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慧园》论坛欢迎傅德锋先生主持[新视界]‘书法评论’系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1:00:08 | 只看该作者
访贤论道 翰墨渊雅——马汉跃的艺术人生   

  

   马汉跃,1959年生,现居北京。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中国三联书社总执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中目韩经济发展协会副4会长、中日韩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书画博览杂志总编辑。  主要著作有《永远的红果树》、《不沉的舟》。《赠你一朵春》、《倾听》、《箫声》、《蔷薇集》、《永远的河流》等。主要策展项目:2009,全国中青年书法二十家(2009)艺术丰碑一当代中国画名家巨幅画作展(2009)2008,全国中青年书法二十家,(2008)盛世和谐情系奥运——中国民族风情工笔人物画提名展(2008)2007,全国中青年书法二十家(2007)融合·消解——2007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2007)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双年展(2006)。

  

  
访贤论道  翰墨渊雅

  
——马汉跃的艺术人生

  

  
傅德锋

  

  
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的成员马汉跃先生在书画圈颇为活跃,而且具有一定的口碑和影响力。这源于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书法家,而且是一个优秀的策展人,更是一个出色的书画活动家。作为《中国书画博览》杂志的主编,马汉跃具有得天独厚的工作优势,而且久居京城,这种地域的便利,也使得他的一系列书画活动都能如期完满顺利进行。从马汉跃的艺术简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书法只是他现实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他在文学特别是散文和散文诗写作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思想深邃,文笔优美,能够给人以诸多美的享受和人生的启发。在文学创作相对落寞的当下,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也正因为马汉跃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学涵养和较强的文章写作能力,因此,他主编的《中国书画博览》便有了诸多精彩之处。一个主编的性格气质,往往决定着一本杂志的思想品味和艺术高度,而一个具有较高思想修养和文字创作功底的杂志主编,必然会使一本刊物风生水起,精彩不断。

  
至今清楚地记得,20087月底,我在南京专访著名书法篆刻家、南京印社副社长苏金海先生的时候,苏先生曾经和我谈起影响书画家成名的四个主要因素,那就是:一、供职单位,供职单位对一个从艺者至关重要,占据了好的“码头”,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生活就会拥有很多便利;二、职称和职务,职称和职务对一个人的艺术发展关系也很大,仅从当下社会人们对文凭的追捧和书法人对协会会员、理事等等头衔的趋之若鹜即可见一斑。谁都知道人微言轻,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道理,因此,每个人都要想方设法给自己正名,获取一个相对较好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三、居住城市,一个人所居住的地域对自身的发展影响也很大,说起来,地域的便利是不言自明的,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在这个城市里面生活,对一个书画家而言,将意味着什么。它给人们带来的诸多便利是十分明显的。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书画家,本来艺术成就很高,但由于偏居一隅,最终只能成为地方性的名家,未能在全国形成较大的影响。但假如你在北京出了名,全国都知道了。齐白石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四、社交能力,一个人活动能力、交际范围以及结交品位的高低也很重要,有的人死读书一辈子,关起门来做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结果却往往鲜为人知,一生过着清苦贫寒的日子。而一些活动能力强的人士,笔底功夫好,自不待言,有时即便功力不济,也能仰仗自己的“书外功夫”在社会上呼风唤雨,左右逢源。当然,我这里是取正面的意思,没有丝毫的贬意。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的当下,一个人不具备相当的社交能力,等于是自取灭亡。

  
对马汉跃先生而言,他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和人和。北京这个地方,但凡有真本事的人,尽可在此大显身手。而缺乏真本事的人,到了大都市,只能望洋兴叹!常言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西安如此,北京尤甚。精彩与无奈之间,就全靠自己的造化和努力程度了。马汉跃在主编《中国书画博览》杂志的同时,广泛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特别是和书画家的深层接触与交往,就更是他的本职工作,也是他的一大职业特点。读过他的《如是我闻——中国当代艺术名家访谈录》的人,应该对马汉跃先生精彩的访谈有一定的印象。从他的这一系列访谈对话,我们既可以看出马汉跃本身良好的综合素养,也更能感受到他对当代艺坛的书画家们的充分尊重和特别的关注。

  
《如是我闻——中国当代艺术名家访谈录》一书,收录了马汉跃先生与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二十余位名副其实的著名艺术家的对话。涵盖中国画、书法、油画、雕塑、收藏与鉴赏等诸多门类。由此可见其艺术视野之广阔。把这些艺术家的艺术事迹和思想言论综合到一本书里,该书的高度与层次自然不言而喻,其艺术份量与思想品位,无疑是值得人们尤其是书画界、艺术界人士高度重视的。马汉跃先生既是艺术策展人,也是一位诗人和散文作家,他和数十位著名艺术家的访谈对话,涉及到了当代艺术的诸多领域,其话题涵盖各个方面。访者与被访者身份的交叉和互异,使得这些访谈文字精彩连连,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艺术参考价值。每篇访谈都是一场满怀真诚和坦荡的有思想有意味的艺术盛宴,有心者可以仔细品味,从中获取到自身需要的艺术营养。这些对话里面很少有那种令人生厌的机械的说教,没有诘屈聱牙、晦涩难懂貌似高深的理论,也没有故弄玄虚般的老生常谈。这些谈话或出语精辟犀利,微言大义;或言简意赅,慷慨激昂;或如话家常,质朴纯厚。其中更不乏机智与幽默,诙谐和调侃。对艺术与人生的真知灼见在互相引发中呈现出来,知识的交汇与思想的共鸣碰撞出一个个耀眼的火花,给人以诸多欣喜和启发。艺术家们站在各自的人生立场,表达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以迥然不同的艺术观念和观察视角,将生活当中擦肩而过稍纵即逝的感受和艺术创作背后的那些鲜为人知的人生故事生动形象而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书中同时收录了近300幅与艺术家有关的珍贵图片,更具有一定的史料和收藏价值。试想,要完成这么一项繁杂而颇具操作难度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思想涵养和文墨功底,没有相当的社会交际能力,是很难胜任的。而马汉跃先生却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他的综合能力,一般人无法企及。

  
此外,马汉跃还亲自策划了一系列的书画艺术大展,以其出色的组织能力,赢得了书画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最后,我具体谈谈马汉跃先生的书法。

  
从手头现有的资料来看,马汉跃的书法实践主要体现在篆书、小字行楷和魏碑一路大字行书方面。从他的艺术活动经历来看,一个主要倾向于写作和杂志编辑、频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人,往往大多是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临池的。毕竟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对学习书法所采取的具体方式自然也就会有所不同。但马汉跃毕竟是那种艺术气质好,对书法特别有感觉的那种人,因此,他笔下的作品,无论篆书还是隶书,无论行楷还是行草,也无论大字还是小字,都不会落入通常人的那种俗套,他的艺术创作观念,决定了他的审美取向,因此在具体的学习当中,他会聪明地加以取舍,利用较少的付出,便可得到较多的收益。他的创作都是基于对传统的尊重之上的,尽管他的书路相比之下略显单一,但其作品独特的趣味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他的篆书和魏楷、魏行都属于粗犷一路风格,追求金石气的同时,也比较注重书写性的体现。用笔大胆果敢,结字灵活多变,墨色燥润相杂,既有三代吉金和南北朝墓志碑版的意趣,又有时代意识的张扬,不经意间也呈现出自我心性的流露。作品随心所欲,不拘成法。浑厚大气、拙朴天真、墨色苍茫是其主要特点。

  
我觉得,对于马汉跃的书法,我无须罗列太多的文字,对一个在其他领域有突出表现的人而言,其书作能有此气象,已属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1:01:51 | 只看该作者
雅正筑基 平中见奇——我看陆明君其人其艺
  陆明君艺术简历

    陆明君,1962年生于山东昌邑,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文献学书法专业,师从丛文俊先生,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印社社员。书法作品二十余次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中青展、兰亭奖展、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等,并在全国第一届及第二届正书大展、第八届中青展、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作品展中获奖,出版《陆明君书法作品精选》等。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多次参加全国书学讨论会并获奖。专著《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专著《簠斋研究》获中国美术最高奖: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
  


  
陆明君学书感言:

  
我在读研究生前,主要精力在临帖写字上。虽然从事书法起步较晚,但很顺利,正式练字两年就入选了全国性大展,并在省展中获奖,第三年上在第一届全国正书展中获奖。2000年我读研究生以前,重要展览投稿多能入选甚至获奖;自从读研以后,也就没有再去考虑或参与各类大展。以前我的书法面貌,主要反映在荣宝斋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陆明君书法作品精选》中。近些年,虽然精力大多在读书与学术研究上,写字的时间远没有以前多了,但对书法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所以动笔便有了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另外随着腕力的增强,书写也从容了。近年我主要用力在行草书上,目前追求雅正一路的书风,有人可能会觉得个性不够突出,我不赞成那种为求自家面目而刻意造势的做法,有风格而无品味,这也是当今书坛较普遍的现象。我认为追求“奇变”是以后的事,我曾写有如下一段谈书感想,可表明我的这一思考:书法立格,当以雅正筑基。雅而能附守于大美,得乎大众通感;正则具磊然振迅之资,而通乎骨气洞达之境。董文敏所言“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语中之“奇”乃正中之奇也,为雅正而后之奇变,虽奇而不怪俗,古人所云“平中之奇”,是谓真奇。非如今人不守大道而专辄异取蹊径也,焉能不流入狷野?偏才异格,虽有名世之人,然绝少卓立者。溯之书史,光芒盖代者,皆为雅正之格,纵有奇变,亦不背正、不乖谬也。今之为书者当深思矣。

  

  
雅正筑基  平中见奇

  
——我看陆明君其人其艺

  
傅德锋

  

  
就在《第一阵营》快要接近尾声之际,写到了沈鹏课题班的一位学者型的书法家,那就是为众人所知的陆明君先生。

  
陆明君是沈鹏课题班48位成员里边为数不多的一位能够在学术研究和书法创作两方面都取得一定成就的作者。

  
他在读研究生之前,在全国性大展上显得比较活跃,作品经常入展获奖,由此为书法界所熟知。事实上,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这一批书家,在书法研究方面可谓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他们20多岁多岁的时候,正值书法热在全国范围内蓬蓬勃勃地兴起,各种新思潮、新观念风起云涌。只要爱好书法,有一定天赋,观念正确,方法对路者,很快就可以在书坛上创出一定的社会影响。他们这一批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新时期书法创作的潮流,并且大部分如今都成为了书坛的中坚力量。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在书法创作方面堪称是引领时流者,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也是行家里手。于明诠先生是即这样的人物,而陆明君先生也当之无愧。

