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培训类网站汇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23:30:0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基于新浪博客的教师培训活动作者:Jiahou博客
在新浪博客上面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寒假期间,我看到一位上海的主讲教师使用新浪博客作为培训平台,利用寒假进行在线教师培训活动,《Adora上海市教师培训市级共享课》(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523476094_0_1.html
培训项目借用我在《远程教育杂志》上面发表的一篇随笔《山坡上的微博记忆》作为阅读教材,让参训学员阅读后,利用新浪博客的评价模块撰写学习心得,体验和研究微博,学习Web2.0时代的学习工具的教育意义,并且还有培训前的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平台连接)和培训后的反馈记录。这是一个利用云计算辅助教学开展教师培训的好方法,可以算是零成本支持的教师培训项目。
     要感谢新浪博客建设者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学习环境,感谢新浪博客网站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教育作出的贡献。
下面是“上海市教师培训市级共享课”培训项目和参训学员的回复。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9669307e01012pdz.html

主讲教师提示,请阅读:山坡上的微博记忆——黎加厚(2012-01-05 08:28:31)

黎加厚教授为《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第2期撰写的随笔文章,转载获得杂志社授权,特别鸣谢。这篇文章是加厚老师在春节期间将自己的所见所想,以微博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寒假结束之后,将自己的点滴随想以及相关的评论,加以系统整理而形成的一篇随笔文章。加厚老师将寒假期间的碎片化的灵感和心得,加以整理,为我们展示了微博应用的一种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山坡上的微博记忆

黎加厚
        寒假,我回到四川绵阳老家,特地到当年下乡当知青的石马乡重游。突然闪出一个想法,用当今最给力的新浪微博文体,来记录一路上的“碎片化”见闻和感悟,实践华南师大焦建利教授所倡导的“微博与学习”,体验中山大学王竹立先生创意的“积件式写作”和“零存整取”式学习。
        微博,140字,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写作与共享,神马与浮云、叙事与心情、虚拟与现实、纵横与联结、发帖与评论互动在Web2.0,很适合存储脑神经元的跳跃式思维。
        新浪微博Jiahou(以下简称JH):寒假去农村看看,是我一直的心愿,42年前,知青生活情景恍如昨天,1969年我下乡的农村,该有哪些变化呢?
        JH:从市区到石马乡,我那时要走半天碎石马路,还要爬很长的山坡,现在乘公交车,约40分钟就到了。
        JH:汽车沿着盘山的水泥路快速行驶,这里曾经是我们公社一大队的山坡丘林,如今已是高楼矗立的科学城,这是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故事发生的地方之一,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感人故事在我心中浮现。
        JH:……(此处略去1800字)

        JH:记得前几天从成都到绵阳,沿途各种名义的“开发区”和地震灾后重建的工厂,绵延数十里地,占的全是良田好地。评论:各地建设城市和工业用地大量占用良田,今后十多亿人口的粮食来源令人担忧!
        JH:石马乡街上,人民公社大院和办公室已经毁败,只剩下残垣半壁。附近,新建的石马乡政府和街道、灾后重建的乡中学、远处伸延而来的高高的桥墩,那是建设中的高铁,一起构成了现代化的崭新面貌。
        JH:当时帮助过我们的一些长辈,已经先后过世。我找到了过去在一起劳动的农村青年,他们告诉我农村这些年的诸多变化。
        JH:农民的茅草房,现在都换成了砖瓦房,好几家都有摩托车。村里每家都用上了电,都有闭路电视。我问及电话时,他们告诉我,过去有几家人安装电话机,现在都不用了,大家都有手机,有事用手机联系方便。村里还没有网络,农民家都没有计算机,有时学生需要上网,就到乡镇街上的网吧。评论:手机替代电话机座机,不仅在农村,现在城里许多家庭也不用座机了。手机与网络结合,可能是未来社会信息化的主流方向。
        JH:我们住过的知青住房已经不复存在,猪圈旁的宿舍已经变成平地,另一间知青集体房间已经残破,被农民当作临时的养猪棚。但是,整个村里都没有看到农民养猪。我的农民朋友老叶说,现在养猪的饲料成本太高,生猪卖不起价,养猪亏本,我们都不养猪了。
        JH:公社医院早已关闭,房子快要倒塌,大队医疗站也没有了,农民看病都到市区的医院。谈到医保,几位农民朋友很高兴说,现在看病,自己只需付很少一部分医疗费,大部分由医保负担。
        JH:记得知青时候过年,知青家的门口会围满了农家孩子,还有院子里那几条大狗,都挤在一起,向我们张望。我们会给孩子们发糖果,满院的热闹气氛。
         JH:这次,一个小孩也没看到,我准备的一大包糖果只好给老人。走了几个农家院子,没有张灯结彩,看不到门神,也没有当年转乡拜年的狮子和龙灯队。总之,没有过年的气氛,学者们称之为“农耕文化的衰落”。
        JH:村里年轻人初三就出外打工,小孩大多也跟父母外出了。远的到上海和昆山做工,近的在绵阳城里帮人。地里的活都留给了家里五六十岁的老人。整个村子静静地,除了几声零星的狗叫,显得十分萧条。
        ---------评论:大国敝村,如同《乡村八记》和《中国在梁庄》。
         JH:我转了几个农家院子,只见到七八个老人,小的五十多岁,最大的是当年的生产队队长苟大爷,已经83岁高龄,还拿了把锄头在地里干活,红光满面。自公社撤消后,他就没有当队长了。现在,村上的干部由村民民主选举。
         JH:农民现在干活真安逸,不用牛耕田,村里再也看不到放牛的牧童了。现在时兴“休耕”法种地,需要耕地时,小拖拉机可以在山上巴掌大的土坎边犁地。不用插秧,春天把秧子抛到田里,水稻苗几天就长立起来;田里有杂草,也不用薅秧,撒些除草醚,稗子和杂草就死了。
        JH:村里的土豆(马铃薯)种植有一个传统,每年生产队都要组织农民到平武、北川等高寒山区换土豆种。换回的土豆种第一年会丰产,长出的土豆又大又多;但是,如果用本地当年长的土豆再做种,第二代土豆枝叶繁茂,但是长出的土豆又少又小。
        JH:土豆是块茎无性繁殖作物,在温暖肥沃的地方生长,容易感染多种病毒而导致植株“退化”。只有用高寒地区生命力强的土豆做种,才能形成地下块茎的高产稳产。
        JH:老叶告诉我,现在种土豆,不用自己到大山里去换种了,镇上有专门做种子生意的老板,他们会进货,不仅土豆种,还有玉米种、水稻种,都上街去买。
        ————评论:农民“土豆哲学”的启迪,富二代、官二代、学二代……,会因为“在温暖肥沃的地方生长”,“容易感染多种病毒”而导致“退化”。如何建立一种类似“换种”的机制,并制度化,以保障代代“高产稳产”?
         JH:由于学生减少,村小都撤消了,学生读书一般都到镇上中心小学住校。当地的所有中小学经过灾后创建,都是崭新的校舍,装备了网络和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教育局的领导告诉我,当地的教育现代化跨越了20年的发展。
         JH:午夜,当我乘坐的春秋航空班机平稳地降落到上海虹桥机场,寒假结束了。
         JH:春秋航空,中国的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它的网络售票,开启了的航空低价竞争的先河。从绵阳飞上海有时仅299元,机票比火车票还便宜,而春秋的“秒杀”机票仅9元。
         ——————评论1:“网购”和“秒杀”是虚拟经济的新创意。
         ------------评论2:我顶!世界正在以“秒”为时间单位变化。
         JH:出租车穿行在上海市区的高架路上,窗外飞速晃过五彩射灯映照的摩天大楼轮廓造型,我心中有一个遥远的记忆,那是一个被人们遗忘的山村。

主讲教师提问,请思考一下问题,并在此博文后评论留言:
1、你使用过博客么,你有微博么?
2、你觉得微博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
------------------------------------------------------------
学员的回复:

新浪网友2012-01-05 09:10:10 [举报]
1、我博客,注册了新浪微博。
2、微博的优势在于门槛低,便捷,瞬间传遍全球。
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在网民中占13.8%。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而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真正开启了草根问政的一个有效途径。
瞬间传遍全球,即随时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好的、或不好的、或坏的、或恶劣的影响、效应,导致各种可能的后果。这对于微博管理,相应的立法规范,甚至司法公安,既是利好、发展机遇,又带来巨大挑战。
静安社区分院 梁平

shaoqing1232012-01-05 09:51:09 [举报]
1、我有博客,也有微博,经常使用微博
2、微博的优势就是短小精悍,方便灵活,但是它的缺陷恰恰也是短小精悍

[发评论] 新浪网友2012-01-05 09:10:10 [举报]
1、我博客,注册了新浪微博。
2、微博的优势在于门槛低,便捷,瞬间传遍全球。
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在网民中占13.8%。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而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真正开启了草根问政的一个有效途径。
瞬间传遍全球,即随时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好的、或不好的、或坏的、或恶劣的影响、效应,导致各种可能的后果。这对于微博管理,相应的立法规范,甚至司法公安,既是利好、发展机遇,又带来巨大挑战。
静安社区分院 施少卿

新浪网友2012-01-05 10:18:20 [举报]
1. 我使用过微博。
2. 优势:发布简便,相对较易操作,传播速度快
    不足:有了微博之后,就不想写或思考太繁琐的东西了。
    普陀区真如第三小学   李妍

新浪网友2012-01-05 10:24:58 [举报]
1  我经常使用微博,也有博客
2. 优势:随时更新,相对较易操作,传播速度快
    不足:思考能力降低,随意性增加,虚假及恶劣的影响剧增。
培明中学  关燕韵

新浪网友2012-01-05 10:26:43 [举报]
1  我有博客,没有微博
2. 优势:随时更新,相对较易操作,传播速度快
    不足:虚假信息传播也极为迅速
培明中学  姜雪晶

新浪网友2012-01-05 10:28:24 [举报]
1  我没有微博。但是有博客
2. 优势:相对较易操作,传播速度快
    不足:虚假和恶劣的消息传播速度极快。
培明中学  许炜萍

新浪网友2012-01-05 10:29:13 [举报]
1、博客和微博我都使用过。
2、微博的优势是字数少,方便写,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记录,能第一时间分享重要时刻和心情。不足的地方是传播速度快、范围大,对于部分虚假的或者未经证实的消息需要有关部门控制审核下,也需要广大网友理智对待。
培明     顾雪竹

新浪网友2012-01-05 11:05:27 [举报]
1、我有微博,使用过,经常上去看别人的微博,偶尔也发发自己的微博。
2、微博和博客能瞬间传遍全球,信息更新快。但没有过滤,真假难辨,分辨信息要花去很多时间。
普陀区真如第三小学  胡俊燕

新浪网友2012-01-05 12:02:42 [举报]
1、我有博客但没有微博。
2、优势:随时更新,相对较易操作,传播速度快
    不足:虚假信息传播也极为迅速
武宁新村幼儿园 安剑

新浪网友2012-01-05 12:03:55 [举报]
1、我使用过微博。
2. 优势:发布简便,相对较易操作,传播速度快
    不足:有了微博之后,就不想写或思考太繁琐的东西了
武宁新村幼儿园  徐玲

新浪网友2012-01-05 12:04:39 [举报]
1、使用过微博。
2. 优势:发布简便,相对较易操作,传播速度快
    不足:有了微博之后,就不想写或思考太繁琐的东西了
武宁新村幼儿园  严建兰

新浪网友2012-01-05 12:06:19 [举报]
1、我有博客,注册了新浪微博。
2、微博的优势在于门槛低,便捷,瞬间传遍全球。不足:虚假信息传播也极为迅速
武宁新村幼儿园  龚蓉军

