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屋》杂志《书屋絮语》辑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1#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8:00:31 | 只看该作者
    “小说”确有“大义”存焉。近代“诗界革命”、“小说革命”,无不指向思想启蒙、惠及大众一途,及至五四,一脉相承,人文蔚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新时期文学”,无疑是激扬近代文艺革命之余波,手段与目的相互辉映。先是现代诗歌萌芽,再延及小说等各种文学样式齐齐破土,一时全民踊跃,洛阳纸贵,说其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决不为过。当年,任何一首诗、一部小说或一本著作,一出笼必引来万人争观,莫不耸动,煞是热闹。那时,西学东潮同时迸发,颇为壮观,至今想来那些似懂非懂的理论著作,读书人差不多人手一册,可以说十年的光景,国外几百年来的文学创作和理论成果,国人都迫不及待地拿来啃过遍。九十年代以降,消化不良的后果才出现,多元化掩盖了种种孱弱,荆棘满目,歧途纷纭。
    对八十年代的反思,绝非新世纪才开始。当时,韩少功先生一篇《文学的根》是一引子,它既是小说转向的一种标榜,又是文学自身反省内力的爆发,人们因过多地关注其标志作用,反而错过了整体反思的机会。及后,韩少功先生更多地以思想者的角色出现,不停息地在进行批判,至真至诚。其实,这股反思的力量一直在延续,横跨世纪,或隐或露,不绝声响。今年,查建英女士与八十年代文学界热点人物对话录的出版,残雪女士对八十年代文学的“厌恶”的发言,格非先生以一部小说《也不过是垃圾》为标识,三桩事件最为醒目。
    文学走到今天,似乎已完成了一个轮回,正在寻找突破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可能来自形式的革命,因为这些年的实验,已将各种花样玩尽,也绝不可能来自下半身革命,因为网络裸体流传,已再无私秘的空间,真正的力量应源于生活里深刻的真实、人性的高度和引导想像的实力。我们可以一遍遍地重温革命或世俗的“传奇”,但总有一股活鲜之力会从其中产生,因为人们总会拒绝平庸,总会接受人性与写作高度的挑战,来应和思想的律动,文学总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找到真正的价值,并包孕“大义”。
    本刊自去年以来,一直对当代小说、散文、杂文等进行检讨,包括这期邓晓芒、景凯旋等先生的文章,实在是想看到文学走出困境的方向和愿景,也使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8:01:01 | 只看该作者
  文人在世,如不留下几行笔墨供人指摘,有何乐趣可言?本期杂志发表的《写给中国的纳税人》一文,系李炜光教授发愤之所为作,倘能引起某些讨论,想必是他乐于见到的。
    时下,中国人纳税的意识还相当缺乏,偷逃税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人把税收视为一种负担,避之唯恐不及,至于政府是如何运转、如何办事的,他们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另一方面,政府又特别强调纳税人的义务,对纳税人的权利却宣传不力,实际行政中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无论对纳税人还是对政府而言,都存在一个将权利和义务高度统一起来的问题,而提升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则尤为紧切。
    从人性的实际来看,扩张权力的冲动和逃避责任的惰性在任何政府那里都是存在的。纳税人生活在何种状态,主要视其对政府的认知和努力的程度而定。清明的政治既不会从天而降,也不会自动地从政府的“觉悟”中产生,纳税人强有力的鞭策和监督才是根本。再者,纳税人享受到应有的权利是其积极纳税的持久动力。这种动力辅之以政府的严格依法行政,足以使中国的税收格局大为改观。
    现在从上到下都在讲构建和谐社会。我想,厘清纳税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使双方形成良性、有序的互动,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所谓“和”,照中国古人的理解,就是包含差别性的统一,而非盲目服从意义上的雷同,西周末年的史伯就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句话深刻地点破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至于“谐”,有人从象形的角度将之理解为“人人有话说”,我觉得很有意思。政府要说话,纳税人更要说话,只有这样,双方的信息才通畅,矛盾也才能逐步地得到解决。因此,建立和谐社会,绝不意味着回避和掩盖矛盾,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加以适当的解决,只可能越积越深。
    “和而不同”是君子之风,甚至是一种天趣,其重要表现在于讲真话。我们常说“童言无忌”,可见讲真话和吃饭、睡觉一样,同为人的本能之一。本能被压抑和扭曲,当然说不上舒服。过去巴金提倡讲真话,固然体现了老人的赤子之心,但有人将其姿态视为某种精神标高,想来就有些荒唐。讲真话成为难事,无论如何不能被视为正常的现象。什么时候讲真话蔚然成风,再也用不着刻意提倡了,那么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就会大大加快。
    迎送人自老,新旧岁无痕。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8:01:28 | 只看该作者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新年伊始,《书屋》编辑们心中不禁响起毛阿敏的歌声: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
    本期杂志以讨论“社会公平”话题开篇,这倒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因为从文化的视角探讨民生话题历来是《书屋》的特点之一,况且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蓝皮书,又将贫富差距、失业等问题列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热情和想像力,但同时存在的权钱交易也导致了种种社会不公平现象。一些自私的经济学家热衷于为强势群体出谋划策,一起争夺社会资源。他们如同坐在轮船头等舱中的贵人,一边抽着雪茄玩味诡谲的人生,一边对拥挤不堪、怨愤难平的三等舱中旅客们说:重要的是防止平均主义的幽灵复活,头等舱是无关紧要的!
