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夏光谷中小学优秀青年班主任高研班参阅资料:班主任成长规律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06:33:13 | 只看该作者
给教师的新建议(郑杰)


第一条要继续学习

有很多条理由支持教师可以不再学习,比如工作量太大,平时工作很辛苦;教师现在拥有的知识量用来教学生绰绰有余;教师已过学习年龄,记忆力差等等。但支持教师应该继续学习的理由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教师如果不学习就无法胜任现在的工作,如果无法胜任工作,那么工作量就不会存在,现有的知识量也无用了,而原来用来做借口的年龄问题正好成为回家休养的凭据。

我们原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递给学生既有的知识,这在过去是条真理。教师将人类知识的精华部分、基础部分嚼烂了给学生,学生牢固掌握了以后,就是作好了走向社会的全部准备。可能受了这样的传递式教育的学生走向社会还可能会成为社会精英呢!因为教育在过去并没有现在这样普及。

现在的局面却全然不同,以至于许多人对学校教育提出质疑。这质疑来自于知识的变化,而学校却缺乏应对之术。知识从量上看,裂变得“一日千里”,使今天的知识即使刚印到书本上就可能被淘汰,更何况将这些知识运用于未来;知识从质上来看,更趋向于活化的能形成智慧的那部分知识,死的知识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交给电脑去完成了。在历史上,教育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学生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也不得不第一次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又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光有一桶水,也是不足用的。

如果教师不能经常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教师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在学生眼里“老古董”多得很呢!一旦教师不被学生看重,麻烦可真大了,因为威信是维系师生关系最牢靠的锁链。而且,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所形成的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的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教师对知识的虔诚态度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丧失人的本质,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且失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令人厌恶。因此,学习本身还在拯救教师自己。

学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学生亲近你,使你永葆活力和魅力。最终,因为学习,你拥有你的工作,你将学习与工作融合在了一起,甚至你的美好生活有一大半在工作中实现。

能胜任你现在的工作,是你继续学习的惟一重要的理由。

第二条要拥有精神空间

有一个事实在全世界大致相同:教师不是赚钱的营生。教师在恭贺新禧时不太习惯于说“恭喜发财”,说实话,教师要发财是不可能的。

有许多条规定都限制了教师的发财,因此,教师的工资一般都仅略高于民众的平均收入。这样的限制使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

这就将教师的工作目的与其他职业区分开来了。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来作为职业资源的,这使得这一行并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获取胜。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捷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变化、观念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善、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师生间代沟的拉大、日益增加的难以应付的杂事以及快节奏的工作方式等等,都在那么强烈地敲打着教师的身心。

但教育有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呢?一定有的,否则教育的继承性将会受到质疑,世界上所有事物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新”生之于“旧”,现在的教育从旧的教育中来,其中一脉相承的是古老而永恒的东西,使教育成为教育而不变异为其他东西。因此,学校大楼可以现代化,设施可以现代化,思想可以现代化,甚至后现代化,而教育的目的与本质依然如故。

那永恒不变的东西是“人性”,也就是不同于无机世界的机器或其他生物体的东西。人区别于无机世界和其他生物体的要素显然在于人的精神世界,这精神世界里包含着理想、信念、美感、思索、情感、道德等等。构成精神世界的品质不仅使人与其他物种终于区分开来,而且使人与人之间也有了显著差异,人便有了精神上的贵族与乞丐之分。

现代化的一个标准就是人的一部分技能被机器替代的程度,如人的行走因为机器而加速,人对知识的记忆因为电脑而成为多余,甚至人的一部分思维,如运算也被机器承担下来。现代化是人类的福音,但机器的过度使用已经侵害到“人性”领地,如人的情感因为过于舒适的生活境况而被磨平,现代人的麻木与冷漠,人的个性因为时尚追求而丧失,便是人为现代化付出的代价之一,商业的霸权使人自觉成为奴仆。一旦“人性”的本源——人作为生物的基本习性受到损害,那么人所主宰的世界也将不得不受到毁灭性打击,地球的生态环境恶化是现代化的报应,而人的生物性也受到同样的报应,那实在是人的悲剧性结局。

因此,学校作为人类文明的聚集地便以精神世界充实而富有价值,教师的价值在学校中就是以传递人类精神的火把而体现出来的。但令人担忧的是,所谓现代化的统计方式——量化几乎使学校与教师的独有价值受到打击,尽管谁都知道精神的难以度量,但数字已统治了这个世界,学校也在魔掌之下。

愈是如此,教师坚守人类精神家园的责任愈是巨大。教师既要在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成为学生的导师,又要成为人类精神的守望者,而且教师的一切功底又是以精神底子作为基础的。这样的话,教师自觉充实自己的精神空间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第三条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

世界上有两种哲学,一种是所谓看破红尘,以为这个世界已无法拯救,人本身也无法自救,这是个悲剧性结局的世界。持这种观念的人多半消极厌世,希望早日结束世俗的噩梦,能进入极乐的天堂。刚过去的1 999年染上世界末的恐慌,便是因为这样一种悲观主义哲学无意识渗入人心而造成的。第二种哲学是现世的,拥有此类人生观的人十分珍惜上帝的赐予,享受一切注定,包括苦难与挫折,对来世不存什么奢望,在并不算漫长的一生中,活过了,爱过了,痛过了,感动过了,便觉得死而无憾。

当然更多的中国人没有哲学,他们趋利弊害,害怕苦难,追求快乐,恰巧现代化的进程为这群人提供了足够多的东西,他们便将自己迷失在了许多无聊的活动之中,甚至从来也不会有空闲自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该怎么活着?我将到哪里去?因此,普遍缺“钙”的中国人,应该将哲学作为滋补品。

有了哲学,便是想清楚了那些作为人的根本问题,然后坚定地信仰这种哲学,才会细细地品味造物主所有的恩赐。首先是品味一切美好的东西:这个世界是那么美好,使每一个奄奄一息的人流连忘返。吃的、喝的、听的、看的等等一切自然之物都值得留恋。所以会享受生活的人,每到享受的时候,神情总是非常专注。

