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线批判性思维专题研修营(第1期)--【管季超工作室】友情转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8:55:1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逆向思维结硕果作者:思维
传说我国古代沧州城外有一座庙宇,年久失修,一天山门坍塌了,门前的一对石狮滚进了附近的一条河中。一年后,和尚重建山门,想起还有一对石狮留在河里,于是雇人坐船到河的下游去打捞,寻找了十余里,终无所获,感到很奇怪。这时一位老船工路过这里,问明石狮沉河的经过,便叫打捞的人到上游去寻找。众人听后十分惊讶,半信半疑地怀着试试看的心情到上游去找。果然很快在上游八里外的河底找到了那两个石狮子。众人叹服老船工的指引,便探问缘由。老船工说:“石狮很重,沉入河底后,河水难于冲动石狮,却把石狮下面的泥沙带走了。天长日久,石狮受水冲击的那一头逐渐形成了一个凹坑,坑越冲越大,当它深度超过石狮的一半时,石狮便向上游方向滚进坑里,这样年复一年,石狮就自然而然滚到河的上游去了。众人听后心悦诚服。
  世上有些事乍看起来有些违反常规,但实际上却合情合理,因为事物本来是复杂的,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要想对付复杂的事物,自己的头脑就要变得聪明些,而上述事物正好说明“逆向思维”给我们的启示。
  在动物园里,把动物关在笼子里,游人在园内观赏动物是一般常规。但是在野生动物园里,动物是放牧式的,为了防止狮虎对人的袭击和伤害,却让游人坐到封闭的汽车内去进行参观游玩,却又别有一番情趣。
  生产玩具的厂家,其设计一般都追求色彩鲜艳、造型美观可爱而赢得顾客的喜爱,然而美国鬼才公司却设计了一种外皮皱巴巴丑恶的玩具狗,这种一反常态的构思,是一种风格迥异的丑狗,丑中还透出一丝憨态,从而引起人们的猎奇心,觉得花几个钱抱一只奇异的狗回家是值得的。不出所料,皱皮狗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产品。
  美国物理学家瑞利采用逆向思维法取得重大发明并获得诺贝尔奖。一次他在测量氮气密度时,分别采用哈考特法和雷尼奥法,结果得出的氮气密度相差千分之一。这么小的误差对一般人往往很难引起注意。然而瑞利认为这个误差超出了正常实验的范围。于是他采用“逆向思维法”,即不是减少差值,而是相反扩大差值去探索其中原因,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现了氩原子。
  另一位科学家兰米尔,他采用“逆向思维”法,发明了充气电灯泡。当时的电灯泡有个致命的弱点,钨丝通电后很容易发暗,使用不久灯泡壁就会发黑。一般人按常规思维都认为要克服这个毛病必须进一步提高灯泡的真空度。但兰米尔的想法与众不同。他不是去提高灯泡的真空度,而是相反采用充气法,他分别将氢气、氮气、二氧化碳、氧气等充入灯泡,观察和研究它们在高温低压下与钨丝的作用。与他发现氮气有减少钨丝蒸发的作用时,便断定钨丝在氮气中可以延长工作时间。1928年,他由于充气灯泡的发明而荣获帕金奖章。
  把思维方法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有时竟取得想不到的效果。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就是采用逆向思维法而取得重大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8:55:4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思维方法的优劣是学习过程中收效大小的关键之一作者:思维
思维方法的优劣是学习过程中收效大小的关键之一。
   那么,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较好的思维方法呢?一般说来,有以下六种:
   (1)相似法。现实世界中,从宇宙星系到原子内部运动都存在着种种相似之处。例如,植物界普遍存在构造与功能相似的叶绿素;动物界普遍存在构造与功能相似的血红素。而叶绿素与血红素之间又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叶啉络合物。叶绿素是叶啉结合了镁元素,而血红素是叶啉结合了铁元素。这种相似的根源来源于植物的共同祖先--核前生物体。请看,因为相似关系竟将表面看来毫无关联的不同事物连成一个完整的封闭性系统了。又如,人类科技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很相似。许多民族都不约而同地经过了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同时这些民族的社会也经过原始公社、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几乎完全同步前进。
  再如,科学理论方面也存在着相似内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遗传学、声学等学科,因内部构成都起源于量子,于是产生量子学的各种不同分支:量子物理学、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射电天文学、量子遗传工程学、量子声学等等。
  但是,相似不等于相同。相似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相同和变异的矛盾的统一。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通过相似法中的相同部分看到事物前后之间的承袭关系,又可以通过变异部分看到事物前后之间的差异及发展关系。
  (2)相反法。事物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似现象,而且还存在着相反现象。有大必有小;有强必有弱;有虚必有实;有吸收必有排泄;有吸引必有排斥;有聚合必有分离;有守恒必有不守恒等等。在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反而去剖析、反证、推理、理解、概括、设想、加深、巩固和扩展对下面知识领域的认识与把握。
  (3)破析法。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有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往往给初学者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这么厚一大本书,怎么读呀?或者,这么多公式、定律、规律、原理,怎么记得住呀?这时,我们就应该运用破析法去对付它们。
  例如,学习外语,首先找出它与汉语的一般共同点与不同点,然后再找出它在语音、语法、词汇等各个大部分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再逐步寻找出每一种具体的语音方法、语法现象、构词方式等细节方面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目前流行的一些日语速成教材,普遍应用了破析法来编写,所以才能收到速成的良好效果。
  (4)溯源法。任何事物者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它的本质与规律,只有通过追溯到本源上去,才能真正掌握和船长理解。因此,溯源法有很重大的实践意义。有人认为这种方法似乎是很浪费时间,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弄清它的来龙去脉。众所周知,“不求甚解”是学习最大的敌人之一。
  在创造性思维中,溯源法往往是新的发明创造的动力。魏格纳因为发现非洲西海岸和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彼此吻合得十分巧妙,追本溯源而创立了“大陆飘移学说”。
   (5)宏微对比法。许多事物在宏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但由于微观上的点点差异,往往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例如,学习外语时,因为一个字母不同,或者完全相同,但读音不同,声调不同,其词义完全不同之类的事例是很多的。无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都有这种情况存在。因此,在学习时,就要时刻注意将它们进行宏观与微观的对比,才能牢固地掌握其词义及形态特征。
  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宏微对比往往是发现新的科研专题征的最好契机。贝克勒尔因为注意到了放在硫酸钾铀矿石上面的照相底片有了微观变样,而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和天然放射线。贝尔则因为注意到了电报接收机上偶然听见的微弱声音而发明了电话。天文学家的每一次发现,几乎都是通过宏微对比的途径走向成功的。
  (6)扩展、缩微法。扩展是将已学过的知识作基础,向纵横两个方法延伸,以加深与巩固原有知识,并创造新的知识。匈牙利女翻译家卡莫·洛姆布就是用这个方法在二十五年中学会使用十六种外语的。其具体实施方法就是扩展法的具体化--类推法。所谓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就是利用事物的共同性质或特征,扩展到其他事物扣去,进一步掌握新的知识。
  微缩是将已学过的宏观知识作显微验证。其具体实施方法是还原法。还原法的实质是把认识引导到由抽象到具体。一条定律、规律,一种原理、原则,一个公式、模式、要真正深刻理解和掌握,就必须将它作显微验证,举一反三,就像数学习题、化学实验、物理观察一样,反复进行,认真实践。
本人观点:的确,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问题或用什么方法去思考问题这对于我们能否科学合理的认识问题来说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因此学习科学合理的学习/思考方式这无论是对于我们的学习还是思考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8:56:2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发散思维”在思考问题时的应用【原创】作者:冥王之怒
    看到一个智慧故事:
  
    在日本坐新干线火车。
    “你知道当初建新干线的时候,两边稻田的农民反对吗?”日本朋友说,“他们说火车会污染,让收成减少。”
    “讲得有理。”我说。
    “错了!”他拍拍我,“当时新干线的负责人把农民找来问:你们有没有算过,铁路两边的稻田,一年要被麻雀吃掉多少谷子?农民答:相当多!于是新干线的负责人笑道:你们从此不用操心了,我们的火车一会儿就过一班,保证帮你们把麻雀都赶跑。后来证明,果然,铁路两边的收成特别好。”
   
