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辑录:授课教师刘亚/王一凡/王立华/刘长海/李保伟/邹翃燕简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46:49 | 只看该作者
【实战案例】  顺水推舟
  晓东因痴迷于玩电脑而经常上课走神,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夸赞他在电脑方面有天分,让他做了电教委员,受到鼓励的晓东从此上课特别认真。
  欲擒故纵
  学生小明迟到了,老师并不立即质问与批评,而是在课间关切、和蔼地询问原因。面对老师的宽容,小明以后再也不好意思迟到了。
  投石问路
  老师常常表扬亮亮不存在的优点,把“石头”扔到了亮亮没有走过的“路”上,亮亮受到了指引与鼓励,不用老师督促,自己改掉了缺点。
  (以上为一些教师将万玮总结的“班主任兵法”应用于教学的真实案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47:07 | 只看该作者

  【兵法语录】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也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思想。学生工作,只可智取,不能硬攻。攻心,要能控制自己的内心,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开阔。攻心,还得了解学生心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知道,我们教师试图改变的,不是学生的身体,而是学生的心灵。所以,攻心乃是第一要务,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
  ——选自《班主任兵法》“攻心为上”
  我们的目标本质上与学生是一致的,可是为什么师生间还充满了“战争”……我认为,我们所缺少的只是对规律的认识,让我们吃力和痛苦的力量不是来自学生,而是来自违反规律。改变我们的工作方法吧!学生抗拒的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
  ——选自《班主任兵法》“谋攻篇”
  一个新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新官上任第一件事,不是整顿班级面貌,不是处理问题学生,不是马上显露政绩,而是想办法和学生处理好关系,尽可能地培养师生情感,让他们接受你,喜欢你,尊重你,爱戴你。学生服你了,你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呢?
  ——选自《班主任兵法2》“亲其师,信其道”
  我曾经思考过很长时间关于“差生”的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差生”的“差”主要在于他的状态差……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状态,即学习状态、成长状态。学生是不是对学习充满热情,对自己充满自信,人生态度是不是乐观,精神面貌是不是积极向上,这才是学校教育要着重关心和塑造的。任何时候,只要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改变了,他的人生就会完全不一样。
  ——选自《班主任兵法2》“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47:25 | 只看该作者
  【众家观点】
  万老师的方法再多,也不可能“屡试皆爽”,成功总需有个过程。我想,他今天的成功就在于他敢于实践,勤于总结吧。同时,我也从他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了他对学生、对教育的那份挚爱。他对每一种方法的运用都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他对孩子的感情,孩子对他的感情,“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我想就是那个“爱”字。万老师用他的爱与方法结合,成就了教育的艺术。
  ——山东省蓬莱第三实验小学 丁清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爱不能解决教育的一切,教育同样需要智慧和方法。万玮通过反思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许多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智慧与方法,视角独到,体悟深刻,其中蕴含着人的成长规律、人际交往规律,特别是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规律,最后融为对学生管理的智慧策略和方法体系。
  当然,谈到“兵法”,容易被认为存在技术或工具性倾向,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甚至被认为是专门对付学生的策略,忽略了作为教育之根本的爱和责任,所以受到一些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万玮的作品,虽书名叫“班主任兵法”,我认为与军事上的兵法内涵不同。军事是以杀敌为取向、以战胜敌人为目标的,而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目的、以是否达到育人目标论成败的。我们必须看到,如果没有真正的爱心作为支撑的话,即使拥有再高明的智慧,教育也必然是失败的。所以,万玮也好,我们都熟知的魏书生、李镇西也好,还有许许多多的优秀教师,也许他们强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可能千差万别,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真挚的爱心,爱教育、爱孩子,并且都具有极高的教育智慧和极强的反思能力,所以他们殊途同归,均取得了巨大的教育成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于发友
  万玮的教育思想是扎根于现实土壤里的,虽然他所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他的工作方法是务实、勤奋和智慧的。
  老一辈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思想更集中倾向于“无私的爱”,像母亲一般,如同长者一般的爱。这正是那一代班主任美好情操、高尚师德风范的闪光处。而以万玮为代表的现代年轻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则更多的是朋友般的、平等的爱。他们对教师的工作性质有自己的解读。他们更注重来源于实践的经验。他们善于反思,善于挑战,善于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作为新一代班主任,万玮的工作艺术具有个性化和时代性。虽然他的有些做法在教育界还有着各种争议,但他敢于尝试,是很有勇气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万玮结合实践,大胆阐述自己的教育观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我们对教育思想的解读如同一潭活水,充满活力。
  ——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室教研员 欧阳书伟
  《中国教育报》2010年4月2日第3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48:15 | 只看该作者
转载:《班 主 任 兵 法》
作者:万玮(网名平和)
班主任兵法(1) 引言
    自从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事实上,学生工作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一个教师,如果连学生都搞不定,这个教师基本不能算是成功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的确是越来越难搞定了。
新教师接一个新班的时候,由于大家都不熟悉,所以最初的一段时间基本是相安无事的。通常情况之下,双方都会相互地试探一下。学生有时会有两三个人率先发难,出一些难题让教师解决,如果教师显示出强大实力的话,学生们自然收敛起虚浮,认真对待教师;若是教师被试探出来“营寨空虚”,那么学生不久便会大举进攻,教师很可能一时抵挡不住,迅速败下阵来。
有些教师会选择先下手为强,所谓“两强相遇勇者胜”,如果接手的新班调皮捣蛋的学生比较多,他们会在遭遇战中,振作精神,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一些临时代课的教师,通常会做这种选择。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劈上三板斧再说,等到学生探明虚实,代课任务已经圆满结束了。
还有一些老师则根本不给学生接近的机会,冷若冰霜,从不跟学生拉家常,上完课就走,若有学生溺战,高悬免战牌,不与学生正面接触,不找学生谈心,不暴露自己真实想法,总之,不跟你战斗。你若不守纪律,我不与你交锋,回马便走,你若追上来,旁边自有班主任出来接住与你厮杀。对于一些副科老师来说,这是一种常用策略。
一个班级教的时间长了,师生双方知根知底了,便进入了持久战。有时候教师运气好,会碰到一个比较“弱”一些的班级,学生天生老实的居多,战斗力太差,教师不费什么力气便全部拿下。学生被拿下之后也没有“造反”的念头,学习成绩不一定好,班级工作也不一定突出,然而很稳定,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教师很省力。遗憾的是,从目前的趋势看,这样的班级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可能有人会问了,在你眼里,师生就是对立面,动不动就交战,你的教育观有问题。我说你错了,教师与学生天生就不是同一战壕里的人。教师与学生之间永远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与反斗争的问题。其实本文探讨的就是教师如何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做得更高明的问题。学生不是教师,教师也不是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对手,其实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表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那些不重视学生而载在学生手里的教师可太多了!
    禅里面有一个经典的公案叫做《他不是我》,故事是这样的:
    宋朝时,两位日本僧人道元与明全结伴,渡海来中国留学。他们落脚在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禅法。
    一个大热天,午饭后,道元前往延寿堂探望因病静养的明全。当他经过东廊来到佛殿之前时,看见一位老和尚,背驼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菇一颗颗地排在地砖上。僧人们都知道,寺院里需要食用大量香菇,必须趁着暑天烈日晒干,以便储存备用。
道元禅师认识这位老和尚,他是寺院里负责膳食炊事的“典座”。道元看到尽管骄阳当空,老和尚却没带斗笠,全身汗水淋淋的专心工作着,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赤日炎炎,热浪逼人,连廊荫下的道元都受不了,何况酷日下的古稀老人呢?年轻的留学僧顿生怜悯之心,于是趋前探问:
    “请问老师父今年贵庚?”
事实表明:学生总是帮学生的。即使犯错的学生再不好,教师只要有一丁点儿不好的地方,他也会受攻击。因此,切记不要与学生当众发生冲突,冲突一旦发生,教师肯定陷入被动。此外,也最好不要当众骂个别学生,当众罚个别学生,原理同上。至于杀鸡儆猴的事情,做的时候也要尤其谨慎,不要自己有什么把柄让学生捉住。
第二个错误,在师生冲突中帮助学生。校园里常常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有时候你教的学生与别的教师发生冲突了,学生拉你去帮忙,或者在你面前哭诉。通常这种情形中的教师都是不对的,或者教师在事情的过程中有过分的言行。此时,你一定要头脑冷静,可不能帮学生去出头,否则,你就是丧失了立场。几个月之后,人家师生言归于好了,你算什么?就算没有言归于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毕业之后,你和人家教师抬头不见低头见,到那时,就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你说你算怎么回事?还有一些教师,和其他教师有矛盾,竟然发动学生或者家长去告那位教师的状,这是典型的采取了下下之策还自以为得计的行为,这样的教师,基本上都是要自吞苦果的。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站错立场。
各位,如果还有哪位认为教师与学生不是两大阵营,竟可以私下与我探讨,鄙人十分愿意与您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孔子教导我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嘛。呵呵。
闲话休说。现在无论哪位老师去接哪个班级,没有两把刷子通常是应付不下来的。运气不好者碰到一个棘手的班级,三下五除二便败下阵来。前几年,有关学校生活的日剧与港片很多,大都是讲学生怎么戏弄教师的,教师形象被极度丑化。学生最后通常是被一个临时教师或代课教师摆平的,而这个临时教师一般都没有教师资格,甚至还有可能是流氓出身,经过一番惊涛骇浪,也就是教师与学生斗智斗勇,教师智勇双全,将所有调皮学生一一收入账下,最终大功告成!这种片子极受学生欢迎,但是,不幸的是,剧中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以一种很愚蠢的形象出现的,不管是对学生严格的教师,还是对学生宽松的教师。尤其是教导,教导最坏了,好像所有的学生都非常恨教导。我有时在想,教师是教学生知识的,怎么说也是知识的化身吧,怎么就成了“蠢”的代言人了?归根结底,是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并没有展示出自己“智”的那一面。
学生最佩服的教师是什么类型的?让学生服气可以依*做事公正,让学生佩服只能依*教师的智慧了。师生是分属不同阵营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战”之中,如果能够智胜一筹,以智取胜,学生会甘愿做你的“手下败将”的!既然要以智取胜,我们就不能不依*军事思想,军事思想中有大智慧啊!
班主任兵法(2) 自保第一
一切军事思想的最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尽可能多地保存自己。诸位别笑,道理虽然简单,未必人人都懂。以此类推,一切学生工作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学会自保。
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在尽量多地转化学生的同时,首先得学会自保。
    说起这自保,真是太重要了。有一些老师因为不懂这个道理,而丢了饭碗。举个例子,诸位身边有没有被学生或者家长联名投诉赶下讲台的教师,好像这并不是很罕见吧。说起来,虽然教师与学生是冤家对头,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关系处理得很好啊。可见,教师要自保还是能够做到的,但是,真正要自保得很好,也不是那么容易。
对一名新教师而言,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是自保的一条途径。因为新教师还不太懂教育的规律,与学生太近,很容易为学生所伤。这就好像与敌人作战,如果敌强我弱,那还是与敌人离得远一点比较好。与学生保持距离,可以弥补新教师经验的不足,因为离学生太近,被学生一眼就看出虚实,从此对你没大没小,甚至称兄道弟,这教师的威信可就一点都没有了。
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是绝对不会让学生*得很近的。学生对他们可谓既敬且怕,一些平日里不苟言笑对学生冷若冰霜的教师偶尔露出一点笑脸,学生会觉得特别温暖,作文里都会写上。而新教师即使对学生笑得再灿烂,学生可能还不一定买账。
那么是不是教师就必须与学生保持距离呢?非也。譬如像李镇西博士这样的教育家,他与学生的关系就很近,但是学生也很尊重他。为什么呢?因为李镇西有个人魅力。关羽关云长可以单刀赴宴,全身而退,我们这等虾兵蟹将就别逞这个能了,否则便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师生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战壕,教师可籍以藏身,一旦消除这个距离,那就是与学生短兵相接了,这个时候其他武器就没有用了,就得*教师的真功夫了。
当然有时为了教育的需要,教师可能必须与学生“亲密接触”。遇到一些特殊的学生个案,离得远远地教育可能就像隔靴搔痒一般没什么效果,这时候就需要“近身战斗”----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走进学生内心教师首先得敞开自己的心灵,需要老师有很高的技巧。以后我们会谈到这种方法,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战法”了,但是在敞开心扉的过程中自保的原则是不会变的。学生思想工作能做则做,不能做就罢手,千万不能硬来,最终把自己搭进去。
接下来不能不提身教,身教也是自保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可不像我们小的时候那么普遍的和蔼可亲了,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很强,对于教师和学校的一些不好的做法,一些家长会选择投诉。一些平时言谈举止比较随便的教师,可能他觉得自己也就是不拘小节,但实际容易被别人抓住小辫子,真要被投诉了,也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没啥说的。
这个问题不展开谈了,实际上大伙儿都很明白,古人就讲为人师表,这也是教师这门职业的特殊性,既然选择了做老师,又想继续做下去,就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你要真是放荡不羁,那么还是去做艺术家吧,做教师真不合适。
只有先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只有你自己先做好了才能教育学生去做。比如说,我们教育学生读书先做人,我们自己得会做人,而且得做给学生看;再比如,要是你自己整天带着耳机改作业看书,那么就别去勒令学生写作业不准听音乐,否则,你要是强制执行下去,你自己会被这个规定所伤。
 自保得比较好的老师通常都是有一些“绝活”的。教师如果学识比较渊博,学生总是很崇拜的。一个数学教师如果总是算错或者做不出学生问的问题的话,赶紧回家买几本习题集狂做,事实上,数学教师之所以不太爱写文章其原因就在于数学老师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花在做题上了!语文教师如果自己觉得写作水平尚可,大可以“下水” 与学生同游,如果能够有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最好,这样学生跟你学也更有信心。英语教师如果说一口流利标准的美语,那基本就高枕无忧了,学生会跟别的班的学生吹,我们英语老师,那英语说的,比美国人还标准!
除了在专业上能镇住学生之外,教师的幽默感也是学生很看重的。幽默的教师通常都很受学生的欢迎。其实,不仅学生欢迎,人民群众都喜欢幽默的人。学生每天读书也挺累的,碰到一个上课乏味的教师确实没劲,如果这教师还经常骂人,不逆反才怪。所以,既然学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我们就努力培养一下自己的幽默细胞吧。
如果你幽默感实在太差,还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很好,简单易行,就是多参加体育活动。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喜欢体育的,爱屋及乌,他们对于喜欢体育的教师也是特别有好感的。所以,如果你乒乓球打得好,不妨露两手,绝对能让学生崇拜你!经常参加学生的体育活动是教师自保的一个良方。
真正懂得自保的教师是不会做体罚学生这样的傻事的,咱首先得懂法,青少年保护法也好,教育法也好,都写得明明白白的,如果不明白最好回去研究研究先。你说你一腔热血为教育,你说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可是最后人家给你告上法庭,你这教师也未免做得太失败了,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要是真在战场上,最先被消灭的,不是像你这样有勇无谋的人又会是谁呢?
真正懂得自保的老师,会非常重视师生关系。这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根本。有时为了解决一件事情,而把师生关系破坏了,是非常的得不偿失的。为了师生关系,改忍的要忍一忍,该让的要让一让,这是自保的需要,也是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的需要。
    学生当面与你顶撞怎么办?你感觉到全班学生内心反抗情绪很激烈怎么办?这个时候千万要记住这个原则:自保是第一位的。先估量估量,实在不行,先避其锋芒,日后再慢慢图之。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为什么是上计呢?原来这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存实力的最好办法。现在的撤退是为了将来大踏步的前进,现在的自保是为了将来更大的发力。
有诗为证:胆大心细好,足智多谋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班主任兵法(3) 攻心为上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原则。也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鄙人认为,这也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思想。
那么,何谓攻城,何谓攻心呢?攻城,乃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比如:我们碰到学生做错了事,抓到办公室里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如果学生不服气,接着骂,必要让其服帖为止;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以强力胁迫之,对于不认真学习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施以高压政策,必要让其崩溃;教师以自己的理解去要求学生,规定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全然不顾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对于不同意见,千方百计打压之,必要时祭出校纪校规或请家长来校等法宝,定要让学生就范。由于教师是强者,学生是弱者,攻城之术乃是以强击弱,教师很容易就取得胜利,因此,广大人民教师甚好之。
可是,攻城是有副作用的,而且副作用极大。首先,学生总是要反抗,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的是默默地反抗。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相当严重,教师若采用强攻的办法,学生即使最后就范了,心里必不服气,由此会造成学生的心灵扭曲,从长远看,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与健康发展不利。其次,攻城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有损伤。由于是硬攻,教师难免发火,怒火伤身,急火攻心,加之学生再有反抗,急切之下,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身不由己,口不择言,一片爱生之心付之东流。教师一旦控制不住自己,有了不当言行,最终反而伤及自己。
攻心就不同了,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用的办法通常都比较缓和,但是正好击中学生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教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的。
因此,我们主张,学生工作,只可智取,不能硬攻。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攻心,首先要能控制自己的心灵。有一些老师,自己情绪失去控制,当众与学生发生冲突。为师者决不可如此,否则必败无疑。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心灵象天空一样开阔。
