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士林:美学十讲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3:24:28 | 只看该作者
美学十讲 第四讲 十二珠帘夕照红——距离产生美(下)
这种和现实纠缠不清的态度一方面固然使你非常投入,能够获得一般人难以获得的体验,但是投入的一点距离都没有了,也就丧失了艺术情怀和审美趣味。莎士比亚的另一部悲剧《奥赛罗》,主人公奥赛罗怀疑自己深爱的妻子和别人私通,妒火如焚,竟然亲手掐死了她。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妻子对他不贞的男人、戴了绿帽子的男人来看《奥赛罗》,往往很难进入审美情境,因为他老从剧情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很难跳出实际的生活,和它摆出一个距离来。
相反,如果距离太远,也无法形成审美态度。对很多带有历史性、情节性绘画的欣赏,就往往存在这个问题。例如你看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不了解五代南唐的历史,不了解韩熙载这个人物,你就很难理解作品中的韩熙载为什么是那样一副表情。你看法国十八世纪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马拉之死》,如果不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不了解马拉是个什么人,你就很难理解作品蕴含的意义。同样,你不了解十八世纪初年法国和西班牙的冲突,你也就很难理解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五月三日的枪杀》。
中国艺术很早就懂得运用距离的道理,运用这个道理进行艺术创作。例如中国古典艺术特有的含蓄,就是运用审美距离形成的最成功的艺术风格。
含蓄的美耐人寻味,正是由于它不是把形象和境界一览无余地暴露在你面前,而是设置了联想的空间,这就形成了一种审美距离。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正像一位深闺美人,帘幕重重,只依稀看到她的轮廓,更令你浮想联翩,觉得韵味无穷。
《西厢记》中有个例子最能说明古典的含蓄美,也是成功运用审美距离的范例。在红娘的安排下,张生跳过粉墙,来到崔莺莺的闺房幽会。热恋中的男女,到了一起自然会有一番光景。这个情节对于今天的作家来说,正可以大写床上戏,成为好卖点,但是你看人家王实甫怎样写:
软玉温香抱满怀,春至人间花弄色,露滴牡丹开。
这写什么呢?就是在写张生和崔莺莺的男女之事。但是你看王实甫写得多么美。如诗如画。看来不堪入目的情景,在古典的含蓄中,在诗画般的境界中,也成了赏心悦目的审美对象。
今天呢,大不一样了。脱衣舞时代,审美距离已经被颠覆了。脱衣舞,就是让你直奔一点,丝毫不加掩饰,丝毫不要距离。倒是非常符合商业社会的经济原则,一览无余,根本不需要联想,因为那不经济,那需要付出精神成本!
我们看兽兽事件,我们看艳照事件,新闻的卖点不外乎一个“裸”,它们都不过是另类的脱衣舞。观赏者无论是看兽兽,还是看艳照,那心态都是看脱衣舞。“非诚勿扰”中马诺一类表演之所以那么轰动,都是因为满足了人们的窥淫癖。大众对这类事件异乎寻常的热情,隐藏的完全是动物般的欲望躁动,那不是审美的观照,那是占有的冲动;那不是精神的愉悦,那是群体的意淫。
这是一个以丑为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生就像一个争名逐利的大赌场,紧张的博弈、你死我活的厮杀后,赢家仍然心有余悸,他们需要一种生理的放松和宣泄。他们怀里揣着金钱,直奔文化市场,寻求的是刺激,他们消费的只能是文化工厂制造的欲望快餐。因此哪里有赌场,哪里就有妓院。他们哪里有心情、有修养、有闲暇去欣赏距离的美?
审美距离说到底是一种从容不迫的人生境界。一个紧张的时代,一种疲于奔命的生活很难形成审美的距离,很难进入审美境界。说到底,朦胧也好,含蓄也好,审美的心理距离,就是养成一种悠闲的心境,超然的心态,这样人生才能意味隽永,进入美的境界。中国古人用一个“闲”字,十分精当地道出了这个境界。
旧小说开头时常引一首诗:“朝臣待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度关。日出三竿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朝廷的大臣何等神气,但是天还没亮就得顶着寒风赶到朝堂等待上朝;大将军何等威风,但是半夜了还得披星戴月过关赶赴战场。但是你看那庙里的和尚,太阳都照屁股了,还在睡懒觉。这样看来,名呀利呀,哪里比得上一个闲字?
但是闲字别有深意。
李太白《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个“闲”字用的非常妙。宋代大儒程颢有“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这个“闲”绝对不是像浪荡子弟那样游手好闲,程颢另有一首诗曾经专门作出说明: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旁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个闲不是中学生逃学去玩儿网吧,也不是公子哥不务正业整天钻花街柳巷,而是人生修养达到一个很高境界,和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身心均处于审美的快乐中,因此才有悠闲自得,从容不迫。因此才能“睡觉东窗日已红”,也就是自然醒,不做梦。庄子说“至人无梦”,佛祖也不做梦,修养高的人都不做梦,至少不像我们常人一样,总做恶梦。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欲望折磨自己。
总之,闲的意思是人生不要患得患失、紧张焦躁、总是处于读秒状态。竞争社会当然不能不打拼,但是也不能不时时跳出这个打拼,调整心态。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张弛有致,刚柔相济,进退有据,能伸能屈,用道家精神做儒家事业。这都包含着距离的道理,儒家让你投入这个世界,拯救这个世界,具有一种宗教般的献身精神,固然崇高伟大。道家让你跳出这个世界,和它保持一点距离,把一个紧张的人生化成一个轻松的人生,化成一个审美的天地,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德国近代大哲学家尼采就说,对于人生,你若从现实的角度去看,真的是罪恶丛生,悲惨的无可救药;但是你从审美的角度看,又是一场赏心悦目、惊心动魄的大戏。
陶渊明的诗说得好:心远地自宽。人生要拨开滚滚红尘,才能领略清风明月。跳出花花世界,才能见到朗朗乾坤。总之,把利害盘算放在脑后,和它拉出个距离来,才有闲适的心情,才能无事不从容。
您瞧这个距离,妙处不光在审美,它对你的人生,也有丰富的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3:24:56 | 只看该作者
美学十讲 第五讲 英雄气伴儿女情(上)
          ——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前几讲,我们说羊大为美,是在讲美的起源,说真善美,是在讲美的本质,说美在深情,说距离产生美,是在讲怎样才能感受美、欣赏美,从这一讲开始,我要和大家讨论美的类型。谈到美的类型,有一个成语我们耳熟能详,叫做:美不胜收。别的先不说,就看那些漂亮姑娘,古话说:“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淮南子·说林》)。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仪态万方,各有千秋;骨感的美,丰腴的美,燕瘦环肥,各有风姿。
谈到美人就已经目不暇接,大千世界的美,更是多彩多姿,琳琅满目。但是,不管美的对象如何地多彩多姿,琳琅满目,如果做一个归纳,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们大致分成两个类型: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阳刚和阴柔是中国人的说法,西方类似的说法是崇高和优美。
那么,什么是阳刚之美?什么又是阴柔之美?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大文豪苏东坡有一个特别会唱歌的幕僚。一次,苏东坡问他,你看我的词和柳永的词,谁的词写得更好?苏东坡提到的柳永,也是当时有名的大文人,和苏东坡一样有名。柳永写的词甚至比苏东坡的词影响都大,当时流行一句话:“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有井水处指的就是有人住的地儿。这句话的意思是,柳永的词非常流行,有人烟的地方就有人唱柳永的歌。那比今天的方文山、周杰伦都厉害。文人相轻,自古已然。苏东坡对柳永有些不服气,总觉得自己的词写得比柳永好,但是自吹自擂不是那么回事,心理上也难以满足,就想听听这位幕僚的评价。于是问这位幕僚,他的词和柳永的词到底谁的好。你看这位幕僚怎样说:
柳永的词嘛,不过就是十七八岁小姑娘敲个小木板,软绵绵地哼什么“杨柳岸,晓风残月”,您的词就不一样了,那要关西大汉敲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听了连连赞叹:“绝了!绝了!”十分受用。
这位幕僚不仅懂音乐,还特别会拍马屁。他的马屁妙就妙在非常专业,拍到了点子上。拍马屁也有学问,会拍不会拍效果大不一样。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国王是个独眼龙,还是个瘸子。一次他命令三个画家给他画像。第一个画家就是依样画葫芦,国王是什么样就画什么样,画了一个独眼龙瘸子,国王一看大怒,就把这位画家给杀了。这位画家不会拍马屁丧了命。第二位画家看第一位画家因为不会拍马屁丧了命,就在自己的画像中竭力美化国王,把一个瘸子独眼龙,化成一位双目炯炯有神、腿脚健全、英俊潇洒的帅哥,国王一看,不由分说,把这位画家也杀了。原来这位画家拍马屁拍过了头,画的根本就不是国王,岂不犯了欺君之罪!第三位画家怎么办?他不慌不忙,画了一幅逼真的国王肖像递了上去,国王看了喜出望外,重重赏了这位画家。这位画家是怎么画的呢?原来他画了一幅国王行猎图。画面上,国王正在打猎,抬起一条腿,胳膊架在腿上端起猎枪,眯着一只眼睛瞄准,抬起的腿就是那条瘸腿,眯着的眼睛就是那只瞎眼,这样既掩饰了瘸腿,又掩饰了瞎眼,同时也没有丧失真实性,画的千真万确就是这位国王。这位画家就是会拍,拍得非常专业,拍得恰到好处。
苏东坡的幕僚对苏词和柳词的比较非常到位,尽管是拍苏东坡的马屁,但也拍得非常专业,拍得恰到好处,谁都得服气。
苏东坡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体现的就是阳刚之美。柳永的词,“杨柳岸,晓风残月”,体现的就是阴柔之美。
苏东坡不服柳永当然不是狂妄。苏东坡以前的词,被称为“艳曲”,也就是今天说的靡靡之音。写的大多是想啊爱啊愁啊烦啊,闺阁之怨,相思之苦。最有名的如温庭筠的《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红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州”。
苏东坡则以其天才独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打出豪放大旗,本来是小儿女恩恩怨怨、软绵绵的抒情,到了苏东坡这里,顿时风生水起,精神抖擞,排山倒海,气象万千。那位幕僚举的例子,出自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可谓千古绝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山川的雄奇,撼人心魄;时空的穿越,气势磅礴;怀古的情思,跌宕起伏;英雄的气概,潇洒豪迈;人生的浩叹,沉郁悲壮。
读这样的词,荡气回肠,心神旺畅,这就是阳刚的美。苏东坡后,豪放派词人还有一位和苏东坡齐名的辛弃疾,和苏东坡并称苏辛。
辛弃疾的词写得也是豪气冲天,充满阳刚之美,看他的《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看他的《南乡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再看他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的词,千古兴亡,尽收眼底,金戈铁马,气势磅礴,风云为之变色,天地为之动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老辛不像老苏,就一文人,老辛自己就是位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大将军,颇有子龙气概,云长风度。他二十三岁时,叛将张安国杀害上司耿京,投奔了金人。这个叛徒正在万马军中和金国将领饮酒作乐,不料辛弃疾只带数十人马,直捣金营,趁敌人猝不及防,闯进大帐,绑上张安国扔到马上就走。等到金人回过神来,辛弃疾已将张安国押回自家营内。真的是惊雷霹雳,比今天的007还酷。老辛的事迹充满了传奇性和英雄气,本身就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真的像他自己所说,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3:25:27 | 只看该作者
美学十讲 第五讲 英雄气伴儿女情——阳刚的美和阴柔的美(中)
不过话说回来,苏辛的阳刚之美固然气壮山河,柳永的阴柔之美也摄魂夺魄。就拿上面提到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说,句子出自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低回婉转,情真意切,写尽离别之恨,相思之苦。
柳永的一生,比苏东坡还倒霉。苏东坡仕途坎坷,屡遭贬斥,但也毕竟在官场上混了一回,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柳永则是科举考试屡次名落孙山,好不容易中了进士,但却因为一句牢骚断送了前程。他曾经写了一首《鹤冲天》,为科考落榜发牢骚,其中有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意思是,收起那追逐浮名的欲望吧,每天喝喝小酒,唱唱小曲,潇洒走一回吧!不料这句词传到了皇帝宋仁宗耳朵里,皇帝听了自然很不高兴。这回一看进士名单上居然有柳永的名字,于是大笔一挥,将柳永的名字勾掉,还批了一句话:“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他不是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吗?让他去浅斟低唱吧,又来要什么浮名?
皇帝有了成见,哪里还会有政治前途?柳永一生官运不济,经常沉湎于花街柳巷,放荡不羁,但由于词写得好,特别是抒发女儿心,细致入微,很多妓女都喜欢他。死去一贫如洗,竟然有很多妓女凑钱安葬了他。有人曾写诗叹曰: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
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柳永的词尽管大写儿女情长,体现的是阴柔的美,但可不要小看这阴柔的美。他的词,