    思考问题时不要被最直接的因素吸引了全部注意力,有时从另一些非直接的因素去思考,反而能够找到最佳解决办法,这也是所谓的“发散思维”。
   
    什么是发散思维呢?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放射思维或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
    1、流畅性是指智力活动灵敏迅速,畅通少阻,能在较短时间内发表较多观念,是发散思维的量的指标;
    2、灵活性是指思维具有多方指向,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受功能固着、定势的约束,因而能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念;
    3、独创性是指思维具有超乎寻常的新异的成分,因此它更多表证发散思维的本质。可以通过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8:57:2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论思维能力锻炼作者:思维
1.思维能力是一种哲学性的通用能力
思维能力的锻炼,是与生俱来的个人核心能力的锻炼,但是很多朋友,包括笔者在几年前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
近年,随着写作量的增加,涉猎甚多领域,思考的广度和宽度日益增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勘破了思维能力的底蕴,知道自己写作和思考的目的何在。
思考的对象可能已经涉及资本市场、IT网络、新闻时事、社会观察、股票分析、心得感悟、文学絮语、管理营销等众多领域,但是感觉还是不够宽广。为什么?也许和我的一点认识有关,那就是感觉越多的陌生领域的思考挑战,越能够促进思维能力的普遍性的确立。
思维能力,属于世界观还是方法论?个人更加侧重认为是一种方法论,但是他是一种特殊的方法论,是一种与世界观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的方法论。
思维能力是一种普遍的哲学的主观能力,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把握问题、解决问题、跟踪问题学习问题的很多环节,都可以体现出他的威力。
在我的感受,思维能力的基础是学习能力,而此点在任何领域的成功中所战局的地位和重要性,是相通过的和一致的。也许,这也是思维的普遍本质在不同领域的表现。
思维能力还需要一个基础就是积累知识,新领域的基础和概念必须首先建立起来,然后才有机会形成大脑神经元的生物联系,才可以形成产生结论的大脑运动。现在知识的来源渠道多样化到了一个新的极端,网络也帮助我们更快更多的获得知识。所以,在网络中,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写了很多文章,但是一直是写就以后立刻发布于自己的博客或者专栏,从来没有想先去哪儿投稿,其中根本的原因,只是因为在很多领域的写作和思考,既不为了稿费也不为了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而是希望通过对这个领域的涉足,而增加思维能力的适应性和普遍性。
熟练的讲外语,不代表在语言领域可以成为专家,因为这不是一种思维能力。虽然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在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换中具有一定的主观加工,但是大多内容还是属于机械的语意转换。所以,一个好的翻译,就如同一个好的司机,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好的专家,更不一定成为思考者和思想者。
具有强大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在很多任务面前成为强者,得到超常人的思考力量。我们有时候发现杰出人士能够做到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这就是思维能力强的表现;也有的杰出人士,在很多领域能够发表独到而深刻见解,这也是思维能力强的表现;再有的杰出人士,对于潮流和趋势的把握总是先人一筹,这也是思维能力强的表现。
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思维能力的锻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真正能够有意识的加强这个方面的自我锻炼的人还是很好。我们需要从浑浑噩噩中唤醒人们对思维能力的重视,让更多的人参加到真正的思考者的队伍中。
2.思维能力的任务是发掘事物的本质
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显规律和潜规律,他们共同存在于事物运动发展状态之中,决定事物的本质。我们需要锻炼强大的思维能力,以更好的发现和掌握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也就是发掘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本质决定于规律性,其中潜规律和显规律的把握,全部是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通过思维的强化,让事物的事实、基理、属性、趋势、状态、特征得以显现。
在发掘事物的本质过程中,思维能力围绕几个目标:
一、学习显规律。对既有的学说、知识、经验、技能的学习把握,等等。
二、发现潜规律。增加个人学识、发现新规律、寻找新机会、创新、预测等等。
三、塑造运用规律的自觉性。将规律变为思考的灵魂,养成思考与运用规律同时进步的习惯,在实践中把规律性融进自我和生命。
四、改造世界观。通过发掘事物的本质规律,形成简单而精练的主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形成个人的规律观、实践观、学习观、价值观,共同构成更加进步的世界观。
事物本质相通,关于主客观存在、发展和运动的最高规律,既包括自然学科也包括人文学科,都必须遵循哲学性的基本规律。思维能力需要真正掌握哲学性的思考方法,锻炼、培养哲学性的思考力量,只有这样才可以应对发掘哲学性的事物规律的任务。
思维能力产生于个体参与事物发展进步的实践之中,同时作用于事物发展,作用于个体,作用于事物发展和个体的相互作用。
思维能力的锻炼,用哲学的方式描述,就是增强将哲学理念对实践进行指导和运用自如的能力,对于一些哲学范畴,如质变与量变、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运动与静止等辨证和认识性的基本规律增加理解和运用。即,一些已经被证明正确的哲学真理,可以在实践和思考中被我们一再验证和加强,打造哲学观的深刻烙印。
最后题外的一句,哲学的哲学规律是什么?道生一,一生万物,以至无穷,——的哲学规律就是“简单”二字,简单思考制胜,简单行动制胜。比如战略是构成成功的最高要素之一,但是战略的制定,往往就是一条选择题,四个侯选,东南西北,选对了就不至于南辕北辙,选错了那就怪自己的思维力。
3.世界观是思维能力的基础
思维能力的形成、完善、强化、固化、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伴随之始终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的世界观,也就是他如何看待和把握自己以外的整个存在,如何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方式方法,如何把握自己影响外部世界的路径。世界观与一个人的个人文化密切相关,其中既有性格、品格、道德的因素,也有知识、经验、思想方法的因素,还有先天的素质、潜力、才智的因素。
对于个人世界观的理解必须紧扣辨证和发展的核心规则,通俗讲,知黑而守白,知雌而守雄,知古而守今,知前而守后,知他而守我,知物而守性,知性而守命,知常而守变,知合而守分,知彼而守此,知进而守退,知胜而守败。。。。。。守如此,攻亦然。在时空和逻辑的维度中,通过物我互动、人我互动,我们会进入一个持续而动态的世界观的打造、形成过程之中。世界观或者说个人文化的形成,既受其自身生活轨迹、思想学习历程的决定,也受其外部环境、遭遇事件的决定,还受其思维模式发展的决定,因此世界观的个人文化的全部内涵和外延,也是个人的个性化生存的根本基石,在世界观的作用下,每个人对于自身的发展、对于外部世界会形成完全不同的思维出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观是思维能力的基础。
世界观是思维能力的基础,意味着打造正确的世界观是形成强大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将世界观细分出道德观、荣辱观、胜负观、名利观、价值观、婚姻观、儿女观、成败观、物我观。世界有多大,世界观的门类就有多大,但世界观的核心规律是一种简单易学、直观易懂的基本规则,尊重规律的思考和行为,其背后就是正确而有效的世界观。这里涉及一个基本问题,世界观为什么而服务?人为什么要有世界观?答案就是,世界观服务于人生,人只要生活,就离不开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将产生他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思维个性、思维路径、思维目的、思维手段。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总和。
由上我们可以理解,仅仅以世界观为正邪观是偏颇的,那是用道德化的世界观以偏概全我世界观的全部。比如个人对于成功的渴望,个日恩对于事物发展的关注度,个人对于外部世界的思考消极还是积极,个人对于动静两种生存方式的认知,个人对于知和行的统一性,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影响到一个人的世界观,进而影响到他的思维能力。
从世界观到思维力,中间贯穿以思维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把他称为思维路径。如果以世界观为起点,思维力为终点,那么思维路径则为形成思维能力的重要的中间环节,所以世界观和思维路径共同构成个人思维力的发展。在形式上,思维路径主要包括时空和逻辑的三大范畴,无论任何事物的发展进化都不会脱离这三大范畴内的思维路径,三条路径的高下,也就决定了个人思维能力的高下——当然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作为起点和平台的世界观在整个思维力的打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世界观就是一个人的“心”——所谓心有多远,成功者的路就有多远;心有多高,成功者的成就就有多高;心有多宽,成功者的局面就有多宽。
提升思维力,大众多从思维路径入手,正类似一些武侠作品中的邪道,不致力于联内气而耽于招法、套路或者所谓绝活;从世界观入手提升个人的思维力,正如从年纪轻时就开始扎好马步、练心洗髓、静守天道,在道的基础平台上的思维力的提升,才是真正的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之举。当然从世界观治思维力,其中养心之难,正好可以和一些武侠作品中的正道十年练气相比,绝非朝夕功。
无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老庄玄学、宋明程朱理学还是阳明心学,其中对于道、理、心的执着探索,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一脉延续数千年至今,为个人的内省内修提供了大量资源,如果我们认真浸淫其中,果真达到诸教融合、中外兼博的境界,那么在一种圆融无碍的大智慧的是世界观的基础上,我们的思维力又会实现什么样的提升呢?
4.简单思维的先秦传统
思维能力的锻炼也是一场意志和体力的挑战,坐而论道只是低级层次,紧密结合实际才是锻炼思维能力的正道。结合实际的方式,可以是进行身体力行的实践,可以是掌握大量实际事实和观点资料,也可以是跟踪最前沿的现象和趋势,还可以是进行持续不断的对于某个特定领域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概括而言,锻炼思维能力的唯一正途是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思考,掌握思考的规律。
比如《左传》中《曹刿论战》一则,记述了曹刿在齐鲁长勺之战中向鲁庄公献策的战争思维,其中不乏对于先秦思想家们强大的思维能力的反映。曹刿先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否定鲁庄公的前两个作战理由,再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肯定了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作战理由,这一思维过程以事物矛盾发展中内因决定外因的基本规律为思考出发点,抓住了战前鲁国上下一心、各司其职、职能肃然、内部统治系统完善的主要特征,由此得出可以一战的结论。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简单思维的成功案例。所谓简单思维,就是直接接近事物最核心、最本质的内部规律性,排除细枝末节,抓住主要矛盾,来判断事物发展的趋势。简单思维在中国先秦思想家的战略和战术斗争思想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先秦逐国的纵横博弈历史,也是一部生动有力的简单思维制胜的思维能力锻炼的信史。
《曹刿论战》一则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先秦思想家们的简单思维的一些特征。首先,先秦思想家们以特定历史时期的世界观、政权观来奠定自身融合于历史的意识基础,由王道乐土的周天下到贵胄天潢的战国群雄崛起,难题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思维立场;其次,在涉及重大利益矛盾的斗争格局中,先秦思想家对于博弈、权衡、谋略的设计运用始终强调简单推理、简单举证和简单结论,很少出现复杂、混乱、木户的推理和结论,他们的思维预见性鲜明的体现为直接而明确的判断和立场,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处于纷纭复杂的矛盾旋涡之中,加剧了他们的思维锻炼,同时也逼迫他们作出不可含糊的思维结论;第三,先秦思想家的思维力的锻炼非常紧密的结合于现实的利益需要,理论与实践、预见与斗争结合得异常紧密,经世致用谶纬思想者的普遍性格,这也为思想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作风和实践基础;第四,先秦思想家的思维能力的锻炼始于实践而终于实践,在持续而强度的实践中具备越来越强大的规律性,最终必然也体现出在哲学意义上的对于正确的方法论的不自觉的运用和归属感,比如曹刿论战中对于政权的内部基础的高度重视,不仅仅反映了对于政权本质性决定力的把握,更反映了对于抽象的内因决定论的事物发展规律的运用。
从先秦思想家们的思维能力锻炼,我们可以得出更多关于简单思维的启示。随着近数百年人类理性科学的繁荣和西方抽象的思维体系占据主流,来自人类远祖的关于知识、规律和预见性的本能和感觉不可避免的加剧湮灭,现代人开始流失发自本心和内在的对于趋势的把握能力,在越来越繁复的科学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体面前日益迷失甚至日益不自信,没有现代科学的支持,人类是否就成为思维预见的残废?这个问题,也成为思维能力锻炼的时代性课题。
5.提问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基础
对于身边的事实、新闻,对于阅读所接触到的观点、感受、思维方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摆脱一种僵化、迟钝、封闭、保守、约定俗成、缺乏想象力、缺乏联想的勇气的思维状态,而这一切正是阻碍他们走向思想的自由王国最大的障碍。随着思维锻炼的逐步深入,我们可以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提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提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思维能力。
问题比答案重要,一点不假。从提问题的角度寻找提升思维能力之路,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需要的储备很多:
比如学识,这需要广博的学习,需要对知识的苛求,需要调整未知的兴趣和习惯;
比如开放的意识和文化,对于任何新生事物不抱那种有害的成见和排斥,总决定从里面能够挖出点什么新的东西,绝对不要对异想天开说“不”;
比如广泛联系,跳跃思维,诸如从克里姆林宫的天线联想到堂吉珂德的长矛、从二战中的熊彼特的机会想到60年代初开始的管理学和学历教育的正名、从知识经济联想到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要素分析、从后现代主义思潮联想到互联网2.0、从创业历联想到出版革命、科学进步等等;
比如反对定理、定论、权威的性格,随时怀疑传统的虚假、没落和堕落;等等。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基本就决定了一次美妙的思维锻炼的尝试已经成功了一半——虽然这不一定决定了一次成功的思考结论已经完成了一半——思维能力的锻炼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往往是最终极的,因为思维力让他可以左右自己的一生,思考让人增值。那么,应该如何寻找一个好的问题呢?暗暗是,应该深入事实和现象的背后的备荒,深入事物状态、历史和发展轨迹的最悠远、最神秘、最高度、最抽象的本质的那一点,让思维先简单化。
创新思维必须鞭辟入里的切合事物的本质趋势,所以对于事物的本质思考是创新的关键,而一个好问题,往往以是否更加深入的接触到事物本质为标志,好问题就是关于事物本质的问题。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提升思维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现象的辨证求证的过程——要寻找好的问题,先要绕到事物的背后,以深刻而联系的高度去思考,这样才可以抓住本质。
为了抓住事物的本质,我们既要绕到事物背后,获得思考的深度,也要提高自己的高度,形成一种立体的视角,这是更高效率的思维视角——高度的形成,则与我们的学识储备、联想能力、创新的勇气、抽象能力直接相关。
综上所述,提出具有同时具有深度和高度的、接触事物本质的问题,是高质量的思考过程、思维锻炼的最美妙的起点,这是思维的一种核心能力。
6.思考之分类
思考的过程最终属于寻找事物内在联系的过程,在此之外的处置、反馈、组合、分析、记录、延伸等思考活动都只是一种次要元素,思考的终极元素在于对于事物合理分类。“分类”作为思考的最背后的活动,需要联想、类比、推理、引申等综合的论证性力量,但是“分类”确实能够构成思维的基本细胞。
“分类”与结构相联系,与定位相联系,与寻找全息关系相联系,与所有思维的反馈相联系,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分类的能力是构成思维能力的基本细胞,我们观察和思考任何事物,完成任何思维任务,解决任何主观性的问题,都首要的需要建立起自身强大的“分类”的能力。
“分类”与二进制的电子智能的思维活动紧密契合,分类的结论要么是“相似”要么是“相异”,没有别的可能。人对于学术、方案、路线、办法等的探索,也是在目的、任务和状态的基础上,发挥“分类”的过程——分类就是思维的本质。
认识到思维能力的最终面目是来自个人的分类能力,我们就应该强调对于日常事物的联系性思维在思维能力的锻炼中的作用。任何规律,本质上难道不是关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规律吗?事物本身的“自在”是客观的,只有他们之间的联系才需要我们以个人化的主观进行联想、类比、推理、引申等处理,我们感知事物“自在”状态的能力属于天生的动物性感到自然能力,而思维则是区别于底层感官之外的人的不可为外部琢磨的内部的意识活动。
思维能力可以来自个人的逻辑性,对于事物及其联系的迅速反馈使得人类和计算机都具备可比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之外,思维能力也可能来自对于模式的学习经验,我们经常涉足摸个领域的思考会印发对于该领域所有既有经验和未知经验的联想,思维就是寻找新的经验,而旧的经验是思维的起点。
锻炼思维能力从“分类”能力的锻炼入手,是一条捷径,也是一条艰难的任务之旅。在一个专业领域积累大量的资料性知识和模式性知识,才可能获得足够的锻炼和分类的素材;在不同专业领域之间进行的分类则带来更加复杂艰巨的分类任务。
古人云“道”是万法归宗,其中蕴藏着明显而深刻的“分类”思维,当我们从形而下的事实、现象中不断向上抽取“背后”再“背后”的一致性,我们就可以发现,原来任何规律都不过是对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描述,如果简化来模拟的话,所谓“规律”的数字化结构非常契合计算机的二进制思维。
以上观点给我们实在的思维力的锻炼所带来的最大启示在于,加强对于事物的条分缕析,加强横跨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并且进行跨领域的综合,加强深入事物背后之背后的能力,是形成我们特有的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7分类在思维中无处不在
“分类”对于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思维的很多目的和任务中。比如“分类”之于“价值”,价值本就是一种比较的尺度,最起码属于“有”与“没有”的比较,更深入的则属于“我有”和“他有”的比较甚至价值的量化的比较,也可以简单化为“是”“非”两个答案——我们应该抽离那些事物间的骨骼之外的东西,比如细枝末节性的量化。
再比如“分类”之于沟通、交际,整个过程本质上也只不过属于一种主体间的全方位的“比较”,举例而言,朋友之间的沟通是围绕其间之友谊基础或友谊原则的不断的比较过程,交往沟通一旦违背了友谊的基础原则,就意味着交往遭遇考验。再举例而言,“交际”中的语言传递也是作为一种“比较”或“分类”的工具而出现,我说说的每个词都首先从我的词汇库中经过比较后发出,然后在朋友的词汇库中经过比较、检验、对照后被理解,沟通得以完成。
思维能力的学习锻炼也是“分类”的过程。在自学中,思维内部的不间断的逻辑联系、演绎归纳就属于对于不同原理、概念、范畴、现象、趋势的复杂的全方位比较;在向外部或者他人学习中,也离不开不同观点、方法、思路的对照、比较和切磋,“分类”在其中起到最关键的作用,终极性的影响思维的结果。再比如面对一个具体事物时,每个人总会将之与自己已经形成的最简单和核心的认识结构进行比较,然后确定一种基于定位的分类法,既发现可能延伸和弥补的地方,也发现可以以另外的视角理解和表书的地方,还发现以共同的认识结构所统领的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
“分类”是“规律”的本质,“思维能力”就是“分类能力”,以这样的观点审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其共同的灵魂难道不是对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和哲学之间的比较分类吗?
决定分类思维能力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具体事物的理解能力,类似编码解码处理后的计算机中的数据;二是既有的标准性的认识结构的完备正确程度,类似计算机中的数据库结构,三是以“标准性的认识结构”套分“理解后的事物”的效能,类似于计算几的响应和反馈过程。其中,最核心的是一个人的“认识结构”——类似于个人有生以来所积累的总的思维的标尺、哲学、模式,决定了一个人认识和作用外部的思维和行动模式。
创造性思维,本质上属于一种高度发达的“比较思维”或者“分类思维”,培养创造习惯思维还是必须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尤其是要强化“编码解码”和“认识结构”两个方面的能力。正如一个智能型的网站,之所以能够以超群的“智力”的与用户互动,就是因为服务器拥有良好的“数据库”——既拥有强大的功能、合理的结构,又拥有快速准确的理解转换能力,还拥有完备的反应和运算机制。
我们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需要认识在上述三个方面的优缺点,有针对性的予以平衡。
8.事物背后的背后是什么?
具体事物“背后的背后”是什么?抽去骨肉后留下的是灵魂。在终极的思维目的地,我们确实可以寻求“道”的“身影”,“道”就是万物的统一性、普遍性,所谓万法归宗,一点不是玄学。
市场经济现象“背后的背后”,是更好的配置资源和帮助人类开展更加理性的经济活动,那是一种与人类物质文明建设有关的机制、文化、结构、趋势,而不再与具体的竞争、组织、管理、领导、开发相关;
创新活动“背后的背后”,是对于发展、变革、进化的渴求,那也是一种与人类社会进步有关的机制、文化、结构、趋势,而不再与具体的求异思维、科学技术视野的拓展、探索答案的技巧相关;
互联网“背后的背后”,是以电子化和数字化方式智能化的观察、转变、反映、监督、处理人类社会宏观活动,那同样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化活动有关的机制、文化、结构和趋势,而不再与具体的标准、协议、运用、服务有关;
政府执政“背后的背后”,是终极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协同的双重管理,那是一种与解决人类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矛盾有关的机制、文化、结构和趋势,而不再与具体的政治制度、社会管理方式有关;
博客的“背后的背后”,是在互联网中对个人的定位,这代表了一种与个人在线信用、评价、活动记录、生产辅助、价值支持、信息交换、关系管理等有关的机制、文化、结构和趋势,而不再与具体某个博客或某群博客的行为方式有关;
“人”的“背后的背后”,是“万物的尺度”,是能够生产和管理“理性”的一种机制、文化、]结构、趋势,而与具体的个性、性格、学识、生理特征无关;。。。。。。
不同事物的“背后的背后”,最终都指向某种机制、文化、]结构、趋势,这是规律的实质,也是思维的目的。我们探索事物的普遍性,就是要揭示和把握上述在事物本身的特定性特征之外的普遍性,而这一进程将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思维本身的规律,那就是——真正的规律必须从事物背后的背后寻求,而且他们往往隐藏在事物之外的某个视角之中,否则规律就无法与无数事物发生交叉。
以此认识展望人类的未来,我们应该发现,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将“个人”与“社会”更好的联结和平衡的世纪,是一个“个人”膨胀的世纪,是一个非物质匮乏的世纪,是一个人类初次在客观事实上历史性的全面认识到自身的精神匮乏的世纪,是一个“个体人”得以充分发挥多角色、多身份价值的世纪,是一个“人人都是知识分子”的时机,是一个生产者与消费者一体化的世纪,是一个“第一方”立场和“第三方”立场分解和自然分工的世纪,是一个“心灵”决定生产力的世纪。。。。。。
9.理论思维五属性
所谓理论,是从现象中抽离、拔高的普遍性规律,理论具有工具的属性,具有预测的属性,具有活动的属性,具有哲学的属性,具有自然的属性。
理论的工具性,体现为他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和行动,可以发现更好的路径和开拓更宽广的空间,理论停留于书本不是目的,有益于思考实践、启发思维的理论才是活的理论,理论必须与深刻理解他的人的行动相互结合;
理论的预测性,在于他在过去的事实中发现趋势和未来的方向,寻找事物发展的真实规律,他是一把规范未来行为的标尺,也是一面观照未来图景的镜子,更是一个呼唤人们内心的思维潜能的号角,理论素养在创业中的作用,正如战略、眼光、方向的作用,对于理论的把握深度直接影响到创业的成功,而且随着事业的成长壮大,对于战略的把握难度越来越大,理论素养在其中所具有的价值越来越大。
理论素养是一种活动能力,理论的活动性在于,创业者必须从网络大千世界涌现出来的无穷事物中发现真正的方向和趋势,能够提炼出简单而有利的结论,从而一次又一次锻炼自己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人们会不断提升自己寻找和发掘理论的能力,理论不是天才的专利,任何一个具有学习力的普通人,都可以从发现事物和现象背后的理论背景中获得乐趣和创业的机会。
理论的哲学性,在于他在一个相对的层次领域内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是适应和抽象的规律性,通过思维在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反复,其中最简单的道理夜来越清晰和深刻,贯穿于人们的行为习惯、人生观、事业观中,理论的威力就可以发挥至无穷。当思考100个完全不同的案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学习力以及理论发掘力在增强,这时我们可以明白,理论已经不是最重要,对于理论的动态把握才是最重要,所以一旦具备学习型的理论素养,那么在100个案例之后的100个甚至1000个案例面前,我们都可以从理论中获得自信。
理论的自然性在于,他隐藏之深、对思维的挑战难度之大,让我们在锻炼普遍性的理论素养时,没有必要强行的界定某一个领域或者方向,我们只要明天从身边最新发生的、眼前最新出现的事例中寻找思考的命题,最后我们会发现100个案例抽象后的规律也就是那么简单的几条——人类在自然面前发现的所谓理论,必然是一个历史的和阶段性的范畴,我们把创业面向自己的余生,能够在十年甚至几年起一定作用的理论性的规律或者趋势,足够我们保持领先——所以人们也许不必苛望脱离观察、案例、跟踪社会前沿,进进依赖自己的封闭的思维去发掘所谓的宏大的理论。简单说,理论就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归纳,创新在于从大众而不是自我的实践中寻找理论素养的学习空间。
理论素养的五个属性,本质在于动态的学习能力,要点在于向网络、业界和社会学习而不是只向自己学习,目标在于以理论看穿新模式的核心价值从而寻找创新的无穷机会,同时在实践扩张中以理论素养不断纠正战略的方向——我们的实践是动态的,所以动态调整也必须贯穿思维实践的全程。
10.大师·创新·艺术
创新思维从何而来?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和积累非常重要,不仅仅在自己所关心和擅长的领域,更需要在自己所不熟悉和不拿手的领域,更需要以好奇心、疑问心、质疑心、挑剔心、自信心,去探索那些新的可能性。
比如,在IT业与哲学之间,就存在非常深刻的内在通道。我们如果能在IT思考中与其他学科知识和学科方法交叉,以历史学、科学哲学、未来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来验证、拓展自己的思考图景,那就可以从很多简单的事物中得出立体的、多视角的新知,就可以看出常人所不见的真谛,这对于我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巨大巨大的意义。
思维能力的提升是个体内在行为,大量外在的思维结晶应该更好的支持这一目标。社学、哲学、历史学领域的很多真知灼见,很多规律性的描述,都属于一种从具体到一般、从形象到抽象、从现时到精神、从实践到理论的提炼、扬弃、总结、发挥、延伸,他们来自多种多样的事物或事件,并且能够对更多的事物或事件中发挥重要的能动性,这就是人类社会既有的思维结晶对于我们的思维能力的作用机制所在。
形象思维主导下的艺术创新往往造就很多惊人的珍品,构成人类思维结晶的另外一个宝库,有人说,艺术家是职业的创新家,艺术是反对复制的门类,艺术也是在诸多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中具有普遍的创新启迪力的门类,我们也可以把艺术视为对于创新的形象再现,最终此点将不仅仅表现为可视、可听、可思的具体的艺术品,更可以在抽象研究、人类行为中得到深刻的张扬——经济的艺术,IT的艺术,政治的艺术,教育的艺术,哲学的艺术,以至艺术的艺术,这么多领域的“艺术”之唯一共性只是一种不可复制的创新。
狭义的“艺术”在艺术自身和非艺术领域都有助于,创新不仅仅是不可“复制”,但是“复制”肯定不是创新者的朋友。如果一个IT人,致力于互联网2.0的运用创新,希望开辟出一些真正具备战略力量的创新点,了解世界艺术史、大量欣赏世界性的艺术经典、深入艺术大师们的灵魂与他们反复对话、尝试去探索抽象或形象艺术的规律,都会对他有很大帮助。
狭义的“艺术”和非艺术领域,所存在的艺术——创新——的真谛,并不容易为我们真正感知,只有通过大的感性积累,才可能得出抽象的、理性的、规律性的认识,才可以从大师们的杰作中“读”出他们的创新的方法,在创新方法之后,更加有价值的是深入他们灵魂深处的、在创新思维方面的习惯、套路、模式、意识和文化,这里有通向创新的捷径。
人类历史上所有在科学探索中突破前人的伟人,无论他们涉猎于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无论他们是“艺术”门类还是非“艺术”门类,大师之成为大师,都和他们强大的创新思维力密切相关,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向他们学习,知识就是财富,与大师对话给我们带来更多创新性的知识。
11.学习力与思维力
在思维中实践中才可以提升思维能力,最好的思维实践是学习性思维活动。学习性思维活动,指结合自身的目的、任务和状态,在思维活动的全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学习的意识、心态和目的性,将思维从具体的解决问题、寻找答案,上升为打造和积累个人的思维力和学习力。
一般的思维活动总是和特定的目的性联系在一起,比如思考一道数学难题之解的目的在于他的答案,可是大多数人忽略了一点事实,那就是在思考这一具体的数学难题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一种与具体的数学难题无关的规律性的活动——或者运用以前的经验性的既有的思维模式、解题思路,或者运用现场激发性的创新的思维模式、解题思路,我们总需要将一种普遍性的思维方式与特定的思维目的结合,所以在专注于特定的思维目标——比如数学难题——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重视既有的或者创新出来的思维模式、思考方式对于我们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因为思维方式、习惯和模式才是构成我们普遍性的思维能力的核心要素,具体到某道数学题目的思维过程以及该数学难题的答案本身对于思维能力的提升只是一种手段,而不能够以目的的面目出现,来掩盖我们真正的目的——对于思考方式、模式和习惯的提升。
思维能力本质上是个人化的思维领域的方法论,而学习力是和思维能力紧密结合的范畴,学习力和思维力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必然、模糊而又重要的关系,我们只要去尝试一下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可以深刻的感觉到此点。谁也无法清晰的说明白学习力与思维力的关系,他们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相互独立、彼此作用。
思维力对每个人来说,都需要经过不断的后天的在思维过程中的学习得以提升。思维活动中存在着思维的任务——与具体的思维目标相联系,更存在内在的学习的任务——与普遍的思维模式、方式、习惯相联系,后者是提升思维力的关键性活动。同样题型的数学难题,我们可以解答两遍、三遍或者更多,但是一旦掌握了这一题型,就没有必要反复解答,因为我们已经从中达到了普遍型的思维锻炼的效果。
在掌握特定数学题型的解答思路、背后的数学规则之后,还存在一个更加深刻的思维任务,那就是以哲学型的普遍的思维能力的定义来寻求“事物的背后的背后”,这涉及到更加终极的、抽象的思维的秘密,只有用类似“由外及内”、“由内及外”、“由上及下”、“由正及反”、“由古及今”、“反复求证”等语言才可以描述出其中的思维的轨迹——任何终极的思维能力的结晶都只有归结为对于思维轨迹的描述,而这又是和思维能力的奥秘所在——分类思维——紧密联系的范畴。
确实存在一种哲学倾向,反对事物具有抽象的统一性,反对脱离语言的意义,只承认特定的事物不经解码的本来存在状态、本来面目才是真理——他们往往叫嚣真理不可复制、不可传递、不可教育。思维能力的概念本身和上述哲学观并不发生根本抵触,而存在部分性的抵触,因为:思维能力确实应该归结为一种高度个人化的范畴,他的目标指向无法全面的复制和传递;同时思维能力又确实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不同的人之间客观存在着统一的一些思维能力方面的经验、心得和要素,这些都是可以检验和感知的思维能力的“真理”——可以在社会性的学习中被动态的复制、传递和教育。
在跨领域的思维实践中,我们从思维活动中所做的终极性的“思维活动”只不过是将不同学科、领域的思维任务的解决过程解释、描述和想象成不同的思维结构、轨迹和模式,思维能力本就是抽象的结构、模式、轨迹的范畴——以“大脑内语言模式”来描述、再现、记录一些“规律”的能力——也许这些规律无一存在,存在的只是一些片段的脑电波。这可以形象的描述思维能力作为学习能力的面目,也可以帮助人们深刻的理解学习力与思维力之间的神秘关系,我们应该相信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他将是一个哲学门类的入口。
12.思维的简单化
简单思维是最接近行动和效果的思维,将问题简单化并迅速付诸对行动的指导是简单思维的优势。在人们的思考过程中,概念体系的移动和引用总是慢于概念本身的移动和引用,理论体系的移动和引用更远远滞后于具体而简单的理论法则的移动和引用,这是由人类智能发育的既有水平所规定的。
聪明人有两种,一种记忆和储备了大量知识,成为一个随时可备查的百科全书式的智者;一种拥有深邃而睿智的眼光,能够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并立刻反应的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具体处理特定的思维任务时都必须必要的“遗忘”,思维的选择性能力主要表现为遗忘和忽略那些在时空和逻辑上无关紧要的部分,这构成了思维的专注力,也直接提升了思维的有效性。
思维本质就是迅速而广泛的联想,“专注力”决定思维的有效性,这一事实证明了思维不仅需要广泛联想,而且需要深入而有效的联想,思维的全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广泛、深入和有效的比对”的过程,或者说思维本就是一个“选择性过程”。
思维的选择性决定了任何人的思维过程都具有“简单化”的倾向,这是人类在历史进步中发育出来的一种超越生物的机体本能和动物的思维混沌的思维结构性趋势,只有人类可以轻松的理解:脱离对概念和事实的抽象,仅靠在大脑中裹胁整个世界的表象来进行比对活动,至多只不过是一种对认识片段的才初始处理,从中不可能得出更高级的思维成果,因为这一“思维”方式本身缺乏选择性的“简单化”特征,无法摆脱动物“思维”的原始状态。
由上可知,思维的简单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选择性遗忘,二是概念化和抽象,两者在人人思维中共同的一个特点是,其具体作用的机制、效果、流程、方向等,既受到个人的个性、学识、成长历程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人的职业、任务、社会网络等外在性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倾向于选择更接近于为他所认为的自己所在的群体的共同认识的那些思维方向予以简化,再比如个人倾向于从自身曾经得到承认的或者比较擅长的领域中优先进行简化,还有就是个人更容易参与主流事件所对应的意义的简化,而越是前沿、创新和陌生的领域,越难以在个人层面引发有效的简化思维,等等。
思维的简单化意味着迅速贴近和使用结论,其中有两种特别值得重视的价值。一是思维的简单化对迅速吸收人类既有文明成果、对于个人的学习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心理学、社会网络研究、人类行为学、科学哲学、控制论、博弈论、历史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大量经过实验检验的理论研究成果只有以简单化思维予以吸收,才能够迅速转化为指引人们实际行动的更为实用的实践指南,反之这些成果更可以获得大众化实践的检验背景;二是思维的简单化可以让人们摆脱“思维混沌”而更为专注于思维与行动的结合,换言之,思维的“简单化”会大大增强思维的实践性,扩展思维的行动和事实背景。
思维的简单化也就是思维的哲学化,就是对于原则、法则、规则的更有效运用,就是在我们日常的学习、观察、思考、行动、交往中尽可能的迅速给出“结论”或者迅速引用“法则”,而不要陷入持续低效的循环思维、混沌思维、自闭思维的陷阱,“思维的简单化”的命题实际上属于“思”与“行”的关系的命题,但与古人早有的“坐言起行”、“知行合一”、“言传身教”等同样论述“思”与“行”的关系的命题相比,“思维的简单化”更侧重以“思维的一端”而不是“思维与行动的接口”为出发点,这更接近于直接而纯粹的思维的方法论。
13.写作与思维
叙述类行为都涉及集中的思维活动,比如演讲、写作、讨论、咨询等等,其中写作中的思维活动尤其值得分析,因为写作中的思维活动往往处于最集中、最专注、强度最高、连续性最强的状态——记录生活流水帐等“口水型写作”除外。写作是锻炼思维能力的最好方式,写作不仅能产生良好的思维效果、创造优秀的思维成果,更能直接提升思维能力。
讲话时,人们思维的注意力集聚于话语和语音,而写作时人们思维的注意力集聚于文字和语句,这时思维得到了一个具体而统一的作为载体的形式焦点,一种以文字为媒介的内部传播活动也就同步产生。以传播活动来定义思维活动,有利于我们认识思维活动的目的性、联系性和互动性——思维活动的目的性是以文字和语句为媒介,结合对于思维者主观知识和外部信息的广泛联系,通过思维者的“自我互动”——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来实现的,而问答式的自我辨证则成为思维活动的基本行为形式。所以,写作中的思维活动最大的优势在于获得了“一个具体而统一的作为载体的形式焦点”,以规范和凝聚思维者专注于与自己的辨证对话。
写作可以保持一种特有的思维节奏。
首先,写作是以连续的记录思维为前提的,写作对于刚刚发生的思维活动的连续的记录本身也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强化了前文所述的形式焦点的作用,这为连贯而出的下一步思维奠定了强化的智生理、智力和心理三方面的基础;
其次,在记录性的思维节奏中,人们不需要象说话那样考虑听众的“在场压迫”,唯一的受众一般情况下就是写作者自己,这种节奏释放了思维的自信,规避了在场的“受众”的压力,进一步强化了思维的专注性;
第三,写作给予思维的节奏可以自由停顿,这对于保持思维的条理性和拓展思维深度非常重要,思维活动成为与写作过程同样自由的事实,这为思考者提供了最大发挥的条件,除非思考者的懒惰或者无能或者其他方面的外部噪音(比如在闹市的写作),思维应该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
写作涉及思维权力的平等化,可以缩小因外部条件制约而造成的不同人的思维成就差距,因为在写作中人们共同得到了上述有利思维最大发挥的条件,这为落后的思维能力提供了一条追赶捷径,任何有志于思维能力的锻炼的人都必须认识到写作对于思维的框架性的积极规范作用——很多思维者所缺乏的专注、集中、连贯、逻辑性等思维要素,都可以在写作中逐步培养。
写作与思维的融合程度也关系到思维能力的锻炼效果。有一种写作方式,先打腹稿再下笔千言,但写作与思维相对更为脱节,这对深度思维并不完全有利,而且一不小心会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过分执拗于文辞语法形式美却忽视有创新和启发意义的思想美。还有一种写作方式,一概没有腹稿,起笔以后信马游缰、恣肆汪洋,随意的由着思维的指引下笔,这并不是一种完全值得提倡的方式,但对于思维能力的锻炼而言绝对有积极意义——当然更完美的做法是粗略的打腹稿、大致的分纲目然后分段进行思维风暴,这是界于“腹稿写作”与“零腹稿写作”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写作思维方式,思维和写作可以得到一种平衡的融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9:13:54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师学点思维科学刻不容缓
--读黄玉峰“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卷高分作文评析”
上海光明中学退休语文高级教师
    上海市思维科学研究会理事
   黄华献
                                       