攻心,还得了解学生心理。不了解学生心理,你如何去攻呢?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要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切忌想当然,以及之心,度人之腹,目标不明,方向不清,就开火进攻,到头来,一无所获还是好的,学生离心离德害莫大焉。
攻心,一定要善于随机应变。学生的心理是千变万化的,在一些具体场景中,常会有突发情况发生,当学生的心理发生变化时,教师一定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策略,方可牢牢锁定目标。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同时,也十分地多变。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因素也有很多。教师不是圣人,也不一定能够洞悉一切,计划没有变化快,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就更加显得重要了。
要知道,我们教师所试图改变的,不是学生的身体,而是学生的心灵。所以,攻心乃是第一要务,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
    有些教师,运用了错误的方法,比如说体罚。有些体罚,确实有震撼学生心灵之功效,但是更多的体罚,只能使学生情绪更加对抗,心理更加逆反,这与我们的攻心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体罚就如同攻城一般,学生即使被征服,教师也会付出一定代价。本着保护自己的的原则,我们反对使用体罚,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那么,对于个别特别顽劣的学生,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非也。错误是得用心灵去认识的,有效的惩罚也一定是触及心灵的。因此,若是真的要惩罚学生,心罚才是最厉害的惩罚!
譬如说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就是一个很好的心罚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不公正的表扬与批评是很大的心罚,他会不理解:为什么老师表扬别人却不表扬我?为什么老师对我的进步视而不见?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老师为什么不批评我?教师的不公正的态度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巨大反响,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种心罚。
譬如说教师对学生的故意冷落。有人说教师对学生的冷落是对学生最残酷的惩罚。此言不虚。人人都有被肯定被重视的需要,学生尤甚,如果明显受到教师的冷落,必定心中极为痛苦,此种惩罚,教师若能巧妙用之,效果与体罚不可同日而语。
这还不算,还有最大的心罚。曾有一人在报上登载寻人启事,寻找文革中教他的老师,原来文革之中他造老师的反,强迫老师跪在地上并把粪浇在老师头上。多年以后他事业有成但每想到此事却悔恨不已,不找到老师当面道歉便寝食难安。老师最终找到,已是白发苍苍。老人轻轻一笑,我不怪你,那时你还是个学生,不懂事。一番话,说得此人痛哭不已,羞恨难当,老师骂他一顿他反而会好受得多。可是就这么轻轻一句话,反而让人心灵受到更大的惩罚。所以最大之心罚乃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等到他幡然悔悟的那一天,羞愧难当之时,只怕地上如果有一条缝,他也会立马钻进去,而教师的宽容更会使他的心灵备受煎熬。
需要说明的是,心罚杀伤力极大,既是一种惩罚,教师要慎用之。若是使用不当,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弥补的心灵伤害。对普通学生最好不要采用,对犯错学生也要偶一为之,而且,使用时最好在专家指导之下或是自己成了专家之后,以防误用。
一名教师,与其说他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他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是他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我们稍微使一点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加足马力,驶向光明美好的前方。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则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班主任兵法(4)战略战术
战略战术的最高原则就是: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教师的对手就是学生。
走进教室,面对几十双眼睛,首先要有底气,要知道,不是你怕学生,而是学生怕你。在与学生的对视中要信心十足,不可以有目光的躲闪,因为你是教师,在战略上你要藐视他们。
许多教师,虽然教了几十年书,但是在底气这方面做的其实是不够的,举个例子,请他们在大会上面对全体教师发言,很多人都不敢讲或讲不来。我是敢讲的,而且侃侃而谈,我是这样调整自己的:我上台之后,会很冷静地看台下的人,我假想他们都是欠了我钱的人,我是来找他们要债的,而他们都还不出来,正在苦苦哀求我宽限几日。所以,我就是上门讨债的债主!有了这种感觉,我还怕谁?
可是,光有战略是不够的。还要有战术。有些教师,气势很足,对学生很凶,很严格。但是缺少工作方法。给他一个班级,纪律能摆平,教学任务也能贯彻下去,但是教育目标却很难实现。为什么呢?因为他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把学生当机器,忽略了他们也是活生生的有情感有生命的不同个体。还有一类教师,对学生工作充满热忱,也不乏爱心,试图对学生实施宽容与民主式的教育,但是缺乏对学生工作的艰苦性和复杂性的足够认识,他们同样把学生工作看的太简单了,他们虽然尊重学生,也鼓励学生,但是却不能令学生信服,对学生产生不了足够的积极影响,这是缺乏战术的表现。最终也会影响到教师自己的信心,战术的失败使得好的战略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优秀的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战略与战术是兼备的。高明的战略战术素养并非天生具备,而是后天习得的,什么叫“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为什么要“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去体会,去琢磨。
战略上要藐视学生,他们不是你的对手。学生不守纪律了,你应该高兴才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又可以批评他们了,又可以显示你教师的作为了。一个好的教师,是有很强的求战欲的。如果让我去接一个差班,我会很兴奋,因为这样的工作有挑战性,如果我整天没事,班级的学生都很听话,我反而会闲的慌。
战略上藐视对手,就是遇到任何情况,都要做到不慌。教师在学校里常常会碰到一些突发事件,有很多是在课堂上发生的,甚至在个别情况下,会有学生向你挑衅的行为,碰到这些情况,教师首先要做到不慌。为什么不慌呢?因为有底气,不怕,和学生相比,你一定是智胜一筹的。你是强者,他们是弱者。最最忌讳的是教师先乱了阵脚,碰到一点点小事就失了方寸,手足无措,举止适当,这样的教师难免要把事情弄砸,也必定要被学生轻视。
要做到战略上藐视对手,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仓中有粮,心里不慌。教师要不断地总结以往的经验教学,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不断地思考以往失误的原因和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逐渐增强自己的信心。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应对,不要着急,经验的积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错误,不断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知道,办法总比困难多。经历的失败越多,教师也就成熟地越快,终有一天,你会发现,面对学生的时候,你已经心中有底,可以俯视他们了。
战术上重视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因为你一旦不尊重他们,便会忽视他们,忽视他们的能量和能力,你要犯轻敌的错误,就要吃败仗。要打败对手,首先要尊重对手,这是一条原则。尊重学生,也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他们,凡事以理服人,不要去压制学生。批评也好,表扬也好,务必要让学生心服口服。学生有思想情绪了,不要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一定要抽时间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千万不要有“小孩子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思想。否则,日积月累,等到学生的问题成为三尺之寒,酿成大错,后悔也就晚了。
战术上重视学生,就是要研究他们。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敌情不明,你如何打仗?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在决定动手做学生工作之前,一定要把情况了解清楚,并作好详细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研究学生,还得尊重自然规律,要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知道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不作违反教育规律的事情。
要做到战术上重视对手,教师必须勤勉,要关心学生,与他们亲近,要知道他们想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要经常参加学生的活动,而不要整天坐办公室里,离学生远远的。对于学生的变化,要及时予以关注,不要忽略学生一丝小小的变化。学生的一些反常的行为,一定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不能只看到表面,要挖掘深层的原因,设法打开学生的心锁,解开学生的心结。
对于学生的不良言行,教师要勇于指出来,有些教师,主要是副科教师,碰到学生违反纪律,睁只眼闭只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极端错误的,必然招致学生的轻视和不尊重,最终自食其果。遇到学生做了违反原则的事情,教师应该大义凛然,坚决与学生的不良行为作斗争。这是战略上藐视学生的表现。
学生犯了很大的错误,也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怀有宽容之心。要知道,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难免要犯一些错误,这是正常的现象。要相信学生总是向上的,向善的,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出现了反复,不要气馁,要有耐心,要鼓励他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学生的错误都是可爱的错误,现在的调皮大王将来很有可能是和你感情最深的学生。教师的心态要平和,要有主帅的胸怀与气质,这也是战略上藐视学生的表现。
在具体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则要讲究策略,光有大无畏的气概是不够的。教师要精心备课,要精心布置战术,要善于等待时机。教师要深谙因材施教的准则,要重视学生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随机应变,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考虑问题要全面,做到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必得手。这是战术上重视学生的表现。
教师要冷静地看待自己的不足,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于不能做的事情,不去勉强做。自己失误或做错的地方,要勇于承认,而不是遮遮掩掩,或千方百计寻找理由。教师对于形势要有清楚地判断,特别是在学生情绪激烈的时候,不妨退一步,避其锋芒,而不是强行压制学生。平时,教师也要善于听取他人尤其是学生的意见,要学会反思,对于师生冲突和矛盾,教师要有承担百分之百责任的勇气,这也是战术上重视学生的表现。
学生毕竟还是可爱的,虽然有时候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对孩子要有爱心,要理解他们。教师看学生的眼光应该是俯视的,这是战略的需要。学生犯的错误,教师不要耿耿于怀,要学会以德报怨,不要跟学生一般计较。对于那些迷失了方向的孩子,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另一方面,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也要保持高度警惕的头脑。学生的教育工作很重要,不能放任自流,不能轻描淡写,不能无为而治。这也是战术的需要。该执行的规章制度一定要执行,该有的惩罚一定要惩罚,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惩罚小的错误是为了避免他将来犯更大的错误。
战略与战术不是矛盾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常常说“大处着严、小处着手”,这里的大处指的是战略,小处便指的是战术。因此,我们做学生工作时,一方面要高瞻远瞩、胸有成竹,这是战略的体现;一方面也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是战术的要求。什么时候我们将这两方面都做好了,什么时候我们的工作就进入境界了。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我们高水平高能力的体现。
班主任兵法(5) 阵地战
班主任接班的时间长了,师生之间相互会逐渐熟悉起来,在最初的试探过去之后,师生间会形成一种对峙状态。这种对峙状态永远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有些教师处理得巧妙一些,有些教师处理的笨拙一些而已。在这种对峙状态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每天都在进行着一些你来我往的
   “斗争”,这种“斗争”与军事中的阵地战非常类似,只不过学生工作的阵地战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的,但是如果我们认真观察,这个阵地的界限还是非常清晰的。
    首先有校纪校规,其次还有班规。学生要是个个都很老实,从不违反纪律,那班主任可要谢天谢地了。但是这通常都是美好的愿望,学生中常常有那么几个不是省油的灯,总会给老师添那么一些乱子,要是教师方法不当,处理不力,班级弄得一团糟,纪律失控,教师的阵地也就全部被学生夺走了,教师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除了守住自己的阵地之外,教师还得要进攻学生的阵地。教师总是有教学任务的,现在的学生,娇生惯养的多,能吃苦的少。教师的教学要求往往要被学生打折扣,对于个别学习情况很糟糕的学生,教师就得使出一些手段了。除此之外,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教师也不得不面对一些难度很高的攻坚战,教师如果缺乏经验,仓促上阵应战,遭遇滑铁卢的事也是常常发生的。
    对于教师来说,要守的阵地很多。以前的教师通常要守住“师道尊严”这个阵地,现在的教师观念比较开放,对此并不十分斤斤计较,然而教师毕竟还是教师,有一些底线是不能被学生攻破的。
    譬如说,我不大能容忍学生当面直呼我的名字,虽然我知道学生直呼教师其名也未尝不可,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那里甚至得到推广,但鄙人既保守又倔强,总是不能忍受,因此,这个就是我的阵地,我必要守住。
    其实,我主要是不能容忍学生不尊重教师,因此,学生在我面前直呼其他教师名字时,我也要加以批评,当然,如果有其他更加过分的学生不尊重教师之行为,我更是要与之斗争到底。
    客观地说,教师要守住自己的阵地还是很容易的。相对于教师来说,单个的学生的攻击力并不是很强,教师可轻松战而胜之。但是如果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学生群体,就要谨慎了,不能力拼,必须找个“战壕”躲起来,以以此作掩护。这个“战壕”就是师生间的距离,教师隔得远远的,藏在掩体或工事的后面,不用担心自己会有被学生射中的危险,对于胆敢来进攻的学生,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
    有人考试作弊?那是一定要按照校规或班规处罚的。违反一人处罚一人。断不可将首犯之人放过,否则,此人就成为你的软档,将来一旦对面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马上就被利用,来个里应外合,你的阵地不保矣!
    要坚守阵地最好建一些坚固的工事,比如碉堡什么的。仅仅*与学生拉开距离作战壕还不太保险,难保没什么冷枪打到你。因此还是躲到碉堡里安全。那么,碉堡怎么建造呢?我以为,最坚固的碉堡就是两个字:公正。教师只有恪守公正的原则,尽可以躲在碉堡里高枕无忧。要知道,这公正二字做成的碉堡,可是坚硬似铁,牢固如钢,学生是永远攻不破的。恪守公正原则的教师,即使暴露在学生中,也可高枕无忧,恰似穿了铁盔铁甲,不用担心会被学生的冷枪冷弹击倒。
    说起这公正,也恰似一阵地,或者说是教师的底线,断不可以失守的,否则,你丢了这个阵地,必定兵败如山倒,此后,你无论如何进攻,都无法收复失地了。
    阵地战,通常都是易守难攻,教师守住阵地也并不是很难,可是,进攻学生的阵地就不一样了。
    进攻分两种,主动进攻与被动进攻。高明的教师总是采取主动进攻之态势,在问题刚刚出现还处在萌芽状态时,一举进攻,将其扼杀。此时的进攻是容易的,只要看准时机,当学生并无防备且势力并未壮大之时,一击得手。譬如说班级中有学生说脏话粗话,此问题如毒细胞一般传播极快,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只有星星之火之时,及时出手,采取断然措施,将其扑灭,并怀有高度戒备心理,以防复发。这种策略就如同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战场形成绝对优势,以强击弱。如果发现的比较晚,等到星火燎原之际,教师的工作就陷于被动了。
    一俟班级真的出了突发性的大问题,教师只能被动地处理,此时的进攻称之为被动进攻。被动进攻由于学生方准备充分,且已经构筑好防线,对教师来说通常颇有难度。譬如班级发生偷窃事件,教师若此前毫无思想准备,且没有掌握任何相关情况,处理起来必定十分棘手。当然了,也正因为难,教师如能圆满处理这样的事情,成功攻破对方阵地,此战一定是十分经典的。我看过的几则著名案例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般教师先对全班作一番声情并茂的思想工作,给作案者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然后采取巧妙手段,比如说有教师做一个大的空纸箱放一房间里,全班学生每个人排队进去,把手放进去再拿出来,最终丢失的东西出现了,但是也保全了偷窃者的颜面。
被动进攻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要以情动人,以智取胜。譬如说有学生打了架,欺负同学,性质比较严重,按规定要给予处分,班主任做其思想工作。这是一个攻坚战。我们讲教师要以智取胜,指的是教师不要硬攻,要找到学生思想深处的薄弱环节,先打开缺口,有时,不免还要使用一点迂回战术。一旦打开缺口,就要集中强大火力,使学生思想防线彻底崩溃,教师要善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以情和理取胜。
    当然,最好还是不要等问题发生了,教师采取进攻,工作应该做在前面,教师应该有深刻的洞察力,对学生的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我们说攻心为上,平时要做一些瓦解学生阵营的工作。如若班级的工作及每一名学生的思想都在教师的控制之中,教师的工作算是做到家了,如果班主任对于这个班级是部分或者完全失控的,今天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么,这个班主任将疲于应付,最终学生阵地没攻下来,自己阵地丢光光。
班主任兵法(6) 运动战
在班级的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做学生工作仅仅局限于阵地战是不够的,要想把工作做得更有效,有时候还得采取运动战。
    运动战和阵地战不一样,运动战不是静止的,而是要运动起来,要根据形势大踏步地前进或是撤退,在运动中调动对手,在运动中战胜对手。
    阵地战最大的优点就是比较安全,教师守着一方阵地,躲在工事后面,运筹帷幄,岂不快哉。可是阵地战虽好,但是也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举个例子。譬如有这样一名学生,在学生中影响很大,有领袖气质,可惜思想方向错误,兴趣不在学习上,总是要和校规校纪对着干,可是他又很聪明,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很好,态度也很好,真正违反纪律的事情他不会出马,而是怂恿班级里一些没头脑、没判断力的学生(每个班级总有这样的学生)出头,最后,挨处罚的是他们,教师虽然知道后面那个学生是罪魁祸首,但是又很难抓住他的把柄。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办呢?传统的阵地战的战法是不行的。因为他总是缩在后面,不会来进攻你。你要去攻他,师出无名不算,他的防守滴水不漏,你没有胜算。
    像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运动战的战术了。运动战的目的是,不能让他总藏在后面,要把他调动起来,让他也运动起来,他一旦运动起来,免不了会有漏洞,你就有办法了。
    要使对手运动起来,你先得运动起来,你就不能缩在后面防守了。你也得露出来。这是运动战有难度的地方。一方面,你处在运动中,你得集中精力躲避对方发射来的枪弹,你有受到对方袭击的危险,另一方面,你还得动脑筋,在自我保护的同时找出克敌之良方。因此,运动战需要有很高的作战技巧,初学者很难掌握。
    可能,有人问,怎么区分运动战与阵地战?阵地战有一个固定的阵地,而运动战没有,这是主要区别。阵地战中,大家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守住自己的阵地,抢夺对方的阵地。而运动战的目标就不是很明显了,有时候,你不知道对方在哪里,想干什么,当然了,你也最好不要让对方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这是运动战高深的地方。
    在运动战中,最重要的是调动对手,而不是被对手所调动。这是运动战的精华所在。试想,如果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在你的意料之中,他的反应和行动没有逃脱你的计划,你还有什么好担忧的?你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了!
    教师若采取运动战,一定要采取一种主动的进攻态势。要牢牢地掌握主动权,这是很重要的。在运动战中,主动权是双方争夺的焦点。谁掌握了主动权,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有些教师,工作不主动,结果整天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总是等班级里出了事才被动应付,焉有不败之理?
    运动战是最需要计谋的。古往今来,多少著名战役,几乎都是运动战。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三十六计,也基本是在运动战中产生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动战的技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教师要善于随机应变,审时度势。在运动战的过程中,形势可能瞬息万变,计划不如变化快,教师要有一些急智,要能够及时调整战略。譬如说,你原来准备批评学生的,但是突然感觉气氛不对,学生情绪很激烈,如果你在此刻批评学生,效果一点没有,你自己反而可能陷于被动,你要及时停止批评,把情况调查清楚再说。再如,你找一名学生谈心,本来准备好了一些话语,谈了两句之后,突然发现有重要隐情,你可能一时猝不及防,不要慌乱,马上调整谈话方式和计划,必要时可及时中止谈话,要知道,一次不成功的学生谈话不是零效果,而是负效果,还不如不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5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52:56 | 只看该作者
万玮: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要成就自己


