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线批判性思维专题研修营(第1期)--【管季超工作室】友情转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45:09 | 只看该作者
反思“中国式反思”/孙景华

    “中国式反思”与“西方式反思”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企业家遭遇逆境时习惯于检讨自身,几乎从不检讨组织;而西方企业家只检讨组织,几乎从不检讨自身
  中国人有一个传统或长处,身陷逆境时不仅善于励志,让人越战越勇,而且善于反思,包括检讨自己。不过,反思、检讨以及顿悟等是否恰当,则是另外一回事。
    马云的“忍”
    和韦尔奇的“数一数二”

    马云、柳传志、宋卫平等企业家曾遭遇一系列事件或困境,包括马云遇到的“中小卖家集体聚集反击淘宝变革事件”、柳传志遇到的“巨亏中复出之后再次将权力交给杨元庆”和宋卫平遇到的“绿城集团即将倒闭”的市场传言等。他们遭遇的问题、困境甚至危机,几乎全部来自组织外部的消费市场,而并非是组织内部人员管理问题,但他们的反思却惊人的一致:几乎全部是反思或检讨自己过往的不足——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最典型的莫过于一向激情四射、几乎从不见中庸的马云竟然一连写了5个“忍”字。在某种程度上,马云与重新执掌联想帅印的杨元庆公开宣称学会了妥协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们曾经对于市场极具洞察力的真知灼见反而不见了丝毫踪影。
    我们把这种企业组织遭遇逆境时——无论逆境来自组织外部还是组织内部,几乎无一例外地笼统地归咎于企业家过往不足的反思方式,称之为“中国式反思”。
    作个对比: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当年45岁的他执掌通用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家已经有117年历史的公司机构臃肿、等级森严,对市场的反应非常迟钝,在全球竞争中逐步开始走下坡路。但是,韦尔奇既未像柳传志那样提出“带班子”(内部机构)的中国式理论,也未如同张瑞敏一样提出“除了质量,还是质量”(组织内部)。韦尔奇站在组织外部全球化市场竞争的角度,提出了著名的“数一数二”理论,并由此放弃了曾经被视为美国现代家庭象征与荣耀象征的烤面包机、果汁机、咖啡壶和吹风机等产品——按照这个新的企业衡量标准,任何事业部门存在的条件是在市场上“数一数二”,否则就要被砍掉——整顿、关闭或出售,这代表着通用电气公司完全抛弃了传统。
    也许有些人一直不明白,韦尔奇处于困境时提出的“数一数二”理论究竟是怎么来的?答案是只有站在组织层面的高度以及角度,才有可能提出这样的企业战略。至少韦尔奇知道一个常识,只有当企业在某个领域做到行业第一或第二——无论是组织效率领先还是产品技术领先,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以及排他性才会体现出来。
    相反,一旦站在企业家个人角度,包括个人风格、个性以及喜好等,则只会作出中国式的检讨个人缺陷的反思,包括包容、妥协、中庸等。
    个体反思励志,组织反思管理
    事实上,组织缺陷与企业家个人缺陷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好比开车,无论个人驾驶技术多么娴熟,都无法克服汽车本身存在的各种故障;同时,无论一个人的驾驶技术有多么高超,也不代表他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很好地应对。面对组织缺陷以及突发情况,我们只有站在组织层面的高度进行反思,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应对逆境的解决之道。
    这也是“中国式反思”与“西方式反思”的不同之处:中国企业家遭遇逆境时习惯于检讨自身,几乎从不检讨组织;恰好相反,西方企业家只检讨组织,而几乎从不检讨自身。
    不客气地说,李东生于逆境中写出的《鹰的重生》,其实等同于口号式的励志。原因很简单,作为典型制造业的TCL踏入欧洲这个成熟市场,首先遭遇的是对于市场的陌生感。换言之,即便李东生需要反思或检讨,他也首先要从组织外部的市场开始——包括重新定义消费者以及重新定义产品等。但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从《鹰的重生》中看到类似的片言只语,我们只能把它理解成一种励志。一方面是中国并没有经历过典型工业社会的洗礼;另一方面也是受制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古人教育我们遇到问题时要想一想自己哪里不对,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人。作为个体而言,古人的教诲并无不当之处,但是,作为组织而言,我们要有组织概念,能够区分出组织的内部与外部,并且像吃饭穿衣一样把这当成一种管理习惯。
    在我个人看来,在中国所有的知名企业家中,只有张瑞敏习惯于从组织层面进行反思。当大部分中国企业家还在糊里糊涂地将诚信和质量画等号时,张瑞敏早已提出“质量才是产品的生命”;当大部分中国企业家还在通过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时,张瑞敏仅仅通过管理人才的输出,就获得了比资金投入还要显著的企业并购,至少,他重新定义了企业之间的并购方式;当大部分中国企业家还在谈论如何提高效率或绩效时,张瑞敏已经开始了“人单合一”的尝试,不仅重新定义了组织效率,也重新定义了个体绩效;当大部分中国企业家还在空谈“创新”时,张瑞敏已经陷入深深的思考:如何才能将企业做小,而不是做大?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反思
    第一,我们首先要将企业看做一个组织。
    这并非一句正确的废话,这是针对一部分中国人习惯于“想做事,先做人”的口头禅而言的。事实上,做人与做企业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联。如果一个企业不诚信地违背了合同,本质上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而与个人道德无关。同样,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存在瑕疵,也是因为组织质量体系的缺陷所致,依旧与个人能力无关。相反,如果我们不恰当地将“做人”与“做企业”混为一谈,不仅会导致我们看不清问题究竟来自哪里,而且还会导致将问题引向个人道德层面。如果我们非要说企业家个人在组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企业家个人的作用在于:对于环境以及未来的洞察力。它依旧与个人生活层面的做人行事没有关系。
    坦白地说,按照中国人“想做事,先做人”的标准,乔布斯几乎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他性格偏执、傲慢自负,而且喜欢走极端,几乎一点都听不进他人的劝告。不仅如此,在个人私生活上,他甚至连应该付给孩子的抚养费都不支付。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为了全世界企业家以及消费者崇拜的偶像,以至于诞生了娱乐明星才有的一个词——“果粉”。“极端”在个人人际关系层面上,其伤害性不可小觑;但是,“极端”对于组织层面的管理而言,却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宝贝。换言之,我们只有在企业组织层面上而非个人生活层面上才能理解“极端”的作用与价值,才能真正理解乔布斯成功的真谛。
    第二,我们只有站在组织层面上才会知道什么叫组织内部、什么叫组织外部。
    组织内部是员工以及产品,组织外部才是顾客或需求,这是常识。笼统地谈论产品与顾客只会越谈越糊涂,甚至将市场困境误解为产品困境。事实上,产品好与不好是由外部顾客说了算的,而并非管理者的主观臆想——我的意思是,当一个产品在市场上遭遇困境时,我们需要检讨的其实并非内部产品,而是产品之外的需求或市场。关于这一点,我们只有站在组织层面的高度,才会知道什么才是“恰如其分”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毫无疑问,这不仅需要企业家非凡的市场洞察力,还需要企业家站在组织层面上拥有区分组织内外概念的能力和意识,也才会将“外部需求决定产品,而非内部产品决定需求”这个常识刻在骨子里。
    从这个角度来说,马云一连写下5个“忍”字,这件事被媒体过度地放大与解读了。事实上,情急之下马云所谓的容忍与妥协,甚至连基本的管理技术或技巧都不是,最多只能算是一种个人情绪的发泄。我个人相信,冷静下来的马云一定会认真地想一想:组织外部的中小卖家,他们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同时,中小卖家也会冷静地想一想,究竟需要马云提供什么样的交易平台?这与妥协或中庸无关。事实上,马云与中小卖家之间激烈碰撞后,真实的需求才会冒出水面,并且由此形成某种“共识”。因此,组织外部顾客的不满其实一点都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反而是我们没有组织的概念,甚至连顾客在组织外部都不知道,而只是一意孤行地强硬推销组织内部的产品。
    第三,我们只有站在组织管理层面上才会真正理解什么叫“创新”。
    事实上,创新的本质是创造需求而非产品。但是,这个组织层面的常识却被一个从典型工业社会延续至今的错误掩盖了,那就是:将技术发明和创新画等号。它违背了管理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外部需求决定内部产品,而不是相反。技术发明在组织内部,顾客需求在组织外部。我们不恰当地将创新等同于技术发明,等同于直接说新技术打败了旧技术或旧产品。真相恰好相反,世界上90%以上的新技术或新产品几乎永远只能在专利库里呼呼大睡,而许多技术并不先进的产品却能够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这也让我们再次想起管理学发明人德鲁克让人警醒的至理名言:创造顾客,而非创造利润或产品。
    因此,黄怒波“购买冰岛土地”遭拒一事远不值得上纲上线。原因也很简单,“购买冰岛土地”这件事最多只是一个投机式的商业行为,不仅与重新定义消费者无关,而且离“创新”的本意也差着十万八千里——并非所有的大事件都具有管理学上的意义,只有从组织层面进行反思与检讨,才会明白什么是有价值的事件。要想真正理解“创新”的本质含义,只有回归到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原点“组织”上来,并且常识性地把握一个基本原则:没有外部需求支持的产品,只能沦落为仓库里的库存品。换言之,要想真正了解需求乃至创造需求,原则只有一个:从组织管理层面的高度与角度,眼光始终向外,向外,再向外。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着“中国式反思”从此销声匿迹,恰好相反,熟人社会中诞生的中国现代企业几乎很难摆脱人际关系层面的制约。虽然如此,我们还是需要尝试着从组织层面进行一种反思,毕竟,我们不能带着一身乡土味去闯荡国际企业的大舞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45:52 | 只看该作者
上大学有什么用/南桥

