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屋》杂志《书屋絮语》辑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7:28:49 | 只看该作者
正如生命需要温暖的阳光、甜蜜的雨露一样,一个积极、健康、开放的社会,也呼唤富有良知与正义的铁骨铮铮的思想者。因为几千年的文明史已证明:尽管人类憧憬美好的未来,并历经无数代人的浴血奋斗,希冀创造出一个幸福的乐园,但时至今日,人类在穷尽自己的智慧创造出高度发达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意想不到地制造出一幕幕啼笑皆非、苦不堪言的悲剧,使人类社会深陷于存在与毁灭的两难困境。
    人类有时是愚妄的。浩瀚苍穹,万千世界,对于造物主以它的神奇演绎出的无穷的奥秘而言,人类目前掌握的科学大锁所打开的知识宝库,只是冰山一角。西谚曰:人只要一动脑,上帝就会发笑。而人类却常固执地认为,只要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勤奋,就能人定胜天,成为万 物的主宰者,并以堂吉诃德式的执拗付诸与自然的疯狂对抗与搏斗中……
        我们需要肩扛理性大旗的思想者。
    人类有时是残忍的。与人一样,作为万千物种的其他生命体,属于大地的宠儿,本应同等享有一样的尊严和权利,然而,自人猿揖别、人聚集成集体组织的巨大力量之后,人类就高傲地 沾沾自喜,目空一切,辩称自己为万物之灵,五行之秀,凌驾万物之上。为了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贪天的欲望,实现自己所谓种种快乐幸福的美丽谎言,不顾曾与自己和睦相处、朝夕相伴的大自然中的朋友撕心裂肺的惨叫和绝望无奈的泪流,人类那双曾不知犯下多少罪孽的毛茸茸的大手,毫无顾忌地飞舞起寒光四射的屠刀,血红圆睁的双眼充盈的是掏空魂灵的一丝丝的冰冷和麻木……
        我们需要抱持悲悯情怀的思想者。
    人类有时是卑劣的。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沉醉于科技带来的舒适之时,无节制地掠夺和获取,使得工具性的利润和资本演变成人生的目的,日常生活逐渐剥落掉滋养生命的原始的情味和丰富的意义之后,人与人之间就抽象成欺诈、蒙骗、恐吓、暴打、抢劫、杀戮、侵略、威胁、偷盗等的代名词。这些只有人类的想象力才创造出的“奇迹”如今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在这日益功利化、世俗化、平面化的社会里,究竟有多少同胞在文明的铁蹄下恐惧、惊慌、呻吟和挣扎无法统计,但人类惟有的可怕的恶却是昭然若揭的。
    我们需要禀有道德操守的思想者。
    人类有时……
    思想者,善意地揭开文明这块温情脉脉的遮羞布掩盖下的人类的丑陋,让昏然自大、懵懂无知者警觉自省,或许,人类的前程更完美。
    我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7:29:18 | 只看该作者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被许多国人奉为行事的准则。于是,一人遭难、众人围观的悲剧便不断地上演。鲁迅曾说,他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灵 魂。鲁迅的深刻我无法企及,我只想到,莫非这些看客是要借他人的苦难来冲淡自己生命中的惨淡之感?如果是这样,那不是事与愿违么,因为看客既多,就难免导致人人自危,说不定哪天自己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极端的冷漠和自私构成了巨大的心灵灾难,同时也凸现出人道主义的稀缺和可贵。人道主义究为何物?就常识论之,人道主义无非是尊重人的生命和价值。在日常生活中,它体现为人与人之间质朴而温厚的情感,以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人道主义行为并不需要冒生命之危险,有时甚至是举手之劳。
    卢梭的《忏悔录》说了这样一件事:当他流浪到瑞士洛桑时,身上已没有一个铜板。他冒失地走进一家旅店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后,他和店主算了算帐,共 计应付七个 布兹(当时的瑞士货币)。卢梭想把短外衣押给店主,但那个好心人拒绝了,并说:“感谢天主,我从来没有扒过人家的衣服,也不肯为七个布兹破例,你还是留着你的外衣吧,等有了钱时再来还帐。”卢梭接着写道:“他的善心感动了我,但是,当时的感动实际上还不够,也远不如我以后回想起这事的时候感动得深。”他不仅在事后不久就托一位可靠的人还了帐,而且十五年之后路过洛桑时,还想去拜访这位店主,以求让他知道他当年的善行并没有被忘掉。
    我当然不是卢梭,但我看了这个故事却感同身受。
    记得一首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歌词确实是好,但艰难的是将它化为每个人的心灵自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7:29:43 | 只看该作者
   “思想上的努力,正如可以长出大树的种子一般,在眼睛里是看不见的。但,人类社会生活的明显的变正发生于其中。”俄罗斯文化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如是说。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法兰西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如是说。
    每日,当东方的云霞捧出朝阳温暖的笑脸时,农民踩响的是田野的小径,工人敲碎的是钢坯的色彩,教师手中旋舞的仍然是那磨旧的鞭影……生活的日子,似乎如墙上嘀嗒的时钟,经年不累地简单重复着永远不变的规则:单调而乏味。
    其实,每天的太阳都是崭新的,每天的生活都是可爱的。用沉静的心细细体味日复一日貌似 一样的经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用明亮的眼晴认真观察变幻万千的景象,哪怕是纹动的云丝;用灵敏的耳朵竭力倾听捕捉晶莹剔透的天籁之符,哪怕是大自然轻微的声息。这时,激动颤栗的生命或许会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不是吗?
