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写作:在教育生活中让个体价值出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2:4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写作:在教育生活中让个体价值出场
陈晓明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和写作
    在此,我的身份是教育编辑,因此我大概应该从一个教育编辑的角度,讲一讲如何写稿,如何投稿,如何提高投稿的命中率,等等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在后边要讲,但这里我想讲点并非题外话的题外话。我认为,我们的老师要发表文章,最开始要解决的是另外的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假如这个问题解决得好,我要讲的第三点也就无关紧要了。
1.写作——个人超越本然生命的有效之途
    刚才谈到,我们的老师中投稿的不多,不仅仅是北碚区投稿不多。《今日教育》的来稿量很大,每天都有100多篇,我想其他教育杂志也是。但对于我们重庆老师这么大的基数来说,这个量显然太小了。其实这不是投稿的问题,里边折射出来的是老师对于研究和写作的态度问题。也就是说有大量的老师每天除了完成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工作,基本不写什么东西,如果学校没有要求,如果评职称不要求发表文章,我想还有更多的老师懒于动笔。
    这完全可以理解,我曾经就是老师。我们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体会,感觉工作量太大,工作辛苦异常。每天既要教好书,完成课时量,还有大量作业的批改,既要面对学校考核、社会家长期待的压力,还要面对班级竞争、学生管理的压力。做班主任的老师更甚,除了教学工作还要带好这么多孩子,特别是不允许出一点点安全上的问题,经常感到焦头烂额、心力交瘁。特别是我们主城区的老师,学校间竞争巨大,各种考核、考评接连不断,而所有的压力最终必定层层转嫁,落到每个一线教师的头上。这么一来,老师就会哀叹:我哪儿有时间来研究?来写作?于是即便学校要求交论文、参加评奖,很多老师也只是应付、交差了事,好多老师还学会了在网上下载文章充数。长寿有一所学校要求老师向杂志投稿,定成了硬性任务必须完成,我们收到很多来稿,很多稿件质量很高,但我常常很警惕,对于这种高质量的来稿都要查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有一次一查,发现好多篇同一个学校的稿件都是在网上下载的,有的甚至是专家刊登在核心期刊上的。
    的确,生活本身有时候让我们难以超脱,更不说超越了。但是我认为,无论生活本身对我们怎样,生活就是这样——正如萨特所说: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本身有它的合理性,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常态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存在方式。我们的生活最可怕的不是平凡,而是随波逐流,是随波逐流却还不自知。我总是想,人应该常常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超越出来,站在自己的上方俯视地上的那个自己,站在自己旁边观察自己。我们常说“旁观者清”,我们很多时候要有意识地做自己本人生活的“旁观者”。
    我是非常喜欢老师这个职业的,但现在回想起来以前我做老师是做得很失败的,原因就在没能超越地看自己,落入了习俗设下的圈套,在这个圈套中找不到自己,最后只有逃离。现在如果叫我仍然做教师,我一定是另外一种投入的姿态。而我后来的确又做过教师,那时候比起第一次做老师,我的的确确感受到了一种幸福,原因就在于经过读书学习那两年我从旁边对自己的教师生活进行了彻底反思。所以我常常用德国大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诗来勉励自己,也常常把它赠给我的朋友。诗歌这样写道:
    假如生活是十足的辛劳,人能否抬望眼,仰天而问:我甘愿这样?
    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富有还是贫穷,显赫还是卑微,是气质雍容还是容貌平平,他总是需要获得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理由——对于这个“理由”的追寻,少数人是自觉的,多数人是不自觉的。自觉,提供了一种成功的可能;不自觉,那他浑浑噩噩、不知所为的一生大概就是可以预料的了。但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时候是一个“理想”隐匿的时代——理想与价值躲起来了,藏在一旁,冷冷地看着世人去追逐浮华,追逐金钱,追逐一切身外的事物,并在这种追逐中筋疲力尽,最终还是一片茫然。爱因斯坦曾经说:
    从客观的立场来说,我觉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思索人为什么要存在的理由以及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是极端愚笨而无聊的事情;然而,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某些理想来引导其愿望与思想前进。
    以追求舒服与快乐为目标的生活从未吸引过我;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伦理体系,虽能充分满足家畜,但却无法满足人类的心灵。
    爱因斯坦是举世无双的旷世奇才,处于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之列,我们当然不能妄图站在他的高度去思索人生的意义。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汲取一点点东西,那就是,我们能否在追逐外在生活丰足的同时,偶尔抽一点时间来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内心需求,并试着去满足自己这种需求呢?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们好多老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都很少感受到幸福,而实际上我们所有的人生目标不就是追求幸福吗?为什么不可以稍微超越现实,走进更丰富、更精微、更深邃的思想的天地?