  
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年以前,陆明君书法作品就已经在在全国性展展览当中时常入展甚至获奖,由此走进书法同道们的视野。他的行草书写得神清气爽、灵动秀逸,颇具文人气息,耐人寻味。我们从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展、中青展、全国篆刻展评委及获奖作者作品系列丛书”中的《陆明君书法作品精选》中可以窥见个中消息。其书于行草而外,兼擅各体,渊源有自而点化精到,儒雅之气流溢于字里行间,从中亦可看出其人气格之不俗。

  
自全国第八届中青展获奖之后,六、七年之间,他淡出人们的视野,前往吉林大学,问学于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丛文俊先生门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其他人争先恐后,继续沉浮于如火如荼的大展大赛的潮头浪尖之时,陆明君却悄然离去,一转身来到了大学校园,从进修考研直到博士毕业,默默苦修静守近十年之久,在学书研究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实非常人之所能为也。

  
陆明君一直致力于书法学与文字学的交叉领域研究上,颇有所得,他的专著《簠斋研究》与《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探幽发微,见解独到,不在前人和他人的窠臼中讨生活,反映出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立的治学精神。

  
《簠斋研究》是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加以增订修补,使其更加完备、深刻。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吴振武先生称此书“信为必传之作”。短短一年时间里,即重印再版。海外一些著名的学者如美籍华人学者白谦慎、台湾的李宗焜、日本松丸道雄等在此书尚未出版或出版告缺时,竟然托国内朋友四处寻求此书,由此可见此书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此书2009年荣获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颁发的“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另外,他的博士论文《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更是一个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学术研究选题。“碑别字”研究不仅需要作者具有非常扎实的文字学功底,还要通晓书史,熟悉书体演变过程,还需具备一定的书写实践经验。如此之高的要求,作为一般作者是很难胜任的,而陆明君却能够知难而进,作得思路开阔,严谨扎实,因此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此书出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中国书协会研究部主任刘恒在中青年学术精英提名理由中认为:“(陆明君)在对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的专题研究上,在赵之谦、罗振玉的基础上将这一课题推向更加细致和深入。尤其是超越了具体应用现象,从文字学和文化背景上进行分析阐述,使这一问题更具有学术价值。”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由,陆明君的书法研究和创作逐渐洗尽铅华,更好地反映出了一种传统文人的平淡、自然和率真。其书法创作在学术研究成果的滋养下更加显示出一种淡泊心境下的自在与洒脱。

  
我尝以为,一个真正算得上成功的书法家,他的目光不应只盯着那些历代碑帖描描画画,尽管说,字内功的修炼对一个书法家而言不可或缺,甚至是一个关键,但技术问题的解决,只是一个方面。如果没有深厚的学问来支撑自己的话,到一定阶段之后,则很难再往前一步,书境的提升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正如陆明君自己所讲的: “对于从事书法的人,最必须的是要具备一些文字学的常识。文字学对书法创作上的影响要分两个层面来认识。其一,大小篆、甲骨文、战国简帛文字及玺印文字等古体书法创作层面。对于专务于古体书法者来说,如果总是停留在照搬字书依样描画的层面上,而沉不下来去学习一些古文字知识,则是徒劳的。其二,从隶楷行草等今文字书法创作层面上来说,文字学对书法创作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异体字的择取与应用、繁简字问题、行草书字形的把握等方面。”又说:“书法乃汉字书写,若不明文字源流,心昏手迷,纵有墨池之功,也难解羲献妙迹。”此诚为知者之言。书法是在文字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变发展的,其关系不可分割。只有把书法创作与文字学研究等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才更有可能取得较高成就。

  
由于陆明君在学术研究上不断取得成果,对书法认识也就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深入。他在自己的创作上,逐渐剔除那些表面化的东西,以进一步提升作品的格调。陆明君书法筑基二王,兼撮众法,既有帖的中正典雅,也有碑的质朴醇厚。作品清逸灵动、古朴自然。既有经典意识的体现,也有时代精神的流露。魏晋风韵跃然纸上,唐法宋意随处可见。他走的是一条温文尔雅、大朴不雕的正统之路,从来没有那种为出新而出新,矫揉造作的东施效颦之为。当今书坛,涉奇猎怪而妄自标许者,可谓不乏其人,这种有意“讨巧”之举或者可以招人眼球,但却行之不远,大多流于雨前飓风,最终不过是明日黄花,不足贵也。

  
不加强学习而缺乏综合文化修养的书人是不足以成为真正的书法家的,充其量也就只能是一个写字匠而已!甚至比之那些古代的经生、胥吏还要等而下之。陆明君的在展览上不断摘金夺银之后的绚丽转身,不仅是他进一步塑造自我的一种新的选择,也是他思想认识大大提高之后的一个真实反映。厚积者方能薄发,根深者才会叶茂。陆明君为自己打下了较好的学问根基,不仅在书法本体研究上有突出表现,而且跳出书法的樊篱,在古文字学、文献学、金石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皆有涉足,从其发表的书法论文与学术著作,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比较深厚的文化学养。

  
在这个浮躁与喧嚣的市场经济年代,甘做冷板凳而倾心致力于学问者,日渐稀少。曾几何时的那种浓郁的学术氛围鲜能一见。更多的人狂热地角逐于名利场中而争雄斗狠,书法不过是一个标签式的存在而已。我无意去贬低他人,只是觉得,如果人们再不像以前的那些淡于名利,一心作学的老前辈、老先生们学习,则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置于一个毫无厚度的平面人的境地,则中国书法的未来,诚可忧矣!

  
好在现实中不断涌现出像陆明君这样的有识之士,使我们对书法的未来充满者很多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1:02:30 | 只看该作者
天趣自得 智勇兼备——吴天智的诗书人生
  


吴天智少将近照 
天趣自得  智勇兼备

  
——吴天智的诗书人生

  
傅德锋

  
沈鹏课题班的48位书家当中,有十位左右皆是行伍出身。其中又有两位将军书法家,一是王文杰先生,一是吴天智先生。这两位将军书法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兼有作家和书法家的双重身份。我和王文杰将军见过几次面,其人温文尔雅,平易敬人,给我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而吴天智将军,我虽尚未与之谋面,但看了他的诗文和书法作品之后,我对这位甘肃老乡也不由得生出由衷敬意。吴天智先生是从甘肃省古浪县走出去的一位成功人士,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部队领导干部,而且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和书法家,他的成才之路,很值得人们借鉴学习。

  
甘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这片热土上,曾经发生过无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也出现过很多风云一时的历史人物。书法方面也不可等闲视之,索靖、张芝,世所共仰,汉简、写经更是蜚声海内外。诗人、作家也是屡见不鲜,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展览文化盛行30年以来的甘肃书法更是突飞猛进,书法人才如同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吴天智先生长期工作生活于这样的环境当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难免不受其影响。

  
吴天智先生在繁忙的军务之余,钟情于文学和书法,勤于临池笔耕,在修身养性,自娱自乐的同时,为部队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热情讴歌武警官兵火热的现实生活。除了很多大部的报告文学作品行世之外,还经常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特殊情怀。

  
几年前,“当素有‘筑路铁军’之称的武警交通部队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挺进嘎隆雪山,一举打通了通往墨脱的瓶颈——嘎隆拉隧道,创下了高原隧道施工的‘七项世界之最’,为墨脱人民打开了幸福之门,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背负着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茫茫雪山,脚踏着寒气袭人的亘古冰川,目睹官兵们紫色的脸庞,干裂的双唇,消瘦的身体,”吴天智作为武警交通指挥部副政治委员,“禁不住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欣然赋诗曰:“铁军挺进嘎隆拉,雅鲁藏布飞笑颜。肩挑墨脱千年梦,身卧冰川七百天。豪情一纵忘生死, 巨岩九破志弥坚。自此藏地无孤岛,春风劲吹格桑开。”诗中,对武警交通部队为人民服务的艰苦奋斗精神给予高度赞扬,体现出一位部队领导对官兵们的关切之情。还有一次,在冰雪皑皑的乔尔玛烈士陵园,他在祭拜天山公路筑路烈士后,动情地写下这样一首诗:“铁军再度战天山,开山架桥破万难。雨挟飞石帐前落,风卷流沙盘中餐。三攀飞线铁衣裂,九夺虎口锷未残。血汗铺就幸福路,富民兴边美名传。”他这种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诗歌作品,从中折射出很多闪光的思想,体现着一个部队高级将领的家国情怀。又岂是如今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无病呻吟者所能相提并论的!

  
吴天智先生既有“漫游古道话沧桑”(吴天智诗句)的诗人气度,亦有“锈币残帛溯汉唐”的书家风范。他的诗歌豪放中带着柔情,感慨中不乏旷达。如新婚回乡探亲时他这样写道:“新婚燕尔走乡关,老家路遥足下欢。门前沙枣叶拍手,窗外芦花摇红冠。娘亲牵手问短长,弟妹争先试戎装。顽童手摇风车笑,黄犬竖耳细端详。灯映笑颜月照门,炕头盘坐碗当樽。烧酒才斟二三盏,浓情已醉八九轮。……一梦醒来近归期,回首村落步履迟。身为佩剑天涯客,亦有离泪湿征衣。”此为军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读来亲切感人。从吴天智先生的这些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他文学底蕴的厚重。他这种情况就与一般的投笔从戎大不一样,而是从戎而未止笔,用一支生化妙笔在军队这个特殊的大集体当中继续描绘着自己不一样的人生。然而,作为书法家的吴天智先生,在书法的本体上同样下了很多实际的功夫并有很多不俗的表现。那种“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迈之情在他的身上有了具体可感的充分体现。

  
吴天智先生很早就喜欢书法,每得空闲便临池不辍。其书立足于晋唐,脱胎于北宋黄庭坚及傅山、王铎,于草书最为得意。其小行书既有二王行、楷之韵致,又得唐人写经之朴拙。点画精到,气息古雅,颇为耐人寻味。从他的这些小行楷、行草作品可以看出他谨严的一面,这也是作为军人的一种行为规范的反映。但从他的诗歌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他是一个从骨子里边满含激情的人,也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人生抱负的人,这从他的草书作品也同样可以感受得到。

