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机关中的说话哲学=◇◆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0 19:18:51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公务员:开会的学问

作者:马料水

  进机关当公务员已有三年,也在单位办公室工作过,默默见证着机关会务文化的悄然变化。

  错过的“好时候”

  八项规定后,机关老同志经常会跟我开玩笑,“你没有赶上‘好时候’啊,现在只能天天在楼里打转了”。之前,单位每年总会有几个会是大家期待的,比如半年和全年的工作总结会、年初的务虚会,以及不定时的全系统业务培训会,这或许因为这些会都会出机关召开。至于“开会去哪儿”,有“魄力”的领导会将视野放到长三角的好地方,而保守的领导也会选择市郊某地。

  但是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以及个别单位违规外出开会的曝光处理,我们单位再没组织过这类会议,我也再没有参加过其它单位组织的外出培训会。

  最近的各类培训一般都在自家的会议室里开,要自己乘车过去不说,培训议程都还安排得非常紧凑,想喘息都成为空想。虽然心中难免失落,但想想国家的钱、纳税人的钱或许因此能花在刀刃上,我也感到欣慰。

  具体到会场上的会风变化,这一年多来我所看到的切实改进不少,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之前彩旗飘飘、横幅高挂的场景不见了,主席台上的鲜花、果盘也不知影踪。但一些传承已久的会务文化,或许要春风劲吹方能有所松动。

  摆席卡的学问

  近期单位开研讨会,办公室领导安排我负责会务。主席台上正好坐了十个领导,是偶数,怎么安排?我思前想后,考虑到中国有左尊右卑的传统,于是就把最大领导的席卡放在中间靠左位置。之后,办公室主任过来复查,第一反应是看席卡,大叫,“是谁摆的,某某某(与会最高领导)怎么能放那里?”

  我这才知道,原来偶数情况下最大领导是应该中间两座偏右的。要知道,如果没及时改正,也许在整个会议期间,大领导坐着心中窝火,台上其他九个领导盘算着这个人是不是 “出事”了,而台下“眼尖”的同志则会传递小道消息、谣言满天飞了。至于那位办公室主任,估计在下面已经是坐不住了。

  因此,可以讲,摆放席卡这个会务细节绝对是新入职公务员体会官场文化的一次极好机会。我可再举一例。

  有一次,区里各单位一把手都要参加学习会,还是由我负责会务。需要摆放单位席卡,街镇毫无争议地集中靠前摆放,因为他们毕竟在区里也算“一方小诸侯”,地位是要高于条线部门的。党委部门组宣统等,也是前排就座。

  当我想当然地把质监、工商分局等和财政局、房管局并列一排时,区委办领导告诉我,“把某局的席卡挪到偏后位置”。一问原因,原来这个局的一把手是全区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因此也就经常被排到最后一排去了。原来,单位负责人的资历深浅,也是安排这个单位开会次序前后的重要考量。

  开会之前,领导总是要最后入座的。先到会场的一般是普通干部,最关键的几位领导总是踩着点到。现在会风严谨了,而且上海是全国行政效率数一数二的城市,领导的时间观念都还是很强的。

  当然,如果大领导一不小心到早了,也不用担心,正式的会议室边上都有休息室,大领导会一直在休息室停留到与会人员基本到齐后,才在大家的注视下缓步入场。

  参会与会的讲究

  应该说,八项规定之后,“会海”的现象大为改观,但没有完全解决。我们单位领导的工作日志上,一个上午两个会是再正常不过的安排。上级部门的很多会,都要求下级部门的一把手参加,这可苦了基层单位。于是,基层领导选择参加哪些会,里面的学问就很有意思了。

  有时组织全区层面的会议,通知发下去,参会对象来不来,会议的重要程度并非第一考虑因素,区委主要领导是否参加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与自己单位工作基本没有关系且只需列席的会议,如果是区委书记出席了,我想没有哪个街道的党工委书记或哪个镇的党委书记敢让副书记来代会。而局级干部主持的会,下面的处级单位也不会不识相地让科级干部来开。

  这些潜规则,已经是机关里的明文化。于是,我经常会接到下面街镇来电询问哪位领导将会出席会议,为了保证基层单位领导的出席率,我们也就捣捣浆糊地说,“书记好像说了也要参加的”。

  再说开会喝茶的问题。现在一般的单位内部会议,干部都喜欢自己带个杯子来,既环保也方便。当然全区大会,主席台上还是整整齐齐地摆着一色的杯子,这或许显得整齐划一、严肃庄重。但我在想,领导要是也拿着自己的日用杯子,花花绿绿地放在主席台上,可能是不太好看,但是很接地气。

  这并非不可能,因为据我所知,不少局级干部在内部会议上都是自带水杯的,而到了参加全区大会就不带了,或许是一些习惯还改不过来吧。

  最后说说开会流程吧。我想说一点可以商榷的地方。开会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位级别不低的领导在台上认真地念稿,而很多时候领导的发言稿,已经变成文件形式给台下与会者人手一份了。于是大会还没开几分钟,台下的人都已经快速了解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至于接下来的时间该怎么过,就不大好说了。


来源: 上海观察 | 来源日期:2014-06-19
上海公务员:怎样记录领导讲话?