    《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14日有篇文章《读书改变了什么》,描述了李军虎纪录片《父亲》中一位民工遇到的尴尬——他家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收入反不如他。文章最后记载了一段对话:“以后有了孙子、孙女,还会让他们上大学吗?”有人问他。“我看读书是没用的。”他叹了口气说。在《中国青年报》此文出来之前,熟练工人比大学生抢手的局面就早已出现,这个话题值得探讨。
    在美国很多蓝领工人没有上过大学,但由于工会的势力,他们能拿比大学毕业生更高的工资,这一点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另外,2011年,美国学生上学积累下来的平均贷款为2.5万美元,毕业后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美国人这几年也在讨论上大学有没有用这个话题,尤其是上精英式名校值不值得的问题。哈佛、耶鲁等名校的学费非常昂贵,相对而言,普通州立大学就便宜得多,社区大学就更便宜。如属后者,则学费不会成为大问题。所以美国的讨论,通常是围绕着上精英学校值不值的这个问题。
    近日,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上就登出了一位耶鲁毕业生帕米拉·哈格的文章《上精英学校值不值》。跟我们“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的物质化追求有所不同,此文作者强调“在校体验”“校友网络”和名校的“稀缺感觉”。你跟一帮同学周末跑去远足、你在学校遇到的特立独行的学生、你遇到的才华横溢的老师,都是你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知道,4年也是不短的时间,是很多男生最血气方刚才华横溢的4年,是很多女生最青春亮丽的4年,不能只追求拿到文凭这个“目的地”,它本身也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经历。校友网络能在你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被“超级链接”到不同的圈子。“稀缺体验”是指上了这些学校,让我们能输得起放得下,作者说有时候把她“耶鲁博士”的牌子亮出来,还是非常管用的;在失败的时候,也是给自己的一大安慰。她说随着年龄增长,有时候自己的精力、才华不如往日,在自我怀疑的时候,这个过去的经历能让她“安全着地”,自尊心不会因为挫败而垮掉。确实,上大学的4年虽然漫长、代价很大,但是有时候反倒是一条捷径,因为你不需要一辈子用各种各样别的方法证明自己,这样的证明往往更为费力费时费事,而且未必管用。
    这一切价值都是各取所需的,也看你是否有能力去利用。作者承认,若论校友圈子形成的“人脉”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还不如好好经营一个网络账户。她说一个上本地普通学校的女友在网络上呼风唤雨,能耐超过她这个名校“精英”。能否用上这高校的“网络”,关键还得看一个人的个性和爱好。这一点国内也是一样,你上了北大哈佛,如果只为追求扩大社交圈,那你还不如试着去做芙蓉姐姐。
    我们也不需要非得要上名校,才能得到这些无形价值。帕米拉·哈格的这篇关于精英教育的文章写得很纠结。她所写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拐杖”,真正的牛人是不需要这些拐杖的。比尔·盖茨和斯蒂夫·乔布斯都从大学辍学,PayPal的发明人之一甚至拿出10万美元奖学金鼓励有为青年从大学退学去创业。不过,如果你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这种牛人,那还是老老实实地上大学吧。或许你上了大学才真正知道自己是不是牛人,你自以为是没有用,你甚至都没资格去贬低大学。马克·冯内古特在回忆录《伊甸快车》中说:从大学毕业的一大好处是可以心安理得地把大学贬得一钱不值,而不会有人说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上大学有没有用,要看人。上大学最大的作用甚至都不是名校生追求的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而是我们借助此间的学习,借助思维的激荡,能让人生的空间拓展开来,我们的人生会发生永久性的改变。读书不光是学习知识,成为一个背着书袋跑的蠢驴。大学学习应该让我们从单纯“知识”学习的层面上拓展开来,同时去学习如何利用知识,去“分析”“综合”“应用”“评估”。读书应该让我们更聪明,让我们洞察世事,让我们不人云亦云,不轻易被人忽悠,读书应该让我们成为持续的学习者。如果你能做到这些,读书就是有用的。大学也应该是一个让我们追求人生不同趣味的地方。英文school一词来自希腊文,本意是“空暇”“休闲”,“学校”是雅典商人送子弟去探索人生、培育人生好奇心的一个地方。
    这个社会变化迅速,没有一身长期学习的本事,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独自和解的能耐,未来你就仍是随波逐流的庸众之一员,你未必抵得过一个未受过什么教育的人。如果你费尽千辛万苦跑去读书,到头来只装了一肚子书本知识,到了现实中倒不出来,也用不起来,遇到新的领域新的局面,你也没有相关的思维技能、学习习惯和情感驾驭能力,能让你去应对人生摆到你面前的挑战和机会,那恕我直言,你这样去读书,是没有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1:53:30 | 只看该作者
你需要避免的思维偏误/[德]罗尔夫·多贝里 朱刘华译

