中的偶然性和不合逻辑性做好准备。最终,使他们在面临当今难题时,能够更深刻地意识到选择的多样性及其可能的后果,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负责任的决策。
  因此,中学的历史课堂不应该过分关注孩子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跟老师一致,而应该关注孩子是否习惯在事实不全面的情况下悬置判断,是否学会了寻找全面对称的信息,是否能做到观点之前有事实、观点与观点之间有逻辑。只有把课堂关注点放在这些方面,我们的孩子才可能避免成为义和团或红卫兵。国家的未来掌握在历史素养高的年轻人手中,国家才有希望,才会有真正的和谐。
  要敢于做一颗勇敢的鸡蛋,纠正常识的混淆
  一名大学生曾给报纸写信称:“最近上映的电影《1942》,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个‘史盲’。我高中读理科,大学读工科,很少看课外书。在历史课堂上,我从未听说过1942年河南大饥荒……死了几百万人,这么大的事,我竟然一无所知……
  在时下的空气中,常识成了稀缺物,甚至有时候,谬误反而成了常识。
  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中说,教学首先是需要勇气的,你要敢于站在少数者这一边。当常识之于荒谬如同鸡蛋之于石头的时候,要敢于选择做一个鸡蛋。
  要煮熟这颗鸡蛋,就必须在自己的思想中还原过去的历史情境,设身处地地处于历史人物的角色上去看待问题,从而理解当时的人为什么如此选择。对历史不了解的人往往是基于当下来评判历史。当你对历史的了解越来越多,历史意识逐渐就和当下意识平起平坐了,就会更加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
  煮熟这颗鸡蛋,我有三把火:
  第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充满历史感的情景,让学生的思想能够回到那个时代。通过视频、图片,过去人物的书稿、奏折、书信、档案,以及各种图书,让学生从中捕捉到哪怕一丝丝信息,形成历史感。
  第二,尽可能多角度、平衡地呈现,让学生自己判断。
  第三,当学生开始思考、对话、讨论,教师要像主持人一样,尽可能让讨论保持热度,让思想交锋激烈一些。火不够就加一把柴;如果一边的火太旺了,就给另一边加一点柴。教师要让爱发言和不爱发言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讨论情境中,得到思想的锤炼、砥砺。
  你不能只把自己当成历史老师,要打破专业的壁垒
  语文老师强调语文味,历史老师强调历史感,政治老师强调理论的绝对性,所有的这些强调都把人文学科这一整体对象割裂得支离破碎,从而把自己的精神局限在狭小空间内。
  然而,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育,包括良知、理性、审美、使命感等。要完成这些目标,必须是整体给予,很多时候没办法将文学、政治、哲学从历史中摘出来,如同我们不能给学生大脑分区:C盘管文学、D盘管政治、E盘管历史、F盘管哲学。当思想的河流流淌到哪里,我们就应该自然地学习那里的知识,无论它是文学的还是历史的。
  因此,要教好历史,不能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历史老师。我对自己的定位是文科老师,教历史就不能不读文学政治经典,因为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文学,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和精神。
  要让历史课走向开阔的高地,教师要卸掉专业意识的假面。
  例如,当我们在历史课中讨论克伦威尔违背司法程序,通过恐吓迫使下院判决查理一世死刑时,我们意识到这个结果降低了英国再度发生内战的可能性,但审判过程却是违背良知的。怎么评价这一事件?如果我们不引入政治哲学根本就无法厘清这个问题——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何者优先?只有引入边沁和密尔的结果主义(即功利主义)哲学观,才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克伦威尔追求实质正义优先的行为,同时,只有引入康德的绝对主义理论即人类追求任何目的的过程中有一些绝对价值是不能违背的,比如服从良心,否则,即使结果正确也应该被谴责,如此我们才能够理解程序正义优先于实质正义的必要性。
  当我们在讨论法国大革命红色恐怖的影响时,我们从历史书上得到的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机械的教条和冰冷的数字,我们很难真正体验到它的恐怖。如果,我们引入雨果的小说《九三年》,把革命如何压倒人性,原则如何强奸良知的细节呈现出来时,这堂课所引发的震撼将大大超过纯历史的探讨。当原则与人性发生冲突时,你将何为?这是文学中产生的让人窒息和绝望的问题,也是最有价值的历史之问。
  缺少文学的历史课堂,将把人变成没有情感的理性动物;缺少哲学的历史课堂,将把人变成埋头故纸堆的资料保管员。
  不精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要勇于打破预设
  你在上课时有没有一切尽在掌握中的那种想法?我觉得,如果课堂没有一定的模糊性,没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堂课就是不好的。什么叫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老师上课之前都要备课,但是你能够备出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有回答以及应对的办法吗?课堂上肯定有一些出乎老师意料的答案和问题。
  不应该放掉这些和我们预设不相吻合的东西,而是马上对这些答案做出判断,如果有闪光点,立即找出,然后产生新的思考、新的争论,把闪光点放大,从而放弃自己的一些预设。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老师会面临一个困惑:我们事先预定的教学目标完不成怎么办?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我是在这个临时的火花基础上开展课堂还是回到我预设的方案上去?我觉得,老师你为什么不可以放弃你原来的方案,而就课堂上一些有智慧的问题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对话?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亮点就出来了。这样的课堂才是原生态的,是自然的;这样的课堂才有助于学生的精神发育。
  善于假设,呈现截然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推断力
  有人说,历史不能假设,我则认为历史可以假设,甚至有时必须假设。因为,我们学习历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乎情理的推理能力,以增强学生的预见性和洞察力,以免在现实生活中做出遗憾的决定。
  当然,好的问题不仅只有假设这一种方式。还可以将截然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同时呈现,以刺激学生思考。
  比如,关于假设,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假如林则徐没有被罢官,中国会获得胜利吗?太平天国成功了,中国会变得更美好吗?假如义和团胜利了,中国会进步得更快吗?如果没有发生西安事变,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怎样?如果已经发生西安事变,而蒋介石被张学良的卫队不小心打死了,历史会怎样演进?
  关于呈现截然不同的立场,有这样的例子——在讲美国独立战争时,我提出了:今天,大多数美国人(包括中国的历史教科书)认为1775年爆发的英美战争是正义的解放战争,即独立战争,而许多英国人则认为这场战争是分裂国家的叛乱,你们怎么评价这场战争?然后,我呈现了美国制作的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中,涉及独立战争的片段,以及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纪录片《英国海军》中同样涉及这场战争的片段。这引起学生激烈的争论,甚至激发了现场听课老师发言的兴趣。
  历史课堂需要教会学生妥协,而要做到妥协就必须善于关注对立面的立场,需要理解对立面观点的合理之处并能反省自身立场的不足之处。妥协不仅是态度,更是一种智慧。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民间野草》自序

  感谢白沙兄的厚爱,这十五篇《野草》解读文章终于有机会集结成书了,虽几经周折,余终究不免感到欣慰。余虽常自夸《野草》解读当世第一,却并无以皇皇学术著作自命之意,或可免于方家不符合学术规范之讥。所谓“民间”者,一则言余之生存状态,虽毕业于最高学府,十几年来却一直辗转行走于草莽江湖间,而非供职于大学和研究所;二则言余之写作方式并非搜集爬梳史料,荟萃众家研究成果,而是在生命体验之基础上,以诗化独语之方式出之,乃难登大雅之堂的野狐禅是也。虽然,余之解读颇类西哲海德格尔之阐释荷尔德林。鲁老夫子或不逊色于荷氏,余则何敢以海大师自比,然就诗与思之对话及于精神暗夜守护存在之天命而言,则差堪比拟。
  余之解读如此个人化,以至于吾友陈愚以“范式鲁迅”戏称之。既如此,则就某些篇章的解读作一些提示就是必要的了。余首先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过客》解读一篇,余吸收海德格尔“在”与“在者”区分的思想,结合十年漂泊流浪的生命体验,表达了余个体化成长的精神历程,其中蕴含着主体形而上学和工商业资本主义社会使人类走上现代性的不归路后余家园失落灵魂漂泊于旷野之深哀巨痛;次则可关注《复仇二》之解读,余于是篇中对现代性启蒙观进行了反思性解构和重构;三则可关注《颓败线的颤动》之解读,余于是篇之中借鉴邓晓芒“国民性批判”与“人性批判”的区分,再受启示于《新约圣经》之普遍原罪论,此篇与《复仇二》之解读体现了余自现代性和国民性批判困局中突围的努力;最后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狂人日记》解读,此篇是余十几年思想历程的总结,也是余精神生命发展克服普遍性与个体性,神性与罪性,意识与潜意识,男性灵魂与女性灵魂之分裂后否极泰来,达到如太极一般阴阳相交相生之圆融境界的标志。此篇解读虽建立在生命体验之基础上,但如无《圣经》奥义之启示以及黑格尔《小逻辑》之辩证法结构和蒂利希存在神学关于存在根基及本质与实存分裂的言说,解读之完成亦是不可能的。其余篇章,余则不饶舌多言,读者可独自索解。
  读者也许会就《野草》解读的不完整性提出疑问,《野草》包括题辞在内共计二十四篇,为何仅解读十五篇?《野草》文本中形上形下体验和关怀交织,而余之核心关切所在,乃在现代性危机时代的终极家园之思,于解读之时有所拣择,乃势所必然。另部分解读文字尚欠斟酌,然时过境迁,心境复异,余已无心修改润色,粗疏之处,尚望读者见谅!
  最后要交代一下的是,当初余曾将咕咚网友的部分跟帖回复综合到《秋夜》、《风筝》、《死火》、《影的告别》和《好的故事》五篇解读文章之中,原拟共同署名出版。现虽已将咕咚网友之回复文字删除,尚恐有部分未加注明之综合文本于网络上流传。故此特加说明,以明尊重其学术原创之意。