新浪网友2012-01-05 12:06:36 [举报]
1、有qq微博 ,学了这次课才开始尝试,现在只是上去看看别人的东东。
2、信息很大很新,涉及的面很广。但是有些东西比较乱,不好的东西也传播很快。
普陀区武宁新村幼儿园   顾瑾

新浪网友2012-01-05 12:08:48 [举报]
1. 我使用过微博,但没有博客。
2. 优势:发布简便,字数简短,相对较易操作,传播速度快。
    不足:传播快,范围大,良莠不济。对于部分虚假的或者未经证实的消息需要有关部门控制审核下,也需要广大网友理智对待。
武宁新村幼儿园 杭军

新浪网友2012-01-05 12:37:29 [举报]
1. 我使用过微博。
2. 优势:发布简便,相对较易操作,传播速度快
    不足:信息更新快,但没有过滤,真假难辨。另外,有了微博之后,就不想写或思考太繁琐的东西了。
普陀区真如第三小学   庞秀梅

新浪网友2012-01-05 12:48:48 [举报]
1、我没有博客,但是有微博,注册了新浪微博。
2、优势: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发布简便,传播速度快,可以用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不足:更新过快,文笔要求过高,粉丝数有要求,只有有足够的粉丝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和目的
青浦区庆华幼儿园 浦月青

新浪网友2012-01-05 13:27:19 [举报]
参加这个培训班,我刚刚建了微博。平时不怎么看微博,现在还不好评论。
静安区教育学院      赵仁玉

新浪网友2012-01-05 13:50:29 [举报]
1.我有博客,也有微博。但是博客已经很久没有用了,微博也只是偶尔用用。
2.优势:操作简便,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感悟。
   不足:信息不经过滤,有时真假难辨。
培明中学  钱军

新浪网友2012-01-05 13:52:57 [举报]
1.我没有博客和微博
2.优势:信息更新快
   不足:垃圾信息也很多
培明中学 张永丽

新浪网友2012-01-05 14:17:45 [举报]
1.博客和微博我都有,只是微博更常用一些。
2.微博的优势:短小精悍,在手机上也方便操作,随时随地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随时了解其他的新闻。
  微博的不足:因为过于短小,限制了一定的内容含量。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多。
培明中学   张艺

新浪网友2012-01-05 15:01:52 [举报]
1.我有微博。
2.优势:发布简便,相对较易操作,传播速度快
不足:真假难辨,虚假及恶劣的影响剧增
真如三小     范懿辰

新浪网友2012-01-06 12:29:44 [举报]
1.我没有博客和微博
2..微博的优势:短小精悍,在手机上也方便操作,随时随地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随时了解其他的新闻。
不足:垃圾信息也很多,真假难辨
培明中学  蒋喜娟

新浪网友2012-01-06 12:30:26 [举报]
1.我没有微博。
2.优势:发布简便,相对较易操作,传播速度快, 可以随时了解各类信息;
   不足:真假难辨,虚假及恶劣的影响剧增
培明中学 姚建礼

新浪网友2012-01-06 12:36:04 [举报]
1.我没使用过微博。
2. 优势:发布简便,操作方便,传播速度快
    不足:垃圾信息也很多,真假难辨
  培明中学  成沁

新浪网友2012-01-06 12:41:30 [举报]
1. 我没有微博,但是使用过微博。
2. 优势:发布简便,操作方便,传播速度快,信息通畅
    不足:垃圾信息也很多,真假难辨
培明中学   朱雯怡

新浪网友2012-01-06 16:41:46 [举报]
1、我使用过新浪微博。
2、微博的优势是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记录,能第一时间分享重要时刻和心情。而且字数少,方便写。然而不足的地方是聊天功能不及时,不是很稳定。传播速度快、范围大,虚假广告较多。
普陀区  真如第三小学   王姗迟
(注:参加学习的学员教师的回复都是实名制)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00:38:42 | 只看该作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http://www.unesco.org.cn/
教育部:http://www.moe.edu.cn/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http://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index.jsp
重庆市教委:http://www.cqjw.gov.cn/site/html/cqjwportal/portal/index/
教育研究:http://blog.sina.com.cn/educationlaw
文学与教育网站:http://blog.stnn.cc/xbh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
中国教育在线:http://www.eol.cn
重庆教研网:http://www.cqjy.com/
重庆基础教育网:http://www.ecqjjw.com/
重庆教育资源中心:http://www.cqer.gov.cn/
重庆教师研修网:http://www.cqteacher.cn/
重庆德育网:http://www.cqdy.com.cn/
教师新路历程网:http://zhengwen.eol.c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00:39:33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李镇西《中国教师报》2012.2.15
学校一定要有“特色”吗?
面对这个问题,有人会惊讶:“这还用说?”
是呀,这是一个热衷于谈“特色”的时代。几乎所有学校都在争创“特色”——你弄“书法教育”,我就搞“剪纸教育”,你做“人人都会拉二胡”,我就来个“学阿拉伯语从娃娃抓起”……
仅仅增加一门选修课,就叫学校教育的“特色”吗?
当然,也有学校的“特色”不仅仅体现在选修课,而是在“理念”上“模式”上甚至“培养目标”上都有“创新”有“突破”:比如“让学生拥有诗意的人生”,比如“312课堂模式”,比如“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于是一种“教育服务”应运而生。某些专家,某些机构,专门到学校帮着“提炼”“梳理”“总结”该校的“特色”,于是很多简洁整齐的句式,或夹杂着数字或字母的短语满天飞,比如“教学共生,师生互动”、“6S教育”、“五合教学”……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无数“新理念”“新模式”以及表达学校“特色”的词语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只是因为怕得罪人,于是很世故地不一一点出罢了。
现在很多学校的所谓“特色”,要么是凭空杜撰的几个富有“特色”的标签——比如,标榜“××教育”,但其内容却和其他学校一样,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要么是多开了一门或几门国家规定课程之外的选修课;还有就是学校的什么体育或艺术“传统项目”,如篮球项目,舞蹈项目,等等。
究竟有没有真正的特色学校?当然有。所谓“特色”,应该是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文化传统等方面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风格、个性或独特性,而决不仅仅是开了某一项选修课或课外社团活动,更不是提出了一个别人没有说过的概念。
也许我比较观念比较保守,我一直对义务教育学校大谈“特色”以至“特色”泛滥感到疑惑。愚以为,就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注意,我这里说的是“义务教育”——的学校而言,至少在教育方针(含培养目标)上很难说有什么特色。教育方针由党和政府制定,比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国家意志,显然不允许什么也不应该允许各学校自作主张在教育方针上还有“特色”。培养目标也是如此。基础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全方位打下全面素质基础。培养在人格、知识、能力、体质等方面素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共同目标,难道还有其他富有“特色”的目标吗?当然,如果是职业高中或大学,在培养专业性人才方面确立自己的特色,那是理所当然的。但我说的是义务教育。
这样一说,是不是小学和初中就不可能有特色了呢?当然不是。我只是说在根本的教育思想上,还是慎提“特色”为好。而在我上面所说的“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文化传统”等方面,教育者完全可以实事求是地展示出自己的个性,或者说“特色”。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真正的特色不能速成,它需要实践,更需要时间。所谓“需要实践”,就是说特色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很遗憾的,现在好多“特色”恰恰是“说”出来的。好多学校为了“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或为了迎接什么大型的验收检查,赶忙请来专家帮着“提炼”“梳理”,找几个别致新颖、言简意赅的短语,“特色”便诞生了。所谓“需要时间”,就是说特色是一种长期的坚守,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一种瓜熟蒂落,是一种水到渠成,是同行心服口服的认定,是社会众望所归的认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办三五年的学校,最好免谈什么“特色”——更别说提什么“三年打造名校”之类的口号了。但现在一些学校的“特色”则不需要时间,学校刚刚落成,便向教育局“申报特色项目”了。当然,也有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热衷于让各个学校“申报特色”,人为地展现“一校一品”,这是典型的教育浮躁。
此文写到一半,我参加了成都市教育局组织的一次课程改革现场活动。活动结束前,副局长左华荣在总结中说:“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特色观。许多学校都说‘要形成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所拥有的思想和方法。我特别担心办学特色的功利化,机械化,和泛化。一个学校的特色不是刻意打造出来的。应该是一个学校长期发展自然而然得形成的,不断积累,完善,升华。是日积月累,是源于实践的。”
坦率地说,我很少听到教育官员如此清醒。会后,我抑制不住激动,罕见地上台握住局长的手“大拍”其“马屁”:“说的太好了!”
他谈到反对“功利化的特色”,我理解所谓“功利化特色”,就是为“特色”而“特色”,是假特色。而现在的假“特色”是在太多太多。但教育哪有那么多“特色”?
我想到上半年一位领导来我校视察,我陪他转校园。他问我:“李校长,你们学校有什么特色?”我说:“没什么特色啊!”他看了我一眼,好像不太明白我的意思,我解释说:“我们学校才办几年,而形成特色是需要长期实践积淀的。再说,我现在也没想那么多的什么特色,就想让我们的老师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教好每一个学生,认认真真带好每一个班,我呢,认认真真帮助每一个老师成长,就可以了。”这位领导对我的说法深表认同。
说实话,当该领导突然问我“特色”时,那一瞬间,我也想过一些词语,比如“平民教育”啊,比如“新教育实验”啊,等等。但这些能够说是我校的“特色”吗?难道只有武侯实验中学在搞“平民教育”吗?难道只有我们学校在搞“新教育实验”吗?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教育应该做的每一件事,就行了。何必要刻意追求什么“特色”呢?
有人曾对我说:“李校长,你的没有特色,就是特色!”
我知道这话很时髦,而且显得很“深刻”。但我也不接受。因为我并非为了“特色”而“没有特色”——如此“没有特色”还是在刻意追求“特色”。
我的确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我和我年轻的同事们,面对的是好多学校不喜欢的孩子——当地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弟。教育局划片分配生源,我们不可能将其中任何一个孩子排除在校门之外。面对这些孩子,我们没想那么多,就朴素地追求“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我们研究的,不是什么“特色”,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难题:有的孩子为什么上课心不在焉?他上课为什么听不懂?有的学生为什么要辍学打工?孩子的家长为什么不愿意到学校来开家长会?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如果考不上高中他将来能够做什么?……当然,我们学校也有相当部分的天资不错的孩子,所以我们同时也在思考:怎么让这些聪颖的孩子最大程度地获得知识,最大程度地提升能力,最大程度地得到发展乃至极致?正是为了每一个孩子——是的,毫无疑问是“每一个”,我们大胆地进行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同时相应地进行了考核评价改革。
特别幸运的是,我遇到了特别理解和支持我的武侯区教育局和成都市教育局,他们为我校的改革不但大开绿灯,而且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在这里我说了领导的好话,这是我的心里话。我犯不着在领导听不到的地方 “歌颂”领导(我知道我的博客是从来不被局长光顾的),但我得实话实说,这是做人应有的起码诚实。
写到这里,也许有朋友急切地想知道我校究竟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对此,我要让大家失望了。一切才刚刚起步,我不愿多说细节。所以目前我基本上谢绝了所有媒体报道,因为事情才开始做,就大谈“成果”,这样不好。
还有和“特色”相关的一些说法,我也常常越想越觉得不是味道。比如,学校要“打造品牌”,又比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等等。这些说法,显然是一种办企业的思路,是面向市场的思维。品牌是一个商业概念,它以产品质量取胜,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信任度、追随度,因而给产品增加了附加值,企业可以为品牌制定相对较高的价格,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打造品牌,产品追求特色,理所当然。
一些大家公认的真正名校(关于名校的产生和意义,我将另文阐述),产生了类似于“品牌”的社会美誉度,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容抹杀。但是,我这里要批评的依然是那种为“品牌”而“品牌”,把“品牌”作为学校的主要追求的做法。学校是企业吗?学校需要面向市场吗?也许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业学校包括综合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企业有密切联系,而且需要有市场思维,但我想问,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要“品牌”来做什么?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意义何在?像企业一样争抢市场份额吗?当然,有人会说:“是呀,学校有品牌了,有影响了,就有竞争力,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生源嘛!”且慢,按国家规定,义务教育的小学和初中,不都是由教育局划片或微机排位分配新生吗?你为什么老想着去抢占什么“市场”呢?说白了,不就是抢优生以提高“升学率”吗?不就是收择校费壮大财源吗?当然,这些话是不能摆到桌面说的,但大家心照不宣。然而,这心照不宣的意图,不是“假教育”是什么?
学校当然要办好,但这不是“对外”的为了什么“品牌”什么“市场”,而是“对内”的为了我们每天面对的孩子!只要孩子在学校能够享受每一个老师的爱,只要孩子能够喜欢每一堂课,并且真正获得全面发展,学校没有“特色”没有“品牌”没有“市场”,又有什么关系?
朴素比“特色”更美丽,良心比“品牌”更珍贵。孩子心灵和他们的未来,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市场”!
这是我们的教育良知所在。