    教师主动投入对你从事工作的研究,进而书写出自己作为一种教育生命的存在,写出你在教育活动中的生命体悟,就是获得工作幸福感的一种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是超越生命辛劳的有效方式。美国学者查尔斯·布考斯用感性而精确的语言对写作的个人意义进行了描绘。这段话请大家认真倾听,他的比喻十分很诡异,但内涵深刻。
    通常它是唯一的东西,在你和不可能性之间。没有酒,没有女人的爱,没有财富能够与它相比。什么也不能拯救你,除了写作。它撑着每堵墙不使它们倒下,阻止一大帮人马冲进来。它炸开黑暗。写作是最终的精神病医生,是所有上帝中最慈善的上帝。
    是的,写作建构起一个自在的价值系统,人能够在里边找到属于自己的、安然的生活,找到自己参与世界或者对抗世界的一个有力途径。
    上边是一个书生的酸话。就像我老婆说的,又在冒酸水了。我也这样认为,这些话一半是陈词滥调,一半是不合时宜。如果您觉得没什么意思,一笑了之;如果你竟然觉得有意思,那说明你已经想到了,或者已经思考得比我更深入了。
2.研究与写作,让教师体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对于教师的研究和写作,苏霍姆林斯基做过这样的论述: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师参与研究——是实质性的研究,而不是去完成学校所谓的教科研任务——真诚地投入对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的追问,投入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实质性探索,在这个意义上的有效研究。这样的研究,就是教师得以从所谓“必然王国”逐步走向“自由王国”的绕不过的路径,能够让教师从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哪怕只是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暂时超脱——在教育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理智上、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
    并且,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教育研究的物化成果,就是一篇篇饱含自己生命思考的文章。
    湖南的肖盛怀老师是一个活跃的教育研究者和写作者,今年3期《今日教育》的卷首语刊登的就是他在教育写作中感受到的幸福生活。这篇文章题目是《做个种花的邮差》。里边一些精彩的阐述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的确,我们的工作是很累,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诗意地生活和享受教育呢?直到我开始拿起笔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与故事的时候,我感觉到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开始明白了什么是教研,开始关注自己的学生与教学;我明白了什么是人生,“读书”、“上网”、“写作”的生活方式净化了我的灵魂;我学会了如何过日子,让“书香”飘进了我们全家人的心;文章的发表也提高了我的生活品位,让身边的人对我刮目相看。一年多的时间,40多万字的教育随笔创作,五万多字的发表量,一千多万字的阅读,多家杂志的特约通讯员、特约编辑,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很多教师对我不理解。当他们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的时候,我却与调皮学生打的火热;当他们投诉学生不听讲的时候,我的课堂却异彩纷呈;当他们苦于没有论文上交的时候,我却信手拈来……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是快乐的!写日常教育教学经历、感受与反思,看大师教育教学理论、心得与案例,到网上查阅资料、与朋友们交流以及了解当前教育动态,我觉得自己很充实。
    因种花,邮差不再孤独,生活焕发出无穷的魅力;而写作,则让我走进了教育的天地,走进了学生的世界,锻造了我享受教育的情怀。老师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生活描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就是那个种花的邮差!
3.教师参与研究可以培养职业自尊感和自信心
    通常,中小学教师对理论、研究和研究性写作怀有一种事实上的迷信心理。很多老师认为研究是大学教授和专家学者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样一来,虽然有关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一线教师几乎无人问津。教师对研究似乎有一种复杂的、爱恨参半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对研究怀有一种神秘感,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莫测的事情,自己无法涉猎;而另一方面,又对目前教育研究脱离实际的做法感到不满,认为这些研究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帮助。
    我们有必要打破这种对教育研究的偏颇的理解,要“祛魅”;如果说教育理论研究对你的教学没有帮助,那为何不自行探究一种“有帮助”的研究成果?长期以来,反映教师个人教育思想的声音往往被权威的、官方的、理论的、流行的话语所湮没,教师常常不自主地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或者成为“传话筒”,结果往往有意无意地贬斥自己的话语,依赖专家话语,高扬校方的声音,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个人声音的存在,教师成为教育中“沉默的大多数”。我自己不是教育专家,本来无权对教育研究做什么功过评论,但有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我们老师作为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或者即便是作为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实施者,也应该有权参与种种理论、理念、模式的建构,成为教育学知识的创造者,而不能总是被动的接受。
    这种参与可以大大提升和增强教师的职业自尊感与自信心,在这种参与中也有相当的老师成功地超越了原来的自我,成为了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名师”甚至专家。这也是我下面要谈到的——
4.研究和写作,是当代教师成名成家的必经之途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其专业职责是教书育人。一位老师,只要他教育、教学工作做得好——班级带得顺,学生成绩好,便算得上他作为教师的成功。
    今天,虽然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没有改变,但时代显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现代意义上的成功教师,应该打造好两张“名片”。第一是教育教学本职,要做教学艺术的行家,二则要重视反思、总结、研究和交流,做研究型教师。而有一定数量的文章见诸报刊,就是教师的研究成果获得社会认可的最佳途径。
    我们身边就有一个现成的、活生生的案例:刘云生书记。他现在是著名的特级教师,市政府授予他“重庆名师”称号。《今日教育》今年第一期做了一个刘书记的“师者师”专题,一位老师在“人物素描”中这样写道:“……他从乡村走到县城,从县城来到都市;从一个普通乡村教师做到了小学校长,从小学校长做到了颇有影响力的青年学者、重庆名师。”我想,这种成就的取得固然与一个人的天资和勤奋有关,更与刘书记常年笔耕不辍有关,这么些年来,他在各种教育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教育教学专著100多万字!我还记得,大概是2002年,他参加完广西师大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后,回到重庆时说的一句话:“我在培训的一个月里写了10多万字的东西。”当时我吃惊得不得了。大家看,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听了刘老师的故事你不难明白。
    刚才的话题,有些不着边际,也许说了不少废话。现在该谈到实质问题了——从一个编辑的角度,谈谈教师写文章和投稿的问题。当然,这主要是结合《今日教育》的一些用稿原则,敞开谈在教师投稿当中具有共通性的一些原则、方法和技巧。在这个问题里,我将谈得比较具体。
不做庸师——为语文教育生命奠基
常作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感谢区教育局和教研室的领导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向大家学习的机会!我不是什么专家,和在座各位一样,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从体重、学识、思想,都不能和后面真正的专家相比。实话相告,目前我的体重只有110斤,苗条的身材使我成为众多胖女人羡慕的偶像。今天在这里,大家要被这样一个没有什么块头、没有什么思想的教师折磨几个小时,内心真是于心不忍。此时此刻只想真诚向大家说两个词:对不起!谢谢!
