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1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辩课案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7:42: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辩课案例(一):《绝句》辩课实录作者:张海峰
——东师附小古诗教学主题研讨
编者按: 辩课是在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叶立新首先提出来的。辩课,就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说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问题,展开辩论。以加深对教学重点、难点或者热点问题的理解,真正促进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说课是上课的老师把自己的设计意图,教学反思告诉听课的老师。评课是听课老师把自己的意见反馈给上课老师。在这两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信息传递都是单向的。缺乏即时的交流互动,大多数时候,上课老师与听课老师各说各的,很难产生共鸣。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大家都说一些套话,做一些表面文章。说课老师往往是先说一些自己的设计意图,然后说自己的课肯定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评课的老师往往是先找一些上课老师的有点,然后提一点无关痛痒的意见或建议。当然有些说课、评课是很尖锐的,但是都只是自己的理解,并没有考虑对方的意见。到底我的想法对不对,好不好,都不知道。所以说了也白说,评了也白评。辩课就是为了克服这样的弊端的。辩课就是为了双方有及时、充分的交流和互动,真正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使双方都明白哪些是值得肯定的,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哪些是值得改进的,是应该避免的。
按方式分,辩课分为问答式辩课和正反式辩课。问答式辩课是听课老师提出问题,请上课老师或其他老师一起讨论。正反式辩课是围绕一个主题,设计正反两个观点,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辩论。这里展示的东师附小的辩课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正反式辩课案例,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并尝试把辩课运用到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提高研究实效,提升专业素养。
主持(冯永生):大家好。近年来,“上课”和“辩课”,成为我校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各位老师:所谓“课堂越辩越高效,教师越辩越善教”。我们辩课,不是为了推翻和否定,而是为了完善和提升。“辩课”是“辩论”,也是“辨析”;是“鉴赏”也是“鉴别”。本学期,我们的研究主题之一,就是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今天,我们两个校区的语文老师相聚在此,就昨天王珊珊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绝句》(杜甫)这节课,进行思辨。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精彩亮相:双方辩手请陈述观点:有请正方:
正方(吉云兰):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诵古诗,学古诗,自古以来,就是一件雅事。让孩子们在人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诵读古诗,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灵成了许多教师的共识。古诗文对儿童的熏陶,一直为我们学校老师们所重视,经典诗文走进了学校的阅读课程,并且成为我校晨诵午读的重要内容。新课标颁布以来,古诗教学的地位更是日益上升。据我的统计,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有1934首,另有8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在同类教材中属于较多的。
古诗教学,存在三个方面的重难点:一是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学生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二是由于古诗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而诵读水平不高,品位不高;三是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停留在简单的读诗、解诗、背诗、默诗四部曲中。尽管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突破。  
常态下的古诗教学,感到不少教师对古诗诵读理解有所偏颇:似乎只要记住一些好诗、好句,古诗积累就大功告成;似乎只要多多记诵名家名篇,就水到渠成了。其实不然,古诗有她无尽的内涵和高远的意境,诸如“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人情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哲理美等独特意蕴,不是通过机械的抄抄写写、枯燥的死记硬背就能领会得了的。只有达到进入诗歌意境的较高层次的读诗境界,才能领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古诗这支民族的“奇葩”才能焕发出新的光彩。
令人欣喜的是昨天王珊珊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节高效的、有突破、有创新的常态课!下面我将在回顾梳理中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
一、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儿
整堂课的教学须臾不离文字,每个教学细节紧紧围绕诗歌语言和形式形成波澜,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儿,直面文本、直面语言,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等方式,让学生“得他滋味”!对诗歌的解读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辐射开来观照全文。我们可以看到,王老师始终引导学生紧贴着文本的地面,穿过字字句句的丛林,引领孩子抵达《绝句》敞亮的境界。比如课前谈话激活记忆潜能,让学生看图猜古诗,诵诵古诗,在古音古韵的音乐中,在意境隽永的画面中学生很快被唤醒卷入了古诗学习的一个“场”中。
在领悟内容,体验情感的环节中,教者领着孩子在诗的意境中徜徉,在诗的语言上驻足。课堂上教者高昂着读的主旋律,教者不仅让学生读出了画面,引导孩子去品悟领会诗中的色彩烘托,夸张联想,开阔意境,特别注重了以文本为载体,文字“虚”与“实”、“动”与“静”的揣摩。“不学诗,无以言”,孔子主张从诗词欣赏中培养语言能力。诗词教学必须超越“字面”意义,把这种汉字符号转化为一种情感符号,让学生触摸诗歌的温度,体味诗词精妙灵动的字词之美。课堂上通过“含”的咀嚼涵泳,对窗外景这个意象的建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古诗词语言凝炼的魅力。有人说,写诗时“着一字而境界皆出”,古诗教学中“品一词”课的境界也是皆出呀!万里船的多元解读,捕捉文本语言的多重意蕴,这是一种“全语言”的学习,这是一种立体的感悟,这是一种活性思维的培育,足见老师的匠心。这一来一去,“言”和“意”互转共生,产生了浓浓的语文味儿。
二、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
朗读是披文入情的途径,也是以声传情的过程。古诗词的学习中,读尤为重要。教者把握住文体的特点,注重中年级孩子的特点,初读古诗时,与文字相遇,读出七绝韵味的美。师生合作品读出七绝的节奏,慢慢读出了诗歌的意思,读出想象来,读出画面,读出了情感韵调,读出了古诗纯正的文学趣味。整节课上就是用孩子们读读,想想,看看,说说,再读读的方式,让孩子进行诗歌语言的探秘,虽然孩子们开始对诗歌的阅读体验有点像盲人摸象似的,但是老师有一种“慢慢走,欣赏啊”的姿态,不断地引导孩子用心灵去感受,用想象去补充,用思考去扩展。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应是一种快乐的生活。王老师用她特有的活泼轻松而又灵动的教学,让学生获得了最有分量的东西。
三、以最简洁的问题打开最丰富的感悟空间
有效的课堂宜简不宜繁!昨天的课堂上,老师的话语不多。你想说哪句话的意思,你看到哪一幅画面?简洁的问题,板块的设计,让孩子有了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孩子们课堂妙语连珠,令人拍案叫绝!这都是老师在课堂上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自由的语言发展的园子。细品每个细节,在轻松的方式背后,往往又能看到学生的发展,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走向最远的终点。诗人仅仅是为眼前生机勃勃的春景而快乐吗?这个问题提得太巧妙了,感悟的空间特别大,老师合理开发和运用了创作时的背景资料逼得学生深入思考,学生思维的触须深入到文本背后,走进诗人。这个被后世要尊之为“诗圣”的大诗人高贵的人文精神。闻一多先生说过:“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学习诗,就是要让学生在童年激发和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扎下深厚的精神的根;使学生从人生之始,就站在大师们的肩膀上,有一个精神上的高起点,从读诗到读人,这样就把课堂的“门”彻底打开了,把学生情感、思想的门打开了。王老师告诉了孩子们,诗,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诗中所写美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美得不同寻常。我想这就是文化的渗透,适时在孩子们眼前开了一扇窗。从文字到文化,王老师在古诗文教学探索之路上迈出了难能可贵的一步。
总而言之,王老师的这节课虽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却让我们步入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佳境,整节课教学就以诵读为主线,缜密细腻而又大气开放,“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课虽毕,位犹在,意无穷。短短的一首绝句,竟演绎得如此一波三折波澜起伏!王老师的古诗教学,告诉我们古诗教学,不是解释,不是说明,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次难忘的充沛的情感经历
主持(冯永升):好的,正方结合课堂教学的细节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好,请反方。
反方(姚平):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古诗文作为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我们小学阶段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昨天有幸学习了王老师的《绝句》一课,正如刚才正方所说吗,王老师的这节课,确实是优点多多,给我们所有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地提升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方经过深入的研讨,觉得这节课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有待我们共同的探讨提高。现在,我就简单的列举如下:
1.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首先应该确立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
2.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而且应该通过咬文嚼字,更多地关注文本怎么写;
3.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如何更高效地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课堂更多的生成和创新;
5.新课程理念不是“贴标签”,应融合在课堂的点点滴滴中。表现之一:课堂评价应该真诚、贴切。
以上是我们反方的观点,供对方辩友参考,具体的阐述请欣赏我方辩友的精彩表现。
主持(冯永升):好的,双方的观点陈述完毕,接下来的环节是联合对抗,首先请正就反方提出的观点,表达你们的意见:
正方(王桂林):刚才对方辩友谈到了文本解读问题,我想对这个问题谈谈我方的见解。课标指出:34年级学生诵读优秀诗文应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可见34年级古诗教学的落脚点是语言内容而非语言形式。三年级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处于储存期,是一种记忆性的阅读,是个打底子的工程,因为诗歌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慢慢阅读,需要他们似牛儿吃草般去慢慢反刍,慢慢建构。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语言内容轻语言形式,然轻非无,教者在教学过程中有了很好的渗透,动静的对比,色彩的相衬,虚实的结合,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把深刻映在清浅之中,难道非要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生硬的术语吗?
反方(陈生卫)刚才对方辩友提到了正确的解读文本,解读文本中的语言内容,而且谈到了,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打底子的工程,确实说的很好,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王老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确实有一些偏颇,还有一些误差。首先,我觉的“窗含西岭千秋雪”,这个“秋”字,学生不理解的时候,王老师这样引导学生,说:一年有几个秋天啊?学生回答:一年一个秋天。师:那么千秋呢?就是一千年。千秋雪呢?就是终年不化的雪,是这样理解的。我看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秋的解释有5个:1. 秋季。2. 庄稼成熟的时期。3. 指一年:千~万代。4. 指某个时期,如多事之~。5. 姓。很显然“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秋”应该选第3种解释,指一年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头脑中被打了一个错误的印记。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王老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东吴和成都有多远,“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时候,正如对方辩友说王老师有独到的理解,但是这个独到的理解我觉得不准确。学生说东吴到成都有万里,王老师说:你怎么知道的?生答:诗中说万里船。我觉得这里的万里是虚指,正如上面说说的千秋雪中的千秋,也是一种虚指。 再如“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东吴具体指什么地方,王老师清楚明白地告诉学生说是南京一带,这我觉得也不对,南京确实属于东吴,但东吴不是指南京一带,东吴应该指长江下游两岸地区,应该指的是江浙一带。再有“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这个“含”,这个“含”字啊,我觉得诗圣杜甫确实是独具匠心的,世人称他为诗圣是因为他的用词非常准确。我觉得这个“含”字和王安石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和贾岛的“推敲”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含”字的学生不理解,那么王老师说了,含字可以给它组个词。学生说:包含。王老师清楚明白的说,对,这个含就是包含。我觉得,如果杜甫这首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的“含”是包含的意思的话,那么人们称他为诗圣,他也就徒有虚名了。
主持(冯永升)正方有没有补充。的确解读文本要根据学生年段特点,要根据我们3年级的教学目标。请下一位。
正方(储丽云):感谢对方辩友刚才的一些意见。但是对方辩友的问题很多是伪问题,千秋雪的“秋”不是“年”解释吗?课堂上王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千秋”就是“千年”呀。再有窗含的“含”学生最初用组词的方式理解为“包含”这的确就是字面的意思,孩子虽说是盲人摸象一样的渐渐走入诗歌内核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也关注到了诗眼“含”字,“含”这个字的解读,我们觉得教者处理的恰恰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怎么这么说呢,咱们不妨来回顾一下教者当时上课的流程。刚才对方辩友所提到的,含是包含,这只是初读感知阶段,学生以组词的方式翻译理解,而后,在深入阅读以后,学生对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她是先让学生比较换词,并将自己所换的词置入古诗,在比较中悟出“含”字一字好,但很显然,这时学生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包含”这样直白的理解层面上,随之,教者一席话“窗前,窗外,窗是窗,景是景。用上含呢,你看景和窗就很好的连在了一起,浑然一体。”有了这样合二为一的感悟,再引导将其联想为画框,“含”字的妙处也就基本咀嚼出来了。最后,教者匠心独运,以简洁而有效的手围窗框,对准雪山练习想象表达,这时候学生所表达出的“你的窗框里镶嵌着怎样的画面?”我想学生对“含”字的咀嚼、品位已经达到了入境,悟情,也就没有辜负诗圣杜甫原先创作的美意了。谢谢。
主持(冯永升)双方对于文本解读的话题呢,我们先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话题。正方针对反方提出的不仅关注文本写什么,而且通过更多的咬文嚼字,关注文本怎么写等话题谈一谈。
正方(仲爱梅)刚才对方辩友提出的想象与意境的话题,我想要说一说。意境是诗的生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仁们一定深有感触,诗词教学,最困难的就是引领学生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走入诗中的意境了。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呢?入境的路又在哪里呢?王老师的这节课做了有效的尝试。
这节课上,王老师充分引导学生借助优美的图片观察感受,调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生动的情境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把学生带入这首诗的意境,感受诗歌的意象情感之美。
比如:在欣赏黄鹂鸣柳图时。王老师让学生想象小黄鹂为什么叫得这么欢啊?可爱的小黄鹂在广阔的蓝天上飞翔,它看到了什么样的春景啊? “黄鹂鸟在唱什么歌?孩子们自由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眼前所出现的画面。根据他们的描绘,老师随机出现相应的多媒体画面。这样,化诗为画,画中领悟,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更有利于入情入境,突破难点,学生的眼前出现一幅幅色彩明丽的春景图。从而感悟诗的意境,以及诗人愉悦的心情。
再比如:欣赏白鹭冲天图时。王老师让学生想象:你看到的白鹭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长腿的白鹭连成一条线,飞起来自然成行,多优雅啊。春天到了,白鹭从南方又飞回了自己的家乡,它们多开心啊,飞得多起劲儿啊!此情此景多么令人欣喜振奋啊!”伴随着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和王老师那煽情的旁白,静止的白鹭冲天图化作一只只白鹭振翅高飞的动态画。“一切景语皆情语” ,读懂了白鹭不就读懂了诗人,领悟到了诗人的情感吗?
反方(刘晓霞):正如刚才对方辩友提出的,王老师的这节课,把孩子带进了诗的意境之中。而我方则认为,这节课孩子们始终游荡在诗词之外,没有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中。诗词的意境给读者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读者进入就会浮想联翩。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对字词和诗句生硬的解释。大家注意到了吗?当王老师要求学生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时,一个孩子捧着课本,结结巴巴地在宣读上面的解释,可见那色彩艳丽的早春美景并没有让学生陶醉。当教者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象画面时,我们以为孩子们就要入境了,可是教者此时却急不可耐地打出了一幅白鹭上蓝天的一幅静态图片,试想白鹭飞上蓝天的那幅动态是不是那么一幅简单的静态图片就能描述出来的呢?教者用具体的视像来替代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品味,折断的学生的想象翅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诗歌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就这样被一幅幅静态的画面给剥夺了。如果教者在对词句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放声读,反复读,配上音乐读,读出诗的节奏美、音乐美,这样读着想着,孩子们也就进入忘我的境地,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幅幅画而,他们也许会看到在春风的吹拂下,河边那翠绿的柳树摇曳着长长的枝条,两只黄鹂在枝条上跳上跳下,喃喃细语;也许会看到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相互和鸣,在柳枝间欢叫追逐。这样读着想着,想着读着不知不觉就走进诗境,与诗人心灵相通相融。于是,我诵读,便是我自己的情感倾诉,我自己心灵的歌唱。刚才,对方辩友提到了说,孩子们那精彩的发言,黄鹂们叫醒了柳树;两只黄鹂在唱着春天进行曲呢;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打动了我们,可是当时的教者却没有抓住这个时机,没让学生读出自己那种个性化的体验,而是让大家齐读一遍,孩子们这种对美的独特体验就这样被扼杀了。
主持(冯永升)正方对于品位诗的意境,有没有补充。
正方(穆建华):我来说说。这节课在启发学生想象进入诗歌意境方面王老师作了很多匠心独运的安排,课堂上有教师充满激情的情境创设,有适当的画面铺垫补充,有角色的置换体验,有背景知识的拓展,有优美音乐的熏陶,所有这些都指向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从而感受画面的美,感悟作者心中的情,正是这种关注和努力,才换来了学生灵动的描述语言:“黄鹂唤醒了沉睡的柳树”"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嬉戏""小黄鹂在唱春天进行曲呢""西岭披上了雪白的衣裳"……也许这样的再创造不能让对对方老师满意,请别忘了这首一千多年前的古诗面对的读者只是些不满十岁的孩童啊,他们的经历知识语言积累又怎能支撑起洋洋洒洒文采飞扬的描述,这样的精彩也许只能期待在公开课上邂逅,我们王老师的这节真实的常态课做的还只是打底子工程。想象是孩子头脑中的画面,如果要用语言描述出来,这是个再造情景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孩子的主观性,包含着孩子的知识背景和想象。丰富的的想象和语言的积累非一日之功,它是长期训练和培养的结果,还有赖于学生个体的悟性和习惯。课堂上我们也看到孩子的语言在发展,思维在拔节,这难道还不够吗?总之,我认为王老师这节课遵循的是知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路子。课堂上文学、声音、色彩、动态,各种信息不断刺激学生的情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也许他们仍不能饱满生动描述出诗歌的画面,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深深记住这种被画面美震撼的感觉,相信这是一次愉快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精神之旅。
反方(韩新平)对方辩友刚才提到的优美的画面,在这节课上,我们欣赏到了教者颇费心思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意图以美的直观的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把握诗的意境。色彩绚丽的画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同时也冲淡了诗歌作品的韵味。诗歌的审美体验是感性的,不能简单地用课件以单一的视觉形象,统一学生对诗歌意境及所表达感情的认识,我认为,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多媒体来演绎,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容易遏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诗的韵味,我认为,更多的要靠师生全身心地反复诵读,方能逐渐品味。
其实,杜甫的这首《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一句一景,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犹如一幅绚丽生动的彩图。王老师在课始就说了这样的一句话:画是有形的诗,诗是无形的画!课中又多次提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想:通过课前预习和自由读诗这两个环节,这无形的画早就已经在每个孩子的脑子里了,我们教师为何要大费周章制作大量的画面来替换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感悟?欣赏诗歌是想象力放飞的时候,(想象力的挖掘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属能力层面的延展)。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丰富的想象的诗歌是苍白无味的,学生欣赏诗歌同样如此。细节尽管王老师在学生逐句理解了诗意以后,出示了一幅白鹭飞行的图画,并引导学生想象描述:这是一群怎样的白鹭飞上了怎样的天空?但此刻学生的视野早已被圈定在狭窄的画面上,除了换个把词,早已失去了自己灵性的想象!
王老师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明诗意悟画面,但这仅仅是浅层次的诗义疏通和诗句积累。诗歌深层次的意境、内涵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忽略了文字本身的美感,想象也如空中楼阁,软弱无力。我想:王老师这一环节何不变上一变!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形象美!《绝句》这首写景诗,语言自然流畅,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已大略知道诗的大意,很多学生都能背下来了,我们完全可以用“以画品诗”的方式来完成“解诗”这一环节:
古人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下面我们用头脑来构画,请你自读古诗来回答几个问题:1、你的画打算选择什么颜色,为什么?
2、你打算在画中画上哪些物体?
3、这些物体大小、远近该如何安排?
4、你同你的画取什么名字?
5、如果给画面配音,可以配上哪些声音?
刚才对方辩友谈到了,我们面对的是3年级的10岁不到的学生,但是,好像也忘了,我们的学生正处在一个诗的年龄,他们应该具备这种诗意表达的能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我想,这样做才是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走进诗歌,自求自得,自主探究,真正读懂诗。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丰富语言积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真正喜欢的是自己的抉择,收获独特的阅读感受,这样的做法比那种费时费力的逐句分析要来得高效,离学生的距离也更近了点。
主持(冯永升)双方你来我往的辩论,我们相信课堂引导学生想象,古诗文教学应该是没有止境的……
正方(吉云兰):(抢话筒)我非常欣赏对方辩友提出的策略,但是我们要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就说你那个也只是种教学手段,教学手段不是目标。我们在课堂上已经达成了目标,孩子的语言素养得到了提升,这就是成功的。我们知道小小的古诗里,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地。我觉得我们老师做的已经比较到位。诗歌的特点就是要反复涵泳,再诵读再推敲再比较。画画是一种手段,而且是关于语文的手段。而读书不然,它是语文学习的一种直接的手段。为何舍近求远呢?
