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磊:追溯创造力消逝的源头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23:53: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磊:追溯创造力消逝的源头




这些人怎么了?人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还弄不成?面对这个沉重的“钱老三问”,多年来国人百思不得其解。尽管如此,我以为作为一个教育人有责任去追问、自问。这种追问不一定是获得一种答案,而是探寻延绵不绝的生命过程,这种追问与自问不应惯性的局限关注成型的社会人,可以从关注生命的原初开始追溯。
一、传统文化的压抑导致儿童创造力的消逝“扬己”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概念,东方的传统文化里“己”是应当“克”的,应当被压抑的对象,“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必要的条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权威文化,人伦纲常文化,等级文化,精英文化,功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奴才文化,这种封建文化“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共性至上”的群体原则、“垂直等级式”的社会结构等等,都还一直在延续传播,从而形成了国民封闭保守的心理特征,养成了优柔寡断的个性。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教育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重要磁场,我们的教育不是引人“外向发展”而是使人“向内收缩”,积极正面的少,消极方面的多。先在的学校、教师依然是把顺从、听话、老实看作好学生的标准,当代人的尊师观依然是以师道尊严、崇尚教师权威为主流。时至今日,学生依然缺乏自主独立与自由环境。由于成人不断给儿童消极的暗示,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是软弱的,他们的行动欲望必然会因此受到压抑。(《童年的秘密》P165)这种行动的欲望包含了创造的灵感与创造的行动,任何一次消极的暗示都可能阻止创造的冲动与行动。这也映照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教育行为。儿童开始探索世界都是充满了无尽的力量和兴致,然而这种微小的力量在成人看来不值一提,他们的兴致勃勃在成人看来都是无意义的,从而不断的打扰和终止而他探索的行为,压制他们探索的欲望,终止他们探索的兴趣,从而强化了他们对于自身行为无意义的认识。一个人之所以会沮丧,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固执的认为自己没有做某些事情的能力。(《童年的秘密》p165)
二、养育方式的改变导致儿童创造力的消逝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会更缺乏安全感,某些时候儿童显示出来的独立并不代表心灵安全而温暖的归依,而是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产生忧虑,而外在体现出来的我们会认为是孩子独立与懂事的表现,其实这是不儿童发展理想的状态。当下忙忙碌碌的父母常常会把孩子交给保姆、爷爷奶奶或者外婆外公养育。这种养育方式的改变导致儿童创造力的消逝常常不被我们觉察。精神和心灵的不自由状态,都会使孩子产生忧虑,从而带来心理的失调,心理的失调又会导致精神的游离。爷爷奶奶和外婆外公的生活节奏看似与儿童相近,其实两种状态是完全不同的。老人的缓慢如同夕阳落尽般的平和宁静,孩童如同日出前的喷薄朝霞,充满无限的自信与活力,缓慢之中蕴含了巨大能量。一旦超越了老人认为的能量就会被视为“危险之举”,他们的行动立即会被打扰和阻止。强势的成人指挥着儿童的生活,却从不跟儿童商量,他们不顾及儿童的需要,导致儿童误以为自己的活动是没有意义的。(《童年的秘密》P164)一旦孩子认为自己的活动是没有意义的事情,那他将对此或对更多的事物散失兴趣。当代父母另一种更省心的养育方式即:用现代科技产品替代养育。给孩子一个智能手机,可以让孩子高兴一天,可以他们安静几个小时,省心有省事,何乐而不为!如果需要获得创造的灵感,就需要带孩子到草地上去休憩,在丛林中漫步,在湖边自由呼吸,在海边尽情嬉戏……孩子的创造动能与灵感,需要在一个有生命的自然环境中获得,而不是与成天和机器打交道,和屏幕对话。被动的、快速的、便捷的永远不能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也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
三、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儿童创造力的消逝
独生子女家庭与城市生活方式,阻碍了儿童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独生子女是教育不好的。”儿童很多的个性品质是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中自然获得的,不需要直白的教化,不需要言语的说教,孩子之间正以最自然的方式互动探索,彼此影响,互相启发。在看看独生子女的活动基本是单向的,缺乏生气的,他们常常过着与布娃娃聊天,与无聊的玩具为伴,与电视为友,与iPad互动的生活。在电视等新媒体的污染之下,面对那些色彩鲜艳不停变换的画面,儿童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思考,也容不得儿童思考,从而不断弱化了他们对问题的敏感性,削弱了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创造需要适宜的材料,什么材料更能引起孩子创造的欲望?