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公众号gjcjssh365发帖日志24:《穹顶之下》文字实录(全文)--2015年2月24日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08:10:42 | 只看该作者
终于明白柴静为什么会被勒令闭嘴了
被好奇心驱动,查了一下“穹顶之下”的原版。
居然是斯蒂芬.金的原作,1088页厚的一本恐怖/科幻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时还有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参加。
看完简单的介绍,再看了一点读者和观众的评论,终于明白柴静为什么会被勒令闭嘴了。
这么好看的科幻连续剧当然不能错过。国内很容易下载,而且有1080p WEB-DL 版本的。我正同时下载第一季和第二季,总速度超过3MB/秒。明天就可以享受了。
特别推荐柴粉们看看,也许会改变你们的崇拜之情。


下面是网络资料。
----------------------------------------------------

Under the Dome  (图书)
作者: Stephen King
出版社: Scribner
副标题: A Novel
出版年: 2009-11-10
页数: 1088
定价: USD 35.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439148501
京东商城售价:163.10元

内容简介
On an entirely normal, beautiful fall day in Chester's Mill, Maine, the town is inexplicably and suddenly sealed off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by an invisible force field. Planes crash into it and fall from the sky in flaming wreckage, a gardener's hand is severed as "the dome" comes down on it, people running errands in the neighboring town are divided from their families, and cars explode on impact. No one can fathom what this barrier is, where it came from, and when -- or if -- it will go away.Dale Barbara, Iraq vet and now a short-order cook, finds himself teamed with a few intrepid citizens -- town newspaper owner Julia Shumway, a physician's assistant at the hospital, a select-woman, and three brave kids. Against them stands Big Jim Rennie, a politician who will stop at nothing -- even murder -- to hold the reins of power, and his son, who is keeping a horrible secret in a dark pantry. But their main adversary is the Dome itself. Because time isn't just short. It's running out.

穹顶之下(2013) Under the Dome
电视系列剧 - 科幻/恐怖 - 2013年6月24日美国首播
编剧: 斯蒂芬·金 布莱恩·K·沃恩
剧情:《穹顶之下》描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缅因州度假小镇Chester’s Mill突然被从天而降的力场包围,从此失去了与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当地居民为生存而爆发了争夺资源的内斗。与此同时,他们必须动用一切手段来查明事情的真相:力场从何而来?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会不会消失?何时消失?
幕后制作
  来源:斯蒂芬·金的心血之作 典型的金式小说
  《穹顶之下》是斯蒂芬·金在2009年11月推出的长篇小说,凭借1088页的超长篇幅,创造了斯蒂芬·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之最。该小说一经出版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成为当年度美国图书的“畅销王”。
  《穹顶之下》英文版的封面介绍上是这样写的:斯蒂芬·金用了25年的时间写就此书。事实上,尽管斯蒂芬·金确实早已有此构思,但这部超长(1088页,336114个单词)的小说实际花了他480天的时间。或许对某些作家来说,这算不上漫长,然而对于一向高效的惊悚大师斯蒂芬·金来说,这已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斯蒂芬·金的小说已经有不少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但是《穹顶之下》绝对是其中他最热心的项目。他曾公开表示他更喜欢自己的书被改编成剧集,而不是电影。他把电影比喻成坐在塞了太多东西的手提箱上,还要硬把拉链拉上。《穹顶之下》浓缩了他写作事业的发展:他刚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没有出版过任何作品,而37年后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他已经出名到这本小说的电子书引发了一场价格战。《穹顶之下》对他个人的意义可见一斑,虽然如此,斯蒂芬·金对于剧集版的改编持开放态度。
  《穹顶之下》小说在内容上十分厚重,斯蒂芬·金野心勃勃地直面“9·11”之后的美国社会,试图把广义上的道德、信仰、环保意识与危机下的贪婪人性、腐败及集权政治的对抗等主题一一呈现,是一部典型的斯蒂芬·金式作品。
  幕后:双“S”压阵 各路名家聚首  
  《穹顶之下》的幕后星光熠熠,除了出版界传奇人物斯蒂芬·金,制片人名单中还有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经典美剧《迷失》的编剧(兼导演)布莱恩·K·沃恩则担纲剧集的幕后大佬。为了打响第一炮,该剧首播集的导演更是请到了瑞典版《龙纹身的女孩》导演涅尔斯·阿登·欧普勒夫,充分保证了首播集的质量。
  而对于名导斯皮尔伯格来说,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涉足科幻题材电视剧了。这位大佬的科幻情结从电影延续到电视,《E.T》和《人工智能》都已经成为影史科幻经典,而如今,由其一手开发的科幻电视剧项目也成为了近年来的话题热点,例如播的火热的《陨落星辰》、播了一季就被宣布被砍的《史前新纪元》等,而《穹顶之下》则是他挂名的最新科幻电视项目。
  该剧将如何叠加上斯氏烙印?如今似乎一切还不分明。从原著小说来看,只是一个和《陨落星辰》一样披着科幻外衣的故事,而电视剧的走向仍需观察。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斯皮尔伯格第一次和斯蒂芬·金家族接触了。在《穹顶之下》之前,斯皮尔伯格曾试图改编金的儿子乔·希尔创作的漫画小说《致命钥匙屋》,但在试播集阶段就被电视台放弃。  
