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2050|回复: 1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屋》杂志《书屋絮语》辑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07:1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是人,谁都希望自己思维敏捷,妙语连珠的吧。 
 但,不幸得很,许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的头脑是那么迟钝,心里有话也说不出来。
  譬如,蒙娜丽莎的那个微笑,不知有多少艺术家、文学家写了多少美妙的文章,可在我的眼里看来,却只是一个微笑而已。那微笑是她给达·芬奇的,或者是达·芬奇所想象的,至于是否意味深长,只有达·芬奇知道了。
  又譬如,托尔斯泰的那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至今都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反过来说: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我想道理都是一样,只是各人的角度不同罢了。
  但,大家都说好,都说那微笑如何如何的有意味,都说那句话如何如何的是经典,我也只好点头称是并进一步确认自己的愚鲁。
  有时,我也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聪明起来,机智起来,能够思维敏捷,妙语连珠,这样,我也就能像许多人那样写出许多美妙的文章了。
  如此挖空心思半小时,终于也憋出来一句“至理名言”:
  智慧的头脑都是相似的,愚鲁的头脑各有各的愚鲁。
  意犹未尽之余,再篡改但丁的名言一句:
  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7:02 | 只看该作者
读十年前湖南教育出版社的《熊希龄家书诠释》,其中一封《致胞弟燕龄堂弟岳龄函》有言:“兄生平最详于公私义利之辨,其事果公,则公心战胜,虽亲如骨肉,不敢以私废公。其利非义,则义战胜,虽数只分毫,不敢见利忘义也。弟等倘能以兄之公义为公义,则兄虽受尽辛苦,为弟等担任养家之费,亦所不辞。若任性妄言,陷兄于不义,兄宁死不愿与弟等同流也。往尝见达官贵人公忠谋国,一事不苟,而其子弟亲戚招摇撞骗,种种非为,迨至为人所持,参官革职,子弟亲戚亦不瓦全,两败俱伤,同归于尽,兄尝为之懔惧。”“公私义利之辨”,通晓明达,合情合理;“为之懔惧”,自律谨严,诚惶诚恐,可谓修身箴言。    “慎独”、“克己”本是儒家文化的精华之一,也是当下建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古今一体,同根同理,源远流长,泽被后世。“国学热”是对儒家文化的重新认知,它的精华部分是我们的宝贵文化资源。本期冯天瑜先生对此尤为关切,并对“国学”二字进行检讨,正视现实,意义重大。
    儒家文化的精华本是国粹,日常的“洒扫应对”最关于本义,大而化之,落地生根,修身之本。中国贵为礼仪之邦,人人都该遵守最起码的人伦道德和社会公德,而现实生活之中道德失范现象,让人们惋惜不已,真的有少家教之叹。同时,群己权限、公私义利之辨,这些本来早已厘清的界线变得相当模糊,“以私废公”、“见利忘义”之徒不在少数,当今确需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去年,著名学者刘绪贻先生赠送了《野志丹心一放翁》,它是庆祝其百岁华诞文集,厚厚的一卷,视为珍宝。刘老是杂志的老作者了,有长者风范,温润如玉,见识超迈。他的《中国儒家政治——既得利益抵制社会变革的典型事例》一书,是先生早年在芝加哥大学的硕士论文,后来翻译成中文,于2006年出版。虽然老先生对“儒家政治”颇多批评,对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陋习和阻碍社会变革的势力大加挞伐,然他确是谦谦君子,堪称典范。杂志本来约请他与著名的教育家刘道玉先生对谈笔录,因刘老贵体违和,在医院治疗,无法及时交稿,故推迟刊发。
    也是这本文集,刘道玉先生在序中引用了清末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诗中的后二句“杜鹃再忧拜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来评述刘老的品格,也标志读书人的良知和家国情怀。他们那一代人做到了,而我们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6:01 | 只看该作者
   前不久,广西师大出版社从三千条读者的微博、微信中,统计得出“死活看不下去的十本书”榜单,依次排序为《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水浒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尤利西斯》。其中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悉数上榜。