  范美忠二零一二年五月三十一日于都江堰光亚学校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民间野草》自序
灵魂的黑暗与悲壮——《野草》读后
《野草》题辞:言说的困境和生命的证词
《影的告别》:独自远行去守护存在
《求乞者》:存在的废墟感和本真性的寻求
《我的失恋》:鲁迅的爱情观
《复仇》:对庸众的复仇与极致生命美学
《复仇(其二)》:反思精英意识与超越启蒙
《希望》:肉搏空虚的暗夜
《雪》:伟大而孤独的灵魂
《风筝》:灵魂的罪感与忏悔意识
《过客》:行走反抗虚无
《死火》:孤独理想者之生命历程
《失掉的好地狱》:虚无主义的历史哲学
《墓碣文》:灵魂深处的惨烈搏斗
《颓败线的颤动》:存在的撕扯与人性的困惑
《这样的战士》:在无物之阵中失败的战士
附录一 《故乡》:乡土知识分子失乡之原型速写
附录二 《狂人日记》:一个多重内涵的复合型文本


范美忠成都签售新书 痛批中学语文教材 2013-01-20   来源: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编辑: 何锐  今天,在四川大学文科楼,范美忠带着他的新书《民间野草》回归公众视野,在谈及此前热议的中学教材增、删鲁迅作品问题时,范美忠“痛批”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称他们“水平太低”。
鲁迅先生作品《风筝》插画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王彬荣)1月20日报道 范美忠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一跑出名,而“范跑跑”也一度成为了他的代名词,引起了当时网络的热议。今天,在四川大学文科楼,范美忠带着他的新书《民间野草》回归公众视野,在谈及此前热议的中学教材增、删鲁迅作品问题时,范美忠“痛批”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称他们“水平太低”。
    “《风筝》不应放在初一教材,高二学才合适”
    在范美忠看来,当下语文初一教材中鲁迅先生的《风筝》一文是编写教材人“搞错了的”,“那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发展阶段”。范美忠认为,《风筝》一文,是编教材的人水平太低,没读懂才安排进初一课本的。“他们(编教材者)以为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把《风筝》一文当成讲述儿童教育心理学的一篇文章选入初一教材,其实是他们没读懂《风筝》一文的深厚内涵,这篇文章放在高二教材更合适。”
    在石室中学初二语文老师周一飞看来,范美忠的话是有道理的。
    “《风筝》一文有着深厚的内涵,它并不仅仅是一篇儿童教育心理学的普通散文。”周一飞向记者表示,《风筝》一文其实讲述的是“忏悔”和“想忏悔却求不得”的绝望,“我在课堂也只是很浅显的讲述,并没有展开深入的讨论,这让初一的孩子们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
    除了《风筝》,周一飞还提到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教材,它都不应该入选。”周认为这篇文章并不是鲁迅作品里的优秀作品,不合适孩子们阅读。
    范美忠认为,鲁迅的经典的篇目肯定要入选中学教材。而那些反映阶级性、仇恨、社会阴暗面的文章并不适合放在教材中。当记者问及这是否与他的个人喜好有关时,范美忠却表示:“我范美忠的个性,绝对不会笼罩在任何人的一个世界里。”
范美忠(图据网络)
    “张爱玲、沈从文、王小波都太单薄了,没有丰富性”
    范美忠称自己为鲁迅之《野草》研究第一人,批评“学院派”那些鲁迅研究学者把鲁迅当饭碗。他还表示,如果要读懂鲁迅,只需看三个人的作品,其中一个就是他的新书《民间野草》。
    范美忠表示,当代文坛他比较欣赏的是余华,“莫言也算是一流的作家”。而张爱玲、沈从文、王小波都太单调了,没有对人性恶进行全面的把握,此外,他还觉得王小波的杂文逻辑化水平太差,“我算是一个逻辑水平比较高的人,但看王小波的作品,没觉得有什么让我眼前一亮的。”范美忠告诉记者。
    范美忠说,他现在对《庄子》、《故事新篇》还有着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以后能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


《民间野草》,生于民间。         壬辰2012年冬,范美忠“鲁迅野草心解”逆时而生,虽经数载波折,在知名出版人白沙兄的厚爱下总算是在冬日凛冽中生长出来。     
         余以为,老范《民间野草》是对鲁迅时代的回应,亦是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回应,更是对自己诚实、志于道、追求真理生命历程的回应。
        《民间野草》,范美忠十余载阅读、十余载行走江湖草莽间,以十余载生命体验对鲁迅时代文化、生命精神的回应。
       《民间野草》是范美忠十余载江湖草莽间行走、冲撞心路之记录,是对自己精神生命的一个回应,亦是对自己从青春狂猛、壮怀激荡、寻路他方、乡关何处、癫狂痴傻追寻的一个回答。
          正如老范所说,走过那一段青春壮怀、彷徨、挣扎的岁月,再也回不去那“曾经的当下”,再也进不了那时的情绪、情怀和心境,既心已成文,就让是书保留着那曾经的当下吧,不想也难以回头再去修改、雕琢6年前的文字了,尽管最近五六年自己又有了一些“新得”。权且保留“曾经的当下”吧。
          恭喜老范新书终于正式出版发售!
          同时向知名出版人白沙兄专注于学术、学问的精神致以敬意!“白纸行黑字,沙页翻长河”——白沙老师壮哉,豪哉!愿白沙兄“纸上建筑”功在当下传于末年!
                                                                                                       2012壬辰冬 蜀南 愚吴演生 慨发于蓉城东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0881e30100e9uk.html
倔强的范美忠和恶心的教育部

读大学,读的是思维       作者:覃彪喜

  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这才是大学毕业生能否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的根本所在
思想政治专业毕业生比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发展得更好?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是我在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天就必须考虑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当年我没能考上法学专业,而是被调剂到了冷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当时必须直面的问题就是,非师范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够学什么呢?毕业后又能够干什么呢?
在很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学生的意识中大学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地方,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是要学好计算机程序开发方面的知识,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就是要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可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同学并不能够按照这样一种思路来读大学,因为我们的专业课程根本不能为我们传授任何一种实用的技能。
既然如此,我们就索性换成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思路来学习,不再拘泥于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而对一些看上去毫无意义的问题饶有兴致了。在别人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史、伦理学、社会学、中外政治制度史这样的课程注定是枯燥的,可我们却能够把这种课上得像过年一样热闹。在一些老师的引导下,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学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敢于向教材上任何一个权威的观点发难,并综合运用各门学科的知识来做到自圆其说。用胡适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有一次我们在课堂上谈到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拥护的人和质疑的人两军对垒,剑拔弩张,从经济模式、农业生产力、农业科学技术、农民土地使用权等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分析。大家在课堂上争论得不过瘾,回到宿舍以后还打了几回“加时赛”。还有一次我们在课堂上谈到了死刑的废除问题。由于我对这个问题思考已久,早已在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所以发言的时候从刑法理论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应该废除死刑的观点。我的同学们也都不示弱,纷纷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角度来向我表示支持或反对。
很多人会觉得我们当年在课堂上群情激昂地探讨这些问题是非常空洞的。的确,迄今为止我们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从事跟家庭联产承包或者死刑有关的工作。我们为了论证自己的“奇谈怪论”而去查阅的资料对现在的工作也没有任何实际的、直接的指导作用。但是,正是大学期间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学习让我们这些冷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同学如今普遍地比那些工商管理、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同学发展得更好。我们在大学期间没有学会任何一门实用的技能,但是,我们得到了一种系统的、批判性的、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思维能力,我们在工作中才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进而有所成就。