    在疲惫后的洗浴中, 阿基米德悠然地沉浸在偌大的澡盆里,潋滟的水波荡漾起他联翩的思绪,使他猛然真切地感觉到水的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之间的奇妙联系,于是,阿基米德原理宣告诞生。
    浓阴蔽日的树下,习习秋风送来的凉爽频频吹拂在牛顿的脸上。忽然,一颗硕大鲜红的苹果悄然坠落,溅起的一刹那声响催开了牛顿惺松的睡眼,使他顿时明确了引力的存在,于是,牛顿定律铺奠了近代力学的基石。
    ……
        也许,相对于阿基米德、牛顿这些善于从生活中提炼智慧的巨人而言,淹没于茫茫人海中的无数芸芸众生,他们思想的浪花却掀不起惊天动地的狂澜,偶然跳跃的水珠,忽又消融于滔滔的大海。然而,可就是在这平常人生细碎的日子里,举手投足间,那一笑一颦之刻不经意碰出的忽隐忽显的生命的灵动,却是我们生活擦亮的最美丽的思想火花啊!有时因它,荒凉干燥的沙漠流淌着一泓清泉;有时因它,陡峭险峻的山崖,劈开出一条大道;有时因它,凛 冽寒冻的大地,抹上了绿得流汁的春意。
    让生活多一份思想吧,爱情为之甜蜜,家庭为之温馨,工作为之惬意,望不见头的日子好长又好短,好短又好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7:30:10 | 只看该作者
  个体是“小我”,民族、人类则是“大我”。小我寂寞时会怀念养育自己的家乡,而大我犯愁时也不禁要回望来时的道路。这回望,属于放大的乡愁,剪不断,理还乱。     香港凤凰卫视曾推出一套专题节目,名为“寻找远去的家园”,听上去就有些沧桑的意味。摄制组不辞千辛万苦,将我中华大地上遗存的城寨村落、古风民俗寻访殆遍,并将其中的故 事慢说细数。此番捡拾,把一出现代中国人的“还乡记”演绎得深情宛转,可谓缠绵而宽柔,痛楚而凄美。
    我也有一段好古慕远的情愫,观看这套节目,更是低徊不忍释怀。单说湖南的凤凰古城,那沱江的清流以及两岸错落的吊脚楼,那盘郁的古街老巷所包容的静穆和温情,便让人心驰神往。沈从文先生当年作别家园,想必有着揪心的眷念。拜故土之赐,这位“乡土文学之父”终生不脱浑朴和天趣。最后魂归故里,枕江而眠,更显其赤子之心。他杰出 的作品《边城》,已成为我们的精神在返乡途中不可缺少的路标。
    现代性的列车碾碎了多少田园牧歌式的美景,自然山水遭到重创,古典的衣冠文物也散落成文明的碎片。当现代人尽情享受电脑、电视、汽车、飞机等工具所提供的便利,并沉醉于城市森林中的豪游宴乐之时,身体和灵魂也不时觉得厌倦、困顿和虚脱。想到离生活的古老根基越来越远,“回家”的念头也愈发强烈难捺。于是,江边渔火、野渡横舟、孤村老树、雪夜鸡鸣,还有天生丽质的村姑、满脸风霜的农夫……举凡一切与自然纯朴的生活相关的事物 ,便会在现代人的梦境中反复地闪现。
    为了延续历史的记忆,为了满足倾诉和休憩的愿望,人类需要保存一些古风和古意。然而,现代性的列车已无法调头,虽然载满了乡愁,但依然滚滚前行,这是人类的宿命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7:30:3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当咀嚼巴尔扎克这句名言时,记忆的快门爆响的是历史深处思想者高大的背影。
    阿基米德宣称:给我一根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
    ……
    是啊,文明史上,在波诡云谲、起伏跌宕的沧海桑田中,哪一惊心动魂的场面,哪一灿烂百世的剪影,哪一响彻云霄的细节……无不是带着灼热与火焰思想的碰撞、融汇、涌流、喧嚣 、奔腾,使其定格为永恒的一瞬。
    思想是青春,能燃烧生命的激情。
    思想是向往,能澎湃生命的力量。
    思想是信仰,能澡雪生命的情怀。
    这么说,或许有人会惊惑于思想的奥秘和魅力。难道不是吗?只要你慢慢回首人类从远古踏来的一行行歪歪斜斜沉重的足迹,只要你稍稍一瞥自己走过的一串串蜿蜓曲折的漫漫旅程,又何尝不深深感喟思想的博大和强劲呢?是苦难酿造的思想,人类才逐渐摆脱愚昧和黑暗,是艰辛分泌的思想,生命才逐渐拥抱幸福和美丽。
    月白风清的时刻, 辉煌的灯光映照着年青学者孜孜不倦的身影,手中翻卷着哗啦啦 的书声,轻击着午夜的寂静,而汹涌的心海未必不荡漾思想的涟漪?