                          2011年11月23日—29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2-19 22:38:17 | 只看该作者

   如何进行中小学教师培训(转)   

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要思考和把握好10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专业化。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教师培训的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20世纪80年代以后,很多国家都加快教师专业化的建设步伐。随着我国教师资格和继续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教师专业化的地位和进程得到了确立。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为教师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成为新时期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从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历程看,长期以来,教师培训主要是定位在解决现实工作的突出问题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是一种短期行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还处于低位。如:改革开放初期的专业合格证、教学基本功、学历补偿到新课程改革阶段的的培训,主要是从现实的需要出发,通过培训的手段,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培训的目标不够高远,没有明确和稳定的指向性,缺乏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教师培训的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没有较好地体现。我们知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是伴随着职业生涯的,专业化发展也是呈现阶段性特征。因此,教师培训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以终身学习的理念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来设计和规划,面向未来,立足当下。当前,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来支撑。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是教师培训工作要走向专业化。以“国培计划”的实施为标志,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的要求空前提高,培训工作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教师培训的专业化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教师培训呈现一种“钟摆”现象,要么是走不出职前培养的惯性活动,要么是仅仅停留在教学经验的传帮带层面上。究其因,大多的师范院校还存在着重职前培养轻职后培训的痼疾,对培训工作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师培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严重脱节和滞后。“国培计划”的深入实施,带动了教师培训和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和机构越来越认识到培训专业化对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性。北京教育学院在总结和研究长期从事教师培训和承担“国培计划”培训任务的基础上,编写了《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教师培训教材,比较系统地梳理和介绍了从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开发、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培训活动组织和培训绩效评估以及教师继续教育区域规划等方面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流程,充分体现了教师培训要走向专业化的要求。华南师范大学也是非常重视教师培训的专业化和学术性建设,自主设置了教师发展与管理的二级学科硕士点,加强教师培训人才的培养。“国培计划”和各地的教师培训工作,也把培训者培训放在重要的位置。这都体现教师培训专业化是教师培训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个关键点:标准化。标准通常是指以理论、实践经验和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协商,由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公布,并以此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近年,教育部非常重视构建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教师的入职标准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不断完善。去年,教育部的以教师1号文的方式,发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简称《专业标准》),明确要求要以《专业标准》为依据,调整教师培养方案,编写教育教学类课程教材,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内容。将《专业标准》作为“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各级培训的重要内容,依据《专业标准》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指南。教育部率先垂范,依据《专业标准》,制定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按学科(领域)分学段、分项目设置,对“国培计划”67 个项目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实施建议作了详尽的规定,具体指导“国培计划”的开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教师培训走向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重视培训的标准样式建设。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提供培训的标准样式,为各级各类培训提供样本和参考,同时也是培训的重要依据。比如:《“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使用指南、“国培计划”培训课程案例(参考样本)、“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有关项目规划书和子项目申报书以及各种工作模板。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指南》也属于一种标准样式。这些标准样式在一定的范围成为专业准则和依据,对推动教师培训的开展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个关键点:科学化。教师培训要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要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教师培训工作,积极推进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意见》,对当前的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实现教师培训管理信息化和培训学分管理的制度化;要建立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机制;要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要强化教师培训质量监管。很明显,传统的管理手段已无法适应教师的终身学习的需要,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教师培训的管理手段和制度必须要创新,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新的制度,通过培训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服务。
教师培训是一项专业活动,是一门技术活。我们在管理教师培训项目和组织教师培训活动中,要使较为复杂的培训能做到有序、有效、可控,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工作要有科学化的手段,包括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绩效评价。《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培训项目和培训活动管理的各种工作流程图、应用图表、标准样式、编辑模板、培训手册、模拟沙盘和项目管理软件等,充分说明了智能化手段在培训管理中的作用。科学化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成本,实行更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为常态工作服务,因此,教师培训的管理的科学化,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工作的有效机制,明确管理的权限和职责,界定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跨度,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增加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第四个关键点:信息化。教育部实施全国教师教育联盟计划的10年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了“天网”、“地网”、“人网”的有机结合,教师远程培训已成为“国培计划”、 “省培训计划”以及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的重要方式,每年数百万的中小学教师参加远程培训,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师培训的跨越式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培训的工学矛盾和培训经费、培训资源不足等问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但是,要构建开放兼容、资源共享、规范高效、覆盖全国城乡、“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远程培训的健康、科学发展,还是任重而道远,我们对现代的远程培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当前的远程培训工作在一些方面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一文中指出,信息技术变革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信息技术变革正对教师教育带来的挑战包括:教师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培养具备教育与技术双重能力的创新型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需要深度变革,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观;教师角色需要系统转变,从知识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信息素养需要加快发展,推动有效教学。因此,信息技术对教师培训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变革,我们要以先进的思想和技术重构教师培训的理念和行为,推进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改革创新,加强培训能力建设,更好地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第五个关键点:国际化。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教育的发展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越来越广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和借鉴国际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势在必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应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本世纪以来,教育部组织了多个教师培训国际化合作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充分反映了国际化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世纪之交,教育部与英特尔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全国范围开展“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十几年来,近200万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对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理念,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教育创新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项目,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理念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将国外先进的创新理念和教学环境引进了国内,并将有2万名技术学科教师参加培训。
国际合作除了采取引进的方式外,各地也非常重视组织中小学教师“走出去”,到先进的国家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江苏省教育厅专门在海外建立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基地。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都组织校长和教师到海外培训,华南师范大学还积极探索国际合作的双向交流活动,将国际合作项目做深做透,通过相互的思想碰撞,更深层次的吸收双方在文化、教育方面先进经验,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
教师培训的国际化在当前还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要建立持续、健康发展的国际化合作平台,需要国家层面在政策和项目上的支持,也需要从国家层面在国内外建立一批国际化合作的教师培训示范性基地,深入总结和探索教师培训的国际化的经验和规律。
第六个关键点:共享化。长期以来,因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分级、分类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没有建立起来,加上近年建立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评审与推荐制度也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地方出现了教师培训内容随意性大,课程资源建设比较封闭的现象。一方面,一些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比较缺乏课程资源,另一方面,重复课程建设的情况较为严重。当前要重点解决好:一是建立科学的课程标准,指导各级各类的培训课程建设;二是规范和完善课程资源评审与推荐制度,严格培训课程的使用管理;三是实施教师培训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计划,加强优质课程的共建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四是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培训机构在课程建设的责任,改革和推进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加强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建设,借鉴哈佛等著名大学和远程教育公开课的做法,逐步探索我国教师培训网络公开课机制,让广大的农村教师真真正正做到随时随地共享优质培训课程资源。
第七个关键点:多样化。教师培训方式多样化,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指出:努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倡导小班教学,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鼓励教师自主选学,在培训课程内容、培训时间、培训途径、培训机构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近年,国培计划和各地总结了许多鲜活的培训经验,创造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和海外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如广东教师培训的“三驾马车”:远程混合培训方式、“三位一体”骨干教师培训方式、校本培训“三动”方式。当前,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师培训方式,实现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等等。多样化,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以科研为先导,以先进的技术为平台,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达到高效的培训要求。
第八个关键点:区域化。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工作环境、培训资源的差异性,必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表现出区域差异,而区域差异也就导致了教师培训的区域化特点。“国培计划”的中西部教师培训项目,针对经济和教育发展基本相近地区的教师,来设计和安排项目,既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和关怀,也便于整合资源,加强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区域化,还能更好地围绕地方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来统筹培训工作,节省培训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广东欠发达地区教师培训项目,根据粤东西北培训经费和资源短缺的特点组织培训,收到较好地效果。
区域化,还能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合作与交流。如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积极探索区域合作的培训,长江三角洲校长教师培训项目、京津沪校长教师培训项目,大大促进了地区间在较高的平台上交流和合作。区域化,也可以是选择差异化的地区进行合作,取长补短,特色发展,尤其是要鼓励和支持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和“手拉手”培训活动。
区域化的重点是县域,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教师培训要促进县域内教师专业发展的公平、均等、共享,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县域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基本完成后,一直在十字路口徘徊,原有独立的、完整的、学校法人单位的办学形式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各地的改革五花八门。既有为了生存的改革,也有伴随着教师培训工作的转型的改革。形势和要求的变化,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的路径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更好地推进继续教育的深入发展。无论独立设置或整合设置,都要根据教育的发展来改革创新,要在三个方面有明显的变化。一是更重视教师培训工作,资源配置能满足工作的开展;二是培训和组织管理能力要提升;三是教师培训的参与率、满意率得到提高,效果明显。当前,要以申报国家级示范性县级培训机构评估活动为契机,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统筹下,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发展,提高教师培训的能力和水平。
第九个关键点:校本化。中小学校不仅仅是中小学生成长的摇篮,也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近年,以校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等等与校本有关的概念日益为校长教师接受。教师培训要接地气,要贴近教师、服务教师、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因此,要加强校本培训工作,把教师培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发展、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培训工作终极目标。
但校本培训也有着先天性的制约,包括专业培训资源的缺乏,专业引领的缺乏,培训管理的缺乏,往往导致校本培训的走过场。我们要加强专业引领,加强培训资源的支持,加强培训模式的创新。当前,一方面要加强政府主导,把校本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在校本培训工作中的责任,为全面推动校本培训工作提供了组织、制度、专家、经费、资源等方面的保障;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校的积极性,坚持校本培训的自主性、草根性和个性化特点,焕发出校本培训应有的魅力。
校本化,要体现以校为本,研、训、用相结合的特点,把教师培训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结合起来。
第十个关键点:个性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职业群体的共同特征,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从而形成教师个体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因此,教师培训应该照顾个性化的需求,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促进教师专业特点和专业风格的形成。当前的教育改革已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成为培训工作的诉求,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以及培养领军人物,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师培训要适应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就必须要选择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培训和专业服务,度身定制,有的放矢。
个性化培训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规律,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培训需求,转变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模式。二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让教师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三是加快“课程超市”的建设,改革培训课程大而空的形式,从“百货商店”式的课程建设走向“专卖店”式的课程建设和专业服务,根据不同的专业发展阶段,开发小专题、碎片化、微课程、自选课等形式的课程,满足教师培训的个性化需要。四要改革培训的组织方式,鼓励和支持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采取更灵活的培训方式,包括探索学术休假、“做中学”、“研中学”、“训中学”等个性化的教学、研究、培训等专业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2-26 01:24:02 | 只看该作者
凌宗伟:讲学。。。。。。