  另外,《穹顶之下》标志着经典美剧《迷失》的幕后功臣布莱恩·K·沃恩再次走进科幻剧集领域,他担任编剧的《迷失》第四季和第五季,曾获过2009年度的美国作家学会最佳剧情类剧集奖。除了出任《迷失》的编剧、联合制片人、剧本总监之外,他还凭借《Y: The Last Man》等漫画作品获得过漫画界最高奖Eisner奖。沃恩曾表示,《穹顶之下》小说里有他所喜欢的金的一切元素,而斯蒂芬·金“鼓励我们自由地将书本作为一个跳板,运用书的主题、概念、人物,并将它们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谈及斯蒂芬·金和斯皮尔伯格对于剧集的影响时,沃恩表示“《穹顶之下》中有一些斯蒂芬·金独有的幽默时刻,也有斯皮尔伯格招牌式的惊叹时刻。”
  革命:动摇夏季档惯例的一场新博弈
  在6月底推出一部紧张刺激的电视剧对广播公司来说很不常见,以往美国各大公共电视网夏季档都被真人秀节目和体育赛事占据,播出的有限的剧集仅仅是起到过渡的作用,并没有质量上乘之作,更鲜有影响力。而有收视竞争实力的剧集则会被放到观众更多、广告商也更关注的秋季档播出。近年来,这一惯例随着有线电视网的夏季剧“投机”崛起有所动摇,而《穹顶之下》的出现有可能将改变这一业界惯例。
  CBS拍摄《穹顶之下》风险很大,不仅仅是因为高额的投资,它还在冒险动摇夏季电视剧和在线即时播放的可靠模式。   
  CBS的总执行官莱斯利·穆恩维斯在曾告诉华尔街的分析师们,CBS试图在夏季档推出更多的原创节目,并寻找新的商业模式。而《穹顶之下》就是他们的试水项目。《穹顶之下》每一集的制作费用高达300万到340万美元,在夏季档属于绝对的大制作,仅靠夏季档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是无法负担这一费用的。为此CBS打开视野,探索出将剧集的网络播放权和国际发行销售作为两个重要资金支持来源的点子。
  在线播放创双赢局面
  今年二月份CBS把《穹顶之下》的独家数字播放权卖给了亚马逊。根据和该网络零售商的协议,亚马逊的用户在《穹顶之下》在CBS播放四天之后就能在线观看,并可以实现高清下载,为此CBS可在亚马逊那里获得每集75万美元的许可费。对广播公司和网络在线播放服务商来说,这样的尝试是前所未有的。
  国际发行销售全面开花
  《穹顶之下》的“卖相”自不必说。通过在“超级碗”期间的预告片和在斯蒂芬·金粉丝群中的造势,该剧吸引到了很多国际买家的目光。5月,洛杉矶电视节上展示了试播集之后,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等国际买家便纷至沓来,全球主要的国际市场的版权全部销售一空,CBS从海外市场拿到的许可费高达每集190万美元。CBS称最终会有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可以观赏到《穹顶之下》。
  出了可观的网络播放权收入和国际销售收入,《穹顶之下》还在北卡罗来纳州取景,享受到州政府对影视产业的优惠扶植政策,平均每集减免税款40万美元。在加上播出时的广告收入,《穹顶之下》在尚未正式播出的时候就已经盈利了。  
  此番尝试成功,无疑是一个公共网经营夏季剧的经典案例,预示着未来我们将在公共网上看到更多给力的夏季档美剧。
  噱头:超给力的特效 巨养眼的阵容
  CBS娱乐频道的总裁尼娜·塔斯勒在物色夏季新剧的时候,就曾明确表示“我们想着手拍一部有各种噱头的剧集,在夏季引起轰动,”现在看来,《穹顶之下》绝对是不二选择。但是所有方面——庞大的演员阵容,用精心制作的特效和布景描绘一个危机中的田园小镇——所需要的资金超过了CBS想在一个13集的夏季电视剧上投入。
  但改编成剧集难免要增强视觉冲击力,牟足劲的CBS此番并未在特效制作上节约,我们在《穹顶之下》首播集中真正见识了这份投入,无论是被穹顶劈成两半的奶牛、撞上穹顶爆炸的飞机,还是迎头撞上穹顶的货车,剧集用最细腻、最逼真的镜头,向我们表达了穹顶的存在。而在第二集中有一场规模很大的爆炸戏也是荧幕上不多见的。
  在书中,巨大的穹顶猛烈降落到虚构中的缅因州切斯特磨坊镇时,一只土拨鼠被劈成了两半(“鲜血喷射而出;内脏跌入土中”);而在剧集中,用电脑特效展现了一只牛被劈开的情形。关于穹顶表面上为什么没有血迹是否是bug问题,观众们进行了非常强烈的讨论。
  视觉上,《穹顶之下》除了给力的特效,还给我们准备了几款靓丽的帅哥美女,让我们得以在炎炎夏日,为眼球降温。无论是帅气的萌萌的英气十足的男主角迈克·沃格尔(《泛美航空》《惊魂序曲》),还是青春靓丽的布丽特妮·罗伯森(《秘社》),甚至连反派都是那么的有型。可以说,《穹顶之下》全方位的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异议:《穹顶之下》抄袭《辛普森一家》?
  大家对《穹顶之下》的故事设定并不陌生,2007年推出的《辛普森一家》电影版,有着与之相似的设定,在《辛普森一家》电影版中,由于荷马所在的小镇污染严重,邪恶的政治家用巨大的玻璃罩把整个小镇罩起来,与外界隔绝。《辛普森一家》中荷马的爸爸在教堂内中邪般地念出一串不知所云的预言,而《穹顶之下》首集中也有两位少年羊癫疯般倒地,并念出“Pink stars falling in lines”的怪异句子....多个桥段都让《穹顶之下》有着《辛普森一家》的即视感!
  其实,早在2009年史蒂芬·金推出小说的时候,就曾有被质疑抄袭《辛普森一家》。史蒂芬·金当时还特地回应说自己没看过原版动画,只表示说一切是惊人地雷同。而且史蒂芬·金还劝继续怀疑他抄袭的人可以看看他上世纪80年代写的两部未完成的小说,其中《食人族》就设置了外界隔离这种情节。
  其实《辛普森一家》的故事情节主要与环境保护有关,而《穹顶之下》更多的是超自然元素以及人类内斗主题,相信随着故事发展,观众看剧时会看到其中的区别,慢慢走出《辛普森一家》的“阴影”。  
  关于剧集版《穹顶之下》,你所不知道的的10件事:
  1.本剧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安布林公司制作的,原本想在有线付费频道Showtime播出。但是Showtime的主管们感觉本剧与该频道的其他剧目比如《嗜血法医》、《国土安全》和《无耻之徒》风格不太一样,所以没有同意。但是Showtime的姐妹频道CBS当时正在寻找一部引人注目的电视剧,希望能在电视剧不多的夏季脱颖而出。
  2.他说他一直把这个穹顶看作是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的地球的象征,因此他跟电视剧的创作者们强调,不管他们的故事跟小说有多少不同之处——小说的热心读者们将会发现很多不同之处——他们都必须保留这些重要的主题。
  3.如果《穹顶之下》能够热播,它将能拍好几季,因为金先生和编剧们尝试着探索书中没有提到的一些黑暗的故事线索。比如说,金先生曾在1982年写过另外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社区,但是这个故事没有写完,当时他住在匹兹堡郊区一个压抑的公寓大楼里。在那个故事里,被隔绝的是一个公寓大楼,里面的居民因为绝望而变得疯狂,之后还发生了人吃人的事情。
   4.《穹顶之下》不会沿用小说的结局,史蒂芬·金本人同样表示认可。
  5.该剧的制片人、斯皮尔伯格、史蒂芬·金曾坐在一起激烈讨论该剧中的科学细节,有人甚至提出「高频信号可以穿透穹顶但是低频信号不行」的理论。
  6.大部分故事发生在穹顶之内,外部故事很少。
  7.小说中约有70个人物,但是剧集中增加了很多书中没有的新角色,剧中那对儿混合种族的女同性恋情侣和她们的女儿就是这些角色中的代表。
  8.“在《穹顶之下》我一直没有提到人吃人,”金先生咧嘴一笑说道。“但是也许过了三季或者四季……”
  9.对于小说故事最后的情节,已有勤奋的网友将故事梗概翻译成中文分享到网络上。文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所谓的穹顶就是外星人的“蚂蚁农场”。
   10.《苍穹下》平均每集的拍摄成本大概为350万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3426-874458.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文克玲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08:14:22 | 只看该作者
环境保护:2050年达到西方治理水平就不错了