    端坐于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的莘莘学子,沙沙的笔尖追寻着讲台上的精彩描述,在默默的注视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而勃跳的心胸未必不回响思想的潮音?
    ……
   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在甘甜春雨的滋润下,在潮湿春风的抚摸下,这些日夜拔节的鲜活的思想会划破流云,刺穿阴霾,茁壮成枝繁叶茂、巍然挺拔的参天大树,昂首于电闪雷鸣之下,立定在苍天大地之间。
    思者无畏,行者无疆。让行动插上思想的翅膀吧!风靡世界的《果壳中的宇宙》何止是阐释和描绘浩瀚寰宇的深邃与玄妙,其实,它是一位长期瘫卧病榻的著名科学家霍金先生,忍受残损身躯的折磨和困扰,驰骋思想的跑马场。
    无情的时光早已将逝去的日子化为年复一年的一岁一枯荣,但无法风化先哲们仍萦绕耳畔的箴言:我思故我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7:31:01 | 只看该作者
    春秋有代序,往来成古今。转眼间,《书屋》迎来了她创刊以来的第八个年头。回首往事,不免有一言难尽之慨。其中万万,可待追忆。在此,编辑部的全体同仁谨向关心书屋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
    在当下的世界,各种前现代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因素纷然杂陈,构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奇观。面对诸多知识、思想与学术的汇流,《书屋》并不是笼统地“兼收并蓄”,而是在 追求新知的同时更注重守持,坚持弘扬理性和良知。历史证明,文化心理上的浮躁不安往往会带来消极的后果,如果过分地弃旧图新,人类便会陷入自我剥夺的误区。所以,即使是很久以前的思想,只要它们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性的实际,我们觉得仍有传承的必要。对于时下学界热衷的后现代主义,《书屋》杂志只是偶有涉及,即便如此,也是因为有关 的作者确有个人的研究心得,而不是生吞活剥地贩卖一些概念和术语。
    大凡读书人都有一种共同的 感觉,即如果一份杂志的内容严重脱离现实生活,以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那就既无 法产 生阅读的快感和兴味,更不能激发讨论的冲动和热情。自创刊以来,《书屋》一直强调文章的内容要尽可能贴近现实生活,同时在表达形式上提倡朴实亲切的随笔体,追求三两好友围 炉夜谈的风致。尽管我们做得还 不尽如人意,但这个思路大体是不错的。多年下来,《书屋》讨论了广泛的文化和社会问题,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变革时代知识界开拓前行的足迹。
    作为编辑,不断地推出新人新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保持《书屋》魅力的重要条件。当然,我们在结识新朋友的同时也不会忘记老朋友。老友新朋竞展才华,方有长江后浪 推前浪的喜人气象。
    以上这些话,愿与大家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7:31:27 | 只看该作者

    当国王把闪亮的勋章赐给战功显赫的将军时,当观众把热烈的掌声送给筋疲力尽的运动员时,当歌迷把美丽的花朵献给千娇百媚的歌星时……你可曾否注意到:在这由无数尊崇、艳羡、膜拜、渴望、追捧的目光聚焦而成的疯狂、晕眩和躁动的背后,远远的,一张沉静的脸庞上扑闪着一双冷峻的大眼:他或许洞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忍,殷红的翎子浸透了冤魂的鲜血;或许明了悠扬美妙的曲调中的颤音,甜腻香软的音符已重重抹上了纸醉金迷的锈色;或许清楚脆弱生命博彩的悲哀,刹那的痛快淋漓换来的可能是永生的悔恨……然而,就是这些不盲从流俗、不苟合世事的智慧的大脑——善于捡拾思想宝贝的人,却在历史潮汐涌动的沙滩上,留下的是带着沉重镣铐踽踽而行的深深足迹:
    中世纪的欧洲铁幕沉沉,死寂的大地上,却始终听不见反抗挣扎的呐喊,宗教如寒光凛凛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每一位自由者的头颅。一切对神圣教条的怀疑非议都是对神灵的亵渎,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例如,布鲁诺彻底否定了地心说,却被愤怒的教会钉在熊熊燃烧的火刑柱上。
    大约在中世纪早期的另一东方古国——中国,天下多故,旋踵得咎,噤若寒蝉,名士少有全者。例如,嵇康却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抨击时政,率性而为,大胆揭穿礼教的虚伪和罪恶,终使临刑时悲怆的《广陵散》成为千年不散的绝唱。
    ……