我觉得不是今天成人制造的玩具,也不是我们开设的机器人等创造课程,孩子看到的、触摸到的应该是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树叶、石头、泥土、沙水、木棍……对孩子们来说,它们具有两个最重要的吸引力,看(视觉)的兴趣和玩(触觉)的兴趣。缺乏规整,缺乏模式,自然之物本身的自然特性给儿童提供了无限的创造可能。水泥、钢筋、玻璃和人组合成了今天的城市,城市的崛起必然带来对自然的破坏践踏,自然的消逝使儿童生活远离了自然之物。生活在城市里,他们的眼睛难以看到各种落叶,他们的脚板难以踏进泥土,他们的耳朵难以听到鸟鸣……他们生活在高楼之中,也被关进“笼子”里,远离自然也意味着远离了获取经验的环境,缺乏本体体验与经验积累,创造便是无源之水。今天的小学作文,常常网爆“雷人作文”,这是儿童缺乏生活经验与情感的体验的结果,孩子只能从书本里“借”或从别人那里听。
四、对儿童实施过早的教育导致了创造力的消逝
从1982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到1984年,邓小平摸着一个小孩的脑袋,说了那句著名的话:“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从此书法要从娃娃抓起,英语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京剧要从娃娃抓起,廉政要从娃娃抓起,甚有之明星要从娃娃抓起,时尚要从娃娃抓起,预防早恋要从娃娃抓起……真实令人乍舌的“中国创造”。似乎“从娃娃抓起”前面放任何一个都适用。这也极其符合当下家长普遍盲目从众的教育心态。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大,快餐式文化的崛起,人们对物质拥有与控制欲望的无限扩张,也促使成人在竞争中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成人越来越“重视”子女的教育,唯恐自己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从而无视于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个体差异,盲目认为所有的教育越早越好,如早期的语言学习,本是不用刻意施以教育的,有孩子三岁多连母语都没发展好,就开始学习英语。有的则把孩子早早送进美术培训机构,开始各种技术的训练……这样过早的语言学习和不当的教育方式无疑是导致儿童创造力消逝的侩子手。可惜绝大部分人,因早早适应环境,受文明制约,而散失了早年曾流在自己血液中的无边好奇、无限勇气与无偏见的这些原始创造特质。(《童年与解放》P23)成人如果变成了蝴蝶,如果真能这样的话,他们肯定会戳破幼虫的茧,鼓励有幼虫早早学会飞行。如果他们变成青蛙,他们会把蝌蚪拉上岸,让蝌蚪在岸上呼吸,并设法把蝌蚪的皮肤变成绿色,因为青蛙自己的皮肤是绿色的。(《童年的秘密》P198)教育要尊重生命,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并非愈早愈好。教育应该是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
五、对儿童实施过度的教育导致了创造力的消逝
现在我们看到幼儿园的孩子除了上幼儿园意外,参加的兴趣班少则两三个,多则五六个,两天的周末被排得满满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全面发展。看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酣睡中的儿童,那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再看看儿童被成人从一个培训班拉到另一个培训班时那一脸倦意,不免有些心疼,生命为何要如此早早的就跟随着成人脚步的节奏,难道我们早已忘记了他们还是一个孩童吗?儿童教育不是目标越多越好,不是课程越多越好,不是越明显越好……在我看来,孩子之间的打闹嬉戏,带孩子登山看日出日落,把他们放回大自然赤脚奔跑,远比这些课程更符合儿童之需要。前者的教育是成人意志,后者的自然是儿童天性,其实很多不带目的的活动其实更接近教育的本真。卢梭认为大自然本身就是伟大的教本,人的目光应该离开堆砌的教会课本,移向周遭真实的生活。教理问答式的记忆教育,应改为依循自然天性引导儿童潜能的启发教育。今天很多的教育在我看来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任何违背自然秩序和儿童发展规律的行为将会使儿童发展与成人的期望背道而驰。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以儿童所谓的成绩与成功换取虚荣之心,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以获得暂时的发展而牺牲儿童长远的发展为代价。我们必须理性的看到教育培训机构的崛起背后都是利益的追逐与博弈,有的不是追求儿童的教育,而是迎合家长的需要。当然也有很好的一些课程与机构,需要我们摆脱盲目,理性的去甄别与选择合适自己孩子发展的课程与机构。不要让把儿童早早的拉到成人世界的跑道上,让他们过早在竞争中过度透支能量,催熟发展。 在黄武雄所著的《童年与解放》一书中指出,人与生俱来拥有一种源于自然的原始创造特质,是这种特质中的辨认特征与无边好奇。这种特质具有生之勇气,宽容无邪、不存偏见,是价值中立,无关乎性善性恶……然而正是压抑文化的制约、养育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早过度的教育等,使得自然赋予人类最可贵的原始创造特质正在急速退化消逝。回到孩童来到这个世界最初阶段看待“创造力”,从更多“看不到”的地方发现隐含自然赋予人类的创造特质,兴许能为我们培养发展人的创造力打开新的视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6:23 , Processed in 0.08262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