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浩正:编辑力初探1.0——写给编辑人的信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8:11:29 | 只看该作者
【写给编辑人的信18】
落版的艺术
──编辑实务之3
亲爱的朋友﹕
因为喜爱阅读的缘故,家里不免订了些杂志,特别是新创刊的,总会趁优惠期间,去占点小便宜。
大概在职场「」久了,不知不觉得了职业病:看到好杂志,开心得像自己编的,爱不释手﹔看到有缺陷的,忍不住为之叹息,有些编者恰巧是相识的,几度拿起电话想提些老生常谭,但再想想,自己的见解也局限于狭隘的个人经验,又岂能自认为一定是「对」?一思及此,再也不敢鲁莽出声;再想想,不如「退而结『网』」,老老实实记下「忠于自己」的体会,放在老猫的网页,请高明一起讨论,或能激发意料之外的火花。

要编好一本杂志,所牵涉的因素极多,且互有关连,若要理清头绪,还真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吧!反正还原到最终,都只在「摸象」、都围在「编辑实务ABC」周边打转而已。
从编辑技巧角度审视这些杂志,我认为常被忽略的环节乃是出版流程中的「落版」。在讨论落版之前,我们先假设杂志编者已经解决「编辑理念」、「内容架构与组合」等的设定和运作模式,而且都契合规范,否则就失去讨论基础了。
我们最常见到的缺失是﹕明明内容尚佳,却因不谙落版,把杂志编得十分零乱,反映不出应有的价值。而有些编者,以为只要把一流稿子弄来,印成一册以飨读者,其余皆是次要的事。
不!这种观念当然有欠周详。
优秀的编者能邀约到最「」、最「」的稿件,经由熟练落版技巧,再配合美编在版面设计上的诠释能力,将内容完美呈现于读者之前,令人读得畅快淋漓,不忍释手;相反的,即使搜集到最漂亮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要是位置不对、比例失当,我们看到的会是野兽而非美女。
这其间的落差,就出在落版认知上的偏失。

什么是「落版」?
「落版」即是把准备印行的内容进行最后步骤──排列组合,希望在既有的条件下,进行「情绪管理」,将读者心理导引到正面反应。
就「书籍编辑」而言,也需要落版,我们先从这儿说起。
当编辑将书籍内文整理就绪(包括文字梳理、订正、审定及篇章、目次、序跋、推荐、广告……等,都一一完成),就该胸有成竹地付诸完稿。在这节骨眼上,立即能区别出两类编辑﹕一种是将编辑工作看成职业;一种是将编辑工作看成志业。前者,不肯多作思考,照着葫芦画瓢,萧规曹随地跟着从前的版型照抄;后者,在参照旧版型时,会反刍再三,斟酌内容特色,寻求能让读者更便易吸收的表现手法。
数十年前,在我踏入「编辑这一行」时,以现在的水平而言,当属手工业性质的「铅字排版」阶段,文章在发排之前必须做到一字不错、段落分明,若有特殊字体或版面设计要求,也要在发稿单上注记详尽,不可含糊笼统,否则排版厂拆版重组,耗时耗力耗钱,得不偿失也。要是经常出状况,工作就保不住了。
我非常幸运,刚入行就遇到名师引导﹕一是张默先生,一是隐地(柯青华先生)*注1。直到今天,在我心目中,他们依旧是版面设计高手。尤其是自己累积经验之后,更加明白他们创发式的编辑高度,若无长期浸淫和巧思,是做不到那种水平的。你若不信,去翻翻张默主编的《创世纪》诗刊,和隐地主编《书评书目》和「尔雅出版社」的丛书──例如刚出版的《身体一艘船》,便知吾言不虚,能清楚看到他们的创新与整合能力。
我是打从那样的年代走过来的,所以对当代观念领先群所迈出的每一步,都点滴记心头,然我本性愚騃,始终未得精髓。
另一位让我整个人撼动起来的编辑高手是张伯权先生*注2,他是我服务于《书评书目》时的同事,在他身上学到不一样的编辑技巧。
让我头脑一醒的事例,是他处理《卡夫卡的寓言与格言》的方式。
1975年,我参加了廖文远和他朋友在新竹创办的「枫城书店」所衍生的「枫城出版社」,担负主编之责。张伯权答应将《卡夫卡的寓言与格言》*注3交给枫城出版,但要求从封面设计、内文编排等一手包办。我那时候,对如何编书一窍不通,有人自告奋勇,为之大喜过望,当然慨然允诺,现在回想起来,这是一趟真正完整的学习之旅,我见识到呕心沥血、全心投入的燃烧体,如何诚挚地完成他生命中的第一本书。即使到了数十年后的今天,每当我拿起这本小书,似乎仍能感应到他炙人的热情。
假使你曾拥有第一版的《卡夫卡的寓言与格言》,或许也会兴起和我一样的感受。我觉得他似乎变身为卡夫卡,是卡夫卡向读者展示自己。
在那个年代,没有人像他这样编书的。
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素朴,也充满卡夫卡风格。
他处理内容的手法,有着明晰的「层次式」的开展。读者拿起书的剎那,在翻页的过程中,一步步被引入一种氛围,他在每一页都悄悄释放一点点卡夫卡香精,那种芬芳立刻掳攫了阅者的心。
在那古早通路有限的年代,初版2000本,两个多礼拜便告售罄,从此,书市增添了一本畅销的长销书,到了今天,仍占著书市一隅。
这段历史之所以说得这么详尽,为了阐明一个颠踬不破的道理,所谓「落版」也者,乃是从情绪导引中产生积极的「认同意识」,亦即说服读者接纳的过程
编辑有能力、也有此需要,架起作品与读者之间这条通道。
书籍应这样编,编辑应这样认知──每一本书都该尽全力以赴之,这才是「志业」。
打从这儿,我走上了「学编辑」*注4的路,一切以透识阅者心理为检核标准,生活中凡能增强编辑能力的都加以吸取。因「知所不足」而锻练出另类「吸『新』大法」,我的编辑人生,就这样叩门而入。
书籍的编辑如是,杂志编辑更是如此,它是编者努力提供读者购买及阅读的理由之一。

编者和读者的关系非常微妙。
一方面他们是对立的双方:制售方与购阅方;一方面又得并肩而站,甚或更谦卑些,去多理解读者的饥渴、不便与需求,否则聆听不到他们内心心弦震颤所发出的声音。
这其间的矛盾,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也不是这封信的主旨,我们要解决的是,如何把一本杂志在付印直前*注5、在内容既定的前提下,编出让阅者接纳的最佳表现?
杂志的「落版」远比书籍复杂、多变、丰富、有趣,但依据的原理是相同的,即﹕读者心理──喜、憎、迎、拒之间微妙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一般而言,可简单归纳成几个原则﹕长短互补、软硬兼顾,先顺后逆,起承转合。像不像口诀?哈哈,是我胡诌的,不过,仍可参考。
我们不妨从观察一般人的阅读习惯,来反觇杂志编辑,并由此省思落版技巧。

