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找回密码
 必须实名注册
查看: 1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名师工作室”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8:0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名师工作室”
转载


    现在,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建有名师工作室,意图以名师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笔者认为,若要将名师工作室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还应该注意: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民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不是专家的实验室,也不是农民的温室大棚,无论是成员层次的组成、成员地域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运用,它都应该成为从科研成果到实践运用的纽带与桥梁,更好地、更多地为平民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服务与保障。
    1.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来源于教育教学一线。无论是领衔人还是工作室成员,都应该直接从事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要包括一部分普通教师或青年教师(非名师),从而体现工作室组成人员的层次性,为工作室研究主题的深入和有效开展提供最直接的师资保障。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教师参与,会在这些成员周围(或各自所在学校内)形成一个非团体性质的、松散型的研究组织,随着工作室研究活动的持续展开,其效应必将被不断扩大,从而产生辐射。因此,这种师资组成,除了工作室的核心型成员之外,在其外围还会有松散型和辐射型研究队伍。当然,为了实现理论的引领,各个工作室也可聘请一些专家作为工作室的顾问。
    2.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实行条件准入制。也就是说在确定工作室成员条件后,组织人员应该通过答辩、课堂实践、案例评析等方式对志愿加入的申请人员进行考核、认定。
    首先,从条件上看,领衔人应该做到理念先进,能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研究能力,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高,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工作室成员至少应该有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愿望。其次,从形式上看,在报名之前要让其认识到参与工作室的目的,以及对所研究主题的了解程度或参与兴趣;要考虑其所处地域对本专业、本主题的需要程度,例如,常州市相当一部分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就来自农村学校。
    3.名师工作室要坚持草根化研究、行动研究。正是因为有了一线教师的加盟,有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参与,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才可能成为草根化研究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然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及时地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检验、实践、推广研究成果。这样的工作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室,而不仅仅是研究室、观察所、望站。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明师工作室。
    教育要面向未来,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标自然也要着眼于教育的明天。因此,名师工作室从研究主题上、从工作制度上都要着眼于教育、教师未来的发展。
