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琐语里的教育哲思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22:2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琐语里的教育哲思
《湖边琐语》,王义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王义遒教授著作的《湖边琐语》。该书虽然是由124篇小文章汇编而成的,但呈现给读者的却是一个关于大学、教育和人生感悟的大世界。文章涉及的话题可谓包罗万象,有大学的精神和责任,如“说话西南联大”、“名校风范”,又论及学问之道与方法,如“博通与专精”、“保守也是与时俱进”、“研究与寂寞”;既畅谈大学管理与教学,如“‘评’灾之源”、“学术为根”,也感悟着人生百态世间万象,如“揭短与扬善”、“热闹和门道”、“志趣的庸俗与庸俗的结局”。
  《湖边琐语》收录的虽然大都是千字小文,但却道出“见微知著、小中见大”的大见解。一个普通的话题、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王义遒先生总能以独到的眼光、深邃的思想悟出治学、从教乃至人生的大道理。例如,针对人们纷纷用各种指标和数据考量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王先生认为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魂”,在于一种大学精神,即大学要通过知识的传承、扩展与创新,担负起从文化上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针对社会上“评”风日盛、“评”业繁荣,王先生入木三分地分析了其存在的根源,那就是设评的与参评的双方都希图通过“评”求得生存与发展,巩固权力甚或谋取功名。人们投在“评”业上的精力和经费太多,但对教育教学而言,实际效果并不好。
  书中的一些话题至今读来依然切中时弊。针对社会上的创新热,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急功近利,一味追求论文数量、科研获奖等现象,王先生指出:“追名逐利的市侩心态和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是引发科学腐败的诱因,也是阻碍中国科学进步的大敌,其根子在于科学之管理。”他呼吁,“要把科学还给科学人,让他们自己决定做什么、怎么做”。在“研究与寂寞”等短文中也指出“一批慎独的研究者寂寞地研究着,这就是大学的本色,也是大学的社会职责”。
  王先生善于从身边的细微小事中观察出大道理。在《大学校长的无奈》一文中,他从我国大学的宾馆毫无学术氛围,灯光昏暗,令人昏昏欲睡,并由此引出大学校长在管理上的无奈以及中国大学缺乏特色等大问题。相信这篇小文很多人读来颇有同感,因为大家几乎都有同样的遭遇。记得一次我们课题组数人集中到一家宾馆写结题报告,实在难以忍受在昏暗的灯光下写文章,于是乎沿街搜寻数里,总算买到一个大功率的灯泡擅自换上,以后每每出差还带在行囊中以备使用,后终因麻烦不知丢弃何处。
  中国一向是以大为荣的,这些细微小事有多少人会在乎呢?很多人不在乎,但王先生在乎。他看到瑞士、德国的高技术仪器企业对每一个螺丝钉下的垫片都进行弹性、硬度测试并进行记录,深受感触。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需要从这些小事上“化”出来,大学的管理和特色也是通过一件件小事形成的。但凡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的,不从小事做起,大事难以办成办好。
  整体来看,《湖边琐语》通篇语言优美,文风纯朴,夕阳中或灯光下静静读来,似与一位智者、长者促膝谈心。王先生娓娓道来他的人生经历、所思所悟,丝毫没有粉饰,让人倍感亲切。他虽然多年担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但非常平易近人、亲切谦和。由于研究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缘故,我和王先生有一些来往,也曾数次参加他和北大的学生聊天、和教师的座谈,别人每每问及涉及个人命运的话题,王先生总是如慈父般如实道来,期望给年轻人以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7 12:44 , Processed in 0.10760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