杂志读法,因人而异,严格的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法,不一而足。但千变万化总存有通则,当手持一本杂志,一般人会怎么读?
我试着列出可能读法﹕
.顺读:从头读起──不漏一页,从封面读到封底。
.跳读﹕拣自己喜欢的先读。
我们姑且将此称之谓「第一种读法」,讲得更琐碎些,或可这样轻读﹕
‧先读短文,再读长文;
‧先读轻松的、趣味的,再读需要思考的;
‧先读特稿、特别企划的,再读一般性的;
‧先读专栏,再旁及其他;
‧先读有新闻性的、内幕报导的,再读学术或理论性的;
‧先读标题新颖、耸人听闻的,再读严肃的;
‧先读有配图(照片)的,再读纯文本的;
‧先读有小分题的,再读不分题的大块文章﹔
‧先读与切身利害相系的,再读其他;
‧先读策划性的主题文章(如封面故事、人物),再读次要文章﹔
‧先读爱读的,其他随意读﹔
.或者,风吹那页,就读那页吧!
总结的说,一般读者的阅读方式多半是先找出有兴趣的或杂志的重点文章读,若有余暇,再顾及其他。

假使有幸你是专业编辑(恰巧是编杂志的),很可能比别人多一分关心,以一种带着欣赏的、比较性的「第二种读法」接触杂志。
譬如说,看到「封面」时,已不仅是美的欣赏或当期重点内容的了解,而是更进一步追索有无固定格式(型之一种)?杂志名称和Slogan的结合、要目(数目多寡、重要性排比、字体大小与对比性等)、图片选择……的整体均衡是否妥善?强调的主诉达到聚焦预期效果吗?能吸引人吗?你动心了吗?换做自己会怎么处理?
读「目录」,看它占几页,为什么?目录排列是依页码还是依内容性质?重点文章如何突显?除了运用字体和图片加强视觉效果外,有精要的说明吗?你会如何安排序列?你会因为目录而先读某一篇文章吗?
读「内文」就更复杂了,从首页到末页的次序,反映了「落版」的经验落差,同样的稿件若由不同的人落版,很可能编出迥然不同的面貌。为什么这篇文章放在最前面?为什么下一篇是此而非彼?如此厚度(页数)的内容该容许几个cycle?像玩扑克梭哈一般,假如手上握有上上好牌,第一道冲头就是三条A,后面两道必然更强,天下当然无敌。但现实世界少有奇迹,所收稿件难免各有长短软硬,要怎样组配?
我们可以从编者处理内容的手法「冲头?押中?压轴?」中,看出他的性格,非常有趣。
十个编者至少有十种以上编法,由此可知,钟鼎山林,各有天性,而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平时只需多翻阅不同杂志,大概多少可看出端倪。饥渴、急于表现的编辑,常不小心轻忽了「编辑理念」与「编辑理路」的一体两面的特性。
一个专业编辑,很自然的会追问:为什么要出版这本杂志?办给谁看的?假使你是长期读者,依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本杂志内容的综合印象,它反映了刊物的愿景吗?你能清楚了解杂志方向是否仍在轨道上运行?或者是否经过人事变动之后,名实之间严重悖离?
我们也很容易从杂志内容分配中,看出编者如何运用技巧处理文章的先后次序与轻重安置,而这个架构有没有恰宜地叙述理念,将「形式诠释内容」做了最好的呈现?
若是决心好好走「编辑这一行」的朋友,应该时时以这种心情阅读,除了享受文章直接传递给你的感动之外,身为编辑理应比一般读者多一分关注。
有了这样的反觇经验,再回头询问「落版的意义、方法与价值」,似乎可省略重复解释,倒过来「逆思考」,答案就在那儿。

最近有不少新杂志创刊,也有一些杂志进行幅度颇大的革新工程*注6,给了我们一个绝佳机会逐一检视。光从「落版」为起点,往上追索种种意义就好玩得不得了,「编辑」这个行业,也有苦中作乐的一面呢!
训练编辑最好的方法就是送上第一线,让他面对压力,让他自行解决困境。其次,由剖析不同类型杂志的典范事例及缺失之中,增长识见。最笨而又最踏实的做法,则是拆解杂志,重新落版,看看彼此有何不同,从相互观摩中,琢磨出自己的编辑心法。
当年,不知是幸运还是出于信任,我曾不止一次得到创刊杂志的机会,结局很简单──若不出局便可保住饭碗。我侥幸存活下来,也因此在不同工作岗位累积了经验,希望这些「古旧经验」,尚能保有科学实验中类似「对照组」的功能。

现在,我们来谈谈我最喜爱、逢人便夸的《数字时代Business Next》改版工程。
《数位时代》历经数次改版,刊期也由月刊改成双周刊,使它能够更快速掌握新科技时代新观念、新产品及经营哲学的变易。詹伟雄、王志仁、吴向前、林义凯、张殿文、卢谕纬……等,每一位执笔者的文笔都深深吸引我,其中总编詹伟雄的<编者的话>,篇篇言之有物,剖析事理每每触及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度,总是使我玩味再三,以领略真髓。大前年,我服务于「正中书局」时,编辑部策划一条针对中学生的「梦工场」路线,我大力举荐将他的文章结集出版,因为文章内容深具启发性,假使我们中学生从小汲取这类新观念,拉开视野,用心思考,长大之后的发展必有另一番风景。
以今年2月15日出刊的《数位时代》第100期为例,封面故事「100个改变管理世界的创意势力(2005年Creative Managers×100)」非常突出而精彩,詹伟雄撰写的编者的话<创意人和Troublemaker之间>,特别介绍苹果计算机创办人贾伯斯(Steve Jobs)的核心概念「思索不同(Think different)」,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阅。
这么出色的领导人和杰出的访写队伍所交出的成绩,令人激赏之余,不忍多加苛求,但若纯由落版角度看他们这次改版工程,却仍有商榷之处。

一是杂志究竟是西是中的矛盾。
《数位时代》一向是西式编排(左翻),这次转为「中式编排」(右翻),展现出改型的重大决心。本来嘛,左翻或右翻纯粹是编者主观喜好,做为读者,每闻改版必满怀期待。但,我很难接受打开一本中式右翻的杂志,却触目尽是西式版型。改版第一、二期,几近2/3内容是西式编排,应当由右而左阅读,全成了由左而右,令我不禁疑惑﹕既然这么热爱西式编排,又何必为标榜改版,硬生生地勉强改成中式右翻?长期以来,原先的西式编法已经广被接受,而今180度转变为不中不西、又中又西,究竟想追求什么「新」的效果?
我们从混乱的基本编辑概念之中,隐约看到一些隐忧:
1)假使这是负编务最高责任的人(如总编辑)下的旨意,那显然犯了错,因为如此劳师动众,全做了虚功,也不小心暴露出极限边缘(大可不必自暴己短)。
2)假使总编辑根据「编辑方针」组织稿件之后,交由后制作部门落版完稿,则暴露了执行者于诠释总编辑理念时发生偏差,有人误读了他的想法,而导致乱象──这种分歧,本可避免的。
3)这儿又碰触到文编与美编之间的矛盾,或与后制作之间建立共识的问题。