    1.确定研究主题体现前瞻。有人说,名师工作室是点的凝聚,夯实底盘;是线的延伸,内化结构;是面的辐射,共享智慧。那么,维系工作室的点、线、面又是什么呢?是着眼于未来的研究主题。因为名师工作室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批新名师,更应立足于长远的教育事业。因此,我们认为,研究的主题要有前瞻性,应该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应该关注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关注新时期学生发展的动向,关注本地区教育教学、本学科亮点或存在问题。这样的一些主题,能极大地促进地方教育资源的整合,有效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2.明确发展职责和谐共生。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体现了层次性,工作室应该成为培养未来名师的摇篮,普通教师要努力成为骨干教师,今天的成员要成为明天的领衔人。因此,在工作室内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确立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常规,促进整合发展。例如,常州市名师工作室的基本制度有:导师培养制,即为青年教师量身制订成长方案,促使工作室成员成长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名教师;二是项目领衔制,即确立一项研究课题,开展教育科学专题研究;三是成果辐射制,即将工作室成果以各种形式进行介绍、推广。同时,领衔人与教育行政部门、领衔人与成员都要签订协议,加强过程与结果的考核,做到真正的制度保证。以上制度实则体现了工作室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吸收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带动一批、扩大一批、影响一批的思想,实现研究进程、工作开展的延续性。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鸣师工作室。
    1.名师工作室对内要倡导民主。也就是在研究过程中,不能搞一言堂和绝对权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发出,允许有不同的见解产生,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争论、争鸣之中才有智慧的火花闪现。因此,工作室要经常开展论文研讨、专著交流、学术沙龙、研究报告会、教师论坛、公开教学、调查报告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实践、总结、反思、批判。只有这样,工作室的研究水平才会整体提升,研究方向才会不断走向科学。
    2.名师工作室对外要积极宣传。首先,工作室要积极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宣传和推广研究成果,如组织主题观摩、成果论证、研究网页、专题汇报等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员关注或参与,形成工作室内外互动的研究局面,使研究形式更加多元,研究过程不断生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8:05:59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轻易被“名师”吓倒1    肖培东
转载


    鸟永远不担心树枝的孱弱,它要相信的是自己的翅膀。
    水流从不忧虑礁石的大小,它有所待的更是自己的流淌。
    催放这个世界的,首先必须是自信力。自信力,是源自内心的尊重自我、赏识自我、悦纳自我的精神驱动力。现在的我们,很容易被他人的光环和头衔吓住,被笼罩在外的光芒眩晕。比如,一个简单如你我的名字,若是前面有了一堆的修饰语一簇簇的装点词,我们就很容易悄悄地把自己的尊严降低至尘埃,还未等人开口谈吐,就开始莫名的膜拜,继而失去清醒的判断力,更惶谈想象力和创造力了。其实,这个时代,所谓的光环和头衔,甚至都是有一套隐性的流水线在批量生产,“名师”也一样。“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谦虚不意味着失去自我,听居里夫人的,不要轻易就被“名师”吓倒。
    不要轻易被“名师”的理论吓倒。城头变幻大王旗,当前的语文圈,更像是个江湖,你方唱罢我登台,举的都是语文的旗帜,语文教学流派可谓异彩纷呈。名师众多,流派各异,口号都有,理论堆积,谁都是祖师爷,谁都有一套,都有着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核心理念。读过博尔赫斯的《沙之书》,我就觉得这不断制造出来的语文理论就像这无边无际不断生长的沙之书,而我们一线老师就是这书上的某一个点,无所适从,飘飘荡荡,找不到边界,更看不到自己。可是,仔细分析,其实都是把语文教学还有教育的本质规律拿来加盐放醋洒些葱花拌上香油,或烹或煮,或煎或炒,锅底和原料其实并没有两样。当下很多商人,赚钱有方全靠“贴牌”,如果我们仔细甄别一下,某些所谓的理论其实也是如此。我们绝不拒绝理论,而且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多多读读理论著作,以此弥补自己教学视野的偏狭和粗鄙,来唤醒我们懵懂中的教学意识,走上语文教学的正道。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加甄别肆意跪倒在所谓的“高谈阔论”下。真要教好语文,好好教语文,教好真语文,我们必须要认真地读读叶圣陶们,那一代人用朴素隽永又绝无炫技的语言给我们讲通了语文教学乃至学校教育的诸多道理。