  
吴天智先生草书取法黄庭坚和王铎居多,纵横奇崛,汪洋恣肆,笔意连绵,气势夺人。他对草书的偏爱,系个人性情使然。草书的抒情达意功能远远要大于其它任何书体,无论是点画、结体还是章法墨色,可供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之大。优秀的书家则完全可以在具备较好的临池功底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特点和审美喜好灵活变通。吴天智先生的草书在墨法处理上颇具个人特色,中锋行笔,逆锋涩势,笔势遒劲。墨色枯中带湿,苍润滋华。有的作品虽多以飞白为之而不显干枯单薄。他的一些作品看上去颇似“飞白书”,通篇以飞白为之,但由于其用笔得法,在行笔速度的控制上比较到位,依然能够给人以酣畅淋漓、一气贯注的感觉。绝然不似那些满纸飞白而轻飘浮躁之作。

  
祖国的西部,地广人稀,视野开阔,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古道长城,雪山草地,互为映衬,有一种雄浑苍凉的美感,自然环境与南方颇不相同。吴天智先生长期工作生活在这里,其飞白草书,似乎就是对西部风情的一种抽象表达,反映的是现代军人在特殊环境中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体现的是一种生命的张力。这既是艺术家个人情趣的充分体现,也是对笔墨当随时代的一种极好诠释。

  
他的小行楷作品也很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在二王小楷、行草的基础上广泛吸纳魏碑和唐人写经的某些因素,写得灵动而不漂浮,静穆而不板滞。而其扎实的行楷书基础,又为他的草书创作做了有益的铺垫。经典意识和诗人情怀恐怕才是写好草书的关键所在,作为他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讲,有此意识,难能可贵。

  
他的一些大字草书作品,用笔果敢,气势连贯,章法浑然一体,枯湿相映成趣,收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一般的将军书法,大多取法不高,始终停留在一种似是而非的初级层面,与人们通常所诟病的“老干部体”毫无二致,但吴天智先生之书法绝非如此,他不仅有着很好的传统基础,长于多种书体,而且能够在创作上体现出明确的审美取向,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且他这种先文后墨、文墨并重的做法,承袭了古人的优秀传统,有着浓郁的传统文人气息。而作为军人,作为部队高级将领,军人特有的那种坚毅果敢也时时流露在他的诗歌作品的字里行间和书法作品的笔墨之间,透着一种特有的天趣和智勇。他的这种良好的综合素养和特殊的个人气质,无疑为他今后进一步升华其艺术境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因此,我不仅看好他的现在,更期待他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1:03:30 | 只看该作者
苍秀互补 摇曳生姿——我说赵琪书法

  

赵琪,女,字耀润,满族,1984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作品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展、全国第六届书法新人新作展、纪念赵朴初先生诞辰100周年展、百名书家共书心经展、北京第三届电视书法大赛等展览并多次获奖。

  
苍秀互补  摇曳生姿

  
——我说赵琪书法

  
傅德锋

  

  
赵琪是沈鹏书法课题班里面的80后青年书家,虽然身为女性,但从其书法作品,可以感觉到在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豪放之气。课题班里边有五六位女性青年书家,像王凯英、顾柯红、戚散花、诸葛丽娜、白锐、赵琪等,她们各有各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赵琪作为她们里边年龄最小的一位,在书法创作上已经有了非常不错的表现,在书法圈内也有了一定的影响,这与她的天资聪慧和勤奋刻苦是分不开的。

  
一般而言,作为女性,在书法风格的追求上,应该是比较倾向于清秀隽美、含蓄内敛,不会太多外露和张扬的东西。但事实上,当今书坛比较活跃的女性书家里边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她们往往追求的是一种雄放大气、浑朴苍茫的艺术风格,像胡秋萍、顾柯红、王凯英等就是这样的例子。盖因时因世易,情随事迁,女性书家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审美追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与展览文化的总体特征是互相一致的。

  
赵琪的书法风格追求似乎介于二者之间,比之那些风格细腻的书家,又多了一些雄肆和张扬。而比那些刻意张扬的书家又多了一些含蓄。毕竟她还年轻,那种年轻人特有的朝气蓬勃自然会时时在其作品中体现出来。古来大家学书,从一开始的亦步亦趋到后来的求新求变,再到返璞归真,当中有一个相对漫长的积淀和脱化过程。孙过庭《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一段话,其实就是最好的注解。刚刚把笔临池,一定要路子正,需要应规入距地学习古人经典作品,不可初入门径就涉奇猎怪,误入旁门左道,不然,习气渐成,则很难改正矣!待既得规矩法度,就要不断多方吸纳,以求融会,进而表达自我情怀。渐悟渐变,终成一家之法。当然,这就需要每个人付出毕生精力为之。只不过,会因为天分、悟性、刻苦程度、有无名师指点、机遇等等条件的不同,结果也会迥然有别。

  
从赵琪的实际情况来看,她的条件是相对比较优越的。一是生在北京,长在北京,而北京是最适合从事艺术的地方,高手云集,人才济济。求学问道的机会比较多。二是有比较好的上学经历,从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到中国人民大学,遇到了很多名师和同道好友,这对自己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不仅可以从师友们的身上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对自己人际关系的建立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要成功,无论从事什么行业,自己综合素质固然是一个重中之重,但人际关系的建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一些人尽管在书法本体上下了不小的功夫,但始终难以出人头地,就与他不善交际有很大的关系。人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名师的提携和同道好友的帮助都是必不可少的。做人不成功,则做事也必然很难如其所愿。

  
赵琪学书,筑基于二王,从二王小楷到行草,都下了一番实际的功夫。二王书法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雍正典雅,雅俗共赏,最易为欣赏者所接受。而且二王书风比较易于融进其它的风格因素,因为它的排他性相对较小。从赵琪的很多小楷和行草书作品来看,点画、气韵、章法、墨色等等,皆具二王书法那种渊雅的气息。她这一路作品,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她在学习传统的过程中究竟扑捉到了什么。

  
但赵琪似乎并不满足于这种不激不厉的艺术风格,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寻找一种更适合个性张扬的风格。于是、米芾、徐渭、王铎、傅山等等的作品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她进一步取法的对象。特别是米芾的振迅天真和徐渭的浑朴苍茫,与她内心之中与生俱来的那一份豪情暗相契合。

  
平心而论,当代书家学习二王者可谓不乏其人,尤其是近年以来,帖学一宗,又成为人们竭力追求的主流书风。展览的导向和人们心理状态的转化,促成了一股新的“二王风”。这种状态和当初的“魏碑行书”风行一时有一定的类似之处。尽管在技法技巧上有一定的突破,但真正从格调和意境上有很大建树的书家并不多见。大多流于炫技斗巧、追风逐潮的层面。从学术思想和“道”的层面上深度切入的少之又少。

  
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了基本的技法问题之后,就需要在风格趋向上做出新的选择。或向唐人取法,或向魏碑取法,或向宋人取法,或向明清人取法,皆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加以取舍。

  
赵琪把目光投向了宋代和明清,从米芾、徐渭和王铎那里找到了一种适合表达自我的感觉。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二王的那种典雅的东西,而是坚定地做了适当的保留。她的行草书点画精到,气势酣畅,章法浑然一体,墨色燥润相杂,既能注意到细节上的精准和细微的变化,也注意到了整体的气势和张力。其中一些作品写得很有灵气,浑朴苍茫,摇曳多姿。笔法多变,布局空灵,颇为逮人眼球。特别是对徐渭书法的那种痛快淋漓的宣泄感把握得比较到位。此外,对傅山和王铎那种气势的连绵适度吸收,有效地调整了作品的节奏变化。

  
因此,她的创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二王一路行草,一是徐渭一路行草、一是傅山王铎一路草书。面貌的多种呈现表明,一是她的取法较广,书路较宽,二是个人风格上还有待进一步融合。从她的年龄上来讲,其实暂时保持这种多向探索更为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一个年轻书家,无需过早形成什么强烈的艺术风格,一是积淀不够,而是来日方长,年轻时就把老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那今后的路该如何走?往往是那些有着长期的“集古字”经历的书家,才更有可能取得较高成就。

  
只不过,一个书法家的真正成功,肯定不是从书法到书法,还需要学养的积累和滋润。所谓“厚积薄发”,“积健为雄”,文史哲等学问修养的单薄与厚重则最终决定着书家的艺术高度。技术层面的问题,只要努力,较好解决,而学问修养,则难度较大。综合素养的匮乏会最终使单纯的技法技巧空无依傍。一旦卡壳,则很难再往前行走一步。

  
赵琪连续不断地到学院进修,就不乏这方面的考虑。学院里毕竟有一般环境所很难具备的学习便利和学术气氛。师友的熏陶和自身的努力,会让自己不断在充实中得到提高。而理论修养的提升,对书法创作的推动作用则是不言而喻的。

  
聪慧刻苦如赵琪者,一定会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超越中更加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1:04:33 | 只看该作者
书画双修 上下求索——谈谈曾圣的书画艺术
  

  
曾圣简历

  

  
曾圣,广东龙川人。东江画派倡导创始人,客家中国画院院长,客家中国画交流促进协会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首届精英班工作室画家,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课书法题班成员、自由艺术家。

  
书画双修  上下求索

  
——谈谈曾圣的书画艺术

  
傅德锋

  

  
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有一位成员,但从其外貌看上去就与他人颇有不同,体格彪悍,长发美髯,饶有艺术家气派。其人不仅相貌奇特,行事亦甚有气魄。他近年来把自己的个人展览办到了全国各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甚至好评如潮,这个人就是书画家曾圣先生。曾圣给自己的工作室起了一个很有意味的名字—— 曾圣索迹,这个名称不仅有几分旅行家的兴味,也有收藏家的味道,同时更体现着他艺术上的不懈追求。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闹隐居”,大概意思就是在闹市中过一种超然独立的生活,但可以理解,他更多地还是表现出一种心境的超然物外。

  
在艺术家的外貌长相这个问题上,我一向保持着这样一种看法,那就是,再怎么奇特的打扮,也一定要建立在努力具备良好的人品修养的真才实学的基础之上,作为艺术家,不修边幅固然不好,但若一味在外表上着力而内在空空如也,则与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边的那个欺世盗名的邱千丈何异?!我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经常见到邱千丈式的角色,外强中干,不堪一击。虚张声势,不足一观。但曾圣却绝对不是这样的类型,他从外在到内在,都很特立独出,文雅充实,因此,他给人们的印象便颇有不同。这种气质不是故作姿态就能做出来的,而是厚积薄发,自然修炼而成。