正方:刚才,对方老师说到多媒体的应用问题,我方有不同见解。首先,我方认为古诗教学借助多媒体领悟诗的意境是很有必要的。它为孩子们的想象提供了平台,唤醒了学生对古诗沉睡的记忆,孩子们有了这些更美丽的画面,想象就更加开阔了。王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她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并超越文本。比如说,白鹭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让他们对一个陌生的事物进行想象是有些困难的,想象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积淀之上,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出现了白鹭奋飞图,而黄鹂多数孩子比较熟悉,所以我们是让孩子在想象之后,才出示画面的。
其次,从课堂即时效果来看。多媒体的应用是恰当有效的。事实胜于雄辩,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王老师在引领学生想象“两个黄鹂鸣翠柳”美丽画面时,孩子们借助画面,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一般的语言脱口而出:两个可爱的小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嬉戏;黄鹂们把柳树叫醒了;两只黄鹂在柳树上唱着春天的进行曲呢;远山披上厚厚的外衣……孩子们灵动的想象令听课老师拍手叫绝!这正是视觉画面唤醒的思维结果呀。
反方(徐兰珠)好,刚才对方老师说到,古诗是要讲究灵动的,那么,我们学生学古诗,就是要让他们充分的去读,这节课上读,我们听的老师似乎没有太多的感觉到学生读的层次性。就说刚才谈到的黄鹂叫醒了柳树;黄鹂正在唱春天进行曲呢,我觉得学习古诗应该让学生首先拥有那种古典的情怀,像诗人一样去慢慢地走、欣赏啊,如果在学生有独特感悟的时候,老师没让学生有空间、有时间慢慢地去欣赏,慢慢地去读书,那独特的语言的味道一定久久地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这是读出意境的美。还有,我想有人说古诗是独特的,是用英语翻译不出来的,它关键是在它的音律美,音律美怎么读出来。在王老师的课上,我看到了,她力图这样做,比如说,让老师学生对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学生在读节奏的时候就只有在四字后面停顿了一下,是不是这样就做到了抑扬顿挫呢?我觉得老师在读的时候可以渗透平仄的那种规则,比如说老师可以示范:一二声长一些,三四声短一些,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之后,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实践。我想古诗的韵律美、音韵美就能体现出来了。
正方(吴慧娟)好,刚才对方辩友说王老师这节课层次性体现的不够,我方认为王老师这节课层次性非常明显,我们来回顾一下,王老师这节课一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会读”。读得字正腔圆,饶有韵味。先是学生自己“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清爽了、顺口了为止”。然后是指名4、5个学生读,最后是全班一起读。这一组读的设计,时间不长,但学生连听带读有10多遍,学生对这首古诗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会读到会读,有效性应该是很高的。
第二个层次,是“读懂”读的画面焕然眼前,浮想联翩,读的情景盎然、激情勃发。王老师让大家边读边想象,你能读出哪些画面?老师没有让学生集体讨论,而是先让学生结合注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真地读,细细地想,自己开动脑筋读懂诗句。接着在读懂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画面想象,选择你最喜爱的画面,与大家分享。教师追求的不仅是读懂的结果,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切切实实地体验理解古诗的过程。
第三个层次,要求“吟诵”,引导学生读出对诗歌画面的感觉,结合景物,再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想想古诗的赏读,背诵。整个古诗教学的过程就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读熟诗句,在诵读中理解诗意,在诵读中体味诗韵,在诵读中感悟诗境。
反方(徐兰珠)如果真的如刚才那位老师所说的,学生真正体会了诗歌的情感,那么我想,课上会不会出现学生读到“千秋雪”、 “万里船”的时候,老师说“这个静景要读的慢一些”的尴尬呢?如果真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后读,我想学生应该会读出味道来。对方辩友,这节课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朗读的提升吗?从一开始的朗读到最后的朗读,我们没有看到孩子们朗读的进步。
正方(吴慧娟):其实,在昨天的课堂中,我们看到了学生读书读得很专心,很投入,有收获。但学生读书的水平不一致,反应了王老师这节借班上的常态课上的真实性。朗读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学生与学生之间肯定有个体的差异。我们应当看到学生的进步,我们何不给学生更多的掌声呢。
主持(冯永升)好的,双方辩友,其实各位应该知道这是常态下的辩课,我们的话题很多,时间关系,领导还没有吃午饭,那么我们这个话题先打住,还有几个话题会后请各位发到校园网的BBS论坛上去,让我们的精彩辩课一直延续到会后。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通过我们的辩课,都会获得许多的收获。那么,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在场的建湖教育局的领导专家,还有我们东台教育局领导专家的指点。让我们更多的互动起来。掌声欢迎我们建湖教育局的专家领导给我们指点迷津。
    建湖赵主任:首先感谢我们东师附小给我们一个学习的题材,说实在话,坐在台上这么多老师,我感觉到不是老师,而是智慧在碰撞。台上的阳光是这么明,我感觉是思想在沐浴,对于古诗教学,我没法给它一个定义,在座的这么多老师,经过今天的辩论,让我们受益匪浅。我只能用“山”这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山” 有三重境界,人们常说啊“看山还是山”,那么我们古诗教学,开始引领学生还是在山上,引领学生在字里行间行走,然后,引领学生到第二层境界“看书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让孩子在字里行间的上空,去思考,去感悟,对于古诗教学,我想第三层境界就是“还是要回到山,还是要回到水”中,也就是说让孩子在古诗的字里行间中把音、行、意、情融合在一起,自由地想象。我小时候也学过这首诗,那时候老师讲门泊东吴万里船,我就不懂什么意思,老师讲是从东吴来的船,我想为什么不说是到东吴的船呢?说实在话,我们古诗教学重要的不是得出结果,而是给学生一个思想放飞的空间,而是给学生一个情感激发的空间,让孩子从现在直到人生的最后,都感悟到这首诗每一阶段不同的意思。因此说,我们有一年的高考,考的内容就是苏轼的一首《题西林壁》,我们小学学,中学学,大学学,人生一生都在学。我要说的就是这么多,谢谢。
主持(冯永升)赵主任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小学古诗文的教学,确实有很多很多的高度,我们刚刚才起步,好,还有哪位领导。
    建湖唐校长:今天到东师附小受益匪浅,看看我们台上这么多的青年才俊,智慧互相的碰撞,我们真的是感觉到教育的春天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们身边。作为学校校长,我们也期待着我们学校能有这么多的老师也像我们东师附小一样有智慧的闪现。今天到东师附小感受到了我们周校长在以他的智慧引领着我们一波青年人在教改的路上扎扎实实地行走。我们也期待着,周校长能够把智慧的种子播撒到我们建湖水乡。谢谢。
主持(冯永升)感谢唐校长,哪位专家继续指点迷津。
建湖徐校长:今天进到这个会场,很有吸引力,也被感动着。应该说,自从新课程第八次改革以来,我们对于课程的观察和评价,还处于“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境界的时候,我们东师附小的老师们在我们周校长这位精神领袖,不是“宗教领袖”啊,精神领袖的引领下,已经“轻舟已过万重山”。今天的这种教师辩课真的是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真的是行走在意义的世界里,我们感受到了无限的意义,也感受到了周校长和东师附小这样一个内涵强校,特色强校的方略、行为和物质形态上的体现。对古诗词教学,我还想简单的说说自己的想法,其实,今天正反双方的辩解,虽然唇枪舌剑,但是观点,或者说引领的论据,还是交融的 ,不是完全对立的,也是在矛盾中统一的,辩论是无止的,我想古诗词教学,作为一个跨越千年的诗圣,留给我们这样一个精神的餐饮,我们在食用的时候,可能不需要太多的咀嚼,我是这样想的啊,含咏是要的,画面也是要的,理解是要的,想象也是要的,但是都不必去苛求,我们要有适度的模糊,我们要吟诵,哪怕是我们诗意的表达,孩子有时候一个字,两个字的表达,也可能是诗意的行走,他们表达是一种诗意的内心,所以说,我更多的是倾向于正方的观点。恕我直言,不好意思。
主持(冯永升)感谢徐校长诗意的发言,接下来请建湖的吴局长给我们指点。
建湖吴局长:尊敬的曹局长,周校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教数学的,对于语文的,特别是古诗啊,不谈背上了,认识的字也不是太多,磨课更不谈了,我更深的体会就是,我分管高中教育教学,过去做校长,现在到教育局分管这一块,古诗文的赏识,高中的课文比较多,为什么出现那么多扣分呢?主要是我们建湖的高考语文跟我们东台市差距太大,我们高考语文卷上的古诗文赏识,我们全县所有的语文卷统计下来,最多的一年平均分只拿了3.5分,一般的同学只拿到了2到3分。我对这个课有一个思考,我们的古诗文教学,特别是高中的语文教学,是在做什么事情,教学效率非常低。今天我们到东师附小这儿来,虽然没能听王老师这节课,但通过正方反方辩友呈现观点的时候,我们就感受到这节课是非常好的,我们在课外听到了课堂真正的实况,我想,东台之所以教学质量这么高,跟我们小学、初中、高中这三个学段的教学理念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我们东师附小今天呈现的这个场面,给我们的收获太大了。我们想把我们东师附小在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好的做法带回去,一个是希望我们的校长认真思考,把学习的经验带回家,同时我也建议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东师附小给我们提供的这个现场。谢谢。
主持(冯永升)感谢吴局长对我们的夸奖,我们也希望得到我们东台教育局曹局长的夸奖。
东台曹局长:首先感谢我们建湖教育局吴局长,还有各位校长、专家到我们东台来指导我们工作。今天到我们附小这个现场来听我们老师辩课,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同时呢,我们也希望我们这种形式能够,用一句话说,叫抛砖引玉吧,这个,不长时间,我们也将要带我们东台的校长、老师们到我们建湖去学习,去感受我们建湖教育改革的春天。就我们东师附小今天的辩课现场呢,我过去当过语文老师,也呆过小学,也教过语文课,也教过古诗词,自己也读过,但是,我还没有见过辩课这种形式,今天这种辩课形式,应该说是我们附小人,在周校长的带领之下,创设了一种很好的研究的形式。今天,在我们辩课的现场,我们看到了,之前的大家共同的在一起的研究,应该说大家在这之前的研究使辩课现场得到一种充分的展示,一种智慧的碰撞,一种思想的感召。同时,我们也看到辩课的现场,相互的一种碰撞,或者说是一种交流和学习。因为,我从整个现场看下来,大家有些观点正如刚才建湖的一位校长讲的,就是基本观点是认同的,比如说读书,通过读,在读中去理解,读中去感悟,读中去思考,然后在读中去积淀、去想象,非常理想的画面。这里呢,我也想提一些建议,刚才冯主任说要我说些表扬的话,我想我们的辩课就是正方和反方,现在,你们做正方,我做一次反方。你们双方从我们辩课的角度,应该说辩课应该更加具有综合性,儿不是单一性,比如说,双方坐在台上不一定就必须和对方持有相反的观点,因为你们有相容性,因为你们从总的意识上说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在辩论的过程当中,更多的应该有一些认同对方,可以讲这些是对的,但是我对你讲的其中某一点,我认为还可以商榷,并不是讲做全盘否定去推翻对方,可能为了突出我们的矛盾性,所以就变成了单一性,我认为理解应当是多元的,这是第一。第二点,我认为双方的内容应该是综合的,意思是讲我们是坐在同一面的,也不一定就持我这一面的观点,我们坐在一起同样看到了王老师的课,可能你坐在我身边讲的话,我认为同你这个地方还有待商榷,所以从形式和内容上,我们还需要费心去研究。从总的方向来讲,给我们教学研究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形式和感觉,在这种全新的感觉方式上,我们要不断去追求更高的境界。这就是我们附小人追求卓越的那种思想风范。我祝愿我们附小在我们建湖教育局一班领导专家的评点下能到更高更好的平台上去,谢谢。
主持(冯永升)感谢领导的指点,相信我们的辩课将来会越办越好,我们辩课的收获会越来越多。最后呢,请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专家,我们分管教学的校长于校长给我们做点评。
附小余校长:其实,我想要把这个环节向吴局长、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刚才领导们都已经把这个环节说了,好像我没有必要再说了。可是我们老师这个环节呢要静下来,那我就来讲一下。首先讲一点,我不是专家,最多只能说是“抛砖引玉”的那块砖头,刚才是专家,这个,今天的辩课,我觉得有三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点是双方的辩啊是辩之有据,这个据呢是两个据,第一个是课标,课标上我们三年级的古诗教学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特别是古诗教学,我们既不能越位,更不能借位,最好是到位,这就是刚才大家辩论的问题。。。。第二个据呢,古诗词教学,每首古诗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它的特色,那么怎么抓住古诗的特点特色进行教学,这是值得商榷的。第二点体会就是辩之有道,不是有法,是有道,道是说我们善辩,而不是狡辩,善是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呢,我们为了追求完美,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话,我们是为了追求完美,珊珊老师上的课其实很好,我们是为了更好的完美它;第二个善呢,我觉得刚才徐校长已经讲了,就是我们双方的观点是一致的,其实,我们通过睿智的碰撞,来达到高位的融合,这就是善。第三点,我想是辩之有获,这个收获呢,我也想谈两点,第一点呢,我们要丰富我们的理论底蕴,就是读书,读书第一点要解读文本,解读我们的课标,这样子,让我们不浮躁,刚才双方有一个问题,就是诗歌的解读需要不需要,比如说这首诗,他的颜色是这首诗的特点,他的数量的实词和虚词“一”“两”“千”“万”是有实有虚,还有前两句的动,后两句的静,还有前两句的观察顺序和后两句的观察顺序,正好是相反,由高到低,由近到远,又由远到近,由低到高,这些需不需要体悟,我以为作为老师需要解读,那么我讲的就是解读,我们还要读课标,解读是我们老师的事,那么学生要读到什么程度呢?用什么方法去读到呢?这就需要我们体验,需要我们解读,我们不需要浮躁;第二点,我们需要的是更灵动的课堂,跟学生的交流,刚才双方,我毫不客气的讲,就是正方抓住了陈述的事例,而反方抓住的却是来做自己的支撑,其实这节课当中,好多同学、老师的交流时灵动的,但是也有缺失,那么我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就一点来否定全盘,那么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应当是真实的,是真诚的,不是去贴标签,刚才反方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就是把我们的所有活动,老师的语言,同学诗一般的语言,学生诗一般的想象,如果诗一般的语言让学生听不懂,那就不是诗一般的语言了,还有,这些学生的好的方面要给予鼓励,那么王珊珊老师做得很好,用尽了力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想,这次辩论的观点呢,有的是微观的,借助了教学环节,有的是宏观的,从语文教学,不仅是古诗词教学,这学期,我们研究的是古诗,我们所有的研究课,语文都是古诗,一年级到六年级,都研究的古诗,那么,不仅是对古诗,其他的体裁的教学,也是他山之石,有很多的收获。在这里,我要衷心地感谢我们的珊珊老师,如果说你的师陶杯论文获得一等奖是彰显了你的理论底蕴的话,那么今天,你的一堂课的蓝本是你对完美艺术的一种追求的实施,真的很感谢你的蓝本。另外感谢建湖县的领导、专家的指导,再来就是感谢主持人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谢谢。
主持(冯永升)余校长说辩之有获,我们也是听之有获,那么,我想现在最想说话的是谁,应该是珊珊老师,那么请代表我们所有的辩课老师来说几句话吧。
执教者(王珊珊):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指点,感谢学校为我们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作为被发展的一员,我感到非常幸福。
特别要感谢拂晓教研组所有的语文老师,说实在的,接到上课的通知仅仅只有两三天的时间,这两天,大家为了打磨我这一节课,付出了不少的心血。这一节课设计的理念是非常新的,由于我个人能力有限,我是一个蹩脚的演员,没能让听课的老师看到更多的亮点。感谢对方辩友指出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会更好的被发展,谢谢大家。
主持(冯永升)珊珊老师非常的谦虚,她是一个非常勤奋的老师,我们各位真是意犹未尽,好多老师都想发言,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会后请各位把我们的论点论据发到我们的BBS上去,我也想用三个感谢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活动。第一,感谢珊珊老师的辛勤劳动和为我们提供这么一个很好的蓝本,祝愿珊珊老师的课像她的文章一样,越来越精彩。同时呢,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辩课,相信我们能在这次的活动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得到更多的启发。感谢来自建湖的各位领导、专家,还有我们东台教育局的领导,感谢你们的光临和指导,东师附小的校园看似很小,可是呢好东西也不少,有了我们各位老师的指导,各位老师的勤奋,相信我们东师附小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辩课案例(二):《台湾的蝴蝶谷》、《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辩课作者:张海峰
编者按:2010年4月28日,三仓片有效教学研究活动在弶港镇小学举行。这次活动,语文科开放了两节课堂教学,一节是二年级陈华老师执教的《台湾的蝴蝶谷》,一节是四年级徐莉老师执教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集中评议时,参与活动的老师们在语文教研员指导下,以“辩课”形式(答辩式)对这两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研讨,给参与活动的教师极大的启发。
《台湾的蝴蝶谷》课堂实录
东台市弶港镇小学    陈华
一、              复习导入,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台湾的蝴蝶谷》,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齐读)《台湾的蝴蝶谷》。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呢?
屏示填空题:祖国的宝岛台湾(      ),(      ),(        )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生: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师:我们一起来填一填。
  生:齐读。
  师:是啊!你们瞧:这些美丽的蝴蝶正趁着大好春光,向我们尽情地展现着它们的美呢!
(出示体现蝴蝶美的词语:色彩斑斓、景象迷人、金光灿灿、十分壮观、五彩缤纷、上下翻飞)                                 
师: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一只只蝴蝶美吗?
  生:美
师:蝴蝶谷里还有更多更美的蝴蝶呢!想不想去看一看?  
生:想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孩子们请把书打到19课,自由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自由读,而后纷纷举手:我、我、我……
   师:指名回答。
  生:我知道了,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师:你这个“多”为什么读得这么响亮?   
生:这样才能体现出山多,山谷也多。
师:你真会动脑筋。
师:谁来指一指“山谷”在哪?
(多媒体出示山谷图,学生到前面指山谷)
师:他指得对吗?
生:对
师:两山之间低凹狭长的地方就是山谷。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高声地齐读。
师:谁还读懂了些什么?
生:我还读懂了蝴蝶特别多。
师:哦,从哪可以看出来?
生:“一群群”表示蝴蝶有很多。
(多媒体出示: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师:指课件:这里的“一群群”能换成“一群”吗?
生:不能,“一群”就表示有很多蝴蝶,“一群群”表示一群又一群的蝴蝶。
师:老师听出来了,蝴蝶真多呀!你能读出蝴蝶的多吗?
生:(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这里的蝴蝶真多呀!你真会读书!
师:你从哪些词还能看出蝴蝶的多?
生:我从“色彩斑斓”也可以看出蝴蝶有很多,而且也很美。
师:你的思维真敏捷,你能给“色彩斑斓”换个近义词吗?
生:五颜六色。
  生:五彩缤纷。
生:五光十色。
生:色色俱全。
生:五彩斑斓。
师:你们真会学以致用,带着你们的想象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饱含深情地朗读)
师:老师听出来了蝴蝶真多、真美呀!还从哪可以看出蝴蝶的多?
生:聚会。
生:“聚会”就表示有很多很多蝴蝶在一起。
师:你真了不起!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师:这里的蝴蝶可真多真美呀! 它们是怎样来到山谷的呢?
生:它们是: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师:谁也来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听到你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了。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飞过树林,飞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师:我读得好吗?
生:不好。
生:老师你读错了。
师:(怀疑状)我不是读得很好吗?
生:树林太高,蝴蝶想要飞过去很困难,它只能从树缝间穿过去。小溪很宽,蝴蝶不用力越过去的话,容易掉进小溪里。所以不能用飞过树林,飞过小溪。
师:(笑)你真会动脑筋。作者的用词真准确啊!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小蝴蝶,赶往蝴蝶谷吧!
生:(戴蝴蝶头饰,学蝴蝶飞)
师:老师配音(前面有一片花丛,我们赶快飞过去吧!前面到了树林,树木太高,我们赶快从树缝间穿过去吧!一条小溪拦住了我们的去路,让我们赶快越过去吧!)
师:我想采访这只“小蝴蝶”(生1):刚才路上有一大片花丛,你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息一下呢?
生1:蝴蝶谷里的花,比这多得多。
师:你飞了那么远的路,已经很累了,你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息一下呢?
生2:蝴蝶谷里有我的好多朋友在等着我呢!
生:我要到蝴蝶谷去跟老朋友聚会。
生:我要到那里去唱歌,跳舞。
师:那一定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师:(继续采访)这只小蝴蝶,请问你此刻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很激动。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师:这只花蝴蝶,你此刻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很开心。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师:小结:是啊,有一个山谷,就有一群又一群的蝴蝶,有一个山谷,就有一群又一群的蝴蝶,台湾有那么多的山谷,蝴蝶真多呀!
师、生一起说:“怪不得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这些美丽的蝴蝶从四面八方赶来,蝴蝶谷里的景象怎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学生高声的自由朗读)
师:蝴蝶谷里的景象怎么样呢?
生:非常迷人。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非常迷人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笔和尺,把你看到的迷人景象用横线画出来,读两遍。
(学生画,师巡视)
生:(纷纷举手)
师:你看到了什么迷人的景象?
生:我看到了: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师:你能给这个山谷起个什么好听的名字呢?
生:黄蝶谷。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黄蝶谷)
师:你觉得黄碟谷中,什么最吸引你?
生: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的样子。
师:你看见过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的事物吗?
生:我看见过在外婆家的田里,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课文中的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真亮啊!谁还看到过?
生:秋天小麦成熟的时候,田里就像铺了一地金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师:你可真会用词。带着你的感受也读读这句话。
师:想不想看一看这金光灿灿的黄蝴蝶?
生:想。
(多媒体课件:播放黄蝶谷的美景)
生:哇!真美呀!
师:谁来给这幅画面配音?
(指名看图背诵)
师:你真是一名优秀的配音员。
师:是呀,在树木花草间,山石溪水畔,黄蝴蝶一只挨着一只,一片连着一片,浩浩荡荡,金光灿灿。这里是山谷,更是蝴蝶的天堂,多么金碧辉煌呀!现在我们再来读这句话能读得更好点吗?
(课件出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生读这句话)
  师:你们读得真好,把这群可爱的黄蝴蝶带到老师的面前啦。我们也来边读边想象,一起美美地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生饶有兴趣地齐读第二句)
师:你还看到了那些迷人的景象呢? 
生:(读第三句)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师:你会给这个蝴蝶谷起个什么美丽的名字呢?
生:彩蝶谷。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彩蝶谷)
师:这上下翻飞的蝴蝶在干什么呀?
生:它们在做游戏。
生:它们在跳舞。
生:它们在比美。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多美的蝴蝶呀!谁能用你们的读把它们的美展现出来?
(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五彩缤纷的蝴蝶都有些什么颜色呀?
生:有白的。
生:有紫的。
生:……
师:想不想看看你们说的这些颜色的蝴蝶?
生:想。
(课件欣赏各种颜色的蝴蝶)
生:(学生兴奋不已)大声齐说:“红的、白的、黄的、淡绿的……
师:这上下翻飞、五彩缤纷的蝴蝶像什么呀?
生:(大声说)像花瓣。
师:是啊!这些蝴蝶的颜色各异,姿态万千,在柔柔的春风里,像五颜六色的花瓣一样飞来飞去,多美呀!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美读)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这些美丽的花蝴蝶,不仅迷住了我们,同时也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小蝴蝶们就会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认真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生认真的朗读)
生:人们一到这,立刻就会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
师:假如现在我就是众多游客中的一名,我来了你们会怎么欢迎我?
师:你们能根据这一小节内容,把它表演一下吗?
  生:好!
    (师当游客,所有学生都当蝴蝶,众蝴蝶把“游客”围在中间,作翩翩起舞状)
师:真是一群可爱、聪明的小精灵啊!让我们一起热情的读一读这段话。
(学生热情的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你们读得太好了,看把谁也吸引来了。(出示生字:丛、赶、景、分析字形,让学生上黑板书写,大家交流。)
师: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游览了台湾的蝴蝶谷,看到了蝴蝶谷里迷人的景象。蝴蝶们装点自然,游客们赏心悦目,真叫人流连忘返,陶然欲醉啊!长大后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去亲眼看一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堂实录
东台市弶港镇小学   徐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复习。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的1-3小节写了什么?
生:周恩来同志想请宋庆龄搬个家,宋庆龄舍不得庭院里的两棵樟树。
师:是啊,宋庆龄对这两棵樟树有割舍不了地感情,(出示第6自然段),前来瞻仰宋庆龄故居的人们也喜欢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3、过渡:这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樟树的特点。
二、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樟树的蓬蓬勃勃。
1、抓最能体现樟树的生长特点的词语。
师:自由朗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认为哪一个词语最能体现樟树的生长特点?
生:蓬蓬勃勃。(板书:蓬蓬勃勃)
师:能说说你对蓬蓬勃勃的理解吗?
生:形容樟树长得非常旺盛。
师:这是字典中的解释,老师想知道你的理解。
生:我觉得樟树长得非常的茂密。
生:生机勃勃的。
生:很强壮,很有活力。
2、找出描写特点的语句,分别理解和朗读,具体感受生命力的旺盛。
师:那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感受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呢?细细地读课文,把它画下来。
生:我读懂了枝干很粗壮。(相机出示句子)
师:能把这句话读出来吗?
生: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师:粗壮,是什么样子?能表演出来吗?(生做了很粗的动作)
师:“壮”呢?(生再用力表演很粗的动作)
师:现在,你能读好这个词吗?(再读这句话)
师:这句话还写了枝干的什么特点?
生: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师:这棵樟树长得怎么样?
生:长得很好,很茂盛,像一把大伞。
师:能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生朗读,但不够投入)
师:老师想看到更远的枝干。 (生较投入地朗读)
师:远了,谁能读得更远一点?
师:要想伸得远,在读这个词的时候语速要?(生:慢)对,读得要慢一点、重一点,还要长一点。(生举手踊跃,再读)
师:哪些地方也让你感受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呢?
生:四季常青。(相机出示句子,理解“四季常青”)
师:春夏秋冬,季节在变化,天气在变化,樟树经历多少磨难啊!
(出示填空)谁能用上“无论……总是……”来说一说。
生:无论是骄阳似火的夏天,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樟树总是不畏严寒地挺立着。
……
师:生命力多么旺盛的两棵樟树啊!还有哪些词语也让你感受到了它蓬蓬勃勃呢?
生: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相机出示图片、句子)
师:由“稠密”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茂密/旺盛/挨挨挤挤//密密麻麻/像大伞
(相机点评:多么丰富的想象啊!)
师:能读出来吗? (生读)老师想看到更多的树叶。(再读)
师:树叶还有什么特点?(生:叶子很亮)
师:由“稠密”“发亮”你们想到了哪些词?
生(一个接着一个):青翠欲滴/郁郁葱葱/色如翡翠……
师: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生感情朗读)
3、介绍樟树,抒发喜爱之情。
师:(指“蓬蓬勃勃”)再读这个词,我相信你一定有新的感受。
生:(缓慢有力)蓬蓬勃勃。
师:我看到了两棵粗壮的樟树。
生:蓬蓬勃勃。
师:我看到了树叶稠密的樟树。
生:蓬蓬勃勃。
师:我看到了两棵四季常青的樟树。
师:此时此刻,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图景?能用上这些词语吗?
(出示樟树和关键词语:粗壮、四面八方、远远的、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生:我看见两棵枝干粗壮的樟树,它们像巨人的臂膀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像绿宝石在闪烁。它们四季常青,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它们总是挺立着,活力四射。
……
(相机点评:你的眼睛里已经有了这棵樟树。)
师:能把它们永远留在记忆深处吗?(出示填空,指名背诵,齐背。)
4、回归人们喜欢的原因之一。
小结:多么蓬蓬勃勃、生命力旺盛的两棵樟树,难怪------
(出示第六自然段,生齐:人们怀着崇敬的……)
三、学习第5自然段,品悟樟树的香气永存。
1、发现樟树的另一特点。
师:樟树还有什么特点?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生:香气能够永久保持。(板书:香气永存)
2、找出香气永存的原因。
师:樟树的香气是从哪儿来的?找句子读出来。
生:(读文)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你读懂了?
生:我读懂了“本身”,就是它一出生就有一种香气。
师:谁也读懂了这个词?
生:本来/原来/一发芽……
师:原来,它的这种香气是与生俱来的。这句话中还有哪一个词你也读懂了?
生:永久保持。它身上不仅有香气,还能永久保持。
生:我读懂了樟树的香气不是喷的香水,是它自己身上本来就有的。
师(惊讶):大自然中竟然有能永久保持香气的树木,真是太神奇了!能用语言来夸夸樟树这种与生俱来的特点吗?
生:樟树,你那稠密的树叶加上那天生就有的香气,而且香气还能永久保持。我感谢你送给人们美好的清香气息。真是太神奇了!
生:樟树,你是我见过的最神奇的树,因为你的香气不是喷的香水,是你自己出生时就有的,这令我很惊讶!
生:樟树,你天生就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让人闻起来感到心旷神怡,还能永久保持。你真神奇,让人啧啧赞叹!
师:带着你们的啧啧赞叹,来读好这句话。
3、香气能够永久保持的具体表现。
师:它的香气永存,具体从哪儿体会到的?
生:(读文)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师:(出示这句话)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师:(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当它华叶落去制作成衣柜的时候,衣柜里的衣服也溢满了香气,穿在身上走到哪儿都有一股香气在飘动;当它------
生:当樟树制作成铅笔外的木头时,写作业时闻着香味就会让我们心旷神怡,不回感觉疲倦。
生:当人们把樟树制作成书橱的时候,书橱里的书上,也飘逸着香气,香气会伴随我们进入书境。
师:闻着香气读书真是一种享受!
生:即使当它制作成桌椅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上课时,我们只要一闻到这种香气,就会精神百倍,做作业的时候也会更专心致志。
师:是呀,即使成为木屑的时候,它的香气---(生:仍然不变)。
师:(回归板书)这就是---(生:香气永存)
师:现在,现在能读好这句话吗?
师: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要知樟树的香气永存,待到---(齐读这句话)
师:香气永存,还表现在哪儿?(生读文中的句子)更长的时间呢?
(学生潜移默化用“只要……就……”造句)
师:一天→一年→十年→百年→数百年→永远永远
师:(回归板书)这就是---(生:香气永存)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樟树香气永存的三句话。)
4、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师:这三句话都是写的香气永存,顺序能颠倒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沉思片刻,有2、3几名学生举手。)
生:不能颠倒,我觉得意思重复了。
师:意思重复了吗?读读“本身”、“枝枯叶落”,让你想起了什么?
(学生还在深思,似懂非懂)
师:闭上眼睛,“本身”,你看到了什么?樟树发芽了,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吮吸着阳光,一天天长高,它的枝干不断地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越来越远,参天大树终于可以为人类服务,然后……然后……
生:(挺有把握)这三句话写了生长顺序。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第一句话写了樟树生长着,第二句写它枝枯叶落。第三句话,写它永远有香气。
师:有道理。作者写了樟树由生长到没有生命,前两句话就能说明白,为什么还要写第三句话呢?
生:为了说明只要它在这个世上,它的香气就永远存在。
师: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写它的香气永存的呢?抓住关键词,再细细品读。
生:第一句话告诉我们樟树的香气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能够永远保持;如果不写第二句话,我们就不知道它没有生命了是不是还有香气,是对第一句话的补充;第三句话更深地告诉我们他只要在世上,虫类就永远怕它。
师:看似波澜不惊,其实跌宕起伏,这三句话既有生长的顺序,又一层深一层地道出了樟树香气永存的特点。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这层层递进的表达方式。(轻声边读边品味)
5、感受对比的写作手法。
师:这一小节除了写樟树还写了什么?
生:石榴树。
师:课题明明是樟树,为什么还要写石榴树呢?
生:比较。石榴树招虫,樟树拒虫。
生:对比。更突出了樟树的可贵之处。
6、回归人们喜欢的原因之二。
师: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难怪------
(出示第六自然段,生齐:人们怀着崇敬的……)
四、联系课文谈感受。
1、质疑,喜欢的真正原因。
师:人们仅仅是因为喜欢樟树的蓬蓬勃勃、香气永存才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的吗?为什么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而且要留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师:让我们走进樟树的主人,你会更明白。(播放简介)
师:听了对宋庆龄的介绍,联系樟树的特点,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樟树香气永存,宋庆龄斗志顽强。
生:樟树为人类服务,宋庆龄坚持战斗了70年。
生:樟树有一身的香气,把虫子拒之门外;宋庆龄有一身的正气,把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挡在门外,坚决不和敌人同流合污。
师:故人已逝,而樟树犹在,人们看到樟树,就仿佛看到了———(生:宋庆龄)
课文表面上是写樟树,却让我们认识了一身正气、顽强斗志的宋庆龄。这种新的写作手法就是借物喻人。
3、感情朗读,总结。
师:美德就像樟树一样播撒香气,永存人们的心中,让我们饱含深情再来朗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齐读)这两棵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读课题——-(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台湾的蝴蝶谷》、《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辩课实录
主持人:张海峰
辩课:刘爱华、徐 莉、杨 政、陈 华、周月明、周桂凤、何国华、丁鲁笑、陈若林、王玉梅
张海峰:今天的评议我们以辩课的方式进行,大家以前可能没有接触过,就是听课的老师给上课的老师提问题,找不足,上课的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实际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解答,也可以争辩。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要会问会答,可以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利用、教师教学用语、课堂评价、读书指导等方面选择话题。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
刘爱华(新农小学):我想请教徐莉老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运用了 “借树喻人”的手法,我想知道徐老师执教时是如何构思“树人合一”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的?
徐 莉:了解“借树喻人”的写作特点是本节课教学的第三版块。其实,前两个板块,即樟树的生长特点和香气永存,是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为教学的难点铺垫的。为了能在学生心中达到“树人合一”的形象,我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课前让学生搜集宋庆龄的资料,了解关于她的一些小故事;二是在课上运用多媒体课件,紧紧抓住宋庆龄的一身正气、斗志顽强来进行介绍人物事迹。然后,通过追问“听了宋庆龄的介绍联系樟树的特点,你有什么话要说吗?”的问题,让学生自然地把宋庆龄和樟树联系起来。学生的语言虽然不够精炼,但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紧扣特点有许多话想说。如果能让学生在理解“崇敬”和“敬仰”的基础上,再来谈感受,“树人合一”的形象可能会更具体。
“借物喻人”这一板块在试教时,我进行了拓展,引入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陈毅的《青松》,但语文组的老师们认为,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能感受到“借物喻人”的这一新的写作手法,哪怕是朦朦胧胧的,就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完全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进一步地学习和体会。
张海峰:课文最后一小节一直是你这堂课教学的主线,教学第三版块时可以抓住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感悟人们留恋樟树,不仅仅因为樟树的蓬蓬勃勃和香气永存,还因为宋庆龄的一些品质,要始终引导学生向文本找依据。
徐 莉: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也知道这里的教学是个难点,想请教刘爱华主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击破这一难点?
刘爱华:宋庆龄很美,樟树也很美;宋庆龄一身正气,樟树香气永存。树和人相似,教学时可以在幻灯片上进行巧妙的处理,让树和人的形象有机结合,学生自然会有所启发。
杨 政(三仓镇小学):我想问问陈华老师,教学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你采用了让学生做小蝴蝶围住老师的表演形式再现了书中蝴蝶欢迎游客的场景,之后,出现了指导书写的生字词教学,在这两个版块的衔接上你是如何处理的?
陈 华:表演蝴蝶的热情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最后一环,而字形指导的引出,我课前还真动了一番脑筋思考,觉得直接出现生字教学显得太突然,因而就采用了与情境相关的过渡方式:“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看,连生字也被吸引出来了。”这样的方式,我觉得可能会衔接得更好些。
张海峰:这是教学技巧的处理问题,教学环节之间如何衔接,我们的老师往往追求连贯,这其实是误区。陈老师《台湾的蝴蝶谷》的教学环节之间很清晰,这个环节就可直接问:课文学到这儿,我们能不能一起把这课文中的生字写正确?不需要刻意讲究教学环节的连贯,否则就会画蛇添足。
周月明(南沈灶小学):让学生做蝴蝶“团团围住”游客的表演目的不太明确,是否需要感悟蝴蝶的情义?是否考虑一下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之后再进行表演呢?
陈 华:我觉得不需要,因为课文的重点在2、3两个自然段。
张海峰:在这一点上我支持陈华老师的意见,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有取舍。《台湾的蝴蝶谷》这篇课文的重点是2、3自然段,第4自然段不是重点。陈老师在执教最后环节的写字时只剩5分钟了,所以在我看来这第4自然段的教学在量的把握上还有问题。
周桂凤(农干桥学校):《美丽的蝴蝶谷》这篇课文重点是2、3自然段,这节课是第二课时,课上讲解了2、3、4三个自然段,请问陈华老师,第一课时你主要做了些什么呢?