                                    小序
黄玉峰老师的文章对于学生的例文评点细致而中肯,对于古代文论的引证恰当而丰瞻,代表着当下语文教师的一流水平。但是,也就代表了当下语文教师们的普遍的局限--知识结构的局限,思维方式的局限。
读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的“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卷高分作文评析”,慨叹于黄老师真是一位当今中国颇有代表性的语文界人士:遇到问题,习惯于到中国古代文献中找答案,文章引用明代、南宋的论者的作文经验谈,作为总结三位考生的成功的经验的参照,也就是作为语文教学特别是写作教学的参照。遇到问题,习惯于就经验谈经验,而不再上升到理论思维的高度。与此相应,习惯于借助比喻说理,也就是思维停留在类比的水平上,希图通过作不很周密的比照而得出可信的结论。
“源”与“流”与“河床”
    文章的中心意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三篇文章···再次证明,作文的成效在读书!”,凝成的标题则是“好文章源自日常的阅读”。这是一个比喻。文章比作河水,而水源比喻日常的阅读积累。语文老师们这一类的谆谆教导常在学生们耳畔鸣响。
实在呢,古来今往他人的文章(文学作品、科学论著),对于我们自己当下写的文章不是“源”只是“流”。文章,归根结底,是人们的主观反映客观、思维反映存在的结果。古来今往他人的文章、我们自己当下写的文章,源远流长,其最远的“源”头都是人们客观实际、实践的经验、实际生活经验。哲学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经验有直接经验有间接经验;人们的知识有直接知识有间接知识。直接经验、直接知识是“源”,而间接经验、间接知识只是“流”。学生们阅读古来今往他人的文章,若没有自身的实际生活经验打底,恐怕理解他人的文章也会发生问题,更不必说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面去。2012年的高考作文题寻章摘句于爱姆森的一篇散文,我估计很大数量的学生都不会有“从天才的作品中,···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的经验,而影响对该语句的也就是题意的理解,难免陷于无以应对的困境。我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题目并出得不好,考试结果必将缺乏信度。
源和流的关系问题,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问题,主观与客观关系问题,认识与实践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本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语文老师们对于这样的哲学常识似乎也像自己的学生那样,中学、大学都学过背过,也都“即刻”忘记。
所不同的是老师们以语言文学为专业,学习过中国古代文学,多数沉浸于其中,流连忘返。这本是好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必要。不意几乎整个群体发生了认知的偏好,遇到问题习惯于从中国旧时代士大夫的古旧言论找答案。而且,中国语文的教师们,总还难免一定程度上秉承中国旧时代士大夫的旧习气,忽视直接经验、亲身实践的旧习气。即使高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的总成阶段、语文基本能力的综合训练阶段,记叙文体的写作教学,不带领学生做实地采访的新闻写作实习,以练习记叙的基本功;议论文的写作,不带领学生做参观访问、实地调查发现问题形成观点,以体验发议论做论证的感觉。一味地读书--而后写作。
诚然,比喻总是跛脚的。可那是说一个或一次比喻只能取一个相似点,现在是相似点找错了,整个比喻就全废了。
若从另一个相似点作比喻再说下去,水在河里流,河床决定水流的流向、流速。这河床就恰好有一比,那就是文章的篇章结构,其实质则是文章的逻辑构架,也就是文章里面的思想的内在逻辑关系。逻辑的“格”是人类通过亿万次实践积淀于人脑的生理机制之中的。人类个体在心灵成长的过程中,遗传的机制让逻辑的“格”得到触发而形成个人高低优劣有别的逻辑能力。阅读记载保留着实践经验的文章、文字,就有借助其中的逻辑触发学生心灵中的逻辑的重大作用,教育者不能不察。当下的语文老师们是还没有察觉到这一点的;也就不会接着用这样的喻了。
“销铜”与“识模” 
黄老师文章里,有点像是理论基石的很重要的一段引文:
“南宋史豪卿一语道破玄机:“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
史氏谓“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显然,其重心落在“识模”。“只要识模,表达的是充分必要条件。识则成,不识则废。“随模铸器”,关键在于“识模”。如若不然,所销之铜流于一地,不成“体统”,岂不悲哉。
古代中国,逻辑知识很不发达。墨家逻辑传统未得继承与发展。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古人空喊“识模”而已,实际未有人能清楚地识得,不能对文章反映的思维、思路作出逻辑的描述与刻画。然而,当代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理当具有普通逻辑知识。中国语言文学系时开设形式逻辑学课程的。这里“模”,无非就是具体与抽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证明与反驳,无非就是概念、判断与推理,如此等等。语文教师,中国语言文学系时开设形式逻辑学课程的,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毕业生,都应当学过的嘛本老汉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就如此吝啬,不肯引用、应用呢?内心深处排斥逻辑,恐怕学习该课程的当口就如此,更不必说日后应用了。
   