人类的伟大还在于人创造了第二自然供人享用:音乐、艺术、文学等等东西。对自然物进行吸纳、再造、改造、提炼、概括、渲染、提升、强化之后,人从人造的景观中获得更高层次的快乐,这些精神产品甚至改造了人,以及人的精神品质。人类物质文明的丰富提高了精神产品的质量,还降低了这些产品的价格,使人人拥有也许在过去只有贵族才拥有的东西。然而可悲的是,精神产品的普及却不能激起人们对精神产品的取用。在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里,精神产品的媚俗势不可挡,快餐文化主宰了精神世界,反而降低了精神品质,也使现代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下降。“上帝”和人都在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人却不知珍视。

其实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类的本能。人的感官是天生的美好事物的捕捉器,享受美好事物是人的天性。即使在丑恶与黑暗的年代里,人的内心世界依旧天然地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期盼。

教师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职业,因为所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祈愿,如果不能捕捉到这些美,那你就糟踏了造化的赐予。

一个现世的人,一个享受现世幸福的人,就要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这样你才会发自内心地爱孩子,而且因为爱而满心欢喜。

第四条要赢得学生尊敬

最近有一些电视广告的镜头很刺激我:广告商们纷纷将刻板、机械的形象附于教师身上,男教师一脸苦相、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样子;女教师则远离了“可爱”,在她们身上寻不见温柔,也没有灵性。

没有人对广告中的教师形象提出异议,可能广告商原本就要以教师的古板来衬托孩子的天真和活力。如果孩子代表太阳,代表美好,代表灵性,代表未来,那么不经意间,广告已告诉普天下人,教师是那么阴暗、呆板,是已经落后的一群,对此居然没有人提出异议!广告中因有了教师形象,平添了几分喜剧色彩。

可能在历史上教师更多作为悲剧人物,没有想到现代的教师居然成为喜剧人物。教师成为喜剧人物正是教师真正的悲剧。教师并不乞求形象高尚,但也不应该被嘲弄,也许该让教师成为普通人。成为普通人很不容易。

教师一旦走上讲台,或许自我感觉很神圣,要让自己成为众人仰望的对象,成为一个传教士、布道者,这样就不是普通人了,神圣的人都是替天行道的,行道的过程中是没有个性真实的,长久之后教师就忘了自己是谁,而和所扮演的角色合而为一了。有人居然把教师腔调和职业病带回了家中,这更可怕。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吃”这一套,他们不愿意被大道理所蒙蔽,他们要活出自己,自己来体验。他们不欢迎讲大道理的神圣的教师,他们喜欢有些小心眼,有时犯错误,有时候不高兴哭了,有时很高兴忘乎所以的教师,他们喜欢有血有肉的人做他们的教师,越是这样的教师,学生才越会亲近。

当然教师真成为普通人也是很危险的,危险在于学生会不怕你了。人对遥不可及的东西总心怀恐惧,教师一本正经的样子的确有震撼力,可一旦去掉面具露出真实的面孔,学生便不再怕你。但是否想过原本教师就不应让学生怕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尊敬。一旦教师赢得学生的尊敬,照样可以“摆平”学生,而且可以“摆平”学生的一生。

这样的话,教师就不会成为悲剧人物,悲剧人物被人同情而不是被尊敬;教师也不会成为喜剧人物,喜剧人物被人轻视而不受尊敬。

教师要成为受全社会尊敬的职业,提高收入不是惟一方法,重要的是为自己添上一种力量,不是暴力或阴谋的那种力量,而是靠道德、学识、才华、能力积累起来的力量。

愿教师走出悲喜剧,成为普通人,普通的受人尊敬的人。

第五条要富有情趣

教师的天分让我从做教师的头一天起就在营造一个“乌托邦”的世界。我觉得教育的存在本身就是“乌托邦”,教育的价值在于有某种理想,或建立起某种理想来传递精神的火把。因此,我明知自己身处于“乌托邦”之中,工作起来才格外凭兴之所至,感觉格外有趣味。如果要说我们要做的工作有什么意义,这就是全部的意义。

有时小孩子真可以成为大人的教师。小孩子生活中,一切都是游戏。你叫他用功读书,他就会没有功利目的的读,他不会一下子想到读书用功和祖国、民族、人类命运的关系,他甚至不会为了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努力学习呢!他的外部世界与他的内心世界是统一的,如果小孩子肯自觉坐到书桌前苦用功,好玩是他的全部理由。而大人们多半采用强制手段逼孩子读书,这种强制手段真是无奇不有,甚至是变本加厉,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读书在小孩子看来实在并不好玩。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强迫读书这件事情上,教师和家长是合谋的。

我们再来反思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们工作得很好,那多半是觉得好玩。但如果工作很好,并不觉得好玩,那一定有一种强制力在支持你,这种力量可能来自自身:担心下岗、好胜心、晋级;也可能来自外部:严格的管理监督,竞争激烈,领导很凶。教师觉得苦恼,往往是因为自己并不觉得教书好玩。

教书怎么会好玩呢?每天上下班,教一帮教不会还经常惹麻烦的学生,领导还要让你完成这完成那,没教好还要挨批评,怎么会好玩呢1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那就要向孩子学习了,因为孩子总是将大人看起来没什么好玩的东西搞得很好玩。这种将不好玩的东西搞得好玩的天性,就叫情趣。

只不过成人太过于现实,太将分数、纪律等东西当回事了,看重了结果,却淡忘了过程,所以好玩的东西也不好玩了。教书之所以好玩,完全在于过程,教材好玩,学生好玩,教室里很好玩,教学方法、策略很好玩,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之类的很好玩。好玩在哪里?好玩在别具一格,好玩在所有的教学环节、教学工具都在你——教师掌握之中,你只需认准一个目标,把学生教好,其他都是好玩的,在玩中往往有很大的收获呢!在玩的时候,你完全是自主、自由、自足的,外部世界与你的内心世界合而为一,你便达到了孩子所能达到的忘我境界。此时,工作不再是工作,即使天天加班也不苦了。