陈 华: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内容,并讲一部分生字。
周桂凤:这篇课文应该是分三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是我,我会把课文的一、二自然段也在第一课时解决掉。第三自然段放在第二课时教学,这样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太匆忙了。我教生字时,第一课时先教生字的音和形,再在课文的理解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义”。所以,我感觉陈老师在课时的处理上值得商榷。
张海峰:周老师的这个提问涉及到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问题。在前不久的一次片级活动中,不同学校的两位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执教,都教第一课时。一位老师一节课中教生字,读课文,课文还没读完;另一位老师一节课中读顺课文,还教完课文1、2两个自然段,两节课差别很大。第一位老师理念正确,因为母语教育就要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读顺每一个句子。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读顺课文,不能等同于中高年级。
何国华(南沈灶镇小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第5自然段有六句话,徐老师在教学中只抓了三句,请问徐老师对开始两句和最后一句是如何考虑的?
徐 莉:何老师是想问第5小节写石榴树的两句话课堂上为什么没让学生学?对比的手法肯定要让学生知道。我应该告诉学生作者是把石榴树与樟树进行了比较,用来反衬樟树的香气杀虫。和“借物喻人”一样,“对比”也是本课重要的写作手法,肯定要教。我是因为发现时间不够,在执教时,临时把这部分省略了。最后一句中, “可贵之处”说的香气永存和拒虫我在教学中间三句话的过程中已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所以也就没有再强调。
张海峰:何老师的提问涉及到许多语文老师教学中的一个困惑:文本中的每一句话在上课时是否都要得到落实,教学目标是否要面面俱到?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思考的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到底是让学生去理解文本内涵还是去感悟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呢?就徐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感悟宋庆龄的品质只需朦朦胧胧,但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要去感悟。语文课千万不能教成哲学课、思想品德课等。今天的两节课语文味都很浓,目标都指向语文。我很欣喜地看到徐老师把第5自然段中的三句话拿出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在感悟写法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樟树特点的认识。语文老师的使命就是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出生入死”。
陈若林(南沈灶小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教学蝴蝶赶往蝴蝶谷聚会的那句话时,句子中的“飞过、穿过、越过”几个动词要不要通过调换顺序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陈 华:备课时我也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教学中采取用“飞过”一词来替换“穿过” 、“越过”,让学生去比较的方法。实际教学中,第一个发言的学生竟分析得头头是道,我也就没有再组织其他学生讨论,只是让大家通过表情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张海峰:体会这三个动词的准确使用,课文后也有要求。陈老师教学中感悟这三个字的过程没能展开,应让学生尽情地说,从而更好地落实训练要求。
丁鲁笑(弶港镇小学):提到有效教学,我们有必要把视点回归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徐莉老师的这节课,我发现这样两个细节:一是徐老师将文中的“枝枯叶落”换成“枝繁叶茂”,然后问学生能不能这样替换?结果学生面对这个问题,一时间茫茫然道不出原因!二是徐老师让学生思考第5自然段中的三句话的顺序能不能颠倒?问题提出后,只有个别学生踽踽独行,到最后大家也只是略知这几句按樟树的生长过程写,顺序不能颠倒。针对这两个细节中学生的反应,徐老师觉得有什么值得反思的地方吗?
徐 莉:这些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彰显樟树的香气永存,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觉得学生确实只是朦朦胧胧地感受到了。如果我能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紧紧抓住学生回答中“一发芽就有香气”的生成,进而让学生想象它枝繁叶茂、枝枯叶落时依然香气永存的情景,相信会更浅显更易理解些!这次磨课的经过让我真正体会到,教师的教学功底是在互动中锤炼出来的。
王玉梅(弶港镇小学):刚才的讨论好像聚焦于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是揣摩文本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感悟文本意蕴。那么,请问张教研,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呢?
张海峰:一篇文章,无非就是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这几个方面,也就是内容的理解和形式的理解。写什么易懂,只是可能不够深刻。揣摩文本的表达,也就是揣摩文本的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包括借物喻人、对比衬托、递进关系、词语、标点的使用等等,不能把言语形式仅仅局限于文章的结构。对教材钻研得深,抓住有特点的言语表达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引导,这两方面理解的目的都能有效达成。至于具体操作如何进行,我们要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多感悟名家名教师的课堂实例,让实际的训练都有明确的指向。
我们今天的教学研讨非常有效,大家提出的许多问题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经过这次上课、辩课活动的每一位老师,体会都会很深。我相信,只要我们以后多举行这样的活动,就一定能够在理念的碰撞中提升我们的教学智慧,我们的课堂教学会越来越高效。
感谢大家!
(资料整理:王春燕 杨卫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7:43:4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辩课案例(三):《云雀的心愿》(语文)《走进世博》(综合实践)辩课实录作者:张海峰
时间:2010年5月17日下午
地点:安丰镇小学会议室
执教:刘健(《云雀的心愿》)、胡燕香(《走进世博》)
主持人:张海峰
辩课:杨承梅、刘健、顾小辉、丁陶龙、黄剑峰、丁汉荣、吴锡龙、王如山、郑国林、武天霞
记录整理:周恺华
杨承梅(梁垛镇小学):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刘老师,第一个问题,在讲洪水泛滥的时候,刘老师放了一个视频,有一个学生回答与众不同,他感受到洪水是非常残酷的。刘老师引导学生读的是洪水咆哮这一段,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读出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还是为了让学生读出洪水像野马一样奔腾而下?
第二个问题是说话训练问题,第一个是用“因为……所以……”说话,还有一个是总分的结构,你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总结文章的内容,还是为了拓展和提升?
刘健(安丰镇小学):第一个问题视频播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洪水泛滥,体现出洪水是如何无情残酷,其实前面试教过两次,今天虽然是在自己班上,朗读前面河水泛滥,大河里的水像脱缰的野马这一部分有些细节处理得不太好,如有的学生已经点到了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冲去,包括把河堤冲垮、淹没,在放视频前已意识到。播放视频的目的是为了感知洪水的残酷、可怕,让学生带着这种理解去读一读,进而引出本课的一个重点,分角色朗读,因而学生读的时候我自己也有些紧张,没有给学生的读给出一个明确的方向,对读的评价也不够。
第二问题说话训练,用“因为……所以……”说森林是十分重要的,是为了分一个层次,第一个非常简单,实践证明学生说的时候可以只说其中一点,这是为了面向全体,我当时说了一句话,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点,其实后面还有个省略号。第二个目的总分,课后第4题要用“可以……也可以”造句,我在备课的时候加了一个“还可以”,加的目的是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叙述文路非常清楚,学生必须根据课上的内容用上,“可以……也可以……还可以”至少包括课文中从正反两方面森林保护土地的作用和破坏森林带来的危害完整地说一说,知道课文一个大体内容。
杨承梅(梁垛镇小学):如果课前再让学生搜集一些资料,可以起到一个更好的拓展作用。
张海峰:这两个话题的提出说明杨老师听得很认真。杨老师刚刚在省教材两位主编来我市调研的活动中执教过《第一次抱母亲》,省里专家评价说她可以放到省里大型活动中去。杨老师这两个问题是有感而发,这两个问题我是怎么看的?第一个问题是视频那一段是第8小节,然后又回到第5小节,5~10是一个结构段,贯穿始终的一个大的话题“想一想,5~13自然段中的哪些词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森林很重要?”而且这一话题串起了整个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既然以这一话题串起这一学习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森林很重要?”上面做文章。视频这一段我知道他是为了借助视频的播放来指导读。可这里不是视频一放,学生就知道森林很重要,要让学生从这段话中知道森林很重要,没有了森林,所以才会这样,越是这样写,越能突出森林的重要,这叫做反衬的手法,没有把它联系起来。这个地方的指导朗读,应该读出“凶猛”,就好像综合实践课《走进世博》一样,学生有思维,有实践活动,有阅读文本。
第二问题说话训练,我不赞成杨老师的看法,把课前的东西放进去。这一说话训练目的不是为了拓展关于森林的知识,而是为了训练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借这一形式的训练把这一节课的学习所得表现出来。课堂最后全班背诵《让我们去植树吧》,还加上了音乐,完全可以不要。
顾小辉(富安镇小学):我感觉到刘主任在教学“森林蓄水”时抓住了一个读写结合点,对学生进行训练,采用了变换语序,还有故意把关键词语漏读,来让学生领悟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很巧妙。我有个疑问:变序、漏读,这两种方式会不会对学生今后的写作产生误导?而且,我觉得这两个训练都是从反而引导学生,能不能去掉一个环节,或者换一种方式,一反一正来教学,可能会更好一点。
刘健(安丰镇小学):其实,我在当初读教材的时候就发现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对四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是太大。后来,我比较细地读了一下云雀妈妈的话,第10、13自然段在写法上比较相近,都是总分总的结构,最后一句都是反问句,尤其是第10小节有很多词语,像“也是的、两个、一部分、大都、直接”,这些词都可以都可以引导学生仔细体味它们表达的准确。课后练习有一个要求是“分角色朗读”,如果前后都这样处理,自己感觉单调一点,所以,我有意地出示一段文字,把2、3、4句故意变换顺序,然后又故意把最后一句去掉,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比较,发现说话、写文章要有条理,别人才能听清楚。还有一种意思,也不知道怎么跟学生说,幸好学生答出来了,像最后哪个反问句,如果没有就觉得不完整,而小云雀问的“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云雀妈妈这样说有一种回应的意思,森林就是一个大水库。当然,词语特别多,所以设计了这样一个不太成熟的思路,故意漏掉了两个“一部分”,把“大都”改成了“都”,让学生听,那个学生说出来了,我的本意想提醒学生有条理地说,然后再让学生有条理地读,听了顾主任的话我觉得很有启发,这样恐怕会对学生的逻辑顺序产生偏向。
丁陶龙(安丰镇小学):我觉得设计漏词、变序目的有助于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叙述,能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来体悟,我认为不会产生误导。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每个人都要穿衣服,穿好衣服可以让学生看得很舒服,那穿破衣服呢?古时候,有个官员为了体现自己廉洁穿破衣服,底下的人都跟着穿破衣服。我们学生的审美观点,对文本的阅读体悟,不会随着我们的引导而产生错误认识,更何况刘主任作了正确的引导,这样做有条理,层次性很强,前后呼应,总分总,让学生说起来明白,更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对学生有条理地叙述,怎样抓住关键词来体悟有很大作用,更有助于学生将来读书、写作,包括说话有条理,因而抓住关键词,不会产生误导。
杨承梅(梁垛镇小学):刘主任是分两块来教学,一个是有条理,一个是关键词,第一块处理得很好,第一段是原文本的教学,第二段是变序;第二部分抓关键词,老师的那部分是范读,突然发现掉了词,就少了些味道,刘主任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还有哪些词不能丢掉?”如果换成“还有哪些词让我们体会到云雀妈妈说话的准确?”这样可以更有助于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张海峰:这一种教学设计使语文课充满了语文味,使得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做的都是语文的事情,比如:用词的准确,叙述的顺序,总分总的结构,还有反问句的运用。刘老师这节课为什么让顾小辉主任担心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呢?我想主要还应该从教学操作这一层面上找症结,就是怎样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追求教学精致,如果处理好下面三点,这个教学环节就会成功:
①不要把词语的准确性和叙述顺序分开处理,要合起来,如一开始出现的文字,既有顺序乱的,也有准确的,词语被删去的,这样就避免了杨老师刚才说的老师好像在故弄玄虚,要考虑学生注意力的分配和思维速度,可以在课件中明明白白地打出来,因为听觉有时比视觉慢一个节拍,捕捉信息的能力要差一些。
②要清晰。教师把课文中的一段和改动的一段,都出现在显示屏上,字又多,又小,信息量又大,难为学生了,只要把改动的那一段放得大大的,学生手上看到的是原文,课件上看到的是改动的文字,然后引导他们反复读,反复比较,做上记号,可能学生的收获,学生的印象,还有教学意图会更清晰。
③读书的指导被忽略了,而且朗读的指导要读出森林很重要,如果说在这一过程中,以词语的变化、反问句的变化,让他们从哪些点中一次又一次地读出了森林的重要性,那么研究到哪里就读到哪里,读的层次感就出来了,读书的有效性也就显示出来了,读书的量也出来了,读书活动的方向性也就更明确了。
如果处理得到位,顾小辉就没有这种担忧了。
张海峰:胡燕香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得很好,有老师要向她提问吗?
黄剑峰(梁垛镇小学):胡老师的这一节课准备得很充分,展示得很成功,我想请教胡老师,综合实践活动课怎样面向全体,这节课上发言的同学很多,那些没有发言的同学你是怎样关注的?
胡燕香(安丰镇小学):那些没有发言的同学其实也参与了搜集资料的过程,如:制作手抄报、知识抢答发的奖品,就是同学们绘制的。
黄剑峰(梁垛镇小学):展示的手抄报很有可能有些就不是发言的同学做的,怎样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光荣感呢?
张海峰:黄校长提的是个大问题,胡老师的课我是持欣赏态度的。我们日常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都能这样上就了不得了。学生课前要做大量的阅读,搜集大量的资料,当然今天这些学生当中只有一个学生去过世博会,其他学生都没有去过。我前天晚上看电视,一个日本老太太叫“世博老太太”,自从开馆以来她每天去,每天作记录,每天写感受,她有这个条件。今天这节课,黄校长提的是学生参与的问题,应该这么说,每个学生在课前都充分参与了,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课前都进行了认真排演。我们搞课题的都强调生成,不要过分预设,我们今天听这节课好像感受预设太多。我想,这样的预设跟语文、数学课不一样,这种预设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这种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一个班一个学期中能有三节这样的课那就不得了了,也许今天看不到它的效果,十年、二十年后就能看出来,这节课给我好多启发,这样的课越多越好,信息量大,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锻炼,学生到前面发言尽管是背出来的,但是背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训练的过程,学生锻炼的机会多了,能力自然而然就强了。
丁汉荣(范公小学):刘主任这一节课上得非常成功,在备课、预设的过程中达成度非常高,效果非常好。有没有一些生成的问题在备课中没有想到的东西?在课上看到的生成的东西太少,预设过多,还有两段话的比较,学生可能就没有跟着你的思路走,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是怎样处理的?
刘健(安丰镇小学):这节课我一共试教了3次,今天教的虽然是本班的学生,但课堂上学生的兴奋抵不上前面两次,其实我当时的目的就是从这一根主线下来,5~13节我的备课只有一张纸,有一些学生在谈到洪水时,学生已经体会到了像脱缰的野马,咆哮,说得非常好,当然,今天我也有点儿紧张,第二块,第8自然段,自己预设了“从叹了一口气”你还想到了什么?学生没有提,我也没有说,唯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一个学生回答的条理性非常好。
丁汉荣(范公小学):在课堂上,我们的预设是按课文的顺序,森林是大水库,是空调器,在备课时肯定会预设到学生不按顺序,如果按顺序好像有点儿程式化。
第二,胡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课前准备时,读了一首诗《池上》,请问目的是什么?
吴锡龙(安丰镇小学):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美文诵读工程,1~6年级分上下册编写了美文诵读校本教程,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亲近母语》等为依据进行选编,每节课开始之前每个班都要诵读学校推荐的优秀诗文,不一定要这首诗跟课文内容有关,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形成一定的阅读积累。
丁汉荣(范公小学):如果每节课都朗诵一点诗,这首诗与教学内容有联系或联系更紧密一点就更好了。
张海峰:丁主任的两个话题我来回应一下,第一个话题是刘健老师的课生成太少,预设过多,课堂上没有多少意想不到的精彩,第二个是教学程序是单线下来的。实际上这节课可能过分关注第10小节的结构,词语扣得太少。比如“脱缰的野马”、“咆哮”,还有“泛滥成灾”,抓住了学生就有话可说了,这样教学就不可能觉得预设过多了。学生一开始提出的是第8小节,第5小节是教者提出来的,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另外,假如,学生一开始就说到森林是空调器,完全不影响教学,这个是开放的课件也是开放的。
第二个话题,每周一诗在全市好多学校都已铺开了,你提的建议最好读的诗要跟教学内容有关。这太难了,一首诗积累下来,需反复地在头脑里输入才能变成自己的,如果两个星期背一首诗,一个学期下来不过背了10首诗,这可以理解。
王如山(丁庄学校):刘老师这节课重点抓住了森林的重要性,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小云雀回到森林以后好像是从两个方面来写的,学生只从一个方面作了理解,如果把两个方面比较一下,学生就能更全面的了解。
刘健(安丰镇小学):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与备课组的老师交流过了,我自己也意识到了,有些关键词从反而讲,如人们乱滥乱伐带来的“危害,冲垮、淹没、泛滥成灾”等,如果抓住了学生就有话可说了,再比如说:第13小节第1句“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设计的时候,我预设了“巨大”,后来时间来不及了,没有引导学生读,文章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的,作为教者来说引导得不够。
郑国林(安丰镇小学):“走近世博”与“走进世界”应该用哪个字更合适?
胡燕香(安丰镇小学):学生虽然已经了解了很多世博的知识,但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场馆里去。
吴锡龙(安丰镇小学):关于这个“近”字,从课堂汇报的情况来看,学生依赖的是网络、媒体等平台获得了相关资料,只有一个学生利用假期跟家长走进了世博,对全体同学而言,对世博当处于“走近”阶段,老师已在活动总结时要求学生能利用假期去世博馆亲眼看一看。用“走近世博”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去过,只能通过视频、文字、图片、介绍等了解世博。
张海峰:课堂上我记下了这样一些环节。“世博会的概况”、“中国世博之路”、“创意竞技场”、“科技瞭望台”、“东台与世博会的渊源”、“上海世博会的科技元素”等,用“近”没有大问题,因为这不是初中,高中的语文课,如果暑假以后学生去过了,再汇报“上海世博之行”的体会就是走进的“进”,这是对你这节课的精益求精,所以提示以后我们以后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时候要注意准确,很好。
武天霞(华联路小学):刘老师在播放视频时如果能补充一些洪水泛滥带来危害的资料学生就更能加深理解。
刘健(安丰镇小学):这一视频是从资源库里截取下来的,第一次试教时曾补充过“山体滑坡”,“泥石流”的资料,而放视频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读好小云雀与云雀妈妈的对话,于是就去掉了。
张海峰:感谢两位执教的老师,感谢提问题的老师。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效,希望今后我们的老师在教研活动中都能像今天这样各抒已见,希望我们的语文课越来越精彩,希望我们的语文老师越来越出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7:44:2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辩课案例(四):《夹竹桃》辩课实录作者:张海峰
时  间:2010年5月14日下午
地  点:六灶学校小学部多媒体教室
执教:周辉(六灶学校)、黄晓华(实验小学)
主持人:张海峰
辩课:金川、花冬萍、鲁 娟、陈艳丽、何继生、陈芳、何继生、梅书祥等
记录整理:梅书祥、何永胜
金  川(新曹农场小学):“韧性”,两位老师都讲到了,在什么情况之下,能够体现“无不奉陪”、“无日不迎风吐艳”。在这个的处理上,我想能不能采取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拓展?
张海峰:你是问谁的?是问题还是建议?
金  川(新曹农场小学):我问周辉周老师,在这一点处理上可不可以再拓展一下?
周  辉(六灶学校):这两个双重否定句,是这一课的重点的句子,也是学生刚刚掌握的,需要重点来交代给学生的。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我认为只要通过朗读,他有一定的基础,因为他们以前也接触过这种类型的句子,我觉得不一定要通过填空的形式,只要把它读好了,能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行了。
张海峰:金主任,你的意见呢?他不同意你的建议。
金  川(新曹农场小学):我们周老师讲的是环境恶劣,我想这个不仅仅是环境恶劣问题,开始学生讲的这个不张扬,默默无闻,这个实际上也就是一种韧性。它就是这样,就像羞答答的玫瑰静静地开放一样,就那么不紧不慢。我认为这就是一种韧性。如果把这三个短语再扩展一下,再说一下,那可能会更好一些。
周  辉(六灶学校):是的,在教学的时候叱,这一部分没有处理好。什么原因呢?一个是教学生自读自悟,巡视时没看到学生从第二句中写出体会,找到第二句的同学很少,我就着急了。后来在汇报的时候,学生的某些回答又超出了我的意料,我就担心可能时间不够,所以在处理的时候,预先自己设想的,课上都没有把它处理好,说明课堂的应变能力有些欠缺吧。
金  川(新曹农场小学):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如果采取一种扩展的方式,就不需要去让学生这样回答,就是三个短语告诉我们什么,就直接让学生通过这个扩展的方式,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什么叫做韧性。
张海峰:金主任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是从 “无……不”这两个句式提出来的。你说那三个句子,是在把“和煦的春风”“盛夏的暴雨”“深秋的清冷”把它剖开来,这个地方不应该剖开来,实际上他懂了,只要把这个感受读出来。为什么要双重否定呀?我们说反问句、双重否定它都是来加强语气。金川刚才提的扩句训练,我觉得就要根据教者的课堂操作能力的高低来定。我在听另一个老师上这课的时候,我就给她提了个建议,设置不同的季节环境让学生练习说话。
金  川(新曹农场小学):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张教研:这个地方怎么教的呢?可以设计如下说话训练:“在和煦的春风里——开得——,而夹竹桃——:在盛夏的暴雨,——花开得——,而夹竹桃——”。把第三自然段对第四自然的比衬带进去了。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内涵,读的层次就出来了。金川的问题提得是非常准的,但是你开始的表达有点朦朦胧胧,就跟月光下的夹竹桃一样。(大家笑)
花冬萍(四灶小学):我想请问黄老师:对照这两节课,你有哪些闪光点?你认为周老师的课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如果让你再上这节课,你会做哪些调整?…… 我补充一句,你的课上得很好!
黄晓华(实验小学):谢谢夸奖!
张海峰:这三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的,你回答的时候也要把这个层次把握好了。
黄晓华(实验小学):首先第一个,自己的闪光点吧!如果要这样讲的话,那我就有点不谦虚了。我比较注重了言语的形式,这个言语的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兼顾,也就是努力在课堂是追寻言语兼得的阅读对话教学,比如说从第一个问题,我们两个在前一部分的导入都比较相似,夹竹桃是季羲林先生最值得留念的最值得加快的花,那是为什么呢?这个时候我就强调了首尾响应了。再比如说,对于想象的表达方法的点拨,第五段中大量采用想象的表现手法,为了突出这个,在附板书上也表达了。
再有一个,我也就有点不谦虚了。在文本的深度解读上,比如说刚刚说到的“无日不迎风吐艳”,对于这个“风”字的理解,这个“风”它不仅仅是春风,其实这一个“风”字,它囊括了所有的良好的以及恶劣的环境,那么对于这个“风”字的解读,一开始,学生好像不怎么善于表达,我层层地引导他,使他们最后也认识了这个“无日不迎风吐艳”的“风”字。其实就是各种各样恶劣的环境,而且是金主任刚才提到的那个句式也未尝不可。就这个“风”字,我让学生展开想象仅仅是风吗?也相当于是一个拓展。而认识了各种不同的情况。那么其实对于“风”字的理解,也正是对夹竹桃那种坚强不屈的、坚持不懈的开放的韧性的品味。那么如果在此基础上还有一点点亮点,那么我认为寻就是突破难点的教学手段。第五段的“幻想”我觉得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这篇课文我已经送教过了,我原来的处理方法是先是初读感知,引起想象的原因,然后是三个画面,听说我范读,想象,配乐,交流画面,后来呢,怎样引导学生,怎样进入情境呢,在接受了六灶小学的邀请后,又重新设计怎样能够让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幻想,使得学生有一个比较好的契机,进入一个扑朔迷离的情境呢,我在家里做了一个实验。用手电筒照那个花盆,那个影子非常的神奇,但是带到学校去以后,不行,效果出不来。我又想到用投影仪来做,我用照相机在家里先了一个暗的房间,最后配上音乐,配上朗读,再配上文字。在同学们品析文字之后,再进入那个环境,最后也认识到那个作者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幻想,而那种幻想把他带到了一种非常神奇的世界,他喜欢上它了,所以这样做了。
周老师有许多也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呀,比如说他在引导学生幻想的这个部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然后让学生,特别是“大海”“地图”的那一段,我觉得学生的想象很好,比我的课堂好。学生讲到了看到了大海,好像看到了海轮,坐着海轮去游玩。好像飞了天空在俯视大海呢,把学生带到了这样一个情境中,而且学生也有了这样的一个感受。这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张海峰:我有一个细节,我跟你商量,第五自然段,你跟我联系时,也告诉我你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动画,视频。
黄晓华(实验小学):效果不好!
张海峰:不,效果非常好!我跟你来商讨,跟听课的老师一起来研究,这一段资源怎么用更有效。墨竹、地图、荇藻,这个地方我就在听啊,假如你把这个视频放在第五自然段教学的开始,就放这一段视频,有音乐,有朗读,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感受,学生肯定就会说出美妙了,说出奇妙了,说出有趣了,然后认真地去读第五自然段,你是从哪些词读出美妙的呢?那你看,你又省了力气,又把资源,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本的气息。用你的话说,他就从书是找到这个词,读了之后,比如说,“我想象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这个“居然”它有什么意思?它有一种惊喜呀!“居然”就是因为她太美妙了,所以这个资源如果用得好的话,一下子就把这个主题先拎出来了,扣着主题再去教,就好了。
黄晓华(实验小学):这个办法我不是没有想过,可是我认为这样削弱的文字的功能。
张海峰:那你把那个视频去掉,配上音乐,听这一小节,他也听得出美妙出来。你最后把视频再出来,当作你解读当中的一个手段。你把图或视频放到最后,变成一种简单的欣赏了,或者是学习了。而且你那个视频做得非常好了,而且朦朦胧胧,根本上就看不出像什么。(大家笑)所以我认为把视频去掉,配上音乐和文字那更美妙。而周辉他那个三段就有特色,他虽然文字扣得不多,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语文味道了,但是第五自然段,他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读,觉得很美,但是没有深度。
陈艳丽(曹丿小学):讲第五自然段中的“袭”字用得好,你为什么不教?
黄晓华(实验小学):当初备课时,我也想到这个“袭”字用得特别好。这个“袭”讲出了花非常香,迎面扑过来。我想一篇课文的点很多,怎样去取舍?是去取幻想的神奇,还是取花的香味?比如这个“袭”字就会舍掉,但浓浓烈烈的香气我还是取的,取香味。
何继生(六灶学校):当学生回答出现了偏差的时候,黄老师是注意引导,我们周老师在学生没有回答完整的时候,急于打断。请黄老师做个简单的指导,就是当学生回答出现偏差时,我们该如何处理?
黄晓华:首先我尊重我的学生,他能勇敢地举手发言,说明他对这节课堂非常关注,也能跟着老师学习,不能不说他不动脑筋。一位学生两次都回报的是“我从哪个句中读出了韧性?”她可能是一个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而我的问题是从哪一个句子直接点出了韧性这个词?她并不是不动脑筋,而是不善于倾听,所以在我提醒后还是错了。我告诉她倾听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我想这对她如何学习是一种指导吧!我想在学生出错时,老师需要的是耐心。当然在公开课中,有些老师生怕时间来不及,有点着急。还有个同学把“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中的“居然”说成“果然”,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有语文的敏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并指出错误,让他认识到怎么去表达。
陈  芳(海丰小学):两位教者对于“韧性”这部分的教学,张教研,你更欣赏哪一个教法?或者说哪一个教法更适合我们的教学?