一是特色经营的仁智之见。
当杂志内文齐备,交给执编落版(也许是总编自己操刀,或由后制作单位承接),双方应做充分沟通,说明重心所在及特别要求等等,负责落版的人,必须加以落实,将当期内容做最终的美化工程。
诚如前述游戏口诀,导引读者心理:起、承、转、合──如何在打开第一页剎那,引出他的兴趣,使他在翻阅时不知不觉地读下去,即使经由刻意的转折,进行到另一个主题时,依然兴致盎然,而于掩卷之前,仍爱恋不舍,读得满心欢喜。
《数字时代》即是难得一见的范例。
未改版前,落版之精准,令人钦羡,才区区150页的杂志,由好几个区块融铸一炉,从头到尾没有冷场。
在此借用阅读一座城市的方法,来说明落版如何营造特色(构筑差异化)。从城市行政当局立场设想,他们该怎么创生或运用手上资源来吸引游客(读者)?譬如香港,有港式饮茶、兰桂坊、星光大道、「幻彩咏香江」灯光秀、购物天堂、香港迪斯尼乐园(9月开幕)……等,令人目眩神迷;上海的新天地、黄埔外滩、磁浮列车、豫园……等,使观光客流连忘返;台北的故宫、士林夜市小吃、淡水古街、龙山寺以及名扬中外的牛肉面……等,同样星罗棋布于各区段,散发着诱人的吸引力。一本杂志的内容亦应如是,翻开每一页,犹如穿梭大小巷道,那儿有名胜古迹,这儿有知名小吃……,处处让人眼睛发亮。
改版前,《数字时代》的内容结构几无懈可击,在基本的「」(框架)上发挥独自的特色。我们且以内文专辑《21世纪经济报导》改版前后的处理方式来表达我的疑惑﹕改版前这个「专辑」大约摘选三篇文章,以独特的版面设计彰显其重要性而形成特色之一;而改版之后,这自成格局的小天地不见了,只摘录两篇并和Interbrand Insight授权文章平行刊出,原有的山峦风光不见了,还原成一片平坦。
我要说的是,本来有高山峻岭,气势万千;稍一转入小径,则别有洞天,现在呢?已失去寻幽探秘的趣味了。原先的内容未变,新的落版观念却稀释了自已的特色。(想想看,少了牛肉面或没了士林夜市的台北,多么乏味啊!当然,我们可以不要牛肉面、踢开士林夜市,但替代它们更具吸引力的特色是什么?消费者肯接受吗?)

一是改版的时程掌控的问题。
这是编辑最常碰到的老问题了,改版作业究竟一次完成或渐进而行?这与主事者性格有关,再者亦可以结果论英雄。
《数字时代》这次改版采试探、渐进方式进行,连续四、五期,内文架构仍未稳定,除了西式改中式编排,其他方面看不出有什么大不同,这样大张旗鼓宣示改版,有必要性吗?
我倾向「谋定而动」。
若是边行边修,旷日废时,稍不留神,滋生混乱。

一是图文处理的问题。
什么时候该用跨页图片,一显气魄?但处处跨页,处处重点,内容的重心就不稳了。
什么时候该以多图取胜,营造热闹,但又不失陋简、零乱与小气,确是考验主编,像「双周人物」「双周设计商品」的版面就失之松散单调。
如何善用图片以增加可读性和视觉效应?拥有辨析图文整合是否美观的美感经验,是手执编务牛耳者必须有的重要质素,而优秀的美编自当体会主编心意而将图文做适当表现。

总而言之,编辑固小道也,但诚如老猫引用阿城的话﹕
「什么事情一到专业地步,花样就来了。」
谈落版之种种还称上不专业,花样就一堆,编辑这一行要做得出色,看来还不能不全力以赴呢!
在编辑作业流程中,落版乃最末端的工序,说它是枝微末节的雕虫小技,一点也不为过,它不是核心,充其量算是个关键检验点,由此评估主事者的意志贯彻程度与控管能力。尾巴摇狗的隐喻刚好点明落版的位阶,它能增添光彩但不足以影响大局,将落版视作特异神功则是另一种荒谬。
所以,这儿陈述的必须在特定条件下才产生意义,它奠基于坚固而可塑的「型」及其之上的「理念」,否则一切成空。以后,有机会再讨论我对「型」的基本认识以及自以为是的编辑哲学。

结束此信之前,忍不住要问﹕落版有这么重要吗?
我的结论是﹕落版应重视,内容才是王。譬如说,我无法抗拒《数字时代》的封面故事「iPod风暴彻底研究」及珊卓凡德默维教授18,000万字的研究报告<iPod、iTunes、Steve Jobs:苹果以科技带动市场成长>,我乖乖填妥订阅单,又续订两年。
浩正3,15'05
──────────────────────────────────────────────
*注1:我和张默相识于「华欣文化事业中心」,总编辑是王庆麟(痖弦)先生,张默和夏楚负责《中华文艺》编务,两位都是我书刊编辑启蒙者,从认识铅字的方、明、正体开头,也真亏了他俩如此仁慈而充满耐心。离开华欣之后,隐地接纳王庆麟先生推荐,我进入「洪建全文化教育基金会」(简静惠女士主持),在他的指导下编辑「洪建全儿童文学创作奖」得奖作品,后来蒙他允许,学习《书评书目》编务。
*注2:张伯权据说已移民加拿大,曾在国内经营「河马出版社」,以语文学习类为主。伯权才华横溢,尤其是译文文笔,极其出色。除了《卡夫卡的寓言与格言》《卡缪札记》《噢,父亲》《俄罗斯文学史》《披头的故事》《权力与荣耀》《卡夫卡的故事》《钟》《文学笔记》《侏儒》外,尚有《美国生活辞典》等近数十种语文学习丛书,在Google上很容易查到资料,他偶而以「范文」作为笔名。许多年前,黄春明曾告诉我他特别喜欢《俄罗斯文学史》,曾购买十多册赠送朋友。可惜此书始终冲不开销路,一直到我脱离枫城,未见再版,但这本小书曾长久陪伴我,百读不厌。
*注3:张伯权告诉我,《卡夫卡的寓言与格言》译稿曾再三被当时知名出版社及编者拒绝,理由是卡夫卡代表了颓废、病态……等负面思想,不合乎当时的政治正确路线。而枫城刚刚成立,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懂得害怕,就莽莽撞撞出了,事后也未见任何人前来「关心」,由此可见,有些事纯是「自己吓自己」。
*注4:这是一段很有趣的自学历程,把生活中接触到的每件事都从编辑角度审视。我曾在一次正式的西餐体会了编辑的「空间处理术」,从上菜过程中──小零嘴、开胃酒、冷菜、热汤、主菜1、热饮、主菜2、水果、甜点、咖啡或茶等(我已记不清上了多少道)认识到「杂志不就该这样编吗?」数十年前,晚上8点档曾经播映收视率颇高的美国综艺节目「奥斯蒙兄妹」,我也从中领悟时间与空间的切割和调谐﹔在军事书籍中认知「目标原则」等的世俗运用﹔从苏联战争原则中明白「后方基地」的重要性,由此我学到稿源及题库储备,让自己保持主动而不陷于缺乏回旋空间的窘迫;而将游击战术「化零为整、化整为零」的原理用在编辑上,我从未失手过;我也在交响乐团及指挥身上,看到主编与内容架构的矛盾与统一……。
总而言之,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通通和编辑挂上钩,胡乱发明,找出新的解释和新的发挥,套一句流行语,叫做「Fun编辑」。我的想法和做法因此常常和别人不太一样──这反而成为我生存利基。
*注5:「直前」为军事术语,本用于一场战役「攻击发起日(D day)」的「攻击发起时间」之前的有限时间,但「有限」是多长,并无明确规范。
*注6:杂志改版是永续的工作。有时是为了因应竞争对手出现或变革,有时是为了因应社会政经大环境的变化,有时却源于自身认知目标的移动。我们固然不可为变而变(无目标的变),但也不能昧于内外情势,使自己陷入僵化而失去竞争力。最近极具影响力的《财讯杂志》将于4月大改版(从25开改为橘8开)──会是25开的放大版抑或趁此良机进行全面革新,重组内容架构?很值得编辑人花些心思注意,这将是一次很难得的学习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8:12:26 | 只看该作者
【写给编辑人的信19】
编辑所为何事?
───你想成为那类编辑?
亲爱的朋友﹕
很久很久以前,我初入编辑这一行,在某次聚会上,身旁一位从事教育工作者礼貌地询问我﹕
「请问你在那里高就啊?」
「我在××出版社上班,我是编辑。」
「噢──,是帮人家出书的。」
我不敢推断他语气中有没有轻蔑之意,但这句话却跟了我一辈子。
感谢老天爷!去年从职场退休之后,终于可以总结的说:在「帮人家出书」的道路上,我找到立足点、找到自我、找到生存的权利和意义。
一点也不错,我们就是「帮人家出书」的人。
编辑生涯可以浓缩成上面五个字,也可书写出一百万倍的论述文字,仍难尽奥妙,因为即便是铁则金律,也会随时空变化而不断演进。
(所以,对我而言,「老猫学出版」之出现与存在,乃无比重要。)
我很高兴能有此机会记下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供同行参考。

