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凌起:考场作文快速行文模式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1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场作文快速行文模式之“对话交流法”
讨论式
【1号文】
矮纸斜行闲作草 ── 一张关于阅读的贴
   发贴地址http://bbs.sina.com.cn
    发贴内容: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与此同时,网上阅读率由1999年的3.7%上升至2005年的27.8%。面对这些数据,你对国民阅读问题有何见解。不论你是菜鸟还是大虾,只要会打字的都来谈几句吧。
    1楼回复者:古典情怀
    真的很为国人感到悲哀。
    我是典型的怀古主义者,对于图书更是爱不释手。中国是文学大国,有很多精彩、感伤的篇章在网上是搜索不到的,而且网上阅读无论怎样也读不出手捧书卷的那种纸质与厚重温馨,古书的清香伴着氤氲的环境,体味红了的樱桃、绿了的芭蕉的情怀,感伤梁祝的化蝶双飞。在网上我只读出了枯燥与单调。提醒国人还是不要忘记最古老也最具有韵味的图书。
    2楼回复者:流行前沿
反对!我恰好认为手拿书本翻来覆去才枯燥,网上阅读有什么不好?同样是丰富知识的存储,在网上可以有更广阔的信息面,有更多精彩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加快我们的阅读速度,节约时间。要知道时间就是金钱。现在科学如此发达,给我们提供了先进的网上阅读的方式,如果我们弃而不用,依然啃书,那中国将如何发展?走在时代最前沿,丰富自己的人生吧!
    流行因我不同!
    3楼回复者:曲在沦桑
    真不知道该支持哪一方。寂寞时像1楼楼主那样捧一本书籍,真的可以使自己轻松,感受得到书中人物细腻的情感。听见笛声会猜想远处是否有怨妇亦或伯牙与子期在合奏高山流水;闻到清香会猜想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香,还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香。然而生活在这个大都市,我们不得不紧跟时代的步伐,为了生计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去买书或租书,而网络正好迎合了我的心理。我的儿子更是网络爱好者,根本不习惯去翻书。手里摸惯了鼠标的人们啊!
    4楼回复者:……
    5楼回复者:……
   斑竹留言:非常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书确实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但生活在繁华都市脚踏时代潮流的我们又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本人认为,只要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只要不忘本,哪种读书方式都是可取的。

【仿作示例】
关于“从零开始”
网址:http://yahoo.com.cn  
主题:一切能不能从零开始
发帖者:版主
内容: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柔软的,我们的心时常因了自然界的风花雪月而蛛丝般震颤着。我们经历着幸福和痛苦,成功与失败,在面对这些时我们是从零开始呢,还是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呢?
一楼回复者:永不言弃
    我认为应该从零开始,重新再来。毕竟昨天的已是昨天,正如“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花,虽然“只有香如故”,但它的实体已不复存在,我么只能重新再开。
二楼回复者:清风
    我同意楼上仁兄的发言,人生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而不幸,同时也有幸运和成功。面对这些,既是已发生就成为过去式,我们应做的是将来式。以宠辱不惊的态度来面对人生,需要我们从零开始,只有从零开始,在成功和失败这个人生的十字路口,才可能有永远的新天地!
三楼回复者:飘云
    我看不见得吧,一个人可以弃旧图新,可以再接再厉,却不能“从零开始”,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表示一下呢:历史为数字1,今后所做的一切为数字0,若我们不站在历史的基础上去完成我们今后要做的事,就算从零开始,你画再多的0,不还是0吗?
四楼回复者:我是盖盖茨
顶,顶。我支持三楼的。曹禺七易其稿,才有现在的《雷雨》。注意,我用的是“易”,就是在原作上加以修改。对于原作的一切糟粕我们舍去,并取其精华,所以不能从零开始,我们应以过去为鉴!爱迪生试验了几千次才把钨丝这种耐高温材料找出来,这不也是基于他前几千次的经验积累吗?克里克和沃尔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上自己聪明才智,终于发现了DNA分子的结构秘密。可见,不能从零开始,我们应以史为鉴!……
发帖者:版主
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通过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从零开始”与“不能从零开始”,只是立足点不同而已,“从零开始”强调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能从零开始”强调的是对过去的继承。我相信,只要我们时刻有“从零开始”的心态,而在行动中又能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我们的生命一定会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2号文】
关于网络的辩论赛
主持人:大家好,这是“XXTV杯辩论赛”决赛现场,今天的辩题是“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请两队辩手登场……
主持人:接下来,请正反两方论述自己观点。
正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弊大于利”。互联网,它带给我们的伤害还不够吗?请看看现在的网上,网络骗子横行,黄色信息满天飞,不少学生为网络而荒废学业,浪掷青春。互联网,虽然是高科技的产物,但实在贻害太多,青少年应该远离网络,全身心投入学习,立志长大为祖国建设作贡献!
反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利大于弊”。电脑,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而互联网,又是这最伟大发明的结晶,记得有人说过:“21世纪,不懂电脑的人将会是文盲。”看看当今世界,什么资源最为重要?是信息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科技的地位日益重要!当代青少年,若是放弃对互联网的探索,无疑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被动落后的地位!所以,青少年必须多多接触互联网!
主持人:接下来是双方自由答辩时间。
反方二辩:请问对方辩友,您刚才说过:“青少年要立志长大为祖国建设作贡献!”请问,没有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如何为祖国做贡献?您或许会说:“书本里都是有的!”但,书本给予我们的知识只是很小一部份,新时代,我们应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创新精神,网络,在这方面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正方二辩:没有互联网便无法创新么?请看古时我们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中的发明者,接触过网络么?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是弱者的专利!他们为了逃避现实的失败,才到互联网上寻求安慰,满足自己的空虚!