                                     三
“破题”与“章法”与“豹尾”
黄老师代表着同行们再一次发现:“成功的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读的内容与题目结合起来。”认为“这里确实有个技巧问题”。除强调读书获得写作内容之外,他重视“技巧问题”。主要有哪些技巧呢?黄老师举其要:“破题有哪几种形式?”“谋篇布局有什么章法?””“哪个详写,哪个略写?”“末了处又要怎样结出一个“豹尾”?
2012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只给材料提要求不给标题,显然为了突出运思过程。就是说看学生怎样分析材料,综合起来,形成问题,产生观点论点;尔后又怎样对问题进行分析,对论点展开论证。既然日后有这样的考题需要应对,那么日常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必然离不开“材料与观点”、“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论点与论证”。可是,黄老师这里出现的一系列名词术语:题目、破题、谋篇布局(章法)、豹尾,等等。语文教师们正如同黄老师那样,借助这样的名词术语体系进行写作教学。他们几乎没有逻辑学的的概念的观念,可以不顾概念混淆的情况发生而进行教学与考试,高考作文题不就是语文考卷考作文的一个题目吗?怎么又说“题目自拟”呢?自拟者,乃学生即将写出的文章的“标题”也。黄老师期望的“把读的内容与题目结合起来”,也混淆了“题目”与“标题”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都在“题目”与“标题”之间画了等号。
老师们也不顾理论思考的抽象性特征,在需要“抽象概念”的时候,喜好使用形象性强的比喻词,“破题”、“谋篇布局(章法)”、“豹尾”,都是比喻,顶多算是经验型的、前科学性的“准概念”。语文教学界早就应当借助语言-逻辑科学的术语去刻画、描摹议论文的要素了。请允许我就该文附录的三篇考生例文做最简要说明。
A,关于标题。议论文的标题有判断型的,如《用微光照亮自我》属于直言简单判断、《告别仰望,点燃微光》属于复合的选言判断;有概念型的,即话题、议题型的,如《自立》。
B,所谓“破题”。大概相当于作出判断形成论点。黄老师所举例文之三--《自立》一文的小作者,有幸读到过爱默生的散文集《自立》,他准确地把握材料--亦即该散文集的主题文的核心句--的语义中心所展现的话题、议题《自立》,并以此为自己的散文的标题。尔后形诸为论点:“自立,是我们所最需要的!”
其间,必须对论点所涉及的核心概念作必要的说明:“何为自立?”爱默生说过他对天才的解释:“‘天才即是相信心中的真理对其他任何人都适用。’自立便是感受‘心灵的微光’,相信它的价值,相信它也是其他人心中共有的常识,自立是人有所体悟,有所沉思,更有所坚持。”
本文还从世人的人性缺陷--“世人盲从而不思考,思考而不独立,独立而不自信。”凸显自立的必要性;“自立,是我们所最需要的!”引出并第一次论证了论点;从反面论证。
以上两层展开,夫是之谓本文的破题者也。
C,所谓“章法”。论说文的主体就是推理论证过程的语言展现。篇幅最短小的议论文,也必须具备至少一个论证过程。议论文结构再复杂,也只是若干个论证过程的组合,“谋篇布局”都是为了充分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而形成的逻辑结构。讳言论证过程而侈谈议论文的“谋篇布局”,牛头不对马嘴啊。
  D,所谓“豹尾”,在议论文里,主要的就是有力地下结论。《自立》一文的小作者,在举例归纳论证的基础上,把论点适用于“我们”(一般包括作者与读者)提高到普遍意义上,也就是适用于“任何时代的人们”,作出结论:“任何时代都需要人的自立。”以及归结其两个理论论据,亦即本文的两个分论点:“唯有自立的人,才能发出理性的声音,进行清醒的思考。”“只有自立的人能获得内心的自由。”显示的是合乎逻辑规律的推理论证所产生的逻辑力量。任何语言修辞都只能加强这样的论旨,附丽在逻辑力量之上的。舍逻辑力量而求之修辞,舍本逐末者也;而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总分总’模式”与“美的享受”
前面的话题都是从一个相对完整的段落中归结出来,本节的话题则像是随意寻章摘句似的。玉峰老师与诸位老师们不要见怪。请从我发现的你们的这种强烈的反差中窥见自己的内心世界的隐秘。原来你们对议论文、逻辑性等等格格不入嫌弃回避,而你们对文学作品、审美享受等等则喜见乐闻津津乐道。
众所周知,论说文是记录人们抽象逻辑思维、理论思维的成果的文章。而思维过程免不了分析与综合。语言表达“分析”就要“分说”,语言表达“综合”就要“总说”嘛。逻辑思维正因为重分析又被称之为分析思维,而一般认为西方人擅分析中国人不擅分析。
“分析”为论说之必需,这从黄老师点评的《告别仰望,点燃微光》一文也可得到印证:“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到怎么解决问题,条分缕析,思路清楚”;“前半部分分析‘微光’被舍弃的过程,由表面到本质”;“后面谈‘怎么办’时,举出三条‘对策’”。黄老师特别欣赏小作者的善于分析的长处。
然而,黄老师却对所谓“总分总”模式“雄霸”作文教学颇有微词。作为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与此相应的论说方法--分说与总说,哪怕有点儿“霸气”于语文讲堂上未始不是好事。如果“早已面临危机”,倒未必是好事,讥讽不得的哟。老师未识论说论证的个中三昧,以己对逻辑学常识之昏昏不能使学生昭昭,则是我们要吸取的教训。
虽说爱默生的文字属于美文一类,也还是文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黄老师选取的那样的高考优秀作文属于这同一类。这样的文字并不属于典型的文学作品、艺术样本,只是具有一定的文艺性而已。它的骨架还是逻辑的,它的内容还是科学的。因而,阅读这类作品主要还是诉诸理性,重在理解;而不是如同阅读文学作品,诉诸形象、感性,重在欣赏。因而,其效果偏于获得知识受到教育;而不是偏于获得美感享受,其教育作用,也是美感的教育作用。哲学家所谓“可信不可爱、可爱不可信”就指的科学与艺术的效应的差异。
黄玉峰老师,实际上也就是,基本上所有的语文教师们,他们平生津津乐道的却总是“名篇佳作带给人美的享受”,他们心目中“名篇佳作”永远永远是文学作品。议论性文字在他们心目当中是等而下之的。当代,理性社会,科学昌明,论说为用,大势所趋。高考作文因而要求议论为主。即以应考之需言之,老师们也明显地早就不适应了。更毋庸说通过语文教学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君不见美国的语文课程把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当作首要任务呢。我们落后了哇。

