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与孝南区实验小学朋友们一起看的有教育意蕴的小故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1#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6:57:49 | 只看该作者
永别的艺术
毕淑敏
  近读一文,内有几位日本女性,款款道来,谈她们如何人到中年,就开始柔和淡定地筹划死亡。好像戏刚演到高潮,主角就潜心准备谢幕时的回眸一笑,机智得令人叹服。
  有一位女性,从62岁起就把家中房子改建成3间,适合老年人居住,以用作“最后的栖身之所”。删繁就简,把用不着的家具统统卖掉,只剩下四把椅子,两个杯盘。丈夫叹道:这么早就给我收拾好啦!
  一位女儿为父母收拾遗物,阁楼就像旧仓库,式样该进博物馆的服装、不知何时买下已发脆的布料、像出土文物一般陈旧的卫生纸、不起丝毫泡沫的洗涤剂……但房地产证、银行存折、名章等重要物件,却不知藏在什么地方。她想起母亲生前常说:“我是不会给孩子们添任何麻烦的……”她心想,人不能在死亡面前好强,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她把父母家中的家具、衣物、餐具都处理了,母亲的日记,她带走了。但每读一遍,都沉浸在痛苦之中。当她49岁时,先烧掉了自己的日记,然后把母亲的日记也断然烧光,从此一了百了。
  风靡全球的《廊桥遗梦》,其实也是一部从遗物讲起的故事。一位妻子患病住进医院,后察觉到不是一般的病,便一再强烈要求出院回家。丈夫知她病情重笃,只好不断说“明天我们就办手续”,敷衍她。女人终于在一天夜里,睁大着双眼走了。丈夫整理妻子遗物的时候,发现了她与情人8年相通的记载,总算明白妻子最放心不下的是什么了。
  读着这些文字,心好像被一只略带冷意的手轻轻握着,微痛而警醒。待到读完,那手猛地松开了,有新鲜蓬松的血,重新灌注四肢百骸,感到人间的温暖。
  现在社会在种种进步之中,也使死亡奢华和复杂起来。你不在了,曾经陪你的那些物品还在。怎么办呢?你穿过的旧衣,色彩尺码打上强烈个人印迹,假如没有英王妃黛安娜的名气,无人拍卖无处保存。你读过的旧书,假如不是当世文豪,现代文学馆也不会收藏,只有车载斗量地卖废品。你用过的旧家具,假如不是紫檀或红木,或许丢弃垃圾堆。你的旧照片,将零落一地,被陌生的人惊讶地指着问:这是谁?
  我原以为死亡的准备,主要是思想和意志方面。不怕死,是一个充满思辨的哲学范畴。现在才发觉,涉及死亡的物质和事务,也相当繁杂。或者说,只有更明智巧妙地摆下人生的最后棋子,才能更有质量地获得完整的尊严。
  于是如何精彩地永别,就成了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日本女人的想法,像她们的插花,细致雅丽,趋于婉约。我想,这门最后的艺术,不妨有种种流派,阴柔纤巧之外,也可豪放幽默。或许将来可有一种落幕时分的永别大赛,看谁的准备更精彩,构思更奇妙,韵味更悠长。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比赛的冠军,不能亲自领奖了。
(来源《广州日报》2013年9月12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6:58:38 | 只看该作者
人性的界限
心墨

    在一位教授的讲座上,展出了一张幻灯片,是两幅物质结构图片,教授问台下的同学:“同学们,能看出这两幅图中的物质结构有什么区别吗?”这两个物质的结构相似,同学们看了一会儿才发现有所不同。教授接着讲到:“看来大家已经发现不同了,这两个物质中一个是冰毒,另一个是麻黄。”
    麻黄是一种能治哮喘、感冒等多种疾病的药物,而冰毒则是让人走向毁灭的毒品,谁会想到麻黄竟是冰毒的前身?它们的结构只有微小的区别,功效却有着天壤之别。
    原来,药品和毒品的界限是如此模糊。这界限同时也是人性的界限,同是化学工作者,有人从事着药品研究,希望济世救人,有人却从事毒品的制造,危害人类。
    后来,我明白了,不仅是冰毒和麻黄,其实所有的药都是毒,药和毒并无严格的界限,只是量的问题:适量的药才是药,过量的药便成了毒。也许就因为多了一点点,救命的药便成了要命的毒了。这“一点点”也就是药和毒的界限了。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如此,截然相反的事物之间的界限总是很模糊,此时,也许你的一念之间,就会让你从善良走向了邪恶,让你一失足成了千古恨。
    能看清这界限,并作出正确选择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摘自《中国改革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6:59:11 | 只看该作者
乔布斯的“时间胶囊”
清风慕竹