作者:驰恒

  我是本市某区区直机关的公务员。每次开会,除了要像《上海观察》前文《上海公务员:开会的学问》提到的关注会务细节之外,还有一件大事就是记录领导的讲话。

  开会前,我常要挑灯夜战,准备好署名为“供领导参考”的讲话稿,并呈递给领导审阅。会议顺利召开只是完成了我的一小半工作,到了会议后期要迎来“高潮”——领导讲话,那时候,我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竖起耳朵听。因为会议结束后,我还要负责整理领导的讲话。

  正因如此,当领导在台上发言的时候,台下的我既要check领导的讲话与讲稿间的差别,也要随时做好领导脱稿发言的记录工作。此外,我还要通过领导的语调、轻重音、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充分“领会”领导发言的话外音,这可以为我下次写稿做准备,说白了就是了解领导最近关注的工作重点。

  过去没有录音笔、智能手机,做会议记录就好比是一台“人肉记录机”。说“奋笔疾书”真是一点也不夸张。尽管如此,记录的速度还是赶不上领导在台上发言的速度,老同志对此自有秘诀:先概括领导讲话的主要内容,然后摘写提纲性的话语,会后再进行补充。为了避免遗漏领导讲话的要点,有时候往往需要办公室的几个同志一同记录,一起校对。

  刚干这份工作时,就有机关老同志就给我“敲木鱼”:A领导在某个会议上的发言引用了一串数字,会议记录者一不留神把一个小数点位置标错,数据就这么无缘无故地放大了100倍。之后他在撰写新闻稿时也没校对,继续使用错误数据。万幸的是,在签发前被办公室领导发现,避免出现重大政治差错。每当提起这件事,老同志总会边摇头边感叹,“伊还算‘额骨头’高,侬可千万要当心哦”。

  如今科技发达了,作会议记录也比过去方便许多。一般来说,录音笔是开会的标配,但千万不能认为有了它就万事大吉了。会后整理录音时,同样需要细心费时,特别是当发言领导“开启”即兴脱稿模式的时候。

  领导脱稿讲话的原因,极少数情况是因为办公室准备的稿子不合他的“口味”,多数情况是为了将会议开得更热烈、更轻松。领导脱稿发言往往更家常化、口语化,以举例子、列数字为主,倒更像是几个朋友之间的聊天。

  这几年会开多了,也见识了不少领导的即兴发言,套用现在流行的大数据分析,我还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脱稿发言的内容与领导本人的成长背景有不小的关系。

  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领导在讲话时喜欢罗列数据对比现在与过去,特别是涉及到评价部门工作优劣的时候;有文史类专业背景的领导讲话时总喜欢引经据典,通过“掉书袋”的方式传达他的想法;在企业工作过的领导,讲话风格看似谨慎,其实很稳重,看得出本人不爱冒进爱实干;而有过教育系统经历的领导,讲话时总能激情澎湃,调动起台上台下的气氛,会场效果往往不错。

  如果碰到了领导即兴发言,如何“准确”与“恰当”地记录也算是一门大学问。

  首先是正确,这是废话。要把领导会上类似“这个”、“那个”的口语删掉,保证记录稿的行文流畅。

  如果说还有啥要注意,那就是把与会议无关的话语删去。记得某次会议开到中午还没结束,B领导决定先去机关食堂吃午饭。于是他说:“阿拉先去吃饭,饭后继续开,大家讲好伐?”这句语被我的同事一五一十地写在会议记录稿上。办公室领导看到这句话,真是哭笑不得。

  第二点最关键,要突出领导发言的“亮点”。什么是亮点,这需要经验与“悟性”,也要针对不同领导开不同“处方”,很难有所谓的规律可循。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党务工作会议,B领导做总结发言,他没有照念我准备的发言稿,而是抛开会议议题,大谈自己在基层碰见的趣闻轶事,本来沉闷的会场倒也一下子活跃了不少。事后在整理时讲话时,我觉得有些段子与今天议题不合,于是大笔一挥全部删掉了,补上了一段B领导曾说过的、符合本次会议主题的发言。

  当我将这篇自认为花团锦簇的整理稿交给办公室领导审阅时,领导问我,“为何少了那一大段?”我告诉他理由。他唉了一声,“会议的议题偏理论、有点枯燥,xx同志(B领导的名)的案例很生动,不仅活跃了会场气氛,还能让与会同志更好领会讲话精神,很重要嘛,这样会议的效果才会好嘛”。听完,我茅塞顿开,明白了大领导的讲话艺术以及部门领导的领会能力。

  之后,当我碰见这种情况时,就会自问领导讲话的关键在哪里,努力把领导讲话的精髓写在记录稿中。

  工作这么多年,我也常常在反思,做好会议记录确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如何与会议本身相结合,让每个会都开得不形式主义,真正起到传达精神的效果,值得思考。


来源: 上海观察 | 来源日期:2014-06-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1 04:27 , Processed in 0.0644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