  
屈子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索”字,大有深味。“曾圣索迹”既是记录着为了追求人生理想和艺术真谛上下求索的足迹,也体现着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

  
去过他的书画工作室——“曾圣索迹”者,往往会对他收藏的富有而惊讶叹赏,犹如进入了博物馆,在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博古架上陈列着新石器、青铜器、瓦当、模彩陶唐俑、青花瓷、明宋碗、鎏金佛等等。四壁书画飘香,各种幅式的作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颇有书画展厅的感觉。这种艺术生活氛围的营造,不仅需要财力,更需要一种高雅的情趣追求,也是一个不断发现和积累的过程。曾圣貌似美髯公,须髯飘飘,身上透着一种浓浓的艺术家气息,虽然其年龄并不大,但却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不凡的艺术造诣。  

  
“曾圣索迹”是一所4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工作台,与整体气氛颇为吻合,真有一种风流名士的生活状态。墙上有一巨幅《银孔雀》,著名书法家、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执行导师曾来德先生在画上题跋曰:“己丑岁冬观曾圣俊峰(俊峰,曾圣学生)合作工笔孔雀巨幅,其势之强,其艺之精,其工之繁,颇感世人耳,余亦被其所动而题记之。”观曾圣画作,小幅精致,大幅宏阔,书法与绘画的结合自然和谐,格调清新,文人气息扑面而来,反映出作者良好的艺术修养。

  
曾圣,1970年生于广东省龙川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说起来和我同庚。作为70后,有着大体类似的人生经历和求艺生涯。他16岁成为万兆元先生之入室弟子,很早就有机会接触正规的艺术教育。他悉心揣摩先师万兆元以及李苦禅、齐白石、八大山人笔墨轨迹,朝夕不辍。行走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足迹遍及各地,四处写生。据说他一年当中,差不多就会有200天时间穿梭于山水草木之间,以自然为师,陶冶性灵。以“岁月蹉跎风雨过,天涯浪迹苦行僧”为其座右铭,体现着一种对艺术不懈追求的坚韧和钟情。十年磨一剑,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付出很快就得到了回报。

  
2005年,他只身闯荡京华,在中国美术馆认识了中国国画研究院导师姜宝林先生,此又为机缘使然。当曾圣把自己的作品打开让姜宝林先生看时,姜先生慧眼识才,一下就相中了年轻的曾圣,并将欣然将他招入“中国国画研究院首届姜宝林精英班”。同时,他又有幸跟随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学习书法,在课题班两年的研修,师友们之间的互相影响和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艺术视野的不断开阔,他的书法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自此,他的书画作品在品味和格调上有了大的提升。

  
曾圣时常以“草根”自居,不仅是作为一种人生价值追求的自信,更是一种良好心态的反映。草根这个词汇,似乎多少带有一些贬义,相对于拥有官方身份者,似乎草根就是艺术上的“游击队”,属于“非正规军”。然而,事实上,是否会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与出身关系并不大。很多大艺术家、大学者往往都是所谓草根身份,他们凭着自己的坚韧和智慧,在一种非学术环境下,做出了骄人的不同寻常的成绩。而反倒是一些具有官方身份的所谓艺术家,大多只扮演了一个“混工资”的角色。我觉得,无论如何,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位时代意义上的名副其实的书画家,不仅要有高远的志向,不同常人的艺术灵性,还要有实现理想追求的实际行动和综合能力。心性的磨炼,心态的调整,对传统精华的继承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社会交际能力的不断加强和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都不可忽视。

  
曾圣的书法作品虽不多见,但从其现有的几件作品来看,传统功力和艺术感觉都是很不错的。以行草书为主,碑帖结合,行笔自然,顿挫有力。近世以来,画家学习书法,往往以取北碑的拙朴灵动为多,七分金石气,三分书卷气,无论是单独进行书法创作还是题画,魏碑行书的那种古朴生动,苍茫奇崛,都是颇为打动人心的。从曾圣的几件书法作品来看,属于融帖入碑的类型,糅合得比较和谐自然。尽管我迄今为止尚未看到过他纯粹的临摹作品,但能够感觉到他对二王一脉帖学和魏碑均有过较深的研习和体悟。

  
关于碑帖结合的很多实际问题,我在《第一阵营》的这一批评论中已经多次提到,此处就不再展开来谈。其实,碑帖发展到现在,在新的时代审美背景之下,二者之间早已没有了什么严格的界限。碑也好,帖也罢,都有一个写的过程。而书家的临池功底和审美取向,就会在这个写的过程当中自然显露。

  
曾圣似乎无意把自己打造成为那种纯粹意义上的书法家,严格说,他更有画家的天赋和气质。只不过,通过对书法的深入系统的专门研究,势必会对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品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书画同源,而文人画的诗书画印紧密结合的特点,需要一个画家具备多方面的艺术素养。书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绘画作品的格调和意境。曾圣能够书画双修,互为生发,不断提高,这与他对自己较高的期许是分不开的。

  
他的行草书,点画精到,结体多变,使转自然,行气贯通,章法自然,在摇曳多姿中体现着一种生涩拙朴的审美情趣。他的小字行草多以题画的形式出现,用笔和结体较之大幅书法作品更为精致,文人气息的自然流露是其一大特点,行款布白因势生变,灵动自然,毫无世俗之气,可谓为其画作增色不少。

  
其画多以花鸟见长,工写兼备,注重写生。他吸取了八大、齐白石、李苦禅等人的特点,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挥运之间自然体现着自己清新灵动的审美情趣,作品无论从构图、用笔、墨法、题款等等哪一方面都尽量不落前人窠臼,其原创性比之他人则更有诸多可观之处。

  
曾圣对艺术情有独钟,心无旁骛,行走于江湖之间而不随世碌碌,在不断超越中实现自我,他这种状态,很值得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和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1:05:22 | 只看该作者
书坛才女 梨园兵花——说说军营才女杨默含
  
杨默含,女 ,祖籍河南,工作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训练部,2000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管理系,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班,2008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2008年书法作品入展第四届全军书法展,2009年获河南电视台梨园春十年擂主争霸赛金奖,2010年获河南2010年金秋助学活动爱心使者称号。
杨默含书法作品:












  

书坛才女  梨园兵花

  
——说说军营才女杨默含

  
傅德锋

  

  
写到才女杨默含,已是《第一阵营》系列当中的第四十六篇评论。从去年7月份开评到现在,我深深为课题班这四十八位书坛中青年的奋斗成长历程而感动。他们或者长于著文,或者长于诗词,或者书画俱佳,或者兼做刀客,或者精于演艺……但无论如何,沈鹏课题班都能算得上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他们当中,有将军、作家、诗人、编辑出版家、人民教师、网络创办人、大学教授、期刊主编、政府公务员、演员、企业老板,也有自由职业者。在这将近一年的生活时段里,我和沈鹏课题班的大部分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和交流,互相之间,不仅取长补短,而且成为了可以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知己好友。特别像王厚祥、刘京闻、王文杰、顾柯红、梁铁民、王凯英、杨陌、马汉跃、白锐、诸葛丽娜等人,仿佛已经是交往多年的老友,那种真诚与信赖是使人难以忘怀的。

  
杨默含出生在中原大地的一座古城,那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熏陶培养了她过人的艺术天赋。她自幼学习声乐和戏剧表演,并学习书画,有多技之长。12岁开始登台献艺,在中学时就获得过声乐和戏曲表演等多个奖项,在家乡是有名的小才女。有如此好的艺术天赋,命运之神则不断垂青于她。1990年,杨默含被特招入伍。穿上军装之后的她,第一次上舞台表演小品,就一举获得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引起轰动。于是,部队领导和战友们开始对这个来自花木兰家乡的兵丫头刮目相看了。

  
杨默含仅从外表上看,就是一幅秀外慧中的模样,穿上一身戎装,就更是英姿飒爽,引人注目。若是在偶然的聚会中,乘兴来上一段豫剧,则准会引得满堂喝彩。因此,杨默含绝对是那种人见人爱的稀罕之才。

  
沈鹏课题班的几位才女,个个身怀绝技,出手不凡。顾柯红大草写得神出鬼没,叫同道们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戚散花书画双修,人艺俱美,风采不减当年;王凯英虽为国家干部,在文化单位供职,对书法情有独钟,创作突飞猛进,渐入佳境;沈一丹军中女将,才艺超群,在书法界有口皆碑;白锐乃书法博士,在创作和理论方面成绩显著,引人注目;诸葛丽娜天资聪颖,书法犹如行云流水,出手不凡;赵琪虽为80后,然在京城书法界甚为活跃,前景看好;杨默含则属书坛新秀,梨园兵花,拥有大批的粉丝,身兼多能,不可等闲视之。八朵金花以各自的才艺修为为课题班增色不少。她们挥动手中的生花妙笔,在挥写着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

  
杨默含的书法,目前看来似乎还不甚突出。这源于她的工作性质所决定,她的艺术生涯的重点在于声乐和戏曲表演,而非一心去做书法家。但一个在戏曲艺术表演方面卓有建树者,经过一番专门训练,则更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书法家。