    只要我们轻轻弹开发黄的史页,发涩的眼睛里会闪过一长串熟悉的名字:李贽、徐渭、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些铺奠着人类进步阶梯的名字跟不幸的命运连在一起,跟人生的苦难连在一起。
    在理性的大旗高高飘扬,政治文明已成为时代共识的二十一世纪,遥望未来,值得庆幸的是,先行者悲惨的足音渐渐远去,他们的厄运也不会重现。然而,或许思想者执拗的天性天然地与孤独相伴,常常,他们在寂寞的深处,悄然把脉着社会的律动。
    思想者是一只飞翔的大鹰,既仰望蓝天,又俯瞰大地,寂寞是他的名字,孤独是他的身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7:41:03 | 只看该作者
   不少政府官员爱把自己比作人民的“公仆”。在媒体上,我们也常见到类似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人们的观点却不尽一致。
    政府官员如同教师、律师等一样,都不过是一种社会角色。家长们把小孩委托给学校的老师 培养,但老师并不是家长的仆人;当事人将诉讼委托给律师,也不能说律师就是当事人的仆人。说得更具体些,如果我把一件事委托给朋友去办,而我声称这位朋友是我的“私仆”, 那不是甚为不妥吗?人民或者说纳税人与政府官员显然也是一种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有何理由硬要将这种关系比作主仆关系呢?“主”与“仆”意味着人格上的不平等,因此,政府官员用不着将自我裁抑到“公仆”的地位。
    说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较之人们的经验事实,也有较大出入。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 ,我们假定好的或比较好的官员占七成或更高一点,不怎么样或很不怎么样的官员略占三成 ,但由于时下官员的基数甚大,那么这三成也着实了得。层出不穷的腐败案件告诉我们,不少官员非但不是什么人民的“公仆”,而恰恰是以人民的“主人”自居。那种万事有人求的巅峰体验,早就使他们忘乎所以了。你从成克杰、胡长清等人身上,能看到一丝一毫“公仆 ”的影子吗?当然,这些人也擅长伪装,成克杰不是说过,一想到广西有那么多人尚未脱贫 ,他连睡觉都不安吗?所以,“公仆”一词,事发之前,易致伪善;事发之后,则只有讽刺意义。
    在人们的印象中,凡与“仆”字沾边的人总是很忙的,“公仆”就更是如此。可是,官员们忙来忙去,是否都应该呢?其实未必。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官员更加要有一点“无 为而治”的气象。所谓“无为而治”,决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无所事事,其实质是要求保持 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促进社会的自我调节和创新能力。对于份内之事,比如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共服务等,政府官员自然要办好,除此之外则最好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管制。鉴于时下某些部门和官员没事找事,随意出台各种稀奇 古怪的规章制度的行为,有经济学家指出要像戒毒一样戒掉不必要的政府管制。从此意义上说,“公仆”们也不妨清闲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7:41:30 | 只看该作者
  当站立在高原之巅,极目远望,莽莽苍苍的大山连绵起伏,峰峦叠嶂,似脱缰的野马奔突腾跃,飞驰而来,你禁不住浮想联翩:若干万年前,一次又一次地壳剧烈的沉降、撕裂、碰撞和轰响,炽热喷涌的熔岩裹挟着熊熊的火焰四处蔓延,水草丰茂的一马平川渐渐地跃动起锯齿般跌宕的脊线,波光粼粼的宁静的湖水不见了,那蹀躞在绿草如茵之中的悠闲的精灵消逝了,代之是巍峨的群峰刺破蓝天的沉默无语。
    当伫立在沙海边缘,望不尽头的一堆堆沙丘平铺成无边无际的海洋,在呼啸的白雪中旋转着,跳跃着,咆哮着,扑面而来,势不可当,你禁不住感慨万千:往昔,或许这儿月白风清,桃红柳绿,而今虬曲死寂的老树在沙石的鞭打中瑟瑟发抖,光秃秃的枯枝上似乎只残留着丝丝无可奈何的春梦;深深掩埋在沙丘中破损风化的断墙斜壁,冰冷尘封的砖块已无法寻觅曾经辉煌热闹的身影;悠扬的驼铃远去了,清澈的泉眼里已淌不出一滴甘甜。
    ……
    当这一切的一切涌塞一起的时刻,哽咽的心头不免发出这样的浩叹:日月永恒,岁月如何;生命苦短,人生如歌。
    孔子说得好:“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白说得好:“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赫拉克利特说得好:“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些先哲的睿智之语启迪我们:生命的端点就是终点,生命的终点也即端点,偶然的诞生意味着必然的死亡,因为,无情的岁月会把秀丽丰满的少女雕塑成丑陋削瘦的老妇,会把英俊潇洒的少男雕刻成佝偻矮小的衰翁。
    ……
    生命真的会如此绝望悲观吗?