    “我拒绝平庸!”
    袁卫星(以下简称袁):我看过你的简历,你是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大学期间曾获得过一些数学建模竞赛的奖项,毕业时也获得了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的称号。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从事基础教育这一行业的呢?
    万玮(以下简称万):这个问题说来话长,一言难尽。有很多原因,也许是年轻冲动,做一个决定不像现在这样考虑成熟。我甚至有点后悔,因为当时我已获得北美精算师协会的准精算师(ASA)证书,当时拿到ASA证书的全国也就20多个人。你知道的,现在精算师是国内薪水最高的职业之一。
    袁:可是你做了教师之后很投入,教学业绩也蛮突出,这从你从教七年就历任学校年级组长、教导处主任、中学部主任,获得浦东新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等之中可以窥见一斑。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如此努力?
    万:我拒绝平庸。或者换句话说,我以自己的平庸为耻。我记得你在论新生代教师的那篇文章中说过,新生代教师追求成功,他们的成功,是“智慧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成功,是对教育充分的、活跃的、忘我的、集中精力的、全神贯注的体验。我就是这样去想,也是这样去做的。教师很可能一辈子平庸,但若能努力追求,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或教育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成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对于这一点,我坚信不疑。
    “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要成就自己。”
    袁:现在看来,你觉得教师这个职业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内涵所在?
    万:教师是专门化的职业,就像律师、医生一样。教师不是谁都能做、都能做好的。名牌大学的文凭在做好做不好教师的问题上不起根本的作用。记得到学校里应聘试讲时,一节初中数学课的内容我10分钟就讲完了,我真的不知道就那么点简单的内容怎么可能要讲40分钟?那时候,教师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现在我明白了,教师的职业需要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它需要教师具有“人格修为”这样一个综合体。一个教学生数学的老师和一个用数学教学生的老师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是两个档次。这就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成长的引路人”的角色定位。当然,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要成就自己,实现自我,获得“幸福体验”。
    《班主任兵法》源于教师们的关注
    袁:我知道你新近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班主任兵法》,说说这本书的由来?
    万:这本书最初的雏形是在K12班主任论坛发的一个系列帖,名字叫《平和秘籍》。是我做班主任的一个故事系列。“平和”是我的网名。这个系列文章在论坛贴出之后,收到非常热烈的反响,许多网友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用赞赏的、好奇的、佩服的、感叹的回帖表示他们的支持。于是我紧接着又写了另一个系列帖《学生工作中的军事思想》,是从理论上阐述我的一些做法的原因。这个帖子后来应网友建议,改名《班主任兵法》。这两个帖子中的文章,先是由《教师博览》、《新风教育》杂志等予以连载,最近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
    袁:我看过这两个帖子。当时《瓮中捉鳖》、《顺水推舟》、《激怒制怒》、《当头棒喝》、《书信斗智》、《转怒为抚》、《移情大法》、《激怒制怒》、《刮骨疗毒》等这些题目给我的感觉就是,你很聪明,或者说,具有教育的睿智。这种聪明,这种睿智,你认为是与生俱来的吗?  
    万:我更愿意借用我们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一句话:“爱心能够使教师变得聪明起来。”我工作的第二年,做班主任虽然很努力,可是面对着一群处在他们一生中最叛逆时期的男孩,体会到的却是黔驴技穷的感觉。班级频频“出事”,学生成绩差,纪律也差,直到被学校撤去班主任职务我才明白,教育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方法。所幸的是我没有放弃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投入。我没有责怪任何人,而是从自己的身上去寻找问题,反思原因。后来再接新班的班主任时,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了。什么感觉呢?你脑中有了策略,手中有了方法,就好像站在峰顶,一览众山小。
    “靠际遇,更靠反思”
    袁:你年纪不算大,而且据我所知,做班主任的时间也不长,只有三年半,怎么会写出《班主任兵法》这样一本让很多老师读了之后拍案叫绝的书的?
    万:靠际遇,更靠反思。我刚刚参加工作时,有幸得到了全国德育特级教师毛蓓蕾的帮助,她送了我一本她写的《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我后来在班主任工作中着重研究学生心理的思路以及在《班主任兵法》一书中的故事叙述也是受了毛老师这本书的影响。
    《教师博览》杂志的主编薛农基老师在给《班主任兵法》写的题为“让反思成为教师的思维习惯”的序中写道:“《班主任兵法》一书,出自一位教龄仅七年的年轻教师之手。作者在大学毕业后的头一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工作经历。然而,正是这段经历,成了作者极富价值、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作者通过对这一段难忘经历的历时一年多的咀嚼、总结、感悟、反思,加之不断地阅读钻研,终于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在理论和实践上跃上了一个较高的新层次,不仅在工作上得心应手,还写出了这本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创新价值的《班主任兵法》。……该书作者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了‘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常说,人生的经历是一笔重要财富。我认为,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只有那些对自己的经历进行过充分深入的思考感悟的人,人生的经历方能称得上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袁:对于《班主任兵法》,论坛上有些不同的声音,比如李镇西老师就不太赞同在教育中使用“兵法”这个概念,你是怎么看的?
    万: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用很简单的话说不清楚。我很感谢李镇西以及其他对“兵法”提出质疑的老师,他们的提醒也促使我更好地反思这个问题。
    我还是引用《班主任兵法》自序中的话吧:“在学生工作中,如果说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真理,那么爱学生应该是第一个。在爱学生的前提下,教师犯错误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即使犯了,错误的严重程度也有限。学生是敏感的,你爱不爱他们,他们一眼就看得出来,这是欺骗不了人的。如果有老师对学生恨得要死,还在跟别人讨什么招数的话,我可以说,谁也帮不了你,而且老师这个职业对你来说是不合适的。在爱学生的基础上,如果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一点,那么我认为研究学生的心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在这里,我也想特别提醒喜欢《班主任兵法》的老师务必要注意这一点。
    袁:的确,为了保证教育教学成功而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对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地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教育监控能力是一个教师才华的顶点。你形成并且具备了这种能力。我有两句话和你共勉。一句话是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的: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另外的一句话很简单,那就是:超越教育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5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55:32 | 只看该作者
班主任群体中的“民间英雄”
来源:网络 2009-08-31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要素,正如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要素。对社会来说,如果一个一个的家庭美满了,这个社会就比较美满;对学校来说,如果一个一个的班级有生机了,这个学校就比较有生机。
  按说,班级这个最基本的要素理应受到所有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可是现状有些蹊跷:这个最基本的要素在学院派的教育研究中好像不大受重视,有影响的专着不多,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班主任文库”和90年代之前的几个翻译版本较有影响。学院派的教育研究要么重视教师的学科教学经验,要么重视校长的学校管理经验,唯独忽视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
  不过问题也不是那么严重,如果一种需要不受正式的关注,就会导致大量的“民间英雄”的诞生。班级的管理问题既然不那么受学院派的关注,这个群体中自然而然就会推出他们的“民间英雄”。
  到目前为止,班级管理领域至少推出了三个“民间英雄”:一个是魏书生,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个是李镇西,他的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一个是万玮,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兵法》。
  魏书生的管理经验的关键词是“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魏书生本人称之为“民主”和“科学”。李镇西的关键词是“爱心”。万玮的关键词是“计谋”,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像“搞阴谋诡计”,但万玮本人称之为“与学生斗智斗勇”。
  一、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提及,有四本关于班主任的书对他影响比较大。第一本是前苏联包德列夫编写的《班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翻译出版。这本书到1980年已经重印第10次,发行156700册。第二本是前苏联学者科罗托夫编写的《中小学班主任手册》,李兴汉翻译,1982年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出版,一次就印了12万册。第三本是198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中学班主任工作指南》。第四本是日本学者衫山正一等人编写、耿申翻译的《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巧》,1990年由职工教育出版社出版。
  根据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探索,魏书生提出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方略:一靠民主,二靠科学。
  “民主”让自己获得这么一种观念:所有的活人都是一个世界,所以应该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和包容,然后才能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广阔,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这种主人翁意识能够激发自己生存、工作和学习的热情;“科学”则是用这种热情将制度、程序落实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
  所谓“科学”,实际上是系列管理制度。比如“班规班法”中犯错误接受惩罚制度,用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一粒瓜子壳,一千字说明书》等等接受惩罚。而所有这些制度有一个“辅助”的策略,就是他所强调的“民主”。
  所谓“民主”,实际上是“学生自己做主”。比如选常务班长(常务班长实际上相当于一位班主任,由老师任命,或者由竞选产生)、选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养鱼负责人、养花负责人。
  魏书生的管理经验中有一条重要经验,这条经验在我看来是魏书生管理理念中的“根本”“根基”。魏书生本人偶尔提到这条经验,一般读者可能不太注意,我个人比较看重。
  这条经验究竟是什么?魏书生其实并没有很明白地说出来,他只说“带着学生锻炼身体”“坚持道德长跑”(即师生一起写日记)。我把这条经验叫做“民主之根”。为什么我如此看重这条经验?因为人人都在谈论“民主”,殊不知真正的民主是将要做主人的民众必须有发达的“根基”。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享受民主,能够享受民主并为此负责任的学生一定是那些“根系”发达的学生。
  我从魏书生的“带着学生锻炼身体”“坚持道德长跑”这些经验中看到一种独特的“草根”运动。所以,我称之为“民主之根”。在阅读这些做法时,我不断想起孙云晓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真正优秀的班主任,他一定是一个“法治者”而非“人治者”;而这种“法治”的制定和执行又绝非班主任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由学生自己制订并由学生自己执行。
  可是,学生真的能够自己制定并执行班级法规吗?什么样的学生能够制定并执行班级法规?
  这就是我从魏书生的“带着学生锻炼身体”、“坚持道德长跑”中看到的秘密。也许你把这些不当回事,我只想告诉你:我很当回事。
  二、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中提出一个说法: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案例:永远的14岁
  安妮是初一下学期从外地转学到班上的。她身材瘦弱,脸色苍白,说话细声细气,学习较差还常请病假。但是,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她爱迟到。我曾把安妮的母亲请来,问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困难。她母亲说,没什么,就是安妮动作太慢。我多次找安妮谈心,要她养成雷厉风行的好习惯。但没有看到成效。
  那天早晨安妮又迟到了,我让她站在外面。大约5分钟后我怕校长看见,便让她进教室。进来后她走到自己的座位想坐下。我说:“谁让你坐下?再站一会!”
  她流泪了,但顺从地站在自己的座位前,并拿出书和大家一起读。
  直到早读结束,她总共站了15分钟。
  两节课后,安妮来向我请假,说头昏,想回家休息。我很吃惊,问她是不是因为早晨站得久了。她说不是,平时就头昏,是老毛病了。我同意她回家休息。
  第二天安妮的母亲来学校请假,说安妮病了,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息。这时,我开始感到自己做得有些过分:可能安妮当时已经病了,可我竟罚她站了那么久。
  过了两个星期,安妮的母亲来学校,说安妮的病情比较重,得休学治疗。我在吃惊的同时,内心深处暗暗庆幸自己总算甩掉了一个包袱!
  半年之后,安妮返校复学,降到下一个年级学习。在校园遇到我时,她总是羞怯而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喊“李老师好!”
  几个月后开始期中考试,那天刚考完最后一科,有学生来告诉我:“李老师,安妮今天早晨……死了……”
  我心里一颤,手中刚收上来的一叠试卷跌落在地上。20分钟以后,我和十几个学生赶到殡仪馆。安妮的母亲迎上来,用哭哑了的声音对我说:“您这么忙还赶来,感谢您和同学们了!”
  我心情沉重地说:“太突然了,根本没想到。”
  安妮的母亲说:“安妮6岁就患上了白血病,当时医生说她最多能活3年。为了让她有个宁静美好的生活,我一直没有告诉她,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在许多人的关心下,她奇迹般地活了8年。谢谢您啊,李老师!安妮在最后几天,还在说她想念李老师,想念同学们。她复学后一直不喜欢新的班级,多次说她想回到原来的班级。可是,她就这么……”
  这些话让我心如刀绞。在安妮纯真的心灵中,尚不知道她所想念的“李老师”曾为她降到另外一个班而暗暗高兴!
  我忍不住哭起来。这是我参加教育工作至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因愧对学生而流泪。
  当天晚上,我含泪写下一篇近五千字的文章《你永远14岁——写给安妮》。第二天,我含泪在班上为学生朗读,表达悲痛的哀思和沉重的负罪感。
  从那以后,我发誓:决不再对迟到的学生罚站!
  很多年过去了,每当听到周围的人称赞我“特别爱学生”、“从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时,我总是在心里感谢永远14岁的安妮,因为她那一双怯怯的眼睛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我……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谈不上任何教育。(李镇西着:《爱心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244页)
  在《爱心与教育》中,有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读者很多教育道理,但它本身并不直接讲道理。好的书总是只讲事件或故事,不直接讲道理。
  三、万玮的“班主任兵法”
  万玮是年轻的教师。他的“出现”与当前的传播方式有极大的关系。“民间英雄”的推出总是受传播方式的限制。
  在信息传播不那么发达的时代,“民间英雄”的诞生主要靠民间英雄本人亲自“传道”,比如魏书生最初是以“讲学”而闻名的。
  在信息传播比较发达的时代,“民间英雄”的诞生可能凭借本人的文章或者专着,比如李镇西最初是因《爱心与教育》而着名的。
  在信息传播更为发达的网络时代,一夜之间就可能诞生一个“民间英雄”,万玮最初就以网络文章而成名。
  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很畅销,这本书的畅销既与班主任领域有广阔的“需要”(或称为“市场”)有关系,同时与这本书的魅力有关系。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为很多班主任的共同苦恼提出了诸多化解的具体策略。
  案例1.“刚柔相济”
  做班主任的人总会遇到这样的事件:几个同学指责某位同学,班主任也加入进来比较严厉地批评这个学生。这个学生忽然情绪激动,大喊大叫地冲出教室,扬言“你们合伙整我一个人,我不读书了”。
  如果你是班主任,你怎么办?
  万玮是怎么做的?
  他让班长把那位学生追回来。那位学生回教室后,万玮说:有一点我想请大家考虑,如果全班所有人都批评你,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能承受得了吗?大家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去办公室,所有的老师都批评你,你也会难以接受的……所以,这一次杨良同学虽然犯了错误,跑了出去,但这个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大家说是不是?如果我们欢迎杨良同学回来的话,我们大家就一起鼓掌表明我们的态度。全班同学鼓掌,在热烈的掌声中,杨良的脸上现出了激动的神色。在接下来的课中,杨良听得特别专注,虽然他没有举手发言,但是从他坚定的目光中万玮能看出来,他已经被收服了。(万玮,《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你看,万玮这个老师是不是很有刚柔相济的智慧?
  案例2.“先抑后扬”
  如果你做班主任,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梅兰和菊花是班级里两个成绩非常好的女生,可是这两个人太傲慢了。大凡成绩好的学生都会有一点傲气,她们从心底里认为好成绩是自己取得的,而与老师关系不大,因此,即使教师表扬她们,她们也会觉得这是自己应得的,不会很感激老师。反而是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没少挨老师批评,和教师的感情却十分深厚。他们知道自己表现不好,长大之后为自己以前的过错而深感不安,他们是真的感激老师,因此毕业之后也能时常记得回母校看望老师。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甭指望他们毕业之后还能回来看你。
  万玮是如何“治理”这两个“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呢?
  他的办法很简单:先使两人孤立,然后使劲地对其中一个学生好,不断关注、赞赏这个学生,对另一个学生冷漠。等到那个学生实在忍不住了,极度渴望教师的关注和赏识,教师再轻轻地略布恩泽,给予温暖。
  于是,那个学生就学会了尊重和感激。我把这条策略叫做“先制造痛苦,再出面拯救”。这是我的解释,万玮老师可能不接受。电影《教父》里的人征服人心时,好像也经常用这样的办法。
  案例3.“以退为进”
  你如果想让对方承认错误,你就得先给人提供台阶。如果一个学生偷窃了同学的东西,你想要这个同学把东西拿出来,你就得给这个同学提供台阶。
  对班主任来说,班级发生失窃事件是极为头疼的。失窃事件的处理也是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巨大考验,稍有不慎,便会陷入尴尬境地。
  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用言语感化。比如说:同学们,今天,某某同学的什么东西丢了,而拿东西的人就在我们当中。在老师的眼中,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最纯洁可爱的。我不相信有人会故意做这样的事情。我想,一定是有人觉得某某同学的东西好玩,就借去玩了,但是后来却忘了还……言语感化之后,再告诉他们还东西的方式:第一种是规定一个截止时间,在这个时间前希望这位同学来找老师。这个办法比较困难。第二种是让这位同学自己悄悄地把东西放回去。第三种是比较绝的办法:准备一个只开一个小口的大箱子,每名学生在教室外面排队,每个人轮流进去一次。到最后,打开箱子,东西便会在里面。(万玮,《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万玮还讲过一个失窃事件:小光的“好译通”被人偷走了。这个“好译通”是他妈妈花2000多元买的。晚自习快结束时,老师宣布:我们班的小光同学丢失了一个很贵重的好译通,这个好译通可能现在还在我们教室里。我们今天晚上要好好地找一下,争取把它找出来。今晚要是不把这个好译通找出来,我们大家都甭想回去睡觉。第一,每个同学先把自己的抽屉和书包找一遍。然后,所有的人到教室外面去排队,由老师和几名班干部在教室里再找一遍。这一步保证好译通会在某个学生的口袋里了。第三步,老师再宣布,五分钟后,准备搜身。现在想要上厕所的同学先上厕所。这时候有学生说要去上厕所。老师同意。另一个学生也要去,老师说,等一等,一个个地去,等前面的人回来了,下一个再去。很多学生上厕所之后,突然,有一个从厕所回来的学生大声喊:老师,好译通找到了。在厕所的窗台上。当然,也可能那个学生把好译通扔进茅坑里。(万玮,《班主任兵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72页)
  这样的故事在《班主任兵法》中比比皆是,你若想了解,去看书吧。这本书讲的道理并不见得都正确,但对一些班主任来说,这本书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四、对魏书生、李镇西和万玮三人的比较
  他们的差异和特色在于他们三个人所秉持的管理精神不太一样。
  万玮的管理精神大体是以“兵家”为主,辅之“在爱的前提下”。以“兵家”为主也许是不错的办法,《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流行几百年而不断受人景仰和关注,说明“兵家”是有魅力的。但如果做老师的人、做班主任的人目的就是为了“收拾”学生,让学生“听话”、“服从”、“驯服”,就会受人指责和引起非议。
  万玮的书中并没有显示老师有多少“爱心”,倒是处处显示了“如何收服学生”、“如何制服学生”、“如何收拾学生”,“兵家”是万玮的《班主任兵法》留下的隐患和缺憾。茅卫东老师看了《班主任兵法》之后,写过一篇很有意义的质疑文章《我们为什么收服学生?》。文章中说:“教师绝不是为收服学生而存在的……”在《班主任兵法》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一些话,“××自此以后再见到我时果然毕恭毕敬,谦卑无比。”“他完全恢复了一个普通学生的软弱模样。”“他两手并拢,贴紧裤缝,一副诚惶诚恐的谦恭样子。”从书中的描述来看,万玮是把“学生被收服了”视为自己教育的成功。如果我们从教育目的这个角度来看,所得出的结论可能正好与万玮完全不同。学生的软弱、谦卑,不是我们的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也不是达成我们的教育目标所必须的条件。相反,张扬个性,鼓励创新,正是现代教育的题中之意。然而,在《班主任兵法》一书中,我们没有看到作者对学生的这种谦卑姿态表现出必要的担忧和警惕,相反,作者是有意通过种种手段让学生低下“高贵的头颅”。“磨掉学生的棱角再进行打造,这不是现代教育的做法,恰恰是专制社会人(奴)才培养的模式。”这篇文章实际上道破了《班主任兵法》的致命弱点,万玮在回复的文中表态说:所有的班主任兵法是“在爱的前提下”。
  不过,一个年轻的教师,能想那么多的办法成为一个让学生敬畏的班主任,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如果说万玮的管理精神显示为“兵家为主”,辅之“在爱的前提下”,那么,李镇西的管理精神则显示为“儒家为主”或者叫做“以爱心为主”,并以“思想”者的魅力辅之。
  儒家讲“爱”,所谓“仁者爱人”。这正是李镇西的管理闪光之处,也恰恰是万玮老师缺失的地方。但对那些年轻的、新上任的班主任来说,万玮老师的“兵家”策略似乎更管用,倒是李镇西老师的“儒家”策略施行比较困难。李镇西老师的秘密在于,他不只是有“爱心”,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思想”家,是一个很难得的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像他这样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不会太多。尽管近年来推出了上海的黄玉峰、深圳的严凌君、山东的韩军等一些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但这样的教师仍然寥若晨星。所以,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策略虽然比《班主任兵法》更有境界,但也因此而更难模仿。所以我建议:如果要学习班主任的经验,解决紧急的问题可以学“万玮”,解决根本问题应该学“李镇西”。
  当然,除了李镇西和万玮之外,还有另外人的经验,至少有魏书生的经验。与万玮和李镇西两人不一样,魏书生的管理精神大体显示为以“法家”为主,兼及“道家”。
  法家讲究的是“制度”,道家讲究的是“自治”。魏书生的班主任经验虽然也遭受了某些非议,但最具有现代意义的班主任经验,可能既非万玮的《班主任兵法》,也非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而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从时间上看,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最“原始”,属于“早期探索”,但历经周折之后,真正有效的经验,又折回到魏书生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最关键的词语是两个:一是“制度管理”;二是“自我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9#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0:57:24 | 只看该作者
万玮:充满争议的《班主任兵法》
 2010年01月07日  作者:万玮   来源:中国教育报
  《班主任兵法》从一出版就充满争议。它曾让我激动,让我兴奋,也让我成长。重读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6年前的自己,年轻,有冲劲,敢于冒险。就好像成长中的学生总是要犯错一样,我相信,这种错误本身也是充满价值的。