张海峰:你问的这个问题,只要是今天听课的老师都意识到了,这是对教材的钻研、解读的问题。黄老师解读“韧性”的内涵,是默默无闻,始终如一,坚持不懈,都是从语言文字中出来的,她的板书都是所在师生活动的进程随机板书的。周辉老师今天在“韧性”这部分处理有问题。他问“韧性”这个词学生懂不懂?学生说不出来,再问学生由“韧“想到哪些词语?学生组词,组词并不是解词,把这个词拈出来了,可又没有给出一个无论是抽象意义上,还是形象意义上的解释。周老师说自己由夹竹桃的韧性想到了夏洛蒂三姐妹,问学生想到了什么人?学生想到了霍金、海伦凯勒。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什么意图?他还问了一个非常有问题的问题,你是从哪个句子、哪个词语中体会出来夹竹桃的哪种韧性?一个句中连用了三个哪?一个语文教师咬文嚼字的功夫要到家,韧性还分几种韧性吗?对“韧性”这部分的解读没有扣“韧性”这个核心词。第一句扣的是生命力,第二句是顽强的生命力,第三句谈到“可贵”,没有始终扣住韧性做文章,这是一个钻研教材的问题。他们的教路差不多,只不过在这条路上走的时候,由于掌握方向盘水平不一样,有人偏离了轨道,操作的水平、能力有差距。
鲁  娟(曹丿小学):两个老师解读“韧性”都解读到夹竹桃默默无闻,一声不响的低姿态,联系下文,从“无····不····”“无不····”是不是应该解读出夹竹桃、季羡林的一种高姿态,一种低调的华美。
黄晓华(实验小学):一个作品是作者庞大生活,思想基座的冰山一角,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关联的。季羡林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举世公认的学术泰斗。但季羡林说称他为学术泰斗,让他心中不安。他在《病榻杂记》中说“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联系作者为人来讲,夹竹桃的一声不响,表现的是隐忍。“无····不····”“无不····”体现的是坚忍不拔的品质。有高昂的斗志,做人是非常低调的。
张海峰:鲁老师是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季羡林就是夹竹桃,夹竹桃就是季羡林。实际上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我们解读文本是为了确定教学内容,不是文学分析,教者可以有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这种感悟是不可以带到课堂上的。鲁娟老师可以围绕这个写一篇研究生论文,钻研教材要紧紧扣住这个年级段的教材特点,“无……不……”“无……不……”我们要抓住它们的言语形式,读出夹竹桃的韧性,扣住文章最后一节,“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我们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梅书祥(六灶学校):课后思考练习题往往是教材编者针对篇章特点设置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夹竹桃》这篇文章的知识点多,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觉得文后的练习题不好处理,请教黄老师备课时是怎样考虑课后练习题的?
黄晓华(实验小学):指导背诵,课上是没有时间的。两节课都有季羡林资料的整合,对比课后的“作家卡片”,“热爱祖国,孝顺父母”等寄语不一定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用“无……不……”“无不……”造句我倒不觉得在课堂上落实训练,课堂上理解,课后运用。课堂上造句如果与本课内容关联不大,会破坏意境,还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品味韧性上。
梅书祥(六灶学校):老师课上不花时间指导,学生课后完成的效果就要打折扣,我还是觉得能在课堂上落实课后练习最好。
张海峰:我们老师备课的时候,好像都有一个问题,苏教版课后的每一个练习都要落实。最近有一位青年老师上观摩课《莫泊桑拜师》,他就是把课后练习都打在课件上,一条一条解决,那又是走入一个误区了,碰到练习设计比较科学的、对路子的还罢。如果碰到设计不怎么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不怎么符合教学需要的,误了孩子。书后练习只是备课的参考,不应该把它当作是教学必须完成的目标依据。
         因为时间的原因,今天的辩课就到这里,谢谢三位执教老师付出的辛勤劳动,谢谢老师们的积极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7:45:3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辩课案例(五):《望月》辩课实录(上)作者:张海峰
编者按:2010年5月25日,东台市小学语文第五批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展示暨“有效教学”主题论坛成功举行。活动中,来自安丰镇小学的张玉宽老师、唐洋镇小学的陈蓓蓓老师和实验小学的吴海林老师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执教了《望月》一课,课后,开展了辩课活动。现将三节课和辩课的实录整理如下,供语文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安丰镇小学  张玉宽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和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一道去——望月。(生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欣赏了月下迷人的江景,谁来读读这些描写月光的词语?
课件出示:吐洒 清辉 光斑
          镀上 银色剪影
晶莹闪烁隐隐约约
(指名读)
师:读得非常正确,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面,想一想,该怎么读?谁再来试一试?
(再指名读)
师:月色真美,下面让我们再次回味这浓浓的月色。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
(课件出示文字,生齐读)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在这迷人的月光下,我和小外甥开始了愉快的交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3-20小节,一边读,一边想,我和小外甥交谈了哪些内容?
(生默读,教师下行巡视,留意学生圈画的句子,为交流做准备)
师:读好了吗?谁来说说?(生交流)
师:是啊,我和小外甥在月光下交谈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吟诗,二是想月。(板书:吟诗想月)
师:通过刚才的速读,小外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交流)
师: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板书:聪明好学爱幻想
三、品读课文,揣摩文字。
1.品读3-13小节。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我和小外甥,认真聆听他们的交谈,细细品味小外甥的话,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3-13小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开始。
(生读书,老师下行巡视,发现学生画的句子,为交流作准备)
师:读好了吗?你从哪儿发现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
生交流:
生1:我从“是月亮把我叫醒了”这句话中看出小外甥爱幻想。
师:这句话怎么读?谁再来试一试。
(指名读)
师:是这样读吗?
生:(直接读)
师:先评价一下。
生:还行。
师:有建议吗?
生:我觉得应该天真一点。
师:那你来天真地读一读。(生读)
师:(走到第一个学生身边)你能天真地读一读吗?(生读)
师:多么天真的小外甥呀!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你来。
生:我从“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我能体会到他聪明好学,因为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他才敢向舅舅挑战。
师:你的发言真精彩。他抓住两个地方:眼睛一眨就是一句,向我挑战了。那么这些诗句你们熟悉吗?
生:熟悉。
师:自由地读一读。(生自由读)
师:读好了吗?谁敢向舅舅挑战?(生举手)好,你来。
生:读小外甥的话,“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师:这是在向我挑战吗?(不是)
师:你再来试试。
生读,去掉提示语。读完一句停下来。
师:这是挑战吗?这句读好了,后面应该怎么做?
生:背诗。
师:怎么背?停顿一下,再背?
生举手
师:知道了,你来。
生: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两句连起来。
生读。
(师生对诗)
师:同学们,这才叫——(生回答挑战)
师:想不想自己也来挑战挑战,(想)同桌之间练一练。开始。
师:准备好了吗?谁来做小外甥?谁来当舅舅?他要跟你挑战。
(课件出示: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师:评价一下,谁读得更好一些?
生:我觉得袁月读得更好一些,他把诗人的心情都读出来了。
师:是啊,舅舅读得非常投入,心放到诗句中了。小外甥呢?
生:小外甥读得虽然没有感情,但他读得很流利。
师:对啊,注意他的眼睛,他眼睛盯着书,小外甥的眼睛应该在干什么?
生:望月。
师:对呀,应该在望月,想不想再试一试?
生:想。
(生再次对诗)
师:这一次对得怎么样?(很好)这位小外甥真是——(聪明好学。)你还从哪儿看出他聪明好学?
生: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
师:这是小外甥的真情流露。我们就对了这几句诗吗?
生:他们背了很多诗。
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生:我从两个省略号看出来了。他们还背了很多诗。
师:是呀,小外甥头脑中的诗——
生:多如繁星。
师:小外甥还可能向我挑战,背哪些诗呢?
生自由交流。
师:真好,我们和小外甥一样聪明好学。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如果这样对下去,恐怕到明天可能也对不完。同是一轮明月,却寄托着古今多少人不同的情怀!这是一轮
(课件出示,生读诗句:
明净如水的思乡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幽宁静的林中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气磅礴的海上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孤独凄凉的天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苍茫高远的雄关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深沉意远的感秋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品读14-20节。
师:古代诗人和月光溶到了一起,读——
出示: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境界里。
师:我和小外甥和月光溶到了一起,读——
出示: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境界里。
师:在这清幽旷远的气氛里,小外甥插上了想象地翅膀,下面请大家读课文的14-20小节,继续去品味小外甥的话语,想一想,你又从哪儿感受到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开始。
(生自由读,老师行间巡视,为交流做准备)
师:都读好了,谁来说说看?你从哪儿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
生: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不假思索地回答。
师: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小外甥爱幻想。
师:说具体一点,好吗?
生:小外甥把月亮比作眼睛,天的眼睛,可以看出他爱幻想。
师:这个比喻确切吗?为什么?
生自由交流。
师:真是一个爱幻想的小外甥。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小外甥爱幻想?
生: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从冒字可以看出小外甥问这个问题非常突然。
生:他思维敏捷。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聪明好学,爱幻想?
生:月光……“月亮困了,睁不开了眼睛了”。学生谈感受。
师:月亮也要睡觉了,多么爱幻想的小外甥。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小外甥爱幻想?
生:他想一会儿……学生接着说感觉。
师:你知道这句话应该怎么读了吗?试试看。
生读书这段话。
师:小外甥为什么能说得如此的形象?再读读这一小节,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
生读书。
师:有新的发现了吗?
生回答不出来。
师:留意小外甥说话前的一个细微的动作了吗?你说。
生: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
师:小外甥在想什么?
(学生联系上一小节,回答:小外甥在想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师:是呀,小外甥在回忆以前看到的一轮又一轮、一弯又一弯月亮。
(播放课件)
师:这是什么样的眼睛,它好像在干什么呢?你说。
生自由交流:这是一只眯缝着的笑眼,
            这是一只炯炯有神的眼睛,
            这是一只朦胧的睡眼,
            这是一只伤心的眼睛
……
师:因为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观察,一次又一次的想象,所以才有了小外甥如此生动形象的诗一般的语言。还有谁想读小外甥的这句话,相信你会读得更加绘声绘色。你来读。
生读
师:真可爱,还有谁想读?
生读。
师:真是一个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想不想将小外甥充满意趣的话语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想)自由地练一练,待会儿我们再来展示。
生自由练读。
师:准备好了吗?谁愿意当小外甥?
师:你愿意来做小外甥。你有舅舅吗?
生:有。
师:想不想多一个舅舅来疼你?
生:想。
师:张老师来当你舅舅,好吗?
生:好。
师:那我们开始好吗?夜深人静,我们站在江轮甲板上,凝望着天上的月亮,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里——
生不作声。
师:同学们,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站着吗?
生:应该冒出一个问题来问舅舅。
师:知道了吗?我们再来试试,好吗?夜深人静,我们站在江轮甲板上,凝望着天上的月亮,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里——
生:你说,月亮像什么?
师: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
生:(停顿一会儿)像眼睛,天的眼睛。
师:(面向同学)是这么说的吗?
生:不是。
师:怎么说?你说。
生:天真地说。
师:你来说说看。
生:像眼睛,天的眼睛。
师:还有谁来补充?
生:像眼睛,天的眼睛,
师:怎么说?
生:不假思索地说。
师:现在你会了吗?我们继续。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
生:(天真地,还是愣了一会儿)像眼睛,天的眼睛。
师:再来评,他说得怎么样?
生:有一点进步了,但是还要再快些,不能再犹豫了。
师:知道了吗?我们继续再来。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
生读
师:怎么样?有没有进步?把掌声送给他。我们继续好吗?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生回答。
师:是这样读吗?这一次他有进步了。天边的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一会儿,月光被云层封锁了。
生: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
师:是这样读吗?
生:不是,应该是无精打采,没有力气地说的。
师:你再来说一说。
生读
师:谁还想无精打采地说一说?
生再读
师:你会了吗?
生读。
师:哪个字应该读轻一些?再试一试。
生读。
师:怎么样?把掌声送给他。
三、放飞想象,总结课堂。
师:在我们的交谈中,小外甥放飞了想象,我们沉醉了,作者也沉醉了,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生读
师:此时此刻,作者可能在想什么呢?
生自由交流。
师:是啊,小外甥的确聪明好学,想象美妙,其实我们也和小外甥一样,都有一双想象的翅膀,我们心中都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月亮。只要我们平时善于观察,善于想象,善于表达,我们也将和小外甥一样聪明好学!
板书:
        赛诗
望月            聪明好学 爱幻想
        想月
《望月》课堂教学实录
唐洋镇小学 陈蓓蓓
一、复习“作者眼中月”,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望月》这篇课文。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当作者赵丽宏先生独自一人在甲板上望月(手势示意板书“赵丽宏”、“望月”),他望见了什么?老师请一个同学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静静地倾听、感受。
    (出示课件1“月色”,指名配乐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二、研读“古人眼中月”,体悟诗情。
(一)“小组探讨”环节。
师:作者眼中的月光多美啊,安详,静谧。它轻轻叫醒了小外甥,还触动了舅甥俩背诗的雅兴。(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13自然段,扣住文中的诗句,小组探讨:古人望月望出了什么呢?(板:古人)
(学生自读3-13段)
师:(示意课件中的问题)至于怎么来探讨这个问题,老师给你一些提示。(课件出示提示:这首诗写谁在望月?望见了什么(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后分组讨论。)
(二)“交流汇报”环节。
【解读诗句:“床前明月光”、“峨眉山月半轮秋”——“望月”与“思乡”】
师:讨论的气氛很热烈啊,尤其是那一组的女同学(抛去赞许的微笑)。各小组派代表任选一首说说你们探讨的结果吧,最先举手的小组享有“优先选择权”!
(五个小组中有三个小组抢先举手,师点第五小组。)
生1:我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师点击课件,出现该诗句及其
背景画面。)这首诗写李白在望月,他看到了床前的月光,怀疑是地上的秋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感情。
师:你能读出李白的思乡吗?(1生读。)
师:既然说到了李白,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一句——(点击课件,对比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是——
(齐)《峨眉山月歌》。
师:仍是李白在望月,同一个人望月,望月的背景一样吗?
(摇头):不一样。
师:这是在什么时候望月?
生2:诗人离开家乡的时候。
师:是啊,青年时期的李白第一次(有意加重“第一次”)离开家乡四川到外地远游的途中望月亮了,他望见了——?
生3:峨眉山上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水里。
师:哦,江行见月,如遇故人。可这月亮却时常——?(指导观察画面)
生4:被江两岸高高的山峦挡住。
师:你感觉到诗人的内心——?
(生无语)
师:想想看,如果你就是那青年时代的李白,第一次离家远游,在行江途中与那老朋友月亮若即若离,你……
生5:我会非常想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
师:请你读出你的想念。(生读)
师: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望月,都望出了浓得化不开的乡愁。让我们一起读出李白在不同时期的乡愁。
(生齐读两句诗。)
师:望月望出了思乡或相思,在我国古诗中是最常见的。这样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回忆中……)
生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这是——(生应和)王安石望月望出思乡了。
生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没月亮啊。
(其他学生小声嘀咕,生2面露尴尬。)
师:(笑打圆场)哦,知道了,你是由“佳节”想到了“中秋”,由“中秋”又想到了“月亮”吧?不过这句确实与思乡有关。
生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师:(面向其他学生点拨)王建的诗句。
生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师:李白的《月下独酌》。这是抒发思乡的吗?(轻轻走近回答者身边)你再斟酌,好吗?
师:再如——(点击出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起读一读诗圣杜甫的思乡情怀。(生读诗句)
【解读诗句:“小时不识月”——“望月”与“月亮的不同形象”】
生1: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李白小时候在望月,他不认识月亮,把月亮说成了“白玉盘”,我觉得他眼中的月亮皎洁、明净。
师:年幼的李白眼中的月亮多可爱啊,我们一起(流露童稚的笑)“可爱”一下。(师生齐读诗句)
师:小李白眼中的月亮像白玉盘,其他人眼中的月亮像什么呢?你还能列举一些诗句吗?
(生苦思,紧张,无语。)
师:(点拨)白居易,《暮江吟》——?
生2:(迅速举手)“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月亮像——?
生:(齐)弓箭。
生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师:嗯,这是李贺的《马诗》,大家都很熟的。下面,老师念一句,大家听听看,月亮像什么?(点击出示,念:“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月亮像——?
(齐)眉毛。(师分拨额前刘海,露出眉型。)
【解读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野旷天低树”——“望月”与“孤独”】
生1:我说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诗写的是张继在望月,他看到了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
师:还听到了——
生1:乌鸦的啼叫。他睡不着觉,我觉得他的心里很难受。
师:是一般的难受吗?同学们,你们知道张继是在什么情况下望月的吗?
生2:我知道是诗人落榜了以后,在返回家乡的路上望月的。
师:你能联系诗人的写诗背景,真不简单。(辛酸地描述)书生张继科考落榜了,多少年寒窗苦读,到头来落魄而归!那轮昏惨惨的月亮啊,被他望出了满心的凄凉和孤独。谁能读出张继的孤独?
(指名读;师生齐读。)
师:(点击课件,对比出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我们再来看看,这是漂泊他乡的——(生应和)孟浩然的孤独。你从哪里看出了他的孤独?
生3:荒野空旷,天空显得比树木还要低矮;江水很清澈,月亮好像离人更近了。
师:在这荒郊野外,只有什么才是诗人唯一的陪伴?
生:(齐)月亮。
师:准确地说,是月亮映入清江的倒影啊。(示意“江清月近人”中的“月”。)
让我们读出孟浩然的孤独。(师生齐读诗句)
师:望月望出了孤独,这样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
(生思考中……)
生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生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师:很好,你读出了弦外之音。辛弃疾表面写景,实际因孤独而寄情于景。
生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师:(浅笑)有道理,逃难中的单于一定是孤独的,不过我想他大概顾不上望月。(生会意,笑。)
生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师:李白那清高的孤独。(走向原先解读有误的那名同学身边)现在,你认为这句主要是表达思乡还是孤独呢?
生5:孤独。
师:再如,(深情吟诵)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生:(齐诵)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师:(眼神哀怨,意在引起学生共鸣)这是唐代李后主——一个失去了家国的落魄君王的孤独。这种孤独的滋味,我想只有李煜本人才能够体会吧!
【解读诗句:“明月几时有”——“望月”与“感慨人生”】
   师:(出示课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剩一句了,谁来解读?
(学生不知怎么说起,无人举手。)
师:这首诗大家都不陌生吧?五年级上册是不是学过一篇课文跟这有关?——不要紧的,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生1:这是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我知道他是在中秋节那一天写的这首词。
生2:我还知道他那时候正在外地做官。
生3:我知道他那天喝了很多的酒。
师:是的,苏轼是被贬官到密州去的,他跟弟弟苏辙已经整整七年没见了,于是,中秋的夜晚,他把酒对月,写下了千古名句:人有悲欢离合——(示意学生续下去)
生:(齐诵)——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师:你能读出苏轼发自内心的感慨吗?
(指名读,齐读。)
师:你还知道谁也望着月亮感慨了?
(生思考,无人举手。)
师:(点拨)比如,王昌龄?
生4:(迅速举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生5: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生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唔,这是张九龄的感慨吧?再来看看大诗人李白的感慨——(课件出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师:(辅以肢体语言深情吟诵,意在向学生传达古人的旷达风范):“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从学生眼神中看出已被诗句感染。)
(三)“总结提炼”环节。
师:同学们,你们看,李白眼中的月亮和苏轼眼中的月亮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年幼时的李白跟成年后的李白眼中的月亮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古人眼中的月亮和今人——比如作者赵丽宏眼中的月亮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人处在不同的环境下,心情也不同,望月亮就望出了不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师:还有谁想说说的?
(无人举手,目光显示认同。)
师:大家都同意她的看法吗?
(生纷纷点头。)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一个伟大的艺术真理,这个真理用著名学者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这些“情语”、这些诗句,我们穿越时空,触摸到了古人的 “月亮情结”。(板:月亮情结)              
(四)“体验对诗”环节。
师:品诗有品诗的高雅,对诗有对诗的乐趣。想不想对诗?
生:(齐声高喊)想!
师:座位相邻的两个同学,一个扮舅舅,一个扮外甥,“你一句我一句”分角色对对看。
(课件出示课文6-13自然段,学生练习对诗)
师:哪两位来对给大家听?(指名一对学生。)其他同学仔细听,要做评委的噢。
(学生对诗。)
师:谁来点评一下他俩的对诗?
生1:我觉得他们应该配上一些动作。
师:这个建议好,(面向对诗的两名学生)课后再仔细揣摩,争取能表演,好吗?
生2:我觉得他们应该读得再慢一些,那样更有感情。
师:呵呵,也许他们太兴奋了吧?下面那么多老师坐着。不过,读书要能融入文中才好呢!
……
师:我觉得啊,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没注意。你们看,这是——(点击
课件,通过变色形式突出“…………”)
生:(齐)省略号。
师:NO,准确地说,是“删节号”,表示一个自然段或许多自然段的省略。那么,在这篇文章中,这个删节号具体省略了什么内容?(指名对诗的其中一名学生),就请你来说。
生3:省略了舅舅和小外甥背的其他诗句。
师:没错!这就要考考咱们平时积累的古诗多不多咯!(学生跃跃欲试)就让我这个舅舅来接受你们这群外甥的挑战,怎么样?(即将挑战老师,学生更显兴致勃勃)爱护晚辈,你们先——
生:(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书中诗句已对完)
师:(鼓励学生)不必举手,谁想到就赶紧站起来对!
生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生5: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生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师: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此环节,师生对诗十多个来回,由“学生集体与教师个人对诗”过渡到“学生个人与教师个人对诗”,由“文中诗句”过渡到“课文之外的月之诗词”,由“表达出古诗韵味之悠远”过渡到“展示出古诗数量之丰富”,节奏由舒缓到轻快,愈对愈多,愈对愈快,形式不拘,气氛浓烈,师生思维活跃,课堂诗意弥漫。)
……
师:(估摸对诗时间已久,故作调侃)呵呵,这回我对——“删—节—号”!(师正色道)对诗对了这么久,(点击课件,出示:“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你是怎么理解这种感受的?
生7:作者和小外甥都被古诗和月光陶醉了。
生8:他们的心情很舒畅。
(更多的学生欲言又止)
师:有话在心口难开是吧?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在古人眼中,这月亮还是月亮吗?
生9:不是,月亮成了他们的好朋友。
生10:月亮和他们心灵相通。
师:是啊,月亮是他们倾诉的对象,心灵的伴侣,精神的寄托!你再看,在“我”和小外甥的眼中,这月亮还是月亮吗?这古诗还是古诗吗?
(学生若有所思)
师:(深情描述,营造空灵意境)此时此刻啊,月亮和古诗,自然和艺术,水乳交融在一起,化作了一种心境、一种氛围,清新而幽静,旷达而辽远,它沐浴着我们,浸润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和古人、和作者、和小外甥一起来沉醉吧!
(师生齐读:“诗,和月光一起……”)
三、解读“小外甥眼中月”,彰显童趣。
(一)“以童话解读童话”环节。
师:在这清幽旷远的气氛中,小外甥也以他儿童的视角望月了。(板:小外甥)小外甥眼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儿的?(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4-21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
(学生自读课文,寻找相关语句。)
师:小外甥眼中的月亮像什么?
生:(齐)天的眼睛。
(课件出示17、19、20自然段。)
师:你们以前听过这样的比喻吗?
(生摇头。)
师:不但你们好奇,连大作家舅舅都惊讶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眼睛?谁来读读小外甥的想法?
(指名读:“这是明亮的眼睛……”)
师:同学们,你们看懂小外甥的想法了吗?(学生笑着点头,教师出示“月
亮变化图”) 圆满盈亏,在一般人眼里只不过是自然现象,可在小外甥眼里,这是一个——
生:(齐)“童话故事”。
师:而且还是——
生:(齐)“现成的”。
师:什么叫“现成的”?从这个词中你看出什么了?
生1:“现成的”就是本来就有的。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小外甥很爱幻想。
师:不只是“爱”幻想,还——
生2:善于幻想。
师:对啊,他看他说得有板有眼、有根有据的。他是怎么讲这个“现成的童话故事”的?
生:(齐)绘声绘色。
师:谁来绘声绘色地读一读这个故事?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指名读:“这是明亮的眼睛……”)
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
生1:我举得这个月亮很可爱,他常常偷看我们的大地。
生2:我觉得月亮是一双明亮的眼睛,
师:(更正)“一只”明亮的眼睛。
生2:这只眼睛每个月圆圆地睁大一次的时候,是最明亮的。
师:其他同学觉得呢?这是一只怎样的眼睛?
生3:含羞的眼睛。
生4:顽皮的眼睛。
师:可爱、明亮、含羞、顽皮……谁能通过自己的读表现出这样的一只眼睛?(指名读:“这是明亮的眼睛……”)
师:故事的主人公可不只是这只名叫“月亮”的眼睛,还有一个谁?
生5:小外甥。
师:对啊,一个小男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你能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他的印象吗?
(生快速浏览上下文)
生6:我觉得小外甥思维很快。
师:语文课上换个词,思维——
生6:敏捷。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6:我从第17自然段中的“不假思索”、第19自然段中的“想了一会儿”看得出来。
生7:我从“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可以看出他的反应很灵敏。
生8:我觉得小外甥活泼可爱、爱幻想,我从“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可以看出。
师:尤其是哪个字表现出了他的想法多?
生8:“冒”。
师:可不是嘛!多聪明啊,一会儿就冒出一个想法。
生9:我还看出小外甥是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师:说说你的根据。
生9:我从“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可以看得出来他很纯真。
师:有道理!月亮、小男孩,这两个主人公在干什么啊?(辅以肢体语言)
生:(小声地)对望……
师:不但对望,还对话呢!
(点击课件,响起两段拨号声,同时出示月亮和男孩的一段分角色对话,
对话内容为“……”,由学生想象、填充。)
师:当小男孩在船舱里睡着的时候啊,月亮就轻轻地喊啊——(走到学生跟前,随机点名)
生10:小男孩,小男孩,你怎么睡着了呀?快醒醒!你忘了我们约好见面的吗?我来了呀!
师:小男孩就说啊——(举手的多为女生)喔,那就小女孩说吧(指名一女生)——
生11:月亮姐姐,别着急,我这就来看你了!
师:月亮又说啦——(有男生举手了,师耸肩调侃)哟,这回改月亮哥哥了(指名一男生)
生12:小男孩,你今天在学校里乖不乖啊?学了哪些东西啊?
生13:我很乖,功课很好,你放心吧!
师:(读文中话,描述)“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一会儿,月光就被云层封锁了。”这时候,月亮说——
生14:小男孩,我困了,睁不开眼睛,要睡觉了,你也去睡吧!
生15:好的,月亮姐姐,我们明晚再见!
师:咦,“我看月亮多神奇,料月亮看我应如是。”同学们哪,在小外甥的眼中,这月亮还是月亮吗?
生16:是他的知心好朋友。
师:是啊,男孩、月亮,彼此默契、和谐,心心相印。让我们一起读出小外甥的这份“月亮情结”吧!
(师生齐读:“这是明亮的眼睛……”)
(二)“由童真迁移童真”环节。
师:这只明亮的大眼睛在看着小外甥的同时,也在默默地关注着你们啊,同学们!说老实话,你们平时也常常看月亮吗?常看月亮的举手。
(只有几名学生举手)
师:(意味深长地将目光从每个学生身上扫过)小城的高楼“封锁”了月亮,可是,我们的心不能被封锁啊!(学生静寂无声)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只能小小地过过瘾了。
(出示音乐、月亮组图及两组说话练习:①在我眼里,月亮像            。②月亮啊月亮,                           。)
师:静静地看着这组图片,你可以展示一下你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对着月亮“真情告白”。
(生静静看月亮组图。)
师:愿意分享一下你“望月”的感受吗?
生1:在我眼里,月亮像一个晶莹透亮的水晶球。
生2:在我眼里,月亮像一面明亮的镜子。
生3:在我眼里,月亮像一个纤尘不染的仙女。
……
师:有谁对月亮说悄悄话了?
生4:月亮啊月亮,我多想飞到天上,和你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
生5:月亮姐姐,你是那样皎洁明亮,你的心地多么纯净美好,我们能做个好朋友吗?
师:月亮姐姐一定很乐意的!
生6:月亮姐姐,我想把我的烦恼都告诉你,让你把它们远远地抛到宇宙的深处。
师:(笑着打趣,意在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你们都认定月亮就是个姐姐了。
生7:月亮婆婆,我知道很多与你有关的故事,在我心中,月宫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我希望有一天能飞上月宫去看一看。
……
、拓展延伸,升华意境。
师:同学们,古人、舅舅、小外甥,你、我、他,人人眼中的月亮各不相同。这正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在板书中插入线条,前后串联:“古人”、“赵丽宏”、“小外甥”、“……”)其实,月儿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多情的是那望月的人儿。一首《望月》送给大家,歌词很美,用心倾听,听听词曲家、歌唱家眼中有着怎样的月亮。
(课件播放歌曲《望月》;全屏显示歌词;师生静听歌曲。)
师:每一次听《望月》,都会忍不住落泪。我想,我的“月亮情结”应该与思念有关。那么,你们呢?从今往后,多多望月,望出那份独属于你的“月亮情结”。
下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7:46:1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辩课案例(五):《望月》辩课实录 (中)作者:张海峰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实验小学    吴海林
课前播放王菲的《水调歌头》
一、以歌激趣,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好听吗?
生:(齐声)好听!
师:有谁知道它的歌名吗?
生:《水调歌头》。
师:是的,这首歌的词名和歌词就来自宋代苏轼写的《水调歌头》。这节课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继续学习现代作家赵丽宏的散文——
生:(齐读课题)望月。
师: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文中主要写了谁望月?
生:课文写了作者“我”和小外甥望月。
师:能按课文的顺序说得具体点吗?
生:文中先写夜深人静,“我”一个人在江轮的甲板上望月,然后写小外甥和 “我”一起望月,最后写小外甥回舱里睡觉,又只剩下我一个人望月。
  师:你说得既完整又简洁。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上江轮的甲板,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色呢?
