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锐教育公益论坛《师慧园》=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研修学苑=专题辑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6:22:58 | 只看该作者
加拿大教师联合会举办第八届媒介素养教育周


来源:《中国教育报》   
  据国际教育组织网站近日报道,国际教育组织的联盟会员——加拿大教师联合会(CTF)于11月4日至8日举办了第八届全国媒介素养教育周。
  今年媒介素养教育周关注的焦点是营销与消费,官方主题是“什么是营销:帮助孩子理解营销信息”,目标在于促进加拿大社区、学校和家庭三者对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鼓励教育者和父母去教授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营销知识。在本届媒介素养教育周中,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包括人体影像、网络营销、食品广告、烟酒营销等。
加拿大教师联合会主席戴安娜说:“作为教师,我们亲眼见证了广告是如何影响孩子认知自己与周围世界;作为一个国家的教师组织,我们相信帮助孩子正确认知媒体广告,将有助于孩子做出明智的决定。”国际教育组织秘书长费雷德·莱欧文说:“帮助孩子辨别出他们是否被营销,如何看待营销信息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这有利于帮助孩子成为见多识广的活跃公民。”(时晨晨 编译)
  (《中国教育报》2013年11月19日第2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6:24:31 | 只看该作者
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
郑素侠
【内容摘要】 了解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现状,培养他们运用大众传媒为个人生活服务的能力,并引导他们理性、批判地接受和处理媒介信息,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是帮助他们获得社会认同、尽快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从媒介使用、媒介认知、媒介评价、媒介参与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农民工群体不容乐观的媒介素养现状,并提出了提升农民工媒介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媒介素养;媒介使用;媒介认知;媒介评价;媒介参与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服务的能力。作为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的内涵应该包括媒介使用、媒介认知、媒介评价、媒介参与四个维度。如果说媒介使用基本意味着单向、被动的信息接收过程,媒介认知反映出使用者对媒介性质与功能的大致了解,媒介评价则显示出使用者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积极主动的处理与加工(如赞同、质疑或批判),媒介参与则更进一步:不仅接收、处理信息,而且主动参与信息的生产。可以说,媒介素养的四个维度构成了受众主动性递增的链条。诚如霍布斯所言,媒介素养就是从基本的能够使用媒介到思考分析、再到利用媒介参与创造的过程。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了解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现状,培养他们运用大众传媒为个人生活服务的能力,并引导他们理性、批判地接受和处理媒介信息,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是帮助他们获得社会认同、尽快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为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现状,研究者于201014日—124日利用农民工返乡的时机,在郑州火车站、二马路汽车站、二马路劳务市场、郑州长途客运公司等农民工聚集较多的场所,进行了一次中型规模的问卷调查。考虑到农民工的教育程度不高,调查时采用了代填问卷的方式,即由调查员向农民工逐个讲解问卷中的题目,农民工做出选择后由调查员代为填写。调查历时20天,发放问卷1016份,回收问卷998份,其中有效问卷974份,回收率为98%,有效回收率为96%。所有数据数据输入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下面的分析,主要是基于本次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对于问卷调查所反映出来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者又通过深度访谈来获知更进一步的理解与阐释。
一、变量测量
媒介使用:考虑到手机作为“第五媒介”在农民工进行人际传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对农民工的媒介使用状况进行考察时,将手机作为媒介的一种加以考量。本文侧重考察农民工对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这五类媒体的使用时间长短、使用频次,以他们的媒介类别偏好和媒介内容偏好。
媒介认知:本文用“媒介认知”来考察农民工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性质与功能的大致理解,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农民工对媒介功能的理解;(2)农民工对当今传媒自身存在问题的看法。
在考察农民工对媒介功能的理解时,本文将媒介功能划分为5类:(1)信息传递功能;(2)舆论监督功能;(3)宣传教育功能;(4)广告功能;(5)娱乐功能。
媒介评价:“媒介评价”包含两个指向,一个指向是要求农民工对媒介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这一问题进行评价,即媒介的可信度评价;另一个指向用以考察农民工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积极、主动的解读、处理与加工(特别是对新闻报道提出质疑或批判),即对媒介报道内容的评价。对媒介报道内容的评价,采用了由4个题项构成的量表:阅读新闻时,你常常……
(1)对新闻报道提出疑问;
(2)有时拒绝接受新闻报道里的某些观点;
(3)有时会通过其他途径来核实某个报道;
(4)喜欢在读新闻时寻找“弦外之音”。
媒介参与:比“媒介评价”更进一步,“媒介参与”用以考察农民工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主动介入媒介信息的生产。然而,诸多研究表明,在我国,即便是在教育程度较高的公众中,真正有媒介参与行为的公众比例并不高。一项有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表明,媒介参与行为总体活跃的大学生群体中,仅有14.5%打过热线电话,12.1%点过歌,10.2%投过稿。周葆华等在佛山市的调查也发现,仅有一成多的佛山市民在接受采访、投稿、向媒介提出批评建议等方面有过实际的参与行为。由此我们推测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参与行为并不活跃。基于这样的考虑,本研究以社会心理学中对行为最有预测力的“行为意向”来替代,即以对“媒介参与意向”的测量来替代对“媒介参与”的测量。“媒介参与意向”使用了由以下4个题项构成的量表:
(1)在大街上看到交通事故会主动给媒体打电话;
(2)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我会向媒体投诉;
(3)我会积极参与感兴趣的报纸征文或电台讨论;
(4)发现身边非常看不惯的事情会向媒体反映。
以上问题使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测量,让受访者对相应的表述进行打分,由15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半同意半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
二、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
本次问卷调查共获得974个有效样本。974名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如下:男性占71.1%,女性占25.5%(另有3.4%的受访者未回答此问题);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为12岁,平均年龄为34.7岁;已婚者占68.4%,未婚者占30.4%(另有1.2%的受访者未回答此问题);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平均为8.7年;月平均工资为1479元;从事建筑装潢业者占比例最高,为35.7%。由此可见,农民工群体以已婚青壮年男性为主,初中文化程度者占多数,多靠出卖劳动力以赚取收入。受访者的各项人口统计学指标与国家统计局农村司于20103月份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较为一致。
(一)农民工的媒介使用
农民工群体接触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以及手机)的平均使用时间长短及使用频次如下表1所示。
表1  农民工的媒介使用时长及使用频次
媒介
每次使用时间(分钟)
每周使用频次
电视
57
5.5
广播
14
1.7
报纸
14
2.2
网络
39
2.4
手机
9.0
18.1
由表1可以看出,就使用频次而言,农民工接触频率最高的媒体是手机,其次是电视,接触频次最低的是广播。就每次使用时长来看,最长者为电视,其次是网络,手机的每次使用时长最短。这与这五类媒体的传播特性密切相关。
在考察农民工群体的媒介类别偏好时,让受访者选择平时接触(使用)最多的媒体类别(单选)。统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农民工的媒介类别偏好*
媒介
百分比
电视
38.9%
广播
4.7%
报纸
6.5%
网络
11.7%
手机
30.1%
*其余8.1%为不详。
由表2可以看出,五类媒体中,农民工最为偏爱电视(38.9%),其次是手机(30.1%),而对广播的兴趣最低(4.7%)。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何农民工的手机、电视使用频次较高,而广播的使用频次最低。
本研究通过询问农民工最关注媒体上哪方面的信息来考察他们的媒介内容偏好。使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测量的7个题项的得分统计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  农民工的媒介内容偏好
题项
均值
标准差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
3.6863
0.94291
与所从事行业有关的信息
3.6542
0.98421
国内外大事
3.2329
1.01113
体育新闻
2.7264
1.06226
娱乐新闻
2.9876
1.09972
各级政府的政策,与农民工有关的措施
3.7606
0.94391
家乡的消息和情况
4.0062
0.87549
从表3可以看出,农民工最为关注媒体上有关自己家乡消息和情况报道(4.0062),其次是政府有关农民工的政策和措施(3.7606)等这些与自身生活、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与消息,而对当前充斥媒体版面的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则不甚关注。具体而言,农民工对媒介内容的偏好次序为:
家乡的消息和情况>各级政府的政策,与农民工有关的措施>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与所从事行业有关的信息>国内外大事>娱乐新闻>体育新闻
(二)农民工的媒介认知
关于农民工的“媒介认知”,本研究侧重考察了农民工对媒介功能的认知和对媒介自身问题的认知。使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测量的结果分别如表4和表4所示。
表4  农民工对媒介功能的认知
媒介功能
均值
标准差
信息传递功能
3.8887
0.75337
舆论监督功能
3.8188
0.86886
宣传教育功能
3.7958
0.60937
广告功能
3.1458
1.04117
娱乐功能
3.7851
0.88379
从表4可以看出,在农民工看来,媒体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其次是舆论监督,再次是宣传教育、娱乐及广告功能。以上各题项得分的均值均超过3,由此可见农民工群体基本上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媒体的功能及作用。
表5  农民工对媒介问题的认知
题项
均值
标准差
虚假新闻太多
3.6093
0.98958
内容娱乐化、低俗化
3.4429
0.90451
政府会议新闻过多
3.3568
0.94020
重大新闻有所隐瞒
3.6350
0.98337
有偿新闻与广告太多
3.8482
0.98958
宣传意图过于明显
3.5701
0.88767
编辑记者不关注农民工生活
3.3013
1.00104
对农民工形象刻意歪曲丑化
3.1787
1.05490
价格太高,经济上无法承担
3.2516
1.04404
对使用者文化程度要求太高
3.1384
1.02676
由表5可以看出,问卷中所列的当今媒介所存在的10个问题得分均超过了3,表明农民工群体认为这些问题确实在媒体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在农民工看来,媒介自身存在最为严重的问题一是“有偿新闻与广告太多”,二是“重大新闻有所隐瞒”,三是“虚假新闻太多”,这与实际情形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农民工群体大体上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媒体中存在的问题。
(三)农民工的媒介评价
在“媒介素养”的构成维度中,媒介评价与媒介参与均为最为重要的构成维度,因为这两个维度反映了媒介使用者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媒介信息进行积极、主动的解读,并投入到媒介信息的加工与生产中。
媒介评价维度包含两个指向,一个是农民工对媒介可信度的评价,侧重考察在农民工眼里,媒体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是否值得他们信赖。另一个指向是农民工对媒介所传递信息的解读,即他们是否能够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质疑与批判。
农民工对五类媒体的可信度评价得分如表6所示。
表6  农民工对媒介可信度的评价
项目
均值
标准差
电视可信度
2.8500
0.86673
报纸可信度
2.9585
0.86203
广播可信度
2.8379
0.82816
网络可信度
2.5545
0.86673
手机可信度
2.4062
0.93084
由表6可见,农民工群体对五类媒体可信度评价得分并不高,均低于3,由此可以推知,在农民工看来,这五类媒体未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他们身边世界的本来面貌,他们对媒介是否值得信任持怀疑态度。具体而言,他们最不信任手机(上的信息)(2.4062),其次是网络(2.5545);比较起来,报纸更可信(2.9585),其次是电视(2.8500)和广播(2.8379)。
