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楼主: jssh3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夏光谷中小学优秀青年班主任高研班参阅资料:工作感悟200篇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20:09:24 | 只看该作者
凝视,感受美丽/蓝淑荣
http://blog.cersp.com/84440/1081275.aspx
  凝视是一种专注,没有潮涌的浮躁,是我对教育历程中教育情景的反思,每一段经历,每一个情景,就是一个生命体,我以一种沉静的心态,去凝视、感受生活中有价值的情境,获得许多感悟,并从容不迫地引导自己坚实地走向前方……
  我们常常会忽略我们身边的环境,有时这种忽略体现在我们太刻意去将成人的感受充斥于环境之中。其实,在一个充满教育人文与温情的幼儿园中,更多的应该是体现一种环境的人文与民主,因为,教育就是依靠一点一滴的影响来建筑孩子们身心生命的,它给孩子的感受应该是自然、平和、温馨,而透出的是在细节中渗透着我们在引领孩子呼唤内心中尊重生命的柔情,感受的生命热情,同时也深深蕴藏着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真谛。
  让教育与文明体现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吧!
  情景一:搭小床
  时间:2007-7-12   下午5:00
  凝视对象:王呈天
  离园时,王呈天小朋友没有坐校车回家,他妈妈说好了,5点钟过来接他。同时还有龚思乐、唐子杰、彭可还没回家,这几个小朋友就在班上玩起了汽车,是他们早上带来和小朋友分享的。王呈天和他们玩了一会儿,就自己坐在地板上玩起了一盒50块几何图形塑料片,其它小朋友在教室不停地奔跑,欢呼,王呈天小朋友并没有受到他们的影响,先给塑料片进行分类,正方形一堆、三角形一堆,平行四边形一堆,分完后,又看到他把这些几何图形又铺在地板上,铺成一个很大的长方形,(这时只见王呈天的鼻涕已经快流到嘴巴的,我没有提醒他去劲鼻涕)只见他去找来一个小娃娃,放在大的长方形上,然后看看我,告诉我:这是娃娃的床。我过去用很欣赏的眼神赞赏他,他扑到我怀里让我抱他,我问他:拼完了吗?王呈天点点头,我示意他去擦鼻涕,他没有马上去,而是直接走到他的“小床”边,把塑料片收到小盒里去了。正在这时,妈妈来了,天天又把塑料片倒出来,又玩开了,妈妈走过去帮他把鼻涕擦了。
  感悟:
  我庆幸自己没有去打扰他,让他去擦鼻涕,否则我很可能看不到最后的一幕。孩子的思维是在它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如果成人在中途去让他擦鼻涕,喝水等,就会无形中打扰了孩子的思维,就会打破这种和谐、生动的画面,“专心致志”是形容一个人做事全神贯注,一心一意。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在观察时就专心观察,在思考时就专心思考,在玩耍时就专心玩耍,无论做什么事,都用全部精力去做。
  情景二:彩色圆柱体A
  时间:2007年6月
  凝视对象:曾子未
  个人工作时,曾子未选择了彩色圆柱体A,这是一组由10根从粗到细,高度一样的圆柱体组成的的学具。她很快地把彩色圆柱体A一块一块地取出来,并按由粗到细,由下到上的顺序排列,可曾子未排到最后一根时,这根小柱子站不起来了,她试了好久,还是没有成功,最后她选择了让这根圆柱体平躺在最上面的做法,可是尝试了几次,小柱子还是没有放平衡,依然滚到地上。这时,只见曾子未的小拳头对着搭好的圆柱一挥,所有的圆柱都掉到地上了。
  第二天,曾子未还是选择了这份工作,依然照着昨天的做法操作,依然没有成功,就在她准备放弃的时候,我走过去了,帮他把这套工作挪到地板上工作,因为地板平整,容易掌握平衡,曾子未看到我把这根最小的圆柱体放到最上面时,她非常惊奇地看看我,又看看学具。
  感悟:
  我一直在凝视着她会如何处理她的失败,我很庆幸地看到,她是个很有毅力的孩子,昨天没有成功的事情今天接着做,我很欣赏我自己的沉着与冷静,如果我的一时着急,在他失败或都错误后,马上去指导或纠正他,会让产生依赖、畏难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失去自信心,而我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她自己去尝试,在她尝试多次没有成功时,我的适时介入、指导会让她的印象深刻,这时的指导也最有价值,因为人的大脑一部分全神贯注、高度兴奋,其他的部分就全部放松、高度抑制。处于高度兴奋的一部分,各种营养成分的供应都很充足时,就显得特别灵敏,就特别能理解和记忆,就特别能解决问题。
  情景三:圣诞树
  时间:2006.12
  凝视对象:全班幼儿
  圣诞节前,赵振荃妈妈给每个孩子送来了一棵圣诞树,这是一种用药水浇在纸片上,然后等待3-5个小时后,这张浇过药水的纸片便会长出类似雪花的白色晶状物,很漂亮。
  在送礼物之前,我们先做了个示范,首先在班上“种”了棵圣诞树,小朋友都非常期待看到圣诞树开花的那个镜头,只要有空便会过去观察,看看圣诞树。下午起床后,江俊萱起床后,第一时间跑去看了,非常兴奋地跑回来告诉全班小朋友:圣诞树开花了!小朋友一下子蜂拥而至,赶着过来欣赏,欣喜万分!
  感悟:
  好的教育总是在方寸点滴之音,自然而随意,但是在有意无意间却蕴含着深远而悠长的教育韵味,当你深深地去凝视教育历程中那一个个片断时,你会有感悟:这张小小的纸片在孩子的等待中,也赋予了她有形的生命,从孩子的一次次观察、等待中,这棵小小的生命发挥了无形的教育力量,它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等待,什么是期望,什么是成功,这是一种多么美丽而的深刻的体验呀!