    平均主义当然不是公平,但平均主义却可以作为大棒被某些人使用,打压人们的公平吁求。
    “公平”话题极为复杂,对我来说,只能凭感觉和常识凑一下热闹而已。一方面,绝对的公平是不可能的。造化弄人,天难匪忱,上帝在掌控公平之门时尚且左支右绌,更何况人类呢?你能说在将军与士兵、老板与马仔之间有绝对的公平吗?但另一方面,相对的公平则是能够讲求的。将军不一定冲锋陷阵,但必须体恤士兵;老板可以深居简出,但必须为马仔的奔走付酬,这就是相对公平。再放大到整个社会,政府应确保各种人的合法财产和权利不受侵犯,富人们不必一夕数惊,而一般民众亦可做到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这样社会共同体才会相对公平与和谐。
    现代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是在摇摆中不断寻求平衡点的过程。有时强调效率过头了,就要向公平倾斜,反之亦然。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无非是自由竞争和公平正义两种思潮反复搏弈的结果。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有一种情况反复出现,即一部分人谈及社会不公平现象,就颇为怀念计划经济时代。这种思维方式或许是粗陋的。计划经济不仅造成效率低下,而且其中不公平的程度更甚于市场经济。目前中国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权力不当地介入资源配置所使然,而不是单纯拜市场经济之赐。权力得不到有效约束,追求公平就缺乏坚实的基础。
    穷人并非本能地仇视富人,那些诚实经营、富于教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富人不仅会赢得穷人的尊敬,而且能成为提升国民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8:42:06 | 只看该作者
“民智”这个词不用久矣,与“启蒙”相当。时下,各种伪饰翻新的理论,总与民间社会相隔膜,于是高蹈虚空之言,似是而非之论,弥漫无边,不着实际。尤其,那些翻译转述的概念,徒具其表,经不起常识的推敲。
    开启“民智”,与现代化进程相随相从。草根意识,民间智慧,底层角度总能对宏大话题的“叙述”有所裨益,因为世俗的情怀和生存的智慧,总比玄之又玄的理论来得真切、实在。柴米油盐,表面上看不需多少理论,其实颇多技术含量,“货比三家”,择善选之,是小智慧。谈到国与国的关系,任何政治家都不能忽视民间的呼声和舆论的导向,这是大智慧。如果理论或策略能往下移,与民间对接,可能会圆满丰沛。我们习惯了上传下达,作为政策执行,有其必然,但下述上传,也应该同等对待,不可偏废。
    中美关系的重要性,路人皆知。然如何认识美国,特别是其政策走向与民间生态,人言言殊。哪怕对于罗斯福“新政”这样大的政策评估,居然有那么多的人为障碍;对资本主义的“腐而不朽、垂而不死”认识,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都在原地打圈,不得中的,更何谈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正确评估,刘绪贻先生治学一波三折的经历可以作为明证。好在历史的长河总向前奔流,冲破思想禁区,导入正轨,这既是政治清明的表征,也是包括刘先生在内的基层学人的智慧体现。在这股大洪流之中,民间往来,文化交流,留学移民等细水汇入,也是冲破的重要力量,这与理论的争辩和突破一样有意义,而且来自民间的作为,在某个历史时期确实主导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今后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中美关系史上,作为政治家的司徒雷登与作为教育家的他,也是需要从民间角度来认真评价的。且不说他创办的燕京大学三十三年为我国培养了多少人才,也不说它如何融汇中西文化,说这所大学在历史的进程中是一笔不可多得的遗产,应该不为过的。如果还是从以往政治的概念去看,那么就只能是漠视其中的一些真实。而揭开事实的真相,重新进行客观评价,无疑是要从“底层”做起的。