    现成偏误
    你为什么宁可用一张错误的地图,也不愿没有地图?
    “他终生吸烟,每天3盒,却活到了100多岁。因此吸烟的危险不可能有多大。”“汉堡是安全的。我认识一个人,他住在白沙岛(德国汉堡城北的一个区)中部,他从不锁门,哪怕出去度假都不锁门,他家还从未失窃过。”这些话是想证明某种东西,但它们其实什么也证明不了。这么讲话的人,就是犯了现成偏误。
    首字母是R的德语单词要比结尾字母是R的多吗?答案是,结尾字母是R的德语单词要比首字母是R的多两倍以上。为什么这个问题大多数人会答错呢?因为我们会更快地想起以R为首字母的单词。换个说法,它们更现成。
    现成偏误是指: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
    由于现成偏误,我们的脑子里总有一张错误的风险卡。于是我们系统性地高估了因飞机坠毁、汽车事故或谋杀而遇难的风险。我们低估了因为糖尿病或胃癌这样不太能引起轰动的方式死亡的风险。炸弹袭击要比我们认为的少得多,抑郁症则要常见得多。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一切,我们都高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而无声、无形的一切,我们都低估了它们出现的概率——因为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接受壮观、华丽或大声的东西。我们的大脑是剧本式思维的,而不是量化思维的。
    医生更是常沦为现成偏误的牺牲品。他们有他们最喜欢的疗法,用它们治疗所有可能的病例。虽然有可能存在更合适的疗法,但那些疗法在他们的思想里是不存在的,因此他们总是采用自己熟悉的方法。企业顾问也好不到哪儿去。如果遇到一种新形势,他们不会双手交叉在头顶上,叹息说“我实在不知道我能向你提供什么建议”,相反,他们会启动一个他们熟悉的顾问程序——不管它合不合适。
    某种东西重复出现,我们的大脑就很容易重新提取它。它并不一定是真的。纳粹领导人不就是经常重复“犹太人问题”,直到大众坚信存在一个严肃的问题吗?你只需要足够经常地重复“不明飞行物”“生命能量”或“轮回”这些词,人们就会相信它们。
    现成偏误的蠕虫深深地钻在董事会的沙发椅里。这些大人物只讨论管理层呈送给他们的东西——大多是季度数据——而不讨论管理层未呈送的但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如何巧妙地将竞争对手一军、如何更好地应对员工积极性的下降或客户行为的某种意外变化。我多次观察到:人们都是先使用现成的数据或配方。他们在这个基础上作决定——结果经常是灾难性的。例如:10年前人们就知道,用所谓的期权定价模型公式确定衍生金融产品的价格是行不通的。但因为没有别的公式,人们宁可使用这样一个错误的公式。“波动率”也一样。用它测量一种金融产品的风险是错误的,但它是现成的。于是现成偏误给银行造成了巨额损失。这就好像你身在一座没有地图的陌生城市里,但你口袋里有另一座城市的地图,于是你就使用了那张地图。你宁可用一张错误的地图,也不愿没有地图。
    弗兰克·西纳特拉曾经怎么唱来着?“噢,我的心狂跳不已,皆因你在这里。我若不在我心爱的女孩身旁,我就爱我身旁的女孩。”这就是绝对的现成偏误。应对办法:请与跟你想法不同的人合作,跟那些与你拥有截然不同经验的人合作,因为你独自战胜不了现成偏误。
    结果偏误
    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
    来看一个小小的思维试验。我们假设有100万只猴子在股市上投机。它们疯狂地、自然也是纯随机地买卖股票,结果会发生什么事?一年后,约一半猴子的投资赚钱了,另一半亏钱了。第二年这帮猴子又是一半赚钱,另一半亏钱。长此以往,10年后大约只剩下1000只猴子,它们的每次投资都是正确的。20年后只剩下1只猴子每次投资总是正确的——它成了亿万富翁。我们就叫他“成功猴”吧。
    媒体会如何反应呢?他们会冲向这只动物,去阐述他的“成功原理”。他们会找到某种原理:也许这只“成功猴”吃的香蕉比其他猴子多,也许它坐在笼子的另一个角落里,也许它是头朝下吊挂在树枝上的,或者也许他捉蚤子时思考的时间很长。它一定拥有某种成功秘诀,不是吗?否则它怎么会有这么出色的表现呢?一只20年来总是作出正确投资决定的猴子,怎么可能只是一只无知的猴子呢?不可能!
猴子的故事说明了结果偏误: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作决定的过程。这种思维错误又名史学家错误。
    一个经典例子就是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事件。这座军事基地是不是应该疏散呢?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自然应该疏散,因为有大量线索说明,日本即将对其进行袭击。不过这些线索是事后回顾时才显得如此清晰的。在当时的1941年,存在着无数自相矛盾的线索,有的说明要袭击,有的说明不会袭击。要判断决定(是否疏散)的好坏,必须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过滤掉我们事后知道的一切信息(尤其是珍珠港果真遭到了袭击的事实)。
    再来看另一个思维试验。研究人员分析了3位心脏外科医生的成绩。他们让每位外科医生进行5次高难度的手术。多年后这些接受手术的病人的死亡率在20%左右。具体结果是:医生A的5个病人一个也没死,医生B的病人死去一个,医生C的病人死去两个。你如何评价这3位医生的成绩呢?如果你像大多数人那样思考,你会认为医生A是最优秀的,医生B次之,医生C是最差的。
    这样你正好犯了结果偏误。你应该已经明白原因了:抽样试验的范围太小,结果相应地说明不了什么。那么,应该如何评价这3位医生呢?只有当你对他们的技术有所了解,仔细观察过他们的手术准备和执行过程时,你才能正确评价他们。也就是说,你要分析过程而不是结果。或者,你应该进行一次规模大得多的抽样调查:  100次或1000次手术。这里只要理解一点就够了:一位普通的外科医生,病人一个不死的概率是33%,死一个的概率是41%,死两个的概率是20%。以结果评判外科医生是否优秀,不仅不准确,而且不道德。
    结论:请你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你最好仔细研究一下这样作决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或者为一个也许是纯属偶然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这个决定是出于理性而作出的吗?如果是,那你下回最好仍然这样做,哪怕上回的结果很糟。
    不作为偏误
    为什么你不是答案就是问题
    有两名登山者。第一个人掉进了一个冰川缝隙里,你本来可以帮助他、营救他,但你没有这么做,结果他死了。你将第二个人主动推进了冰川缝隙,不久后第二个人也死了。这两种行为哪种更严重呢?理性地看,这两种行为同样应该遭到谴责,无论是放弃不救还是主动谋杀——两者的结果都是死亡。但某种感觉告诉我们,放弃不救不如后者严重。这种思维错误人们称之为不作为偏误。不作为偏误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
    假设你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面临着是否要批准将一种药品用于垂死病人的决定。这种药品的副作用很强,它会当场杀死20%的病人,但能在短期内挽救80%的人的性命。你会怎么决定?
    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你会禁止审批通过。你感觉当场将20%的病人送去西天的药物要比本来能够抢救80%的病人但没有施救的事实更严重。这是一个荒唐的决定,但符合不作为偏误。假设你知道不作为偏误,你以理智和道德的名义决定批准这种药品,如果第一个病人用药后死去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媒体会大呼小叫,你就会丢了工作。作为官员或政客,你要认真对待民众中的不作为偏误——保护自己,对你有利。
    司法判决表明,这一“道德扭曲”在我们体内是多么的根深蒂固。主动的死亡援助,哪怕它符合垂死者的口头愿望,在德国和瑞士也是要受罚的,而故意放弃维持生命的措施是不受罚的。
    不作为偏误解释了为什么事实证明注射疫苗能降低生病的风险,但家长们在要不要给自己的孩子注射疫苗时还是会犹豫不决。客观看来,如果孩子后来果然生病了,应该指控父母主动伤害孩子。没错,我们感觉故意放弃不如受谴责的主动行为严重。
    不作为偏误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更喜欢让某人自己撞上刀口,而不愿直接伤害他。投资者和经济记者感觉不研发新产品不如研发错误产品严重,虽然两者都会导致公司破产。我们觉得死抱着几年前买的一堆差股票不卖不如卖了再买错股票严重;不在一座煤电厂安装废气清洗器不如因成本原因拆除废气清洗器严重;不给自己的房子安装隔热层不如为了取暖燃烧明火严重;不申报收入不如伪造纳税资料严重——虽然结果都是相同的。
    行动偏误是不作为偏误的反面吗?不完全是。当形势不明、矛盾、看不透时,行动偏误就会插手了。此时我们倾向于做无用功,哪怕没有这么做的合理理由。而不作为偏误的形势大多是一目了然的:今天的行为可以防止未来的损害,但防止损害对我们的激励并不强。
    不作为偏误很难辨认——放弃行动不像采取行动那么容易看出。我们不得不承认,1968年的欧洲学生运动看穿了不作为偏误,提出了一个醒目的口号来反对它:“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解决问题,那你等于就是在延续问题、加重问题”,当然你就成了“问题的一部分”。——原编者注)
       (摘自《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一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2:23:00 | 只看该作者
说理是一种教养
徐 贲
学习说理不是学习一些能把什么话都“说圆”,把“无理”变成“在理”的技巧,而是通过提供真实的信息、事实、知识去说服别人。说理应当说真话,当然,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有效地说真话,包括条理、逻辑、举例、语言的明晰与生动等等,也都是必要的。
说真话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使对天真烂漫的儿童来说,也是细心教育的结果。人们往往把说真话,不说谎的教育看成是一种德行(道德或品格)教育,这固然不错,但应该看到,作为说理的说真话更是一种“教养”。
约翰·洛克在《教育片论》中把良好的教养(civility)视为德行在日常生活中的显现,教养与德行的不同在于,如果我们公认一个人有“诚实”的德行,那么我们是说,他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是诚实的。世界上如果有这样的人的话,那也一定是非常罕见的。大多数被认为是诚实的人都是在一些事情上诚实,而在另一些事情上并不诚实的,例如,再诚实的人也会有需要找借口或推诿的时候,虽然不见得“诚实”,但谁都有需要这么做的时候。
教养意义上的“诚实”标准不是绝对的,所有相应也就“低”一些。教养意义上的“诚实”不是必须做什么,而是应该不做什么。“诚实”只不过是在人际关系中维持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不要丧失可信度,因为这样对自己比较有好处。 一个人在说理的时候,要说服别人,没有别人的信任,没有好的名声,是很难取得效果的。如果一个人在别人的眼里是一个讲理的人,那首先是因为别人觉得他会说真话,比较诚实与诚恳,也就是比较有教养,是一个可以打交道的人。在对人的评价中,“讲理”是一种“长处”,不讲理是一种“缺点”,区别往往就在于教养。
洛克认为,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不要说谎,不要找借口,他没有说要诚实。不说谎和不找借口是比较低调和平凡的德行,更符合他所说的教养。他说,“幼童因为害怕他们的过失被别人一览无余,便会像亚当的其余子孙一样,去寻找借口。这种过失往往与虚伪相近,且也容易导致虚伪,因此不能加以纵容。”儿童说谎往往是因为以为,说了真话会给自己带来不利,或因为有过失而受到责罚。所以,洛克劝告家长,“您就必须注意,切不可让他因为坦诚而造成一丝的不安;恰恰相反,他自发的认错可使他免除所有的惩罚,此外还应用一些满意、赞同的标志给予鼓励。”这也就是说,要让孩子知道,坦诚对他不但没有害处,而且还会有好处。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人说真话而不说谎,并不一定是受道理律令的驱策,而是出于实际的考量,聪明的政客或商人大多明白这个道理。
洛克还说,“倘若您从(孩子)的借口当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找出其间有虚假的成分,那就把它认作是真实吧,切不可表现出点点的怀疑。让他在您面前保持一种尽可能好的声誉,因为他一旦发现自己丧失了这一声誉,您也就丧失了一种重要的、最好的支配他的方式。”这是在说话问题上的无罪推理,在你不能证实是说谎时不要断言是说谎,甚至加以责罚。这是为了尽量维护孩子的自尊,因为没有自尊的人是绝对学不会教养的。这样对待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家长有教养的行为。你如果老是提防和怀疑孩子的“狡猾”,就会反而把他往狡猾的路上引,政府不应该像防贼一样地对待百姓,也是同样的道理。
说理是一种教养,这是就教养的两个方面而言的,“首先,从心底要保持一种不去侵犯别人的心思;其次,要学会表达那种心思的最为人接受、最为人喜悦的方法。从其一,人可称得上是彬彬有礼;从其二,则可称得上是优雅得体。后者指的是我们要在表情、声音、言语、动作、姿势乃至整个外部仪态都要表现得得体优雅,以使我们结交、交谈的人心悦、自在。这是一种我们的内心借以表达其礼仪的语言”。
说理是平等、尊重地对待他人,这就需要在说话时避免洛克指出的那些“无教养”表现,如,“粗俗”、“轻蔑或对人缺乏应有的尊敬”、“吹毛求疵,故意给别人找茬”、“嘲弄”、“刁难”。说理是一种尊重和自重的话语行为,只有尊重对方,才能被对方尊重,“与人争辩时,一定要用最温和的态度和尽可能委婉的言语。总之,要从整个行为举止上去表明您并不是故意要与人争辩的。同时,还要伴有对他人表示尊敬和善意的标志,这样我们才能在赢得争辩的同时不致失去了对方的尊重。”
说理是一种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应该给彼此带来快乐和教益,“彬彬有礼的人要比能干的人更受欢迎”。言辞傲慢、尖酸刻薄、油滑、暴戾,或者过分炫耀文采、装腔作势,都会给人带来不快,洛克说,有的人“虽然有能力、有诚心”,但“却也难以弥补因为其过于严肃和僵硬的表现给人带来的不安感”。同样道理,说理的人虽然很有文采、论点强悍、理由充足,但因为太咄咄逼人或者油腔滑调而难以弥补给读者实际带来的不快。
《中国新闻周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2:23:49 | 只看该作者
说理是摊开的手掌,不是攥紧的拳头
徐 贲
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运用语言的理性交流形式,说理的目的是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说服别人。说服是针对具体对象的,也是为了取得具体效果的。在英语中,说服(persuasion)一词的拉丁词源原义是“敦促”和“甜”,也就是好言相劝,与希腊语中这个词的“令人欢愉”和“甜”是相同的。
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寓言》。太阳与风相互夸口说自己是最强的,他们于是进行一场比赛。风看到一个穿着外衣的行客,就说,“谁能使这个人脱掉外套就算赢了。”风刮了又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他很感谢太阳的温暖,把外套脱下来,搭在手臂上。
这个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论辩术”发明人的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对说服有相似的说法,他说,说服是一只摊开的手掌,而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说服是欢迎别人加入对话,既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说理是与人的和平需要结合在一起的,说理是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与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时侯发生的。说理需要运用的是语言,讲理和协商都离不开语言,由于语言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
然而,并非有语言的地方就自动会有说理,有语言的地方必须有自由才能有说理。说理是一种在人类的自由思想传统中产生的公共话语形式。17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说,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的说理是没有意义的,这时候的说理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种“逃避的,自我封闭的,得不到运用,也毫无生机的美德”。他问道:“如果没有自由而公开的论辩”,又哪里会有真实呢?“在所有的自由中,我最需要的是知情、说话、凭自己的良知说话的那种自由。”
长期以来,说理在中国被当作一种攥紧拳头,而不是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这样的“说理”观念另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
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这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不是科学论证,它所讨论的是不确定的事情,不是确定的事情,“确定”,顾名思义,是不需要讨论的,即使在科学中,也不是什么都能确定的。
说理是向所有公众,而不只是对少数专门人士开放,说理说的是社会群体中许多人,而不只是专业小圈子里的专家们,所能听得懂的道理。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
说理不只是指思考和明理,而且还指用理由来证明合理。因此,说服必须包括用理由——说得通,别人能接受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说理所运用的 “辩论”,这个词的拉丁词源原义是“银”。把意思说清楚就像一块纯银,银器越打磨越光亮,可以投射出光亮、清晰的映像,或者像人们平时所说的“真理越辩越明”。可惜现在的许多“辩论”不仅是粗糙的,而且是不允许打磨的,有的映照出扭曲的映像,有的根本就是混暗不明,有的语言甚至根本就是为了制造这样的效果。奥维尔说,扭曲真实的语言“就像乌贼鱼喷射出的墨汁”,它模糊了事实的轮廓,掩盖事实的细节。这样的语言是说理的天敌。
人们需要说理,因为说理比不说理更能找到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而真实和公正的东西在本质上来说是优于虚假和不公正的。一般来说,真实和公正的东西是比较容易证明而且比较容易说服人的。更为重要的是,人有足够的天生能力接受真实和公正的东西,这种能力就是“理性”。
《南方周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2:30:58 | 只看该作者
伟大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爱国者
2010年08月18日 14:41 中国青年报


