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黄宾虹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16:4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读黄宾虹丰书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4月15日   16 版)
峨嵋金顶(国画)黄宾虹

    20世纪中国画大师黄宾虹(1865-1955)生前曾多次对其学生和家人说:要等到我死后五十年,才会有人欣赏我的画。事实上也确是如此,虽然其生前已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虽然自80年代以来,“黄宾虹热”已逐渐升温,但直至进入新世纪,能够真正读懂、体味其艺术“内美”精神的人并不是很多。然而,在20世纪的另一位中国画大师潘天寿眼里,黄宾虹乃是真正的“五百年,其间必有名世者”。
    时值黄宾虹诞辰150周年、辞世60周年之际,我们在这历史的进程中又应该如何认识并真正“读懂”这位一代宗师呢?其实,无论是五十年还是五百年,真正的艺术大师与他的艺术魅力自当永存,黄宾虹及其艺术即是如此。
    作为本次展览的主体,“解读黄宾虹”是整个策划与展示的核心。为此,展览主题确定为黄宾虹画跋中多次出现的“浑厚华滋本民族”,此语既是黄氏对自身山水画艺术审美理念的最为恰当的概括,也是其自民族文化中拓变而出的强大文化自信的彰显。将“浑厚华滋”落实到黄宾虹具体的山水画创作,那便是集传统之大成的“五笔七墨”的笔墨体系建构和“祖国山川、无处不美”的造化感悟,展览主体由此分为两个部分:“笔墨·肇源”部分以黄氏“画法简言”太极笔法图、笔线顺序图、繁简对应稿、各种不同笔墨形态的山水精品四个展示板块,勾勒出黄宾虹笔墨体系的肇始和生成的内在逻辑,同时辅以近70张临古画稿,铺陈出其传统山水画史观及笔墨锤炼的古典来源,并借展一幅所临仿作品的原作(王铎《王屋山图诗卷》)参照比较;“造化·游悟”部分则以黄宾虹的主要游踪为脉络,精选展示其新安、粤桂、巴蜀、江浙四个地域的胜迹纪游作品,并从中解析其“夜山”、“坐雨”、“江行”、“重题”等师法造化、感悟自然的创作特点。而最终,“黑密厚重”的笔墨书写和“山水浑厚、草木华滋”的造化体悟都汇聚为“浑厚华滋”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内美”追求。
    自古圣贤皆寂寞,作为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1865-1955)及其艺术同样经历了长期的“踽踽凉凉,寂寞久已”。其学术理想和艺术创造始终强调民族文脉之“内美”,不仅是“画之大者”,更是“学之大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逐渐复兴,黄宾虹的艺术成就和民族精神愈发显现出跨时代的文化高峰意义。值其诞辰150周年、辞世60周年之际,为了表达对一代宗师的深切缅怀和纪念,为了进一步挖掘其画学精神的文化启示和价值,中国美术馆特以“浑厚华滋本民族”为主题,汇集馆藏黄宾虹精品,辅以海外藏家和国内文博机构佳作,以层层解析、参照对比、交互对话的方式展示其艺术创作的画学理想、笔墨语言的生成机制和师法自然的澄怀悟化。“读懂”是我们的努力,民族精神的传承是我们的方向,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纪念”。
    整个展览在展示方式上跨界组合、形式多样,以各种材质的绢布及水墨元素营造深沉、灵透的观展空间,力求引人入胜,使观者有悟对感通的心灵体验;在学术研究上力求小中见大、抽丝剥茧,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使观者走进黄宾虹的笔墨世界;推广教育活动灵活多样,既有非中国画领域的名家对话,也有当代山水画名家的精彩讲座;另展览将出版高质量的配套画册。力求在展览的各个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此次特展主题为“浑厚华滋本民族”,多次出现于黄宾虹的画跋和画学理论中。
    1.这一主题是黄宾虹对自身山水画艺术审美理念的最为恰当的概括,是自然之道与艺术之法的高度融合。不仅体现为自然造化的“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更是对祖国河山、无处不美的体悟与赞美,还表现在其“黑密厚重”的笔墨体系之大成和继承性融汇、创造性拓展。
    2.这一审美理念进一步上升为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阐扬。在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语境中,黄宾虹以“保存国粹、振兴国光”为己任,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返本而求”的文化策略重新阐释民族文化传统,探寻其与现代价值之间的契合点,其“笔墨”、“江山”、“内美”、“民学”等论述与实践是对万古不磨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充分肯定和完美显现。
    3.民族文化精神的挖掘和弘扬正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任。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中国美术馆一直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美育服务、建构时代精神为宗旨。黄宾虹纪念特展的举办和“浑厚华滋”艺术精神的研究推广无疑是这一宗旨的积极体现,对于当下中国画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将起到重要的导向和启示。
    整个展览可细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纪念——“为大师造像”
    以靳尚谊油画《晚年黄宾虹》、吴山明中国画《造化为师》、吴为山雕塑《天外莲花第一峰——黄宾虹像》三幅作品拉开展览序幕,营造纪念氛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感受黄宾虹的风骨精神与学者风范,并附三位名家对于黄宾虹的解读和创作说明。
    第二部分:内美——“浑厚华滋”
    根据画跋和作品面貌,精选中国美术馆藏黄宾虹山水画精品14件,展示其山水画艺术的美学追求和实践体现。
    第三部分:笔墨·肇源
    分为两个小板块:第一板块揭示其笔墨生成的机制和多样形态,第二板块勾勒其山水画史观和笔墨勾临的古典来源。
    前者首先将黄宾虹的“画法简言”太极笔法图以动画方式呈现其一点一画的肇始;然后大幅喷绘其《粉岭大埔墟》,呈现用笔的先后顺序,同时以申凡装置作品《山水·纪念黄宾虹》的动态变化与其交互对话;再接着展示其《山水画繁简稿对应册》,直观呈现黄宾虹的作画步骤;最后以其十余件完整的山水画精品呈现其笔墨形态的多种探索。
    后者以近70件临古画稿简要勾勒黄宾虹的传统山水画史观,辅以其画史、画跋中对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山水画发展的概括性认识,并借展一幅所临仿作品的原作(王铎《王屋山图诗卷》),再选择喷绘相应的勾临作品图像,在参照比较中感受黄氏对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笔墨语言的活参意取。
    第四部分:造化·游悟
    也分为两个小板块:第一板块以新安、粤桂、巴蜀、江浙四个地域的记游作品简要记述黄宾虹的游踪,其师法造化的记游作品借由图画与跋文融入了对地域人文地理的了解和认知,并体现出一种古已有之的地方志记述的文化趣味;第二板块围绕黄宾虹“夜山”、“坐雨”、“江行”等面对自然造化的独特感悟方式,揭示其“看山入骨髓”、“山水我所有”的天人合一观念,并在反复地重画与“重题”中得山川“内美”之真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9 02:07 , Processed in 0.18434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