消除环境污染,保护好生态环境,早就是一个大众话题。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中国没有环境问题(?),而西方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是经常作为帝国主义已经腐朽没落,社会主义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的证据来教育我们的。想不到50年之后,中国和西方在环境问题上的角色正好颠倒了过来。极左用它来否定改革开放,极右用它来抹黑中国,反科学主义者和环保原教旨主义者则用它来否定科学技术。
其实对这一话题,一年前就有一篇访问报道,内容比柴静的视频要深刻得多。被访问人是中国第一位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代表、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第一任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
他的见解很有权威性和代表性,也很有趣。
下面是报道全文和我的评注(【】之间的蓝色文字)。
----------------------------------------------------
对话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山东人曲格平:  “改革利益集团是治霾关键”

2014年03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曲格平:治霾关键在于改革利益集团
【不知从何时起,“利益集团”和“弱势群体”成了两个非常有用的标签。辩论中抢先给对手贴上“利益集团”的标签,再给自己贴上“弱势集团”的标签,就几乎--或自以为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不惩治腐败要亡党亡国,不消除环境污染,不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亡党亡国。”这是曲格平去年说过的一句话,时隔一年,言犹在耳。【由此可见曲格平对环保的重视,无人能够超越】
可雾霾的蔓延、环境的恶化仍在继续。“1/6的国土面积都遭遇灰霾天的严重侵袭。”说这话时,84岁的曲格平表情无奈,他不停地喝水,甚至差点被呛到。这些年,他几乎辞掉了所有的社会职务,却无法停止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人要做点事,否则自己老了,回顾这一生会感到活得没价值。人也要敢于说真话,否则将来的问题会更严重。”


3月19日(2014年),这位被誉为中国“环保之父”、曾担任国家环保局首任局长、山东老乡曲格平在北京家中接受了《齐鲁晚报》专访。这位老人表示中国的环境问题“太多、太大”,而“硬法”——法治,尤其是严厉的执行,才是对付雾霾的根本“良方”。


【“不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亡党亡国”】
齐鲁晚报:最近北京空气怎样?雾霾多吗?
曲格平:今年2月底,北京经历了今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雾霾,连续六天6级重度污染,雾霾遮天蔽日。说实话,我现在呼吸起来,感觉很不舒服。
齐鲁晚报:可以去环境好的地方避避。
曲格平:去哪儿避?现在我国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将近1/6的国土正在遭遇灰霾天的严重侵袭,而且主要集中在中东部较发达地区,污染程度还在加剧。尤其京津冀这一带,雾霾非常严重。
齐鲁晚报:您对我们目前生活的环境如何评价?
曲格平:这么多年来,我很少听人称赞中国的环境状况,每一届国家领导人都在讲“形势严峻”,实际上是非常严峻,十分严峻,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面临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光是大气污染,还有水污染、土壤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等等,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大,老百姓最起码、最基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都受到威胁。
齐鲁晚报:所以去年您说:“不惩治腐败要亡党亡国,不消除环境污染,不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亡党亡国。”
曲格平:是啊,去年说这句话时,我是琢磨了好久才说出来的,听起来确实有点吓人,但归根结底还真是这么回事。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事关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齐鲁晚报:当时,您这句话引起了很多网民的关注和讨论。
曲格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很多网民又把我这句话翻了出来,见诸各大媒体和网站,网民和两会代表又都在引用我这一句话,现在全国基本上都知道了。