8月13日,美国重量级的学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姆·乔姆斯基在北京大学接受名
誉博士学位并发表演讲。只有经过仔细鉴别和彼此对照之后,才能弄清这位82岁的老人
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作为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政论家,或按他自己喜欢的称呼,作为一名知识分
子,乔姆斯基在短暂的中国之行期间,用沙哑低沉的声音表达了对中国当下事务的认识
,并延续了批判美国政府的老调。他带来一股旋风,除了知识界的欢呼外,《人民日报
》也就此发表报道,称他受欢迎的程度“超过国家元首”。

  事实上,只要对这名学者的生平略作了解,我们便不会感到讶异。乔姆斯基以“异
见”姿态闻名世界,他对美国政府的批评立场一生不变,曾把美国政府比作“饿狼”或
“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他甚至抨击美国人最珍视的“民主”,认为它是虚伪的。

  这些批评,并未给他带来太大麻烦,相反,却为他赢得卓越的声望。他被美国媒体
评为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公共知识分子之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全部
赞同乔姆斯基的尖锐抨击,以及他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观点。如果说乔姆斯基为我们带来
了有益的启示,那也并不在于他的观点本身,而在于这种观点所持的姿态:批评者。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合格的批评者,以及对待批评者
的宽容态度,是我们社会当下亟须拥有的资源。在目前这个变化急剧、事端丛生的发展
阶段,缺少合格的批评者,或者缺少对于批评者的宽容态度,将会带来无穷恶果。

  在乔姆斯基看来,保持怀疑和批判的姿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因为知识分子享有
知识的“特权”,并有专业能力对事物进行深刻剖析。在他看来,知识分子永远面临着
两种选择:做一个向权威俯首帖耳的御用文人,或做一个独立的批评者。他认为,选择
成为一个批评者尽管可能在当下遭遇烦恼,却能使知识分子最终避开历史和道义对他的
审判。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观点,乔姆斯基成了美国政府永远的反对派。即使在中国之行
的演讲中,他也会时不时地将话锋转回到大洋彼岸那个“强权政府”上。

  中国的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有必要对这一番我们略有些陌生的言论进行检视,并
且从中得到有益的思考。我想,乔姆斯基的中国之行,是促进这种思考的恰当时机。

  我们的社会历来缺少对“批评”的集体思考。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都有
必要从乔姆斯基所带来的信息中学到点什么。

  对于那些试图以自己的批评来使社会获得或大或小改进的人来说,学习乔姆斯基强
硬而坚持的姿态并不困难。通常,他们只需要准备几句犀利的言辞和一副好胆量,就可
以变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反对者。然而他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使自己的批评变
得真诚并获得逻辑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对手也不得不正视这种批评?

  而对于被批评者而言,他们应该从乔姆斯基的身上得到更多启示。

  乔姆斯基在对美国社会和政府提出千般批评的同时,内心却承认,美国仍是世界上
最伟大的国家。他对美国的批评,与其说是一种敌视,毋宁说是一种认同:一个人肯付
出一生来对一个国家的缺点进行批评,也许是他用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热爱的最好方
式。古今的历史一再证明:伟大的批评者往往是伟大的爱国者。

  一个如同乔姆斯基这样的批评者,对于一个公民社会而言意义重大。他可以帮助警
惕或规避可能存在的政策失误,也能抵消因为意见过于趋同而导致的独断和冒进。甚至
,这样一个批评者能否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是否开明的评判标准。

  如今,尽管批评声存在于我们社会的诸多领域,但在一些重要领域,尤其是在乔姆
斯基所重视的知识分子群体中,批评者的角色却愈发稀缺——至少,像他本人那样有品
质的批评者日益鲜见。