  本老汉今年七十有四,曾任中学语文教师三十余年。鄙人教学生涯的前若干年就曾经是如同上文的这样的语文教师(读书作文的水平不及黄老师他们,却染上同样的语文教师病)。应了鲁迅先生一句话,从旧营垒里出来,反戈一击,是非常准确的。所以我以上的批评也是非常准确的。当然先要申明这里“旧营垒”说的是某个群体的知识的依托、基地而非其它,也绝没有把旧的依托全部撤除,基地整个儿轰毁的意思。用“旧营垒”比喻,不甚确切,只是觉得中学语文教师们即今坚持的知识体系、结构、思维方式,有修整的必要、拓展的可能了。谓予不信,上海特级教师黄玉峰的《好作文源自日常的阅读积累 ——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卷高分作文评析》一文就足以引用来作说明了。如若有问“学点什么”,当务之急,学点思维科学。此事早已刻不容缓。
附录一
2012高考作文题 媒体来源:新浪教育(微博)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附录二
       好作文源自日常的阅读积累
     ——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卷高分作文评析 
黄玉峰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文汇报 2012、12、06 文汇教育·作文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三篇文章是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的高分作文。对它们进行细读、点评,不是要为考生提炼所谓的“高分秘籍”,而是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共性,指出一条正道。这三位考生的成功再次证明,作文能力只能从阅读中学来,不可能在题海中获得。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三篇文章都是临场之作。这几位考生,皆是考场上的成功者,也将成为无数后来者研究模仿的对象。它们再次证明,作文的成效在读书!
  对于考试,师生们总希望有什么“金科玉律”提炼一个“成功指南”。只是这样的“研究”虽年年在做,却从未听说哪一个考生是读了高考作文“成功指南”而成功的。事后诸葛亮式的总结分析总是容易的,但要按这“经验”复制出好文章就难了。以前“雄霸”作文教学的所谓“总分总”模式早已面临危机;一度独领考场风骚的“秋雨体”更显得空洞苍白、无病呻吟,而成了明日黄花。请看这三篇高分作文,哪一篇是这种风格?正如清人赵翼所写:“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面对变化,强者看到的是自由挥洒的天地,弱者却苦于无所适从。那追赶潮流的,总是会被潮流甩在后面。
  那么,考生怎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中不晕头转向呢?其实,答案就是今年的作文题——要珍惜自己心中的“微光”。只要踏踏实实按照下述的方法学习,不去随波逐流,花个数年的功夫,便敌得过“预支五百年新意”,永不枯竭。
  来看看这几篇文章共同点是什么?看得出来,这几位考生都是读书多,读书熟,课内课外,古往今来,都有涉猎,而且善于运用,举重若轻。这种能力,只能从读书中学来,不可能在题海中获得,依赖教辅不行,靠夸夸其谈蒙混过去也不行。
  林语堂说,国文好的学生,多半是在课桌下偷偷看课外书看出来的,此言得之。素日读萨特、黑塞、毛姆、爱默生的学生,和整天折腾“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思想感情”、“这个字好在哪里,换成那个字行不行?”的学生,在试场上乃至在将来漫长人生道路上的较量,都会是悬殊的。
  明朝何景明抨击科举考试的弊端,说道:“分章截句,属题比类,纂摘简略,剽窃程式,传之口耳,安察心臆,叛圣弃古,以会有司。其卑而可羞者,未有过焉者也!”意思是说,那些人只知道拿着教条死背,划分段落大意,总结做题规律,读着缩水名著,抄袭他人套路,一心一意揣摩出题人的心思,背叛圣人和真理去迎合当权者,真是丢脸丢到家了!“文章千古事”,明朝士子的悲哀和我们今天孩子们的苦恼,何其相似!
  所以,虽然我们是在谈应试,但我的观点始终不变:要以素质来对应试。做习题不是做得越多越好,恶补更无必要。有简单重复的时间,不如读一点书,用自己的思考来代替为揣摩他人答案的“思考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所闻,必然有所思。成功的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读的内容与题目结合起来。这里确实有个技巧问题。破题有哪几种形式?怎么尽快把“微光”落到实处?谋篇布局有什么章法?哪个详写,哪个略写?末了处又要怎样结出一个“豹尾”?这些技巧的学习,也需从读书思考练写中得来。名篇佳作既带给人美的享受,也给模仿学习者最好的版本。林黛玉教香菱学诗,起先要背熟一百首杜诗,再背一百首王维,说是教,还是“读”的部分占大头。在读书的时候,只要稍加注意,吸取里面的技巧,不难“偷师”到一些好东西。我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就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大才子的“急就章”,是在他和妻子蜜月旅行时,被编辑催文“坐索”,仓促中写成。这样的文章,为了求快,必然用了很多技巧,但是人家用得圆熟漂亮。于是在我的建议下,学生们模仿《故都的秋》写成了一篇散文后,纷纷表示:只要有内容,这种文章也不难写。
  其实这样的名作,才应该是学生们模仿的对象,而不是那些所谓的优秀作文。道理很简单,优秀作文虽好,毕竟不过是最符合一时一地的游戏规则,怎么比得上经过岁月流金经久不衰的真正经典。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则仅得乎下,诚哉斯言。
  南宋史豪卿一语道破玄机:“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读书就像融化冶炼铜矿石的过程,作文就好像用已经炼成的铜水浇入一个个模子,铸造成器物。融铜的过程最辛苦费力,需要许多的时间和能量投入,而铸器的过程却便捷快速。一些学生为什么写作文只会跟风,没有特色,甚至感到痛苦?因为他们没有“库存”,没有“粮食”,靠速成的“厨艺”,再怎么折腾也做不出一顿像样的饭来。
  其实,现代文阅读、古诗词赏析也是如此。这些题目当然也有一点技巧,但技巧很简单,只要临考前用几个月时间讲一讲,练一练就足够了,最根本的还是要有“粮”。不少学生照着老师教的套话,照着标准答案辛辛苦苦背了半天,却套不好,套不对,就是因为文章没有理解,没有读懂。
  有人说,语文考试60%以上决定于语文素质,即平时的读书积累;技巧的作用最多就占20%。也就是说,一个语文素质好的学生,哪怕平时完全不听课不写作业,也能考到六十分,稍微训练一下,很轻松就能上八十分。一个语文素质不好的学生,就是天天钻在题海里刻苦用功,依然可能不及格,而且会痛苦地发现自己怎么努力都不管用。
  那么还有20%是什么呢?是运气。不要惊讶,任何考试都有运气的,运气是天数,非人力所能。才高如唐伯虎,也会终身不第,何况他人?当然,极端情况是极少数,但运气导致小幅的起落还是有的。今天的语文考试,从命题到阅卷,在信效度上多少都还有些问题,考八十五分的学生不一定就比得八十分的优秀。承认这一点,反而能更加坦然一些,不会过分执着,不会陷入对标准答案的迷信。
  可怕的是,现在从小学开始,就舍本逐末,逼着孩子们在那20%的答题技巧上用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死抓应试书。苦读十二年,腹中空如洗,放弃了多少精彩丰富的阅读体验,那真的值得吗?况且,这个20%的作用只是对应试分数而言,对人生而言的作用几乎是零:考好了就没用了,不过一块敲门砖。而逐日养成的人文素质,却是一辈子受用无穷。明乎此,你到底是把精力花在积累上还是用在答题技巧上呢?
  在这里,我还想说明,如今无论命题、阅卷,都在改进,尤其是阅卷处越来越重视内容,淡化技巧。试看这三篇高分作文,没有一篇是夸夸其谈。那些空洞浮华的文字堆砌在高考中已很难取胜。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各位老师、同学,如果还有抱着“作文大全”、“教参教辅”不放的,是到了改弦更张的时候了!

用微光照亮自我
  有人说天才不同于常人的一点即在于他能珍惜、看重自己心灵中的微光。(第一句便点题,是能文者。陆机的《文赋》谈到作文的奥妙时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必赖兹以效绩”,就是强调点题的重要。因为这样能使阅卷官一下子把握你要说的内容,就会循着你的思路看下去。)的确,正因为常人舍弃了自身的微光,他们得以(“得以”用得不妥,应该为“才能”,表示是无可奈何的。)融入世俗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那份微光写入作品中,却成了超脱世俗的惊众一笔,照亮珍惜它的人,以“天才”的独立人格遗留于世。(不动声色地把微光与“珍惜独立的人格”联系起来,这样就让后面的论述十分集中。)
  微光,即如康德评启蒙运动一样,“助人摆脱加诸自身的愚昧状态”。这愚昧并不是指智力上的缺憾,而是随着社会世俗大流,完全为时代、社会所限的个人无力感。因而,心中的一点微光,若是珍惜了,就必能助人在冥冥众生中辨出自身的人格与价值,从而超脱社会的“常人”限制,以独立的“天才”而存于世。(进一步阐明微光的价值所在。)
  我们深知自我的微光来之不易,却又将它舍弃,那是源于自身的恐惧。我们害怕在社会中若还持着那份微光,违背了大众取向,就会成异类,被孤立——我们害怕因不舍弃微光而带来的孤独。于是,微光在不停的求众中因舍弃自我而遭毁弃,终至我们成为被社会归类的一员,丧失了自我独立的人格。(分析“微光”被舍弃的原因是害怕孤独,为文章增加了深度。)
  天才们在保留微光时也享用着自身的孤独。“当你让寂寞在人群中蔓延时”,波德莱尔这样说道,“你就真正地拥有了自我。”(这句话引得妙)正因为微光源自自我内心,所以保持一份微光就意味着与社会、世俗的不同;因而你要时刻从人群中抽身开来,在孤独与寂寞中与自己对话,看看你心灵的微光,小心地呵护它,为它添油拨芯。“黑暗中屋内那隐隐的灯”,巴金笔下的《灯》不仅是行夜路时的引领者,也是在孤寂中慰藉心灵的微光。因为不肯舍弃心灵的微光,他们变得孤独;而又因为珍惜呵护着这份微光,他们在孤独的完满中得到慰藉。(所引巴金语来自课文)
  将微光诉诸作品,传于世人,需要更大勇气。那等于是与世宣告对“常人”的决裂,号召大家重视“微光”。于是便有了王尔德笔下快乐王子与夜莺的善良单纯的高贵,陀思妥耶夫斯基流露出的对底层的悲悯和超人类力量的探索,贝多芬奏鸣曲中英雄精神对呜咽命运的反抗,高更笔下塔希提岛自然淳朴的人类生活状态……微光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最终当它们汇聚在一起时,便是众人本有的同一张“脸”。赫尔曼·黑塞其实早已指出,众人的心性、微光,源自一个整体,无怪乎我们会对天才作品中的微光如此熟悉,也无怪乎他们会激起人心原有的微光。(由个人的微光上升到人类共同的微光,接近尾声处又一次升华。列数名著,而非堆砌!)
  据说巴老晚年常在屋内背诵《神曲》——那是他在与但丁的心灵微光交流吧!其实,我们也应保持、重拾那一份微光——不问社会怎样吞没众生,愿有一份微光照亮自己成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一个自我。(再引巴金,点题,呼应,情感充沛,文采斐然!妙!)
  【阅后感想】这篇文章的成功,来自两个方面:一、思想的深刻,内容的丰富;二、善于谋篇布局。看得出,这两点都来自于作者丰富的阅读。巴金的灯,来自课内;高更、黑塞等,来自课外。没有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排列,没有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警句,有的是平实的有思想厚度的文字,如诗如歌,使人读后有得。这个得,就是“要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告别仰望,点燃微光
  泰戈尔有一首著名的小诗——河的此岸暗自叹息,一切欢乐定在对岸:河的彼岸一声长叹,欢乐尽在对岸。(引诗意味深长)
  人们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者“直把杭州作汴州”,同样,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题扣得好)
  时光流变,让昔日的微光渺然无痕;岁月的尘埃,让思想的结晶锁在知音寥落的舞台。这不仅是人类的悲哀,更是思想文化的悲哀。(有情)
  表面上这样的悲哀源于外界因素的挑衅和诱惑。萨特犀利地揭示了一个人们不愿承认的现实:科技对人文的漠视和侵害。现今各类万能的搜索工具早把人心灵中闪烁的微光掐死在了摇篮里。然而在本质上,悲哀源于人类的“三心”:菲薄之心——认定自己的思想只是“下里巴人”而非“阳春白雪”;依赖之心——对于一个事件或一个命题,习惯性地请求网络,缺乏独立思考;慵懒之心——即便灵感一闪而过也懒得速记下来,过脑即忘随风而逝。(为“三心”之说鼓掌)
  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三心”结为联盟,微光成了奢侈,似乎灵感只属于天才,微光是一门“绝学”,这样的后果是科技在掌上眉飞色舞,糜烂生活的姿态大行其道,可堪思想之花的枯萎颓败,灵感乍现的涸泽枯竭,社会文化氛围的浅显薄弱。(文字漂亮。科技对人文的侵害似乎还没讲清)
  然而,当繁华落尽看到天才作品里被我们舍弃过的微光时,我们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的发展从来是靠大众文化的前进,与每一个个体的微光息息相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燃微光,亦能照亮整片天空!(社会关怀在此处体现。善于自问自答。此乃作文之道。)首先,这需要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平等,从“博”而后“专”,改变公众对有关学术、灵感想法的一贯仰望,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大师出于大众,教育的发展可以营养培养大师的泥土。其次,可以学习西方开发出灵感的新载体。国外有专家开发了一款游戏,玩家可以任意组合,寻找蛋白质结构,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发现蛋白质的大家。再者,我们应逐渐告别“三心”,别让自己的菲薄、依赖、慵懒主宰了思想,限制了微光。(同样是首先、其次、再次,这是有内容有思想的,并非简单罗列。)当我们重拾自身的好奇心去关照生活,我们的微光能聚成一片,集体的微光终成一片光明,照亮的不仅是思想文化界,亦为社会的发展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微光之价值)
  微光属于天才,更属于大家。我说:河的两岸欢声笑语,一片祥和。(同样是呼应,这样的呼应有声有色。)
  【阅后感想】本文以思想活跃取胜。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再到怎么解决问题,条分缕析,思路清楚。前半部分分析“微光”被舍弃的过程,由表面到本质,语言漂亮,能打动人。后面谈“怎么办”时,举出三条“对策”,平实而言之有物。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的开头和结尾让人眼前一亮,光是印象分就能增加不少。

自立
  我曾无数次地翻阅一本名为《自立》的小册子,它的作者是爱默生——美国最受人敬仰的思想家。(开篇自然,仿佛在诉说心声。)
  故而对于高考的这段材料,我总有似曾相识之感。“人们对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这样的现象大概是爱默生著书的发因。世人盲从而不思考,思考而不独立,独立而不自信。“自立”的提出切中要害。自立,是我们所最需要的!(从“盲从”到“自立”层层推进)何为自立?爱默生说过他对天才的解释:“天才即是相信心中的真理对其他任何人都适用。”自立便是感受“心灵的微光”,相信它的价值,相信它也是其他人心中共有的常识,自立是人有所体悟,有所沉思,更有所坚持。(把自立与微光紧紧扣在一起。把爱默生的材料用足)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便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立的故事。35岁以前,克里斯特兰德是一个股票分析师,有持家有道的妻子和漂亮的孩子。35岁以后,他成为落魄的画家,从巴黎到莫里哀岛,他总画些“难看”的画却不知疲倦。是什么引发了如此改变?他说,是创作的欲望折磨着他。他捕捉到了“心灵的微光”,并不惜一切将其表达出来。最后,在他画出了“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后,快乐地死去。人们在他的画中看到了自己心中的世界,或许是曾在心中闪烁的微光。(在考场上敢于从容地讲故事,以说明珍惜微光之可贵,大气!)
  自立是自由的前提,是对心、对真理而不是对任何权威的服从。人不该舍弃他“心灵的微光”,因为是真理,就该坚持;是真情,就该抒发!(微光是真理,微光是真情,是真理真情就该表达。这就是自立。)
  而自立又何其不易呢?盲从不是这大千世界的本色吗?去年3月,日本一场海啸引发了食盐危机。许多人根本不用头脑思考、计算,闻风即雨,理性仿佛不存在于蝇营狗苟之间,多年的社会生活将自立完全磨去。摒弃自立甚至出现在知识分子之中,论文抄袭已成常态,每天都会将空话套话挂在嘴边。真理何在?真情何在?(结合社会现实,从反面证明微光之重要。文章有批判力。)
  任何时代都需要人的自立。唯有自立的人,才能发出理性的声音,进行清醒的思考。也只有自立的人能获得内心的自由。(这段警句式的语言很有分量。)
  就是这样一本算不上书的小册子,时刻发出铿锵之音,在我内心回响。对,我也曾这么想的。现在,我要这样做了。(文字活泼可喜,如自言自语。学而时习之,关键是做,是实践。)
  【阅后感想】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材料正是由爱默生的一篇散文节选后改写而成的。可以想象这位考生在展卷那一瞬间的心情必然是惊喜:“运气不错!”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篇文章也做得行云流水,浑朴天成。引用两本书,几个社会新闻,就从正反两方面把我们最需要自立的这个道理讲清楚了。其实这“运气”并非偶得,一个不爱读书的学生会想到在高考前翻阅爱默生吗?文章本身的好坏,终究还是数年积累之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9:15:48 | 只看该作者
思维“少批判”创新“多缺憾”岛早报[url=][/url]


    昨天发布的《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显示,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SAT的中国高中生中,只有不到7%的人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2000分以上成绩的更是只占2%。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夏谷鸣分析了中、美两国的高考内容后指出,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北京青年报》10月28日报道)
    对此可怜的数据,有些人很不以为然:在美国高考面前,国人丢盔卸甲,溃不成军;那么,反过头来,面对中国高考,洋学生也未必那么顺风顺水,左右逢源,甚至于在我们的命题模式、评判标准下,或许更惨不忍睹。
    如此判断固然没错,但其中也确实存在思维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美国是一个创新能力很强的国家。这不论是从其 “诺奖”的获奖人数,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还是尖端技术的研发,中国有很多地方需要向人家学习。而其背后,教育的基本定位,“高考”的导向作用,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一个基本前提下,我们的人才选拔机制,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很是相形见绌。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对中国的教育而言,“美式”高考正可称得上这样一面镜子。虽说此番 “报告”背后,所参照的“生源”不那么“原生态”,得出的数据还只是“一面之词”,但就是这样一个粗线条的报告,足以看出我们本土考生思维的批判性是何等缺乏!我们的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开发,又是存在何等的不足!对此,除去美国的“镜子”可资一鉴,就我们自己来说,历年来少年英才的“泯然众人”,高考状元的难成大器,更是国人不能回避的尴尬现实。
    思维“少批判”,创新“多缺憾”。要改变这一现状,课程的科学设置、教材的精心编排,固然是一方面,同时,教师的观念更新,多批判思维,富创新素质,也很重要。尤其关键的,在做为质量验收、效果评测的考试上,题型的考量、评判的标准等,更需“批判”为上,“创新”是求。只有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批判性思维才会成我们的“定式”,创新才会成国民的强项,国家发展民族腾飞才会有更多人才储备,更有持续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9:17:2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直觉判断和理性判断作者:思考者