一般刻板的印象里,做编辑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觅稿、邀稿、改稿、发排、校对、协写营销文稿、连系作者及印刷厂等等,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似乎编辑生涯就在日而复始中,生产一部部书籍送上书市。光彩是作家的,盈利是老板的,成就是公司的,──我们呢?只因为从小喜欢阅读或舞文弄墨而入了编辑行列,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我们在被赞颂为美德的敬业精神里,从整个产脉中隐失了。
即便如此,我们仍无可救药地,乐此不疲。

编辑这道门,一旦跨入,不乏可供选择的发展方向:
你可以以校对为职志,成为校对高手。
一个真正了不起的顶尖校对可非等闲人物,所有引经据典他均知出处,任何艰僻之词都找得到根源,本身即是一部会走动的活辞书。若沉迷阅读,只想读尽天下书的书痴,「校对」是个很贴心的工作。偶尔,还可书写类似《校对学》《错别字辨识》等书,甚或筹设提升国文阅写能力补习班,普渡学子。
一旦有幸身列「校对达人」*注1,身价将大大不同,甚至成立工作室,承接出版工程中校对之责。

你可以以编书为职志,成为编书高手。
「专业编书」与「一般编书」之间的差距,难以道里计。前者能化平凡为非凡,提升书的价值;后者只萧规曹随,虚应故事。前信中曾提及陈锦辉先生即是高手中的高手,他曾将一部谈营销的书稿,打散重组,当作者再见到他的著作时,他看到的是一本有了新的书名、翻开目录见到全新的章节名称和内容结构,细读文字却似曾相识,只是有些文字不见了,有些次序不同了,有的段落、节奏更有音乐感了,甚至有些切下来编成内页的box或批注。
我为之大开眼界,见识到编辑达人「庖丁解牛」式的神奇技艺。当然啰,再出色的编辑也无力把垃圾变黄金,基本上必须「金玉其中」,而识货的编辑自会拂拭乱絮,理出著作本来面目。
后来,这位作者根据此书编法,依样画葫芦,继续写了数册,出版之后,部部畅销,有的还成为专校的教科书。
陈锦辉如今自立门户,出任顾问并专注出版工程中编书之责──他走的道路,也是编辑发展方向的一种。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编辑能走的路,也繁复多样,端视自己的性向和志趣所在而定。前述例子,即说明一旦充分认识自己,便可刻意发展独特技艺,也找到生活乐趣。
一旦入了行,每个编辑都该悄悄自问:10年或20年后,究竟要成为那一种编辑?你心目中的典范人物是谁?或是别树一帜,凝塑新的典型?
假使你非常了解身处的社会变迁及因此激发出来的知识渴求,而你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到国外最新出版信息并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你可能是另一位郝明义(大块老板)或吴程远(远流总编)──郝明义创造出《EQ》奇迹,吴程远掀起《从A到A+》旋风,他们在当年引领风骚,成为出版界争相报导的代表性人物。
假使你人脉广阔,当今名家都纳于手心,再加上对新崛起的作家和作品具有独到的鉴赏力,使你永远取得到你想要的创作──这种才干非同小可,一定能够在出版(文化)界独当一面甚或雄霸一方。有些报纸副刊主编、出版社主编、杂志主编都是很好的榜样(他们之所以能身居要职,除了人脉经营的优点之外,必还另具长处),这是一条很传统而正规的发展之路。
假使你的野心不是一点点,显然的,远流的王荣文和城邦的詹宏志都应该是很贴合的偶像(有为者当若是!/彼可取而代之!──你是那一类?)。
要是你事事见解与周遭伙伴相异,经常看出常人忽略的关键,恭喜你,因为特立独行的你,很有机会成为雅言出版社的颜秀娟或宝瓶文化的朱亚君。前者努力证明「单打独斗可以做到多大?」;后者的信念直接而坦率﹕把事情搞大。她们所代表的新世代(后浪)精神,令人刮目相看。
做「朱学恒」,也是不错的选择。
朱学恒──就是,呃,有点难介绍,可能是个「电玩小子」,到目前为止,已翻译出版了23种书,最著名的当然是《魔戒三部曲》,迄今已销售60万册,光这部书的版税收入,即直逼NT2000万元,吓人不?!据说,当初他毛遂自荐请求重译《魔戒》,并自动提出严苛条件﹕
──若销售不到10,000套,分文不取。
这家伙,真不愧为当代豪迈奇男子。
他做过城邦旗下「奇幻基地」总策划,担任「奇幻基金会执行长」。最了不起的是他去年登高一呼,号召网络社群共同努力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进行中文化(好艰鉅的世纪工程),不到1年,从世界各地冒出400多人、拥有不同领域专长的义工*注2,未花1毛钱,认养了全部课程,平时看似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彼此互不相识,却在朱学恒的理念下凝聚在一块儿了。
了不起吧!很难学──这世上还真有这种傻子和相信他的傻子呢!
假使你资质平常,却又有点儿傻气,反正什么也算不上,再加上生性木讷、害羞、缺乏自信、口拙……样样不如人──很不幸的跟我一样普通,却因缘际会入了编辑这一行,未来还有生存机会吗?
当然有。
你看!我不是活得好好的,正振笔直书编辑经验吗?
从出版工程作业流程和建制规模进行了解,可走的路很多,编辑这一行业,固然可从基本功下工夫而有所发挥,但归根结柢还是得省视自己性向与志趣所在,努力做你自己

