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教师的段子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21#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20:29:46 | 只看该作者
“段子文化”承载的世情百态
发布时间:2010-01-01
作者:责任编辑: 苏向东



  近年来,段子盛行,“段子文化”蔚然成风。黄段子、灰段子、红段子……亲友聚会、公差会议、手机短信、QQ电邮,都成为段子的表现场所。同事、老乡、上下级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恋人之间,交流都少不了段子。人民论坛调查显示,段子不仅在一般公众中流行,也越来越得到公务员的认同,很多相当级别的官员也爱好“段子交往”:接受调查的专家、公务员、公司白领和大学生四类群体中,干部群体收发段子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近四成干部选择“五到六成”。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津津乐道于手机段子?“段子交往”为何越来越流行?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段子”承载的世情百态?

  >>>总体分析

  “段子”是舆情放大镜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

  在“段子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分析“段子文化”所蕴含的社会舆情和价值取向,便成为当今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在我看来,“段子文化”的出现,是价值多元的表现,是社会环境宽松、人们心态宽厚、价值取向宽容的结果;是人们文化创造积极性的表现,是文化产品不够多样、不够丰富的结果;“段子文化”的出现,体现了当今的社会心理,反映着当今的社会思潮,承载着复杂的价值取向。

  “红段子”反映了健康的社会心理,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现着当今的时代精神。“黄段子”反映的是不健康甚至颓废的心理,寻求畸形的心理满足,表达着低下的品位和异常的价值取向。“灰段子”反映的是种种不满、抑郁乃至愤懑,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求,以及对于自身力量弱小的无奈,体现了草根阶层在精神和心理上的困顿,对健康的社会现象的呼唤。“灰段子”反映的社会心理十分复杂,既有不健康的消极的方面,也有从反面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的一面。“灰段子”创制者和传播者们的价值取向,总体上讲有相当的合理之处,只是需要用“红段子”创制者和传播者的价值取向加以引导。

  在“段子”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段子文化”的建设,使作为亚文化的“段子文化”自觉从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文化。应当抵制“黄段子”,扬弃(转化)“灰段子”,光大“红段子”,为形成健康的社会心理,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而努力。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管健、乐国安:手机段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影响力不可小觑。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尔使用“社会安全阀”的概念来强调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包括要为社会或群体成员提供正当渠道以便将其不满情绪予以宣泄和消除。中国古代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是这个道理。这样来看,手机段子也可以看作社会问题的线索,帮助我们了解人们的关注焦点和价值取向;可以看作是舆情的反映,是较多群众对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的显现。手机段子应被看作是舆情的放大镜,放大了主流价值和文化导向中的问题,甚至是病灶所在。

  >>>深入解剖

  “灰段子”是大众情绪的特殊表达渠道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陶东风:

  最富有中国特色的手机段子,大概要数那些与政治、不良社会现象相关,抨击时弊的段子,有人称之为“灰段子”。这类段子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揭露社会弊端,反映社会风气,表达民风、民情、民怨,可以说是社会问题与大众心理的晴雨表。第二,把矛头指向平时不敢得罪的领导,喜欢拿有权有势的人开涮,不会拿老百姓开心,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冒犯权力的一种特殊方式。第三,这类段子喜欢夸张,有时不免以偏概全。第四,段子的语言风格句式简短整齐,语言朴素通俗、大众化、口语化,通常讲究对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第五,大多数段子都极富民间智慧。

  可以说,“灰段子”是中国式政治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也是大众政治情绪、政治智慧的特殊表达渠道。它们与见诸主流媒体的政治话语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非官方的性质。它们大都涉及当下社会中人们关心的问题,内容大都有些敏感,谈论的常常是主流媒体不便谈论的话题,用的也是更加低俗更加平民化的民间语体。主流媒体在很多重大现实问题上的沉默正好是政治短信生长繁衍的土壤,而人们心中对现实的不满是它的心理基础。

  “黄段子”流行的社会土壤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丰:尽管多年前我国就有地方尝试将“黄段子”列入性骚扰一类,欲控制和进行惩戒,但见效微乎其微。为啥“黄段子”这么有市场呢?“黄段子”流行的社会土壤是什么?喜欢“黄段子”又反映了人类怎样的心态?

  一是性心理宣泄。长期的封建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对性心理的压抑与否定,会使人们有性解放的渴望,潜意识里有对性自由的追求,传播从手机短信上、书报上、群众的笑谈中得到的黄段子,也是对性心理的一种宣泄。

  二是情绪放松的快乐。现实工作与生活节奏快,人们承受诸多方面的心理压力,也会自然地寻找各种方式来宣泄紧张情绪。

  三是交友的需要。大家在一起相聚时,在饭桌上,一些人说些黄段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活跃了气氛。朋友间发黄段子,则表示彼此关系很近。

  总的说来,“黄段子”体现的是趣味的低俗。

  发挥“红段子”效应要注意四个“谨防”

  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教授苟世祥:“红段子”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有必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强化认识,让“红段子”负载的精神养分真正被群众吸收,以使其真正发挥实际效应。

  谨防过度推崇“技术至上”。段子之所以能够在特定时期内广为传诵,深入人心,根本上在于其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这种基础的建立源于对社会思潮的精确把握。这提醒我们,引领或占领舆论并不能仅靠媒介技术的支撑或者传播数量的扩充,传播内容本身是否对受众具有吸引力和共鸣感至关重要。

  谨防“红段子”唱高调,假大空。目前,一些“红段子”在歌颂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时,忽视了对民生等现实问题的关注,高房价、收入差距、群体事件、事故灾难等信息被刻意回避;而“红段子”所提倡的各种社会公德和个人美德,缺少与具体事例的结合,往往有“假大空”之嫌,难以引发持久性关注。“红段子”如果不能契合时下的社会思潮和群众的真实心理诉求,就不可能真正扮演好疏通民意、引领民风的重要角色,其实际意义和作用将有所折扣。

  谨防“红段子”成为部分人的文字游戏和时尚体验。“红段子”兴盛一般是由行政部门发起,并依靠公权力与通信部门的合作层层扩展,而底层民众、农村群体的参与度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长此以往,“红段子”难免成为“一部分人的游戏”。

  谨防“红段子”现象导致“一刀切”、“一言堂”。尽管“红段子”包括励志短句、哲理箴言、警句良言、真情祝福、幽默小品等多种形式,但其基调一致,忽略了当代社会的多元化特征及多视角解读社会舆情的方法,稍有不慎,可能造成“一刀切”、“一言堂”。

  大道不通,小道畅通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马克:段子良莠不齐,不好笼统判断其正面与负面作用。除了“黄段子”,一般传播广的都较深刻或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态和舆情。段子在若干方面与过去常讲的“小道消息”类似,差别在于段子比较少见具体消息,多是对社会生态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情况实际上与公开场合正常表达受种种限制有关,所谓“大道不通,小道畅通”是也。如果说公开场合“假大空”流行,段子则往往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看法。

  对段子的监管,我以为重点在“黄段子”,但必须防止滥用权力、以主观好恶或判断为标准,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至于“红段子”,如果确实广泛传播(自愿而非操纵),一定是好段子,但切忌人为操纵。至于官场盛行的段子,关键在于什么内容。“黄段子”肯定污染了政治生态,反映了官员的无聊和无所事事(不排除有舒缓压力的因素)。如果官场治理改善了,这类段子也难以流行。

  对负面段子政府要监管有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言论自由、表达自由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假如不允许公民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就会把表达的冲动转化为愤怒的情绪。所以,现代文明国家无不赋予公民“不服从”的权利,允许他们通过自由表达、通过游行集会结社示威,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他们的意见。事实证明,越是想要禁锢人们的思想,整个社会就越容易产生动荡;政府干涉公民表达的权利,必然会导致社会矛盾升级。尊重公民的表达权利,包括采用移动电话短信息的方式表达意见的权利,有利于舒缓民怨,营造和谐社会。不要把发展健康文化寄希望于信息过滤软件,因为技术软件只能消极应对,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表达权利,通过科学的监管,正确地引导,才能逐渐改变虚拟社会的风气。

  对负面段子,政府要监管有道。监管的目应该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公民权利,防止公民受到色情淫秽信息的袭扰。假如为了阻止色情淫秽信息而限制公民宪法上的权利,就会因噎废食,就会激起公众反抗情绪,他们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破解监管部门设置的障碍,采用更加巧妙的方式传播信息。