     我的报告想从佛教典籍中发人深思的故事《第十九层地狱》开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说一个杀人犯死后打入十八层地狱,伤心得不得了。正在伤感之际,忽然听脚底下有人唉声叹气。杀人犯很吃惊,就问:下面什么人?你住在什么地方?下面的人回答:我是教师,住在地狱的第十九层。杀人犯更吃惊了,说:不是地狱只有十八层吗?怎么出了个第十九层?下面说,这是阎王特设的。杀人犯说,杀人就是最重的罪了,你的罪难道比杀人还要重吗?那人说:这你就不知道了,人有两条命,一是性命,二是慧命,杀性命只伤肉体,杀慧命毁掉的可是灵魂啊。就因为我生前误人子弟,杀了许多孩子的慧命,所以就被下到第十九层了……
     这是故事我曾工工整整把它抄到我的日记本里。从那一刻我曾发誓:决不做灭杀孩子慧命的庸师!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不觉10个年头已经过去。这10年,我一直在教学第一线默默的辛苦耕耘,但我那不安分的头脑,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考。当自己的教育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遗憾、失误时,我曾内疚地问自己“是否也该下到地狱的第十九层?”
     作为语文教师,不做庸师,需要有思想、有个性,有激情,追求深度,需要我们努力提高我们语文教育生命的质量。可以这样说,你的语文教育生命的质量,就是你作为语文教师的最主要的尊严。语文教师不做庸师,赢得尊严,就不能忽视八个字,那就是:阅读、实践、反思和写作。今天我的报告也就从这八个字展开。
    一、“读”领风骚:用阅读奠基生命
◆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用阅读解决精神温饱问题。
◆读经典:取法乎上乃读之众妙之门。读经典,就是阅读最佳的捷径和最大的经济学。
◆五种境界:以书为神,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以书为徒。
◆语文教师朗读要过关:读是语文教育的灵魂!
◆与学生一起读书背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经典课堂:就是站在名家的肩膀上打造自己的精品课堂!
   书少非君子,无“读”不丈夫。古人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看来,只有“读”领风骚,才能达到知识和智慧彼岸的桥梁。我这里所谈的“读”,指的是我个人所倡导的大阅读观,即我们不但要读纸质的图书,而且还要学会读课堂、读网络、读人生、读社会这些大书。由于时间关系,我重点谈谈读图书和读课堂两个问题。
    ◆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用阅读解决精神温饱问题。
    “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这是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公告词。我感觉把它用在我们教师的学习上面,是再合适不过了。如果每天我们能认真读点书,用阅读解决精神温饱问题,那么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智慧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们不少的老师常常羡慕名师的课堂,每次优质课比赛期间,总有不少老师照搬或模仿名家的课堂教学,但就是上不出那种味道!许多老师的课堂不能说不合理,教学流程不能说进行地不顺利,但给人感觉就是缺少厚度!
     至于原因,我认为是:只注意学名家课堂的一招一式,而忽视了名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实,名师能上出精彩纷呈如行云流水般的课,源于他们自身的深厚学养。我们学来学去,也仅仅学了人家一点“形”的皮毛,而真正的“神”的精粹却学到很少。为什么学到很少,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不行。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教师文化底蕴的释放和展示。如果教师的底蕴不够,课堂又怎么能够上出深度呢?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实践家马卡连柯说:“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相反的,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是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是多么的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跌跤,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
◆读经典,就是阅读最佳的捷径和最大的经济学
    有些老师可能会问:我们天天比较忙,读书又没有捷径?有!那就是读经典!读经典,就是读书的最快的捷径和最大的经济学。俄国19世纪哲学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本小说《怎么办》,在当时影响很大,因为小说中写了几位那个时代的新的人物,其中最杰的一位名叫拉赫美托夫。这位拉赫美托夫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只读经典著作,例如文学就读果戈理,物理学就读牛顿。他说,其他一些著作,我只要翻一下,就知道它们是果戈理的模仿,或是牛顿的模仿,有的是很拙劣的模仿。正因为他读的经典著作,所以在同样的时间里,他的收获比别人大,他的进步比别人快。
“居高声自远”, 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大师的肩膀上思考;读经典就是直接了解民族与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直接进入精神文化的制高点。它能够使我们自己快速地成长起来,快速地成熟起来。它虽然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
“取法乎上乃读之众妙之门。”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经典和其他书的关系,好比钻石和石头的关系,是以一当十,以一当万的。熟读经典,看其他书就势如破竹,带动海量知识的学习掌握。没有雄厚的经典文化底子,没有大师原著原典的底子,读一辈子书你也不可能成为一流的人才!
    读经典力作,树精神高度;读天下之书,张世界之目。作为教师——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读点教育经典、人文经典以及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方面的经典吧!唯有如此,才能迅速解决精神温饱问题,才可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下”的惬意。读经典吧,贫乏和平庸会远离我们!读经典吧,博学和睿智会丰富我们!我愿所有教育同人,都能热爱本职工作,更爱阅读。工作着,阅读着,美丽着。
   ◆读书有五种境界
    我认为读书有五种境界,即:以书为神,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以书为敌,以书为徒。
    以书为神是顶礼膜拜式阅读。年幼时,初触书本,视为神明,匍匐跪在书的脚下,对书本上的一切都深信不疑,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对“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都不曾怀疑。似乎每个读书人都要经历此阶段。
    以书为师是崇拜式阅读。随着年龄、读书阅历的增长,逐渐发现,书言并非都那么神圣,但大多数还能像老师一样对自己不乏指导意义,虽也崇拜,但已把书由神灵降为人师。
以书为友是挑灯夜话式阅读。把书当如良友,边阅读边思考,细细揣摩它的骨肉和灵魂,体察它的细枝末节,感知它的体温、呼吸和特殊气息,静心感受各种书籍带来的变化和熏陶,用自己的概念去消化吸收书籍蕴藏的知识。接触多了,耳濡目染,无论知识,智慧,情趣,雅致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浸润,一个人的视野,胸襟会变得广袤而敞亮起来,久而久之,人也会进入另一种境界。
以书为敌是挑战性阅读。读别人之书,不盲从,入书出书以书为疑,若读书有见,即提出一种主张,就想此人是我的劲敌,有了他,就莫得我,非与他血战一番不可。书读到这种境界,就要把读书时发现的疑点、难点,或有争议的问题,作为“敌方”设置的“堡垒”,逐处寻他缝隙,努力攻破。即便攻入;又代别人设法抗拒,愈战愈烈,愈攻愈深。如我的主张错了,不妨改从别人;如别人主张错了,就依着我的主张,加大“质疑分析探索”的力度,向前研究。必要如此,读书方能入理。
    以书为徒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俯批式阅读。 著书的人,学识肤浅的很多,如果自信学力在那些人之上,不妨把他们的书拿来评评判之、审校之,当如评阅学生文字一般。说得对的,与他加几个密圈;说得不对的,与他划几根杠子。我想世间俚语村言,含有妙趣的,尚且不少,何况别人的书,自然有许多至理存乎其中,我们评阅越多,智识自然越高,这就是普通所说的教学相长了。
    当然,第五种境界我等凡人达到者极少,可能许多人终身也无达到之一日,但这毕竟是一种方向。譬如行路,虽然把路径寻出,无奈路太长了,脚力有限,只好努力前进,走一程,算一程。
◆语文教师朗读要过关:读是语文教育的灵魂!