每一个语文人,都应该自觉地读读他们的书籍文章,加深对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认识,并融化到我们虔诚的语文灵魂里,最后再美丽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可是,当前的这个圈子,很多“名师”急于跳过那一代人,跳过那一代语文思想去经营自己的语文商机。他们有个性但少真诚,有深刻但少朴素,多了点浮躁喧闹,少了些安静扎实,更追逐自己的名声宣扬,用的却都是语文的名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8:07:2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一群人    肖培东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最初,我是相信这句话的。
我有过很多次暗夜走路的经历。那些悠闲于月光下的漫步自然是浪漫的,和朋友一起,三五成群,或者两人并行,说着天上的月亮水里的树影,说着明天的太阳昨夜的星辰,哼上几声,蟋蟀一样也在窸窸窣窣地蠕动,或者讲述一段心底掏出的忧伤,晾在月光下,走着走着,就会在朋友的劝慰中融成一地的皎洁。青春期是最适合和暗夜共处的,年少的忧伤在今天不算是个事儿,可在那个执意成长的季节,它就是世界上最悲痛的凋落。好几次,我慢慢走,一个人也可以,多个朋友最好,话不多,就是看看黑暗中的柳条影子是怎么斑驳在河岸上,听静默的河水有没有和我一样哽咽的气息,摇摇晃晃地把身影留给黑夜。最后终于走得怕了,看什么都是凶残的模样,恐惧终于是战胜了年少忧愁,就快步地甚至哭喊着回到期待的灯下。
那时,握住一只手,我就觉得我握住了宇宙。
一个人,自然走得很快。
记得姐姐从老家高考回来,说是夜班火车坐回。我那个时候还在初一,就以为自己已经长得很高很大了,晃动着细长的脖子说要可以代爸爸去八里外的火车小站接姐姐。爸爸同意了,吃了晚饭,我就像夏夜里游动的小虫一样飞出了八里外。怎么到的车站,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估计应该是有歌声的。年少的我,总是喜欢清亮地唱出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也许是程琳的《小螺号》,也许是蒋大为的《骏马奔驰保边疆》,一路小跑,路很快就缩短了。瘦小的我等到了绿皮火车,我开始放开喉咙喊“姐姐”。我看着人一个个地下来,走到我的面前,又从我眼里闪掠过。当所有的人都走尽,偌大的站台上就只有我一个人孤单地站着。火车“呜呜”地喷着浓烟,拖着巨大的身子缓缓地驶出站台,我很快,就成了黑夜中最小的一个点。姐姐没在这车上,我这才意识到我回家的路要我一个人走。八里路,很长很长的八里路,全是黄沙铺成的路,路两边的野花也都不会微笑地听我的歌了,草丛中的蟋蟀也恹恹欲睡的了,月亮冷冷地忧郁地挂在天上,我的前方,只有黑暗。我被黑夜裹住,更被恐惧裹住。我怀着莫名的惧怕小跑在阔大的马路上,没有什么光亮,没有什么声音,沙沙的脚步声越来越像是一支孤独的哀叹,我唱不出,胸腔里仿佛积压着许多逃逸不出的害怕,把我憋得只能一步步往前移动。我从一个黑暗走进另一个黑暗,路也越来越长,浓浓地黑暗着。我喊着姐姐,喊着爸爸,喊着妈妈,我担心有一只黑色的手,会随时把我拽进他的窟穴,可是,越担心,这手抓我的感觉越真实地存在。
终于,我听到一辆自行车的声音。一个大人,那个时候,我看谁都是大人。我哭着央求他带上我一程,他很同情地望着我,说自己的车没有车后座,他说我只能慢慢地走回去。自行车远去了,我更加害怕了,月亮是惨白的,路是静默的,仿佛我走多远路就再伸多远,而那清晰的流水声,在寂静的夜里,更多了一点忧伤。我多么希望那个大人,能停下车,陪我走一段,帮我那弱小的惊惧的心暂时抚平。但是没有,我只能听到自己的抽泣,自己的无助。当世界只剩下黑暗的时候,恐惧就成了三十多年前的这个夏夜铺天盖地的梦魇……终于,我听到父亲的声音,他在对面的黑暗里呼唤我的名字。那一刻,我没有发出哭声,但眼泪,却蒙住了所有的视线。这个世界,伟岸的背景太多,但只有父亲,是我最信得过的高大。那以后的很多黑夜,我都会抽经般的想起这样的经历。我知道,一个人,会走得很快,不是因为没有负担,而是因为无从选择。
你要跑得过黑暗,你才能追得上光明。你要跑得过荒凉,你才能摄住那一点灯火。这个世界,你必须用你的速度去超越孤独和寂寞。
可是,多快,不过一生,多远,不过一世界。容易跨过的,是高山大海,永远走不出的,是滚滚红尘。
于是,我们选择了一群人一起走。
我已经不再是三十年前倒在暗夜的那个孱弱的少年,这世界再远的忧伤,最后都会化成生存必要的坚强。我依旧站在暗夜里,无边无际的野花在风中籁籁作响,小鸟从我的头上飞驰而过,路却已经醒来,我们一路歌唱。
一群人走,我以为可以走得很远。我们吼着,我们叫嚷着,我们肆意地喧闹着。白天是这样,黑夜是这样。白天,我们唱醉了太阳。夜晚,我们吼走了月亮。这个社会,是一个集群而居的社会,城市的灯光已经不需要照耀,我们诸多的目光和热情就可以点燃所有的黑暗。乌鸦爱东京<IMG class=yinghua_img title="一个人,一群人    肖培东" alt="一个人,一群人    肖培东"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67 height=32 real_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麻雀爱上海,天鹅爱苏黎世,而我们却赶跑了小鸟,让自己无所忌惮地飞翔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