4个题项构成的媒介内容评价量表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695。统计表明,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内容评价得分为3.0717,略大于3,表明他们在加工与处理媒介信息方面有一定的主动性,即他们有时可能会对新闻报道提出疑问,或拒绝接受报道中的某些观点,或主动寻找其他途径来核实某个报道,但总的来说农民工对新闻报道提出质疑或批判的主动性并不高。
(四)农民工的媒介参与
如前所述,本研究用媒介参与意向替代媒介参与行为。媒介参与意向量表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792。统计表明,农民工群体的媒介参与意向得分为3.1787,略大于3,表明他们有一些参与媒介信息生产的意向,即在某些时候他们可能会主动给媒体记者提供新闻线索,或者权益受损时向记者寻求帮助等,但总的来说这种主动参与媒介信息生产的意向并不强烈。
三、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农民工群体的媒介素养概貌:
在媒介使用上,手机与电视是农民工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也是他们最为偏好的媒体。在接触媒介时,农民工最为关注与自身生活、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与消息,如媒体上有关自己家乡的消息和情况报道,政府有关农民工的政策和措施等,而对当前充斥媒体版面的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则不甚关注。
在接受课题组的访谈时,在上海某工地做建筑工的小詹(男,27岁,高中文化)这样说:我和工友租住的宿舍里有一台旧电视,是我们从旧货市场花180元买的。只要一下班,他们就挤在一起看,平时生活比较单调呗。我有时候也会从宿舍旁的电话亭里买报纸看,他们不看报纸。不管是看电视还是看报纸,一看到关于我们家乡那个地方的报道就非常感兴趣,家乡有什么事情了,无论好事坏事,几个老乡见面都会互相通知一下。还有,我们也比较关注政府一些政策的出台,比如有关农民工劳动保障方面的,子女入学方面的等等。电视上、报纸上的其他内容,感觉离自己生活很遥远,基本不关注,除非无聊时打发时间。
在媒介认知上,他们基本上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媒体的功能与作用,即媒体的首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其次是舆论监督,再次是宣传教育、娱乐及广告功能。另外,农民工并对媒体当前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即:“有偿新闻与广告太多”,“重大新闻有所隐瞒”,“虚假新闻太多”等。在访谈中,会电焊手艺的小王(男,37岁,初中文化)说:“打开电视,到处都是广告,热播的电视剧,插播的广告也很多。报纸上好些,但那些报道,不知道是不是拿了企业的好处费,像前段时间报纸上老报道郑州的房价在涨,说卖出了多少套,实际上哪有那么多买房的?说不准都是记者拿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好处费,给炒作出来的……隐瞒重大新闻的做法,现在好像行不通了,有了网络,捂不住!但是以前他们经常隐瞒,担心报道出来有负面影响,老百姓都不相信他们了。”
在媒介评价上,农民工对五类媒体的可信度评价不高,表明在他们看来,媒体并未能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不值得他们予以过高的信任。在对媒介内容进行评价时,调查表明他们具备一定的质疑与批判意识,但这种质疑与批判意识并不算强烈。在访谈中,刚从东莞返乡回家过春节的小赵(男,32岁,初中文化)是这样发表他对这个问题看法的:
“最不相信手机上的信息。现在手机上的骗人短信很多,有的是中奖信息,还有要聊天交友的……谁不想发财呀……干的活很累,无聊了想找女人聊天,可聊后发现话费被扣光了!我的工友们很多都被骗过。网上什么都有,骗子也很多。报纸嘛,都是由政府来办的,还有主编、领导来审核,应该做得比较好些。但我觉得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台,现在都有很多不真实的报道。可能是记者们为了抢时间,来不及核实,没办法才搞出这些不真实的报道的?唉,说不清,反正觉得不能轻信它们的报道。”
“有时也会对某个新闻产生疑问:事实就是这样的吗?是不是记者收人家钱了(笑)?偶尔也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核实那个新闻到底是不是真的。不过这些电视台呀报纸呀都是给有钱人看的,不是给我们看的,追根究底有什么用呢?地球还不是照样转。”
在媒介参与上,调查表明他们有一定的参与意向,但这种主动参与媒介信息生产的意向不是十分强烈。访谈中,在餐馆做服务员的小胡(女,21岁,初中文化)说:“我很爱看电视上比赛唱歌的节目,像星光大道、非常6+1,我都爱看。那些选手个个都很棒,人也长得漂亮……我想不想报名参加?嘿嘿,想过,但没行动过。一来觉得自己没人家优秀,你想呀,一个打工妹跟那些明星似的帅哥靓妹们站在一起,上去就被淘汰,多丢人。二来不知道怎么去报名。说不准耽误了上班,就被开除了。要是能专门办一场让我们这些打工妹参加的节目,老板准假,我会报名参加。
总之,由本次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结果来看,农民工的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1)媒介使用不均衡:对手机与电视过于依赖,而对报纸和网络接触较少;(2)对媒介的评价呈现矛盾心态:不愿轻易相信媒介,但又对媒介信息缺乏质疑与批判意识;(3)有一定的媒介参与意识,但苦于找不到途径。
四、提升农民工媒介素养的途径
对农民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社会,将是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项相当现实而迫切的任务。
在西方国家,由社会团体极力倡导并推动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形成规模,或被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并逐渐被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之内。如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参与推动传媒教育运动的社会团体包括教师组织、妇女团体、宗教团体、关注传媒的组织、家长组织、教育电视如安大略电视台及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等。鉴于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刚刚起步,尚未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之内,参考西方国家的做法,本文认为目前对公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依靠社会团体及高校。具体到对农民工群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尝试由政府和教育部划拨部分经费支持各高校大学生组成志愿者组织或社会实践团体,利用周末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时间开展探索性、实验性行动。具体实施思路有:
1)志愿者到社区组织募捐,发动居民将家中闲置不用(虽已过时但不影响使用)的媒介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电脑等捐献出来,由志愿者统一登记后发放给经济困难的农民工使用。
2)由教育部或相关政府部门牵头,组织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参与编写媒介素养教育普及读物,免费发放给农民工。
3)由专业教师对志愿者进行先期培训,然后志愿者利用周末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到农民工聚集的市区工地或工厂开展讲座,向农民工讲授媒介使用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如何理性地解读和利用媒介信息。
提升农民工的媒介素养,对农民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相当艰巨和长期的任务,非短期内可以达成,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推动。通过在农民工群体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期望达成如下目标:
1)提升农民工的媒介使用技能与对信息的解读能力,使其学会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工作服务,并通过现代媒介了解社会,融入城市。
2)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过程的统一,而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与保证。通过大众传媒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农民工作为公民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帮助农民工获得城市认同以及实现人的现代化。
3)根据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掌握了新技能及媒介使用经验的农民工将在新技术的扩散中担当“意见领袖”角色,并借助人际传播渠道将新技术传播给身边更多的人。通过这种发散式的影响与带动,可促进媒介技术在农民工群体中的覆盖与普及。
[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批准号:09CXW013)资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3#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6:25:25 | 只看该作者
媒介素养教育进入部分小学 助学生理性表达
来源: 羊城晚报
    关键字: 孩子,家长,素养,学生,小学,记者,信息
学生和家长商讨“上网协议书” 赫子仪摄
    羊城晚报讯记者赫子仪报道:《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法(草案)》近日接受人大审议,有家长向记者反映,对未成年网络安全问题解决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尤其是本月初,小童星林妙可在微博上受到公众言语伤害的事情出来后,更是把未成年人使用社交网络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记者日前了解到,在广州,“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已率先进入11个小学,已经有学校组织全部学生和家长签订上网协议,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从小学会辨别信息和理性表达。
    小学生开微博成时尚日前公布的《2012广州市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报告》上显示,在广州,有近三成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微博,超过一半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近七成的孩子接触过IPAD或者类似平板电脑设备。对于新媒介、社交网站,有些孩子比家长懂得更多。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小学生,发现在高年级的小学生中,QQ是必备,微博已经成为时尚。
    六年级的小成(化名)在一年前就开通了微博。他说,大部分是和同学之间“互粉”,还会关注下自己喜欢的明星、名人。放假的时候,会拿着父母的手机刷微博,还会将一些八卦、笑话、故事@给好友相互讨论、偶尔也对身边的事吐一下槽。
    是否用社交网站和陌生网友聊天?
    五年级的小文(化名)早在三年级时就有QQ,一般不会限制陌生人加自己,有过和陌生人聊天的经历,对待这类人的关注则持无所谓的态度,但不会私下见面。
    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孩子周末做完作业的情况下可以上网,我不太管他上的内容和时间,我就是担心对孩子的眼睛不好”、“小孩子聊QQ、微博应该没有太大关系吧”、“我几乎不让孩子上网,有严格的控制”,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家长要不就是让网络做“电子保姆”,直接把孩子丢给电脑,然后去做自己的事情;要不就视网络如洪水猛兽,完全堵住不让接触。
    明日之星艺术小学校长杜润群说,“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来说的确有潜在的危害,比如色情、暴力信息或虚假信息等,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非常薄弱;但它也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锻炼表达能力,关键是怎样运用它”。
    这学期,明日之星艺术小学趁着家长开放日的机会,引导家长正确地使用媒介,并督促全校1000多名学生与家长签订了“亲子协议书”———对孩子的上网时间和内容都有“约法三章”,实行有效引导,到目前为止,很多家长向学校反映此方法不错。
    “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一系列的做法,比如在5月初,我们将推行‘我与爸妈一起学媒介’这个课程,通过学习让家长起到表率作用”。
    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广东省社科院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课题组组长张海波告诉记者,媒介素养学习在国际上是大趋势,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把其作为必修课程引进课堂。
    “现在的00后,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土着’,每天都在跟庞杂的信息打交道,如果媒介素养较低,很容易成为受害者。媒介素养可以教会学生分辨信息,理性表达。”
    其实早在2008年,广州市少年宫就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就开始对媒介素养进行试验,这项课题的研究在中国已走在前列。张海波介绍,这学期开始,“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已进入广州11所小学,比如在白云区明日之星艺术小学开展学生与家长学校之间的媒介互动,而在员村小学,则用少先队分级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
    每个学校各有特色,最终形成课题成果,目的就是为了希望能够在全部小学大规模地推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6:26:32 | 只看该作者