哑巴广告赢得市场
我曾经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过策划师,后来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正好公司要给一个新楼盘策划、拍摄一个电视广告。当时的房地产行业还是买方市场,不存在刚开盘就被抢购一空的现象,所以开发商不但舍得花广告费,而且需要广告能够吸引人。可是,我们要推广的那个楼盘实在让人头疼,户型、交通、地理位置、周边配套等各个方面都难以提炼出像样的卖点。后来,我提议公司反其道而行之,既然所有的电视广告都在不厌其烦地讲述,我们干脆三缄其口,用电视广告的沉默来宣传这个楼盘的宁静。伴随着池塘中的荷花在月色中缓缓绽放,画面上浮现出这么一行字:“我们没有为您准备更多的声音,只为了让您聆听到荷花绽放的脚步。”结果呢,这个看似有些无厘头的“哑巴广告”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市场反应,开发商赞不绝口。
“馊主意”带来的高利润
再后来,我误打误撞进入了IT业。随着公司业务所处的行业日渐式微,公司推广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从一比十骤减到了一比三、一比二甚至更低。为了“救亡图存”,公司号召大家群策群力想一些更有效的推广方式。我向来喜欢做别人想不到的事情,这次自然也不例外。我提出了这么一个方案:去工业区大规模地派发传单或者卡片。我的方案做得非常详尽,PPT也做得非常漂亮。可是,所有的同事都对此不屑一顾。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馊主意,不但成本很高,而且很难管理,也不利于在全国范围推广。后来,我终于得到了一次机会去做尝试。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这种当时在整个行业还没人看得上眼的推广方式竟然能够带来百分之几百的利润率!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是今天我们所谈论的“创新”,但是至少有一点应该承认:它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而这种能力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呢?我想,这不能不归因于大学时期那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工作的时间越长,我就越明确地认识到: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价值最主要的并不是取决于他在大学期间学到了多少实用的专业技能,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了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人素质差异的本质不在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量的差异,而在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差异。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这才是大学毕业生能否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的根本所在。

大学≠技校
在大学里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课程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他们最终学来的思维能力却是相通的。比如,一个法学院的学生在上刑法课的时候对防卫制度提出了质疑;与此同时,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中国以后的主要社会矛盾发表了一番高谈阔论。这两个学生基于自己的专业考虑着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但他们通过这种思考最终培养出来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思维能力是相通的。术业有专攻,思维能力却放之四海而皆准。
正因为如此,我这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却可以迅速融入到与专业完全不对口的房地产、广告、IT等多个行业领域。其实,一个毕业生能不能胜任某个行业的工作,他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往往是次要的,而我所强调的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才是关键。因为专业知识往往很快就可以学会,而思维能力的训练却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我在武汉大学做讲座的时候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说:如果你们满足于学习编辑出版方面的专业知识,或者说,你们单纯地把编辑出版作为一种技能来学习,那么你们永远也成为不了一名优秀的图书编辑。对于一名出版社的编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懂不懂勒口、印张之类的专业术语,而是能不能创新,能不能策划出一本市场上还没有的图书,能不能用别人还没有用过的推广方式去营销一本图书。专业术语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全部学会,而这种创新能力却需要积累很多年。
当然,大学生如果把大学当成技校,满足于学习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毕业后或许也能有立足之地,但是,他们的发展空间却极为有限。在IT公司任职的时候我连程序都看不懂,可老板却愿意给我支付比高级程序员更高的工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老板看来,知道做什么比知道怎么做更重要。一个大学生如果把读大学理解为学技术,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他毕业以后就永远只能是一个打工仔。
一个没有创造性思维的毕业生只能是别人手中的工具,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也只能成为其他国家剥削的时象。我认识好几位珠江三角洲的工厂老板,他们虽然有钱,但无一例外都感到很吃力。他们辛辛苦苦做一集装箱的鞋子卖到美国市场去,赚来的钱还比不上人家卖几台精密仪器。富士康的机器夜以继日地开动,大量诺基亚、摩托罗拉的手机除了最核心的芯片之外,其余配件的生产和组装都是在那里完成的。可是,利润的大头却被人家芬兰人、美国人拿走了。如果中国的大学生不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状况不知道还要持续多少年。

大学应该怎么读?
为了让大学生能够得到系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进而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生自身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我们的高等教育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大学不等于技校,知识不等于能力。大学教育与其说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如说是老师引导学生去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让学生运用这种能力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现在很多大学老师还是习惯于在课堂上将讲义朗读一遇,告诉学生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应该记笔记的,学生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也就谈不上讨论、交流和辨论了。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需要老师改变教学方式;另一方面需要学校控制招生规模、增加教师数量;作为学生,也应该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
此外,要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客观条件。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有人曾说读大学就是读图书馆。可是,很多学校的图书馆不仅门庭冷落,真正像样的书也不多,而是堆砌了大量的旧书、废书。在这样的环境中指望大学生培养出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那是不现实的。
现在,有不少学校热衷于开设电子商务、高尔夫管理之类的时髦专业,可这些专业往往让学生过早地局限于狭窄的知识范围之内。如果我要招聘一名电子商务方面的员工,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未必具有竞争力,因为在他们把电子商务作为一门实用的技能来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用几句话来总结大学生涯的规划,那就是:第一,多读书,大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玩的;第二,不要过于功利地读书;第三,要用一种思考的姿态去读书。
(摘自《大学生》)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1&extra=page%3D1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1&extra=page%3D1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01&extra=page%3D1
成都同辉【国际】学校-校网-友情链接【管季超工作室】公益网站群






罗伯特规则十三条(简化版)


第一条:会议主持人,专门负责宣布开会制度,分配发言权,提请表决,维持秩序,执行程序。
但主持人在主持期不得发表意见,也不能总结别人的发言。
第二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个明确的动议:“动议,动议,就是行动的建议!”动议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行动建议。
第三条:发言前要举手,谁先举手谁优先,但要得到主持人允许后才可以发言,发言要起立,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能打断。
第四条:尽可能对着主持人说话,不同意见者之间避免直接面对的发言。
第五条:每人每次发言时间不超过二分钟,对同一动议发言每人不超过二次,或者大家可以现场规定。
第六条:讨论问题不能跑题,主持人应该打断跑题发言。
第七条:主持人打断违规发言的人,被打断的人应当中止发言。
第八条:主持人应尽可能让意见相反的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机会,以保持平衡。
第九条:发言人应该首先表明赞成或反对,然后说理由。
第十条: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只能就事论事。
第十一条:只有主持人可以提请表决,只能等到发言次数都已用尽。
或者没有人再想再发言了,才能提请表决。如果主持人有表决权,应该最后表决。防止抱粗腿。
第十二条:主持人应该先请赞成方举手,再请反对方举手。但不要请弃权方举手。
第十三条:当赞成方多于反对方,动议通过。平局等于没通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19:36 | 只看该作者
优势思考——改变你命运的新思维   作者:[美]凯

  小改变孕育大转变
(-)劣势思考DBT=Deficit-Based Thinking
(+)优势思考ABT=Asset-Based Thinking

劣势思考是人类生而固有的……
大多数人不是十分擅长优势思考。事实上,我们更加习惯于劣势思考(DBT)。这种思维方式更加关注自身的差距和弱点、他人让我们感到厌烦和恼火之处以及无法发挥作用的、问题重重的和拖我们后腿的事物,凡此种种。我们对这种思维方式的依赖是天生的。人类的神经系统天生对危险即将来临之类的负面信号比较敏感,而较少注意到机遇正在萌芽之类的正面信号。
尽管劣势思考是人类的生理习惯,我们却没有必要让它彻底统领我们的思想、精神和行动。只要集中精力,在正确的指导下作出积极努力,我们完全可以恢复活力,利用自身天生的乐观主义态度(虽然它常常潜伏在人体深处),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生活洪流中去。这只需要改变(甚至是微调)一下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优势思考也可以成为人类生而固有的。
ABT,优势思考使我们启用一种全新的特殊方式来看待琐碎的日常生活,使我们每天投入的用心和努力获得最大的回报。
遇到困难或举棋不定时,优势思考让我们明白“半杯水”同时有两个含义:“已有半杯了”和“只剩半杯了”。见仁见智,就看你怎么看。
优势思考不是盲目乐观,也不是魔法巫术。它不是什么权宜之计,更不是不切实际地夸大结果。这种思维方式不单单基于理论,而是我们对越来越多的高效、自信人士的所思、所感和所行进行直接而系统的分析研究的结果。优势思考使得“乐观的思维方式”在实用性方面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乐观的思维方式号召人们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未来,而优势思考则倡导人们从现在做起,积极行动起来,让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进展。优势思考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掌握和利用个人优势、人际交往优势和应变优势,让我们迅速进步,创造自己最为期待的未来。

一、换一种方式看自己
接下来要讲的戴维的故事会告诉我们要想纯熟地掌握优势思考,首先要做的是,换一种方式看自己。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以及与其相关的个体的所见、所思、所言、所做都是我们看待他人和各种事态的原动力所在。这是真正的基础。
尽情赞美自己的优点,专心关注下一次考验,这一原则要求我们非常清醒地了解自己,清楚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即使我们每天都在处理各种劳心费神的混乱局面,又不得不对他人的最优先事项作出反应。
坚持下去的秘诀之一就是牢牢记住自己所取得的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小小成就:“我能”永远比“我不能”更加重要。
如果能够尽情赞美自己的优点,专心关注下一次考验,我们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胜任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大增。生活从此会变得以“我”为中心,而不是让自己被生活带着团团转。同样是处理各种苛刻的要求,甚至是面对挫折和错误,但看待它们的角度已经变成这些负面的东西如何让我们成长,让我们从中获益,为我们自己的优先事项服务。你可以问自己:“怎样才能在目前的复杂情况下前进一步,让事态取得进展?”每天早晨,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设想可能成就的理想结果,不管当前的情况如何。这样的远景意识引领着我们,让我们与自己对话,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提供指导——知道吗?人生的每一天都可以这样过。