  最近,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挖掘者》栏目的一次挖掘行动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因为挖掘的对象是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埋下的“时间胶囊”,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位天才的发明家,在30年前究竟埋藏了什么。
  所谓“时间胶囊”,就是将现代发明的有代表性意义的物品装入容器内,密封后深埋地下,并设置一个在未来能够打开的时间。1983年,乔布斯作为年轻的技术创新者,出席了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阿斯彭举办的国际设计大会,并发表了《未来不是过去的样子》的主题演讲,或许是为了验证他的预言,会后他埋下了一个“时间胶囊”,并将打开的时间设定为2003年。意外的是,20年的时光变迁,埋藏地点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些当时的参与者都难以辨别,结果导致“时间胶囊”重见天日的时间整整推迟了十年。
  好在人们没有忘记这件事,而人类从不缺乏执著的探索者。在挖掘机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后,乔布斯的“时间胶囊”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那是一个长约4米、直径不到半米的管状物体。随着时间胶囊的打开,人们所有的疑问也随之烟消云散。
  里边的藏品很多,包括当时最新的苹果鼠标、笔记本、识别证,以及Moody八轨道磁带、日记和相片等等,都是当年与会者随手留下的东西。其中最惹人眼球的当属“丽莎”鼠标,它是乔布斯用女儿的名字命名的,是第一代商务电脑的专用鼠标,在当时十分罕见。虽然三十年来鼠标在风格上有所变化,但在内部构造上却与丽莎鼠标区别不大。
  由于乔布斯对于技术的痴迷,“时间胶囊”里埋下什么创新产品也不为过,最让人奇怪的是,在这一堆藏品中,赫然躺着6罐百龄坛啤酒,难道这些易拉罐里也藏着什么秘密?如果仅仅是普通的啤酒,乔布斯为什么会埋下这些东西?
  当时的国际设计大会主席哈里·蒂格给出了问题的答案。他回忆说,乔布斯之所以将这些啤酒放在“时间胶囊”里,是考虑到未来的挖掘人员在挖出“时间胶囊”时,一定累得浑身是汗,所以特意准备了这点“薄礼”作为感谢。
  这就是乔布斯,一个充满人情味儿的技术天才,即使是20年以后的事,也会考虑到别人的辛苦。其实最伟大的发明,都是为别人服务的,正是始终把它作为做事的起点和终点,才缔造了苹果今天的伟大。