来源: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5:11:09 | 只看该作者
1、点菜
  同事出差,当地的同事热情好客,当晚便在一特色酒店的包间设宴接风。宾主落座后便不停的聊天,只有一人在点菜。过一会,征求大伙儿意见:“菜点好了,看有没有要加的?”
   这种情况,一般是让小姐把点过的菜名儿报一遍。于是一位哥们说:“小姐,报报。”
   小姐看了他一眼,没动静。
  “小姐,报一下!”哥们有点儿急了。
  小姐脸涨得通红,还是没动静。
  “怎么着?让你报一下没听见?”哥们儿真急了。
  一位女同事赶紧打圆场:“小姐,你就赶紧挨个儿报一下吧,啊。”
  小姐嗫嚅着问:“那,那……就抱女的,不抱男的行吗?”
  “噗!”边上一位女同事刚喝的一大口茶全喷前边人身上了。十多人笑做一团,小姐更是不知所措。
  2、怎么吃
  上主菜了——烧羊腿,一大盘肉骨头,一碟子椒盐儿。一哥们儿酷爱这口儿,毫不客气的抓起一羊腿,咔嚓就是一口,呱唧呱唧的大吃起来。
  小姐见了说道:“先生,这个要蘸着吃。”
  那哥们儿将信将疑的看了看小姐,又看了看当地的同事。当地的同事说:“蘸着吃好吃一些。” 哥们儿于是拿着羊腿站起来,咔嚓又是一口。
  小姐赶紧过来问:“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吗?”
  “啊?没有啊。”
  “那请您坐下来吃。”
  哥们儿嘀咕着坐下来,看了看大伙儿,茫然若失。小心翼翼的把羊腿拿到嘴边,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小姐又说:“先生,这个要蘸着吃。”
  哥们儿腾地一下站起来,挥舞着羊腿怒气冲冲的嚷:“一会要站着吃,一会又要坐着吃,到底怎么吃!?”
  3、数狗
  酒菜满席,领导跚跚而来,满座起身相迎,一片寒喧之声。
  侍宴小姐新来,经验不丰,有些紧张。众人落座,有人招呼:“小姐,茶!”
  小姐忙近前用手指点:“1、2、3、4、5、6、7,共七位!”
  众人哂笑,领导补充曰:“倒茶!”
  小姐忙又倒数了一遍:“7、6、5、4、3、2、1,还是七位呀。”
  有人发问:“你数什么呢?” 小姐犹豫了一下小声答道:“我属狗。”
  众人怒,急呼:“叫你们经理来!”,经理入,垂手讪笑,问:“诸位,传我何事?”
  领导:“别多问,去查查这位小姐年龄属相。”
  经理纳闷,依命而行,旋来回复:“18岁,属狗!” 领导大笑,众人大笑。领导海量不做追究,众人雅量不便追究。小姐、经理如坠云雾之中。
  4、王八蛋
  酒过三旬,上来一道菜:“清炖王八!”
  众人皆喜,然未忘规矩,有人以箸拨王八头曰:“局长动动,局长动动!”
  局长看着被拨得乱颤的鳖头,心中不悦,既不愿谐了此言的尾音又不愿违了众人美意,于是乎持勺酌汤,曰:“好,好!大家请随意。” 立刻有人奉称:“对——王八就该喝汤!王八喝汤好!”局长几乎晕死。
  汤将尽,有物圆圆浮出,问:“小姐,这是什么?” 小姐忙答:“是王八蛋。”众人又惊喜:“局长先吃,局长先吃!”
  局长甚悦,唤小姐:“给大家分分!” 良久,小姐不动,领导怒问:“怎么,这也分不清楚吗?”
  小姐为难的说:“七个人,六个王八蛋,您叫我怎么分啊?”
    5、怎么办?
    上菜了,先上一个拌拉皮儿。一大盘拉皮儿端上来,接着是几碟儿配料、酱汁儿什么的。小姐上菜的时候没留神,一滴酱汁儿洒在一位哥们儿的裤子上了。那哥们儿也是成心逗闷子,假装阴沉着脸问小姐:“怎么办呀?”
    小姐很冷静地说:“怎么办都行。”
    “那你说怎么办?”
    “您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那你们这儿一般是怎么办的?”
    “要不俺帮您办?”
    “好呀。”
    只见小姐麻利的把几碟儿配料、酱汁儿一股脑倒在拉皮儿上,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勺子,刷刷几下就拌好了。然后对那哥们儿说:“先生,拌好了,可以吃了。”
    哥们儿努着眼珠子瞪着那盘子拉皮儿半天没说话,另一位同事替他跟小姐说了声“谢谢“
    6、讲究
    我就不说那么多废话啦,多不如精。 比如说:“领导,您亲自喝酒啊?” “领导,你亲自吃饭啊?” “感情深,一口闷”一饮而尽 “感情浅,舔一舔”(不能说啊) 还可说一些工作用语 比如,喝酒要讲究科学,要以科学为发展观,解决喝酒贵喝酒难的问题,温家堡总理曾经说过:“我要让中国的每一个公民都不会因没钱看病而发愁” 在适当的场合改为:“我要让中国的每一个公民都不会因没钱喝酒而发愁”。切记在公共场合,一定不能没大没小的,要有等级意识,和领导干杯,杯口要比领导要低,这是规则。还有很多东西要靠自己慢慢去领悟。
    7、中奖
    现在销酒的,都在酒瓶上做文章---赠送奖品,有的送实物,有的送现金,有港元也有美金。有一种十年四特酒,在瓶盖里塞有一美元,作为开瓶者的奖赏.一日,几个好友一起喝酒,点的就是这种十年四特酒,一开瓶争着要美元,说是做纪念用.好友甲理由足,说:“你们又不出个国,要美元也没地儿花,拿来都给我.”大家皆笑.酒喝到二八板上,都有点迷糊了.好友乙又开一瓶,先将盖中美元取出,挽上废纸,然后说:“又一美元,谁要?”众人又争,好友乙说:“谁喝一盅酒给谁”!于是象拍卖一样,一会功夫争到十盅酒,好友丙获胜,喝了酒,得到了瓶盖.丙拆开一看,大呼上当,甲说:“有美金他能给你!”一句话惹得满场喷饭.
    8、酒令
    一日,朋友们聚会喝酒,要行酒令,要求讲个笑话,大家都笑了,大家喝酒,讲家不喝,否则讲家喝酒.甲先讲,说:“大跃进时做水库,工地上人山人海,由于人多厕所也建得简陋,用草席围一圈,中间一张席一隔就算男女厕所了.一青工偷懒,蹲在男厕所抽烟消磨时间,这时女厕所传来两女人的对话声.一女的问另一女的:咱们解手得蹲着,男人解手咋解?另一女的说:男人解手就跟吸烟一样,两根指头夹着,站着就解决了.”笑话讲完,没人敢笑,倒是在座抽烟的朋友都将烟捏灭了
    9、吹牛逼
    甲将酒喝了,轮下一个讲了.下一个讲的是:“做火腿肠的工厂都实现了自动化,流水线作业,这头输入的是活猪,到那头就成火腿肠了.一日,电工将电机的正负极接反了,整个机子开始倒转了,只见那头的火腿肠又返回去,这头出来的都是活猪.”于是全桌大笑,喝酒,只有乙一盅不喝.
    10、一日在桌上喝酒,有女性朋友在场,喝着喝着一女性朋友借着酒劲问在场男人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女人最喜欢你们男人什么大什么粗,什么硬?男人们都心照不宣地嘻笑着.这位女性朋友话出惊人:我们女人最喜欢男人财大气粗关系硬,你们可别猜歪了·
    11、一群好朋多日未聚,今日好不容易又聚到一起了,那还能说什么,一个字:喝!可轮到好友甲了,就是不喝,也不解释.好友乙替他圆场子,说:“近来聚得少,你们可能不知道,甲最近搞了个二胎证,准备再生一个,所以现在诫酒了.”丙说:“那多不值得?!到时候就是借种,也不该把酒诫了!”于是一桌笑晕.
    12、最近在国内开始流行一个新酒令。几个人凑在一起喝酒,必须说出什么尖尖,什么圆圆,什么千千万,什么万万千,什么有没有?没有!才能端杯动筷子。
    据说前几日有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因为家庭背景显赫,来客众多,连市长都来了,在婚宴上,主持人为了助兴,建议行新酒令。众来客立即山呼海应,现代的人不管墨水多少,谁不能侃出几套?但主持人要求酒令必须和自身有联系,这就为难了众者。
    市长这一桌的人都眼巴巴地瞧着市长,市长倒也爽快:"我先来。筷子尖尖,盘子圆圆,我去过的饭店有千千万,我吃过的酒楼有万万千,我掏了一分钱没有?没有!",众人一听,齐声叫好。
    市委宣传部长就座在市长旁边,这点小问题根本不在巨笔话下,"笔杆尖尖,笔头圆圆,我写过的文章有千千万,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万万千,有一句实话没有?没有!"
    领导带了头,群众争上游,一个曾经进过局子的小偷也不含糊,"万能钥匙尖尖,保险柜的锁头圆圆,我偷过的经理有千千万,我偷过的书记有万万千,有一个报案的没有?没有!"
    一个大款心想小偷真是雕虫小计,"金条尖尖,金表圆圆,我承包的工程有千千万,伪劣工程有万万千,有追究我责任的没有?没有!"
    林业局长也含笑来了一首:"锯齿尖尖,滚木圆圆,我砍的树有千千万,我卖过的木材有万万千,我栽过一棵树没有?没有!"
    水利局长有点不好意思,"石头尖尖,浪头圆圆,我修过的大坝有千千万,不顶用的大坝有万万千,大坝里放了钢筋没有?没有!"
    市委组织部长刚才还没词呢,听了几个领导的酒令,立刻妙语上心头,"组织部的招牌尖尖,组织部的大印圆圆,我考察的干部有千千万,我提拔的干部有万万千,有一个好人没有?没有!"
    主持人发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什么也没说,就鼓动老教授也来一段,推辞不过,就说了一段,"A尖尖,O圆圆,我教过的学生有千千万,我培养的高才生有万万千,有一个留在国内的没有?没有!"
    一个推销员再也沉不住气了,他走南闯北几十年,对酒令颇感兴趣,"头发尖尖,脑袋圆圆,我去过的发廊有千千万,我见过的发廊女有万万千,有一个会剃头的没有?没有!"
    13 一老丈有三婿,一日会齐饮酒尽兴,老丈想看看三个女婿谁有才学,建议按“人”字开头,“人”字结尾对对子,对出来的奖菜,对不出罚酒。大女婿出口成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说得没错,吃菜吃菜。二女婿不甘落后:人不为己,天地灭人。符合要求,也吃菜吃菜。三女婿不识字,抓耳挠腮,小女在一旁着急,反复提示,三女婿见老婆有嗔怒之意,越想学越学不会,急得不行,脱口说道:人又不会,你便教人。众大笑,一起喝酒吃菜。
    14 酒桌上的一些有趣的色色话宇,当然不是那么露骨,只是有的色话你也许没有意识到而已。在酒桌上,尤其是有美女在场的时候,缺乏幽默、缺乏情趣的你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话语,试着调节一下气氛。  
    ◆切忌莫说“改日”如果有一位女士,有人请客吃饭,她又确实没时间,或有冲突,假如她客气地说“谢谢,改日吧”,那别人肯定会偷笑不止。提醒:这种情况下,女士要说:“谢谢,改天吧”。因为现在有些字确实很敏感:说第一遍是一种意思,再说一遍可能会是另一种意思;这种声调是一种意思,换个声调又会是另一种意思,唉,咱这中文真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啊。
    ◆此“卑鄙下流”非“卑鄙下流”这是我们这儿酒桌上常用的词儿。因为倒酒时沿着杯壁斟酒才不至于溅出来或者起泡沫。“杯壁”和“卑鄙”谐音,大家干脆把这叫做“卑鄙下流”,一来幽默滑稽,增添了乐趣,二来便于记住斟酒要领。
    ◆裙子以下”不是你想的我们这儿,一般酒杯上都有磨沙的花纹,而且离杯沿1/3处有一圈类似百折裙的边。三五好友凑一块,如果要求对方喝一大口,一般就说喝到裙子以下。哈哈,跟上面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男鸡女鸡”酒席上一般都上鸡鸭鱼肉的。比较熟的朋友在一块,会互相夹菜。其实,目前这些大肉大鱼的,大家都吃腻了。但如果给男士夹鸡腿时说:“这可是一只女鸡啊……”,朋友则会欣然笑纳的;如果给女士夹鸡腿时说:“这可是一只男鸡啊……”,女士们虽表面上不好意思,说不定心里却很喜欢,而且还会食欲大增,异性相吸嘛,哈哈。
    ◆都明白的“吃啥补啥”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吃啥补啥”是个不很科学的伪命题,但酒桌上朋友们还是津津乐道。如果小A肾虚,我会给他夹“爆炒腰花”,目的是少喝酒,多吃菜,避免浪费。哈哈。
    ◆“正在难受处”人都有个体差异,酒量有大小之分。三五两白酒下肚,有的人已经嫣然关公再世,醉意浓厚,甚至东倒西歪;而量大的,却正喝到难受处,或许才喝到自己酒量的1/3或者一半,刚刚勾上酒隐来。仿佛夫妻性爱过程中,才完成了爱抚等前奏,还没有进入“正题”一样。如果这时候“斩住”,不让他喝,他嘴上虽迎合着:“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心里却会埋怨:“这家伙不厚道”。但再让他喝,他保准一饮而进。有时候局面还真挺难把握,哈哈。
    ◆酒精给整得“吃硬不吃软”酒局一开始,一般都比较谦虚,你越是敬他、让他,他越不喝,会找出一千个理由来证明自己不胜酒力。可当喝到一定程度,你越是以命令的口气让他喝,甚至“熊”他,他反而喝地很痛快。这就是“吃硬不吃软”。说到家都是酒精给整得,哈哈。
    ◆尽兴“高潮迭起”酒过三旬、菜过五味。为了尽兴,一般会猜拳行令,或K歌跳舞。这叫做“高潮迭起”。激情处,表演者还会主动索要鲜花和掌声,别人听起来是鬼哭狼嚎,自己却很“陶醉”。不用问,这家伙肯定得被扶着回去啦。不怕您笑话,我就出过好几次这种洋相,哈哈。
    酒桌上的小幽默
    昨日与几位好友小聚,录下几则朋友的乐子,其中不乏幽默:
    1.某君说:“我今天真不能再喝白酒了,你们可是没看见,我昨天吐出来的不是酒,全都变成了酒精块耶”。一位朋友说:“怎么不拿来点酒精炉啊,也算为社会作贡献呀!”。
    2.某君喝高了,非常兴奋,一定要给大家唱一首《千纸鹤》。他告诉身边的朋友,你给我敲两下。朋友不明就里,他又说敲啊,大家这才如梦方醒,赶情是在找指挥啊!于是不约而同地都拿起筷子敲了起来,一时间,碗盘筷子叮当齐响,这才整整衣襟,开始颤颤巍巍地唱了起来,一段唱完停了,大家以为表演结束,于是热烈鼓掌,等掌声停下来,他又不紧不慢地郑重地说:“还没唱完哪!”全体倾倒。
    3.某君站起来:“下面我提杯酒,我说三句话,第一句是和大家相聚非常开心;第二句是祝大家身体健康;第三句是祝孩子们成材。”大家刚要举起杯来,他伸出手来与对座的朋友一一热烈握手,然后继续说道:“我就说三句话……”大家疑惑,有人高声问:“不是已经说完三句话了吗?”“是吗?不好意思,再说说……”噢!原来已喝高了。