    读,是语文教学之魂。有效朗读是感受语文魅力最直接的途径,是开启理解大门的金钥匙。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通过朗读可以使语文的精华积淀和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激情冲动,进入一种亢奋,旺健的前进式的精神状态中。安阳市语文教研员蒋新海老师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即:语文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语文教师的朗读师范至关重要,多媒体和录音再好,也不能代替教师的示范朗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们一定要加强美读训练,提高自身素质。我个人认为,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朗读不过关的语文教师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一篇文章最起码要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结构、感情。但现实中,我们有不少老师不敢张口朗读,一篇美文到了她的嘴里就变得味同嚼蜡,毫无美感可言!去年我曾有幸听过韩军老师执教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韩老师导入新课后,就是他的示范朗读,一个四十多岁的大男人读得声情并茂,读到动情处竟然潸然泪下,深深震撼了所有听课的学生和老师!这样的课堂即使就此打住,我想也会比我们许多老师给学生讲十遍百遍强!
◆与学生一起背点儿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师是五四那一代,那是一个群星灿烂、大师频出的时代,如朱自清、叶圣陶、闻一多等。他们那一代不但受过传统文化经典的滋养,而且学到了西学的精髓。他们仅靠一颗粉笔、一腔热血和才情给了中国整整一代人最好的精神食粮和人格陶冶。他们的渊博、大气、浑然天成。而我们这一代两者均不足,无论我们现在如何“努力”,我们事业的“辉煌”都是有限的,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与那一代实在是无法比拟的。但如果我们能“知耻而后勇”,还是会发生一些改变的。怎么做?那就是背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下功夫去背诵,诗书怎么会到腹中?我一直提倡: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其背书!我们语文不是有一个早读嘛!当我们让学生背书时,我们能不能用这个时间读点、背点古今中外的经典的内容,补充一下经常处于饥饿状态的心灵?我刚教语文时,就采取了这种做法,我的记忆力虽然已经大不如前,但我的理解力非常强。一轮教下来,我背完了初中教材上的所有要求背诵篇目。后来,开始背唐诗宋词;再后来背《论语》、《老子》,《论语》20篇,一周背1篇可以轻轻松松的拿下,20周可以顺利完成任务;《老子》81章,其实就是81段话,一天一章,81天可以轻轻松的拿下。老师们,想一想,这些事情做起来难吗?不难!占用我们大量的时间了吗?没有!这些时间,我们大多数人是让她白白的流失掉了!想一想我们浪费了多少个20周和81天?不少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肚子里还是那一点东西,又怎么能提高呢?在一些地方,曾让师生同考一张语文试卷,结果让学生默写的诗词内容竟然有不少的语文教师不会写!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个例!
◆读经典课堂:就是站在名家的肩膀上打造自己的精品课堂!
    多读名家的经典课堂,可以使自己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迅速获得提高,这也是一条捷径!有现场观摩名家课堂教学的机会更好,没有也没什么关系,我们可以研究他的课堂录像或课堂实录,“表”和“里”、“形”和“神”都要研究,现从模仿开始,然后想办法突破和超越!几年之后,你课堂就会脱去“凡胎”!不信,你试试!
二、“思”不瞑目:用“反思”洗礼灵魂
◆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波斯纳)
◆教师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也就没有了教书育人的灵魂。中国教师往往缺乏思考,尤其缺少自己的思想。我们的上一代是不敢思考的一代,而我们这一代是不会思考的一代。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瞑目,就是闭眼,“思”不瞑目就是不闭眼睛思考,要睁大眼睛看世界,看教育,不跪着思考,不跪着实践。我坚信:教师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也就没有了教书育人的灵魂。一个没想思想的老师,孩子正常的精神成长也无法在他手中完成,更不可能培养出文化的巨人。“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老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李镇西:《风中的芦苇在思索》292页)
    仅仅拥有知识的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而善于思考、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知识只是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而思考却给教师带来灵气,一个有底气和灵气的教师在课堂上才会大气,才会表现出教育机智。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惟有反思性实践才可以成就教师!但我们不少的老师缺少反思的意识。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教师们一般都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即教师往往非常重视教什么和怎么教,“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教学就是“我讲你听”、“我出题你做题”等等,可以说颇下了一番功夫。周而复始,教学工作成为普通教师毫无新鲜感的简单劳动,无怪乎,不少老师总是喊累,却无法改变自己的状态。不少教师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不能及时总结提炼。究其原因,“为什么这样教,好在什么地方”,“讲给谁听(似乎不成为问题)”,“题目适合谁做”等有关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意识薄弱,再者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导致老师之间缺少真正的研讨交流,不少教师日复一日陷在备课本里、作业堆里、试题海里,忙于应付各种检查、“考试”,这些都导致一些教师还没有确立起反思的意识。
李镇西老师认为:
    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可以说,绝对大多数教师都有着真诚的教育情感,因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孩子热爱自己的职业;但作为一项事业,教育仅仅有感情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完美的。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我们不能仅仅是向学生奉献心血、青春乃至毕生的年华,不能仅仅是因学生的成长和成功而喜悦,我们还应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人生品位;在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不断成长并走向成功,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为自己的生命喝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奉献的岗位,也应该是一个获取的职业;教师不是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一轮灿烂耀眼的太阳!