    这十本书,为什么“死活看不下去”,有人分析是因为处在互联网时代,读者的心态普遍趋于浮躁。他们害怕落伍,宁愿把时间花在吸纳即时的泛滥的信息上,也不愿静下心来品读过去的名著。
    我以为,心态浮躁的确是妨碍当今读者阅读名著的原因之一。上述榜单中的许多书,特别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只要静下心来,一般人还是读得下去的。只可惜在一个被信息所绑架的时代,人们盲目地求多求快,强迫自己知道地球村每天发生的一切事,仿佛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并在匆匆赶路中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和涵咏默会的兴致。
    不过,心态浮躁并非唯一原因。对读者而言,即便心境平和、从容得很,也存在“死活看不下去的”图书榜单。像《尤利西斯》这样的书,本来就十分晦涩,翻译者也未必全弄懂了其中的蕴意,结果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多数读者也跟着受罪。
    再者,个体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天赋、性格、偏好、阅历、积淀皆不相同,决定一个人喜好并容易弄懂的书,另一个人却抵触且不思不得其解。就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西方的文学作品,读《双城记》、《月亮与六便士》、《茶花女》等兴致颇高,甚至可以一口气读完。而读《巴黎圣母院》、《静静的顿河》等则相对痛苦。我很不喜欢《巴黎圣母院》开头对哥特式建筑的繁复描写,头晕脑胀之余不免废书而叹。西方的学术著作,我感觉读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比读约翰·密尔的《论自由》要顺畅得多;读《蒙田随笔选》,也比读《爱默生随笔选》更有兴味和收获。还有一类书,在我看来是好坏参半,像美国 哲学家悉尼·胡克的《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我多年前就读过,其中有关哲学的论述,真让我“死活看不下去”,而其中有关政治学的许多论述却精警非常,对我的启发也尤为深远。
    尽管对每个人而言,都有一大摞“死活看不下去”的书,但绝不可因此而灰心丧气。现在看不下去,不代表将来看不下去;自己看不下去,不代表别人看不下去。再换个思维,“死活看得下去”的书也是很多的,何不避苦就乐呢?
    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经典阅读,对人的心智成长和思考能力的提升,是不可或缺的。阅读应成为人的一种习惯。本期《书屋》发表的《阅读,让人成为人》或许能对大家有所启示。阅读未必能即刻救贫,也未必能致发达,但按照郑板桥的说法,至少也能起涤除俗气、破除愁闷、鼓人兴致之用。如能从中得到学问,更是不折本的买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5:33 | 只看该作者
  台北傅月庵是真读书与爱书之人。之前,读过其著作《生涯一蠹鱼》,这次读《书人行脚》,“笔锋多情而不失其识见”,信然。寻书,买书,编书,俗世生活等大都札而记之,种种故事配得上“书人”二字,读书之乐亦得之焉。然爱书人之病,他引用了明代谢肇淛的一段语,可以作为镜鉴:“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耀,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二,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浣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三,博学多识,矻矻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也,其于没世无闻,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返躬自省,有“书肆”之叹,却“慧根短浅”,读了便了,打发时间而已。
    读书本该是愉悦的生活方式,抛开功利性的一面,它其实是个人的精神追求,与其他的并无二致。读书养神养心,某些书甚至影响人一生的修为。这期刊发的《立志以读书为本》,是刘绪贻、刘道玉两位老人、学者的对话录,他们以一生的阅读经验和体会告诫后来者,提醒大家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拓宽人生的幅度,并为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酝造氛围,提升整个国家的文明高度,这些很值得真正的读书人思索。