  情景四:乐器
  时间:2007.4
  凝视对象:陈子曰
  个人工作时间,陈子曰又选择了他喜欢的塑料插片,只见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用了差不多20分钟时间,把插片拼成一个个正方体,正方体里面都放入了一个木珠,一共有十几个,整整齐齐地摆在自己面前,最后,他把正方体放在自己耳朵边摇晃起来,我轻轻走过去问:这是什么?他告诉我:这是沙锤,上奥尔夫课时用的。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他笑了笑,好像又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的继续玩着他的“沙锤”。活动区结束时,我把他的作品拿到全班小朋友面前,隆重地介绍给了小朋友,并把他的作品很正式地摆放在作品架上,供小朋友欣赏。
  感悟:
  孩子和成人一样,需要尊重与理解,孩子的作品也许幼稚,但教师对孩子的作品要小心地保存一份感动,保持一份新鲜,保留一分敏感和新奇,孩子感到的是一份尊重和一种成功。相信,陈子曰小朋友会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这样的形式我在班级经常开展,渐渐地,孩子们在这个有生命的环境里学会了尊重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情景五……
  情景六……
  情景七……
  这样的情景还有很多很多,更多的时候,这些小小的情景,会在你不经意间滑过,但是仔细地看却很有意义,人们常常会误会教育应该是浓浓的快速的穿透,其实更多的时候,教育是一种气息,好的教育犹如芝兰芬芳,慢慢地释放,这是一种恬谈,这是理性的思考,是感性的润泽,轻轻地叩击孩子的心灵,它能帮助我们思考,演绎教育的情与趣,用一颗宁静的心去凝视吧,教育的气息就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凝视,一定会感受到它的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2#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20:09:5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不是个好教师/霞霞飞
http://blog.cersp.com/62378/1334245.aspx
  这几天总在想这个问题――我到底是不是个好教师?
  为什么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呢?因为这段时间的我和其他的老师一直都在填着这样或那样的表格,如师德考核表、教师考核表、个人总结等。一次又一次地填写,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反省自己所走过的教学之路,每一次的反省总有些恐慌涌上心头,我好象离真正意义的好老师很有些距离。
  本想把教师师德规范搬来一条条对照说开,可这也太恐怖了,整个一革命似的的反省。还是就自己所能想到的,随便聊聊吧!
  就学校工作安排而言,我想我是不太称职的。就拿这学期开学不久学校政教处布置下来的一项任务而言吧,我就没有同其他老师一样去尽职尽责完成。
  那是一样什么任务呢?其实很简单――布置教室,并规定布置时一定要规范好了教室若干功能,如卫生角、图书角、花盆摆放处等,由于本人没有去做这些事,所以实在是不能详尽说来。其实,我并不是没有布置教室,我仍然和以前一样,贴上了干净整洁的光荣榜,并把孩子们的名字一一打印好了上去。我还准备了两块板子,准备给表现好的孩子贴照片,还把电视机前的板子装饰成了美术角,贴上了孩子们的画。我做完了我认为应该做的事后,我就没有如同其他老师一样,劳心费神地去找家长搬什么花草,或是在教室的一角写上个“图书角”字样,其实,到底有多少书,我也就不清楚了。最后的评选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班是三星级教室,最后一个星级。
  走进我的教室,说真的,我并不难受,因为我做了我认为自己该做的事,虽然教室很朴实,但它所具备的一些激励功能是有效的。
  其实这只是我所想到的很多事情中的一件!
  我是个个性很强的老师。记得有一次大队辅导员在大会上表扬学校的某一个班级主动承担升旗仪式后大操场的卫生打扫,听完后我就想:打死我也不会让我的学生去做这样的活的,要知道那操场可真的是蛮的大,能容纳好近万人呢!现在转念一想,如果各个老师都如同我一般,那学校的好多工作该怎么去开展呀!
  还有一次,学校和电视台联合表彰一位班主任,记得所讲述的事迹中有这么几句话:“在W老师的带领下,他们班的同学们无论是烈日高照,还是刮风下雨,都会早早来到学校,把班上的清洁区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就觉得自己是永远不会被表彰了,因为我是一到刮风下雨就不让我的学生去扫清洁区的。实在是有些大纸片,打伞拣拣就行了!
  哈哈,现在知道问题的结症了,原来是自己没有被表彰,所以在反省,在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3#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20:13:45 | 只看该作者
班主任怎样看待自己
――《班主任新思维》读书笔记(一)

旺旺http://blog.cersp.com/783742/1340949.aspx
   自从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我连续担任了七年的班主任工作,此后,又参与了学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十几年,所以,对班主任的自身定位问题也就特别的关注。我觉得,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应该具有成熟的自我观。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呢?
    最近,我在阅读《班主任新思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时,惊喜地发现书中对此问题有许多新的阐述和新的观点,相信能给我们的班主任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班主任如何看待自己,这是班级工作的核心问题。
    班主任存在的意义,在于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
    班主任与班级学生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朋友关系。
    班主任要致力于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精神的养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己,是把握自己的前提。
    班主任在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同时,也强化着自己的主体意识。
    班主任要致力于塑造一个身心健康的自我、一个独立自主的自我。
    班主任要致力于宽容、宽厚、宽松氛围的营造,通过这样的氛围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也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美好。
    班主任对自我的不断超越是班级工作不竭的源泉。
    这本书的阅读,还有这些观点学习,带给我的收获与感悟是:
    一是班主任不仅是生之师,而且更应该是生之友。站在新世纪,班主任必须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角色意思”,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活跃,将自己重新定位。所以,班主任在作为一个老师的同时,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也只有在这种角色定位下,班主任才能真正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以此进一步推进班级工作。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没有教育文明。”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真正做到教育民主、平等待生,就必须取得学生的信任,就必须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喜欢你,愿意亲近你,愿意向你倾诉。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努力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是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站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必须重新认识新时代班主任职责的新内涵。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更丰富了:“学科专家”、“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模范公民”、“父母的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辅导者”等等。而所有这些都表明了班主任负荷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任,表明了班主任要全面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成长,要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要为学生终身持续发展负责。因此,班主任要在这个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关键岗位上,正确地认识自我,认真地把握自我,更好地超越自我,真正地升华自我。
    三是班主任在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灵园丁的同时,也要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以教人者教己”,是班主任修养的自我提高之于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在班级的管理中,如果班主任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这也必将成为班主任自身发展的一种动力。其实,班主任的人格、品德、学识、修养乃至行为习惯对学生都是一个潜在的教育力量,同时也是学生对班主任自身的一种内在的压力。作为班主任,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以爱心培养爱心,以精神关怀培育关怀精神。我想,我们的班主任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也必将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20:14:50 | 只看该作者
两节自由复习课
  期末考试前还有两节生物课。复习的进度明显快过了考试范围,所以我决定留下这两节课,不再往前复习,让学生利用这两节课的时间自己安排――自由复习,而我则成了课堂上闲人,有学生问问题就解答学生的疑问,没有学生问问题,就放任自己胡思乱想。以下记录的就是我在这两节学生自由复习课上的所见所思所想。
  1
  学生一听我的安排,有人就问我:“老师呀,这两节课我们做点什么呀?”