    4.某君满怀深情地回忆起当兵的情感,说到感情深处,将高举的酒杯放在桌上,激动地张开双臂,作拥抱状,见战友愣愣地看着他却没有反映,不由得有点尴尬,便叫着战友的绰号说:“来,海豹,咱俩拥抱一下”,说完一把将其揽过,两人开始了长时间的热烈拥抱,这时海豹想起了他的绰号,于是笑着说大声说道:“瞧你那个熊样!”一听这话,某君忽然笑了出来,略带羞涩地加大音量对大家说:“你们不知道吧,我的外号就叫黑熊。”
    酒桌上的幽默笑话一:.昨天晚上,陪一朋友吃饭,大部分都是不认识的朋友。
    有一个很能喝酒,能喝酒又能劝别人喝酒,而自己又有理由不喝,映像很深刻。下面这个只是记得最深的一个,让我记住了他的姓。
    期间他与另一位喝酒,说要连喝三杯,别人先喝了,他少喝了一杯,别人不干了,这位问了:“我姓什么?”那位答:“姓赖啊”
    “呵呵,你还没喝多,我姓赖,我就可以赖掉”
    此话一出,无敌吧。那位朋友据理力争:“那照你这么说,那姓钱的是不是该要有很多钱?”
    “这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没有姓过钱。哈哈”
    “那你可以不姓赖啊?”
    “我为什么不姓赖?我的祖宗就姓赖,国家也允许我姓赖的.我也可以赖”
    呵呵,听着觉得有点意思,说给坛友们听听。
    不知道坛友们平时喝酒是如何拒酒?
    酒桌上的幽默笑话二:几个很要好朋友去酒店吃饭(比较普通的那种),有一个朋友坚决不喝酒,一点点也不行,劝的过程中桌子有点晃动,劝的人就找东西去垫桌子脚,没找到什么东西,就只好用一块火锅中现成的羊骨头垫着,过一会,桌子又在晃,一看,原来是一只狗子把骨头叼走了。
    然后桌子中一个人灵机一动,还是在火锅中找到一块骨头,在骨头上淋一点白酒,然后把桌子的脚垫住,狗子再也不来找那块骨头了。
    旁边一个人总结了句:狗子是绝对不会去碰沾了酒的骨头的。其他人哈哈大笑。在笑骂那个不喝酒的人和狗的习性相似。
    刘局长搞笑黄段子 牛鞭
    刘局是我们单位的一把手,是我县少数拥有正牌大学学历头衔的女局长,不仅年轻漂亮,气质不凡,而且十分敬业。可能是事业心太强了吧,35岁了,仍是单身一人。
    那是去年冬天的事了,但是至今想起来仍然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那一天,我陪刘局长到龙河镇协调一件较重要的事,这是刘局长第一次光临该镇,她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晚上镇领导在最豪华的土菜馆设宴招待我们,菜非常丰盛,酒是我从没喝过的四川川豹酒,以前我见都没见过。
    先自然是一番客套,拉拉扯扯好一阵,终于各就各位。一瓶川豹喝完之后,我刚把筷子伸向一只万腐湖鱼头,刘局长问:“小余,那是什么菜?”我顺着她的筷子看去,那个菜我倒是见过,是牛鞭——也就是公牛的生殖器。我不禁犯难了:该怎么跟局长讲呢?不能不回答,可又不能让她难堪!好在我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于是我把头凑近刘局长耳朵,轻声说:“是牛身上的一个器官。”
    “哦!牛身上的器官?”刘局长来了兴致,“什么器官?”这下我更发窘了,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一旁的付镇长小声提醒我说:“你就说是牛鞭呀,她不就明白了。”我摇摇头,局长不会明白的,她一定会继续追问下去——你们可能还不知道,刘局长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果然,刘局长再次问我:“小余,你说说看,到底是什么器官。”“其实猪身上也有这种器官。”情急之中我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连自己都大吃一惊,司机老王正在咬一只鸡腿,听了这话张嘴欲笑,手一抖,差点把鸡腿塞到鼻孔里。
    刘局长更惊讶了,她提高了嗓门批评我:“一会儿说是牛身上的器官,一会儿又说是猪身上的器官,你这个小余,卖什么关子!”我感到脸上发烫,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大家也都停止了说笑,用古怪的眼神看着我。刘局长又把脸转向右侧:“王所长,你说说,这到底是什么东西?”财政所的王所长倒是临危不乱,他放下筷子,毕恭毕敬地回答:“刘局长,其实余秘书说得不错,不仅牛和猪身上有这种器官,很多动物——包括人——身上也有这种器官。”“哈哈哈……”一向不苟言笑的刘局长竟然大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大家都跟着笑,我总算找回了一点轻松的感觉。突然,刘局长止住了笑,严肃地说:“你们都跟我卖关子!是不是笑我书呆子?”我知道,局长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来来来,吃菜吃菜,不谈这个了。”一向老成持重的吴主任终于出马打圆场了,他把一盘鸡蛋炒西红柿移到刘局长面前,换下了那盘牛鞭。不过他的努力似乎是引火烧身,刘局长把目光转向他说,“老吴你别瞎掺和,我问你,你身上有没有这种器官?”这下轮到吴主任发窘了,他就像回答老师提问的小学生一样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嘴里嗫嚅着说:“我身上……有……没有……”刘局长似乎更加生气了,她盯着吴主任,老半天不做声,就在吴主任两腿发软,正要倒下时,她又给予了致命的一击:“那你告诉我,我身上有没有?”“没有……吧……”吴主任的声音越来越小,就像蚊子的叫声。然而他的噩运并没有结束,刘局长穷追不舍:“你这个老吴!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干脆点。”这时我才发现,老吴原来是个宁折不弯的硬汉子,他坐下来,恢复了先前的镇定,一仰脖子喝下了半杯四川川豹酒,用袖子抹了抹嘴巴,慢条斯理地说:“刘局长,这么说吧,你身上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他这话刚一出口,李镇长正在夹菜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筷子掉到了地上;我想这狗日的老吴不是喝川豹酒喝出了豹子胆吧?竟敢调戏女局长。张会计和陈出纳两个年纪大的女同志则迅速起身溜了出去,陪客的女同志中只剩下小雅,一个去年刚分到镇上的女大学生,她不是不想走,而是因为正坐在刘局长的对面,而且她不知道这些男人们在打什么哑谜,很想弄个究竟。
    场面冷了下来,大家都停止了吃喝,因为这宴席的核心人物——刘局长放下了筷子。由于愤怒,她白净的面庞显得更加饱满红润,这在我看来,更是别有一种韵味。她站了起来,挑衅地看着吴主任说:“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没有。”可能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吧,老吴将半杯四川川豹酒一饮而尽,大着舌头说:“白天没有,晚上有。”“说下去,我在听着呢。我倒要听听你的高论。”刘局长命令我,“小余,拿川豹酒来。”我给她倒了一点点,刚好盖过杯底,她抢过瓶子,倒了一满杯酒,一仰脖子喝下去,结果差点呛出眼泪来,但这并不影响她提问:“你说说我身上现在有没有这种器官。”“现在没有。但是……”听到他说“但是”,我只觉得心惊肉跳,实在是不敢再听下去了,只好打断他们的对话,我对刘局长说:“早点回去吧,您明天上午还有两个会。”刘局长摆摆手:“小余你别打岔!老吴你说下去!”酒壮人胆,老吴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还在喋喋不休地往下说:“但是你回家后就会……有……”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狗日的老吴胆子也真粗啊。
    我越想越后怕,似乎做了一场噩梦,环顾四周,这才发现一桌子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我们四个:刘局长、我、吴主任,还有小雅——这个漂亮的女孩子满脸好奇的神色,正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望着我们。看着小雅那粉红的脸蛋,雪白的脖子,还有两片鲜红的嘴唇,我只觉得血往上涌,从不沾酒的我也拿过一瓶四川川豹酒,拧开盖子一饮而尽,后面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等我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刘局长身边,我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下,差点又晕了过去。蒙眬中听见刘局长说:“别再睡了小余,快要下车了。”我赶忙强打精神坐起来,
    这才发现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乡间公路上,司机老王责怪说:“不能喝还强撑着!本来是让你陪刘局长,现在倒好,还要刘局长照顾你——你睡了快半个小时了。”我一个激凌,立刻完全清醒了。刘局长不屑地说:“小余啊,其实我早就猜出来了那是什么器官——就在张会计和陈出纳出去的时候。”我暗自心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屏息静气地听着,“我只是想让他们出出洋相。这些乡镇干部也太小看人了!”刘局长开心地笑起来,笑毕,她说:“是胎盘,对吧?!”
    酒桌上用来劝酒的话太经典了《幽默》
    酒桌上劝酒顺口溜
    劝酒者起身敬酒,被劝者会说:“屁股一抬,喝了重来”,意让劝酒者再喝一个,此时劝酒者应对:“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女士劝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到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
    女士和领导碰杯: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来几下来几下。
    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
    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不够;
    感情薄,喝不着;
    感情铁,喝出血。
    一两二两漱漱口,
    三两四两不算酒,
    五两六两扶墙走,
    七两八两还在吼。
    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只要心里有,茶水也当酒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
    人在江湖飘啊哪有不挨刀啊~~~几刀砍死你啊~~~~
    梁山伯祝英台生个儿子不成才~~~几点钟才回来~~~
    男人不喝酒活的象条狗,
    男人不抽烟活的象太监,
    女人不化妆白活在世上,
    男人不抽烟白活在人间。
    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
    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
    革命小酒天天醉..............
    两腿一站,喝了不算。
    甘为革命献肠胃
    革命的小酒天天醉,
    喝红了眼睛喝坏了胃,
    喝得手软脚也软,
    喝得记忆大减退。
    喝得群众翻白眼,
    喝得单位缺经费;
    喝得老婆流眼泪,
    晚上睡觉背*背,
    一状告到纪委会,
    书记听了手一挥—
    能喝不喝也不对,
    我们也是天天醉!
    辣酒涮牙,啤酒当茶
    6个6啊!哥两好啊!谁怕谁啊,乌龟怕铁锤啊!
    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
    主人举杯对在座的说道:“女人大点口,男人全进去。”
    革命小酒天天醉,回家和老婆背*背,
    老婆告到纪检委员会,纪委书记说:该喝不喝也不对;
    老婆告到人大常委会,人大主任说:这笔开支早就在预算内;
    老婆告到妇女联合会,妇女主任说:我家那位也是天天醉;
    老婆告到市委联席会,市委书记说:喝死了我们为他开追悼会.
    小快活,顺墙摸;
    大快活,顺地拖。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不会喝酒,前途没有
    喝九量,重点培养
    只喝饮料,领导不要
    能喝不输,领导秘书
    一喝就倒,官位难保
    长喝嫌少,人才难找
    一半就跑,升官还早
    全程领跑,未来领导
    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俩舒心酒。
    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令打酒官司的人喝一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连干三杯酒,你说苦不苦?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举杯问小姐,我该喝多少?---小姐说了算
    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杯我请小姐陪。---与在座小姐对饮一杯
    跟着感觉走,这次我喝酒。---咳,没办法,喝了吧
    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