    另一层,借用连横《台湾通史·自序》的一段话:“断简残编,搜罗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参,则征文难;老成凋零,莫可咨询,巷议街谭,事多不实,则考献难。”趁老辈们健在,请他们做经验之谈,包括时下读书人关注的热点话题,如“国学热”,二位老人有深厚的国学底子,又中西会通,对“国学热”的认知有他们的独特之处,因而诚邀他们另作三篇,以示观瞻,容后刊出。
    蒋书丽的《诗的朗读》一文介绍的是中国诗歌的另一种读法。中国古典诗歌本身就应朗诵,甚至可以吟唱,那么,当代诗歌是否可以如此这般,且对它们的翻译之朗读能否在音律和谐、词义一体之中找到声音之间沟通,以求完美呈现?看来是可以融通的。格律、义理、境界、声调在朗诵的基础之上做极大的包容,诗歌之延伸在外,意境顿时而生,共和作用,中西诗歌互助互为。中西文学本来就有共同的规律,诗歌不例外。
    林语堂所言,他好读上上书,或下下书。读书本就是私人性质的事务,无论何种意图,一册在手,清风朗月。至于现在更多的网络阅读,也是一种读法,那是年轻人的喜好,而我自己非纸面文本不踏实,个人阅读习惯,当下,读书如戏剧之玩票,只求兴趣,所谓求仁得仁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5:11 | 只看该作者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心灵世界,最便捷的方式莫过于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譬如,日本人的民族性,在泉镜花、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永井荷风、川端康成、渡边淳一等知名文学家的作品中就有深刻的呈现。特别是川端康成,这位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既把对纯净唯美的憧憬发挥到极致,又将大和民族骨子里的哀情与躁郁表现得入木三分。
    日本文学作品所呈现的审美倾向,尤其是它们对孤独、对死亡所持的态度,在乐天顺命的中国人看来,是颇有些难解的。川端康成说:“我比什么都喜爱孤独,甚至感到在山间拥有一栋房子是极为称心如意的。”获得诺奖之后的声誉和喧杂,彻底摧毁了他宁静淡泊的心境,以致让他烦恼倍僧。至于令一般人恐惧的死亡,日本文学常常将其喧染成最高的艺术,认为“死即为生”,“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等日本作家都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渡边淳一虽然算得上是寿终正寝,但其名作《失乐园》,却以主人公的双双服毒殉情而终篇。他是日本艳欲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和探寻者,中国很难产生像他那样的作家。
    《书屋》杂志“域外传真”栏目近年来不时发表厦门周朝晖先生关于日本文化、日本文学的文章。周先生在日本留学多年,广泛的阅读和游历,深入的思考和挖掘,让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日本文学通”。本期《书屋》发表的《镜花水月,幽幻文章》,是他在游览日本文学家泉镜花的故乡后写成的一篇学术随笔。作为编辑,我认为这篇文章内涵丰富,文字清丽婉转,值得向读者们推介。
    美国电影《发条橙》是一部颇有争议的作品,但无人否认它对人性的探索深刻而冷峻。影片描写一个暴力犯罪少年从作恶到接受“厌恶治疗”,最后变为“新人”的过程。多年前我看这部电影时,便对导演处理作恶与报复、犯罪与惩罚之间复杂关系的精湛艺术深表钦佩。当时的一个印象是,少年亚历山大对某作家夫妇的伤害令人发指,但后来作家在实施报复时的阴暗心理也同样令人厌恶;亚历山大的反社会人格十分危险,但政府在改造他时所使用的残酷的“厌恶治疗”也越过了人性的底线。因此,影片表面上邪恶与正义的较量,从更深层上带出了一个“恶”与“更恶”之间的矛盾。其强烈的批判性与令人窒息的视听效果也正在于此。
    “发条橙”一词的喻意,是指将机械论道德观套在鲜活的人身上,拷问的是人的“自由意志”究竟是否存在的问题。本期《书屋》发表的《谁不是“发条橙”呢?》一文,不单是对电影《发条橙》的解读,更重要的是以影片的喻意为视角,揭示消费主义时代人们的自由意志所遭受的困厄。作者丰富的联想力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使作品有一定的学术含量和警示意义。
转眼又是炎热的夏天,但愿这期《书屋》能给您带去一丝清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4:45 | 只看该作者