【“‘数字游戏’是全国都老大难的问题”】
齐鲁晚报:如果给现在的环境污染排名的话,您认为什么污染最严重?
曲格平:雾霾肯定是第一位。上世纪70年代,说日本东京的孩子看不到蓝天,我们还当个笑话讲,现在北京的孩子能看到蓝天,已经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了。
第二是水污染。中国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但水污染尤为严重。不过,山东省的环保工作成绩是非常卓著的,有59条河流都能养鱼,这个指标很过硬。现在我还没看到全国有第二个地区敢这么说。
第三位是土壤污染,污水灌溉、空气污染、颗粒物沉降,这些都会污染土壤,特别是农药、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更严重。
齐鲁晚报:公众一直关注的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到现在也没有公开,不知道您是否了解这个数据?
曲格平:环保部和有关方面做了大量调查,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我也看不到这个数据。其实环保部即使想公开,估计也很难,因为牵涉到太多部门和地方的利益了。
齐鲁晚报:说到数据这个问题,我们有种感觉,现在每年有关部门都会通报,说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下降,但老百姓的感性认识恰恰相反,这是为什么?
曲格平:有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说公布的都是大体上有这么个数据,仅供参考吧。有些数据并不是太准确,有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还会与现实形成极大反差。
齐鲁晚报:为什么数字有可能失准?
曲格平:首先是监测网络并不是很齐备,可能报不全;第二,企业不如实上报,它们想尽办法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现在国家环保部正在查处一些数据造假的企业,发现数据不造假的企业太少了,这个情况具有普遍性;第三,各级地方政府管理不科学、不到位,涉及本地区利益,也不愿意报实数。各级政府现在仍然是只看重GDP,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现在有关领导被问到环境问题时,羞羞答答,身上直冒汗。
齐鲁晚报:看来您在做环保局长时,就深有感触。
曲格平:全国“数字游戏”也不仅是环保一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40多年来,决策还停留在理念层面】
齐鲁晚报:那您认为,现在我国雾霾如此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曲格平:除了客观天气原因外,其实主要是人为原因,有三点:第一,工业、生活中煤炭的大量使用是主要原因,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中近70%还是煤炭,在世界年燃煤量排名上,中国绝对第一,这是造成雾霾和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第二,汽车不断增多,尾气大量排放。第三,生活方式的影响。现在家庭取暖做饭,主要还是煤炭,天然气会好一点,但是并没有普及。过去生活方式的污染可以忽略不计,现在所占比重却显著提高
。【毕竟是做过环保总局局长,知道除了利益集团之外,还有许多棘手的客观原因】
齐鲁晚报:我国环境保护已经走过了40多年历程,你对这个历程如何评价?
曲格平:40多年来,中国领导决策层提出了许多先进的发展理念,但是这些发展战略多数只停留在理念层面上,停留在文字上和口头上,很少见诸行动。中国在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上,长期没有摆脱过度追求增长速度的观念,没有注意解决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齐鲁晚报: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情况也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曲格平:我们现在主要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治污,就是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限时、停业或者关闭。可是企业也有对付办法,这个排污口关了,还有通往地下的另一个隐蔽排污口。其次就是政府进行环保宣传、说服和教育等,这种方式没有刚性约束,主要看企业的自觉性,效果堪忧。
改革开放不久中央就提出转方式
齐鲁晚报:指望企业自觉肯定不行,那您认为现在治理雾霾最大的阻力和瓶颈在哪里?
曲格平:主要在于政府,企业不可能主动去保护和治理环境,但光靠政府说教也不行,政府必须履行其责任,通过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措施来约束和控制企业排污行为,否则根本没用。
齐鲁晚报: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曲格平:改革既得利益集团也是治理雾霾的一大关键。但是实在是太难了。
齐鲁晚报:为什么这样说?
曲格平:改革开放不久,中央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这些年进展并不大。因为现在改革权掌握在既得利益集团的手里,很多重点大型企业都在他们的利益范围之内。要是改的话,钱就不能往自己腰包里装了,得拿出来治理环境,谁愿意啊,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得不到解决的实质问题。
齐鲁晚报:割谁的肉谁心疼。
曲格平:只要牵扯到自身利益,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再说各级政府眼里只有GDP,它们和企业都不愿损失自身能得到的最大化利益。
齐鲁晚报:面对既得利益集团,我们该怎么办?
曲格平:想要改变环境污染的现状,决心、勇气、办法和措施,一样都不能少,改革必须要动真格了,向既得利益者开刀,政府必须履行其应尽的责任。
齐鲁晚报:您看到政府的决心了吗?
曲格平:3月13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一个崭新而又铿锵的提法就是,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只要政府下定决心动真格,把环境保护和治污工作放在首位,提到“不消除环境污染,也要亡党亡国”的高度,我想那肯定就没有问题了。

【“最缺少法治,尤其是严厉的执行”】
齐鲁晚报:您认为我国当下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最缺少什么?
曲格平:我一直认为,最缺少的是法治,尤其是严厉的执行。其实我们不缺好的方针政策,我们一直是“领先的方针,脱节的实践”,但一到执行,就完了。
齐鲁晚报:那您说的法治,具体怎么理解?
曲格平:第一要有法律,第二要有执行机构。谁要是违背了这些法律和规定,执行机构就有权力去严厉整治。一些国家的环保部腰杆特别硬,背后有法律的强力支撑,中国却截然不同。
齐鲁晚报:您觉得我国现在的环保法治环境如何?
曲格平:我曾提倡把环保的法治作为中国法律的一个突破口。其实,我国的法律不算多,也不算少,几百部法律,环境方面就接近30部。
齐鲁晚报:法律不少,为什么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曲格平:一方面,环保法规定得过于笼统,缺少一定的量化和细化,原则性不强;第二,全国普遍不太重视,认识不到位,说到做不到;第三,一些政府部门执行不力,遇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齐鲁晚报:我们要想打赢雾霾这场战役,应该怎么做?
曲格平:第一、要把中央的规定落到实处,最根本的就是法治,没有这个一切都是白说。 第二,政府目标一定要具体。根据国务院去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每年要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标准,都得计算出来,然后仔细研究,不能光靠一把手说了算。
第三、全民监督,比如监督私营工厂。现在大企业一被曝光,股价立刻下跌,公众要是觉醒了,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第四、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尽量少开车、多些绿色出行。全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大潮中来。



【“2050年达到西方治理水平,就不错了”】
【请特别注意这一段】
齐鲁晚报: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人把它称为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您怎么看?
曲格平:
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治理大气污染的行动计划,在新中国环保史上来说应该是第一次。这足以看出中央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决心。这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立的具体目标是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齐鲁晚报:这五年是不是很关键?
曲格平:这是迈出的第一步,很关键。这一步我们要是迈不出去或迈不好,这就意味着中国治理环境和雾霾没什么希望了。
齐鲁晚报: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大不大?
曲格平: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说这个目标定得有点低了,
我反驳说,就现在而言,其实已经是很高了,到时能完成这个目标,已经相当不错了。
齐鲁晚报:抛开这些数字,要是通俗点说的话,要让老百姓天天能看到蓝天白云,得等到什么时候?
曲格平:完成2017年的目标,只是我们环境治理迈出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再过5年,也就是到2022年,可能会好一些,在这个时候,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设备的更新换代,一些企业的污染会明显减少,甚至污染物的曲线有可能会减缓或者下降。
再过5年,到2027年,不过基本把希望定位在2030年,环境保护会看到成效,污染严重的企业或者行业会得到有效遏制,环境保护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
再过10年,到2040年,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好的局面。就算到2050年,要是能达到西方治理环境的水平,那也是相当不错的,中国太复杂了。





【“治雾霾不是拖经济后腿,而是机遇”】
齐鲁晚报:有种说法,说中国要想根治雾霾,必须经济发展倒退几个点,您怎么看?
曲格平:有些人有这个担忧,但我认为,提出这些问题的,一般都是执政的领导者。其实我们现在有这个能力,并且投入不需要那么大。有经济学家计算过,对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言,环保投入占到GDP的5%,都几乎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所以我认为,根治雾霾不会拖经济的后腿。
齐鲁晚报:那您认为,当下的环保投入多少比较合适?
曲格平:专家计算过,就当下的情况,要完成国务院制定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目标,现在
应该投入GDP的2%-2.5%【每年1.2-1.5万亿,等于大于R&D的投入】低于GDP的2%是不可能完成2017年目标的。这些都是公开科学计算出来的。但实际情况是,现在地方环保投入一般只占GDP的1.5%左右,高一些的能占到2%,但几乎很少。
齐鲁晚报:也就是说,您认为治理雾霾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曲格平:我倒是认为,治理雾霾恰恰是对于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机遇。现在,环境污染这么严重,过去落后、陈旧的生产设备,高消耗、低产能、高污染的粗放生产方式,早已不适合现在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现在应该把高消耗、落后的生产设备逐步淘汰掉,为低效能、高产出、低污染的新技术、新设备腾出空间。