做为出版编辑,在帮人家出书的基础上,我们的使命(工作内容)非常单纯,用最浅白的话说,即是﹕出书、出好书、出好卖的好书(否则薪水从那里来?)。
要是光是出书,出自己喜欢的书,太容易了。只要老板授权,不负盈亏责任的话,即使他有金山银山,保证让他徒留英名而逝。所以,业界曾经流传一句蛮刻薄的「类格言」﹕一个成「名」的老编身后,老板们尸横遍野。
的确,出好书不难,可是要出到适合经营的好书,可就难了。
什么叫「适合经营的好书」?答案无解。因为选书难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识或出版政策优先次序设定之后的经营范畴拟订所引发的争议。
你认为适合出版的好书,别人不一定认同。譬如,国外得奖作品就牵涉到国情适与不适的问题,书不坏,但一定「好」吗?成名作家的作品,水平也常参差不齐──人,找对了,书却可能出坏了。
若是再加上「好卖」(畅销)的条件要求,立刻明白编辑有多难为。
所以,若你「不幸」做了出版社的编辑,最重要的当然是学好基本功,起码要熟悉校对、编书、发排等流程掌控和基本人际关系的圆融运作,否则连饭碗也保不住。
而每个细部,都有机会深入而臻于「达人」,成为其中佼佼者;或以此为垫脚石,依个人志趣积极拓展活动版图并学习承担公司永续发展的经营使命。
一旦踏上这块垫板,祸福从此难料,再也回不了头了。

编辑的道路看似狭窄,其实仍有足够的空间供人发挥。
前面举出的样板人物,都找到了与众不同的生存理念,并由此发展出独特的论述,在辽阔的出版界,拓殖出经营空间,将其信仰具体实践。你,是不是在积累经验之后,也能找到与众不同而又有生存利基的、新的出版方向及范畴(一座念兹在兹的巍巍乎「拱桥」!请参阅<关于编辑?>)?
编辑除了实践工具性的天职之外,更需发展一套属于自己的目的性论述,少了这份雄心,编辑工作沦落为打工性质,我想,当不是踏入此行的初衷。
我们除了尽心做好帮人出书的工作之外,依然不可忘记打造自己:一方面广建人脉,经营人脉;一方面要提升鉴赏能力,当优秀的作家与作品打从眼前经过时,能迅即掌握﹔一方面能开发议题(找到「拱桥」),独占议题,成为某个范畴独享者──若能臻于此境,就非同小可了。
好编辑永远在寻找可雄据书市的「主导逻辑」(Dominant Logic;借用密歇根大学普哈拉教授语)*注3,我们不可能漫无目标随意出书,总得找到「性相近」的领域经之营之,而隐藏于这些书背后的出版逻辑,才是决定成败的主因。
你有细心留意寻觅吗?

在这封信中,提到「编辑」一词时,多在陈述出版范畴内的作业,实际上尚可粗分「报纸副刊编辑」、「杂志编辑」。我因成长过程崎岖不平,经历较为复杂,常游走于三种身份之间,但也因此得到各种试炼机会。对我来说,我很清楚是以何种身分发声,但读信的人,却或需多一层思辨。好在所有原理的根源如同老子之「道」,万变不离其宗,均始于一。
未来,我会和盘托出我的思绪之源──说穿了一点也不稀奇,就一个字﹕
」。
我的信老写得太长,不合网络阅读习性,所以,该打住了。
祝福大家健康快乐!
浩正4,21'05
──────────────────────────────────
*注1:随着计算机教育普及,着、译文稿均以磁盘交件,「校对」这个行业渐渐融入编书工序环节之中。而「达人」一辞我极为喜爱,原辞可能出自《论语》或《庄子》,但在日本已经演化成特殊指涉的含义。我忘了摘自何处(《数位时代》?)的一段文字,言简意赅地点出此辞旨趣﹕「……在日文中,达人指的是精通学问的技艺之士;任何行业冠上『达人』,就代表该行业的顶尖高手。只是要成就达人的境界,长时间的坚持不懈,几乎是必经的修为。……在日本,达人已经是一种意境的象征,像富士通公司举辨的日本将棋比赛便叫『达人杯』,达人也是拥有超人、卓越的特殊艺能之人。达人精神更重要的是个人价值的重现……。」从西方观点看,颇近于深植其文化骨髓的「工匠精神」,这种尊重技艺的风气,才真正能做到职业无分贵贱的化境。新加坡建国之初,经济发展局(FDB)慧眼独具向德国取经,引进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大师(Meister)级工匠」培训制度,使学校和工厂密切结合并发展成亚洲高级技术人才培育中心,亦可视为「达人精神」的政策落实,新加坡之能有今天高度发展,他们可没浪费任何时间和机会。但,在追求专、精之余,切勿忘掉胡适的告诫:「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台湾最近一窝蜂吹起「达人热」,达人帽子满天飞舞,但愿别搞砸了它。
*注2:我有个亲戚参加了这次活动,成为其中400分之1。
*注3:将管理学大师普哈拉教授倡导的「主导逻辑」理论用在诠释出版领域(书系)经营上,非常有力。依普氏的看法,不是「产品」决定了成败,而是「产品背后的逻辑」。回头省思我策划的「实用历史丛书」之所以成功,普氏的理论提供了新的支持。用最简明的话来阐述:你为什么选择某类型的读物刻意经营,总得「给个说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8:12:59 | 只看该作者
【写给编辑人的信20】
一个难以忘怀的「出版达人」
●速写沈登恩
亲爱的朋友﹕
若有人问道﹕「七○年代,台湾最重要、最值得注意的出版社是那家?」我想,「远景」应当之无愧。而且,出版界再也不可能出现像远景经营者沈登恩这类人,有能力影响当时号称拥有百万报份销量的「中时」「联合」两大报副刊内容走向──因为他握有金庸武侠小说在台发表和出版的授权。
七○年代,金庸作品仍被视为禁书,除了小说租书店冒着被抓、被关的危险,私下偷偷排印流传的小本书外,一般书店内是看不到的。
沈登恩利用赴香港洽商之便,不知他以何种理由,说服金庸和他签下出版授权,这份授权足足让他放了三年,直到感觉台湾政治气氛起了微妙变化,逐渐倾向解冻,他立即运用两大报之间的竞争心态,抛出授权副刊连载金庸武侠小说之饵,诱使两报运用政治影响力,突破情治单位的阻挠,使金庸作品正式向台湾读者报到。
这就是沈登恩的本领,当时只二十五、六岁而已。
他可被赞颂的事迹颇多,我们今天之能拥有整片天空任意翱翔,是因为出版界有少数先驱冒着丧失自由的危险,勇敢的向威权及不合理的制度法规挑战,打开条条道路。沈登恩即是其中代表性人物,他在关键时刻拓展出版领域,刮起一阵狂飙,使「远景」成为真正、少数指标型出版社。
在那个年代,他被尊称为「出版界小巨人」。