戴维的故事
1月份的一个上午,我一动不动地坐在加州库比提诺的一间灯光明亮的公司电视演播室里。我听到一个扬声器里的声音说:“女士们、先生们,我荣幸地向大家介绍今天的发言人戴维·沃什博恩,她将介绍新开发的管理市场的程序。”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即将在演播室里的400名现场观众面前演讲长达1个小时,全国各公司办公室中同时收看这一节目的还有9000名观众。
那似乎是一个决定命运的时刻,但我却没有想到,我迈出的这一步事后成了我事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
我深深地吸了口气,走上讲台,一种强烈的危险感向我袭来,一时间我被它控制住了。闪亮登场的一瞬间变成了令人心生恐惧的威胁。不过幸亏我当时足够坚定,我听到了另一个声音在敦促我迎难而上,尽管那个声音要微弱得多。
我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头脑中正在进行着一场“威胁还是挑战”的思想斗争。我的眼前闪现出两个不同的场景。近景是我自己说话结结巴巴,头脑中根本没了头绪,最后灰溜溜地走下讲台。与此同时,我还看到了一个远景,我自己妙语连珠,不断地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我的风度和讲演内容都深深吸引了观众。在那不到1秒钟的时间里,我决定用滤光镜过滤掉失败的影像,让成功的影像来到近前。这一关注焦点的改变让我感受到了挑战而不是威胁。这样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自己头脑中积极的影像,调动起自己全部的经验、知识和激情而忘掉了其他的一切。我瞬间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我拒绝让自己过多地去想威胁的那一面:万一扬声器坏了,或者提示卡片掉到地上,或者技术人员在摄像机后面乱跑乱转。我告诉自己,那没什么,克服这一切,走上讲台就是了。
那次讲演之后,我意识到上述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还不到1分钟,而我所需要的不过是朝天平上优势的一边稍稍倾斜一点。随后,一切就变得顺畅而自然。

超越焦虑……创造无限活力
劣势思考是使人上瘾的。它能够使人体持续分泌肾上腺素,使所有的感官系统都处于警戒状态。这种思想上、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被动反应通知我们的感官人体已经准备好迎接下一次危机、挫折或问题了。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由于警戒而让肾上腺素不断分泌的状态,但是如果不加控制就可能造成持续的焦虑,后者是劣势思考的又一个副作用。这是一种完全负面的消极上瘾,它将耗尽我们的体力,让我们无视现实中美好的一面,从而阻止我们追求潜在价值、追求机遇和良好回报的脚步。

(判断+怀疑)÷被动反应=焦虑
优势思考也是使人上瘾的,不过这是一种积极的上瘾,能够带来正面的影响。优势思考也有其肾上腺副产品,那就是充沛的活力而不是焦虑。优势思考是思想上的飞跃,有助于我们朝正确的目标迈进,它让我们保持高度警醒而不是警戒。所有的神经系统也一样在工作,我们的头脑会很快浏览一遍,看看最好的可能性是什么。活力迅速传遍全身,想象力的开关神奇地扭开了,我们看到的是事物有价值的潜能。这时的我们既能看到自己的惊人能力,也能发现他人的聪明才智。
一旦对优势思考上了瘾,我们就能够满足自己体内的另一种热望:绕过焦虑,增进活力,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

(好奇+乐观)×积极反应=无限活力
ABT原则:尽情赞美自己的优点,专心关注下一次考验。
二、换一种方式看他人
读了接下来讲的朱利安·法菲的故事,你会看到如何创造各种美好设想。这些设想在他人看来和他自己的感觉一样令人信服、令人无法抗拒。只要有可能,优势思考问题的人就会设立目标,启发身边的其他人拥有更强的动力,作出更大的成就。这种方法正是我们的出发点。一旦身边的人乐于甚至急于参与进来,看到并发现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天赋和技能就非常容易了。
一旦人们和你持不同观点,或和你的方向有所冲突,还要以一种积极的、基于优势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就难上加难了。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一种特殊的看待各种人和事物的滤光器。在以往的生活中,劣势思考遮蔽甚至彻底关闭了我们与生俱来的这种正面看待他人的滤光器,现在就必须重新激活它。所有优势思考带来的滤光器都将在你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为你添加活力,让你拥有善于赞扬他人的精神,承认他人能够为团队贡献力量。
你可以将身边的每个人都看成是一项资产,并需要认识到这些人和你一样,也是一件不断进步的作品。优势思考鼓励我们经常高声称赞他人,多注意那些行事慷慨、成就辉煌和多产高效的人。你所发现的他人身上的价值会留在你的体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帮助你建立卓有成效的人际关系。
优势思考还能带来另一个额外的好处。你可以相对少受一些他人的消极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出言愤怒、非难指责、过激言行和推卸责任等等。相反,你可以改变他们令人烦恼的言行,不急于作出判断,进而深入调查这种消极行为的背后所隐藏的利益、需要和动机。

朱利安·法菲的故事
在音乐学院里接受古典音乐教育的音乐家总是经年不断地磨练自己的个人技艺和演绎作品的技巧。他们通常不大适应在大乐队里演奏。在那里他们必须服从一个拿着指挥棒挥舞的指挥的一切旨意。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哈克曼对来自4个国家78个乐队的音乐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相当惊人:这些音乐家大多对自己的职业持负面态度,其职业满意度水平基本上和联邦监狱看守是一个水平!
朱利安·法菲创建奥菲斯室内乐团的灵感恰恰来自于他在茱莉亚乐团的经历。在那里,他和同仁们彼此亲密熟知、和谐共事。从那以后,他一直致力于在更宏大的规模上重建茱莉亚乐团特有的那种合作关系。法菲要在他自己创建的乐团中倡导交流和合作,让他们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也能够奏响绝美的乐章,
他先是将所有的音乐家集结成一个即兴演奏的合作者网络。排练变成了肆意的自由发挥,整个乐团的27名成员全部参与到每一个微妙乐音、乐句划分和力度强弱等细节的决策中。很快,每个人都清楚要让所有的人达成一致是不可取的。因此,法菲又决定将乐团分为几个核心小组,小组成员可以定期轮换。每个小组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乐章,然后面向整个乐队其他成员演奏。
另一个创新体现在共同领导方面。在一个由指挥说了算的乐队中,首席小提琴手的作用就类似于一个球队的队长。而在奥菲斯,他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球队教练,且该职位是轮流担任的。首席小提琴手负责组织排练、调解争论和协商解决办法。不仅各个乐队的核心小组和首席小提琴手不同,每个乐章的这两个职位也会变动。这种包容性的过程使得每一个乐手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领导能力训练。
正因为心中立志要创建一种合作式的、启迪心灵的乐队文化,朱利安·法菲和乐队的成员们才建立了这样一个收入不菲、报酬丰厚的室内乐组织。奥菲斯乐队完美的艺术演绎使他们蜚声国际。另一方面,乐队的每一个成员也都有了非同一般的职业自豪感。

从解构到重构
解构:有一种办法可以减弱我们对负面的过激反应,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是我自己那样做了,我会怎么想?我的感觉将如何?”以己度人,一经意识到烦扰或气人的行为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对此类行为的反应就会小一些。我们开始接受每个人的做人方式和行为准则,这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建设性的人际关系。
重构:使用优势思考来替代他人的负面态度或行为在你头脑中留下的坏印象。提醒自己,他或她有其自身的长处和最具吸引力的品质。在积极评估的基础上让自己对他人的评价更为准确。这种新的观察视角正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朝前迈进的优势所在。
ABT原则: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人,获得更大的人际吸引力。