  ■万玮

  2004年底《班主任兵法》出版,2009年6月推出修订版。凭借此书,我获得了“2005年上海市德育先进个人”、“2006上海教育年度十大人物”等诸多荣誉。然而,这本书从诞生开始就充满争议。

  最早的争议来自于网络。《班主任兵法》的一些章节最初是在K12教育论坛发表的,在我写了大概10个故事的时候,当时取名“平和秘籍”的这个系列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我在教育论坛的网名叫“平和”)。许多人叫好,也有一些冷静的网友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其中一位网友说,“你对学生以毒攻毒,学生不可以以牙还牙吗?”这些批评一针见血,我几乎打算放弃写下去。幸好更多的网友鼓励我,否则这本书的创作可能就此结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为这本书制定出版计划之后,我在教育在线论坛贴出了部分章节。之后,我受到了更多挑战。王晓春老师专门开了一个“评《班主任兵法》”的网页,对书中的观点逐条进行批评。李镇西老师也写了一个帖子,其中说道:“班主任需要智慧,需要艺术,需要策略,需要谋划,但不需要‘兵法’!千万不要与学生为敌,哪怕是无意识的。”那时的我,年轻气盛,毫无畏惧地和他们辩论。许多网友也参与进来,总体来说,支持我的居多,这让我更加充满“斗志”。

  书出版之后,读者的意见也并不一致。尽管大部分读者表达了对这本书的喜爱,我也收到了一些网友和读者商榷或者质疑的意见,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饶有兴致地和他们辩论。直到有一位网友给这本书作了一个很经典的总结:教育很成功,方法很独特,思想很反动。

  那时,《班主任兵法》已经出版多年了,我从最初的兴奋逐渐变得平和、理智。更重要的是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对教育理解的不深刻。“兵法”应当博大精深、内涵深远,我最多只是掌握了一些皮毛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兵法》只能说是一部不很成熟的作品。

  我1996年参加工作,很快担任班主任工作,首任班主任工作并不成功,在快要被撤职的时候,我开始寻求突破方向。与许多工作遇到困难的班主任不同的是,尽管我也吃了很大的苦头,我并没有埋怨学生。我总是反省自己。我知道,在社会的转型期,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我个性张扬是客观现象,不是谁能够改变的。而教师,必须适应这种转变,找到恰当的自我定位。

  我没有好的口才,没有俊朗的外表,我的长处是头脑还算灵活。于是我开始研究学生,研究方法,结果一不小心在这条路上走了很远。

  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其实无处不在。例如,体育活动前要热身,如果只是简单地做做热身运动当然也可以,高明的教师会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地活动了身体。有些教师喜欢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些道具,如希望某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扔一个小沙包给他,而下一个回答者则由这名学生扔沙包决定。这种小的策略使得学生的参与变得兴致盎然。

  在我的第二任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尝试一些小策略。例如,我在和一名善于狡辩的学生谈话时,从来不和他多说话,只是让他把事实写下来;两名学生发生矛盾,吃亏的一方家长兴师问罪,我会安排犯错学生的母亲以温柔的姿态出面来应对对方的父亲。学生暴躁冲动时,我冷处理,待他平静下来,我却开始不依不饶……我寻求一切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即使有些方法听上去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只要有效,我就会尝试。

  这一点类似于“兵法”的本义,在战场上,只要能获胜,任何方法都可以采用。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许多读者喜欢《班主任兵法》,也是因为书中的许多故事他们都似曾相识,而方法则耳目一新。“我怎么当时就没想到这样做呢?”这是许多人读完全书之后的感受和共鸣。

  几年来,我又陆续出版了几本书,也经常应邀到一些地方去讲学。在此过程中,我认识到,“方法为王”在教育领域并不总是正确,因为,方法背后的价值取向可能更加重要。换句话说,有些方法,短期有效,长期来说,可能会有副作用,甚至会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一开始,这只是一种蒙眬的感觉,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一则故事: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李世民请求铲除身边的奸臣,并且建议了一条鉴别忠奸的办法:陛下假装发怒,群臣中依然直言进谏的就是忠臣,如果有曲意顺从的就是奸臣。凭心而论,这个办法不是特别愚蠢,但伟大的李世民一眼就看出要害在于“假装”二字。

  于是,李世民对近臣封伦说了这样一番话:决定河水清浊的是源头,臣民如水,皇帝就是源头,如果皇帝行诈术而要求臣民正直,就好像河源混浊而希望河水清澈一样荒唐。曹操文韬武略过于常人,但我仍然深深鄙视他,因其好行诡诈,这样怎能教化臣民呢?