  颇有意味的是,乔姆斯基发表演讲的北京大学,曾经因为引领知识分子的独立和批
判精神而广受美誉,如今却同样因为日渐失去这种精神而饱受批评。不知道乔姆斯基这
次来访,是否能帮这所学校乃至整个中国知识界,拾回一些并不久远的记忆。(张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7:25:5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逻辑学参考书目作者:julia8018
逻辑学参考书目
基础:
1、《逻辑学是什么》,陈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逻辑学导论》,陈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简明逻辑学导论》:(美)帕特里克·赫尔利著,陈波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4、《论证与分析》,谷振诣, 人民出版社,2000
5、《逻辑学思想史》,张家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6、《西方逻辑史》,杨百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7、《中国逻辑思想史》,汪奠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8、《逻辑与知识创新》,黄顺基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推理的迷宫》,(美)威廉姆.庞德斯通,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10、《悖论研究》,陈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1、《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商务印书馆,1996
12、《归纳逻辑导论》,江天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8、《科学的假说》,徐炎章,科学出版社,1998
9、《横向思维》(上、下),爱德华波诺著,新华出版社,2002
10、《困惑你的逻辑谬误》,余式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1、《批判思考导论》,C.A.MISSIMER,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
12、《辩证思维论》,金顺福,汪馥郁,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
13、辩证逻辑基本原理,彭漪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4、《疑案迷踪与侦查逻辑36案》, 赵志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15、《刑事侦查逻辑学基本原理》,倪北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6、《还原犯罪真相—侦查逻辑和方法》,重庆出版社,李顺万,2007
17、《推理与破案》,孟宪鹏, 海洋出版社,1992
18、《侦察归纳法概说》,濮方平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
19、佛教逻辑,(俄)舍尔巴茨基,译者宋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0、科学发现的逻辑,(英)波普尔,译者查汝强,邱仁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1、《趣味论辩学》,刘润泽,西苑出版社,2012
22、概念论,彭漪涟,学林出版社,1991
23、逻辑规律论,彭漪涟,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
24、逻辑范畴论,彭漪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5、事实论,彭漪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26、《趣味逻辑学》彭漪涟,余式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7、《古诗词逻辑趣谈》,彭漪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8、、《逻辑是把斧子》,张晓芒,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
29、《逻辑思维训练》,张晓芒,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30、《逻辑修养与科研能力》杨树森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31、美国人视野中的逻辑—GMAT考试,余式厚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
32、 《沈有鼎文集》,沈有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33、  《周易的思维与逻辑》,李廉,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34、  《集量论略解》,陈那菩萨造、法尊法师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5、  《释量论·释量论释》,法称菩萨造、僧成大师造、法尊法师译北京中国佛教协会,1981
36、  《量理宝藏论》萨班·庆喜幢著、明性法师中译,台湾:东初出版社,1975
37、  《藏传因明学》,杨化群著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
38、  《中国逻辑思想史稿》,周文英,人民出版社,1979
39、  《先秦逻辑史》,温公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40、  《先秦名学史》,胡适,学林出版社,1983
41、  《墨经逻辑 研究》,杨武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2、  《墨经数理研究》杨向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43、  《正理经解说》释刚晓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44、  《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崔清田,人民出版社,2004
45、  《中国逻辑研究》,孙中原著,商务印书馆,2006
46、  《白话解读公孙龙子》,王宏印著,三秦出版社,1997
47、  《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董志铁著,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48、  《工具论》上下册,亚里士多德著,余纪元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9、  《新工具》〔英〕弗兰西斯.培根,许宝揆译,商务印书馆,1997
50、  《逻辑哲学论》,  [奥]维特根斯坦,郭英译商务印书馆,1962
51、  《西方逻辑史》,马玉珂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52、  《逻辑学的发展》, [英]威廉涅尔、马莎涅尔著商务印书馆,1985
53、  《制约逻辑导论》,林邦瑾、龚启荣等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54、  《逻辑斯谛——又称“数理逻辑”的二值数学》, 龚启荣,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55、  《形式逻辑导引》,龚启荣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56、  《波尔—罗亚尔逻辑》,[法]阿尔诺、尼科尔著巴黎,1879
57、  《数理逻辑基础》,胡世华、陆钟万,科学出版社,1981
58、  [德]希尔伯特著《数理逻辑基础》,科学出版社,1985
59、  《简明逻辑史》, [德]亨利希·肖尔兹,商务印书馆,1977
60、  《墨经的逻辑学》,沈有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61、  《语法结构》,[美]乔姆斯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62、  《语言论》, [美]布龙菲尔德,商务印书馆,1980
63、   《亚里土多德逻辑学说》,[前苏联]阿·谢·阿赫曼诺夫著、马兵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64、  《近代逻辑史》,[前苏联]巴·谢·波波夫著、马兵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65、  《近代西方逻辑学发展纲要》,[澳]巴斯摩尔《哲学百年》逻辑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
66、  《数学基础研究三十年》, [波]安德热依·莫斯托夫斯基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67、  《元数学导论》,[美]S.C.克林著《元数学导论》,科学出版社,1984
68、  HANDBOOK OF MATHEMATICAL LOGIC,J·巴尔威西,北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公司,1997年英文版
69、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高教出版社,2000
70、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王爱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1、   THE JOVRNAL OF SYMBOLIC LOGC(J),国际符号逻辑协会主办,在美国出版
72、  BOПPOCN ФNлOCOФNN(J),莫斯科出版
73、  《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
74、  《逻辑》金岳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5、  《普通逻辑》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编写组,1979
76、  《逻辑》周礼全主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7、  《逻辑学导论》,陈波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8、  《逻辑学教程》,何向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9、  《逻辑学基础教程》,袁正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0、  《新逻辑学》黄华新、王继同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81、  《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吴家国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82、  《普通逻辑教程新编》冯景国、范墨昌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83、  《普通逻辑应试导学》苏江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84、  《符号逻辑基础》宋文淦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5、  《逻辑》杨武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6、  《逻辑的观念》王路著,商务印书馆,2001
87、  《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编委会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88、  《中国逻辑史教程》,崔清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89、  《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周礼全主编,人民出版社,1994
90、  《逻辑与哲学》王路著,人民出版社,2007
91、  《生活中的逻辑与智慧》张智光著,华文出版社,2001
92、  《语言与现代逻辑》周斌武、张国梁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3、  《数理逻辑引论》王宪钧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94、  《符号逻辑》I.M.科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95、  《数理逻辑基础——一阶逻辑与一阶理论》,陈慕泽、余俊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6、  《逻辑演算》,刘壮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97、  叶峰:《一阶逻辑和一阶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CPPCU.WY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7:26:5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中国孩子创造力不强的文化归因作者:中年教师
创造力可以看作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观念性产品)的高级的智力品质。
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中国的学生缺乏创造力”很多人把它归罪于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不可否认,我们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孩子创造力方面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的很多方面很自然地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很多问题,表现在教育领域,可能根子在我们的文化。