三、换一种方式看事态
接下来要讲的艾德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在各种事态中寻求和发现机遇。不管是预料中、期待中的情况还是意外情况,视野越宽,风景越美,这一原则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任何事态。拓宽视野,你就可以看到更广阔、更明朗、更美丽的风景,周围的人都能从中受益。
对于艾德这样优势思考问题的人来说,重病缠身反倒可以透过这种特殊的镜头看待现实,将每天的每一分钟变成生命和时间的赐予。抓紧这一点时间,加倍珍爱我们在乎的人和事,沉思冥想,养精蓄锐。抓紧时间享受生活,对身边的人说“谢谢”、“对不起”,告诉他们“时间不等人”。抓紧时间对未来畅想一番,对自己有一个彻底的认识。
每当你遇到生活的考验和磨难时,记住:最初的焦虑情绪是自然的,但持续的时间越短越好。那种戒备的自然反应会缩小你的视野,阻碍我们看到前方无数的可能性。相反,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在处理日常的难题和意外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能力和人际关系。
艾德的故事
我一生都很幸运。有很好的父母,受过很好的耶稣会学校教育,有一个很好的妻子简和一个很好的女儿劳伦。我的事业也是不可思议地一帆风顺。
在我52岁时,一次出差,朋友们注意到我气色很差,万万没想到医院诊断的结果是我得了胰腺癌。这太出乎意料了!我一生中从未遇到过这样残酷的挑战,这是最不好对付的一次挑战——战胜一种只有20%存活率的癌症。重要的是速度和决心,与人交往自然也是关键。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帮助我,我几乎已经忘记的人也向我伸来帮助之手,他们与我交谈,替我祈祷,逗我说笑,给我送来食物,真是五花八门。7个小时的手术、6个月的化疗,连续5周时间,每天都要进行放射治疗和化疗。
我没有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得癌症”这样的问题,这没有意义。关键是要往前看,解决问题,寻找此时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我的力量源泉就是我身边的人,我的家人、同事以及身处全世界的朋友。
长期以来兰斯·阿穆斯特朗一直是我崇拜的偶像之一。和他一样,我相信要过上好的生活、拥有更高的成就,我们需要不断地训练、锻炼和磨练。健康、营养和享受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都是不可缺少的。这样的信念对于我战胜癌症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愿望和态度决定一切。我的妻子告诉我,我将成为那20%存活者中的一员;肿瘤医生对我说,他们将和我一起努力看到我的第一个外孙出世;而我的老板——全球第一大食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我说:“我们等着你回来,你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呢!”
今天我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经过9个月的治疗,癌症被我战胜了。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快乐。每天都那般美好得令人不可思议。正如人们所说,只有将要失去的时候,我们才会懂得珍惜。
现在我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改变,它变得明朗了,焦点更集中、更清晰,也更简单了。周围的人以及他们与我之间建立的维系给了我力量,让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都可以克服。
至此,我的整个生命仍然充满着幸运,而且是最积极意义上的幸运。拥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坚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维系,一切皆有可能。人们给予你的支持、爱、欢呼中的鼓励以及你自己无法预知的潜能,都将赋予你难以置信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要在心中拥有一种永不言败的激情——这是战胜一切的激情。
吸引力定律
一块磁铁能够提起重量是它本身12倍的重物,可一旦消了磁,它却连一根羽毛也提不起来。
我们的思想也以同样的方式工作。用优势思考武装自己,你就被赋予了“吸引力定律”的超凡作用。这意味着我们的所思、所说和所做都能吸引众多的外部优势(他人的承诺、支持,他人无私的帮助、投入,每一种事态的潜质、裨益和回报)。如果你的一整天都是优势思考问题的,你会在一天结束时感受到自己吸引和聚集了大量资源,集中起来加以投资,定能收取丰厚的回报。
注意:劣势思考只能使我们的思想消磁,其发挥的作用是“排斥定律”,它可能使我们相安无事地度过每一天。但是,劣势思考会逐渐使我们走进死胡同,并且很难长时间地吸引他人来参与我们自己的事业。除非遇到生死攸关的危机,否则,长时间对问题、障碍、挫折和打击的关注会让我们丧失前进的动力。
ABT原则:视野越宽,风景越美。

四、 换一种方式看未来
ABT箴言:彩虹事实上就是些圆。我们只看见了圆的上半部,因为地平线隐藏了下半圆。
超越自我,就能看到全部的彩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23:55 | 只看该作者
“正、反、合”的思考方式  /吴甘霖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三思而后行。”那么,什么是三思而后行呢?难道就是遇到问题想3次吗?
绝对不是。如果是没有质量的思考,哪怕思考10次,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而我认为:真正的“三思而后行”就是遇到问题采取“正、反、合”的思考方式,通过3道程序来思考:
正面想一遍,思考这一事情的优势、长处、机会等;
反面想一遍,思考这一事情的劣势、短处、问题等;
合起来想一遍,在上述正反两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再做一次综合的、系统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决定。
这样,你做出的分析往往就是全面和客观的;你做出的决定往往也就是最好的决定。
乔布斯作为苹果电脑的创始人,掀起了个人电脑的风潮,改变了一个时代,25岁时他就已经是亿万富翁了,在美国轰动一时。原本他可以这样一直辉煌下去的,可谁知他年轻气盛、锋芒毕露、一意孤行,以致得罪了同事、忽视了市场,从高峰跌到谷底,无奈之下他被迫离开了公司。
1985年,乔布斯离开苹果后自己创办了“Next”电脑公司,继续他的事业之旅。在二次创业期间,乔布斯卧薪尝胆,吸取了自己以前的教训,在思考问题、做决策的时候都会仔细地想一想,而不是那么盲目、冲动了。在他的经营下,Next公司因成功制作了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而名声大振。相形之下,苹果公司却已经濒临绝境。
这时候,乔布斯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重回苹果。这在常人看来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情。可是,乔布斯却这么做了。为什么呢?就如他自己所说:“我始终对苹果一往情深,能再次为苹果的未来设计蓝图,我感到莫大的荣幸。”
受命于危难之际,乔布斯果敢地发挥了首席执行官的威力,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接着,他又做了一件令人瞪目结舌的大事——摒弃旧怨,与苹果公司的夙敌微软公司握手言欢,与之缔结了举世瞩目的“世纪之盟”。
他又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发现,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懂得依靠别人的力量,这样才能成长得更快。而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通过与微软合作,苹果终于扭转了败局,从亏损高达10亿美元到一年后奇迹般地赢利3.09亿美元。
乔布斯的成功与他个人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着莫大的联系。如果他在做决策的时候不考虑众多的因素,不用“正、反、合”的思考方法,就不会有Next公司的发展,也就不会有他重返苹果公司的举措,更不会有现在的苹果公司。他当初的失败就是由于只考虑“正”,没考虑“反”,只考虑到了事情好的一面。再后来,他考虑了“正”,也考虑了“反”和“合”,他明白了一切经营都必须冷静思考,所以,在做决策的时候就不再冲动了,而是懂得思考多方面的因素。正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今日的辉煌,卷土重来,开始了第二个“乔布斯”时代。
   (摘自吴甘霖著《管理王道——向杰出帝王学管理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24:54 | 只看该作者
同一类大脑不同的文化   周林文