    而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做反思型的教师。何谓“反思型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的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这里的“思考”主要指“反思”,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
1、反思的过程: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建立假设——验证假设
其本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2、反思的方法
a、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可用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等方法;
b、学习式反思,即通过理论学习或通过与理论对照进行反思;
c、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进行反思,可用观察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和微格教学等方法;
d、研究式反思,即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来进行反思。
3、自我反思内容:
(1)对教育实验的反思。
既然是“实验”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如果能够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反思,即使失败了的教育实验,也是一笔财富;而对于成功的实验,同样需要以科学的眼光进行实事求是的剖析和评价。
(2)对教育行为的反思。
反思不仅仅是针对明显的教育失误,也包括对自己一切教育(含教学)行为的反思:和学生谈一次心,上一堂课,组织一次活动,甚至和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某一个蕴含教育因素的细节,都可以成为我们反思的内容。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缘时而新,因人而异,都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完美,更具心灵的感染力。倡导和开展师本研究,即鼓励和指导中小学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国内外现代教师学研究提供的大量案例说明,一批有成就的名师、优秀教师,如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李吉林、窦桂梅、张思中等等,正是在各自丰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持续不断的行动研究,成长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师,而苏霍姆林斯基,更成为影响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代名家。
(3)对教育现象的反思。
教育者的反思,不应仅仅局限于对自己教育的反思,还应该扩展为对自己所见教育现象的反思。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同时胸襟开阔的教育者,他会关注与自己相关或不直接相关的其他教育现象,并同样以科学的态度――尤其是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和追问。在解剖自己的同时,解剖整个教育,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教育反思境界。
(4)对教育理论的反思。
   为了说明问题,先插入一个禅宗故事:
   一位和尚每日跪在高大的佛像前,天天虔诚地诵着经文。长期的修炼并未使他立地成佛,他为此而苦闷、仿惶,渴望解脱。正好,一位云游四方的大师来到他身旁。
   “尊敬的大师,久仰久仰!弟子今日有缘见到你,真是前世造化!”和尚来不及站起,激动得颤颤巍巍地说,“今有一事求教,请指迷津;伟人何以成其伟人?比如说,我们面前的这位佛祖……”
“伟人之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大师从容地说。
“是因为……跪着?”和尚怯生生地瞥了一眼佛像,又欣喜地望着大师,“这么 说,我该站起来?”
“是的!”大师打了一个起立的手势,“站起来吧,你也可以成为成佛!”
“什么,你说什么?我也可以成为伟人?你……你……你这是对神灵、对伟人的贬损!”说着,和尚双手合十,连念了两遍“阿弥陀佛”。
“与其执著拜倒,弗如大胆超越!”大师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超越?呸!”和尚听了大师的话如惊雷轰顶,“这疯子简直是亵读神灵,玷污伟人!罪过!罪过!”说着,虔诚之至地补念了一通忏悔经,又跪下了。
   一心想成“佛”,又不敢站起,世间这样的教师恐怕也不在少数。其实睁眼看一下,大千世界中哪有跪着的佛?迷信乃至崇拜偶像,以至失去自我,泯灭个性和做人的自尊,是许多教师的悲哀。更为悲哀的是身在迷信之中而不知其迷信,最终被其毒害及至扼杀。作为教师,必须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在再大的人物面前、再“完美”的理论面前,也一定要站起来!站起来,你才能找到自己!
站起来是一种美丽的风景,一种超凡的人格,是一种执着的信念,是一种高远的境界!我们读经典但不迷信经典;学习新理论但不盲从新理论。我们在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同时,理应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或教育命题,我们也可以根据新的实际情况、新的实践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没有千千万万普通教育者富有个性的反思和富有创造性的实践,就不可能推进教育理论的蓬勃发展。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无视现实而闭着眼睛跪着思考。教师应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在精神站直了教书。我常常告诫我的学生,一定要三不迷信——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权威。
    近几年,许多外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纷纷进入我国,许多时髦的新鲜名词充斥教育界。实际上,挖一挖我们的祖坟,很多东西就会很自然地从我们祖先那里找到渊源。“愉快教学”,“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寓教于乐”,“因材施教”;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我国传统的阶段考试、期末考试异曲同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论语》、《学记》等我国古代教育典籍中讲得清清楚楚。至于今天的新课改提出的“转变观念”等提法,与其说是“更新”,倒不如说是“恢复”更为贴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教育也需要来一场“文艺复兴”!
     当我们都在抱怨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并开出种种从国外抄来的药方而不见病情好转时,又有几个专家想过我们的教育传统?
比如识字教学,笔者调查研究后发现,我国古代传统的书塾教学,基本上用两年的时间就解决了三千多常用汉字的教学内容,上两年书塾就是半个先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能读能写能说。而我们现在用九年的时间还解决不好一个识字问题!看看中学生、大学生甚至于研究生的错别字连篇的文章就可见一斑!
古代的低幼教育,基本上都是韵文教学,从三言到四言,再到五言、七言,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而我们现在的教育,韵文少得只剩几首可怜的诗歌!中国古代的教育目标定位在:对内“诚意正心修身”,对外“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我们现代教育总是在“格物致知”层次上徘徊。我国古代教育的目的是教学生“做人”,而我们现代的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学生“考试”。近现代以来,类似这样的优良教育传统都被我们当作糟粕,一一枪毙!当我们用训兽的方法教育下一代时,有人居然认为这是教育的进步和创新。说的不客气一点,我们现在的许多教育模式是打着科学、规律、现代的旗号,做着非科学非规律非现代的事,是地地道道地伪现代教育!