那审美的力量也是惊人。“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外,他的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千古传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因为他的一句词,招来一场大战,南宋差点提前亡国。他写过一首《望海潮》,歌咏繁华的杭州,其中一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寥寥数语,道尽杭州之美。这首《望海潮》十分流行,北方的金国皇帝完颜亮读这首词,读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一句,憧憬得不得了,欣然起投鞭渡江之志,要打过长江,享受杭州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兵前还抒发壮志,写了一首诗:
“万里书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
柳永的一句词,居然勾起了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幸亏这个完颜亮打到长江边上瓜州

时,被自家朝廷搞政变杀害了,否则南宋可能当时就亡国了。你瞧,柳永的词多有魅力。后来,就有人写诗叹曰: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阳刚和阴柔,历来是各擅胜场,各具魅力,各有审美价值。
乾隆总找大才子纪晓岚对对子。每次都是乾隆出上联,上联好出,主动啊,等于出题考人家。乾隆出的上联总是很绝,刻意刁难纪晓岚,纪晓岚呢,大才子,每次都是逢招拆超,留下一个个绝对,一段段佳话。
一次,    乾隆出了个上联:两碟豆;纪晓岚对曰:一瓯油。乾隆又曰:我说的是“林间
两蝶斗”。纪晓岚对曰:我说的是“水上一鸥游”。
伺候皇帝真的不容易,真的要才智惊人。
一次,乾隆又出了个上联:人说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纪晓岚对曰:我说北方一天一地
一圣人。
上联就是阴柔之美,下联就是阳刚之美。上联下联合成一种刚柔相济之美。骏马秋风塞北,是阳刚之美,杏花春雨江南,是阴柔之美。
你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北方的高山大川,庄严浑厚,方方正正,是阳刚的美;你
看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江南的青山绿水,清丽温润,蜿蜒曲折,是阴柔的美。
同样道理,万里长城,虎踞龙盘,雄视天下,是阳刚的美,苏州园林,玲珑婉转,曲
径通幽,是阴柔的美。
你去雅典看古希腊建筑,有柱无墙。柱子的风格很不一样。你看多立克柱式,像男子汉一样粗犷浑厚朴实,一个个凹槽更增加柱子的挺拔感,是阳刚之美,你再看爱奥尼亚柱式,柱身细长,柱头的圆形螺旋好像水柱上喷遇到阻力形成的漩涡,温婉妩媚,像女孩子一样颀长秀丽,是阴柔之美。
你听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雄壮、阔大、充满暴风雨般的激情,是阳刚之美,你再听莫扎特的小步舞曲,柔媚、轻松、优雅,甚至有点慵懒,是阴柔之美。
你看德拉克罗瓦的《自由领导着人民》,一位半裸女性,那是自由女神,硝烟弥漫,冲锋陷阵,率领着千军万马在为自由而战,那是阳刚的美;你再看安格尔的大宫女,玉体横陈,淡然回眸,美丽的大眼睛如秋水一般清澈,起伏有致的线条修长性感,那是阴柔的美。
鲁迅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儿女情长未必就英雄气短。阳刚的美和阴柔的美非但不矛盾,甚至可以互相辉映。豪放派的苏辛有妩媚,婉约派的柳永也有悲壮。
苏东坡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辛弃疾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也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柳永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有“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李后主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也有“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十八世纪德国大文豪席勒说得好:美使我们和世界合成一体,崇高使我们凌驾于世界之上。
阴柔的美,深情款款,一笑百媚,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物我同一,物我两忘,我们的灵魂和它融为一体。你听一曲渔舟唱晚,你听一曲莫扎特的小夜曲,你看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你看齐白石的小虫小草,你走进江南园林,获得的就是这种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3:25:51 | 只看该作者
美学十讲 第五讲 英雄气伴儿女情——阳刚的美和阴柔的美(下)
阳刚的美,或者说崇高的美,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令我们心生敬畏,也令我们的灵魂升华,如同庄子所说:“乘云气,骑日月,游乎四海之外”,骑着太阳和月亮,腾云驾雾,做航天飞行,仿佛站立在宇宙的峰巅,凌驾于世界之上。你面对崇山峻岭,领略大漠风沙,身临悬崖峭壁,仰望灿烂星空,获得的就是这样的感受。
最美的境界当然是阳刚和阴柔的统一,崇高和优美的交融。
古话说: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就是阳刚和阴柔的完美统一。你看那些女警、女兵穿着警服、军服,为什么总觉得她们有一种格外迷人的风姿?就因为她们的婀娜体态、流丽身段,装点上端庄、刚健的警服、军服,恰好体现了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体现了阳刚和阴柔的交融,于是产生一种英气逼人的美。
生活中阳刚和阴柔的统一是最亮丽的风景线,艺术中阳刚和阴柔的统一更焕发一种跌宕起伏,回环流转的艺术魅力。
陆游的词《秋波媚》,那是典型的英雄气伴儿女情。兼收阳刚和阴柔之美: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这首词上半阙慷慨悲壮,抒发诗人壮志未酬的爱国情怀,充满英雄气,体现了阳刚之美;下半阙温柔婉转,儿女情长,流露出绵绵思念,体现了阴柔之美。
最能体现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交融的艺术作品,是我们都熟悉的《米洛岛的维纳斯》,也就是《断臂维纳斯》。谈到这件堪称艺术丰碑的古希腊雕塑,俄罗斯十九世纪大作家屠格涅夫有一句名言:《米洛岛的维纳斯》比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更不容怀疑。这话是什么意思?屠格涅夫的意思是,《米洛岛的维纳斯》这件艺术作品无上地体现了“人性的尊严”,从捍卫人性尊严的角度看,它焕发的美比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更有力量。那么,这件艺术品美在何处?她的美为什么会焕发出这种力量?你看这位半裸的女性,一方面优美、沉静,典雅,身段转折有致,毫无装腔作势,也没有盛气凌人,令人只是感到亲切、愉悦,生动地体现了阴柔之美。另方面,她又坦荡、庄重、矜持,大方,甚至很雄伟,自然地流露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这就体现了某种崇高感,也就是阳刚之美。