    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酒量不高怕丢愁,自我约束不喝酒。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市场经济搞竞争,快将美酒喝一盅。
    日出江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请经商下海者喝一杯
    结识新朋友,不...
    乱七八糟的幽默有趣段子
    一美女作家请一风流编辑审稿。编辑斜看着美女笑曰:上半部较丰满,有两点很突出,可惜下半部有些毛躁,并有一个漏洞,水份太大。美女着急的问: 那怎么办? 编辑答曰: 日后再说!
    某男拿女医生所开处方转了半天回来问:“13超到底在哪?”女医生笑曰:“不是13超,是B超。”男大怒曰:“*!你的B分得也太开了!”
    晚饭后领导视察“江阴毛纺织厂”,来到大门口霓虹灯的厂名前,不巧电路故障,第一个“江”字未亮,领导只能看到后五个字,于是关切地问厂长:原材料好搞嘛?
    幼儿园小芳老师指着黑板上m、a、y、d、b几个拼音考考小朋友,小朋友们用最标准的发音说:“摸-阿-姨-的-波~~~”。
    一女地下工作者被捕,被逼写信引首长上钩,女地下工作者逼于无奈只有写,写完后偷偷从私处拨了几根B毛夹在信中。首长看完信后,拿着B毛闻一闻,瞅一瞅,苦思冥想,沉思片刻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是阴谋(毛)!
    中国足球队兵败后,“强力持久丸”厂商找了国家队一名队员L“X”做了一个广告。情节是:L“X”左手抱着一个足球,右手指着屏幕说:“谁能90多分钟不射?我能!”    某保险套的厂家看了“强力持久丸“的广告后,深受启发,于是从国家队里找了一群队员也做了一个广告。画面是:所有队员对着球门狂轰烂炸,广告语:“不管射多少次,射不进去就是射不进去!” 生产避孕药的厂家看了以后也想搭乘顺风车,可自己的药怎么着也是给女人用的,这可怎么办呢?!但是也难不倒他们,经过三天三夜的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个办法:让一个在中超吹黑哨的裁判身穿黑衣,哨子一吹,手势一打,傲气凛然的说:“不管射进去多少,统统的不算!”
    一游泳教练性格直爽,而且嗓门大。一日,他在商场看到一个女学员,于是大声说:你穿上衣服后,还真认不出!
    新婚之夜过后,次日一大早,新娘痛苦地从洞房走出,一手扶着墙壁,一手捂着下身,大骂:骗子!真是个骗子!结婚前说有三十年的积蓄,我还以为是钱呢!
    某晚,一裸男叫了一辆出租车,女司机目不转睛盯着看他。裸男大怒,吼道:你TMD没见过裸男呀!女司机也大怒:我看你TMD从哪儿掏钱!
    工作搞不好的根本原因不外乎三个:一是没关系,象寡妇睡觉,上面没人;二是不稳定,象*女睡觉,上面老换人;三是不团结,象和老婆睡觉,自已人老搞自已人。
    某日,一帅哥在公车上掏零钱交车费时不小心带出了一个保险套,掉在地板上。他面红耳赤,不知该不该拣起来。这时,只听到后面的MM说道:大哥,你二弟的工作服掉了!
    世界上最短最经典的黄段子(大家一下子能反映过来吗?)
    办公室里,一美女要求男同事给其讲一个既短小又有内涵的黄段子,男同事低头沉思片刻后,说了经典的八个字:我是锄禾,你是当午......
    当年对越还击,某团长英勇作战,不幸被流弹打飞了****。乡亲们闻讯团长挂彩,都赶来医院慰问。当然这是很难言的事了,团长没让人家知道受了什么伤,只是说受点皮伤,快出院了。乡亲们都放心地回去了。团长的老婆年轻美貌,欲望正值当年,她清楚团长伤情。想想,不由伤心地哭了。团长很懂人情,耐心地安慰道:孩子,别哭了,孩子也长大了,这几年什么招式都给你玩过了,还求什么呢?你看,现在我都破格提拨为师长了,转业到地方也是厅级大官了,难道一个厅级部连一个****都不如??
    有个小山村,有对夫妻,女的长的漂亮,男的长的不咋的,女的很风骚,和村上一个小伙子勾搭上了,她老公慢慢的察觉了,可苦于找不到证据,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假装出外走亲戚,说晚上不回家了,他老婆见了,晚上就约了相好的来自己家中,吹灯大时,男人悄悄潜到自己房后窗户下,还约了同门兄弟一伙准备捉*!只听房里两人的气踹嘘嘘,女的被的正爽,连声娇叫:“啊....哦...啊....哦....用力点……用力点……你你把我搞的爽了……我给你衲双布鞋……”他老公在外面听了,火冒三丈!!站起来对着房里大吼:“吧!死她!死她我给你买双皮鞋!!
    一女兵装男兵打仗,突来月经,血流股间,连长见状忙问:“怎么了?哪里受伤了?”女兵说:”没事,没事。”连长不信,强行扒下其裤子一看!大怒道:“他吗的****都给炸飞了!还说没事!”
    王师傅坐公共汽车到某市的高潮镇。因没去过所以刚过二站就开始问女售票员:“高潮到了没有?”女售票员答:“没有。”过了二站后,王师傅又问:“高潮到了没有?”女售票员答:“没有。”没过几分钟,王师傅又问:“高潮到了没有?”这时,女售票员实在是不耐烦了。高声地回答道:“高潮到了,我会叫的!”话音刚落,举座皆惊。目光一齐投向女售票员。
    一排*女在街边等客,一位八旬老妇见到了,好奇的问:你们在等什么?*女没好气的说:等棒棒糖!老妇也就排队加入队伍等糖,结果被警察抓,警察问老妇:你牙都没了也能?老妇笑着曰:我可以舔的!!
    一男青年在公交车上看到一美女的衣领开得很低,春光外泄,戏言道‘真是桃花盛开的地方啊’美女听后,撩起裙子说:‘还有生你养你的地方’!
    一小姐吃饭时点了道爆炒狗鞭,夹菜时不慎掉到两腿之间,小姐大惊:这玩意真厉害!煮熟了剁碎了,它竟还认识路!
    少女夜半归家,遭七暴徒,危险时一大妈挺身而出,救走少女自遭轮*,电台采访,大妈言:其实当时啥也没想,只想这点好事可不能全便宜了那小骚娘们儿! 晕~
    酒桌上的搞笑流行话语
    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俩舒心酒。
    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令打酒官司的人喝一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连干三杯酒,你说苦不苦?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举杯问姑娘,我该喝多少?---姑娘说了算
    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杯我请姑娘陪。---与在座姑娘对饮一杯
    跟着感觉走,这次我喝酒。---咳,没办法,喝了吧
    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
    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酒量不高怕丢愁,自我约束不喝酒。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市场经济搞竞争,快将美酒喝一盅。
    日出江花红胜火,祝君生意更红火。---请经商下海者喝一杯
    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与新老朋友共干一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好酒量,喝一杯
    危难之处显身手,妹妹(兄弟)替哥喝杯酒。
    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自饮一杯
    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
    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
    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
    商品经济大流通,开放搞活喝两盅。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大口喝
    若要人不知,除非你干杯
    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
    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百川到东海,何时再干杯,现在不喝酒,将来徒伤悲
    感情铁不铁? 铁! 那就不怕胃出血!
    感情深不深? 深! 那就不怕打吊针!
    会喝一两的喝二两, 这样朋友够豪爽!
    会喝二两的喝五两, 这样同志党培养!
    会喝半斤的喝壹斤, 这样哥们最贴心!
    会喝壹斤的喝壹桶, 回头提拔当副总!
    会喝壹桶的喝壹缸, 酒厂厂长让你当!
    出门在外老婆交代,少喝酒、多叨菜,够不着了站起来。
    输了咱不喝,赢了咱倒赖,吃不完了兜回来。
    酒是米做,不喝不行。b是肉做,不日罪过。
    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喝冰水找理由)
    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来。来源: 网络
    干部酒桌上讲“黄段子”是会做人?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新入职场的女公务员在酒桌上遭遇领导讲“黄段子”的种种尴尬,从文章中,不难看出该女公务员面对领导讲黄段子内心充满羞辱和愤怒的感觉,可是又无可奈何。
    这不由得让笔者想到了多年前一次陪老婆在外吃饭的事情。老婆也是公务员,一次在外陪领导应酬,本人也作陪。席间,某小吏“黄段子”不断,调侃得一些人笑声阵阵。本人一向对在酒桌上讲“黄段子”,说流氓话没什么兴趣,如果酒桌上有女同胞,本人更是反感说流氓话,这毕竟是对女性的不尊。因为酒席上只有老婆一个女性,此人“黄段子”不断,令本人听着心理很不是滋味,但碍于情面,又不方便“抗议”。酒过三巡,此人在酒精的刺激下,更是情绪高亢,黄话不离口。更离谱的是,此人居然当着我的面“调侃”起老婆来,说了一句极其下流但很隐晦的“黄色歇后语”。老婆一向很少在外应酬,对“黄色”的歇后语一向显得木讷,反映迟钝。当时老婆虽然没有听出此歇后语的下流,可作为男人的我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面对老婆受辱,我实在是“大方、宽容”不起来,火气立马升腾起来。我对那个人骂了一句,“你他妈的什么意思?对我老婆讲这样的话?”谁知此人借着酒劲,不但不道歉,还回骂了我一句。本人一向脾气火爆,二话不说,操起酒杯就砸了过去……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我们架没有干起来,但酒席却给搅黄了。
    本人还记得一次在外陪领导吃饭,男的女的围了一大桌。席间,领导兴致高涨,“黄段子”一段接一段,逗得一些人哈哈大笑。什么“十个男人看五个女人洗澡,五光十色”、“裸体男人坐石磙,以卵击石”之类的歇后语,一个比一个低级下流。一些人为了迎合领导,跟着瞎起哄,还有个别已婚的“大胆、前卫”女性,跟领导一唱一和,流氓话讲得更刺裸。在这样的场合,对于作为男人的我,黄段子、流氓话对本人而言,虽然听着象噪音,但也毫发无伤。可席间一文静、内秀的未婚女孩,我看到她神情极其尴尬,我想那顿饭对于那个女孩来说,肯定吃着很难受。但碍于情面,谁又能说什么呢?只好听之任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外应酬,酒桌上曾一度流行讲“黄段子”,说流氓话。会讲“黄段子”、流氓话被视为“幽默”、“开心果”、“为人活络”、“吃得开、会做人”,不讲“黄段子”反而被视为“另类、木讷”。在一些场合,酒桌上文明礼貌、对女性的尊重一度被摒弃,歪风邪气、低级趣味大行其道,竟然被视为常理,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但无论如何,党员干部在酒桌上讲“黄段子”、说流氓话是应该被摒弃的。至少,这有损党员干部的形象,无助于培养党员干部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礼貌意识。至少,当着女性的面说这样的话,是对女性的极大不尊。虽然有些“大胆、前卫”女性还热衷于参与,但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喜欢这样的情形。
    新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当着女性的面讲“黄段子”、说流氓话视为性骚扰,我想,单就守法而言,我们也应该自觉杜绝这样的现象。一些地方和单位也出台纪律规定,禁止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讲“黄段子”、说流氓话,单就遵纪而言,我们同样应该自觉摒弃这种低级趣味。
    如今,一些单位在抓机关作风整顿中,也明文禁止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讲“黄段子”、说流氓话,希望这样的整顿能收到实效。
    酒桌上的黄段子
    一美女作家请一风流编辑审稿。编辑斜看着美女笑曰:上半部较丰满,有两点很突出,可惜下半部有些毛躁,并有一个漏洞,水份太大。美女着急的问: 那怎么办? 编辑答曰: 日后再说! 摘自 网络
    某男拿女医生所开处方转了半天回来问:“13超到底在哪?”女医生笑曰:“不是13超,是B超。”男大怒曰:“*!你的B分得也太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0:20:54 | 只看该作者
牛逼是高级别的褒义词