  当前各门类的评奖相较以往少多了。即便如此,它与市场的公平原则、大众的反映程度,以及作品是否真正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似乎关联度不太高,或者已偏离了这种奖励的初衷,不少落入名利的俗套。因此,湖北作家方方对今年鲁迅文学奖个别作家评选程序的棒喝,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应该说,她骨子里还是对文学本身的执着和评奖权威性的崇敬。新时期以来,方方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念兹在兹,一以贯之,对现实保持强大的批判精神,对文学应有的品质与高度保持相当的尊重,在当今文坛确实不多见。
    恰在读方方的中篇小说《惟妙惟肖的爱情》,这篇小说与上世纪末期格非的《也不过是垃圾》遥相呼应,可以作为社会思潮的标签来读。她在创作谈中写道:“……每个人想要的东西都是不同,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也都迥异,即所谓:‘他想要的,是不是你想要的?’像惟妙点醒禾呈一样,我也经常用这句话让自己警醒。在我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常会看到一些草包,什么都不懂,但凭着到处混,照样春风得意。还有一些品行恶劣者或者投机者,居然可以混到在某些专业层面呼风唤雨,要啥有啥。他们不付出努力,只搞好关系。这时候,我也会问自己:他想要的,是不是你想要的?问过之后,我会清楚地知道,我们是不同的人,我们所要的东西完全不同。如果他们在这个社会如鱼得水,我倒宁可成为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如今社会多元化,每个人都享受着自由的选择,也不会去干涉他人的自由,这本身就是文明的标志。你要的,与他要的,本就不同,实在没必要在目标上划一,生活与世界的丰富性才会体现出来。
    同时,方方这部小说结尾引用了唐朝诗人杜荀鹤的一句:“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那只是一种对于生活态度的解读。众声喧哗,各有调子,或各有道行,各有各的活法,“且行且珍惜”吧。
    本期的文章在缤纷之中,依然关注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重新解读。冯天瑜对“三纲”“五伦”的辨析,有他自己的思路与设计;郭齐勇评《恭读〈论语〉》,可谓局面全开,条分缕析;刘绪贻与刘道玉两位老先生对当前“国学热”的反思,结合了他们各自的人生历程和深厚的学养,读起来既亲切,娓娓道来,如临其境,又能悟到“国学热”抑或人生之外的道理,这是一种新的思想启蒙。老辈议论,拳拳之意,宅心仁厚,泽被后世。
    《船山全集》的修订重版,《郭嵩焘全集》的出版,应为业界幸事,也是展示湖湘文化的大事。本期刊登二篇介绍性的评点,作者都是个中人士,贴切扣题,主旨鲜明,同样也显示了岳麓书社的出版实力。
    我们想要的,是不是你们想要的?作为编辑,我想在杂志的宗旨及理念的层面,大家能达成一致,共同把《书屋》办得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4:18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现代学者中,顾颉刚先生属于开宗立派的泰斗级人物之一。他出生于苏州大户人家,早慧多识,在祖母影响下酷爱藏书和读书。二十岁考上北京大学,在学术道路上更是勇猛精进,终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是顾颉刚先生最著名的学术见解,它不仅动摇了“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传统观念,而且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史学现代化先驱的地位,“古史辨派”从此名噪天下。其治学的实证和逻辑理路,与胡适先生最为相契。
    顾先生早年便“恨不能将天下图书阅尽”,是个真正的读书种子。他一生敬惜字纸,雅好收藏,藏书最多时达十万多册。其他与学术有关的书信、日记、古董古物也是充室盈架,难以计数。撑肠万卷,腹笥既丰,又兼精于思索,勤于著述,学术成就自然粲然可观,其遗稿字数竟达二千万字以上。这就像春蚕饱食桑叶,有一肚子的丝要吐。 顾先生的学问到底有多大?从其故事和经历中,人们当能想望其涯略。1953年底,顾颉刚接到去北京中科院工作的通知。当时误传他自负甚高,称月薪不满五百万(旧币,一万相当于人民币一元)就不成行。周恩来总理得知后说:“中国有几个顾颉刚?他要五百万就给他五百万,但一定要请他到北京来。”相信每个读书人听了这个故事都会感动,虽然自己不是顾颉刚。顾先生对中国传统典籍的形成、流变、内蕴及特点都有研究,对许多学者视为畏途的《尚书》尤有心得,比王国维还厉害得多。王国维自称对《尚书》只能读懂一半,而顾先生对《尚书》中最难的部分也能通释。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他还担纲《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的点校。非公认的学术大家,谁有资格总其成呢?