当前传播科技日新月异,传统媒体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不管是身处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网站等的哪一个平台,都将面临全媒体传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全媒体综合运用了文、图、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地呈现和加工传播内容,并通过多渠道、多形态的传播手段来传播。全媒体与多媒体不是一回事情。全媒体“主要是依据传播途径和传播介质而言,是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户外视屏、电子纸移动报等多种媒体形态的复合。[1]”作为编辑,媒介产品制作的操刀者,必须使自己具备辨别、选择、加工、批判,并参与传播各种信息的能力,培育和提升媒介素养显得尤为迫切。相比国外,我们媒介素养教育已大大落后,因此媒介素养欠缺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一、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生态
在这个全媒体时代,媒介生态有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媒介形态的变化。过去编辑一般只需对付一种媒介形态。图书、报纸和期刊等纸质媒介,主要加工和处理的是图片和文字,而广播编辑则在听觉上下功夫,电视虽然视听结合,但并不复杂。而在这个全媒体时代,手机报、电子书、网络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介融合现象日趋突出,传统的边界被打破了。这意味着编辑面对的媒介形态是多样的,需要整合运用文字的、图片的、图像的、声音的、网络的等多种传播元素。各种媒介形态有其各自的特性,编辑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多了,也更加复杂了。2.媒介数量的变化。当今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大爆炸景象,各种媒介不断涌现出来,数量十分惊人。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大量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频道,而网络上则有成千上万的各种网页。媒介数量的急剧膨胀,要求编辑的信息处理能力必须相应地提升。3.媒介技术的变化。在全媒体环境下,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媒介融合技术等媒介技术的演变格外迅速,许多新的软件和硬件不断推出。作为编辑,原来的知识结构,如果不做及时的、全面的更新,就难以适应全媒体的复杂要求。编辑必须了解新媒体的知识和理论,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技巧。4.媒介环境的变化。在这个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过去信息传播渠道,渐渐被新的更加多元、更注重互动的新兴渠道所取代。特别是借助网络平台,公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表达权,成了重要的对话力量,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例如,微博的出现,为这个社会的传播生态增添了新的生物链。编辑通过微博可以搜集各种市场信息,策划选题,联系读者、作者或记者等群体,以及推荐和诱导受众关注和消费媒介产品。
由上可见,全媒体时代,媒介日趋融合,催生了许多新媒体,传播方式日益多元,传播对象日渐小众,信息流动越发复杂,整合一体化趋势明显。现代传媒生态的变化,使编辑工作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世界。编辑培育自身的媒介素养已刻不容缓。
二、培育编辑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所下的定义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辩的反映能力[2]。媒介素养是一种方法,一种技能,一种资质,一种能力,编辑作为媒介产品的分析者、组织整理者和生产者,培育媒介素养,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满足受众需求
在这个全媒体时代,受众越来越积极和主动,称其为受众,其实已不合时宜。他们在接触各种媒体信息的同时,也在创作各种媒介作品,他们集传播者和接受者于一身,集消费者和生产者于一身。并且,媒介消费者更加成熟了,对各种媒介产品的选择变得更加挑剔了。培育编辑的媒介素养,一是使其从只需要关注媒体机构内外的那些固定的作者,转向进一步关注那些数量庞大的、创造力惊人的草根作者,二是使其了解受众的媒介形态偏好和内容偏好,根据具体的阅读和欣赏兴趣,加以细分化,开发出更有针对性的媒介产品,从而不同的媒介产品,传播给不同的受众,实现个性化的营销,并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各种精品图书、精品栏目、精品报刊等。
(二)应对市场竞争
与过去相比,现在各种媒体都面临市场化的调整,需要及时地了解市场不断变化的特性,推出适合消费者心理的产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编辑的媒介素养高低,决定着市场的胜败。媒介消费者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乐意掏钱去购买,编辑的市场眼光需要去准确地捕捉。编辑需要接触大量的、各种媒体的信息,需要具备对各种信息的选择、理解、批判、辨别、鉴赏和评价等各种能力,不然难以制作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媒介产品。
(三)提升社会效益
媒体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又不能被市场所左右,而能坚持自己的标准,避免走向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这些都需要媒介素养在支持。大众传媒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思想舆论阵地,有着极大的舆论导向作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编辑作为重要的把关人,担负着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的重任,直接决定了哪些信息可以被传播,以怎样的方式传播,以及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力。编辑必须把社会效果和市场效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能顾此失彼,同时,坚守自己的道德伦理底线,坚持弘扬主流的价值观,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积极的贡献。因此,编辑媒介素养水平直接影响了一个媒体可以产生怎样的社会效益。
三、全媒体时代编辑媒介素养的内容
全媒体时代编辑的媒介素养是由整合的、系统的、有机的多项内容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各种媒介的特性
在这信息社会,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是编辑重要的信息渠道,需要积极地接触,了解其不同的特性,特别是具备在海量信息中检索、分析和整理自己所需的、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编辑接收到作品,不再那么单一,而是可能是纸质的,也可能是电子的,多媒体的。一部书稿,最终的成品不再是过去的纸质图书,而可以是磁带、光盘、网络书籍、手机书籍、影视作品或者其他数字形态产品。媒介产品的呈现形态的多元化,使单一媒体加工,转变成了多种媒体的整合出版和发行。为此,对数字媒体的认识和利用,显得尤其重要。编辑环节变得复杂了,编辑工作的时空被极大地拓展了,编辑角色也日益转变为能力要求更高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育互动传播的能力
互动和分享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各种新的销售渠道和沟通手段的出现,意味着发行和营销的手段有了新的转向,而网络化和数字化的背后,是互动、分享和参与等行为模式。编辑要在各种BBS、微博、新闻组、论坛、书评等平台上传播媒介产品的信息,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争取读者,拓展市场。在全媒体环境下,与读者的互动、与作者的互动、与其他编辑的互动,变得格外的频繁。在互动中,发现和挖掘独特的创意点子和各种新颖的选题;在互动中,交流和沟通彼此的看法,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在互动中,把握市场的动向和受众的心理,并宣传自己的产品,建立品牌形象。
(三)培育全球传播的能力
麦克卢汉笔下的“地球村”已越来越成为现实。在全球化趋势之下,传播突破了国界的局限,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将其文化渗透到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家。西方的几大通讯社,往往是其他国家新闻来源的重要渠道。中国媒体的全球传播是今后必须努力的方向,编辑需要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一方面应自觉扶持反映优秀民族文化的作品,另一方面要对西方优秀的经验加以借鉴和运用,并抵制文化殖民主义的渗透,从而不断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使中国成为一个信息富国、传播强国。
(四)培育全媒体制作能力
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编辑在选题、策划、调研、约稿、营销、发行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文字编辑、图片编辑、声音编辑、图像编辑或网页编辑,而是集合这些于一身的全媒体编辑。不同编辑之间原有的边界被彻底打破了,为了实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编辑需要运用全媒体技术来制作和发布。媒介内容也许是相同的,但媒介产品需要加以多次的、深度的、全媒体的开发。编辑需要制作文字的、图片的、网络的、广播的、电视的等多种形式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的媒体渠道和不同的受众需求。
四、培育编辑媒介素养的路径
在这个全媒体时代,编辑的媒介素养培育是职业素养建设的重要构成,任何一个优秀的编辑都必然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并不断学习和提升。那么,培育编辑媒介素养的路径有哪些?
首先,理念上需加以重视。作为媒体机构和编辑个人,都需要深刻认识到在这个全媒体时代,各种媒介技术、媒介形态、传播方式融合在了一起。培育和提升编辑的媒介素养,使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很好地履行新时期信息传播者的职责,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传播优秀中华文化。从学校教育角度,加强编辑专业的建设。长期以来,编辑专业偏重于狭隘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的学习,而没有把视野放在更加广阔的整个传媒领域,也忽视批判思维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此,在高校编辑专业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以及全媒体传播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并且,编辑专业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一本本书籍,而是能够在所有形态的媒介中寻找有用的知识和信息。跳出狭窄的专业框框,走向更加丰富的信息时空,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这些编辑专业学生毕业的时候,具备了较为充分的媒介素养的底蕴,能够更好地从事以后的编辑工作。从媒体机构的角度,积极提供培训机会,发展学习型组织。作为一个媒体组织,需要提升的是所有员工的媒介素养,而不是个别的编辑。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各种培育的条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对待。
从编辑个体的角度,必须多学习,多实践。一是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做一个编辑,没有广博的学识是做不好的。例如一个学术期刊的编辑,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底蕴,是一个该领域的专家。平时需要多看看书,多接触各种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逐步更新自己的知识架构,做一个全媒体的多面手。为了提高全球传播的能力,需要加强自身外语的水平,消除语言障碍。二是自觉学习各种媒介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自己全媒体的运用能力,对各种编辑软件,不畏惧,不漠视,能够及时跟进,迅速掌握。数字化、网络化的媒介技术是未来的方向,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形成集成式综合知识,才能拥有话语权。三是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人文精神。“经济利益不应该成为传媒的唯一目标,什么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即使没有明文规定,也要有一个起码的道德准则。[3]”因此,需要强化道德和法律意识,强调社会责任,避免走入娱乐化和功利化的误区。批判思维是媒介素养的基础,失去了批判性,就难以辨别真伪,无法坚持真理。编辑需要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善于质疑各种现象,独立分析,乐于思考,勤于反思,做一个头脑开放,实事求是的人。批判思维是可以经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而逐渐发展的。
总之,这是一个媒介化社会,媒体的影响力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可谓无处不见,无时不在。我们如同一条条生活在水中的鱼,已难以轻易离开媒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会失去方向。媒介素养是编辑终身学习的推动力。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才可以使传播活动做得更加出色,成为一个全媒体时代的优秀编辑。(作者简介:厉国刚,男,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媒介文化和新媒体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强.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探索之路[J].传媒,2008(10).
[2] 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 厉国刚.传媒炒作的伦理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6:27:56 | 只看该作者
教育部项目“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沙龙举行
日期:2014-04-22

