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史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01:1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史论》

2012-1-19


这本书,我从11年的暑假读到寒假,从夏天读到了冬天。它值得花时间细读,因为干净而又深广的教育思想,确实需要一点一点嚼出其中的意味。「文学」、「生命」、「精神」、「情感」、「审美」,这些充满人文理想情怀的关键词,不能不激起心中的敏感与温度,也让专业成长的方向更明晰。
在我以前的观念里,理论书籍是枯燥的、乏味的,带着一张冷冰冰而又貌似权威的面孔,实在不易亲近。鼓起勇气翻开这本“史论”,静静读上几页,居然就这么沉入其中。在一种有温度的、诗性的文字的引领下,开始了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百年追溯和理性思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曾对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发展和演变知之甚少,埋首于当下匆忙拥挤的工作状态里,身边人人都是“赶路”的姿态,哪顾得上回望过去。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状态里,我们浑然不知丢失了哪些宝贵的传统,忽视了哪些有价值的声音,被现实的洪流裹挟着走向教育的未来,却忘了问一问前路和方向。不是没有困惑,不是没有遇到过问题,甚至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对语文教育的意义产生过质疑,只是缺少一重又一重深深的追问。读书,至少弥补了这样的遗憾,解答了一些困惑。如黄老师所说,所有的现实都从历史深处走来,在对过去的追溯中,我们看到了实用思想的强大制约、科学主义的整体控制、主知主义的深度影响,看到了文学教材的“教化情节”与“训练模式”,看到了文学阐释中的本末倒置、话语僵化,看到了文学教师的“文学缺失”…… 笔者对中小学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作了精彩而深刻的分析,他坚持的生命视野和人本立场让我敬佩且尊重。只有捕捉到问题背后的真相,才能意识到如何面对当下和未来。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是为鉴今。读书过程中,不断观照现实,我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哪些是“对”,哪些是“错”;我带给学生的影响,哪些是“好”,哪些是“坏”。从书中一次又一次地找到共鸣点——仿佛是与笔者对话,许多观念、想法刚好与之一致,有得到认同的感觉,便抚掌一笑。当然也会在交流中发现原来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有不当之处,便知道要加以调整、改变,从而朝着更好的方向去。这不是一本操作指导书,不能寄希望于读完之后立刻知道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但它引我以更开阔的视野来认识语文教育,有些思想如石子般落入了心底,激起清脆的回音。我想,将来真正影响我的教学、我的课堂、我的学生的,或许正是这两三颗石子、四五声回音呢。
一、尊重生命的文学教育。在这个物质与功利至上,四处弥漫着消费文化的繁华俗世中,唯有文学是精神的栖息地,因为它,人们还能保持一份诗意的情怀。“文学”这个温暖的字眼在书中一次次浮现,它总是与另一个温暖的字眼联系在一起——“生命”。文学之重即生命之重,因此文学教育必须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有这样的理念驻守在头脑中,我们就会意识到,在课堂上,情绪的感染、情感的熏陶与唤醒是多么重要,温热的、个性化的文学感受是多么重要,倾听并沟通孩子的心灵是多么重要。作为语文教师,要给学生“一把长利的斧子,一个长明的灯笼:长利的斧子,是教他们荆棘里谋生存的工具;长明的灯笼,是导他们在黑暗里寻光明的出路。”毫无疑问,文学教育应该给予学生的正是那盏长明的灯笼,它的终极目标在于“为个体的精神奠基”,为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为使人成为生活的主体与目的,而非工具和机器。
二、文学语言的本体地位。我们已经在语言、文学“二元分立”的误区中行走了太久,关于形式与内容、工具与人文、实用与审美、训练与欣赏的论争并没有让迷茫的人更清醒。今天,这种全新的文学语言观为我们拨开迷雾——“语言不是形式,而是本体,不是外在于思想与情感的工具,而是生命的存在方式。”文学是语言的构成物,确立语言的本体地位,就是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从操作层面来讲,我们的文学欣赏就是要紧扣字词句来展开,就是要追问语言里“有什么”和“怎么样”。从生命的立场出发,文学欣赏的理想状态就是不先入为主,不任意拔高,回到文本的原始状态,去除观念的遮蔽,回到“文”和“人”的自身。这样一来,语文课堂上就会少一些强加和灌输,冰冷的、空乏的套话就再也无法替代个体的真实感受和发乎心灵的私语。
三、语文教师的文学解读。教师是教育的实施主体,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在文学教学中,教师能否真正营造课堂对话的场域,与自身有没有好的文学鉴赏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语文教师只有拥有了独特的文字感觉,文学教学才可能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想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大多时候都在借助教学参考书进行教材解读,缺少自身的知识构建和文学体验,发出的声音变成了教参话语的复制。于是,文学教育在整体上失去个性、失去创造力。我借助这样清明的声音提醒自己,万万不可依赖、满足于教学参考书上的文学解读,不能因重复他人而丢失自己的理解、体验和独特的心灵觉悟。要记住,他者的鉴赏其实比不过自身思考的珍贵。

厚厚的书仅读了一遍,自知不够精细,拾取几枚粗糙的小石子 ,发出几声清浅的回应,是我现在所能做的。在如今的岗位上,深味教育几乎比任何一项别的事业都更需要理想和情怀。书中,作者对“文学”和“文学教育”的虔诚之心,对散发着生命气息的个体精神的观照,让我看到一个怀有理想的教育者的姿态。愿这长路上偕行的身影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像一支队伍,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作者系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学校教师蔡新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7-2 20:11 , Processed in 0.14011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