  唐太宗答复上书者:我要让社会形成诚信的风气,不想通过欺骗来统治臣民,你提的建议虽然不错,但我仍然不会采纳。

  我想起一位网友在质疑这本书时引用了《孙子兵法》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当初我还不服气,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现在我明白了,如果我的眼光总是盯着那只老鼠的话,我已经走入狭隘。

  这是小聪明与大智慧的本质区别。

  我开始拉长焦距,在关注学生当前表现的同时,更多思考他们未来发展的可能结果。我开始不再拘泥于一得一失,而学会宽容。我不再功利,不再狭隘,眼界也变得开阔。当再次遇到有人批评我的观点时,我不再与他争辩,而是思考他批评话语中的合理成分。有一次,湖南的郑学志老师让我和一些班主任在QQ群中聊天,几位本来打算针对《班主任兵法》提问的教师在和我交流之后,很干脆地说,那些问题已经不存在了。

  2009年,《班主任兵法》出了修订版,对于其中的一些极端观点和表述,我一一作了修正。一些细心的读者对此给予了肯定与好评。

  (万玮,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助理兼教务处主任,《班主任兵法》一书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1:07:23 | 只看该作者

社会风气与美德培养
刘长海*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武汉  430079)
摘要:社会风气是社会中的一种隐性约束力量,对于广大社会成员(包括青少年)的人生观念形成、行为选择有很大影响与规定作用,不正之风是青少年美德生成的严重障碍。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制度的不完善、不协同,宏观社会范围内出现腐败与人情往来现象严重、道德标榜与拜金主义背景下拒斥道德的现象并存、人际冷漠、社会责任感缺乏、消费至上、纵情娱乐等不良社会风气。不正之风还在很大程度上渗入了学校与家庭之中。在学校中表现为经济效益主导下的片面注重知识教学、美德教育形式化以及教师教育信仰缺失,教育演化为功利性的实践。在家庭中表现为家长安于现状、注重物质享受,难以担当美德示范;家庭教育强调明哲保身,谋取功利,缺乏远大理想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家长将教育的目的定位于功利化的升学,失却了教育的全人关怀。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不正之风”,导致了青少年中比较普遍的德行问题:虚伪、不坦诚;自我中心,人际冷漠,无共处、合作意识;生活麻木,缺乏进取精神与对人生的负责意识;秩序意识淡薄,缺乏自主约束;浪费财富,追求高消费等。要想真正纠正青少年学生中的德行问题,必须对现实的社会风气进行系统研究,针对造成不正之风与相关德行问题的社会制度、思想根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社会风气,使之成为青少年美德成长的适宜土壤。
关键词:社会风气 美德 培养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sh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Virtues
Liu-Changhai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Abstract: fashion, or the identity of social behavior, serves as a kind of invisible restraining power in the citizens’ (including the youth) character and making certain behavior choice. As far as the cultivation of the youth’s virtues is concerned, immoral fashion can be regarded as a strong obstacle.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s many regulations are imperfect and un-coordinated, such immoral fashions as corruption and “the back door”, pretending to be moral and rejecting any morality at the mercy of money, being cool toward each other, forgetting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regarding consuming and entertainment as the very end of the life, are of great influence in social life. And they distort the school and the family both. Such things can be found in school, as knowledge learning has become the core while moral education has been neglected for economic benefits, and teachers tend to work for money but not love. In family, parents are lazy and selfish; their guidance for the youth is self-centered and test-centered. These immoral fashions in society, school, and family, have worked together to get the youth into dishonest, selfish, out of responsibility, property-consuming. To get the youth out of these shortcomings, immoral fashions should be studied systemically, based on which, effective steps can be carried out and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may serve the cultivation of virtues well.
Key words: fashion, virtue, cultivation
社会风气,是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大量社会成员的相近或相同的思想意识、价值判断、行为意向、行为方式等的一种总称,或者说是社会成员的共同的行为模式。“风气”一词,集中体现了中文语词的形象性特征,其含义中包含了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内容。美德,是指在社会的价值体系中被赋予正面、积极价值,并历来被人们尊奉、大力推广的良好品质。在不同文化体系中,被人们视为美德的品质有其特异之处,同时又有其普遍、共同的内容,这体现了美德的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复杂统一。本文所指的“美德”,是指诚实、正直、勤奋、进取、负责、自律、关爱、合作、节俭这些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且在当代中国仍有其突出社会价值与人生完善价值、被各级各类教育视为德育目标的品质。本文写作,旨在表达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即社会风气是影响年轻一代美德成长的重要力量,必须全力改善社会风气,使之成为青少年美德成长的适宜土壤。
一、作为美德建构环境的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是风行的、外显的、可感的共同行为模式,但这一表层社会现象有其深刻根源。在一定社会中,人们共同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取向的背后,是社会经济关系、政治法律制度、文化水平、道德传统等,而其核心则在于社会经济与政治关系。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的生活处于社会各方面现实物质条件的制约、规限之中,社会物质状况客观上内在蕴含了人如何生活、人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的规定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求其施展,即个体必然会选择以某种方式来看待生活,从事生活,而同一社会背景中人们社会关系的相同与相近性决定社会成员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选择中趋同的可能,而且这种趋同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迁。这就是社会风气形成与变迁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风气在“不期然”之中形成,而一经形成,即成为影响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人生观念与行为方式形成的外部控制力量。个体行为方式、思想价值观念,是在其长期生活过程中、依据随主体与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经验的不断改组与改造而逐步建构、生成的。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生活,即构成最基本的、广义的学习情境,群体中他人的行为方式、思想态度,依据其言行举止的诸种媒介传播至个体,而由个体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主动解码、认知、学习,确定将其作为本人生活导向或拒之门外。在此过程中,社会成员广泛认同、遵行的共同行为模式(社会风气)以强大的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的形式,高频地、全方位地在生活中显现,使个体置身其包围之中,对个体发生熏陶渐染、潜移默化,从而有力塑造个体对人生的思维方式,引导人生的方向。而社会风气对个体行为的塑造又必然发生作用于社会,对社会发展进程发生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影响。
依据其社会影响的性质,社会风气有良好的、积极的与不良的、消极的之分。从个体人生角度来讲,积极的社会风气,能引领人奋发向上,充实有为,消极的社会风气则使人猥琐拘泥,空虚乏力。由此可见,社会风气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建构环境。开展美德教育,有必要关注当前的社会风气,尤其要关注对青少年道德发展发生反面影响的因素是什么。社会风气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范畴,出于研究目的的考虑,笔者拟从“关注美德成长”的价值观念出发,着力于研究社会风气中的“问题”,也就是分析人们常说的“不正之风”的存在与构成。
(一)宏观社会风气四种
综观当前社会生活,笔者认为,社会中存在的不利于美德培养的风气主要有如下四种:
1、腐败与“关系”
中国历史上向来缺少有力的权力约束、监督机制,也没有强大、统一的法律进行公正裁决,于是政府官员依靠权力进行不当得利的腐败成为中国政治的积患。当代我国着手建立民主制衡机制,严格法令,但民主起步阶段各项制度的不成熟、不完备及腐败之后的奢华的“人之人”的生活足以诱使一批官员走上不归路。由于政府在社会中的示范、指导性地位,官员腐败对整体的社会风气有极大、恶劣影响。一方面,腐败败坏社会道德。腐败者往往头戴“先进”、“楷模”光环,而腹中全是蝇营狗苟、男盗女娼之事,或者可以一边讲“严惩腐败”,一边收下巨万礼金。
另一方面,腐败败坏市场秩序与人们的责任意识。官员腐败与“关系”、情面、裙带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的词语紧密相联。在尚“人治”的专制威权体制中,公平竞争的规则体系尚不完备,而与某个大人物的亲缘、关系、交情便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有力资源;而传统社会中长期的灵活而非制度化生存使托关系、走后门成为一种传统,也成为今天的人们参与竞争的重要方式。而正由于此,“豆腐渣”工程成为近日中国的一个流行语,“豆腐渣”由何而来?此“腐”与彼“腐”是何关系?由于腐败分子的高额提成,公平竞争成为一种表演,工程质量、百姓安危、国计民生从此堪忧,而人类文明史上也多了一些令人发指的奇迹。一次火灾居然可以把一座钢筋水泥的高楼烧塌,把20名消防官兵砸死,这难道与腐败无关?孔子曰:“政者,正也。”部分官员的腐败导致了政府信誉的削减;后门洞开,也就否定了大门口标示的“公平竞争”规则,在此情境中,人们无须张扬其独立、进取精神与责任意识,而只须、必须去阿谀奉迎、巴结权贵,或静静地靠在父辈厚实的肩膀上安眠。面对腐败的严酷现实,人们不能不“怀疑自己的道德观念,怀疑学校的品德教育,怀疑正确的人生道路”[1],社会公正、进取精神、责任意识因此也就难以扎根。
2、道德标榜与拒斥道德
诚实、讲真话、不欺瞒,是世界各国的美德,也是中国人普遍推崇的品质。然而,中国人却在国际、国内面临着诚信危机。中国人一直在说谎,其主流话语的第一句就是谎言——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天之大德曰生”,每一生物体都有其自在的维持自己生存的本能,人自然也不能例外,而他是否可能依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维护生命,在其本性中是否可能蕴含着这种旨在否定自身存在的本能?回答自然是否定的。但国人却如此说了千年,并且还在言说着,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在中国社会中形成了标榜利他才能得利或才能获得更多、更大利益的机制、话语环境。社会中高扬着牺牲、利他、崇高、英雄的高大完美,而对于个人的不完美、残缺、私心杂念缺少宽容;这种语境从根本上威逼着人们去附议、响应,而把真实的想法隐藏、埋葬或烧光。真实的人们在行动时能达到完美的高度吗?于是响应归响应,口号归口号,在一个公平规则并未确立的国度,“崇高”的谎言铺天盖地而来,最为可怕的是,谎言积攒了千年似乎也成了真理,习以为常的人们大多放弃了思考的权利。
当代社会话语空间由封闭、专制走向开放、自由,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对社会中的道德谎言是一种有力冲击。于是,被长期压抑的人们在新环境中放开喉咙,开始撒野,但他们又“校枉过正”,在道德的领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很多人对道德、理想、崇高不屑一顾,“自由”地开展金钱、权力的角逐,在话语中“自由”地表现其欲望、私心。这样的生活是否就是最真实的?是否就是自由的?为帝王之私心服务的牺牲固然不值得提倡,但“人是应该有道德的”、“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这些也是不应否定的;每个人都可以也应当追求美好生活,但仅有金钱物质的生活真的就是理想吗?
3、人际冷漠,社会责任感缺乏
中国人爱家,重视亲情;然而,在中国,家庭成为一种有围墙的城堡,严格地把“自己人”与“外人”分开。在家里,人们亲密无间;在家外,面对外人、陌生人,他们却冷眼旁观。当然,我国并不是没有见义勇为者,如前日中央台推出了12位“百姓英雄”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然而,我国也经常会有令人痛心疾首的见死不救,《好汉歌》的风行正说明社会中侠义的缺乏,说明人与人的隔膜相当严重,人际的和谐、友爱远未建立。
另一方面,人们在关注自己的小日子的同时,对社会公共事务缺少足够的热情,社会责任感缺乏。公共事务与一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关系,而公共问题的解决要求每一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自小农社会流传下来的“不出头”、“搭便车”的保守心理,使得公共生活无人组织,无人负责,社会生活如一盘散沙,而一些本不该成为问题的事情(如乱倒垃圾等)也成了让人们头疼的难题。对他人的冷漠、对“众人之事”的不用心,可看作国人性格中的两大顽症;而提出问题并不是为了对某人的人格进行审判,我们必须探讨其后的根源。根源在哪里?笔者认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法律建设滞后、公民权利得不到有力的保障最起码可看作根源之一。在“枪打出头鸟”、“出力不讨好”的制度环境中,人们的勇气就消磨、牺牲了。
4、消费至上,纵情娱乐
市场经济时代,商业文化如日中天。商业文化是把人们看作潜在的消费者来塑造的,而这种塑造作用依据大众传媒、网络的力量变得非常强大。人们以富为美,爱钱,向往挣大钱,过有钱人的生活,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有钱。这种为消费而消费、以消费来印证人生价值的取向主导了很大一批人的生活。“做个有钱人”或者“嫁个有钱人”已成为很多人的人生信仰与支柱,不敢想象,在抽掉这一追求之后,他们将如何生活下去。然而,盲目地以占有比别人更多的物质为目标的生活,太过喧闹、紧张,虽忙碌而不充实,虽满面油光但不深刻。
此外,当前消遣、娱乐已成为生活中的一大部分。人们沉迷于麻将、扑克、歌舞,或者其他的休闲、刺激方式,内容可谓多彩,但就其实质而言,在简单的驳杂之下是真实的肤浅与单调。闲暇的扩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而现实的人们拒绝高雅,追求粗俗;拒绝思考,选择从众——这种闲暇并未发挥促进自由发展的功能,不仅未能使其生活得到提升,反而使人生进入一种麻痹、麻木的状态。
(二)学校教育不良风气两种
1、升学主导下的美德教育形式化,德育要求虚化
当前,学校教育是围绕知识教学、考试而组织的。尽管由于“德育首位”、加强德育的指示与政策、改善德育的研究群体呼吁及“世风日下”的大众指责的合力作用,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德智体全面发展”有所体现,素质教育得到话语层面的积极响应,但在教育工作实际及评价过程中,智育(知识传授)无疑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有人这样描述当前教育:
就目前来看,知识教学等于智育,智育等于素质,“一好”等于“三好”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有这样一幅漫画:在公园的一条长椅上平躺着一个叫智育的人,他占据了整条长椅,旁边站着德育和体育。德育躬下身请智育让一个位子,但智育却一动也不动,体育只好在旁边干瞪眼。漫画中讽刺的现象是十分普通的。我当了7年多的毕业班班主任,就常为此遇到种种尴尬。我市为落实教育机会均等,多年前就取消了小学升学考试,实行就近入学。能择优的重点中学仅市外国语学校一所。择优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是最近两年来的三好生,再由学校推荐参加考试,于是社会上把每年有几个学生考入市外作为评价全市各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指标。事实上,成绩好的学生未必是三好生。怎么办?为了学校的声誉,如果在选拔考试中分数很高但不是三好生的,学校马上让他“火线入党”,补上三好生奖状。这样一来,三好不就等于一好了吗?这些学生无视教师与同学,无视校纪与班规,你又能拿他怎么办,教师的威信何在?德育、体育的地位何在?学校间的不正当竞争,让我班一个评三好时无人投票的奥数精英获得了5份重点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让那些真正的三好生望尘莫及。于是对北大学生给黑熊眼上泼硫酸的事就不难理解了。如果要让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我们的社会必须端正人才观,我们的各级政府和学校领导必须转变功利主义的思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否则我们将会生产出危害性极大的危险品。
在“只有分数是真的”的学校中,认真开展的德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真正的表演、作秀,美德成为课堂讲解、记诵内容,成为领导视察时的欢迎仪式,成为办展览、搞竞赛、贴红花。搞形式的学校并不是不知道美德培养要靠全面、持续影响与文化熏染,但德育还是无可奈何地被形式化了,被架空了,这是值得深思的。
2、教育信仰缺失与教育的功利实践
《爱的教育》自其译入以来一直为人们所推重,人们认为,教育是爱的事业。爱的源点是教师,教师有爱吗?有多少爱?或者什么是教师的爱?我认为师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对每一个学生成长的关心,关心成绩好的、乖巧伶俐的孩子不能算是师爱,只有当你真正地无条件地理解、帮助那些最需要关心的孩子时,你才是真正地在爱。这种爱,源于信仰,即对事业的坚定与忠诚。古代私塾的先生大多没有信仰,教书是他们科举无望之后不得己而为之业;这种普遍的教育现实,与理想化的儒家教育是异质的,也是在历史上被大儒深恶痛疾的。当代教师对教育有无信仰?他们从教,是否有其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教师把教育作为职业,谋生手段,从而必然希望保住这一手段,更好地实现这一手段对生活的贡献与产出。在现实中,顺应领导、适合家长能让你保住饭碗;教学能力优秀、学生成绩优异能让你吃得更好。这是事实。在商品社会中的、作为消费者的教师怎么会不为所动?于是,在教育中,学生的整体人格、精神、美德发展不被重视,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智力、学习态度、是否可教、能否为教师争光。在教师眼里,六十多名学生被分成优、良、中、差,分成好与坏。学生的真实情感与复杂需要被忽视与否定,而且,往往是那些最需要关心的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关爱与帮助。在学校里,孩子们承受着教师所进行的分类、所贴的标签,摸索着如何得到教师的表扬、关注,或者如何把教师的关注独占,于是有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了同学之间的防范、攻击。
(三)家庭不良风气三种
1、安于现状、追求享受的家长,能否担当美德示范?