  
书法与中国戏曲在艺术特色上有许多近似之处,最突出的是,两者都是在一定的空间里进行艺术上的追求和探索。戏曲面对的是舞台,书法面对的是宣纸。中国戏曲,不需要布景,完全通过演员的念唱做打,表现出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一支马鞭,演员在台上转两圈,似乎已奔驰数千里。灯火通明的舞台,通过演员的虚拟动作,使《三岔口》的观众如入黑暗之室。书法,没有复杂的背景(连简单的也没有),那单纯的黑的线条才得以有纵横挥扫的广阔天地:狂放的草书如驰马在高山平川;蕴润的楷书如入沉静之室;高古的隶书如临古代战场;神秘的金文使人沉醉于青铜时代的血与火之间。一个舞台,一张白纸,是演员与书家借以运筹帷幄、导演雄壮剧目的战场。天上地下、古代现在、喜怒哀乐、雄强悲壮,都可以一泻千里,尽情抒发。二者的另一共同点是程式化。古典戏曲的许多动作,如甩发、投袖、台步、对打等,都有一定规则。程式,既有限制主体的一面,也有更充分地发挥其艺术特色优势的一面,任何艺术都必须在严格的限制中得到突破、发展。书法的运笔、结字,都是程式,唯其有程式的规范,才使得善于运用程式的书家能自由地挥洒。否则,书而无法,挥笔成字,聚墨成形,就如同连台步还不会走的戏曲演员,想进一步进行惟妙惟肖的表演是根本不可能的。著名的书法家很少有不懂戏曲者,中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亦几乎无不在书法上下过苦功,由此可见,二者的关系是何等密切。杨默含作为一名优秀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在塑造舞台形象方面,她竭力追求与扮演角色的零距离,严格要求,不断挑剔自己,把自己置于剧情之中。据说,当她拿到《红灯记》剧本后,“早早就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然后跑到书店把与之有关的书籍和音像资料悉数买下,多日闭门不出,潜心研究。她还请革命老前辈讲述抗日战争的故事,还先后到军事博物馆和抗日战争纪念馆看实物、查资料,深入了解抗日战争,增加对革命前辈的感情。她根据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唱,根据时代背景不断设计形体动作,就连一种眼神、一丝表情、一个举动她都精雕细刻。当一个血肉丰满的铁梅形象跃上舞台时,就连杨默含自己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导演对她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赞叹不已。”如此敬业,令人感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艺术修养和表演水平,杨默含曾进入福州师范大学系统学习声乐和戏曲理论,后又两次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主演了几十部音乐剧、小品和短剧,获得河南电视台全国豫剧擂台赛金奖、擂主争霸赛银奖,全军戏剧小品表演一等奖,全国戏剧小品大奖赛金奖,全国军旅歌曲MTV大奖赛铜奖等20余项奖,荣立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

  
就是这么一位出色的戏曲演员,杨默含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也是付出了较多的努力。她原本在小时候就有一定的童子功,历年来也一直坚持学习书法,一旦有空,就临摹经典碑帖。后来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她进入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学习,成为沈鹏课题班的一名成员。两年的专业训练,她不仅得到了几位名师的言传身教,而且受到了来自同门师兄姐妹的启发和帮助,她的书法学习也由此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特殊阶段。

  
杨默含特别喜欢小楷,因此在展览上也多以小楷示人。从其小楷作品,能够看出她内秀的一面。尽管在戏曲舞台她绝对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演员,但在书法审美追求上,她却偏向于含蓄内敛的艺术风格,在一中平静淡雅的艺术氛围中,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那种鲜为人知的特殊情愫。

  
杨默含楷书出自于魏碑和唐人写经。其中尚有欧阳询、褚遂良楷书的影子。她的作品总体气息很好,用笔一丝不苟,结体灵活多变,通篇气韵连贯,整体效果不错。尽管从技术上来看,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作为像他这样的一位文艺演员,能够有此表现,已属难能可贵。倘若她能够在书路上适当拓宽一下,加大临摹经典碑帖的力度,凭她非凡的才气,在书法上应该还会有更多更好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1:06:06 | 只看该作者
融冶诸家 陶铸万象——我说卜庆中及其书法
  


  

  
卜庆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临沂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获奖入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一等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三等奖,“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奖赛特等奖,“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二等奖,全国书法艺术大赛“冼夫人奖”二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山东省第五届书法篆刻展一等奖山东省文联系统“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山东省政府“首届泰山文艺奖”,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书法精品展等。

  

  

  
创作感言

  
卜庆中

  

  
张旭见担夫争道、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怀素观夏云多奇峰,结悟笔法之意,揖让之法。近代徐生翁作书若木工之运斤,泥水工之垩壁等等。他们及时捕捉住的物态瞬间变化,灵感萌发,唤起了创作冲动,心中涌现的境界获得了艺术风格的建立和升华。

   快节奏已成为当今生活之主旋律,网络信息提供给我们相互影响和交流借鉴的平台,令我们受益多多。但是一些新出现的甚至是好的东西亦随快节奏稍纵即逝。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中,我们不仅需要对艺术有一颗虔诚之心,更要有观自然物象于心的体悟意识。近些年我学习书法更多的是从生活的角度去考虑体悟,感受和发现大自然物态的瞬息万变规律,启发心智,择我所取,来营造自己的精神世界。东坡曾说: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艺术创作贵在感悟与捕捉。













  
融冶诸家  陶铸万象

  
——我说卜庆中及其书法

  
傅德锋

  

  
自今年7月份开评“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及其书法作品以来,倏忽两三个月过去,陆续写完了王厚祥、杜建民、刘京闻、顾柯红、王凯英、逯国平、戚散花、方建光、梁铁民、龙天乐、徐建、张志庆、晏晓婓、童孝镛、袁波、张德林几位的评论文章,《青少年书法报》开辟专版并以连载的方式已经持续刊出了十余期。许多曾经陌生的面孔也因为这样的文墨渊源而变得熟悉起来,我对课题班的40余位成员居然因此能够耳熟能详,对他们的人生和艺术经历也都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他们的书法作品也由此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我想,这对于《青少年书法报》的众多读者而言,《第一阵营》系列评论的推出,至少对大家认识和了解沈老课题班这一批活跃在当今书坛的中青年书法家的学习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临习方法和创作理念还是会有所帮助的,而本系列评论的意义也恰好体现在这里。

  
山东书法家卜庆中先生,在近年以来颇受书坛之关注,这源于他自入展八届全国书展以来,连续在几次权威大展上入选获奖。尽管这些荣誉的取得,卜庆中先生对此并没有过分在意,也绝不会因此沾沾自喜而忘乎所以,但不可否认,国展上的入选获奖,至今依然是书家获取声明的一条重要途径。

  
卜庆中先生很早就给我发来了他的相关资料,但我一直没有动笔,我在写其他人的评论文章的同时,在反复看这些资料特别是他的作品,并开始酝酿撰写卜先生评论文章的腹稿。这也是我写书家评论的一贯做法,以便把《第一阵营》的每一篇评论都写得尽可能真实客观一些。卜庆中学书,一开始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同样经历了一个从兴致勃勃到迷惘困惑再到豁然开朗的过程。从对书法产生兴趣之后的自行摸索,到后来的多方向名家请教,乃至现在对书法进行的不乏自身独特视角的深度思考,预示着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文化修养的愈加厚重和艺术思想的趋于成熟。这种过程尽管是自然而然的,但里面也蕴含着各种机缘。尤其是作为书家本人对书法的那种孜孜不倦、甘之如饴的追求精神在其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卜庆中先生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人,这在于我,因为职业特点和撰写理论批评文章的需要,难免要去赞否人物,抨击时弊。而对于卜庆中而言,做好本职工作,学好书法,交好同道师友就是他最大的心愿。他从来不夸耀自己,而是时时去尊重和推崇别人,如此为人,如此品格,焉能不为他人所看重也!

  
卜庆中学书,从楷书入手,对篆隶行草皆有涉猎,一开始比较驳杂,是属于“博学”的类型。这种学法,如果方法得当,好处还是十分明显的。与米芾的“集古字”有点相似。但问题在于,如果方法不当,一直停留在一种表层,就会不断重复“千万次的错误”,从而空耗岁月,一事无成。因此,给自己确立明确的目标就显得非常关键。从哪里来?到何处去?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即便是“全线铺开”式的学书方式,事实上也是有所侧重的,不会是“平均分配”。

  
卜庆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经名师提醒后,迅速调整方向,确立目标,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了赵之谦行草手札的学习研究之上。与此同时,他更加注重对自身综合文化修养的历炼和提升,也更愿意把书法放到现实生活的生动场景之中,从大文化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思考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因此,他的书法之旅,就有了深刻而悠远的历史文化意味和现实生活的观照,也就更能见出其思境界和艺术格调。

  
我们知道,清代是一个帖学进入末流,而碑学横空出世的特殊时代。赵之谦独创北魏风格行草书,前无古人。邓石如首开北魏书风气,而其行草则不作中锋行笔,而用卷锋,裹笔而行。包世臣亦然,字型则未脱唐人风范。唯有赵之谦,始将北魏书笔法直接运用到行书之中。因此,他在没有前人遗留的“参照”前提下展开探索。而且由于北魏书独特的用笔方法:卷锋加侧锋转换为中锋,行笔很难连贯,这只要我们拿笔实践,当可感知。对此,赵之谦首先是在小行书“文稿”和小字落款中不断实践。四十岁前后的款书已经气韵畅达而略无生硬之处,虽笔力还不够雄健老辣,然行笔已颇为随意。在三十五岁之后转折期的行书,由于不得笔法,而靡弱飘忽,转折牵强。

  
然而,赵之谦在探索北魏书的过程中,以北魏书风写文稿书信,慢慢地地感觉自己善写“文稿”书。他把这种书体首先运用到落款、题画甚至篆刻边款之中。随着正书的不断完善,而将稿书扩而大之,最终开出一番新境地,创出魏体行书。这是继邓石如、包世臣之后又一座高峰。自晋唐之后,人们以晋唐为模式,以临摹为方法,以接近晋唐为目标。似乎此外别无他路,千百年不易。赵之谦的“稿书”(魏体行书),使人耳目一新,并由此创下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赵之谦的魏体书风,给近百年书坛以很大影响。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赵撝叔学北碑,亦自成家,但气体糜弱。今天下多言北碑,而尽为靡靡之音,则赵撝叔之过也。”这尽管属于贬赵之词,但也从中看出赵之谦魏体行书在当时书坛的地位。而康有为将天下“尽为靡靡之音”归罪于撝叔,当属过贬之词,未可全信。康氏乃继包世臣后竭力推崇北碑者,虽然其《广艺舟双楫》在碑学研究上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但不可否认,他在阐述书体沿革时,思想上存有进步与守旧的两面性。进步方面是他认为中国书法之发展是不断变革的过程;而另一方面,由于他歇力推崇北碑,认为中国书法子唐代以后每况愈下,故主张推举唐前法则,反对变革,即所谓“务家复古,实不尽守六朝法度也。”很显然,正是因为他以此不无偏激之思想为指导,赵之谦这种经过锐意变革的“新魏体”不但不可能得到其赏识,而相反还要倍受其指责。赵之谦北碑书笔力雄浑,外秀内刚,寓遒劲于流动之中,学赵而功力不逮者即可能流于媚俗,故康氏所谓“靡靡音”者。除其主观偏见外,亦确有学赵而流于低俗靡弱者。诚然,如同清画坛“家家一峰,人人大痴”的复古之风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不能归咎元代的黄公望一样,师赵体出现的“靡靡音”者岂可其罪加于赵之谦一人?