    除了湛深经典、学识渊博,胸次浩大、奖掖后进也颇能彰显顾先生的人格魅力。钱穆、钱伟长、吴晗等许多著名学者都得到过他的提携和帮助。钱伟长1931年以国文、历史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本来可以成为陈寅恪的得意门生。“九·一八”事变后受“国难”刺激,钱伟长执意要转读物理学,以科学报国。但他的物理、数学基础极差,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坚决不收。经顾颉刚先生从中疏通和转圜,钱伟长才转系成功,并成长为一代科学家。
    本期《书屋》有两篇文章论及顾颉刚先生,一为《友谊助成名山业》,一为《顾颉刚藏书记》。两篇文章都写得颇有趣味,读者当能从中感悟顾先生之大家风采和个性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3:52 | 只看该作者
   董桥是当世出了名的散文作家,他承续了晚明、英国小品文和民国笔记体的路子,一袭民国烟云,满眼旧时人物,文笔出奇,兴味绵长。其新著《读书人家》在香港书展甫一出现,立马被好友购买,转赠给我。此书第一篇《珍重》写道:“小庆的父亲是我的老学长。今年1月里我写《懂得》,收尾处引了老学长写给儿子的八个字:‘因为懂得,所以无语。’文章刊出两个月,江西琴剑居士来电邮说,他的老舅舅看了《懂得》影印本一再感喟:‘这么熟悉的老文字。’说文字老谈的也许是旧民国的旧文字,隐隐透着线装纸墨的暗香,配上窗纱疏影离离,雨痕斑斑,尽是旧梦。老舅舅说难怪他想起破门抄家的红魔鬼,想起冒险接济的女同学:‘女同学成份好,我哪里敢接近她。风波结束,她主动追求我,温温吞吞我始终没答应,也就过去了。几年前在步行街遇见她,快六十了,发福了,本想请她吃饭,话到嘴边咽下了。都是命,都是缘。’”
    “因为懂得,所以无语”、“都是命,都是缘”,这是世事通达、人生清洁却无常且无奈的真实写照。过来人的话,饱满沧桑和血泪,是经验性的总结,是人世间种种遭遇事后的感慨,而命矣缘矣,都在时光的流逝之中不见踪影,徒留叹息。“懂得”之后的“无语”,是新与旧之间情怀的空隙,是沉淀下来的默默相对和深情的伫立。
    彭燕郊是“七月诗派”代表性诗人,晚年的诗作更是震撼,令人难以忘怀。记得早些年,大学班主任李振声应邀到湘潭大学参加诗歌研讨会,感触良多,后对其长诗予以评述和定位,以为佳作,无人超越。恰张丹丹寄来《我不能不探索——彭燕郊晚年谈话录》一书,粗粗翻阅一遍,对其“口述历史”有个完整的了解,感佩不已。诗歌落实到日常生活细节之中,落实到具体的情境之中,那份诗意是灵魂的超迈和智慧的探索,浓缩了世态人情和人生的感悟。“新诗应该怎么样来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在今天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然,也要继承世界各国好的传统,好的东西都要继承,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你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包括你的生活环境,都是中国式的,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彭燕郊如是说,他一生也是如是做的。
    本期《中国画谈到中国文化》一文,可以看作是对彭燕郊话语的巧妙回应。它透过外人来看市场化条件下的当代中国画的乱象,并置于世界艺术长廊,凸现出我们在传统与创新途中艰难困境,以及弊端丛生、不断重复的现状。如何在承袭传统文化之上,找到口子,以打破这种停滞的局面,树立起中国画在世界画坛应有的地位,确实值得思索。
    回归到本身,我们可以返躬自省;飘浮在面上,我们怕是会失去根据。要之,瞻前能顾后,承先而启后,态度端正了,心态平稳了,可以说成功了一半。世事如此,文艺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3:24 | 只看该作者
   盘点自己今年所读的书,印象较深者有《周敦颐集》、《郑板桥集》、《鲁迅小说·散文集》等数部集子,其他则为网络上的零碎阅读,内容包罗万象,既无法细数,说起来亦无多大意趣。
    《周敦颐集》不到二十万字,《太极图说》、《通书》等作品,阐扬天道一本至诚,奉善唯谨,并将天道与人道相贯通。此番儒学的本体化论证,使中国文化的“伦理—教化”传统趋于完备。这一传统与古希腊的“数字—逻辑”传统、古罗马的“宗教—律法”传统并列为三。三大文化传统的互动和融会,大体上决定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和运命。
    郑板桥在清代官场屈沉下僚,但却是书画大家。读板桥书札,最能见其使酒骂人、大啖狗肉的真性情。板桥松竹自娱,手艺养家,书画虽然值钱,但亦取之有道,他说:“惟板桥是穷措大出身,最喜金银,也最怕金银。喜者,喜其能养家活口,救人性命也;怕者,怕它能熏灼心肺,使人改行变节也。”板桥一生负气自傲,但对确有异能奇才者如徐渭、袁枚等也拳拳服膺,赞赏有加,不似当下有些学人眼中无物,排摒一切无商量。