    眼光往下移,确实需要面对真实的勇气;理论往下移,确实需要倾听民间声音的耐心和尊重草根智慧的平等。那些披着华丽外表的理论或智慧,需要我们换种民间角度去鉴别真伪,所谓“世事练达皆学问”。世事如何,正是我们观察、分析和判断事物的有力补充,两者合则察,分则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8:42:42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教育是时下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期《书屋》就此发表三篇文章,其中的沉痛之言、切谏之声,意在唤起人们疗救的愿望。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力有所增强。在此背景下,适当地实行大学扩招不失为利国利民之举。遗憾的是,因为一轰而上,大学扩招竟演变成了一场隐患重重的高校“大跃进”。为了容纳汹涌的人头,各大学只得拼命增加硬件设施,除了向银行举债,另一办法便是维持高昂的学费。学费居高不下,让众多的中国家庭不堪重负。
    如果说大学的硬件设施尚能在短期内有所改观的话,那么软件设施的完善就要复杂得多。如今的大学教授们忙得不亦乐乎,最忙的事情就是争取科研课题,“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各种各样的考核、定级、评奖都离不开课题,教授们手头没有课题,就如同官员没有实权、商人没有流动资金一样打不开局面。这些个课题每日纠缠着教授们的灵魂,占去了他们的心力,自然使之无暇顾及教学质量,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便难以避免了。
    我总有一种感觉,即从事科研是文化人和科技工作者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虽是后天习得的,但一经习得便不容易丢弃。即使没有任何政府资助,那些教授先生们也总会琢磨一些问题,存心有所创获的。如果此种想法不谬,那么政府资助的目的当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促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早日问世,造福于社会。道理本是这样,谁承想政府资助的课题、项目却变成了指挥棒,以及一种苛刻的评价机制和令人垂涎的获利方式。如此一来,便造成大大小小的教授们争抢课题的局面,特别是那些学阀式的人物尤为积极,他们尽可能地将资源划归到自己的利益共同体,致使一些洁身自好、确有学术水平的教授不一定得到选题。选题与承担者能力的不对称,是导致抄袭、造假以及剥削研究生劳动等诸多恶劣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现在的许多教授对官学交易、钱学交易的现象见怪不怪,又为什么对低价值乃至负价值的东西熟视无睹?一言以蔽之,学术腐败已严重损害到大学教授们的主体性。
    政府使用的资金是纳税人的血汗钱,理想的状态是一分一厘也要有相应的回报。如何避免政府热衷于为大学教授们找事做,以及大学教授们挖空心思从政府那里捞钱,成了解决中国大学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大学是国家精神之代表,也是民族希望之所在,它理应有不为浮云所惑,不与流俗相竞的精神气质。从大学校门走出的,应当是纯净优雅、追求真理的社会精英,而不是过早沾染世俗风尘的名利之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8:43:10 | 只看该作者
  近代以来,对于日本的认识,公推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但辛亥之前,日本人对此书相当不以为然,其中一句尤让人气馁:观此书,犹在清朝看明朝之事。其间的认识悬殊盖因时过境迁,日本已非昔比;另一层怕是自傲了,日本汉学至今还沿袭此风。回头看去,我们有过于夸大魏源的《海国图志》对明治维新的作用之嫌,它其实只是导引,日本当时有其内困外扰之所在,且风云暗动早蓄有时。无论如何,我们一本书没有那么大的功效,这一层尤需辨识清楚。不然,我们依然容易在历史中“误读”日本,从而缺乏据实的说服力。私下以为,《伍廷芳集》中伍氏记载甲午战败谈判的细节,诸君可看,那才是真正的读法。
    现代开明,留日浪潮确实造就了一代人物,也部分影响和改变了旧中国发展历程。浅一层说,许多转译的词汇至今还在沿用,其始也简,其作则巨。然而,甲午之惨烈、抗战之剧痛,中日近现代史夹杂着浓郁的战争硝烟,呛得我们难以睁开眼,也正因此,国人对日本的认识相当的扑朔迷离,无法清晰明朗。