2013年11月29日下午,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沙龙在计算机楼512室顺利举行。课题负责人李树培博士以及李锋博士、马云老师、陈天华老师等参与沙龙讨论。
李树培老师结合开题时各位专家的意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课题组近阶段的研究内容:第一,关于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问题,课题组认为不同媒介类型中存在着变与不变,即不同媒介形式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及其对人们的影响和要求不一样,但媒介素养的本质并不会随着媒介形式的更新换代而发生质的改变,最为关键的部分仍是人们对于媒介的批判性思考和自主参与能力。第二,关于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取向的问题,课题组认为应该保持保护主义与超越保护主义的平衡。第三,关于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主体的关系定位问题,一方面,在学科知识领域,教师闻道在先,而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教师的媒介素养未必一定优于儿童;另一方面,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儿童共同迎接与面对媒介世界。
参与沙龙的各位老师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如何做一些实证研究来验证所提出的观点;如何与现有的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目前中小学在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难为与能为等等,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最后,李树培老师总结了本次讨论的焦点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根据目前的课题研究成果制定了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6:28:41 | 只看该作者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摘  要:20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而为人们所关注,90年代,这一概念开始引入我国。尽管这期间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仍未能从我国媒介生态大环境中对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出有益的建议。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媒介素养开始呈现出一些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逐渐由隐性向显性发展。本文旨在研究作为新媒体受众主力军和我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同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把关人
随着大众传播业的迅速发展,媒介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方面,成为一种“社会公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美国学者斯坦利?巴伦直言,“媒介已经完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以致我们经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媒介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就更不在话下。媒介向我们传递信息,给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兴高采烈,让我们烦恼困惑。媒介改变我们的情绪,挑战我们的知识,侮辱我们的理智。媒介经常把我们变为最高中标者的廉价商品。媒介给我们下定义,为我们塑造现实。[1]”媒介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诸多问题和挑战。
当代大学生,作为媒介消费的一支主流力量,由于缺乏对大众传播机构传播的信息独立思辨的能力,对这些信息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理解产生误读、误用以及可能被严重误导,最终酿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培养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一、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普遍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首先是由英国学者李维斯和他的学生汤普森于1933年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提出来的。我国学者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关注研究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总体上仍处于起始阶段。尽管我国迈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第一步,但是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入,以至于我们一直引用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和反映能力。[2]”
二、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1.7小时,相比2011年提升了1.2小时。新媒体一方面带来了诸多便利,一方面又成为了假新闻、快餐文化的温床。因此,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同时提高使用者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受众的第一主力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变得亟不可待。
(一)新媒体下的快餐式消费
就如萨拉?赫迪所说“在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人无须为他人的无知负责”,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也为大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是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并不深入,就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快餐盒饭一样,但求填饱肚子不求它有营养成份。在媒介接触目的上,大学生的休闲娱乐动机明显,偏好于轻松、愉快而无营养的信息以寻求感官刺激和情绪宣泄。对于新媒体中海量可检索的知识,大学生并未利用它们发展完善自己,反而因其便利、易得,而降低了对自身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意识的培养训练,养成了浮躁、投机的作风。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学术造假事件就反映出大学生利用网络投机取巧的冰山一角。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行为还仅仅停留在纯粹的阅读、接受信息上,缺乏对信息理解基础上的主动探讨反馈和评价批判,对于如何有效利用媒介为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服务更是有欠思考。
(二)信息爆炸时代的容器人
长时间沉迷在媒体呈现的虚拟世界里,社交工具、网络游戏等应接不暇,大学生开始朝着容器人“进化”,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使世界成为“地球村”,其中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自媒体如博客、微博的兴起,未经专业培训的普通大众也变身传者,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和把关机制,新媒体的这种开放性让其中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受众本位”观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确立,让新媒体中的媒介机构不顾社会责任,对信息的“把关”唯市场标准。在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的媒体中,信息无限而注意力有限,多元的传播主体出于各种利益关系,将低俗、庸俗、媚俗的信息投入市场以吸引受众眼球,这不仅对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极为不利,同时还影响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使他们迷失在新媒体塑造的娱乐狂欢中无法自拔。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选择的纠结”替代了“匮乏的郁闷”。在庞杂的信息面前,大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而不加筛选。在信息轰炸下毫无免疫能力的大学生,成为了信息爆炸时代的容器人。
(三)拷贝环境下现实关系的剥离
大众媒介所营造的是一种拟态环境,它通过选择有价值、典型的信息,通过信息的重新选择、加工、重组,重新塑造一个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环境。它所重构的信息完全向全社会作无定向的公开的传播,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接受。新媒体的匿名性为活跃其中的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使其隐蔽的个性得以释放。但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占用了大量用于现实交往和实践的时间,导致他们的人际情感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失、与他人的交往沟通能力不断减弱。前有张非沉迷网络游戏两进两出清华,后有桂林大学生通宵上网猝死网吧,许多事例说明大学生对新媒体如互联网的沉溺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现实生活和身心健康。不仅如此,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和批判思考能力的缺乏,使他们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文化和不实信息的侵袭,进而影响到现实生活。如愈演愈烈的“网络炫富”现象对大学生的拜金思想和消费主义思潮的形成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又如人肉搜索、网络骂战等网络暴力现象让浮躁、盲目、非理性的情绪在大学生中大行其道。大学生对网络中不良现象的效仿、学习,对他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使他们最终难以融入现实社会,与现实社会生活剥离。
三、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长期缺失。要想除此沉珂积弊,既要加强完善对新媒体的监督管理体系,更重要的是调动社会、学校、媒体与家庭四方面的联动作用,构建四位一体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
高校的教育是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但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高校普遍不重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学实践基本处于空白。尽管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但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没能从我国的媒介生态的大环境中对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出有益的建议。
在实践上,只有少数大学生能通过有限的校园媒体资源去参与、体验媒介的运作,同时过程中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培训,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在理论上,除了传媒相关专业学生,学校很少面向其他专业学生开展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或讲座。
(二)新媒体中“把关人”作用的缺位
教育并非一定来自课堂,大学生对媒体的接触、实践也是一种间接受教方式。新媒体所提供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对信息价值的判断或对事件思考方式的提供,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判断,甚至为他们形成价值观提供参照。在新媒体环境下,传者、受众的界限模糊,“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把关人”,但是专业素养的缺乏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难以保证。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体中是否进行把关,更多的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与观念问题[3]。为了获得眼球经济,争取更多的受众,网络媒体的信息筛选加工往往只看市场标准,使得许多虚假、媚俗的信息充斥其中。新媒体公信力的降低和“把关人”的实际缺位,给大学生的带来了负面影响,会使他们形成重物质享乐,轻责任理想的风气。
(三)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不足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许多地区也纷纷出台文件,试水教育改革,但是始终无法撼动拥有悠久历史的应试教育体制。这使家庭和高校对青少年的培养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追求实用和速成。而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果是寓于长期、持续的教育之中的。这两者间的矛盾揭示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难以形成规模的社会历史根源。
此外,我国媒介资源有限而人口数量庞大的现状也使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行缺乏硬件支持,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同时,媒介素养教育缺少政府部门政策制度的支持和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门机构,这也是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无法形成正确认识的根本原因所在。
四、针对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提升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问题,汲取外国先进的媒介素养教育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校方面
1.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建设高素质媒介素养教育队伍。媒介素养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为止,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经验还未完全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来。大学生对于媒介素养这一名词既熟悉又陌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学科的涵义也缺乏较为理性的认识。在大学教育中导入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结合各高校的优势力量,是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之一。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专门的开设实践性课程与多元理论性教育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并且,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讲座、辩论会等活动那个形式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念。
2.营造媒介教育氛围,进行媒介素养宣传。媒介素养要进入校园,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还要一个大家认识和认可的过程。因此,大学校园应充分利用自身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优势,加大对媒介素养宣传力度。校园广播、电视台、报纸、期刊、社团等都是校园媒介素养宣传的舆论阵地,它们作为在校学生的精神环境,对大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媒介素养宣传,就要形成全方位的校园舆论环境,利用各种媒介形式和手段,营造良好的媒介教育氛围。
3.充分利用大学校园资源,增加媒介认知。调查显示,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较少参与到媒介信息的制作与发布中,这无疑给媒介工作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传媒作为一种合理存在并蒸蒸日上的事物,它的内容和灵魂在大学生当今的生活中是无孔不入的。大学校园有着各式各样的教育、学习工具。校报、校园广播电台、电视台、校园微博等都是大学生可以接触并参与其中的媒介资源。高校应充分鼓励大学生利用校园媒介资源,如:建立校园校报编辑室,让学生亲自去采集、编辑、制作和发布信息;开设校园微博,建立校园微博管理委员会,让学生参与微博的创造、传播和管理的一系列过程中。
(二)媒介方面
1.媒体和大学校园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媒介素养教育与媒介实践是双向互动的,大众媒介应与大学校园“联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传媒与校园联合发起一次“DV校园新闻制作”大赛,媒介专业人士走进大学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大学生从拍摄—加工—制作全程亲自参与,最后评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媒体的某一平台播出,使同学们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还能收获到相应的媒介知识。网页制作大赛、校园新闻制作大赛等无疑都可以成为媒介与校园合作的最好形式。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邀请知名主持人、经验丰富编辑人员、记者等走进高校,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增加大学生们对于媒介的感性认识,消除大学生对于媒介的陌生感。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大学生被媒介的形式和内容“牵着鼻子走”,成为媒介的理智消费者而不是单纯地鉴赏、浏览传媒发布的信息或是仅仅热衷于新传媒所带来的新感觉。
2.媒介发挥“把关人”的作用,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媒介在信息生产和信息方面应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各式各样的传媒文化给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会带去强烈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媒介往往掌握着这些信息能否发布和传播的选择大权。媒介理应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积累知识,使每一位大学生在媒介所传递的正确价值导向中耳濡目染的逐步得到提高。因此,新闻工作者就应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努力提升自身的采编写基本素质,同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这样才能引导那些辨识能力低的大学生认清真实的信息。最后,媒介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职业道道,对自己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承担相应的责任。
2004年,教育部宣布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这只能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在“量”达到了大众化教育的指标,而在“质”的层面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缺失,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大学生开展相关课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发展大学生的自主判断力。(马艺,女,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李萍,女,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王丹,女,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盛双,女,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斯坦利•J•巴伦著.刘鸿英译.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5.
[2] 刘芳华.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D].浙江师范大学,2009.
[3]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马 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7#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6:29:58 | 只看该作者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大众媒介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课堂”。由于缺乏解读、辨别和抵抗媒介负面信息的能力,一些消极的媒介信息容易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就迫切需要发展和提高青少年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和合理使用媒介的能力。20世纪30年代,为了保护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英国学者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至今,媒介素养有多种不同的提法,著名学者霍布斯曾对此有过形象的比喻:“它是一个有着一千个名字的孩子。”[1]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定义,认为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它被誉为“信息社会的公民基本素质”“媒介世界的防身术”。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受众媒介素养的主要途径。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3]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为了使青少年适应复杂的媒介环境,世界各国都开始着力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亚洲部分地区相继开展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英国自1933年开始提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在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宗旨是把受众培养成能够积极地利用媒体,制作媒介产品,对媒介信息有主体意识,能独立思考的优等公民。[4]梳理和总结英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英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发起国家,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防御大众媒体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媒介产业飞速发展,大众文化日臻兴盛,报纸、电影、广告等的发展给英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为了捍卫传统文化,抵制大众文化的侵袭,许多学者主张通过培养公众的辨识和抵制能力来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抵制“低劣”的大众文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1933年,英国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出版了《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其观点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诞生。书中写道:“从某种程度来说,社会变化的最大动力是机械化,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也打破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因为旧的形式阻碍了新的变化。而且,机械化带给我们大批量生产的便利,已经被证实是标准化的,它使丰富的物质世界变得整齐划一。”正如他们所说:“那些在学校刚刚接受文化品位教育的年轻人,在校外却陷入赚取最廉价感情的竞争中——电影、报纸以及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和追求商业利润的媒介故事,所有这些都只是迎合低级趣味,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用最少的精力,获取最直接的快感。”[5]利维斯首次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建议。书中提出,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中,倡导学校通过课程开展来提高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防范他们受到大众媒介的错误引导,帮助青少年抵制媒体的不良消极影响。利维斯一派的核心思想是文化保护,即保护本国的文化传统、文化语言、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带有十分浓重的保护主义色彩。这被认为是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点。