这座雕像完美地展示了希腊雕塑特有的崇高和优美的融合,典型地体现了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对古希腊雕塑的赞颂:“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乃至19世纪雕塑大师罗丹面对这座雕像,也由衷地赞叹说:“神奇中的神奇!”  
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结合,崇高和优美的统一,不仅是一种最高品位的审美追求,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在中国文化中,儒家和道家的互补交融,从审美的角度看,就是阳刚和阴柔、崇高和优美的互补交融。
我常说,儒家的智慧,主要体现为一种太阳的精神。我们来看太阳,无论日出还是日落,无论朝阳还是夕阳,都是那样灿烂辉煌,太阳每天都是新鲜的。因此先哲要求我们“日日新,又日新”,让生活每天都有新气象。我们来看《易经》,头一卦就是乾卦,乾卦就象征着太阳、运动、生长、活力、刚强等。这都是儒家智慧的特征。儒家讲积极用世,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理想社会,甚至知其不可为还要为之,孔子的杀生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在在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但是儒家的智慧之外,还需要道家的智慧,太阳的精神之外又需要月亮的精神,就好像《易经》在乾卦之外还需要有坤卦,男人之外还要有女人,缺了哪一方都不会有人类,都不会有世界。月亮的精神就是道家精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知足常乐,韬光养晦,……多少人生智慧蕴藏在道家不露声色的谦卑中!这种不露声色的谦卑,就像无声地呵护大地的月光。你看那月光,多么温柔,多么谦虚,但是月亮可是个大艺术家,她转瞬之间就替我们变换了世界,丑的变成了美的。朦胧的月色下,不是连一堆垃圾看上去都很美吗?因此,少男少女们都喜欢在月光的滋润下谈恋爱,而不喜欢在太阳的暴晒下谈恋爱。恋爱中的情侣许多亲昵的表示都显然不能在光天化日下进行,而只能在朦胧月光的掩护下进行。当然,今天后现代了,许多月光下的事都可以转移到公共汽车上了。道家讲柔弱胜刚强,不为天下先,无为无不为,道是无情却有情,老子的贵柔守雌、庄子的心斋、坐忘、蝴蝶梦,在在表现了一种阴柔之美。
如果说儒家教我们做人,要求我们培育一种道德情怀,积极地投入生活;道家则教我们养生,要求我们养成一种自然态度,潇洒地对待生活。
    日月交辉,儒道互补,是中国的一大智慧。儒家和道家的互相补充,就像太阳和月亮交替运行,就像乾坤一体,阴阳互摄,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儒家风骨和道家气象,入世和出世,有为和无为,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悲歌慷慨和愤世嫉俗,身在江湖和心存魏阙,那样奇妙地相得益彰,宛若灿烂的星空,空灵而又丰实。组成了中国智慧既空灵又丰实的壮观画面。这个画面,正是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交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高妙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3:26:12 | 只看该作者
美学十讲 第六讲笑天下可笑之人——喜剧的美(上)                                 
欧洲国家保加利亚有个幽默宫,幽默宫的大门上写着一句话:“世界因为会笑而长存。”
这句话很深刻,道出了喜剧的审美价值:笑的意义。
说到笑,我们立刻会想到很多佛教寺庙中那位大肚子弥勒佛,您看他笑得多么开心!看到他笑得这么开心,您也不由地要跟着他笑。那么究竟是什么事,让这位弥勒佛笑得这么开心?他在笑什么呢?
一幅对联道出了秘密: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说的是凡事善于排遣,凡事看得开,常人不可解之事,他都清清楚楚,常人猜不透之谜,他都透透亮亮,常人跳不出的障碍,他都超然处之,常人不能容忍的羞辱,他都虚怀以待。这样,他就永远拥有一个乐观心态,开放心态、宽容心态,有了这些心态,他就能笑对人生百态。大肚能容,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开口便笑,实际上是一种人生的大幽默。有了大肚能容,才有开口便笑;有了大智慧,才有大幽默;有了大幽默,就能够化沉重为轻松,化丑恶为滑稽,化人生为喜剧,就能够“笑天下可笑之人”。
可笑之人多矣!他们是喜剧美的主要演员。
可笑之人之所以可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这样那样地暴露了假恶丑。鲁迅说,喜剧将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人生无价值的,就是人生的假恶丑,撕破,就是揭露、讽刺、嘲弄、鞭挞。
看这样一个笑话:
医学院毕业生去医院应聘。院长问:“某人额头上被蜜蜂蛰了个包,怎么治?”
毕业生甲回答:“很简单,在患处涂抹点消毒液就可以了。”
院长连连摇头,毕业生甲退出。
毕业生乙进,院长又问同样的问题。乙答道:“至少需要住院治疗一周,分别查血液、脑电图、心电图、彩超、核磁共振……”
院长连连点头,立刻表态:“欢迎您来我院工作。”
再看这样一个笑话:
一家银行招聘会计师,面试题是一道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算术题,1加1等于几。但所有抢答者都没有录取,只有一个默不作声的人被录取了。原来,其他的应聘者都走后,他关上门窗,悄悄地问经理:“您看应该等于几,就等于几。”
这两个笑话异曲同工,尖刻地揭露和讽刺了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丑恶行径。令人在笑声中鄙夷这种行径,也在笑声中深思这种行径的危害。
喜剧的审美价值往往就在这里,它以幽默和讽刺为武器,强烈地抨击了假恶丑。千万不要小看幽默和讽刺的力量,它有时甚至超过一本正经的谴责。幽默和讽刺的力量,让假恶丑暴露无遗,无地自容,让假恶丑更加假恶丑。不管怎样不可一世的大奸大恶,在喜剧的幽默和讽刺中,在轻蔑的笑声中,立刻就变成小丑。
例如老子曾经给统治者划分过一个等级:“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老子的意思是,最高明的统治者,老百姓感觉不到他存在,因为他不炫耀权力;第二等的政治家,老百姓赞美他,因为他亲民爱民;第三等的政治家老百姓害怕他,因为他凶残暴虐;最差劲的政治家,老百姓嘲弄他,因为他愚蠢可笑。就是说,被老百姓笑话,成为喜剧讽刺对象的统治者,是最失败的统治者。
例如一个关于希特勒的笑话。
希特勒有一次到一个精神病院视察。他对精神病人发表演讲,一上来就问:“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精神病人回答:“我们不知道你是谁。”
希特勒很生气,连我是谁都不知道!立刻吹起牛来:“我是阿道夫·希特勒。我的力量大得很,像上帝一样,全世界都得听我的。”
精神病人开始没什么反应。过了一会儿,上来一位精神病人,拍着希特勒的肩膀说:“老兄,我们刚犯病的时候和你一样啊!”