 作者:郑也夫 来源:网易


       我接受牛逼是在1970年,我去北大荒的第三年。我从一个农业连队调到一个工程连去修建水库。调来的多是各连队领导怵头的好勇斗狠之徒。我是例外,不擅动手打架,是因为思想落后且性格抗上被扫地出门的。我中学时代挺进步,入了团。这工程连队刚组建时就两个团员,于是我作了半年的团支部书记,被撤职,因为和领导不同心,连里常常斗殴,我和各拨好汉们走的都近,但打小汇报太下作,我做不来。第一次豪饮就是连队打架头子刘学军在团部饭馆请吃。到场四人,他要了10瓶啤酒,2瓶果酒,说:“我俩喝啤酒,你俩(包括我)不会喝,来甜的。”我哪里喝得了一瓶,但在这些鲁爷们中间不喝是不可能的,晕乎乎的一瓶果酒就进了肚。席间他聊到我们共同的一个朋友:“这小子够牛逼的。”我听着像骂人,就说:“你嘴里没好话”,意思是夸人怎么这么夸。他一瞪眼:“说小伙子牛逼,就是最好听的话。”我家是东北人,自己上的是北京重点中小学,少时不谙皇城根的粗话。从他的真挚中知道“牛逼”虽是粗话,却是京城底层最高级别的褒义词。
       我觉得,提倡球场杜绝“京骂”,不到位。“川骂”、“沪骂”、“东北骂”就可以?一句话,球场上什么骂都不合适。为主队喝彩就是了,多火爆都不为过,辱骂对方球员就过分了。而用“牛逼”为主队喝彩没什么不行的。08奥运在即。到时外国友人问我们:牛逼是什么意思?告诉他:这是性崇拜在北京方言中的遗迹,北京人以此夸耀主队。谅他不会不理解,因为性崇拜的痕迹,或明或暗,见诸所有民族、地区的语言。四川话“雄起”、北方话“棒”,不也是这个意思吗,不过是因为其含蓄被众人忘记了源头。
       今年三月敝人的学术著作《后物欲时代的来临》出版。书中说到,从本能上看,人有三种追求:舒适,牛逼,刺激。又说了一句堪称个人专利的招牌话:要追求“可持续牛逼”。为了这句糙话,一家出版社拒绝接受。我为什么在学术著作中坚持使用并不雅训的俚语。因为别的词汇均不到位。近似的词汇是“被承认”或“炫耀”。“被承认”有欠明晰处,似乎像一个“及格”(被承认)与“不及格”(不承认)的二元阈限。而这种欲望不是及格了就罢休的,相反是无休止的追求。“炫耀”有主观的意味,似乎自己不想炫耀就可以不炫耀。我将这欲望称为牛逼,其一是为更清晰地表达这欲望的性质。其二是可以追寻到生物性。我以为,讲到人的行为的基本动机,未达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能,就是未达根源。牛逼一词的原型是“牛屄”,其辞源本身透露出它的含义,即性炫耀与性崇拜。在动物的世界里面,雄性具有超过了同伴的性特征,有望获得更多异性。比如雄孔雀,尾巴越大就越可望得到更多的异性,反之吸引力就小。达尔文将之称为“性选择”,就是说,在选择的过程中“性炫耀”的特征(比如雄孔雀长长的尾巴)得以进化。虽然这种品质和秉性首先是朝向异性的,但是进化到人类这里,也有了一定的升华,转变为追求更广泛——兼容同性和异性——的承认。而忠实不变的是,这种追求被承认的动力仍然是根植在本性当中的。因此追求的方式可以转换,但追求本身不是想放弃就能放弃的。物质匮乏的时代,物质是牛逼的最好手段。我们的社会即将解决温饱,而温饱解决后的时代,物质不是可持续牛逼的手段。其一,过度的物质消费是身体承受不了的,是荒诞的。其二,以科技为基础的当代制造业使商品的复制易如反掌,你今天拥有最新的商品,别人几天后就拥有,牛逼不能靠物质了。那么“可持续牛逼”靠什么?这里不深说了。您要关心,买一本《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您读得懂,您想不到。
       糙话是消灭不了的,它将与人类共始终。文明决不意味着糙话的灭绝,文明要捍卫多样性,多样性的空间中就有糙话的位置。文明只是打好隔断,将糙话放到适当的空间中。我为“牛逼”辩护是有界限的,我并不鼓吹它进入一切场合。但有两个场合是可以的。其一是学术著作。科学无禁区,如果在表达某个意思时其他词汇没有它恰当,那么就该用它。其二就是球场。球场不是礼堂,不是剧场,不是音乐厅,不是正襟危坐之地,是个奔放的、狂野的、拟原始的空间,它与牛逼确有合拍之处。反对骂人,到哪里都说得通。在粗野的场合反对粗话,太难为了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13:5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05:34:31 | 只看该作者
等咱老师有了钱,悬赏100万通缉那个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家伙,让他来教教50个参差不齐的学生,看他能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社会主义四有人!  等咱老师有了钱,让那些领导拿本教材去上课,然后我去开门听课,做个专家,对他们指手画脚。   
等咱老师有了钱,把薄弱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挂牌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实践基地”,让他们颁布政策理念前先用实践去检验可行性。教师节的时候咱也坐着小车去慰问,给他们一人发条毛巾,发瓶金龙鱼,然后用温暖的大手握得他们热泪盈眶!  
等咱老师有了钱,让领导去下乡支教,咱去欧洲考察!   
等咱老师有了钱,让领导也去师生同考,考不好的列入黑名单!   
等咱老师有了钱,让领导替我陪酒喝酒,我叫他喝多少就喝多少,他就是喝死了,大屁小屁也不敢放一个!   
等咱老师有了钱,让来指导的专家学者吃福乐娃体验生活,咱带学生去五星级饭店吃大餐改善生活!   
等咱老师有了钱,开个教师法律援助中心,哪个家长无理取闹,咱也告他个诽谤侵犯!   
等咱老师有了钱,金嗓子喉宝要列入医保药物。   
等咱老师有了钱,给任课老师配个秘书,专门负责打杂的!   
等咱老师有了钱,每人买辆小车。凭啥人家有车贴,咱大老远坐公车都没个贴?   
等咱老师有了钱,论文一天发表一篇,要带刊号的!反正那些出版社也都认钱,评这评那又硬卡这个。   
等咱老师有了钱,自己办学校自己编教材!三天两头换教材所谓新版都是换汤不换药,烦不烦?干脆自己定标准!   
等咱老师有了钱,进修培训一律报销,职业进修也是为工作服务,干嘛又燃烧自己还又要自己掏腰包?   
等咱老师有了钱,让局长傍我的款!   
等咱老师有了钱,谁不把学生当人的,我一律端了他的饭碗;谁不把教师当人的,我一律摘了他的乌纱帽!   
等咱老师有了钱,我也让那些领导时不时地去考试,然后排名次,然后上墙公布……!   
等咱老师有了钱,我也不做老师了,做公务员,享受阳光工资;让那些公务员去做老师,拿拿绩效工资,急死也好,笑死也罢!
转自: http://user.qzone.qq.com/531501265/infocenter?from=infocenter_toolba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7:46:58 | 只看该作者
1、高中时全校必须穿校服,有一复读的学生从来都不穿.管这方面的老师天天蹲在门口检查.一日,老师看到此同学没穿校服,问其为什么不穿.此同学大怒,曰:“我妈又没死,为什么要穿孝服?”