反方三辩:谁说网络是弱者的专利?谁说网络是弱者发泄的对象?即便是当今北大、清华的高材生都需要在网络上完成自己的论文,专家学者都不得不在网络上寻求素材!难道,这些人都是弱者吗?
正方三辩:请想想这几年的惨案:“蓝极速网吧纵火案”、“河南黄勇杀害17名网吧少年案”、“青少年网络猝死案”,多少青少年为网络荒废学业,虚度青春,甚至失去生命。网络可以说正在蚕食青少年的未来!现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已下达命令,禁播一切有关网络游戏的节目,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这也充分证明了互联网的危害!
反方三辩:不错,不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中无法自拔,但是,除了青少年,国家、老师、家庭难道不该都反思反思吗?如果青少年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老师疼爱他,国家给予他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些青少年还会在网络中发泄吗?
主持人:好,下面请正反两方最后总结自己的观点!
正方: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心智还不健全不成熟,必须要受到社会的关怀和国家的特殊保护。为此,我们必须严格控制网络,还青少年一片成长的净土!
反方:我无法想象没有互联网的推动,中国未来将会如何发展,我无法想象从没接触过互联网的年轻人日后将要在国际竞争中如何赢得胜利!我们有多少名人学者专家对网络嗤之以鼻,动辄大谈电子海洛因,大谈游戏暴力,却忽视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好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否则, 200年前闭关锁国的情景在我们这代将再次发生!
(现场一片寂静,多数学生,低垂着头,甚至有的流下了眼泪。家长、老师静静地坐在座位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访谈式
【3号文】
孙膑访谈手记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经多次邀约,记者终于在两千多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烈,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剜髌”切入。
荒凉的枯泪
记者:孙膑先生,你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髌。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师同鬼谷,同习兵法,结为兄弟,亲如手足,我是从未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读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哽咽)我太相信他,从未怀疑过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相信的庞涓师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信任,感情上太亲近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慢点头):灾萌于不疑……
冰冷的铁血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如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您将庞涓给活活逼死?
孙膑(沉默良久,不语)
记者:是否……是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两次战役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髌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冷却。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

课堂纪录
【4号文】
课堂对话
老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难题不知如何解决,这时可能就有人给你建议了,你如何对待他们的建议呢?是坚持自己的决定,还是听取别人的意见呢?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再分组汇报。
A组:我们认为,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因为别人在提出意见时,可能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提出的,甚至说话人本身就是讲假话,尤其是那些好听的话。《道德经》里说:“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童话里有乌鸦因为听了狐狸的美言而丢了到口的肥肉;邹忌本来没有城北徐公美,但是他的妻子、妾、客人都说他美于徐公。可见许多甜言蜜语、闲言碎语,我们都不能当真。
B组:我们认为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
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只适用于头脑清醒、真理在握的人。但是,作为不是神仙的人,毕竟不可能时刻都充满智慧。人都有自己的局限,都有自己唯一的视角,于是应哌取别人的意见。古代的君王,能成为圣明之君的,无不是由于善于听取旁人的进谏。周厉王不听召公的建议,结果遭到了流放;吴王不听吴子胥的建议,结果身死国灭;项羽不听范增的建议,最终“无颜见江东父老”,而唐太宗纳了魏征之见,终有“贞观盛世”。
老师:现在看来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两组各执一说,并且都有自己的理由。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达成一个共识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同学1:我认为应该把别人的话当参考,不能完全当真,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而是要分析意见的对错再做选择,或采用或存放或抛弃。
老师:呵,这有点鲁迅“拿来主义”的味道,很不错!但如果不会选择呢?如果不会分辨呢?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拿来”的能力啊!
同学2:如果这个人不会选择,不会“拿来”,那这个人首先要训练的是如何“拿来”,而不能因为自己不会“拿来”就否定别人的意见。
老师:非常精彩。这位同学说,别人的意见不能不听,也不能不分辨。这使我想起了美国NBA球星刘易斯的故事,一位医疗专家说如果他继续篮球生涯,将会有生命危险,他对此不相信,又征求了另一位专家的意见,而这位专家的意见与前面那位专家的意见刚好相反。结果,他听取了后者,在一次训练中,他倒地不治而亡。由此可见选择的能力多么重要啊!同学们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讨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踊跃发言!



书信体
【5号文】
别再失败中泄气
                             ——给予给追求者的一封信
亲爱的追求者:
您好!
    我是“机遇”。受你日日追求朝思暮想的“成功”所托,我决定给屡遭失败的你写一封信,希望你及时醒悟,从我的建议中获得一些启示,以早日与你的“成功”相遇。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已不是第一次跟上天抱怨我的不公。你每每遭遇失败,便如同泄了气的皮球,怨天尤人,唉声叹气,一心认定是我偏私,从来都不光顾你日夜守候的小屋。其实,我是多么想跳到你的跟前,告诉你:别再苦苦等待,我在你的失败里安放了诸多礼物,只要你用明亮的眼去发现,用智慧的头脑去利用,用勤奋的双手去挖掘,那是你通往成功的宝贵机遇啊!
