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慧园》论坛创办者管季超2009-12-24会晤东莞市教研室副主任谢洪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5:46: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5:4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5:4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5:5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5:52:35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春读书小记


    无官无职,就不会有人要密切联系你;工资低,就不敢打麻将。这就有了一个好处:即或再忙,也挤得出时间来读书。
    今年春季,读书较多,没有偷懒。

    ——购《读书》杂志三十年(1979—2009)精粹《灵蛇之珠》、《一灯风雨》、《星斗焕文章》、《旧锦翻新样》、《启蒙之星辰》、《现代性的悖论》凡五册。
    大约在1992年底,我曾将市教科院高思平先生所订的《读书》杂志借了30几本看了,自己却一直没有订。这次一口气读完该杂志30年间的重要文章,算是补课。

    ——漓江版林贤治著《中国散文五十年》、《中国新诗五十年》是前后接着看完的。我自觉地被林先生“洗”了一回“脑”,颠覆了此前对散文和诗的一些观念。
    《中国散文五十年》只有143页,看了两遍,自信已将此书读得薄了。《新诗》的这一册有再读的必要。
   
    ——原东门中学的老同事余胜安兄上世纪八十年代参加“中国文化书院”学习时,听过武大邓晓芒先生的课,他说起过这个名字。我本人也在网上看过几篇邓先生关于德国哲学的论文,看不太懂,主要是语言上“进不去”。春节后买到一册福建教育版东南大学“名家讲谈”丛书中邓先生的演讲集《在张力中思索》,因全是口语,演讲对象又是普通大学生,一下子就看进去了。
   改变,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四年多前,我还只会开机关机,今天,不就可临屏而敲这篇帖文么。

    ——《人生与学问》是北大金克木先生的集子。金先生是1912年生人,很老了。看他的文字,却连一点儿障碍也没有,仿佛听老人在聊天。这老头儿挺会逗人,有几个幽默处我差点把皮带笑断了。
    用农村散养的老母鸡炖汤,文火熬,鸡汤没有不香的。

    ——叶嘉莹《我的诗词道路》和葛兆光《汉字的魔方》翻了一下,没后悔买下,但也暂时没积蓄起一口气读完的冲动。留着吧。慢慢看。这两本书值得收存。

    ——北大版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二版)浏览了一下,看得不细。大学教材,怎么会看起来有趣呢。
    任何的好东西,一但变成了“教材”,就不好玩儿了。不好玩儿就生分了。生分了,就亲近不起来。这有点儿像听领导作报告。
    不过还是有收获的,仅仅只翻了一下此书,再看《槐荫文学》上的某些 “文学评论”,就知道只能叫“文学吹捧”了。

    ——韩寒的文字,此前只买过一本《三重门》,但一直没看。今年找出来瞄了10分钟,又扔到旧书堆中了。近日,在书店里看到一套韩的新书,却用塑料膜包着,两册,只卖10元钱。据说这傻小子为了证明没有人代笔,每卖一套,倒贴四块钱。
    余杰《沉默的告白》一篇不落全看完。最感动我的是《我生命中的三位女性》这一篇。余的妻子是他的读者,主动追求余,舍弃了南方一家香港公司部门经理的高薪,跑到北京去和这位穷书生过日子。郎有才,痴女爱。

    ——许知远《祖国的陌生人》十分好读,语言上的吸引力、思想上的新意,足够过瘾!

    ——先读了一册杨照著《故事照亮未来》,广西师大版的,昨天又买了一本三联版《对照记》。《对照记》的三位作者杨照、马家辉、胡洪侠正好和我同岁,分居台湾、香港和大陆,三人同写一本书,用三十个日常词汇写“同题作文”。有味儿!!
    躺在床上看这三位同龄人讲两岸三地的故事,挺过瘾!