(来源于《意林原创》2013年第11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6:59:48 | 只看该作者
体育与观众噪音
关娟娟
    国庆黄金周的北京,迎来十年庆典的中国网球公开赛,成了人们欢度长假的又一固定休闲活动。举办如此大腕云集、广受关注的国际赛事,自然免不了一番是否能与国际接轨的讨论。于是有关中国人观赛礼仪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有人抱怨,赛场内的中国观众不遵守观赛规则:例如手机不调到静音,比赛开始后仍在场内走动,当球还在两名选手间一来一去、得失未定时,却大声喧闹等等,凡此种种,无法一一道来。由此引发涉及国人素质的争论,更是此起彼伏。
    也许不遵守观赛礼仪确实与个人素质相关,但是否应该上升到国民素质的层面,的确值得探讨。据报道,在网球的四大满贯赛事中,观众礼仪最差的是在纽约举行的美国网球公开赛,因为一些习惯我行我素的美国观众,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去现场,欣赏比赛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相反找个机会和场合,大家一起喝点啤酒,晒晒太阳,聊聊天,倒成了“反客为主”的主题。久而久之,美国网球公开赛“名声”在外了。不少明星选手对此已有准备,随观众怎么闹腾,都能做到泰然处之。
    当然也有皱眉头的,西班牙好手纳达尔就是其中之一。今年美网决赛,他拿到赛点时,多次举起球,准备发球,却又放下,原因就是现场总有耐不住性子的观众大声喊叫。比赛一结束,纳达尔的叔叔来不及好好庆祝,就起身将安保人员带到发出噪音的观众面前,将那名观众请出赛场。为此,有美国记者断言,一向行事严谨、追求完美的纳达尔最不喜欢的大满贯赛事,应该就是美网了。
    闹腾是闹腾,不喜欢归不喜欢,但大满贯赛事就是大满贯赛事,每年网球明星们都会怀揣着梦想来到纽约,网球迷们也会过节似地盼望着大满贯的年度收官之作。美国的媒体自然不会放过不良观众的不守规矩,但鲜有围绕国民素质发出的质疑。用英国选手穆雷的话说就是,这是体育比赛,你还期待什么呢?
    是呀,体育比赛的现场本来就该是喧闹、热腾、开心和沮丧情绪爆棚的气氛。如果没有观众的即时宣泄表达,如何展现体育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悲伤呢。
    一直认为,一项体育运动的受欢迎程度,是与它现场允许或者能够制造的噪音强度成正比的。足球号称世界第一运动,就是因为整场比赛,观众可以自始至终喧闹不止,呐喊不断,观众的参与度和融入感超强,看一场足球比赛的现场,绝对与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看电视转播感受不同,而如此强烈的现场情绪,又会传染无缘现场、只能看转播的场外观众。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即便是一场没有进球或者以平局收场、未决出胜负的足球比赛,依然挡不住人们对它的疯狂痴迷。
    而另外一些体育项目,在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却逐渐淡出体育迷们的视线。曾几何时,国际象棋是世界各大媒体追踪报道的热点,如今要找到有关它的信息,已相当不易。在美国,棒球曾是颇具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体育项目,近年来影响力渐渐减弱,不仅输给美式橄榄球,也不及篮球的受欢迎程度。抛开其他因素不说,单单比赛时间长、节奏慢、现场过于安静,就能消磨掉不少观众的热情。
    在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个体已经习惯表达,体育比赛恰恰提供了表达的平台和渠道。谁能包容并创造条件拥抱更强更大的噪音,谁就能赢得更多的粉丝。
——来源于《国际先驱导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7:00:19 | 只看该作者
你相信石头能开花吗?
张军霞
  “马杜罗,你跟我出来一下。”
  自习课上,当同学们聚精会神写作业时,马杜罗却趴在课桌上打瞌睡。他跟在迈克老师后面,无精打采地走出了教室。
  “你相信石头会开花吗?”老师的手掌里,躺着一枚光滑的鹅卵石。马杜罗不肯开口说话,只摇了摇头。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患病,他落下了口吃的毛病,因为担心被别人嘲笑,他变得自卑,很少说话,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老师让马杜罗坐下来,拿出一把小巧的工具刀,埋头开始雕刻。很快,石头的上面,一朵小花栩栩如生。“你看,石头其实是可以开花的,只不过需要你转变一下思路而已……”老师又说:“我知道你一直喜欢看书,好故事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周末的班会上,我希望能听到你的声音……”