  (5)对教育失误的反思(本部分参考李镇西老师《做一个反思性教师》部分文字)。
几乎可以这么绝对地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所谓“反思错误”,通俗地说,就是犯了错误之后不要轻易地原谅自己,而是拷问自己的心灵:我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这样的错误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还是有着必然的思想根源?这样的错误事先能不能够避免?这样的错误是否受到了我期望达到的“教育效果”?如果达到了某种“教育效果”,那么我付出的代价是么?如果没有达到,那么这次错误所造成的表面的后果和潜在的危机有哪些?这样的错误蕴含着怎样的教育遗憾、教育缺陷乃至教育悲剧?这样的错误可能会在我的学生心灵中造成怎样的伤害?这样的错误包含着哪些可以理解的善良意图?这样的错误掩盖着哪些不可原谅的自私而可怕的个人动机?我是否真正从这次错误中汲取了教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教育启迪?……
     每一次错误,对所有具备真诚反思精神的教育者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的台阶,我们沿着错误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事业成功的高峰。相反,那些敷衍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并且被某些狭隘的功利思想束缚头脑的人,往往会拼命地掩饰错误,会给自己找许多“借口”和“理由”来原谅自己。对这样的人来说,每一次自我原谅都是新的错误,这个错误同时也是一个陷阱――他们即使可能从这次错误的陷阱中艰难地爬上来,但随时都可能掉进另一个错误的陷阱,而永远不能够走向教育的成功。
    让自主、主动的反思成为每个教师的一种习惯。营造氛围、创造机会,说到底仍然是外在因素起作用。如何真正让反思实践成为教师自主、主动的一种研究意识和能力,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归根到底是我们教师自己要明白反思实践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尝到反思实践的甜头,为自身提高工作成效,促进自身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研”行一致:用“实践”提升价值
◆把问题当课题,人人可以搞科研。不要把科研和实践搞成两张皮。
◆我们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上是在原地打转。
◆不睡在经验的怀抱里。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就是此刻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
◆少抱怨环境,多提高自己。精彩都是逼出来的,“退一步,山穷水尽;逼一逼,柳暗花明!”
◆把问题当课题,人人可以搞科研。把科研和实践统一起来,不要把科研和实践搞成两张皮。
   至今还有老师误以为只有“立了项”的课题才叫真正的教育科研。应该说,立了项的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没有立项的课题也可以研究。李镇西老师有个观点,即“把问题当课题”,我非常赞同。我们读孔子、叶圣陶、读陶行知、读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大家,想想:他们的课题是哪一级的呢?市级、省级或国家级?他们的成果是谁鉴定验收的呢?没有任何人为他们的课题立项,更没有“开题论证”、“阶段检测”、“成果鉴定”,来自教育实践来自学生心灵的教育科研,使他们的理论成了公认的教育经典。“把问题当课题!”只要我们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会感到,富有价值的课题是源源不断的。
◆我们看似忙忙碌碌,实际上是在原地打转。
   唐太宗年间,在长安城的一个破屋磨坊里,有一匹白马和一头黑马非常要好。有一天,白马被唐玄奘选中,上西天取经去了。17年后,白马凯旋而归,回来看望黑马。老朋友见面,自然格外话多。说起一路的风险和半生的体验,黑马非常羡慕,吃惊地说:“太神奇了,这么远的路,我想都不敢想。”而白马却说:“其实我们走的距离是差不多的,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也一步没有停止。但不同的是,我有一个遥远但清晰的目标,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一直围着一个磨盘打转。”看着往昔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穷伙计,如今名闻天下,衣锦还乡,黑马不由得自惭形秽,面红耳赤。
   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同样是每天走路,每天忙忙碌碌,但一个行走天下,一个却在原地拉磨打转。其实我们许多教师都犯下了那黑马似的错误——虽然天天忙忙碌碌,但始终是在原地打转。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和目标开始的。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明确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明确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匹失去方向拉磨打转的黑马,无聊地重复自己平庸而单调的教学生活。
缺乏目标,会让我们把精力放在琐碎的事情上,而琐碎的事会使我们忘却最应该做的事,使生活不可能发生任何改变,我们只能是叹息着、抱怨着徘徊于我们的教育人生之旅,永远成为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名师或专家。切记:一个老师,无论他现在是多大年龄,他真正的教育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天道酬勤也是要看具体情况的;自强不息也是要看具体目标的。
◆不睡在经验的怀抱里。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就是此刻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
  我们先看一则故事:
    一天,狐狸正在森林走着,一抬头看到乌鸦站在高高的树上,嘴里叼着什么东西,看上去好像又是一块肉。狐狸便还用上次的办法,想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狐狸就对乌鸦说:“乌鸦,你的歌喉是那样的美,给我唱首歌吧!”“哇,哇,哇......”乌鸦果然上当了。当乌鸦张嘴的同时,那块“肉”掉了下来,狐狸赶快跑过去咬住,这时它看清楚了,是一条蛇,一条毒蛇,它想松开口,已经晚了,毒蛇狠狠的咬了它一口。狐狸拼命逃回自己的窝,此时毒性已经发作,狐狸临死的时候,对跟前的孩子们诉说:“有时经验是靠不住的。”
狐狸为何死于非命?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都没能正确地对待经验,太盲目相信经验,机械地套用经验,未对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以至于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一旦形成,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
     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就是此刻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在教育工作中,虽然我们谁也不能漠视经验的价值,但我们不仅需要灵活运用经验,而且要不断更新经验,冲破思维定势,试着让自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本身的多变性,否则就会犯狐狸式的错误。只有拥有经验而又懂得如何利用经验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同样,只有拥有教育和教学经验而又不断反思的教师才能获得真正的专业发展。
许多教师,尤其是上了一定年纪的老教师,常常睡在经验的怀抱里,经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教学模式运行,走不出思维定势,所以平平庸庸的度过自己宿命般的教师生涯;而有些教师则不断的挑战自己,敢于走出思维定势,突破既往经验的樊篱,结果看到了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创造出奇迹。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名师、教育家的道路,无不佐证了后者。
◆少抱怨环境,多提高自己,精彩都是逼出来,“退一步,山穷水  尽;逼一逼,柳暗花明!”