  说是自由复习,可是学生却难以“自由”地复习。
  从小学开始进入教室读书起,读了将近十二年的书,学生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课后也习惯了按老师的布置做作业,上课听老师的讲,课后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就算是学习了。
  突然一下,老师上课不讲课了,作业不布置了,学生就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了。
  学生离不开老师,学习更离不开老师的安排。望着有些茫然的学生,我更茫然了。
  2
  偶尔间有学生问点问题,但问来问去,也就是那么几个学生有问题可问。其他的学生,却是一直沉默。
  学生学习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问题可问。我们教师教学最大的失误就是让学生没有了问题。
  3
  在学生面前,教师有时假装愚蠢,那是一种智慧、聪明。
  如果在学生面前,教师总是在假装聪明,这无疑是一种最大的愚蠢。
  4
  在高三(10)班。多数学生在埋头“苦干”,也有些学生无所事事。
  那些无所事事的学生,是那些学习成绩非常糟糕,而且纪律也比较让老师头痛的学生。当我偶尔抬头看看全班同学时,眼神总会碰上他们的眼神。
  眼神相对的刹那间,我突然感觉到一种陌生。那些学生,对我而言,是熟悉的陌生人。之所以说“熟悉”,包括一周5节课在内,我们之间总会见见面。之所以又“陌生”,我除了知道他们的姓名,知道他们在这个班上之外,没有什么更深入的东西。
  课堂上我讲着我认为该讲的,他们想着他们所想的。身体在咫尺之间,心灵之间却无限的遥远。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我都不知道。
  突然感觉,这种陌生比陌生人还陌生。
  5
  突然,看见一位学生两只耳朵里塞着耳麦,估计是正在听音乐。
  我走过去,学生也发现了我,拔下的耳麦,从衣服的领口垂了下来。我问他:“在忙什么呢?”学生答:“没什么!”,我捡起一只耳麦,塞进我的一只耳朵,说:“我也听听!”,正播放的是一首快节奏的歌曲。看见那学生的脸突然红了起来,也许是感觉到了不好意思吧。
  会脸红,那说明孩子还是很实诚,这是我的看法。我拍了拍学生的肩膀,说:“这音乐不适合在学习时听!”然后走了。
  课后,与其他的老师聊到那学生的脸红。有老师认为应该缴掉学生的MP3,并且说,“脸红是假装的,骗你的!”
  我不相信!脸红也能装出来,那么这学生也太天才了,也太可怕了。我绝不相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20:19:42 | 只看该作者
雪*十八天(5)/徐莉
http://blog.cersp.com/30928/1343646.aspx
2008年1月22日 星期二
  想起学期末的“折腾”,我的心态有些复杂,因为我既是受者也是施者?今日上班的路上,我就一直在分析自己昨日的“狂喜”,以及与这“狂喜”相连的隐隐不安。断断续续地想。一个想法的片断会突然以一句话或几个词的形式从嘴巴里蹦出来,就是自言自语,然后被自己的声音吓一大跳,不好意思地四顾,低下头快走几步――能走出尴尬?思想也时有突然的踏空,然后无措地不知该从哪里接续下去。对自己笑笑,用手指在灌木丛的积雪上抠出个小洞,看看底下叶子的情状;重重地在路肩的积雪上踏几脚,再回转身于凌乱的脚印中寻找自己留下的痕迹;蹑手蹑脚地接近一只在路中间蹦达的小鸟,看它什么时候惊觉、飞走……爱琢磨的人并不都是愁眉苦脸的。
  还是说说学期末的“折腾”。每次经历,我们都笑称那十天是“黎明前的黑暗”、“最后的疯狂”。
  从学生期末考试结束、离校起算,教师批阅试卷、完成学科教学质量分析并上交,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按照要求填写好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或成长手册,学生工作就此宣告结束,只等着全校的散学典礼之后将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或成长手册发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了。其间,教师得上交育人及教学工作总结、一个学期以来的听课笔记、自学笔记。以往还包括备课本,这一年来学校加强了学期中的抽查和反馈,所以备课本已不再统一收取。也曾追问过为什么是“这些”而不是“那些”,或者“这些”要求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当我明白“这些”是督导评估以及区域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所规定的内容之后,就不再多言。为了使之不流于形式,不成为教师不合理的负担,学校不断主动将与之相关的各种外部规定进行“演绎”或进一步细化,比如政治学习笔记和业务学习笔记的分分合合,比如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次……不过,以上都是教师们做习惯了的事情――要求已经充分内化,感觉上不属于“折腾”之列。当然,集中突击完成听课笔记和自学笔记时会有不少怨言:“平日里太忙了,也就是临到上交才会想起这些。”
  真正让人感到折腾的是交织于学生散学典礼之前的诸多工作之中以及学生散学典礼之后大约三至五天的全校教师集中学习。学期末的十来天,之所以日益显得“折腾”与“黑暗”,也是因为近几年学校在教师培训工作上花了不少心思。
  还记得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曾与大学师范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们就教育教学问题开展过合作论坛。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做过学校“十大名师”的访谈――模仿朱军的“艺术人生”,品评学校十大名师的“教育人生”。为了打造团队精神,做过综艺类的“快乐团队”游艺活动;举行过教师演讲比赛――“说说我们的团队”,暨展示团队风采。还有教师教育观念辩论赛、教师论坛、与课程专家面对面、跨学科研讨……每一次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实施无不涉及到学校诸多部门和众多教师,有时甚至是全校每一位教师。精彩背后是众多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超负荷运转,大家付出的不止是时间、精力,还有个人与团队的智慧。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越来越困难。简单的说,全校已有近四十个教研组,即便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活动,安排整整一天的时间,各环节之间也必须相当紧凑才行。更大的挑战在于,每位教师都有各自复杂的经历,这些经历影响着他们对活动愉快性、重要性和真实性的理解。我时常会问自己,这些活动从策划到组织实施,究竟能让多少教师明白学校管理者的期望是什么?经验“精彩”之后,教师收获了什么?作为策划者和组织者,我们所做的哪些事情有益于此?你会觉得我仿佛是在上完了一节课后做着课后的反思,也许真的是这样。
  篡改一下杜威的话:“只有当我们想清楚要实现怎样的学校,学校教师培训作为一种过程和功能,才会有明确的意义。”然后回到杜威的话:“只有当我们想清楚要实现怎样的社会,教育作为一种过程和功能,才会有明确的意义。”好在我的学校有这样的传统,每位走上台去的教师都会努力把最美好的自己呈现给大家。有时,我也会对想临阵退缩的年轻同伴说:你可以将之看作一次让大家“认识”你的机会。期末几天的教师集中培训其主要功能只是提供一个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难怪我们都以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因为这场无边无际的大雪,这个学期末的一切“折腾”都取消了,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包括我。可是,开心之余为何还有隐隐的不安?是因为想得还不够通透?还是因为在心底我已认同了一份责任?