  马杜罗告别老师时,心情很复杂。回到家里,他开始认真练习,对着镜子纠正自己的发音。一遍,两遍……周末那天,因为口吃总是躲在角落里的马杜罗,居然主动站到讲台上,虽然他紧张到大汗淋漓,说话也不是特别流畅,大家却送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
  多年以后,大学毕业的马杜罗,早已改掉口吃的毛病,成长为一个俊朗的小伙子。酷爱看书的他,梦想要成为一名职业作家,整天躲在租来的房子里写文章。不料,所有投出去的稿子,或者毫无音信,或者收到退信,从来没有一篇能够发表。
  那天,马杜罗发现口袋里的钱,只能勉强再维持几天的生活了,他怀着沮丧的心情,独自在街头漫步,竟然在街头邂逅了多年不见的迈克老师。与当年不同的是,老师早已经离开课堂,成了一位著名的雕刻家。
  当他一口气说出心中的烦恼时,老师微笑着说:“你知道我手里那块石头,为什么能开花吗?首先,因为我酷爱雕刻,每天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另外,不管做什么事情,仅有喜欢不够,更重要的是要适合。就像我,每次将雕刻刀握在手中时,灵感总是如约而至……”
  马杜罗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想起自己每次写字时的艰难,那种搜肠刮肚的痛苦,忽然就明白了,自己喜欢文字,却只适合当一名读者,而不是一位作者。
  不久,马杜罗就按照街头的广告,跑去一家广告公司应聘。一年后,他又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为人谦虚,热情大方的他,受到同事们的尊敬,被选为行业工会领袖。于是,在工作之余,他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为争取普通工人的利益而奔波。从此,他慢慢步入了政坛,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旅程。
  2012年10月10日,马杜罗被任命为副总统了!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委内瑞拉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所有熟悉马杜罗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真的是当年那个口吃的马杜罗吗?会不会搞错?
  记者们蜂拥而至,面对他们连珠炮般的提问,马杜罗从容地反问:“你们相信石头会开花吗?我信。”说着,他微笑着伸出手来,掌心躺着的,正是老师当年赠送的那块鹅卵石,隔了这么久的光阴,刻在上面的花朵,依然那么栩栩如生,一如年少时的梦想,从来不曾凋零。
(来源于《格言》2013年10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7:01:03 | 只看该作者
砍价
马未都
    中国人的小聪明特多,许多时候从小处就可以看出。比如,中国人可以用一只手五个指头轻而易举地表达十个数字,从一到十轻松自如,从不混乱。我记得我小学一二年级时,我父亲就教给我如何用一只手表达十个数。长大以后,发现除十这个数有些地方表达上略有差异,其余全国通用,非常好使。
    可西方人笨,表达十个数得用两只手,六以上数目表达就一副投降的姿势,双手并用,没有丝毫想法;东邻日本,也没学会一只手表达十个数,但与西方人略有不同,两手重叠表达,理论上也是十指相加。中国人是个老谋深算的大猫,没有把上树的绝招教给老虎,师傅留了这一手,让老虎白长那个大个儿。
    就是伸手指的顺序,也透着中国人的灵活,中国人的一伸食指,二加上中指;但三就是中指、无名指、小指,四不用说了,五才将大拇指最后伸出;但西方人没这么灵活,他们从大拇指依次伸出,所以西方人表达二就是中国人的八。
    笑话是这样开始的。我的一位不会一句英文浪迹天涯的朋友在伦敦跳蚤市场讨价还价,英国人伸出拇指、食指开价:Twenty(二十)。我的朋友以为是八十,马上伸出五指还价:五十。英国人诚实地说:No,no,twenty(二十)。朋友说:你别那么死心眼,就给五十!英国人一脸狐疑,听说中国富裕了,但也没见过这么大方的。我的朋友将五十英镑丢给英国人,气宇轩昂地东西揽入怀中,还跟所有人吹牛自己的砍价绝技。
    小聪明有时灵,有时不灵,碰上笨人小聪明一般不灵,过去说“以不变应万变”,就是这个道理,聪明要和道理搭配才能所向披靡。
——来源于马未都新浪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7:01:32 | 只看该作者
父与子
王开岭