是的,我在你的失败里安放了礼物。如同我在英国科学家道尔顿给妈妈买错的袜子里安放了《视觉之异常》和“首个发现色盲症”的光荣成就,如同我在破产后的日本商人安藤百福面前安放了“面粉食油”和创业良机;如同我在法国家务杂工不小心滴染了煤油的衣服上安放的“干洗剂”之创意。他们都没有辜负我的一番美意,他们紧紧抓住我给的失败机遇,向着人生的辉煌努力扬帆,乘风破浪,终于远航。
可你,竟如此不懂我的心意。请你好好回忆一下:我也曾像给牛顿那颗创造了万有引力的苹果一样,给过你一枚野果,可是你只是抱怨被砸的不幸;我也曾像给爱因斯坦一道光线一样给过你万丈光芒,可是爱因斯坦反复研究,创造了举世皆惊的“光量子理论”,可是你只觉得晒得难受;我也曾像给泰戈尔一只流萤一样给过你更多更多奇妙的小飞虫,可泰戈尔因它们而创作了美妙的诗篇,而你满心怨怒,恨它们惊扰了你深夜的工作……你看,我是如此慷慨,给你那些伟人一样的机遇,只是它们潜藏在失败里,而你,却没有发现,拒我的一番美意于千里之外。
作为机遇之神,我见过形形色色的追求者,有的半途而废;有的止步不前;有的害怕失败而不敢追求;有的害怕失去而放弃拥有。要数你这一类最为可惜,因为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却因只知在失败中抱怨而丢失良机,从而与成功失之交臂,为生命留下沉重的叹息和累累的感伤。
愿我的忠告给你以深刻的启迪,擦亮你的双眼,坚定你的信念,“撑一支长蒿,”向失败深处漫溯,在那里你会发现,有一座叫作“机遇”的小屋,对了,那就是我,即将引领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此致
敬礼
                                                    机遇之神
                                                 2009年6月7日
吃苦要趁早
妹妹:
展信好!
收到你的来信后,我愁了很久,我在努力寻找着一个量恰当的理由来说服你。
你说,你总在大学的生活里遭到别人轻视的眼光,你认为那是因为你寒酸的出身;你说,你总会在高等学府里受到该校学子的指指点点,你认为那是因为你来自普通的家庭,你在埋怨我们的父母,你在感叹上天的不公。而我想说的是,没有人会从你身上看到你的出身,但你的举手投足可以暴露你的寒酸空洞,亦可展示你的优雅学识。
不可否认,的确有些人拥有着光鲜的外表和顺顺当当的一生。可我并不觉得这是可羡慕的,因为我知道为什么那些种在家里的花草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死去,而反倒是生长在野外的植物即便是遭到旱涝的冲刷也依旧保持着郁郁青青的活力;因为我知道为什么那些活着顺当的人常常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选择自杀,反倒是那些住过重症病房的人出来后更愿意好好地活着。妹妹,你是否已领悟到“吃苦要趁早”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呢?或许我们的起点确实比别人的低,我想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因为过于顺当的人生仿佛一颗裹着巧克力的慢性毒药,消解人的意志,迷惑人的心志,虽然吃苦的滋味固然不好受,但吃苦的经历却可以让人沉淀出智慧与力量。让我们的心灵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张力与广阔。
我明白你高考失常后所引出的内心的自卑感。妹妹,把你的目光放得远些,不要因为这个挫折所带来的伤痛,充斥着你以后的日子,我们的人生那么长,即便现在没有成功,还有以后呢!
记得以前买饮料时,你总是嘱咐我要帮你买咖啡,因为你喜欢咖啡那种苦甜参半的滋味。那时。我便始终坚信着我的妹妹以后一定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因为她知道苦也是一种滋味,一种人生的滋味
我们姐妹俩或许更应该感谢我们的父母,因为在这并不富裕的家庭里,我们学会了如何忍让。如何在拮据的日子里寻求生活的闪光点,不是吗?
妹妹,记住姐姐对你说的;在挫折中品味属于我们的人生,在吃苦的经历中沉淀出别人所没有的智慧与力量吧!
等你放假回来,我们一起喝一杯苦甜参半的咖啡。
                                                        姐姐
                                                      X月X日




【6号文】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 ”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 ”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 ”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14:38 | 只看该作者
考场作文快速行文模式之“分解合成式”
一、认识“分解合成式”
【1号文】
铅笔人生
  李鑫
铅笔,乃普通平常、习见习用之物。我们用它写字,用它涂鸦,甚至用它来描绘我们心中的蓝图。可是,正如佛家言,万物皆有灵性,你可知,小小的铅笔中也蕴含着生命的妙谛。真可谓铅笔虽微,智慧不浅,悟透了铅笔,也便悟透了人生。
妙谛之一:限制是实现自由的必经之途。
铅笔真正的自由境界是什么?那就是能够任意驱遣笔下的线条,以之书写华章,以之构筑宏图。而达成自由的前提便是要被一只手握住。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自由这个字眼美妙而奇幻,为了它我们甚至可以不惜一切,正如裴多菲所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但是,自由绝不意味着为所欲为,只有在一定的准则约束之下,我们才可能真正实现人生的自由。就如在一个繁华的路口,只有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才会有道路的通畅,才会有行走的自由。
妙谛之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铅笔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那就是它必须要常常忍受刀削的疼痛,有了这个过程它才能崭露出自己的锋芒,留下人生的华彩乐章。人生亦如此。通往成功的路上,到处是泥泞与坎坷,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挫折与磨难。正如古人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慷性,增益其所不能。”只有通过痛苦的磨炼与捶打,我们才能成材成人。聪明人会把绊脚石当做铺路石,他们坚信,任何磨难只能让强者变得更为强壮。
妙谛之三:保持平和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
铅笔总会与一块橡皮相配,它不会自以为是,他会经常反省改正自己的错误;铅笔不会在乎自己的外表,它更关注自己的“芯”,所以它从不会觉得自己卑微。人生正当如是。世事纷繁,我们更需要有一颗淡定平和的心。自以不是,狂傲自大,往往会使我们看不清自己,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甚至不愿直面自己的过错,更别说去改正,其结果只能是误己一生。当然,我们也少不得自信,无论成功或失败,我们都要学会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坦然面对一切,怀一份从容,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有了这样的心态也就意味着我们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意味着我们将有无悔人生。
人生如笔,等如人生,让我们牢记铅笔所告诉我们的人生真谛,认认真真地走完自己的“铅笔”人生。
通过这篇文章认识分解组合法的一般特点。所谓分解合成,是指将一个话题先分解为若干个小论题,这些小论题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用这种形式写议论文是最常见的。