        无论怎样的形式,对于讲学者来说,当你一旦应邀前往讲学,你对讲学的准备、与受众的互动、同名家的交流以及之后的反思和践行,无疑也推动了自身修为的提升。
一次讲学就是一次生命结缘的过程。我们在讲学的过程中,总会有缘和一些名家大师相遇。他们不但会讲,而且善行,不但有智慧,而且有生命感悟,当然更多的是满怀希冀的听者。这就要靠我们自身“读”人的功夫去与他们结缘了。当我们读懂了对方,我们才能体悟其奇妙所在。
一次讲学就是一次思想洗礼的过程。我们的讲学面对的往往总是不同的课题——熟悉的、模糊的,我们会有意识地进行一次再思考,形成相对清晰的认识,这过程必然有一些思想上、理念上、方法上的洗礼。讲学者更需要来自一线教师的观点与思想修正,藉此完善自己。每一次讲座,也都会给予讲学者观念的顿悟、思想的洗礼。这也是一种别样的支持与帮助。张先生的生命化教育也逐步地形成了文化发展学校、生命化课堂和家校协作互动诸方面的新的认识。
一次讲学就是一次观念嬗变的过程。在对当下一些教育现象——“每堂课只允许讲15分钟”、“学生课以后哪个班的学生只能在哪种颜色的地砖上行走”、“高考吊瓶班、焚书班”、“工作没几年就出了一摞教育著作”某名师“两天教会不会写作文的学生写好作文”、某名师“在全国建立了几十个自己思想的研究基地”、一些学校“所花巨资请教育策划公司策划学校文化”,以及名校收门票,一些地区用行政手段推行一种教学模式等等提出来的。我希望我自己和我的同行们面对纷繁的教育现象,一定要慎言慎行,努力做到不守旧,少创新;不否定,少武断;不仰视,少空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对讲学者的一个基本要求。这也是讲学者生命成长的关键所在。 对于讲学者来说,我们一定要克服浮躁的心态,在世风浮躁的气氛当中,要沉得住气,读得进书,做得好学问。很难想象一个不读书的学者能够受人欢迎;一个不会践行理念的学者,不可能行走太远。
作为讲学者我们还要有面对质疑与批评的良好心态,谁也不是圣贤,谁都不会真理在握,尤其是现场生成的时候,谁都有可能出现不假思索,信口开河的时候,你敢保证你的言辞一定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退一步讲就是人家的评价与批评出乎远离我们的心理需求,也没有必要耿耿于怀,纠缠不清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再说人家能对你讲的内容提出的评价与批评至少说明他们比较在乎你的言辞。我们是不是更要因此提醒自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辞呢?或许我们的言辞原本就有问题,或许这言辞在特定的场景里是有问题的,更为重要的是,从批判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我们的言辞一旦吐出来了,就是该接受批判的——来自他人的,更应该是来自自己的。实在做不到,坦然一点,少说一点,更没必要苦逼,身体要紧哦,看开一点,明天又将是新的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0:21:26 | 只看该作者
   基于“对话”的校本培训

                             吴宁建

摘要 “对话”正在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并成为民主平等的代名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因此,构建基于“对话”的校本培训是提高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基于“对话”的校本培训应该是以对话为其基本培训方式的,应该是尊重教师差别和个性的,应该是扎根于实践与反思之中的。

关键词 对话  校本培训

时下,校本培训已经成为各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重要抓手。然而,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究竟如何?校本培训究竟应该着力培训什么?校本培训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怎样的方式?作为学校管理者,在校本培训中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笔者以为,要处理好上述问题关键在于构建基于“对话”的校本培训。

一、“对话”正在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对话”正在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并成为民主平等的代名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胡东芳在其所著《教育新思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一书中就对话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作了专门论述。教育对话正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或多或少地体现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然而,在我们与学生对话的同时,学校管理者却往往忽略了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其实,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同样也是校本培训的主体。反思我们的校本培训,教师的主体性究竟体现得如何呢?我们更多地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来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我们更多地是把学校的要求强加于教师,我们对教师的培训需求了解吗?我们征求过教师的意见吗?我们热衷于灌输式的校本培训,热衷于邀请专家讲学,我们知道教师究竟收获多少吗?在这里,笔者不是否定专家引领的重要作用,专家引领对于提升教师理论素养确实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要知道理论与实践之间毕竟是有距离的,单纯的理论灌输就如对学生的灌输教育,同样是不受教师欢迎的,是低效的。而对话是很受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方式。基于“对话”的校本培训是民主、和谐与开放的。在对话的过程中,培训者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被培训者地位平等,关系和谐,培训者和被培训者都成为校本培训积极的建设者。校本培训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不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安排培训,而是更加尊重教师的主体发展需求。培训者不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被培训者,而更主要是引导被培训者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基于“对话”的校本培训较之灌输式的校本培训,更能点燃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创造性。这就跟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出一辙,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而是有效的。由此可见,基于“对话”,是切实提高校本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二、基于“对话”的校本培训应该是以对话为其基本培训方式的

这种培训是以强调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被培训者(教师)自主和自由发展的培训。在对话中,人们并不一定是在探讨一个确定的主题,而更主要是意在期待一种有待发现的真理,参与对话的人之间没有任何对立,他们只是想搞清楚共同面对的问题。同时,不管是培训者还是被培训者,都会感受到自己是在接受教育和培训,因为在这种培训中,人们通过心灵的碰撞着眼于得到新的东西。对话不是单纯的统一和反对关系,不是简单的问答,也不完全等同于讨论。因为单纯的统一和反对关系只是一种判断,而问与答的目标是单一化的,是向着被给予的一个目标前进的。讨论虽然在培训中有着很大作用,但它决不能取代对话。对话的本质就在于在自我中发现他人和在他人中发现自我。它的最大阻力是自我的丧失,其典型的表现一是以权威的见解代替自己的发现,二是以表演性的自我代替真正的自我。例如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我们惯用的培训方式就是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培训,培训者在上面讲,而被培训者则在下面听,还要不停地记。诚然,这种培训方式可以教会教师具体操作,而至于教师理念上有多少提升就不得而知了。事实上,掌握操作技术并不难,只需要多加练习即可。而恰恰是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是广大教师普遍存在的薄弱点,亟待培训提高。授课方式的培训可以解决操作问题,却不可以解决理念问题。而理念问题,则需要通过对话式培训来解决。不同学科有不同学科的特点,作为培训者来说,不一定样样精通,如果培训者是物理教师,而被培训者是地理教师,那么他们之间的对话就绝对是一种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的过程。在这种对话中,培训者可以聆听被培训者提出问题,阐述观点,可以将自己的观点提供给被培训者参考,被培训者通过与培训者的对话,最终将自己的思考与行动结合起来,从而生成自己新的理念和新的能力。“对话”使得校本培训更具有指向性。

三、基于“对话”的校本培训应该是尊重教师差别和个性的

如同学生一样,教师也是有差别的和具有个性的,而且较之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学生基本上是同龄人,而教师的年龄、经历和专业水平则差异更为显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别和个性,学校管理者同样也要尊重教师的差别和个性。基于“对话”的校本培训主张教师的自我成长和自主培训。学校制定校本培训计划和方案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权威式的统一要求,而是主动征求教师意见,允许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等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或是提出自己的设想和需求,对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培训策略。在这个基础上出台的校本培训计划和方案充分尊重了教师的差别和个性,因此更具针对性,也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切实提高校本培训的有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专业成长史就是极具个性化的教育阅读史、教育实践史和教育表达史。从阅读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阅读态度、阅读经历和阅读能力,如果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阅读同样一本书,显然就不符合客观实际。笔者10年前就曾经被要求阅读皮连生的《智育心理学》,这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著作,当时感觉真的是很难读懂,一点阅读兴趣也没有,根本就没有读完。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自己还很年轻,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积淀,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的水平也较低,当然是看得一头雾水。而今天再来捧读这本书,感觉就是完全两样的了。教师的阅读应该是有区别和有选择的,是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笔者以为,青年教师更适合于阅读教育叙事类的书籍和文章,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而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而具有一定教育实践经验和理论积累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研究领域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再从教育表达的角度来看,撇开文字能力不谈,仅从深度和创新来讲,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思考水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对于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引导他们从认真撰写备课笔记和教学反思开始,养成撰写教育叙事和教育随笔的习惯;对于中青年骨干教师,我们则要鼓励他们积极总结教育教学成果和实践经验,形成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性论文,并为他们取得研究成果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校本培训对教师教育表达的要求也应该是有区别的。

四、基于“对话”的校本培训应该是扎根于实践与反思之中的

任何形式的培训,如果脱离了教育教学实际,就会变得苍白无力,是不具生命力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对话”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教学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又是与对话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基于“对话”的校本培训主张在实践中对话,在对话中反思,在反思中生成。因此,它强调教学反思不仅局限于单向的自我反思,而是主张多向的“对话”式反思。单向的自我反思其弊端在于,受教师自身对教学反思性质理解程度以及持有的教学价值观的影响,其反思往往不能切中要害。而“对话”式反思则可以借助同伴的参与和“对话”来提高反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以一堂地理课的教学反思为例,来加以说明。

在我校举行的一次公开课活动中,有一位地理教师开了一堂“人口问题”,大家听完课后,聚在一起评课。按照惯例,首先是由这位教师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然后谈谈自己的教学反思,最后是大家发表各自意见。在这堂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即把全班同学分成正方与反方两个组进行课堂辩论,正方观点是“人多好,人少不好”,反方观点是“人少好,人多不好”。授课教师在反思时针对这个活动设计进行了重点阐述,且看她为自己整理出的以下几点不足:

1、教学时间把握得不是太好,学生辩论的时间稍长,影响了后面内容的教学,课堂练习没有来得及做。

2、我应该把正方、反方的提出的论点写在黑板上,这样可以让同学更加明确本方和对方的观点。

3、有一个学生话还没有说完我就打断了他,其实应该让他把话讲完。

4、我的普通话还不够标准。

接着其他几位教师也纷纷围绕着这个话题阐述各自的观点……最后,轮到我发言了,我向授课教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个辩论活动有必要吗?你设计这个辩论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又引起大家新一轮的热烈讨论……这个时候,人人都在反思,然后将自我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通过这种多向式的“对话”交流,从而有效避免了教学反思的浅层化。诸如“我的普通话还不够标准”之类的话有必要说吗?其实,问题的根本在于这个辩论活动设计的本身,而不是在于活动的过程。严格地讲,这个辩论活动设计是一个教学失误。道理很简单,这堂课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即“人口发展应该与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们怎么可以让学生就“人多好,人少不好”和“人少好,人多不好”这两个都是错误的观点进行辩论呢?这岂不是非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反而阻碍了学生正确人口观的建构吗?真正有价值的反思,应该是意识到这个问题,进而进一步反思:课堂活动的设计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而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发展,切不可本末倒置,针对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思考我们应该设计怎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以“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为话题,来组织学生针对“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问题?人口过少又会带来哪些问题?”列举实例,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教学反思才是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才真正能够改进我们的教学。