  
而卜庆中学习赵之谦行草,则完全属于善学者,懂得扬弃之法,能够深入赵书之本源与内质,并且能够由此生发,智慧地融入帖书的韵致和自己的一些独特想法。而不是徒事描画,不敢跨越雷池半步。学赵不得其妙谛而尽落其习气,则失之远矣!平心而论,魏体行书,曾经在展览上风行一时,然流于涉奇猎怪,炫技斗巧,张牙舞爪,搔首弄姿者多;而格调高古,气韵生动,自然流畅,机杼自出者少。故时下以擅长魏体行草而真正能够独步书坛者实属凤毛麟角。卜庆中行草书在师法赵之谦及其它民间书迹的基础之上,不断融入帖系经典书风的元素,为的是在获其生拙的同时求其渊雅。因此,学习魏碑行草而不懂得适当融汇二王一路帖派笔意者,最终也会走入卡壳的死胡同。反过来,主攻二王而一味抵制和贬抑魏体(包括所有民间书法)者,也往往会陷入明末清初末流帖学的陷阱而不能自拔。名曰“取法乎上”,而实则未得乎中,而尽得其下也。

  
卜庆中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气息古雅含蓄,沉静入骨而不失之于刻板,锋芒尽显而不失之于粗野。将帖的灵动畅达融入碑的古拙厚重,以自己扎实的临池功底和颇为丰厚的文化涵养与渐次开阔的思想胸襟放笔直书,情感在理性的适度约束下荡漾开来,笔法灵活多变,结体摇曳多姿,章法空灵自然,给人一种雄浑大气,质朴自然的美感。其“融冶诸家,陶冶万象”之深意,我则颇为倚重之。

  
在此,愿他不遗余力,再开新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1:06:53 | 只看该作者
陶然其间 独抒性灵 ——我看李明及其书法状态
  


   李明,字明之,1971年生于安徽怀远。斋号寻常斋、琢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创作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2007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成员,国家画院沈鹏导师工作室和曾来德导师工作室助教。作品二十余次在全国大展中参展获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九届国展提名奖,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一等奖,全国二届扇面展提名奖等。 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九届、十届书法篆刻展,第二届书法兰亭奖,全国首届、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四届正书展;全国二届扇面展;全国首届草书展;全国首届册页展,全国二届隶书展;全国首届手卷展,“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展;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展;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全国邓石如奖作品展,中国书协千人千作展;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全国楷书名家邀请展,全国“渊源与流变”二王书风研究展;晋唐楷书研究展,“秦皇岛之约”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全国百名中青年名家书法作品展,北京.四川书法双年展;“翰墨华章”新中国60年书法名家学术提名展, “翰墨石鼓”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纪念赵朴初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等。书法作品及相关文章散见于《书法报》、《书法导报》、《书画产业报》、《书法》、《中国书法》、《东方艺术》、《中国书画博览》、《水墨味》、《国尚》等多种报刊杂志及各大专业网站。作品被全国多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收藏。出版《李明书法作品集》、《李明小楷册》、《李明书徐渭小品文四则》等。














  
陶然其间  独抒性灵

  
——我看李明及其书法状态

  

  
傅德锋

  

  
青年书法家李明先生给我发来他的相关资料,其中有一篇文字,名曰《琢庐夜话》,内容为其在学习书法当中的诸多感悟。在看完他的书法作品之后,乘兴读之,觉语句清新,见解独到,古雅含蓄,颇为可观。不由使人马上想起经常翻阅的前人名篇《围炉夜话》来。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这本书是作者王永彬“于清·咸丰甲寅二月,于桥西馆”的 “一经堂”完成的。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该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围炉夜话》正如其名,疲倦地送走喧嚣的白昼,炉边围坐,会顿感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宁静安详。在如此宁静而温暖的氛围下,白昼里浊浊红尘蹇塞的种种烦闷,会不自觉地升华为对生活、对生命的洞悟……

  
而李明的《琢庐夜话》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将自己的书法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简练隽美而颇能启人心扉的语言娓娓道来,足见其日常生活之充实,文学修养之丰厚。这在很多书法人大多都趋于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当下,显得何其难能可贵。这就使得他和当下有如“书工”“字匠”而乏综合修养的那些书法人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而这种素质也恰恰是深为我所看重的。

  
李明学书从元明入手,特别对赵孟頫书法有过很深的研究。尽管他后来逐渐脱开了赵孟頫,但赵氏书法那种温文尔雅的气息还是挥之不去的。

  
李明后来转向对墓志和米芾书法的心仪,充分表明,追溯和求变心理永远都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书家的必然选择。从对米芾和墓志书法的研习,他从中得到了奇崛多变的灵机,从对魏晋书法的参悟临习,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书法的品位和格调,同时也为日后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书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课题班的成员里边,李明是那种从外表看起来就颇有一种“书生气”的人,当然,这里的书生气不是“文弱”,更不是“迂腐”,而是一种文质彬彬的气质。从其外貌到他的《琢庐夜话》,再到他潇洒俊逸的书法作品,感觉很统一,颇有“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的感觉。在他的书法里边,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和起伏跌宕,而是在一种相对平和的心理状态下对艺术理想的精微表达。他的书路既不同于王厚祥、顾柯红,也不同于梁铁民、黄胜凡,而是属于比较中和、内秀一路风格。

  
李明在五体书法当中,小楷和行草书属于其长项,在众多展览当中,这也就成为了他的一种招牌式艺术语言。无论何种书体,李明首先对最基本的技术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书法既然特别注重“由技进道”,那就需要首先解决好最基本的技术问题,否则,“道”就无从谈起。反过来,心中有“道”的概念,在解决技术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把技术当做死的东西来理解,在“道”的精神统摄下的“技”,应该是一个鲜活的内容,而不是纯粹的工匠式劳作。假如只是从技术到技术,由形式到形式,怕是永远也走不出技术的藩篱,从而使自己无法进入一种更高的境界。对此,李明有着比较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他说:“我观古人小楷经典作品,精神流露处与草书作品无异,神采逼人。”所以,“我写小楷与写其它书体一样,离不开古雅的感觉和各种矛盾关系的处理。” (李明《古雅为尚》)他笔下的小楷,法度俱在而神采毕现,楷法草情,自然显露,非常耐人寻味。赵孟頫的灵巧,唐人的机趣,魏晋人的高古、简淡都能和谐统一地反映于作品当中,且于不经意之间,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意识。这样的作品,也就具备了较多的艺术含量,不至于落入直白和浅陋。

  
李明的行草书在经过一番比较取舍之后,最终落脚到了魏晋,钟情于二王的经典法式。他所希望达到的艺术境界应该是精准的技法技巧和高雅的品味格调的高度结合。目前来看,他的实际状态和发展趋势是令人欣慰的。

  
当下以二王面目一路书风活跃于书坛者,并不乏人,但有两种不良倾向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一种是始终停留在二王书风的表面,技术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笔法、结体、行气、章法等等,在二王时代,是以手札、书信的小尺幅来表现的,而当下要面对高大的展厅,尺幅变大之后,这些具体问题就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所以,目前展览里边有相当一部分学习二王的作品,尽得二王皮相,未能深入内核。另一种不良现象表现为“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很多作者企图在一幅作品当中承载太多的信息,且技术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其用心不可谓不良苦,但与晋人清逸超绝,简约为尚的本意相去甚远。作者们太多倾向于“炫炫技斗巧”,从形式到形式,千篇一律,热衷于制造“假古董”,正所谓“七窍开而混沌死”,恰好走向了事物的反面,并不为真正的识者所看好。

  
但李明在这一方面似乎有着较好的表现。他的作品不是不考虑技术和形式问题,但更为注重思想内涵的表达。他懂得把古人的东西化作自己的表现能力,敢于在学习和融汇古人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的创造性发挥。用笔讲求精确但不乏率意,行气注重畅达但懂得节制,墨色追求丰富但力避花俏,形式讲究精美但远离低俗。因此,李明的作品,无论何种书体何种幅式,都能体现出一种清逸自然、法趣兼容的美感。他的作品所要体现的那种视觉张力不是十分外露的类型,而是相对比较内敛。用笔沉着大胆,提按转折自然而然,绝无拖泥带水之感。笔法方圆兼备,既保持了行笔的流畅性,又体现出线条的力度和质感。分行布白和谐自然,没有那种刻意和做作。

  
其实,李明的行草书在二王的基础上,把元明人的审美意趣和唐人草书的飞动之势都做了适当的消化吸收,同时对同时代人特别是课题班里同道书家的一些长处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借鉴,作品给人的感觉很独特,古今结合,收放自如,行云流水,气息古雅。

  
我偿以为,作为一个称得上优秀的书家,书内功和书外功应该是同步而表里如一和谐统一的,对书道精神的理解也应当是系统而深入的。对于古人,既要心存敬畏,但绝不能一辈子匍匐于前人脚下,亦步亦趋。更要充满一种自信,不宜妄自菲薄。而是要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然后再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对于当下的年轻书家而言,现在最需要的是首先“打进去”,深入到古人经典里边去汲取营养,现在尽管不十分需要马上打出来,但必须要有早晚一定要“打出来”的思想认识。

  
而李明作为一名青年书家,目前已经在展览文化的洗礼下取得了令人称羡的艺术成绩,展览上的摘金夺银并没有让他忘乎所以,而是使其更加冷静清醒,理智地看待所取得的一切荣誉。他钟情翰墨,陶然期间,朝斯夕斯,笔耕不辍,用一管毛锥自信而洒脱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我虽不能说,他已经获得了极大的书法艺术的真谛,甚至可以说,他还需要不断调整,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的修炼。但我坚信,以他这种内外兼修的学书方式和谦虚低调的为人品格,将来一定会获得更大的真实意义上的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1:08:05 | 只看该作者
龙盘虎踞 旗开得胜——评弹龙开胜书法   