从结构形式上来说,一般为并列式结构。
这种形式的文章的优点是:一结构条理清晰,很得阅卷老师赏识;二思路明晰,便于组织;三结构形式相对稳定,便于训练。
一般结构模式:一个话题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呈五段,一般由三个事例或三个层次组成,而这三个事例或层次分析问题的角度也有变化。首段入题,末段总结,前后照应,中间三个部分,分为三个层次或角度,分别举三例,各用一句总结
一般形式:小标题式、章节式(数字标明)、关键句引领式、一段一结式等。



二、分解的策略
1、因例生发定角度
【2号文】
人贵有自知之明
刘红娟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鸵鸟身重翅小,不妄想飞向蓝天;海豚无脚不徒劳爬上陆地。茫茫人海,芸芸众生,自知者能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不自知者往往一念之间前功尽弃,贻人笑柄……
韩信甘受胯下辱
闹市间,一位气宇轩昂的七尺男儿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从一个市井无赖的胯下爬过。难道他没有人格与尊严吗?不,他此举是为了实现他的鸿鹄之志。他深知自己的价值绝不能与无赖等同,他深知自己的兵韬武略当用于救助天下苍生,而不是与一个无赖斗气。大丈夫能屈能伸,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因为自知,他才能临磨难而不苟,愈挫而愈奋,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帮助刘邦平定天下。
试想,韩信若没有自知,其人生怎能放出夺目光华;若没有韩信的自知,如何能有刘汉天下的一统。
人当须明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马谡“无知”失街亭
马谡虽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但他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无知----对于自身的无知。没有了自知,便仅剩下了狂妄,甚至狂妄到连军师诸葛亮都不放在眼里。叹诸葛空爱马谡,却反被马谡的不自知误了统一大计;悲诸葛那惜才之泪,却洒给一个“无知”之人。诸葛先生泉下可知,你一生追求的事业,就是毁于一个人的不自知啊!“出师示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泪是洒给诸葛,而这憾却是马谡的“无知”所一手造成的啊!
人应当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才能!
巾帼“自知”胜须眉
“别了,生我养我的父母;别了,我所深爱的这片土地。”镜中那位绝色美女满眼含泪,但很快她便拭去泪痕,毅然踏上了那条风沙漫天的路。
她明白自己此去将永无归期,但她更清楚自己肩上的重任。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担负着面姓对和平的企盼,担负着苍生对幸福的追求。正因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她才甘愿“一去紫台连朔漠,甘愿用一生的幸福去换取大汉与匈奴几十年的和平。黄昏下的“青冢”不是哀怨,而是一个深知自己历史责任的女子,对天下的深情回眸。
人要知道自己的责任!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自知才能将自己的人生点染出亮丽的色彩。朋友,欣逢盛世,怀古思今,我们是否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才华,看清了自己的价值,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
有许多情况下,我们见到了文题,头脑中能迅速反映出几个相关的事例来,这时候,我们不妨就用这些事例来作文章的主干,不过对这些例子要做些深入分析与开掘,使其角度不重复为好。

2、固定套路巧变通
【3号文】
事业三境
近代学者王国维说:“人生成就大事业者,必须经历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王国维这事业三重境界就是成就事业的三个重要阶段:凤头,猪肚,豹尾。   
    凤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个人在成就一番大事业前打好基础,做好开头的工作尤为重要。既要目光远大,总揽全局,又要刻苦认真,兢兢业业。著名画家齐白石为了练好用笔,掌握线条的力度,他最先从篆刻入手。一位老篆刻家对他说:“你去弄一担砾石来,在上面篆刻,然后将字迹磨掉,再继续刻。等到这一担砾石都变成了灰,你就能获得篆刻的技巧。”齐白石便按老篆刻家的吩咐去做,找来一担砾石,夜以继日地练习起来,刻了磨平,磨平再刻,手上起了血泡也不顾。经过几年时间,那一担砾石都变成了灰,他的篆刻技艺也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这为他后来成为艺术大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猪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事业的成功决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其间必然有艰辛、有坎坷、有挫折,只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终能取得成绩,拥有丰富而辉煌的人生过程。清朝末年的曹雪芹,饥寒交迫,衣食无继,然而他矢志不渝,坚持写作《红楼梦》,最后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丰碑。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十年辛苦不寻常,看来字字皆是血”的执著和认真,也成就了他丰富多彩的人生。
    豹尾: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豹尾强调的是圆满的结局。众里寻她,蓦然发现,憬然入目,似有淡淡的惆怅,实是满腹的欣慰。事业获得成功,不正是这样一种有着淡淡的惆怅,而内心深处却是真正的欣慰的感觉吗?奥运会冠军张宁说:“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手捧鲜花,戴上金牌的那一瞬间,多年的艰辛和委屈似乎一下子都冰消瓦解了。”
    有时我们心中有一些相对熟悉的稳定的三段式结构的模型,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模型、套路,来安排自己的思路,但又一定要结合具体题目灵活
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些“三”中得到一些体会:“三宗罪”(谈危害)
“三锦囊”“三妙谛”(谈方法)
“三境界”(抓实质)
再如 “三人行”(三位大师的启示)“三得”“三问”“三思”等。
还可以写三幅画、三个人、三件事等。


3、定向思考细探求
【4号文】
老鹰哲学
南太平洋上的小龟纵然聪明,不过,最终还是葬身鹰腹。自然界中鹰享有盛誉,仔细总结,发现其有以下三个特点,称之为老鹰哲学。
老鹰哲学之一:看清事实
看清事实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小龟们看到侦察兵爬进了大海,便以为一切安全,便心安理得地爬出了出来,结果呢?只能遭受灭顶之灾。而老鹰却正好相反,它们看清了还有成千上万隐蔽在沙中的小龟,结果大获丰收!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看清事实,否则会让我们遗憾终生!司马家族不就因此而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而遗憾恼怒吗?我们不也经常因广告效应而买到一些伪劣产品吗?所以,我们需要看清事实。看清事实是一种智慧。
老鹰哲学之二:引而不发
老鹰没有因游客的出现而放弃狩猎,它在等待机会,游人走了,它的机会便来了,最终它成功了!