在上述这个教学反思案例中,如果仅仅是依靠单向的自我反思,是很难把握问题的实质的。但是,多向的“对话”式反思往往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河北教育》综合版2008年第10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0:21:54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思考
吴宁建
    人们常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在于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天下。换句话说,人才与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校也是如此,教师专业成长已经成为学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抓手之一,并成为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本文试从教师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首先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来分析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因素,囿于篇幅,本文主要从教师层面来加以阐述。从学校层面来看,虽然现在各校都相当重视教师专业成长,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但总体感觉是:缺乏整体构建,即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纬度尚不完整,而且整合不够;“创新型”的教师文化和教师专业成长工作机制尚未得到进一步完善。从教师层面来看,虽然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较原来有所增强,但仍然受着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制约:
  1、传统“适应型”教师文化的惯性影响导致创新不够。许多教师已经适应了原有的工作模式和教学方式,主要表现为:习惯于服从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领导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缺乏主动发展和创新的意识;习惯于做一个“教书匠”,成天忙于教育教学事务,缺乏教学研究和反思的意识;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份教案可以反复使用多年,缺乏教学创新和课改的意识。
    2、非主流教师文化的负面影响。我们在构建主流教师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遭受非主流教师文化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的价值观是以经济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他们当中不乏有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者,或是通过各种方式忙于创收,包括从事有偿家教,因此对自身的专业成长很难有所追求;女性教师的家庭情结和家庭负担或多或少地牵制了她们的部分精力;教师尤其是城市教师生活方式的变革、业余生活的丰富,客观上对教师专业成长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此外,教师职称的“高原”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
  3、来自社会的非主流文化的冲击。社会非主流文化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冲击主要表现为:以经济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的非主流价值观在悄然地影响着部分教师的价值观;一些素质并不高的人的暴富导致部分教师的心理失衡;社会日趋信息化和网络化,各种社会非主流文化在不断干扰着教师的专业成长。
    鉴于以上对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文化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整体构建以“创新型”教师文化为核心的教师专业成长工作:
    1、追求基于创新的教师主流价值观。教师主流价值观应该定位为: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以实现自我价值。这一点应该是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吻合的。因此,学校要引导每一位教师充分理解和认同学校发展目标,形成基于创新的教师主流价值观。这就要求,学校制定发展目标应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现状,既要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引领作用,又要符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要;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充分听取教师意见;要通过各种途径让教师深刻认识到:学校制定发展目标不是事不关己,而是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学校发展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
    2、实行基于创新的目标管理。学校要致力于把每一位教师都打造成一个战略事业单位。学校的发展与创新需要通过教师专业成长来实现。目标管理的核心是创新,关键在于三点:一是目标维度,二是目标达成途径,三是目标达成度。其中目标维度和目标达成途径反映目标制定情况。确定目标维度是实行目标管理的基础,教师专业成长目标维度至少应该涵盖:思想政治与师德表现;教育观念与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科教学研究与创新;课程实施与开发能力;学生管理研究与创新;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学习意识与个人反思;教育教学发展性实绩等九个方面。确定目标达成途径是实行目标管理的保障。而目标达成度分析则可以是阶段性的也可以是终结性的,对于教师调整专业成长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评估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主要依据。
    3、构建基于创新的发展性评价激励机制。学校要对教师实行全员增值管理,要积极引导教师通过创新来实现自我增值。创新应该成为学校的主流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应该通过创新来实现。学校应注重评价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举措,要克服以往只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弊端。应注重对评价主体进行纵向的比较,更关注评价主体的进步。对教师不苛求全面,但求发挥特长,只要是有所创新,只要是对学校的某一方面工作有突出贡献,就应该给予肯定与表彰。例如,为促进教师实现自我增值,设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六级阶梯,即:“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特级教师”,鼓励和引导教师设计可行的以创新为核心的自我增值规划,让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有足够的可能不断体验实现自我增值的喜悦。
    4、构建基于创新的公平、开放的人才经营机制。学校应该为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创新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条件。学校管理者要切忌形成用人上的思维定势,要敢于大胆启用新人,给予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创新平台。例如:某校并不是本市“公民教育”的试点校,但是有一位政治教师对此很感兴趣,我们就把这项本来属于教导处职能范围的工作交给她,放手让她去做,并在人力、财力上予以有力的支持,结果这位教师设计的“公民教育”实施方案获得了市一等奖。
                                                  ——《师道》2008年7-8期合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2 22:19:3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从学习到教学——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课程介绍作者:魏智渊
《从学习到教学——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2012年试开设的认知心理学课程,是心理学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网师的公共课程。但是因为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有一定的哲学课程或数学课程的选修基础。
本课程旨在讨论下述问题:
一、学习问题:智力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说:认识是如何发生的?)
这个问题,由一系列相关研究构成:
认识何以可能?如何发生?
智力的本质是什么?内在机制是什么?
知觉和逻辑(运算)结构是指什么?如何形成?相互关系是什么?
核心的智力结构有哪些?如何形成?
智力发展与道德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乃至于自我发展构成何等关系?如何相互影响?
智力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在认识过程中,大脑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哪些因素影响了大脑?(这已经溢出皮亚杰,涉及到信息加工理论及脑科学等,是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延伸)
……
二、教学问题: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如何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这个问题,由一系列相关研究构成:
学生的概念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包含了对皮亚杰的修正)
科学概念与日常概念的区别是什么?科学概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包含了对皮亚杰的补充)
思维与语言是怎样的关系?
发展与教学是怎样的关系?教学如何促进发展?
……
这些问题,广泛地涉及到哲学(尤其是认识论)、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教学论、脑科学等领域。但是皮亚杰、维果茨基,以及信息加工理论和脑科学,是认知领域的最重要的基础。对这些领域的钻研,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经验的束缚,建立起更为科学更为深邃的理解学习与教学的基础。
本课程采用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与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语言》作为核心教材,根据情况涉及另外的认知领域,包括信息加工理论,脑科学等。
本课程参考书目正在建设中,第一批参考书目为(网师提供电子版供学员下载):
1.发生认识论,皮亚杰
2.结构主义,皮亚杰
3.儿童智力的起源,皮亚杰
4.儿童的语言与思维,皮亚杰
5.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皮亚杰研究的教育含义,柯普兰
6.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北京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7.皮亚杰学说入门:思维·语言·教学,埃德·拉宾诺威克兹
8.儿童的道德判断,皮亚杰
9.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
10.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丁芳,雄哲宏
11.文化的诠释——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王光荣
12.追寻记忆的痕迹,坎德尔
13.皮亚杰教育论著选,皮亚杰
14.脑科学与教育译丛(共7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这些书目将被继续补充,并给予评价)
本课程持续时间为一年,通常从下半年开始,不定期开设,中途不接受选修。学员要求:
1.有哲学课程的学习经历;(选修过,并且没有不良记录,不要求过关)
2.有数学课程的学习经历;(选修过,并且没有不良记录)
3.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即可选修,全不满足,则需要证明自己的学力水平,并与组长具体联系申请。
本课程讲师为魏智渊老师。
本课程组长为玄鸟歌唱,主要职责是处理选修事务,组织整理授课记录,以及处理与本课程有关的除直接教学外的另外事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5 00:08:33 | 只看该作者
“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之思考