    现代文人有行。周作人、戴季陶对于日本的认识,早有公论;郭沫若、郁达夫等的文字也反映不少,哪怕屈辱残忍;陶晶孙十岁进日本,生活二十余年,留下创作和事功的东西也多,尽管伤痕累累;凌叔华一篇游记,亦堪可入册。这些感性化的文字,让我们或多或少看到日本的民间面貌与精神状态。然国人著作之中,鲜有《菊与刀》之深透与犀利。所谓知己知彼,最要紧的是彼处深层真实状况的认识与把握。在我的印象中,王独清《我在欧洲的生活》一书中,他游历德国、意大利时对于法西斯主义的萌芽很有触动,在与友人的通信谈到日本最有可能步其后尘,需要警惕,可谓先见之明,而这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事。
    历史需要经常温习的,前贤留下来的文字确需再读常新。我们牢记国耻,但不能老被硝烟蒙住我们的眼睛。前车之鉴,有识才得有鉴,徒有说“不”的勇气是远远不够的,确需要慎密的知与识;来者可追,有力才能追得上,仅有志愿恐难成,确需几代人务实的努力。
    还得回到甲午之前的中国与日本,我们需先从历史关节处起步,回首前尘可以走得更稳;还得回到鲁迅的日本论和对国民性的批判,“知耻近乎勇”,观念上宁肯苛刻,才有更新的冲劲;还得回到生死存亡的近现代的硝烟之中,呛就呛点,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过往的历史从来不谈公法,只剩残酷的事实。我们后辈该如何,固不待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8:43:38 | 只看该作者
本期《书屋》发表了一篇反思“封建主义”的文章。作者的学术观点系一家之言,供广大读者讨论辩驳之用。
    儒学为“封建主义”之代表。如何认识儒学,在今天的知识界见仁见智。有学者为了替儒学辨诬,将其分为原始儒学和被董仲舒等改造过的儒学,似乎原始儒学与专制统治无关。此种观点未见得周全,因为历代专制帝王以孔子而不是以其他人为护符,说明孔子的思想中确有为其所用的东西。他们并没有冤枉孔子。
    窃以为,儒学作为政治哲学,其内在缺陷几乎是致命的。因此,历史的真相是儒学作为外衣,总是难以掩盖政治的内在本质。孔子诛少正卯,董仲舒首劝汉武帝杀骨肉大臣,王阳明、曾国藩皆以奇用兵,杀人无算。此数儒者,其行为与平生学术皆大有乖离,正可证实其教儒学者,其法亦必申韩。虽然如此,从社会教化和个人修养来说,儒学之价值又不可抹杀。人生欲火旺烈,伤己伤人,多读一些儒家格言,对持盈保泰不无裨益。
    百年以降,文化保守主义者代不乏人。其中翘楚,如王国维、陈寅恪、钱穆等人有感于传统文化花果飘零,不胜其哀生失路之叹。他们对传统缅而怀之,敬而畏之,其人格精神至今灵光岿然。问题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中的多数人缺乏政治哲学之训练,而且对传统之优长作了放大的估计,因此又常被人所诟病。
    如今有关传统文化之讨论,常常流于意气之争。有些人基于历史的记忆,对尊孔读经十分反感,认为此举是“沉渣泛起”,必然妨碍政治进步,于是忍不住大张挞伐。由此可见文化与政治关系之密切。不难想见,随着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步,不但市场经济将更有活力,而且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信自尊也会相应增强,许多文化讨论也可在心平气和的氛围中进行。否则,靠几个博士抵制“圣诞节”,靠地方政府恭祭炎黄二帝,恐怕都难挽传统文化之颓势。
    文化可以寄情,可以遣怀,照此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可用来充谈资、助谈兴、增愉悦、尽余兴的东西所在多有。周作人说“二十四史”是好书,诚为行家之言。受传统文化之滋养,中国民间直到晚清也可见郁勃之文气。那时遗留下来的民居,单是门楣上的题字,如“香流修绠”、“五之别墅”、“诒厥孙谋”等就有悠长之滋味。而眼下,能将传统古籍读得文从字顺的大学生却越来越少,具有古典情怀的才子佳人也日见稀落。在此背景下,易中天、阎崇年、王立群诸先生的讲史便有了启蒙振衰之价值。
    “推寻衰柳枯兰意,刻画残山剩水情”。每读陈寅恪先生的诗,就不禁思接千载,感慨万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8:44:05 | 只看该作者