战争中的“诱敌深入”不也正是这样吗?我们经受住小的诱惑,是为了垂钓更大的猎物,让更多的敌人进入我们的包围圈,一举将它们歼灭!现实生活中不也这样吗?我们一直在等啊等,直到股票涨到一个很高的价位时,我们才把手中的股票抛售出去。这不正也是一种智慧吗?很多时候,我们同样需要引而不发!
老鹰哲学之三:坚持不懈
老鹰没有因游客的出现而放弃了这次捕食,它坚持了下来,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人难道就不是这样吗?苏武牧羊几十载,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他的坚持不懈;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她没有放弃,与各种不利因素作斗争,最终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成为残疾人心目中的偶像,这是她的坚持不懈;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些都是他们的坚持不懈;八年抗战,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也是坚持不懈……
伟人尚且如此,我们平凡人难道不应该这样吗?
坚持不懈是一种智慧!
这便是老鹰的哲学!有了它,老鹰得以捍卫自己的领空,称霸一方,无人匹敌!
学习老鹰的哲学,我们便能驾驭着老鹰的智慧,长出一双坚强的翅膀,以一双锐利的双眼,自由搏击于长空!
【5号文】
从零开始
冯淼
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从零开始",才能拥有更广阔的人生图景。
                                                            ——题记
从容淡定,看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云卷云舒。从零开始是一种平常心,乘着庄周的蝴蝶,飞过了悠悠千载。我看见王勃在滕王阁上挥毫:"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我听见李白在酒宴之中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正是这种从零开始的平常心,使无数的仁人志士从失败的泥潭中拔出脚来,踏上了新的征程;正是这种从零开始的平常心,才有了人间的谦和与从容,才有了浮躁尘世之中的宁静与沉稳,喧嚣生活背后的放达和释怀。
从零开始是一种进取心。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为自己设立一个人生目标,而从零开始的进取心会使这个目标更加坚定。当我们具有了这种从零开始的进取心后,我们就会为自己的目标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义无反顾,就不会被失败与成功的浪潮动摇。从零开始,让失败与成功都成为过去,载着心中坚定的目标,乘着梦想的翅膀,飞得更高。
从零开始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它会使我们更加昂扬,积极和充满斗志。它就像掠过草地的阳光,就是吹过湖面的微风,生动中摇曳着坚强,微笑中透漏着坚定。我们相信,没有什么能够动摇我们,因为我们深深的知道:成功并不是压垮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压倒。从零开始的乐观态度使我们成为风中的一面旗帜,不倒,飘扬。
从零开始是一种胆识和智慧。不知你是否看过蜘蛛织网,当一阵强风掠过,刚刚被织好的网残破不堪,所有的心血功亏一篑。这时候,蜘蛛会哭天抢地吗?会一蹶不振吗?我不是蜘蛛,无从知晓。可是,我却知道它又一如既往的吐丝织网。连这样一种常被我们忽视的动物,都深深知道从零开始的道理,具有这样的胆识和气魄,难道我们不更应该做得更好吗?
如果说生命是一根藤蔓,那么我想从零开始就是从这藤上新生出的枝蔓,当我们用心灵的营养液悉心呵护时,它就会开出七彩的花朵,绚烂之后,将会结出美好的生命之果。
【6号文】
稳中求胜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问曰:稳从何来?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7号文】
超越弯道要冷静
最近,有个“弯道超越”词汇很时新,诸如“正是弯道超越时”、“超越常在弯道处“等等,常见诸媒体。
“弯道超越:,原本是赛车上的一个术语,指参赛车手在拐弯处比直线跑道上更易超越对手。有人认为,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处在了“弯道”上。此时正是跨越发展、超越对手的良机。应当说,经济发展上的每一次危机,都是产业重新布局、企业重新洗牌,新机遇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以“弯道超越”比喻危中之机,有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功效。但算算如下几笔账我们能够看到,这种说法也只能算是一种比喻。
成本消耗账。一般情况下,弯道超越更加蚝油,更易磨损发动机和轮胎,损耗车辆寿命。赛车选手敢于弯道超越,很大程度因为这本是“烧钱运动”,可以不计后果地“透支”。不过,经济发展是一项长远事业,毕竟不是短暂的赛车。在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市场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背景下,经济运行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在正常发展都遇到巨大挑战时,超常规发展就得付出更大成本、更多代价。那些以超越的名义乱砸钱、乱铺摊子的作为,那种一时超越让资源能源难以承受的急功近利做法,是与科学发展相悖的“歪道超越”。
安全风险账。赛车比赛中,人们不仅能看到精彩的弯道超越,也常目睹弯道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换言之,超越常在弯道处,事故也常在弯道处。好的赛车手,在进入弯道前必须正确判断形势,若遇到了弯道就急着去超车,不翻车才怪。经济发展的弯道,比赛车场上的弯道更为复杂,充满着变数。弯道之处,最需要实事求是,按科学发展要求讲方法、重技巧,量力而行,否则一旦用力过猛,很有可能事与愿违,“半路抛锚甚至翻车”。
实力功力账。在弯道能否实现超越,赛车状况和选手技术功力是比拼的核心。一般来说,赛车上的“弯道超越”,以“直道上黏住对手”为前提;若直道上已被对手落下较远,超越纯属妄谈。“你开的是拖拉机,别人开的是小汽车,你最该做的是转型换代、积蓄能量”——有经济学家为热火朝天的“弯道超越”泼“冷水”、提建议,不无道理。
细细想来,不是所有的弯道都是超越的好时机,也不是所有的“车手”都可以做到安全超越。金融危机制造的“经济弯道”,有机遇也有险情,能“成”也能“败”,绝不是按照主观意愿想超越就能超越的,要实现“弯道超越”,需要拿出大智慧、大勇气,保持冷静头脑,尊重科学、遵循规律,把一些该算清楚的账算明白、算到位。
【8号文】
  张振昊
看着门前的春联“爆竹声声辞旧岁,欢天喜地迎新年”,才突然发现又一个春节过去了,回想一下,似乎和去年没有什么不同。忽然听到妈妈说起儿时的歌谣“穿新衣,戴新帽,吃饺子,放鞭炮”,才发现这个新年已有了很多新风光,新气象——
新年新气象之“吃”。