【总结一下,曲格平认为,污染治理需要5个主要措施:严格执法,改革利益集团,技术进步,新装备更新换代和大量资金投入。哪一件都不容易,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35年。正所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而曲格平是当过家的。
归根结蒂还是那句老话: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解决雾霾是需要一个过程,根本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治理环境,告别雾霾,任重而道远。但不管怎样,碧水蓝天,我们一定要实现。


【认为2050年可能赶上西方,曲格平还是很乐观的。但是他没有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的人口。其它条件相同时,污染源的大小和人口成正比。没有理由认为,中国人民不想赶上西方的生活水平,甘愿过简单朴素的日子】
(作者张红光、郑雷为《齐鲁晚报》记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3426-871225.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文克玲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00:22:09 | 只看该作者
贺新郎 柴静“事件”  

         “雾”锁中州久。望长空,蓝天罕见,白云稀有。一现昙花峰会散,口罩笼街依旧。穹顶上,日晕如豆。比赛招商拼政绩,借儿孙福祉强支透。天有病,人知否?
  一声娇吒红颜吼。两三天,荧屏刷爆,浪尖风口。挺静砍柴泾渭朗,褒贬良知黑手。微信里,单挑群斗。红朝长子大哥大,笑中西左右争香臭。通吃也,肥和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 00:24:41 | 只看该作者
柴静为何名满天下谤满天下?
第469期 凤凰新闻客户端编辑 王月兵

[导语]当身边的大妈都举着手机向你推荐柴静团队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时,你不能不折服于片子在传播上的巨大成功。但关于柴静和《穹顶之下》的争议和批评,规模也同样巨大。

传播学者胡泳说:“有关柴静的争议和当年有关韩寒的争议有些奇异的相似,比如,说柴静成了一块试金石。”当年的方韩大战,只余下没有荣誉的废墟。如今萦绕在柴静和雾霾话题周围的撕咬,又在陈述着什么样道理?
●信息污染和成见的威力
  在许多自诩有科学素养的人看来,柴静调查雾霾是不见自己眼中梁木,挑别人的毛病,不看自己的问题,因为她是烟民。
  笔者的一位医生朋友甚至隔空给柴静孩子的肿瘤诊断了病因:柴静是高龄产妇+资深烟民。笔者未经求证,当时就信了柴静是资深烟民。有人认为,在那一刻网上怎么也得有一千万人相信这个说法。
  直到大象公会的主编@黄章晋发微博:“关于柴静是个资深烟民,稳健谨慎的说法是,至少我从没见过柴静抽烟。”直到柴静身边的好友也开始发声力证自己从未见到过柴静抽烟,这一说法才开始在笔者心中动摇。
  信息污染,在热点议题中已是从不缺席的常客。事实一再证明,大论战中各种动机的搅混水是普遍的。但搞信息污染容易,辩诬澄清就会难上千百倍。
  另一个问题,对一些人来说,柴静一贯恼人的文青腔调和矫情文风,也成为评价她作品的一个出发点。百无一用是文青,这就是成见问题。
  幼稚感性,喜欢煽情而不重视客观性一向被作为文青的标签,也是柴静过去屡受批评之处。但是相信此次很多人完整看过纪录片后再难作此评价。
  对于以孩子作为切入点,可能无助于雾霾调查客观性的问题,媒体人@朱学东说:“情感表露未必一定影响专业判断。”“这个时代我们早已成了当事人,不是旁观者。我们‘并非替他人说话,而是与他们一起说话’,这也是权利所在。”
  回过头来说,文青身上的最大特征应是其理想主义气质,都说世道变坏是从嘲笑文青开始的,道理在此。相比市侩,幼稚的文青难道不可爱得多?
●骂啥请别骂动机
  虽然片中柴静专心研究“雾霾是什么?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办”三个问题,但却迎来了几乎是对立主义下的骂声。有人骂她是公知,拍《穹顶之下》是制造矛盾,挑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有人骂她是五毛,是变相维稳。
  这些骂声的共同点就是以阴谋论的方式,在质疑柴静的创作动机。质疑动机这种现象在网上也非常平常,见怪不怪。《罗伯特议事规则》曾经制定了这样的议事规则:“不质疑动机——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
  为什么不能怀疑别人的动机?《罗伯特议事规则》认为:一,动机不可证;二,要审议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某件事,对动机的怀疑和揭露本身就是对议题的偏离;三,利己性是人类共有的本性,在不侵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不为过,指责他人动机毫无意义。
  既然动机不可证实,一切揣测都将无意义,并且会折射自身的种种不堪。
  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总是自然而然的质疑动机?
  有人认为,原因在于社会诚信的危机。
●培养有腔调的批评还有待时日
  柴静的作品并非完美到无可批评,但是批评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美国人保罗?格雷厄姆认为:反驳分为7个层次,最低的3个层次分别是谩骂、以人废言、批评对方的态度和语气。这3个层次都是情绪宣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反驳。比如以人废言,这种方式并不直接驳斥发言的内容,而是攻击发言者的人格或因为其所属团体(职业社团族群)而否定其发言。有人将这种反驳方式直译为“在井里投毒”——认真地反驳观点太难,把你整个人搞臭则很容易。
  接下来的四个层次分别是反对,即只提出异议,不提供论述和依据;反驳:用论据和推理来支撑自己的异议。有的放矢的反驳:引用原文内容并指出这段文字的谬误,并解释这为什么是错的;一阵见血的反驳:针对原文主旨和大意论述其谬误。
  从方韩大战,罗永浩王自如优酷约战,到此次萦绕在柴静和片子周围的争议,绝大多数的反驳和批评都仅仅停留在情绪宣泄上,站队和抬杠是第一位的,更有有意无意的信息污染,浑水摸鱼。少有人心平气和,辩风干净扎实,对事不对人。
  学者“@余世存非常道”说:“有人从争论中看到了无望,这样的圈子平时你好我好,怎么一到具体事情上都暴露了兽性,一定要对方认自己的喜好观点才算罢休。有人从争论中看到了希望,无论如何,这些圈子不是大一统了,从具体事情上都见出政治的社会的立场观点之不同;假以时日,多元政治社会就能够实现。”
  柴静确实是块试金石,映照着社会人心和复杂人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06:42:44 | 只看该作者
信力建:也谈柴静:如此烟火人间,柴静教会我们什么?