  其实,学校的教师培训远不止期末这几日花样时常翻新的数场集中活动。按照学校教师培训的内容来划分,学期末的这些活动可算作通识培训,面向全体教师;学期初的分学科集中培训和日常的组内研究(我将之看作日常的培训)是分学科培训或涉及某一领域的培训。按照培训的组织形式划分,学期初的分学科集中培训和学期末的活动属于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落实的校级培训;而学期之中学科组内、教研组内、同学科教研组与教研组之间开展的散见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的培训则属于“组”级培训(不同的组)或团队培训(不同的团队),它突出地表现为“是教师身边的培训”,因此,有时可以等同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在这样的视阈之下,我们缺少的似乎只是通过整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校教师培训的功能。只有让每个个体“明晰”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学校教师培训的目标,了解指向目标的达成“我们应该做什么”,才能使教师培训的相关“事务”逐步形成稳定的状态――大家都能基于理解来完成工作,外部要求才算得到充分内化。整体规划是容易的,怎样才能让每个个体“明晰”?我脑海里跳出的是“弗鲁姆―杰戈决策树”。在时下的学校发展场阈中,时间,也许只有时间最终会成为核心驱动力。叹口气,为被迫停留于一极。仍保有一点不甘――谁有足够的耐心?只需要远见和承担的勇气。
  再往大了说,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既是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对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教育,但这样的无限扩大又会使问题显得更加繁复,于是,寻求问题的解决似乎处处可下手又无处可下手了。
  补记一笔:今日看到一只极胖的鸟,那么大那么大的肚子――怎么会有那么鼓胀的肚子呢?――身子被一对细细长长的脚管支棱着――那么细那么细的脚管啊!因为纤细,所以显得长?――跳、跳、跳、跳……稳稳当当。简直太好笑了!一不小心又出了声。我本无心惊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20:31:09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请不要围攻学生/黑白之间
    学生犯了过失与错误,我们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目的就是对他进行教育,让他吸取教训,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让他完善自己的言行,逐渐形成健康与健全的人格。然而,事实并不尽如人愿,请看下面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
    07年10月,初三(11)班学生李财,课堂上经常聊天、不听课,课后不做作业、不复习,考试成绩很差,早就想做一下他的思想工作,另外听到他讲话的口音像是张义山区的人,有一种亲切感,因为我在张义山区工作过三年。在课堂上交谈的结果让我没有想到,他不仅是张义的学生,他还是我当时一个同事的孙子。于是,找了个时间把他叫到办公室,想好好地做一下思想工作,我还没有把手洗完就被A老师打了一个耳光,并开始教训,让我很尴尬!
    所以,我后来在一堂课上给这个班学生讲,某个学生有了问题我再也不把他叫到办公室处理了,我就把他叫到楼道里处理,我怕把他叫到办公室后遭到其他老师的围攻与殴打!