第一条就说吃,似乎有点俗,但“民以食为天”,新年怎能不说吃呢?新年吃饺子,十五吃汤圆,这是古来的传统,但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高了,所谓“饺子汤圆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那人们怎么解决口腹之欲呢?不受油烟之熏,没有洗碗筷之苦,饭馆成了最好的选择。消费者省了事,饱了口福,商家赚了钱,不可谓不是双赢。吃之新,新出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
新年新气象之“行”。
新年最重要的是什么?大部分人的回答都应该是合家团圆。在过去,出行不便,邮个信都要十几天,新年时远行的人无法回家,只能在孤馆寒灯下发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叹息。但在今天,我们就完全不必如此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为每一个思家的人提供了回家的路;新的通讯工具——电话、短信和网络则带给每一个不能回家的人问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今天有了新的诠释。行之新,新的是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的便利。
新年新气象之“礼”。
中国自古就是礼义之邦,新年怎能不送礼。在过去,送的是烟和酒,到了今天,送礼有了新的内涵:送购书卡,送健康卡,送出去的是知识,送出去的是健康。现在的礼,少了几分世俗,多了几分高雅。礼之新,新的是人们思想的进步,理念的更新。
新年新气象,每一年都有许多新东西到我们身边,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是历久弥新的,那就是对全家平安的愿望,对合家团圆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9号文】
放低心灵的标杆
高三24 王悦
    成功,是拼搏者的唯一追求。我们在跑向理想时,撒下了汗水、泪水、充满了苦涩与甜蜜。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不妨“降低心灵的标杆,放底成功的尺度。”虽有遗憾,但仍然用微笑去面对。
放低心灵的标杆,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处理一切,我们会发现快乐。
成功总是一个未知数,但奋斗的过程我们可以把握。的确,结果总会有遗憾,但我们只要体味过程中的快乐就足够了。《游褒禅山记》中说:“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只要你奋斗了,努力了,无怨无悔了。那么放低心灵的标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结果,你会发现成功的欢乐一样属于你。
放低心灵的标杆,在微笑中去努力,我们会得到更大的快乐。
奥运会金牌得主——中国飞人刘翔曾经在田径世锦赛上屡次失手,但他坦然站在银牌的领奖台上,他说:“虽然没有金牌,但我仍然很高兴,因为我找出了自己的差距。我会带着遗憾与喜悦的心情珍藏这枚银牌。”刘翔的实力绝对能夺冠,但他放低了心灵的标杆,仍对银牌微笑:一次遗憾,只不过是在为自己的成功奠基。当在奥运会上,刘翔终于一举夺魁时,我们终于看到了他更加灿烂的笑容。
放低心灵的标杆,勇敢地面对生命的坎坷,我们会永葆快乐。
著名的短跑选手海因斯在职业生涯的高峰中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她的目标从世界冠军降到了攻克病魔。人们对她充满惋惜与同情,但她却为每一次的进步而欢欣鼓舞,直至她重新站在了跑道上。人生总有坎坷与挫折,只要放低心灵的标杆,拥有一种“铜牌心态”,生命就会永远充满阳光。
    放低心灵的标杆,那么“银牌”也是一次巨大的收获。因此追求的过程,我们不妨“提升标杆”,让自己张开理想的双翼去飞翔;面对结果学会“降低标杆”,让心灵始终充满欢乐和力量。
    放低心灵的标杆,不是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是面对失败的积极心态;不是失丧失取心,而是为了成功的快乐加倍努力;不是失去人生的信念,而是让心灵体会成功的喜悦。愿你能调整好心灵的标杆,让拼搏之路更加激昂、顺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09:14:58 | 只看该作者
考场作文快速行文模式之“起承转合式”
    一、认识“起承转合式”
1号文
还是淡泊宁静些好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自从诸葛亮在他的《诫子书》中讲过这话以后,经过一千余年岁月的沉淀,已凝固成一句著名的箴言而被许多人奉为座右铭。恐怕这足以说明,这句话所包涵的人生意味该是多么隽永深长;淡泊宁静,该是多么令人崇尚的美德。(此为第一步:起,提出观点)
在我国历史上,能做到淡泊宁静的志士仁人并不鲜见。博于学而精于思的庄周,曾因贫困贷米度日;楚庄王闻其才名,用厚币礼聘,许以为相,庄周却表示宁为“孤豚”,不为“牺牛”,将做官视同被宰杀而献祭的牛,甘愿清心寡欲,终于成为一代宗师。诸葛亮少时不求闻达,躬耕于南阳,遍读诸子百家;因为通阴阳,晓八卦;仰知天文,俯察地理;定国安民,用兵施政之道,无不了然于胸,终成一代名相。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淡泊宁静,对于我国古代志士仁人来说,乃是一种修身立世所追求的境界,一种恒定志向、获取成功的路径,一种于扰攘红尘中保持独立人格的自重和高洁。因此,作为一种美德,才世世代代被人广为称颂。(第二步:承,列举历史论据,初步证明观点。)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已使急功近利成为时尚;社会心态的浮躁和浅薄,也使世俗化、物欲化倾向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淡泊宁静也许更难了。但是,难以做到并非不应该做到;唯其难以做到,也就更需要我们大力倡导。
大家知道,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淡泊宁静的人。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他毕生沉浸在自己的数学王国,宠辱不惊,视名利如粪土。而另一位被誉为“文化昆仑”、“学界泰斗”的钱钟书先生,则更是淡泊宁静得令人肃然。记者采访,他回避;为他录像,他谢绝;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编辑们曾想尽办法,但他坚决不同意上镜。至于这个会那个会的邀请,他也从不给面子。他的妙论是:“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三不四的话,花些不明不白的钱,何苦来?”如此人格,真令那些钻天觅缝,蝇营狗苟之徒羞煞愧煞!(第三步:转,联系实际进一步强化观点。)
当然,我们认为淡泊宁静值得提倡,并不反对某些人宦海凌风,商海弄潮,而只是说,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将淡泊宁静看作是一道过去的风景线,看作是一种时代落伍者的迂阔和陈腐。其实,就是宦海、商海,又何尝不需要淡泊宁静?其实,淡泊宁静,永远都应该是人生的一种力量,一种崇高。所以,诸葛亮的那句箴言,仍然值得我们牢牢记取。人,还是淡泊宁静些好!(第四步:合,辩证分析,立论周严,照应题目和开头)