不可一世的希特勒,一下子就变成了小丑。
你看卓别林的影片《大独裁者》,希特勒的化身兴格尔发表演说,狂热的煽动把麦克风的支架都烤弯了,在极度的夸张中,独裁者的疯狂恐怖立刻变成了小丑的张牙舞爪,变成了令人嗤笑的丑类。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喜剧不光是引人发笑,喜剧也有严肃性,高品味的喜剧让人在发笑中感悟,这就是喜剧的严肃性。西方有位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说:“对于终身以喜剧为职业的人,严肃的事物却具有不可抵御的吸引力”。用中国话讲,这就叫寓庄于谐。“庄”就是庄重严肃,“谐”就是幽默滑稽。真正有分量的喜剧,都是寓庄于谐。例如赵本山的喜剧作品,《不差钱》、《乡村爱情》等等都十分成功,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卖拐》和《刘老根》。我认为在赵本山的作品中,《卖拐》是小品的高峰,《刘老根》是电视连续剧的高峰。《卖拐》对社会丑恶的鞭挞入木三分,“忽悠”成了时代流行病的高度辛辣的讽刺,高度幽默的概括。《刘老根》中那个乡长是一个经典的喜剧形象,批判性极强,就像果戈理的《钦差大臣》。
同样道理,卓别林和憨豆的喜剧我都很喜欢。但是卓别林显然更胜一筹。原因就在于卓别林的喜剧让你流着泪笑,让你思考的更多。
我由此想起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的一句话:“幽默不是一种心情,而是观察世界的方式”
我们从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在笑翻了天的喜剧欣赏中,不是分明看到了工业时代开始时弱者的无奈、可怜、悲哀和辛酸吗!
讲到这里,要向大家交代,所谓喜剧,不仅仅指的是一种戏剧或电影的类型,它包括很多艺术样式,诸如相声啊、小品啊、杂耍啊,漫画啊,都是喜剧,陈佩斯、赵本山、周立波、郭德纲,都是喜剧艺术家,丑陋、笨拙、夸张、扭曲、做秀、呆憨、滑稽、机械、僵硬、装傻充愣、自作聪明、拿着不是当理说、睁眼说胡话,脑筋急转弯,都可以成为喜剧。
你看这位的尴尬,是不是很可笑?这是新石器时代在陕西扶风出土的一件仰韶陶片,五六千年的文物了。你瞧,五六千年前的民间艺术家就这样了不起,他不过就是用自己的手指头在这张脸上划了三下,两只眼睛两下,一张嘴巴一下,一个尴尬万分、活灵活现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他为什么尴尬?也许是由于他听到了这样的笑话:
某人和上帝对话。向上帝要一点小钱。
“伟大的上帝,在你的眼里,一千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
上帝回答:“只意味着一分钟罢了”
“万能的上帝呀,在你的眼睛里,一万个金币又意味着什么呢?”
“仅仅意味着一个小钱罢了。”
“慈悲的上帝呀,那就请你恩赐给我一个小钱吧!”
“好,可怜的人,就请你稍等一分钟吧!”
这个笑话讽刺了某人的自作聪明和贪婪,他听了上帝的话,大概只能这样尴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3:26:36 | 只看该作者
美学十讲 第六讲 笑天下可笑之人——喜剧的美(中)
这位尴尬的人还可能是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法国名人波盖向美国名作家马克·吐温取笑美国人历史太短,说:“美国人没事的时候,往往喜欢怀念祖宗,可是一想到祖父一代,就不能不打住了。”
马克·吐温回敬说:“法国人没事的时候,总是想弄清他的父亲是谁,可是总也弄不清。”
马克吐温的机智,回敬了波盖的嘲笑,使波该自取其辱。他当时的面孔,恐怕也很像这位尴尬的先生。
这位尴尬的先生还可能是听到了这样的自嘲:
某杂技团上演一个节目:“某演员三十天关在玻璃箱内绝食”
    有记者采访:“你为什么演这种节目?”
演员回答:“这也是为了混口饭吃。”
听了这样的回答,怎么能不尴尬!
再来看这位汉代的说书人,手舞足蹈,眉开眼笑,是那样的投入,投入的脚底板都要翘到天上去了,这才叫得意忘形。他在讲什么故事呢?那么开心,听众一定会听得更开心吧?他讲的故事应该比赵本山、周立波还有趣吧!
他可能讲的是这样一次对话。
一对父子脾气都十分倔。一天,父亲叫儿子去买肉,儿子在归途中碰到迎面来的一个人,两人互不相让,面对面地僵了起来,一站就是大半天。父亲见儿子迟迟没回来,就沿路去找。见到这种“对立局面”,便对儿子说:“儿子,你先把肉拿回去,让我和他站下去,我们决不让步。”
他还可能讲的是这样一则笑话。
某家有一女孩,同时有两家人前来求亲。
东家的小伙子样子很丑,但家里有钱;西家的小伙子是个帅哥,但家里很穷。
父母问女儿愿嫁哪一家?她说:“我还拿不定主意。最好是在东家吃,在西家住。”
他也可能讲的是这样一个小段子:
女孩轻蔑地拒绝某位小伙子的求爱,还刻薄地说:“像你这种人,只有狗才会爱你。”
这位小伙子立刻宣布:“告诉你,我刚刚继承了1千万元的遗产。”
女孩什么反应?她立刻学起了狗叫:“汪!汪汪!”
再来看这位泼墨仙人,北宋梁楷画的。烂醉如泥,憨态可掬。您看他那张脸,额头竟占去了三分之一,五官呢,使劲挤在一起,但是你就是觉得他可爱极了!这又是一种喜剧的化丑为美。这位泼墨仙人好像也在嘲笑什么。他在嘲笑什么。原来,他碰到了这样一家子:
儿子问:“爸爸,张飞和岳飞比武,谁会赢?”
爸爸答:“当然是张飞。”
妈妈插嘴:“张飞和岳飞不在一个朝代,怎么打得起来?”
哥哥评论:“嗨,打起来了还论什么朝代!”
瞧这一家子!
他还可能是碰到这样一位老太太:
一位老太太不识字,但喜欢听收音机,气象预报每天必听。一天吃饭时问家人:“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们知道局部地区在什么地方?那儿差不多天天有雨。”
再来看看西方的幽默吧!你看这位纳西斯,他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本来是个美少年,有自恋倾向,天天趴在湖边上临水自鉴,把湖水当镜子欣赏自己的美,越看越觉得自己美,越看越觉得伤感,后来竟掉到湖里淹死了,死后化成水仙。这本来是个很悲伤的故事。后来被画家处理成幽默题材,讽刺那些病态的自恋狂。看画面上,骷髅般的身躯,丑陋不堪,还伸到湖面上自我欣赏,这顾影自怜的样子不是很可笑吗?
病态自恋可能成为喜剧,其他人类的弱点毛病,都可能成为喜剧的笑料。你看大卫,那样的大帅哥,这么一搞,多么可笑!
应指出的是,即便是假恶丑,也有程度和性质的区别,引起的笑声也就多种多样。
例如心术不正:
律师的太太对丈夫说:“咱们的房子太陈旧了。该重新装修一下了。”律师:“你别急!我刚好接手了一件离婚案,男方很有钱。等我拆散了他们的家,就来装修咱们的家。”
例如反讽:美国驻以色列大使托马斯·布金拜访了一位正在挖掘古物考古学家后,很有感慨地说:“考古和外交正好相反,考古要揭示的是未知的事实,而外交则是掩盖已知的事实。”
例如忘乎所以。
飞机上,乌鸦对空姐说:"给爷来杯水" ,猪听后对空姐说:"给爷也来杯水!" 空姐听后,把乌鸦和猪一起从飞机上扔下来. 乌鸦笑着对猪说:"傻了吧,爷会飞~~~~
当然也少不了狡诈。
一老头每天都骑摩托车从加拿大进入美国。边界警察觉得很奇怪,有一天就将那人拦了下来,问道:“你背上每天背的那个包里面放的是什么?”
老头说是沙子。警察不信,但一检查,果然是沙子。又有一天检查一下还是沙子。终于有一天,警察实在受不了了,就对老头说:“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在走私,我绝对不抓你。”
老头说:“是。”
“那你走私的到底是什么?”
“摩托车。”
吝啬更是喜剧经常讽刺的对象。
看这样一位吝啬鬼:
猴子死后去见阎王,要求投生做人。
阎王说:“可以,但是你必须把身上的毛全拔掉。”于是就让夜叉过来给猴子拔毛。但是,刚拔一根,猴子就疼得大嚷起来,不让拔了。