首先,中国文化总体上是一种强调“统一”的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重视集体而非个体,重视整齐划一而轻视特立独行。当然,这种文化价值观也反映在中小学教育环境中。很多中小学校为学生制定了整齐划一的行为规范,包括饮食起居、学习交友、为人处世的繁琐的规范或守则,学校俨然成为塑造学生行为的“模子”,学生俨然成为用同一个“模子”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
在学校的考核或考试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每次考试一般都有一个“标准答案”,教师往往按照这个统一的“标准答案”给学生打分。如果学生的回答背离了教师制定的标准,即使回答得再有创造性也是枉然,也难以逃脱低分的“命运”。
当然,适当的规范或守则,如按时上学、班集体和课堂教学的有关规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规范,对于学生适应学校和社会、维持良好的学业和人际关系,都是必要的。但是,过于繁琐或整齐划一的规范则是不必要的。规范越多、越细、越繁琐,学生的思维活动越容易被框住,他们的创造力越是难以发挥或展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人格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求异。也就是说,对一个问题或现象,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给出与众不同的、新颖的问题解决办法或分析。另一方面,这种变通而独特的思维活动通常需要创造性人格的支持和驱动。换言之,学生必须敢于怀疑既有的标准,敢于打破统一的格式或套路,否则,他的思维很难变通,也很难做到与众不同。
其次,中国文化过于重视人际关系的平衡,而相对轻视个人的独立人格。人们习惯于把自己放在某个人际关系框架中,以自己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界定自己的价值,以至于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是“关系社会”。正因如此,人们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他们非常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也非常在意自己与别人的差别。因此,他们为了获得别人好的评价而努力,也为了维持与他人的关系而努力。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放弃了自己独立的评价标准,而以群体或众人的标准判断是非,判断自己的行为。
中国人注重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在中国文化中,历来是“枪打出头鸟”。换言之,一个人如果胆敢无视群体的标准而冒尖,他就会遭到群体的排斥或打击。数千年来,这种文化观念已经渗入人们的骨髓,成为人们的生存策略的一部分。人们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人际关系中,以消除可能存在的威胁,而用于工作和创造活动的时间和精力相应地减少。正是在人际关系的平衡中,很多人失去了“独立的自我”。
这种文化氛围也渗透到教育环境中。在“人际关系标准”的制约下,学生要十分“听话”,放弃自己的标准,以讨好老师和家长。在此过程中,学生丧失了发展自身独立性的机会,而变成一个从众的人。而且,由于过于看重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评价,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很强的焦虑和压力感,唯恐自己的行为不符合老师和家长的标准。
过于注重外在的评价。而放弃内在的标准,恰恰是创造力的大敌。美国心理学家阿曼贝尔发现,为了获得良好的外部评价或奖赏而努力工作的人很难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性,而那些由内部动机或个人兴趣推动的人往往更容易发挥高度的创造性。这就是著名的“内部动机假说”。虽然这种观点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检验,但是,它却提示我们,过于注重人际关系或他人的看法可能对创造力产生消极的影响。
再次,国人异乎寻常地重视学业,而对学业之外的才能或兴趣置之不理。中国历来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由于“读书”和考试可以改变个人的社会地位,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抱有极高的期望。这甚至成为一种文化心理。心理学家们发现,即使在美国的亚裔青少年中,父母也往往更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青少年由于难以达到父母的高期望,自信心普遍较低。近年来,国内学生的作业负担“居高不下”,为学生“减负”的呼声日益高涨,这种现象也跟过于看重结果的教育观念有关。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除了学校普遍重视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还存在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空间智能、自然智能等多种智能形式。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一种智能上占优势,也可能同时拥有多种智能潜能。因此,学校应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使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遗憾的是,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在“高考”指挥棒下,仍然把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作为培养的重点。而其他类型的智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另外。中国的文化传统更看重外在的行为和表现,而相对忽视内在的精神和实质。这并非危言耸听。在我国传统中,人们更重视“礼仪”,重视可见的东西。在社会生活中,虽然我们也强调“诚”和“真”的价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更看重外在的、可以获得别人的较高评价的东西。由于这种文化传统,我们往往过于看重结果而不是过程。所谓的“成者王,败者寇”,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生动反映。
这在中小学生的生活中也有十分明显的反映。在时下的很多学校中,教师更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学习过程,换言之,他们看重的是学习的结果,而不管学生是否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这种教育观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很多学生厌学,甚至彻底丧失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性从何而来?!
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的上述特征曾经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它们却在客观上营造了消极的文化氛围,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不利于他们自信、独立等创造性人格品质的发展,从而成为导致中国学生创造力相对较弱的文化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7:27:4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转载】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黄裕生)作者:疯人
从概念思维到本源思维(黄裕生)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北京,100084)
提  要:一切概念都来自于意识的同一性构造,而后者则是以分别识在综合的“看”中给出的共相(标准性的整体表象)为基础。因此,如果说概念思维是以概念去理解与把握事物的思维,那么,概念思维就不仅是以分别识为基础,而且是以分别识构造出来的共相,以及通过共相进行的同一性规定为基础。这意味着,概念思维所打交道的是、也只能是同一性中的事物。相反,本源思维则与同一性事物无关,而只与自在物即事物本身相关。
关键词:概念思维,本源思维,表象,共相,同一性,分别识
一提到“哲学”,人们首先想到它是一门科学。的确,从其产生起,哲学就是一门科学,甚至是一切科学的科学。这在近代德国哲学那里体现得最为明确。也正因为哲学是一门科学,所以它才是可教可学的,因而哲学也才能成为大学里的一个系,一个教学单位。既然是一门科学,哲学首先也就是一个概念体系,至少是像其他科学一样离不开概念。因此,如果说哲学是一种思想,那么,这种思想必定就是一种概念中的思想:以概念传达与展开的思想。思想的作业进程似乎就是概念的逻辑演绎过程。
然而,正如哲学是科学但又不仅仅是科学,因而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体系一样,思想(das Denken/思维)也并不只是概念活动,而是要远比概念运动复杂得多。因为所有概念都只不过是思想的创造物,而思想并不从概念创造概念。这意味着思想有非概念的一面。
那么,有非概念的思想吗?自从中西文化相遇开始,这个问题就似隐似显地徘徊在中国思想界。整个二十世纪关于西方重科学中国重道德、中国主天人合一西方持主客分离,以及中国守整体西方擅分析等等一系列对置性的判定,都隐含着对非概念性思想的肯定,尽管这些对置性判定有大而化之、甚至失于谬误之嫌。前些年关于对象性思想(维)与非对象性思想的讨论,则逼近了对非概念性思想的直接肯定。而近年来王树人教授等学者一再论述与倡导的“象思维”,则不仅肯定了非概念性思想,而且尝试着对这种非概念性思想本身做出某种说明与论证。
                            一
如果说存在着非概念性思维,那么在我看来,它首先应当是一种本源性思维,也就是在先性的思维。在什么之先呢,在概念思维之先,因而是先于概念的思维。如何理解这种非概念的思维-思想呢?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哲学危机迫使哲学要面临的问题,一个西方哲学要真诚与谦逊地面对象中国古典文化这种异域思想就必须面临的问题。
这里首先要澄清的是,何为概念思维?一般地说,概念思维就是借助概念以及概念间的演绎去理解、把握和确认事物的思想活动。这样的概念思维,通常也被称为认识活动。因此,规定与证明是这种概念思维的基本核心。但是,问题是,概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概念当然只能是从概念思维来的。于是,我们发现,这样理解概念思维似乎会让我们陷入一个进行循环规定的陷阱:概念思维借助于概念的使用来规定,而概念的来源又借助于概念思维来说明。不过,这种循环并不是一种错误而需要纠正,倒是为了使这种循环真正能够通畅起来,我们要进一步追问更根本更尖锐的两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概念?或者问,概念意味着什么?这是其一。其二,概念是如何给出来的?
首先讨论前一个问题。
在现代汉语的基本用法中,“概念”被看作是对事物的一般性本质特征的把握,它是从感性事物的共同特点中抽象、概括出来的。[1]比如从红纸、红布、红苹果等事物中抽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就形成“红”的概念。而在德语的一般用法中,“概念”有两个基本意思:首先指一个思想单位(统一体)里包含的本质特征的总体;其次指关于某物的一个表象、看法或意见。[2]
显然,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德语里,概念首先是一种思想性的东西,或者更确切说,是思想中获得性的东西;其次它是对事物的本质的总体把握。简单说,概念就是在思想中对事物的本质的总体把握;或者说,概念是事物在思想中的本质存在。
现在的问题是,概念是如何给出来的?这也就是问,思想是如何把握事物之本质的?
把握事物之本质的事件,也就是给出概念的事件。一种最切合日常见识的经验主义解释坚定认为,本质是从感性杂多事物(如各种红)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性(如红性),因此,概念也就是抽象所得。问题是,如若还没有概念,思想如何进行抽象?以什么进行抽象?在我们把共同性从诸(杂)多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分离出来之前,必须首先已对这共性有所把握。实际上,我们并不是在比较了诸多具体事物之后才抽取出什么共性或共相。也就是说,我们对事物之共性的认识,并不是建立在对具体事物的特殊性的认识之上或之后,好像我们是在认识了诸多具体事物(如诸多马匹)的特殊性之后,再进行比较,逐渐删除掉特殊性,最后找到共性的东西。如果说我们是在认识了诸(杂)多具体事物的特殊性之后才能认识这类事物的共性,那么,这根本上意味着我不可能真正给出事物的共性。因为我们无法穷尽具体事物。如果说为了给出马的共性必以认识诸多具体马的特殊性为基础,那么我们压根就不可能给出马的共性,理由就是:我们无法穷尽对所有具体的马的认识。如果把共性看作是从诸多特殊性中概括、抽象出来的,那么,从有限的个体马的特殊性中,比如从十匹马的特殊性中,通过比较而抽象出来的共性,只是这被比较的十匹马的共性,而不可能是所有马的共性。
面对具体的、活生生的马匹,我们会获得-给出关于马的各种表象,比如关于马的颜色、皮夫、棕毛、肢腿以及其他具体官能的表象,同时也会给出包含着这些单一性表象的综合性表象,诸如形状、姿态、动作等复合性表象。我们并不一定是先给出单一性表象,然后再给出复合性表象,倒是常常是先直接给出复合性表象,再分析出单一性表象。我们的直观-观察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直接的综合活动:当我们“看”到具体的、活生生的马,我们直接给出的就是关于马的形状、姿态、动作、习性等表象,甚至更进一步,直接就给出综合着这些复合表象的一个整体表象——在这个整体表象里,包含有关于马的形状、姿态、动作、习性乃至关于马的用途等等这些基本表象。这个整体表象使得我们能把眼前这只或这些动物与牛、羊、猪、狗等等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这样一个整体表象就是一个关于马的共性(相)。当我们把这样一个整体性表象当作一个宾(谓)词使用时,它就成了一个概念。