2013年10月25日 17:00 来源:《教育研究》(京)2009年1期第53~59页 作者:陈永明、王健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是我国百余年师范教育演变史以及当今教师教育事业需求之必然产物,也符合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教师教育学”是一门有关教师教育活动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或是方法论的学问。建构当代中国的“教师教育学”,离不开教师教育实践的滋养,有必要加强学科制度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并须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教育学科队伍。
  【关 键 词】教师教育学/学科建立/学科发展
  【作者简介】陈永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博士生。(上海 200034)
  当今世界通用的“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包括教师的培养、任用和进修三个阶段的教育。为了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各种问题,各国都把师资队伍建设视为至关重要的突破口。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以及优化师资队伍,使教师的培养、任用、进修各个阶段具有连贯性,即从终身学习的理念出发,有机统合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进修,使两者在“教师教育”之概念上得以融合与升华,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进入21世纪教师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
  随着我国面向世界的步伐加快加大,“教师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门类业已诞生。至今,已有集美大学、江苏大学、宁波大学等一批综合性大学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一批高师院校陆续设立专门的教师教育学院,包括上海师范大学在内的一批师范院校也已经开设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师教育”必修科目。因此,“教师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构建工作也顺理成章地被提上议事日程。在2006年12月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的“全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建言倡议,希望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有必要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当前,这种实际需求以及时代呼声正在与日俱增。
  一、“教师教育学”的建立体现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之一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矛盾运动。当今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诸多教育工作,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困惑层出不穷,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正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或危机。若从教师教育研究者自身的职责与使命而言,理当关注教师教育学科的开拓创新,有必要对“教师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安身立命的理据及其合法性进行理性思考。一方面,这可以回应学界关于“教师教育只是一个领域,而不可能成为一门学科”的种种质疑之声;另一方面,通过抛砖引玉式的践行和倡言,力求“教师教育学”的早日问世,并能得到科学健康的发展。
  (一)百年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呼唤教师教育学的诞生
  我国师范教育发轫于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清代末期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照搬日本学制创立了近代师范学堂。1904年模仿日本的师范教育制度,1922年变为美国型师资培养体制,1951年又转成苏联型师资培养制度,现今力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制,其间经历了百余年风雨洗礼的变革沧桑。
  最初,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为寻求国家富强和民族的独立生存,以终结积弊千年并遏止中华民族创新的科举制度为转机。随着各类师范学堂的建立,我国培养出第一批传播新学的教师。可以说,师范教育制度的初创解决了我国近代意义上的教师人才“有没有”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在这样一个有着广袤疆域和众多人口的国度里,师范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要面对的是合格师资“足不足”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师范教育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培养了数量众多的师资人才,支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事业,为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特别是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为中华民族素质能力的提高,做出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贡献。
  但当历史的车轮前进到新旧世纪相交之际,师范教育却面临新的更为严峻的挑战。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一般高等学校也可以培养师资,从而打破了以往师范教育的封闭格局,拉开了面向新世纪教师教育改革的序幕,这也意味着我国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由数量满足转向质量提升,执鞭任教的为师者不再以“足不足”的数量为主要矛盾,取而代之的却是“优不优”的质量问题。
  若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而言,其教师教育事业发展也同样经历过我国上述的变革历程——在面对教师队伍“优不优”的问题时,选择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道。处在21世纪的现今,我国教师教育要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已经不再是以往解决“有没有”、“足不足”的问题,而必须超越以往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的思维模式,着眼于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教师教育新型的体制与机制,这就呼唤着能够系统地研究优质教师培养培训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教师教育学”学科之诞生及其健康的发育成长。
  (二)教师教育学的建立符合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
  “教师教育学”的建立不仅是百余年师范演变史和当代中国教师教育事业发展需求之必然产物,而且也符合教师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
  第一,“教师教育学”的建立符合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逻辑。在当今教育讲求教师专业化的阶段,不仅要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更需从专业理想、专业职能、专业道德等层面全方位地提升教师的内在专业素养。这就必然要求“教师教育”更上一层楼,走专业化发展之道,并迫切需要研究揭示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回答教师职业特性、教师智能特性、教学活动特性、师生关系特性等诸多问题。任何一种专业的发展都需要一门高水准的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基础,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必要性也就呼之欲出。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要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在高等教育中就必须有开展教师教育的专业活动;专业又是以学科为基础的,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建设教师教育学科就是最急迫的任务。”[1]
  第二,“教师教育学”的建立符合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向上逻辑。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已经从三级师范体制逐步过渡到二级、一级师范教育体制,并正在逐渐实现教师教育的高等教育化。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我国教师教育走向大学化的现实语境下,以大学的逻辑去思考教师教育问题,无法回避‘学科建设’这个核心问题;在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背景下,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是一种必然的选择。”[2]
  第三,“教师教育学”的建立符合教育学分化发展的衍生逻辑。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任何一门学科最初总是附属于某一学科的,并随着知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得到充实与完善,最终独立成为新的学科领域。教育学学科体系中诸多二级学科都是从教育学一级学科的母体中怀胎孕育并逐渐分化的,如教育技术学、教育行政学、课程与教学论,等等。教育学一级学科近年来随着教育实践领域的扩大或细化,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呈分化发展的态势。作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教师教育学”的创建,既能符合教育学学科不断丰富内涵和扩大外延的发展逻辑,又可有效促进也需持续充实与完善的教育学学科发展逻辑。
  二、“教师教育学”的学科界定
  从科学的角度看,学科系指按学术门类划分的知识体系;从教学的角度看,是指学校教学考试的科目。教师教育学科无疑体现了两者的辩证统一,具有典型的实际应用性与价值指向性。鉴于此,试对“教师教育学”进行如下的学科界定。
  (一)教师教育学概念及学科性质
  1.教师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近年来,虽说学界对“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建立倡议甚多,然而翻阅各种文献资料,却未见有关“教师教育学”的明晰概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惟有抛砖引玉地给“教师教育学”一个较为明晰的定义,方能为“教师教育学”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奠基立业或是营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遵循学科定义的一般路径,笔者认为“教师教育学”可以有三种定义的注释:第一,从静态的角度,“教师教育学”是研究教师教育实施者、接受教师教育者以及客观环境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性科学;第二,从动态的角度,“教师教育学”研究教师教育的产生、演变、发展及其活动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是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科学;第三,从工作实践的角度,可以认为“教师教育学”是研究当代教师教育的一般规律及其作用的实践性科学。
  通过上述三种注释给出的“教师教育学”定义之比较,可以明确“教师教育学”是一门有关教师教育活动和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或是方法论的学问,或者说,是以研究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一般规律及其实际运作为己任的。
  2.教师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一般而言,学科性质是在学科分类基础上对某一学科基本形态与本质特点的界定。只有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教师教育的学科性质,才能明确其发展方向,提高教师教育学科的科学理论水准。
  教师教育学科是介于宏观理论学科与微观应用学科间的一门中观学科,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不是“为研究而研究”的,而是为培养教师、不断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行动提供指南的。在此意义上,教师教育学科属于“实践教育学”范畴。[3]笔者认同这样的看法,即将“教师教育学”必修课程付诸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探究真知。
  教师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与“教师教育学”的概念相互连贯沟通的。笔者认为,对教师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求界定:第一,从“教师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而言,“教师教育学”是从教育学一级学科分化出来的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与独特的研究对象的新二级学科;第二,就教师教育活动来看,构建“教师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应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第三,从“教师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进行分析,可谓是诸多学科整合之结晶,这不同于现有任何一门学科,而是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复合应用性学科。
  (二)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
  1.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一门学科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有无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如果有经过科学界定的研究对象,那就是学科研究的起点,也是衡量学科是否独立的重要尺度。
  “教师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包罗万象,可以说,一切与教师发展相关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教师教育学”的关注点,且其中不乏众多亟待解决的教育改革课题或新旧世纪一直关注的两难性问题。从“教师的专职性与教师的专业化问题”、“教师资格‘证书主义’的意义与界限”、“任用社会人士充当教师的意义与界限”、“在职中小学教师进修的制度化问题”、“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重心问题”到“正视教师教育改革的财政问题”、“评价教师与自主的专业性发展”、“教职员工会团体与如何维护教师权益”、“现代学校‘以法治校’还是‘以德治校’”、“教师工作是一门职业?专业?还是事业?”等等,都可以说是现今“教师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笔者认为,“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六大领域:一是教育环境,包括教育行政、政策法规、教育财政等政策环境,学校文化、教育科研等学校氛围,以及专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等校内外结合的共生领域,藉此探究教师教育的现实与理想环境;二是基础研究,涉及与教师教育相关的教育原理、教育史论、比较教育、课程教学与教育技术研究,基于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之视角,从不同侧面考察教师教育的发展动向;三是各类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研究生教育等与教师教育变革密切相关的主要学科;四是心理卫生,关注情感心理、基础心理、实验心理、应用心理、精神卫生等对教师教育的影响与作用;五是学科教学,包含学科理论、教材研究、校本课程开发、道德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外语教育等对教师教育的实践与考量;六是教育实践与技能,如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师口语、案例分析、实证研究、信息网络化教学设计等,重视现场应变能力的培养和评估。
  2.教师教育学的研究范围
  作为一项专门性职业,教师教育事实上可归类于职业教育。由此而论,“教师教育学”应归属于“职业教育学”范畴。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学的理解,多集中于中等以下层次,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其全称为“职业技术教育学”。时至今日,该学科既没有阐明过教师教育的内涵,也难为“教师教育学”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与上同理,“教师教育学”和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学科之间,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种关联或交叉,但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以及学科领域,并不构成上下位关系。因此,将“教师教育学”列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下,成为与上述诸多学科并排的二级学科,并加强建设,符合该学科发展应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内涵需充实与完善、外延求拓展与向上之辩证关系。
  作为一门学科,“教师教育学”应当揭示其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和客观规律。教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怎样解决或者探究当代教师培养与成长中的特殊矛盾和客观规律,核心问题是如何依据教师成长规律来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合格教师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师范生达此标准须具备哪些专业知识、能力和品德,这些都是构建教师教育知识体系的基点,也是“教师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成人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等学科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更是教师教育必须坚守或拓展的独特研究范围和学术境地。
  3.教师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不应是教师教育学科独立性的主要考量依据,因为学界对于“独立学科是否必须具有独特的研究方法”一直持有不同的见解。以往普遍认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如今更认同“方法有专利但并非专用”,没有独特的方法并不妨碍成为一门学科。
  正因为如此,“教师教育学”可以借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通用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定性研究(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定量研究(调查统计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以及质性研究(观察法、访谈法、叙事法)。但是,“研究方法的真正成熟在于形成一套从认识论、方法论到具体方法的研究方法体系;只有方法论的区别及其指导下具体方法的不同,才能形成学科在整个研究方法体系上的差异,形成学科内多元研究范式。”[4]
  倘若从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现状来看,还远未形成多种方法流派,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几乎不曾触及批判理论、女性主义、主观主义、价值论等一些后现代主义视角,学科研究方法体系的建构尚处在初级探索阶段。
  (三)教师教育学的知识体系
  学界对教师教育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争议较多,如有学者认为:教师是教师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是在“教育学”一级学科框架下,新建一个侧重研究教师教育实践问题、探索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具有鲜明实践导向性的二级学科;重点是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内容,形成专门、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此,需要解答如下几大问题:当代教师是什么,信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这是学科知识体系的奠基石或出发点;德才兼备的教师如何培养,怎样培养优质胜任的教师,这是学科知识体系的主体或指南,包括教师教育课程研究、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教师教育评价标准等;新世纪的教师由谁培养,如何实现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需要哪些社会条件,怎样为教师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机制[5],等等。①
  也有学者这样给出教师教育知识体系的框架:教师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师职业特性、教学活动特性、教师知识特性等);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教育制度与政策法规研究以及教师管理研究(资格认定、聘任、评价等)。[5]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当代教师教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应呈开放态势,坚持为教师教育实践服务。如有学者认为,在当前尤应注重开展全球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教师教育制度、教师教育管理、教师教育文化与近现代中国百年师范教育的发展轨迹、新世纪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战略等专题研究,并认真组织教师资格制度与职业标准、教师资格认证与文凭政策、教师角色定位与角色扮演、教师考试机制与评估体系、教师社会地位与职业声望及教师专业的一般标准与特殊标准等专题研究,研究制定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教育质量标准,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进行教师培养培训模式的改革探索,建立多层次、多规格和多形式的教师教育服务体系。[6]
  综上所述,教师教育问题已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人们正从各个不同角度拓展和研究教师教育发展,试图从各自的学术逻辑框架去诠释、论述其规律性体系。然而,无论是从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人类学、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或是从教育政策学、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课程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等角度出发对教师教育所作出的诠释和论述往往缘于研究者的专攻偏爱或志向兴趣,有些是对教师教育之整体作了任意的切入和片面的概括。虽说百家争鸣的氛围可能会给教师教育带来一些有益的启迪,但终究因为缺乏基础的学科理论平台而难以推广、难现成效。再则,有些争鸣之声可能失于不严格、不到位、不全面,甚至作出不切实际和相互矛盾的论述或结论。因此,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教师教育的本质和需求,无益于逻辑体系的建构,更易将教师教育及其研究视阈引入更为模棱两可的境地,甚至影响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式的研讨、成果交流推广、研究结果实质化以及后续性研究的展开。
  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教育学”知识体系应有三大组成要素,即“培养”、“任用”、“研修”,三者是教师专业发展必要的基石并且相互连贯、不可分割。“培养”,通过跨越和沟通不同学历层次以及各种类型的养成机构,在课程上涉及师范专业和通识教育等方面;在方式上既包括理论引导也蕴含实践启迪;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起始阶段和重要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初任教师专业化水平,更是奠定教师职业发展的根基,乃是教师“任用”和“研修”的基础。“任用”,衔接着教师的“培养”和“研修”,以制度形式决定了教师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结构、容量及稳定性,还牵动着在职教师的教学态度、研修热忱、对学校事务的参与积极性并全方位激励着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则是“培养”和“任用”的升华,教师入职后的继续学习历程,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想的教师“研修”应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不仅能确保教师在教学的专业性方面不断发展,而且可促进教师在更为广阔的教育领域和教职生涯内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以达终身学习之需求。可以不夸张地断言:“培养”、“任用”、“研修”乃是一幅教师教育概观图,现今教师教育问题可以归入其中之一或之几。