  第二阶段,欣赏大众文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这一发展阶段,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出现引发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一次重要转折。英国文化界开始重新审视大众文化,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由此出现了根本改变,开始承认大众文化中也有正面积极的信息,不再只是要求学生具有抗拒媒介的能力,还要求他们具有辨别媒介的能力。1961年,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雷蒙德?威廉姆斯在其著作中否定了利维斯一派的观点。他认为,文化的表达是多元的,不应该仅仅被视为一种享有特权的贵族文化,既有高雅、贵族式的形式,也有日常生活化、大众化的形式。[6]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挑战,它标志着英国文化开始趋于平民化,直接引发了英国民主化运动的兴起,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这场运动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1964年,斯图尔特·霍尔和帕迪·沃纳尔在《大众艺术》一书中,提出了许多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和对策。同时,一批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大众文化影响的年轻教师对大众文化具有十分强烈的认识,他们将文化研究方法渗透到教学之中,依据学生的体验开展自发性的媒介教学实践。[3]自此,大众文化开始被英国社会认可,在学校的课堂教育中获得了合法地位。

  第三阶段,解密意识形态阶段(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英国社会开展了一场“媒介素养教育运动”。英国学术界率先提出了另外一种媒介素养教育观点——“屏幕理论”。倡导该观点的代表性组织是电影与电视教育协会,他们试图探讨如何将“屏幕理论”应用于学校的课堂教学之中。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莱恩?马斯特曼,他强烈反对利维斯一派带有阶级倾向的做法。在其论著《电视教育和媒介教育》中,马斯特曼认为:“符号学可以提供冷静客观和严密精确的分析方法,学生应该撇开自己的主观好恶,通过系统化的分析来发现、找出媒体文本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企图,将自己从大众文化的影响中解放出来。”[7]书中提倡利用媒介素养教育来消除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具有保护主义性质。至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中学开设电影研究和媒介研究课程,英国媒介素养教育获得教育系统的认可,并在CSE(初中文凭考试)和O-leve(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增设媒介研究考试科目。[3]媒介素养教育正式成为英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