阎王说:“看你,一毛不拔,怎么能做人呢?
误解、错位和巧合也是喜剧美的常用元素。
先来看两个关于误解的小笑话。
医生问病人是怎么骨折的,答:我觉得鞋里有沙子,就扶着电线杆抖鞋,我抖啊抖......有个人以为我触电了,便抄起木棒给了我两棒子。
某晚,一裸男叫了一辆出租车,女司机目不转睛盯着看他,裸男大怒,吼道:你他妈没见过裸男呀!女司机也大怒:我看你他妈从哪儿掏钱!
下面是一个巧合产生的笑话。
和朋友到泰山顶看日出,一个朋友指着天空说:“我看见了!”“我也看见了!”这时远处有人提着裤子出来骂道:“看见就看见呗!你们嚷什么啊!”
不光是插科打诨,富于哲理的小故事同样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一位哲学家渡河,问船主懂不懂得哲学,船主说:“不懂!”哲学家喟然叹曰:“不懂哲学,生活的意义就失去了一半了。”突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船夫问哲学家会不会游泳,哲学家说:“不会。”船主大呼:“如果不会游泳,生命的意义就全都没有了。”
就这样,可笑之人,可笑之事,五花八门,林林总总,构成了光怪陆离、令人捧腹的人间喜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3:27:00 | 只看该作者
美学十讲 第六讲 《笑天下可笑之人》——喜剧的美(下)
可笑中有可恨,有可气,有可怜,有可叹,也有可敬。
喜剧的审美特征是引人发笑。如果喜剧不能令人发笑,就好像吃饭不能令人充饥,饮水不能令人解渴,喝酒不能令人陶醉,它就失去了根本意义。近年来,很多相声之所以陷入危机,原因就在于它缺乏笑料。相声作为一种喜剧艺术,不管你内容多健康,思想多深刻,觉悟有多高,如何主旋律,没有了包袱,就彻底失败。赵本山、郭德纲,周立波,不管你怎么骂他下流,骂他低级,骂他油滑,骂他伤风败俗,它能使人开怀大笑,这就站住了脚。
但是不能说所有的笑都是喜剧。儿童天真烂漫的嬉笑,姑娘深情款款的微笑,领悟智慧的会心一笑,庆贺成功的开怀大笑,都不是喜剧的笑。喜剧的笑,是尖刻的讽刺,是轻蔑的嘲弄,是犀利的揭露,是火辣的抨击,也是轻松的化解、善意的警醒。
那么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上面这些讽刺、幽默、自嘲等等就能逗得你不忍俊笑?喜剧拥有的这样那样的元素为什么能使人发笑?古往今来的美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大美学家康德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印第安人去参加宴会。在宴席上,看见一个啤酒瓶子被打开,泡沫喷涌而出,他立刻惊呼起来。人们问他为什么惊呼,他说,我感到惊讶的不是这些泡沫怎样喷出来,而是当初它们是怎样被装进去的。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这就是一个喜剧效果。康德从这个例子得出结论: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
当那个印第安人对泡沫喷出啤酒瓶感到惊异的时候,大家都想明白他为什么惊异,都紧张地期待着他的解释。他的解释却出人意料,使紧张的期待突然消失。康德认为,这就是笑的原因。
康德的结论确实适合很多笑话。看下面的笑话也属于此类。
参观完气象站仪器,问:“你说百分之七十五下雨的概率是怎样计算的”答:“我们四个人中有三个人认为会下雨。”
脑筋急转弯也都有这个特点,出其不意、十分另类的答案,令你的惯性思维大失所望。
   例如,学校让孩子们填自评表,有一栏是 “是否曾经因为考试作弊受到处分” 小明在这一栏填了个“未”字。下面一栏是“说明原因”,他继续写道:“未曾失手。”
教堂里在举行婚礼。有人悄悄问:“为什么新郎新娘要手牵手?”
“那是一种习惯,正如两个拳击手在比赛之前要握手一样。”
但是用康德的说法来解释喜剧美、解释笑还不严密。一位小伙子向自己心爱的姑娘求婚,紧张地期待姑娘的回答。姑娘冰冷地一句:“咱们根本不可能!”
小伙子也是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但他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他不哭就不错了。
又有一种说法,认为笑起源于机械僵化教条的惯性,这个说法也有道理,看下面的例子:
一位退伍老兵当酒店服务员,旁人开玩笑喊:“立正”,他就慌忙把两手垂下,所捧的杯盘稀里哗啦地摔到地上。
蚊帐里有两只蚊子,一只喝饱了肚子,一只肚子空空,妻子让当检察官的丈夫打蚊子。丈夫出手不凡,一掌拍死了那只喝饱了血的蚊子,而对另一只却迟迟不下手。妻子问他为何不打,丈夫说:“证据不足。”
但这也不绝对,有些机械僵硬就并不显得可笑,有些机械僵硬尽管看起来很可笑,但是从道德的角度看,非但不应该取笑,反而应该获得同情。例如某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顺便说一下,某些小品专门拿残疾人的缺陷当笑料,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分析喜剧令人发笑的最常见的说法是,喜剧的夸张、特别是怪诞的夸张是令人发笑的主要原因。这个说法也有道理。例如,
一对夫妇避孕失败后生了一个小男孩,孩子一生出来就紧握拳头,一直笑个不停.护士把他的拳头一掰开.发现里面有一把避孕药,接着小男孩开口说话了:“你们两个想弄死我,没那么容易,哈哈哈哈……
但这个道理也不绝对。夸张固然是喜剧美的重要元素,但也并非所有的夸张都是喜剧的。李白的诗最喜欢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几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都是夸张,甚至是极度的夸张,但都并不使人发笑。因为其内容或沉重,讲人生苦短,岁月无情,或雄壮,讲大自然的伟岸雄奇,不会令人发笑。
讲到大自然的伟岸雄奇不会使人发笑,我想起了西方思想家柏格森的一个看法。他认为,喜剧的笑只限于人,只有人才可笑,自然景物有美有丑,有可爱,有可恶,却没有可笑者。你看见动物或器物而发笑,多半因为它们让人联想到人的拙劣。他的看法很有道理,譬如你不能说泰山很滑稽,长江很搞笑。下面的动物之所以很可笑,确实是由于它们让人联想到人。
悬崖上一只小老鼠挥舞着短短的前爪,一次又一次跳下去,努力学习飞翔,旁边母蝙蝠看着它摔的头破血流,忧心的说:它爹,要不告诉它,它不是咱亲生的!
第一天,小白兔去河边钓鱼,什么也没钓到,回家了。 第二天,小白兔又去河边钓鱼,还是什么也没钓到,回家了。第三天,小白兔刚到河边,一条大鱼从河里跳出来,冲着小白兔大叫:你他妈的要是再敢用胡箩卜当鱼饵,我就扁死你!
同样道理,《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动画片之所以那么搞笑,总是让人想到人间社会的可笑之人。
总之,喜剧的审美价值在于机智和幽默,喜剧给我们的美感就是,笑。成功的喜剧让你在机智和幽默激起的开怀大笑中领略人生。
最后,还要说到喜剧对于人生的另一层价值。
中国的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西方的俗话说:“一个丑角进城,赛过十个医生”
笑能养生,笑有益于健康,这已经是现代社会的共识。美国堪萨斯有专门用笑来治疗心理疾病的医院。英国、德国、南斯拉夫都有“幽默俱乐部”。上面提到保加利亚的“幽默宫”,就在几万人的小城加布罗沃。加拿大、日本还都专门搞了个“笑节”。
我们是否也应该搞一些“幽默俱乐部”,也搞一个“笑节”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3:27:32 | 只看该作者
第七讲 东涧水流西涧水(一)