二、观赏眼中月,感受月之画意美
 师:(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谁来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一生读)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语说出这幅景色的特点,你最想用哪个词?
生1:柔和
生2:安详
生3:宁静
生4:静谧、清幽
 师:下面我们就来仔细欣赏这幅月色吧。请大家自由地读这段文字,用心体会,你从其中的某些词语或句子,具体感受到什么?
(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师:我们来交流自己的感受。
 生1:“江两岸——花边。”我从这句话中的“隐隐约约”感觉到江两岸的景色有一种神秘的美。
师:你真是在用心读书!能把你体会到的这份神秘读出来吗?
生:(语调舒缓地读)。
师:你们还从这个“隐隐约约”读出了什么呢?
生:我还读出了一种蒙胧的美。因为这里用隐隐约约,说明两岸的景色看不太清楚,有着一种蒙胧的美。
师:体会得真好,就请你带着这样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生:读这句话,突出了“剪影”和“隐隐约约”。
师:(点击课件“镀”字)同学们注意到这里的动词“镀”了吗?知道它的意思吗?
生:“镀”是指通过电解,使一种金属均匀地附着在另一种金属或物质上。
师:对,这是它在字典中的解释。那在文中是指月光均匀地附着在——
生: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上。
师:我们从这个“镀”字感受到什么呢?
生:月光使得黑色剪影有了光泽。
生:这些剪影因为有了月光,又多了一份生机。
师:是呀,一个“镀”字让我们感受到黑色的剪影因月光有了光泽,有了生机,这就是作者用词的精妙啊!谁接着交流。
生:“月光——跳动。”我从这句话中的千点万点、晶莹闪烁和跳动,感受到江面一种跳跃的美。
师:读着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仿佛无数的银子洒落在江面,又像是无数的星星掉进江里。
师:好一幅波光粼粼、浮光跃金的画面呀,是月光给了江面一份闪烁的、活泼的美。 请你一边想像着画面一边读这句话。
生:绘声绘色地读这句话。
师:还有一句话没说到。谁来谈谈你的感受?
生:“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我从“安详”这个词感受到月亮的宁静。
师:“安详”一般是形容人的神态宁静、举止庄重。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月亮安详、宁静的美,能读出这种美吗?(两生读)
 师:同学们,如果说江面是动态的美,那江两岸则又是一幅静态的美。欣赏着这幅安详的、闪烁的、蒙胧的月色,我们仿佛在欣赏着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板书:画意)谁来完整地读这段话,读出月色的美。
(一生配乐读)
 师:月色美,你的朗读更美!还有谁愿意把我们带入这静谧清幽的月色中。(另一生配乐读,课件出现一组月下江面图片)
 师:真好,听你的朗读仿佛如水的月色正浸润着我们!此刻,我们不禁和作者一起有了这样的感受,(出示:月光,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生齐读。
三、吟诵诗中月,感受月之诗情美
师:作者被如水的月色陶醉了,我们陶醉了。月亮也把随行的小外甥叫醒了。他来到江轮的甲板上,和舅舅一起干什么了呢?
生1:望月
生2:和舅舅一起比赛对诗。
   师:是啊,迷人的月色激起了他的诗兴,他要和舅舅一起对写月亮的诗呢!
   (出示文中的6句诗)
来,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他们对的这几句诗,注意读正确读出节奏。生:自由读诗。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指名一生读)
师:真好,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诗的节奏美。
师:同学们,这里的每一句诗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我们常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大家用心默读这些诗句,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默读诗句,想像画面)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孩正抬头望着圆圆的月亮,把它叫作白玉盘呢。
师:真是可爱呀,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童趣读出来吗?(生读不到位,再请一生读。)
生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看到了野外空旷,远处的天好像比近处的树还要低。江水清澈,水中有一轮月亮的倒影,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师:(点击出示这句诗的插图)是呀,在如此的旷野中,诗人旅途的愁思格外强烈,唯有水中那轮月亮的倒影让它觉得特别亲切。你能把看到的这幅画面读出来吗?
生2:语气较重地读。
师:老师觉得环境不够清幽,心情不够孤寂。谁再来读。
生3:(声音低沉、语速缓慢地读,读出了清幽、冷清的感觉)
 师:同学们,古人望月,月亮成了他们倾诉的对象,情感的寄托,这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来特有的月亮情结。(板书:诗情)让我们和刚才一样,一边想像着诗描绘的画面,一边吟诵这些诗。
生:(配《春江花月夜》,齐读)
师:我们请两位同学来对诗。这次要求有所提高:对出诗的意境。谁来?
   生:(一组同桌)对读。
师: 你们的吟诵让我们跨越了时空,仿佛看到了古人正在对月抒怀。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和大家一起对诗。
师生对诗。(生读小外甥,师读舅舅。配《春江花月夜》)
   师:月光下,我们尽情地对着诗。此时此刻,(出示齐读)“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生齐读)
  师:我想,此时此刻我们的脑海中一定也出现了很多关于月亮的古诗。我们也来对一对好吗?(相机指导对出意境)
    生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生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生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生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生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生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8: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师:看得出,大家平时的古诗词积累很丰富,这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其实我们刚刚说到的这些诗,就是课文中第十二自然段省略号里的内容。此刻,我们再来欣赏月光下的美景,一定会觉得它又多了一份诗意的美。(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生:配乐齐读第二段。
 师:诗中有月,月中有诗,这一刻(再次出示)“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生齐读)
四、想像心中月,感受月之童趣美
师:同学们,月亮在古代诗人的眼里是多情的、多愁的,那在小外甥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14-20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表现小外甥眼中`月亮的句子。
生:边默读边画有关的句子。
师:我们来交流有关的句子和感受。
生1:“像眼睛,天的眼睛。”我从这句中感觉小外甥眼中的月亮就是天的眼睛。
师:是呀,多么奇特的想像呢?
生2:(读第19自然段)我从这段话中的“喜欢”“ 忍不住、偷偷、圆圆地睁大”等词语感受到在小外甥眼里,月亮像个顽皮的孩子。
师:你体会的真好。能把月亮的顽皮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2:很投入地读这段话,强调出了刚才提到的几个词语。
师:我们还从这几个词语中感受到什么呢?
生3:我感受到月亮很喜欢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地。
师:噢,月亮和地球是一对和谐的朋友呢!读出月亮的喜爱。
生3:(面带笑容地读)
师:注意到小外甥是怎样说这个童话故事的呢?
生:(齐说)绘声绘色。
师:让我们一起来绘声绘色地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这段话。
师: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是可爱的顽皮的,它有着一份灵动的美,想像的美。(板书:想像)谁接着交流?
生4:“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和上文第四自然段当中的“是月亮把我叫醒了。”我觉得是前后照应,在小外甥眼里,月亮就是一个像他一样有生命的人,是他的一个亲密的伙伴。
师:首先表扬你能联系上下文读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你体会得很深刻。能把你的体会带进朗读中,让我们也感受到月亮是我们的伙伴和朋友吗?
生4:读这两句话。
师:刚才我们主要从小外甥的语言描写中感受到月亮的想像美。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中14-20自然段中外甥和舅舅的这段有趣对话,再一次感受月亮的童趣美、想像美。(出示对话。)
生:两位男同学对读。
五、想像说话,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其实风景是看风景的人眼中的风景,同一轮月亮,在不同人心中有着不同的美。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轻轻展开幻想的翅膀……此刻,你的心中,是一轮怎样的月亮呢?(课件出示月下江面的画面,伴有《月光曲》)
生:或对着屏幕上的画面,或闭目想像。
师:我们来交流。
生1:在我的心中,月亮是温柔的,就像妈妈。有一次,我妈妈去苏州学习,一直去了两个月,我非常想她。晚上站在阳台上,我看到天上银白的月亮就像是妈妈笑呵呵的脸!
师:也许当时你妈妈正对着月亮在思念着家中的你呢!这正应了苏轼的那句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2:在我的眼里,弯弯的月亮是我的朋友。有一次我在农村的时候,晚上一个人走路很害怕。忽然我感觉月亮一直跟着我走,好象在陪着我呢!我觉得很亲切,不再害怕了。
师:你和文中的小外甥一样,月亮成了你们亲密的好朋友了!
生3:每当我看到圆月的时候,就想到送给台湾的熊猫团团、圆圆。我想,如果台湾能早点回到祖国的怀抱,那我们的祖国就能像十五的圆月一样团圆了。
师:你最了不起,心中藏着一份浓浓的爱国情。这令老师不禁想起了余光中的《乡愁》。还有同学想说,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句话——只要我们拥有美好的情思,心中的那轮月亮永远是最美的!
课后请大家完成这样的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吟诵《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朗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和沐青的《望月》;
欣赏宋祖英的歌曲《望月》。
师:下课!
辩课实录
主持人:张海峰
辩课:徐阳明、王国军、周建国、周冬梅、吉云兰、潘彬彬、丁品岚、黄荣根、周小燕、林悦梅、王卫东、李勇进、张强、陈素琴等
整理:吴爱霞  邱永红  倪荣荣
徐阳明(南沈灶小学):今天我听了三位老师的课以后,我发觉三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里的诗句时,指导的方法都不一样,指导朗读的感情、节奏也不一样,究竟哪一种更适合?
张海峰:很好,我们这个实际上就是比较研究了。我们今天的研讨主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现在他问的实际上跟这个是有关系的。他问的是课文中“诗中月”这一段三位教者的朗读处理,你问的是哪个更好?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今天这三节课,张玉宽老师在“诗中月”朗读指导这一块,是借课件出示文中的诗,让学生自由读,然后分角色,师生对诗,生生对诗,再后来就开始拓展,拓展思乡月、干秋月、林中月、海上月、天山月、雄关月,对吧?陈莅蓓老师在诗歌这个环节花的时间是三节课中最多的,她在这一个环节中拓展得比较多,引用的资源比较多,而且引用的资源有一个特点,就是分类出现,读得不是太多。吴海林老师教诗这一段,她是自由读一读文中的诗,注意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集体出现诗,然后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什么,就是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学生有把握读好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再后来又分了三个层次,再读对诗,一个是齐读,二是分角色对读,三是师生对读。听了这三节课,头脑接收了非常多的信息,我想把这个话题抛给听课的,哪个人就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王国军(安丰小学):尊敬的张教研,各位老师,我觉得三个执教者指导的目的和方式都是正确的,首先张老师他抓住了“挑战”一句一句的读,他留意的是课文的情节,对话的过程,在这样的基础上读出节奏。吴海林老师的课非常精彩,我觉得她的指导是一种画面的想象,诗即是画,画即是诗,学生在有意识的朗诵自己所感受到的画面过程中,也就是在基础性的节奏性朗读的基础上,再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感受流淌在朗读过程当中,我觉得就达到了目的。陈老师,她是不同的情节,诗的情节,把诗分成了很多类,每一种诗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是不一样的。学生在把握上面各有千秋,首先我觉得在节奏上面三位老师都能够把节奏把握好这是最关键的。在节奏的基础上诵读的那就看学生是怎么样去用自己的语调和声音去表现出来。我觉得就这样子的。
周建国(唐洋小学):尊敬的张教研,各位老师,大家好。对这个话题,我最欣赏的还是实验小学的吴海林老师对朗读的指导,我觉得她的层次性非常好,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读正确,然后逐句解读,接下来是一边想象,一边吟诵,第四个层次是同桌之间两个人进行对话。第五个层次是师生对话,第六个又开始拓展了,把学生的激情全部激发出来之后,在你的脑海中还积累了哪些有关月的诗,所以我还是比较欣赏吴海林老师这种有层次的引导。
周冬梅(时堰镇小学):我较喜欢陈蓓蓓老师对这一环节的处理,我只能说比较喜欢。因为陈老师对于这个对诗,她不仅深层次地分析了古人对于月的特有的文化色彩,也有文本中甥舅两对诗的快乐,她说品诗有品诗的高雅,对诗有对诗的快乐,我觉得这也是两个层次,她开始是比较深层次的写出了跟同学一起交流了每一句诗它所蕴涵的诗人想由月亮所表达的情感,另外还分类出示了一些资料,让学生对关于月的诗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还把理解跟后面对诗的快乐相融合,这节课我去年曾经教过,难点是有一句话,好像是“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那一句,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这句话其实是很难懂的,三节课比较下来,陈老师这节课对这句话的处理,我觉得还是比较恰当的,或者说更加能够让学生融入到这个里面。
潘彬彬(东台实小):三位老师对朗读的处理,形式虽然不同,但是我觉得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应该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服务。今天这个有效教学的话题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那现在单对“诗中月”的这一段的教学,主要内容应该侧重于什么,我们的吴老师和唐洋的陈老师已经作了解读,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月亮情节,月亮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那么在古诗当中应该让学生了解,或者说初步对这月文化进行渗透,渗透什么呢?月,她是诗人倾诉的对象,情感的寄托。但是,这六句诗又不能上成那种诗词的赏析和积累课,他是一个初步渗透的过程,对我们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所以我觉得我们吴海林的老师的处理是非常恰当的,先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然后是想象画面,想象画面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感受诗的意境美,第二,了解古诗中传达的情感,其次在朗读中进一步感受诗和月光沐浴着我们,他传达了一种清幽旷远的意境,刚才那位老师说清幽旷远这个词是理解的难点,对,确实是的,清幽是月色为我们营造的,而旷远是诗为我们营造的,他让我们通过月亮跨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对话,所以,其实我们老师在解读这六句诗的过程当中,已经把我们的思想,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已经渗透到六句诗的理解当中了。这是我的一些观点,好谢谢大家。
  张海峰:现在请他们执教的三位老师就刚才这个话题每人说几句。从陈蓓蓓开始。
陈蓓莅:首先我觉得今天上这堂课,我不是没有估计学生的学情。我执教第一课时的时候来到我们这个512班,我就说,你们实小每周一诗有这样的优良传统,我相信大家心中积累了很多的古诗,然后我就说,能背几句贪月亮的诗吗?五年级的同学能背的很多很多,然后我就想,我不需要做任何的课前的准备。当然,我也没这方面的经验,因为这是我工作十年以来第二次上市级的公开课,第一次也是这里,很多很多年前,上《鲁滨逊漂流记》,最后的十五分钟拓展延伸。这是第二次。今天的效果好像不是很好,但是我们512班的同学实力很强,我们邱老师的班,我错估了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这么多老师在下面听课的情况下,他们是难以把自己的积累的古诗发挥出来,尽管他们的诗句积累得很多。我想,如果我把他作为一条课后作业布置下去,他们一定会联系到的,你们想一想五年级的学生能不能联系到。所以,我觉得我好像忽略了一种生理现象。在紧张的情况下,学生不一定能想得到。如果我课前给他们多一点时间的准备,也许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然后,我是这样的,我这个课文叫《望月》,我就常常点到望月这个词,我把他分开处理,比如说年幼的李白望月,望出了白玉盘一般的可爱,那其他人眼中的月亮像什么呢?这些诗句他们也都学过,我以为学生会说出很多很多的诗句,可惜他们紧张了。还比如,我说李白望月望出孤独相思,这在古诗中是很常见的,你还知道哪些古诗?苏轼望着月亮感慨了,你还知道谁望着月亮感慨了?所以,我是扣住了“望月”这个词,然后不断地通过这根线把他们往那个个月亮情结上去引,这是我的初衷。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听了我们那个吴海林老师的课,我觉得原本可以上得更好一些的,关于这个清幽旷远的气氛,我知道在那个对诗对到最后速度越来越快了,是有点破坏这个清幽旷远的意境,但是我觉得小外甥是在向舅舅挑战,我觉得在真实在情境中应该一开始慢慢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后来就是挑战了,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深度,之后是感受古诗的广度。我是想通过我这个环节,我至少以后学生读到古诗,至少知道要联系古诗的背景去理解这首诗,同样也给学生一种指引,这就是我想教给他们的关于语文的一部分。
  吴海林:关于古诗这个环节的处理,说实话在备课的时候我们也经历了一番思考,首先是有两对矛盾吧,我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备课的过程,第一个,同学在吟诵,在读正确读出节奏的基础上,这个对诗吟诗的过程,我们说了古诗应该是吟诵出来的,那个这个过程应该是像文中说的“小外甥向我挑战了”这儿用的是挑战,况且后面还有一句“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眼睛一眨就是一句”,那么从两句来解读的话就应该是你一句我一句节奏很快的那种感觉,但是后来我们又扣住了第十三自然段“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抓住这个关键词“清幽旷远”我们觉得当时的吟诗,他上一句说出来了,下一句也许就是紧跟着说的,紧跟着说明他接的速度快,但是他吟诵的速度并不一定快,举个例子,小外甥说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舅舅紧接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吟诵不一定就是快速的读,是跟得紧,但诗的意境要读出来。这是快和慢的把握。第二个是景和情的把握,说实话在一开始研读的时候,我也和在座的各位一样,抓住思乡的感情,旅途孤寂,侧重于诗人情感这方面的理解,读出诗情,但是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清幽旷远,就像我们刚才潘老师说的,清幽是当时月色的清幽,更是这几句写月的古诗中突显的时诗境美,我把重点由诗情的感悟转变到了诗意诗境的把握,所以我把问题改成了:同学们,读了这些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他们课前的预习,结合对诗意的理解,说出他们看到的,看到的就是那一幅清幽空旷的孤寂的,然后他们就吟诵出了一种诗的意境,这是我对这一块的理解和操作,但是在操作时距离设想还是有一段距离,学生们单独吟诵时还是蛮好的,后来一起吟诵时跟想象中的意境还是有一点距离。这是我的一点感受。谢谢大家。
 张玉宽:首先感谢张教研,刚刚陈老师说她是第二次到这里,而我今天到实小来是第一次,还是有点紧张。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备课思路,其实今天能在这儿展示呢,离不开我们安小团队。我们在接到教研室这个任务时诚惶诚恐,一开始,我的设计也是跟吴老师差不多,但在几次研读文本之后就张教研确定的主题“教学内容的确定”,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这一课我们究竟把什么教给学生。如果说把月亮文化进行讲解的话,这节课的容量就太大了,而且也讲不透,所以我们就紧扣住了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来进行设计,在研读自读之后来感受小外甥的思维敏捷。让学生反复去吟诗,至于诗的节奏,诗的意蕴美,我相信学生读过之后,我今天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学过之后,知道我们中国写月亮的诗很多,这节课只是一个引子,课后他们自己会去读这样的古诗去增加自己修养。我今天这节课的处理就把对诗这一部分定位在让学生能读出节奏,然后知道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很精彩,写月亮的诗很多,因此在几轮对诗之后我加了一组拓展,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我们祖国写月亮的诗很多,课后我们还是继续去阅读,继续去积累,我当时想法就这样的。今天这个课堂之上,可能是由于是紧张,有的地方操作还不够到位,学生的朗读还缺乏一定的指导,这是今后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张海峰:这个话题,我最后说两句。三位老师的古诗的教学环节是今天的我们这个辩课的焦点之一,我就预料我们的好多老师有话要说。大家认真钻研一下《望月》的这篇教材,他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分三块,一个是散文视角下的月光,一个是诗歌视角下的月光,还有一个是童话视角下的月光,中间诗中月这一块,最怕出现的倾向就是把他上成古诗欣赏课,古诗积累课。今天,陈蓓蓓这个课,从大家刚才点评的意见看,觉得她的这节课有积累、欣赏课的倾向,但她这个课上有好多是可取的。如果把这一块当作一个板块来设计教学的话呢,我想无非是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一、这段内容写的是什么?二、这段内容是怎么写的?就是他怎么表达的?三、他为什么这么写?如果我们拿着这三个视角来评价三个人的设计,我们就发现在这一点上定位得比较好的是吴老师和张老师两位,我们拿到这段文本,首先要知道这一段是写我和外甥在用古诗对话,第三个板块是我们外甥在用想象对话,用古诗对话,这些古诗不管是学生学过的还是没学过的,他的内涵,他的意思,不是我们诉求的重点。但在这些诗所表达的意蕴的处理上陈蓓蓓做得最充分的,这一点我在听课笔记上做了很多记录,对她这个做法我有好多是非常欣赏的。比如说,在学生说到思乡的诗,她让学生说“春风又绿江南岸”等时,这是以感情这个板块出现了一组诗,还有以形状把诗牵出来的,她这个地方设计得非常好的是文中他表达了的意蕴,就是写了什么,接下来应该是要把书中的这种表达,让学生感受到让学生读出来,那么这一点陈老师就欠缺了。张老师、吴老师如果能把陈老师这节课的亮点移植过去,他们的这两节课就更精彩了,陈老师如果把读融进来,把资源拓展开来,然后再整合,语文味道就很浓,文化味道很浓,这样一来,就精彩了。那么,吴老师和张老师比较一下呢。张老师在诗的内涵的引导上,解读上可能浅了一点,但他在这一处有一个非常闪光的教学环节,那就是课件出现了一组一组的月,那个既是欣赏也是拓展也是表达,也是在熏陶学生,那么吴海林的这个环节,到此刻为止大家都公认是处理得最好的。今天的课,你们如果比较一下三个老师的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是不一样的,吴海林把第二小节也放进来了,她这节课从画意到诗情然后到想象,她都把他一网打尽了,其他两位老师都是从第三小节开始的,当然这个话题我提出来,你们完全可以就这个话题马上发问,这个问题讨论到此为止,接着再问其它问题。
王卫东:我想依次问三位老师三个问题,第一个我问陈老师,你教一堂语文课,不仅仅这堂课,你能不能用简单的一二三几个词教给学生什么?你自己想的,不看教案,自己内心真正的我想教给学生什么?
陈蓓蓓:这篇课文我知道很多人会从小外甥这个角度去解读童趣,想象,这样的文本,小外甥的人物形象之类的,在我们小学阶段有很多,这样的训练,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会有,但是像望月这一篇能够跟月文化沾上边的不多,再加上我本人很喜欢古典诗词,我自己本来想我能不能借助自己对古诗词的喜欢让他人们对古诗词有一种喜爱,有一种想去深入研究的欲望,就是想让他们有这样一种冲动,第二部分,就是童真部分,我是想以童话解童话,这个可能跟他们处理得不太一样。我主要还是想他们表达自己的童趣,但是这个地方时间花得比较少,因为我觉得现在孩子的灵性跟童真在慢慢消失,因为之前也问他们,他们不怎么看月亮,而且昨天我走到东台街上,我突然一看,真的被高楼都挡住了,也难怪他们,我就想通过这篇文章来激发他们的童趣,本来在第二环节我是想多从文中的语句去了解小外甥是什么人啊,解读他的童趣啊,正在纠结的时候,有一天,我那个还没上幼儿园的女儿跟我说,妈妈你把扇子放到被子里面,我冷,我就发现,儿童的童趣是最可贵是,我就想用童话来解童话,拓展延伸,延伸那个月亮是怎么叫醒小外甥的,小外甥说什么,后来又怎么打招呼,去睡觉的,然后让他们去表达自己的童趣,但是后面这个表达的部分时间给得太少了,因为之前月诗那个地方学生太冷,这个可能有点偏颇了,我的本意就是想给他们上出一点点诗情让他们有所感觉,然后呢让他激发自己的童趣,表达自己的童趣,这是我的两上定位
王卫东:那我想请问张老师,就这篇课文您在解读时,想教给孩子们什么?
张玉宽:在备这一课时,我们经历了几番的思考,可以说第一次试教时,我的思路跟吴老师几乎是相当的,都是第一开始解读第二小节,然后进行诗的朗读的指导,再进行诗的拓展然后再研读想中月,那么后来反复跟我们学校的校长和主任读这篇课文,究竟我们要把学生领到什么地方去,读到最后我认为还是找出学生最适合的让他感到学古诗也很容易,说话也很容易,想象也很容易,就这么简单,就够了,所以我在第二次试教时就忍痛割把,把第二段就放弃掉了,把重点放在第二段来研读,那么第二段呢在研读的过程当中,我就找了一个一开始想都不敢想的话题,就是抓住小学生的聪明好学,爱幻想,来理解,那么之所以抓住这一点,我觉得这篇文章之中,题目叫望月,作者是在一种美的境界里望月,作者有一个潜台词,就是他的小外甥不简单,了不起,胜过他了,超过他了。所以他表面上是望月,其实他在夸奖自己的小外甥,所以我在让学生学这一课的时候我就在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寻找,在字行间作者对小外甥的褒奖之辞,所以我就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话题,贯穿全文的始终,让学生再去读去感受小外甥的聪明好学,但是在课堂上一些细节的处理之上,他们还不够到位,跟我自己理想之中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我当初一些设想比较简单一些。
王卫东:我想问吴海林老师:你对“简约”教学的“简”和“约”是怎么理解的?
吴海林:我想结合我这一课的教学谈谈对“简”和“约”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是我们教学的第一步,我们只有确定了教什么以后,我们才可以思考怎样教。我们备课组的老师在研读这篇课文的时候,遇到了刚才张教研提出的问题,就是在我第一次试教的时候,第二自然段是没有放进去的。但是后来我们感觉望月这篇课文景美情美意境美,整个文章是被美字所凝聚的,正因为他有如此散文式的景美才有后面小外甥的吟诗,才有了后面奇特的幻想,所以我们还是把第二自然段放进去了。当我们研读了这篇课文以后,我觉得这篇课文当中要教给学生的就是让他在文字当去感受望月的诗意的美,诗中古人的诗情美,还有小外甥的想象美,从而最后升华到对美的事物的追求,这是简单的对文本的解读。这个约,我谈谈不成熟的想法,当然“简”和“约”应该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了这样的解读,我们怎样把他表现出来呢,这就是一个设计的过程,我觉得教学的环节要简单要简约,比如说当学生去抓住文章当中的词语,比如说“安详”、“千点万点光斑跳动”,这些感受到了以后,通过这种朗读,读出这种美,我觉得是这种对理解的外化。再比如说第二个环节,古诗的教学,一开始我也是让学生一句一句的来分析来吟诵,后来我们组的老师都笑我说我上的是综合实践,后来经过定位,我们就把他“简约”成刚才课上呈现的几个环节。主要目的是带着我们五年级的学生初步感受这种月文化,月亮情节,其次是能够把这种美美的意境吟诵出来,这就是我们的课堂,很真实的课堂,让学生能够美美的吟诵,读出诗所展现出的意境,最后一个想象月主要是围绕小外甥的童趣童真,读出想象的美,说到最后一句话概括,把我们解读出来的文本用简单简约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尽量使学生学得轻松一些。
     张海峰:我从他们的对话当中获得了非常丰富的信息,对于这些信息我作如下应对。刚才王老师和三位老师探讨两个大问题,他问的问题太大太深,我们三位老师回答时有一定的难度,他问的第一个大问题,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他问的第二个问题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他问的第三个问题是什么叫简约?这些问题也不是一两句话能回答得了的,窦桂梅说,我是教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我不赞同,我们把母语教好了,自然而然就能把人教好了,教人不是我们的目的,教好母语才是我们的目的。这就是我们过去一直讨论的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你真的把工具性解决了,你的人文性就出来了。吉云岚老师执教的《会走路的树》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些词理解到位了,小动物那种善良不就有了吗?语文的工具性是第一位的,工具性落实到位了,人文性、态度情感价值观自然而然就到了。语文课程是母语课程,在好多时候人们都说,语文课程要教育人,要审美,要提高素养,什么人都能对我们的语文评头论足,说三道四,指手画脚,这对语文是不公平的。其实语文的专业性是非常强的,在座的老师一定要竖立一个观念,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语文课一定要做自己语文的事情,小学的语文课一定要扣词扣句。接下来提问题的时候,大家尽量把问题问得小一些,指向度集中一些,例如可以问陈老师,结课时候的那个《望月》曲是否可以不放呢?