  第四阶段,超越保护主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摆脱保护主义,超越保护主义开始形成。超越保护主义,是英国著名媒介素养研究学者大卫?帕金翰对世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大贡献,是对利维斯和马斯特曼以来的保护主义教育观念的超越,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8]该理念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保护青少年不受媒介的影响,而是培养他们对媒介的理解能力和参与能力。1988年,英国开始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媒介素养教育被成功列入计划中。计划规定,媒介素养教育是英语课程的一部分,这大大提高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和关注度,使其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之后,英国教育部将媒介教育纳入正式的教学体系中,规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必须接受媒介素养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教育部决定开展GCSE(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这不仅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指导,也提升了媒介素养课程的地位。截至2000年,英国的大部分学校都开展了媒介教育课程,所有中学毕业生都被规定必须参加“中等教育证书考试”。英国教育部门通过设置系统化的课程与考试,力求达到“在初中阶段,学生能够理解电视媒介中的说服意图;在高中阶段,学生能够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9]的教育目标。

  二、英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与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较晚,卜卫等一批学者在1997年逐渐开始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研究与探索。作为世界上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理论研究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从上文可发现,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在实施之前,经历了一段长期的理论探索。例如,利维斯提出的“抵御大众文化,保卫传统文化”理念,大卫·帕金翰提出的“超越保护主义”等。这些理论探索成了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之后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在我国,学者多将注意力放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方法上,很少从理论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特色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道路。因此,在找寻媒介素养课程设计、内容和形式的同时,学者还应该注重研究和比较西方的教育理论,从而发展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引导、监督和完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二)政府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公民素质教育。因此,政府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2003年12月,英国国会通过的《通讯法案》明确规定了通讯局所负的职责,推动了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首先,政府应制定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保障媒介素养教育有法可依;其次,应加大对媒体的监管力度,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政府应学习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计划。此外,推广地域、教育经费、教材编撰、教师培训等问题,都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得以解决。

  (三)社会力量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助推器。要想切实扩大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力,单靠学者和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开展离不开社会机构的支持,例如英国电影协会、英语与媒体中心等机构。同时,英国还拥有五大媒介教育网站:BFI(British Film Institute);Centre for the Study of Children,Youth and Media;Media Matters;Media Smart;Media Ed(The UK media education website)。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中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不高。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需要积极地发挥社会力量的强大作用,形成全民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模式,以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实施。

  (四)师资力量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保证。教师在任何一项教育活动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同样如此,媒介素养知识的传授需要具备较好媒介素养理论的教师才能得以实现。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主要包括职前培训和在职教师进修两种方式。在英国,虽然很多学院都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培训,但师资数量和教学水平依然是困扰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一个难题。[3]目前,在我国的师范类院校中,师范生由于并没有接受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所以在现阶段培养专业媒介素养教师是很难实现的;而新闻传播院校的学生由于拥有一定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他们经过培训后能够从事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同时,在职教师进修也是培养媒介素养教师的有效办法。

  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我国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通过梳理英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媒介素养进入中国才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这条道路必定更加崎岖。我们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紧跟时代发展,凭借学界、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配合与努力,相信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道路。

  [本文为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留守儿童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12CXW02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参考文献:
  [1]田中初。媒介素养教育离我们有多远[J].当代青年研究,2002(6)。
  [2]Elizabeth Thoman.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London:Center of Media Literacy of USA,1992.
  [3]王泽。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史、现状和新动向[J].中小学电教,2009(9)。
  [4]鲁楠。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参与式视角[J].新闻爱好者,2012(12下)。
  [5]F.R.Leavis,Denys Thompson.Culture and Environment[M].London:Chatto and Windus,1933.
  [6]Raymond Williams.The Long Revolution[M].London:Chatto and Windus,1961.
  [7]Len Masterman.Teaching About Television and Teaching the Media[M].London:Comedia Publishing Group,1975.
  [8]秦学智。帕金翰“超越保护主义”媒介教育观点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06(8)。
  [9]庞嘉琪。信息爆炸时代的“养生之道”——媒介素养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8#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6:30:35 | 只看该作者
媒介素养与媒介
作者:凯丽·巴查尔格特 日期:2004-2-20 10:07:12  [英]凯丽·巴查尔格特 Cary Bazalgette
近来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术语,放眼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各国正积极制定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政策,探讨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各种问题。最近贵校举行了一次媒介素养教育的国际研讨会;欧洲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规程也正在制定中;英国最近就电子媒体建立了新的管理机构,其职能之一便是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管理。这一举动可能导致既遗憾又不可避免的后果,那便是对何谓媒介素养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会产生巨大的混乱和分歧。人们都在试图将媒介素养引向自己所需要的方向,并且正迫使媒介素养教育顺应几个不同的政策。下面我将这一现状归纳为三种趋势,并一一进行谈论。
当媒介素养的发展和管理受制于管理机构时,媒介素养教育就被视为保护人民免受媒介“负面”影响的一种方式。这样一来,媒介素养教育就成为管理者的救生圈,使他们免于溺死在电子数码的海洋里。要知道,在电子数码海洋中,管理者要想对“海盗”和黑客加以管理,几乎是异想天开。但是在管理者看来,通过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支持,他们就是在履行其职责,即:采用一种长远而明智的观点,通过教育手段使受众获得足够的知识,从而能对自己的媒介消费行为做出明智的选择。
硬件和软件公司也在非常关注媒介素养教育。而他们的论点是如果你不买他们的产品,比如说新一代的手机、数字电视、数码收音机、宽带连接产品等等,那你不仅仅是懒或穷,你还是个落伍的文盲。在他们眼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将购买行为变成一种社会义务。你必须买这些产品,还得学会使用这些产品,否则你将被新的信息经济所淘汰。
媒介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忽视媒介素养教育,不过他们是怀着更加复杂的动机和矛盾的心理。动机之一就是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免受管理者的制约。以广播公司为例,他们认为其受众可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把握好媒介传播内容,因此可以说它们减少了媒介传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人们也可以认为媒介素养体现了媒介生产者文化修养。对受众而言,了解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是件既有兴趣又有实用价值的事情,而从制作者角度来看,他们更希望鼓励受众以钦佩的目光了解制作节目的专业技能,而不是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他们的产品。
说到这儿,我不想让大家以为上述的观点是错误的。当然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不受媒介误导性或攻击性内容的侵害是非常重要的。进入数字时代,学会使用新技术是重要的,了解媒介作品的制作过程是重要的,懂得制作媒介产品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这些都不是我说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并不仅仅是一组有用的技能,媒介素养内涵也不是依据某社团或政府的利益来界定的。
我认为素养是针对个人而言的,它是人一生中都需要不断提高的修养。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的文化必然拥有良好素养的人口,具有良好素养人口是民主社会的前提。英国小说家菲利普.普尔曼最近对政治体制中的民主说过一番话,他的意思是说一个真正民主社会,应该让其社会的每个成员对自己面前的各种文本(如书籍、绘画作品、电视节目等)拥有自己的解读。如果这些文本是由牧师、富豪或社团受益者向他们进行解读,换句话说就是别人告诉他们应如何解读,该怎么思考,那么他们就不是生活在真正的民主社会里。
过去人们认为“素养”就是与书面文本打交道的一套技能,在中国为世界发明了最重要的印刷术之后,几百年来,这种想法都是极为恰当合理的。不过现在这种想法已过时了,因为我们现在的传播渠道多了,而且传播者和消费者之间出现了重大的失衡以及权力转换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要改变“素养”自身的内涵,因此过去的单一文字素养已拓展为媒介素养。如果将媒介素养仅视为是个人在当今文化氛围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的一种孤立的、小小的补充的话,那么有可能引发文化乃至政治上的危险。今天的信息时代,单一的文字素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个内涵更宽泛,内容更宽广的媒介素养概念。
什么教育能在最大限度上培养出有素养的人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实践,英国电影研究院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方案,这一方案概括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我们认为想拥有媒介素养的人必须拥有同样的机会让他们具备所需要的素养。要具备所需要的培养,他们需要做三件事。
一、接触各种不同媒介,了解各种媒介传播的内容。全球性媒介公司不是人获取媒介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和各种文化机构有责任和义务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认知自己本民族和其它民族的媒介以及其传播内容,不管是现在的还是过去的。
二,培养分析和评估媒介产品质量的能力。大家都知道每个媒介都有其独特的符号系统和表现手法,比如说电影和印刷媒体,它们的表述方法就不一样,人们需要获得更多的技能,来分析和评估视听语言、书面语言以及超文本手法等等。
三,培养媒介方面的创新技能。过去衡量一个文化人的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识文断字。不过即使在印刷年代,大多数文化人也不了解印刷技术,因此他们的写作技能的使用价值是有限的。数字技术开天辟地地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它改变了媒介产品的制作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制作、编辑、传播视听文本已经成为人需掌握主要技能之一,对使用电脑的人更是如此。
要想在21世纪成为真正有素养的人,所有的学习者,从小学开始就应该介入这三种学习渠道来学习影像语言、网络语言和文字语言。推广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培养师资,扩充设备,这是政府面对的巨大挑战。只要文字素养依然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和经济进步的主要技能,政府可能就不太愿意进行这种投资,不过,最终他们定会投资的。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需要等多久?在等待的同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推动政府的态度改变?
政府一般不愿意卷入需要巨大而长久的投入方可解决问题的讨论,从全球气候变暖和世界贫困问题中可见端倪。相比之下,媒介素养虽然不是那么大的问题,不能引起投票人的兴趣,但是它也需要长期的战略性思考。实际上,在英国就有这样一种担心,怕保守的投票人将媒介素养教育看作是“愚化”学校课程的一种方式,由此可能产生对媒介素养教育敌对情绪,从而导致政府倾向于把媒介素养教育交给媒介:即媒介经营者、媒介制作者和媒介的管理者,而不是交给教育者。这样正好弄巧成拙,把媒介素养变成我前文提到的应用技能的补充。
在此我愿意介绍一下英国目前在力图阻止这种趋势的新举措:由BBC、Channel Four,英国电影理事会、英国电影研究院联合起来推进一个更加积极的、赋权于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观念。我们正在制定一份“媒介素养发展章程”,希望借此能吸引大批支持者,特别是来自媒介行业的支持者。