    案例二
    前两天期末复习,初三(21)班学生王玉梅,在课上看课外书,因为是复习阶段,时间很紧,所以把她的书收了叫到办公室训话、开导,但我还没有把我要给学生讲的话讲出来,其他带课老师就开始围攻这个学生,把这个学生的点点滴滴的失误与错误都摆出来要进行教训,以前也碰到过类似事件,让我感觉到很头痛!于是,我赶紧给这个学生说了两句后打发了出来,我很不想听到或看到老师们对学生进行围攻。
    教育反思
    这样的事情我想每个老师都遇到过,一个学生有了过失或错误,被老师教训的滋味本身并不好受,如果再遭到老师们的围攻与殴打,那教育的意义何在?如果你是学生,你如何想这个问题?你能接受这样的教育吗?这样做的害处很大。
    首先,每个人都很反感别人揭自己的疮疤,学生也是人,也同样反感老师揭他的疮疤。老师们聚在一起教训他,每个老师都抓住学生的某一点过失与错误,进行言语与身体上的攻击,或者就是有些老师所说的“教育或教训”,实际上就是一种揭学生“疮疤”的做法;
    其次,当学生在办公室被众多老师“教育或教训”时,他是一个弱势个体,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教育,容易让学生想到其它的很多事情,容易造成学生心灵上的疮伤,有时候不但不能起到教育效果,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激发学生的更为强烈的逆反心理,往往会有学生在办公室与老师进行反抗性争论,以至于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第三,学生在办公室遭到老师们的围攻与殴打,容易激化老师与学生的矛盾。如果这个学生所犯的错误与过失他自己能够深刻认识了,那么也就认可了老师的教育与教训;如果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与过失时,老师们的围攻或殴打可能会让这个学生恨这个带课老师、恨围攻他的所有老师,以至于最终激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给老师的教育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
    第四,围攻或殴打的教育方式很难让学生接受教育。一个成年人遭到围攻或殴打时,心理也不会平衡,即使这个成年人真有错误,也不会接受这种教训方式,何况是一个学生?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对学校教育产生更大更多的失望,学习的乐园也会变成学习的坟墓,以至于让更多地学生从校园里面被“赶”出去;
    第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学生在学校受到老师们的围攻后,往往羞于启齿,不会把自己受“训”的事告诉同学、朋友或家长,但也有部分学生会把这种事情讲给家长,然后家长们在聊天时又会把这种事情传向社会,从而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学生犯了过失与错误,我们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目的就是对他进行教育,让他吸取教训,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让他完善自己的言行,逐渐形成健康与健全的人格,而不对他进行围攻与殴打。实践证明,这种围攻与群殴是一种最拙劣的教育方式。所以,请老师们不要在办公室围攻学生。
    我的做法
    一、单独谈话,不受外界任何干扰。
    鉴于教育教学中的类似的实例,我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会采取与学生单独谈话的方式,如果问题小,直接在教室门口谈一下;问题稍大,在办公区楼道里与学生交谈;问题过大,在校园无人区单独谈话,避免出现上述多人围攻一人的情况出现,同时也不受任何人的影响,按自己的意图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次谈话达不到或者没有完全达到目的,再进行第二次,直至学生深刻认识清楚自己的问题。
    二、就事论事,不揭学生疮疤。
    在谈话中,往往会出现把学生的一段时期内的过失与错误放到一起教训学生的情况,这种做法会让意识到自己过失与错误的学生感觉到无从做起。所以,在谈话中要就事论事,抓住一点,让学生认识清楚,然后与学生讨论如何改正或以后如何做的问题。我想,一个人格还不完善的学生,如果要让他去改正许多错误,他会感觉到无从做起,即使你给他教了很多种方法,要都做到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让他每次做到一两点,我想还是比较容易达到良好的效果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可以在长期的教育中慢慢地让学生改正所有的错误。
    三、平等谈话,避免激烈手段。
  在谈话中要放下老师或长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民主地进行交流。既谈学生的问题,也谈老师的问题,既要把老师自己的看法谈出来,也要让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谈出来,通过深度交流与讨论,让学生认识清楚自己的问题,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想在这种平等与民主的交流中,学生怎么能不接受你的教育?你还能与学生产生什么样的矛盾?你还可能采取激烈的手段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 20:34:51 | 只看该作者
走进心灵,一路同行/张吉路
  “曾经有梦。那是一群群花枝招展的孩子,草地上,他们自由自在地挥洒五彩缤纷的童年;小溪旁,他们无拘无束地撩拨肆意涌动的灵性;树林间,他们手捧书卷,摇头晃脑,绘声绘色,清脆的童音随风飞扬……”这是我在一篇随笔中写下的一段话。盘点过去,怀揣梦想,带着一颗快乐的心,与学生欣然牵手,一路同行中,我享受快乐,收获幸福。
  丹心化雨育桃李
  (一)真爱解心结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只有知道自己被爱,才有信心,也才能幸福。这种被爱的感觉是成功心态的基础”。与孩子相处中,我坚持做一个合格的“心理医生”,把特殊的爱送给那些特殊的孩子,让真爱解开孩子的心结,鼓励孩子走向成功!
  06年初,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小颜。不久,我发现她学习习惯很差,家庭作业时常不交。听课老是走神。或者与邻桌的同学说笑打闹。学习成绩就更不用说了。
  我和她母亲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她爸爸出车祸撞成重伤,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平日里无暇照顾她。了解到这种情况,我专门为小颜开了一次班会。我郑重其事地讲了小颜的事情。最后我说:“如果换成是你,面对躺在床上,意识几近全无的爸爸,整日里身影忙碌的妈妈,你会怎样想?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一个班级一个家,快乐班级我的家。每一个同学,对于我们这个班级,对于我们这个家来说,都很重要。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多给她一些帮助,在生活上,在学习上,让她也快乐起来,让她有更大的进步呢……”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渐渐地,我发现小颜的脸上有了一些笑容。对自己的平常表现,也稍稍能够自我约束一点了。同学们看她的眼神也有了变化。
  送学生一份真爱,是一种教育观念,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处事方法,更是打开心结的灵丹妙药。
  (二)宽容敞心扉
  04年9月的一天,我检查晨读。检查到五(一)班,多数学生低下头,捂嘴窃笑。我忍不住问:“你们为什么笑?”一位女学生小声说:“张老师,有同学在喊你的外号――‘记录本’。”我很生气,又一思忖,不行,没搞清楚事情原委,大动肝火,与事无补。我故作平静:“我早听说咱五(一)班学生聪明绝顶,这回算是领教,但老师一时还不明白,‘记录本’是何意思?还请同学们解释一下,老师愿洗耳恭听。”
  下午放学后,几名五(一)班的学生找到我。向我解释:“老师,同学们见您检查晨读经常拿着记录本,又想到您的名字,便给您起了个外号:‘记录本’。老师,您不会介意吧?”“不会。我知道同学们并无恶意。不过,起不雅的外号,讽刺或挖苦别人,是不对的。”同学们信服地点着头。后来,他们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来找我,无所不谈。我真的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大朋友。
  事后想想,当时如果换一种方式,大发雷霆,火冒三丈,严厉训斥,学生还会找我倾心交谈吗?还会敞开心扉与我真诚相处吗?
  宽容,是一缕春日的阳光,能温暖孩子们的心灵;宽容,是一股流淌的清泉,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宽容,是一阵轻轻拂过的微风,能吹开孩子们的心扉……
  生命因宽容而精彩。
  (三)尊重赢成功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就是尊重学生。”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细心地呵护他们,等待他们,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
  06年冬季,学校举行系列游戏比赛,选手选出来了。节骨眼上,班里男生和女生,却出了好多问题。班长小宋多次找到我:“我选参加比赛的队员,男生老是不配合,老是扯后腿……”副班长小姜也当仁不让:“女生太霸道了,每次训练,占着长绳不让我们男生练……”连着几天,我心里在琢磨:该如何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该怎样填平同学间的这条鸿沟呢?