   人生的进阶,有时候“竟一个‘逼’字了得”。“逼”字,是长了脚的“一口田”。“一口田”旁边有神的保佑,就是“福”。“一口田”上面加个屋顶,表示有房有田,就是“富”。一切成功皆与“逼”字有缘。教师只有敢于“逼”、善于“逼”自己,才能超越自己、走向成功。
记得还有这样一则外国谚语:如果你想翻墙,那么请先把你的帽子扔过去。意思是说,当你想翻过一道很高很高的墙,你把帽子扔过去了,这样就会想方设法翻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了。正如某人对一条平常绝不敢跳的深沟,竟然能一跃而过,那是因为后有野兽紧紧相逼。
想想当时要出关的老子,幸亏被关尹出面拦下,限期完成文章,才使老子不得偷懒,留下了千古绝唱,否则,这世界就永远不会有《道德经》了;想想屈原流离楚国九死不悔而作《离骚》;想想秦国末期,项羽“破斧成舟,而背水一战”威名远播;想想凡高,世皆笑之,其悲愤忍痛割耳,后作名画《星夜》,照其心之抑郁,而历史成就他于千古。
   综观国内外教育名家的成长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不仅“逼”自己专心于每天的日常教学事务,细心观察与思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认真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同时还“逼”自己把所思、所得写出来与同行探讨,再兼收并蓄同行与读者的不同观点,逐步完善并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虽然每个教师都成为教育名家是不可能的,但若是我们“逼”自己养成“读书、实践、反思和写作”的习惯,则能有效的改变行走方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提速,成为教育专家总是容易达成的。
    一些老师常常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好,生活的环境不好,工作条件不好。其实,和一些名师相比,我们甚至比他们还有优势,比如:全国著名的几位中学语文名师都是从底层走出来的,程红兵老师是农村走出来的;李镇西老师是从县城走出来的;魏书生老师是工厂走出来的,只有初中学历;钱梦龙老师是从上海郊区出来的,也是只有初中学历;还有余映潮老师,50岁才开始登讲台......和这些名师出道前相比,我们每个教师都有不少的优势。所以,不要再抱怨命运、环境和条件了,多从自身找一找原因吧!
   “干不好”、“没时间”、“忙啊”,其实多为懒惰的遁词,因为人太容易做懒惰的俘虏了。仔细分析一下身边的教师,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不少教师身上还潜伏着根深蒂固的惰性,常常安于现状,贪于安逸。不思进取,无为度日,自己迁就自己,自己糊弄自己。尤其是取得中高级职称以后,更是固步自封,不读书、不思考,更不愿反思与写作,于是不足之处难以修正,对新方式、新理念的理解与接受变得越来越迟钝,甚至抵触,其教育教学水平停滞不前,几十年如一日,平庸的职业生涯造就了一个个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我们要根除这一顽疾,灵丹妙药便是一个“逼”字。其实,每个教师的潜能都是无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教师的生命质量和事业成就,都是“逼”出来的。
    作为教师,有“他逼”(外部环境和他人逼自己)是一种幸运,要敢于喊出“爱我,就逼我吧”!而“自逼” 则是一种大智慧和大境界,逼一逼自己,你会发现自己身上竟蕴藏着丰富的潜力;逼一逼自己,你会发现自己也会创造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老师啊,珍惜一个“逼”字吧!正所谓:“退一步,山穷水复;逼一逼,柳暗花明。”
四、“写”露天机:用“写作”成就人生
  ◆我们每天都在大大方方的放弃本来属于自己的财富——教育的灵感和智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写则庸!坚持做实践与思考的体操:写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就一定能找教育的天机。
◆专业写作是教师成长发展的高速公路,能够有效地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我们天天都在大大方方的放弃本来属于自己的财富——教育的灵感和智慧!
    教师成长,要实践,要思考,也要专业写作。要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就要坚持写作。教师应当把写作当作自己的需要并养成每日记录习惯。作为一线教师,可以说每天都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而且又极其生动珍贵的特有的实践、感受、灵感和智慧,这些都是上苍恩赐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记录下来,这些”活”的、“细小的”、或许有重大研究意义和价值的“思想材料”就会稍纵即逝。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少的老师每天都在大大方方的放弃本来属于自己的这些财富!如果让一些一些老师每天丢掉100元人民币,可能他心疼得不得了,其实我们每天丢掉的这些上苍恩赐给我们的财富比丢100元人民币更让人心疼!更让人可惜!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正是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教育日记,才使他的著作被后人称为“活的教育学”、“教育百科全书”。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写则庸!坚持做实践与思考的体操:写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就一定能找教育的天机。
    上完一堂课,或看完一篇文章,或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甚至听同行、专家、领导的某一句话,都应该随时把自己的思考用笔记下来。拿起笔,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这却促使写作者慢慢地去摒弃外在的浮华和自己内心的浮燥,同时也促使思维和情感迅速进入自由、灵动和生发的积极状态。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是呀,中国古代就素有“三耕”之说——“目耕”(读书)、“舌耕”(教书)、“笔耕”(写作)。作为教师,如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呢?充其量只能当一辈子的教书匠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的语文老师教师已经拿不起笔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反思一下自己,参加工作以来,我们写了多少像样的文章?当我们长期不动笔,而在讲台上给孩子滔滔不绝的讲写作时,我们难道不感到惭愧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写则庸。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非常提倡师生共写随笔,他是把专业写作作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优化路径来对待的。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教书、读书之外,专业写作更应是一种经常态,因为,写作不仅是一种行为,而且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积极态势。许多大教育家之所以成就卓著,他们除了有丰富的实践、大量的阅读、深入的思考之外,更重要的是经年累月地笔耕不辍。可以这样说,他们也正是经常处于一种不间断的写作状态和写作行为之中,教育实践才转化为教育思想,吸纳的教育智能才转化为教育艺术,个人的教育特色才转化为教育风格。阅读和实践滋养教师的底气,思考带来教师的灵气,而写作造就教师的名气。要想当名师,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就必须进行专业写作,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文章走多远,人就走多远”。
全国名师李镇西老师曾这样写道:
“20多年的教育成长经历告诉我,教师的写作,对于教师成长实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也许许多老师是因为《爱心与教育》而记住了我的名字,我也因这本书而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尊敬,并渐渐被人称作“教育专家”。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比千千万万的一些普通老师高明多少。常常在外面向同行们作汇报时,我总是说:‘其实,我和大家是一样的——对学生的爱是一样,对教育执著是一样,所遇到的困惑是一样,所感受到的幸福也是一样,甚至包括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或者说技巧都是一样的!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还写成了书。仅此而已!’”