    然而事实是,在人生的旅程中,脆弱的生命往往于巨变中呈现出另一种显赫和鲜亮啊!正如,在广阔的视野里,高原,壮丽成大地妙不尽言的雄伟和深沉;沙海,浑远成大地无穷无尽的神秘和深邃。
    面对思想者们被岁月压弯的身躯,蓦然瞥见其头顶上耷拉的稀疏白发,我常常陷入许久的沉思之中:当惊喜于他们呕心沥血的文字中思想的灼灼光彩时,人们应该感动那张张纵横的沟壑爬满岁月风霜的微笑的古铜色脸庞,尽管其嘴角的翕动有时是沉重苦涩的,但,却是生命坐拥智慧的大境界了:
    沧——桑——之——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7:42:01 | 只看该作者
    伊拉克战争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基本结束了,美英联军控制了伊拉克全境。被诸多媒体渲染多时的巴格达城市巷战顿成泡影,徒令许多想看一场血腥搏杀的人失望。
    这场战争以如此快的速度走向终结,一方面是因为美英联军占有绝对的军事优势,另一方面也植根于伊拉克国内的政治问题。在电视上,一个伊拉克人宣称:“伊拉克就是萨达姆,萨达姆就是伊拉克。”这句话在逻辑上是否成立且不去说它,但它只代表一部分伊拉克人的心 声则是无疑的。萨达姆政权的反对派可不这样认为,他们想说的是:“伊拉克不是萨达姆, 萨达姆也不是伊拉克。”伊拉克进行的是一场反入侵的战争,而萨达姆政权居然需要以悬赏 的方式鼓励公民攻击敌军,这一事实本身就耐人寻味。
    巴格达哪里像第二个斯大林格勒,它几乎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中国的一位军事专家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好把巴格达的不设防归结为伊拉克人的懒惰。此论甚奇,其实不值一驳。毛泽东曾经说过:打仗没有什么了不起,简单地说就是两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重要的是政治,不懂政治的人就不会打仗。把毛泽东的这段话套用一下,似乎可以这样说:做军事评论员没有什么了不起,简单地说就是两句话,谈得清就谈,谈不清就撤。重要的是政治,不懂政治的人就做不好军事评论员。
    战争一结束,伊拉克重建问题成为焦点。大多数国家期望联合国从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个心愿固然不错,但条件是美国、英国必须合作。它们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拿下了伊拉克,要指望它们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与联合国很好地合作,其难度是可以想见的。美国、英国会试图按照它们的国家利益和价值标准重塑一 个伊拉克,并改变整个中东的政治地图。其军队也很可能会长期在那里驻扎。在美国、 英国看来,萨达姆政权既专制又邪恶,所以必欲推翻之而后快。它们不惜以血与火的方式,也就是用不民主的方式向伊拉克输出“民主”。但这一意识形态的考虑显然又是服务于美、 英的国家利益的。
    萨达姆政权不在了,但伊拉克这个国家依然存在。一些人认为,“战后”的伊拉克会成为 美、英在中东的一块“民主”试验田,但耕耘这块试验田,只怕不会怎么得心应手。伊拉克 人将不断地向它们发问:你们究竟什么时候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9 00:23 , Processed in 0.2755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