  班会课上。我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中间画了两个大大的木桶。一个,完好无缺;一个,有一块木板缺了半截。我说:“同学们看,老师这儿画的是过去经常使用的木桶,用它,我们装上满满的一桶水,应该没有问题吧?”“不行,不行,第二个木桶不行。”“怎么不行呢?”我明知故问。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我说:“同学们看,团结是多么重要呀!我们也应该像第一个木桶那样,所有的木板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要因为一块木板而影响了大局。那样,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不管碰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能解决……”
  我发现,体育课上,中午来到,下午放学以后,都能看到队员们积极排练的身影。比赛结果,踢毽子、投沙包、跳绳三项级部总分第一名。
  班级管理中,不一定要扳起面孔,言词凿凿,信誓旦旦,将自己的意愿,一厢情愿地强加给学生。也许,一段入情入理的话语,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幅妙趣横生的图画,更能在学生心中掀起情感的涟漪,更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用心创新绘精彩
  06年起,我开始担任学校教务处管理工作。工作较之以前更为繁重,但我始终未有怨言,而是全身心投入,执著地追求着教育的最高境界。
  近年来,大力推进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了“幸福生活、快乐成长”为目标的《成长册》记录工作,在班级内尝试“快乐赏识卡”,无论是学习还是各种活动中,学生有出色的表现或明显的进步,就能得到“赏识卡”。小小卡片上老师亲笔写下赞誉之词,成为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学生为得到“赏识卡”,在课堂上和各种活动中争相积极表现。学生家长通过“赏识卡”了解了孩子的闪光点,大大减少了部分家长对学生苛责有余而鼓励不足的状况,增加了学生的自信,促进了家校沟通。
  十多年来,所带班级年年被评为“先进班级”,并多次获得市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及各种特色团体一等奖。
  潜心探索结硕果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阅读及作文教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快乐作文、快乐成长”之路,以“每日素描”和“游戏作文”为两条腿,进行扎实地作文教学实践。多次执教市级公开课。1997年,获山东省济宁市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被评为济宁市教学能手;参与省级课题《加强课内外整合训练学生自能作文能力》实验,课题成果获山东省第二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编《小学生作文点对点》、《小学生自能作文》两本。《快乐作文与阅读》名誉主编,《作文报(沿海版)》特约编辑。指导学生一百余人获国家、省级作文大赛中获奖,本人获国家、省级优秀辅导教师奖。学生习作一百余篇先后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快乐作文与阅读》等报刊杂志。
  读书、反思、写作,已成为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来,笔耕不辍,写下了20多万字的随笔,已整理成《触摸孩子的心灵》一书。五十余篇文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小学语文教师》、《师道》、《中小学教学研究》、《北京教育》、《教育信息报》、《作文周刊》、《少年作文辅导》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06年以来,先后荣获曲阜市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济宁市教学能手、教科研先进个人、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春华秋实,十余载青春。“丹心化作春雨洒”,坚持走进孩子年幼的心灵,一次次触摸孩子深藏心底的那份柔软,用爱心和真诚两把钥匙,打开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宝库。前路漫漫,我将继续怀揣梦想,与孩子们一路同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8#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00:07:47 | 只看该作者
给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
――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朱小毛
http://blog.cersp.com/64573/1365240.aspx
  我认为,目前我们教师群体中比较常见的班主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权力型,另外一种是道德型。
  权力型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借助的是师道尊严,依赖的是班主任的权力和老师的权威。这种班主任最突出的工作效果是学生怕老师,对老师言听计从。
  长期以来,权力型班主任最常见。以前把老师称着“孩子王”,一个“王”字,潜意识中透露出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笼罩一切”。我们读书时就多是这样的班主任,那时如果问我们怕什么,答“怕什么”,最怕什么呢?答“最怕班主任”。用现在一句话来说,真是见到班主任的背都怕。现在的学生却大不同了,就拿叫老师名字来说吧。我们在学校里读书时,直呼班主任的名字,那是胆大包天的行为。现在的学生当老师的面叫老师姓名的也算是小菜一碟。我当班主任时有人叫我“毛哥”的,也有的学生在我背后用我的姓名玩起数学的排列组合“朱小毛”“小毛朱”“朱毛小”“毛朱小”“小朱毛”“毛小朱”。这只是一简单的例子,说明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胆大,也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个性张扬。加上现在的法制愈完善,社会也越来越民主,所以权力型的班主任感觉班主任难当了,学生难教。这类班主任现在常常有如此的抱怨:“现在的学生打又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怎么管呀?”
  道德型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借助的是师道师德,依赖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心。但是这一类型的班主任在今天的教育中也遇到了问题。怎么呢?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是在蜜糖罐里泡大。蜜糖吃到了,哪里感受得到白糖水的甜味呀?不象是我们当初读书时,老师的一点关心,一句表扬能够让我们兴奋好几天。现在很多的孩子对爱已经失去了敏感性,甚至以为父母疼老师爱是天经地义的,而往往一丁点委屈却受不了。
  面对现实,权力型的班主任也好,道德型的班主任也罢,都遇到了困难。怎么办?――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不是简单地用权力、师德去做教育,而是用智慧去做教育!