回顾这段往事,兹在彰显这位渐渐被淡忘的「出版达人」,他的传奇不该这么快褪色。在严竣的年代,他不但冲破许多藩篱,也建立不少规范,留下的足迹中,有些仍清晰地烙印在台湾出版史上:
──从他出版黄春明的《锣》《莎扬娜拉.再见》开始,出版社终于认知本土作家的市场,充满前瞻性与不可忽视的发展潜力;
──他使书市32开本、彩色封面成为领导风尚的主流;
──他走在时代尖端,精准地掌握具爆炸性话题的书籍和有容乃大的包容性格,例如最早随夫婿「回归祖国」的陈若曦女士纪录文革血泪的《尹县长》、《未央歌》作者鹿桥新着《人子》、白先勇的《寂寞的十七岁》《孽子》、张爱玲前夫胡兰成的《山河岁月》……等,都脍炙人口,使「远景丛刊」声名大着;
──他不计盈亏,无条件支持两本大型文学杂志《台湾文艺》《小说新潮》;
──他很早即推出机关刊物《出版与读书》,这份以新书介绍、序跋、推荐文章、各种书讯广告和划拨预约等,以营销为主的DM,已初具数据库营销的概念;
──大胆刊登报纸整页广告,启发出版人无限想象空间和勇气,了解到出版也可以这样玩的﹔
──他「说大人则邈之」的个性,大大提升了出版人的社会地位。
──他创出很多出版史上的「第一次」。如国内第一次出版100鉅册「世界文学全集」、「诺贝尔文学奖全集」、「林语堂作品集」、「七等生作品集」、李敖作品、倪匡的科幻小说……等个人作品集,形成巨大影响力。
到了八○年代,「远景」往企业规模转型,采取急速扩张策略,而误判社经环境成熟度,导致财务调度吃紧,经营陷入疲态,有些谣言如影随形地紧跟着他。我那时正好应刘绍唐之邀主编《新书月刊》,便主动请求沈登恩做个专访,以不着痕迹的方式,澄清外界流言。这篇访问刊登在《新书月刊》(我用了化名),从访问中,深刻感受到那一代出版人的豪气,我们或可从他身上找到已失落的某些特质。
但命运弄人,虽经多年努力,仍难挽狂澜之来,逐渐减低他在出版界的影响力。
不认识他的年轻朋友,或许会问﹕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冒险家?革命家?颠覆者?开拓者?不屈服于命运的人?赌徒?顽童?市场创新者?大梦想家?……
谁有资格用几个字框限他的一生?
沈登恩于去年(2004)5月12日逝世,享年54。
我们从这篇古远的访问里,似乎仍不觉他已离去。尤其是当我们踏进书店,身处满坑满谷的书海,你会发现有许许多多当年远景版的书,只是换了出版社的名字,仍生气勃勃活着呢!
沈登恩对台湾出版界的贡献,还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在Google上有丰富的数据,请上网自行搜寻吧。
浩正4,28'05


筑梦成真/孙秀玲
沈登恩和他的「远景」(刊于《新书月刊》第2期,1983年11月出版)
【编按】:曾经有一阵子,「远景出版社」陷于一片谣言之中,一时颇令人担忧。但没隔多久,发行人沈登恩终于掸开四周尘雾,把问题一一解决,他一如往昔,踏着健爽的步子,投入工作,他变得更趋成熟,更无愧于被誉为出版界「小巨人」的封号。
他,沈登恩,人瘦瘦小小的,要是站在那儿没人介绍的话,一般人很难将他和「远景」联想在一起。一个高中毕业、没有任何资源的青年,竟在出版界闯出一大片天地,结合了海内外第一流作家与作品,以「中国的远景,世界的远景」自勉自许,──才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是怎样建立起「远景出版王国」的?
在这篇访问里,沈登恩坦率的剖析了自己。

.兴趣孕育了梦想
⊙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办出版社的?是不小心误入这个行业,还是一开始就有了长程的计划,为实现自已的梦想?

很惭愧,我不是你想象中那种思虑周密的人。梦,那个年轻人没有?我很实际,从不曾做超出能力之外的美丽梦想。刚开始,只是基于一份兴趣﹕我爱书,爱借书,爱买书,爱读书。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小书架的书,那是天天将少许午餐费一角一元节省下来,饿着肚子,储蓄起来买的。我对书有特别的情份,我真不敢想象,要是生活里没有了书,我沈登恩还剩下什么?
因为读了些书,所以也学着涂鸦,在当时嘉义地区的中学生之间,有了小小的文名。高二那年,由我负责主编《嘉义青年》,这是一份由救国团主辨的旬刊,十天出一期,每期四万份,它在年轻学子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我的主编身份使我得到与文坛连系的机会,进而认识了一些作家,我的编辑经验和淬炼文字的功力全是这段期间奠下基础的。
服完兵役,只身到台北「晨钟出版社」(由白先勇弟弟白先敬主持)工作了十个月。这十个月对我帮助很大,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自信﹕我有能力在出版界闯出一番事业。在晨钟主要工作是发行与经销,使我在编辑经验之外,又了解到营销的重要。
过去偷偷藏在心底的「梦的种子」,开始萌芽。1974年,在挚友邓维桢鼓励之下,加上王荣文,共同合资新台币四十五万元,三个人携手合作,「远景」就这样在出版界诞生了。
有人说,梦是希望的种子,说的很对。但,这个梦一定要建造在「兴趣」上面,少了兴趣支持的梦想,那就真是梦想了。有了兴趣,才有原动力,推动我们实践理想,甚至造就出本来连想都想不到的、世俗眼里的「成就」。

.「第六感」
⊙以四十五万元资本,不过十年,便建造起拥有六百多种书籍的「远景王国」,这项成就极为了得;大家都知道,你们第一批书甫一上市,即造成轰动,请问:你拟订的编辑方针有那些到了今天仍值得一谈的?为什么远景始终抓得住读者的心?

可分两方面说明。
首在形式上的改变。远景创业时,正值「文星丛刊」轻、薄型小丛书(变形的长32开,约10.4cm×18.6cm大小)独领风骚,主流市场都跟随这种版型走,无人敢撄其锋。我们认为这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反流行,反时髦,要创出自己的风格。人家已经成功的路,轮不到跟随者分享成果,拣拾余羹,不如不做。
所以,我们的丛书一面世就是32开本,在外型就给人一种很大气的新鲜感。
在今天看来,没什么了不起,市场上几乎全是32开本的天下,可是当时下这决心,那是需要勇气的。再者,远景的书,本本都是彩色封面,现在看来稀松平常,那时也挣扎许久才做的决定。市面上的书为考虑压低成本,顶多双套色,就不得了了,像远景孤注一掷式全彩封面的大手笔,立即引发市场骚动。
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容的突破。
我们决定译、着并重,走高水平的知识性路线,并刻意经营本土作家作品,择优出版。我们的出版政策完全正确:黄春明的小说集就在这原则下,争取到手,他为了《锣》,还特别亲绘封面,很有他小说的风味,非常精彩;译的部份,《开放的婚姻》一出版就供不应求,大获成功。到后来,为了抢下鹿桥的《人子》,在那保守、封闭的年代,不惜成本打越洋电话到美国,紧迫盯人,并在作者考虑要不要签约之际,托出国留学的朋友,亲携巨额美金即期支票到美国登门面交,──《人子》就如此这般成了远景畅销的长销书。我想,在当时充满活力的众多民营出版社中,很少有像我们这样大胆、有效率的。
我承认我们当时并不真有把握,将黄春明或鹿桥的书造成轰动,所凭借的只是一股气,或许是对理念的执着和一种直觉──很难用言语解释,勉强称为「第六感」吧。好像突如其来的灵感,告诉我这书值得放手一搏。我对自己说,当新的浪涛扑来时,我要坐在浪头上,不要被浪涛打翻。
事实证明我们成功了。特别在黄春明的小说被拍摄成电影的今天,使我觉得十年前的小风险太值得了。

.「此」或「彼」的抉择
⊙从你说这些话的口气,让人觉得你似乎有一种赌徒性格:一掷无悔。你能就这一点表示你的看法吗?