    吉云岚(东师附小):尊敬的张教研,执教的三位老师,亲爱的同行们,非常感谢教研室以及上课的三位老师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我先说说自己上午听课的感受吧。听课时我就想到这样一句话: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就是要有个适宜的教学内容。三位执教的老师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属于他们的明月。从多维的视角告诉我们:教材的内容不等于教学的内容,需要我们老师用专业的眼光去开发出来,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课文的教学价值。确定一些适宜的教学内容。忽然就想到了薛法根老师的三个不讲:学生能懂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讲了学生还不懂的不讲,留着以后再讲。请问三位老师,针对这三个“不讲”,反思一下上午的三节课,如果再让你执教的话,你觉得哪些内容可以不讲,或者还有哪些环节还可以优化呢?我们应该如何去整合,去取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7:49:5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辩课案例(五):《望月》辩课实录(下)作者:张海峰
陈蓓蓓:我觉得如果让我再上一次的话,我觉得我还是会固执地把月亮的一些东西,如望月望出什么情感,加进去。但是我会更多的去非常充分地了解学生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分类,事先有个更好的把握,然后再选择再寻觅一个更适合的方式,把他们能够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对《望月》这首歌曲,像今天这样可以不放了,但为什么又放了呢?首先我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地错误,把时间看错了,我在上面上得忘乎所以。我为什么把这首歌给学生听呢?因为我觉得这首歌非常美好。反正我之前听这首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每一遍都能听出眼泪,每一遍都是。但是我今天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音乐的效果出乎我的意料,根本就没有起到我想象的那种把学生引入那种非常美好的意境,那种纯美的境界。本来《望月》也是课文的拓展延伸,我想让学生了解作曲家和音乐家眼中是什么样的月亮,这首歌曲本身很美,歌词也是语文的一部分,我特别强调歌词很美,要用心倾听,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挺好的,像一首诗一样,我想让学生感受一下,感受我们中国人古往今来的月亮情结,本来我的结语是这样,我以为我还会很投入,听了还会流泪的,然后我说:每次听望月我都会流泪,我想我的月亮情结可能跟思念有关,那么你们呢?我就想让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真诚的对话,激起他们内心的情感,可是一切出乎意料,只能怪我自己。本来我还设计得弹性一点,我想时间来不及的话呢,我就直接一个结语结束,然后就在望月的音乐声中下课。可是我今天把时间完全都搞混了,所以很不好意思。
张海峰:吉主任,她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回答的我刚才文的那个问题。她现在说了这么多以后,我不说她的教学内容的反思你怎么评价,我就问你,她对这首歌曲的处理,如果是你的话,你准备怎么处理?你觉得她这么处理,或者你觉得她刚才解释了这么一段话以后,对这么一个教学环节,你是怎么看待的?
吉云岚(东师附小):我想如果是我的话,这个尽量的不要拖场,40分钟对孩子来说,当它过去的时候就应该还给孩子这样一个下课的权利,第二个我想放弃的理由就是关于语文的东西应该多一点,非语文的东西应该少一点。反正我想这个环节我应该是放弃的。但陈老师有她的情结,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把这么一个沉重的话题给学生呢?你流着泪,是不是要我们的孩子也流着泪?是不是这样才会觉得让孩子真正走进意境中了,我觉得很多时候有些东西是难以言说,我觉得还是含糊一点比较好。
陈蓓蓓:对,我完全同意吉主任的话。如果让我再选择的话,我肯定不会在这样的一个环节之上,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放这首歌了,但是我还是想说月亮情结,就像我在解读小外甥的时候,我也是说他有他独特的月亮情结,情结是什么呢?我还特地考证了一下,情结是指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小外甥平时也不会跟别人说我喜欢月亮,我觉得他就是这种深埋在心底的,跟月亮的一种亲近,我就是想说小外甥这么聪明好学,爱幻想就跟他老望月,月亮给了他灵气,给了他童真,给了他智慧,然后我自己再有了月亮情结,给学生引入这种情境中,我想让他们也去经常地去看看月亮,让他感觉到这些美好的东西。当然,成人有成人的月亮情结,他们自己有他们自己的,我没有想把他们硬陷到这种沉重的氛围中来。
吉云岚(东师附小):我突然就想到一个话题,就是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和灵活性,我们备课的时候就是都是规定好设计好的,其实到课堂上我觉得应该根据学情作一些具体地去调整。
陈蓓蓓:对,我们的老师的成长就是在这种反思反观中才可以成立的,所以我觉得这堂失败的课对我来说……
张海峰:不是失败的课。我们只是把这作为一个案例在解读。没有任何倾向性。刚才的对话就非常有效。那个最后的歌曲,实际上我们好多老师在课上都喜欢,特别是有人听课的时候,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个要看用得巧不巧。你说的那个宋祖英的望月,我也非常喜欢,但是作为四五年级的学生啊, “比月亮更美的是你”,太过于文化,可能跟学生的生活有点距离,所以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这个就是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看选什么样的材料用,契合点在哪,可能以后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会更好一点。
陈蓓蓓:刚才听了吉主任和张教研的话,我就在想我本来就是想把我的月亮情结展示给学生,然后你们展示你们的,但事实上,为了这种师生的心灵的交流,而花费了那么长的时间让他们听一个歌,说实话,学生一动都不敢动,我就想我们理解的这种思念的感情学生并不一定就能理解。然后我想起我以前教五年级的时候,教这篇课文,当时我也放了这首歌,因为我喜欢,也没有细想,当时学生听得很专注,但是没有眼泪,但我听着听着我就情不自禁地会流泪,我还跟学生说,你们可能没有尝试过这种别离的滋味,将来你们长大了,有了那种离别的经历,有了这种人生的体验,我突然想起以前好多事。仅仅是为了让我的真诚换来学生的真诚,但效率太低了。
吉云岚(东师附小):我想真诚地再说一句,有道是有什么样的木头就做什么样的家具,我个人非常喜欢你的课,你没有把这节课上成一般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而是把目标定位在月亮文化的传承上,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出一种中国文化的光泽的美,我们还是要感谢你。
陈蓓蓓:你太过奖了,我是这样想的,但去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张海峰:我来说几句。陈蓓蓓老师的课,我们听课的老师比学生的收获大。她的课特别适合我们听,不适合孩子听。这不是批评。她在上课的时候,我就想到了窦桂梅说的深度语文,她真的是深度语文,她达到那个高度了。她本身的文字功底,文化素养很高,包括对音乐的欣赏。但是,就是怎样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教材,去钻研教材,我们送教下乡去六灶小学上课的时候,有一个老师,他在解读季羡林的《夹竹桃》时,他就说夹竹桃啊,它那个韧性,它不是默默无闻的,它像季羡林一样,是一种低调的华美。他问这个怎么处理,我说这个问题很简单,自己个性化的解读不能全带到课堂上,不管你个性化的解读是对的还是错的,你要尊重学生,尊重课程标准,刚才我们的交流就非常有效。请张老师继续回答刚才吉主任的问题。
张玉宽:感谢吉主任提出这么一个有思考的话题。假如让我再上这一课的话,我认为我要在这两个方面注意一下。第一个,在“吟月”这一部分,今天课堂上的处理比较肤浅,如果说在学生赛诗、对诗这部分,把氛围营造出来之后,再适当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精彩点评引导学生读诗感受其中的韵味,那可能效果会更好。学生对诗的兴趣,对月的感悟可能会更深一些。再有,我还是会把重点放在后面的14到20小节,事实上,当初我预想的,也是把后面的想月当作重点。但是,今天课堂上第一个环节自己说错了一句话,浪费了三分钟,第一遍读我本来是想默读,但是当时我一紧张,说成了自由读,我想完了,三分钟没了,所以后来,我下课后跟王主任讨论,王主任说你今天就是说错了一句话,因为第一个话题,谈的什么内容,不需要自由读,默读就够了,如果让我再来教的话,我会把后面想月这一部分,这作为重点,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最贴近学生视野的,我们学生在这一部分也最能找到自己的共同的语言。他们脑海中的月,可以说,我们同学心中的月也和小外甥说的月差不多。所以在本来的预设中我有这样一句话:你们也和小外甥一样聪明,你们也有你们的幻想,你们的想象。那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想月,可是时间不够了,所以我没来得及讲就下课了,这是这节课的遗憾。所以我想我以后在课堂的驾驭能力方面还要再提高。重点上,我认为还是要放在14到20节,让孩子读得有滋有味,激发想象,让孩子们也说得有滋有味。
吴海林:尊敬的吉主任,刚才你提出这个问题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经常在上课后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我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有两个地方有点遗憾:因为刚才你所说是可以把它拿省略掉的呢?第一个就是关于想月的这一块,本来在备课的时候也是把它作为重点的一块吧,它的教学时间应该大约在10到15分钟的,那后来一方面是前面的时间拖了一点点,那我觉得最主要的遗憾在哪里呢?这个地方我自我的感觉就是有点蜻蜓点水了。比如说第19自然段中小外甥这段绘声绘色的话,那个孩子他一下子就说出了好几个词,而且是按要求说的,我从“喜欢啊,偷偷,睁大”一下子都说出来了,然后我就把这个环节过去了,现在想来就是课堂的机智跟不上吧,没有抓住词语来谈一谈。如“忍不住、偷偷、睁开”这些词语还是很有评析价值的。要从词语中去真正地触摸语言文字,让他们真正地放开来品一品,去感受小外甥爱幻想,去感受小外甥的顽皮。课堂上我的感觉就是学生说到了,好吧,你读吧,读出这感觉,后来我在课堂上就发现了,这一块操作得蛮模糊的,蛮肤浅的,没有真正地把有趣的感觉,真正的意境读出来。还有“古诗”这一块,我有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思考,就是本来我感觉应该让学生沉入到诗的一种氛围与意境中,但学生读的,我自己在课堂上听起来觉得语气蛮冲的,不知道是不是话筒的原因。反正学生读得很冲,跟我想象的还有点距离,加上那个古筝的音乐我没能调上来,感觉氛围还不够,我很想说:同学们,再来一遍,但是我又害怕时间会拖过了,所以就顺下去把课堂的环节完成吧。我想如果真正地从学生的发展来考虑的话,课堂中的那种真实的感觉还应该再巩固一下的,把真正的过程展示出来的。
张海峰:吉主任,对这个话题你还有什么意见,或者对他们的回答你还有什么补充的?
吉云岚(东师附小):其实我刚才提问的时候,脑子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我就在想这篇课文我们一般可以教什么,这篇课文实际上我们教什么,面对学生,我们应该能教什么,我想三位老师的课如果拿到我们班上的话,我估计肯定我也会作很多的调整。也就是说刚才张主任提到的自由读与默读的问题我倒觉得并不是太重要的。教什么和怎么教比起来,教什么更重要。怎么教只是一个方法,一个途径,那么,这个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在课堂上,我觉得一些词语的教学关注到,但还有些词语的教学是不是应该更清晰些,不管怎么说,教材应该是我们设定教学内容的一个参考的路径。老师呢,的确是教学内容的主导。
李勇进(五烈镇小学):我想问一个小话题,三位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他们在教舅舅和外甥对话的过程中,张老师侧重于小外甥的爱幻想,聪明好学,吴老师侧重于小外甥想象的内容,陈老师则兼顾了两个方面,先想象了内容再问发现了什么,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我想请问陈蓓蓓老师:你是如何兼顾两者,顺便说说在小学五年级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方面的兼顾?
陈蓓蓓:第一个问题是不是说你觉得我在这里兼顾了想象的内容和小外甥的人物形象,我其实是把两者统一起来教的。人物形象有人把它作为主线,比如说我们张老师,我是把它作为次要的,我想在学生整个读书的过程中,对这个小外甥的形象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比较好理解的,比如说“冒”啊,“不假思索”啊,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我主要还是在解读童心这方面,我是用童话在解读童话,我是让学生进行想象,让小外甥与月亮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两者在凝视在对话,我们的学生也是孩子,孩子最懂孩子,我就让他们延伸,月亮一开始是怎么叫醒他的,他们是怎么交流的,然后月亮要睡觉了,他们又是怎样打个招呼,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小外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我还可以告诉他们,你们知道小外甥他为什么会这么有灵性吗?因为他时常望月,是月亮赋予了他灵气,你们也要这样子,因为我在唐小我也试教过两次,我就发现有一个班同学灵性蛮足的,有一个班好像就始终没有从那个自然之月中走出来,我就想用这篇文章来唤醒那种内在的儿童天性,我是这样想的,两者统一起来,对小外甥的形象我是一带而过,然后还是引到了他和月亮的那种心灵的契合,那种精神上的沟通方面。
对第二个问题我想在我引导学生想象来补充月亮和小外甥的对话中,其实我已经把他们引入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中,然后我再顺势的问学生望不望月,其实孩子们平时可能不怎么望月,然后再在课堂上望月,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奇思妙想,我相有些人可能是比较直观的,还有孩子可能是感性的,诗意的那种,可以说悄悄话,但我今天时间可能给的比较少,因为前面的时间扯多了,比我在家中试教的时候用的时间都多一些。
    李勇进(五烈镇小学):我还想问一个问题,请问实小的吴老师,在文中好像有这样一段话:“诗,和月光一起……”在处理这段话的时候,你好像是分开了来引读的,在第一部分学完后,你只用了后面一部分引读,当进行了对话之后,时,你引用了全部的内容读。我想请问一下,你拆开来设计的意图是什么?
吴海林: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起初我们让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感受到的是一种作者眼中的月,这是一种自然之美。就像古诗当中的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觉,有一种“明月别枝新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感觉,不带人的情感情思在里面的,我们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就以他的散文的笔触,写出了月光的自然之美,课文的第13自然段,它是作为第2自然段和第三大块整个的自然美和诗意美结合以后的总结吧,诗和月光一起,诗后面用的是一个逗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浸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我们就解读,第二自然段学完了,我们应该感受到的是一种月光之美,月光沐浴的美,学完后把这句话一起吟诵以后,我们再来解读第二大块的在月色在古诗中的美。那这一块,我们就是操作的就是想象月色的美,感受月光的清幽的美,然后把这一块学完了以后,我把这句出示在大屏幕上,其实这一块感受的是诗当中的氛围,和古人的一种思接千载的一种跨越,清幽旷远的感觉。文章六句诗读完后,我进行了拓展,此刻我们头脑中还有哪些课外的诗,学生对,对好后,,我想要的就是诗和学生水乳交融的一种感觉。我有这样一个过渡语:呤诵着这些诗,此刻,我们再来欣赏月光下的美景,你会感觉到,他们又多了一份诗意的美。这样的一种意境,上面是皎洁月色,下面是月中的诗,应该是一种很美的感觉。把第二自然段学完后,我又请他们读这句话,把自然之月和诗中之月融合在一起,努力达到一种诗意交融的感情。
李勇进(五烈镇小学):我想补充一个问题,作者当时也是这样想的吗?
吴海林:这个我们也想过,可能当时赵丽宏老师在写作时,就是一种很自然的流露。据说他有一次和他的朋友谈起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在月下想事情,也许当时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他没有想这么多,是我们在解读的时候,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吧。但我们努力想达到的就是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美。
李勇进(五烈镇小学):前面一段时间我在一篇文章里恰好看到这样一个话题,有一位教者是这样设计的:他把第二自然段对诗部分学完后,他说月光是美的,月亮是美的,描写月光的诗是美的,在月光下朗诵吟诵月光的诗更美。然后出示了这样一段话,我想可能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吧。想请问张老师,对这句话,你设计了三读,你的设计意图是什么?
张玉宽:在解读这课的时候,我们的想法和吴老师是相近的。对课文的13节,第一次读的时候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但一遍一遍读之后,就觉得这一小节在文本之中,起着一个对上文总结,下文一个引起的作用,也就是起着一个过渡的作用。上面是沉浸在月光的氛围之中,下面也还是一种意境,上面是对诗,下面是想月,为了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理解比较难,所以我在对诗之后,设计了朗读,想通过三次的朗读让学生感觉到这种清幽旷远的境界,让学生也沉浸到这种气氛中。所以我就设计了三读,第一次是诗人和月色融合到一起,第二次是小外甥和我的对诗,第三次是我们同学也进入对月亮中,但实际教学中,由于自己的指导还不到位,本身这方面也欠了点火候,氛围有了一点点,但是还不够,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之中要努力的方向。
     丁品岚(实验小学):三位老师在课堂上都关注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感到困惑的是:要不要站在写作者的角度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的形式?即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如第二段,有个动静结合的写作的手法,6到13节,有个对话,对话的描写没有提示语,简洁的表达再现了两人月下对诗的特殊的情境,我想问就是要不要注意些写作手法和表达方法的渗透?我想问一问陈老师。
陈蓓蓓:当然是需要的。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张海峰:这句话不对。
陈蓓蓓:哦,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说删节号在这篇文章里到底省略的是什么呢?是相互往下背诗的过程。
张海峰:这是省略号的作用,含义,不是为什么要用省略号。丁品岚老师实际问的是言语形式。她是说你们今天在课堂上都是在诗意,童趣,人物特点,文化内涵上作文章,怎样把这篇课文的教学与平时的学生的语言的表达指导结合起来,她提出了一个动静结合、对话的表达方法的提示语省略,她问这个能不能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
陈蓓蓓:我觉得如果想的话,也是可以的,但我不想把这种意境破坏掉,我想宁可在以后遇到习题的时候反正补充习题上有这类习题,那时再慢慢渗透,我不想把我在课堂上营造的这种氛围破坏。今天在课堂上对诗的时候,我们的节奏是由缓而急的,这是不需要加提示语的,也是我和学生共同营造的,就是觉得不想破坏。
张海峰:陈老师觉得可以在以后的习题中解决。那么丁品岚老师,你对这个回答是什么看法?
丁品岚(实验小学):我觉得领悟文本的内容,应该说课堂教学的一个部分,应该对于写作有至少应该有一些渗透。
张海峰:丁老师上午是听了三节课吧,你觉得这篇课文,我们撇开言语内容,比如说文章的内容、中心,人物形象啊,文化含义,那么你觉得课文在言语形式上,最显著的特征,你解读出来的是什么?
丁品岚(实验小学):一个是借景抒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还有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注意到了动静的结合,选择多角度进行描写,对话当中的简洁地表达丰富的内容。在写作的手法上,我思考得比较浅显。
张海峰:就三个吗,有没有了。其他老师有没有补充的?在言语形式上有没有补充的,除了丁老师提到的,还有没有了?
张强(唐洋镇小学):第一个是文中一共有三个省略号,一个是省略段,省略了舅舅和外甥之间的对话,第二个是第19节,省略的是外甥特别丰富的想象力,第三个是21节,是我受外甥的影响而展开的丰富的想象,三个省略号用的很棒,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很好的言语形式。
陈蓓蓓:我不妨插一下,我之前我设计的教案结尾是这样的,我把这最后一段作为一个含蓄性结尾,我就让学生写含蓄性结尾,我还想了一些题目,比如《还我周末》、《假日的故事》等,后来我想我的课堂设计是主题先行,我要把一切景语皆情语放在最高点,后来我就整节课都围绕这个点,包括对那个清幽旷远的理解,我既然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之前的写景就是作者和小外甥处在出去旅游的这样一个环节下的心情,,他眼中的情语是平和的,在月下还有雅兴背背诗,幻想幻想啊,如果心情不好,也幻想不起来,也不想背诗了,所以我想作为情语的一个部分,作者也有这个愿望,然后古人眼中月,正因为我是想主题先行,所以我就把教案包括我的板书都做了大胆的改变,比如说如果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应该是先写作者,然后是古人,然后是小外甥,但因为我最后引出“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指相思”,我就把古人、作者、小外甥,然后后面一个省略号,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我就是想抛出一个古往今来的望月,望出了不同的情绪,而月亮与我们人类的情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样一个理念的指导下,我就把之前想到的含蓄式结尾啊,丁品岚老师提到的关于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等都忍痛割爱了,我就想等到补充习题的时候再去弄吧。
张海峰:这篇课文在言语形式上,大家说了很多。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这篇课文,课题叫“望月”,我们有的时候钻研教材的时候要跳出来,不要钻进去,假如让你写望月你怎么写,如果问了这个问题,你头脑中可能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这篇课文它是借人物的对话来把各种人物望月的材料组织起来的,这是一个表达形式。第二个表达形式呢,就是张玉宽老师抓的,抓的人物特点,至于这个人物特点抓过来贯穿全文,是妥还是不妥,你们可以争论,我现在先不发表意见。课文从头到尾就是外甥和我两个人的对话。今天上午有一个学生说,第四自然段和后面的照应吧,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闪光的地方,老师抓了,但没有接着往下抓,因为可能在预设中没有这样一个环节,这种照应就是文章的结构方式,那是不是用这种人物的特点来串起整篇课文,是不是合适,大家可以展开来讨论。再有,同样的月亮,看了以后的感受,有的是借助散文的笔触描写出来的,有的是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还有的就是借助想象表达,用人物的对话,在对话内容中有人物的想象,这些都可以非常巧妙地渗透到你的教学中,借助你的设计,去“告诉”你的学生,让学生在学了这篇课文后,知道怎样去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我想这个可能也是属于言语形式方面的范畴。这样的课,目前在网上还看不到,看不到的原因,我想还是大家都还没有往这方面想,因为刚才台上台下,好多对话的内容,还是在言语内容,文章理解,文本解读这个层面上进行。
周晓燕(实验小学):要说问问题,我觉得我还没有思考好。就是我上午听了三节课后,我有个收获吧。刚才大家也说到的,对月亮的思考,我看到三位执教者的处理方法不一样,张老师是以眼睛为切入口,让孩子看月亮的图画,然后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眼睛,其实他把月亮看作是眼睛,透过眼睛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孩子通过不同的图画进行想象说话,我觉得这个处理方法有种与众不同的感觉。陈老师和吴老师两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是陈老师说的,在古人的眼中月亮还是那月亮吗?对这句话的理解我是深有感触,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吗?其实不同的人看到的月亮肯定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情境不同,各种心境之下的倾诉对象倾诉情感也不同。然后她又说:在我和小外甥的眼中还是那月亮吗?把稍微远一点的话题拉到文本中,再说:在同学们的眼中,你们眼中的月亮是什么呢?让孩子深切地去理解,去感悟,他们眼中的月亮,我想如果这节课后,他们回到家,到月圆之夜,肯定会引起自己的思考。实小的吴老师呢,她说:在你的心中,那是一轮怎样的月亮,孩子们回答的真是精彩极了,想到生活,想到梦想,想到祖国的团圆,孩子的思考真是更深一个层次了。没有思考,只是一下子想到这么多,说的不好的地方,敬请指教。谢谢。
林悦梅(实验小学):今天这个活动有效教学的主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三位执教者各有千秋,有许多亮点。比如说有的选取了诗情和童趣,有的是选的把三个画面都做了诠释,我想问在坐的各位,这篇课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究竟是怎样为好呢?
陈蓓倍:我觉得关于教学内容应该如何确定,我觉得好像是没有一个定论吧。可能是有一个大的方向上的相同。
张海峰:具体到某一篇课文,应该是英雄所见略同。
陈蓓蓓:我本来还觉得这个老师他本人的个性,他的审美,他想教给什么
用教材教。在他们两位老师的身上,我学到如果我再一次设计,仍然是自己能走多远就走多远,我在他们允许的情况下,我要向两位老师学习。比如说对于具体的词句的把握,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明显的是一个败笔,这方面我要多学习。
张玉宽:如果让我再来教这篇课文的话,我想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能够读到文中小外甥经典的话语,丰富的想象,重点是放在后面这一部分,让学生扣词扣句,读出他的天真聪明活泼,另外我还会对话简约,对神态动作的描写方面,对学生进行一些点拨提示,把自己的对话原原本本的记下来,我们的语言就是这么简单。然后在写的方面,进行一些实实在在的引导。其实在这一块,确实是曾经思考过的,但总没有处理好。后面这一段,我读的时候确实非常美,“突然,冒、瞪大眼睛、不假思索,想了一会儿,”这些词语我在备课时也已经关注到。但遗憾的是今天我没有把它们读好,感到其中的妙处,更重要的一点是今天没有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让学生跳出去,就这么简单。把那个时候的小事情,非常小的小事情记下来呢,望月其实就是一件极其细小的事情,我们生活中如果留意一下,会更好。
吴海林:可能有一些老师对我的课有疑问。因为我没有听前面两位老师的课,但我刚才也听出来他们都好像是从第三自然段开始的,我想如果让我再来上这节课的话,我还是想把第二自然段留在这边,先从自然的月色的美出发,去触发这种古诗的情怀,去引发神奇的想象,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刚才丁老师提到的文字的表达形式,包括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也说,说你的课呀,整个地都倾向于情感啊,一种体现吧,就是关于文字的表达形式现在还是说得蛮多的,然后我就想要到文中去找一个载体,把这种观念体现出来呀,我就设计在第二自然段,一个是安详,是一种拟人的修辞,再有就是一个渡这个词语,我觉得也是用得很妙的,但在实际操作上,我觉得我和陈老师一样,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就是生怕自己在那儿讲,体会这种形式的东西,把这种意境破坏了,因此,提到了,又不敢放开来说,我的感觉就是有这样一种意思,有这样一种意识,但具体操作的程度如何,学生是不是究竟从老师的设计意图当中去感悟,在今后写作上也能够用上这种表达,比如说拟人来写一种物体,用上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这一点是我以后在教学中要去思考去努力的。
陈素琴(台东小学):今天有机会向三位老师学习了一节课,每一节课我想用一句话来说,我看到了三轮明月,一轮海中之月,是陈老师,一轮山林之月,是张老师,一轮湖面之月,是吴老师。我提的问题想针对我们语文课应该教什么,因为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那么我想请教张老师,语文课重在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啊,因为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今天的三节课重在了人文性,重于对学生的感受的激发,那么你觉得在语言运用、语言积累方面,就您的这节课哪些具体的体现,能够具体的说说吗?
张玉宽:其实语文课说到底就是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有了工具性才有了人文性。那么这节课,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文字的表达,我们重点放在表现童真童趣这部分,比如说今天在上课的时候,在第三部分的处理上,有些急了,应该再多出五分钟的时间,当时我是让学生反复品味,从冒、突然、还有大眼睛,以及后面的不假思索,还有后面的想了一会儿,在读小外甥第三句话的时候,事后我也和我们学校的王主任交流了,说这句话还扣得不够,就是应该在学生读这句话的时候,说你看到了是什么样的月亮,应该怎么读,让学生去找到这些词,细细品味,但今天课堂上有些飘,课堂上我看了时间,有些调控得不怎么好,所以我的语言多了些,学生的发言就少了些,因此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就肤浅了,这正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张强(唐洋镇小学):今天上午三节课的设计我比较偏向于实小吴海林老师的。月亮是漂亮的,在月亮中写诗是美的,在月亮中吟诗也是美的。但是我们从上午的三节课来看,吴老师执教的第三节课的容量比较大,如果按我们正常来算的画,这是第二课时,其实我想问她,但我还是想请教张教研,想请您给我一个比较权威的回答,那她第一课时该干什么?
张海峰:这个问题我不是回答她这一节课,三节课我都回答。这里面,实际上有个课时的划分问题。第一节课,张玉宽的课,一开始导入新课的,导入后就开始教学了,自由读3到20小节,边读边思考: 我和小外甥谈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我想如果是第一课时的话,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他的第二课时问了这个问题,而且还给了学生很长时间的读书,这是一个无效的环节,一个不合乎情理的环节。第二节课,她是把第二小节放在第一课时,是从第3节开始的。她这节课我印象最深的是诗歌这一块,用了将近28分钟。第三节课,是把第二小节都放进去了,三个板块的教学时间都在13、14分钟左右。所以上午吴老师问我课上得怎么样时,我说就是容量偏大了一些。我是赞同把第二小节放在第一课时的,五年级第一课时除了字词障碍之外,那就是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且根据教学时间的把控开始精读。当然这句话的意思也不是批评第三节课,也许她第一课时会介绍作者啊,引进一些课外资源。所以你问我权威的回答,我想如果是三课时,与两课时又会不一样。我追求的是要真实,要合情理。
黄荣根(启平小学):此时我提这个问题,不是代表老师。如果我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我很想知道,孩子这一节课下来,会有什么收获?我想请三位老师用一句话来告诉我,我的孩子上了这节课,能得到什么?无论是有效教学,还是以生为本,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最后我想得到什么。
陈蓓蓓:因为我这节课可能比较偏向于文化。我想孩子的收获就是从此以后他眼中的月亮将不再单纯,养成了爱看月亮的习惯之后,也许他很多与语文与人生有关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张玉宽:我想上了这节课后,有几句话会留在孩子的心中。第一就是小外甥说的是月亮把我叫醒的,以及对诗的这部分,还有后面的四句话,课堂上反复的朗读,学生一定会记在心里,不会忘记。
吴海林:我想学生上了这节课后,应该会记住这们的话:风景不同,心境不同,当你心情不同的时候你去看月亮,你看到的月亮是不一样的。第二句话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月亮,包括你我,只要你愿意,一个美好的情思,一轮美好的圆月就是你的。我们应该带着这份美好的心,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回报这个美好的世界。
张海峰:如果你是家长,你满意吗?