如果会玩了,你就是一个有情趣的人;如果不会玩,那么或许你很乏味,或许你要当心已经被某种东西“异化”了。

其实一个有情趣的人,他会设法让质朴生活富有情趣。如果热爱生活,又善于发现,学校真是一个充满情趣的好地方。

第六条要能群

古代私塾中,教师工作是独立的,而现代学校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目前的教育方式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成熟的人需要用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来武装,而光靠一个教师的独立工作是无法胜任的。于是教师越来越成为专业人才,以提高教育的效率。这一百多年来,学校教育一直是效串优先的。

因此,在每个学生身边几乎都有十来名教师,分别传授他某一方面特定的知识和技能。每一名教师都对他说,我所教的这门学科很重要。在教育史上,现代教育方式首次实现了标准化的分科教学,这应该看做是一大进步。

然而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弊端的核心问题是学科中心胜于以人为本,即每名教师都强调本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客观上将教育对象人为地割裂,学生不再成为人,而是所有学科的机械组合。教师经常要进行学科教学经验总结、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等活动,但很少有人对为什么而教进行反思。

我们为什么而教呢?

我们为造就和谐而健康的人而教。这一目的在目前分科教学的前提下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此,许多国家都以合科教学、整合课程、跨学科研究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来调和学科中心主义与“完整人”培养之间的矛盾,所以现在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教育人士反过来学中国的经验,比如说备课组。备课组是教师教学协作的一种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学交流与合作。

我是反对教师间过度竞争的,过度竞争只会导致隔阂,因学科和班级的差异,教师与教师的工作缺乏可比性,在并不公平的条件下引发竞争,其结果似乎只能引向丑恶。而且竞争使教师倾向于扩张本学科、本班的“霸权”,占山为王,单科突进或单班突进,这对造就和谐而健康的人显然不利。

合作显得格外重要,合作使共同目标下的教师群体发挥远大于1 1的力量,其威力和效益自然也超出个体之和。

在校园生活中,合作能造就一种文化。校园文化是人与人交互作用的产物,文化绝不是个体意义上的,而且并不是可以预设的。长期的教师间的交往与合作,会滋生出共同的精神空间,精神空间中的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在城市生活中,人口密度极大,人与人之间空间距离太近,不仅没有使合作更为方便,反而使人与人之间淡漠而疏离。这种特殊的现象有其生物学意义,自然可以解释为什么人口稀少的乡村山野,反而待客人热情有加。但学校要发展和扩大,教职员工之间没有合作意识是不可能的。因此,能群便作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素质要求被提了出来。能群不仅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能力,具备这种能力需要教师花功夫学习,学习如何尊重他人,学习如何与人交往。

能群不是主张好好先生,能群是在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观下的合作与交流。

愿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里,再没有私塾先生。

第七条要有宽容精神

宽容很不易,才成为一种美德。

宽容不仅是一种方法或手段,更是一种精神。

战争时期,宽容意味着死亡。在受到资本主义阵营遏制,时刻存在战争危机的时候,是没有宽容的。

追根溯源,不宽容起源于专制,专制是惟一的。帝王或专制者代表真理,他掌握权力,包括对他人的生命权、财产权、人格权,包括对信息的独占权,包括语言霸权。这样的没有宽容一直持续到专制时代结束。

可悲的是,我们有太漫长的专制史,使不宽容的思维根深蒂固。到文革时,已成一个毒瘤了。“斗争哲学”让我们付出太大的代价,在不宽容的思维下,人们习惯性地寻找斗争对象,实在没有的话,找个“假想敌人”充充数都可以。

我们的历史已翻到了新的一页,我们看到了一个纷繁芜杂、精彩多样的世界的真实面,然而我们看待事物的单一目光和二元“斗争哲学”还在主宰着我们的思维。

如果我们凡事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如果我们不能同有不同见解、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如果我们与任何特立独行或标新立异的人都无法沟通,那么我们没有学会宽容。

如果我们在教书时,只认了教科书和大纲,却容不得半点质疑;如果我们只守着自己习惯的教法,借助于习惯的手段和方式,拒绝一切新的想法和创意;如果我们听了某些宣传或说教,认为某种教育理论或政策就是惟一正确或惟一必须信守的,那么我们还是不宽容。

当面对每一个有个体差异的孩子们时,如果我们只以个人的眼光去取舍,唯独偏爱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脏孩子、调皮的孩子、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那么我们尚不具备宽容精神。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迈入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进入这个世界的资格就是具备宽容精神。宽容不易,才使宽容成为美德。

宽容不仅在面对异己时有用,对自己的冲突着的人性而言,宽容意味着造福于自己。宽容会使我们挣脱身心的一切束缚,使我们每一天都很自由。

第八条要学会敬畏

人要敬畏,才能得救。天不怕地不怕的造反精神,使人远离真理,极端接近疯狂,与魔鬼共舞。

唯物主义者也要学会敬畏,他是要敬畏客观规律。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要受到惩罚,人类已经在受惩罚了,无度的发展使能源枯竭,空气与水遭到污染,物种减少,这些都在教会狂妄的人类敬畏。危及人类生存和未来命运,哪能不敬畏呢?所以推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说。

自然有自然规律,经济有经济规律,文化有文化规律,教育有教育规律,人的成长发展也有规律,人只有认识了规律,敬畏规律,才能实现人的本质。

在封建专制社会中生存的人们知道敬畏,金钱社会或号称民主社会中的人也知道敬畏,他们敬畏帝王、敬畏金钱、敬畏民众。

“文革”期间,中华大地上的芸芸众生,没有法律,便没有了敬畏。没有敬畏就是无法无天,没有敬畏的人,便如释放出来的魔群,其破坏力令人发指。

人有了敬畏,灵魂才会安居。那么,我们教师该敬畏什么?