  鲁迅先生那声“救救孩子”孤独的呐喊,至今还在思想的上空回荡,余音袅袅。作为经典话语,不断被赋予新义,看来孩子的问题真是与时而同步,历久而弥新。这其实隐含着一种悖论:技术的昌明与教育的先进并没有带来问题的实质性解决,观于眼前,似乎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父母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天经地义。“子不教,父之过”,“身教重于言教”等都把父母推上很高的位置。然而现代商业社会的竞争浸透到各个层面,父母在承受着物质与精神双重的压力之下,还要腾出手来教子,本身就不堪重负,至于更精细层面的家教,已被不充裕的时间和业已匮乏的精神挤到心力不济的角落。
    社会倾注下一代的用心昭昭若日,教育无处不在。各式学校齐备,幼稚园到中学大学层层相接,教师的素质在不断攀升,各种设施与设置非昔日可比;有教无类,业余教育覆盖城市山村;国家的教育投入,逐年递增,各种政策的出台都为孩子的成长让路,然经济增长的成果并没有在孩子教育上得到充分地体现,原有的价值体系与道德观念冲溃之后,社会教育场景可以说每况愈下,不忍细究。记得前年,承女儿老师抬举,我被请到学校为家长们谈心得体会,归纳起来说了四层意思,那就是高尚的品质,高尚的趣味,强健的体魄,恰当的分数,当时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响。我并没有由之而沾沾自喜,也知道所有大家的困惑,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家长们无辜,孩子们更无辜。在许多无奈之中,我对自己的女儿提出了最低要求,就是你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学会承担责任。问题是我们大人们是否能做到,整个社会是否能做到,如果没有,那么我们都该在孩子面前羞愧。
    我们都在与孩子共同成长,整个社会都如此。如果“救救孩子”这个命题现在还能成立,那么首先该救的是我们自己和整个社会。这非故作高论或矫情,而是事实。
    问题还在于各种“底线”被戳破之后,大家都茫然无措,方向不明,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社会、学校、父母有不可推御的责任。那么,一种强有力的精神引导来共同汇成向上的内驱力;荣耻观转化为全体遵循的准则,在是非上建立起强大的判断来影响孩子们的言行,显得尤为重要。“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其实就是要使整个社会明朗清晰起来,我们完全可以与孩子们一道生活在光明而干净的世界里,呈现出人的尊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8:44:46 | 只看该作者
雷池月先生写完《古都史话》后,又开始致力于北宋人文历史的研究。本期《书屋》发表的《贤相:权力和道德的统一》,便是其前期成果之一。
    北宋称得上贤相的有好几位,其中又以王旦最为典型。王旦在宋真宗时期为相十余年,其间推挽俊彦不遗余力,持身公清一无可议。欧阳修为之撰神道碑,极尽称颂之能事。宋仁宗继位后,甚至誉之为“全德元老”。
    不过,所谓“贤相”,正如“明君”一样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宋真宗赵恒好大喜功,他人为地制造祥瑞事件,以便为封禅做准备。身为宰辅的王旦明知此事为“鬼打墙”,却违心地为宋真宗奉迎“天书”,硬是将一场假戏演到了底。南宋人洪迈撰《客斋随笔》一书,其中对王旦颇有微辞,说他“心知得罪于清议,而固恋患失,不能决去。及其临终,乃欲削发僧服以敛,何所补哉?”《容斋随笔》虽在体例上毫无章法,但品评人物常能切中肯綮,因此不失为一本难得的好书。
    贪恋权位是中国古代宰辅的一个通病。在中国皇帝系列中,尚有个别自动离职的现象,而宰辅们却一律“坚守岗位”,恋栈不去。汉、唐名相有萧何、曹参、丙吉、魏相、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等八位,除后两位被罢相外,其余六位皆终其位。何以如此?因为宰辅们深知,在位比不在位尊荣得多,也安全得多,一旦去权,则祸机莫测。
    宰辅做得好,堪为廉洁之楷模;做得不好,便是六欲之盟主。这好与坏,既有赖于个人的品质,更取决于皇帝的作派。皇帝有追求享乐的无边欲望,又有诸多的烦心事需要排解,于是身上既奇痒难耐,又隐隐作痛。由于痒比痛更难忍受,所以皇帝们更倾向于选用曲意逢迎、擅长挠痒的奸相,而非那些方正不阿、切谏止痛的贤相。历史上贤相少而奸相多,揆诸皇帝的诡秘心理,原不足怪也。