二、“起承转合式”的常见模式
2 号文
在逆境中飞翔
刘子闲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古人也说过:“艰难困苦,玉汝以成。”是啊,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故事,都告诉我们一条真理:逆境往往更能激发人的潜能,激励人的勇气,从而使人的才智发挥到极致,创造奇迹,成就辉煌。(起,提出论点)
至贵者宝,至坚者玉。据说,玉是石的精华,而最好的玉出自和田。那些石头从河的上游被冲下来,一路跌打滚爬——磨掉了紧紧包裹着它的岩石,打掉了柔软脆弱的边边角角,到下游便成为温润而坚硬的玉中极品。人还不是一样吗?锦衣玉食,只能呵护出四体不勤工,五谷不分的寄生虫,于国于家无望的膏粱纨绔。而斯巴达式的教育,用笞刑和格斗告诉后人,自古英雄出于磨练。(承,类比说理,初步证明)
唐代一个叫刘禹锡的诗人,曾面对着巷陌斜阳、桥边野草这样慨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所感叹的王谢两家,东晋时权倾朝野,炙手可热,他们的子孙真应了《红楼梦》中贾赦的自夸:“咱们这样的人家,该做官时自然有官做。”身处温柔富贵乡,日日游冶,夜夜笙箫,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低风,好生得意啊。结果,两家子弟一代不如一代,别说王导谢安的雄才大略,连王子遒的那点清雅之气也消尽了。再如清代的八旗子弟,他们的先辈当年是何等英雄,可当享受了百余年的太平,坐定了中原的花花江山后,有多少人变成了松二爷那样的寄生虫。一味眷恋着家,眷恋着安逸,雄鹰也会变成母鸡。(转,举例论证,深入分析)
当下“袋鼠族”、“啃老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依偎在父母的怀中不愿离去,想得到却不愿付出,想成功却惧怕艰难,难道他们真的像某些人所说的,是“垮掉的一代”吗?我想,要让这些人站成一个大写的人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断奶”。
青年,只有在披荆斩棘中才能将自己练成一代雄才;青年,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自断后路,绝处逢生。
青年当为海燕,在暴风雨中飞翔;青年当为雄鹰,在凛冽的寒风中冲天;青年当为凤凰,在熊熊烈火中涅槃。(合,联系实际,收束全文)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显然,这个故事,对我们做人、做事都是有启发的。请根据你对这个故事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 号文
转好这道弯
左乃彻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没有笔直无阻的通天大道,不能抟扶摇直冲云霄。北溟之鲲,化而为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穷则思变,不肯抛弃旧方法,不肯离开旧道路,何谈新生,何来成功?(起,表明观点)
象棋中有一种经典的走法,叫做“弃马十三招”。这种走法正是在被动之时主动将“马”送给对方。自此之后,局面为之一新,情势峰回路转。十三招,将对方置于死地。
这“弃马”一招,正是挽回这局棋的关键转折点,也是一个必须拐过的弯。越过这个点,绕过这首弯,前景便一片光明;可是如果舍不得那个“马”,还按老路走,恐怕只能是一败涂地了。(承,类比说理,初步论证)
棋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此,人生亦然。
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自幼热爱音乐,立志要成为一名钢琴家。可是小时候的一次意外使他的手受了伤。伤好之后,他的手的力量小了,不适合再弹钢琴了。他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而是从那时起开始苦练指挥,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指挥家。
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又打开了一扇窗。小泽征尔的手受伤,无疑使他的钢琴梦破灭了,面对这让多数人都会绝望的境况,小泽征尔以一个华丽的转身,轻而易举地就绕过了那根本无法跨越的障碍。当我们为他精彩的表演拍案叫绝时,我们会发现他不仅有超乎常人的音乐天赋,更有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勇气。
又有一位女子田径运动员,在奥运会即将来临时受了伤,无法参赛。可是再等四年就已过了她的运动巅峰期。此时,她毅然同另一运动员组合,改练高山滑雪的双人项目,两年后,她参加了都灵冬奥会并一举夺魁。
这是一种多么果敢又多么聪明的选择啊!,只需一个转弯,所有的遗憾与失落便被抛在身后,这样的人夺得的岂止是一块奥运金牌?(转,举两例,进一步论证)
太多的时候,祸兮福所倚;太多时候,机遇与挑战同来;太多时候,调整一下思路,才能走向成功。转好这个弯,置之死地而后生;转好这个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合,收束升华)

4号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天使
心中的天使是与生俱来,但它不像手脚那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是暗藏在体内一个幽深的角落,其位置因人而异并且飘浮不定。但,它一定是存在的,并需要你用心寻找,才能雕刻出来。(第1段为“起”,提出全文论点)
雕刻家用他的手将天使复原,让世人看见了他的面貌,我们赞叹他精湛的技艺,却往往将更重要的一环忽略了:他找到了心中的天使,并且抓住了它。若没有这一步,一切的技巧都是枉然。
建筑师通过绘制蓝图,可以设计出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但是,任凭他有天才的设计天分,若不知道这大楼建在何处、有何用途,也不能完成设计。只有知晓了大楼的一些细节情况,才可以设计出壮丽并且实用的楼房。这设计的过程,同样是艰辛的,他需要考察地质、预算经费、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功能,最后得出一个最为优化的方案。那蓝图,就是建筑师心中的天使。他雕刻天使的方式,也是寻找。
小说家之所以可以创作出好的小说,不仅需要言辞的锻炼,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更重要的在于,他必须清楚,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传达怎样的意念。这一点不是现成的,而需要艰苦的寻找。伟大的小说家博尔赫斯曾这样描述他的创作状态:“在动笔之前,眼前总是晃动着重重的人影。”可见,那种模糊的意象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在经过内心的揣测和挣扎之后,故事的线索、人物的样貌等细节才渐渐浮出水面。小说的诞生,也是天使的临世。小说家雕刻天使的方式,是寻找。
(2-4段为“承”,运用三个论据分析观点)