教师要敬畏真理。学校是传递真理的地方,教师信仰真理的态度与追求真理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给学生。教师并不是仅将真理等同于教科书,如果教科书就是真理,那么教师就沦入“拜物教”的怪圈。真理无处不在,真理有时甚至在孩子们的手中,教师对真理的虔诚是不问真理的出处的。敬畏真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师生间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才可能变为现实。

教师要敬畏权威。在学校里,并不是掌握权力的人都是权威,在学习的天地之间,真正的权威是那些有德之人,有广博知识的人,有才华的人,那些人可以不是校长,可以不是教研组长或高级教师。一所学校里有多个权威是一项重要的标志,代表一所学校的实力。各学科、各技术岗位上都要有权威。

但敬畏权威更重要,敬畏权威就意味着不妒能忌贤,意味着对权威的某些缺陷(如果一个人能成为权威,他一定是有个性的,那也一定是有缺陷的)保持宽容。学校应有敬畏权威的氛围,才能催生出众多权威。

教师要敬畏生命。生命是自然的精华,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体,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智慧有个性有灵气,即使你看到个别的学生再厌恶,你也应该把他视为生命。

敬畏生命才能真正热爱每个孩子,理解他,与他沟通,将他与某种工具、某种物件或机器区分开来。教师如果不能敬畏生命,那教师就主动放弃了为师的幸福。恭敬而虔诚地对待生命,不要去践踏、折磨、摧残生命,这样的教师功德无量。

学会敬畏的人格外谦逊、格外知足,敬畏写在敬畏者的脸上。在不知敬畏的人的脸上,我们只能读到放肆、邪恶、虚伪和鲁莽。

第九条要学会做减法

有一种教育是“为社会的教育”,有一种社会是“为教育的社会”。“为社会的教育”,是说教育的目的是为健全和发展社会,“为教育的社会”是指社会发展的全部目的即为教育。

我们的教育向来是为社会的,或为政治或为经济,教育似乎从来没有为过教育自己。如果教育是为教育,那么教育其实就是为人了,即以人为本的教育。

我们的社会向来只向教育索取,主动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并不显著,使教育在现当代中国每走一步都遇到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上的阻碍。

在一个为教育的社会中,教师的负担轻,教师并不是孤单的劳动者,教师背后有强大的社会力量在支撑,教师所教的在社会中能得到验证。

在一个为社会的教育中,教师的负担越来越重,因为教师除了教育任务之外,须承担额外的许多社会责任。不幸的是,我们的教育目前正是为着社会责任而存在。因此,我们不得不既教育学生,又教育孩子的家长,还要走出校园,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作一点贡献。那么多特殊的孩子,都有其特殊的家庭因素,在深深地困扰着教师。

几乎所有教育中的问题都是社会问题。教师不得不承担多种角色:社会工作志愿者、心理调解师等等。教师的艰聿正在于此。

在这样的重压之下,教师的身心正受着“摧压”,然而这一切都是无奈的,教师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应该首先学会做减法。

从何处减?

首先,减掉那些不合目的的劳动。教育目的是什么?这是做教师的首先应理清的。教师的目的在于促进孩子发展,这是教师目的的全部。一旦将其他目的掺杂其中,尤其将个人目的混入其间,则会带来无尽的苦痛。

其二,减掉那些无效用的劳动。教师的劳动严格地说是脑力劳动,教育的智慧首先在于运用智慧减轻体力的劳作。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的一天,我们会恍然发现我们有许多事情白做了,有一些事情做下来却起了反作用,我们为无效劳动付出了青春与心力的代价。

减法怎样做?做减法先要做加法。在我们的头脑中加入知识,用知识来修炼智慧;在心灵中加入理性,用理性指挥我们的躯体。

人只有在克服了盲目和情绪化反应之后,才能在繁琐的事务中找到一个支点,依靠这个支点,我们才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第十条 应享受生活

不仅是教师,作为人都应享受生活。

许多哲学家费尽一生的心智在思索,人为什么活着,或者一辈子只为给自己活着提出一条令人信服的理由。在有思想的人看来,活着如果没有意义,不如死去。

我有十分充足的证据证明,我们的许多先辈活得比我们幸福。尽管我们已远离了饥寒,先人们没有;甚至先人们都无法梦想到人类会有今天。在我们今人看来,祖先们简直生活在地狱之中,他们住房简陋,出行不便,食物匮乏,医疗落后,更谈不上空调、电视、电话、电脑、冰箱……我们无法回归过去,就像无法预测未来。

但是,可能古人曾享受着的一切,我们似乎已基本丢失殆尽。他们尽管蒙昧,却更接近自然,更直接地接受造化的赐予;他们虽然不如我们灵活应变,可他们单纯,他们简朴,他们显然更安于当下,从他们所拥有的并不太充足的物质准备中,发现生的乐趣;他们没有我们那么多喧嚣的节日,没有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没有那么快的工作节奏,可能那不是一个效率社会,但他们比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亲情,比我们更近地触摸到自己的灵魂,也就能更清晰地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从而比我们更容易靠近真理。中国的先辈们在两千多年前已达到的思想高度,令今人简直无法企及,他们的子孙正远离真理,放弃了思想,连造化所赋予人类的许多宝贵的东西都弃置不用了,包括几于与物质无关的自足的生活。

不过,我们也无须就此绝望,以为现代生活在谋杀人类。即使看起来没有现代病的古代,有智慧的人也一直在努力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人要解放自己、拯救自己,这是每个时代、每个个体都必须去努力尝试的。只不过现代人太过繁忙,几乎忘了活着的使命。

我们活着,似乎成天在赶路,脚步匆匆。不敢稍停一下,生怕一旦懈怠便再也赶不上别人的步伐。惶惶不可终日是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病症。我们耳边一直回响着两个字:竞争。这将我们的人生糟蹋为一场又一场比赛,难道我们所在的那个世界,真是一个角斗场?在残酷的竞技场上,永远没有一份闲心去享受生活。

如果说,我们所在世界已经堕落为角斗场,那么,作为教师,只能凭一己之力去捍卫学校这一块自由的天地。我们甚至根本就没有权利去妨碍质朴而天真的孩子们的生活。他们不应过早地参与角斗,他们太过弱小,他们正是做梦的年龄,请勿打扰。

对教师而言,享受生活有着天生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打开自己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平素里再平凡不过的点点滴滴,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都有无限风光蕴含其中。妨碍教师享受生活的,是教师自己。如果不能阻止自己卷入纷争之中,如果不能时时去寻求生活的真谛,如果不能训练自己的感官以发现生活的美,那么我们只能被生活抛弃。

一旦我们作为教师被生活抛弃,那么,我们也必将被我们所教的孩子们鄙视。

第十一条 要做“卫道士”

“卫道士”是个贬义词,尤其当“封建”与“卫道士”相连的时候。

在现在的人看来,封建代表着落后、腐朽、专制和丑恶。而“卫道士”则是在拼命守卫这些封建毒素,因此“卫道士”这个词便连带具有了顽固不化和要拖历史后腿的味道。所以无论如何这个词总是令人反感的。将教师与“卫道士”相连,是不是太过分了呢?