    人到中年,睡眠质量到底差了许多。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最爱读的无过于《鲁迅小说·散文集》。鲁迅的小说,可堪玩味之处甚多。他对吃人历史和看客心理的双重揭示,等于将皇帝和平民的外衣一同扒下,袒露其灵魂深处的病灶,并让国民思考人生的苦难,有多少是他作孽,又有多少是自作孽。鲁迅多冷峻之气,下笔常触及老屋破壁、枯枝败叶,展示时光让万物老去的威严。其对秋色冬景的描摩尤多神来之笔。《故乡》开头不久便如此抒怀:“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在《祝福》中,祥林嫂的来来去去,则不是秋天就是冬季,让人倍感凄凉和沉寂。结果是,伴随瑟瑟有声的落雪,“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里的……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故乡》、《祝福》或是鲁迅最好的小说吧,《狂人日记》、《伤逝》固然也写得精彩,但终归没有《故乡》、《祝福》那么耐读。
    鲁迅的伟大,多半来自于他的独创性。而他的独创性,又得益于他广博的阅读和精深的思考。他对中国古籍旧典的熟悉程度,少有人能与之相颉抗。其对魏晋玄学、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在广征博引中洞烛幽微,让胡适等大家不禁为其非凡功力所折服。鲁迅的成功,证明了“阅读”对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是何等重要。
    对于时下国人的“阅读”现状,不少学者表示了深深的担忧,本期《书屋》发表的《转型时期的国民阅读危机》即是典型。其实,阅读不仅关乎民族的创造性,对于个体生命的安顿也不可或缺。《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孤独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何以抵抗孤独?阅读不失为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抱团取乐,可以抵抗孤独于一时,但过后或许是更深的孤独。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国民爱阅读,社会生活状态也趋于安静。德国人长期以博学广识为荣,社会评价,不以官阶财货取人,文化创造、内在修养最受人们的尊敬。此点,最值得当下的中国人效法并借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09:32:59 | 只看该作者
  科技信息时代,网络、手机、电话早已取代远程沟通的书函,所谓瞬息即达,便利简易。现在难得手札往来,笔下功夫,惟老辈们还有书写习惯,偶尔书信驰达,倍加珍惜。获赠杨稼生与痖弦两位大家之通信集《两岸书》,真是荣幸。痖弦在书中写道:“鲁迅与景宋有《两地书》,咱哥俩的书就叫《两岸书》吧。海峡两岸音尘相隔,我们就像两只互报春讯的燕子。”痖弦是台湾著名诗人、散文作家及副刊编辑,杨稼生是河南著名的作家,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阅读他们二十多年来的书信,其中文化之痛、桑梓之痒、兄弟之情以及各自对时代文艺的看法,跃然纸上,翰墨飘香。
    “书信是一个人对一个人的,是殊相;但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时代,自有其社会的‘共相’,是历史的,中国的。一旦公诸社会,便属于社会,与人心共融。”杨稼生的一段话,可为此书话外音。恰收到美国作家韩秀女士的一篇文章,兼及痖弦创作谈,结为一辑,“殊相”与“共相”相互辉映。
    概而言之,书信该属于文艺的范畴,因为它真诚、笃实,一样具有文艺教化的功能。相对而言,本期《〈今日中国文学〉在美国》一文则对当代文学及电影有全景式的描绘与评价,它集中了当代文学的精华,展现了中国电影的风貌,可以说是文化输出的一种好的样式,也便于世界了解与认知真正的中国文化的“殊相”与“共相”,并以之为坐标,标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位置,或我们当努力的方向。文化或文学的软实力,是一种真实的力量。
    重温抗战历史,是为了抵御遗忘;记住先贤们的功德,是为了珍惜我们大好的时光,莫忘国耻,鞭策后人。波澜壮阔的八年抗战历史,是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这是社会的“共相”,而处在其中的个体所作所为以及功业,它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是“殊相”。这期刊发的二篇文章用意也在此。
    同样,对于东亚邻国日本的认识,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较之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其实戴季陶的《日本论》更具有说服力。私下以为,这些年学界似乎忽视了这本重要著作,历史云烟已散尽,真的没必要因人废言了。有鉴于此,戴季陶与泰戈尔之间的佛法佛情,很值得我们追忆与检讨。这是全民抗战大背景的“共相”之下“殊相”,依然属于抗战史的范畴。
    既然“共相”、“殊相”依赖共存,按佛法,该有庄严之“正相”,即对历史同情理解之上的真实,予历史如此,予人生何尝不是呢?真理虽不辩自明,然走向真理的途径,应包涵真实意义的“殊相”、“共相”和“正相”。要之,君子优雅,坦坦荡荡,引领向上,“不敢堕落”(沈从文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9 00:57 , Processed in 0.16156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