人为什么会更多地选择直观的、确定的、既得的选项,而不去选择抽象的、冒险的、未来的选项?这是人天生具有的选择倾向。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大多数人都是缺乏远虑的。人倾向于“用小脑思考”,即很多人在判断选择的时候并不是经过大脑深思熟虑的,选择具有直观性、草率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自己深思熟虑的效果的不信任。

任何选择判断都可能有失误,到底相信直觉还是相信理性,由多方面来决定:1、不同知识水平的人效果不同。2、花费的时间精力不同,毕竟理性思维要搜集相关资料、花费注意力去思考、承担判断错误的风险、3、基于不自信。人的直觉判断功能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判断的准确率也是具有一定水平保障的,如果自己经常在思考决策上受挫,就会打击其自主思考决策的积极性。4、对他人的不信任。别人要说服你做一件事,如果本来正合你意,你会乐于听从,但是如果跟自己无关,或者可能有一定风险和具有受骗嫌疑,你就可能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拒绝和逃避。5、风险承受能力。有些人天生习惯尝试、挑战和冒险,宁愿承担一些损失风险也要去尝试新事物,有些人则比较倾向于墨守陈规,不动脑子,走老路。特别是在情绪状态、身体状态和思维状态不佳的时候。

我们可以说有些人短视,决策判断不经过大脑,但是也可能经过深思熟虑结果却是弄巧成拙,因为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也会犯范畴性等错误,导致思维判断失败。人的决策是高级思维在达到一定能力之后屏蔽低层次判断,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能力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呢?这确实是个问题,大多数人还是按照思维习惯做事,用最简短的直觉判断去考虑一件事,快速而又一定保障,就不愿花费心思冒险了。

因为选择了直觉思维,我们失去了什么?1、直觉思维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我们长大脑就是为了思考的,如果什么都不思考,大脑就失去了锻炼成长的机会;2、大多数人的判断使人们的行为雷同,新机会不会在这里出现,只有另辟蹊径的人才有可能占得先机,因此失去的是脱颖而出的机会;3、容易被人利用。聪明人能够看到大多数不动脑子的人会如何选择,而针对这种“必然的”选择倾向,就能够找到攫取价值的方法。确实有人是这么做的,广告就是其中之一。广告的原理就是通过宣传让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占据更大的位置,从而在选择购买相关产品时产生倾向性判断,不假思索地选择广告产品。

成功的人都是爱动脑子的人,因为大多数不动脑子的人,只是按照直觉判断,而在拥挤的社会中,喜欢走大路、熟路的人太多了,利益也就被瓜分得只剩平均水平了,甚至连最低水平都达不到,最后是因为没有了价值,不能维持最低生活保障才不得不动脑子想办法,寻找新的出路。而爱动脑子的人,可能有一些冒险的损失,但是总的来说能力在不断提高,获取的利益也在逐渐增大。并且在成功的激励下,尝到了动脑子的甜头,不断走向更大的成功。

如何打破直觉判断的思维模式,提高思维能力?1、人的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注意力上,注意一件事才能进行深思熟虑,不注意的情况下就会进行习惯思维,而在习惯思维中,如果没有经过特定的训练,就会倒向直觉思维,这种思维大多数是依靠本能判断和自然联想。人在集中注意力思考一件事时,思维活动是不能分散的,正所谓“心无二用”,因此这是个串行活动的过程。要提高思维能力,就要能够快速的注意力切换,还要将注意力精确聚焦,这是需要训练才能提高的。2、增加知识积累。知识积累能够提高思维判断效率,知识形成习惯后会用更科学的思维替换掉本能的直觉思维,提高思维综合能力。3、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也就是要经常思考,能够从勤思中得到利益,形成良性循环。通常话来说,就是爱动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9:19:5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思考、思维、思想的区别与关系作者:伍天友
+ + + + +
思考、思维和思想,这三个词语朦胧得很,似乎各有所指,却又经常混用。它们的区别究竟何在?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联系)?
人们常讲“让我想一想”或“让我思考一下”,而不会说“让我思维(思想)一下”。“我思考一下”意味着要开动脑筋,而且有了明确的思考主题(思考什么事物),具有物质属性,是认识的起点。关于思维,人们常讲“思维规律”“思维方式”“思维过程”,具有发生、发展的运动属性,是认识的方法、过程。再而,我们常讲“毛哲东思想”“他很有思想”等,都是指认识的成果,表现为文字语言或意识形态的信息。“思想”指向认识的成果,具有信息属性。
这样看来,思考、思维、思想不仅属性不同,还体现了时序关系:起点——过程——终点,具有因果关系:种子——培育——果实。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思考是___”的线性方式来思维,必须系统、结构地思维。还有没有其它的关系存在?我还不能尽见。回过头去看,我们的文化传统(认识经验)极少这样去对待事物,如《汉语大辞典》、《哲学大辞典》,对思考、思维、思想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混乱的,根本没有这种关系、结构、属性的解释。如:思考——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思考——思维的活动”,这样的解释必然导致语言的误用、滥用。不精确的词语使用,就像渔网上被撕烂的网眼,难有严谨、理性的理论成果,似是而非的语言生态更养成学术狡辩的坏习惯。
思考、思维、思想的区别与关系:
思考——做饭—————想什么————上厕所
思维——怎么做————怎么想————怎么上(蹲着还是站着,慢吞吞还急忙忙)
思想——做了什么饭——想出了什么——拉了什么(大的还是小的,干的还是湿的)
文/伍天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4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9:21:0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反思性思维一组
反思性思维

     在杜威看来,尽管一切教育都能塑造智力的和道德的品质,但是,“这种塑造工作在于选择和调节青年天赋的活动,使它们能利用社会环境的教材。而且,这种塑造工作不只是先天活动的塑造,而是要通过活动进行塑造。”这也就是杜威所提倡的使教育成为一种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的过程。赫尔巴特的“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原本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相关的“主动学习”、“自由想象”。而后人何以将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指责为“接受学习”、“讲授教学”以及“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低估了充满活力的、无意识的态度的作用”呢?其主要在于:他的教学思想被他的学生“过度解释”而形成所谓的“赫尔巴特学派”以及大规模的班级教学所流行的“集体教学”使之无法估计学生的“自由想象”以及“主动性”。
在赫尔巴特发表《蓝通教育学》(806年)的半个世纪之后,86年曾经听过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的学生齐勒尔成了莱比锡大学师范研究班的负责人,从而形成了赫尔巴特学派的首领。868年他创建了《科学教育学会》,出版教育年鉴,宣传赫尔巴特教育思想。885年齐勒尔的学生莱因接替了斯托伊在耶拿大学的教育学讲座与研究班,在他的努力下耶拿大学成为赫尔巴特研究的世界中心。在齐勒尔和莱因等人的努力下,赫尔巴特教育思想逐步走向通俗化和大众化。尤其在他们将赫尔巴特的“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扩展为“准备一提示一联想一概括一运用”的五段教学法之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从赫尔巴特的“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到其弟子发展出的“准备一提示一联想一概括一运用”,这里有明显的变化。
    前者主要是对个别化学习的思维过程的一种形式阶段的大致描写,它适用于赫尔巴特曾经做过的“家庭教师”式的个别教学,也适用于学校教育中“小班”制度中的个别化教学。也就说,即使在班级教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使教学做到多样化,并对许多学生都具有同样的多样化”,在这样多样化(个别化)的教学中,才有可能让学生在“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的思维活动中“自由想象”以及“主动学习”。但后者在应用于教育实践时,学校班级规模越来越大,一个班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个别化教学基本为强调统一进度的“大班”制度的“集体教学”所取代,这时,学生的“主动学习”有及“思维发展”问题就发生严重的危机。难怪有人感叹说,“只是经过赫尔巴特学派的改造,《普通教育学》原有的精神似乎黯淡了”。
    不过,《普通教育学》原有精神的黯淡主要是因为后来的班级规模越来越大以致于个别化教学日益苦难,而不完全是赫尔巴特弟子“过度解释”的原因。所以,杜威等人在指责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不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思维培养时,实质上是将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的替罪羊而加以批评。真正说,杜威等人与其是在批评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还不如说是在以之为借口而批评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而从杜威开出的处方来看,他的整个反传统的“进步教育”主张,比如他的“做中学”、“问题教学法”或者“五段思维”等等,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个别化教学”模式之匕。
    反思性思维:“科学的思维"的正式提出赫尔巴特的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显然对杜威发生了影响。也许正是受了赫尔巴特的影响,杜威把自己关于思维过程的理论也概括为三要素:事实、暗示过程和事实间的实在联系。并指出,任何方法,均有:一、特殊事实的认识。二、合理的概括。三、应用与证实。∞后来杜威进一步提出“五步思维”,他称之为“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thinking),也称之为“科学的思维”。
本文章来自于石家庄育人家教网 http://www.sjzjiajiaow.com/
反思性思维出于解决疑惑的需要
       获得了教学中的暗示也就是找到了教学中的某些因果联系。将学生沉默可能与学生父母的吵架或闹离婚有关就是一种“暗示”。学生在学校受了同学的欺辱而情绪受阻;或者,学生平时总是出于竞争而不是出于兴趣投入学习,因此尽管成绩优秀却担忧自己的前途和发展方向,等等,这些是系列的“暗示”,也是系列的“假设”。问题在于,满足于习惯性思维的教师将对教育中大量的因果联系视而不见,暗示很少发生。乐于反思性思维的教师会迅速及时地由此及彼发生联想,敏感地意识到事物、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而且由一个因果链引起另一个或更多的因果链。但因果链似乎并不容易被发现和确定,因果链的不确定性往往使人处于迷惑、困顿的状态之中,使形成假设成为一件艰难的尝试。而正是迷惑、困顿将人抛掷到艰难而高级的反思性思维中。 “思维起始于可称之为模棱两可的交叉路口的状态,它于进退两难中任选其中之一。”圆如果没有解决疑难问题或需要克服的困难,则暗示的过程必流于胡思乱想:如果我们的行动顺畅无阻地从一事物进行到另一事物,或者我们任意想象,在幻想中求得欢乐,那便不需要反思性思维。可是,当我们树立一种信念而遭遇困境或障碍时,便需要暂停一下,在暂停和不确定的状态中试图寻找某个立足点去审视补充的事实、寻找证据,从而判定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确定事物之间的因果链条。因果链条就是暗示吗?是的,它也是假设,是针对问题的假设。假设总是与问题一道出场,共同亮相。暗示是对假设的另一种理解。
     而无论问题还是假设或暗示,只有等到进入了检验,才有教育或科学研究的意义。即使经过检验之后被证明是错误的假设或暗示,或者被查明是虚假的伪问题,这样的问题、假设或暗示也具有科学或教育的价值。否则,问题、假设或暗示不过是一堆无意义的与人无关的“事物”和“现象”,不构成与人的活动有关的 “人事”和“事情”。检验真正使教学中的问题发生意义,使教学中的现象成为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事实,还需要做进一步“检验”。
     问题与假设只有进入了检验的程序,问题才成为问题,假设才成为假设,问题与假设才获得最后的意义。这就是所谓“事实是我们做出来的事情”、“做事造问题”。这也就是杜威所强调的“理解事物的意义”:∞一种观念柱得到理解之后,这样的事件或事物便有了意义。理解了的事物才是具有意义的事情。它既不同于存有疑问的和仍未获得意义的观念,也不同于单纯的没有感觉到的物质的东西。我们在黑暗中被某种东西绊倒了,而且受了伤,但是不理解那是什么原因造成。就此而言,它只是一件事物,一件这样或那样的事物。
    如果有一点点光亮,又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那是一个凳子、一个煤斗或一条木柴,那么,它就是一种已知的事实(即人被凳子绊倒),是一种被理解了的事情或一种有意义的事情。但检验并非只是简单地检查思考假设在语法或逻辑上是否成立,也不仅仅只是思考某个特定的暗示是否真实,真正的检验是对假设做“持续性”的、“批判性”的考察,而且最终一定是“经过行动”的“考察。“批判性”、“经过行动”和“持续性”是检验的特性。“批判性”考察意味着教师不得不在多种暗示之间做出选择,对已有的假设不断的质疑追问。习惯性思维之所以是习惯性思维,因为那些沉浸在习惯性思维中的教师往往获得简单的情境暗示之后轻易地放弃了进一步思考的努力。
    或者,一些教师发现两件教育事件相伴发生就以为得到了某种暗示,却不顾其中有些暗示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既不深刻也不全面,学生个性的内向与学生的成就;教师的严厉惩罚与学生行为习惯的改变,对知识点的关注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些松散的联系可能被简单地强化,被紧紧地钉牢在习惯性思维的教师心中。
                                           反思性思维
    在杜威看来,尽管一切教育都能塑造智力的和道德的品质,但是,“这种塑造工作在于选择和调节青年天赋的活动,使它们能利用社会环境的教材。而且,这种塑造工作不只是先天活动的塑造,而是要通过活动进行塑造。”这也就是杜威所提倡的使教育成为一种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的过程。赫尔巴特的“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原本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相关的“主动学习”、“自由想象”。而后人何以将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指责为“接受学习”、“讲授教学”以及“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低估了充满活力的、无意识的态度的作用”呢?其主要在于:他的教学思想被他的学生“过度解释”而形成所谓的“赫尔巴特学派”以及大规模的班级教学所流行的“集体教学”使之无法估计学生的“自由想象”以及“主动性”。
    在赫尔巴特发表《普通教育学》(806年)的半个世纪之后,86年曾经听过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的学生齐勒尔成了莱比锡大学师范研究班的负责人,从而形成了赫尔巴特学派的首领。868年他创建了《科学教育学会》,出版教育年鉴,宣传赫尔巴特教育思想。885年齐勒尔的学生莱因接替了斯托伊在耶拿大学的教育学讲座与研究班,在他的努力下耶拿大学成为赫尔巴特研究的世界中心。在齐勒尔和莱因等人的努力下,赫尔巴特教育思想逐步走向通俗化和大众化。尤其在他们将赫尔巴特的“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扩展为“准备一提示一联想一概括一运用”的五段教学法之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从赫尔巴特的“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到其弟子发展出的“准备一提示一联想一概括一运用”,这里有明显的变化。
    前者主要是对个别化学习的思维过程的一种形式阶段的大致描写,它适用于赫尔巴特曾经做过的“家庭教师”式的个别教学,也适用于学校教育中“小班”制度中的个别化教学。也就说,即使在班级教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使教学做到多样化,并对许多学生都具有同样的多样化”,在这样多样化(个别化)的教学中,才有可能让学生在“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的思维活动中“自由想象”以及“主动学习”。但后者在应用于教育实践时,学校班级规模越来越大,一个班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个别化教学基本为强调统一进度的“大班”制度的“集体教学”所取代,这时,学生的“主动学习”有及“思维发展”问题就发生严重的危机。难怪有人感叹说,“只是经过赫尔巴特学派的改造,《普通教育学》原有的精神似乎黯淡了”。
    不过,《普通教育学》原有精神的黯淡主要是因为后来的班级规模越来越大以致于个别化教学日益苦难,而不完全是赫尔巴特弟子“过度解释”的原因。所以,杜威等人在指责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不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以及思维培养时,实质上是将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的替罪羊而加以批评。真正说,杜威等人与其是在批评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还不如说是在以之为借口而批评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而从杜威开出的处方来看,他的整个反传统的“进步教育”主张,比如他的“做中学”、“问题教学法”或者“五段思维”等等,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个别化教学”模式之匕。
    反思性思维:“科学的思维"的正式提出,赫尔巴特的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显然对杜威发生了影响。也许正是受了赫尔巴特的影响,杜威把自己关于思维过程的理论也概括为三要素:事实、暗示过程和事实间的实在联系。并指出,任何方法,均有:一、特殊事实的认识。二、合理的概括。三、应用与证实。∞后来杜威进一步提出“五步思维”,他称之为“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thinking),也称之为“科学的思维”。
                  
