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慧园论坛》书法电影院-欢迎您!!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3:4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1 00:02:4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中国美术史类]书目导读作者:Da慧

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

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比前一种更完整,收录了金先生后来的许多文章。

刘敦愿:《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4年。

方闻:《心印》,陕西美术出版社,?年。普林斯顿大学老一辈的学者方闻先生讨论中国古代绘画风格学的代表作。

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年。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

沈宁编:《滕固艺术文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中国近代第一代美术史家的文集。

常任侠:《常任侠艺术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罗森:《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孙新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郑岩、王睿编:《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郑岩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

蒋英炬、吴文祺:《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

李凇:《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湖南教育出版社。美术史家论考古学的著作,但值得一读。

贺西林:《古墓丹青——汉墓壁画的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大量采用考古学材料,代表了美术史研究的一个方向。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

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艺术与物质文化》,文物出版社,2004年。

以上三本文集中的文章,是“汉唐之间”系列国际会议论文的结集,文章不见得篇篇精彩,但选题和方法却各有不同,都值得翻翻。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世纪出版公司,2002年。体现图像材料的史料价值。

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三联书店,2001年。

姜伯勤:《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以上两种可以看到史学家们如何用考古学和图像材料。他们两位是我佩服的历史学家。同时,请大家参考对这两本书尖锐但切中要害的批评——缪哲:《以图证史的陷阱》,《读书》2005年2期,页140~145。还有我同学的一篇书评:刘文锁《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学记》,《西域研究》2004年3期,页119-120,后者网上可以搜到电子版本。

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敦煌心史散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篇篇精彩。

邢义田、黄宽重、邓小南总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颜娟英主编《美术与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Wilma Fairbank,Adventures in Retrieval ,Cambridge Mass., 1972,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u Hung,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Stanford Univ. Press,1995.(巫鸿:《中国早期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郑岩、李清泉 译,待出)

Wu Hung,The Wu Liang Shrine: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柳扬、李凇译,三联书店待出)

Spiro, Audrey G. Contemplating the Ancients: Aesthetic and Social Issues in Early Chinese Portrai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Powers, Martin Joseph. Art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Early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主要论画像石,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打通了形式与内容的界限,贡献很大。有的细节比较牵强。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请诸位批评。可重点读后半部分。刘未和林圣智先生分别在《艺术史研究》第5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和台北《新史学》第十六卷第一期(2005年3月)有书评发表,有表扬,也有很有见地的批评,均可同时参考。

费孝通:《江村经济》,费老的博士论文和成名作。讨论人类学和文化的问题。使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的理论具体化。

史景迁(J. Spence):《王氏之死》。耶鲁大学著名史学家精彩的著作,只用了三种史料,讨论了山东郯城农村在明清之际小人物的命运,入手点巧妙,但却是大的历史问题。可以当小说读。书店有售。他的其他著作也翻译了不少,都可读一读。

孔飞力(F. Kuhn)《叫魂》。好书!

李欧梵:《上海摩登》,论中国现代性的问题,大家要体会他的方法和表达方式。

杨懋春:《山东台头—— 一个中国村庄》,人类学的精彩著作。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迷楼》、《初唐诗》、《盛唐诗》、《晚唐诗》、《追忆》,均为三联书店2005年新书。另有一种他早年的论文集《它山的石头记》,也可读。

《余英时全集》、《傅斯年全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06:4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20:44:06 | 只看该作者
文化评析:让文化沙龙催生和滋养人文精神
    上海有一个著名的“克勒门文化沙龙”,颇有影响。它既有“线上”风生水起的微信平台,又有“线下”风姿各异的主题聚会。领衔者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之一音乐家陈钢等人。
    “克勒”曾经是上海的一个符号,或许可视为class(阶层)、colour(色彩)和club(俱乐部)的“混搭”,由它指代中西精英文化碰撞出的都会文化,十分妥帖与传神。“老克勒”们虽已渐渐逝去或老去,但“克勒精神”可以被重新认知,可以用它延续上海这座城市的文脉和精华。一场场精心设计的主题沙龙,给参与者们极大的满足感,也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文化的暖意。
    当然,上海还蛰伏着其他形形色色的文化沙龙,有美术的、电影的、艺术人生的、以茶会友的,有直接取名沙龙的,有叫堂会或雅集的,有以个性命名的。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无关功利目的,没有商业动机,大家只是为情趣而来,为灵魂而来。很多文化名家在这儿完全不计报酬——于他们而言,真正的“报酬”,恰是艺术的滋养、观点的碰撞、灵魂的栖息、精神的升华。
    所谓沙龙(Salon),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从17世纪,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社交场所。出入其间者,多为戏剧家、小说家、诗人、音乐家、画家、评论家、哲学家和政治家等。他们志趣相投,聚会一堂,一边呷着饮料,欣赏典雅的音乐,一边就共同感兴趣的各种问题侃侃而谈,无拘无束。这种形式的聚会后来风靡于欧美各国文化界,并在19世纪达到鼎盛。正宗的“沙龙”有“定期举行”“人数不多”“志趣相投”“自愿结合”“自由谈论”等特点,从诞生起,就有高大上的意味,其“高贵”基因,一直主导着沙龙。到了今天,或许这个“高贵”已然是诙谐比喻,它更多地指向了某种风格、主题、氛围、追求。至于身份,雅者、准雅者、求雅者均可,能为雅而来,为雅而聚,关乎文化和艺术,就有了沙龙存在的理由和土壤。
    其实在很多城市,都有各具特色的沙龙。尤其在近年,沙龙的发展趋势非常喜人。在远未达到“有钱有闲”的年月,参与、筹建、享受沙龙,实为奢望。只有具备物质和精神双重准备的人们,才有可能集聚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沙龙。好在这样的时代来临了,好在有此需求的人们与日俱增,好在人们有条件成就各种形式的沙龙,于是精彩打开,美丽纷呈。它们自发形成,散落民间,灿若星辰。不要小觑了这些散兵游勇,它们的能量集聚起来,就是一部城市文化的发动机。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大师、大家、大作,只有积沙成塔,才能高屋建瓴。文化沙龙的兴旺与否,检验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态、眼界胸怀、创新能力、艺术趣味。好在就目下而言,不少沙龙在智者的带领下,呈现出与城市气质契合的气息,令人欣慰。
    说到底,文化不是大而化之的东西,往往存在于细节中。我们倡导成就沙龙,是希望催生和滋养一个城市、一个时代所需要的人文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8:47 , Processed in 0.0797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