2、高中时快会考的时候了,有一天上地理课,老师在上面报一个地名,让我们就在下面回答当地所出的矿产.说了很多地方以后,老师突然问了一句:"江南产什么?"全班男生齐声回答:"江南产美女!"  

3.初中时,一次生物老师讲非洲草原上的生态环境,全班无人听讲,遂怒,曰:"你们都看我呀!你们不看我,怎么知道非洲野猫长什么样子啊!"



4.一次高数课上,老师问我一兄弟:"微积分是很有用的学科,学习微积分,我们的目标是?"那老兄当时在开小差,遂不假思索高声道:"没有蛀牙!"全班爆笑。



5.生物课上,老师说:"其实黄鼠狼是不吃鸡的,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曾经把一只鸡和一只黄鼠狼关在一起,第二天你们猜怎么了?"同学插嘴道:"鸡怀孕了?"



6.高三,几何老师是一老太,爱自吹,特烦人.一日在课上说:"我在市教育局都很受重视的,他们总是请我去一起研究问题,每次都是车接车送的."我无意中问:"三轮么?"结果,从此一个星期被禁止上几何课.



7.高中的时候,第一次上劳动课,老师是个老头,自我介绍说:"我叫吴树山."我突然来了灵感,马上接道:"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全班爆笑,老师面色铁青,随后我被罚干重活.



8.初二时,同桌感冒流鼻涕,但他忘记带手帕了,就不断把鼻涕用力吸入鼻子里。在黑板上写字的语文老师突然转过身来大嚷:“够了!给我停止!吵死了!”全班一片安静。老师又说:“到底是谁上课时偷吃面条还这么大声?”



9.中学时,一次上历史课,我在课堂上睡着被老师叫醒,老师问我:“文成公主嫁给谁了?”同桌小声告诉我:“松赞干布。”可惜我没听清,张口就答:“宋朝干部。”后来我被罚一个星期不准上历史课。


10.中学时,语文课上,老师让一名同学解释“初出茅庐”的意思。那同学属于后进生那一类,抓耳挠腮磨蹭了半天,最后小声地问老师:“是不是刚刚从厕所里出来的意思?”



11.一学生上课是放了个屁屁,为了掩饰,就小声问同桌:和平,战争,成立,分别用英语怎么说.同桌骄傲地大声回答:peace war found(屁是我放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3:19:42 | 只看该作者
张海迪是怎么瘫痪的
小学语文题目: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
1.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2.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3.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4.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正确答案:
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还学会了针灸。
孩子们的答案:
虽然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会了针灸和多门外语,可她还是瘫痪了。
张海迪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张海迪姐姐之所以瘫痪了,是因为顽强地学习,非但学会了多门外语,甚至学会了针灸。
张海迪姐姐是那么顽强的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最后还学会了瘫痪。
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学会了针灸,又在顽强的学习瘫痪。
张海迪姐姐通过顽强的学习,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结果照着一本外文版针灸书把自己扎瘫痪了。
度日如年
老师问:“如果你只得一日的寿命,你最想到那里去?”
学生答:“我会将最后的一天留在这间学校,这个课室。”
老师:“好感动啊!现在竟然有学生这般好学。”
学生:“因为我在课室里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啊!
隐喻
某语文老师很开放,上课学生都是畅所欲言。某天上课时,老师讲隐喻时不必言明,夸张的动词也可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让当时的语文课代表举个例子,她说“月光洒到她的脸上,滑了下去”,老师说不算比喻,让一个同学修改一下,结果那人理解错了,说“流过我的嘴角时,我尝到了一些皎洁”,接下来的一位同学更牛了“连放屁都是浅亮的感觉”。
矛盾
老师:“‘矛盾’的典故在哪里?请你们举出几个矛盾的实例。”
学生甲:“矛盾的故事我不很知道,可是举个例子真容易极了。譬如:老师明明知道它是典故,却尽是问我们,这就叫做矛盾。”
老师:“这不恰当。”
学生乙:“明明很恰当,老师说它不恰当,也是矛盾。”
老师:“这是废话。”
学生乙:“老师叫我们讲话,这会儿又说是‘废话’,实在不能否认是一个大大的矛盾。”
老师(表情尴尬):“……”
学生乙:“明明很恰当,老师说它不恰当,也是矛盾。”
老师:“我一张口,你们就说是矛盾,现在我索性不说了。”
学生丁:“哈,矛盾呀矛盾。”
树上到底有几只鸟
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学生智商有没有问题,问他“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该生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
“80-100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的耳朵疼?”
“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不犯。”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
“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
“没有。”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
“没有。”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的飞不动的鸟?”
“没有。”
“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不算。”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十只?”
“没有花,就十只。”老师已经满脑门是汗,且下课铃响,但他继续问:
“有没有傻的不怕死的?”
“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老师当即晕倒……

哲学系师生斗智
有一位哲学系的老师在期中考时只考了一题。
题目是这样的“什么是勇气?”
就当大家拼了命在想怎么写什么的时候……
有个同学交卷了……他不是一字没写喔!
不过他写的只有五个字——“这就是勇气!!!”
绝吧!老师给了他满分。
不过更绝是在后头。
好不容易到了期末考试。这位老师依然是只考一题,这次的题目是“这就是题目,请做答案。”
这题目够怪吧?大家依然不会写。
不过那个学生很快就交卷了,这次他又写什么咧……
他写:“这就是答案,请给分……”
老师气不过就恼羞成怒地叫:“死仔,厉害啊!给我过来,我有两道题目问你,你若答出第一题,可不必答第二题。”
老师:“你的头发有几根?”
同学:“一亿两千万三千六百零一根。”
老师:“你怎么知道?”
同学:“这一题不用回答”
期末考他又得了满分!!!
晕倒一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5-30 08:47:55 | 只看该作者
徐贲:笑话、幽默和公共话语


  最近,有一本书在美国受到许多关注,连晚间新闻也做了报道,那就是今年5月份刚出版的,由美国历史学家布林克莱(Douglas Brinkley)教授所编的《笔记:罗纳德·里根私人收集的故事和智慧》(Notes: Ronald Reagan’s Private Collection of Stories and Wisdom)。这些笔记是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亲手记在卡片上的,他总是带着这些卡片。在 Pete Souz 所拍摄的里根白宫照片上,就可以看到一小叠这样的卡片,扎的整整齐齐地放在电话机旁。

  里根以善于言辞,尤其是笑话和俏皮、精辟的言论著称,但读他记在卡片上的许多手写的笔记,仍然会让人忍俊不住,例如,他写道:“金钱也许买不来朋友,但却可以让你与子女保持来往”(Money may not buy friends. But it will kelp you keep contact with your children.)。 这句话如果说成:“金钱买不来朋友,但却可以让你与朋友保持来往”,当然也是可以的。但这样一来便成为一句一本正经的“箴言”,虽然有智慧,但未必好笑。“与子女保持来往”,话锋这么一转,令人意想不到,那才幽默,也才好笑。

  政治人物在发表公共言论时,有的喜欢引述一些智慧格言、箴言警句,或者背诵诗句名言,看上去很深刻,但却难免有故作深沉、装腔作势之嫌。相反,说一个笑话或者幽默故事,甚至拿自己开涮,便显得平易近人、谦和亲切多了。背诵名言往往显得是有备而来,而说笑话则更像是即席表演。里根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演讲者,也是一个很有人缘的政治人物,这与他善于把握如何在公共话语中运用笑话、幽默的机会相当有关。

  里根的笔记让我们看到,即便看上去是即席的表演也是需要有准备,有积累的。在公共话语中运用笑话、幽默或智慧、轶事故事,在西方是有传统的。古代的轶事是一种短小的叙述,往往是关于名人,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当然也有不太有名的主角。“名言”一般是智慧之言,也有巧妙的说法(称为“妙语”witticism)。轶事有劝导、教诲、规训的作用,但并不是一本正经地教训或指示,而是寓教于乐,兼有娱乐作用。古希腊流传下来的古代轶事不多,但流传甚广。

  罗马人很喜欢轶事,但觉得希腊人的轶事太平淡。罗马人偏好的是富有妙语和急智的那种轶事,代表人物有普劳图斯(Plautus)(他的喜剧中往往妙语连珠)、凯撒(他闲暇时喜欢收集笑话和轶事),普鲁塔克(他所叙述的轶事故事广受欢迎)、盖利乌斯 (Aulus Gellius)(他在《阿提卡之夜》(Attic Nights)中收集了许多诙谐故事)、墨高庇(Macrobius)(他的《神农节》(Saturnalia)中有各种罗马笑话),等等。当然,在他们当中最重要的是西塞罗,他的《演说者》(De Oratore)不仅引述许多风趣故事,还对诙谐和幽默作了系统分析(作为演说这种公共话语的重要技巧),这部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各种警句格言、诙谐故事、机警对答、成语典故、古代箴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不仅对重要的古典著作抱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学习,对古代先人所说所想的一切似乎都想探索一个究竟,当然也就包括像“古代轶事”和“格言成语”这样的小作品了。随着人们的兴趣不断增高,出现许多古代轶事和箴言成语的集子,也就不难理解的了,其中最有名,也最有影响的,便是伊拉斯谟(Erasmus)的《轶事集》(Apophthegmatum)和《名言集》(Adagia)。

  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庞达诺(Giovanni Pontano,1429-1503)在他的《布道者》中,分析了诙谐和引语在另一种公共话语中的运用,那就是宗教布道。庞达诺的分析受益于西塞罗的《演说者》,但却是为不同种类的公共话语服务。庞达诺的作品对后来卡斯蒂格朗(Baldassare Castiglione, 1478-1529)更为著名的《廷臣论》有相当大的影响。卡斯蒂格朗把公共语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整个上流社会,讲究的是优雅而不粗俗,得体而不放肆、轻松而不做作的幽默和机智。一直到今天,这种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公共话语幽默传统仍然影响着许多西方政治家的言谈,而里根则可以说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里根能精辟地说出美国人的价值观:“自由离开不自由从来不过是一代人之遥。我们不能在血管里把自由传给子孙。自由必须由他们自己去争取和保卫。”他的许多话都打上了冷战的历史烙印:“你怎么去辨别一个人是不是共产主义者呢?共产主义者读马克思、列宁的书,而非共产主义者则是懂得马克思、列宁的人”,“如果苏联允许成立另一个政党,那么它仍然还是一个一党国家,因为所有的人都会跑去参加另外一个政党。” 里根是演员出身,没有傲人的学历,他调侃自己道:“一个总统怎么能不是演员呢?”他还说,“当选总统有当选总统的好处,自从我当选以后,我的高中成绩都已经成为国家高度机密。” 他挖苦的是自己,但又何尝不是在捎带嘲笑别人?