我认为,“卫道士”其实无所谓褒与贬,关键要看卫的是什么道,如果卫的是封建余孽的道,自然当不得这个“卫道士”,而如果卫的是中华民族积淀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的道,那就另当别论了。教师就要卫这个道,而且从目前情况看来,唯有教师能担任这个孤独的“卫道士”。

在一些教育理论家看来,教师的使命在于教给学生一切未来所需的本领,教师应具备预测未来并将其传授给学生的能力,理论家们甚至认为教师应与过去的文化传统决裂,更不应承担起维护传统的职责。这种观点已经形成一种思潮,细究起来,这种思潮还有其历史根源。

我们会发现,百年来中国人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同时也是对中国人自己伤害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抛弃祖先遗留给我们的许多弥足珍贵的东西,而恰恰这些东西可能正标志着我们的民族特性。在许多人看来,对历史的淡漠正是发展的表征,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意味着进步。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是多么不足为奇,文化大革命是一次否定,起先以为那是进步,而实际上那恰是大倒退。

今天我们在大谈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在求发展,都在急不可耐地梦想跨越式发展。如果细问一下,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哪里,可能解答这个问题会有多种方式,然而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以西方为标准。西方不仅是标准,西方还是许多人梦想的地方,远赴西方“镀金”的人,一旦回国便身价倍增,连其家人都会有光宗耀祖之感。我们似乎不能仅用崇洋媚外来概括了。民族自信力的丧失,看来就是藐视传统的结果。现在,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西方标准的现代病,教育的变革就是以中国传统为对立面而设计的。那么谁来护卫积淀数千年而终于摇摇欲坠的民族传统呢?

也许在一开始,为了变革沉寂多时的教育,我们对传统作了尖锐的批判,我们面对西方在寻找变革的资源,然而,在一切已开始起步的时候,我们便要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寻找前人留下的脚印,也要踏实地看清脚下的路途。

第十二条 要有静气

有的人一身匠气,只知机械地干同样的事,干得毫无生气。他们眼中的工作,仅仅是要完成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只习惯于从过去的经验中去搜取营养,在这种消极态度下,人们形成了一种定势:凡事都可应付,只需照老规矩办就是了。这样的人不是一个新人,他不太能办新事,即使在办新事,他也不能用新的方式,新的手段,这就叫匠人。这样的教师被称为教书匠。教书匠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因为许多的新思想新办法他都无法接受。他苦恼,每天在变化的世界叫他越来越看不懂。教书匠往往不受学生和同事欢迎,与匠气十足的人相处,实在是了然无趣。

有的人沾满俗气,或者叫市侩气,又叫小市民。他们遇事总先考虑自己的得与失,不斤斤计较一番,他绝不罢休。这种人扫门前雪还是有一套的,所以与这种人合作你总会遇到大阻碍,与他们接触不久你会发自内心地喊出来:“这种人怎么那么精。”俗气的人一定不雅,因为凡是雅的东西都不实在。音乐很雅,他不喜欢,他会振振有词地告诉你,音乐又不能当饭吃。他们也不喜欢其他一切不能给他带来实惠的东西。因为俗气沾在身上,他便少了许多情趣,他不会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给爱人送上一束鲜花,也不会在适当的时候,深情地赞美他的所爱。因为鲜花和赞美都不实惠。俗气的人追求实惠,说穿了,不花人民币的东西最实惠。俗气的人的根子其实就在一个“钱”字上,钱使他目光短浅形容委琐。沾上些俗气的人其实并不少,而且他们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教师是最要不得俗气的,因为学校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学校升学率不高,无非使一所学校关门,可要是学校沾了俗气,那就可能糟蹋了一代人。

有的人躁气,这种毛病许多人都有,躁气就是浮躁之气,千起事来冒冒失失,想急于求成,没有多少事情能干到彻底,却急于表功,事情没有干完,就要评这许那,最好还能见报纸上电视。躁气病是一种现代病,这种病还会传染,自然就要传染给学校,传染给教师。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干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点点滴滴,任何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本本作业,一句句话语。

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地超越自己;静气就是要静得下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乐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义也在其中。

静气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会是另外一番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番景致。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

第十三条 要理解学生的苦衷

在社会转型期,可能谁都会有苦衷——

校长有苦衷。优质师资引进困难是苦衷;要抓好素质教育又要保持高升学率是苦衷;生源不足,师资剩余是苦衷。

教师的苦衷更多。学生难教是最大的苦衷,教师总有一种学生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每次考试,与其说是考学生还不如说是考教师,教师担心学生考不好,要砸了自己的饭碗,或许还有下岗之虞;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目标越来越高,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真有身心疲惫之感。

所以,在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有苦衷的情况下,学生的苦衷往往容易被忽视。其实,现在的学生比我们做学生的时候要苦得多呢!

家长把所有希望压在孩子瘦小的肩膀上,这沉重的希望挤占了孩子几乎所有的自由时间与空间。学校要提高升学率,希望也在他们身上,教师在瓜分着学生的课间、午餐、放学的几乎所有能瓜分的时间。

早上7点至下午6点,几乎十二个小时,两千多生灵,就被限制在了方寸之间。他想玩,却不能,想做白日梦,也不行,想伸伸懒腰,也不行。他是孩子呀,成人也受不了的,却让他受着。

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他的苦恼更多了,却没有成人可以当他的知心朋友,像个大哥哥或大姐姐,在需要的时候能帮帮他。他经常遇到失败或挫折,有时很迷茫,有时有些发狂,可有多少人能体谅他们呢?