显然,这样一个整体表象并不是在有了关于a、b、c、d、e等等许多只个体之马的表象,并对这些表象进行了比较之后,才给出来的。相反,我们要能把关于眼前a、b、c、d、e这些个体动物的表象都归为同一类表象,从而进行比较,必须首先已给出了关于这一类动物的一个标准性的整体表象,否则,我们就无法把关于a这只动物的表象与关于b(以及c、d、e等等)这只动物的表象都归在关于“马”这一表象下。在这个意义上,关于马或者关于任何一个种类事物的标准性整体表象,其实与能被归在这一种类物下的具体-个体事物的数量无关;换言之,只要有一个具体-个体物,就能给出一个标准性的整体表象,从而给出一个可以把这一具体-个体物归在其下的种类物的表象。这种标准性的整体表象是从任何一个具体-个体物中直接综合-构造出来的,而不是象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从众多具体-个体物中事后概括、抽象出来的。
                           二
实际上,遇到一个个体物,我们通常首先不是“逻辑-分析地”“看”,而是“构造-综合地”“看”。
“逻辑-分析地看”,给出的是一个个单一表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同一与差别的关系。比如,在“逻辑-分析的看”中,给出的是关于马皮的表象、马腿的表象、马眼的表象、马颜色的表象等等单个的“原子表象”。如果把一匹马比作一个完整的“拼图”,那么,在“逻辑-分析的看”中,看到的就是一个个拼件。这种“看”着眼的是原子表象,也就是通常不再被划分的表象。对同一种颜色,这种“看”给出的就是“一个”颜色表象,而不管这一种颜色是否是在同一个事物身上。比如,对于这种“看”来说,变色龙与它所藏身的树叶就颜色而言,是“一个东西”,而不因空间界限或质地不同而被区分开来。
实际上,作为一种认识活动而言,逻辑-分析的看虽然并不以构造-综合的看为前提,却常是以构造-综合的看为先导。因为我们通常是以构造-综合的看去“关注-注意”(Aufmerken auf)事物而给出一个个体的整体表象之后,才会去进行逻辑-分析的关注。我们的“看”首先就是一种断取式的综合性活动,它以质、量、关系以及时空等多方面的维度去断取显现出来的现象,并加以综合与构造:把不同质或不同时空的现象加以断开,同时对同质、同时空的现象进行综合。事物也总是以质、量、关系、时空等这些维度被“看”,被“关注”。“构造-综合的看”就是从这些维度对呈现出来的现象杂多进行断取与综合而构造为一个标准性的整体表象。正是这种构造-综合的看,不会把褐色的马腿与马蹄下褐色的泥土都综合进马的表象里,而是将它们断开,只把马腿以及与它同质的或在同一个连续时空中的其他表象(如马皮、马眼、马身等)综合进一个整体表象中,使关于马的诸多表象(现象)从其周围的杂多现象中“独立”出来而凸显为“一个”整体物,而不是粘附-混同于周遭杂多现象而不成其为整体的个体之“马”。
不管是逻辑-分析的看,还是构造-综合的看,都是一种分别的意识活动,或者说,都是以分别意识为基础。所谓“分别意识”,在这里有两层基本意思:首先这种意识有了“我”与“非我”的分别。在对马的构造-综合的看中,“我”知道是“我”在看,并且看的是一个异于“我”的东西。其次,这种意识作为“我的意识”,在意识到“我”与“非我”的分别的同时,也分别了被给予物。这里,我们把这种“分别意识”简称为“分别识”。分析的看与综合的看,显然都已是分别识的活动。
从前面的讨论中,实际上可以看到,就事物在“分别识”里被给予的顺序而言,倒是标准的整体表象先于个体表象:关于事物的标准性整体表象使关于个体物的完整表象成为可能。不给出一个标准性的整体表象,我们甚至无法把个体物所包含的诸多表象从周遭杂多表象中分离-独立出来,使它们成为该个体物的表象(属性)。因此,如果说这个标准性整体表象是一共相,那么,作为“分别识”里的被给予(被构造)物而言,共相倒是先于个体物,而不是相反。任何个体物都是共相中的个体物而离不开共相,否则,它就无法给予我们。换言之,我们“看”到的具体-个体事物,实际上都是在共相中给予我们。具体物之所以能作为具体物给予我们,因为它在共相中。所以,黑格尔一直有“具体的共相”之说。1 每个具体物都是在使之成为此一类具体物而不是彼一类具体物的共相中,才作为此一具体物给予我们。虽然此一具体物的种种差异-特性会在我们的关注中遮蔽了它所在的共相。但是,我们之所以会关注一具体物与其他具体物的差异,则是因为我们首先已把此一具体物与其他具体物归在同一共相中或不同共相中,也即归在同类或不同类当中。否则,差异将不被关注。
给出共相,或者说给出标准性的整体表象,并不意味着就给出概念。唯当人们把共相当宾词去对事物做出最初的规定,也即对事物做最初的分类,共相才成为一最初的“概念”。不管是逻辑-分析的看,还是构造-综合的看,都可以给出共相。如果说后者给出的是具体-个体物在其中的共相(如关于一匹个体马在其中的“马”的共相),那么,前者给出的则是关于具体-个体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的共相(如关于一匹马的颜色或马腿的共相)。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既可以从分析的看,也可以从综合的看那里,获得最初的可能宾词。而就它们都是运行在“分别识里”而言,我们可以说,一切可能宾词或可能概念,都是以分别识为基础。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三
实际上,正是那些共相,也即那些可能的概念或宾词,使我们能够将一个动态的现象世界“定”下来。呈现于我们意识中的现象事物本是纷繁变动的,既显而又隐,因而不是现成-既定的,而是开放-待定的。我们使用概念,就是要从中抓住某种东西,定住某种东西。概念的东西,就是现象世界中被抓住-定住的东西;概念就是从现象世界抓住某种意识事实的形式。但是,所有概念之所以能够在现象世界抓住-定住某种东西,要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必须首先把现象世界里的某一东西(现象)规定为这一东西,也即必须首先把A规定为A。否则,概念无法抓住-定住任何东西。如果我们不能首先把某物规定为该物,那么,我们就无法确定概念抓住的东西是否就是所要抓住的东西,这是其一。其二,我们用概念抓住某物,是为了把事物带进与其他被抓住的事物的关系世界中,以便确定它在这种关系中所具有的属性或功能;但是,如果没有以把该物规定为该物的同一性规定为前提,那么,我们甚至无法把它带入关系世界,即便带进了关系世界也毫无意义,因为我们无法确定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是否的确就是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这意味着,一切概念及其使用都以同一性规定为基础或前提。没有同一性规定,任何概念都抓不住任何意识现实,定不住任何现实事物。实际上,同一性规定中给出的概念是第一概念或原级概念,它表达的只是一物等同于它自身的关系,除此之外不表达其他更多关系;一切其他关系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因而才有其他概念。比如,有了“这马是这马”(或者:“这是这(只马)”)这一同一性规定中的“马”这一概念,才进一步会有诸如“战马”、“马群”等等其他概念。当我们把“综合的看”从眼前事物中“看”(构造)出来的标准性整体表象也即共相当作一宾词,并以之规定眼前这一事物时,我们实际上就是在给眼前物一个同一性规定,从而给出眼前物一个最初概念。在“这马是这马”或“这是这”这种同一性规定中,宾位上的“马”或“这”,与主位上“马”或“这”本是不一样的。主位上的“马”本是一命名语词,而非规定语词。作为命名语词,只表示对相遇者的一种回应。这种回应是很不相同的:汉语世界回应以“马”,德语世界则回应以“das Pferd”,而英语世界则回应以“horse”,它们之间严格说来是不可翻译的,因为它们表达的不只是显现-在场者,同时也指示着不显现-不在场者,因为相遇者并不只是它显现的那样子。只有当这种主词被用来表达构造出来的共相而成了规定一事物的宾词之后,它们之间才是可通约、可翻译的。也就是说,宾位上的“马”表达的是从任何一匹马那里“看”出来的马的共相,它表达的只是一种显现的、在场性的存在。同样,在“这是这”中,主位上的“这”只是一个命名代词,而在宾位上的“这”实则是一个共相代词。但是,在这种同一性命题中,主位上的“这”或“马”所表达与指示的那个在场又不在场、显现又不显现的事物被直接等同于共相中的事物,等同于纯显现的在场物。在这个意义上,同一性规定既是借助于共相给出事物的最初概念的活动,也是对事物进行删减、简化而使之完全在场化的活动。
上面的讨论表明,同一性规定是以由分别识的“看”给出来的共相为基础的。没有共相,就无法进行同一性规定。
因此,如果说概念思维就是一种通过概念运动把握事物的理性活动的话,那么,概念思维是一种建立在同一性基础上的思维,因而也可以说,是建立在分别识给出的共相基础之上的思维。就概念都是概念思维给出来的而言,我们可以说,概念思维首先给出来的就是同一性概念,即同一性原理中的概念。换言之,它首先构造出来的就是同一性中的事物,也就是最初的概念物。
不过,就概念思维的基础而言,显然它并非开始于同一性的规定活动,也就是说,它不是开始于给出初始概念的活动。它至少在分别识的共相构造活动中有其根源。因此,对于概念思维,我们可以更为精确地加以规定:一,它以分别识为基础;二,它以分别识构造出来的共相为基础;三,它以借助于共相进行同一性的规定为基础。建立在分别识基础上的思维是否就一定是概念思维,这是一个有待讨论的艰难问题。这里要首先指出的是,从概念思维的后两个基础来看,概念思维无疑是一种立义或赋义活动。因为给出共相,也就是令-使事物如此这般存在,也即令-使事物以如此这般的共相样式存在;而同一性规定则是使-令事物把如此这般当作自己,确立为自己,或者说,是使-令如此这般等同于一事物,“盖住”这个事物,使这个事物就显明为如此这般,显明为盖住它的覆盖物。因此,不管给出共相的构造活动,还是进行同一性规定的活动,都是一种赋义或立义活动,尽管这种立义同时也可能是一种掩盖。
这里同时要指出的是,平常被人们视为“形象思维”、“形式思维”、“试错思维”等等类型的思维,实际上,都不过是概念思维,或者是以概念思维为基础,而并非非概念思维。因为它们都要以共相构造与同一性规定为基础。在“S是P”这种纯形式的思维活动中,一样首先要以同一性规定为基础,否则,“S是P”就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我们不能给出“S是S”与“P是P”,那么,“S是P”等于什么也没说,或者说等于说“A或B、C、D……是S”,也可以说等于说“S是E或F、G、H……”因为S或P本身是不确定的。至于形象思维,它同样是一种概念思维的变种而已,在这里,共相通常被具象化为图象或形态,并被用以刻画、揭示、象征事物。正因为形象思维是凭借具象化的共相去刻画、揭示事物,它才能有助于理解、把握乃至认识事物。
因此,将形象思维、形式思维、试错思维与概念思维进行对置,而将它们排除出概念思维之外,不仅无益于澄清概念思维,倒很可能会误导对概念思维的深入思考。1
                           四
从上面对概念思维的讨论,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如果“象思维”或本源思维不是一种概念思维,那么,这首先也就意味着,这种本源性思维是一种无同一性原理的思维-思想,是不以同一性原理、同一性概念、同一性事物为基础的思维-思想。从概念及其确立的关系世界的角度反过来看,这种本源性思维就是一种摆脱同一性规定,从而摆脱概念、摆脱关系世界的思维,因此,它与之打交道的就不是被概念规定或抓住-定住的事物,而是未被规定、未被定住的事物,也就是事物本身。
于是,对于本源性思想(维),我们可以首先给出一个根本性说明,这就是:本源性思想不是与概念物打交道,因而不是与关系物打交道,而是与物自身打交道。如果说概念思维所打交道的事物是概念事物,因而一定是显现于意识中的事物,且也只能是意识中显现的事物,因而是在场性的、完全无遮蔽的事物,那么,本源性思想与之打交道的物自身或自身物则既在意识中又不仅仅在意识中,因而既是显现的,又是隐蔽的,既是在场的,又是不在场的,总是处在显-隐之间,处在出场与退场之间。
因其显而有物,却因其隐而不可视其全,所以,它实为不可视;因其显而或有声,但因其隐而其声非其声,所以,它实乃不可闻;因其显而或可触,然因其隐而其显非其全,所以,它实乃不可搏。而就其无任何规定而言,它不是任何事物,是对一切物的否定,因而它为无物。所以,用《老子》十四章的一段话来形容本源思想与之打交道的这种本源物是很贴切的: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不过,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本源思想如何与这种本源物或自在物打交道?如果说概念的规定是一种抓住-定住,是一种抢夺,一种强暴,那么,非概念性的本源思想则是一种退让,即从概念的把抓活动中退身出来,而让事物回到自身中,回到它本来在的位置上,这就是明-暗、隐-显之间。因此,我们可以说,本源思想是以一种让-存在的方式与本源物打交道。它以让-存在的方式而敞开一个“地带”,一个“自由空间”,以使他者在其自己位置上来相遇、共在。
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够让…存在呢?从“消极“的角度说,这种让-存在就是一种退让,一种退身。古人谓“功成身退”,今人言“退一步海阔天空”,此退即是一种退让。从什么地方退出来?从成了的“功业”中退出来。这个功业并不只是你的功名利禄,而是被你规定出来、建构出来的大千世界,也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具体共相”。从五颜六色的具体共相中退身出来,从根本上说,最终也就是从“山是山”(“这是这”)、“水是水”(“那是那”)这种同一性世界摆脱出来。因为共相成了色相,至少开始于它被用以同一性规定。而一切既定物或现成物都是在同一性构造基础上给出来的。因此,从“功业世界”退身出来,既意味着从现成事物中摆脱出来,也意味着对同一性世界的解构与否定。从现成物中摆脱出来,意味着进入可能性世界,而对同一性的解构与否定,则意味着对因果性关系的摆脱。这两方面都意味着回到自由。唯自由具有对因果性说“不”的力量,唯自由才真正维护着一切可能性而开显-打开着一切可能性。
因此,就本源思想(维)是以让…存在的方式与事物打交道而言,本源思想乃是一种自由的思想,一种解构-解放的思想。如果说解构是对同一性的突破,那么,解-放就是了悟:对一切有之源于无的了悟,同时也是对无之为绝对性源头的觉悟。对源头的这种觉悟总带着感恩与追念,因此,本源思想总保持着感恩与追思的品格。
不过,本源思想(维)与共相、本源思想与分别识、无分别识的关系,在这里仍是未加澄清的,而这对真正把握本源思维却又是不可省略的。
--------------------------------------------------------------------------------
[1]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
[2] 参见Duden - Deutsches Universalwörterbuch, 5. Aufl. Mannheim 2003 [CD-ROM]. Sat_Wolf, Bayern
1 以前有关黑格尔的“具体共相说”的理解都过于简单,甚至失去了本意。叶秀山先生在多篇论文的相关论述中对此做了重新的理解,甚为切中,并富有启发。
1 因此,在《概念化思维与象思维》一文中(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社科版),我非常尊敬的张祥龙教授将形式思维、形象思维等归为非概念思维,并否定概念思维具有赋义功能等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作者简介:黄裕生(1965-),男,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德国哲学、宗教哲学与政治哲学研究。