这份章程重点是关注学习者的需求,而不是社团的利益。章程提出具有媒介素养的人需要掌握四种技能。
第一、 获得进入多种媒介和接触各种媒介传播内容的路径,并能对此做出明智的选择。
第二、 了解各媒介使用的独特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
第三、 懂得媒介的产品制作过程,制作目的,以及媒介如何应对其受众的反应。
第四、 利用媒介表达思想和传播信息。
“媒介素养发展章程”的支持者,对我上述的三个方法表示赞同,他们的观点可概括为:文化体验、分析技能、创新的机遇。
通过签署媒介素养章程,人们认可了媒介素养教育,认可了培养媒介素养的三个途径。然而,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面对现实,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机构、所有的人都能够提供这三种途径。我们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联盟,这个联盟不仅仅有广播公司、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软件开发商和其它行业组织,而且还包括文化团体、教育机构学科协会、教师联合会以及各所大学等。
对于我们这些多年来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人,试图改变社会对媒介素养的看法是个新的举措。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要使媒介素养变为可持续的、深入人心的运动仍然困难重重。目前的绝大部分媒介素养工作大多是通过在时间上,资金上有限的项目来进行的。多数项目规模小,拓展的领域窄。出资人对长远战略性情境并不太感兴趣,所以他们不会向教育者询问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如何将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持续下去,如何取得确实的成效,如果没了资金,事情如何收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英国现有的媒介素养项目不是很小,就是铺开的范围很窄,都是一些小团体在做,结果是纵然媒介素养的初衷再好,也很难引起大范围的效应。
因此我认为现在是到了在更大的范围内将更多的人引入媒介素养教育中来的时候了。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广泛舆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将它作为一项长期项目去努力去奋斗。只有大家都认为媒介素养与全民利益息息相关,媒介素养的美好前景才会出现。媒介素养对文化的发展、民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是作者在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上的发言)
Cary Bazalgette):英国电影研究院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9#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6:31:25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时代孩子须补“媒介素养课”

1

  山西焦煤集团煤矿,一名五岁大的小孩拉着矿工父亲的手指。父亲多为家庭生计奔波,但不管离得多远,都别忘了牵住孩子的手。 胡远嘉/CFP
  羊城晚报记者 邓琼 实习生 李苗
  日前,著名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来广州参加签售活动。他的出现,一如既往地引发了家长们的追捧,提问一个接着一个:家庭里爸爸老是太忙,没有亲子时间怎么办?网络时代,如何不让孩子迷失在真假莫辨的资讯海洋里?孩子的生活是否需要一切都由好习惯统领?……而孙老师的回答和分析,永远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启迪。
  再忙碌都能当好父亲
  孙云晓在台上,发现前来参加活动的绝大部分是母亲。他有感而发:“现代社会,许多父亲觉得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情,自己打拼事业,担负起赚钱养家的责任就够了,这是很大的误区。”接着他讲了一个故事,在南非的国家公园,象群里的小公象忽然一反常态变得很暴力,残忍地追杀白犀牛。科学家研究后才发现,南非为了控制象群的数量,杀死了太多成年的公象,结果小公象失去了父亲,失去了榜样和调教他们的力量,才会产生这样的变化。“美国的研究也发现,70%的少年犯,有吸毒、离家出走等等行为的,特别容易出现在失去父亲的家庭。”
  在场一位妈妈接着请教,在单亲家庭或者周末家庭的情况下,如何不让孩子缺乏父教和父爱呢?孙老师说,要想办法避免让孩子生活在单一性别的环境里,比方说,可以动员家里的男性亲戚、或者是各种运动的男教练,跟孩子保持一定接触,营造一个有双性别长辈关心和指导孩子的环境。
  孙老师还特别提到:“再忙碌的父亲都可以成为好父亲,要有这个观念。儿童都是研究大人的专家,父亲是不是想尽了办法关心他,孩子非常清楚。”孙老师随手举了与自己一同写作《拯救男孩》一书的女博士作例子:她的父亲当年是跑供销的,几乎常年不在家,但女儿始终认为自己有一个非常关心、疼爱她的好爸爸。“比如在她过10岁生日的时候,爸爸会从很远的地方发来一封电报‘祝女儿生日快乐’,大家想想,这能不给人‘非常重视’的感觉吗?而且,她爸爸出差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会给女儿买当地出产的一个卷笔刀。我到她家,就亲眼见过那两个放满了上千个卷笔刀的柜子!所以,不论再遥远、再忙碌,只要心里有孩子,你都能当个好父亲。”
  培养习惯要抓大放小
  孙云晓非常强调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在场的许多家长也是忠实遵循者。但是一个疑惑产生了,有母亲问:“我的孩子才五岁,我非常强调她养成好习惯,但爷爷奶奶有异议,认为我这样过早地干预,会让孩子丧失很多天性,我该怎么办?”
  如何在习惯培养中避免让孩子过分理性呢?孙云晓说,我的建议是培养习惯要有所取舍:一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尊重孩子的选择,看他愿不愿意养成这个好习惯,适当调整;二来我不主张把孩子的一切都习惯化,确实应该抓大放小。
  “比方说最重要的习惯是:有爱心、主动学习、有责任感、自我感知的能力、尊重别人,这五个最重要的习惯。但除此之外,不要把一切生活、行为都习惯化。不要从早上一睁开眼睛到晚上一切都习惯化,这样就成了机器人了,人毕竟是有差异的,要掌握一个度。”
  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
  听着孙老师娓娓道来,现场有一位小读者也忍不住站了起来,她问,自己想学艺术,可是父母反对,自顾自为她铺好了未来的学业道路,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父
  母的看法呢?
  孙云晓并没有直接针对性地提建议,他谈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今天的青少年是特别渴望独立和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有时候会忽略一点:在中学生这个时代,最需要养成的习惯,有两句话—‘人生有目标,做事有计划’。”
  他解释道,要鼓励孩子有梦想、有目标,但更要培养他们根据目标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目标来完成的能力。“也就是说,你不能空谈‘我要学艺术’,也要给爸妈分析:我要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需要上什么大学、专业,目前我的实力怎么样,优势在哪里等等。自己要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来,父母才会觉得你不是心血来潮,此事有可行性。”
  “所以说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忙着否定孩子的目标,还要关心他们有没有计划,这样的成功率才会高。”
  9岁以下不宜单独上网
  羊城晚报记者问孙云晓,微博等互联网技术在迅猛发展,家长应如何同孩子一起应对纷繁的网络世界呢?
  孙老师说,我赞成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家的提法,认为不要让孩子过早地单独“触网”,尤其是在9岁之前。因为虽然网络是一个很丰富的世界,但是孩子们更需要一种真实的生活体验,而不是虚拟的。比如说让他们参与人和人的交往、接触、游戏,感受各种活动体验,让孩子有一段自然生活的体验。就算在九岁以后上网也需要加大媒介素养教育,不要轻易把孩子推到一个纷乱的网络世界上去。
  孙云晓特别强调,现在的孩子急需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如果你媒介素养较低,很容易成为一个受害者。比方说怎样看待广告?怎么面对暴力、色情信息?怎样避免虚假信息冲击自己的真实生活?……这些都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如果找不到正确答案,很难自我保护。”
  他认为,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几个途径。首先,国家在中小学已经开设的“信息技术课”不能只是单纯的技术课,一定要增加互联网道德等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其次,在家庭里,父母要尽量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合的媒体内容。“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发现,对于少年儿童,最适合、最有价值的媒介内容是儿童文学和知识科普类,对道德提升和智力发展最有利,家长要帮他们选择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0#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16:32:32 | 只看该作者
自媒体视域下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作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耿丹青 刘慧婵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4年第1期        2013年9月,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镇初三学生杨某,因涉嫌在网络上发表不实言论引发群众聚集事件被刑事拘留,后经公安机关研究,依法撤销刑事案件,对杨某予以从轻处罚。2013年12月14日,一名学生实名举报安徽临泉民警补办户口索贿。随后,当地公安局官微通报称:经调查举报属实,决定对涉事民警予以辞退……
       随着微博、博客、播客等自媒体平台在互联网上的兴起,它们在青少年群体中也被越来越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青少年意见表达、情绪抒发的重要渠道。不时见诸新闻报道的上述类似事件引发了各方专家学者对网络时代司法制度、公民权利等话题的热烈讨论,同时也再次提醒社会关注当前以微信、微博、博客、播客等新媒介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如何引导青少年参与媒介使用、合理表达意见诉求已成为当下素质教育迫切需要探讨的新课题。

