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名师与明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07:0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推荐:名师与明师
转载


                                         名师与明师
    先从形式逻辑开始。
  先得申明一下,形式逻辑是靠不住的,看看字面就知道靠不住——“形式”而已。比如,你长着两只耳朵驴也长着两只耳朵所以你就是驴之类,笑话而已。又想,教育不是笑话而教育未必不会出笑话。后现代了嘛,什么都可以解构,拿教育开开涮或许不见得不好玩。
  名师是教育火锅里最名贵的菜肴之一。不涮他们涮谁!
  
  为了涮得更到位更具色彩更有味道,有必要支一口鸳鸯火锅。于是,便绕口令绕出一个新词汇:明师。也就有了本文的题目——名师与明师。如果此种绕口令属于某种错乱,那么,绝对不会只错乱一次。好,允许我由“明师”自然联想到“明君”,再由“明君”不自然联想到“名君”。
  不难发现,两个“新”词汇都是子虚先生生造的:明师与名君。
  先解词。明: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相关典型语汇——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名:出名的;有名声的。典型语汇——名医;名著;名画;名妓;名山大川。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历经过一个漫长的专制年代。虽说朝代更迭频仍,但其间内“家天下”的内核并没有任何改变。从来没有过得以保障明君产生的体制,难怪昏君如乌云盖顶明君却寥若晨星。要注意的是,明君和名君并不一样,此中渊源深厚,非形式逻辑所能透析。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既为“名君”亦可称“明君”。有些皇帝,如汉代文景,治内与民休息善莫大焉,谓之“明君”应不为过,但名气不大算不得“名君”。另外如殷纣王如明武宗类,以炮烙刑以龙凤戏“名”垂青史——可谓“名君”,但与“明”字之遥,又何止十万八千?
  一句话:“明”与“名”偶会重合,但并不等同。
  
  1990年代以来,“某某工程”之类提法滥觞中国各界。基础教育界喊得最响得口号之一,就是所谓“名师工程”。对“工程”一词的滥用甚至被纳入教育领域,我向来评价不高且怀有戒心。其一,缺乏人味,物化倾向严重——想想,人的成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将“人”纳入一项工程,便存在将“人”工具化的嫌疑;其二,强调同步,划一倾向严重——既然是工程,就得强调规划与步骤,而人的成长是一个“个别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个人”自我领悟自我定向自我发展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是无止境的,没有任何一个权威机构有资格实施并宣称完成“工程验收”,宣告工程竣工。
  “名师”之误如下所述:
  其一,概念界定不确。“出名”和“有名声”均属于中性词,美名恶名俱为“名”,不足为好教师正名。社会大众拿来用用也倒罢了,如作为学校甚至教育行政部门的“规范术语”,显然不妥。
  其二,价值定向误导。我想,无论怎样,真正的好教师都是带着科学奔向学生的,而非怀抱“功利”孜孜“名声”者。将“名”作为终极目标的教师,不可能真正成为虔诚的知识者,也不可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服务者,反而,知识和学生都有可能沦为教师“成名”的工具。
  其三,妨碍名师进步。古人云“知也无涯吾生也有涯”,而我们各级各类学校打造出来的“名师”,也仅只“相对而言”罢了,学术含金量不敢高估,如果这些“名师”因此而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忘记了科学与教育的无限,岂不遗憾!
  其四,负面权威效应。榜样和先行者我们都需要,但我觉得,不应该制造权威。盛名之下,“名师”极有可能充任学校教育话语霸权者,构成对学术多元和教育民主的反动力量,成为其它“无名”教师成长的障碍。