  卡斯蒂格朗说,笑是人类可以用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能力。但是,在不同社会中,人们为什么笑、笑什么和笑谁是非常不同的,而在公共话语,尤其是政治话语中,有没有幽默的位置,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里根的那些幽默小卡片,不仅是他的个人嗜好,而且也反映了他那个社会的公共话语形态,因此也才特别受到历史学家和普通公众的重视。


来源: 作者博客 | 来源日期:2011-05-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5-30 09:10:09 | 只看该作者
徐贲:诙谐与智慧


  查尔斯·斯佩罗尼(Charles Speroni)的《文艺复兴时期妙语录》(下称《妙语录》)题目中的“妙语”原文是“wit”(诙谐)和“wisdom”(智慧),译者把这两个字翻译成“妙语”,应该是为了便利中文读者的理解,因为中文很难找到一个对wit一词贴切而顺口的翻译。然而,斯佩罗尼并列使用“诙谐”和“智慧”是有道理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诙谐是和智慧联系在一起的。后来,十七、十八世纪的诙谐(或俏皮)成为欧洲的一种文学风格甚至审美尺度,还是偏重于睿智、见识、理解、思考的话语和文字能力。这些虽然不再以“智慧”相称,但也还是智力不凡、见解超俗、表述独特的意思。

  在《妙语录》中,我们接触到的是一种包含在“笑话”或“玩笑”中的诙谐和智慧,那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妙语”(facetiae)。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们早就已经在收集笑谈妙语了。《妙语录》中介绍的第一位,波焦·布拉乔利尼(Poggio Bracciolini,1380—1459),就是最早收集笑话的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者们对民间日常生活充满了兴趣,他们当中有的人,如十五世纪的贝倍尔(Heinrich Bebel,1472—1518),不光花费很大精力来收集笑谈(Facetiae,1506),也还收集成语(Proverbia Germanica,1508),这些都是普通人喜爱的话语形式。十六世纪的多梅尼奇(Lodovico Domenichi,1515—1564)在他的《开怀大笑》(Facetie,motti et burle,1574)中收了981个笑话。这类收集属于一种在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为“丰富”(copia)的艺术,也就是尽量多地搜罗富有变化的同一类东西,往往都是一些“小玩意”。笑话只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收集的小玩意中的一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约1466—1536)就同时收集多种小玩意,包括成语(1500年初版题为Collectanea Adagiorum,1536年的扩充版中收有4251条成语)和纹章标志(1612年版的Alciati中收有212种)。他有一本题为《论词语的丰富》的著作(1512年第一版题为De duplici copia verborum ac rerum,后改题为De Utraque Verborum ac Rerum Copia,简称为De Copia)。这部著作所提出的人文学习方法对当时欧洲学校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部著作在伊拉斯谟活着的时候就至少发行了85版,书中就拉丁语的套话“你的信让我很高兴”这句话,就收了146种不同的说法,“我将终身记得你”这句话也有200种不同的说法。

  玩笑这个“小玩意”

  斯佩罗尼的《妙语集》收录的“玩笑”是一些可以称为“趣闻轶事”或“幽默故事”的短小作品。他说明道:“在文艺复兴时期,当一个崭新的、思想开阔的与古代的经典文献的交流被重建时,那些很大程度上处于古代的格言警句的影响下的趣闻轶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且获得了独立的生命。注意到这一点是颇为有趣的:这些常常是肆无忌惮的趣闻轶事,西塞罗称其为‘妙语(facetia)'(意大利语称为facezia,英语称为facetious),在古典人文研究的全盛时期,又再度被赋予了同样的名字。”斯佩罗尼提到了古代警句格言对文艺复兴时期笑话妙语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那么什么是“笑话”呢?最早的以“笑话”(facetiae)为题的集子便是波焦的《笑话录》(亦可译为《妙语录》),成书于十五世纪中期,书中大多是喜剧性的滑稽和诙谐轶事,许多篇章又都同时讲究文字的诙谐。故事和文字属于两种不同的诙谐,在波焦那里有很好的配合。就文字的诙谐而言,波焦“妙语”中的笑话或俏皮话不只是为了逗笑,而是要让读者对西塞罗在《演说者》(De oratore,II,54—71)中对玩笑的讨论有所体会。西塞罗相当看重玩笑这个小玩意,因为得体而恰到好处的玩笑、妙语是演说的一种必要修辞手段。幽默和玩笑能够拉近演说者与听众的距离,提高演说的效果。

  继亚里士多德之后,西塞罗对两种幽默作了区分。第一种是贯穿于演说始终的那种,称作为cavillatio。另一种是个别的风趣、诙谐之言,称作为dicacitas。西塞罗还区分了两种不同“诙谐”(wit),一种是叙述性的(讲述某件事情,in re);另一种产生于特别的语言运用方式(in verbo),前者易于在其他文字中复述,而后者有许多难以在翻译中传达。以今天人们的幽默感来说,文艺复兴时收集或写作的那些笑话,有的好笑,有的并不好笑。这是因为,一个特定人群认为好笑的东西,在另外一群人看来可能却不是这么回事;一个特定时期好笑的东西,过一段时间也就不再好笑。因此,尽管《妙语录》中的许多东西包含一些笑料,但不宜把它们看成是不逗笑便无价值。它们的价值在于包含着许多古典的轶事、中世纪宗教布道中穿插的小故事(exempla)、寓言、成语、谚语、自传片断、座右铭、谜语,还有警句、格言、箴言(尤其是下面还要谈到的aphorism和apothegm)。因此,不妨把《妙语录》当作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小型文化读本。

  文艺复兴时期一些颇为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们,他们为什么不遗余力地搜寻和收集笑话呢?对此,著名的研究者波温(Barbara C.Bowen)在她的《文艺复兴时期笑话百则》(One Hundred Re-naissance Jokes)的序言中说,我们很难有确切的答案,但这种收集大概与笑话的主要用途和运用场合有关,“笑话”是一种宴会上的饭桌闲谈,对文人来说,严肃学习之余可以在笑话中得到放松。不少笑话集是献给政治人物的,对政治人物来说,笑话可以为他们提供消遣和娱乐,也可以成为一种对他们婉转劝谏的手段。当然,不同收集者会有不同的动机。

  在文艺复兴这个知识大搜集的时代,也许搜集或收集根本就不需要有特殊的理由。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文艺复兴正处在一个从“注释”向“评说”的知识转型时期,收集属于注释,是尚未完成转型的知识形态。注释的任务主要是搜集,然后才是添加。对任何一种对象或话题,只要把前人写过的所有东西尽量收集起来,不管是由谁写的,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可以把它们合为一个知识整体,这就像伊拉斯谟所做的那样。在这种知识形态中,所有的“作者”(authors)都自动成为知识“权威”(authority),这两个字本来就是同一词根。求知者对“著作”十分尊重,把每一种著作都自然而然地当作宝贵的知识。一个人能够尽量多地知道古人说过什么,那就是学问渊博,知识丰富。

  当时许多人文主义者们收集一些在我们今天看来只是文学小零碎的东西,格言、箴言、警句、座右铭、谜语、笑话。他们收集的方式也与今天不同,今天的收集往往是一个一个“专题”,或者某一个历史人物或名家。文艺复兴时并没有这种收集方式,收集者只管收集那些“值得记住”的东西即可。当时收集“成语”就是按字母顺序的。科罗奇(Gilles Corrozet,1510—1565)杂搜杂集的《值得记忆的说法集》(Divers propos memorables)就是一个代表。那个时候,凡是收集者认为“值得记住”的,都可以收集在一个集子里,因此,自然也就无须对格言、箴言、警句、成语(谚语)等等加以特别区分。

  笑话这个小玩意之所以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的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因为笑谈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诙谐与智慧的良性结合。在文艺复兴的词汇中,诙谐(好笑)(facetiae)与智慧(见识)(sententia)之间无须划出清楚的界线。德语的Witz就同时包含了这两个意思,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人物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ch,1304—1374)那里,“笑谈”(facetiae)与“格言”(apophthegmata)就是同义的。

  诙谐作为一种思想和文字能力,是有学问的表现,也是一种有实际用途的能耐。善于诙谐的人谈吐不凡,特别有语言交流和交际的能力,也特别能够影响别人。“诙谐”还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方式,以机警、机智、聪明、幽默为特色。机警而幽默的人有“急智”,他们善于讽刺、挖苦、调侃,他们跟谁说话都不吃亏。在遭遇对手攻击时,他们便立即能用简洁、犀利、风趣的话来“回嘴”(repartee,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收集的小玩意),但这是一种有文明教养的回嘴,与狠巴巴地用脏话骂人是不同的,就连太尖酸刻薄的回嘴都不是有教养的表现。由于诙谐所体现的文明教养,它的机警、讽刺、挖苦和调侃才会不仅令人发笑,而且还具有审美欣赏的价值。

  诙谐离不开智慧,诙谐应该与智慧和教养结伴而行,没有智慧和教养的诙谐会变成油嘴滑舌,与耍嘴皮子没有什么区别。文艺复兴时期的智慧不一定要有特别新奇和新鲜的想法,因为很多智慧都是从古人那里搬用或借用来的,但说法一定要巧妙,尤其要简短、明快、朗朗上口、便于记诵。因此,当时盛行的各种各样的警句、格言、成语、名言警句、谚语、箴言都有诙谐的因素。这类智慧话语许多来自古典文化遗产,被当作是一种公共财产,饱学之士们广泛搜罗,编辑成书,或翻译,或改写,都是正当的运用,不能用今天的知识产权或学术剽窃标准去衡量它们的价值。