       一、自媒体——青少年成长的媒介新环境
     (一)自媒体的定义与特点
       关于“自媒体”的定义学界有很多种表述,简言之,自媒体即大众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目前最为流行的微信、微博、博客、播客(视频网站)、论坛、BBS、网络社区等[1]。
       对比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打破了以往专业媒体传播者(记者)或机构垄断信息发布渠道的模式,使广大传统意义上的 “受众”拥有自己的信息发布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普通民众和传统媒介传播者同等的权力。除了模糊“传者”和“受众”的概念,自媒体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开放性、及时性。微博、博客、社交网站等自媒体平台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就可以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开放性强。同时,随着手机上网技术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基于手机的自媒体平台能使信息发布更加及时快捷。
       2.交互性、高效性。自媒体用户通过建立好友、朋友圈等社交网络,不但可以评论他人发表的信息,同时可以转发或转载信息,信息经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小团体放射至更大的传播区域,达到高效传播的效果。
       3.非专业性、复杂性。由于大部分的自媒体用户未经过专业的媒体知识和技能训练,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和传统主流媒体相比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加之目前自媒体平台未建立内容准入标准,缺乏传统媒体严格的“把关人”制度,自媒体的传播内容往往凭借个人志趣进行表达,信息经常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成为滋生假新闻和谣言的温床[2]。
     (二)青少年自媒体使用现状分析
      大众媒介通常被称为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是青少年了解世界、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而基于互联网的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认知空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3年6月发布的《第 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24.5%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3]。随着3G技术的成熟和平板电脑、手机等上网终端走入普通家庭,对于新事物有着较强接受能力的青少年已成为自媒体的主要用户,利用微信、微博、博客等平台记录见闻、分享心情、结交朋友俨然成为当今大多数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显示,10岁至19岁的微博用户为8216.3万,占总用户数的26.54%[4]。
      自媒体的出现不仅为青少年带来了全新的获取信息和社会交往的平台,它最为深刻的影响在于赋予了青少年更为充分和自由的媒介话语权。传统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媒介参与和自由表达受到很大限制,只有少数的“少年精英”能在成人设立的媒体平台按照成人设计的媒介形式表达和展现自我,难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表达意见。而自媒体的出现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声”渠道和传播平台,大大激发了青少年的媒介参与热情。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是我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的认同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网民的年龄越小,通过网络渠道表达意见的意愿越强,有四成多的中小学生将网络作为其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5]。青少年通过博客和日志空间等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仅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其发布的信息在网络空间产生共鸣,也有利于青少年提升个人价值感[6]。
       然而,自媒体传播的模式和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隐患。首先,网络时代庞大的信息量和高速的信息流逐渐使人们对媒介信息形成扫描式的浏览,特别是随着自媒体内容的“微”化,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媒介平台发布的信息日趋简短和“碎片化”,容易导致青少年习惯于一扫而过的“浅阅读”而缺乏对信息全方位的认识和深度的思考,如不加以引导则容易丧失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7]。其次,自媒体的运作基于互联网,同样具有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容易诱使青少年在使用自媒体发布信息的过程中淡化道德主体意识和法律意识,出现编纂、造谣或是挑战道德底线的信息表达。同时,自媒体的实时互动性也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依赖和沉迷。再次,如前文所说自媒体缺乏内容准入标准和把关人,自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内容不乏虚假、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而基于手机的自媒体平台能使青少年更加容易接触不良信息,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一些虚假信息、犯罪骗局甚至危及青少年生命安全。

       二、自媒体视域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当代青少年是自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如何让自媒体充分发挥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如何引导青少年应对自媒体带来的负面冲击,已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课题。
      (一)自媒体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对于媒介素养的定义,不少学者认为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 (Centre for Media Literacy)给出的定义较为全面,即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 (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 (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 (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生产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理性的回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8]。媒介素养教育即是培养人们对媒体信息进行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理性回应能力的教育。
      (二)自媒体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媒介使用的本身,而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让使用者得到自我发展。在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虽然自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青少年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但自媒体成为青少年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新平台的意义应当被肯定。随着媒介参与和运用越来越成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质,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应坚持 “让青少年参与新媒介运用与体验并做出自己的决断”的“超越保护主义”[9],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利用自媒体来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三)自媒体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卜卫是我国较早开始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学者之一,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作了细化: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10]。英国媒介教育学者David Buckham也曾指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如何使媒体更为有效地帮助孩子完成社会化的准备” [11]。
      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到如今的互联网、手机,虽然媒介形态和技术不断更新变化,但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理性回应的反应是共通的,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变化则在于针对新媒介的出现相应强调某些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媒体的传播模式和特点,以及自媒体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培养对媒介信息的“创造和生产能力”、“理性回应能力”是“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应当重点强调的内容。

      三、自媒体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探讨
      随着开放、互动、实时的自媒体传播模式逐渐成为未来媒介发展的方向,对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相应突出新的重点。虽然较多学者呼吁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但目前国内尚未有统一开设的课程和教材。因此,本文探讨的自媒体视域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路径将结合现有中小学课程。
      (一)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结合
      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与渗透,除各类基于网络的自媒体平台,不少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也纷纷开设网络版,因此,对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操作是现代社会媒介参与的基本技能,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传授的主要是计算机基本原理、文字编辑等软件操作、网络基本知识和方法等基础知识。在此之上,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适当引入对基于网络的传统和自媒体平台的介绍,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浏览认识各种媒体,了解其差异,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体验。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需强调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互联网使用技能的提升,在讲授视频制作、网站制作等较高技术要求的内容中强化学生的媒介“创造和生产能力”。同时,在讲授计算机和互联网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时,引入对网络媒体平台尤其是自媒体平台相关问题的介绍和案例分析(如低俗网络恶搞、杜撰造谣等恶意行为),加强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平台时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对虚假不良信息提高警惕。
     (二)媒介素养教育和语文课程的结合
      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对媒介信息的获取、分析、传播和利用的能力,是语文素养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12]。因此,很多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倡导将媒介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这样既推进了语文课程的改革,也达到了媒介素养教育本身的目标。如目前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倾向于从如下6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13]:





       媒介素养教育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需在语文课程中开展媒介识读教育和媒介参与教育。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加入对不同媒介文本(如报纸新闻、电视广告或博客文章)的讲解,解读媒介信息背后所潜藏的表达意图和价值倾向,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判断和分析媒介文本所传递的信息,逐步培养一种理性和批判的媒介识读态度,增强对有害信息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指导学生模仿媒介文本进行合理合法的内容创作,并利用媒体平台尤其是自媒体进行发布和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能使其对媒介参与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最终形成既能运用技术又能表达丰富内涵的媒介“创造和生产能力”。另外,语文课标中对学生阅读材料的推荐和要求,可促进学生亲近印刷文本,阅读长篇文章和著作。通过对文学名著的深度阅读和媒体信息的浅浏览相结合,既能锻炼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及时快速地获取其感兴趣的信息。
      (三)媒介素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如前文所述,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兴起,青少年的媒介接触和参与不断丰富,而随之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不良信息的侵害、对微博微信的沉溺等往往涉及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加以辅导,以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理性回应能力”。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目前中小学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同时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建立心理辅导室,密切联系家长,并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活动。学校可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部分班团队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认识媒体、走进媒体等相关活动。或将班团队活动与媒介使用相结合,开展博客评比、网站设计大赛等活动,指导青少年正确、理性使用媒体。定期开设专题教育,对学生在媒体使用尤其是自媒体参与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强调,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或是话题讨论,引导青少年以健康理性的心态进行媒介参与,对接触到的媒介信息不盲目相信、一味跟从。同时,学校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对发现有经常浏览不良信息或对自媒体平台产生过度依赖的青少年,通过心理辅导室进行问题疏导,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更好地用自媒体平台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四、结语
      自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需重点培养对媒介信息的“创造与生产能力”和“理性回应能力”。将媒介素养教育与现有课程相结合仅是针对当前媒介环境的应急之策,随着媒介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媒介参与越来越成为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开展系统、全面、适应媒介发展变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和方法也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有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丹.调查性报道:纸媒在新媒介环境中的起航之帆[J].新闻爱好者,2012(5).
      [2][9]余秀才.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2012(2).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
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130717_40664.htm.
      [4]刘好光.新媒体发展报告提出中国微博用户主体是青少年[EB/OL].http://www.jyb.cn/china/gnxw/201306/t201
30625_543142.html.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2009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
fzyj/hlwxzbg/qsnbg/201206/t20120612_27431.htm.
      [6]张茂聪.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1).
      [7]王瑜.“浅阅读”现象下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J].新闻传播,2006(5).
      [8]Elizabeth Thoman. Skills &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EB/OL].http://www.medialit.org/reading-room/skills
-strategies-media-education.
      [10]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2).
      [11]张毅、张志安.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和经验[J].新闻记者,2007(10).
      [12]李公文.论自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体系的建设[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5).
      [13]张帆.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刍议[J].语文学刊,20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9:38 , Processed in 0.1195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