黄荣根:怎么说呢,因为我们自己的想法,所以确定了教学内容,设计了教学环节,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上的课也不一样。其实我还比较喜欢陈老师的课,因为她的课和我的风格差不多,不敢妄加评论。
张海峰:今天我们的辩课就到此为止,感谢三位执教的老师,感谢敢于发表自己观点为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7:57:2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辩课案例(五):《望月》辩课实录(下)作者:张海峰
陈蓓蓓:我觉得如果让我再上一次的话,我觉得我还是会固执地把月亮的一些东西,如望月望出什么情感,加进去。但是我会更多的去非常充分地了解学生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分类,事先有个更好的把握,然后再选择再寻觅一个更适合的方式,把他们能够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对《望月》这首歌曲,像今天这样可以不放了,但为什么又放了呢?首先我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地错误,把时间看错了,我在上面上得忘乎所以。我为什么把这首歌给学生听呢?因为我觉得这首歌非常美好。反正我之前听这首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每一遍都能听出眼泪,每一遍都是。但是我今天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音乐的效果出乎我的意料,根本就没有起到我想象的那种把学生引入那种非常美好的意境,那种纯美的境界。本来《望月》也是课文的拓展延伸,我想让学生了解作曲家和音乐家眼中是什么样的月亮,这首歌曲本身很美,歌词也是语文的一部分,我特别强调歌词很美,要用心倾听,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挺好的,像一首诗一样,我想让学生感受一下,感受我们中国人古往今来的月亮情结,本来我的结语是这样,我以为我还会很投入,听了还会流泪的,然后我说:每次听望月我都会流泪,我想我的月亮情结可能跟思念有关,那么你们呢?我就想让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真诚的对话,激起他们内心的情感,可是一切出乎意料,只能怪我自己。本来我还设计得弹性一点,我想时间来不及的话呢,我就直接一个结语结束,然后就在望月的音乐声中下课。可是我今天把时间完全都搞混了,所以很不好意思。
张海峰:吉主任,她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回答的我刚才文的那个问题。她现在说了这么多以后,我不说她的教学内容的反思你怎么评价,我就问你,她对这首歌曲的处理,如果是你的话,你准备怎么处理?你觉得她这么处理,或者你觉得她刚才解释了这么一段话以后,对这么一个教学环节,你是怎么看待的?
吉云岚(东师附小):我想如果是我的话,这个尽量的不要拖场,40分钟对孩子来说,当它过去的时候就应该还给孩子这样一个下课的权利,第二个我想放弃的理由就是关于语文的东西应该多一点,非语文的东西应该少一点。反正我想这个环节我应该是放弃的。但陈老师有她的情结,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把这么一个沉重的话题给学生呢?你流着泪,是不是要我们的孩子也流着泪?是不是这样才会觉得让孩子真正走进意境中了,我觉得很多时候有些东西是难以言说,我觉得还是含糊一点比较好。
陈蓓蓓:对,我完全同意吉主任的话。如果让我再选择的话,我肯定不会在这样的一个环节之上,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放这首歌了,但是我还是想说月亮情结,就像我在解读小外甥的时候,我也是说他有他独特的月亮情结,情结是什么呢?我还特地考证了一下,情结是指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小外甥平时也不会跟别人说我喜欢月亮,我觉得他就是这种深埋在心底的,跟月亮的一种亲近,我就是想说小外甥这么聪明好学,爱幻想就跟他老望月,月亮给了他灵气,给了他童真,给了他智慧,然后我自己再有了月亮情结,给学生引入这种情境中,我想让他们也去经常地去看看月亮,让他感觉到这些美好的东西。当然,成人有成人的月亮情结,他们自己有他们自己的,我没有想把他们硬陷到这种沉重的氛围中来。
吉云岚(东师附小):我突然就想到一个话题,就是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和灵活性,我们备课的时候就是都是规定好设计好的,其实到课堂上我觉得应该根据学情作一些具体地去调整。
陈蓓蓓:对,我们的老师的成长就是在这种反思反观中才可以成立的,所以我觉得这堂失败的课对我来说……
张海峰:不是失败的课。我们只是把这作为一个案例在解读。没有任何倾向性。刚才的对话就非常有效。那个最后的歌曲,实际上我们好多老师在课上都喜欢,特别是有人听课的时候,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个要看用得巧不巧。你说的那个宋祖英的望月,我也非常喜欢,但是作为四五年级的学生啊, “比月亮更美的是你”,太过于文化,可能跟学生的生活有点距离,所以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这个就是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看选什么样的材料用,契合点在哪,可能以后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会更好一点。
陈蓓蓓:刚才听了吉主任和张教研的话,我就在想我本来就是想把我的月亮情结展示给学生,然后你们展示你们的,但事实上,为了这种师生的心灵的交流,而花费了那么长的时间让他们听一个歌,说实话,学生一动都不敢动,我就想我们理解的这种思念的感情学生并不一定就能理解。然后我想起我以前教五年级的时候,教这篇课文,当时我也放了这首歌,因为我喜欢,也没有细想,当时学生听得很专注,但是没有眼泪,但我听着听着我就情不自禁地会流泪,我还跟学生说,你们可能没有尝试过这种别离的滋味,将来你们长大了,有了那种离别的经历,有了这种人生的体验,我突然想起以前好多事。仅仅是为了让我的真诚换来学生的真诚,但效率太低了。
吉云岚(东师附小):我想真诚地再说一句,有道是有什么样的木头就做什么样的家具,我个人非常喜欢你的课,你没有把这节课上成一般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而是把目标定位在月亮文化的传承上,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出一种中国文化的光泽的美,我们还是要感谢你。
陈蓓蓓:你太过奖了,我是这样想的,但去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张海峰:我来说几句。陈蓓蓓老师的课,我们听课的老师比学生的收获大。她的课特别适合我们听,不适合孩子听。这不是批评。她在上课的时候,我就想到了窦桂梅说的深度语文,她真的是深度语文,她达到那个高度了。她本身的文字功底,文化素养很高,包括对音乐的欣赏。但是,就是怎样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教材,去钻研教材,我们送教下乡去六灶小学上课的时候,有一个老师,他在解读季羡林的《夹竹桃》时,他就说夹竹桃啊,它那个韧性,它不是默默无闻的,它像季羡林一样,是一种低调的华美。他问这个怎么处理,我说这个问题很简单,自己个性化的解读不能全带到课堂上,不管你个性化的解读是对的还是错的,你要尊重学生,尊重课程标准,刚才我们的交流就非常有效。请张老师继续回答刚才吉主任的问题。
张玉宽:感谢吉主任提出这么一个有思考的话题。假如让我再上这一课的话,我认为我要在这两个方面注意一下。第一个,在“吟月”这一部分,今天课堂上的处理比较肤浅,如果说在学生赛诗、对诗这部分,把氛围营造出来之后,再适当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精彩点评引导学生读诗感受其中的韵味,那可能效果会更好。学生对诗的兴趣,对月的感悟可能会更深一些。再有,我还是会把重点放在后面的14到20小节,事实上,当初我预想的,也是把后面的想月当作重点。但是,今天课堂上第一个环节自己说错了一句话,浪费了三分钟,第一遍读我本来是想默读,但是当时我一紧张,说成了自由读,我想完了,三分钟没了,所以后来,我下课后跟王主任讨论,王主任说你今天就是说错了一句话,因为第一个话题,谈的什么内容,不需要自由读,默读就够了,如果让我再来教的话,我会把后面想月这一部分,这作为重点,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最贴近学生视野的,我们学生在这一部分也最能找到自己的共同的语言。他们脑海中的月,可以说,我们同学心中的月也和小外甥说的月差不多。所以在本来的预设中我有这样一句话:你们也和小外甥一样聪明,你们也有你们的幻想,你们的想象。那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想月,可是时间不够了,所以我没来得及讲就下课了,这是这节课的遗憾。所以我想我以后在课堂的驾驭能力方面还要再提高。重点上,我认为还是要放在14到20节,让孩子读得有滋有味,激发想象,让孩子们也说得有滋有味。
吴海林:尊敬的吉主任,刚才你提出这个问题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经常在上课后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我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有两个地方有点遗憾:因为刚才你所说是可以把它拿省略掉的呢?第一个就是关于想月的这一块,本来在备课的时候也是把它作为重点的一块吧,它的教学时间应该大约在10到15分钟的,那后来一方面是前面的时间拖了一点点,那我觉得最主要的遗憾在哪里呢?这个地方我自我的感觉就是有点蜻蜓点水了。比如说第19自然段中小外甥这段绘声绘色的话,那个孩子他一下子就说出了好几个词,而且是按要求说的,我从“喜欢啊,偷偷,睁大”一下子都说出来了,然后我就把这个环节过去了,现在想来就是课堂的机智跟不上吧,没有抓住词语来谈一谈。如“忍不住、偷偷、睁开”这些词语还是很有评析价值的。要从词语中去真正地触摸语言文字,让他们真正地放开来品一品,去感受小外甥爱幻想,去感受小外甥的顽皮。课堂上我的感觉就是学生说到了,好吧,你读吧,读出这感觉,后来我在课堂上就发现了,这一块操作得蛮模糊的,蛮肤浅的,没有真正地把有趣的感觉,真正的意境读出来。还有“古诗”这一块,我有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思考,就是本来我感觉应该让学生沉入到诗的一种氛围与意境中,但学生读的,我自己在课堂上听起来觉得语气蛮冲的,不知道是不是话筒的原因。反正学生读得很冲,跟我想象的还有点距离,加上那个古筝的音乐我没能调上来,感觉氛围还不够,我很想说:同学们,再来一遍,但是我又害怕时间会拖过了,所以就顺下去把课堂的环节完成吧。我想如果真正地从学生的发展来考虑的话,课堂中的那种真实的感觉还应该再巩固一下的,把真正的过程展示出来的。
张海峰:吉主任,对这个话题你还有什么意见,或者对他们的回答你还有什么补充的?
吉云岚(东师附小):其实我刚才提问的时候,脑子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我就在想这篇课文我们一般可以教什么,这篇课文实际上我们教什么,面对学生,我们应该能教什么,我想三位老师的课如果拿到我们班上的话,我估计肯定我也会作很多的调整。也就是说刚才张主任提到的自由读与默读的问题我倒觉得并不是太重要的。教什么和怎么教比起来,教什么更重要。怎么教只是一个方法,一个途径,那么,这个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在课堂上,我觉得一些词语的教学关注到,但还有些词语的教学是不是应该更清晰些,不管怎么说,教材应该是我们设定教学内容的一个参考的路径。老师呢,的确是教学内容的主导。
李勇进(五烈镇小学):我想问一个小话题,三位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他们在教舅舅和外甥对话的过程中,张老师侧重于小外甥的爱幻想,聪明好学,吴老师侧重于小外甥想象的内容,陈老师则兼顾了两个方面,先想象了内容再问发现了什么,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我想请问陈蓓蓓老师:你是如何兼顾两者,顺便说说在小学五年级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方面的兼顾?
陈蓓蓓:第一个问题是不是说你觉得我在这里兼顾了想象的内容和小外甥的人物形象,我其实是把两者统一起来教的。人物形象有人把它作为主线,比如说我们张老师,我是把它作为次要的,我想在学生整个读书的过程中,对这个小外甥的形象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比较好理解的,比如说“冒”啊,“不假思索”啊,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我主要还是在解读童心这方面,我是用童话在解读童话,我是让学生进行想象,让小外甥与月亮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两者在凝视在对话,我们的学生也是孩子,孩子最懂孩子,我就让他们延伸,月亮一开始是怎么叫醒他的,他们是怎么交流的,然后月亮要睡觉了,他们又是怎样打个招呼,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小外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我还可以告诉他们,你们知道小外甥他为什么会这么有灵性吗?因为他时常望月,是月亮赋予了他灵气,你们也要这样子,因为我在唐小我也试教过两次,我就发现有一个班同学灵性蛮足的,有一个班好像就始终没有从那个自然之月中走出来,我就想用这篇文章来唤醒那种内在的儿童天性,我是这样想的,两者统一起来,对小外甥的形象我是一带而过,然后还是引到了他和月亮的那种心灵的契合,那种精神上的沟通方面。
对第二个问题我想在我引导学生想象来补充月亮和小外甥的对话中,其实我已经把他们引入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中,然后我再顺势的问学生望不望月,其实孩子们平时可能不怎么望月,然后再在课堂上望月,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奇思妙想,我相有些人可能是比较直观的,还有孩子可能是感性的,诗意的那种,可以说悄悄话,但我今天时间可能给的比较少,因为前面的时间扯多了,比我在家中试教的时候用的时间都多一些。
    李勇进(五烈镇小学):我还想问一个问题,请问实小的吴老师,在文中好像有这样一段话:“诗,和月光一起……”在处理这段话的时候,你好像是分开了来引读的,在第一部分学完后,你只用了后面一部分引读,当进行了对话之后,时,你引用了全部的内容读。我想请问一下,你拆开来设计的意图是什么?
吴海林: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起初我们让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感受到的是一种作者眼中的月,这是一种自然之美。就像古诗当中的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觉,有一种“明月别枝新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感觉,不带人的情感情思在里面的,我们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就以他的散文的笔触,写出了月光的自然之美,课文的第13自然段,它是作为第2自然段和第三大块整个的自然美和诗意美结合以后的总结吧,诗和月光一起,诗后面用的是一个逗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浸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我们就解读,第二自然段学完了,我们应该感受到的是一种月光之美,月光沐浴的美,学完后把这句话一起吟诵以后,我们再来解读第二大块的在月色在古诗中的美。那这一块,我们就是操作的就是想象月色的美,感受月光的清幽的美,然后把这一块学完了以后,我把这句出示在大屏幕上,其实这一块感受的是诗当中的氛围,和古人的一种思接千载的一种跨越,清幽旷远的感觉。文章六句诗读完后,我进行了拓展,此刻我们头脑中还有哪些课外的诗,学生对,对好后,,我想要的就是诗和学生水乳交融的一种感觉。我有这样一个过渡语:呤诵着这些诗,此刻,我们再来欣赏月光下的美景,你会感觉到,他们又多了一份诗意的美。这样的一种意境,上面是皎洁月色,下面是月中的诗,应该是一种很美的感觉。把第二自然段学完后,我又请他们读这句话,把自然之月和诗中之月融合在一起,努力达到一种诗意交融的感情。
李勇进(五烈镇小学):我想补充一个问题,作者当时也是这样想的吗?
吴海林:这个我们也想过,可能当时赵丽宏老师在写作时,就是一种很自然的流露。据说他有一次和他的朋友谈起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在月下想事情,也许当时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他没有想这么多,是我们在解读的时候,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吧。但我们努力想达到的就是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美。
李勇进(五烈镇小学):前面一段时间我在一篇文章里恰好看到这样一个话题,有一位教者是这样设计的:他把第二自然段对诗部分学完后,他说月光是美的,月亮是美的,描写月光的诗是美的,在月光下朗诵吟诵月光的诗更美。然后出示了这样一段话,我想可能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吧。想请问张老师,对这句话,你设计了三读,你的设计意图是什么?
张玉宽:在解读这课的时候,我们的想法和吴老师是相近的。对课文的13节,第一次读的时候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但一遍一遍读之后,就觉得这一小节在文本之中,起着一个对上文总结,下文一个引起的作用,也就是起着一个过渡的作用。上面是沉浸在月光的氛围之中,下面也还是一种意境,上面是对诗,下面是想月,为了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理解比较难,所以我在对诗之后,设计了朗读,想通过三次的朗读让学生感觉到这种清幽旷远的境界,让学生也沉浸到这种气氛中。所以我就设计了三读,第一次是诗人和月色融合到一起,第二次是小外甥和我的对诗,第三次是我们同学也进入对月亮中,但实际教学中,由于自己的指导还不到位,本身这方面也欠了点火候,氛围有了一点点,但是还不够,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之中要努力的方向。
     丁品岚(实验小学):三位老师在课堂上都关注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感到困惑的是:要不要站在写作者的角度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的形式?即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如第二段,有个动静结合的写作的手法,6到13节,有个对话,对话的描写没有提示语,简洁的表达再现了两人月下对诗的特殊的情境,我想问就是要不要注意些写作手法和表达方法的渗透?我想问一问陈老师。
陈蓓蓓:当然是需要的。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张海峰:这句话不对。
陈蓓蓓:哦,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说删节号在这篇文章里到底省略的是什么呢?是相互往下背诗的过程。
张海峰:这是省略号的作用,含义,不是为什么要用省略号。丁品岚老师实际问的是言语形式。她是说你们今天在课堂上都是在诗意,童趣,人物特点,文化内涵上作文章,怎样把这篇课文的教学与平时的学生的语言的表达指导结合起来,她提出了一个动静结合、对话的表达方法的提示语省略,她问这个能不能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
陈蓓蓓:我觉得如果想的话,也是可以的,但我不想把这种意境破坏掉,我想宁可在以后遇到习题的时候反正补充习题上有这类习题,那时再慢慢渗透,我不想把我在课堂上营造的这种氛围破坏。今天在课堂上对诗的时候,我们的节奏是由缓而急的,这是不需要加提示语的,也是我和学生共同营造的,就是觉得不想破坏。
张海峰:陈老师觉得可以在以后的习题中解决。那么丁品岚老师,你对这个回答是什么看法?
丁品岚(实验小学):我觉得领悟文本的内容,应该说课堂教学的一个部分,应该对于写作有至少应该有一些渗透。
张海峰:丁老师上午是听了三节课吧,你觉得这篇课文,我们撇开言语内容,比如说文章的内容、中心,人物形象啊,文化含义,那么你觉得课文在言语形式上,最显著的特征,你解读出来的是什么?
丁品岚(实验小学):一个是借景抒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还有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注意到了动静的结合,选择多角度进行描写,对话当中的简洁地表达丰富的内容。在写作的手法上,我思考得比较浅显。
张海峰:就三个吗,有没有了。其他老师有没有补充的?在言语形式上有没有补充的,除了丁老师提到的,还有没有了?
张强(唐洋镇小学):第一个是文中一共有三个省略号,一个是省略段,省略了舅舅和外甥之间的对话,第二个是第19节,省略的是外甥特别丰富的想象力,第三个是21节,是我受外甥的影响而展开的丰富的想象,三个省略号用的很棒,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很好的言语形式。
陈蓓蓓:我不妨插一下,我之前我设计的教案结尾是这样的,我把这最后一段作为一个含蓄性结尾,我就让学生写含蓄性结尾,我还想了一些题目,比如《还我周末》、《假日的故事》等,后来我想我的课堂设计是主题先行,我要把一切景语皆情语放在最高点,后来我就整节课都围绕这个点,包括对那个清幽旷远的理解,我既然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之前的写景就是作者和小外甥处在出去旅游的这样一个环节下的心情,,他眼中的情语是平和的,在月下还有雅兴背背诗,幻想幻想啊,如果心情不好,也幻想不起来,也不想背诗了,所以我想作为情语的一个部分,作者也有这个愿望,然后古人眼中月,正因为我是想主题先行,所以我就把教案包括我的板书都做了大胆的改变,比如说如果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应该是先写作者,然后是古人,然后是小外甥,但因为我最后引出“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指相思”,我就把古人、作者、小外甥,然后后面一个省略号,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我就是想抛出一个古往今来的望月,望出了不同的情绪,而月亮与我们人类的情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样一个理念的指导下,我就把之前想到的含蓄式结尾啊,丁品岚老师提到的关于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等都忍痛割爱了,我就想等到补充习题的时候再去弄吧。
张海峰:这篇课文在言语形式上,大家说了很多。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这篇课文,课题叫“望月”,我们有的时候钻研教材的时候要跳出来,不要钻进去,假如让你写望月你怎么写,如果问了这个问题,你头脑中可能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这篇课文它是借人物的对话来把各种人物望月的材料组织起来的,这是一个表达形式。第二个表达形式呢,就是张玉宽老师抓的,抓的人物特点,至于这个人物特点抓过来贯穿全文,是妥还是不妥,你们可以争论,我现在先不发表意见。课文从头到尾就是外甥和我两个人的对话。今天上午有一个学生说,第四自然段和后面的照应吧,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闪光的地方,老师抓了,但没有接着往下抓,因为可能在预设中没有这样一个环节,这种照应就是文章的结构方式,那是不是用这种人物的特点来串起整篇课文,是不是合适,大家可以展开来讨论。再有,同样的月亮,看了以后的感受,有的是借助散文的笔触描写出来的,有的是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还有的就是借助想象表达,用人物的对话,在对话内容中有人物的想象,这些都可以非常巧妙地渗透到你的教学中,借助你的设计,去“告诉”你的学生,让学生在学了这篇课文后,知道怎样去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我想这个可能也是属于言语形式方面的范畴。这样的课,目前在网上还看不到,看不到的原因,我想还是大家都还没有往这方面想,因为刚才台上台下,好多对话的内容,还是在言语内容,文章理解,文本解读这个层面上进行。
周晓燕(实验小学):要说问问题,我觉得我还没有思考好。就是我上午听了三节课后,我有个收获吧。刚才大家也说到的,对月亮的思考,我看到三位执教者的处理方法不一样,张老师是以眼睛为切入口,让孩子看月亮的图画,然后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眼睛,其实他把月亮看作是眼睛,透过眼睛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孩子通过不同的图画进行想象说话,我觉得这个处理方法有种与众不同的感觉。陈老师和吴老师两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是陈老师说的,在古人的眼中月亮还是那月亮吗?对这句话的理解我是深有感触,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吗?其实不同的人看到的月亮肯定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情境不同,各种心境之下的倾诉对象倾诉情感也不同。然后她又说:在我和小外甥的眼中还是那月亮吗?把稍微远一点的话题拉到文本中,再说:在同学们的眼中,你们眼中的月亮是什么呢?让孩子深切地去理解,去感悟,他们眼中的月亮,我想如果这节课后,他们回到家,到月圆之夜,肯定会引起自己的思考。实小的吴老师呢,她说:在你的心中,那是一轮怎样的月亮,孩子们回答的真是精彩极了,想到生活,想到梦想,想到祖国的团圆,孩子的思考真是更深一个层次了。没有思考,只是一下子想到这么多,说的不好的地方,敬请指教。谢谢。
林悦梅(实验小学):今天这个活动有效教学的主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三位执教者各有千秋,有许多亮点。比如说有的选取了诗情和童趣,有的是选的把三个画面都做了诠释,我想问在坐的各位,这篇课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究竟是怎样为好呢?
陈蓓倍:我觉得关于教学内容应该如何确定,我觉得好像是没有一个定论吧。可能是有一个大的方向上的相同。
张海峰:具体到某一篇课文,应该是英雄所见略同。
陈蓓蓓:我本来还觉得这个老师他本人的个性,他的审美,他想教给什么
用教材教。在他们两位老师的身上,我学到如果我再一次设计,仍然是自己能走多远就走多远,我在他们允许的情况下,我要向两位老师学习。比如说对于具体的词句的把握,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明显的是一个败笔,这方面我要多学习。
张玉宽:如果让我再来教这篇课文的话,我想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能够读到文中小外甥经典的话语,丰富的想象,重点是放在后面这一部分,让学生扣词扣句,读出他的天真聪明活泼,另外我还会对话简约,对神态动作的描写方面,对学生进行一些点拨提示,把自己的对话原原本本的记下来,我们的语言就是这么简单。然后在写的方面,进行一些实实在在的引导。其实在这一块,确实是曾经思考过的,但总没有处理好。后面这一段,我读的时候确实非常美,“突然,冒、瞪大眼睛、不假思索,想了一会儿,”这些词语我在备课时也已经关注到。但遗憾的是今天我没有把它们读好,感到其中的妙处,更重要的一点是今天没有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让学生跳出去,就这么简单。把那个时候的小事情,非常小的小事情记下来呢,望月其实就是一件极其细小的事情,我们生活中如果留意一下,会更好。
吴海林:可能有一些老师对我的课有疑问。因为我没有听前面两位老师的课,但我刚才也听出来他们都好像是从第三自然段开始的,我想如果让我再来上这节课的话,我还是想把第二自然段留在这边,先从自然的月色的美出发,去触发这种古诗的情怀,去引发神奇的想象,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刚才丁老师提到的文字的表达形式,包括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也说,说你的课呀,整个地都倾向于情感啊,一种体现吧,就是关于文字的表达形式现在还是说得蛮多的,然后我就想要到文中去找一个载体,把这种观念体现出来呀,我就设计在第二自然段,一个是安详,是一种拟人的修辞,再有就是一个渡这个词语,我觉得也是用得很妙的,但在实际操作上,我觉得我和陈老师一样,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就是生怕自己在那儿讲,体会这种形式的东西,把这种意境破坏了,因此,提到了,又不敢放开来说,我的感觉就是有这样一种意思,有这样一种意识,但具体操作的程度如何,学生是不是究竟从老师的设计意图当中去感悟,在今后写作上也能够用上这种表达,比如说拟人来写一种物体,用上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这一点是我以后在教学中要去思考去努力的。
陈素琴(台东小学):今天有机会向三位老师学习了一节课,每一节课我想用一句话来说,我看到了三轮明月,一轮海中之月,是陈老师,一轮山林之月,是张老师,一轮湖面之月,是吴老师。我提的问题想针对我们语文课应该教什么,因为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那么我想请教张老师,语文课重在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啊,因为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今天的三节课重在了人文性,重于对学生的感受的激发,那么你觉得在语言运用、语言积累方面,就您的这节课哪些具体的体现,能够具体的说说吗?
张玉宽:其实语文课说到底就是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有了工具性才有了人文性。那么这节课,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文字的表达,我们重点放在表现童真童趣这部分,比如说今天在上课的时候,在第三部分的处理上,有些急了,应该再多出五分钟的时间,当时我是让学生反复品味,从冒、突然、还有大眼睛,以及后面的不假思索,还有后面的想了一会儿,在读小外甥第三句话的时候,事后我也和我们学校的王主任交流了,说这句话还扣得不够,就是应该在学生读这句话的时候,说你看到了是什么样的月亮,应该怎么读,让学生去找到这些词,细细品味,但今天课堂上有些飘,课堂上我看了时间,有些调控得不怎么好,所以我的语言多了些,学生的发言就少了些,因此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就肤浅了,这正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张强(唐洋镇小学):今天上午三节课的设计我比较偏向于实小吴海林老师的。月亮是漂亮的,在月亮中写诗是美的,在月亮中吟诗也是美的。但是我们从上午的三节课来看,吴老师执教的第三节课的容量比较大,如果按我们正常来算的画,这是第二课时,其实我想问她,但我还是想请教张教研,想请您给我一个比较权威的回答,那她第一课时该干什么?
张海峰:这个问题我不是回答她这一节课,三节课我都回答。这里面,实际上有个课时的划分问题。第一节课,张玉宽的课,一开始导入新课的,导入后就开始教学了,自由读3到20小节,边读边思考: 我和小外甥谈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我想如果是第一课时的话,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他的第二课时问了这个问题,而且还给了学生很长时间的读书,这是一个无效的环节,一个不合乎情理的环节。第二节课,她是把第二小节放在第一课时,是从第3节开始的。她这节课我印象最深的是诗歌这一块,用了将近28分钟。第三节课,是把第二小节都放进去了,三个板块的教学时间都在13、14分钟左右。所以上午吴老师问我课上得怎么样时,我说就是容量偏大了一些。我是赞同把第二小节放在第一课时的,五年级第一课时除了字词障碍之外,那就是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且根据教学时间的把控开始精读。当然这句话的意思也不是批评第三节课,也许她第一课时会介绍作者啊,引进一些课外资源。所以你问我权威的回答,我想如果是三课时,与两课时又会不一样。我追求的是要真实,要合情理。
黄荣根(启平小学):此时我提这个问题,不是代表老师。如果我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我很想知道,孩子这一节课下来,会有什么收获?我想请三位老师用一句话来告诉我,我的孩子上了这节课,能得到什么?无论是有效教学,还是以生为本,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最后我想得到什么。
陈蓓蓓:因为我这节课可能比较偏向于文化。我想孩子的收获就是从此以后他眼中的月亮将不再单纯,养成了爱看月亮的习惯之后,也许他很多与语文与人生有关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张玉宽:我想上了这节课后,有几句话会留在孩子的心中。第一就是小外甥说的是月亮把我叫醒的,以及对诗的这部分,还有后面的四句话,课堂上反复的朗读,学生一定会记在心里,不会忘记。
吴海林:我想学生上了这节课后,应该会记住这们的话:风景不同,心境不同,当你心情不同的时候你去看月亮,你看到的月亮是不一样的。第二句话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月亮,包括你我,只要你愿意,一个美好的情思,一轮美好的圆月就是你的。我们应该带着这份美好的心,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回报这个美好的世界。
张海峰:如果你是家长,你满意吗?