有人说欧洲人来自金星,美国人来自火星,那么中国人显然也和他们来自不同的星球。这种差异缘于各国人大脑运做方式的不同,而这种大脑运做方式的不同又是从哪里来的?
香蕉、熊猫和猴子,它们中哪两个可以分在一组?香蕉和猴子,因为猴子吃香蕉——如果你是这样选择的,那么从统计学上来说你很中国,大部分同胞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而如果把熊猫和猴子分在一组的话,那就和善于归类的美国人一样了。美国人在招研究生时就喜欢考类似这样的问题。
中国人更看重关系
这个规律是心理学家们在2004年发现的。中国人在看待事物的时候更注重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猴子与香蕉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美国人则更注意事物本身。对联系的关注也体现在人们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态度上。北京大学的心理学家朱滢和首都师范大学的张力等人在2006年做了一个实验,分别让中国和美国的受试者在心里想着一个人,这个人可以是他们自己,也可以是他们认识的人,然后看屏幕上显示出的形容词(比如“勇敢的”、“孩子气的”)是否符合那个人的特征。而后,受试者会得到一个形容词的词汇表,他们必须说出其中哪些词刚刚出现过。在整个过程中,受试者的大脑都被磁共振扫描着。结果发现,受试者心里想着自己的时候和想着别人的时候大脑活跃的部位不同,这一点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很相似。但不同的是,当中国人心里想着自己母亲的时候,大脑的活跃区域和想着自己的时候是一样的;而美国人想着自己母亲的时候就和想着别人的时候一样。这个结果反映出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具有不同的认识。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不同还体现在心算上。在《越狱》第2季第6集里,几个FBI特工要计算一个直径是128米的圆的半径,于是便规规矩矩地拿出草稿纸演算了一番128÷2。这让许多中国观众看着着急,并且对稿纸上那个除号颇有微辞,因为在中国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已经习惯用分数线,而不用除号了。这说明了两国在基础教育上的差异,同时也是因为剧情要突出这个运算推理的过程。不过科学家却找出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心算时不同的用脑方式。
中国人在心算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是大脑皮层的“运动前区”,这是引导人体运动的区域;而美国人除使用该区域外,还更多地用到掌管语言功能的区域。这可能是因为中文里关于数字的词都是单音节的,所用到的语言处理功能比说英语的美国人少得多。
越老越有文化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观察图片时,美国人更关注图片中的物体,不怎么在意背景;而中国人对两者的关注度却并没有这么大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人和美国人用脑方式的差异会越来越大。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心理学家在2007年做了一个实验,让中国人和美国人观察图片中的物体。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美国人的注意力明显下降,他们大脑视觉皮层活动的减弱程度超过了中国人。这种差异在越年长的被试者中越明显。研究人员推测,这是因为年长的人受到的文化影响根深蒂固,所以在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更大。
在2008年8月的《自然·神经科学评论》上,北京大学的心理学家韩世辉对包括上述研究在内的跨文化认知心理研究作了综述。他认为,社会文化因素造成了大脑活动方式上的差异,而对这些差异的理解有助于研究一些精神疾病的症状,比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都具有各种文化特有的症状。在一些文化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会觉得自己的大脑中被植入了信号接受器,所以自己被别人控制了。还有一些病人产生了看到基督的幻觉。这些研究的另一个意义是弄清楚大脑的神经回路是在什么年龄以及怎样受文化影响的。文化因素对大脑的影响在移民中尤其突出。移民的第二代一般更容易接受当地文化,思维方式也和第一代不同。在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很强的年龄,比如孩童时期和青春期移民到另一个国家,比成年之后移民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
那么,文化究竟是怎样影响到我们的神经回路,从而对我们大脑的活动方式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能被不同的环境“塑造”,而大脑的这种改变可能和基因工作方式的改变有关。
环境与大脑的对话
“一般人只用了大脑智力潜能的10%”是20世纪的一句名言。通常认为这句话出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但他的原话是:“我们只用了全部心智和身体潜能中的一小部分。”让这句话流传甚广的原因可能是缘于对癫痫病人的观察。治疗癫痫病的一个办法是切去病人的一部分脑组织,这不可避免地会让病人失去那部分脑组织的功能。但手术后经过一定的培训,病人又成功地恢复了丧失的功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恢复过来的功能是被病人大脑中的其他部位接管了。
于是,大脑的这种“潜能”让许多人浮想联翩。但现在的科学家们却习惯于把大脑的这种能力叫做“可塑性”,而不是“潜能”。二者的区别在于:可塑性指的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让大脑的某些部位学会执行原本不具备的功能,包括接管那些被损伤或者切除的脑组织的功能,而不是说大脑有许多闲置着的资源等待开发。可塑性是由大脑中神经回路的改变来实现的。大脑神经细胞间可以形成新的连接,消除、加强或减弱原有的连接。所有这些改变都遵循“用进废退”的“神经达尔文主义”。
这种可塑性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环境(包括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能影响我们大脑的活动方式。在发育、成长的早期,生活经历就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弗洛伊德曾经醉心于研究早期童年经历对人成长的影响。他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过去的经历会在潜意识中留下挥之不去的痕迹。把潜意识中的这些痕迹发掘出来是理解并治疗那些反常行为的钥匙。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这些痕迹就是记忆,只不过它们是潜意识的。他的这个早期潜意识记忆理论是饱受争议的。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弗洛伊德是对的,虽然他是歪打正着。早期经历的确深刻地塑造着大脑,不过不是塑造脑中的记忆,其真正塑造的是基因的工作方式。基因是编码蛋白质分子的DNA片段,或者说它就是一套指令。指令只有在能执行(且正确地执行)的时候才有意义。所以细胞中有一套系统可以阅读基因指令,并能控制和调节阅读方式以及把阅读的结果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则在体内执行各种功能,包括改变神经细胞间的连接。而这种不改变基因本身的成分却改变基因工作方式的现象被叫做表现遗传性,它会在基因上留下痕迹,称为“刻痕”。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表现遗传性在人类视觉皮层神经可塑性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形成学习和记忆的意义。但靠目前的这些证据,离解释文化对大脑活动方式的影响还有一段距离。还有,除了表现遗传性的因素外,遗传因素对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影响又有多大?这些都是将来要解决的问题。
  (摘自《新知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29:30 | 只看该作者
逆向思维——一种方法论