孩子的降生,使两个潇洒的青年增加了“家长”这一角色。教育学者往往在其研究中有意无意地忽略“家长”角色的后发性,而有意无意地把家长角色放大而为身为家长者的人生全部,要求他/她为了子女放弃这些,坚持那些,但现实情况是身为家长者在成为家长以前只是一个普通人,有了他的职业、爱好及生活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对于其人生有着更全面、深刻的价值。大量家长,尤其是城市中的、工作稳定的家长,没有谋生压力,而在其工作中也无多大才能施展空间,只是在“一张报纸一杯茶”,混着日子,生活的大量时间沉迷于柴米油盐,沉迷于扑克麻将,沉迷于飞短流长。这些并不可能因为子女的存在而根本改变,很少有人为了孩子而旧貌换新颜,振奋起来。学生能否在庸碌的小市民生活中发现远大理想,能否在安逸享受中学会严肃地对待人生呢?有人说,当代中国社会中,最累的是学生,但大量学生劳累地学习正是为了以后可以休息。然而,工作真的是为了休息吗?
2、家庭教育中的明哲保身与功利取向
由于法律缺位,个体权利的不发达、无保障,中国人的生存环境可以说是比较严酷的。个体要在人与人的复杂竞争中保全与发展,就必须有发达的人生智慧,如“不为最先”,忍让宽容,躲避可能的灾难,争取更多的生存资源,在其避难时如乌龟,在其钻营时如狐狸。家长作为生活中的长者,炼就了厚实的龟壳,也发展了较完备的技巧,并以此来教导、帮助子女。一是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如有钱、有权;二是告诉孩子一些生存策略,“别人打架的时候,一定要躲开,免得拳头落到你身上”。这种从人生理想到人生策略的全方位呵护、引导,固然是出于子女的爱护,但强调保守、稳妥的人生方式是否是唯一可取的?或者是否就是最有价值的,最值得过的?
3、升学期望与全人关怀的缺失
在国人的功利追求中,读书,通过考试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在阶级地位开放的中国社会中,中举(读大学)是社会成员提高、维护其社会地位的核心、合法途径。当代,读书与做官之间已不能划等号,读大学所附带的效益降低,但由于其从发展需要转变为生存需要,民众的高等教育期望提高。高考虽然已不是独木桥,但竞争仍被人们理解的很严酷。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是好好读书,考好大学,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不管,衣服不用洗,家务不用做(小学扫除时家长前去帮忙,大学生则在假期把脏衣服带回家)。至于子女要吃好的,穿好的,一概给以满足。父母成了勤务兵,任劳任怨,但是否就得到孩子的理解与尊重呢?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的生活沉入读书-考大学的轨道之中,自己无主动设计,同时,什么都不会做,什么活动也不参加,其社会交往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对人生的责任意识也无从产生。
二、学生德行问题及对策
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的熏陶渐染,一方面通过其在宏观社会生活中的存在,对处身其中的年轻人的理想、勤奋、纯洁心灵造成侵蚀、损害、消解;另一方面,又通过其在家庭、学校中的具体表现,作用于学生的人格,如家庭中家长的腐败、钻营、冷漠、粗俗、平庸以及在子女教育中的追求功利、重智轻德、专制作风;学校中的分数本位、德育形式化、以管代育等。此外,家庭与学校生活运作规则的不健全,如重规范轻指导、重他律轻自律、重竞争轻合作等,与产生不良社会风气的社会环境相似,因而也促进了年轻一代对成人行为方式的模仿。
由于以上三点,当前青少年德行问题与社会不良风气呈现较大的相似性。引起研究者关注、教师和家长惊呼、社会各界不满的青少年品德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点:
1、虚伪、两面三刀,不坦诚。教师、家长反映最多的是学生不诚实,当面说得很好听,背后又做得不像话。上德育课,学生说应该爱护花草树木,折花是不对的,而在公园里,他们可能放肆地折花,别人说也不听。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是相当成人化的,与成人社会中的两面派无本质区别。这一方面是由于受成人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育中存在要求服从、否定个人自由表达的严格规训语境的威逼的负面效果。
2、自我中心,人际冷漠,无关爱、助人、合作意识。这一点可说是大多数独生子女、“小皇帝”的通病,。在生活中,学生想到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享受,而无视他人合理需要以及自身行为对别人权益的侵害,更不用说主动为他人分忧,帮助别人做什么事情。“小皇帝”的成长历程使他们头脑中未形成较发达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意识,即个人在家庭、学校、社区中应扮演角色、承担责任的意识。另一方面,由于升学考试强调的是个人奋斗、超过与压倒同学,学生在合作方面有欠缺,他们往往不能有效分工,各负其责,遵守规则。
3、生活麻木,无进取、责任意识。由于长期以来生活轨道由家长、教师包办,也由于身边家长、教师的浑浑噩噩的榜样,更由于现实教育中对学生自由发表看法的压抑,很多学生形成了“无所谓”、“一切随缘”的态度。这种宿命与麻木心态使得他们可以容忍很多事情,不愿坚决地反对什么,或者认同什么。“无所谓”标志着个体对自我规划权利的放弃,对人生的不负责任,这种过分的成熟让人感到可怕。
4、秩序意识淡漠,缺乏自主约束。自我规划、自我控制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构成,而现实教育在片面强调对学生进行行为塑造、管理、约束的同时忽视了对个人自主的秩序、纪律意识的培养。中小学姑且不论,置身大学校园,笔者感触良多的就是自习室里的手机声、寝室楼的午夜放歌、餐厅里的插队,于是有人怒骂:“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
5、浪费财富,追求高消费。学校食堂的食物浪费现象几年前多有报道,这几年人们已习以为常,不再大惊小怪了,但每天我们还是看到清洁工挑着两桶剩饭晃悠悠地下楼,让我们不能停止思考。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学生中的高消费、品牌攀比现象。一位老师讲,“看现在的学生穿的是什么,全是李宁,阿迪,我都买不起。”最可怕的是为攀比而消费的普遍心理。青少年急于证明自己的购买力,证明“我可不比别人差”,而很少认真考虑消费的意义以及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
总体说来,青少年中较具普遍性的问题是受到社会风气塑造的。要切实加强青少年美德培养,必须深入研究社会风气,在社会宏观系统与家庭、学校的微观系统中,谋求社会风气改善,为美德生成提供优质土壤。在此,笔者拟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法律规范,抓好党风廉政,发展社会经济,负起政府的道德责任。
在社会风气、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过程中,领导者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与工作方法,政府官员的道德操守、执政方略在其中发挥着特别重大的作用。这是由政治在社会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示范性地位所决定的,孔子的“为政以德”与当代中国政府施政纲领中的“以德治国”均据此立论,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的道德责任是什么?笔者以为,作为全体公民利益代表者的共产党与人民政府,应该努力把握公民生活的根本需要与现实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如此才真正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负起了政府的道德责任。
首先,完善法律制度,落实法治。法治是民主制度的根本保障,依据平等、自由、正义、人道原则所订立的宪法与各级法规从宏观与微观的层面确定了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确定了社会竞争的基本规则,从而确定了民主生活的基本状貌。由人治传统中的依从君主个人意愿的不确定到法治社会中的依据正义法律的确定性,这是民主制度的一种根本性的进步。而社会生活规则的确立,可以说是从根本上保障了公民个人的自主追求与才智施展,有利于公民勤奋、进取、责任、纪律、诚实等美好品质的形成。
第二,抓好党风廉政,完善行政道德。这是我国、我党一直都在抓的工作,但痼疾犹在、久不见轻的现实,要求我们在传统的理论宣讲、榜样引导、批评与自我批评之外另寻新路。笔者以为,民主监督制度的完善、官员聘任、奖惩制度的健全与严格执法,应该被看作一种值得一试的反腐道路。既然陋规、腐败是由传统专制、人治、信息流通渠道不畅、社会正义规则无力条件下流传下来的,我们今天必须努力使现实的社会条件与以往相区别,通过现实力量的规约与“批判”来担当“批判的武器”未能充分担当的使命。
第三,发展社会经济,充实国民生活。发展经济是最大的政治,经济发展得好,国民进取创业;经济运转不良,国民颓废落魄。 “仓廪实而知礼节”,离开经济发展这一基础,一切道德都是奢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是积极的、可喜的;然而由于我们是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大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经济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如原朱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提到的“解决农民吃饭难”的问题,如城市中的下岗问题。这些都要求政府进行综合考虑,大力推进生产,同时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维护、保障每一公民的基本生存权益。
(二)转变教育者观念,建构学校、家庭民主生活方式,促进美德成长。
“教育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这里我指的是教师、家长这些最基本的教育者。“转变观念”,笔者意指教师、家长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期望与既有人生观念,从而提供年轻一代更好的引导、影响。从教育期望角度,主要有两大基点:其一,教育目标要由“升学”转为“成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读大学,对于绝大多数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而大学文凭也将由于其在年轻人群中的普及从就职的重要砝码变为就职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就职者要进行的是包括品德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的较量。教育者,尤其是家长,必须认识到,“独木桥”其实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金光大道,而在这条大道上,你越是完整地像一个人,就越能脱颖而出。其二,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全人培养”。使年轻一代成为“完整的一代”的教育,不应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虫”教育,不应是关在笼子里、靠在大树下的寄生的教育,不应是“小子天下第一”、唯我独尊的“小皇帝”的教育,而应是一种真正的“全人”教育。在这种教育里,年轻一代生机勃勃,活力四射,在自主的、愉快的、丰富的活动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学会进取,学会负责。
从人生观念角度,作为成人的教师、家长应从强调自我保全的、追求安逸享受的生活状态中走出来,反思“人生究竟应该如何度过”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观念。这一点似乎并无新意。“教师、家长的生活观念是对年轻一代的有力示范,所以教师、家长应当、必须使自己完善起来,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很多研究者都如此言说着,但言说中有一个根本的错误使这个“真理”不能被愉快地接受,这就是言说中的“德育中心主义”倾向。每个人都应该是主动积极的、开拓进取的、兴趣广泛的、乐观充实的,而不应该是被动消极的、因循保守的、空虚麻木的、忧郁沉闷的;这些是人生的内在规定,而不是由教育者身份强加的限制。当研究者一味地、直截地把身为教师、家长者置于教育者、榜样的位置,而不是启发其作为人的主动追求时,他就犯了一个错误,这种错误使理论不能打动人,因为理论只有深刻才能打动人。这种错误使整个言说与研究事倍功半。
与社会领域中正义制度的确立相一致,笔者主张在学校、家庭中贯彻民主生活方式。杜威指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府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2]民主的原则要求得到在生活中的实践,否则,民主社会将不可能实现。因而,在家庭中,家长应学会与子女开展平等基础上的共同生活,以民主的、合作的而不是专制的、溺爱的方式建构家庭文化氛围,引导孩子学会自立、自主、负责、尊重。在学校里,校长、教师应该提供宽容的话语环境,允许学生自由地表达思想、情感,支持学生的自治,开展民主的班级、学校管理,使学生在自主中学会自主,在负责中学会负责,使“关于道德的观念”切实变为学生的经验,变为学生的道德观念。当然,在家庭与学校的民主生活中,家长与教师对青少年的价值澄清与引导,是不应放弃而应落实与加强的,教育者应担当生活中的顾问,活动中的同伴,讨论中的对话者与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道德自律,和受教育者一道建构积极、健康、充实的民主生活。
附录: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变迁相关资料索引
刘长海
本索引依据系统论所提示的如下观点进行:
1、价值观念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一子系统的性质与社会系统的整体状况相联;尤其作为意识形态来讲,这一子系统在根本上受制于社会地理、经济、政治情况。另一方面,价值观念的发展状况对于社会整体的发展有相当影响。
2、人类社会本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价值观念构成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系统;社会转型是在现实的社会物质条件下进行的,当代的价值变迁是在传统价值观念及国民性基础上发生的,必须考察传统社会中的价值观念与国民性及对之起决定作用的经济、政治因素;
3、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变迁是有其主客观因素的,一方面有客观的经济发展与全球化浪潮,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转型是由中国政府代表的中国人民自觉启动的系统自主变革工程,我国的价值观念变迁也包含着很大的自主规划性。
4、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转型对于价值观念领域的变迁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力量,而转型意味着对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进行调整,处于不同地位的人有不同的反应,人们依据现有的权力资源或凭借惯性,对转型的历史进程发挥着推动或阻碍的作用,由此决定了社会转型的曲折性,以及价值观念变迁的复杂性。
5、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复杂性,而不是沿着人们的规划一步一步前进的,社会转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现象、新问题,信用消费、股市、单亲家庭、独生子女互联网等。这些都对价值观念的变迁产生着影响。
本索引主要包括两个大方面的内容:一是传统中国人思想与行为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二是转型在中国的进展与价值观念领域产生的变化及原因。这些方面的资料汗牛充栋,笔者只是选择了其中较精要的、有代表性的作品,而无力提供全面的索引。
(一)中国人研究:国民性的弱点与成因
鲁迅著:《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一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朝代,一是想做奴隶而得的时代,青年要创造新时代;对国民性的弱点进行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揭露,塑造了“精神胜利法”的典型形象——阿Q、封建教育体制培养出的无德无行无能无用的孔乙己、《明天》、《风波》里普通民众同情心的缺乏、对社会事务的无知与对权力的恐惧,《在酒楼上》知识分子的颓废与退化。]
[美]明恩溥著:《中国人的素质》,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中国观,呈现了中国人的重面子、重礼节、拐弯摸角、自以为是、互相猜疑、缺乏同情、言而无信、缺少慈善、缺乏公共精神、节省、勤劳、知足常乐、浪费时间、头脑僵化、麻木不仁、因循守旧、漠视舒适方便等特点。]
林语堂著,易坤译:《中国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着重分析了中国人的几种典型性格特征,如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猾、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因循守旧;并进行成因——家庭制度的牢固与个人权利的无保障;政治气候决定人们的性格而不是相反。]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把中国文化喻作酱缸,指出其进步的缓慢,呼吁人们痛起砸酱缸,柏杨对中国文化的批评引起了青年反思传统文化的热潮;]
龙应台著:《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时事出版社;[在中国敢说话成为美德,人们习惯于采取不惹事、不生气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权益受损;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敢于闹事,要求政府勇于负责;批判了现实教育对学生的驯化,中国大学生的幼稚;]
徐志耕著:《南京大屠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国民的懦弱与胆怯与力量分散,对悲剧形成的影响。]
罗素著,秦悦译:《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初等教育不易于普及,成为实行民主的障碍;中国更长于维持稳定而不是进步和变革;中国必须自救;]
罗素著,王正平译:《中国人的性格》,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版;[老庄哲学教导中国人的冷静与高雅,孔子培养人的举止风度和良好礼貌;中国人对中国问题的无动于衷与麻木不仁;中国人的从众;]
袁银传著:《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孕育的小农价值观以及小农意识与君主专制的关系,小农意识对现代化的阻碍;]
崔文华著:《权力的祭坛》,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把中国社会中的权力结构定义为权力私有制,把国人分为君、臣、民,分析了专制政体对中国社会的统治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官僚体制的弊病,分析了政府成为官府不为人民负责的传统及其成因;君主专制对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扼杀,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剥夺;]
刘泽华、汪茂和、王兰仲著:《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专制权力对人身的支配、对土地的支配、对社会利益分配的决定、对工商业、城市发展的限制、对文化的统治,以及由专制决定的社会周期性动荡;]
金观涛、刘青峰著:《兴盛与危机》1983年[依据系统论分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指出了超稳定系统的静态与停滞的内在原因;]
帕金森:《帕金森定律》,三联书店,1982年版;[官僚政治中冗员必然越来越多,而人的能力必然越来越低,官僚政治必然导致低效;]
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分析官僚政治与小农经济的相互关系,官僚政治与科举制度的关系等;]
刘永佶著:《中国官文化批判》,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分析中国官本位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官本位文化对民主的阻碍作用;]
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版;[以历史学家的深厚历史知识积累创作的文学性读物,全方面地展现了专制时代国人的存在方式及各方面的问题;]
(二)中国社会转型的方向与进展状况
郭力安、祖阔主编:《中国读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蔡启超、孙中山、鲁迅、马寅初、李大钊、陈独秀、陈天华、邹荣、冯雪峰、闻一多等的传世之作,对中国现代化的设想,对国民性的批评,要求国民的牺牲精神、团体意识、沉着、勇猛、自主、进步、实干精神等。]
何宗思编著:《中国人格病态批判》,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传统社会中的专制主义导致国民性格中的主奴意识;当代呼唤以平等为核心的公民精神,中国的公民要做大写的人]