   有一种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柴静便是。
   白色丝质衬衫,浅色牛仔裤,一部长达103分钟55秒的纪录片,沉寂1年多后,柴静就这样“归来”。
   她向优酷、腾讯等多家视频网站免费奉献了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短短一天,《穹顶之下》点击量破亿,许多人的手机、电脑都被其刷屏,截至3月1日21:00,《穹顶之下》累计播放已达1.7亿次;
   腾讯播放12260万次 优酷播放2230万次,乐视播放1221万次,爱奇艺422万次, 搜狐播放411万次
   ,土豆播放302万次,凤凰播放235万次……
   从传媒角度来看,这可算是目前最为成功的传播案例,没有之一。如果在商场,这定是一次极为壮观而成功的营销,足以载入营销史册。如果按点击量收费,这绝对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数字。当然,以上假设并不成立。这是一部“突然”面世的公益纪录片,是一个母亲与雾霾的“私人恩怨”,是一个公民向全体公民的倾述。但是,当她告诉你:我们生活的天空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是重度污染;我们生活的国家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过早死亡的人数有50万人,其中最脆弱最容易受伤害的是我们的孩子和父母;中国化石能源的燃烧强度比欧洲高出三到四倍;中国最好的柴油含硫量是欧盟和日本包括美国的二十五倍……你,还认为这只是一个母亲想公之于众的“私人恩怨”吗?
   在成为向雾霾挑战的痛心的母亲之前,柴静已经久负盛名,鲜花与掌声,鸡蛋与拍砖,集于其一身。她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七次与非典病人面对面,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是最早冒死深入非典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在汶川地震、华南虎事件、药家鑫事件等新闻采访中柴静犀利和敏锐又不乏人文情怀,形成了独特的主持风格,被不少人奉为“知性女神”。
   2013年柴静出版了自传性专著《看见》,记录了自己在宏大叙事中的采访心路历程,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这本书销量超百万本,成为该年度畅销书。但也引发了对其做新闻方式的褒贬之争,更延伸至对其人品的否定,甚至诞生了“挺柴”派和“砍柴”派,一时纷纷扰扰,知性女神变成了“话题女王”。2013年10月,柴静被曝出在美国产下女儿,一时间她的私生活再被网友深挖,非议不断。因为女儿产在美国,不少人讽其说一套做一套。对此柴静未作任何回应,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当她归来,摘下了主持人的光环,仍然恬淡安静,只是换了角色,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母亲,也是作为一位独立调查人。这两个身份其实有着因果关系。因为未出生的孩子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让初为人母的柴静真切感受到污染的可怕。害怕之后不是退缩和逃之夭夭,而是迸发出了巨大的勇气。她自费百万,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宽广人脉费时一年多寻找雾霾的元凶,也为全中国人上了意味深长的一课。
   《穹顶之下》两天不到吸纳了1.7亿的点击,如此吸引关注,有不少成功因素。话题的高同感度、TED式演讲、flash动画、电影特效、信息可视化、无人机拍摄,时下最时髦的新媒体呈现方式等,既处处可铜陵制作者的用心良苦,也成功吸引观众眼球。在内容设计上,深入浅出,易于了解和接受,虽然不是最具学术权威和专业的,但绝对是最具普及意义,引起共鸣的。
   而最主要的,是柴静本人强大的话题性、影响力、创新力、感染力。南方周末环境记者汪韬这样说,《穹顶之下》的影响力可能超过这几年他采写的雾霾报道的总和。原《焦点访谈》主编庄永志将柴静的这次行动看作“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目力所及,这是非机构、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信息最立体、视野最开阔、手段最丰富、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网民不必居于渠道信任,而是出于对传播者个人魅力的赞赏和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对社会议题的重视而上网观看《穹顶之下》……《穹顶之下》,仅仅是网民参与的开始。”前媒体人林天宏感慨道:“中国是个能够产生无数世界级选题的国度,但在我的视野里,这个国家从未出现过一个能够匹配得上这片新闻富矿的世界级记者——这太难,你的报道涉及的人群要足够广阔,问题要足够重要,调查要足够专业,故事讲得要足够精彩,勾勒出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要足够清晰。如果有,那就是今日‘雾霾’之后的柴静。”
   尽管本纪录片中观点、数据是否具有说服力存疑,也频生了不够专业的评价,但毫无疑问的是,此片一出,必将掀起新一轮关注环保的热情。新任环保部长陈吉宁的积极“点赞”,也让人民期待环保部门将对当前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有所作为。
   尽管如此,话题女王柴静永远不乏争议,《穹顶之下》一出湿了不知多少母亲的眼眶,激起了不知多少国民的觉醒,同时也砸坏了不知多少朋友圈,网络上很快就出现了“挺柴”和“砍柴”的分歧,针尖对麦芒,一时间阴谋阳谋之说各种有。如,争论该纪录片推出的时间微妙,如质疑柴静拿女儿做切入点,质疑该片避重就轻未涉及核心,质疑非个人调查实为团体操作得到官方支持,质疑调查数据的缺误,批评其表述方式太过CCTV式,等等。柴静、《穹顶之下》引发一起规模宏大的全民大讨论。
   其实,这未尝不是好事。 是非争论之中,也能看到不少从新角度和新高度来看待的观点。如温克坚:“柴静雾霾视频引起海量传播,说明雾霾肆虐下民众不满情绪之广泛和深切,不过不满情绪本身不是社会行动,它只是社会行动的一个心理基础,催化行动还需要明确的归因,清晰可见的路径,并伴有成功可能性的激励,而这些要件的表述,显然是柴静视频无力承载的,而是通过后续辩论和批评才可能塑造的,在这个意义上,柴静粉丝们不要过于敏感,赞美不是唯一的姿态,对这个视频的批评反而是提升这部片子价值的通道。真相就像洋葱,柴静拨开了一层,自然需要有人去拨开第二层,直到直面最后简单而残酷的真相。通过这种观念对手戏,社会心理动能才全更聚焦,社会螺旋式演进才有可能。”
   假装在纽约:让我们抛弃所有的政治站队,所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和幻想吧。在目前的国情之下,无论政治立场是左是右,只要你属于这个中间阶层,从我们未来共同的命运出发,左右之间,是有交集的。而柴静就是那个最大公约数;你我,也可以。
   方兴东:“柴静的纪录片刷爆微信,也引爆一些争论。柴静是小我20年的朋友了,个人绝对支持。当然泼冷水的人也有其视角:雾霾问题绝不是简单的媒体问题,一个媒体人的纪录片于事无补,不能简化,
   不能靠煽情,甚至社会效果是负面或积极难说。毫无疑问,雾霾绝不是新闻黑幕问题,而是科技、经济、政治等综合性社会发展的大问题。……注意:雾霾需要无数人的努力,无数人的代价,而不是哪个英雄或救星!希望更多柴静,每个媒体人都是柴静,避免公共事件个人化,反而远离雾霾这个唯一的焦点!
   陈耀文:“你喜欢她不喜欢她都无法改变2015年2月28日这一天会因为柴静与《穹顶之下》而载入史册。最后还是我的观点:中国的任何问题都不是国情问题而体制问题,中国的任何落后都不是技术落后而是管理落后,中国的任何进步都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人人自己争取的。公民意识、舆论监督和客观立场,我呼唤你们!
   其实,柴静制作《穹顶之下》的意义已经远大于关注大气污染本身,也许柴静的《穹顶之下》确有不尽完美之处,有着尚未突破的局限。雾霾的罪魁祸首其实并不难找,在中国的舆论环境下逼视和拷问,却需要莫大的勇气。有许多人看到了,却宁愿选择视而不见。柴静出身于央视,她不可能不了解游戏规则,但是她说了,并且做了,而且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甚至获得了新任环保部长的点赞。单从这点来说,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
   所以请致敬她这份行动的诚意和努力,感谢她带给我们的震撼和鼓舞。柴静是用爱拥抱家人和社会,以公共利益为己任,以普识为责任,对社会进行了一次不折不扣的启蒙。而事实上,不正的确如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4-3 07:01:09 | 只看该作者
张千帆:这一次,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曾引用一位美国老师的话说:“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有人不同意,认为自由比宽容更重要。这种看法当然也对,因为没有言论自由,大家说话只能假大空,“宽容”就成了一种伪善。如果政府打压言论,我们也讲“宽容”,那就成了助纣为虐。没有言论自由,就没有“宽容”的资格。只有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下,社会才能通过自由坦诚的交流从不宽容慢慢走向宽容。但是任何“主义”都有盲区,自由主义也是一样。如果只讲自由,不讲宽容,那么非但言论自由维持不下去,所谓“辩论”很快沦陷为谩骂、诬陷、人身攻击的竞技场,而且言论自由本身就不可能存在。
   这个道理也不难理解,因为我们所说的“言论自由”是一种针对公权的政治自由。换言之,不论言论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如何,只要不构成直接、清楚、严重的现实危险,那么政府都要宽容,而不得用公权力打压之。然而,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人民不懂得宽容,政府也不会懂得宽容。区别仅在于政府手里有压制言论的公权,平民百姓没有,所以只好相互骂骂而已;假如他们有朝一日掌握公权,也会不遗余力以此扑灭不同意见。因此,看上去吊诡的是,在一个私域言论看似极度“自由”的国家,针对政府的公域言论(政治言论)恰恰是不自由的。
   近日,知名记者柴静拍摄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社会巨大反响和争议,但争议的焦点却不是如何治理雾霾,而变成对这部纪录片本身所应采取的态度。“砍柴派”质疑柴静的人品、拍片的动机和不那么环保的生活方式,“护柴派”则认为这是一个团结一致、问责政府的难得契机,任何“诛心之论”本身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在效果上导致争议失焦、变相放纵公权,甚至违背基本良知。双方讽刺挖苦、上纲上线,各自都有发表了一些出格的指控。据说有的“公知”甚至因为此“翻脸”,有的则为中国社会的共识“撕裂”而痛心疾首。
   其实,关于《穹顶之下》的争议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因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政府并未介入,言论是自由的。无论是护柴方还是砍柴方,都不可能动用公权迫使对方沉默。事实上,正是因为政府没有介入并成为批评聚焦的靶子,自由派阵营中的温和派和激进派才发生分裂。自由的争论未能带来共识,固然令人遗憾,但至少不会像压制言论那样产生灾难——防止灾难才是言论自由的首要价值。何况共识本身就是自由辩论的产物。共识没有形成,说明我们辩论得还不够,或没有辩论到点子上,说明我们需要更多辩论机会,学会如何辩论并形成共识与合力。正因为言论自由本身不是这次争论的突出问题,我们如何行使言论自由才成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如果公民没有言论自由的常识和习惯,作为制度的言论自由终究是维持不下去的,或者像这次辩论那样,本该就事论事的辩论很容易被误导到个人恩怨上去。事实上,言论自由的出发点很简单,那就是任何人都不是神,都会犯错误。政府不是一贯正确的神,和老百姓一样会犯错误,因而不得压制言论。同样,我们所有人也都得明白自己不是神,而是会犯错误的人。因此,无论在道德和知识上对自己的立场有多大的自信,也无论对立的观点听上去如何匪夷所思,对手都有可能是对的,自己有可能是错的——这应当成为任何辩论的常识和共识。人的认知能力是大致平等的,自己不是神,对方也不是白痴;如果他们看似偏执地坚持某种不可思议的立场,一般都会有他们自己的道理。这是为什么我们要给对手保留一点应有的尊重,也给自己保留合理存疑的空间和体面的“退路”。这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宽容”。
   宽容是一种君子心态。它不是让我们回避争论,不是让我们放弃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更不是让我们纵容私人或政府的恶,而是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保持一种克制和风度,不极端、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不强词夺理。如果遇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不是首先去质疑别人的动机或“良知”,而是公允地考察对立的观点有哪些可取之处,自己的立场存在哪些弱点。只有这样,辩论才能对事不对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对手驳倒。否则,争来争去,各方还是一如既往的唯我独尊,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侮辱对方的人格和智商。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著名大法官霍姆斯曾意味深长地说:“思想自由原则所保护的并非我们赞同的人,而是那些受我们厌恶的思想。”这条原则不仅适用于政府,而且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政治正确”是用不着保护的,需要保护的恰恰是貌似错误的观点。从彭德怀的“万言书”到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中国当代已有无数次教训表明,轻信“正确”、压制“错误”可能导致社会灾难。我们从这些前车之鉴中学到的教训就是两个字——宽容:不要造神,不要轻信“神”,更不要装神。此次争议反映国人唯我独尊的心态一如既往,并不比百年前进步多少。这是值得警惕的,因为这次争论主要是在中国的“自由派”中间展开的,可见即便我们平日真心拥护宪政,甚至自以为言论自由天经地义,但是一旦轮到自己头上,即发现我们其实离言论自由所要求的宽容境界还很遥远。
   宽容是一种道德自律,但是它不仅不和言论自由矛盾,而且是其题中之义。其实在当下中国,言论自由不只是一种我行我素的权利,行使言论自由更是一种可能给自己带来风险的道德责任。一个没有道德担当的人很可能不敢冒着受到惩罚的风险批评政府,而对待和自己一样不掌握公权、没有能力惩罚自己的人——譬如柴静和她的批评者,则不免逞一时口舌之快。如果一个人真的敢于行使批评政府的言论自由,那么他应当明白,言论自由的立足点在于信任人民——包括他自己和他的批评者,相信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有能力发现真理和真相。既然如此,不妨对政府批评得猛一点,对自己的批评者则宽容一点,尽管他们很可能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1:49:21 | 只看该作者
《穹顶之下》,传统媒体学不来