   龙开胜,男,1969年8月出生于湖南隆回,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书法专业本班。现役军官,现为空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第十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第四届扇面展评委、全国第五届中华英才获得者、荣获《书法》杂志2006年中国书坛青年百强榜“十佳”书法家称号,被中国传媒艺术委员会评为2007年度、2009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书法家之一,被北京书协评为京华书坛十佳中青年书法家。2010年被北京市评为第五届中青年文艺家“德艺双馨”奖、入选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   曾获得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金奖,第二届、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二等奖,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羲之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大字展一等奖,全军第四届书法展一等奖、全军首届廉政书法展一等奖、第四届全国正书展最高奖等全国性大奖十余次;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八届全国展等全国性大展几十次;多次举办展览;中央电视台曾做专题报道其艺术成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当代书法名家龙开胜》,中国美术馆出版《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名家专集龙开胜卷》, 上海《书法》杂志专辑出版《龙开胜楷书千字文 》字帖,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龙开胜字帖五种》。






  

  
龙开胜:书法 我遂天愿

  

  
龙开胜

  
  八岁那年,读小学二年级,学校给我们换了班主任。班主任姓杨,名范友,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有才华,书法绘画皆能,我崇拜。最让我崇拜的是他是解放军,我从小就对解放军有着特殊的情结,乡村里只要放映解放军战斗的影片, 准要翻山越岭看个够。

  
  这个班主任看到学校没有开设书法绘画课,他凭借自己的爱好强行开设了这两门课,他自己亲自教。这在偏僻的农村来说,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他用发展和超前的眼光,用美的视角,让农村孩子也有了美的感受,让生活也有美的追求。我家祖辈都是农民,没有任何艺术遗传,我一开始对书法绘画课也没有太多的喜好。我之所以喜好书法绘画,是因为班主任是解放军,我是因为崇拜解放军而迷上书法绘画,可以说是爱屋及乌吧。好个爱屋及乌,竟让我终生迷恋。从小学至高中,文化成绩一般,书法绘画水平倒是突飞猛进,85年我参加邵阳地区书法大赛还获得一等奖。86年高考落榜,听父母之言学门手艺能养家糊口,于是跟着一个师傅学木匠。数月余,终不逮,至十月弃斧点兵,竟遂了我儿时梦想,当上人民解放军。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因表现优秀,连长要我选择专业,我又出于生活的本能,选择了学门开车技术回家有口饭的小农意识。天不遂我愿,连长找我谈完话的第二天,上级机关派人到我们连要选调一名能写会画的测绘员,竟把我给选调去了,开车也就成了泡影。到机关后,表现不错,又有一门书法特长,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领导特意关照要我考军校,并派人辅导我。88年7月通过全军统考,我很幸运地考上空军电讯工程学院机要系,这个学院的院址在西安,这个系址在北京。88年9月,我满怀豪情地来到向往已久的北京学习,本想学完回部队,不承想学校竟因我字写的不错而把我留在了北京。天不遂我愿,我遂天愿。军校毕业后提了干,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后,这才琢磨起能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爱好---书法,从此对书法进入到疯狂和迷恋的状态。93年到99年花了六年时间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完成三年大专三年本科的书法专业学习。每天晚上必练到深夜,每礼拜必练完一刀纸,遍临古今名帖。辛苦换来回报,2002年入展首届兰亭奖,2003年获首届中国电视书法大奖赛金奖,2004年至2008年连续十余次获得中国书协主办的各种大赛奖项,2005年被增补为全国青联委员,并被评为第五届中华英才。2009年当选北京书协副主席,2010年当选第六届中国书协理事。

  
  由此我想,人是要有信仰的,艺术也需要信仰。人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只要钟情于某一事物,对某一事物到了崇拜敬仰的时候。任何挫折和困难都是徒劳的。即所谓人的本性自身的完善和修养,其终极目标是要与自然大道相融合的。所以说到底,总是要人放弃某些私欲与偏执的观念,能够轻松愉快地契合于自然的本体,完成人与自然异表同本的性格,亦即天人合一。任何艺术的最高境界,无不就是达到天人合一。自然是书法的大本大源,书法是人根据自然之理创造的,人是天地自然合气而化生的,所以说自然为书法的大本大源,为书法的根本所在。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讲明人类进德修学的次第程序,讲明人类进道而至最高的境界,必与道和自然打成一片,而以天人合一为极则,这就是艺术的信仰。

  
于是我想,书法对我如此有缘,天随我愿,我遂天愿,是书法改变了我的命运,是书法成就了我的事业,我此生必将与书法生死相伴,终爱永远,也必将书法的至高境界作为我此生追求的最高信仰。















  
龙盘虎踞   旗开得胜

  
——评弹龙开胜书法

  
傅德锋

  
自展览文化盛行以来,书坛即有“获奖专业户”一说。这指的是一些中青年书家在历年来的国字号展览上持续摘金夺银,风头强劲,体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如此人物,在多年以前,便不乏人,于明诠、刘新德、孙晓云、曾翔、邵岩、李强、薛养贤等等即是。近年来,又有一批中青年书法精锐横空出世,势不可挡,成为新的“获奖专业户”,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物,龙开胜、王厚祥、王金泉、管俊等等即是。

  
龙开胜先生作为展览上涌现出来的“获奖专业户”,的确颇为引人注目,这一来是由于国展竞争愈加激烈,对许多人而言,入选尚且不易,遑论连续获奖?而龙开胜却能保持始终如一的发展状态,龙腾虎跃,纵横排突,弄潮国展,旗开得胜,满怀自信地一路走来,闯进人们的关注视野,为人们所熟知熟识并热议纷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寻常之人成长为一位实力派的中青年书法家,卓立于当今书坛之潮头浪尖,引领青年书法创作之潮流,真有点“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味道。仔细想来,这其中必然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平心而论,我对龙开胜本人并不熟悉,也从未谋面。但对他的书法却是比较关注。其书法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亦古亦今,雅俗共赏”。此虽寥寥八字,却能涵盖龙开胜书法的审美取向和基本特点。当下书界,书法人在创作方面有两个不太好的现象,一是死守古法,亦步亦趋,不敢跨越雷池半步,青灯残卷,皓首穷经,毕其一生之功,依然无所建树;一是对古人经典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刻意标举创新,涉奇猎怪,堕入旁门左道,貌似风生水起,实则空中建楼,空无依傍。处于前一种情况者,往往以为自己遵从古法,乃学书正途,实则误解古人深意。况每有以坚守传统自我标举者,大多仅得古人皮相,而未能深入内核。真正能够领会并继承古人之精义者,必然不仅临古可得形神俱似,且能于既得古法之后,有所创新,自成一家。在体现共性(即古法)的同时突出个性(即我法)。处于后一种情况者,则大多以为自己临古未几,一下子就找到了突破古法,超越前人的灵机妙法,从此,不再将古法置之眼角,横涂竖抹,肆意而为。而笔下之迹,充其量也不过是一时兴起之信笔涂鸦而已,没有什么艺术含量可言。空具一个张牙舞爪,虚张声势的外壳。此亦谓之为未能深识古人故也。

  
而龙开胜则不然,他一方面没有在未能深入古法的情况之下,就急于求成,标举创新;另一方面也没有墨守成规,不知通变,而是在深入系统领会和掌握古人精义奥妙的前提之下,尽可能融汇变通,彰显自我。因此他的书法作品,既能让业内专家看好,也能为普通欣赏者所喜闻乐见,这就是我谓之为“亦古亦今,雅俗共赏”的根由所在。

  
读龙开胜《书法 我遂天愿》一文,可以得知,龙开胜在上小学时期,就遇到了一位通达可敬的老师,在老师的教诲之下,他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基础。而这种书画方面的童子功往往可以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成长。后来发生的一切事情充分表明,这个问题同样在龙开胜身上得到了验证。他的那些自主选择,均未如愿,而一种冥冥之中的机缘却一再成就了他的书法艺术之梦想。未能成为木匠,却做了书法家。他的弃斧从戎,考军校,被提干,书法作品频频入选获奖,加入中国书协,当选北京书协副主席、六届中国书协理事,命运之神一再垂青于勤奋好学的龙开胜,此非天意乎?!

  
龙开胜书法对二王用功最深,亦最有所获。二王书法的经典性固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意味着专学二王就一定会成功。学习二王,自晋唐以降,成功的例子固然很多,但失败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忠实于二王而成功者如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等。特别是赵孟頫,一生以复古为尚,尊王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彻底的体现。但赵孟頫毕竟写出了自己的个性,原来很多人对赵孟頫书法颇有微词,盖因对其民族气节之指斥而影响到对其书法风格与艺术成就的客观评价。其实赵孟頫的书法造诣和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格调是很高的。而颜真卿、杨维帧、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则是对二王书风进行通变异化的成功范例,其借鉴意义自不待言。龙开胜在对二王书法的继承方面显然也是属于比较深入的,他从二王小楷、行书到行草,气息和格调上都尽可能追求形神兼备。但龙开胜又不是仅仅向二王取法,他对篆隶经典和魏碑名作都加以学习和消化吸收,对历代名家名作都有广泛的参悟借鉴,因此,龙开胜的笔下,基本的基调是二王,但又有一些新的信息的不断融入。

  
龙开胜不属于那种刻意求新求变、标新立异的书家,他所走的路是一种深入传统、深入二王,旁参各家而渐悟渐变的过程。他的很多作品,在笔法和结体上所达到的精熟程度是一般学王者所难以相提并论的,但他在精熟的前提下又尽量写得更为洒脱一些,加进去很多个人的思考和理解,这就使得他的作品能够在诸多参展作品当中脱颖而出,为评委所看好。并且因为他的屡屡获奖,他的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青年一代书人的追摹对象。

  
除取法二王以外,龙开胜对颜真卿行草书、魏碑、汉隶均下过很深的临摹功夫。正因为如此,龙开胜的行草书在流美飘逸中不失稳健和厚重,他能够把颜真卿的敦厚、魏碑的拙朴、汉隶的雄浑等等元素适当融入,让人感觉他是在写二王一路,而又感觉颇有不同之处。特别是颜体行草与二王行草的巧妙融合,应该是龙开胜的一个成功之处。特别是王羲之行草用内恹笔法,而颜真卿用外拓笔法,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王书不宜写大的局限,从而达到可放可收、应用自如的艺术效果。

  
龙开胜行书尽管大多字字独立,不相连属,让其内在气韵颇为贯通,有如阅兵队列,秩序井然而配合默契,爽爽然有一种清俊洒脱之气。龙开胜的隶书能得汉隶经典之雄肆开张气象,杂糅当代意识,亦耐品读。其小楷在魏晋唐宋之间,尚有元明人小楷笔意。