即使能体谅,在平时,我们又有多少人愿意去体谅呢?当我们做老师的自己都在苦恼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到底有多少角落真正安置学生呢?

体谅学生苦衷,是讲不讲人道的问题,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同时也是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问题。

是教育观念问题,是说你只有去体谅学生,以他的苦为苦,你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将他作为提高你教学业绩的工具。

是教育方法问题,是说你体谅他的苦衷,你就会尽力放弃那些导致他苦衷的不当的方式方法,这些方法因为让学生极不舒服,所以一定是不科学或不艺术的,你就会去尽力想一些方法,让学生喜欢读书,而且巧读书。

教师能够体谅学生的苦衷,教师就会更有同情心,教师更善良,就会被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也就握着一把钥匙,一把让学生学业成功,也同时让教师事业成功的钥匙。

第十四条 应靠知识吸引学生

什么力量让学生来校读书?

是习惯力量。别人的孩子都到学校读书,那用不着考虑,孩子大了,到学校去是天经地义的事。

在一百年前,我们还没有现代学校,当时就没有这种习惯力量。如果有哪位家长说,我偏不送孩子上学,就像爱迪生的母亲,也可以。自从有了《义务教育法》,习惯力量变为法律力量。

是强制力量。你以为是孩子自愿到学校的吗?我没有做过调查,我只记得过去我念书的时候就老想着逃学,读到大学还想逃学。如果逃学,被抓住了,免不了家长一顿臭打,教师一顿恶骂,学校和家长是强势集团,学生是弱势人群,逃学是鸡蛋撞石头的事,谁还敢?

学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在限制学生。我们很喜欢统一规定、统一要求,我们的审美眼光认为,统一的服装是美的,统一的姿势、统一的格式、统一的字迹是美的,我们的制度就为了保证统一,我们的眼里揉不进沙子,见不得一个“异端”的存在。而恰恰我们的学生,正在一个学习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的天性很自然,他们的个性很鲜明而且真实,他们是一览无余的天真,却不得不适应学校制度,他们很好动,可学校制度出于各种正当的理由,杜绝学生“动”的欲望,即使动,也要统一的动。我们事先定制了一个模子,要制造符合标准的产品。我们在做的一切,都可能将一部分学生拒之门外。我敢断言,并没有多少学生真心实意地愿意到学校来。

目前看来,我们缺少很多条件,来逐步消除一些不合理的制度。我们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我们要多鼓励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就感,让成就感和做人的尊严吸引学生来;我们还要创造和谐向上的班集体,让同学间良好的同伴关系吸引学生来;我们还要调整师生关系,让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来;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业余活动,让环境吸引学生来。

如果我们能吸引学生自愿到学校来,那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设法让学生到学校之后,能努力学习。我们往往通过外部手段让学生读书,这些外部手段合起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逼”,用批评、教育、帮助、指导、训练、体罚的方法来逼,或用表扬、奖励、哄骗、引诱的方法来逼。外部手段往往有效,因为负强化引起人的恐慌,正强化让人陶醉,外部手段有效,却没有长效。

我们除了以外部手段之外,看来还要更多地运用长效的手段,我认为,最持久地促进学习的力量在知识本身。对知识的渴望是人的本能,没有比本能更大的力量了。可能有人会问,我们教师不就在教知识吗?学生就是不喜欢那些知识,才厌学。

因此,我得对“知识”作出界定。我们有两种知识,一是维持性的,二是创造性的。我们总将一些老掉牙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我们将知识仅定义为书本上的,已被发现的,甚至已死去的知识,这不是知识的全部。

我们有两种知识的传递方式,一是由学生被动地等待知识的到来,或由教师给,或由家长给,反正大人们准备好了知识的午餐,孩子只需张口就是了。二是由学生自己来找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有了对知识的亲和力,而且实现自己幼小的生命价值。

也许,真要把学生的心留在学校,不尽快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孩子,还真不行。

第十五条 要与学生共同学习

我们倡导教师终身学习,教师的职业比任何其他职业都更需要学习。学习既为了谋生,又为了教师自身精神的成长。谋生是学习的外在目的,在剧烈变化着的时代,不学习则可能被淘汰,精神成长是内在目的,在任何一个时代,精神成长都是知识分子和学生共同学习的新格局。

师生共同学习,首先是一种姿态,一种教师将自身与学生置于平等地位的姿态。这种姿态是以往师生关系中不可能有的,我们经常在纸面上或口头上提师生

平等,但教师作为课堂管理者,以及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如何才能建立平等关系?平等又在哪个层次上?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

我认为,在许多方面,师生之间不可能完全平等,平等是有条件的,如果教师和学生都以学习者的身份出现,则师生同时面对知识,才可能平等起来,平等地交流,甚至争论。

师生共同学习,是一种氛围,教师习惯于担任学生学习行为的监工,使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如果师生能共同学习,教师和学生都会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人一旦成为学习的主人,就会激发起很大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下,教学才会更有效。

师生共同学习,更是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教师课堂组织(大班授课与分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相结合)、课堂管理技术(提问、反馈、分工等)、课堂程序编制、课堂交往技术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师生的共同学习对教师课堂控制方式是个挑战。

我们已将师生共同学习写入了学校规划。我们已认识到师生共同学习的价值,以及对我校发展的意义。

我们在未来几年内,将探索各种师生共同学习的形式,探索将是开放式的。探索本身也是学习。

                          (文章来源:沧桑笑《(转)给教师的新建议(郑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15:44:20 | 只看该作者
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 马利文