    其五,漠视普通教师成长。任何一所学校,均不可能“名师如云”,学校“打造”出来几个名师之后,将显得“大功告成”,或会因之漠视“最广大”教师的成长。
  综上所述,淡化“名师”或许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或云:你能否认“名师”的存在吗?答曰:不能。
  名师的确存在。但仔细想想,不难发现,“名”的确属于一个社会舆论范畴内的概念,不应该成为政府行为。像京剧史上的“四大名旦”,其光荣称号并非由北洋政府授予。“名角”大约得由票房来认定,由观众的掌声来打造。在我们的基础学校里,自然也可搞搞类似的活动,让教育消费者——学生来投票选出若干位“明星教师”,但也别过分认真,严格将其限定位在“民间”,方可保证其气味纯正。目前,太多的学校都在打造“名师”,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官方行为”,高考成绩是最硬的指标,层层申报,校长办公会认定,然后郑重宣布,然后调资发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何等蔚然成风啊!
  身处市场经济时代,基础学校多少都耳濡目染了些公关能耐。好不容易打造出来几个“名师”,怎能不尽量发挥其边际效应?于是乎,学校网站、杂志、报纸、招生宣传册上,无不“理念与成绩齐飞,领导偕名师同辉”,成为学校“创名牌”的重磅炸弹。“名师”们因而身价倍增,到了一定修为,便有了和学校博弈的资本。必要时,断喝一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绝尘而去。别为他担心,想“创名牌”的学校海了去了,像“名师”这样的宝贝,不是老贝克汉姆也是老姚明,谁不争着要啊!何况,金票大大的有。
  至此,说“名师”全然异化,应该不为过分。
  
  关于名师,我想模仿老子先生的腔调来给予界定——无名之名。名师之“名”,不是奖金、工资和荣誉证书等等“有名之物”,实乃课堂上孩子们不经意间的会心一笑等等“无名之象”。好教师的一生,不属“务实者”,倒像是个地地道道的“务虚者”。藐视那些手可摸脚可触的结结实实的俗物,倾心于“一笑而过”之类的幻象。
  说这些混帐话,似乎要走向不食人间烟火的“伪崇高”了?但我还是坚持一点——人间之上自有天国,即使人间,也绝对存在“烟火”之上的价值和意义。同理,世界上是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伪崇高”,但也有人会在不经意间将那个“伪”字轻轻抹去。
  我们教师中就大有人在,尽管这不属于“量化考核”的范畴。
  
  我这个人很顽固,表现之一就是始终对“官方行为”保持着足够的警惕——一件本来很好的事,由于“官方”的介入,便融入了功利,便开始变味,最后丧失所有朴素被玩成个把戏,从而走到初衷的反面。这样的体验太多了。
  我知道,“知识与技能”容易培养;“过程与方法”不难学会;最难的,是一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充盈和升华。为什么说“难”?因为它们不是知识,也不属方法,基本上不是学来的。马加爵同学很聪明,物理奥赛得大奖,怎么也算得上一位“名同学”吧,但马加爵同学最后杀了人,成了罪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马加爵同学应该上过政治课,没少背诵《思想品德》和《法律常识》之类的东东,但还是走上了杀人的道路,充分证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难度很大。叫我分析,这些东西主要还是来自于一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历程。得有人给我们种下温暖,我们方可能传递温暖;如果谁的人生中体验到的都是仇恨,估计他即使上了博士后,也只能怀抱一个“反社会人格”,再高的学历也救不了他。
  这并不是说,学校对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一定无能为力,只有选择放任自流或只依靠教师个人修为。我的意思是,作为一种组织行为,学校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首先要过关,不能建立在“功利”的基础之上。把“功利导向”作为教师的职业指引,其出发点本身就是“非教育”的,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危险。