  我们冷静地反思,不难发现我们周围的老师中不乏兢兢业业的教师,也不乏吃苦耐劳的教师,但却很缺乏智慧型的老师。教育是放飞心灵的艺术,教育者的姿态应该是飞翔,可是我们现在很多老师却是在地上爬行,站都站不起来,更别说飞了。为什么?我认为,就是因为我们缺少智慧,教育缺乏智慧这翅膀。在教育中我们往往显得很无知可笑。举两个例子来说吧。
  一个例子是,现在还有不少的班主任在面对那些让人头痛的“麻烦学生”,当屡教不改时,往往会使出一招――“请家长”。其实这一招一点智慧含量也没有,效果很差。怎么说呢?第一,请家长来,难道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会比我们当教师的强吗?第二,那些问题多多的学生,本身十之八九就是因为家庭教育出了严重问题而造成的。这些学生家长往往就已经对孩子根本管不了。这样的家长,请到学校来,能有什么作用呢?可是这种“请家长”的现象至今还是很普遍。
  另外一个例子是,万安教育论坛里常常有一些老师在求教一些教育中的困惑,都是在问“怎么办?”“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怎么办?”“学生喜欢说谎,怎么办?”,而回帖的老师大多简单地说说“该怎么做”。几乎没有老师问过或说过“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又怎么能真正地解决“怎么办“呢?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我生病而发热了,去医院看医生,医生二话不说只是给打针退热而已,那么这样的医生肯定是个庸医。教育同样是这样的理。
  教育需要智慧。那么我们如何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呢?我认为,一是要有一颗心,二是要有一股劲。
  一,要有一颗心。
  智慧的“慧“,下面是一个“心”字,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什么心呢?一颗学生心!学生心指什么?用我们现在常常说到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做老师的,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懂得换位思考,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怎么解决问题;用理论性的话来说,就是指老师要懂得学生心理学,要能够真正地读懂学生的一切。
  讲到老师,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老师首先要有爱心,有的说老师首先要有责任心,等等。但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有的是学生心。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为什么把学生称着“弟子”?弟子的“弟”,兄弟也,指的是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兄弟,当成同辈人,也就是说老师应该有学生心。弟子的“子”,子女也,指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老师要把学生当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关心和爱护。弟子,“弟”在前,“子”在后,不就是说老师首先要有的是“学生心”吗?
  按理说,我们为人师者本应该有一颗学生心,因为我们是从做学生过来的。可惜的是我们很多教师,好象一当老师就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小孩,曾经是学生,甚至还错以为自己做学生时就有多优秀一样,对自己的学生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顺眼,总爱左批评右指责,嘴里老唠叨“现在的学生怎么会这样呢?”
  其实,仔细想想,现在学生身上很多优点,我们当初做学生时没有,但是现在学生犯的一些小错误,我们做学生时也常常有。比如,与同学打架,上课时不认真听讲开小差……我至今还清晰记得我在枫林中学读初中时的一些“光荣历史”。
  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学生,没有把自己神圣化,有了一颗学生心,我们就往往能够理解学生,尤其当学生犯错时。而理解学生往往是我们真正教育学生的开始。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正是这层意思,而他的“四颗糖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例子――一次,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没有急于批评,却掏出一块糖给王友,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准时,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讶地接过糖。此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快糖放到他的手上:“这第二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王友瞪大了眼睛。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块糖果:“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喊到:“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啊……”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了第四块糖递过来:“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只可惜我的糖用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从上面的例子还看出,老师有了一颗学生心,往往容易宽容学生。宽容学生是教师的一种美德,宽容本身就是一种真正的教育。
  所以,我认为,老师有了一颗学生心,就已经走进了智慧的大门。
  二,要有一股劲。
  一股什么劲?学习劲。
  智慧的“智”,是“日”上加个“知”。什么意思?每日懂得“一知”,是“智”也。每日要懂得“一知”,靠什么?只有靠学习。
  要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必须不断地学习。第一,利用网络学习。现在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上有很多的信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两个我经常光顾,也感觉很是不错的网站:一个是“新思考网”,另外一个是“K12教育论坛”。当然只要你有心上网学习,你会发现很多优秀的教育网站会让你大有收获的。说到这里,我还想说一点,我们现在还有很多老师连网络是什么都不懂,这样的老师又怎么能教育好那些迷恋网络游戏的学生呢?第二,向书本学习。很多优秀的教育家写下很多智慧的书,值得我们好好读,从中吸收智慧的营养。第三,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我们身边的很多优秀的教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总之,只要我们有一股学习劲,那么我们就已经找到了教育的智慧翅膀。
  好了,最后祝愿大家能够给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享受到在教育中飞翔的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89#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00:13:32 | 只看该作者
来不及关注/shepherd
http://blog.cersp.com/7933149/1369555.aspx  帆实在是一个不怎么惹人喜爱的孩子,倔强、蛮横,从没有见过他面部表情柔和的时候。稍一批评,就对老师怒目相对。偶一表扬,甚至都不会调整自己的表情,还是那么几许尴尬。
  他的英语成绩一般能保持在良好。平时比较低一点,期末考核的时候,如果顺利,也能接近优秀。所以成绩不需要我太操心。但回家作业的质量很糟糕,不是乱做,就是少做,偶尔全做了,还是错误百出。常常请了他过来,补全、补好作业,再订正。他也总是那么地不耐烦、焦躁,而这样的不耐烦,有时几乎也要影响到我的情绪了。
  偶然听说了他的家庭情况,很震惊!
  父亲几乎以赌为生,母亲开一个麻将馆。一边尚有一息良知,怨责着自己,一边居然也赌到想自己砍断手指的地步。
  这个孩子,就在麻将桌边长大了!
  好赌的家长见过,但两个家长都好赌的家庭没有听过。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行为礼仪的教育、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严重缺失了的。他妈妈自己也知道,儿子撒谎、蛮横,但却无力去管教了。
  在麻将桌边长大的孩子!
  ――这样的定义,让我看着他的身影,不能自主地悲悯。
  我的女儿,没有见过麻将。她的课余时间是在书店、图书馆里度过,是在山上湖边的散步中度过,是在一次次旅游中度过。我的女儿,是在被妈妈打过之后还会说:“妈妈,你虽然打痛了我,可是我还是很爱你。”这样的话。
  可是,书籍,离帆有多远?自然,离他有多远?爱,离他有多远?
  原来在身边,还是有这么多家庭,严重缺失亲职教育。要靠学校、要靠教师,去改变,何等势单力薄啊!难道教师能够去教育家长,离麻将远一点,给一点时间孩子?难道教师能够去教育家长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
  这样的孩子,太多太多,来不及关注啊!
  放学的时候,温和地找他过来。
  “以后在老师这里将作业写完了再回去,好不好?”
  一些尴尬,他没有回答。
  “老师是不放心你的回家作业。你在老师这里写好了,给我批好了。老师就比较放心了。我相信你能懂这是老师对你的关心吧?”