  
总括起来,他的各体书法作品皆能古今结合,笔意渊雅,潇洒率意,雅俗共赏。之所以能此,不外乎勤勉善学之故。按理说,就学书法而言,每个正常人都具有一定天分,只是有的人不能及时挖掘自身之潜力,而有的人又不肯下实际的功夫。龙开胜于书法一道,数十年如一日,朝斯夕斯,甘之如饴,以古为徒,由浅入深,渐变之中,凸显自我。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亦给后来学书者以某种启示。以他今日之成就,若更假以时日,前途自然未可限量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11:13:31 | 只看该作者
细雨和风江南来——我说诸葛丽娜及其书法
  

  
诸葛丽娜,女,江苏金坛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文学学士。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成员。供职于刘海粟美术馆。

  
作品获:

  
《全国大学生艺术节》 三等奖

  
《西泠印社首届青年篆刻书画展》铜奖

  
《林散之奖·书法传媒三年展》佳作奖

  
《全国首届册页展》 二等奖

  
《翁同和书法奖》翁同和奖(最高奖)

  
《全国首届手卷展》优秀奖 (最高奖)

  
《全国风云榜大奖》金奖

  
   展: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首届草书展》

  
《全国第二届草书展》

  
《全国第三届扇面展》

  
《全国第三、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

  
《全国千人千作展》

  
《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

  
《全国五百家书法精品展》

  
《中国书法青年百强榜》

  
《北京·四川双年展》

  
《全国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

  
《全国第一、二届中日女书家代表作品展》

  
2008年度中国书法家论坛评选为年度十佳最受欢迎书法家。

  
曾在北京、大连、杭州、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地举办书法联展及个展。

  
应邀随中国书协赴日本、韩国访问交流。作品文章见诸《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专业刊物。

  
出版有《诸葛丽娜书画集》、《诸葛丽娜书法作品集》、《书法二十家》。

  

  
创作感受

  
书法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是主观性的写性达情。古人讲“诗言志”,我觉得书法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自由表达,同样也表达着作者的审美追求,甚至传达着作者的学识修养、人格特征。因此,书法首先是情感的,然后是技术的。没有情感的技术表达就是工匠的制作,同样,没有技术含量的性情书写就像是一只无头的苍蝇。不过,在具体的书写实践中,我们往往缺少书写的技术,所以,平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掌握这一技能。为此,我平时主要的工作就是临帖,临得越像越好,但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就是心无旁骛,一鼓足气书写完毕。创作往往需要一个人的想象力,也正是因为想象力的驱使,书写技术就在脑海里保持较为模糊的状态,而这种“模糊”状态就是我的书写状态。古人讲,书法就是六个字“练、练、练,胆、胆、胆”。

  

  
诸葛丽娜

  
2011316

  

  

  
细雨和风江南来

  
——我说诸葛丽娜及其书法

  
傅德锋

  

  
平心而论,我对诸葛丽娜女士及其书法作品还是颇为熟悉和了解的。特别是在2009年盛夏,恰好我在北京由吕金光先生和于明诠先生介绍去专访胡抗美先生和曾翔先生等人,事先接到吕金光先生通知的王厚祥兄约我在曾来德艺术中心见面,适逢沈老课题班学员书法点评会,就自然而然遇见了慕名已久的江南才女诸葛丽娜,还一起做了简短的交谈并合影留念。诸葛丽娜没有某些女性特有的那种矜持,言谈举止轻松随意,落落大方,柔声细语,颇有风范,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第一印象。

  
沈鹏课题班里有多位女性书家,仅江苏就占了三位:戚散花、顾柯红、诸葛丽娜。真应了我那句话,江南多出才子佳人,名流贤达。而这几位女性书家,不仅个个才华横溢,而且都是天资丽质,品貌出众,是真正的江南才女。

  
从其他人给她写的评述文章和诸葛丽娜自己的一些谈话来看,她在孩提时代就走上了学习书法的路途,而且一直有贵人相助,因此生活和艺术之路都走得比较顺畅。从青少年时期的“小才女”到现在驰名书坛的“美女书法家”,诸葛丽娜在书法上一直保持着一种强劲而旺盛的发展态势。然而,她的对于书法的修为,却没有太多的功利意识,而是完全出于偏好和酷爱。而我恰恰认为,越是以一种超逸绝尘的心态对待艺术的人,越能够在艺术上有大发展和大作为。至于名利之类,不过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无需刻意去追求。

  
鉴于诸葛丽娜对书法的痴迷与超脱之心态,因此,在她的作品里边就看不到那种汲汲于名利的太多的世俗纠结,而是多了一份恬淡和洒脱,在与古人为伍与古人对话中不断实践,深切感悟,自然而然地书写着自己的艺术理想。

  
诸葛丽娜通各种书体,然最为笔者所激赏者,还是其小楷与行草。小楷法乳褚遂良,然最终落脚于魏晋,对钟王小楷领悟颇深。故其所作,既有褚遂良之爽健俊朗,又有钟王之朴拙高古,绝少匠工之作的那种程式化刻板之弊,而是在中规入距的基础值上体现出一种疏疏落落、洋洋洒洒,轻松洒脱、恬淡自然的书卷气息。我最近在浏览课题班这一批中青年书家作品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感受,那就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写一手格调高古,清俊自然的小楷,这充分说明,小楷这一曾经是古来文人的看家本领在当代得到了新一代书家的很好的传承和发扬,这是一个很好的讯息。于古人而言,善写小楷,不仅是一种能力的反应,更是一种修养的体现。因为古人要考取功名而不对实用性极强的小楷用心,其后果可谓不言而喻。当年的解缙和文徵明就是因为小楷未精而科考失利,后发奋学书,俱卓然成家。到了我们这一代,书法几乎退出实用领域而完全走向纯艺术,但小楷书的微妙功效依然不容忽视。优秀的小楷作品,看似和风细雨,波澜不惊,但其中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艺术机巧,尺幅之间,传统法度与个人性情毕现无遗,完全可以从中窥察到书作者综合素养的高低雅俗,而这一独特之处,也是其它书体所无法具备的。且能精于小楷者,对于学好其它书体特别是行草,善莫大焉!

  

  
我和诸葛丽娜在北京曾来德艺术中心合影

  
诸葛丽娜似乎是把小楷当作一种特殊的修为来看待,而不是偶一为之。从她的小楷作品目前所达到的功力来看,其用功不可谓不勤,其用心不可谓不诚,其用笔不可谓不精,其用意不可谓不深,总而言之曰:法意俱备,情趣横生。有如此看家本事,岂不羡煞他人耶!

  
小楷不同于大字、行草,毫发之间,高下立判。故未易学亦难精。因为字径很小,用笔要虚淡,意到即可,不宜写实。实处落墨,虚处用心,行气自然,气韵贯通,圆活空灵,古意洋洋,方为得法。而诸葛丽娜的小楷作品就已具备了这种品格,且成为她的一种精专书体,打动和感染着众多欣赏者。

  
诸葛丽娜的行草书植根于二王,不求怪诞而重雅正。即要在精微的传统法度的基础之上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才情,而不是目无前贤,自我作古;也不是甘为古人辕下驹,亦步亦趋。目前书界有两种倾向,一是死摹古人,以能写像某一家为能事,终老一生竟不敢跨越雷池半步,无疑是“书奴”之为;另一种是对经典碑帖或者视而不见或者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只是凭借对古人书迹的一些肤浅的临摹之功和一些表面化的印象,放笔直书,性情有余而功力不足,名曰“创新”,实则“胡搞”!离古人书道之玄妙可谓远矣……

  
但恰恰也是这两种人在不断地误导着一批又一批的后来人而浑然未觉。前者托名尊重传统,而最终死于前人脚下;后者假言“创新”,而堕入旁门左道之流。此两者,书界当引以为戒,则善莫大焉。诸葛丽娜显然不属于这两种类型,她心中有“佛”而不拘泥于佛堂庙宇,而是把对“佛”的崇敬之情升华到自己的灵魂和血液里,然后再一一应证于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里……她对二王书法的心摹手追,所贵者,在于“得法”。书既无法,何言书法?因此,识法,知法,得法,守法,是书法创作的最根本所在。但书法的法又不同于国法,国法有“法不容情”之说,而书法之法的最高境界,恰恰讲究的就是“融情于法”,“私情”一旦自然融入古人传统之法,则为“破古法”,古法既破,则我法生焉!我法既生,则蹊径独出,风格特立,不期然而然,则书道之高境从此得之。

  
以诸葛丽娜女士之天资聪慧,对我前文所言当深有同感。在她的笔下,就笔法而论,很少有没有来历出处的东西出现,但在结字、行气、章法墨法等方面时时能够见出她自己的许多审美意趣。正与欹、疏与密、疾与涩、收与放、轻与重、浓与淡、枯与湿等等矛盾因素都能比较娴熟地应对处理,既要合于古人,又要逐渐脱开具体的某一家。这种探索是十分明智而大有益处的。

  
诸葛丽娜曾经投帖于康有为高足萧娴先生门下,萧娴先生书法深得康氏神韵,雄阔开张,力能扛鼎。诸葛丽娜难免不会受其影响。然她似乎没有从外在表象上来体现乃师的风骨气格,而是把这种意蕴巧妙地融合于自己的作品内核之中,化作绵里铁、柔中刚,这就使得她的作品,看似和风细雨波澜不惊,而细观之,实则有一种内在的骨力。尽管这种骨力目前还不尽丰足,但已经足以使她的作品增色不少。

  
一般而言,无论何种书体的书法作品,都以骨力洞达,气韵生动为高,这种高妙的书法境界,一是靠书内临池功夫的刻苦研炼,二是靠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滋养。事实上,任何一个称得上出类拔萃的书法家,都会把书内外功夫之修炼视为一体,不可分割。诸葛丽娜不仅在书法上勤于用功,而且对文史哲等姊妹艺术较多用心。她写的书法文章,词句清丽,言之有物,忠实地记录了自己学习书法的诸多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颇能启人心扉。这在很多人只关注写字本身的当下,显然是难能可贵的。

  
近年来,她北上京华,问学于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在众多师友的点拨与影响下,艺事日进,眼界的开阔,也使得其为人为艺皆显得更加淡定从容。

  
总而言之,诸葛丽娜的书法作品和她本人一样,以细雨和风,波澜不惊的艺术风格自信地从大江之南一路走来,走向全国。只要她一直能够保持目前这种良好的进取状态,那么不久的将来,她的更多精彩表现也就更加值得大家共同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20:47 , Processed in 0.1315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