我不晓得,也许你说对了。
「赌徒性格」,确实有人这么形容过我。拿破仑说过一句很有启发性的话﹕「要是这场仗有四成把握,就可以打了。」可见天下没有十成把握才打的仗,那种仗,谁都能打。
出版的道理应该也相似吧。诚如《孙子兵法》说:「多算胜,少算不胜,况无算乎?」算,仍是要细细、步步计算。然而,影响因素太多,有些情势变化还真不像数学那样可以精算,也没有公式可以代入,一切要靠自已拿捏。像刚刚提到「不跟从流行、自创风格、新开本、新出版方向」等,多多少少仍掺杂了冒险成份,要是这就算赌徒性格,那就是吧。
直觉和正确的判断力,彼此相辅,帮助我们做出最佳选择。远景的成功,我不否认有幸运的成份,但也不全是。下决心的当儿,没有一点儿胆量的话,还真不容易呢!所谓「赌徒性格」,依我看不如改用「胆识」两字更为恰当。在「全有」或「全无」之间,常系于一念──当结果证明自己做对抉择时,那种快慰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
人的一生,不也是由无数的「决定」连贯起来的?我们总是徘徊在「此/彼」、「这样/那样」、「要/不要」……之间,这些试炼与考验,随时锻炼着我们的心志──人也好,事业也罢,不全是这回事?

.懂广告及连明天也一起经营的人
⊙你说得真好!但能不能透露一些经营诀窍给《新书月刊》的读者?

广告──,假使广告的运用也算是诀窍的话,我们曾充分运用过它(当然,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会有不同的需求)。我们比许多出版社更早刊登报纸广告,甚至到后来的全页彩色广告。
不可讳言的,书也是商品,它应该像其他商品一样遵循营销的律则,要让购买的人知道它是特别的、最好的、是别人没有的、是远景独家的。
请试着学习运用一切可资运用的媒体。
不要怕竞争,竞争对强者、对有自信的出版社是有益的。竞争本身也是一种另类的推销术,让读者在竞争者中有机会区别「好」和「不好」;被挑中的,即可由此打造百年基业,而商誉也一点一滴累积……。
做广告,千万不能漫无目标也没计划,至少要从「季」或「年度」做整体规划、并抓紧时机。
再者,应牢牢的「把握现在,掌握将来」。换句话说,一个经营体不仅为现在而活,更要为未来而活﹔既争一时,也争一世──在经营今天的同时,也经营明天。眼光一定要看得久远,看得辽阔。
例如,远景筹划出版的「诺贝尔文学奖全集」,我们已投资了六千万元新台币,制作的规模与态度的严谨,堪称中国出版史上的创举。以小小的民营出版社的实力而言,我们在自已肩上放了一副重担,虽然吃力,但并不后悔,因为我在为明天的远景奠基,我深信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分辨得出谁是真正耕耘者,我的信心建立在整个世代善良读者的心灵之上。
讲一句玩笑话:经营者的热情和狂妄,也许也是成功所需的条件吧。
.「勤」与「韧性」
⊙你是个很特别的人,请分析一下自己,让读者能够更贴近你的心灵。

人嘛,总有缺陷的,反过来说,也总存着若干优点,我无法让每个人都喜欢我。
我很平凡。我知道自己平凡,这「自知之明」算不算优点?要是这一点成立,就可延伸出另一项性格上的特色﹕勤奋。
我必须勤劳,因为勤能补拙。我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夜阑人静,一般人好梦正甜时,正是我埋首桌前,完成白天未竟工作之刻。我靠着比旁人更加努力的生活态度,维持「远景」的进步和冲刺力。
除了勤奋,我极有耐力。我出身农村,家境并不宽裕,先天加上后天,使我的耐力和韧性十分强。我能吃苦,也熬得住长时间的各种折磨,即使在挫折中,我相信要比一般人经得起煎熬。
「等待」是一种艺术,而「耐性」是我最好的老师。金庸的武侠小说,是我和金庸签约之后第三年才推出的。三年,是很长的时间,很少人肯「等」。
耐性,也训练我做资料搜整工作。
我每天要阅读二十几份报纸和杂志,并予剪贴、分类、归档、保存。这些事从不假手他人,必须自己动手才有正确的记忆。到过我办公室的朋友,都会看到墙上做满抽屉,我所心仪的作家都有专门档案收存资料,有些比作者本身搜集的更加完备,这些是远景能争取到一流作家和作品的重要因素,曾有朋友戏谑地说我是「抽屉王」。

.未来的远景
⊙请谈谈「远景」的未来。

我去过好几次日本,每次看到日本出版界蓬勃气象,心里又愧又疚。有一次,我干脆给自己两个选择﹕回台湾后,从此不谈出版,改做别的行业﹔一是好好奋发图强,以有限生命出版一些真正值得出的好书。
我很喜欢「岩波文库」,岩波不是日本最大的出版社,却是日本很有份量和影响力的重要出版社,我希望以「岩波」为学习和超越的对象。
等我年老,我要把「远景」交出。社会曾乳育她成长,当她茁壮成人,理应重返社会怀抱,成为每一个人的「远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08:13:33 | 只看该作者
【写给编辑人的信21
出版界需不需要一本读书杂志?
●《iREAD.读册1周报》发想

亲爱的朋友﹕
「出版界需不需要一本读书杂志?」
拿这个问题问人,不赞同的人一定少之又少,但若问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读书杂志?」出现的答案恐怕就仁智互见了。
19729月,在「洪建全文化教育基金会」负责人简静惠女士全力支持下,由隐地策划主编的《书评书目》顺利创刊,这本杂志对当年的文坛和出版界影响深远,可惜在长期亏损的压力之下,辛苦支撑了十年100期),于19819月黯然结束。
到了198310月,《传记文学》刘绍唐先生运用他在文化界的影响力,由他出面邀请二、三十家出版社,以广告刊登方式赞助《新书月刊》的诞生,两年以后19859月),第24期刋出<休刊启事>,步上停刊命运。
这两本杂志和我都有些许关连,尤其后者我身负编务之责,它的失败,我应负全责。
现在回看那段时光,我显得太天真了,除了满腔热情,自己并未准备好,若非师父(刘绍唐先生在文化界的雅号)个人的魅力形象,吸引数十家出版社,不问收益,慷慨捐输,《新书月刊》绝对熬不到两年之久。当时,我除了一头栽入编务,其他关于发行、广告、订户征求等等,均一窍不通,社内连我一共四人(副总经理、主编、编辑、会计),杂志一印出来,全体动员──装、贴、包、捆、寄,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才觉肩头一松,又急急忙忙筹集下期稿件去了。
《新书月刊》每期印量约7,000份,光是赠送赞助单位就去了约二千份,订户则在二千上下,零售则从未超过一千,虽然常在当时金石堂书店「杂志类排行榜」名列前茅,而且「新书发表会」等活动不断,但总销售量仍无法提高。
这样办杂志,不关门大吉才怪!