作者:梁行之
很多传统媒体往往认为,把在传统媒体管理、运作模式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平移到一个新媒体工具中,如网站、APP或“两微一端”上就万事大吉了。这并不是真正的媒介融合。没有语态的转变和心态的融合,传统媒体就算勉强挤到新媒体空间,也只能是一个“僵尸”式的存在。

  2015年2月28日上午10点,柴静自费百万、采录一年的雾霾调查专题片《穹顶之下》在人民网、优酷网发布,迅速引发全民热议,成为2015年第一场公众事件;其传播速度也是空前的:48小时,浏览量超过两个亿,席卷几乎所有视频、门户网站和社交网络,甚至带动股市环保板块涨停。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哪些因素促成了《穹顶之下》如此空前的流行?它的成功能否复制?对于正在谋求媒介融合与转型的主流媒体有多少借鉴、启发?让我们先看一下作品本身的特质。
  一、作品本身:形式创新、尺度得当、可争议性
  一件作品能够得到大面积流行,最基本的条件是自身魅力。《穹顶之下》能流行,有三个方面的特质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穹顶之下》在形式上富于探索精神和创新元素。这个视频尝试了多种最新的新媒体表达语言: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科幻电影特效技巧等等,很有视觉效果。
  更根本的创新在于,这是一部很难按传统观念分类的作品。上海交通大学教师魏武挥认为,这个片子像个人演讲,又像深度调查,还像纪录片,但又都不是,只能说“这个片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钛媒体总编赵何娟指出:“柴静给传统新闻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趋势变化,那就是调查和深度报道除了专业性要求,能否代入记者情感?”传统的媒体伦理要求记者首先是做新闻的记者,而不是做人的记者。所以,硬新闻(像这种环保话题一般都是硬新闻)的传统标准是记者严格做旁观者、记录者,而不是亲历者。但柴静显然把自己的生活、情感都深深代入了这部片子。
  其次,柴静作为前央视主持人,对于在中国当下言说的尺度把握非常准确。《穹顶之下》所展示的雾霾危害,深深刺激到国人的痛处;其对两桶油的批评、从个人做起的建议,回避了更深刻和激进的政治主张,又保证了视频是政府和绝大多数的主流人群都能够接受的(否则在第一天就会被封杀)。
  当然,在中国当下的舆论环境中,不可能有左右逢源、两面讨好的立场、观点。其对“两桶油”的批评,激起了“左派”的批评,以至深挖其动机、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阴谋”;而其所倡导的从个人做起的解决方案,又使得另一派人士不满,甚至怀疑其拍摄此片是政府授意,只是一次成功的文宣策划。
  正所谓“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人世间不可能有无可置疑的好作品。但从传播的角度讲,有传播力的作品恰需要有争议。在新媒体舆论榜上,当《穹顶之下》点击量到达峰顶后,正是这些反对、质疑的言论继续带动话题的热度。
  《穹顶之下》形式富含探索创新、尺度拿捏得当、话题可争议性,这是其流行的内在条件。
  二、外部条件分析:天时、地利、人和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一件事的成就,外部条件需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三点。
  1. 天时
  具体到《穹顶之下》,“天时”就是这个视频的发布时机。《穹顶之下》选择了2月28日这个时点发布,显然是经过认真挑选的:
  春节假期之后,人们缺少值得探讨的话题,无聊到“duang”和蓝黑裙子都能刷屏的程度;留京的、返京的人们,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雾霾的问题了,但又缺少由头来讨论。
  周末发布也是一个很好的节点选择。周末是一个“新闻真空”,可以保证有料的作品长时间占据传播平台。
  更为微妙的是,视频发布当天,正好是新任环保部长正式任命后的第一天,这个视频给了新部长一个表态、发声的机会。此前两天,临沂、承德两地市长被环保部约谈。
  2.地利
  地利是指发布的渠道。
  《穹顶之下》选在人民网和优酷首发,主要通过网络渠道推广,完全没有选择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无论央视还是各大纸媒,都保持了沉默。据统计,截至当天深夜,全国所有的电视台上星频道,没有一家报道关于《穹顶之下》的消息。@传媒老王 观察了次日几十家报纸的头版,也无一家提及此事。
  不过这不要紧。传统媒体的缄默,恰给人们一个检阅新媒体传播潜力的机会:2天时间点击过2亿,若不是监管部门及时介入,我们不知道这个话题还会火到什么程度。
  新媒体传播的威力何在?首先,新媒体传播是全媒体、全方位传播。一旦进入新媒体渠道,其传播路径就不仅仅是网站PC端了,web网、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全方位的配合,更有利于播放量走高。
  其次,新媒体传播是社交连锁型传播。从播放数据来看,截至当晚20点,腾讯视频播放量是其他视频网站播放量的三倍还多。为什么腾讯视频能后来居上?除了腾讯视频PC端、web端、移动端等的推荐,最关键的腾讯可以通过微信和手Q这两大社交媒体推送,通过强大的社交网络进行推广。因此,截止到3月1日12:00,该纪录片全网总播放量11706万次,其中腾讯视频总播放量已达8793万次。
  第三,新媒体传播是多形态、交互性传播。新媒体传播过程不是一次完成,而是经过多环节、多形式的交互和整合。“传”与“播”不断反复,包括UGC形式的信息发掘、编辑力量的介入和整理、平台入口资源的推荐和支持、衍生话题的发起和组织、编辑力量的后期多形式整理,及多重媒体形态的跟进等,使得一个话题不断深入。
  《穹顶之下》的成功说明,制造爆炸性传播,新媒体就足够了。
  3. 人和
  人和的因素,首先是柴静的个人魅力。这几年来,柴静一直是舆论场的焦点,争议不断;而后突然退隐,经过一年多的沉寂后再出山,本身就是吸引关注的事情。她在央视的主持生涯,为她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可以想见,她的个人魅力会为《穹顶之下》的采访省去了大量沟通关系的成本和经费。
  其次,我们知道,诸多言论界的大腕都为《苍穹之下》加持。如罗永浩,他和锤子手机负责产品宣传的团队为柴静的纪录片制作了现场幻灯片,以及担任舞美指导;诸多微博大V都加入她的阵营摇旗呐喊,加快了视频的推广。
  此外,人民网的独家采访,新任环保部长的回应,都大大增加了这部片子的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21:50:19 | 只看该作者
三、也可以用“流行三法则”分析  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中指出:“我们的世界看似雷打不动,但只要你找对了一个点,它就有可能被引爆。”他总结了引爆流行的三法则:
  一是个别人物法则。一件事的流行必须有关键人物的带动。这三种人是:“联系员”,就是那种“认识了很多人的人”;内行,就是那种“什么都懂的人”、乐于分享知识的“达人”;推销员,是那种“什么人都能够说服的人”。
  柴静本身就是一个关键人物,她的制作团队和支持团队都是舆论场的“达人”,制造流行本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二是附着力法则。有些话让我们“左耳进右耳出”,但是另一些却让我们听过了再也忘不掉。附着力法则所说的就是当被传播的信息是容易被注意、记忆的,则容易形成流行。
  《穹顶之下》视频是一个创新产品。如上文所说,综合利用多种媒介技术,具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加上柴静讲故事的高超技巧,即使视频超过100多分钟,也能使人不厌烦地看完。
  三是环境威力法则。流行的趋势需要一个发展的温床,当一个环境形成的时候,个人的因素就不重要了。
  毫无疑问,雾霾问题是一个全民话题。民众对雾霾的长期关注,早已为这个视频的流行准备好了“温床”。
  总之,《穹顶之下》的流行,是理所当然、势所必至的。
  四、《穹顶之下》不可复制性及其启示
  《穹顶之下》是那种不可复制、只能出现一次的事件。尽管在事成之后,人们可以分析出其成功必备的几大因素,但这些因素综合、同步出现的环境、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使柴静本人,也未必能再生产出类似高能的作品。
  特别是,自由发挥与率性创造是《穹顶之下》成功最重要的前提,这是体制化的传统媒体或者大型商业传播机构所不可能具备的。正如赵何娟指出的:“《穹顶之下》的实践恰恰正是,拥有专业能力的作者个体,个性化能量的释放,自媒体式非传统新闻学内容创作,通过社交网站的爆发性链条式传播,加上新技术新模式赋予的多样化呈现……改变的或许恰恰是过去百年来,我们最津津乐道的传统‘新闻专业主义’中,最桎梏传统新闻学面向互联网冲击里,最陈腐和最教条的那些部分。”
  因此,《穹顶之下》对于亟待探索转型出路的传统媒体来讲,是不可复制、不可模仿的。但这并不是说,就一点参考价值也没有。
  事实上,作为一个现象级的新媒体传播事件,其所体现的新媒体传播的一些特性,对于有志于向新媒体转型和加快媒介融合发展的传统媒体来说,是必须高度重视的。
  1. 最关键的是语态的转型和心态的融合
  诸多论者已指出,当前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探索的一个误区是,很多传统媒体往往认为,把在传统媒体管理、运作模式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平移到一个新媒体工具中,如网站、APP或“两微一端”上就万事大吉了。
  这并不是真正的媒介融合。没有语态的转变和心态的融合,传统媒体就算勉强挤到新媒体空间,也只能是一个“僵尸”式的存在。
  语态的转变和心态的融合,最基本的是要使用网络的、通俗的语言说,“说人话”而不是“端着”说。
  更进一步讲,不要把时时把自己化身成真理,站在真理的角度指导民众。传统新闻观过于强调“无我”,特别是涉及到社会时政等重大话题时,往往要求个人在叙事中“隐身”。
  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众喜欢的是个性、是立场,要求“有我”。此前,柴静就因其在传统媒体节目中的“有我”备受争议。但在新媒体中,点击率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个问题是无需争议的。这也就要求,进入新媒体环境,任何人都要作为一个说服者而不是指导者出现,否则网民会用食指否决。
  2. 创新无极限,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在一个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内容生产环节应尽可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在今天,媒介形式也是内容的一部分。
  就如《穹顶之下》,采用了多元的、创新的表达技巧:TED式演讲、信息可视化、Flash动画、移轴摄影、无人机拍摄、科幻电影特效技巧等等;这些形式不仅能更好地将信息阐释清楚,更在于其能在传播环节被挖掘,形成次生话题、进行再传播。
  3. 揣摩、掌握网民心理
  新媒体环境下,网民已不是单纯的受众,也是内容生产的参与者。发布到新媒体上,传播只算完成了一般,如何让网民“食指大动”参与转发,才真正进入了传播。
  因此,揣摩、掌握网民的心理是必修课。比方说题目的设置,一定要戳中网民内心的痛处、痒处,使他们不得不点开;又如,行文不要过度论证,更多地借助情怀、立场与态度,把逻辑论证环节交给读者完成。
  还有,传统媒体往往尽可能追求内容的完美与无懈可击,这在新媒体上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在内容中设置一些无关大局的“槽点”,反而能够激发网民的争议,这也是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23:38:12 | 只看该作者
徐贲:雾霾里的乐观和犬儒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徐贲
    犬儒主义的“坏事变好事”,具备“思想能力”的精英人才才玩得起来。

    不久前,面对北京的重度雾霾,学者于丹说,“天昏地暗一座北京城,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门,不去跟它较劲。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用主观臆想来逃避生活中的坏事或灾祸,是一种常见的白日梦心态,也是一种不得已的自我保护。问题不在于于丹有常人的心理缺陷或自我保护需要,而在于,作为一位学者,她不该对此浑然不觉,更不该将此当作一种人生智慧来向世人炫耀。

    人在不断遇到坏事或遭受不幸时,认为事情“还不算太坏”、“坏事可以变好事”,或者甚至坚持“这本来就是好事”,如此逃避现实和保持过度的乐观,在社会心理学里叫“波利亚娜症”或“波利亚娜人格”(类似伏尔泰小说《老实人》里那位永远盲目乐观的哲学教师和鲁迅笔下的阿Q)。波利亚娜(Pollyanna)是美国作家波特(Eleanor H.Porter)1913年同名小说的主角,她是一个不幸的小女孩,因为失去双亲,被送到西部的亲戚处寄养。她从小没了母亲,父亲临终前嘱咐她要满怀希望,好好生活,并教给她一个“快乐游戏”。那就是,不管碰到什么糟心的事情,先想想它好的一面。父亲一死,波利亚娜立即就有了一个玩“快乐游戏”的机会。她想,父亲死了,去天堂与母亲相见了,死得真好,于是她心里充满了快乐,不再觉得悲伤。

    波利亚娜现象还被用来解释,为什么许多人总是把过去记忆得比实际上更为美好,这叫作记忆的“波利亚娜原则”。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头脑在处理愉快的信息时比不愉快的信息更为积极,因此,对过去的回忆选择好的一面往往超过不好的一面。离过去的事件越久远,这种偏见就越明显。坏事发生时越能“往好处着想”的人,在事情过后也就越会对过去有正面的回忆。这种情况,在一些人对“文革”的美好回忆中相当明显地表现出来。

    像波利亚娜那样看待生活中的坏事是一种乐观主义,与之相反的不只有“悲观主义”,还有“犬儒主义”。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乐观主义也会转变为犬儒主义,乐观的犬儒主义或犬儒的乐观主义是一种最诡异、最病态的心理现象,不幸的是,这种心理疾病正发生在远不止于丹一个的知识分子身上。

    悲观主义认为,坏事发生了还会有更坏的事情要发生。犬儒主义则是根本不相信会有好事会发生。犬儒主义是从不信任人会有好的动机开始的,无论别人做了什么好事,犬儒主义都能找出好行为后面的坏动机。