    宰辅多为进士出身,有很深的文化修养,但作为百官之班头,日浸月渍,浊气渐盛而清气渐衰,故留下优秀的诗作便比较困难。唐朝的张九龄倒是个例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仅凭这首杰作,张九龄便可流芳百世。
    中国人自古对“贤相”推崇有加,也对政治道德化抱有深切的期许。不讲道德的政治无疑是可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道德化就是个真命题。在封建专制政体下,政治是对利益“家天下”式的占有,儒家用道德把这一点包装起来,结果必然是伪善下的人欲横流,个别清官又如之奈何?与之比较,民主政治则讲究各种利益诉求的和平搏弈,在搏弈中的策略思维便逐渐转化为以公正、公平为核心的政治道德。
    与其做清官梦,不如铸民主魂。这是真理,同时也是常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0#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8:45:13 | 只看该作者
去年股市大涨,基金也顺势而上,先知先觉者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待到大家醒悟,跟风操作,赚钱效应却递减,甚至为负。“所谓利钝者,大约先一着为利,后一着为钝。”市场是按自己的规律在运行,有一只“无形之手”在掌控,利钝之别,由中而发。推而广之,上个世纪恢复高考那几年一直到八十年代末,大学生、研究生都被喻为“天之骄子”、社会栋梁,在尊重知识、以文凭论英雄的年代,这批知识分子最先获利,住的是单位福利房,连找个对象也往往要容易得多。九十年代后,其价值递减。现在博导、教授、博士都在“贬值”,遑论研究生、本科生了。
    市场化、产业化随着经济的洪流肆意漫漶,教育、医疗、住房等无处不以货币资金作为最后的目标,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成为社会三大公害。仅就看病难而言,社会流传一句俚语:“什么都可以有,就不能有病;什么都可以没有,就不能没钱”,就是此种表征,可以想见最朴实最简单的事实就是生活在当下的常识。古人云“有钱能使鬼推磨”,已经道破,如今则是有钱能使磨推鬼,干吗呢?因为破除迷信多少年了,现在连鬼都找不着了,这也是市场的经验和常态。惊讶的还在于,旧时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关系,抑或最美好的男女感情往往附丽在货币资金或潜在的利益转换上。尤其后者,更是显形,感情再好,也难抵利益的扼制或分裂。“求财”则为一路,要生活而已;那么“求情”又是一路,因为物质利益可以与感情“等价交换”,财与情能在残酷的经济面前形成买卖关系。所谓“情是无价宝”,却能以金钱来交换,实际上情感也在“贬值”。
    老辈们都在说:现在的钱不值钱啦。实际上,物价的上涨已超过了收入的增加,导致了货币的“贬值”。到这一步,似乎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贬值”泛滥的时代。因此,各种人为的“缩水”现象层出不穷,“等值交换”与“增值效应”几成幻想。对情感价值的肯定与尊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性,如若交换正在“贬值”的情感,无疑堪忧。
    “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那么退而为之?就是打发时间,过好日子,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把日子滋润起来。因为只有广阔的精神世界可以抗拒“贬值”,保住内心既定的价值观,内定而应万物。或者,在勤勉的状态下,尽可能地去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除此以外,莫过于神定气闲,眼见也要净,工整而清洁地活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5 00:06 , Processed in 0.0828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