  他的小脸上有几分亮彩浮现,面部表情突然柔和一些了。
  “好的。”他干脆地回答了我,也很干脆地在放学后写完了作业,给我批好了再回去。
  孩子,你可知道,老师只是想要让你,尽量少呆在麻将桌边一会儿啊!
  老师的力量是如此微薄,我拿什么来跟你十几年的生活环境来抗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90#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00:39:52 | 只看该作者
那个不做作业的孩子/都市放牛
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194&do=blog&id=91302
那个不做作业的孩子叫吴邦奇。今年满7周岁,就读于白鹤小学寄宿部二年级。
他长得虎头虎脑,非常敦实,剪个平头,小眼睛,厚嘴唇,肥肥的耳朵。
吴邦奇就是那个唯一敢不做作业的孩子。
他讨厌做作业,从一开始上学就有一点点这样的倾向。别人按时上交了作业,他往往上句不接下句,叽里咕噜,左找右找,一个句话作业没有做。笑眯眯地的面对你,一点也不畏惧怯缩。开始的做,只是好奇,拿起纸和笔玩玩,如果你给他天花乱坠的一番表扬,他也许会一口气做完作业。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作业,他老人家从来正眼不瞧拿起来笔刷刷两三分钟就完成了,然后利索的把作业一盖做自己的事情去咯。把同学们远远得甩在后面。这种表扬还能起点作用,也只在一年级的时候产生了一点效益。到了二年级,尤其到了二年级二期,这小子全反了。在他的字典里,“数学作业”没有这个词。
这孩子那这样呢?如此学习不糟透才怪?这可你想偏了。他的学习好着呢。尤其数学,他只对他没有见过的,带有一定难度的,要转几个弯弯才能解答出来的题目产生兴趣。教材的例题学习,到了二年级,他先生理都不理。专心致志沉浸在他的世界里去了,看课外书、画只有他能够解释清楚的图画,这是他常常在数学课堂里做的事情。
他讨厌做作业,尤其是那些重复的、机械的抄抄写写,反反复复的口算、计算等等练习,他小子一屑不顾。简直就是一个典型的反应试教育的代表。课外书,很新鲜,激起他阅读的欲望。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沉迷阅读世界,很快把他家里的书全部读了个精光,什么书都读呀,包括他爹他娘的大学教材和专业书籍。弄得他家老爸买书都成了困难,班级书柜里的书他瞧都不瞧一眼,太浅显了不吸引他小子。
没书读的日子,是很痛苦的。那就画画吧!我分发的数学练习本,每个本子的第一面都是他向我炫耀的作业练习题。他告诉我,叶老师我开始做作业了。但绝对不会到达第三页就是他小子的图画杰作了。
没书读的日子里,是很痛苦的。所以在我的数学课堂里,他可以躺着,趴在地面耳朵贴着地,听他能够听懂的声响。他可以打滚,滚到哪里就是哪里,只要他不妨碍他人的学习就行。也许是我的放松与宽容,让他小子不安分了。时常会干扰他人的学习,有时候他还会干扰我的讲课。给他释理,从开始的似懂非懂温软下去,到后来他公然“挑衅”我的课堂,“就是要捣乱我的课堂”、“这叫数学,哼!不学啦!”他小子跑出教室站在走廊上看风景,抑或跑到游乐场玩去了。有时候,我还比较放心他外出教室,但是安全总是绷在胸口,又不得不请学生把他找回来,或者自己亲自把他拉回来。多少次,我和同学们与他就是这样在课堂来来回回。甚至有时候他“叫嚣”“不上你的课啦”跑出去,同学们早已习惯,发出嘿嘿的笑声。可我得绷紧安全这根线,多少次把他拉回教室。有人说,这是我纵容他的后果,而我自己总是觉得是我亏欠了他小子。在课堂上,他就是那个吃不饱的人,而我们又不能给他及时的粮食补充。我曾经跟他的老爹多次交流,是否跳级,抑或开点小灶先学习高年级的知识。他老爹很是开朗,不!只要他每天开心快乐就行,学习成绩无所谓。在小学让他玩玩就行!我也曾经给他一本三年级的苏教版教材,他小子做了五天,第一天好开心呀!他拿起笔就开始做题,例题看都不看的。非常得快,字写得也就歪歪扭扭。“反正做对呢!”这就是他的意思。“叶老师,我每天做20页!”这是他第一天给我的答复,也做完了。第二天就慢下来,只做了10页。“叶老师,我每天做10页!”想想也对,20页太多了,10页也许量正好,也做完了。第三天呢?就开始唧唧歪歪了,第四天就是哼哼呀呀了,第五天呢?他小子说不做了。为什么?没有兴趣了。也许因为三年级的知识太贴近二年级,差距不大,不够吊起他的胃口。
那个不做作业的孩子是孤独的。他玩的东西,别人不喜欢。他喜欢玩捉虫子,拣小石子,玩沙子。其他孩子早已在教师或家长的规劝下,那玩意儿很脏不符合小学生规范的强烈监规中,这些欲望早已荡然无存,可他依然存在,而且还很强。别人玩的,他不喜欢。
那个不做作业的孩子,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只顾自己说,自言自语地说。他说出的东西,有时候我都从来没有想到过,孩子们那就更不要讲了。言语少了交叉点,使他小子失去了很多朋友,很多孩子也很难走入他的世界里。所以,孤独的他常常在树兜下找虫子,在沙池里玩沙子,或是自己在人群里玩自己的独角戏。当然,偶尔也会与他人搭上边的,玩得满头大汗,笑眯了眼。
那个不做作业的孩子,心理很脆弱。今年上半年,一旦受了委曲就会做出奇怪的举动,你越说他越紧张,举动越发奇怪。让我们和他爹他娘甚是烦恼,想了很多法子也没有多大效果。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只有为他提供宽松舒适开心的学习生活环境,他那个奇怪不雅的举动一定就会消失的。
那个不做作业的孩子,遇到他是我今生的福气。因为他推动了我的思考和学习!
那个不做作业的孩子,假期里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2 15:47 , Processed in 0.1653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