——中国的美和西方的美

中国的美和西方的美,各擅胜场,各有千秋。从这一讲开始,我通过几种审美关系的考察,来谈论中国的美和西方的美,各有什么特征,各有什么风貌,各有什么追求。

先来谈虚和实。

让我们来看这样两幅画。

这一幅是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画的《鱼》,这一幅是中国现代画家齐白石画的《虾》。

你看这两幅画,都是空荡荡的画面,只有几条小鱼,或几只小虾。从这样的两幅画,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审美追求: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中国的水墨画,不像西方的油画那么画。西方的油画,画布上,油彩没涂满,这画没画完。中国的水墨画这样画就坏了。一张宣纸上涂满了墨,成什么了?高手画画,例如八大山人,他就在这宣纸上画几条小鱼,例如齐白石,他就在这宣纸上点几只小虾,你顿时就觉得画面全都变成了水,所谓“满纸江湖,烟波无尽”,这就是无画处皆成妙境。没画的地方变成了水,同样构成了不可或缺的画面,给人一种虚灵空旷的美。中国的书法也处处体现出这个境界。书法家写字时,同时要考虑字之外的空白,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空白,不光是把字写好就完事了,如果那个空白安排得不好,也不算上乘之作。这种构思,中国书法把它叫做布白,也叫“计白当黑”。布白、计白当黑就是巧妙利用画面的虚,和画面的实共同构成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再来看两幅西方绘画。

这一幅是大家都熟悉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她那神秘的微笑历经千载,愈发神秘。有人分析蒙娜丽莎的微笑,说她的微笑中,带有83%的快乐,9%的厌恶,6%的害怕以及2%的气愤。

看她的右手,那样丰腴又那样秀美,被誉为美术史上最美丽的一只手,就它的逼真来说,你看它的体积感,那似乎能让你感觉到的重量,现代的摄影术都无法这样真实地再现这样一只手。多少画家想画出这样一只手,只有达芬奇完成了它。但这幅画就在最需要逼真的眼睛上,却没有画上瞳孔,因此曾有人说这幅画没画完。其实达芬奇是故意留下这个空白,为的是让蒙娜丽莎的眼睛留下无尽的怅惘,这怅惘和她的微笑留下了千古之谜。