【案例】只要用心,办法有的是
李老师,17年教龄,现任初中一年级班主任。
今年,李老师接手了一个后进班级,班里很多学生不但学习习惯差,而且经常打架、骂人,让老师们很头疼。可是,李老师接手不到一个学期,班级焕然一新,变成一个团结向上、爱学习的班集体。
李老师有什么秘诀,让我们来听昕她的故事:
我目前教两个班的英语课,当一个班的班主任。
接手这个班,虽然难度很大,但我想,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挑战,是尝试新教育的机会。以前当班主任,我是“见招拆招”,随意性很强,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在管理方法上缺少一致性,没有条理性。有了多年的经验,我更希望集中育人智慧,对学生发展有一个整体思考。
首先,我在班里建立了“小班会”制度。一般的班会,班主任定主题、定时间,老师说,学生听。“小班会”由学生干部组织,无论大事小事,学生自己讨论解决。该考试了,学生们召开“小班会”,谈目标、谈计划、谈学习经验;考完试再开一次“小班会”,总结经验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小班会”目的性很强,凡是影响班级的事,都可以拿出来说;同时又很灵活,只要有事,无论饭后还是课前,班委会就会召开会议,大家畅所欲言,很快形成决议。
起初,学生们不习惯,开“小班会”也不知说什么。在我的引导下,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逐渐增强。在我看来,教师不要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思考。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有能力的劳动者,而不是个个都是学习尖子,首先让学生思想健康,行为规范,学会生存。在我们班,每个孩子都当过班干部,都有进步。现在的学习委员,以前从未当过干部。他妈妈说,别让我的孩子当班干部,他只要把个人学习弄好就行了。但起初他成绩并不突出。我发现他做值日很认真,就大胆起用他为学习委员。实践证明,尽管他做了很多事,学习却没受影响,成绩反而一跃进入年级前茅。
这些孩子刚进来时,各方面能力都不强。记得一开学,我在班会上让学生发言,有些学生连话都不会说。一个学生后来说:“进入这个班,我最大的进步就是敢张嘴说话了。在小学时,因为说话不利落,同学们老嘲笑我。现在班里同学都鼓励我,让我变得越来越自信。”
有一个学生,被大家称为“刀枪不入”的“刺头”,中途进入我们班。他进班那天,学生们召开热情洋溢的欢迎会,班长致词,大家纷纷跟他握手。这个学生激动得满脸通红。他后来虽然有反复,但也在慢慢地进步。我想,无论是再差的学生,都要让他感到有自尊。只有尊重他,才能唤醒他向善、向上的愿望。
在班里,我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个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习成绩悬殊很大,有排在年级前茅的,也有排年级倒数的。我首先引导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学习习惯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我就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人手。这不,连成绩最差的学生都说:“老师,我最近学习可是豁出去了,昨天学到很晚才睡。”我马上给予表扬:“某某真棒,学习特别主动。”其他学生说:“老师,我们也是这样学习的。”我乘机鼓劲说:“太好了,咱们坚持下去,肯定大不一样。”孩子们不怕批评,就怕表扬,现在班级成绩“噌噌”地上涨。科任教师都说,到你们班上课感觉很舒服,学生劲头足,师生积极互动。
根据学生的人学成绩,我有针对性地成立“一帮一”学习小组,让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结对,我也参与进来,每天和他们一起学习。一开始,个别学生坐不住。慢慢地,他们有了习惯,不用我督促了。让我最高兴的是,有的家长也加入学习小组,帮我维持学习秩序。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他有这个愿望,你不去帮助他,只会使他更差。学生学习不好,会产生负面的迁移,导致思想、行为、能力等方面发展受限。反之,学习积极性高了,成绩上去了,就会把更多精力用在学习上,那些不好的行为就没有了表现的机会。
作为教师,要经常想一想,如果这是我的孩子,该怎么教育?我能否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有时候,学生可能让你很生气,但教师必须能控制不良情绪。比如那个“刺头”学生,一开始非常桀骜不驯。一天中午,他违反纪律,我在班里点名批评。没想到,他当即站起来,梗着脖子说:“我就这样,你怎么着?”我当时真想骂他一通,但转念一想,如果他执意顶撞,我岂不是更难堪。于是,我平静地说:“请你想一想,你对父母也是这个态度吗,周围人会怎么看你?”说完,我转身走了。下午放学前,我在班里说:“同学们,老师今天很伤心。因为有同学误解老师,看来我做得还不够,希望我们以后多沟通,相互理解。”话刚说完,这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对不起,您批评得对,我脾气不好,今后一定改!”
从此,类似的情况没有再发生过。看来,教育学生,不一定非要在气势上压倒他,争出个高下,多一点宽容和大度,效果反而更好。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但同时要留心观察,因材施教。
开学军训时,有一个学生不服教官管教,成心挑衅,走队列也不认真。了解情况后,每当他在队列里捣乱,我就及时用眼神制止他。每天的总结会上,我大力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学生,某某认真听从教官命令,某某动作特别标准。我说的这些,都是针对这个学生表现不好的地方,但我不直接批评,而是彰显别人的优点,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这样,受表扬的很高兴,该挨批评的也心领神会。
在班级管理中,应注重借助榜样的力量育人。但我认为,教师树立的榜样,必须具体可学,不能泛泛而谈。比如表扬某某学习好,要说清楚他为什么好,有哪些经验,不是笼统地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对学生,我一向是以表扬为主,不直接批评,尤其不在公开场合批评,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否则,一味地批评,只会让孩子跟你对立。
学生犯了错误,最忌讳的就是不倾听学生诉说,一听说某某犯错,就火冒三丈,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要先了解事实,再做出分析和判断。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个子最矮,个性却很强,多次跟科任老师闹别扭。老师觉得她个子小还淘气,总拿她开刀。我找她谈心,了解她的想法。她一脸委屈,认为受了欺负。我说:“老师可能误解你了,我去帮你解释。”看到她的表情逐渐平静,我接着说:“可你也要替老师想想,你在同学面前顶撞她,不给老师面子,她是什么感受呢?”听了我的话,她惭愧地说:“老师,我也有错。”随后经过我从中协调,她和科任教师的矛盾顺利化解了。
一个学期过去了,班级正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老师和家长们都说,这个班的孩子特别健康、特别阳光。我跟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最初,有一个学生说希望叫我“妈妈”,我答应了。没想到,随后班里很多学生也开始叫我“妈妈”,让我既感动,又幸福!
【评析】班主任职业成熟的标志和影响因素
听了李老师的讲述,有一种“幸福着你的幸福,快乐着你的快乐”的兴奋。李老师的班级管理,清晰地反映了一个正在走向职业成熟的优秀班主任的发展轨迹。借助这一个案,笔者想谈谈班主任走向职业成熟的标志与影响因素。