◆专业写作是教师成长发展的高速公路,能够有效地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教师的专业写作需要的不是超人的智慧,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坚强的毅力。思想和灵感是上苍恩赐给我们的智慧火星儿,不记录下来,他很快就会熄灭的。而坚持记下来,则会让一颗火星儿点燃另一颗火星儿,慢慢形成燎原之势。2003年底,受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的启发,我开始写教育随笔,那时候我不会电脑,就把草稿拿到街上,花钱请人输入电脑打印出来,我的第一个教育随笔集就这样诞生了,虽然它是那样的粗糙和浅陋,但是它凝聚着我深深的思考和追求,体现了我甘于寂寞而不甘平庸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卓越渴求完美的工作理念。更重要的是,它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崭新的开始,它使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大概那时候在我周围,写这些东西的老师并不多见。 到目前为止,虽然才两年多一点,但我已经写下几十万字,厚厚的十几本,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课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充分的尝到了专业写作的甜头。在教学和写作的实践当中,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写作对一个语文教师的重要性,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浅薄和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没有认真地写文章之前,我有时候很自负,可是现在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无知和可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认识到这些,我的读书热情越来越高,涉猎范围越来越广,事实上我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每日的勤奋。
    总之,专业写作能够激发老师的职业热情,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专业写作能够激发老师的潜力和内驱力,让教师不再是被动的发展;专业写作能够有效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让教师步入成长发展的高速公路,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提速。
结束语:
综上所说,我认为,语文教师甚至所有学科教师快速成长的公式可以这样概括:
  快速成长=阅读+反思+实践+写作
  其实,我们每个教师都是天才!蕴藏在我们身上的能量太大了!
    在一本科技杂志上,我曾看到一则这样的报道:在1985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一粒极普通的西红柿种子,它长成后,一片叶子就可以伸展到14平方米那么大!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吗?14平方米,一片叶子就有这么大,像一个小教室!而它结出的果实有多少?大家可以猜一猜?100个?300个?800个?3000个?5000个?……都不是!大家可能完全想象不到,竟然有13000多个!
    大家知道,用一般方法种西红柿,勤勤恳恳,精心照顾,一颗西红柿的种子结上几十个果实,就已经了不起了!可是这颗西红柿竟然能结13000多个果实?这难道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吗?不是。仅仅是采用了一种“水耕法”培育而已。用“水耕法”培育后的西红柿竟能结13000个果实!科学家告诉我们,每一棵西红柿的种子都有结13000个果实的潜力! 
   其实,当我看到这个数据时,和大家一样非常震惊,或者说是震撼!直到今天,这种震撼仍然非常强烈!当时我就想:其实,我们每一个教师就像一颗发育极不充分的西红柿,都有结一万多个果实的潜能,但是却只开发出了结几个、十几个、几十个果实的能力。这是教育的悲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悲剧!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巨大潜能,但是这些巨大潜能都处于沉睡状态,远远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人的各种潜能到底有多大?现在谁也不敢轻易的下结论。
1、 100米短跑比赛 20年前,科学家曾说:人类100米短跑的用时不可能突破10秒,认为这是人类的极限。1896年美国选手托·伯克在首届奥运会上以12秒整夺得第一个百米冠军,到加拿大选手贝利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以9秒84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2、在火灾中,一个姑娘竟然能够把需要五六人才能搬动的钢琴搬到了安全地带。
3、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在紧急关头为了救出压在汽车下的父亲,硬是一个人掀翻了一辆汽车。
4、摩西老母在美国是一个很出名的人物。她在83岁前一直平平庸庸。在她83岁时,一次等朋友,久等不到,她一时手痒,顺手抓起一支笔,一抹两抹,竟然画出一幅绝妙的画,后来一举成了大画家。
5、几个美国的科学家曾经在某伊斯兰国家作过一项有关记忆极限的实验。找来犯了死刑的10名犯人 告诉他们:谁能在7天内把古兰经背诵完,谁就可以免予死刑,回家与亲人团聚。一周之后,对10名犯人开始检测,都能流利的把整本的《古兰经》背下来。几个专家惊呆了。当人面临生与死的考验时,潜能竟然是如此之大!
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我们只不过清醒了一半。我们只运用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小部分资源,未开发的地方很多很多,我们有许多能力都被习惯性地糟蹋掉了。”我们每个人身上有多少巨大的潜能,被我们浑人不知的带进了坟墓。
所以,美国著名的富尔顿学院心理学系的学者们才会说:“编撰20世纪历史时可以这样写:我们最大的悲剧不是恐怖的地震,不是连年战争,甚至不是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而是千千万万的人生活着然后死去,却从未意识到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巨大潜能。”
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的老师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认为自己不是优秀教师的那块料。其实,不是你不是那一块料,而是你没有挖掘出你身上巨大的潜能!只要努力,你也完全可以成为名师的!
最后,我愿意以诗人食指的一节小诗作为我报告的结束,以期与大家共勉: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8-13 13:17 , Processed in 0.18732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