这一幅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风景画家康斯坦布尔的《运草车》。常见的乡村景色,但是表现的是那样富有魅力,那样普通的农舍,和它做伴的却是茂密的大树,金黄的原野,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最妙的是地上那一洼水光影斑驳,空灵透亮,映衬出绿树、蓝天和白云,给你一种通体明澈的感觉。

你看这两幅画,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景,都用色彩、造型、光影来表现。不同的色彩、造型、光影画出不同的形象,表达不同的感受和情绪。不管画家想要告诉观众什么,他都必须用色彩、造型、光影填满画面,纤毫毕现地绘出人物和场景。但是这两幅画也非常注意虚和实的关系。达芬奇在《蒙娜丽莎》中也在追求虚实相生,如果说蒙娜丽莎那只手是实,那么她那微笑的神秘和朦胧就是虚。

康斯坦布尔在《运草车》中也在追求虚实相生。农舍、大树、原野是实,那片明镜般的水洼就是虚。

这几幅画从美术的角度告诉我们,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和西方传统的审美追求都讲虚实相生,但是二者仍有一个重大区别:中国的美讲究由虚入实,以虚写实,西方的美讲究由实入虚,以实写虚。

中国人的审美追求,中国艺术的美,可以用《易经》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互摄,虚实相生,是中国文化的风貌,也是中国美学的风貌。

就文化来说,中国的两大文化智慧,儒家和道家,正好是一实一虚,一刚一柔。

就美学来说,中国的美学风貌受道家影响更大。因此特别讲究以虚写实,绘画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文学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音乐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请看宗白华先生对中国山水画的精妙鉴赏:

我们欣赏山水画,也是抬头先看见高远的山峰,然后层层向下,窥见深远的山谷,转向近景林下水边,最后横向平远的沙滩小岛、还有那夕阳西下的晚霞落晖。远山与近景构成一幅平面空间节奏。我们的视线从上至下随着画面流转曲折,形成一种节奏的动。空间在这里不像西方绘画那样,是一个透视的空间,是一个布置景物的框架空间,中国画的空间本身也参与了整幅画的节奏运动,像一曲音乐中的旋律的波动。这正是抟虚成实,以虚写实,使虚的空间化为实的生命。

以虚写实,是中国艺术家审美创造的自觉追求。

举一个例子。明代画家唐寅,就是那位民间流传的“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他的风流故事甚至被被拍成了电影《三笑》。唐伯虎有一幅作品,名曰《川上图》。画的是一个人牵驴过桥,桥下水流湍急,驴不敢过桥,牵驴的人用力拉驴过桥。这幅画在画店出售时,被高价订购,购画者约好第二天来取画。画店老板眼瞅着发了一笔,高兴自然不在话下。当日关门之后,他想看看这幅画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可以卖出好价钱。但是当他仔细观察这幅画时,大吃一惊,他发现牵驴者与驴之间竟然没画绳子。这岂不是一个大纰漏!如果被买者发现了不买怎么办?店主担心买主反悔,就拿起毛笔在人和驴之间添上了一条绳子。第二天,买主来了又看到画,却拒绝购买。店主问为什么,买主说:“我买这幅画就是喜欢它没有绳子,现在它添上了绳子,我就不想要了。”

看来这位买主是位大鉴赏家,他非常懂得以虚写实的道理。人与驴之间没有绳子,就是这幅画上虚的妙用。欣赏者在心中联想这条绳子,就等于参与了这幅画的创作。艺术作品的虚会激发欣赏者的联想,也就是激发了欣赏者的再创造,这样会强化鉴赏者的审美感受。