生活中处处潜藏着看似不可能的机变,关键是要习惯一种逆向思考的方法。有时需要我们超越的只是小小的一步,这就像“哈桑借据法则”。
一位商人向哈桑借了2000元,并且写了借据。在还钱的期限快到的时候,哈桑突然发现借据丢了,这使他焦急万分,因为他知道,丢失了借据,向他借钱的这个人是会赖账的。哈桑的朋友纳斯列金知道此事后对哈桑说:“你给这个商人写封信过去,要他到时候把向你借的2500元还给你。”哈桑听了迷惑不解:“我丢了借据,要他还2000元都成问题,怎么还能向他要2500元呢?”尽管哈桑没想通,但还是照办了。信寄出以后,哈桑很快收到了回信,借钱的商人在信上写道:“我向你借的是2000元钱,不是2500元,到时候就还你。”
逆向思维作为一种方法论,具有明显的工具意义,从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顷、音声相和”之哲学思辨中能生发出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其中包括:
1. 方位逆向法
方位逆向就是双方完全交换,使对方处于己方原先位置的换位。它不仅仅是指物理空间,更是指一种对立抽象的本质。
相反相成的对立面有:入-出、进-退、上-下、前-后、头-尾,等等。
恋爱中的男女总是时而甜甜蜜蜜、时而吵吵嚷嚷,而吵架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抱怨对方从来不为自己考虑,从来都不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想。事实上,如果每个人都能真正站在别人的位置上想一想,世界上也就不会再有战争和悲剧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总是在抱怨对方不站在自己的角度为自己考虑一下的时候,忘了自己也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考虑一下。看来,“逆向换位”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
学习方位逆向,首先就在于4个字:设身处地。在方位逆向的实际应用中,需要你真正站在他人的角度——尤其是存在利益关系的“敌对方”的角度——看待和分析事物。学习这一点,不仅需要一颗真诚的心,更重要的是创新的智慧。
站在对立面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对方换一个角度,是“一次逆向换位”。逆向换位思维还可以多次换位,甚至反复逆向换位。2次以上的换位就是多次换位。
学习方位逆向,其次就是要学会“换位——再换位”。之所以要进行多次、反复的逆向换位,是因为我们必须考虑到“对立”的那一方可能也在进行逆向换位思考,思考他人——作出反馈——再思考他人对于你的反馈会作出什么逆向的反馈——重新反馈……这就是逆向换位思想的升级,是兑换为思想的终极把握。在这样的换位对抗中谁胜谁负,就要看谁在换位思考上胜人一筹了。
2. 属性逆向法
事物的属性往往是多向位的,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即使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其性质也可以是多方面的,并且是相互转化的。就像钱钟书说的“以酒解酒、以毒攻毒、豆燃豆萁、鹰羽射鹰”,包含着极大的矛盾性。例如:好-坏、大-小、强-弱、有-无、动-静、多-寡、冷-热、快-慢、增-减、生-死、出-入、始-末、水-火,等等。
有一次,美洲草原上失火了,烈火借着风势,无情地吞噬着草原上的一切。那天刚巧有一群游客在草原上玩,一见烈火扑来,个个惊慌失措。幸好有一位老猎人与他们同行,他一见情势危急,便喊道:“为了我们大家都有救,现在听我的。”老猎人要大家拔掉面前这片干草,清出一块空地来。
这时大火越来越逼近,情况十分危险,但老猎人胸有成竹。他让大家站到空地的一边,自己则站在靠大火的一边。他见烈火像游龙一样越来越近,便果断地在自己脚下放起火来。眨眼间在老猎人身边升起了一道火墙,这道火墙同时向3个方向蔓延开去。奇迹发生了,老猎人点燃的这道火墙并没有顺着风势烧过来,而是迎着那边的火烧过去。当两堆火终于碰到一起时,火势骤然减弱,然后渐渐熄灭。
游客们脱离险境后纷纷向他请教以火灭火的道理,老猎人笑笑说:“今天草原失火,风虽然向着这边刮来,但近火的地方气流还是会向火焰那边吹去的。我放这把火就是抓准时机借这股气流向那边扑去。这把火把附近的草木烧了,这样那边的火就再也烧不过来了,于是我们得救了。”
逆向思维总是能帮助我们在困难中找到出路。彼德·诺顿也是这样一个运用逆向思维走向成功的人。他曾经以3亿美元出售了他的电脑软件。这是一套被称为“恢复删除”的软件,他把逆向思维运用于其中,目的是恢复被意外删除的电脑文件。不小心删除了文件是电脑使用者的噩梦,恢复被删除的文件是许多人的“妄想”,但只有诺顿朝前跨出了一步,把看似荒谬的妄想变成了现实。在诺顿的思考里,进与退、出与人、有与无,可以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新的统一和转化。
3. 因果逆向法
逆向思维中“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有时,某种恶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反转为有利因素,关键是如何进行逆向思考。
倒因为果最辉煌的案例应当是人类对疫苗的研究。人类在抗击一场场灭顶之灾的努力中,毫无疑问,唯一有效的法宝就是倒因为果的逆向思维——以毒抗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早在我国的宋朝人们就开始想到用事物的结果去对抗事物的原因。据文献记载,当时人们把天花病人皮肤上干结的痘痂收集起来,磨成粉末,取一点吹入天花病患者的鼻腔。后来这种天花免疫技术经波斯、土耳其传入欧洲。直到1798年英国医生琴纳用同样的原理研制出了更安全的牛痘,为人类彻底根治天花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事实上,疫苗的研究方略仅仅是一个象征,更多的疾病研究和更广泛的生活事件也同样离不开倒因为果的逆向思维方法。
4. 心理逆向法
《中国经济时报》曾经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送者贱、求者贵的思考”:
5年前,我去一个偏僻山村采访,见地里种的全是当地的老品种油菜,桔秆细弱,株矮枝疏,便问同行的乡长为何不叫农民改种杂交油菜,乡长一脸无奈,农民不相信呗!
于是我给他讲了下面这则故事:当年土豆传到法国时,法国农民并不愿种,有人便出了一个怪招,在各地种植土豆的试验田边派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把守。周围的农民一见此阵势,认为地里种的肯定是金贵之极的好东西。于是,他们时常乘机溜进试验田,把偷回的土豆种在自家的地里。渐渐地,土豆成为法国农民广为种植的一种农作物。
前不久,那位乡长给我来了一封信。说是该乡临近山区的4个村成了养羊基地,规模大着呢!一去才知,当初乡里决定在4个村中每村只选一户饲养波尔山羊,决不多选!为了慎重起见,由乡长任推选组组长。推选前,乡里提出了很多苛刻的条件,整整忙活了一个月,乡里为这4户每户引种羊100只,多一只也不行。乡里还组织这4个村的联防队员轮流值班看羊。等羊下了羊崽后,乡里说要出口,不让羊养户私自出售。左邻右舍的农民眼馋,托亲拜友,晚上摸黑溜进养羊户家里,好说歹说也要偷偷买几只波尔山羊饲养。如今这几个村户户养羊,人均收入已超过万元。
毫无疑问,人类的心理永远是这样—— 一切禁止都意味着加强。
许多悖论性的心理法则似乎也在间接地证明逆向思维的存在:
贝克法则:你所能提供的东西你一个也不要。
博肯法则:剧场里越不靠近通道的座位上的观众来得越晚。
格里森法则:极小的洞也终将把最大的容器流空,除非它是故意用来排水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它又会堵塞。
贾斯特法则:车越破开得越疯。
梅尔法则:要不是最后一分钟,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
韦伯法则:如果你顺当地找到停车的地方,那你就会找不着你的车。
5. 心理逆反法
心理逆反法即是指在思考的过程中摈弃自身局限,先探究对方的思想,然后反对方的思路而行事。
心理逆向的“反”并不是逆向换位法中反复换位的“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反”。虽然在逆向换位法的学习中你已经熟悉了捉摸对方心理,然后逆反对方心理而作出对策,但在心理逆反法中,需要你更进一步,让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让他作你需要他作的选择。
让对方跟着自己走,听起来难如登天,但如果你尝试着持续训练自己琢磨对方的思考路径并逆反其逻辑,慢慢地就会发现掌握这一方法并不困难。
试试看下面这则真实的故事,你是否也能迅速作出这样的反应呢?
1956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的一次代表大会上再次揭露、批判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等一系列错误。有人从听众席上递了一张纸条给讲台上的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打开来一看,上面写着:那时候你在哪里?这个问题之尖锐直指核心。这个时候,赫鲁晓夫不能不回答,选择回避就等于承认自己的懦弱和自私。
如果你是赫鲁晓夫,你会怎么办?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就必须用某种事实告诉众人,你现在的行为是在实实在在地纠正错误,而同时你还要让众人理解、默认你不能更早地作出纠正的原因。你必须设置一个“必然的二选一”,也就是说你必须让众人在你设置的情境里面只能作和你一样的选择。通过这样的解释,你是不是已经可以摸索到脉络了?这时候你应该想到,“逆”了之后就要“反”,与其用言语进行解释,不如让大家切身体会,让大家明白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你看,心理逆反思维法的掌握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达成的。
赫鲁晓夫拿起条子,大声念了一遍上面的问题,然后望着台下,说:这是谁写的条子?请你马上站出来,走上台!没有人站出来。会场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所有人的心都在怦怦地跳,不知赫鲁晓夫到底要干什么。写条子的人更是忐忑不安,懊悔不已,心里很清楚赫鲁晓夫如果真要查下去,一定会查到他就是写条子的人。接着,赫鲁晓夫又大声重复了一遍:请写条子的人站出来!会场仍然一片寂静。几分钟过去了,赫鲁晓夫终于又开口了,他平静地说:好吧,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我当时就坐在你现在坐的那个地方。
你看,赫鲁晓夫就是利用如今的权势重现了当年他所处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众人切切实实地体会了他的选择,换了个角度告诉众人他的无可奈何。
引申而言,心理逆反思维体现着一种“料敌在前,抢占先机”的精神。“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动”的后发制人策略虽然彰显了大气和谨慎,先置自己于必守之地,再图进攻,但是在应对上始终因为必须依据他人行动作决定而丧失了先机。心理逆反思维则是立足于对对方心理的预测和反馈,并依此布局,先攻其防不胜防,让你在应对自如之余还能反将一军。
6. 雅努斯式思维法(对立互补法)
“雅努斯”是一尊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传说中,他的脑袋前后各有一副面孔,一副凝视着过去,一副注视着未来。你常常能在古罗马钱币上看见他,一手握着开门钥匙,一手执警卫长杖,站在过去和未来之间。
雅努斯式思维法,就是以把握思维对象中对立的两个面为目标,自觉遵循逆向路径研究问题,善于把正向思考和逆向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顺着正常的思路研究问题,也要倒过来从反方向逆流而上,看到正反两方的互补性。
雅努斯式思维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在“逆向”意识之上,你首先必须学会认识到事物都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你现在面对的问题必然还存在其对立面。也就是说,当你面对一个难题时,你可能会面对这个难题的条件、问题和答案。你需要做的是对这个难题的构成重新洗牌,逆向考虑。
雅努斯式思维训练的第二步是把握住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的关系,以达到对问题解决的质的飞跃。要时刻谨记:对立是为了共存。
经由这样的介绍,“逆向”和“互补”的脉络已经隐约可见。再看下面这个小问题,循着这一脉络学习、把握如何将对立的部分嵌合互补。
什么样的18层大厦可以在地震中屹立不倒?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也不要认为这是一个单纯的建筑学问题——你可能因为专业的局限不能想到合适的建材和房屋结构,但是你可以抓住正确的思路。答案就在下面的这篇报道中。
1972年12月23日,尼加拉瓜共和国首都马那瓜发生了大地震,一座现代化城市顷刻间变成了一片瓦砾,死亡万余人,震中511个街区的房屋被无情地震毁。令人惊奇的是,一片废墟中唯独18层的美洲银行大厦竟安然屹立,而大厦正前方的街道地面却呈现了上下达1/2英寸的错动!如此奇迹,轰动了全球。
奇迹的创造者就是著名工程结构专家美籍华人林同炎。
他在设计美洲银行大厦时,试图设计一座震中不会出现房屋崩裂的大厦,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解决建筑材料在强大外力下不变形、裂开的问题。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想到如果不是把思维的重点放在正面(因为放在正面不能彻底解决防震问题),而是把思维着重放在反面呢?