有一条街,父亲总不让儿子挨近,总要支个理由,悄悄绕开。

原来,这条街窝藏着全城的狗肉馆,一年到头,街边站满了栅笼,一只只憔悴的狗趴在里面,充当活物招牌。那条街上有股怪味,是恐惧的味道,是动物临终的味道,是血蒸发的味道,是告别身体的鲜毛皮在风里抽泣的味道……

这是个高尚的父亲。

他怕孩子吸入不良空气,他怕孩子的眼睛受伤,他怕幼小的心灵侵入毒素。他最怕的是,孩子在慢慢适应后变得坦然,在一次次惊愕和无能为力后变得麻木,最终,变成那路人中的一个。

我不知道,这对童话般的父子,在东躲西藏的世间能躲多久,在绕来绕去的路上能走多远。

但他们的存在,像金子般贵重。

他们改变了人群的成分,重新编辑了我对人间的印象。

想起一个高山上的习俗:一个猎人,在和野兽搏斗后,要用泉水和树叶洗净脸再回家,以免眼里有未散尽的凶煞,附体在婴儿身上。孩子断奶前,猎人不能捕杀哺乳期的动物,不能带沾血腥的兽皮回家,否则,孩子长大会成歹人。

这是个美丽的迷信。

大凡迷信,都有这般特点:后果不成立,但禁忌中包含的精神主张,却是高贵的。

——来源于王开岭新浪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7:02:08 | 只看该作者
电梯间里识人
匿名