  尽管学界对于“教师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设计不尽相同、各有千秋,但无论如何,当代教师教育具有丰富的研究内涵,完全可以构建出有别于教育学其他学科的独特知识体系,成为我国教育学科中一门具有深刻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独立学科。
  三、当代中国“教师教育学”建构之方略
  伴随我国教师教育的迅速转型,教师教育学科的创生和发展成为历史发展之必然。完全有理由认定,教师教育可成为独立学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情的教师教育学科,需要依据学科发展的理念与方法,把握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的特色与特殊性;明确自身的研究对象、方法与内容、学术流派以及学科性质,用实践滋养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加强学科规范制度建设和教师教育学术共同体组建,同时也要积极开展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打造教师教育的专业学科队伍,积极营造研究人员的专业认同感,促进教师教育学科走向成熟和完善。
  (一)用实践滋养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教师教育作为独立学科,不只是研究教育的一般问题、构建教育的基本理论,而是重在探究当代教师培养与成长实践的特殊性规律。换言之,教师教育学科领域地带可谓是交织在教育学科与教师教育实践之间,乃是一门源于实践而又反哺实践的复合应用型学科。这门复合应用型新学科的问世意义在于所面对的实践,既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也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一门以上千万教师甚至数千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自己研究领域的学科,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理当从丰富的教师教育实践中不失时机地汲取养分来滋养教师教育学科的生长。因此,教师教育学科的应用性质决定了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必须以实践为重,既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为引领,也以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导向。当前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就是要针对教师专业化实践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当然,对职场困惑和热点问题的研究不能流于简单的现象解释或经验描述,需要在实践应用中进行理性的思考,并引领实践者自我反思与反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与升华。
  (二)加强教师教育的学科制度建设
  教师教育学科的建设必须加强学科规范制度建设,即确立学科地位、确保开展学科研究的制度因素,包括专业协会、专业团体、专业人员培养体系、专业刊物等,只有成熟的学科建制才能健康地孕育学科文化。
  第一,在学位制度上,应切实加强教师教育的专业建设,在硕士研究生以上层面独立设置“教师教育”专业,进行专门人才培养的实践。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专业的全日制硕士点寥寥无几,教师教育专业的全日制博士点更为少见,仅有少数学校采取在其他专业中设立相关方向的方式培养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博士生,如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就倡导“教师教育”理念,从2001年开始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博士点招生目录设立“教师教育”专业方向,已经有20名博士生攻读。在我国教师教育的学位设置中,目前已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并存,但是专业学位的规模远远小于学术学位的规模,专业学位也只有硕士一个层次。因此,专业学位在招生规模和提升层次上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如华东师范大学等已经准备试行在现职教师中培养具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执鞭任教者。
  第二,在专业协会方面,2003年12月全国教师教育学会成立,随后各地先后将“高等师范教育学会”更名为“教师教育学会”,隶属于各地高等教育学会。目前,教师教育学会正在发展壮大,仍需进一步扩大其在教师发展、学校改革、科学研究、政府决策领域的影响力。
  第三,在专业刊物方面,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类核心学术刊物屈指可数。这就大大限制了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展呈,在其他一些教育类的核心刊物中,教师教育研究也不是其学术重心。为此,教师教育学科建设迫切需要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核心学术刊物,以营造教师教育“学术共同体”成员的专业归属感和学术认同感。
  第四,搭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的教师教育研究学术平台,在交流与对话中促进教师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全球化要求必须打破国家、民族与疆域、领域的界限,把教师教育的研究置于全球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视野之中,必须通过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把全球化、现代化、本土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三)开展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应当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相互衔接以及着眼于教师终生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一方面,研究教师教育的职前课程设置,在夯实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同时,科学地设置教育类、心理类以及教育实践类等教育专业课程,并下大力气开发高水平的教师教育系列课程与教材专著。另一方面,加快教师教育职后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善于开发、拓展各类教学资源为教师培训所用,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和教育科研,在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素养,从而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四)打造教师教育的专业学科队伍
  学科建设理论认为,在学科这种建制化的组织体系中,同一知识领域内各有所司所长的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集聚在一起,可以协调合作,进行知识的探索、发现和传输等专业化耕耘,并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实现知识的专门化,而这种专门化也能进一步推动学科的发展壮大。
  就现状来看,我国教师教育学科高级研究人才十分匮乏,尚缺乏一支足够支撑起这门学科发展的专业化队伍。一方面,应重新整合教师教育学科现有的学科教学研究资源,优化学科教学研究团队,完善学科教学研究组织,加快培养和造就教师教育的学术领军人物;另一方面,要有效地吸收、整合其他学科(如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学)的资源,建立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研究人才队伍,从多学科角度对教师教育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努力促成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创新。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与中小学校的有效合作,进行教师教育者人才队伍建设的双向互动,一方面可以聘任一些优秀的中小学特级教师作为高校从事教师教育的兼职教师,另一方面可以选派高校优秀的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师到中小学进行锻炼,从而建立一支高校学科专业教师、教育专业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及其他优秀教育工作者相结合的教师教育队伍。
  时代呼唤“教师教育学”早日问世,现有一千四百多万教师的中国应为当今世界教师教育事业发展奉献必要的奠基性业绩。
  注释:
  ①本段文字含有上海师范大学惠中教授在2007年全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李学农.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困境与教师教育学科理论的生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4).
  [2]朱旭东,等.论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必然选择[J].教师教育研究,2007,(1).
  [3][4][5]杨跃.关于教师教育学科构建的理性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1).
  [6]杨天平.呼唤建立现代教师教育学科[N].中国教育报,2007-5-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10:12:45 | 只看该作者
近年我国学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学    黄山   
内容提要:本文参阅近几年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对我国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社会背景、发展历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意义的研究状况。重点对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探讨,认为新课程实施、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题词: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   反思   学校   评价
尽管教师职业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轰轰烈烈地探讨教师专业化却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我国学者对国际国内教师专业化提出的社会背景,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有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研究,集中在了充分抓住新课程实施的机会,提倡教学反思,更多更好地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学校评价教师业绩时采用发展性教师评价,不断提高教师素养等方面。
一、为什么今天国内外都把教师专业化,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学者们作出了如下的回答
1、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历史发展与社会现实的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知识竞争的新时代,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对一个国家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希望通过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进而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充满了邪恶、贪婪、颓废的世界,生态破坏、环境恶化、人性冷漠、暴力与冲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对政治越来越失望的同时,人们期待教育能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贡献。”
“因此,今天的教育担负着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沉重的社会期望,这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成为一种充满挑战、富于创造性的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为一种必然”
顾明远教授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
2、教师专业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60年代以前,教师专业化知识是零散的,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缺乏系统的研究;侧重于向外追求权利、地位、利益、工作条件等,试图以此来提升专业地位;手段主要有通过专业协会和工会组织进行罢课等激进行动,这就是工会主义的教师专业化行动。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表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该文明确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他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与福利拥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提出教师专业化的口号。“1976年美国教师教育大学联合会报告预言,教学能够并将自我实现为专业。1986年美国卡耐基教育促进会和霍姆斯协会先后发表了《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和《明天的教师》的报告,明确指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主张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培养教师达到专业化的标准,以教师的专业化来实现教学的专业化。美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对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社会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80年代后,人们在批判教育质量下滑的同时,认识到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教育改革的成败,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在教师,“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而只有教师专业化才能促进教学的专业化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要立足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要扎根于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
20实际9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提出了以学校为中心培训初任教师的计划。英国学者认识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既要发挥中小学的作用,也要注重大学的功能。要求大学与中小学建立新的联系,从战略角度来看待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国于1994年1月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体现了从事教师职业人员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从社会分工角度来看教师这一专门职业的专业性要求。1995年我国又建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些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的研究,学者们普遍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自觉与自主,二是学习和训练,三是持续不断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专业自觉意识为动力,以教师教育为主要辅助途径,教师的专业知能素质和信念系统不断完善、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
钟海清,卢辉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是要不断提升教师素养
研究者认为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就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自觉地学习,要对自己的实践不断地反思,要具有传授知识和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识的能力,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情境下的教育教学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素养。
张志越认为:从国际教师专业化探索过程来看,教师要想获得持续发展,适应教育变革及其新要求,作为一名“学习者”是很不够的,更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省思、研究、改进、即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专业发展理念。
首先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教师必须不断追求新知,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科研意识。其次,三级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研究者,它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并作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第三,教师要具有“转识成智”的能力,这是教师创造性之一,教师要研究所传递的知识及其构成,研究传授知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将知识、方法、价值融为一体。第四,在现代社会的知识理论中,知识建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和突出。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是一个研究者,才有资格、有能力担负起构建知识的教学任务,创造性地设计一种开放的有助于师生合作及学生独立探究的学习情景,在积极的、主动地、创造的学习活动氛围背景中,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包办他们。
从新世纪特征看,21世纪的教育不是以技术主义、操作主义、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而是充满爱与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有知识、有学问,而且有专业追求;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就教师专业素养构成来看,理想的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专业理想、专业知能、教育智慧。这些专业素养的提升非一日之功,也是教师专业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理想的教师专业素养表现出人们对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研究者们从大学教育、在职教师校本学习、教育学院进修等多种途径探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本文主要以校本学习的研究作为综述重点,主要在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学反思为主要方法,以教师发展学校为依托,以发展性评价为手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方面进行探讨。
(一)、以新课程改革为机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学者们认为新课程改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通过新课改,教师们更新了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为了实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目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基础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和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决策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仲裁者边为促进者,对课程及教师自身发展来说,教师要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从观念和方式上来讲:教师要实现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在教学上要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切实改变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的’生活意义’。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同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尤其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这些必然要求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创造型教师。”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运用教材进行教学是一个经验再现或文本分析的过程,我们不应再继续把教科书仅仅当作传递或灌输专家知识和价值的工具,而应使其成为学生反省个人生活经验并进而建构价值意义的起点。教材也不应仅局限于传统的教科书,而应扩展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乐、建筑等多样化形式,甚至有些生活中日常发生的事件和口语言谈都属于教学范围。我们要反思使用教科书的方式和过程,使学生能够放飞想象和创造的翅膀。
2、学者们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中一直没有课程学,教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成为课程的自主开发者,新课程倡导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需要教师提高各种能力,这有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在较长时间里教师只是国家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实施者。我国师范院校中通行的是前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大体上可以说是一种“没有课程的教育学“,这种教育学只告诉我们三个概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
课程专家们不仅设计了课程,而且还设计了课程指南,具体规定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细节,教师所作的只不过是执行他人的目的和计划,不可能对课程及其实施有何改动。
直到90年代,我国仍然有许多学校和教师只知道有教科书,不知道有课程。甚至那些致力于革新的学校和教师也把课程改革仅仅视为教科书的改变。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程度可见一斑。需要花大力气补课。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研制开发的流程,也是课程不断完善的过程。相对以往的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生、学校、或地方特殊需要为出发点来制定课程方案,教师有权利和责任根据实际情况解释课程、调整课程、实施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完全自发、自主的课程开发,因此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课程的开发能力包括四方面,一是调查能力,如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喜欢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二是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收集和选择大量的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为课程开发打基础。收集文化资源的渠道是多样的,可以从图书馆、社区,从报刊、网络上去收集。三是设计构思能,包括设计课程目标、课程的基本结构、课程的实施策略、课程的评价等,这可能是最难的部分。他同课程的知识密切相关。四是写作能力,主要指教材的编写能力。
为了完成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必然要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掌握课程开发的技能,增强课程的责任感,并提高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显然校本课程开发也带来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以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我国学者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回顾了反思性教学的发生和发展,归纳了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特点:
反思性教学是在人们对“反思”的探讨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形成的,较早研究反思的有英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洛克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在他们之后,最先将反思引入教学领域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杜威对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的重视,主要反映在其名著《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
杜威认为:“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连续的和周密的思考。”
他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五个阶段(即思维五步),相应地把教学过程也分为五个阶段(即教学五步)。
受杜威的影响,萧恩在1983年发表《反思性实践者》一书,1987年又专门发表《指导反思性教师》一书,反思性教学于是渐渐成为教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萧恩认为反思性教学强调“在行动中”主动尝试,直接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设计、策划、规划和形成暂时性的行动策略。坚持在行动中“理论与时间”的互动,所形成的理论也是“时间中的理论”,并不指望在书本中寻找现成的答案然后再用于实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才开始注意“反思”,并将其应用于教师教育,反思的含义也得到进一步阐释。我国学者从90年代末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和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最主要的特征,一是自省性,二是反观性,三是研究性。
2、不少学者都指出了传统教师的弊病,也提出了反思性教师的优势:
刘岸英指出传统的教师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在教学过程中多采取线性的知识传授模式,限于程序性的一套方法或技术,很难顾及教学的情景性,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缺少必要的关注,这就是传统的经验型教师对经验极度依赖的显性特征。而反思型教师不仅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与技能‘而且还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更广阔的教育问题的探究、处理能力。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
众多研究表明,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泼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3、 如何进行反思学者们提供了基本流程,首先要作好反思的进行理论准备,要学习新课标,学习反思理论,其次要找准反思的突破口,掌握反思的方法,使反思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的发展:
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道德感。要掌握一些教学反思的技巧和方法。在反思的过程中,不同阶段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在反思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就要用讲故事法、文献分析法、微型教学法、观察法等。从中找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反思性教学总结阶段,则要通过些反思日记、自传等方式对这个反思周期进行总结,得出初步的结论,并从中找出新的问题,开始下一个反思周期。另外,设计其他的反思文本,初始阶段写问题集锦,教学流程设计,精彩回眸,问题环节,理论结合实际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与措施。也是很好的物质依托。
要了解反思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探究,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指向教师专业活动本身的反思和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例如:我的专业活动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有什么样的情境特征)?我想作什么?学生想做什么?我做了什么?学生做了什么?我意识到了什么?学生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我的感觉如何?学生的感觉如何?学生是否得到了现实的发展?我从实践中悟到了什么道理(实践性知识、又称小写的理论)?这些切身体验能否与一般的教学理论(又称大写的理论)联系起来?我的专业任务完成的怎样``````而正是指向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反思构成了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根本方面。
反思性教学要有物质依托 :“教历”是反思性教学的物质依托,其中有关教学过程的记载可以有详、略两种不同的方法。详式可以通过为个教学系统录制,然后整理成实录,也可以约请听课老师详录或通过回忆而加以整理。略式教历便捷,着重记录实际教学过程与教案设计的差异和教学中的灵感、机制。课后反思则应是“教历”中的最关键部分,它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定和揭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下一步行动的新的判断和构思,因而它是反思性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精髓。
(二)          在教师发展学校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在国外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我国也初步尝试,学者们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起源进行了追溯,对现实发展状态进行了介绍,为今后发展提供了建议。
1、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起源与发展
美国大学与公立学校合作,进行公立学校的教育改革起源于19世纪末期。100多年前在以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为首的“10人委员会”的召集下,召开了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联席会议,讨论如何改进教育与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杜威倡议在大学校园建立实验学校,并于1896年在芝加哥大学创办了实验学校。实验学校的出现使大学与公立学校的联系形成了制度化,逐步成为教育研究和教育实验的场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尤其是在著名的《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发表以后,政府部门和民间的教育改革报告纷纷出台。在众多的改革报告中,公立学校和大学联姻推动教育改革的观念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认为“学校若要变革进步,就需要有更好的教师,大学若想培养出更好的教师,就必须将模范中小学作为实践的场所。而学校要想变为模范学校,就必须不断地从大学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若想使大学找到通向模范学校的道路,并使这些学校保持其高质量,学校和教师培训院校就必须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并结为平等的伙伴。”1986年,卡内基教育与经济论坛推出了《一个有准备的国家:21世纪的教育》的专题报告,提出建立旨在加强大学与公立学校结成共生的伙伴关系来加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从而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1986年由美国研究性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组成的霍姆斯小组在《明天的教师》报告中,受次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学校的概念)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认真分析国际教师教育改革趋势和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师教育的现状,吸收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宝贵景仰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新型专业生活和工作方式,探索具有教师发展功能、大学与中小学文化相融的新型学校,通过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2001年4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北京市丰台区、朝阳区几所小学,开始创建我国首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两年多的实践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校长、各级教育行政领导认同和欢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学者们特别强调教师发展学校是优质教育的场所,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地方:
学生全面、有效的发展需要最好的教师,只有教师获得了较大发展,学生才能有相应发展。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在教师的发展中实现的,离开教师的发展,学生质量是难以想象的。``````许多国家都在20世纪80年代乃至以后的教师教育改革中,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注点。他们都从只重视学生发展,走向了重视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就是以教师的发展达成学生的最大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学校是一个领导者、管理者和教师统一整合的专业团体.教师的专业发展还要有强大的专业合作团体作基础.与传统的教师群体进行比较,传统的教师集体只是一个松散的团体,专任教师之间是互相孤立地工作,集体备课经常知识为了同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达标措施.专业合作团体是研究型的、科研型的团体,它必须借助高等学校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探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
能使教师获得充分发展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教师发展学校就是要极大开发、显性释放中小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是中小学的确成为促进全体人员发展的真正学校。
我们所讲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在现行中小学建制内进行的功能性建设,是为了发展、丰富和完善现行中小学的功能,强调中小学的教师发展而进行的内部建构,他强调学校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学校应当具有是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的功能,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够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教师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学校的发展。
教师发展学校是从事教师教育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的,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现有中小学为基地。其实践特点是:合作性、生成性、研究性、主体参与性。
近年来PDS模式在美国发展迅速,已逐步成为美国教师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根据“美国教师教育院校协会“(Associatipn of American Colleges of Teacher Education)2000年1月的统计,全美已建立了1000多所PDS。
PDS突破了原来的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中小学成为大学的合作伙伴,大学成为教师持续发展的支持者并提供丰富资源,教师教育趋于更加合理、有效,学校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场所。
3、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构成:学者们通过研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必须要由中小学教师、领导,大学教师、学生,社区人员、家长等各方面代表组成,共同研究和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
PDS学校中的工作一般通过工作组或行动小组来开展。工作组通常由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和师范生组成。一个结构理想的工作组有4~5名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2~3名大学教授,5~10名研究生,若干名本科师范生及其他人员。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信息,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评估所采取的行动。其开展的主要活动有:以现场为基础的教改活动,课程理论培训,短期研讨班,进行专题研究等。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被认为是当今美国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大举措,其意义在于:(一)提供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二)培养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三)改进教育实习。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通常存在以下几种组织管理模式:1)学校每部的管理模式——“学组”。2)联络小组。3)指导委员会。4)多方协作委员会。
在PDS中,有些是几个教师研究者组成一个连续一年或几年的合作研究体,在教室里他们对一个年级的某个学科教学方式进行种种探索,制定出详细计划,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方式,共同研究,合作探究。结果课堂文化发生了变化,教室或工作室变成学习、探究的地方,在那里,知识得到社会性的建构和创造。
普特内斯(putnam)经过3年观察研究后指出,那些把教师看作是行动的激励者、能够参与决策的专业人员的校长,更倾向于为教师创造一种个人主动探究、革新、发展、成长、激励和回报的环境。
4、 尽管教师发展学校有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众多优势,但也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的参与是教师的发展和持续成长难以实现。促使所需要的结构方面的变革,促使校长或其他管理者真正投入到PDS中,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有所作为,并为教师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大学与中小学两种不同文化、制度之间的层级差异和长期隔离,为PDS有关人员的角色转变造成困难。
第三、中小学教师承担更多的角色是否会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
总之,PDS还处于初创时期,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工作需求愿望的家决,传统官僚体制的阻碍,学校和大学少部分人员的参与,都是对这种新制度创生的挑战。尽管PDS显出巨大的发展前景,但前进的道路上充满阻碍和困难。
1、两种教师评价的比较:
一是奖惩性教师评价,二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作出解聘、晋升、调动、降级、加薪、减薪、增加奖金等决定。这种教师评价势必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很难指望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而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它是一种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谐的气氛贯穿始终。
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其实质是“德、勤、绩、能”模式它在教育发展特定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新形势却难以为继。
从根本上讲,奖惩性教师评价面对的是教师中的“少数”人,难以引起全体教师的重视,也难以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难以促进全体教师懂得发展。鉴于此,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改进和导向功能之重要,近年来“以评促改(建)”,“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奖惩,而是为了促进发展”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发展性教师评价思想的科学运用指日可待。
要对教师工作做出科学的评价,既应包括终结性的评价,更应重视形成性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能充分发挥促进作用。
传统的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主要特征比较
传统的教师评价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评价类型
行政性、控制性评价
教育性评价
评价目的
对教师进行选拔、分等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评价指标
高度标准化
具有层次性、区别性
评价内容
单维度、教育者
对维度、教育者、学习者、创造者
评价方向
侧重回顾、面向过去
面向未来、注重发展
评价动力
靠外在行政压力
靠激励内在动机
评价过程
终结性、静态评价
形成性、动态评价
评价主客体
自上而下、他评为主
自评、他评结合
评价方法
统一步骤、同一量表
面谈为主、相互交流
评价手段
量化为主
质性评价、量化评价结合
评价结果
结论:概括性
与奖励和惩罚挂钩
结论:分析性、反馈改进、促进教师成长
(四)以发展性——形成性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学者们认为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终结性——奖惩性评价,与形成性——发展性评价在教师专业化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二者各有利弊,相辅相成,大家都期待着新型教师评价的出台。
2、发展性教师评价——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学者们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重视评价过程。教师不是评价中被动的客体,而是评价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第二、形成性评价的结论更为关注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而不是仅着眼于教师过去的工作成绩。终结性评价由于是一种事后评价对教师工作的改进几乎无能为力。第三、形成性评价更能体现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民主精神与人文精神。形成性评价从评价的诊断目标出发,着眼于促进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把被评教师也吸收进来,他们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合理的要求将得以满足。这既消除了以往评价中教师的回避、恐惧心理,消除了终结性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紧张对立的关心,又使被评价者的权益得到保障,最大限度地尊重了被评教师的尊严、人格与隐私。
英配昌,范国睿也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特点也进行了分析:认为方向上立足现在、兼顾过去、面向未来,重在促使教师自身的“成长”。
评价过程中,特别重视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强调评价者要对教师的过去、现在做全面了解,根据教师过去的基础和现实表现,规划其未来的发展目标。评价者和教师共同协商指定发展目标,并创设条件。促进教师努力达到发展目标。重视提高教师参与意识,发挥其积极性。
3、学者们寄希望于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在不同地区、学校的区别和发展中探讨教师评价: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来收具有挑战性,教师不可能拘泥于现成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拘泥于不变的教案,它要求教师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教学要体现知识传授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师生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实现这个理想要靠教师具体的教学时间,要靠教师在教学中探索新途径,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育问题.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外出进修,参观和考察,应该更多的关注在具有种种差异的学校里,在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研究教师发展问题.离开教室具体的地区、校情、班情、学科情去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切合实际的
教师专业发展还要考虑对它的外部保障机制的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政府为教师的发展所制定的政策、制度、措施,社会对教师发展提供的环境、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支持等,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影响.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和创造性的教学。为此教师必须摆脱孤独的状态,教师之间要合作;教师与学生要合作;教师与学校要合作;教师与家长要合作;教师与管理人员要合作;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和高校教师要合作。我们要突破原来的教师评价思路,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积极的、动态的、连续的、终身发展的过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各界对教师工作的尊重、支持和承认等,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
总之,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建立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4、教师评价要遵循三个原则,处理好三对关系
三个原则:全面考核原则。动态考核的原则。上下结合的原则。
另外,发展性教师评价最终要达到教师个体与学校整体、少数教师与全体教师、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的双向发展目标。
要处理好三对关系: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定量与定性的关系。结果与过程的关系。教师评价的方法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同行评价、领导评价、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
5、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与保障:
主评与被评有效地合作是一种让教师愿意接受的评价方式。应该让教师先制定自我发展目标,即教师希望达到的结果和努力方向,而后提交学校认定,由教师与学校协商确定主评人员。整个评价过程是双方不断探讨信息和数据收集的渠道和方式,一步步落实发展目标,探讨被评价对象在新课程实施中发挥的作用,探讨学校在哪些方面限制了他的发展,影响了评价对象的参与,主评人员应不断协调被评者与学校之间的争议,不断为被评者创造条件,提供发展机会。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和创造性的教学。为此教师必须摆脱孤独的状态,教师之间要合作;教师与学生要合作;教师与学校要合作;教师与家长要合作;教师与管理人员要合作;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和高校教师要合作。我们要突破原来的教师评价思路,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积极的、动态的、连续的、终身发展的过程。他不仅是教师素质不断内化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与教育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评价是一向系统工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各界对教师工作的尊重、支持和承认等,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保障。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
总之,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建立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仅对近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部分文献进行了参阅和综述,还有许多认识不清或不到之处,希望得到研究者们的指教,也希望在实际工作中探讨实施,以促进所在学校的教师、学生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6 00:02 , Processed in 0.1182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