                        名师的五要五不要
   关于名师,想说的应该很多。但杂志排出1500字的篇幅,只有长话短说。俺深知,大家都是教师,对谁指指点点都是不妥的。鉴于名师已成社会公器,冒昧说几句吧。进入脑海的,是若干个“要不要”。仅只提出,并不做展开。
    不要多吃多占。名师的多吃多占现象相当严重,甚至非常严重。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而一些个名师的贪婪度却很是无餍。先进教师是我的,特等奖金是我的,外出交流是我的,提拔做官也是我的。总之,名师的虎皮一上身,所有好处都是我的。朱棣文《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的一句话,送给这等名师比较适合。他说,“不要把桌上的钱都拿走。”
    不要急于扯旗。中国的教育模式名目之多,绝对世界第一。那么,中国教育是否世界第一呢?地球人都知道。这里面,名师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上了几节自我感觉不错大伙儿评价还好的课,就急于扯旗,上书“某某教育”之类烫金大字,招摇过市。借鉴先贤也不打个招呼,一幅天下独门惟我原创的派头。实质上,形式逻辑的关都没过。
    不要孜孜做官。很多名师,名了之后,便有了做官的资本。加之运作之效,官儿也就到手了。做官之后,掌控资源的能耐更强了,“集天下英才”简直小菜一碟,“出成绩”也就比别人容易很多。以名捞官,以官保名,师不师的,教不教的,均可旱涝保收。我想,这大约就是传说中最美妙的“双赢”吧。
    不要做催泪弹。一些名师说起自己得意的课,总喜欢拿学生们“流出了热泪”说事,一派“感动中国”的成就感,挥之不去。在一些论者的标准里,学生是否流泪了,大约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具备“人文色彩”的因子吧。在我看来,“健康情感”是不需要培养的,只要不伤害即可。某名师全国上名课,所到之处,嚎啕一片。滑稽啊!
    不要工于表演。说一些名师是上好的演员,并没有半点冤枉他们。以前流行“教师主导”的时候,他们挤眉弄眼声泪俱下。现在时兴“学生主体”了,他们见风使舵课堂鼎沸。从刘姥姥到林黛玉,没他们不能演的角色,也没他们不能演成功的角色。我想,教师首先是人,凡是人,总有着他相对恒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真嗓子说话,人之底线也。
    以上,凑出来“五不要”;接着,再凑齐“五要”。
    要尊重公民权利。中国从来就不缺乏体制所需要的人才,而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却只有指望一代公民的出现。中国孩子普遍被剥夺了休息权,没几个名师看得见,遑论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为孩子们基本人权的丧失鼓与呼。一些名师操作中的尊重学生,无非是将硬的控制化为软的就范。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名师们任重道远哦!
    要不断刷新知识。听语文课的时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不绝于耳。听物理课的时候,牛顿后面,愣是听不到联系一下普朗克、爱因斯坦和玻尔,哪怕几句。历史教师,从来自信满满,张口闭口历史规律,愣是对“测不准原理”充耳不闻。刷新知识,不止一个学科概念,更是一个跨学科概念。名师们,备课时先上维基百科瞧瞧,好么?
    要读一遍教育史。读了,便基本知道水有多深。读了,便不会过分胡说八道。名师们大都喜欢说创新,我呀,只想悄悄地提个醒——不知旧,焉知新!西谚云,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如此,我们才可能规避奢谈创新的陷阱。再,每个时代,人类都有障碍,教育都有命题。读了,当可借鉴勇气、智慧和经验。善莫大焉!
    要勇于质疑体制。质疑是一个学人应有的品质,发自感受,基于良心,绝非作秀,更不类跟体制撒娇要糖吃。目前中国大局,正处于权利与权力的博弈之中。耳闻一些名师,对加剧教育与社会不公的重点中学现象,非但不无扼腕,反而面有德色,我不知说什么好!真的名师,必将如蔡元培、胡适、殷海光诸君,矗立于社会洪流,而为其中流砥柱。
    要敢拿教材开刀。“繁难偏旧”是教育部承认了的,但我从来没在哪个名师的演讲中,听到身体力行的讨伐。中国教科书问题的谬误,绝不下于国人印象中的日本教科书。名副其实的名师,应该具备刷新现行教材的眼界、胆略与智慧。牛奶中含有三聚氰胺,咱再怎么讲究“喝法”,再怎么作香甜状,都是没用的。荼毒子弟,杀人父兄的事儿,该改弦更张啦!
   我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对名师概念,也显得迟钝。听过几节课,见过几个人,而已。十年前,北师大某博导名师在我校讲坛上说,没考上博士就没资格对博士说三道四,否则,便是酸葡萄主义。听完之后,几个人笑笑,庆幸道,幸亏没读那种博士。博导此说,大约是想激发俺们知耻后勇——勇于范进中举硕士博士壮士烈士一路读下去的吧,没成想,种瓜得豆,反而帮俺,脱了博士的鬽。

   谢谢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9-17 19:29 , Processed in 0.11684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