    太平洋集团董事长严介和先生在一次访谈节目中,用他独到的“电梯理论”,阐述了他对于员工的评价标准。
  严介和的办公室在公司大厦的10楼,他在每天上楼等电梯的时候,经常会碰到有一些员工和他一起等电梯,就在这每天的电梯时间里,他从中发现自己的员工一般分为三等。
  第三等员工,是他认为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可能注定碌碌无为一辈子,这种员工也是最多的。他们往往是和老板一起上了电梯,自己按下了自己要到达的楼层,比如5层,然后帮老板按下10层,等电梯先到达5层后,自己下去,电梯继续上行。
  严老板认为,这种员工不知道老板的时间要比他重要,不会替老板着想,只顾自己。这样的人应该是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
  第二等员工,是他认为有发展前途,但终究成不了人上人。这种员工和老板一起上了电梯,自己明明要到达5层,但为了节省老板的时间,只按下10层,等到达10层后,看着老板下去,自己再按5层往下走。
  他认为,老板不知道你是为了节省老板的时间,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这种员工知道为老板着想,但不会替自己考虑,不会表现自己,往往将自己埋没。因此,即使将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恐怕也不会有大作为。
  第一等员工,是他认为最有可能塑造为领导的人,属于人中极品。但这种人少之又少,那就是这种员工和老板一起上了电梯后,自己明明要到达5层,但为了节省老总的时间,只按下10层,但当电梯过了5层,继续往10楼上行的时候,再按下5层,等到达10层,老板下去,自己随电梯往下走。
  他认为,这种员工虽然比第二等员工,仅多考虑了一点,但就是这一点就可以让自己脱颖而出,得到上司的赏识。这种员工既为老板考虑,也为自己考虑,把自己的良苦用心,及时的表现给自己的上司看,效果非常好。因此,可断定为这种员工可成为人上人。
  严介和先生最后总结到,评价和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有能耐,真的可以在公司出类拔萃,除学历、业绩等硬指标外,一些在生活中的细节才是最重要的参考因素。
  有人认为,最后一种评价最高的人可能是过于精明,城府太深。是不是不敢唯以重任。严老板强调,如果只通过坐电梯的这个行为,就来断定他是可塑之材,当然有失偏颇。但这种人已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今后的各种细节考察中,将会重点关注。如果这种人凡事都能用心到这种程度,他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7:02:49 | 只看该作者
就我没白吃
匿名
    今天是周末,我们高中同学要在天安酒店搞一次同学聚会。自从毕业后,好多同学都混得有模有样,我却默默无闻,在一家工厂当制图员,每月和丈夫一起靠着不多的收入共同撑着这个家。我本不打算去,可禁不起同学们的一片盛情,只好答应。     
    丈夫正在帮儿子复习功课,儿子就要上初中了,为了上一所好中学,这段时间丈夫没少操心,东奔西走,至今还没着落呢。看了儿子一眼,我走出了家门。            
    天安酒店是高级酒店,我走进包房的时候,同学们都已到齐。还没坐稳,一张张名片就飞了过来,一看一个个不是总经理就是带长的,就连以前成绩总是甩尾的阿辉也当上了派出所所长。望着服务小姐端上眼花缭乱的菜肴,我真感叹自己孤陋寡闻,光这一桌就足以抵我三个月的收入了。
    阿辉像宴席的主人一样不停地招呼大家吃,不时地为这个斟酒、为那个夹菜,嘴里还说:“只管吃,算我的。”大伙也没任何拘束,一轮接一轮地交杯把盏、海阔天空地闲聊。                                       
    酒足饭饱之后,天色已不早,此次聚会该结束了。可究竟谁埋单,我看大伙好像都没有要慷慨解囊的意思。这时候阿辉掏出手机,按了一串号码,然后说:“小李,今晚所里扫黄抓到人没有?哦!刚抓到——好!好!随便送一个到天安酒店来给我埋      单。”说完,他得意地把手机放进了口袋,一旁的同学跟着哄笑起来。            
    十五分钟不到,一个中年人就进来了,他看了账单,不禁皱了皱眉头,看来他身上的现钞也不足。他随即也拿出手机,拨了一串号码,说:“张工吗?我是马校长呀!你儿子要读我们学校的事,我今天就给你拍板定下来了……不过我今晚请朋友吃饭,你过来埋单好吗?在天安酒店203包厢……”
    二十分钟后,有人敲了敲包厢的门,门被打开了。当我见到戴着副高度近视眼镜的丈夫站在门口时,我晕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0#
 楼主| 发表于 2015-5-17 07:03:20 | 只看该作者
袁世凯的“低”
清风慕竹
    历朝为官,都重视出身,然而在清朝有一个人,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连“学”都没有“进”过,但却把官做到了位极人臣,爵封宫保,不由令人不为之惊叹——这个人就是袁世凯。袁世凯的一项卓异禀赋就是善于交人,以致许多人都愿意供其驱使,为他卖命,他的秘诀就是一个“低”字,低得看不见天空,低得没了高贵的身份,像张爱玲所说,“低到尘埃里。”
    有一天,袁世凯和负责宿卫颐和园的张勋晋见慈禧太后。张勋先到,慈禧身边的太监马宾廷急忙出迎,招手把他让到了自己的住房里。张勋说:“宫保还在后头。”马宾廷便到院中等候。不一会儿,袁世凯就进了门,一见马宾廷,他紧走几步,单腿下跪,向马宾廷请安。马宾廷受宠若惊,急忙还礼,嘴里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照规矩,大臣没有先给太监请安的,而且当时袁世凯与大总管李莲英是结拜兄弟,对一般的内廷太监根本不用正眼瞧,可袁世凯不然,这一跪,多少年后,马宾廷的后人还念念不忘。
    还有一次,袁世凯去拜会满族大员增崇。出于礼貌,增崇将小儿子叫出来见礼。这位小少爷出来对袁世凯行了一个旗礼,没想到袁世凯也迅速离座,照样抢前几步还礼,口中还连说“不敢,不敢!”随后就拉着他的手,亲切地问候说:“老弟好!老弟好!”接着又跟他攀谈起来,问他在跟谁学,看什么书,还说“老弟需要些什么书,我可以给送过来。”小少爷说了几本书名,又抱怨说课本太少,还旧,新出的书买不到。袁世凯一听,许诺说:“这个容易,明天我就给你送过来。”增崇家人都以为袁世凯身为一品大员,不过跟孩子说着玩玩,没想到第二天中午,门房就通报小少爷说:“袁大爷差片给少爷送书来了。”差片,就是让人持名片办事,以后有事就打招呼之意。小少爷急忙跟着去看,果然见院子里摆放着五大箱书,里边各种各样的书应有尽有!小少爷非常高兴,对袁世凯油然而生仰慕之情,因为他在家里见过的大臣多了,他出来施礼,那些大人们不过点下头,顶多拱一拱手就不错了,谁都没有像袁世凯这样平易近人,即使对小孩子也言而有信。这件事,增崇的小儿子几十年后都还宛然如昨。
    虽然没上过几天学,袁世凯的记忆力却相当惊人,特别是对人名和别人的性情喜好天生敏感,不论是谁,哪怕和他只有一面之缘,多年后只要一见面,他都能一下叫出别人的名字,甚至能说出当年见面时的某些细节。《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理循和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对袁世凯的这一本领佩服之至,他不管多忙,在会见外宾的时候总是能够一口叫出这些外国人的英文名字,开心地和这些客人回忆曾经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在莫理循和朱尔典的印象里,袁世凯是一个很有修养、待人亲切的政治家,因为对外文一窍不通的袁世凯居然能记住那么多彼此相差无几的外国人的名字和面孔而不混淆,不是特别用心,是做不到的。对下属的一些小爱好,袁世凯也牢记在心。他在家吃饭时,吃到一个红烧大蹄膀感觉味道不错,就吩咐侍从端一碗送到冯国璋家里,说:“这个菜冯将军也爱吃,送过去让他也尝一尝。”有时早上吃个奶酪,也会吩咐送一份到冯国璋家里。面对这样的领导,谁不感激涕零?
    有人说袁世凯是个奸诈的乱世枭雄,这些不过他笼络人心的手段,说来也不无道理。然而,孔子他老人家历来主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从袁世凯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人生在世,倘若播下一点点高傲的轻视,就会收获如山的路障;而撒下一点点低微的尊重,则会收获似海的感激。
(来源于《羊城晚报》2013年11月17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1 13:45 , Processed in 0.0991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