于是,在多方筛选测算后,他采取了框筒结构。这种结构和一般结构不同,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在一般受力的情况下,建筑物有足够的刚度来承受外力;而当受到突如其来的强烈外力时,可由房屋内部结构中某些次要构件的开裂使房屋总刚度骤然减弱,从而大大减少主要构件建筑材料承受的地震力。这种以房屋次要构件开裂的损失来避免建筑物倒塌的设计思想突破了一般常规的思维框架,突破了以刚对刚的正面思维模式,从而创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奇迹。
在这里,林同炎选择了以“逆”保护来保护。保护与破坏是完全对立的,但这不意味着它们不能互补共存。如果不遗余力的保护不能达到“保护”的最终目的,那么用“破坏”来“保护”就是雅努斯式思维的精髓所在了。使“保护”和“破坏”双方呈现出相互依存的态势,主动设计一些在强地震中会被破坏的东西,恰恰成就了保护的目的。在主要建筑体完好的前提下,次要内部结构的破坏反而使得建筑物避开了强震的摧残。
雅努斯式思维训练的第三步建立在对前两步扎实把握的基础上。这一步要求解析对立的双方,然后进行重组建构。
7. 缺点逆用法
缺点逆用法的主旨就在于“缺点即优点”。
缺点逆用,首先就意味着从普通中体味不普通。它强调的是反过来考虑如何直接利用这些缺点,做到“变害为利”。也就是说,针对对象事物中已经发现的缺点,除了采用“改进”策略以外,更希望做到的是成本更为低廉的“直接利用”。
你可以依循下面的步骤搜索身边的“缺点”,练习逆用:
● 确定一个对象,可以是一个东西、一件事,甚至一个人;
● 尽可能列举这一对象的缺点和不足(在这里你可以采用智力激励法,也可进行广泛的调研、征求他人的意见等);
● 将呈现在你面前的一个或数个缺点加以归类、整理;
● 针对每一个缺点进行分析,寻求变废为宝、化弊为利的可能(这一步最关键的就是“逆”,要用逆向思维处理这些缺点)。
很多摄影者在拍集体照时总是先数“3、2、1”,可是尽管人们都尽量睁大了眼睛,可总会有一些人在数到1的时候坚持不住眨了眼。
后来有个人出了个主意,大家将信将疑,甚至还觉得有点怪异,可是照片拍出来以后一看,果然一个闭眼的都没有,你能想到这个主意吗?
回顾一下我们的思考路径:
●“使大家在按下快门前不眨眼”是我们的研究对象;
● 人的眼睛如果睁得久了就需要通过眨眼来补充水分,使这个事件必然存在缺点;
● 针对这一缺点,其反面就是不长时间保持眼睛睁开,也就是闭上眼睛。
答案出来了:新办法是让大家都闭上眼睛,喊“3、2、1”后再一起睁眼。
你想到了吗?
缺点,可能就是优点本身。
(摘自山西人民出版社《王者的智慧:新经济时代的创新思维方法》一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39:15 | 只看该作者
卧思:最好的思考方式/杨世诚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白天遇到的费神耗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到了晚上卧而不眠闭目而思时,往往灵机一动,迎刃而解。而且这时想出的办法一般都无懈可击、美妙绝伦。闭目卧思更是“爬格子”的人理清思路妙笔生花的绝妙时刻。当你冥思苦想无从下笔的时候,当你突然思路中断难统全文的时候,只要闭目而卧,智慧的大门就常常会被打开。
    凡人如此,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也是如此。哲学家笛卡尔在一天中卧思的时间长达16个小时,著名的《方法论》就是他的卧思之作。他认为,“躺在床上思考最透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约有一半的构思和初稿是在卧思中进行的。安徒生的世界名著《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他在一个严冬的早晨躺在暖暖的被窝里唤起对悲惨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时构思的。躺在床上口授诗作和剧作是歌德最兴奋也是最幸福的时光。二战三巨头之一丘吉尔,其《二次大战史》主要是在床上躺着口述完成的。“躺在床上文思泉涌,比坐着还清醒”,丘吉尔这样说。美国剧作家柯汉只有在隆隆行驶的火车卧房里才能文思泉涌,进入最佳创作状态。与他相似的还有一位美国作家卡波特,如果他不躺下来,就什么也写不出。我国隋朝诗人薛道衡,写诗作文必于一个不放任何杂物的空房子里,面壁而卧,闻室外有人则怒。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每次写作之前,先磨墨数升,饮酒数杯,然后用被子蒙起头来构思,起床后提笔挥洒,一气呵成。宋朝文人杨朴,写诗喜欢卧于草丛中苦思,想出好的诗句便一跃而出,遇之者无不惊骇。齐白石古稀之年的传世之作据说大多数腹稿是卧思而成。
    卧思何以益智?美国长岛大学贝格尔博士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思考质量与思考时的身体姿势密切相关。人在平卧时思路最为广阔,推理最为清晰,思维最为活跃,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也特别强。具体来说,卧思是一种承上启下、最大限度地开发潜意识和开拓智慧的思维形式。
    人的思维可分为3种类型:睁眼思维、梦思维和临界思维(卧思)。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即通过人脑中大量神经细胞的纵横相接,形成广泛的信息联系,控制人们的思维、语言、记忆等种种行为,形成每一个人“独一无二”的思考,由此创建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但3种思维方式又有着显著的不同。睁眼思维虽然是主要的思维形式,但由于受到诸如声音、光线、气味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深度。梦思维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它是通往无意识境界的捷径,多呈现随机性,有时还近乎荒唐。而临界思维,即卧思,处在睁眼思维和梦思维的临界状态,游历于现实与理想之间,为敏感而又活跃的思维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神秘莫测的人脑真正成了精神之府、智慧之库。
    卧思可以排除外界事物对人脑的综合干扰。脑研究专家指出,人脑每10秒钟可接受1000万个信息,其中400万个来自视觉,500万个来自皮肤,100万个来自听觉、嗅觉和味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少,精力异常集中,便于挖掘思维的潜力。
    卧思保证了大脑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人的大脑平均重约1300克,占人体总重量的3%左右,但其消耗的能量却很大,足以使40瓦的电灯持续发出耀眼的光芒。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其最需要和最欢迎的一是氧,二是糖,三是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大脑耗氧量占全身供氧量的20%,耗糖量占全身的25%。这两者是维持大脑功能的能量来源,是进行思维的基本动力。成年人的脑部血流量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即每分钟750毫升。有报告认为,静卧时脑血流量有增加的趋势,这时的大脑血液供应充足,营养充分,精神状态最佳,记忆能力最好,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物质基础。
    卧思也有利于开发潜意识。200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神经细胞间慢突触传递信号传导上所作的开创性工作。科学家的研究证实,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有两种形式,一是快信息传导,另一种是慢信息传导。前者即所谓的“快突触传递”,特点是快,在1毫秒内完成信息的传递;后者被称之为“慢突触传递”,特点是慢,通常以秒计,而且形成的思维可以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卧思时绝大多数脑细胞的电活动同步:同时放电,同时停止放电,快、慢信息传导都处于最佳状态。人所共知,正常的脑电活动是思维过程所必需的,而大多数细胞的共同运作可促使大脑的内在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思维的深度。
    卧思还有利于开发智慧。人的大脑可贮存的信息量相当于世界藏书量最大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量的50倍,这个图书馆藏有1000万册书,也就是说,人脑可以贮存5亿本书的信息。大脑神经功能细胞之间每秒钟可以完成的信息传递和交换高达1000亿次。处于激活状态下的大脑每天可以完整地记住4本书的全部内容。可见,人类的大脑有着相当大的可开发资源,但我们大脑的潜能被开发利用了还不到5%。人类有记载的对自己大脑的研究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但所了解的情况大概也就10%左右。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 ——美国的埃里克·坎德尔在实验中发现,一种海洋生物海兔的记忆功能与快突触传递和慢突触传递息息相关。快突触传递有利于短期记忆,慢突触传递则容易换醒长期记忆。因此,卧思是开发智慧的“金钥匙”。
    值得注意的是,卧思的灵感常常出现在片刻之间,所以需要尽快笔录,否则灵感将会失之交臂。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一生有近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把握卧思这一思维机遇,可以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44:10 | 只看该作者
换位思维是一种能力/南桥
    近日看《杀死一只知更鸟》,故事中的芬奇先生对女儿说:“你要是不钻进一个人的皮肤里,而且走上一走……从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你就无法真正了解这个人。”确实,如果我们总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那么世界上大部分问题可以避免。若是婆婆替媳妇着想,媳妇替婆婆着想,父母替子女着想,子女替父母着想,丈夫替妻子着想,妻子替丈夫着想……这个世界上哪里还有这么多矛盾呢?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未免是鸡同鸭讲、沟而不通。
    替别人着想的姿态眼下在中文语汇中多称之为“同理心”,亦即换位思维,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的能力。该词来源于英文的empathy,英文的empathy又来源于德国哲学家鲁道夫·赫尔曼·陆宰提出的Einfuhlung,本指在艺术欣赏中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观赏对象上面的能力。
    在英文中,这种同理心首先是一种能力。而在中文的讨论中,往往是将其和一个人的态度混为一谈,因为“同理心”好像是有心还是无心的问题。比如我们总说“你怎么不替对方想想?”这里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一个人有没有这个能耐想象到对方的处境呢?生活中好多人你跟他们说你的立场,他们怎么也无法理解。当然首先这里面也有他们“愿意不愿意”去了解的问题,但我发觉更多的时候是他们力不从心,根本就缺乏想象他人处境的能力。别以为只有艺术家需要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一样需要想象力。不是所有人都能“钻进他人的皮肤”,所以我一向鼓励大家看小说,因为文学能够锤炼我们跳出自我处境的能力,它能将我们和他人的生活关联起来,或是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试着用他人的目光去看世界。
    从前有一次开会,两个部门因为工作程序问题发生了一些小矛盾,我们领导就批评一个同事,说她其实“没有‘换位思维’的能力”。继而指出,因为她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陷入了思维的死角。他用了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说法,叫“隧道式视角”。
    当然,我们中国人说的一句话叫“屁股指挥脑袋”,一个人的处境往往是限制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当你让一个人困在地下室的时候,怎么可以要求他去穷尽千里目,去看那高高在上者所说的“全局”呢?反过来看,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又怎能去了解底层的苦衷呢?这就可能需要处在高层的人挪动一下指挥他脑袋的屁股了,如果他不能钻进他人的皮肤,甚至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上一走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9:57 , Processed in 0.18047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