    ——天津教育版《最有价值的阅读》是一个译本,却没有一般译著常有的那种语言障碍,非常好读。但此书太厚了,多达416页,必须两手按住要翘合的书页才能读,不能躺着看,只看了一小部分。

    ——新星出版社凤凰网博报年度文选2011《给理想一点时间》和黑龙江教育版魏嘉琪著《美国中学是怎样的》两本书都只花了两个小时就看完了。看得快的原因是:前一本是网文的结集,网文都不会太有文字障碍;后一本有故事,看故事就会看得很快。后一本是在汉川买的,当晚就看完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王松泉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一书是大16开本,厚达380页,定价98元。
   这本书是该书主编曹颖群女士挂号寄赠的。我在《教师之友网》上发的两个帖子被收入其中。不过,都砍掉了一多半,也没稿费寄来。

    ——春季读书,觅得有关胡适的三本书,均以极虔敬的心细读过。法律出版社版《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由台湾胡适纪念馆主任潘光哲先生编辑,以胡适的思想关怀为主题,是我手中唯一的胡适文章集子。广西师大版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妙趣横生。尤其是唐德刚的注文,大概是世上少有的“跟帖”文字了。近日又买到一册新星出版社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日记体,记录了胡先生1958—1962年间的日常生活和谈话,非常好读。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德国爱尔克曼的《歌德谈话录》。
    三本书看完,想起“胡适”这个名字,就感到亲切。

    ——前年读了一本何兆武的《上学记》,整整一个暑假都有了趣味。今年买到一册中国华侨出版社王小妮著《上课记》,昨天只看了其中一篇,也是同样的愉快。
    拟将读《上课记》的感悟,从语文教研的角度去表达,另写一文。

【孝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管季超】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32105-fpage-3-page-10.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5:5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6:0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04:37:46 | 只看该作者
《楚风》流韵  画坛生辉      【朋友送本好书,读后即兴写短文。】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32965.html