一、班主任职业成熟的标志。
1.建立民主制度,实现自我管理。
新班主任的一个特征就是,自己像一个大班长,事无巨细都控制在自己手中,班委会成了“传声筒”;班主任一旦不“盯摊儿”,就会乱了秩序,经常“按下葫芦起了瓢”,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
李老师的“小班会”制度,是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围绕班级管理与学习,自发地讨论并解决问题,既使之更加关注集体,也增进了沟通,形成集体舆论,凝聚集体智慧。人人参与,人人贡献,人人受益。组织的民主化运行带来了活力与创造性。民主平台的建立,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归属感和信心,也解放了班主任。
2.基于学生需要,学会换位思考。
如何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是很多老师的困惑。老师总觉得“我为了你好”,但他们的严格要求常常遭到学生的抵触,让他们感到“好心没有好报”。
李老师不是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学生,即便自己的意见很好,也很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说事儿。显然,只有基于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有切身体验,才能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3.坚定教育信念,懂得激励赏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这句话易说难做。一些教师面对学生、特别是调皮学生时,总是很难发现出优点。而从李老师身上可以看出,她真正践行了这句话。在她眼里,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班干部、学生没有学不会的。这些观点与做法说明,李老师善于发现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来引导班级和学生的成长。她的成功之处在于,始终秉持这样一个信念,在实践中坚持不动摇。
4.营造良好氛围,倡导文化育人。
班级氛围是一个班级的文化特征,具有融化和感召的功能。中途转来的那个学生,让大家很头疼,但一到李老师班里,就被尊重、友爱、温暖的气氛所感染,体验到大家的关心与帮助,而不是受歧视。因此,一贯寻衅闹事的他,找不到发挥的环境,老师的冷静与真诚、学生的正面感召,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了成长的力量。这充分说明,打造班级文化,让文化育人,是优秀班主任的法宝。
5.构建学习组织,促进共同发展。
尽管李老师班里学生成绩分化严重,但她首先相信学生都有向善向上的愿望。深入分析学情后,她在班里组织了“一帮一”互助小组,引导成绩好的同学奉献爱心。这种不离不弃的举动,饱含教师的真情,最终感动了家长。对成绩差的学生,李老师及时给予鼓励,更多地看到他们的努力和进步,一步步地引领他们树立信心,走向正轨。
6.正确看待成长,允许学生犯错。
李老师很可贵的一点,就是认为学生“犯错是难免的”。犯错就是学习,就是教育的契机。学生犯了错,李老师总是先观察、分析,认真倾听学生的讲述,再进行教育。学生与科任教师发生了矛盾,她能够秉持公道,既不让学生受委屈,也合理地化解了矛盾。她不当众批评学生,而是尊重学生,巧妙施教,实现自我教育。学生稍有进步,她及时给予肯定。这使她赢得学生的信任,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
7.面对突发事件,保持宽容冷静。
在学生面前,教师都渴望有尊严、有威信。有人端起“师道尊严”的架子,一遇到学生顶撞老师,就认为是对自己尊严和威信的挑衅,立马要为维护尊严而战,企图让学生屈服。有时候即使是老师的错误,也不肯跟学生道歉。事实上,这种所谓的“威严”,学生并不害怕,反而让学生拒斥和蔑视,在师生之间形成鸿沟。面对学生的公开挑战,李老师虽然很生气,但她能够冷静处理,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先检讨自己。这样的“低姿态”反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反思。
8.树立正面典型,转换教育视角。
李老师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善于运用表扬,为学生树立正面典型。表扬与树榜样,很多老师都用过,但有时候学生却不屑一顺!这是因为没有科学使用好这一方法。一些学生感到老师不真诚,表扬是“别有用心”,还不如直截了当的批评更舒服。有的老师在表扬和树榜样时,只顾及被表扬的学生,忽视或打击了其他学生,效果自然不佳。因此,表扬与树榜样的前提,是教师真正关注学生,由衷地认同并赏识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9.充满创造激情,消除职业倦怠。
教师与学生、家长及同行打交道中,受挫是常见的,要走向成熟,必然经历这些挫折。实际上,这些挫折恰恰是教师成长和进步的阶梯。李老师也倦怠过,也曾为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认同而沮丧过。但她坚持思考、坚持学习、坚持尝试,体现了对教师工作的真正热爱。
因此,耐得住挫折,内心拥有对工作的持久激情与创造力,享受自己的工作,才是一个成熟班主任的标志。
二、班主任职业成熟的影响因素。
李老师的故事也使我们看到,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往往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内在因素。
一方面,每个班主任都有职业自我完善的需要。李老师以前一直忙忙碌碌地被学校牵着鼻子走,评优课、继续教育、带班上课,还要照顾家庭。当这些压力缓解后,她才能静下心梳理自己的教育理念,对原来散见的经验进行系统归纳,完整地思考教育,在新班级里进行尝试,减少随意性,转向科学性与目的性,工作的可预测性与掌控感随之增强。这种职业自我完善的需要,成为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班主任工作应满足教师的自主性要求。每个人都希望做自己事业的主人。希望在班主任工作中实现自我成长的教师,都想拥有自己的施教空间。像李老师这样,有了多年经验,慢慢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和方法论,希望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修正。当教师工作自主性的需求开始凸显,这将是自我突破,走向独立与成熟的转折点。
2.外在因素。
首先,被尊重和认同的管理环境,使教师大胆尝试、乐于奉献。教师所处的环境对其职业成长和创造能力有重要影响。现在的李老师有了宽松、自由的空间,她的观点与做法获得了尊重与认同,也促使她对学生更加热爱、工作中更加投入。其次,班主任专业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访谈中了解到,李老师有一个和谐的家庭,使她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因此,管理者应给班主任更多人文关怀,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第三,增进学习交流,激发老师思考与变革的冲动。李老师很注重教科研,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班,通过提升专业技能、拓展教育视野、更新教育观念,促使她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1 08:11 , Processed in 0.0782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