杜威著:《五大演讲》,选自沈益洪编:《杜威谈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杜威对传统道德与新道德的分析,提出新道德包含的人的判断能力,人的道德观念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的价值观反思是有启发的。]
黄建中著:《比较伦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提出道德发展的阶段:由习俗道德到反省道德]
陶东明,陈明明著:《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政治参与是衡量民主程度的标志;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发展,但从其参与方式、类型主要是公民在政治决策过程中的发言权与地位来看还远远不够]
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人的自我实现的前景,自我实现曾经极大激励了八十年代大学生的社会参与热情,并且自我实现已或显或隐地进入青少年的价值观系统;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关于低等需要满足对于高等需要出现的必要性价值,对于理解国民性有重大启发。]
钱宏、李志强著:《参与——现代人的追求》,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呼吁青年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参与的必要条件及自创良机的基本原则;参与者要打破家庭学校与单位对自我创造性的束缚。]
杜时忠著:《德育十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本书强调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强调厘定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界限,直面全球化、环境恶化等重大主题;努力深入探求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寻求克服功利主义的路径,表明了作者谋求学术独立以及以独立姿态进行对真理的追求的学术方向;这种研究在当前中国是有代表性的。]
何博传著:《山坳上的中国——问题、困境、痛苦的选择》,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转型期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政府与国民心理的保守愚昧落后与无知;教育中存在浪费,学生的稳重保守与知识分子的功利而非真理追求。]
尚晓原著:《中国国民的自我抑制型人格——商品经济中的市民心态剖析》,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转型期市民心态的保守性、忍耐与重实际,而公共道德素养缺乏,政治参与意识不强,民族性格有待发展。]
梁晓声著:《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政治在社会中的力量过大,资产者、买办者与中产阶层大量依靠官员的意志与帮助;解决社会问题靠思想的说教是不行的,根本途径在于真的从根本上着眼着手解决它们。]
梁晓声著:《93’断想——谁是丑陋的中国人?》,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知识分子要敢于做乌鸦;中国人的缺点是不良环境的教养结果;中国社会中公仆成为主人,一级怕一级的现象较普遍;知识分子无谓地争论;]
斯超选编:《神圣忧思——当代中国新潮启示录》,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伦理相对主义,人们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质疑与否定及人们思想上的困惑;中国社会中的人才流动激活了国民的头脑,但人才自由流通的机制还不健全;用人体制的官僚主义倾向导致人才外流;独生子女的四二一综合症与望子成龙的应试教育并存。]
常作印:《泪洒中国教育》,凯迪网络;[批判了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文字游戏、教育研究者的不务实际,而教育领域中的这些现象可看作中国知识分子存在状态的个案;而这又有着复杂的现实原因,如知识分子的非独立性,学术评价体制的缺陷等;]
香港公民教育课程纲要、圣公会李福庆中学公民教育科工作计划书98-99,网络;[从中可看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新事物,如单亲家庭、毒品、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环保,金钱教育]
王寒松著:《当代文化冲突与青年文化思潮》,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该博士论文较全面地展示了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前期青年文化思潮的发展状况,反映了青年文化思潮与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关系,提出了如何引导青年文化的健康发展的问题;]
张俊芳等编著:《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规律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在描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对社会文化心态影响的基础上,从系统论角度提出了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演变规律-有序重组规律,涨落突变规律,模糊相变规律,方向转移规律等,对于把握价值观念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推动其发展有重大启发意义;本书也因此而优于其他同类研究。]
单光鼐,陆建华主编:《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从教育、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参与等方面对转型期青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本阶段青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观念发展与行为滞后的矛盾、参与的随机性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编著:《聚集新生代:第一代未成年人现状调查报告》,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全面介绍了北京市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指出青少年思想的积极向上、崇尚创新与注重自我发展等特点,也提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引导消费观、恋爱观,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重大教育课题。]
注:[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德育建设等方面的资料,李红梅同学已进行了详细梳理,在此不再列出。
[2]《道德与文明》《青年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中关于这些方面的论文较多,笔者暂不对之进行索引。
索引之后的思考: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专制政体向民主政体发展的转型期,转型构成了我们思考中国社会一切问题(包括教育问题)的基本背景。关于社会转型,笔者有以下基本立场:
·社会转型是社会系统的一种特殊的发展形式,是社会的组织运作方式由较低级形态发展到较高级形态的过程。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新要素不断产生并壮大,既有的要素间的结构关系(包括阶层分布、生产方式等)发生重大、根本性调整;除旧布新、辞旧迎新是关于社会转型的直观而简化的说法,新与旧的更替,必然要经过长期、曲折的认识与实践过程。
·因而,转型期实质上成为由过去到未来的过渡期,转型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充满了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冲撞、磨擦。国民人生观、价值观受其决定,因之表现为先进与落后并陈、开放与保守共在的多元状态。
一、         过去:传统中国与传统国民
实践是思想的源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即首先是农业经济,其二是小农经济。农业生产(主要是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乃至整个生活对自然的节气、天气等有深刻的依赖性,这种依赖主要表现在“看老天脸色吃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对活动过程及结果的无把握性。生产技术、劳动工具的落后与自然条件的恶劣,导致传统中国的农业经济停留在小农的分散经营状态,每一农户是一个独立经营、独立结算单位,必然要考虑家庭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进行生计的谋算。在家庭内部,表现在勤劳、踏实、能吃苦;收支由家长统管,积蓄钱财,增买田地、扩大产业;上下和睦,团结协作,减少内耗;繁衍子孙,壮大家庭力量,保持财产不外流。在家庭与外界的关系上,表现为交友的慎重,尽量选择那些友善的、有权有钱的做朋友或亲戚,避开那些凶暴不良的、穷困潦倒的;在日常与大家族成员、乡邻保持友好、和谐,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帮助,但不给予完全信任,也尽量不涉及他人的麻烦事,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以免受到不太好的牵连。这里集中体现了小农生产者的自私性与保守性,决定了小农社会中人与人联系的松散性(家庭之外的不团结、无组织、无纪律)。
在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成员被划分入不同的等级,各种社会地位构成多级的阶梯,政治体制长期沿续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专制制度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其典型表现是“一言堂”、“上头说了算”、“老爷说的就是王法”。在专制条件下,不存在有力的权力制衡机构,也不存在具有普遍权威的规则系统。做官于是成为中国社会中的一种拥有特殊优越性的职业。官为长,为父,为老爷,他们拥有对属下百姓的生杀予夺的权力以及人际冲突中的绝对优势。由于国民自发组织的松散与明哲保身的处世方式,国民倾向于尽可能地容忍官员的胡作非为,安分、老实、顺从;“枪打出头鸟”,尽可能不出众,不犯错,终其一生不愿与官府发生关系,“民不与官斗”。在另一方面,百姓又艳羡官员的排场、权贵,渴望有机会与官家建立友情、联姻,或者通过有效途径在自己家里培养出一两个做官人(如科举制度下民间对“中举”的向往)。百姓对待官府的这种既怕官又想当官的心态与不同级别的官员对待上级的态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下级官员在上级面前老实、肯干,察言观色,努力做到既不错过升迁机会也不惹上可能降职处分的麻烦,“不倒翁”成为官员的偶像。
在文化观念领域,中国社会形成了它完整的“好人”形象与善恶标准,如乐善好施、大度、体谅等。从众的中国人在社会公共领域(人与人交往)时也表现出对这种好人的期盼、赞颂,也会做出一些符合道德标准的承诺。然而,乐善好施等只是国人对他人的期望,即希望自己能从他人的善行中得到好处;真正成为国人生活榜样的往往是发财有道、持家有方的成功人士(不管这种成功是否符合善的标准),而这种对成功人士的欣赏只是在一个亲近的小圈子里才有所表达的,或者说,基本上是落实于生活的谋划过程之中而较少诉诸话语表达的。于是,中国舆论中出现了道德观念的一元化局面;而“当面不讲”不等于完全没有异端思想,“当面不讲”与“背后乱讲”、“人前一套”与“人后一套”、“说一套”与“做一套”是相对应的。有的行为可能在公共聚会上被誉为神圣,而在私下讨论中又被视为愚蠢。总之,中国社会中,话语与行为是两码事,说归说,做归做,说的冠冕堂皇,而做得就不那么仁义道德了。
概要而言,传统国人的生活是一种依附性的生活,所谓依附,首先表明个体无完全的独立性,其二又意味着个体有一定的独立性与特殊的自我利益,个体自我利益的实现要通过一种与外在力量妥协、借助外在力量的方式来达到。依附生活本身的矛盾导致国人生活与观念中的诸多对立统一:一方面是顺从自然、依赖自然,另一方面又顺应自然,发扬勤奋、机巧,争取更大收益;一方面是为人和气,不得罪人,另一方面是各自为政,暗中使劲,人情淡薄;一方面是从众、随大溜,另一方面是务实,功利为先;一方面是敬畏官长,循规蹈矩,不出头,不作乱,另一方面是在有限范围内谋求政治、经济优势地位及不守规矩的资格;一方面是期盼好人多、清官主政,另一方面是为了自家、自身利益不顾礼法,甘当恶人。总之,几千年传统中国社会长成的国民,因依附而保守,因保守而无知、蒙昧,几千年传统国民的基本品格是依附的而不是独立的,保守的而不是开放的,蒙昧的而不是自觉的。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二、未来:现代社会与现代公民
当代我国的社会转型是一场在新的国际背景和秩序中自觉启动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起点、以社会经济生活的现代科学化、社会政治生活的现代民主化法制化和社会文化生活的现代文明化多样化为基本目标模式或总体价值目标的现代化运动。科技、市场、民主、法治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在不断走近的未来社会中,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大行其道,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成为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人与人社会交往的范围扩大,建立全社会普遍的分工、协作关系;经济体制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权威垄断走向市场多元化规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个人从家庭、公社、单位中解放出来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活动主体与利益主体,法律作为普遍规则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发挥全面规范与调节作用。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公民作为平等主体的身份得到《宪法》与其他法律的确认与保护,健全的民主选举、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力规范政府行为,使政府在事实层面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者、代理人。文化、消费生活呈多元发展态势,公民在观念与生活选择上持尊重选择、宽容、理解态度,公民在不触犯《宪法》与法律的空间内自由选择,创造多彩的幸福生活。
科技、市场、民主、法治彻底改变了我国国民的生活处境,同时,也就在根本上改变了国民的存在方式。“人就是人的世界,国家,社会。”身处知识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中的现代国民,不再是局限于一家一乡“一亩三分地”的依附于群体、他人、遵从权威、上级的传统宗法成员,而是掌握现代科技、全面投身广阔社会公共生活的、平等、独立的活动主体。他享有受法律保护的个人自由与基本权利,拥有与社会中其他成员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同时,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主人也平等地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这种人,走出了宗法的阴影,步入了广阔的公共领域;摆脱了对权威的依赖,而实现了个体的独立;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民。现代公民是独立的而非依附的,开放的而非保守的,自觉的而非蒙昧的——独立、开放、自觉成为在未来社会中推动我国科技、文化、经济、政治不断走向进步的内在动力。
三、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当代国民观念状况
“在路上”是对转型期社会发展的一种恰当描绘。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过去走向未来的变迁过程之中,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变迁积极展开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中广泛存在着“旧”的阴影与“新”的雏形。
就产业结构而言,国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先进技术等方法,逐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与日俱增,城市、城镇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包含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上升。但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约大多数,而自给自足、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仍占相当比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动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带来了社会产品的丰富,初步表明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所蕴含的本质上的优越性与先进性,然而,由于政企职能关系混乱、经济法规建设不健全等因素,非法经营、不公平竞争现象比较普遍,高效、有序的市场经济体制还须假以时日。民主、法治已列为政治制度建设的基本纲领,民主选举、监督机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法制日趋完备、合理并与际接轨,但在民主初创阶段,传统官本位文化与官僚体制的影响仍相当大,新体制仍有很多漏洞,民主理念与现实做法之间距离较大,政府暗箱操作、腐败情况较严重,公民参政、监督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成为空话。文化领域呈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多元共存,社会生活呈多样化发展,狭隘政治文化一统局面得到扭转,但政府坚持以奉献、爱国为主要内容的一元价值导向,政府对文化的管理与引导仍是强大的,政府与社会各界对于能否开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博弈有不同看法,怀疑的态度基本上占主流。
在变化了的生活中,我们形成变化了的观念:新的观念产生,在过去被压抑了的声音得到了表达,旧的观念受到了质疑,在过去被某种力量强化的话语开始接受理性的审视。通观二十年来国民观念的变化,最根本的是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主体意识的发展,传统所理解的为了集体与国家、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我利益以至个人生命的崇高、神圣的人生不再得到盲目的信任,并且也失去了在大众舆论、宣讲中无可置辩的身份;爱自己、“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在社会各界得到较广泛的认同。有调查结果表明,85%的青年认同“一方面努力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国家与集体的利益”的公私兼顾的人生目的观。
追求个人的美好生活,成为社会中占主流的生活观念;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意识呈现出与传统相区别的特征。在经济领域,人们更加关注利益、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自主创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等追求,但创业与竞争的意识并不是全社会范围内的普遍意识,仍有相当一部分成员(主要是在现有的分配结构中处于有利地位者)持有对单位的依附心理,喜欢吃大锅饭,要求国家、单位为个人解决实际问题。在市场竞争领域,由于竞争规则的缺乏,人们于实力的竞争之外,也把相当精力用于“拉关系”,公平竞争的意识尚不成熟。在政治领域,国民关注政府行为,要求政府代表人民利益,想群众所想,能够通过其多方面政策为人民带来福利;要求清官,对政府官员的个人修养仍保持相当关注;然而,由于政治启蒙的不充分,群众的政治意识呈现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注重政府所带来的现实利益,而对民主程序、政府运行机制缺乏全面认识,对民主程序的必要价值不甚明了。在法律意识方面,国民在信任法律、依法维权方面有所觉醒,但大量国民停留在守法、不犯法的传统水平,对于立法的参与一方面缺少畅通途径,一方面也没有主动意识。在道德、生活选择领域,人们有了相对传统较宽容、自由的选择环境,有的成员在时代变迁中选择个性化、多样化的丰富生活(如青年志愿者),而有的成员则把对幸福的追求定位于狭窄的个人欲望与个人中心的生活中,或者把权与钱作为人生的主轴,或者把个人的感受(愉快、苦闷、孤独等)夸大为人生的全部,社会生活因而在总体上呈现驳杂的多元状态。
对转型期国民观念作一综合认识,可以认为,转型期复杂、多元的观念体系中,有先进而有待发达的,有落后而大量残余的,具体表现在:独立性不足与依附性残余;进取性不足与守成性残余;理性不足与蒙昧残余。笔者以为,在转型的今天,国民已开始从整体主义的束缚中走出,进入尊重个人独立性与主体发展的阶段,但这还是相当不充分的。