白天是熙熙攘攘的,夜晚,我们依然在网络上集群而谈。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我们颠颠簸簸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在我们的视线中。
可是,某一天,我竟然悲恸起来。我突然发现,我没有走远,我甚至在无端地后退。现实逼仄的年代,我们用热闹遮掩着心里的空虚,我们用喧哗粉饰着岁月的无聊。我们以为很多人在一起,路就可以缩短,路就可以阔大,路就可以静歇。殊不知触角指向杂乱的一群人,行走到最后其实是把宝贵的时光绕成了圈圈叹息。烟花攒聚后,夜空依然落寞,这世界的路,只能靠你的脚步去缩短去丈量。
一群人不够,要一群你要的人,才能帮你走向远方。而任何一种夸夸其谈,眉飞色舞,甚至炫耀吹嘘,最后,都只是躺在梦里的行走。
我开始怀念三十年前的那段惊惧的行走,那是对黑夜的敬畏,对孤独的虔诚,对自我的认识,对脚步的信任。这个世界,是要存有一种恐惧的,悬在你的头顶,让你慢慢地被折磨,被痛苦,被融化。瑞典的哥德堡,有一家名叫法克托姆的旅店,你交了钱后,它不提供房间,只给你提供完整的流浪体会。无家而归,你才会走向你要的家,你要的方向。而孤独的思考,寂寞的反思,黑夜里的整装出发,是我们最必须要的行李。“在这里,从黎明到黑夜,感受这个城市的脉搏吧。”这旅店的一个下水道的图片上这样写着。我这才知道,若是无原则无选择瞎凑热闹的一群人走,不如还是我们自己安安静静地去感受。一大群人,在浮名小利中茫然地走,就像城市的霓虹四季不断,看似温暖,却又明明灭灭,摇摇摆摆。总有一天,我们在回归的路上,发现我们只是热闹地转了一个圈,起点和终点很幽默地契合在一起。我们没有走远,那个可以看到星光的山顶依然遥远。
思想只有在孤独中才会变得清晰。不错,黑夜是如此地让我孤独的脚步害怕战栗,但我毕竟走向了那盏黯淡的灯火。
蒋勋说:“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想,蒋勋不是为了拒绝一群人,而是害怕在一群人中迷失了自己,失却了对自己的打磨。这个世界,孤独是最没有功利性的,群才是功利最能粘附的地方。黑夜里的八里路,我在悸动中怀想它,那里竟有一支悠远纯净的歌,直击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所有走过的安安担担的路,竟然都不在记忆中,而催促我走得最快的,还是那无边的不可测量的黑暗和惧怕。
真正对世界谦卑又敬畏的人,注定是有自己的安静。
最真诚的群,激烈中一定是有你最安静的思索。最实在的群,交流中一定还原你最真实的孤独。我们需要与人相处交流,但我们更需要喧嚣后那个冷静思考的角落那段静谧的时光,去清除障碍,去沉淀优势,去明确方向,最终获得自我持续的成长。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个人,也可以走得很远。
一群人,一群真正懂你又你懂的人,可以走得又快又远又安全。
只是,我们有得选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2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469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3:24:2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一代没有名师
文=肖培东


     不得不说,我们这一代没有真正的名师。     别看“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喧闹,其实都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前的苍白与匮乏。
    有的是浮躁,有的是包装,有的是吹捧,自我的或者互相的团队的吹捧,可是只要你细细思考,发现基本经不起推敲。没有伏案读书的专注,没有静心思考的寂寞,没有气定神闲的淡然,没有温润如玉的谦谦,即便偶露之,也终被这浮华浊世和身边的俗气污风褪去了一身的清爽,怎么样也很难自信地站成儒雅风姿。而那种急躁倾斜的追逐,真的不是名师的气场。
    名师很多,一不留神我们都可忝列其间,但真的,在真正的大师面前,我们少了眉宇间的清澈之气,少了满腹真正落进心田的诗书之华,看着他们的干净深刻又淡定的眼神,我们无法不自愧满身的惰怠与杂念。
    我们错了,却总说世界错了。世界的喧嚣浮夸不是我们变质腐化的理由,问问我们自己,正是心底里的那份我们不愿承认又无法过滤的虚荣使得我们难以接近开阔的心胸和通透的眼光。
    真的,我们这一代没有真正的名师,没有。
    时代造就了浮华,也成就了所谓的名师。但是比之于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无论学识还是气度涵养,我们真的差了不是一点点。社会速成了很多名师,膨化一般地批量生长,但只要到真实的讲台上,那份拙劣都一览无余。略去网络的教学信息传递,略去花哨的视听资料,略去所谓的教学技巧,我们真正属于自己的是那么的稀少。浮躁的年代,还是认认真真地读点书吧,不做名师,只做明师。懂得自己是什么,很重要。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必须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教师生活365》网[师慧园]论坛  admin.php?action=setting&operation=basic

GMT+8, 2024-10-4 06:06 , Processed in 0.09107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