黄荣根:怎么说呢,因为我们自己的想法,所以确定了教学内容,设计了教学环节,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上的课也不一样。其实我还比较喜欢陈老师的课,因为她的课和我的风格差不多,不敢妄加评论。
张海峰:今天我们的辩课就到此为止,感谢三位执教的老师,感谢敢于发表自己观点为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07:59:0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辩课案例(五):《望月》辩课实录(下)作者:张海峰
陈蓓蓓:我觉得如果让我再上一次的话,我觉得我还是会固执地把月亮的一些东西,如望月望出什么情感,加进去。但是我会更多的去非常充分地了解学生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分类,事先有个更好的把握,然后再选择再寻觅一个更适合的方式,把他们能够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对《望月》这首歌曲,像今天这样可以不放了,但为什么又放了呢?首先我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地错误,把时间看错了,我在上面上得忘乎所以。我为什么把这首歌给学生听呢?因为我觉得这首歌非常美好。反正我之前听这首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每一遍都能听出眼泪,每一遍都是。但是我今天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音乐的效果出乎我的意料,根本就没有起到我想象的那种把学生引入那种非常美好的意境,那种纯美的境界。本来《望月》也是课文的拓展延伸,我想让学生了解作曲家和音乐家眼中是什么样的月亮,这首歌曲本身很美,歌词也是语文的一部分,我特别强调歌词很美,要用心倾听,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挺好的,像一首诗一样,我想让学生感受一下,感受我们中国人古往今来的月亮情结,本来我的结语是这样,我以为我还会很投入,听了还会流泪的,然后我说:每次听望月我都会流泪,我想我的月亮情结可能跟思念有关,那么你们呢?我就想让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真诚的对话,激起他们内心的情感,可是一切出乎意料,只能怪我自己。本来我还设计得弹性一点,我想时间来不及的话呢,我就直接一个结语结束,然后就在望月的音乐声中下课。可是我今天把时间完全都搞混了,所以很不好意思。
张海峰:吉主任,她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回答的我刚才文的那个问题。她现在说了这么多以后,我不说她的教学内容的反思你怎么评价,我就问你,她对这首歌曲的处理,如果是你的话,你准备怎么处理?你觉得她这么处理,或者你觉得她刚才解释了这么一段话以后,对这么一个教学环节,你是怎么看待的?
吉云岚(东师附小):我想如果是我的话,这个尽量的不要拖场,40分钟对孩子来说,当它过去的时候就应该还给孩子这样一个下课的权利,第二个我想放弃的理由就是关于语文的东西应该多一点,非语文的东西应该少一点。反正我想这个环节我应该是放弃的。但陈老师有她的情结,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把这么一个沉重的话题给学生呢?你流着泪,是不是要我们的孩子也流着泪?是不是这样才会觉得让孩子真正走进意境中了,我觉得很多时候有些东西是难以言说,我觉得还是含糊一点比较好。
陈蓓蓓:对,我完全同意吉主任的话。如果让我再选择的话,我肯定不会在这样的一个环节之上,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放这首歌了,但是我还是想说月亮情结,就像我在解读小外甥的时候,我也是说他有他独特的月亮情结,情结是什么呢?我还特地考证了一下,情结是指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小外甥平时也不会跟别人说我喜欢月亮,我觉得他就是这种深埋在心底的,跟月亮的一种亲近,我就是想说小外甥这么聪明好学,爱幻想就跟他老望月,月亮给了他灵气,给了他童真,给了他智慧,然后我自己再有了月亮情结,给学生引入这种情境中,我想让他们也去经常地去看看月亮,让他感觉到这些美好的东西。当然,成人有成人的月亮情结,他们自己有他们自己的,我没有想把他们硬陷到这种沉重的氛围中来。
吉云岚(东师附小):我突然就想到一个话题,就是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和灵活性,我们备课的时候就是都是规定好设计好的,其实到课堂上我觉得应该根据学情作一些具体地去调整。
陈蓓蓓:对,我们的老师的成长就是在这种反思反观中才可以成立的,所以我觉得这堂失败的课对我来说……
张海峰:不是失败的课。我们只是把这作为一个案例在解读。没有任何倾向性。刚才的对话就非常有效。那个最后的歌曲,实际上我们好多老师在课上都喜欢,特别是有人听课的时候,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这个要看用得巧不巧。你说的那个宋祖英的望月,我也非常喜欢,但是作为四五年级的学生啊, “比月亮更美的是你”,太过于文化,可能跟学生的生活有点距离,所以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这个就是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看选什么样的材料用,契合点在哪,可能以后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会更好一点。
陈蓓蓓:刚才听了吉主任和张教研的话,我就在想我本来就是想把我的月亮情结展示给学生,然后你们展示你们的,但事实上,为了这种师生的心灵的交流,而花费了那么长的时间让他们听一个歌,说实话,学生一动都不敢动,我就想我们理解的这种思念的感情学生并不一定就能理解。然后我想起我以前教五年级的时候,教这篇课文,当时我也放了这首歌,因为我喜欢,也没有细想,当时学生听得很专注,但是没有眼泪,但我听着听着我就情不自禁地会流泪,我还跟学生说,你们可能没有尝试过这种别离的滋味,将来你们长大了,有了那种离别的经历,有了这种人生的体验,我突然想起以前好多事。仅仅是为了让我的真诚换来学生的真诚,但效率太低了。
吉云岚(东师附小):我想真诚地再说一句,有道是有什么样的木头就做什么样的家具,我个人非常喜欢你的课,你没有把这节课上成一般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而是把目标定位在月亮文化的传承上,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出一种中国文化的光泽的美,我们还是要感谢你。
陈蓓蓓:你太过奖了,我是这样想的,但去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张海峰:我来说几句。陈蓓蓓老师的课,我们听课的老师比学生的收获大。她的课特别适合我们听,不适合孩子听。这不是批评。她在上课的时候,我就想到了窦桂梅说的深度语文,她真的是深度语文,她达到那个高度了。她本身的文字功底,文化素养很高,包括对音乐的欣赏。但是,就是怎样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教材,去钻研教材,我们送教下乡去六灶小学上课的时候,有一个老师,他在解读季羡林的《夹竹桃》时,他就说夹竹桃啊,它那个韧性,它不是默默无闻的,它像季羡林一样,是一种低调的华美。他问这个怎么处理,我说这个问题很简单,自己个性化的解读不能全带到课堂上,不管你个性化的解读是对的还是错的,你要尊重学生,尊重课程标准,刚才我们的交流就非常有效。请张老师继续回答刚才吉主任的问题。
张玉宽:感谢吉主任提出这么一个有思考的话题。假如让我再上这一课的话,我认为我要在这两个方面注意一下。第一个,在“吟月”这一部分,今天课堂上的处理比较肤浅,如果说在学生赛诗、对诗这部分,把氛围营造出来之后,再适当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精彩点评引导学生读诗感受其中的韵味,那可能效果会更好。学生对诗的兴趣,对月的感悟可能会更深一些。再有,我还是会把重点放在后面的14到20小节,事实上,当初我预想的,也是把后面的想月当作重点。但是,今天课堂上第一个环节自己说错了一句话,浪费了三分钟,第一遍读我本来是想默读,但是当时我一紧张,说成了自由读,我想完了,三分钟没了,所以后来,我下课后跟王主任讨论,王主任说你今天就是说错了一句话,因为第一个话题,谈的什么内容,不需要自由读,默读就够了,如果让我再来教的话,我会把后面想月这一部分,这作为重点,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最贴近学生视野的,我们学生在这一部分也最能找到自己的共同的语言。他们脑海中的月,可以说,我们同学心中的月也和小外甥说的月差不多。所以在本来的预设中我有这样一句话:你们也和小外甥一样聪明,你们也有你们的幻想,你们的想象。那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想月,可是时间不够了,所以我没来得及讲就下课了,这是这节课的遗憾。所以我想我以后在课堂的驾驭能力方面还要再提高。重点上,我认为还是要放在14到20节,让孩子读得有滋有味,激发想象,让孩子们也说得有滋有味。
吴海林:尊敬的吉主任,刚才你提出这个问题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我们经常在上课后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我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有两个地方有点遗憾:因为刚才你所说是可以把它拿省略掉的呢?第一个就是关于想月的这一块,本来在备课的时候也是把它作为重点的一块吧,它的教学时间应该大约在10到15分钟的,那后来一方面是前面的时间拖了一点点,那我觉得最主要的遗憾在哪里呢?这个地方我自我的感觉就是有点蜻蜓点水了。比如说第19自然段中小外甥这段绘声绘色的话,那个孩子他一下子就说出了好几个词,而且是按要求说的,我从“喜欢啊,偷偷,睁大”一下子都说出来了,然后我就把这个环节过去了,现在想来就是课堂的机智跟不上吧,没有抓住词语来谈一谈。如“忍不住、偷偷、睁开”这些词语还是很有评析价值的。要从词语中去真正地触摸语言文字,让他们真正地放开来品一品,去感受小外甥爱幻想,去感受小外甥的顽皮。课堂上我的感觉就是学生说到了,好吧,你读吧,读出这感觉,后来我在课堂上就发现了,这一块操作得蛮模糊的,蛮肤浅的,没有真正地把有趣的感觉,真正的意境读出来。还有“古诗”这一块,我有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思考,就是本来我感觉应该让学生沉入到诗的一种氛围与意境中,但学生读的,我自己在课堂上听起来觉得语气蛮冲的,不知道是不是话筒的原因。反正学生读得很冲,跟我想象的还有点距离,加上那个古筝的音乐我没能调上来,感觉氛围还不够,我很想说:同学们,再来一遍,但是我又害怕时间会拖过了,所以就顺下去把课堂的环节完成吧。我想如果真正地从学生的发展来考虑的话,课堂中的那种真实的感觉还应该再巩固一下的,把真正的过程展示出来的。
张海峰:吉主任,对这个话题你还有什么意见,或者对他们的回答你还有什么补充的?
吉云岚(东师附小):其实我刚才提问的时候,脑子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我就在想这篇课文我们一般可以教什么,这篇课文实际上我们教什么,面对学生,我们应该能教什么,我想三位老师的课如果拿到我们班上的话,我估计肯定我也会作很多的调整。也就是说刚才张主任提到的自由读与默读的问题我倒觉得并不是太重要的。教什么和怎么教比起来,教什么更重要。怎么教只是一个方法,一个途径,那么,这个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在课堂上,我觉得一些词语的教学关注到,但还有些词语的教学是不是应该更清晰些,不管怎么说,教材应该是我们设定教学内容的一个参考的路径。老师呢,的确是教学内容的主导。
李勇进(五烈镇小学):我想问一个小话题,三位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他们在教舅舅和外甥对话的过程中,张老师侧重于小外甥的爱幻想,聪明好学,吴老师侧重于小外甥想象的内容,陈老师则兼顾了两个方面,先想象了内容再问发现了什么,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我想请问陈蓓蓓老师:你是如何兼顾两者,顺便说说在小学五年级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方面的兼顾?
陈蓓蓓:第一个问题是不是说你觉得我在这里兼顾了想象的内容和小外甥的人物形象,我其实是把两者统一起来教的。人物形象有人把它作为主线,比如说我们张老师,我是把它作为次要的,我想在学生整个读书的过程中,对这个小外甥的形象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比较好理解的,比如说“冒”啊,“不假思索”啊,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我主要还是在解读童心这方面,我是用童话在解读童话,我是让学生进行想象,让小外甥与月亮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两者在凝视在对话,我们的学生也是孩子,孩子最懂孩子,我就让他们延伸,月亮一开始是怎么叫醒他的,他们是怎么交流的,然后月亮要睡觉了,他们又是怎样打个招呼,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小外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我还可以告诉他们,你们知道小外甥他为什么会这么有灵性吗?因为他时常望月,是月亮赋予了他灵气,你们也要这样子,因为我在唐小我也试教过两次,我就发现有一个班同学灵性蛮足的,有一个班好像就始终没有从那个自然之月中走出来,我就想用这篇文章来唤醒那种内在的儿童天性,我是这样想的,两者统一起来,对小外甥的形象我是一带而过,然后还是引到了他和月亮的那种心灵的契合,那种精神上的沟通方面。
对第二个问题我想在我引导学生想象来补充月亮和小外甥的对话中,其实我已经把他们引入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中,然后我再顺势的问学生望不望月,其实孩子们平时可能不怎么望月,然后再在课堂上望月,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奇思妙想,我相有些人可能是比较直观的,还有孩子可能是感性的,诗意的那种,可以说悄悄话,但我今天时间可能给的比较少,因为前面的时间扯多了,比我在家中试教的时候用的时间都多一些。
    李勇进(五烈镇小学):我还想问一个问题,请问实小的吴老师,在文中好像有这样一段话:“诗,和月光一起……”在处理这段话的时候,你好像是分开了来引读的,在第一部分学完后,你只用了后面一部分引读,当进行了对话之后,时,你引用了全部的内容读。我想请问一下,你拆开来设计的意图是什么?
吴海林: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起初我们让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感受到的是一种作者眼中的月,这是一种自然之美。就像古诗当中的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感觉,有一种“明月别枝新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感觉,不带人的情感情思在里面的,我们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就以他的散文的笔触,写出了月光的自然之美,课文的第13自然段,它是作为第2自然段和第三大块整个的自然美和诗意美结合以后的总结吧,诗和月光一起,诗后面用的是一个逗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浸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我们就解读,第二自然段学完了,我们应该感受到的是一种月光之美,月光沐浴的美,学完后把这句话一起吟诵以后,我们再来解读第二大块的在月色在古诗中的美。那这一块,我们就是操作的就是想象月色的美,感受月光的清幽的美,然后把这一块学完了以后,我把这句出示在大屏幕上,其实这一块感受的是诗当中的氛围,和古人的一种思接千载的一种跨越,清幽旷远的感觉。文章六句诗读完后,我进行了拓展,此刻我们头脑中还有哪些课外的诗,学生对,对好后,,我想要的就是诗和学生水乳交融的一种感觉。我有这样一个过渡语:呤诵着这些诗,此刻,我们再来欣赏月光下的美景,你会感觉到,他们又多了一份诗意的美。这样的一种意境,上面是皎洁月色,下面是月中的诗,应该是一种很美的感觉。把第二自然段学完后,我又请他们读这句话,把自然之月和诗中之月融合在一起,努力达到一种诗意交融的感情。
李勇进(五烈镇小学):我想补充一个问题,作者当时也是这样想的吗?
吴海林:这个我们也想过,可能当时赵丽宏老师在写作时,就是一种很自然的流露。据说他有一次和他的朋友谈起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在月下想事情,也许当时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他没有想这么多,是我们在解读的时候,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吧。但我们努力想达到的就是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美。
李勇进(五烈镇小学):前面一段时间我在一篇文章里恰好看到这样一个话题,有一位教者是这样设计的:他把第二自然段对诗部分学完后,他说月光是美的,月亮是美的,描写月光的诗是美的,在月光下朗诵吟诵月光的诗更美。然后出示了这样一段话,我想可能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吧。想请问张老师,对这句话,你设计了三读,你的设计意图是什么?
张玉宽:在解读这课的时候,我们的想法和吴老师是相近的。对课文的13节,第一次读的时候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但一遍一遍读之后,就觉得这一小节在文本之中,起着一个对上文总结,下文一个引起的作用,也就是起着一个过渡的作用。上面是沉浸在月光的氛围之中,下面也还是一种意境,上面是对诗,下面是想月,为了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理解比较难,所以我在对诗之后,设计了朗读,想通过三次的朗读让学生感觉到这种清幽旷远的境界,让学生也沉浸到这种气氛中。所以我就设计了三读,第一次是诗人和月色融合到一起,第二次是小外甥和我的对诗,第三次是我们同学也进入对月亮中,但实际教学中,由于自己的指导还不到位,本身这方面也欠了点火候,氛围有了一点点,但是还不够,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之中要努力的方向。
     丁品岚(实验小学):三位老师在课堂上都关注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感到困惑的是:要不要站在写作者的角度引领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的形式?即文章是如何表达的,如第二段,有个动静结合的写作的手法,6到13节,有个对话,对话的描写没有提示语,简洁的表达再现了两人月下对诗的特殊的情境,我想问就是要不要注意些写作手法和表达方法的渗透?我想问一问陈老师。
陈蓓蓓:当然是需要的。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张海峰:这句话不对。
陈蓓蓓:哦,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说删节号在这篇文章里到底省略的是什么呢?是相互往下背诗的过程。
张海峰:这是省略号的作用,含义,不是为什么要用省略号。丁品岚老师实际问的是言语形式。她是说你们今天在课堂上都是在诗意,童趣,人物特点,文化内涵上作文章,怎样把这篇课文的教学与平时的学生的语言的表达指导结合起来,她提出了一个动静结合、对话的表达方法的提示语省略,她问这个能不能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
陈蓓蓓:我觉得如果想的话,也是可以的,但我不想把这种意境破坏掉,我想宁可在以后遇到习题的时候反正补充习题上有这类习题,那时再慢慢渗透,我不想把我在课堂上营造的这种氛围破坏。今天在课堂上对诗的时候,我们的节奏是由缓而急的,这是不需要加提示语的,也是我和学生共同营造的,就是觉得不想破坏。
张海峰:陈老师觉得可以在以后的习题中解决。那么丁品岚老师,你对这个回答是什么看法?
丁品岚(实验小学):我觉得领悟文本的内容,应该说课堂教学的一个部分,应该对于写作有至少应该有一些渗透。
张海峰:丁老师上午是听了三节课吧,你觉得这篇课文,我们撇开言语内容,比如说文章的内容、中心,人物形象啊,文化含义,那么你觉得课文在言语形式上,最显著的特征,你解读出来的是什么?
丁品岚(实验小学):一个是借景抒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还有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注意到了动静的结合,选择多角度进行描写,对话当中的简洁地表达丰富的内容。在写作的手法上,我思考得比较浅显。
张海峰:就三个吗,有没有了。其他老师有没有补充的?在言语形式上有没有补充的,除了丁老师提到的,还有没有了?
张强(唐洋镇小学):第一个是文中一共有三个省略号,一个是省略段,省略了舅舅和外甥之间的对话,第二个是第19节,省略的是外甥特别丰富的想象力,第三个是21节,是我受外甥的影响而展开的丰富的想象,三个省略号用的很棒,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很好的言语形式。
陈蓓蓓:我不妨插一下,我之前我设计的教案结尾是这样的,我把这最后一段作为一个含蓄性结尾,我就让学生写含蓄性结尾,我还想了一些题目,比如《还我周末》、《假日的故事》等,后来我想我的课堂设计是主题先行,我要把一切景语皆情语放在最高点,后来我就整节课都围绕这个点,包括对那个清幽旷远的理解,我既然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之前的写景就是作者和小外甥处在出去旅游的这样一个环节下的心情,,他眼中的情语是平和的,在月下还有雅兴背背诗,幻想幻想啊,如果心情不好,也幻想不起来,也不想背诗了,所以我想作为情语的一个部分,作者也有这个愿望,然后古人眼中月,正因为我是想主题先行,所以我就把教案包括我的板书都做了大胆的改变,比如说如果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应该是先写作者,然后是古人,然后是小外甥,但因为我最后引出“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指相思”,我就把古人、作者、小外甥,然后后面一个省略号,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我就是想抛出一个古往今来的望月,望出了不同的情绪,而月亮与我们人类的情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样一个理念的指导下,我就把之前想到的含蓄式结尾啊,丁品岚老师提到的关于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等都忍痛割爱了,我就想等到补充习题的时候再去弄吧。
张海峰:这篇课文在言语形式上,大家说了很多。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这篇课文,课题叫“望月”,我们有的时候钻研教材的时候要跳出来,不要钻进去,假如让你写望月你怎么写,如果问了这个问题,你头脑中可能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这篇课文它是借人物的对话来把各种人物望月的材料组织起来的,这是一个表达形式。第二个表达形式呢,就是张玉宽老师抓的,抓的人物特点,至于这个人物特点抓过来贯穿全文,是妥还是不妥,你们可以争论,我现在先不发表意见。课文从头到尾就是外甥和我两个人的对话。今天上午有一个学生说,第四自然段和后面的照应吧,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闪光的地方,老师抓了,但没有接着往下抓,因为可能在预设中没有这样一个环节,这种照应就是文章的结构方式,那是不是用这种人物的特点来串起整篇课文,是不是合适,大家可以展开来讨论。再有,同样的月亮,看了以后的感受,有的是借助散文的笔触描写出来的,有的是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还有的就是借助想象表达,用人物的对话,在对话内容中有人物的想象,这些都可以非常巧妙地渗透到你的教学中,借助你的设计,去“告诉”你的学生,让学生在学了这篇课文后,知道怎样去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我想这个可能也是属于言语形式方面的范畴。这样的课,目前在网上还看不到,看不到的原因,我想还是大家都还没有往这方面想,因为刚才台上台下,好多对话的内容,还是在言语内容,文章理解,文本解读这个层面上进行。
周晓燕(实验小学):要说问问题,我觉得我还没有思考好。就是我上午听了三节课后,我有个收获吧。刚才大家也说到的,对月亮的思考,我看到三位执教者的处理方法不一样,张老师是以眼睛为切入口,让孩子看月亮的图画,然后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眼睛,其实他把月亮看作是眼睛,透过眼睛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孩子通过不同的图画进行想象说话,我觉得这个处理方法有种与众不同的感觉。陈老师和吴老师两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是陈老师说的,在古人的眼中月亮还是那月亮吗?对这句话的理解我是深有感触,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吗?其实不同的人看到的月亮肯定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理解不同,情境不同,各种心境之下的倾诉对象倾诉情感也不同。然后她又说:在我和小外甥的眼中还是那月亮吗?把稍微远一点的话题拉到文本中,再说:在同学们的眼中,你们眼中的月亮是什么呢?让孩子深切地去理解,去感悟,他们眼中的月亮,我想如果这节课后,他们回到家,到月圆之夜,肯定会引起自己的思考。实小的吴老师呢,她说:在你的心中,那是一轮怎样的月亮,孩子们回答的真是精彩极了,想到生活,想到梦想,想到祖国的团圆,孩子的思考真是更深一个层次了。没有思考,只是一下子想到这么多,说的不好的地方,敬请指教。谢谢。
林悦梅(实验小学):今天这个活动有效教学的主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三位执教者各有千秋,有许多亮点。比如说有的选取了诗情和童趣,有的是选的把三个画面都做了诠释,我想问在坐的各位,这篇课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究竟是怎样为好呢?
陈蓓倍:我觉得关于教学内容应该如何确定,我觉得好像是没有一个定论吧。可能是有一个大的方向上的相同。
张海峰:具体到某一篇课文,应该是英雄所见略同。
陈蓓蓓:我本来还觉得这个老师他本人的个性,他的审美,他想教给什么
用教材教。在他们两位老师的身上,我学到如果我再一次设计,仍然是自己能走多远就走多远,我在他们允许的情况下,我要向两位老师学习。比如说对于具体的词句的把握,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明显的是一个败笔,这方面我要多学习。
张玉宽:如果让我再来教这篇课文的话,我想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能够读到文中小外甥经典的话语,丰富的想象,重点是放在后面这一部分,让学生扣词扣句,读出他的天真聪明活泼,另外我还会对话简约,对神态动作的描写方面,对学生进行一些点拨提示,把自己的对话原原本本的记下来,我们的语言就是这么简单。然后在写的方面,进行一些实实在在的引导。其实在这一块,确实是曾经思考过的,但总没有处理好。后面这一段,我读的时候确实非常美,“突然,冒、瞪大眼睛、不假思索,想了一会儿,”这些词语我在备课时也已经关注到。但遗憾的是今天我没有把它们读好,感到其中的妙处,更重要的一点是今天没有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让学生跳出去,就这么简单。把那个时候的小事情,非常小的小事情记下来呢,望月其实就是一件极其细小的事情,我们生活中如果留意一下,会更好。
吴海林:可能有一些老师对我的课有疑问。因为我没有听前面两位老师的课,但我刚才也听出来他们都好像是从第三自然段开始的,我想如果让我再来上这节课的话,我还是想把第二自然段留在这边,先从自然的月色的美出发,去触发这种古诗的情怀,去引发神奇的想象,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刚才丁老师提到的文字的表达形式,包括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也说,说你的课呀,整个地都倾向于情感啊,一种体现吧,就是关于文字的表达形式现在还是说得蛮多的,然后我就想要到文中去找一个载体,把这种观念体现出来呀,我就设计在第二自然段,一个是安详,是一种拟人的修辞,再有就是一个渡这个词语,我觉得也是用得很妙的,但在实际操作上,我觉得我和陈老师一样,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就是生怕自己在那儿讲,体会这种形式的东西,把这种意境破坏了,因此,提到了,又不敢放开来说,我的感觉就是有这样一种意思,有这样一种意识,但具体操作的程度如何,学生是不是究竟从老师的设计意图当中去感悟,在今后写作上也能够用上这种表达,比如说拟人来写一种物体,用上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这一点是我以后在教学中要去思考去努力的。
陈素琴(台东小学):今天有机会向三位老师学习了一节课,每一节课我想用一句话来说,我看到了三轮明月,一轮海中之月,是陈老师,一轮山林之月,是张老师,一轮湖面之月,是吴老师。我提的问题想针对我们语文课应该教什么,因为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就是教学内容的确定,那么我想请教张老师,语文课重在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啊,因为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今天的三节课重在了人文性,重于对学生的感受的激发,那么你觉得在语言运用、语言积累方面,就您的这节课哪些具体的体现,能够具体的说说吗?
张玉宽:其实语文课说到底就是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有了工具性才有了人文性。那么这节课,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文字的表达,我们重点放在表现童真童趣这部分,比如说今天在上课的时候,在第三部分的处理上,有些急了,应该再多出五分钟的时间,当时我是让学生反复品味,从冒、突然、还有大眼睛,以及后面的不假思索,还有后面的想了一会儿,在读小外甥第三句话的时候,事后我也和我们学校的王主任交流了,说这句话还扣得不够,就是应该在学生读这句话的时候,说你看到了是什么样的月亮,应该怎么读,让学生去找到这些词,细细品味,但今天课堂上有些飘,课堂上我看了时间,有些调控得不怎么好,所以我的语言多了些,学生的发言就少了些,因此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就肤浅了,这正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张强(唐洋镇小学):今天上午三节课的设计我比较偏向于实小吴海林老师的。月亮是漂亮的,在月亮中写诗是美的,在月亮中吟诗也是美的。但是我们从上午的三节课来看,吴老师执教的第三节课的容量比较大,如果按我们正常来算的画,这是第二课时,其实我想问她,但我还是想请教张教研,想请您给我一个比较权威的回答,那她第一课时该干什么?
张海峰:这个问题我不是回答她这一节课,三节课我都回答。这里面,实际上有个课时的划分问题。第一节课,张玉宽的课,一开始导入新课的,导入后就开始教学了,自由读3到20小节,边读边思考: 我和小外甥谈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我想如果是第一课时的话,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他的第二课时问了这个问题,而且还给了学生很长时间的读书,这是一个无效的环节,一个不合乎情理的环节。第二节课,她是把第二小节放在第一课时,是从第3节开始的。她这节课我印象最深的是诗歌这一块,用了将近28分钟。第三节课,是把第二小节都放进去了,三个板块的教学时间都在13、14分钟左右。所以上午吴老师问我课上得怎么样时,我说就是容量偏大了一些。我是赞同把第二小节放在第一课时的,五年级第一课时除了字词障碍之外,那就是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且根据教学时间的把控开始精读。当然这句话的意思也不是批评第三节课,也许她第一课时会介绍作者啊,引进一些课外资源。所以你问我权威的回答,我想如果是三课时,与两课时又会不一样。我追求的是要真实,要合情理。
黄荣根(启平小学):此时我提这个问题,不是代表老师。如果我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我很想知道,孩子这一节课下来,会有什么收获?我想请三位老师用一句话来告诉我,我的孩子上了这节课,能得到什么?无论是有效教学,还是以生为本,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最后我想得到什么。
陈蓓蓓:因为我这节课可能比较偏向于文化。我想孩子的收获就是从此以后他眼中的月亮将不再单纯,养成了爱看月亮的习惯之后,也许他很多与语文与人生有关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张玉宽:我想上了这节课后,有几句话会留在孩子的心中。第一就是小外甥说的是月亮把我叫醒的,以及对诗的这部分,还有后面的四句话,课堂上反复的朗读,学生一定会记在心里,不会忘记。
吴海林:我想学生上了这节课后,应该会记住这们的话:风景不同,心境不同,当你心情不同的时候你去看月亮,你看到的月亮是不一样的。第二句话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月亮,包括你我,只要你愿意,一个美好的情思,一轮美好的圆月就是你的。我们应该带着这份美好的心,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回报这个美好的世界。
张海峰:如果你是家长,你满意吗?
黄荣根:怎么说呢,因为我们自己的想法,所以确定了教学内容,设计了教学环节,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上的课也不一样。其实我还比较喜欢陈老师的课,因为她的课和我的风格差不多,不敢妄加评论。
张海峰:今天我们的辩课就到此为止,感谢三位执教的老师,感谢敢于发表自己观点为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8 20:29 , Processed in 0.20836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