——汉川市美协《楚风十七友美术作品集》出版贺赞



●孝感市美协副秘书长  管季超



    笔者随市美协彭方主席、张长明副主席参加由市文联举办的《槐荫艺典——孝感市文艺界2009年迎春联欢活动》时,与汉川市美协吴建武、张少华、曹汝发三位画家欢谈,他们送我一册《楚风十七友美术作品集》。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出身的美术教研员,我一向热心搜集有关地方文化艺术类的图文资料,得到这样一册集中反映我市汉川市美协美术家群体艺术风貌的画集,当然是喜出望外,十分珍视的。
    彭主席、张主席称赞这本集子挺好,季超深以为然。
    汉川美术家群体是我市美术家队伍中的一支劲旅,对其中的许多位,我久仰其名,惜未能一一当面求教。近年参加市美协几次主席团会议时,与吴建武、张少华、曹汝发三位交流较多,但也一直未得机会到他们的画室里去实地感受一下。
    在这篇短文中,我只能作为一个读者,谈一点欣赏、学习的感受。如有不妥当处,汉川的师长同道们不妨直接跟帖指正。
  ——画集的封面不知出于哪位老师之手。雅洁大气,挺好的。
    ——吴正奎先生是汉川美术界的前辈。季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省市画展中就曾十分留意吴老师的作品。(写这篇短文时,我甚至还找出当年在市群艺馆大楼看展时的现场笔札看了看,重温了当年作为一个美术鉴赏爱好者的美好记忆)
    在看到这本集子之前,我不知道吴老师在国画的“本行”之外,文笔还如此了得。
    吴老师的《序》文与常见的“官话连篇”的应景之序是大异其趣的。前面是一段轻松幽默如话家常颇见挚情的散文,后半则是为“十七友”一人作一首格律诗的赞贺。
    这样的“序”就不仅仅是“序”了。可以吟赏,可增趣味,可在诗画的“对读”中与画家们的心灵世界“走”得更近些,丰沛了这本集子的文化涵量,是别致精美的佳序。犹如一场文化盛典开场之前的一个撼人心魄的序曲。
    ——汉川美术的“生态环境”是十分诱人的。既有吴正奎等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美术家宝刀不老,又有吴建武等先生为代表的中年美术家栋梁其间,更有张少华、陈海涛、黄华、陈继东、何凌、陈旭东、何才学、熊年仿、张红华、李峰、彭云这样年龄比我小些的青年艺术家,以各自不同的艺术面貌让人对汉川美术界的未来充满欣悦与期待。
    因为美协组织工作的需要,也因地理原因,季超以一个业余爱好者忝列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抱愧未能为市美协工作作出贡献。
    不过,我可以做一个十分认真、比较内行、非常热心的美术家朋友们的“铁杆画迷”,套一个网上的流行语,我可以当美术家朋友的“粉丝”。
    行文到此的时候,我忍不住会想:
    假如能得到一件吴正奎老师的水墨小品,该多美!吴老师一定不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孝感城有一位教中学语文课的小伙子,曾经那么痴迷他的作品。
    假如黄正罴先生能为季超挥几笔梅花,也蛮好!“*****”期间,关山月先生的《红梅》图曾经引发了我对国画的欣赏兴趣。
    与吴建武、张少华、曹汝发三位先生喝酒碰杯不止一回两回了,但手中还没有他们的一件原作,总觉得这交情还不到位。
    这不能怪他们,怪我。管季超要是有冷军那样的手头功夫,有周韶华那大的名气,能弄上三笔两笔,和他们交换一件作品,想来是不难的。
开个玩笑。
    陈海涛仁棣的作品,我挺喜欢!既有传统功夫,审美趣味又特别与我相合,不求一件他的作品怕是睡觉也睡不好的。
    海涛不晓得,管季超在熟识的朋友中可是没少为他的画作鼓吹延誉的。冲这一点,海涛赐赠一件得意之作,我想并不过分。
    黄华的山水,似乎受过宾虹大师的影响,书法又潇酒,听说还能自撰格律诗。推想有机会见面时,一定能侃到一起。他的几件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离离原上草》。假如他不愿意赐画予我,咱就照着临摹一件,聊慰渴慕。
    刘梅林先生山水花鸟全来。我更喜欢他的类如《秋韵》、《事事如意》这种形式的小品。
    陈继东、熊年仿、何凌、陈旭东、何才学、李峰这几位都在中学教美术,管季超“冒充”(自嘲语)美术教研员十好几年,估计一时半会儿还冇得人接我的手,和这几位朋友在教育界组织的活动中还有机会见面。那我就“蓄倒心思,慢慢梅”,不一个人“梅”一件作品藏在家里赏玩,硬是“像掉了么事一样”。
    我想这几位青年哥哥们总不能眼看着管季超想他们的画想出神经病来沙?!
    我这里顺便劝一下书画家们:尊重艺术家的劳动,就得付润格,掏银子。画卖得越贵,越显得咱水平高。但也不一定非得件件都卖钱。遇到真喜欢、会珍藏的知音,也不妨送个件把两件,结个“艺缘”。
    季超爱诸君作品,又拿不出银子,太穷。么样办,送一件,保证为你珍藏,视如家宝。
    阮征兄的作品怕是“蒙”不倒的,好像他客居外地。
    张红华兄弟的画作我只觉得挺高妙,挺“学院”,但坦白说,看不太懂!不好意思呵。
    艺术欣赏这件事儿有时挺怪,愈是看不大懂,就愈是兴味十足。汉语中早有成语伺候着:“妙不可言”。
    彭云先生是景观设计师,他的作品原作在咱们本地怕是难得见到。
    说一句丧气的话:普通大众中,具有比较高的审美能力的人并不多。艺术家要找到“知音”“赏者”挺难。
    喜欢庞龙唱《两只蝴蝶》的人多,能专心地听贝多芬的人有几个?
    作为教师,作为教研员,作为美术教研员,作为市美协的一个成员,管季超有责任为推动艺术教育、艺术鉴赏教育尽一份力。有义务通过口头宣传、文字推介、网站展示来为美术家朋友找到更多的知音。
    汉川美术家协会开展的活动很多,“十七友”是协会活动的中坚。他们以各具个性的艺术风貌交相辉映,成为汈汊湖畔、仙女山下的一道最美的风景。
    请允许我偷懒,抄录正奎老师《序》文中的一段:
    “在当代,随着社会信息化理念的更新,传统意义的地域画派已日渐削弱,但受地域文化影响,毕竟还是存在的。(汉川画界)朋友们的作品,或重形式,或重内容,或重境界,或重理念,或重笔墨,或重色彩,或赋,或比,或兴,无疑都带有楚人的气质、眼光、审美趣味,自觉不自觉地追寻着三楚的遗韵。”
    吴老师概括得精当!晚生季超不敢多言。
    这正是:
    楚风流韵十七友,
    弄潮艺坛美名扬。
    “画到风神飘忽处,”
    湖光山色眼底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3 19:15 , Processed in 0.1028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