    犬儒主义特别擅长“透过现象看本质”,能从任何良好的行为后面“洞察”不良的动机。谁要是对现实的坏事提批评意见,那就一定是在唱衰、抹黑、造谣、污蔑,一定有不可告人的动机。谁要是同意批评的意见,也同样会被看成是心术不正、心理阴暗,看不到光明的一面。这样,犬儒主义就会自动转而维护一些被批评的坏事,并对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同情和反常识的过度乐观。

    医学博士杰瑞米·提摩西(Jeremy Timothy)在《乐观主义与犬儒主义:哪个更不真实》一文中指出,“波利亚娜现象和犬儒主义的动机猜疑都会引向偏执……,有些人既是波利亚娜又是犬儒主义者。白日梦的乐观主义最后一定会走向犬儒主义。”犬儒主义的“坏事变好事”是一种精致的理论游戏,只有具备“思想能力”的精英人士才玩得起来(如雾霾的五大意外收获和防激光武器功能)。然而,正如学者迪克·凯耶斯(Dick Keyes)在《看穿犬儒主义》一书中所说,犬儒主义玩的是一种“道德冷漠”的游戏,“对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不义和虚假装聋作哑,如果要为此寻找一个高尚的借口,那么犬儒主义是最理想的了”。犬儒主义能让一个人自以为见识超凡,与众不同,因此对众人改变生活世界的要求和努力嗤之以鼻,认为那不过是庸人自扰。这样的人“自己什么事都不做,却还有着道德上的优越感”,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为世人厌弃和嘲笑的对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4:07:02 | 只看该作者
柴静《穹顶之下》引爆视频自媒体,传统电影、电视面临被颠覆危险自媒体刘旷2015-03-04 06:51:15


日前,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引发了国人的共鸣,截至3月1日12时网络上公开的该视频播放数据,它的总播放量就已经达到了1.17亿,成为2015年首个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现象级视频。此次柴静视频能够获得如此成功,包含了视频制作、拍摄、视频渠道推荐等诸多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它释放给了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中国的视频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

  我们先来看看这一次的各大视频网站播放数据,截止到3月1日12时的数据为:腾讯视频8793万,占据了总播放量的75%;优酷视频播放量为1268万,占据11%;乐视网播放量排行老三,为1080万,占据9%;搜狐视频播放量为262万,占据2%;土豆网播放量71万,占据1%;爱奇艺播放量为万127,占据1%;凤凰网视频播放量为105万,占据1%。

  从上面的播放数据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腾讯视频成为了柴静《穹顶之下》最大的播放源,究其根源就在于微信的力量。从前天开始,微信的朋友圈几乎被《穹顶之下》视频刷爆。微信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微信公众平台接入了腾讯视频,不过微信视频自媒体一直都是不温不火,而此次《穹顶之下》的火爆将成为微信视频自媒体全面爆发的导火索。

  视频自媒体全面到来,机遇与挑战共存

  目前国内开放视频自媒体的平台已经非常多,优酷土豆、搜狐、腾讯、新浪、微信、今日头条等等都加入到了这场视频自媒体大战中,而且正在有新的视频自媒体平台创业公司在崛起。对于视频网站来说,需要视频自媒体为自己创作更多更好的原创内容,而此次柴静《穹顶之下》的火爆则让视频自媒体们真正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机会来了。

  机会一:微信公众平台将会成为短视频自媒体爆发的火山口。目前在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支持腾讯视频和微视频,通过将自制短视频上传到腾讯视频,自媒体就可以借助腾讯视频网站、客户端以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

  机会二:对于很多并不出名,但是想从事表演、相声、唱歌等方面的艺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他们可以自制视频然后通过各大视频自媒体平台进行自我展示,借助这些渠道,他们就能更多出现在大众面前。

  机会三:对于企业来说,借助视频自媒体平台,他们就多了一个更好的对外宣传窗口。

  机会四:对于视频自媒体来说,在获得视频展示的同时,他们也将会成为广告主的新贵。视频自媒体平台既能够让他们出名,同时能也让他们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

  虽然说视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非常多的机会,但是自媒体们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挑战一:相对于文字自媒体和声音自媒体来说,视频自媒体的成本要高出很多。拍摄一个视频,需要场地、灯光、拍摄、后期制作等等,这些都需要投入成本。与大多文字自媒体不一样,视频自媒体往往都是团队作战,这一点从柴静的《穹顶之下》视频制作就可窥见其团队的成员还不在少数。

  挑战二:写文章往往只要思路想好,就可以一气呵成,但是制作视频不一样。一方面视频内容上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视频制作上也要下一番苦功夫,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处理。

  挑战三:视频自媒体在前期的变现挑战。目前各大视频网站都给自媒体开放了广告分成,但是对大多数自媒体来说,这些广告收入与成本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如何在成名之前变现也是视频自媒体需要突破的一个障碍,毕竟生存更重要。

  面对如此众多的挑战,可能会让很多想要进入到视频自媒体的同学望而生却,那么视频自媒体们要如何真正做到脱颖而出呢?刘旷认为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内容为王

  不管是当年的SEO优化,还是今天的文字自媒体,内容为王几乎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此次柴静的《穹顶之下》虽然是一个很严肃的视频,但是却由于抓住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雾霾问题,并通过从自己孩子出生、成长的角度来传播,引发了无数家长心中的共鸣。对于家长们来说,天底下哪一个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柴静正是深刻把握了无数家长的这颗“可怜天下父母心”才得以让《穹顶之下》火遍全中国。

  《穹顶之下》告诉无数视频自媒体:优质原创内容永远都是真正的王者!

  此外,不管是对于单独的视频自媒体个人还是对于团队来说,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只有专注才能真正创造有价值的视频。任何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很多视频自媒体总是喜欢盲目追逐热点,东搞搞西弄弄,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是一无所成。

  二、渠道为皇

  同样,对于一个视频的传播来说,渠道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柴静的《穹顶之下》,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多家视频网站和客户端都在首页进行了推荐。随后腾讯视频借助微信的分享,在朋友圈迅速传播开来。

  对于视频自媒体来说,对平台有着非常高的依赖性,最终的命运如何掌握在平台的手里。与文字自媒体一样,视频自媒体同样不能将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而应该开通多个平台。目前几大主要的视频网站都已经开通了自媒体平台,只要你拥有好的作品,就能获得不错的推荐,当然也就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能一炮走红。

  三、坚持为帝

  对于创业者来说,坚持是最宝贵的品质,对于自媒体来说,坚持同样非常重要。前期,视频自媒体必须要忍受视频可能不受欢迎、不被认可、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理想效果等,甚至可能要忍受冷眼嘲讽,面对这些,唯有坚持,迎接挑战。

  既然自媒体存在着良好的机会,那么坚定信念、下定决心走好自媒体这条路就一定能在这个领域做出一定的影响力。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机会一定会给予那些付出愿意付出努力、并坚持下去的人。

  视频自媒体已是大势所趋,而它的蓬勃发展同样也会对传统的行业造成一些深远的影响和改变。

  改变一:电影公司将面临生存危机

  在中国,存在大量的三线、四线不知名的电影、电视剧演员,即便是北京电影学院出身的学员大多也都是默默无名。而视频自媒体的兴起则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机会,为了梦想也好、生存也罢,他们都将会涌入到视频自媒体,开创自己的演艺人生。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们开始自编、自导、自演,各式各样的电影风格将会出现。

  如果说微电影的诞生对传统的电影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那么视频自媒体的全面到来定然会对电影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同时对电影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借助视频自媒体平台,自媒体们将能够和电影公司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谁能够创造更好、更经典的电影作品,谁就最能得到用户们的喜爱,谁也就能成为最后的赢家。面对如此众多有着电影梦想的视频自媒体,传统电影公司也将会迎来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生产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改变二:电视台不再是艺人的唯一舞台

  在过去,对于无数有着演艺梦想的人来说,上电视是他们想要展示自我的唯一舞台。而今天,我们看看离开央视的柴静,其《穹顶天下》借助各大视频自媒体平台的宣传,其获得的传播效果甚至还要超过在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效果。柴静告诉我们:电视台不再是艺人的唯一舞台。

  智能电视的兴起让网络电视有了取代电视台的可能,尽管眼下各地的电视台在广电总局的保护下能够继续生存得不错,但是却无法阻挡互联网的大趋势,而湖南电视台借助芒果TV率先向网络电视发起进攻则坚定地释放了这一信号。

  视频自媒体借助智能电视这个大时代将有可能让自己迎来一个人生的黄金时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视频自媒体们勇敢地去追求属于你们自己的梦想,演艺属于你自己的人生吧!

  作者:刘旷,购团邦资讯创始人,微信公众号:bangkej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2 20:10 , Processed in 0.1591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