                     “五步思维”在教育史上经典的意义
    杜威的“五步思维”在教育史上具有经典的意义,为后来的教育研究者作为“五步教学”或“问题解决教学法”的五个步子广泛引用。“五步思维”的第一个阶段是“暗示”。当我们面临某种困境时,关于种种可能的行动方法的“暗示”也就随之出现了。思维总是起源于疑惑、迷乱或怀疑。疑惑、迷乱或怀疑出现之后,人们不得不提出某种暗示,暗示就是“制定某种尝试问题的办法,考虑对问题作出某种解释”。手头拥有的资料并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它们只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暗示。暗示从何而来呢?它凭靠人们以往的经验和可供自由使用的相关知识的储备。
    如果没有某些类似的经验,那么,疑难终究是疑难。第二个阶段是“问题”。就是使感觉到的、直接经验到的疑难或困惑理智化,成为有待解决的难题和必须寻求答案的问题。第三个阶段是“假设”。假设其实是对前面暗示的修正。先前的暗示是自发出现的,它自动地出现于人们的心头——忽然跳出,忽然出现,如同人们所说的“掠过心头”。第一个暗示的出现并没有受到直接的控制,它来自来,去自去,如此而已。第一个暗示的出现也不含有什么理智的性质。只有将暗示与实际要解决的困难联系起来考虑,随着对问题的洞察和理解,逐步改正、或扩展原来发生的暗示,这种暗示就变成确定的推测,用专门术语来说,这种暗示就称为假设。第四个阶段是“推理”。就是对一种概念或假设从理智上加以认真的推敲。第五个阶段是“用行动检验假设”。即精心布置观念或假设要求的种种情境,从而审视这种观念的理论解释在实际上是否有效。如果试验的结果同理论的或推论的结果一致,如果有理由相信只有这种情境才能产生这种结果,那么,这种认识便强而有力。
    如果没有相反的事实表明要修正这种结论,那么,这结果就是可信的。不过,若要具体地描写思维的步子,反思性思维可能远远不止于杜威所设计的“五个阶段”,因为暗示、假设等每一步思维都有分析、综合或观察的介入,且各个阶段的顺序也不见得很乖巧地依次出现。杜威本人也承认:“五个阶段的顺序不是固定的”。五个阶段并不是按一定的次序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相反,在真正的思维中,每个阶段都有助于一种暗示的形成,并促使这个暗示变成主要的观念或成为指导性的假设。它有助于明确问题究竟在何处,问题的性质究竟是什么,这种观念的每一次改进都可引导到新的观察。精心地提出假设,并不一定要等到问题确定之后,任何时候都可以提出假设;检验也并不需要到最后阶段才进行,可以依照出现的结果,引导新的观察,作出新的暗示。
    所以“五个阶段只是一个大概的轮廓,是反省思维不可缺少的几个特质。实际上,它们中间有的可以两段合并起来,有的阶段也可以匆匆地带过,而谋求结论的重担也可能主要地放在单一的阶段上,使得这一阶段看来似乎是发展不匀称的。怎样处理,完全凭靠个人的理智的技巧和敏感性。”五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均可展开。在复杂的情况下,五个阶段中的某些阶段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们内部又包含着几个小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哪些较小的功能被看作是一个部分或被列为独特的一段,都是任意的。看来杜威已经意识到自己所倡议的五个阶段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也不是断定了不多不少正好五个阶段。
    按他本人的话说,关于数目“五”,“也没有什么特殊神秘的意义”。倒是后来的好心的追随者过分抬举五个阶段,将“五”个阶段搞得不但特殊且异常神秘。不过,除了杜威所补充的两点之外,五个阶段的问题还在于,杜威谈论的暗示、问题与假设之间往往相互缠绕牵连。他的“五个阶段”透露了两条相互矛盾的信息:五个阶段是独立的。五个阶段中有些阶段是相互包含甚至无法分开。
“猜想”、“假设”的作用

很多时候获得了暗示就有了问题意识,甚至暗示就是假设,是化解问题的一个初步方案。但后人在接受他的五个阶段时似乎一致地检拾了第一条信息,而将第二条信息轻易地放过了,忽视了其中的暗示、问题与假设可能是同一个思维过程。由此可以认为杜威所设定的五个步骤虽详细却显累赘且不完整,反思性思维真正的核心不过是“假设一检验”,也就是他的学生胡适所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假设一检验”又后来被波普尔(Popper)以“猜想与反驳”的知识程序巧妙地点破。四、“假设一检验":我们怎样思维的一般人们常常看到杜威对赫尔巴特以及赫尔巴特学派的批评,却看不到两者在根本上的一致性。实际上,无论是赫尔巴特的“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还是杜威的“暗示一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用行动检验假设”,它们都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一些共同要素的描写。这些共同的要素即“假设一检验”。
经过“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等过程而发生的理解也就是赫尔巴特所谓的“统觉”。“统觉”是基于察觉或觉察之上的理解(可见翻译为“觉解”也许更合适)。人在经验中获得了一定的表象,于是在吸收新的表象时就依靠这种旧的表象来同化新的表象,形成表象体系或“统觉群”。发生“统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根据原有的经验“理解”新事物的过程。“统觉或掌握是通过以前获得而现在出现的表象产生的,特别(但不一定最出色地)通过自由升华的表象产生的。”
杜威将这种心理学解释为:“多种实际存在的事物作用于心灵,心灵不过是富有对这些事物作出反应,产生各种特性的能力。这些在性质上各种不同的反应.称为表象。每一个表象一旦产生,就持续存在;我们的心灵对新材料的反应就是产生新的、更有力的表象。旧的表象也许被驱至意识阀之下,但是,它的活动通过他自身固有的动力,在意识底下继续进行。所谓官能,如注意、记忆、思维、知觉、甚至情操,都是这些被淹没的表象相互作用,及其与新表象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种种安排、联合和复杂结构。”也就是说,赫尔巴特的心理学实际上是将思维的发展视为新表象与旧表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关注的是新旧事物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它可以算是“科学的思维方法”的雏形。“明了”是了解新出现的个别事物。它相当于出现某种新“问题”。学生头脑中思考的问题“这是什么”;“联想”是将新出现的个别事物与经验观念中的原有事物联系起来考虑,初步形成新旧事物之间的某种暂时的“关系”。它相当于针对新问题而初步提出某种“假设”。学生头脑中思考的问题是“它与某事物之间可能是如此这般的关系”;“系统”是明确刚才提出的关于新旧事物之间的假想的关系。学生头脑中思考的问题是“它们真的是这种关系”; “方法”是通过重复推广应用,进一步验证原来假想的关系。在整个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的过程中,“联想”乃是初步提出新旧事物之间的某种可能的“关系”,它实际上起着科学研究中的“猜想”、“假设”的作用。
“假设”、“联想”在科学研究中提出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步骤,而“假设”、“联想”在赫尔巴特的整个“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的思维过程中也受到特别的关注。杜威的“五段思维”的主要步子也是“假设一检验”以及“检验”之后的再“假设一检验”。“假设一检验”式的反思性思维意味着教师需要持续地关注从学生那里发生的种种创造性思维的暗示,还意味着追问暗示的由来并形成假设,在形成假设之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行为且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检验这些假设。也就是说,“假设一检验”中的“假设”实际包含了“获得暗示一确定问题”的思维程序,而“检验”实际蕴涵了“观察一分析”的思维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5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09:23:46 | 只看该作者
百科名片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关于能力型考试也是关于GCT-ME逻辑考试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能力型考试的设计是基于“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之上的。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



名词简介

心理学

研究心理学最大的好处在于,不仅能了解大脑运作的一般知识,还可以运用批判性思维来思考问题。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批判性思维基于充分的理性和事实、而非感性和传闻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在辩论中发现漏洞,并能抵制毫无根据的想法。他们认为,批评一种观点并不等于批评持有此种观点的人。他们非常热衷于进行激烈的辩论,以探明一种观点的合理性。不过批判性思维也并非仅仅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能够对一件事情给出更多可选择的解释,思考研究结果的意义,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



    大部分人都知道要保持体形必须坚持锻炼,殊不知保持清晰的思维同样需要努力锻炼。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很多惰性思维的例子。人们有时懒得思考,还往往得意地告诉他人自己的思想有多开放。很多科学家认为,思想开放固然不错,但应空穴来风,不能想当然!



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还是包括心理学在内所有科学的基础。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你就能把真正的心理学同那些散布于电台和书店里的伪科学区分开来。批判性思维不仅需要逻辑能力,拥有许多其他的能力与性格倾向也很重(Anderson;Halpern,1995;Levy,1997;Paul,1984;Ruggiero,1997)。

     作为现代逻辑的一个发展方向,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西方主要是北美出现了一场被称为"新浪潮"的批判性思维运动。这场运动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出现了如前所述的这种以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为基础的风靡全球的能力型考试模式。

    “批判性思维”理念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或者更一般地,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显然,任何有成果的思维离不开知识。但是,掌握的知识越多,是否意味着思维能力越强?特殊地,掌握的逻辑知识越多,是否意味着逻辑思维能力越强?承载各种不同知识内容的具体思维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能力之间,是否具有一般的可比性?是否存在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如果存在的话,是否与生俱来存在差异?后天可否训练?这种能力的差异是否可测试?人的素质,主要由什么决定?知识还是能力?



界定划分

    “批判的”(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将critical应用于思维,意味着利用恰当的评估标准确定某物的真实价值,以明确形成有充分根据的判断。



反省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进而指向的结论。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

   
批判性思维漫画

80年代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Ennis)1962年就认真分析了“批判性思维”概念,新近的表述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哈贝马斯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解放性学习”(emancipatorylearning),即学会从阻碍人们洞察新趋势,支配自己的生活、社会和世界的那些个人的、制度的或环境的强制力中解放出来。



三个基本误解

     但是,对批判性思维存在三个基本误解。有人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否定性的,即本质上是发现缺陷。然而,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不仅仅是悬疑判断。质疑、批判是为了寻求理由或确保正当性,为我们的信念和行为进行理性奠基。因此,批判性思维也是建设性的。批判性思维使人们意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中的价值、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人们还以为,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控制的手段起作用,是有害的、应避免的东西。可是,批判性思维是个人自治的基础。一个自主的人是自我管理的(控制的)或自我指示的。自治使一个人较少依赖并因此较少受他人的规定、指示和影响。还有一个误解是,批判性思维并不包括或鼓励创造性。这源于一个错误观念:创造性本质上是打破规则。相反,创造性常常包括着大量对规则的遵循。一个原创的洞察力恰恰需要知道如何在给定的情景中解释和应用规则。智力是分析的、创造的和实用的信息加工过程三者的平衡。三种主要思维模式是:批判-分析性思维(critical-analyticthinking)、创造-综合性思维(creative-syntheticthinking)和实用-情景性思维(practical-contextualthinking)。对大多数人来讲,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平衡发展是生活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鉴于批判性思维定义的严重分歧,美国哲学学会运用德尔菲(Delphi)方法(反复询问调查+专家意见+直观结果的方法),



将批判性思维界定为

     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导致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

     批判性思维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主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批判性思维既体现思维技能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探究工具,是教育的解放力量,是人们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强大资源。



主要技能

     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育好的批判性思维者,即能够整合批判性思维的各种技能并加以有效运用,增强在其他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有力工具的自信心、自觉性和具备良好判断力的人。好的批判性思维者既包括技能的维度也包括气质的维度。核心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解释(interpretation)、分析(analysis)、评估(evaluation)、推论(inference)、说明(explanation)和自我校准(self-regulation)。



(一)解释

     理解和表达变化多样的经验、情景、数据、事件、惯例、信念、规则、程序、标准的意义或重要性。

     1、范畴归类使用范畴进行归类、区分,理解、描述信息的特征和意义。例如,识别一个问题并无偏见地定义其性质;确定对信息进行分类及亚分类的有用方法;使用特定的分类框架对数据、发现或意见进行分类等。

     2、解读意义觉察、关注和描述信息内容、情感表达、目的、社会意义、价值、见解、规则、程序、标准等。比如,察觉、描述一个人询问某个问题的目的;鉴别特定社会情景中一个特殊面部表情或手势的意义;洞悉辩论中反讽或修辞式询问的使用;解释使用特殊仪器获得的数据。

      3、澄清含义通过限定、描述、类比或比喻性的表达式来解释或澄清语词、观念、概念、陈述、行为、图画、数字、记号、图表、符号、规则、事件或仪式等的语境的、惯例的或意欲的含义,消除混淆、模糊或歧义,或者为这种消除设计一个合理的程序。



(二)分析

     辨识陈述中意欲的和实际的推论关系,辨识问题、概念、描述或其他表达信念、判断、经验、理由、信息或意见的表征形式。

     1、审查理念确定各表达式在论证、推理或说服语境中扮演或企图扮演的角色;定义概念;比较概念或陈述;辨识难题或问题,并确定它们的组成部分,同时确定它们之间以及它们每一部分和整体之间的概念上的关系。

    2、发现论证确定陈述、描述、质疑或图表是否表达或企图表达一个(或一些)理由以支持或反对某个主张、意见或论点。

     3、分析论证对于那些意欲支持或反对某一主张之理由的表述,辨识它的

     (1)主结论;

     (2)支持主结论的前提或理由;

     (3)深层前提或理由(用以支持主结论之前提的前提或理由);

     (4)推理的其他未表达因素,如间接结论、未陈述假设或预设;

     (5)论证的整个结构或推理链;

     (6)审查那些并不打算作为所述推理的一部分,但作为背景性的、包括在表述整体之内的任何项目。



   (三)评估

     对陈述、说明人们的感知、经验、情景、判断、信念或意见的表征的可信性进行评价;评价陈述、描述、疑问或其他表征形式之间实际存在的或意欲的推论关系的逻辑力量。

     1、评估主张认识那些与评估信息或意见源的可信度相关的因素;评估问题、信息、原则、规则或程序所指示的语境相关性;评估可接受性,即任何特定经验、情景、判断、信念或意见之表征的真或可能真的置信水平。

     2、评估论证判断一个论证前提的可接受性能够证明该论证所表达的结论可被当作真的(演绎确定性)接受,还是当作很可能真的(归纳或合情论证)接受;预期或提出质疑、反对,并评估所涉及的这些点是否为被评估论证的重大弱点;确定一个论证是否依赖虚假或可疑的假设或预设,然后确定它们如何关键地影响论证的力量;判断合理的和谬误的推论;判断论证的前提和假设对于论证的可接受性的证明力;确定在哪个可能的范围内附加的信息能增强或削弱论证。