中国山水画在唐代金碧山水流行,讲究色彩的华丽,到了宋元,完全转入水墨的灵气,这也是由重实感到重空灵,由实到虚。中国的水墨画,深浅由浓到淡,笔墨由多到少,都是向着虚灵空明发展。你看倪瓒的《渔庄秋霁图》,近景,几棵枝叶萧疏的小树,飘摇于天地之间,远处,几抹淡淡青山,中间没画的部分就是烟波浩渺的湖水,无尽的空灵荒寂。这位倪瓒,是元代四个大画家,所谓“元四大家”之一,他有个号叫云林,又称倪云林。他的审美趣味就是笔墨越少越好,宁少勿多,用墨越淡越好,宁淡勿浓。因此他的画总是给人一种空灵虚静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3:27:54 | 只看该作者
美学十讲 第七讲 东涧水流西涧水-----中国的美和西方的美(一)(中)
再举一个诗歌的例子。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林韫林有诗曰:“老树深深俯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
有画家按照这首诗的意思画了一幅扇面,韫林看了评论:“画固然画得不错,但你真的添了个黄鹂,就完全失去了我的言外之情了。”
原诗“再添一个黄鹂语”,那只黄鹂是是诗人的想象,不是真有个黄鹂在歌唱。这位画家倒很实在,真的画上了一只黄鹂,顿时就颠覆了原诗以虚写实的空灵味道。
你再看中国的建筑,别的不说,只说那常见的亭子,整个地虚灵通透,“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可以环顾天地之悠然。
你再看中国的戏曲,三军统帅不过就是一枝鞭梢,却可以让观众联想千军万马气势如虹;茫茫大江不过就是老船夫一桨在手虚拟地摇啊摇,却可以让观众神游五湖四海,……
还是宗白华先生说得好:齐白石一支横枝,站立一鸟,别无所有,但用笔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是一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
这种神境,正像前人论画所说:“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
这种审美趣味的文化底蕴正是老子所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所说的道,正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这个道,托载着我们,也为我们所拥有;孕育着我们,也就在我们之中。这种审美趣味的文化底蕴也正是庄子所谓“唯道集虚”、“虚室生白”。那空灵虚无正是宇宙大道的奥妙之所在,“虚室生白”的“白”正是“道”的吉祥之光。中国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关注那无边的虚白。“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
中国的审美空间是一种节奏化的空间,时间化的空间。西方的审美空间是几何学的物理学的空间。长宽高,从透视的角度看非常精确。因此西方艺术的虚实相生就是从实入虚,以实写虚。那个三进向的空间实得不能再实,西方艺术家的意匠经营全都在这实的空间里展开。例如我们谈过的《蒙娜丽莎》、《运草车》。特别是达芬奇创造了一种“薄雾法”,让任何景物乃至人物都产生一种朦胧感、神秘感,这使达芬奇的画作总有一种虚实相生的感觉。我们看《蒙娜丽莎》是这样,看他的另一幅杰作《圣母子和圣安妮》也是这样。他的这种轻柔如烟的笔法对当时的艺术中心——佛罗伦萨的艺术界影响极大,和他齐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坛三杰的另两位,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都深受其惠。
西方绘画最懂得虚实相生的道理,运用得最出色的,当属荷兰画家伦勃朗。前面我们说过,中国画的以虚写实,常常是“计白当黑”,水墨画总是墨色淋漓的实物外,全幅画面通过大片的空白荡漾着空灵虚旷。伦勃朗的绘画也经常是黑色的背景,衬出明亮的景象。有人说,伦勃朗以黑暗绘出光明,他对明暗的天才处理,正是虚实相生的典范。
看他的代表作《木匠家庭》。这幅画又叫《圣家族》。画上的人物是耶稣、耶稣的母亲圣母马利亚、圣母玛利亚的未婚夫圣约瑟、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圣安妮。这是最流行的《圣经》题材,很多画家都画过这个题材。但是伦勃朗却匠心独运,他就将圣家就表现为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一个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这幅画就像伦勃朗到街坊木匠家画的。圣母子就像人间的一切慈母和娇儿,没有传统宗教画的神圣高贵。圣安妮就是一位年老而显得臃肿的老妇人,圣约瑟自管自的地干着他的木匠活,毫不理会后面的妻儿。这样处理体现了伦勃朗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平民意识。这里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伦勃朗对光线的运用,对明暗的处理。伦勃朗只让一缕光线从小小的窗户中透入。照在耶稣身上的光线最明亮,照在圣母身上的光线就很弱了,照在圣安妮身上的就更弱了,照在圣约瑟神身上的最弱。房间内其余的一切都沉入黑暗中。这种处理得当的明暗对比,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激发人的丰富联想,往往产生某种神秘感,也是虚实相生的妙用。
这一幅是荷兰十七世纪最优秀的风景画家霍贝玛的风景画《林荫道》。两排小树摇曳多姿,画面的道路往左偏移一点,就避免了过于对称造成的呆板。远方的教堂和农舍,天空上的云朵,向你呈现了田园风光的静谧、舒展、大气、自然。最妙的是,天地间两排好像弱不禁风的小树,背后是无尽的天宇,那无限延伸的乡间小路,引你向那渺茫的远方,逗你产生无尽的伤感。这幅画也给人一种虚灵空旷的美。也荡漾着生动的气韵。这位霍贝玛的风景画画得非常好,但是当时荷兰画风景画钱挣得少,他为了娶老婆,竟去当了税务官。
但是不管如何虚实相生,西方绘画也是以实写虚,最虚、最朦胧的情景也是三进向空间中的实景,也是一个造型、色彩、光影呈现的物理空间。这和中国画的空间变时间仍有根本区别。
从这个区别,我们也能发觉中国的美和西方的美对空间意识的不同理解。
中国画的空间,不能理解为三进向的物理空间。中国画一般地讲也不关注焦点透视。它的空间感可以称之为散点透视。心灵的遨游到了哪里,哪里就是一个空间的中心,就是一个天地。就像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人的空间感,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宇宙感。“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大自然的内部节奏,把全部景界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的艺术画面。”
由于这样一种审美追求,中国画对符合焦点透视、力求真实性的画法反而很不感冒。例如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书画,评论北宋大画家李成的作品就涉及到这个透视问题。沈括是个大科学家,也精通艺术。他指出李成不懂中国画之“以大观小”的审美视角,讽刺李成的画是“掀屋角”。 “掀屋角”什么意思?原来李成画山水,画到亭台楼阁塔之类的飞檐时,总是采取仰视的视角,也就是仰画飞檐。从山下往上看,从低处往高处看,这种画法固然符合焦点透视的原理,能够真实再现景物的真实面目。但是这种画法也和画家画山水时的视角发生了矛盾。中国画画家画山水,一般都采取俯视的视角,也就是所谓的散点透视,这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想象的视角,这样才能将万重高山、层峦叠嶂、深谷溪流、乃至楼阁的中庭后院尽收眼底。这样一来,山水是俯视的,飞檐又是仰视的,就显得很不协调,看着很不舒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3:28:39 | 只看该作者
美学十讲 第七讲 东涧水流西涧水---中国的美和西方的美(一 下)
沈括指出李成仰画飞檐是“真山之法”,也就是西方绘画面对真山真水遵循焦点透视原理,仰望着景物写生。他认为这种画法,从山底下往山上望,只应该见到一重山,不可能见到重重山脉,也不可能见到深谷溪流,根本无法表现山重水复之境,画房子也不能表现中间的庭院和后面的胡同。中国画不遵循这样的透视法,它是“以大观小”。什么叫“以大观小”?按沈括的说法,就是像观看由真山缩小的假山一样。这个道理用看沙盘来比喻更好理解。中国画家的“以大观小”,就像看一个沙盘,人立刻就拥有了一个制高点,山山水水,全能进入视线。李成按照真实的物理视角、采用焦点透视画一座楼时,就违背了“以大观小”的原理,把飞檐画成仰视中的样子,就像把屋檐给掀开了,因此沈括嘲笑他是“掀屋角”。
其实,中国画家的以大观小,散点透视,还是按宗白华先生的理解更得其神韵。“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大自然的内部节奏”,不局限于眼前景物,心中有万象遨游,心到哪里,景到哪里,天地间就是一个灵气流转的和谐。
西方的审美意识就完全不同。西方的绘画严格遵循物理空间的科学性。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法,打个比方,就是隔着一块玻璃板看到的景象,用笔将这些景象画在这块玻璃板上,就是一幅合乎焦点透视原理的画面。没有这个焦点透视,就没有西方的绘画。这种透视法显然符合视觉的真实,很科学。西方艺术特别注意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最典型的就是达芬奇。达芬奇自己同时就是个大科学家、大工程师。他的著名作品《最后的晚餐》,就是焦点透视的典范。他非常精确地在一个二维平面上创造了三维空间。你走进米兰圣玛利亚大教堂的食堂,看到最里面墙上的壁画《最后的晚餐》,真的就会产生错觉,以为真有十几个人在屋子尽头聚餐开会。
由于审美意识的差异,中国的美和西方的美对虚实关系的处理大异其趣。中国的美更倾向于时间的流动,讲究虚灵空旷;西方的美更倾向于空间的精确,讲究实物真景。但是这个差异不能绝对理解。前面说过,中国艺术讲究虚实相生,西方艺术也讲究虚实相生,不过对虚实的处理各有侧重罢了。
例如拿外国教堂和中国天坛作对比,认为外国教堂无论多么雄伟,总是有限的,但天坛的祭台,面对无尽虚空。这个对比就有些牵强。天坛的祭台固然面对无尽虚空,但教堂的十字架也指向无限苍穹啊!
讲到审美表现的虚和实,讲到中国的美和西方的美各有千秋的空间意识,其实还不仅仅具有美学意义。它对文化、对人生也很有启发。请看宗白华先生的精辟分析:
中国人与西洋人同爱无尽空间(中国人爱称‘太虚’、‘太空’、‘无穷’、‘无涯’),但此中有很大的精神意境上的不同。西洋人站在固定地点,由固定角度透视深空,他的视线失落于无穷,驰于无极。他对这无穷空间的态度是追寻的、控制的、冒险的、探索的。近代无线电、飞机都是表现这控制无限空间的欲望。而结果是彷徨不安,欲海难填。中国人对于这无尽空间的态度却是如古诗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人生在世,如泛扁舟,俯仰天地,容于中流,灵屿瑶岛,极目悠悠。中国人面对着平远之境而很少是一望无边的,像德国浪漫主义大画家菲德列希(Friedrich)所画的杰作《海滨孤僧》那样,代表着对无穷空间的怅望。在中国画上的远空中必有数峰蕴藉,点缀空际……我们向往无穷的心,须能有所安顿,归返自我,成一回旋的节奏。
李泽厚师深刻地指出:“在‘机器的节奏’愈来愈快速、‘生活的节奏’愈来愈紧张的异化世界里,如何保持住人间的诗意、生命、憧憬和情丝,不正是今日在迈向现代化社会中所值得注意的世界性问题吗?不正是今天美的哲学所应研究的问题吗?
白云在青空飘荡 ,
人群在都会匆忙 !
这是一个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要深长思之的美学问题、文化问题、人生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18:42 , Processed in 0.1344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