  诙谐、智慧与格言警句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思想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在《知识的进步》(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1605)一书中,把写作分为两类,一类是“方法”(method),另一类是“格言”(aphorism)。方法指的是正式的讨论,讲究说理的逻辑程序、章法结构、条理安排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此写成的是科学论著或文学篇章。格言写作则是没有这么多章法的讲究,它断断续续、零零碎碎,无须统一,也不必连贯,有多少体会,有多少看法,便说多少话。它的好处是以片刻的思想闪亮激发人的思绪,隽永深刻,令人回味。《妙语录》所收的妙语属于培根所说的格言式写作,有长一点的,也有短一点的,长的可以当小故事来读,而短小的片段妙语则又不妨看成是警句格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5-30 09:10:27 | 只看该作者
 古代的“格言警句”是两个字,一个叫“aphorism”(短小、诙谐、有教益的警句,姑且称之为“格言”),另一个叫“apothegm”(精炼易记、见解独特的警句,姑且称之为“箴言”),在文艺复兴之前,aphorism用来指科学知识的原则,而apothegm则是用来指哲人贤者的哲理、道德、伦理、或宗教教诲。自从文化复兴以后,这两个字就常常混用,例如,培根著有《新旧格言》(Apothegms New and Old,1625),收集的就是他自己所说的那种“aphorisms”,有300多条。Apothegm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古代的埃及君王和大臣用一些简洁的训诲来教育、指导子女和下属。生活在古埃及的犹太人学习了这种方式。犹太人被逐出埃及后,将此运用到“托拉”(Torah)和“塔木德”(Talmud)的宗教训诲和教导中。这些古代的教诲用文字记录下来后,就是最早的“智慧书”(wisdom literature)。

  古希腊的“警句格言”现在往往被统称为aphorism,最早的古希腊警句格言是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约460-约370)《格言集》中的医学格言,如,“生命短暂,医术长久;危象稍纵即逝;经验危险,诊断不易。医生不仅必须自身处事正确,而且务必让病人及服务人员等外在因素通力合作。”“凡事过头,便是有悖自然”、“非常疾病需要非常治疗”、“恢复靠时间,但也有时靠机会”,“偶尔治疗、经常保养、不断安慰”等等。古希腊也流传下来一些关于人生哲理的格言,有的犹如谜语,如铭刻在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Temple of Apollo at Delphi)碑石上的“了解你自己”(γν?θισεαυτ?ν),这样的智慧箴言含义既显白又深奥,几千年来不断有哲人、学者试图解释它究竟要说什么。这样的箴言在不同的释义中被反复引用,多重解释,并长久流传。

  古代智慧的箴言在《圣经》的《智慧书》、《传道书》、《德训篇》和《箴言书》中有许多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警句格言,如“不要得罪城中的民众,免得你在民间声名扫地”、“任何谎话都不要说,因为惯于说谎,不会有好结果”、“不要存心再次犯罪,因为就是一次,你都不免要受惩罚”、“不要作恶,恶便不会胜过你”、“远离不义,不义也必远离你”、“恶人若引诱你,你不可随从”、“这些人埋伏,是为自流己血。蹲伏是为自害己命”。这些箴言甚至还有教导人们如何对待箴言和智慧的:“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词和谜语”、“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宽阔处发声”、“侧耳听智慧,专心求聪明”。

  早期的基督徒继承了古埃及和犹太人的传统,四世纪的时候,对于那些一心寻找上帝的人们来说,宗教和做人的教诲是非常宝贵的东西。这样的教诲只能来自虔诚的道德贤者给予他们的指点,指点者诚心诚意地传授自己经过深思熟虑才领悟、积累的真理心得,而被指点者则是心悦诚服地接受训诲。这与人类后来的那些教条真理以及宣传与被宣传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宗教的训诲包含的不是一般的处世诀窍或成功之道,而是极为深刻的人生智慧,为求得这样的人生智慧必须做出重大牺牲。在古埃及的一些偏远地方,苦行成为求道之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沙漠里忍饥挨饿,经受肉体的煎熬和痛苦,为的是让自己的灵魂和心灵更接近上帝。他们的圣贤名声吸引来了向他们求教诲的追随者,他们的话被记录下来,成为“教父之言”(apophthegmata pa-trum)。这些教诲和箴言流传到中世纪,备受珍视,布道者们在布道中有时也添加一些故事或幽默的成分,斯佩罗尼就此写道,“在教父著作以及在以各种各样的直率的‘楷模(exempla)'来布道的传教士的口中,智慧与道德才是应当传授的课程,而诙谐与幽默只不过是附带性的。但是诙谐与幽默有时是吸引听众,让他们保持兴趣的重要配料。”

  那些被收集和保存下来的教父教诲往往也会保存一些当时说话的语境。所以,虽然有的教诲非常简短(例如,Abba Alonios说,“如果我不彻底毁灭自己,我就不能重新再造我自己。”),但许多教诲都是一些小故事,有的长达千字之多,记录的是谁向谁去求智慧、为了什么、求道者提了什么问题、贤者或布道者又是如何回答、经过情况如何等等。较长的教诲读起来就像是寓言故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妙语”往往也就是类似的小故事,不仅有要说的话,还有说话时的语境。

  文艺复兴时期,培根所说的“格言”已经有了与古代不同的含义。培根注重科学知识,在他那里,格言不再是修道之人的精神教诲,而是知名人物值得称道的名言。因此,警句格言也就是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可能有实际用途的“精彩说法”。培根随笔中就有许多这种性质的精彩说法,其实已经不再是古代意义上的警句格言,例如,“知识就是力量”、“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思想中的疑心就好像鸟中的蝙蝠一样,永远是在黄昏中飞翔。疑心使君王倾向专制,丈夫倾向嫉妒,智者倾向寡断面忧郁”、“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所惊奇”。现在许多人喜欢这一类警句格言,是因为它们有用,而非真的有智慧(当然,不同的人对什么是“智慧”有不同的理解)。在写作中创造和运用这类警句格言,不是要贡献什么超然的真理或是普遍的智慧,而就是一种修辞的手段,一种精致而有效的说话方式。因此,“格言”(aphorism)作为一种清晰、简洁表达的想法,借助“警句”(apothegm)而言语出彩,引人入胜。格言警句合二为一,不再有根本的差别。

  斯佩罗尼所收集的“妙语”虽然在时间上早于培根,但内容与中世纪的传道已经有所不同,具有明显的日常生活化特征。人们所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一般是指从十四世纪开始的早期文艺复兴,与十五六世纪那个与宗教联系紧密的北欧后期文艺复兴有所不同。早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著称,这个时期的妙语中的诙谐和智慧与“芸芸众生”的联系远远超过了“得道圣贤”。因此,斯佩罗尼说,“就像当时的短篇故事一样,妙语给出了一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某些风土人情的绝佳画卷。例如宗教仪式、节日、婚姻、誓言、咒语、传统,还涉及一些历史事件。”由于充满诙谐的笑声,妙语成为一幕幕小小的人间喜剧,它的讽刺与其说是为了拯救人心,还不如说是在旁观众生相,开心逗乐。文艺复兴对人性的认识不仅有理性、优雅、高尚、尊严的一面,也有猥琐、阴暗和滑稽可笑的一面。马基雅维里就是当时对人性险恶最有观察力的人文主义者。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对这种残缺的人和人性的洞见成为文艺复兴后十七世纪警句写作最具震撼力的睿见。

  妙语、警句与文学

  今天,也许很少有人会把“妙语”当作是一种文学来阅读,但“警句文学”却是一种受到肯定的文学形式。法国作家是最擅长这种写作形式的,这个传统从十七世纪的拉罗什福科(Fran?ois de La Rochefoucauld,1613-1680)和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1623—1662)开始,历经沃弗纳格(Luc de Clapiers Vauvenar-gues,1715—1749)、尚福尔(Nicolas Chamfort,1741—1794)、里瓦洛尔(Antoine de Rivarol,1753-1801),儒贝尔(Joseph Joubert,1754—1824)等,人才辈出,绵延不断,形成了一种文学的小传统。

  由于警句文学已经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现在说起警句(aphorism),很少有人再会联想到像医学这样的“科学”了。然而,《牛津英语词典》对aphorism的定义现在仍然是“对任何科学原则的简要陈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aphorism也是这么理解的,但是在这之后,aphorism也被用来指道德或哲理的原则,渐渐地,道德或哲理意义反倒更为重要,甚至成为警句的主要意思。这个转变中十八世纪早期应该说已经完成。当时的著名医生和诗人布莱克莫(Sir Richard Blackmore,1654—1729)称希波克拉底的“格言集”为“一本笑话书”,无非是一些人人皆知的老生常谈。布莱克莫根本不把这些格言当一回事,对此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n,1709-1784)在《诗人的人生》(Lives of the Poets,1779—1781)一书中批评道,布莱克莫狂妄自大,“居然胆敢轻蔑、嘲笑传承的知识”。

  约翰逊博士自己则把aphorism定义为“一种箴言(maxim),一个用短句表达的规诫(precept),一个孤立的看法”,这符合十八世纪人们对“箴言”的看法。《牛津英语词典》对maxim的定义是,“一个包含普遍重要性的真理的简短精辟说法”。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最著名的警句格言就是十八世纪法国作家拉罗什福科的《箴言集》,题目就叫“Maxims”。所以说,“警句格言”(aphorism)最贴近的同义词就是“箴言”(maxim)了。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就已经知道,“箴言”中并不总有真智慧,引用箴言更不等于是智慧的表现。箴言的道德和行为教诲往往只不过是一些现成的说法,一些容易辨认的标签,一些老生常谈,有的还有掩人耳目、欺世盗名、虚假伪善之嫌。莎士比亚这位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他在《哈姆雷特》中就曾戏剧性地嘲讽过这样的箴言。波洛涅斯是哈姆雷特所爱慕的奥菲利亚的父亲,他是一个喜欢别人奉承的昏迈老头。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滑稽人物愚蠢、专断,但却自以为是。在他儿子雷欧提斯离开英国去法国的时候,他喋喋不休地用许多处世箴言为儿子送别,“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分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留心避免和人家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的意见;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断。尽你的财力购置贵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异,必须富丽而不浮艳,因为服装往往可以表现人格;法国的名流要人,就是在这点上显得最高尚,与众不同。不要向人告贷,也不要借钱给人;因为债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丢了本钱,而且还失去了朋友;向人告贷的结果,容易养成因循懒惰的习惯。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46 , Processed in 0.1900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