那么,你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如斯的创作天分,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过着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平凡生活,你心中有那个天使,它在哪里呢?你,该怎么将它雕刻出来呢?
其实,和小说家、建筑师一样,心中的天使,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求学道路上的你,要问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专业的选择也许将左右你的一生,不要迫于世俗的压力走上歧途。
求职过程中的你,要问问自己的天分是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不要屈从于金钱官职而丧失自我。
如果你在求学、求职的道路上遭遇坎坷,要问问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是什么,若将它拾起,说不定又是一段柳暗花明。
那天使,在你心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他都是那只高贵的天使,你要用心找到它,全力以赴抓住它,像小说家一样描摹、像建筑师一样勾勒,最后,你便可以拥有它。(5-10段为“转”,联系生活实际具体阐释)
雕刻出心中的天使,每个人都可以成就令人瞩目的事业。(此段为“合”,一句收束)
5 号文
诗意地生活
                                            湖南考生      
  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人应当诗意地生活。(第一步:起,提出论点)
  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季羡林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试想,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在那一丛青翠的绿竹下迎风洒泪,对月抒怀,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谲的诗。而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内心和谐,充溢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特蕾莎修女给每一个穷人带去关爱,爱让她的生活充满诗意;皮埃尔神父为无家可归者送去温暖,关怀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袁隆平院士为饥饿中的人们送去希望,爱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对万物的爱去生活,人们才可以学会如何诗意地生活。(第二步:承,第一层论述,为什么)
  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从阅读中汲取养料。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才可以变得诗意。当人们从儒、道、墨法的典籍中探究为人之道,当人们从司马迁的竹简中开启历史的明镜,当人们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里顿悟文章之法,智慧便开始滋润人们干涸的灵魂,给灵魂注入诗意。当人们从陶渊明的菊花中思索隐逸之士的情怀,当人们从史铁生的地坛中感念生与死的变迁,当人们从卢梭的瓦尔登湖畔拾获人生的宁静,思维便开始给心灵插上翅膀,让心灵翱翔于诗意的天空。从阅读中收获智慧,从阅读中学会思考,人们才能懂得诗意的生活。
  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现代人的生活充斥着为了生计和未来的奔波,充斥着嘈杂的汽笛声与喧闹声,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戒备。人们需要在清风的吹拂下,在小鸟啁啾中找回生活的诗意。莽莽苍苍的森林给诗意栖居的莎士比亚带来了浓郁忧伤的情怀,潺潺流动的多瑙河给施特劳斯家族带来了优美的音韵,古老沧桑的凤凰古城给诗意栖居的沈从文带来了历史的质朴与深刻。自然的灵动与纯净,让人们更加诗意地生活。(第三步:转,第二层论述,怎么做)
  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爱心去生活,当人们从阅读中获取智慧与思绪,当人们到自然中寻找抚慰,人们才可以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写,诗意地生活。(第四步:合)

6号文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            
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  因为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第一步:起,提出观点)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  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第二步:承,从历史入手,正面论证)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第三步:转,联系现实,反面论证)
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恩。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并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
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第五步:合)
[点评]: “题好一半文。”本文以“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作为题目和写作角度,明确了自己的看法。开篇引用诗句,构成排比,富有文采,又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照应题目。全文以阐明感恩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内容,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跨越时空,让孔子、李密和马加爵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
文章十分注意过渡和照应的安排,标题和内容照应,开头和结尾照应,议论抒情的句子和叙述的内容结合也十分紧密。文章还用“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这样的句子来纽织全文,显得完整、缜密而从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20 06:37 , Processed in 0.08684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