本博随感:
虽然看起来有些吃力或似懂非懂,但也有些对中西文化特色的澄清感。比如,用我的话语说明这种理解而言,“共相”实际来自于对自然整体性直观表象的“分别”,似乎说明我认为人类“文化”都是必然从“混沌整体意识”通过语言或图像标记开始构造的综合拼图过程,整体自然的混沌性含义,并非因我们的各种文化建构而减少或获得“发展”或“进步”,而是始终贯穿到人类文化之外的整合的终极性;比如太极生两仪,如果没有太极的共相含义,两仪也不可能分别出两种对立的概念模式,这对西方的概念标记的物体属性和物体关系共相定义,同样有着基本规定,古希腊的自然辩证法也是在两种相互对立概念基础上,建构出的整体共相的初级分裂形式,只是建构的共相体系或逻辑关系体系与中国有着不同“内涵”。此外,也澄清我始终认为“形象思维”根本就不是一种宗教或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正如,我们不能把“神话文化”看成人们以任意形象思维或幻想的形式进行规定,从而忽略了其最初人们整体直观“自然物”所产生的概念建构或发生过程的意义与现代人“形象思维”的“神话”文学创作的“想象”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7:34:5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形象思维原理作者:质华太思
形象思维原理
    要谈形象思维原理,最好从形象思维起源谈起!
怎样超越山顶
一般人都有登高经验,例如上房,上树,上山等等!登顶以后怎么办?能不能超越顶极升空?一般不行,只能顺原路下来,因此上山下山是规律!这可能是还原论思想起源的经验基础之一!怎样才能升空?古人羡慕飞鸟,但是人不是鸟,也飞不起来,中国俗话说插翅难飞就是结论!西方的天使画虽然都长着翅膀,只是表示幻想象鸟那样飞而已,插翅也始终飞不起来!印度和中国飞天画没有翅膀,却有风云背景,这是很有启发意义的!人工升空在火药发明后,才能产生利用火箭升空的形象思维,于是在明代遂有万户的悲壮实验!只有发明了现代气球,飞艇,飞机,火箭等,才终于实现飞天梦想,但是升空以后怎么办?空中不能生活,还得落地回来,至今仍然如此!这大抵就是飞天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有什么启发呢?值得深思长思!
天堂幻想何来
天堂天国幻想怎样产生的?如果说产生于宗教教义或造神需要,那就是本末倒置,不合形象思维规律!如果说产生于海市蜃楼,符合形象思维规律,但又不合因果律!如果现实无楼,何来海市蜃楼?如果没有见过真楼,怎么能产生海市蜃楼的解释学观念?回到现实思考形象思维来源,推理只能是现实不平等的幻化移植,用阶级形象思维解释,地上不平等不能消灭,被压迫者就幻想到鸟儿自由飞翔的天上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因此,天堂幻想的形象思维已经不是直观形象思维,而是直观形象思维升华的高级形象思维了!
通天接地之路
中国古代文化有一种特殊的文化宇宙观,就是易经明确表述的天地人三才统一宇宙观,后来哲学家为了表述方便,减三元为二元简称天人合一哲学!天地人三才统一是一个异质性统一的哲学形象思维概念,其形象思维根据就是古代通天接地神学概念!神学概念还能算形象思维吗?还原形象思维分析,通天接地神学概念恰恰源于真实现象的形象思维,因此通天接地原本就是形象思维,所谓神学概念才是后起后加的理论定性概念!通天接地概念的基础与核心是人,人处天地之间,能够顶天立地而将天地实体连接成为一体(古人认为空气不是实体,天地被空气隔绝即所谓天地剖判而不统一),因此古人说天地之间人最贵!天地之间的实体还有比人高的高树高山,为什么说人最贵?这也是形象思维!高树高山都属于地而不能离地升空,因而不能连接太空;而人可以离地升空飞天,因此是可以通天接地的最贵最高实体!那么人为什么能够离地升空飞天而通天接地?除了前述第一条形象思维发展史,中国还有第二条形象思维发展史!首先应该肯定在中国文明起源时代,古人能够离地升空飞天而通天接地不但是一个历史事实,而且很大程度上具有多发性和重复性!古人本能学鸟飞行失败不但不能养成飞行习性,更不能得到获得性遗传嫁接,当时又没有现代的气球,飞艇,飞机,火箭等等,怎么能够飞天?有一个特殊历史现象值得注意,龙卷风实际上是神仙与天堂起源的主要媒介,几乎所有神话都有乘风上下的记载,包括希伯来圣经的上帝,希腊神话的诸神,以及中国众多古帝,当然最多根据在中国!汉语龙文大数现象,山海飞天神话元典,中国古帝多道死,中国神仙皆飞天,中国飞天画和中国神话都有龙卷背景,黄帝龙驭神话真相,后羿宁风巫术加武术等等,都充分证明中国古代特别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五帝时代是一个龙卷风害肆虐的时代!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形象思维还原的功能,才能揭示当时的许多神秘现象真相和中国古代神学的历史本质!
神龙形象思维
中国特有一条九似九非九没有,九似九有九合一的神龙图像,被世界研究神秘文化的人称为典范,但是他们至今也不能揭示这条神龙是怎样产生和造型的!现在运用形象思维还原分析方法提出神龙起源六段发展论假说供参考!
自然龙 自然龙就是对龙卷风直观直觉引起的一种原始形象思维,因此产生模拟象征龙卷风的简单符号,就是一个上6下9的原始符号,这就是最初的自然龙造型,以后古文字的龙字,大体由此发展而来!
文化龙 文化龙就是自然龙指称泛化与概念升华,除了实指龙卷风与自然龙符号外,龙的内涵外延已经大大扩大,并且用以象征部族杰出领袖人物,因此文化质量已经大大超过自然龙,故称文化龙!
神化龙 神化龙就是黄帝龙驭后黄帝崇拜强化与神化的初步神龙概念,虽然作为特殊文化符号,龙仍然可以指称部族杰出领袖,但是龙的特异功能神秘性已经专用于象征黄帝,故称神化龙!神化龙实质就是神龙的起源,所以说神龙源自黄帝龙驭!
文学龙 文学龙就是在自然龙,文化龙,神化龙概念基础上产生的神龙文学意境,在最早的古籍文献中已经使用文学性烈风飘飞等等龙文词汇,例如尚书尧典说舜“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至于诗经已经广泛使用飘风等词汇!当然文学龙发展的高峰是庄子和屈原,无需多说!
风俗龙 风俗龙是神龙文化在风俗层面的反映,就是说风俗龙是神龙文化的衍生物!风俗龙起源很早,最早可能模拟龙卷祭祀黄帝,例如柴祭燎祭等等,本来都是国祀仪式,后来演变为焚香烧纸祭祖风俗!风俗龙经过巫师文化加工传播,后来形成龙文民俗亚文化,例如舞龙求雨等!直到西汉,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还作过土龙求雨!
美术龙 最后才是美术龙!美术龙就是画龙和龙画,这是古代龙文发展史的最后阶段! 如前所述,龙的造型早在自然龙时代就已开始,因此美术龙并非后世画家凭空想象产生的,而是在继承前几个阶段创作成果基础上再创作的结果!关于九似画龙说,最早提出的是东汉王符,以后又有多种大同小异的说法,从而形成一个九似画龙规范,结果就产生了今天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九似九非九合一神龙形象,实质是九族共和与九州统一理念的艺术象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9 13:52 , Processed in 0.1354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