    (四)推论

     辨识和把握得出合理结论所需要的因素;形成猜想和假说;考虑相关信息并从数据、陈述、原则、证据、判断、信念、意见、概念、描述、问题或其他表征形式导出逻辑推断。

     1、寻求证据尤其要了解我们所需要的支持性前提,并且谋划寻求和汇集可能提供这种支持性信息的策略;一般地,需要对与决定某个选择、问题、难题、理论、假说或陈述的相对优点、可接受性或合理性相关的那些信息做出判断,确定获得这些信息的合理探查策略。比如,当试图发展支持某人观点的说服性论证时,要判断有用的背景信息有哪些,并形成一个计划,对有关如此信息是否可利用的问题给出一个清晰回答;在断定某些缺失的信息对于决定某一观点是否比相竞争的观点更合理有密切关系之后,要筹划对这些信息的搜索,揭示这些信息是否可利用。

    2、推测选择阐明解决问题的多种选择,假定关于某一问题的一系列推测,设计关于事项的可选假说,发展达至目标的各种计划;描述预见并设计决策、立场、政策、理论或信念的可能后果的排序。

     3、得出结论应用合适的推论模式决定在给定的事务或问题上一个人应采取什么立场、看法或观点;对一个陈述、描述、问题或前提集,以恰当的逻辑力等级得出推论关系以及它们所支持、担保、蕴涵或推出的结果或假设;成功地使用推理的各种形式,确定一些可能的结论得到最强的担保、得到手头证据的最强支持,确定哪个应被拒斥,或依据给定的信息应被视为较不合理。

    (五)说明

      陈述推理的结果;用该结果所基于的证据的、概念的、方法论的、标准的和语境的相关术语证明推理是正当的;以使人信服的论证形式呈现推理。

     1、陈述结果对推理活动结果予以精确陈述、描述或表征,以便分析、评估、根据那些结果推论或进行监控。

     2、证明程序的正当性表述用于形成解释、分析、评估或推论的证据的、概念的、方法论的、标准的和语境的考虑,以便能精确地记录、评估、描述、向自己或他人证明那些过程是正当的,或者以便补救在执行这些过程的一般路线中觉察到的不足。例如,在从事一个耗时而困难的问题或科学程序时,保持记录探究的进程和步骤;对为了数据分析的目的所选择的特殊统计试验进行说明;陈述在评估一篇文献时所使用的标准;当概念的澄清对推进给定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的时候,说明如何理解关键概念;说明对使用的技术方法一直感到满意的先决条件;报告用于旨在以合理方式做出决策的策略;设计一个用于描绘证据的定量的或空间的信息图解。

     3、呈示论证给出接受某个主张的理由;对付那些就推论、分析或评估的判断之方法、概念阐释、证据或语境的恰当性所提出的异议。

    (六)自我校准

     自觉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用于那些活动中的元素和得出的结果,特别将分析和评估技能应用于自己的推论性判断,以质疑、证实、确认或校正自己的推理或结果。

     1、自我审查反省自己的推理并校验产生的结果及其应用,反省对认知技能的运用;对自己的意见和坚持它们的理由做出客观、深思的元认知评价;判断自己的思维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知识不足或老套、偏见、情感以及其他任何压制一个人的客观性或理性的因素的影响;反省自己的动机、价值、态度和利益,以确定已尽力避免了偏见,做到了思想公正、透彻、客观、尊崇真理和合理性,而且在将来的分析、解释、评估、推论或表述中也是理性的。

     2、自我校正自我审查、揭露错误或不足,如果可能,设计补救或校正那些错误及其原因的合理程序。

基本概念

“批判性思维”理念的基本点是人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第

   
批判性的思维在软件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是存在的;第二是有差异的;第三是可训练的;第四是可测试的。人的素质差异,本质地不在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信息量的差异,而在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差异。“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目标是,寻找有效途径,训练这种能力,揭示这种能力上的差别,把这方面的高素质的对象选拔出来。能力型考试特别其中的逻辑部分,测试的就是考生的这种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对于能力型考试来说,逻辑试题的设计应当尽量避免或减少解题过程对相关逻辑知识及其运用的依赖;一道逻辑试题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区分度越高,这道试题的质量就越高,否则,就越低。

     尼斯(Ennis,R.H.,1987)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为了决定什么可做,什么可信所进行的合理、深入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有以下12项特点

     1抓准“陈述”的意思。

     2判断推理是否含糊。

     3判断多项“陈述”之间是否互相矛盾。

     4判断结论是否必要。

     5判断“陈述”是否正确。

     6判断“陈述”是否根据某一原理引申出来的。

     7判断“观察性陈述”是否可信。

     8判断“归纳性结论”是否其有来自。

     9判断“问题”是否已经确定下来。

     10判断所说的是否只是假设。

     11判断所下的定义是否合适。

     12判断引述某一权威言辞是否可接受。

智力价值

     对思想和行为的质疑和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完成的。在其典范形式里,批判性思维以超越主题内容的普遍智力价值为基础。只要一个人对检核关于一个问题、难题或境遇的论证的质量感兴趣,那么,普遍智力标准就必定被用于思维。这些标准主要有:清晰性、正确性、精确性、一致性、相干性、逻辑性、深度、广度和公正。

(一)清晰性

     清晰性是最基本的智力标准。如果陈述不清晰,就谈不上它是否正确或相关。

   
批判性思维

清晰性要求的目的是,免除混淆或含糊,消除晦涩,使人们能较好地理解话语。清晰性是思维的基础也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目标。认识到“您所意谓的”和“您所说的东西意谓的”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澄清的关键是具体、详细而精确的例子。

(二)正确性

  免除过失、错误或失真。正确性蕴涵着一个人获得与事实或真理一致性的积极实践。正确性是批判性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虽然它几乎总是有程度的问题。应认识到,只要我们在一种视界或参照系内思维,常常就会出现某种扭曲失真。我们应带着这种思维的警觉进行思考,带着对自己的、课本的、教师的、学科的视角的局限性的认识进行思考。
(三)精确性
  一个陈述可能清晰而正确,但并不精确。精确是正确、明确和确切的质量。达到精确性需要更详细、具体的陈述和解释。当然,精确性本身也是相对的,精确性的标准和方式随学科和语境而变化。针对不同的语境和目的,精确性的精确度要求是不同的。
(四)一致性
  思考、行动或说话与先前早已思考的、做的或表达的相一致;具有智力或道德的诚实性。人类生活和思维充满了不一致性、伪善和矛盾。我们经常说一套做一套,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朋友用一种标准,但对我们的敌手用另一种标准,并不惜偏激地证明我们赞同的思想或否定与我们的利益不相符合的思想。一致性是批判性思维者的基础理念。他们努力消除自己信念中的矛盾并警惕他人信念中的矛盾。作为心灵公正的思想者要努力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同样的情形。或许,最难以达至的一致性形式是言与行的一致性。自私自利的双重标准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通的问题之一。
(五)相干性
  一个陈述可能是清晰的、正确的、精确的,但与所论的问题并不相干。相干性说的是陈述与当下的内容相关联,它意味着对考虑的事情是重要的、有密切的逻辑关系。批判性思维者必须能知道与问题相干的和不相干的事实之间的区别,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于相干事实,并且不让不相干的考虑事项影响他们的结论。某事是否相干常常并不清晰,相干性往往需要加以论证。只有通过区分相干和不相干资料的实践,通过评估赞成或反对事实和意见的相干性的持久实践,才能养成对相干性的敏感性。
(六)逻辑性
  思维把多种思想整合一起形成某种秩序。当思想的组合相互支撑,组合有意义时,这种思维是“逻辑”的。而当这种组合不是相互支撑,在某种意义上是矛盾的,或并不产生意义,那么这种组合不是逻辑的。逻辑性的标准要求推理只能得出理由所提供的那种可接受性强度的结论。同时,一个接受理由和推理形式的人,必须接受推理的逻辑后承。逻辑性是支撑信念和行为的理由是否具备合理性的问题。当然,逻辑性有程度或强度之分,它与不同的逻辑关系类型有关。
(七)深度
  批判性思维者能深入追溯一个问题,全盘把握一个思考或讨论的广泛过程的各个方面。他们对所获悉的详细资料产生自己的理解,将它们置于学科的大构架和他们的全面视角之下。他们沉思所研究的主题和问题背后的重大难题和疑问。一个陈述可能清晰、正确、精确和相干,但可能是肤浅的,缺乏深度。比如,仅仅通过说“不”来阻止某种行为就缺乏深度,它没有对付问题的复杂性。有时一个表面的理由被认为是“借口”。批判性思维者应在这种表面的理由背后挖掘真正的理由。
(八)广度
  推理路线是清晰正确的、精确的、相干的,也有深度,但缺乏广度,仅仅认识到洞察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必要性。我们需要考虑另一种观点吗?存在审视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方式吗?这样的审视像是从某某观点来看的吗?当考虑跨学科问题(大多数社会生活问题)时,批判性思维者借助许多学科的相关概念、知识以及洞察来分析。要理解伊拉克战争的原因,需要运用科技的、地理的、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学科见识进行分析。
(九)公正
  批判地思考必须考虑对立观点的力量与弱点;想像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处境,以便真诚地理解他们;克服带着我们的直接感知或长期存在的思想或信念来认识真理的那种自我中心倾向。这个特性与正确重构他人的观点和推理,根据他人的而非我们自己的前提、假设和理念进行推理的能力相关联。世界由许多具有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的社群和人们组成。如果人们仅仅从美国人、日本人或俄罗斯人的立场来思考,那他们就不能真正地理解世界。此外,批判性思维者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影响他人,因此要从他人的视角来考虑自己的行为。
基本原则
  敢于怀疑。保持开放的头脑。政客和广告商都会千方百计地试图说服你,甚至某些媒体和教科书的研究报告也难免有失偏颇。把感于怀疑纳入你的个人信条。这样你是否会发现,自己有一些态度和信仰也会是那么肤浅的、甚至是毫无根据的呢?记住,在亲自验明查实之前,请不要随便相信某种真理。   校验术语的定义。对于某些术语,我们以一种方式对其定义也许是正确的,但换一种方式后,这种定义就不一定正确了。来看这样一段论述“提前教育计划提高了儿童的智商。”这句话正确与否依赖于对“智商”定义。(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你将发现“智商”有专门的定义,与智力并不完全相同。)检验假设或论据前提。考虑下面一句论述:没有人可以通过潜心研究动物了解人类的一切。这句话的一个前提之一似乎就是,人类不是动物。当然,我们也是动物。(难道你想做植物吗?)   谨慎地从证据中得出结论。长久以来,研究表明大多数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经过治疗病情都有所改善。因而一般人说来,人们会认为是心理治疗发挥了功效。而40多年前,一位名叫汉斯·艾森克(HansEysenck)的心理学家却指出,绝大多数未曾接受心理治疗的心理疾病患者,病情也在好转。于是,这个问题转变为,接受心理治疗的人是否比未接受这类治疗的人,病情好转得更为明显。为此,最近一项关于心理治疗有效性的研究,将心理治疗的疗效,与通过其它科技手段治疗或者根本不接受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切记对所谓的逸闻轶事保持高度的怀疑。当听到“我知道有个人,他.......”这些话时,问问自己,将这一种个人经验报告作为证据,会满意吗?   注意对研究证据的选择性解释。喝酒是否会导致攻击性行为?我的报告显示,有证据表明两者有“显而易见”的联系,或者说饮酒与攻击性“相关”。例如,很多暴力犯罪的罪犯都有饮酒史。但朗(Lang)和他的同事的实验又说明了什么?有证据表明饮酒导致攻击性行为吗?其它因素,如性别、年龄、或者意愿等,是否也与饮酒和攻击性行为有关呢?   不要过分简化。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是遗传与环境影响复杂的交互作用的产物。同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心理治疗对那些心理疾病患者是否有效?宽泛的回答这个问题——简单地说“是”或“不是”——也许过于简单。更值得去问的问题是,   使用哪些心理治疗方法,对谁进行的治疗,或对哪种问题最有效?   不要过分泛化。考虑这句话,没有人可以通过潜心研究动物而了解人类的一切。事实这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吗?是不是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我们也能得到关于人类的某种信息呢?仅通过对人类的研究,你又更可能了解哪些事情呢?   将批判性思维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一种怀疑的态度和一种对证据的渴求,并不仅仅只是在学术界有用,在生活的每个领域中,他都是有价值的。当电视广告轰炸你时,要敢于怀疑;当政治目标席卷你时,要敢于怀疑;当在超市的招贴小报,看见最新的封面上报道猫王和UFO时,要敢于怀疑。多少次你听到“研究表明......”?也许这些说服是可信的,但问问你自己:是谁在进行这些研究?这些从事研究的科学家是中立的吗,还是他们对某些结构过于偏爱?   心理学家观察行为,进行研究,或是向患者建议如何提高生活质量时,他们遵循的就是这些原则。也许这些原则也会帮助你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思维过程
  当我们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时,会确定问题,检视事实,分析假设,酌情其他因素并最终确定支持或反对一项观点的理由。要进行批判性思考.你就必须进入一定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包括客观,谨慎,挑战他人观点的意愿和——可能是其中最困难的——将自己深信不疑的信念置于仔细检视之下的意愿。换而言之,你必须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这就是是我们检查自己所获信息并在这种检查的基础之上进行批判和决策的过程。   (1)确定你正在研究的问题或者疑问.是否完全不同的人在现实中真会互相吸引   (2)收集并检视所有可获得的证据   (3)根据数据提出理论或合理的解释   (4)分析假设   (5)避免过度简单   (6)谨慎地得出结论   (7)考虑每一个替代解释   (8)认识得研究对时间和环境的适用性
相关图书信息
  书 名: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武宏志
作 者:武宏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2月   ISBN: 9787300109534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 元
内容简介
  《批判性思维:论证逻辑视角(修订版)》采用一种既不同于传统逻辑,又不同于现代数理逻辑的新逻辑类型——非形式逻辑或沦证逻辑,作为逻辑的基本内容,围绕沦证理论展开论述,构成一种对现代论证逻辑理论的基本叙述。《批判性思维:论证逻辑视角(修订版)》内容具体包括:批判性思维和论证逻辑基本描述,论证的本陆,论证的语言,论证的结构,论证的评估,论   
《批判性思维》武宏志(修订版)
证的类型,沦证的构建,论证的批判,批判性思维倾向和技能检测。
作者简介
  武宏志,延安大学21世纪新逻辑研究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批判性思维与非形式逻辑(论证逻辑)。著有《谬误:思维的陷阱》(合著)、《谬误研究》(合著)、《批判性思维——以论证逻辑为工具》(第一主编)、《非形式逻辑导论》(合著)等;发表研究谬误、非形式逻辑和判断性思维的论文120余篇,其中2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周建武,就职于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兼任延安大学21世纪新逻辑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长期从事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编著逻辑辅导和培训教材20余部,其中3部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曾为多家企业成功讲授内训课程与管理讲座。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武宏志教授
第二章 论证的本性   第三章 论证的语言   第四章 论证的结构   第五章 论证的评估   第六章 演绎论证   第七章 归纳论证   第八章 合情论证   第九章 论证的构建   第十章 论证的批判   第十一章 批判性思维检测   初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批判性思维书籍图片(10张)


词条图片(7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9 13:48 , Processed in 0.11090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