不论在大陆或台湾,爱书人对「读书类杂志」*注1一向情有独钟,总认为书市至少可以「养活一本」,可是证诸出版史,在自由竞争的商业市场上,能长命百岁当属异数,多半撑不了多久,又归趋平静。归根结柢,销售量低,广告又拉不到,这「无米之炊」能拖多久?
积累了一生成败经验,我终于深切体会办杂志的困难所在,有些先决条件,
必须先行解决,否则无异于「自杀」。
首先要考虑的是杂志的生命线﹕广告在哪里
没有足够、长期的广告客源,纵使有财团为后援,还是走不了远路。可是,假使销售量太低,建立不起该有的影响力,广告怎么肯来?(因此,在抉择办哪种类型杂志时,广告客源也是应纳入考虑。)
所以,杂志创刋时,「冲高销售量」变成首要达成的目标。这是一道瓶颈,惟有通过考验,才有往后不断发展、打造成「事业」的可能。
iREAD.读册1周报》即是我曾研拟的一个方案。事隔多年,旧案重提,不怕过时、简陋与不周延,只希望引出更多诸葛亮。

我曾于1993年二、三月间──刚从远流出版公司「总编辑」职位改聘为「出版总监」时,向社方提出「因应下阶段(杂高书低)竞争:筹办10本杂志方略设计」*注2方向性的建议,老板听取报告之后,同意从《读册》和《实用历史杂志》着手筹备,在这儿,我们只谈跟出版有关的《读册》。
我的想法非常简单,先从「一句问话」开始发想:
「一本每期销量达三万份以上的杂志,算不算是个通路?」
这句话的背后另含隐衷,因为那时候的出版社已经感受到在发行方面「受制于人」的困境,亟思开辟「新通路」,让出版形势的主导力量仍回到生产源头,而由出版者经营的读书杂志,只要冲出高销售量,配合好的营销案,很可能形成书店、DM邮购之外,与读者接触的新界面。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怎么做才能冲出销售量?
那时想到的对策,可浓缩成四个字﹕
──物超所值。
假使读者花了NT99(也许是49元、69元、88元……),而实际上得到价值300元~1,000元之间、内容也是读者乐于接受的「套装package杂志」,请问:我们成功的机会有没有?
这么一想,立即柳暗花明,我们迅速调整观点﹕将重点移到「通路──我们不仅办杂志,更要刻意打造一条可供出版界共享的通路。当然啰,这条通路必须奠基于为作者、出版者、读者三者服务的共构基础上。
所以,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争取出版社入盟。
我们组成工作小组,四处拜访,很快得到认同,凡接触过的出版社都欣然同意出资入股(分散远流独资的风险,也因业界的参与,扩大了影响力)
但没隔多久,我离开了这曾倾注全部心力的地方,这些想法搁置迄今,失去了实践机会。
到了今天2005年,主、客观内外环境有了极大的变化。
我必须诚实的说﹕感谢上帝,我们没在当年莽撞投入,因为,相应于1993年的情况,出版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出版社优先主导的机会不再存在,因为更适合的经营者出现了。

大环境中,第一个让人眼晴一花的变化是,便利商店的角色功能有了超出实体框架的延伸,而有趣的是,读书杂志的生命居然因此找到可以着床的地方(且容我慢慢道来)
因为,便利商店扩店速度惊人,以7-11而言,全省直营加加盟已接近4,000家规模,营运绩效处处傲人,其他如全家、莱尔富、OK等,也都急起直追,快速扩充门市。
便利商店除了贩卖陈列商品、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机能的服务,例如代收各种规费等等之外,它也利用全面展店、均衡布点所形成的通路优势,和不同行业合作──譬如,7-11和桦舍文化编印《7-Watch》,每期在店头售出十多万份,和城邦筹印《Hi!职棒迷》于试刊期间即交出三万多份销售量的亮丽成绩﹔最近,《ppaper》更是大放异彩,不但每期热销四、五万本,还引起社会注目,话题不断,这本小而素朴的杂志,将「设计」各种要素巧妙地注入大众生活之中。
我们从这些事例看到了什么?
一家家「什么都想卖」的店。
没错!近4,0007-11连锁店,织成一张细密的网,它等着大家挖掘更多的用途。
一个看不见、隐藏在运作系统内的功能,终年无声地运行不息──将「橱窗效应」发挥到极致。便利商店本是一个和客户面对面、快速完成交易的场所,如何在有限空间延伸出无限商机(例如「提货点」的功能),无疑是一大跃进,这几年「年菜」及「节庆特定商品」预约贩卖大获成功,足以证明。
《读册》即是想结合它延伸功能,复制一年一次节奏的定期营销企划,另拟一周一次快节奏方案,来创生新局。
概念的连接点即在「型录catalogue营销──最小空间、最大承载、定期运转,进而产生有效产值。

第二个重大变化是,网络书店崛起,且日趋成熟。
网络虚拟世界的诞生,终于开始影响旧有的一切,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出一套新的交易方式。
我们再也不敢低估虚拟的力量,它一天比一天强大,而且完全无法预测它的边际在哪里。面对这严酷现实,实体世界的生存之道只有一条﹕若不想被吞噬,就积极加入。或许,最佳抉择乃是「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我们能从读书杂志(实体)和网络书店(虚拟)之间,找到共生模式吗?

第三个致命的变化是,书越出越多了。
每个月超过三千册新书上市的出版生态,使书店和读者都陷入「书满为患」、难以应付的困局。「谁来帮助我们选出想要的书?」成为普遍的呼声,这时,一本读书杂志的出现,会不会是个恰当的时机,似乎可以认真考虑了。
不过,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应该要求未来的读书杂志有新的意义、性质和内容。她必须走出传统的价值取向,建立自己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譬如﹕它或可被允许不再以「评论的集合体」为矢的,即使因需要而刊出书评,也将只占很小部份*注3,它的任务非常单纯,只专注于一点﹕全方位报导新书出版消息──单单这件事,就够她忙翻天了
因为新书实在太多了,所以应该弃「月」就「周」(别忘了﹕一周至少有七百本新书问世),快速反应出版节奏,让读者知悉一周之内,有哪些不同范畴的「优良书籍」问世。
刊名初拟为iREAD.读册1周报》,副题是「知识产业情报速递」,以「每周新书」构成她的内容核心。

第四个变化,则纯是编辑因应外在环境改变的反求诸己﹕凡投身编辑工程者,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应将「盈利」视为首要目标,否则动辄停刊或休刊,老是「死道友,不死贫道」,天下哪有这种编辑?
一流的编辑应该是:内容固所欲也,广告亦所欲也,销售量更是吾所欲也。

亲爱的朋友,说到这里,得暂时打住了,聪明的你也许已经感觉到有个机会若隐若现(要注意啊!也可能是个陷阱!),那么,快快抓紧它,不妨就此记下自己的构想。
去年年底,我把以上「过时而又老掉牙的想法」整理成一份<说帖>(将在下封信内完整交代),不妨将你的构想与<说帖>相互对照发明,说不定因而找出真正可以执行的新方案。
摆在眼前,我们的功课是:
──怎么搞出一本每期销售10万册以上的《iREAD.读册1周报》?
──怎么运用这个通路,做到读者、作者、出版者、经销者全赢?
祝您健康快乐
浩正5,3005
──────────────────────────────────
*注1:请参阅林景渊<烟消云散又如何?──记书评杂志之消长>(见3,3101自由副刋)。
*注2:这是另外一个好话题了,以后再叙。
3书评部份,可用编辑企划技巧和「套装模式」加以补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7:19 , Processed in 0.09805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