* 刘长海(1979- ),男,山东东营人,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德育原理专业博士生,E-mail:chliucn@hotmail.com

[1] 黄白兰编著;《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2] John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44. pp102.
【刘长海】关于“伙伴教育”的理论构想
[上传时间:2012-09-09 ][信息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作者:刘长海]
  
摘要:伙伴教育是依据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杜威理想社会观、西方交往理论以及现代汉语中“伙伴”一词的基本语义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构想。伙伴教育的主旨是在教育中建立各相关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使主体逐渐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伙伴;在我国,良好伙伴就是社会主义事业所要求的积极的建设者。伙伴教育有助于改变社会中人对人的隔膜、学校对社会的脱离、劳动异化等局面。在伙伴关系中培养良好伙伴的教育可望从学校教育推广至整个社会生活,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A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Partnership Education
Abstract: Partnership education is a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houghts of Marx, Dewey and current western philosophers as well as the basic sense of the word “Partner”. It aims to build partnership among different subject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hus help the youth grow up as good partners needed by our society. In our country, a good partner can be a positive constructor of socialism. Partnership education is supposed to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such social phenomena, as the indifference among peopl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life, and labor alienation of people. And partnership education is expected to apply not only to school education but also to the whole social life, and serve as a driving pow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Key words: partner; partnership education; partnership; good partner;
一、伙伴教育是什么?
“伙伴”一词,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与它大致同义的英文词“partner”,也是英语中的高频词。据《现代汉语词典》(1985),伙伴“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依据“伙伴”一词在日常话语实践中的用法,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可以用“伙伴”指称一种类型的人,即处于某一共同体之中,并与共同体其他成员拥有共同的目的与价值观,合作进行某种活动的人;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它来表示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即伙伴关系,在这种人与人的关系之中,相关各方有共同的目的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通力合作。
伙伴教育的理念建基于“伙伴”的概念之上。伙伴教育的主旨是在教育中建立各相关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使主体能在伙伴关系中进行教育、生活,成长为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良好伙伴,即成为社会共同目标与价值的分享者、维护者与创造者,成为社会共同事业的积极参与者。
人们对教育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伙伴教育也有其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伙伴教育主张一切生活的过程都是教育的过程,在民族、国家以至全体人类社会生活中均应建立所有相关人的伙伴关系,使人们在共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成为社会的良好伙伴,这里的“人”,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包括儿童也包括家长,包括所有在社会中生活的人。狭义的伙伴教育集中考察学校中有意识地影响年轻一代成长的人类活动,主张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设成为伙伴关系,使年轻一代在这种积极的关系中逐步掌握社会生活所需的科学知识、实践能力,并形成其对于社会共同体价值的分享。人类社会中普遍的伙伴关系的建立、广义的伙伴教育是笔者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前景与应然状态的一种浪漫设想,在现实社会中尚不存在,但狭义的伙伴教育却可能在当代的教育中展开,并发挥其积极的历史作用。
有必要指出的是,教育培养社会生活的良好伙伴,与我国教育目的的法定表述“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是统一的,二者只有描述角度的区别。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所有的社会主义公民认同社会主义理想,并积极开展建设实践,做社会主义的积极的建设者;而在社会主义的积极建设者之间,必然形成各种各样的分工、合作关系,即伙伴关系。教育所要培养的良好伙伴,从其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来讲,必须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并积极地参与到建设过程之中;从其与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其他建设者的关系来看,他们互为伙伴,分工合作,共同进步。“教育培养良好伙伴”的说法,不仅表明了个体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应然关系,而且形象地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在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共生的而不是孤立的,互相支持的而不是各自为政的。笔者认为,这种表达对于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正确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伙伴意味着什么呢?首先,伙伴是同志,同事,同路人。同志表明社会主义公民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与目标;同事表明公民参与并服务于共同的伟大事业;同路人指公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同心同德。其二,伙伴是奉献与享用的伙伴。公民加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发展自觉地统一起来,努力为社会、为同胞提供有益的服务,并且在互助、友爱的建设过程中体验人生的和谐与幸福。其三,伙伴是探索与创造的伙伴。真正的建设者不能不同时是对真理的探索者,社会生活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开创要求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与主体精神,而创造也是在伙伴关系中的创造,公民能够互相激励与促进。其四,伙伴是分工合作而平等的伙伴。合作是伙伴关系的基本含义,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然地存在着公民之间的各种分工与分化,从而形成多样人际关系,如工作单位中的领导与员工,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而分工只是合作的必要形式,并不妨碍平等的伙伴关系的形成,因为伙伴关系的核心在于人们对共同事业、组织的认同与参与,在分工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平等对话的格局,而不应产生任何形式的强加于人。
二、伙伴教育提出的依据何在?
在社会成员之间建立亲密合作的伙伴关系,这种思想首先依据马克思对人类发展前景的设想。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在经过“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的相对独立性”之后,将进入“自由个性”的第三个阶段。在第三个阶段中,人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社会必要劳动的束缚,身心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并且,人类社会变为自由人联合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原有的异化状态下的统治与被统治等关系变为平等的结盟关系。笔者以为,马克思所描述的自由人平等结盟的关系,其实就是伙伴关系: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成员分有着共同的理想与信仰、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合作进行着对科学的探索、对社会的建设、对人生幸福的创造。
杜威的理想社会观以及他对教育的社会地位、社会目的的把握对笔者有重大启发。首先,杜威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真正的民主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群体成员共享着一套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知识体系,有着共同参与的利益追求,并且,一个群体与其他团体的相互作用充分而自由,建立了团体间的利益共享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杜威的理想社会中人的形象,与马克思所设计的自由人联合体中的人的形象,有着相似的内在精神,即社会成员成为共同生活的参与者,彼此建立了密切而真诚的伙伴关系。其二,杜威分析了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的差距,并且指出了学校教育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学校承担着帮助年轻一代做好进入社会生活的准备、成为民主社会所需要的良好公民的责任;学校应建成一种相比现实的成人社会而言更纯净、更广阔、要素适当简化的教育环境,并且,学校成员可以建立和发展打破阶层、种族、性别等界限的自由的交往,达成价值观的共识。杜威所设计的这种学校其实是一种理想社会的缩影,在这种学校里成长起来的公民,将能够不仅适应社会并且创造性地推进社会变革与进化。而杜威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正是相互平等而敞开的伙伴关系。
起于西方哲学的交往理论以及中国教育学界关于交往与教育关系的探讨,为伙伴教育的提出提供了直接的启示。在学理的层面,交往被看作是对平等主体间应然关系状态的描述,研究者认为“交往是主体以语言、符号为媒体,通过对话而进行知识、情感、观念、信息的交流,以形成相互理解与共识的行为” 。不难看出,这种交往关系与我们所理解的伙伴关系有质的同一性。可以说,伙伴教育是交往教育理念的一种大众化表达方式。那么,既然已经有人在探讨交往关系、交往教育,我们为什么还要提伙伴关系、伙伴教育?我们是不是在以某种不道德的方式改头换面地盗用别人的智慧成果呢?我们的自我辩护如下:(1)“交往”一词本来就是汉语中的常用词,在日常话语实践中,“交往”一词只表明“互相来往”,并不具有平等、开放的对话意义,平等对话意义上的“交往”只是在哈贝马斯等人的理论体系中才能成立的范畴,较其日常意义有很大的距离,不容易进入日常使用;而“伙伴”天然地体现着平等、亲切的意义,在日常语言交际中能更好地传达交往理论所要表达的内容。(2)教育学界对交往与教育关系问题的探讨,目前为止主要集中于教育哲学领域,甚至在该领域中,“交往”仍是让人费解的名词,这就造成了一个对研究来讲致命的问题,即研究的效益问题:对“交往”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将一种纯粹的交往关系引入教育实践,并从根本上改变教育实践的存在方式、存在状态,而交往论者的话语风格哲学气味较浓,几乎让教育学的教授、博士望而却步,这种论说能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与教育实践者的对话(也是一种“交往”)、转化为实践者主动积极的教育思路与教育实践,就必然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伙伴教育则不同,它取材于民间,“伙伴”本身就是一种大众化的话语,容易感动教师、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容易在较短时间内达成理论研究者与教师之间的共识、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较好地转化为伙伴教育的实践。学术研究是要服务于现实实践的,以民族的、大众的话语来表达对教育实践的建议,对本土实践的开展,可能更有价值。
三、伙伴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伙伴教育是培养年轻一代成为社会生活的良好伙伴的教育,它一方面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非隔离的关系姿态,一方面表达了个人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参与姿态。由此,我们认为伙伴教育对解决困挠教育的三个问题有重大意义:
1)伙伴教育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合作关系,解决现实社会中人对人的隔膜、分离问题。
这可以看作是伙伴教育在道德教育领域的基本意义。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人际和谐,发展了强大的伦理本位文化,并且在传统家庭、村庄范围内建立了较稳定的伦理秩序。而由于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分层加剧、竞争压力增大、传统家族与村落格局解体以及家庭中子女数量的减少等原因,社会中也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很多人尤其一大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思维方式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能较好地考虑他人的利益与合理要求,没有学会与他人合作,而是仅从自己的需要、欲望出发思考问题,把他人视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加以利用或者视为自我发展的障碍加以打击。这种把个人视为孤立的行动者的“单子”式思维,直接导致了社会中人对人的诚信缺失、不讲规则、人际冷漠,取消了人与人之间丰富情感交流、合作共进的可能。而就其客观后果来讲,它是害人害己害社会的,它使人生活于尔虞我诈之中,充满焦虑、缺乏安全感、依赖于物质,并且使社会生活的丰富创造变为谋生的手段。伙伴教育则首先在教育与社会中建立与倡导人与人相互敞开、共同进步的伙伴关系,让人们能够在充满安全感的集体氛围中彼此走近,展开合作;并且在合作的伙伴实践中,人们会逐渐形成相应的交往规则,形成既维护人的独立、平等又有助于实现集体发展目标、丰富而多样的伙伴关系格局。道德教育所追求的“学会共同生活”、人对人的理解、关心、尊重等目标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实现。
2)伙伴教育要建立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有机联系,打破现实学校教育与社会要求隔离的状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
伙伴是对处于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集体活动的人的称呼,因而,伙伴教育所要培养的伙伴,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伙伴,而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伙伴:每个人首先应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伙伴关系,正是建设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教育培养能推动社会发展的人,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中的应然使命,而在现实社会中,学校在很多人心目中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需要脱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以培养学生升学为直接的教育目的,而没有很好地反思这种教育是否真正有助于社会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背诵而不关注学生的素质提高、能力养成、品格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成为社会发展、变革所需要的创造性的建设者;学生读书是为了从社会中索取更多的权与钱,而很少追问“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什么”。伙伴教育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伙伴,要求教育者冷静地思考“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伙伴”、“如何培养这种伙伴”等问题,能够促使人们在各级各类教育实践中牢固树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伙伴”的意识,在学校中,努力发展学生对社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的认识,培养其成为社会中积极有为的成员的社会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促进他们有效地建构起参与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与品格。
3)伙伴教育要建立学习、工作与生活的融通关系,清除劳动与人生的异化关系。
伙伴教育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并且,他/她的参与,是积极主动的参与 。在现实的社会与教育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劳动异化问题,即人们把学习、工作等最能体现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实践,视为维持生存、赚取消费品的手段:很多人把学习视为“吃苦”、“苦中苦”,吃苦的目的是为了功利、做“人上人”,学生为升学、文凭而学习,丝毫不能体会到探索真理的乐趣;在成人社会中,很多人把工作视为谋生手段,有人讲“工作是为了休息”,把下班作为真正的生活的开始,丝毫不能发现工作对人的创造性发展、人生价值实现所具有的意义。伙伴教育力图让年轻一代从小开始在伙伴关系中学习、创造、交往,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合作式的探究、实践,体验学习、创造与交往的乐趣,体验人生价值实现与社会改善的必然关系,自觉而自由地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体利益统一起来,学会把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共同体发展的实践活动——学习、探索与工作,视为生活乐趣的源泉。
四、学校中的伙伴教育应该如何实施?
伙伴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者教育的另一种说法,是我们关于如何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思考。伙伴教育的基本思路是使学生在伙伴关系中学习、发展,成长为社会发展的良好伙伴或积极的建设者,简单说来就是在伙伴关系中培养伙伴。这一思路受到三位伟大人物的思想的启发:一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品质来自相同的现实活动”;二是杜威表达的“人必须到水里去才能学会游泳”;三是陶行知主张的“教学做合一”,事情该怎样做就怎样去教、去学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伙伴,其实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选择哪些教育内容,二是选择何种教育方式。而我们主要思考的是后者,我们的理由是:当前我国的学校课程基本上包括了社会发展要求公民必备的知识、能力与品格,是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要求的,而学校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教”,“怎样教”、“怎样学”决定着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还是活知识、学生的学习是为名利而战还是为参与社会建设做准备。
“在伙伴关系中培养伙伴”包含两个基本点:一是建立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伙伴关系,二是建立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参与关系,使他/她从小就成为社会发展的伙伴。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否可能?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伙伴关系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老”伙伴与“新”伙伴之间的关系,其基本点是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基础上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积极引导。在儿童的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入的伙伴会积极学习、努力把握游戏规则,资格较老的伙伴会对新伙伴进行教导,而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平等、合作、愉快的伙伴关系的形成。师生之间的伙伴关系也应如此理解:教师知道从事建设需要哪些知识、能力与品格,从而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发现或使用这些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规则意识。在这种师生伙伴关系中,也会有教师向学生提供现成的公式、知识,但这种提供一定是在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的情况下进行的;由此可推知,伙伴教育将更多地倡导学校中的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将主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与规划者、激励者、推动者与合作者。
伙伴教育追求的是教育对人的发展功能,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发展各方面的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要求的建设者、伙伴。因而,伙伴教育将确立基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而不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分数的较量。学生与学生更多地成为成长过程中的伙伴,发现中的合作者,学习中的共同进步者,同学之间的交往将更多地充满友善与乐趣。
所谓“使学生从小成为社会发展的伙伴”,其实强调的是学校教育过程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各种课程,并且,要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建立与社会生活的有机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课程在社会中的价值。如杜威分析了地理、历史、数学等课程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在明了学习的社会意义的基础上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并且,学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建设、社区建设,在充任发展伙伴的学习过程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积极的社会情感。
五、伙伴教育的近期、中期、远期前景
从近期来看,伙伴教育的构想最起码可以在道德教育中有所作为,树学校德育的新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使学生成为伙伴的课内、课外活动,前者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讨论课程、小组学习课程,后者如接力比赛、拔河、文艺晚会、志愿服务等。这些伙伴教育实践,可以丰富学生的同伴交往经验,培养其规则意识与制订、遵守规则的能力与习惯,发展其对伙伴的尊重、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认识与积极情感。
然而,局限于道德教育的伙伴教育还是片面的、局部的,伙伴教育要实现对学校生活的整体性、根本性改造。伙伴教育要全面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包括校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学校在整体上变成所有成员共同进步、合作建设的共同体,促进所有成员(当然首先是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对伙伴教育中期前景的预期。
教育的范围并不限于学校,而且学校中的伙伴教育必须与整个社会的变革相互促进。伙伴教育最终追求的是一种伙伴关系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个人的、地方的、民族的、国家的以至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被打破,普遍的共同参与、合作共进的关系建立起来,人类社会的每一成员都以“类主体”的姿态,和合共生,相互配合,共同迎接宇宙与社会中的挑战,人性也将在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中绽放其最灿烂的光芒。
注释:
      1、岳伟:《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教育学)论文集》(上海),第140页。
      2、参考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4);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教育研究》,2002,(1);《杜威五大演讲》,见沈益洪编:《杜威谈中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在现代汉语中,“伙伴”一词主要在儿童的游戏中使用,其最常用的搭配是“小伙伴儿”,笔者认为“伙伴”一词就其情感意义来讲,充盈着轻松、愉快的游戏精神。
       4、参考亚里士多斯著,苗力田译:《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陶行知著:《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5、参见刘长海、杜时忠:《道德教育的广度批判:杜威德育思想及其启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3)。










李保伟:男,1982年5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广丰县政协委员、江西省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优秀会员。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在短短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勤于学习,善于反思,精于研究,先后多次荣获广丰县、上饶市、江西省及国家级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2005年5月,他荣幸地作为全省唯一的参赛教师到河南省焦作市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一届课堂教学竞赛,与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教师展开角逐,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荣获全国一等奖。06年9月荣获全国第三届中小学教师师德演讲赛二等奖。07年5月获“创新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应邀赴南京、徐州、南昌等地进行公开教学60多节。
曾在江西省农村校本教研现场会及江西省中小学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了《我的成长足迹……》先进事迹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等多家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感知、实践、生成---“周长”教学实录与反思》收录于《名师授课实录》一书,撰写的教学设计《公顷和平方千米》收录于《新课程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一书,曾参与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支援西部教学光盘的脚本撰写。
05年4月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广丰县劳动模范”;06年4月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评为“全国小学数学优秀教师”,同年9月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 07年暑期荣膺“广丰之子”,同年9月被江西省人事厅、教育厅评为“江西省模范教师”,被中共上饶市委、上饶市人民政府评为“上饶市先进师德工作者”;08年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5 21:36 , Processed in 0.12881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