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秀读书”到底秀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5:3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秀读书”到底秀的是什么?
2015年04月23日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涂晓燕

秀读书多和秀恩爱、炫富一个道理,缺什么秀什么,秀出来的常常不是“我拥有什么”,而是“我希望拥有什么”。


4月20日,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在京发布。其中在传统纸质媒介中,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56本,与2013年相比减少了0.21本。和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人均阅读量4.56本这个数字相映成趣的,倒是这阅读患寡的时代,不少读书人在网上晒书单的“放卫星”行为,有些人列出的月均读书单,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青少年时期求知欲最旺盛,更多奉“知识就是力量”为圭臬,成年以后“生有涯,知无涯”的智慧渐露端倪,慢慢学会放手。然而有这么一个群体、一些人,他们疯狂追逐知识,疯狂阅读,有一个月读完二三十本书并且为他人荐书的,内容从经济到考古,跨度相当大,令人目瞪口呆。此乃“书神”?抑或“书神经”?近日沪上一家报纸的荐书栏目里,就有一位荐书人号称“三月份看了23本书”,本本都是大部头,且每本书都煞有其事地写了三两句书评。令人称奇的是这位荐书人二月份的书目更牛——居然看了28本。28天看28本大部头,啧,何等令人称异的数字。正常智商的人算算字数都知道,这样的阅读量,要精读是不可能的事。泛读?有可能,但泛读一遍就敢出来荐书,是拿自己和牛顿、达芬奇这样的奇才异人们比肩了么?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这句话普遍地张贴在中小学楼道、教室里,唠叨着陪伴大众十几年读书生涯。就平常生活而言,仿佛多读点书、拥有多一些知识总是有益无害,“艺多不压身”,多读点书人也不吃亏。渐渐地学到后面,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人也越感无知,就像一个圆点,越是扩大与知识接触的面积,越是暴露出已有知识的有限性。这时候庄子他老人家出来说话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会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会把自己弄得很疲累。
现代心理学总的说来在谈“过犹不及”,不足与过分都不正常。神经质追逐知识、炫耀读书体现出一种焦虑。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拼命追逐力量就在言说追逐者内在自我弱小,不够强大,迫切需要用知识武装自己。武装自己来对抗什么呢?新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学派心理学家克莱茵说,儿童神经质追逐知识是攻击母亲。面对一个焦虑的、无孔不入的母亲,幼儿一方面用书籍、知识构筑起堡垒,抵抗母亲侵入个人空间,一方面用学到的知识对抗母亲的非理性焦虑,保护自己不被母亲的焦虑吞没。这类人往往有另外一个特点,难以深入研读。所有的书籍浮皮潦草一扫而过,仿佛一阵燥风卷过地表尘土、树叶,难以触及大树根基。以焦虑的方式对抗焦虑,结果依然是焦虑,焦虑地看书,无法求得甚解。

秀读书多和秀恩爱、炫富一个道理,缺什么秀什么,秀出来的常常不是“我拥有什么”,而是“我希望拥有什么”。天天晒书单、秀读书多的人大概都跑不出这个道理——有的有知识没文化,有的既没有知识也没有文化。那些号称一个月翻完《管锥编》的人,是把几册书辗碎了打成浆,装杯子当早餐喝了吗?说的都是外行话。
未成年时会习得一些方法来应对环境不良,神经质看书以便从当时的原生家庭环境中抽离,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青少年时期不得已而为之,有其合理性。成年后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利,可以更加真实地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天下有意义的书读透了,就像孔夫子说“一以贯之”,柏拉图说“真理在神那里”,道理归一。读通了专攻一些兴趣点就行了,何必再神经质追逐知识,一味求读书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23 15:56:14 | 只看该作者
当我们谈阅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015-04-23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雷彦鹏


这种纯数字的比较到底有多大意义?脑细胞都沸腾了就是体会不到,谁能,请告诉我这到底是怎样一种心跳?因为数量的比较,只能代表多少,不能说明高低。但我比较关心,这些国家的国民通常都阅读哪种书,阅读质量又如何。


  “你现在在哪里混啊,不会是还在学校读书吧?”
  “哪像你,听说都混成大老板了……我还苦逼地在某校读研究生呢!”
  如果两个许久没联系的故人突然在大街上碰见,那设置这样的开场白是不是很标准?我不想说,标准得就像试卷的答案。可是从这两句对白中,就可以反映出我们惯性常识里的逻辑:抛开谈论的语境,就会潜意识认为读书必然和学校有关联。
  Cut!cut!cut!,导演让你说人话,换个开场白……Action!
  随着全民阅读日的到来,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公布。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56本,与2013年的4.77本相比,减少了0.21本;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3.22本,较2013年的2.48本增加了0.74本。
  单看数据的纵向对比,一减一增,可以说毫不意外。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已趋常态,尤其随着网络的不断发达、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普及,数字化阅读方式必然会撼动传统阅读方式的先天地位。如果和其他国家作个横向比较,我们国家的“阅读危机”似乎就凸显出来了。据说在世界上,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64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55本;美国的全民阅读计划正在进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日本40本,法国20本,韩国11本。
  这种纯数字的比较到底有多大意义?脑细胞都沸腾了就是体会不到,谁能,请告诉我这到底是怎样一种心跳?因为数量的比较,只能代表多少,不能说明高低。但我比较关心,这些国家的国民通常都阅读哪种书,阅读质量又如何。如果做这样一个调查,或许还能刺激一下这种量的对比产生的神经疲劳感。
  十九世纪初年流行这样一句话: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可见,谈论《红楼梦》在当时还是相当“摩登”的。二十世纪初,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读书的三种境界,说的是做学问之路很漫长,要肯下功夫,才能有所获。此二者一说读什么书,二说怎么读书,但未曾听说过:“先生,您去年一年读了多少本书?”再者,这些都是读书人谈论的事,社会阶层不同,职业身份不同,必然也有差异。
  要是你和农民工兄弟谈读书,他们或许会说:“我们那时候生活条件差,吃都吃不饱,谁还提读书。要是我当年能读几年书,现在……”现状是:他们担心的是哪里可以找一个赚钱的活儿,老板会不会拖欠工资……谈读书,谈读多少本书,换不来他们的生存。但是,他们也在阅读,他们和这个社会无时无刻地相互阅读着。
  要是你和衡水二中的学生谈读书,或许他们会说:“我们就生活在题山书海里,气都喘不过来,谁还想读书?要是不用参加高考,要是改变命运的不止这座独木桥,我们也想撕破教室外面围栏和横幅交织成的网,去外面看看……”现实却截然相反,就怕他们在这座监狱里被机器化,连“世界那么大”都不知道,连“我想去看看”的底气都被榨干了。
  如果可以和方方老师谈读书,真想请她告诉我怎样选读作品,哪些作者的书值得一读?冲着作协主席这份“打假”的勇气,也应该问这么严肃而关键的问题。要知道,若不是方方老师这两年发檄文的质疑声,谁还会透过“T诗人”和“L诗人”关注到文人圈里的内幕和是非。同时,也警醒我们在选择一个作家的作品时需要慎重。
  如果你在大街上、地铁里、公交上、会议室、课堂上……看到一大片人向手里的屏幕低下了头,不要责怪他们,他们也在阅读。当你在市面上、书店里看到各种名人自传、鸡汤学、成功学时,不要惊诧于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而且收入颇丰。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点,说不清也道不明。有人忙着柴米油盐,有人忙着追名逐利,有人忙着低头,有人急着写书,有人苦于读书……当然,也有人忙着和你谈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14 21:28 , Processed in 1.34693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